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蒼霞集
卷之十
作者:元景夏
1773年

雜著

編輯

書陶元亮歸去圖屛

編輯

昔先君子。自黃岡棄官東歸於驪上。命工寫陶元亮歸去圖。置座右曰。元亮之高風遠識。吾所慕也。先君沉晦韜藏。邈然與世相絶。雖親戚朋儕。無以識先君志也。其遐情逸想。獨與元亮尙友於千載之上。杜門謝客。終日相對。惟歸去圖而已。後世無元亮。誰識先君之志也。小子嘗中夜侍坐。先君歎曰。窮山絶峽。可以往隱。睠顧王室。未忍決去。遂愀然不樂。其深思遠憂。小子未敢問也。今不肖罪重罰酷。奄遭大故。不能固守驪上舊廬。身離丘墓。今且二年矣。顧戀徊徨。未決東還。噫。京洛埃壒。非先君所樂也。撫圖灑涕。痛悔無窮。不知何時攜此圖。復歸驪上也。人有見余文者。可以知其罪而哀其志矣。

書倪侍講論三案疏後

編輯

夫天下之是非。平心而看。不難知也。善善惡惡。不以天下之公。以吾一己之私。血戰角勝。其心雖出於攻邪嫉惡。而反爲偏黨之歸矣。門戶一分。殺伐隨之。嗚呼。此漢,唐以來。賢人君子所以魚肉而國隨以亡者也。余嘗觀泰昌,天啓之際。三案之論。出於諸公。而諸公終以三案。罹魚肉之禍。皇明亦隨以亡也。夫移宮。固無可論。挺擊紅丸之是非。後之人觀之。亦一疑案。張差之風癲。王之寀論之太深也。李可灼之誤進。孫愼行攻之太刻也。兩公之心。雖出於忠憤。而失之深刻。小人積怨。乘機羣起。以狠毒之心。逞其網打之謀。於是。楊左諸公。騈首於魏氏之要典。天下莫敢言東林之事。及懷宗卽位。東林再起三案之論。凜然如楊左復生矣。當是時。倪侍講獨陳蕩平之道曰。三案各有其是。不可偏非。要典。魏氏之私書。惟毀之而已。又曰。崔呈秀,劉志選,李春曄不足問。如黃克纘,賈繼春,王業浩,高弘圖,劉廷宣等。處君子而不同。遇小人而自異。老韓同傳。特史氏抑揚之過。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如倪公者。可謂忠恕之君子矣。楊左初以忠恕待小人。誣贓之獄。不至殺諸公。如使諸公不死。皇明亦不亡矣。夫鄭國泰,方從哲與宗社。孰爲輕重。嗚呼。皇明之亡。楊左不能無失也。雖然。不分邪正。徒爲蕩平之論。倪公不爲也。余嘗曰。善善惡惡。而不失忠恕之道者。皇明獨有倪侍講一人也。

讀呂晩村君子和而不同章講義

編輯

夫人之情。好其同而惡其不同。同則喜其依附於我。而稱之曰君子。不同則怒其參差於我。而排之曰小人。以一己之好惡。定其君子小人。私心一蔽。是非䵝䵢。甲乙分門。戈鋋相尋。在唐。釀白馬之禍。在宋。招靖康之變。東林殺伐之慘酷。甚於唐,宋。李德裕,劉安世,顧憲成,高攀龍。其深慮明識。足以知朋黨之害。身爲領袖。亡人邦國。而不知悔悟。甚矣。朋黨之迷人也。夫君子小人。志趣之不同。如薰蕕氷炭。無和合互用之理。而君子吹噓小人。小人攀緣君子。其所以媒妁。則一言一事之相同也。沉惑其聽命於我。不復辨薰蕕氷炭。而徒知異己者爲小人。不知同己者未爲君子也。今夫梅鹽之味不同。而如欲和羹。醎酸相調。不嫌其異味。昔司馬光,范鎭兄弟之交。嘗論鐘律。終身不相同。韓琦,富弼。上殿相爭。及其下殿。不失其和氣。彼黨人者。欲以同我爲君子。異我爲小人。而不知邪正善惡。非一人之私物。分裂門戶。各立標榜。雖深慮明識之君子。當局迷惑。亦不免焉。此人主所以惡朋黨而必欲消破者也。雖然。君臣各私於同我。雖有范,馬,韓,富之君子。以其不同。遭其斥退。所謂尙利苟同之輩。日進而用事。然則朋黨雖破。鴟夷陶朱。變其名而已。更何益哉。人主不破朋黨而先破同我之私。邪正善惡。察於言行而不疑其名。其人善則不以異我而惡之。其人不善則不以同我而愛之。君子小人。一聽於公議。則朋黨不破而自破矣。

讀呂晩村鄕人皆好章講義

編輯

夫用人之道。人主公其心而已。以吾之私。好惡於人。則邪正取捨之際。吾知其見賣於奸小也。子曰。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善者惡之。吾之好惡。在人之善不善。而不以私害公。則彼奸小者。無所用其術矣。然而時君世主。深愛此輩。不忍捨焉。何也。其側媚傾巧之態。千百變化。善中人主之心。雖聰明英傑之主。失其權勢而不能自悟。其禍必至亡人之國。今夫百圍之木。生於山中。根柢盤固。柯葉盛茂。使蠧入其皮腹而食之五六年之間。不朽而不顚者。未之有也。方蠧之食也。雖公輸之智。不能知其有蠧。雖使知之。亦不能去也。嗚呼。暗鑠元氣。不覺不知。而終至覆亡者。國之蠧也。去國之蠧。甚於去木之蠧。吾將拱手待亡而已。人主一眩於好惡。而其禍之慘酷如此。可不懼哉。崇禎之際。懷宗深惡門戶。而思黨外別人。所謂側媚傾巧之輩。揣摩上心好惡。遂倡兩攻之論。而排擠黨人曰我無黨。懷宗方厭黨人。豈捨此輩乎。見其不入君子之黨。不入小人之黨。好其無黨。而惟其言是聽。於是。天下之權。盡歸此輩。以蠧食之巧。迷惑君心。依己者。引而進之曰。此黨外之人。背己者。攻而逐之曰。此黨中之人。立論回互。混其是非。臨事苟且。觀其成敗。忽見其利吾。則其趨也若猛獸鷙鳥之發。見惡於君而將失其爵祿。則結舌潛伏。左右窺伺。避身若脫兎之不及。利口甘言。直入人主之脅。殺活一世。易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使此輩用事而國能不亡乎。雖然。建極之道。去其偏黨。觀人之法。公其好惡。好而不知其惡。惡而不知其美。吾心偏於一邊而皇不能建極矣。故曰。無偏無黨。不在於用人。在於用心。心無偏黨則公而無私。小人莫敢以無黨賣我。不辨人之善不善。而只求無黨。我心已私。黨外之人。人必以無黨蠧我公心。公心一蠧則邪正取捨之際。吾見其賣於此輩。而黨外別人。復成一黨。厭黨而招黨。是避影而走日中也。然則用人如之何。曰。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善者惡之。勿用崇禎黨外之人可也。

受益齋自戒十條

編輯

一曰。謹守家法。小心畏懼。臨淵履氷。毋失先世孝謹之風。

二曰。敬奉祭祀。齊明盛服。致其誠意。毋犯怠慢不潔之罪。

三曰。敦睦宗族。無親無疎。一以情愛。常思張氏九世之居。

四曰。檢束奴僕。鄕里作拏。嚴治不饒。使無驕橫難制之患。

五曰。持身儉約。惡衣菲食。隨分自安。毋染綺紈奢侈之習。

六曰。待人忠實。開心見誠。不設畦畛。痛絶權譎籠絡之病。

七曰。無貪財利。處心澹泊。視若土炭。非義之物。不入於門。

八曰。無近雜流。妖邪傾巧。害人最毒。望望避去。若將凂我。

九曰。經史娛心。杜門守靜。沉潛玩味。人間至樂。無過於此。

十曰。明哲保身。見幾而作。不竢終日。聖人有言。豈欺我哉。

後題

編輯

元氏。世爲原州人。其先代墳墓。多在於原州池內面長山里。自九代祖贈參判公始卜居。隱德不仕。沒而葬其地。子孫遂家焉。八代祖節度使公。七代祖贈贊成公。六代祖忠壯公。五代祖忠肅公。高祖考忠翼公墳墓。皆在長山。雖其婦人小兒。皆稱長山元氏之世葬。先祖之遺風餘烈。亦能傳誦也。節度使公。以武科仕於朝。秉鉞雄藩四十七年。忠壯公受學於頤眞子之門。卓然有忠義大志。壬辰倭亂。殉節於金化。忠肅公,忠翼公。立大功於癸亥義擧。忠翼公受知於仁孝兩朝。進位台府。蔚然爲中興大臣。當是時。元氏爲原州大族。子孫在長山者。讀書修行。能守家業。鄕黨隣里。皆稱元氏孝謹之風。自數十年來。宗人多凋零。將無以復振矣。昔石氏,柳氏。漢,唐大姓也。奮之忠謹。公綽之行誼。尤著於世。及其後屬陵替。故家遺俗。無復存者。可不悲哉。夫士大夫藉其先烈。仕宦顯達。可謂榮矣。然而不能世其家法。如石氏之德。柳氏之璨。則其爲故家之羞。當何如哉。大江之東。多士大夫丘墓。其子孫居焉。皆零落衰殘。不保其舊業。問其前代。則名節事業。卓卓可稱也。嗚呼。我先祖節義功烈。如彼其盛。而爲子孫者。居其丘壠之側。朝暮瞻拜。忠孝之心。不能油然而生。則其不爲石德柳璨者幾希矣。夫人過忠臣孝子之墓。睠顧徊徨。惕然興感者。慕其風烈也。嘗聞忠翼公。執禮廬墓。不脫衰絰。三年如一日。鄕人至今稱之。夫過他人之墓。聞其忠孝。尙有景慕之心。況我先祖乎。況其子孫也哉。其追想祖德。而思所以紹述。則小子之言。不爲無助矣。今余將築室於先府君墓下。與宗人約曰。吾家居長山。世守忠孝之風。至我輩而隳滅。將無以歸見先祖於地下。宗人皆曰。然。遂退而記之。以爲警省之資雲。

哀閔夢錫百朋

編輯

辛亥十月十七日。余自先人丘墓西歸。路過閔夢錫墓下。泫然流涕曰。昔子張死。曾子衰而往哭曰。我弔也與哉。吾於夢錫。不忍過其墓而不哭。遂登而哭之慟。是夕宿於平丘驛舍。思夢錫而夜深不能寐。遂爲文以哀之曰。嗚呼。余與夢錫。同贅申氏之門。情誼之相好甚隆。夢錫少餘十歲。呼余爲老兄。夢錫事其母能盡孝道。治家事有條理。與朋友交。氣和而語恭。人皆愛夢錫。容貌端秀。飭身靜默。不喜流俗卑雜之人。夢錫素淸羸善病。嘗以老親在堂。孑然無兄弟爲自悲。談命者謂夢錫年壽不能長。如祭北斗司命。可以少延。夢錫爲文祭之。乞其命竟不得。歲己酉。忽得奇疾。肌膚日以消鑠。見者皆憂之。夢錫獨不憂曰。服藥病自瘳。時余亦病臥。夢錫來訪。見余形悴神枯。大驚曰。君可憂。吾無憂。庚戌春。夢錫病益劇。將訪醫於漢師。與余偕行。夜宿雙橋店舍。有日者。夢錫招問曰。吾壽幾何。日者卜之。良久曰。年壽不能長。明年不吉。夢錫愕然。余戱曰。子以病。夫婦離居。非生子之道。吾命在天。日者何知。願子毋以病憂。惟以無子憂。夢錫亦笑。今年四月夢錫。遭母喪於驪州。五月。入漢師求地。師往楊州。審其先墓吉凶。以病歸。余聞而驚且憂。以書問其病。夢錫答曰。吾病無憂。先墓不吉。他山可卜。天熱草木長。奈何。後四日。聞夢錫病無可爲。竟以六月三日歿。年二十四。無子女。惟有寡妻。守其兩世喪。嗚呼可悲也已。夢錫性耿介。不能容人過失。平生所慕悅者。其外兄金元行伯春。余與伯春。有謗於世。夢錫嘗爲吾兩人慨恨。言語峭直。聞者皆不喜。伯春以其母淑人喪。載舟西下。與夢錫同日葬。余謂伯春曰。君不負夢錫。吾負夢錫。其病不能視。其喪不能弔。其入地不能臨穴一慟。死者有知。能無憾乎。今余爲此文。蓋哀夢錫之早夭。且令後人知余之痛惜。非曰吾言。可以不泯夢錫也。

戒季浩文

編輯

夫古之君子。其學博而其志遠。學欲博。故小成不自安。志在遠。故淺識不自滿。今夫山登而望之。有十里而窮。千里而不窮。山固有遠近之異。視人亦有局小而量狹者。讀數卷書。作數行文。便沾沾自喜。以爲古人不難到。是何異登丘壠而望小野曰。吾見九州之遠也。古之君子。其學博而其志遠。故通九經百子之文。而曰吾學未至。貫天人性命之理。而曰吾識未廣。謙謙然若不足於心。今之君子。有自安之心而欲人之尊己。有自滿之意而恥己之問人。傲眼以高視曰。天下無吾畏。人有攻己之病。勃然之色。先發於面目。曾子曰。有若無。實若虗。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夫有若無實若虗。非顔回莫能。無而若有。虗而若實。欲人欺於我。而徒竊一時聲譽。所謂穿窬之賊。可不戒哉。可不懼哉。

致仕告家廟文

編輯

景夏愚魯不肖。屢遭讒誣。棲遑郊坰。十有一年。乃於今年元朔三日。曲荷聖恩。特允休致之請。懸車謝事。庶免重戾。含榮頌德。感淚被面。衰老之齡。沉痼之疾。今已致仕。長子仁孫。出身登朝。躋下大夫列。謹依朱夫子家政傳子之例。門戶諸務。屬付仁孫。景夏如以恩靈。得延危喘。照管綱領。毋或荒頹。伏惟祖考。俯鑑於斯。謹告。

應製錄

編輯

貞陵親祭祭文

編輯

有侐其園。聖后攸藏。密贊龍飛。啓我家邦。翟褘有煌。受命中朝。枚枚太室。百世靡祧。化惟夏塗。功則周亂。皇祖孝思。犧瓚於祼。懿安廟饗。天道是復。松栢崇岡。象設肅穆。小子纘服。尙稽躬省。履玆霜露。予懷耿耿。仙寢瞻掃。吉辰於差。尙冀恤我。籩豆孔嘉。

明陵親祭祭文

編輯

於穆聖考。有侐寢園。卑宮邁禹。協邦侔勛。敦儉至化。啓佑後昆。思齊聖母。鮒隅同原。翟褘塞淵。彤管攸存。眇予小子。仔肩是承。繼述維思。夙宵淵氷。徂玆崇岡。夏潦滲渟。土圮封罅。於胥兩陵。中心震惶。明發靡寧。宿莎頹損。有司續報。憂惕日倍。敢緩躬造。爰咨敦匠。糓差以告。恭瞻象設。儉德昭揭。洋洋聖謨。厚陵遺制。聿修聿改。是倣是繼。斟酌經紀。寔遵先志。追惟困敦。尙滋血淚。陟麓環封。劒舃永閟。摧痛曷逮。穹昊罔極。肆薦明禋。籩豆孔飭。罄盡菲衷。尙冀歆格。

長陵親祭祭文

編輯

於穆烈祖。有侐其園。功隆撥亂。義昭黜昏。夏康周宣。彝倫攸敘。蕩蕩箕疇。芃芃曹黍。詔於百世。先王之志。眇予丕承。夙夜以跂。敢曰媲烈。式懼不紹。灤改曠省。幾換虗昂。回思重光。宛如昨辰。俔妹同原。象設維新。時序荏苒。松栢有菀。洋洋陟降。雲馭髣髴。捧日之川。籠月之山。名若有竢。鬼護神慳。衣冠載遊。無射於斯。錫玆繁祉。我其受之。厖澤深仁。於戱不忘。差吉掃灑。密邇崇岡。怵惕履露。僾然如覯。虔誠薦爵。庶冀享右。

宗廟秋享親祭祭文

編輯

有侐閟宮。維皇烈祖。丕顯丕承。允文允武。眇予纘緖。罔敢怠荒。肆祀三紀。強肅以將。逮於遲暮。追遠彌篤。祠禴値慽。弗躬磬柷。憧憧一念。夷則是徯。夙夜靡寧。以戒犧醴。糓差載屆。奏假思成。洋洋陟降。觀德之庭。尊王大義。祖考攸法。敢曰克紹。是兢是業。於昭在上。庶幾監予。率履不忒。期永終譽。執事有恪。申錫斯祜。馨椒洽禮。降歆籩簠。

永禧殿親行酌獻禮祭文

編輯

有侐南殿。於皇四聖。煌煌寶幀。天日輝暎。無競維烈。太祖是承。玄黓涒灘。九五之升。丕基宏業。千億無疆。小子纘緖。夙夜敢康。睠言造邦。矧遘斯歲。祖考攸行。伊思駿惠。撫序興懷。祗覲其徐。律又夷則。彌增愴予。吉蠲載修。肅穆於將。聖神聯座。有儼黼裳。望雲就日。僾然如在。不違咫尺。宛承謦咳。受之保之。單心肆靖。洋洋陟降。錫玆祈永。執事有恪。曁我元良。籩簠靜嘉。庶歆醴芳。

王世子冠禮敎書

編輯

王若曰。予惟粵昔聖王。爰筮於賓。所以敬冠而重禮。尊之以三加。責之以四行。於是焉人道成而爲國之本立也。本立道成而冠事重焉。自三代稱以達禮。矧伊君之冢嗣。承祧主鬯。惟容是正。惟服是備。禮始於冠。可不重與。咨爾世子。資性沉重。氣宇宏嶷。衣尺若干。儼成德器。早正離震之位。彌著仁孝之聞。毋煩保傅。自合規度。朝晝講誦。日月就將。旣謁於廟。亦齒於庠。端拱周旋。棣棣其儀。惟父母期望之至。曁祖宗付託之重。惟爾元良一人。予心嘉悅。曷其有極。令月吉辰。冠爾於阼。加以元服。祝以景福。終之以萬壽。醴爾字爾。嘉事乃成。予喜旣深。爾責彌大。敬聽於訓。夙夜無違。惟孝惟悌。堯舜之道。曰誠曰敬。孔曾之學。惟我烈祖文考。是法是師。聖謨洋洋。啓廸我後人。念玆在玆。爾其懋哉。夫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是所謂禮義立。而顔色辭令。寔爲三者之基。載齊載順。惟德攸符。爲人治人。亶在於斯。若爾存心。則其惟仁乎。天之生物。藹然仁化。聰明而非仁。則或失於察也。剛毅而非仁。則或過於嚴也。惟天下至聖。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臨事御衆。爾由斯道。苟或莊敬之心弛焉。玩娛之物近焉。逸生而業荒。爾惟戒哉戒哉。於戱。弁冕黼黻。匪爲其華。將責其實。克愼爾儀。克敬爾德。一心寅畏。罔或豫怠。迓承天慶。永永無疆。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王世子紅疹平復後頒赦文

編輯

儲極諐和。憂方切於惟疾。皇穹垂佑。喜則溢於乃瘳。旣同慶於多方。庸誕敷於明誥。言念岐嶷之睿質。夙著溫文之令譽。星海葉祥。旣騰謠於輝潤。匕鬯托重。實係望於神人。保養之方罔愆。百靈共護。節宣之戒靡弛。一念常勤。何意紅疹之流行。乃干靑邸之嚴邃。槐院移直。始中外之焦遑。藥石奏功。俄癍癮之消減。寔由祖宗之降隲。聿覩榮衛之底康。惟六沴之遄祛。天和夬復。値三陽之肇啓。泰運鼎來。奚但予心之欣愉。益幸慈闈之嘉悅。龍樓問寢。看頎容於晨昏。鶴禁開筵。聽英音於朝晝。牲醴祗薦。旣修太室之禋。管籥迭鳴。復陳廣庭之賀。且喜三加之禮漸近。肆將十行之綍先頒。雷雨之澤旁流。滌瑕蕩垢。乾坤之化普洽。自邇及遐。於戱。謳歌共騰。休祥冞篤。箕聖龜疇之錫。百福是遵。周王燕翼之貽。萬世永賴。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王世子冠禮頒敎文

編輯

王若曰。鼎匕有主。方騰輝潤之謠。震闈筮賓。載行冠醮之禮。肆當八域之均歡。詎無十行之誕宣。念眇躬祗承丕基。幸繼體爰托神器。永錫祚胤。允葉一索之祥。早定元良。咸覩兩離之曜。孝心天篤。長樂之撫愛斯隆。仁聞日彰。寡人之期望彌切。旣致虔於淸廟。復序齒於泮宮。端凝岐嶷之資。罔違規度。恭敬溫文之學。不煩保師。惟睿質夙成於沖齡。而嘉事式遵於彝典。四行是責。訓豈忽於重冠。三加彌尊。禮攸始於備服。玆稽夏收之舊制。用涓春序之令辰。字之所以尊其名。祝之所以介其福。敬儀愼德。儼袞黻之禔躬。登筵降階。聳簪紳之延頸。成人道惟禮與義。迓天休俾壽而昌。玄冕正容。旣喜雞鳴之問。靑珉勒訓。永貽燕翼之謨。受賀明廷。頒綸率土。沛洪澤於雷雨。盡滌垢瑕。藹至化於乾坤。丕蘇品彙。於戱。邦本益固。漢業奠磐石之安。嘉祥鼎來。周詩詠綿瓞之盛。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王世子嘉禮頒敎文

編輯

王若曰。鼎匕凝祥。早係兆姓之望。震邸迎相。聿覩大婚之儀。肆頒十行之綸。用昭八方之慶。念予寡德。晩得賢儲。綿瓞興謠。佇期本支之盛。夭桃播詠。常願室家之宜。奚但父母之至情。寔爲宗社之大計。云云。德媲嬀汭。慶毓沁園。組紃圖書。服阿保之懿訓。衿鞶環珮。飭閨閫之婉容。好逑旣葉於四重。盛禮爰修於百兩。云云。佳兒佳婦之克配。道攸始於人倫。令色令儀之孔章。德可資於坤順。規度罔愆於笲棗。允啓萬福之源莊。敬靡懈於副笄。載騰六宮之頌。幸有元良之嘉耦。永奉長樂之隆歡。雷雨之澤旁流。滌瑕蕩垢。天地之仁普被。自邇及遐。於戱寶籙丕膺。振振麟趾之化。純禧茂迓。洋洋燕翼之謨。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上候平復頒敎文

編輯

王若曰。寡躬愆和。戒方切於無妄。皇天降祐。慶聿迓於乃瘳。玆當八域之均歡。可無十行之播告。念予涼德。叨承丕基。凜履薄於細氊。靡懈祗懼之念。軫解懸於窮蔀。寧忘恫癏之心。屬緣宵旰之過勞。以致榮衛之有損。聖訓非忽於愼疾。風雨晦明之相乘。禁方政急於治源。砭焫刀圭之雜試。藥院移直。仰貽楸殿之憂。儲闈侍湯。未正寢門之履。何幸勿藥之慶。乃在不日之間。神氣已康。奚待扁兪之效技。天和遄復。寔賴祖宗之垂庥。純禧鼎來。啓新命而惟永。率土咸聳。轉焦慮而載欣。肆因少愈之戒存。益覺多瘠之念切。消積化痞。想疲氓幽鬱之情。寡慾淸心。須良醫瞑眩之藥。諐度有痊可之喜。善端驗感發之機。謙挹之志勉回。強循羣請。和平之治是講。誕敷德音。施惠布恩。乾坤之化普被。滌瑕蕩垢。雷雨之澤旁流。閟宮薦禋。法殿受賀。於戱。興居節宣之彌愼。詎忽保嗇之方。凋瘵疵癘之悉蠲。益思蘇息之道。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大王大妃殿寶筭六旬。稱慶敎文。

編輯

王若曰。肇元迓祥。方攢三陽之賀。長樂展慶。載屆六旬之期。肆頒十行之綸。庸示一人之喜。顧小子之淺孝。奉聖母之隆歡。愉惋三朝。誠敢弛於承志。塞淵一德。敎寔荷於止慈。中間備經於艱難。前後仰賴於庇覆。被坤育於四紀。維摯維莘。介聖壽於萬齡。如岡如阜。何幸耳順之寶筭。聿副色養之菲忱。繁禧誕膺。喜懼之心何極。縟典差待。撝謙之德是承。抑至情而靳宗伯之言。考往事而頒大庭之誥。縱盛會之罕覯。只效獻篚之誠。豈嘉辰之虗過。略修進饌之節。允符寅歲。趾前美而罔愆。聿懷庚年。攀慈訓而靡措。芬苾祗薦於廟殿。鐘籥迭奏於軒墀。於戱。洩洩歡心。並瑞椒而騰頌。煌煌徽烈。媲靈萱而增光。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頒敎文。

編輯

王若曰。寶甲載周。仰純禧之聿迓。瑤牒誕受。幸慈聽之亟回。彝典式遵。輿情共忭。恭惟珩璜至德。詩禮懿規。脫珥周闈。贊洪烈於寧考。服練漢殿。貽嘉訓於寡躬。長樂隆怡愉之歡。天保騰岡陵之頌。惟聖筭七耋之始。卽我朝再有之休。追想庚年。沖挹雖固於愴昔。允符丙歲。忱悃彌切於紹先。臨殿敷心。曷任小子之懇迫。籲庭披膈。可見羣工之顒望。何幸謙衷之勉循。肆致渙號之丕闡。攀玉檢而祗進。綿寶籙而茂膺。已於本月十九日。奉冊寶。加上尊號曰惠順慈敬。獻烈光宣。顯翼康聖大王大妃。演一六而値永命之辰。長奉深宮之堯舜。會三九而衍後天之筭。仰祈冥靈之春秋。盛儀有煌於翟褕。旣擧率舊之典。徽範孔彰於琬琰。庶殫顯親之誠。玆推慈極之深仁。用沛寰宇之厚澤。於戱。介景福於一日。實葉箕聖之疇。被柔化於八方。咸囿文母之敎。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中宮殿。加上尊號玉冊文。

編輯

履坤之位。載上弘圖。儷乾之尊。並稱彝典。祗奉顯冊。庸昭嘉名。恭惟惠敬王妃殿下。加周九臣。著唐十則。紘紞織晝。復雞月儆戒之章。春秋誦宵。贊馬杖尊攘之義。寶齡齊錫於難老。景福寔衍於無疆。値椒闈重甲之回。擧切升日之祝。當楓陛崇號之籲。思揚俔天之休。聖志固持於沖謙。歷一旬而愈邈。慈敎勉承於懇惻。聳百辟而均歡。惟兩曜增配德之光。故二字共加尊之盛。黃裳葉吉。陪東朝而迓禧。彤管摛譽。頒西樓而匹美。庶副中外之顒望。遹遵祖宗之舊章。謹加上尊號曰莊愼。伏惟芳烈丕彰。懿範益著。金書玉檢。爛練裙之揚徽。岡祈嵩呼。藹絺服之敷化。

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樂章文。

編輯

猗皇曲

編輯

猗皇維聖。太母之德。柔則塞淵。克配以烈。翼於寧考。綏我丕子。天保孔固。俾爾多祉。歲復在癸。琬琰斯皇。亹亹舜孝。不顯先王。揚徽長樂。倂昭於萬。月恆載頌。景命彌遠。

大行大王大妃謚冊文

編輯

追遠愼終。痛冞深於攀慕。節惠薦謚。誠敢效於揄揚。曷稱令猷。祗循彝典。恭惟云云。貞莊稟質。沉默凝姿。定祥大邦。侔周妊周姒之懿則。作配寧考。繼仁敬仁顯之徽規。猗歟柔和之協宣。允矣慈覆之普曁。三宗纘丕子之緖。策決簾帷。五紀尊文母之儀。基鞏磐泰。眷愛罔間。豈徒寡躬之庇依。保佑斯均。益彰皇兄之孝友。昭儉則邁漢明德。杜私則若宋宣仁。惟風雨調愆之時。靡懈恤民之念。伊籩豆靜嘉之節。克虔蠲祀之誠。敷茀褕之陰功。謨垂貽燕。嘅朝紳之黨議。戒存濯龍。顧緣謙挹之難回。每歎情禮之未備。瑤冊十上。詎至德之能模。寶筭七踰。尙大袠之是祝。中壼之慽致損。憂切添痾。列聖之眷有臨。喜佇勿藥。纔奏翼瘳之慶。遽驚月馭之賓。皇皇如求。聆璜瑀而永閴。煢煢在疚。誦蓼莪而莫追。玄隧聯岡。導穆廟同陵之舊制。彤管勒琰。襲明聖範梱之芳譽。帑銀旣捐於度支。箱綺更頒於敦匠。蠲役助貢。治命諄勤。省用儲財。遺旨惻怛。仁覃惠洽。永懷資物而體元。德昭光流。要在揚美而詔後。爰擧崇終之盛禮。肆陳易名之顯稱。謹遣臣云云。仰冀淑靈。俯格菲悃。有秩斯祜。秬卣玄瓚之享禋。長發其祥。玉檢金泥之揭烈。嗚呼哀哉。

大行王妃哀冊文

編輯

維歲次丁丑二月十五日丁丑。惠敬莊愼。康宣貞聖大行王妃。薨於昌德宮之觀理閣。是歲六月初三日癸亥。遷座於祖。初四日甲子。永遷於弘陵。禮也。龍攢肇闢。蜃轀載戒。素衛森而徐引。玄扃窅而長邁。百神奔屬而雲屯。千官慘憺而雨泣。惟我主上殿下悼椒闈之永閴。衋蘭儀之靡及。臨翠幄兮撫芳躅。聆雞鳴兮思良箴。爰稽彝典。俾揚徽音。其詞曰。乾道維理。允資坤德。王化攸始。協敷皇極。嬪虞嬀汭。啓周洽陽。煌煌彤史。不顯其光。於皇我朝。壼範最正。纘女達城。日篤其慶。俔天碩媛。嘉止代邸。承歡紫闥。珩瑀嫺禮。蒼震儷尊。柔則孔章。經囏歷屯。寔同吾王。圓舒配羲。兩曜齊明。翼翼祗敬。內助相成。誠虔蘋藻。惠孚紘紞。揚芬播馥。蘭茝之擥。怡顔愉色。備養長樂。妊姒曾閔。視往愈焯。慈覆含飴。克邁明德。亹亹令譽。芳猷靡忒。練裙昭儉。私謁屛跡。金爛玉粹。輝暎寶冊。十亂齊稱。二南並謠。卅有三載。化覃肖翹。穆宣陰敎。有黃元裳。自天申錫。何祿無疆。逾六邇七。籌添海屋。金母薦桃。南極星煜。慶流如川。頌騰如岡。佇期繁祉。難諶者蒼。兪扁殫技。皇祗告災。不弔一夕。仙輧遽催。靈婺翳而淪光。登上都而翫花。羗冥漠其若玆。詎神逵之匪差。嗚呼哀哉。仁壽無徵。咎爾司命。瞻月御兮莫攀。悵雲鄕兮彌夐。繭館鎖兮草離離。𦄑幕垂兮雨浪浪。珈笄繽而逬涕。翟褘襞而增傷。銀渚迢忽而迥隔。霓旆飄揚而曷追。嗚呼哀哉。靑烏葉吉。丹旐啓逵。瑤瑟暗而孰張。玉衣悽而虗設。蕙肴兮夕薦。薤曲兮晨咽。飆馭逖而焉逝。奄眞遊之杳茫。嗚呼哀哉。𡺚嵂鶯麓。鳳翥龍翔。密邇二陵。維明曁翼怳。陟降之昵陪。儼珠丘之相側。瓊珮曖而閟響。懷德音而不諼。嗚呼哀哉。玄造迭運。懿凡同原。逝川罔停。騁駟疇紲。雖靈質之潛翳。尙颺聲而纘烈。徵塗摯而載耀。歷千祀而芳菲。鑱貞珉而昭垂。並日月而揚輝。嗚呼哀哉。

大射禮記

編輯

惟我聖上。卽阼之十九年春三月。上命於禮臣曰。昔我聖祖。嘗行大射之禮。古典曠而不修。咨爾有司。涓吉以告。於是焉臣益炡。臣雲逵。考諸櫃室。而兩朝儀文。秩然可徵。臣錫五。臣光運。修宗伯之職。臣宗玉。修司馬之職。大小羣工。奔走供事。築壇抗侯於璧水之南。越閏四月庚申。上以冕服。奠酌文廟。仍揭御題。試士於明倫堂。法駕臨壇墠。行大射之禮。左右射官。各以耦進。上陞射位。而彤弓乘矢。決拾左御。太史數中。厥獲維三。鐘鼓管籥。奏以貍首之樂。上還御帳殿。選文武士六十六人。翼日辛酉。召掌國子臣尙魯。曁參祭諸生九十五人於崇文堂。賜之以珍羞法醞。壬戌。講製於明政殿。取三人赴殿試。越七日丙寅。上賜太學御弓矢。幷藏大射之具焉。遴之以濟濟之士。而修之以籩豆之禮。會之以矯矯之臣。而布之以熊麋之畵。以燕以譽。雍容於法度。倣戴禮而參於會典。則我聖上從周之盛意也。考實錄而遵於禮儀。則我聖上率祖之至德也。嗚呼休哉。三代之盛。復見今日矣。射畢。上下敎於諸臣曰。予有三感。一則踐聖祖之位。行聖祖之禮也。二則矢數適符於聖祖也。三則豈意五十而追行斯禮也。此不可以無記。謂臣景夏。方任館閣。俾記其事。揭泮宮詔來世。臣拜手稽首而言曰。嗚呼。古者聖王。習禮樂於射宮。揖讓進退。相與盡志於射。而君臣之義。父子之倫。於是講焉。是故。孔子射矍相之圃。揚觶而明孝悌之道。夫衛筵張弓。所以祈爵。而非聖人正己也。魯泮搜矢。所以獻功。而非聖人觀德也。於休我聖上。允文允武。紹於烈祖。踐位行禮。克擧二百年曠儀。是固我聖上繼述之孝。而獲矢之數。前後同焉。尤可以觀堯舜傳授之心法也。雖武王周公之達孝。不過曰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抑臣於五十行禮之敎。重有感焉。武公耄矣。尙作抑戒。夙興夜寐。敬愼厥德。內自庭除。外曁蠻方。以至於車馬弓矢。慮之無不周。備之無不飭。今我聖上勉勵自強。修明典章。遂行大射之禮。訏謨威儀。可以爲天下後世之法。詩所謂子孫繩繩。萬民靡不承者。臣竊有望於我聖上也。

續大典序

編輯

夫聖王制治之道。其本在於五敎。而所以弼之。則亦惟曰五刑五服。此虞庭疇咨。卽命司徒。而復有臯陶之作士也。然而敷敎則曰寬。服刑則曰明。聖人道齊斯民者。何其深且遠也。恭惟我太祖開創肇基。宏規弘謨。廩廩乎三代。而製作法度。惟元續二典在焉。聖神相承。恪遵舊章。而古今民俗之有異。法久弊生。不可以無變。則隨時斟酌。務合其宜。猗歟我列聖之深仁盛德也。惟我世宗六典謄錄。倣於二典。世祖折衷六典。著爲經國大典。成廟續錄。中廟後續錄。實羽翼大典。而及至我肅考。有輯錄通考之申修焉。弛張損益。雖若有殊。而恤刑軌民。則前聖後聖。同一揆也。今我殿下臨御廿載。夙夜憂勤。克紹祖宗之心法。惟寬惟明以修敎刑。而舊憲新條。或相徑庭。繁簡不可不整。輕重不可不適。於是焉命臣宗玉。臣若魯。臣宗城。臣日躋。臣尙星。臣宅奎。俾將其事。裒輯受敎。分彙合類。以定一代之典。又命三公摠領之。編摩蒐綴。雖出於諸臣之手。而若其取捨裁製。悉稟睿旨。欽哉欽哉。以存敬愼之意。繄我聖祖聖考。是傚是則。遂名其書曰續大典。以臣景夏。方任館閣。命爲之序。臣拜手稽首而言曰。夫武王周公之達孝。不過曰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於休我殿下。仁民愛物。奉若先王之政良法美。度允符周官而丕顯丕承。亶本於關雎麟趾之化。此孔聖所稱繼志述事而達孝之至者也。而況除壓烙減全徙。德意藹然。可以迓續景命。則漢文之除肉刑。固不足多。而堯舜無刑之治。臣將拱手而竢矣。雖然。聖哲在上。而如無明察之官。慈惠之師。奉而周旋。則敎弛刑紊而無制治。可不戒哉。書曰。好生之德。洽於民心。玆用不犯於有司。臣敢爲殿下誦焉。

皇壇頌幷序

編輯

夫春秋尊王之義。晦而未明。臣讀孟子。至世衰道微。孔子作春秋。未嘗不掩卷而流涕也。春秋。天子之事。孔子未得南面之位。然而秉素王袞鉞之權。使亂臣賊子有所懼。而華夏夷狄之分嚴焉。孟子推聖人之功。以當天下之一治。嗚呼。春秋義理。其將沉翳而不復明於世也耶。皇明淪亡。十三省遺民。薙髮而左袵矣。海外乾淨。惟有箕邦一區。禮樂衣冠。不汚於氊裘腥膻。春秋尊王之義。不在玆乎。惟我聖上。繼述聖祖聖考之志業。奉我三皇。幷享大報之壇。猗歟盛矣。今以屬國祀天王。固義起之禮。而昭穆一壇。磬筦芬苾。寓匪風下泉之思。九州四海。惟我東而已。天理明而人心正。忠臣義士。無不投袂而起。堂堂尊王之大義。建諸天地而不悖。百世以竢而不惑。我聖上春秋之功。不在孔聖之下。而孟子所謂一治之數。顧不在壇墠旂鞗之間乎。臣獲覩穆穆之盛儀。而其職適忝館閣。誠宜歌頌吾王之盛德。敢擬韓愈元和之詩。謹撰皇壇頌。拜手稽首以獻焉。頌曰。

赫赫皇明。穆穆太祖。揮戈廓淸。奄有區宇。玉帛咸庭。來覲天王。聖作三韓。肇開煌煌。威化回旅。旂韣陳誠。堲彼鼓簧。皇帝之明。錫名朝鮮。若箕於姬。黻冕圭舃。四牡相隨。星拱而北。漢折而東。帝德侯度。萬世攸同。亹亹神宗。繩於前武。拯難龍蛇。厥功微禹。動天下兵。竭海內財。王旅燀威。虎臣松梅。雕題黑齒。獻俘於京。析木再奠。鯨波不驚。黍稌桑麻。載舞載歌。欲酬帝恩。河海匪多。載見球璋。述職罔愆。小心恪恭。二百餘年。維我烈皇。神宗之孫。噫嘻弱國。北望涕捫。豺虎磨牙。腥氛彌穹。孰紓我難。孰鑑我衷。漢角唐巢。遑恤屬邦。皇眷於東。耀海麾幢。溟渤難越。龍驤稽期。有咎其慢。有憫其危。莫曰靡及。德音孔彰。銘肝鏤骨。敢忘吾皇。涒灘之變。天地飜覆。文物中華。袵左首禿。殷社旣屋。孤塗赭黃。太王皮幣。薪膽可忘。廈氊陽秋。素王在前。洪武日月。惟揭我鮮。馬上之涕。苑中之祀。靡替尊王。詔於千禩。於休義起。有壇峩峩。黃流玉瓚。下泉在哦。神皇陟降。我明不亡。禮匪有闕。事由未遑。洋洋雲漢。大報之義。弗謀弗咨。孰敢他議。聖考之志。我維行之。奕奕黃屋。肅肅彤墀。三皇對越。維昭曁穆。吉蠲爲饎。百禮戩穀。黼裳桓圭。祼將新壇。淸廟馨黍。復燔於寒。升龍負斧。怳帝東狩。喤鼓將磬。淚落籩豆。內修外攘。佇期一統。微臣稽首。詠吉甫頌。

皇壇議

編輯

伏以皇壇之制。寔倣圜方郊祀。而稱之曰大報。則惟皇明祀天之名是遵也。粵我神宗皇帝壬辰再造之功。昭揭百世而深仁盛德。侔天無極。惟我聖考。以尊周大義。築壇享帝於豐鎬鞠草之後。天理明而人心正。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嗚呼。丙丁之變。尙忍言哉。崇禎烈皇帝。命經略袁崇煥等。將舟師越海而援屬國之難。皇朝眷顧之恩。前後一揆。而神州百年。犬羊腥膻。尙無廓淸之期。東土臣民。孰不北望抆涕。今我聖上祗奉毅宗。並享於皇壇。甚盛擧也。然而顧臣愚見。不能無惑於壇享配並之禮。敢援皇朝祀典。申明其說焉。太祖太宗並配於圜丘大報之祀。給事中夏言上疏。言父子同列。稽之經旨。未能無疑。禮臣駁曰。太廟之祀。祖孫昭穆。東西相向。無嫌幷列。況太祖太宗功德並隆。配天不宜闕一。世宗報曰。禮臣引太廟。不嫌一堂。夫祀帝。與享先不同。此說無當。親製祝文。更定儀注。蓋其折衷於古也。夫昭南穆北。父子不並坐。而孫從大父。乃三代禘祫之禮。禘之爲言。諦諟昭穆尊卑之義也。是以孫祔於祖焉。僖祖東向。太祖配右。所以尊自出之帝。而屈己奉祖禮也。祖以孫尊。孫以祖屈。求諸神道人情。不亦順乎。今祀皇明兩皇帝。宜遵皇明典禮。夏殷之禮。不足徵杞,宋則已。嘉靖之典。今可考焉。吾從周而已。若祖孫幷東向。是屈祖位之尊。而子孫昭穆之列。且將廢焉。使夏給事見斯擧。其曰合於禮乎。臣以爲神宗。宜居東向之位。毅宗宜從昭穆之列。夫然後祖尊於孫也。孫祔於祖也。豈但宜一時之祀。亦可傳後世之法也。弘光二年乙酉三月。毅宗諱辰載屆。百官設壇。遙祭於太平門外。門在鐘山之陰。爰有方丘祀地之壇。以祀地之禮享毅宗。是亦穆北之義。當時史可法,姜曰廣諸君子議焉。禮變而禮合。寔今日攸法也。若以臣議有可采。斷而行之。或曰可疑。博詢知禮諸臣而商確無憾。區區愚臣之望也。

尊王辨

編輯

昔孔子悲王道之熄而作春秋。乃喟然而嘆曰。文王旣歿。文不在玆乎。言文王之道在於春秋也。是故。聖人特書春秋曰。春王正月。公羊傳曰。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誰謂。謂文王也。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何休註曰。春者。端始。文王者。周之始受命製法之王。理宜相繫。故見繫春知是文王。非周之餘王也。臣觀兩氏之傳註。而聖人微意。可以知矣。後世之儒。徒知誦春秋之名。而不知講春秋之書。春王義理。沉晦而未明。世無公羊高何休之高識邃學。何以識春秋文王之王。而發揮聖人之奧旨乎。臣每讀春秋而三復太息也。嗚呼。夫王者。三代天子之稱。而聖人特書春王。以尊周室。今以無周字。非謂尊周可乎。漢晉以來。或有書王。而此乃魏王吳王之類。及其稱帝。苟非中華正統之君。史氏未嘗與王。臣竊觀綱目。晉懷帝二年冬十月。朱子書之曰。漢王淵稱帝。四年秋七月。書之曰。漢主淵卒。五胡相繼僭號。書主不書王。袞鉞森然於華夷尊攘之義。而況姬周以下。皆稱帝不稱王。臣於是益信公羊氏深識夫子之筆法也。夫子筆法。傳於朱子。而夷狄之君。朱子不與王。則以其據中原而僭帝。謂之王天下。非妄則莽也。書曰。尊王所以尊周。春秋文王之王。亶在於斯。歐陽修曰。聖人於春秋。所尊者周。尊文王之王。豈非尊周乎。臣質諸聖人而無疑。以竢百世而不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