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皇華紀聞
◀上一卷 卷二 下一卷▶

廬山禪僧

編輯

慧燈禪師,郯人。往普陀依大智參學,居廬山豆葉坪。就竹影宴坐,人跡罕至。有采藥者遙望一僧,趺坐如土木偶人,山中始知有燈公雲。秀恆,楚人。參學於雲居顯公,在九江放生十有六年。生平不設床榻,硬坐如枯椿。惟誦《大悲經咒》、《行願品》。一日宴坐,見二童子引幡幢至前。稽首曰:「大師持念經咒,能不間停,應證阿羅漢果。」跏趺誦佛號而逝。(已上明人。)童光,在廬山養鹿池棲雲庵五十餘年。康熙壬戌秋八十有三。一日沐浴更衣曰:「彌陀接引兩番,吾行矣。」言訖而化。行耜,嘉興人。嗣牧雲和尚,開法圓通,門庭高峻,力修苦行,脅不至榻。圓寂先三日,預別緇素,臨期說法,一喝而逝。酷暑供肉身不壞。(上本朝人。)

石門詩

編輯

謝康樂石門詩凡二。其一《登石門最高頂》,所謂「晨策尋絕壁,夕息在山棲」者,永嘉之石門也。其一《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茂林修竹》,所謂「躋險築幽居,披雲臥石門」者,匡廬之石門也。桑喬《廬山紀事》最稱簡核,然取前一首,誤矣。

江孟詩

編輯

香壚峰在東林寺東南,下即白樂天草堂故址。峰不甚高,而江文通《從冠軍建平王登香壚峰》詩云:「日落長沙渚,曾陰萬里生。」長沙去廬山二千餘里,香壚何緣見之?孟浩然《下贛古人詩》祇取興會超妙,不似後人章句,但作記裏鼓也。

法王子缽

編輯

康熙中,九江普潤庵僧,掘地得古缽,非磁非石。上有二龍捧「法五子」三字。

鐵如意

編輯

晉佛馱耶舍,梵僧也,名在東林十八高賢中。嘗至蓮社,舉鐵如意示慧遠,不悟,拂衣去。王子充曰:「當是時禪學未入中國,而兆已見於此。」

宋牒

編輯

廬山圓通寺,有宋政和三年十二月尚書省牒江州崇勝禪院僧守惠,後列宣奉大夫守右丞薛(押)、通奉大夫守右承侯(押)、少師太宰(押)、太師魯國公(押),皆不書姓。下又有太師魯國公封印。押字大如拳,甚飛動。

異姓

編輯

予《雪屋紀談》凡兩記異姓。今道塗復數姓,並記之:敢、化、征、縱、鑒、洞、芒、聊、操、合、杲、淦(淦賦,江西人,本金日磾之後,宋南渡為兩川制置使,以姓同北國,高宗為加三點,遂有淦姓。)愈、閩、茄、勒、斛、奐、浙、閒、潞、崇、自、乾、搖、肖、賓、弭、利、月、澶、扶、容、草、裔、級、英、■、布、旦、那、茨、招、穀、植、雙、博、愧、沃、太、叔、隆、牧、松、函、舜、遂、市、郊、兀、潛、卿、斤、不、戢、帖、笠、渦、字、昊、賢。

義門

編輯

九江德安縣,有義門陳氏。初,太丘二十九世孫伯宣,隱廬山,孫旺,唐開元中籍太平鄉,家族益盛。今之太平宮西義門鋪,其故居也。《十國春秋》南唐季昇元三年,有司上五代同居者,江州陳氏以下七家,詔復其家。註:江州陳氏元和給事中京之後。或雲陳宜都、王叔明之後。胡旦有《記義居》至三千七百餘口。詔旨旌表,仍蠲差役。宋嘉祐七年以義門太盛,命謝景初為分析二百九十一處。浦江義門鄭氏之外,殆無其匹。家有百犬牢,一犬不至則百犬不食。遺址尚存。

陽居寺

編輯

陽居寺在德安縣南十里博陽山。昔有何氏兄弟九人,丹成,同日飛升於此。明嘉靖間,居鄰張氏侵其地。時九江巡道陳洪濛過縣,夜夢九人訴牒。訪於父老,具道其事。陳即按之還其侵地,留詩勒石。嗣是禱雨無不應,求夢即驗。此與興化九鯉湖相似,姓亦同。

元陽觀牡丹

編輯

元陽觀在德安昆侖山,傳為葉令王喬朝斗處。觀後有東西二湖,四時不竭。有牡丹,顏色異常,雲是王喬手植,移他處即不生矣。

龍泉庵

編輯

《輿地紀勝》云:「龍泉庵,晉江州刺史桓伊為慧遠法師建,其後乃立東林寺。」按:伊,謝安石同時人,而遠公乃與靈運、桓元同時,何得以為伊建?地誌不足據,率如此。

雲居山鐵瓦

編輯

建昌縣雲居山,唐道膺禪師道場也。明紫柏大師曾遊之,其徒諸緣斷禪師修復。萬曆中始建大殿,覆以鐵瓦。戊子寇亂,賊欲取瓦毀作兵器,忽見金甲神人嗬之,懼而止。雲居之巔有明月湖,周回數十頃,稻田數千畝,寺僧取給有餘,故至今道場較百丈諸山為盛。雲居七十老僧法幢說。

豫章辨

編輯

《漢官儀》云:「豫章生庭中,高帝取以名郡。」《風俗通》云:「豫章以木氏都。」《名勝志》云:「章水源出南安聶都山,東北至大庾縣,經南康彙豫水,是為豫章水。一雲出彬州上章縣,故名。」《後漢·地理志》(校:《後漢》當為《漢書》。《漢書》有《地理志》;《後漢書》有《郡國志》)云:「贛有豫章水。」或雲以木,或雲以水,二說不同。然考《春秋》楚令尹子蕩帥師伐吳,決於豫章。又囊瓦伐吳師於豫章。豫章見《春秋》不一而足,則謂始於高帝者亦非。(《群芳譜》:子楸之實,亦名豫章。《群芳譜》:先大父方伯公所著。)

喚渡亭

編輯

建昌縣喚渡亭,在修水南岸。唐白居易過此有詩云:「建昌江水縣門前,立馬教人喚渡船,好似當年歸蔡渡,草風莎雨渭河邊。」黃庭堅書之亭上,明知縣梁崧重刻石,今存。

周休休

編輯

周休休正德間寓建昌隆道觀,題詩院壁云:「陌上紅塵撲面飛,近來覺得世情微,白雲深處招黃鶴,不識人間有是非。」後觀主以逋糧繫獄,周出藥如黍粒,點金濟之,遂絕跡。

傘子和尚

編輯

觀衡,字顓愚,霸州人。少參月川,印憨山,一時宗匠如雲棲、雪浪、紫柏,咸一見印可。常露坐傘下,人稱傘子和尚。後歸寂金陵紫竹林,塔於雲居。

優丐二孝子

編輯

優丐二孝子,建昌人。丐劉姓,禿而躄且吃。所至為胡孫戲,乞得酒肉,歸養其母。母亡,風雨旦暮,輒往號泣,終其身。優人玉球,事母極孝。母死,其徒縞素執紼,如士人家禮。縣人劉闓記其事。

淦君鼎

編輯

淦君鼎,字和之,建昌人。本漢金日磾後,以歲貢授州府學訓導,假通判銜,辦事軍前,為楊、萬二公所重。贛城破,遣長子弘斌脫身歸,遂肅衣冠自經死。或作挽詩云:「見說平生不炫奇,恂恂處子少人知。時窮忽作驚天事,志士從來有不為。」

豫章古鏡

編輯

孫忠烈公燧,初至江西,得古鏡於豫章溝水中,背刻二十四字,其文云:「光運忠扶日月,心感天揚賏忠,獨難寒天不世,內靖斯以昭明。」云云,字畫奇怪。後公死逆濠之變。

司馬公手跡

編輯

宋劉道原同司馬文正公修《通鑒》,別纂《外紀》又纂《十國紀年》其稿藏於家,有文正公序。陳士業宏緒,崇禎末遊西山掘岡,於其裔孫光裕家睹文正序文手跡。見士業所著《寒夜錄》。

法苑珠林

編輯

南昌府城南紫極宮寫韻軒,女仙吳采鸞寫《唐韻》處。采鸞又嘗居安福福聖院,手寫《法苑珠林》百二十軸。其軸粘連處至今不斷。

崔琬

編輯

崔琬,字文美,新建人。性至孝,父彥俊遘危疾,圭刂股進之,尋瘥。忽有石棋子一,飛墮几案,視之士字也。果益算十一年而終。琬有《悟真詩》百首傳於代。

朱鬱儀

編輯

南昌王孫朱鬱儀謀韋,號博雅。平生著書百餘種,於五經皆有發明。晚年成《古今通曆》,用其法推《左傳》僖五年正月辛亥冬至,至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朔冬至,以為魯史所用皆周正。故經書王正月,明非夏殷之正也。於時諸侯僭竊,周室衰微,鮮行頒朔之禮。晉楚大國或用夏正,魯秉周禮獨不敢變,故孟獻子稱「正月日至,可祀上帝」,是已。其援據精核類此。周侍郎亮工元亮,曾刻其著書目,輿楊升庵並傳。

朱時卿

編輯

朱統鍇,字時卿,亦南昌王孫孫,僻處城東。好讀書,罕接賓客。謂蘇轍《古史》、劉道原《外紀》、金履祥《前編》,皆未暇作誌。乃別撰《古史記》四十卷,誌居其半。又著《六書徵》、《詩解頤》、《廣同姓名綠》、《寧獻王事實》、《牡丹志》諸書。鬱儀而後最稱博雅。

陳士業、徐巨源、何衍之

編輯

陳士業宏緒,兵書道亨子;徐巨源世溥,工侍良彥子。皆新建人,皆清流,負文章重名。徐尤精古文。亡友南城陳伯璣允衡,嘗刻其遣文曰《榆溪集》。陳晚年輯《宋遺民錄》。同時,何衍之一泗,講明理學。嘗以文章受知於蔡雲怡、侯廣成、秦弱水、徐勿齋四公。四公後先死難。一泗為室,祀先師匹配,下列四公,飲食必祭。自號支離叟。櫽括金仁山、許白雲、鄭所南諸書為《我思錄》。粗糲不給,樵汲自勞,泊如也。後無疾而逝。(士業乙巳年曾序予《論詩絕句》,其絕筆也。)

沈應善

編輯

沈應善,南昌人。親沒,廬墓三年,屢試不售。一夕夢神人告之曰:「上帝命汝活千萬人。」遂改業醫,師蜀人韓隱庵。韓臨別謂曰:「九九之際當遲子峨眉之麓。」自是投劑無弗驗者。常貯藥以濟人,始終無倦。年八十一,忽語家人曰:「韓先生有書招我,我將去矣。」沐浴而卒。著《素問箋釋》二卷。

陳伯璣

編輯

吾友陳允衡伯璣,御史本子,南城人。家南昌東湖,亂後流寓鳩茲,徙舊京。晚歸東湖,葺雲卿蔬圃故址居之。伯璣弱不勝衣,雙瞳碧色,最工五言。如「斜日明孤城,晚風下飛鳥」、「微鐘荒寺在,淡月空床得」、「籃輿望歸鳥,日暮空城曲」,此例數十句,非韋蘇州,倪元鎮輩不能道也。伯璣嘗屬予定其詩。伯璣撰《詩慰》、《國雅》。亦錄先侍御伯父、先考功兄詩及予篇什甚夥。

陳在中

編輯

陳美,字在中,新建人。萬曆乙卯舉人,官宜城令,數戰敗闖賊。李自成悉眾攻城,城中矢石盡,美自掘街石步負上城為壘,城中老弱婦女無不願為之死。賊舁承天護陵大炮擊城,城陷,賊執美,索印,曰:「國器不可辱。」索冊,曰:「版籍不可褻。」遂大罵。賊焙以火,支體皆糜爛,罵益烈,乃刃之。僕來喜者,從眾中躍出,擊賊中腦,亦被害。事聞,贈光祿寺少卿。

王子美

編輯

王錫,字子美,新建人。崇禎庚辰進士,官巴縣令,嘗躬平姚、黃巨寇,斬其渠黑虎馬超等。獻賊入重慶,破墊江,錫率兵恢復之。賊攻重慶,錫逆戰銅鑼峽,敗之。獻賊恨甚,伏發,城陷被執。時瑞王自漢中避難至,亦與難。錫顧王曰:「事至此,死耳,膝不可屈。」遂與巡撫陳士奇、關南道陳纁、重慶府知府王行儉,俱不屈死。錫臨死罵不絕口,賊箝其口,圭刂其左臂,縛樹上射之。又臠而烙之,不令遽絕。予昔使蜀,讀巴人林副使所作《三忠傳》,述錫與士奇、行儉殉節時事甚悉,而不及纁。錫與同邑陳美、南昌諶吉臣,皆以知縣死賊,亦稱豫章三忠。

開元寺

編輯

南昌開元寺,唐馬祖道場,展轉興廢者數四。今南昌縣治是其地也。東閣平津廢為車庫,李衛公故第為楊氏馬廄,虢國夫人宅後乃為奉慈寺。浮雲變滅,何常之有!

盛溫如詩

編輯

朱文公有《盛家洲訪盛溫如》詩云雲。溫如亦有詩云:「蒼松翠竹映斜暉,野菊花開過客稀。葉底黃蟲作寒繭,雨餘胡蝶滿園飛。」「梅花樹下三間屋,掛壁枯桐盡日閑。有客過門彈一曲,斷雲殘雪滿空山。」後一首,曹能始載之《名勝志》。予過豐城得四首,愛之,錄其二。溫如名遂。

吳曾詩

編輯

宋吳曾,字虎臣,臨川人。著《能改齋漫錄》,最為淹雅,獨未見其詩。過江西睹曾《登羅山》五言詩一篇,甚佳,有句云:「桃花破叢管,一笑為嫣然。春雨正蒙密,澗水鳴潺湲。」甚有東坡風致,識之,俟訪其全集。

金鍾

編輯

龍霧三洲在豐城北四十里,昔有漁人於此得金鍾一,識者以為宣和故物。瑤華御舟經行此地沒焉,至是乃出,故又名金鍾口。

王季友

編輯

唐詩人王季友,豐城雲嶺里人。開元十四年進士第一,仕至御史中丞。其裔孫子邳仕南唐為御史,值時艱,與弟子印、子邦統民兵衛鄉井,遇賊搏戰死之。今祭於社。

丘尚書

編輯

丘士毅,字遠程,豐城人。萬曆甲辰進士,先方伯同年友也。少遊學丹陽,旅次疾劇。一夕夢縣宰來謁,親為撫摩,自頂及踵,明日病良已。及謁城隍祠,睹神像,儼然夢中所見。後登進士,入翰林,歷官少詹、禮侍,歸。崇禎初起用,賦詩云:「豈有纖埃裨廟略,差無半刺問權璫。」卒贈禮部尚書。

蔣傑

編輯

予在京師士大夫齋壁見蔣傑書,筆力奇矯。傑字美若,普安人,籍豐城。登萬曆己丑進士,以戶部郎出知南雄府,遷副使。罷歸家居,喜臨池,晚年筆法益蒼勁。喜遊,足跡幾半天下,所曆輒有詩。喜琴,喜歌,喜禪,喜弈,多與高僧遊處。崇禎間自楚歸,卒於家。

鄧子龍

編輯

鄧子龍,字武橋,豐城人。隆萬間名將,援朝鮮戰死。平生善書,喜吟詠,可與戚繼光、陳第並傳,而世鮮知者。有《橫戈集》一卷,頗磊落,略錄二《萬松嶺風雨催軍行》云:「應憐西事懸民瘼,長呼鐵甲燈前著。三程兩程晝夜行,千山萬山風雨惡。不妨角鼓地中來,自有將軍天上落。百戰烽塵社稷安,一怒乾坤星斗錯。歸來烹象飲天河,何代英雄無衛霍。」《金雞橋》云:「短甲輕兵入武鄉,西風吹骨鐵衣涼。大幽山下無情水,笑問金雞舊戰場。」

丁時魁

編輯

丁時魁,江西按察司掾吏。初許忠節公草密疏,告宸濠逆謀。疏將發,難其人,時魁請行。七日夜抵京師,往返才十七日。濠執孫、許二公並執時魁。時魁不屈死之。後許公得贈諡,員役甄敘有差,而不及時魁,公論惜焉。

香泉

編輯

尚實楊應祥里中有井,崇禎年間,忽作翰墨香,氤氳累日。會應祥在京師召對地理稱旨,膺爵賞,因名香泉。

黃元吉

編輯

黃元吉者年十二,入玉隆萬壽宮。後師劉玉真。忽一日謂其徒曰:「今夜子時,吾返玉真之墟。明日火淨吾骨。有風自南來者,吾報汝也。」果然。

一門高壽

編輯

杜母魏氏,居豐城鶴村裏。康熙甲辰年已百有二歲,尚健無恙。子二人,長年八十五,次六十八。塚婦九十。士大夫皆贈以詩。

巨樟

編輯

豐城細彩灣有巨樟,崩於河。曆歲壞舟,商旅苦之,數百人拽之不能起。縣令馮起綸禱於武當行宮,明日雷雨大作,樟已徙去。馮字弓閭,慈谿人,累官江西按察使。

三蕭神異

編輯

新淦大洋洲蕭公廟,神名伯軒,籍祥符。訪道臨江,沒祀為水府之神。元至大間,封五湖顯應真人。洞庭湖有鐵錨為怪,爪見輒覆舟。公以法力攝治之。遇吉州長年康某,托載歸,以夢報於家。已而風便舟利,若有神助。至洋洲泊舟祠下,忽滯不能行,公家人出,述其夢,始知遇者公之神也。錨今存廟門之右。子祥叔,增修父道,多神異。常過洞庭,颶風四起,出神半空。以衣袂壓水面,少頃波浪頓息。元至正間,封神化普濟舍人,從祀伯軒。孫天任,尤有異術,能前知。永樂中絕糧,啖白石化去,年八十有二,遺令覆以巨桶。沒後神異愈著,封英佑侯。桶有二,內桶仰置,侯端坐交椅,外覆以巨桶,周回二十有八,以象列宿,環以竹箍五,以象五行。今在廟中左廡。

蕭九將軍

編輯

蕭九將軍,行九,名彥昂,淦人。洪武中官百戶,卒江湖水旱疾疫,屢著靈異。永樂中,詔封將軍。子惟同,喜利濟救人,卒後亦著靈異。景泰中,封神通利濟舍人,並祀為水神。故淦水神有二蕭氏。

東林寺古跡

編輯

廬山東林寺古跡,予所及見者,阿育王造文殊金像一,古塑十八高賢像二,西域羅漢松三,李北海、趙松雪、虞道園碑四,王文成題壁真跡五。《輿地紀勝》云:「寺有遠公袈娑,梁武帝缽囊,謝公繙經貝葉五六片。又有晉安帝輦。」今皆不存。

盧閎侃

編輯

盧閎侃與英佑侯蕭氏為世姻。作侯廟碑成,夢侯來謁謝舟中,指山問一古琴曰:「此物非高人不可與,子其寶之上晨起登岸,所見斷橋流水,浮乳鴨數十,俱如所夢。有簿板橫汙泥中,群鴨上下,試出之,即琴也。」歸濯清流,側視其中,有文曰「廬氏家寶」。

兩三孔

編輯

宋孔文仲、武仲、平仲兄弟,新淦人,時稱三孔。其後又有孔源及弟滋、淑,俱登第,亦號三孔。源子括令淳安,廉介,市號美醞曰淳安清。高宗聞其名,題殿柱曰「吏師孔括」。

郭裕

編輯

郭裕,字謀貽。崇禎中以舉人知棗陽縣。壬午,賊合兵襲襄陽。將至縣,裕集精銳死守,賊知有備,罷去。十二月,賊將劉福復攻棗陽,裕登陴焚香再拜,以死自誓。癸未元日城陷,裕猶巷戰。賊縛送闖營,說之降,罵曰:「堂堂縣令豈從逆賊!」賊怒,支解之。闔門皆盡節。

張堯文再生

編輯

新淦張克文、堯文兄弟甚友愛。隆慶丁卯同計偕至桃源,堯文病革未殮,夜夢有神人語之曰:「君弟且不死,關帝以君友愛,特令相報。」克文驚且喜,舁弟屍置廟中,身詣關公祠拜祝。曆十有五日,屍尚不變。克文復禱於神,捧明水一盂,燔祝詞水中,歸以沃屍。抉口稍瀝之,顙忽有泚。已而喉中嗌然聲出,兩目漸開,忽起坐索鏡自照。服湯數日而復。自死至蘇,凡十有八日。時堯文年甫十八。克文戊辰進士,官刑部郎。堯文萬曆癸未進士,官山東副使。堯文長子叔鏜,鏜子壽祺,同登天啟乙丑進士。壽祺官御史。次子叔鑒、三子叔銑,俱舉人。(《河上楮談》所載稍異。)

石匣池

編輯

淦鄧氏者,好青烏術。一術士為卜地在道傍池中,池屬邑大姓,度不可得,乃收綿布數百匹,若將遠貨者,故覆之池,詣大姓借宅曝之,因託主人暫貯而去。久不至,大姓漸取布貨之。一日詣大姓取布,則無矣,因謂曰:「前布落池中,數也。必無可償,願得池為灌溉。」許之。青烏家令實土其中,而出其水。掘數尺許見一石匣,啟之,中有二鴨,一飛去,一壓其足,仍置匣中以葬。後家族甚盛,其最富者足跛。今呼其地為石匣池。(二事已載朱中丞秉器《河上楮談》。)

對壘石

編輯

百丈山之巔有石,方廣平夷,仰視如盤。一面倚山憑虛自立,一面下甃石。石圓澤壘列,以手蕩之,動搖有聲,竟不可仆。相傳為仙人葛玄所砌,與王文卿對壘者。

黃榘詩

編輯

洪武中,淦人黃榘,有詩名,徵為周王府伴讀。著詩《海珊瑚》,其集佚不傳。今所傳有句云:「移舟秋水渡,載酒夕陽亭。」「盤石中流坐,青山夾岸看。」「野田青處麥千頃,楊柳綠邊人幾家。」「山頭一夕風雨過,門外雙溪春水生。」「行看野岸數楊柳,驚起沙頭雙駕鵝。」殊有風致可誦。

龔端毅詩

編輯

舟中讀龔端毅公《過嶺集·萬安》絕句云:「無虎有梅花。」予曰:「『無虎有梅花』,恰有一語絕對。」客問何如,予曰:「宋人云『有蟹無監州』,豈非此句絕對?」客為拊掌。記之以資談柄。

鬥魚

編輯

新淦東山有宋劉次莊戲魚堂,堂前有戲魚池,池中魚至今善鬥,異於他產。粵東有旗颭魚,似鯽而小,身備五采,其性好鬥,翼張如旗,豈此類耶?張世南《遊宦紀聞》云:「三山溪中產小魚,斑文赤黑相間,善鬥。里中兒豢之為博戲。永嘉亦有之。」

瀧岡阡表

編輯

永豐縣沙溪市,歐陽文忠父瀧岡阡在焉。阡表碑刻尚存。公在青州刻瀧岡阡表以歸,舟泊採石,夢江神借觀。明日風作舟危,碑沉於江。後有靈龜湧碑出於沙溪上,有龍王墨跡數行,如刻鏤。取置西陽宮,作亭覆之。石色綠光可鑒。按永叔謝執政,買田於穎,葬於鄭,終身不歸。宋士大夫流俗揃染,輕去其鄉,雖賢者不免。故周公必大歸田日,尹直卿以詩賀之曰:「六一先生薄吉州,歸田去作潁昌遊。我公不向螺江住,羞殺青原白鷺洲。」蓋於永叔有微詞焉。

歐陽氏係籍

編輯

吉水進士李鶴鳴,著《歐陽文忠係籍考略》曰:「公自撰《族譜圖序》云:修之皇祖,始居沙溪。至和二年,分吉水,置永豐縣,而沙溪分屬永豐。今譜雖著廬陵而實為吉州永豐人。」云云。考公之生在真宗景德四年丁未,是時尚未置永豐縣也。仁宗天聖四年丙寅,公年二十,自隨州薦名禮部時,猶未置永豐縣也。迨至和元年甲午,始割吉水縣報恩鎮及興平等五鄉置永豐縣。當是時,公年已四十八,以翰林學士攝侍中太尉矣。至神宗熙寧五年壬子,公年六十六,薨於潁。其為吉水人也四十有八年,為永豐人也十九年,而《廬陵志》稱公為廬陵人,何居?《志》又言公舉科第、居諫院。此時尚未析廬陵河東地為永豐,不知永豐析於吉水,非析於廬陵。吉水析於廬陵,在南唐元宗保大八年,歲庚戌。而永豐之析於吉水,在宋仁宗至和元年,歲庚午,相去百一十六年。而稱析廬陵河東地置永豐,又大誤矣。廬陵郡名始於漢,其治在新淦,領十縣。今廬陵、吉水二縣,古吉陽、石陽二縣地也。隋文帝改廬陵郡為吉州,廢石陽縣為廬陵縣。大業、武德已後,屢有沿革,歷代名賢或稱吉州或稱廬陵,皆以郡名非以縣名也。歐公之稱廬陵以此。

石蓮洞

編輯

石蓮洞在吉水縣西北,舊名石屋。羅念庵先生歸田後靜坐於此。山多虎,乃置短牆,署曰虎豹關,虎遂絕跡。洞南為正學書院。先生年六十一,忽一夜聞洞外人語曰:「甲子年來甲子年,與君相見月圓前。」明日公遂歸,望前一日,無疾而逝,世傅為仙去雲。予為祭酒時,疏請明儒從祀者六人,先生與焉。尚格於部議,未知後來何如耳。

瀟瀧石

編輯

吉水西南文昌鄉,有水曰瀟瀧。瀧口有石,上下數百丈。每鄉人有掇高科者,則石色爛然如霞。宋天聖間獨不驗。已而歐陽修流寓隨州,連魁三試,公其鄉產也。明正統壬戌,劉文介儼,天順甲申,彭侍講教,皆以狀元及第,尤奇驗,因改為瑞賢亭。明吉水狀元及第者五人,胡文穆廣、羅文恭洪先、劉修撰同升,及劉、彭二公也。劉亦文昌鄉人。故吉有五里三狀元之諺,一甲及第者又十人。(同升,即探花應秋子)

仁文書院

編輯

仁文書院在吉水城東,徐中丞學聚為吉令時建,為鄒忠介講學之所。天啟間逆璫毀之。崇禎壬午,知縣沈中柱與縣人吏部尚書李公日宣修復。康熙二年,知縣張象燦又毀之,以修湖西道署。施愚山閏章來憲湖西,責之重建。乃倉促鬻曾氏城宅以應,非復舊址矣。

劉龍山

編輯

劉龍山先生,吉水人。為孝廉時,貧甚。夢人告之曰:「此時正好行善事。」後理平樂,又夢如前。會有饑民數百奪倉糧,論死。公曰:「民饑,犯死以求生耳。官弗賑,民何尤焉。」治數人罪,餘皆全活。後又以事失出罷歸。舟次夢神人貽玉筍二枚。後其孫應秋解元探花及第,應秋子同升狀元及第。

劉晉卿

編輯

劉同升,字晉卿,又字孝則,祭酒文節公應秋子也,久困公車。崇禎丁丑計偕,襆被之外惟攜所刪《宋史》一部。已而狀元及第。

曾梯

編輯

曾梯,號方塘,吉水人。從聶貞襄豹,明主靜之教,恍然有悟。日默坐一室。一日羅文恭與門人王夢峰安器,訪友恩江,阻水。晚憩古廟,有樵夫歸語狀。梯曰:「此必羅先生。」即躡屩借炬往迎至草堂,具雞黍。羅書「正直」二字名其齋。鄒忠介亟稱之。

羅城

編輯

羅城,吉水諸生。羅一峰被謫,城發憤白巡按御史陳選,徒步赴京師上疏,陳王道三十二事。當路以為倫黨,下禮部議其罪。尚書姚夔命作《雪歌》立成。姚深獎歎,名動一時。鄉人彭狀元教贈詩云:「賈誼有書歸取讀,他時捫虱聽高談。」

周榘

編輯

周榘,字仲方,吉水人。明初庚戌舉人,有詩文名,官同知。治水蘇州,請毀浮屠取磚石以給工。於塔中得石符一帙,曰:「此塔破於周。」

馬祖許南泉

編輯

舟中閱《指月錄》馬祖問云云。西堂云:「正好供養。」百丈云:「正好修行。」南泉拂袖便行。祖曰:「經入藏,禪歸海,惟有普願,超然物外。」馬祖此語,直契聖門「吾與點也」之意。

無學和尚

編輯

無學和尚,廬陵人。常飲酒肆,醉輒詈人,人以為狂僧。然工詩善書,嘗題鄒南皋先生畫像曰:「烈著朝廷,名滿天下。世人見之,謂是仗節死義之臣;無學視之,仍是水田老者。」水田,南皋所居也。嘗注《楞伽經》,多妙義。後示寂九江,火其骨,投之江。忽風雷大作,湧沙石成洲,今號無學洲雲。

鐵十字

編輯

廬陵南門外有鐵十字,瀕於江,題云:「保大二年五月日置,重一千三百斤。」世傳南唐造鐵艦,以此係纜。

曾大奇

編輯

曾大奇,字端甫,泰和人。博學通經史,嘗有詩云:「鏡裏蕭蕭白髮疏,功名那復到樵漁。從今但築祈年觀,更讀人間未見書。」子文饒,字堯臣,以文章名世。

賀中男

編輯

賀中男,字可上,永新人。生有夙慧,於天文、律曆、內典,無不淹貫。所著有《經濟名臣錄》、《憂內集》諸書。嘗與鍾退穀惺共著《楞嚴如說》。

劉懶窩

編輯

劉懶窩,安福人,少卓犖。里中晏氏子病危,忽一道人款門曰:「與錢千貫,吾當治之。」晏委錢恣所取。道人但日攜百錢飲酒家。忽早作,呼晏辦一犬,置病人前,令二人夾持之,道人坐其後,默攻之。病者苦甚,欲起,戒夾者堅勿動,及夕而罷。明日又如之,病脫然矣。其犬一息垂絕,懶窩旁觀歎曰:「術則奇矣,如犬何。」道人曰:「仁人之言也。」復令取一新磚,置犬前,如前攻之,犬亦搖尾去,磚則墳矣。更不受謝,隻取書數卷授懶窩,懶窩遂以醫名世。

◀上一卷 下一卷▶
皇華紀聞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