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注
作者:尹知章 
舊本題管仲撰。劉恕《通鑒外紀》引傅子曰管仲之書,過半便是後之好事所加,乃說管仲死後事,輕重篇尤復鄙俗。葉適《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筆,亦非一時之書,以其言毛嬙、西施、吳王好劍推之,當是春秋末年。今考其文,大抵後人附會多於仲之本書。其他姑無論,即仲卒於桓公之前,而篇中處處稱桓公,其不出仲手,已無疑義矣。書中稱經言者九篇,稱外言者八篇,稱內言者九篇,稱短語者十九篇,稱區言者五篇,稱雜篇者十一篇。稱管子解者五篇,稱管子輕重者十九篇。意其中孰為手撰,孰為記其緒言如語錄之類,孰為述其逸事如家傳之類,孰為推其義旨如箋疏之類,當時必有分別。觀其五篇明題管子解者,可以類推,必由後人混而一之,致滋疑竇耳。晁公武《讀書誌》曰,劉向所校本八十六篇,今亡十篇。考李善註陸機《猛虎行》曰,江邃《文釋》引《管子》雲,夫士懷耿介之心,不蔭惡木之枝,惡木尚能恥之,況與惡人同處?今檢《管子》,近亡數篇,恐是亡篇之內而邃見之。則唐初已非完本矣。明梅士享所刊,又復顛倒其篇次。如以牧民解附牧民篇下,形勢解附形勢篇下之類,不一而足,彌為竄亂失真。此本為萬歷壬午趙用賢所刊,稱由宋本翻雕。前有紹興己未張嵲後跋雲,舛脫甚眾,頗為是正。用賢序又雲,正其脫誤者逾三萬言。則屢經點竄,已非劉向所校之舊,然終逾於他氏所妄更者,在近代猶善本也。舊有房元齡註,晁公武以為尹知章所託,然考《唐書·藝文誌》,元齡註《管子》不著錄,而所載有尹知章註《管子》三十卷。則知章本未託名,殆後人以知章人微,玄齡名重,改題之以炫俗耳。案《舊唐書》,知章,綘州翼城人。神龍初,官太常博士。睿宗即位,拜禮部員外郎,轉國子博士。有《孝經註》、《老子註》,今並不傳,惟此註藉元齡之名以存。其文淺陋,頗不足采。然蔡條《鐵圍山叢談》,載蘇軾、蘇轍同入省試,有一題軾不得其出處,轍以筆一卓而以口吹之,軾因悟出《管子註》。則宋時亦采以命題試士矣。且古來無他註本,明劉績所補註,亦僅小有糾正,未足相代。故仍舊本錄之焉。

目錄

編輯

  • 全覽 即將各篇置於同一頁閱讀
相關作品
管子| 管子餘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