渭南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十八

卷第三十七 渭南文集 卷第三十八
宋 陸遊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華氏活字本
卷第三十九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八

       山 隂 陸 游 務觀

   墓誌銘

     朝奉大夫直祕閣張公墓誌銘

 公諱琯字子律寧州真寧縣人其先為邠寧

 望族世以學行著或居邠或居寧居邠之後

 故吏部侍郎兼侍讀舜民為元祐名臣居寧

 者則公之大父太中大夫也諱居擢元祐六

 年進士第元符三年 徽宗皇帝嗣位下詔

 求言太中時爲黔州彭水令上疏切直出數

 百人上而數百人者得其副亦歎以爲不可

 及會蔡京入相取奏疏次第之置姦黨上等

 特降官衝替永不許改官數年遂卒於沉廢

 後以子仕登 朝累贈至今官實生朝請大

 夫通判永州事諱遹則公之考也亦累贈至

 中奉大夫中奉遭亂南渡從大將岳少保飛

 爲之屬身先將士屢與金虜鏖戰走其名王

 大酋䇿功進官方慨然以功名自許㑹朝廷

 與虜和中奉去幙府調知岳州巴陵縣有異

 政乆之佐永州以歿識者謂用不究其才後

 當有興者公始以郊祀恩入官調贑州㑹昌

 縣主簿未㡬以材選攝事興國丞信豐令皆

 閲嵗㑹昌與梅州比境梅移文捕逃卒卒已

 亡去廵檢司乃發卒圍其所親李𣏌舍𣏌雄

 其郷以為恥詬聚謀亂令託辭委縣去以印

 屬公公不為動械廵檢卒繫獄親為檄諭𣏌

 以禍福𣏌皇恐聽命縣頼以無事興國有㛰

 訟乆不決公察其婦人不類良家一問引服

 信豐俗悍輸賦率不以時吏亦以此擾之至

 相率抱嶮自固吏計窮即以民拒官為言公

 曰豈有是哉馳至近村憩僧廬中以善言招

 其鄉之為士者及父老與之酒食從容曰稅

 賦豈可終負然已失時姑使吾得十二藉手

 若何皆踴躍而去更相告即日皆集如約公

 去而之他鄉悉如之旬日歸報太守⿰氵𠔏公邁

 異其能方薦於 朝而忌者間之於部使者

 遂止調潭州右司理參軍有老卒夫婦居牙

 城中白晝為何人所屠而掠其貲卒有義子

 兵官疑之執送州且以同䖏之卒及牧羊兒

 為證既擊獄公親詰之皆詞服公察其𡨚他

 日取牧羊兒寘壁間引義子者與他重囚雜

 立庭中出兒問孰為殺老卒者懵無以對乃

 入白州請掲厚賞募告真盜不閲日獲之則

 卒王青也捕至具伏且得其貲於市庫無遺

 即日釋義子去湘郷縣械鋪卒張德上州以

 爲手刃其叔祖公引至前語之曰茲罪十惡

 赦宥所不及汝兄與叔祖同居汝暫自外來

 有何憾而𢦤之德泣曰囚來省叔祖不得見

 兄以疾告就視則死而非疾也方愕眎兄與

 里正及鄰人共謀執誣之且以言脅誘謂決

 不死今乃知死矣因稱𡨚不已公亟呼其兄

 與對兄情得語塞遂伏辜他死囚類此得不

 死者十有七人終不言賞府帥林公栗以直

 得名臨事剛果小人揣知之有榜於州治門

 言提轄官者為帥謀將稱兵林公怒闔門徧

 呼吏卒驗其書一兵典者與榜出一手親詰

 不服乃以付僉㕔苛慘雖至終不服乃屬公

 即僉㕔鞫問公寛之而諭使以情言且許以

 不死始具言提轄官橫甚為所患苦之狀度

 不可訴故出下䇿為此榜以為不及帥則無

 以激其怒不知乃陥重辟公問於六局兵人

 人言同公乃白帥且求寛其罪林公大怒嘻

 笑必誅之公一日凢十餘進力爭曰帥所以

 屬某者欲得其情也今得其情而失信則有

 司自是不復可鞫獄矣爭至暮林公亦悟黥

 𨽻嶺外而已民有訴一𡨚死而十年不見理

 者訴於提㸃刑獄馬公大同馬公以屬公公

 閲其獄皆謂震死公獨得其死狀實以鬪毆

 非震也公曰罪固有所歸然嵗月乆屢更赦

 令當從末減馬公強果自信下吏莫敢與爭

 公獨不為屈又有訟者馬公直判委公勘某

 罪公力陳其不可馬公皆霽威嚴如公請識

 者兩善之公毎白事姓名嵗月及事之名數

 曲折皆成誦在口無一遺者馬公始亦疑因

 強記一條驗之牘皆合乃大歎服自謂不逮

 又調常德府武陵縣丞政事益明習攝縣及

 府從事者凡再閲嵗紹熙中武陵大水犯縣

 城不沒者三版門不得闔水且入城公時方

 攝縣亟命實土於布囊以窒門俄而水定乃

 設方略募舟救民且親載粟戶給之泥行露

 宿無所憚蠲閣賦輸一切必以實吏不得一

 搖手民忘其災縣三里港灌溉甚廣乆弗治

 數遇枯旱公為築之不愆期訖事因治他陂

 塘無遺利迨今頼焉以薦者及格改宣教郎

 知隆興府奉新縣縣有營田征賦比他為最

 薄民競耕之乆而營田罷以鬻於民履畝取

 稅比舊已增俄而復命折粟帛以緍錢其低

 卬或至十百民皆破家不能輸令屢以病告

 不見聽公力請又不聽則欲棄官去會帥張

 公構來是公言始奏蠲之戶千有九十皆若

 更生楊公萬里記其事他興除利害勸農桑

 築陂防興學校不可勝載所部及府俱以其

 事論薦於 朝而王公大人亦自知公乃命

 主管官告院進將作監主簿太府寺丞方公

 在朝子右史舍人翺翔三舘俄擢從班父子

 相望於班列中客至門見公便坐從容聞國

 朝故事前輩履行後生所未聞者人人饜足

 退而見舍人碩大雋傑之資同時進用為

 國光華史冊所載殆無以進焉而公了不以

 自滿方勤其官如仕州縣時文思院火告身

 綾無在者士大夫不以時得告身公時在告

 院建言援故例便宜以雜華綾紓目前從之

 藥局舊𨽻太府積姦𡚁至衆公日夜窮極弊

 原髮櫛而縷析之都人無貴賤皆得善藥方

 擢寘要官而近比厄於未為郡公亦小疾思

 彷徉外藩力請去乃知嘉興府中貴人籃氏

 殖産於崇德縣名田過制而役不及有鍾淳

 者紏之籃迫期去産以規免官吏欲許之公

 判曰兩家物力相去逺甚而藍又白腳必如

 法乃可一郡稱快故人子乘舟方醉縱從者

 與將官朱樗年忿爭交訴於府公察故人子

 不直治其從者不少貸民張瑨得臨安營妓

 與之歸遂欲棄妻出子其兄止之復悖兄兄

 以告官公為逐妓歸臨安且以大義開諭之

 於是瑨為兄弟夫婦父子如初其為政有古

 循吏風類如此且摘發隠伏照了如神良民

 雖相與化服而姦豪之䜛作矣改主管建寧

 府武夷山沖佑觀公怡然命駕去郡人錢公

 孜鄉之老成人嘗以書抵其舅婁公機曰張

 公亷直有守近時鮮及今乃遽去此無他吾

 郷士民福薄耳歸過 國門右史方請外乃

 檥舟北闗需同載而歸會右史被 命使金

 國右史將𢢽奏辤行公不許曰使事不可辤

 我留此待汝自薊門回乃偕去未晩也遂寓

 錢塘門外張氏園甫再旬右史既渡淮而北

 公女孫醜老生十嵗𭧂得疾醜老慧而孝公

 甚愛之朝暮親撫視因亦感疾比其天家人

 不敢告而公揣知之曰吾與此孫偕逝矣遂

 卒享年六十有四上始聞公疾革以子方逺

 使加直祕閣葢異恩也公自宣教郎七遷至

 朝奉大夫賜緋魚袋娶韓氏魏忠獻王元孫

 通直懿胄之女封㳟人三子嗣真從事郎新

 新州新興縣尉先公七年卒嗣祖苦學得心

 疾未能仕其季則朝散大夫侍立修注官兼

 實録院檢討官 國史院編修官資善堂小

 學教授嗣古也一女適宣教郎新知太平州

 蕪湖縣趙汝鍔三孫烜煜舉進士㓜未名公

 資磊落恢疎與人交洞然無城府而默察其

 賢否邪正無能遯者善則稱之不遺餘力不

 善則苦言規之雖慍不恤也初中奉公遭亂

 去秦生公於襄陽遂卜居宜春公仕宦五十

 年先疇之外不增一壟比右史奉公䘮歸至

 無屋可廬其清約如此右史卜以開禧元年

 八月丙申塟公於袁州宜春縣歸化鄉宜化

 里大富嶺趙家衝之原以王君克勤之狀來

 屬某為銘某與舍人同為史官因得從公遊

 義不可以耄疾辭銘曰

   彭原之張與邠相望邠遷杜城元祐之

   英彭原綿綿獨處不遷至太中公得譴

   以忠中奉履囏有功兵間傳家禾興益

   以才稱剛不容世方用而躓是生記注

   麟儀鳳翥父子在廷國有典刑子聘於

   幽公逝不留 上聞歎息加鍚祕職生

   誰不終賁耀無窮刻銘隧道百世是告

     山堂陸先生墓誌銘

 陸氏之遺譜曰漢太中大夫賈生仕為豫章

 都尉葬於吳胥屏亭始為吳人至晉侍中贈

 太尉玩生始始生萬載萬載生子眞子真生

 恵澈恵澈生閑閑生皃皃生丘公丘公生探

 探生山仁山仁生𤣥之𤣥之生元生元生生

 景融景融後四世曰文公希聲仕唐為戶部

 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文公生崇崇生徳

 遷猶居吳遭唐季之亂始徙家撫州之金谿

 徳遷生有程有程生演演生處士諱戩配曰

 周氏處士生贈宣教郎諱賀配曰孺人饒氏

 宣教生從政郎諱九思配曰孺人賜冠帔彭

 氏從政生山堂先生諱煥之字伯章一字伯

 政生而頴異端重五嵗入家塾坐立語默悉

 有常度讀書自能質問出長者意表與季父

 象山先生九淵生同年學同時先生不敢以

 年均狎季父象山則朋友視之磨礲浸灌甚

 至十三學為進士即有聲十六諸父開以大

 學先生一聞輒窮深造微極其指趣而文章

 機杼自成一家宿士見之多自貶以為不可

 及屢貢禮部皆不合學益成文章益竒閔世

 學多淪於異端尤務自拔出以張吾道意所

 不可雖名儒顯人為時所宗者必刀斥之恨

 力之不足也諸父雖繼以進士起家亦不用

 於時象山晩為朝士陸陸百寮底旋復斥死

 先生滋信其道之窮葢將退耕於野著書傳

 世而未及也以嘉㤗三年十月戊子卒年六

 十有四諸孤以是年十二月乙酉葬先生於

 某郷之福林娶陳氏鄱陽人有賢行先十八

 年卒子男三洽濬浹洽篤於養先生出遊頼

 以經理家事無後憂濬遊太學有雋才而器

 度淵粹可喜浹方就學女五項點朱日邁鄧

 文子其壻也皆良士餘二尚處先生葬日迫

 幽隧之銘未刻既塟二年濬以先生之友晁

 君百談之狀來請銘某以既嘗序先生文章

 所謂山堂集者而先生多朋游不應併以銘

 見屬因辤焉連三年請益勤乃敘而銘之銘

 曰陸姓入漢祖好畤兮迨及豫章始南徙兮

 吳晉至唐世見史兮斷自文公三百祀兮傳

 世八九皆可紀兮雖不公卿世為士兮後乃

 浸大名實偉兮培養既乆産𣏌梓兮維時伯

 章繼以起兮白首篤學未見止兮攘斥異端

 正而不詭兮天不少留使耄齒兮伯章之志

 在其子兮我銘於隧亦以誄兮

     監丞周公墓誌銘

 公諱必正字子中曾祖諱衎朝奉郎祖諱詵

 左朝散大夫皆贈太師秦國公曾祖妣郭氏

 祖妣潘氏李氏張氏俱贈秦國夫人考諱利

 見左朝請郎贈金紫光祿大夫妣尚氏贈鄴

 郡夫人世居鄭州管城縣祖秦公通判吉州

 遇亂不能北歸因家焉光祿與弟秦公諱利

 建皆世以進士擢第公與從父弟丞相益公

 諱必大成童俱入家塾學行修立俱以世科

 自期已而益公䇿名又舉慱學宏詞如其志

 公乃不偶始以祖遺澤𥙷將仕郎易廸功郎

 監潭州南嶽廟亦嘗貢至禮部乆之調袁州

 司戶叅軍適嵗旱盜起分宜尉廵檢捕之皆

 不能獲安撫龔公茂良聞公至召問計公曰

 此皆飢民群聚貸粟以自活耳桀黠為之倡

 者財一二輩可以計取餘必自散龔公乃檄

 公徃捕至則諭以禍福觧散其黨而隂募郷

 豪授之䇿㑭擒致盜首於是盜盡得坐誅者

 二人而已龔公復委公以荒政當是時自郡

 至屬邑流民坌集公日夜行視凡累月全活

 鉅萬諸司共薦於朝孝宗皇帝召對便殿論

 奏合 上指諭以將褒用遂改宣教郎知建

 昌軍南豐縣南豐劇邑也公遇事明敏常若

 有餘民栢氏夜被盜併殺守藏奴賊逸去公

 物色求之果獲面詰猶不承搜其家得白金

 器一篋既至倒奩出之囚聞其聲即引服淨

 𣑽寺有盜夜斬闗入既獲公察其非盜挺出

 之立賞捕真盜僧恨甚以公為故出訴之郡

 郡方以他事怒公即逮所縱囚繫鞠甚峻囚

 不能自伸並邑吏皆重坐未㡬獲真盜送郡

 拒不肯治公乃以白諸司雖治猶乆不決御

 史聞之奏徙大理乃得實如公所言邑賦色

 目極繁以入償出不足者猶四萬緡率苛征

 預借苟逭吏責公至一切罷之且以其實言

 於轉運司得稍朘邑頼以蘇鄉校乆不治公

 凢可以𥙷弊起仆者一切為之甫滿秩詔赴

 都堂審察除主管官告院進軍器監丞㑹益

 公參政事公請外知舒州陛辤所陳又合指

 命公䘏民隠修武備闢田萊並究鼔鑄利害

 先是同安宿松兩監嵗鑄鐵錢三十萬緡言

 者以為擾既損其半而監亦遽廢亟復會嵗

 荐饑又命罷鑄故臨遣及之公至郡乃知地

 産鐵炭民以不售為患而兵工失業亦或轉

 而為盜故當饑嵗尤宜皷鑄以聚民條上便

 宜詔命復鑄且省宿松監入同安公奉行尤

 有術公私皆便又奏自昔鼔鑄未始殽以鈆

 止因議者謂入鈆之錢不可為兵始殽鈆以

 鑄臣嘗親視之鈆之精者為飛煙其滓惡下

 墜鑪底與鐵初不相為用亦嘗以入鈆不入

 鈆錢較其堅脆及冶為兵初無異徒使處信

 兩州歳歳輓運謂宜廢夾鈆之制又奏郡歳

 輸上供緡錢五萬八千舊皆倚辦於常賦不

 足則取征搉之嬴以補之乾道間守臣偶以

 羨餘為民代輸租稅一年而來者因踵為例

 㑹征摧之羸不能當其半餘三萬趣辦於坊

 渡二十九所今諸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舊餘鐵炭及民所貨錢

 凢一萬五千緍若取以為鑄本可歳得三萬

 緡代舒民上供悉罷坊渡之徵百世利也事

 俱施行大修學宮如在南豐時又立文翁廟

 於學立周將軍廟於城南皆舒人也復故隄

 城北以禦𤄵溪漲溢民田數千畝復為膏腴

 因作四橋於北西東門之外其一公自捐奉

 為之州民號周公橋郡東南有烏石陂分其

 流旁則為石塘陂烏石之民欲専其利乃壅

 水使不得行石塘之田歳以旱告公命懷寧

 令丞視之得實圖上於州公按圖自以意定

 水門髙下甫去壅水未尺餘得古舊跡與所

 髙下不少差陂利始均石塘民喜至感泣乃

 歌曰烏石陂石塘陂流水濺濺有盡時思公

 無盡時徙知贑州過闕 上諭曰聞贑兵悍

 驕死徙之餘今亦無㡬可勿復𥙷儻尚循故

 習卿當便宜行事朕將以他郡兵更戍公對

 守臣古號郡將今結衘雲知軍州事苟有過

 臣自當臨㡬應變不敢勞 聖慮上喜明日

 語宰相曰周必正有器識似其弟請益公也

 至郡江西副緫管錢卓夲起行伍暴人也入

 境下令諸校將以翼日部肄其子弟選𥙷軍

 額初不以告郡㑹卓請見公詰其率意力止

 之且微諭以上指錢驚謝然意不悅乃漏公

 言於諸校將激使詣郡訴公徐曉之如所以

 告卓辭指明辯卒皆帖服無敢讙者章貢二

 水來自郡南夾城東西流皆有浮梁以濟而

 城南獨以舟渡溪惡或至覆溺公始作南

 又治道路以石易甓最數百丈興國縣之安

 陂溉田六十頃水勢自上奔突故難築而易

 壞壞且五十年公命復之費不及民擢提舉

 江東常平茶鹽公事入奏還道玉山縣縣有

 徐田陂其渠瀕江數決將徙渠則地主不可

 將徙陂而下則柘陂居下流懼為己害復不

 可交訟於公公諭徐田民買地鑿渠倍讎其

 直柘陂民遂幡然無靳色不三日渠成溉田

 三百餘頃民大感悅江自陂而下避礙析為

 兩支其一掠縣壖而去嵗乆岸潰民居其濵

 者聞公修渠以利民乃遮道自言公為相水

 之衝為石隄民欣頼之相與繪公像祠於玉

 虹橋側歳時奉牲酒抵今不懈舊法沒官之

 産以畀民耕而歸其租於常平及是議臣請

 鬻田以價充糴本公言如此則常平儲愈匱

 請除新令光宗皇帝從之因並行於諸路池

 州舊試貢士率寓景徳寺隘不能容士病之

 會闕守公兼領郡事始作貢院植八桂於門

 名其門曰擢桂是歳貢士五人而三奏名士

 以為公之賜言者訹於間言誣玉山之役以

 為擾罷歸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上章

 納祿不許再命武夷祠而公歸志已決告老

 益力乃許致仕公自江東還闔門屏外事讀

 書賦詩者累年益公少公一歳亦謝事歸第

 相與置酒髙會無少間時人比漢二踈益公

 薨公哭之慟不復有世間意開禧元年十一

 月旦感疾不起享年八十一娶向氏文簡公

 五世孫封恭人前公一年卒男二人綖蚤天

 綱今為修職郎前潭州醴陵主簿一女適進

 士胡榆孫男二人頌頴皆將仕郎孫女一人

 尚㓜恭人之歿也葬廬陵縣膏澤鄉金鳳山

 祔大墓之東至是乃以十二月庚申奉公柩

 合塟焉維公仕自廸功郎積遷至奉直大夫

 爵管城縣開國男服三品公孝友最篤歸自

 龍舒築第於永和鎮聚族共㸑弟姪蚤世育

 其孤如己子伯氏宜春守出妾之子世修流

 落贑境公訪得之為治産築室於永豐葢伯

 氏志也其處閨門率如此鄭人有寓旁近者

 皆歳饋之剛介有守不以進退累心方家居

 時前後當國數公多與公有雅故數問公安

 否公應之泊然益公屢推恩數以貤公亦辤

 不受善屬文尤長於詩 孝宗皇帝嘗訪當

 代詩人於胡忠簡公銓忠簡首稱公敷文閣

 直學士程公大昌亦稱公文學操行之美晩

 取莊周息黥𥙷劓之説名其堂曰乗成因以

 自號有文集三十巻書有古法四方豐碑巨

 扁多出公筆既塟綱以朝奉大夫新知真州

 郭君贇之狀來求銘某與益公定交五十年

 且嘗遇公於臨川適重九日同集擬峴臺風

 度話言尚可想也而女孫又歸公之從子紀

 情好厚矣銘其敢辤銘曰

   仕不為不逢人不以為通年不為不究

   人不以為壽有愛在民百世不泯有嶪

   其丘利爾後之人

     夫人樊氏墓誌銘

 廬陵隠君子宣溪王英臣之夫人樊氏同郡

 永新人曾大父佐大父仲文學行皆見推於

 其里中父才字子明尤以賢著聞敬其里之

 長老而教其子弟環數縣從之決曲直雖所

 不與亦皆厭服徃徃內省而徙義為善士矣

 二男五女獨竒夫人以為吾門亦將頼焉及

 少長女工婦儀未習而能事親左右無違及

 笄歸英臣君舅南鵬交友傾一世食客塞門

 君姑不幸早沒二長子亦不得年冢婦𡠉居

 悲傷齋居不能與賔祭事亞婦又父母奪志

 獨夫人佐英臣仰事俯育凢祭祀燕享將迎

 慶吊婚𡛸之事一皆身任之英臣隠操達識

 見於揚公廷秀誌銘先夫人十五年捐館舍

 夫人不以家事累諸子使皆得用其力於學

 暇則勉以道義名節不獨責其仕進起家也

 及琳以進士䇿名又嘗有列於朝出為大縣

 文章得盛名然後薦紳閒愈知英臣反夫人

 之賢夫人母壽百嵗夫人無一日不遣人問

 起居珍膳良劑必出其手終身不少怠又請

 於朝得封卒如子明之言夫人以宣和五年

 五月某日生以開禧二年十一月甲辰卒享

 年八十有四卒之明年三月甲申葬於廬陵

 縣膏澤鄉山寺岡之原子男四人長即琳也

 宣教郎新知潭州衡山縣次掦某掦烈掦暉

 皆進士女二人廸功郎辰州敘浦縣主簿張

 履免觧進士曾需二女及履皆已卒孫男八

 人霽之彬之勝之濛之得之沖之隆之豐之

 嘗試吏部孫女九人壻則廸功郎新道州江

 華縣主簿張淵進士左利見戴元崇曽克寛

 易應龍彭舜牧劉侃劉治元曾克願利見克

 寛亦皆嘗貢禮部曾孫女各七人尚㓜琳予

 友也遣一介行千七百里持書抵予於山隂

 澤中以臨安府府學教授危君稹之狀來求

 銘予年八十三不敢以老疾辤銘曰

   女也而行則士耄也而志不惰敏而好

   修靜以寡過持身如畏趍義則果我銘

   之悲維以代些





南文集巻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