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先生文集 (朴仁老)/卷二

卷一 蘆溪先生文集
卷二
1831年

附錄

編輯

無何翁傳九仞山記跋

編輯

旅軒張顯光

巍巍乎山也。其源出自崑崙。磅礴爲山。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奇觀名勝。不可具狀也。中有層巒九仞。壁立有序。而高堅精厲。有若切磋而琢磨。如使格物者覽之。則大學之八目似也。中庸之九經似也。龍盤虎踞。依然君子之儼若。厚重不遷。髣髴仁者之氣像也。幽邃奇挺。又若神明扶持焉。仰之而彌堅。有似任重而道遠。瞻之而有等有節。亦如下學而上達。若非造化之神功。其爲奇妙。何至於斯也。是必天有意而做出。使萬世爲仁行道之準則也。斧斤不得而入焉。牛羊何從而牧之。樹翳而林深。境幽而逕平。峯高而月小。澗古而風淸。菊香而蓴芳。泉甘而土肥。霧氤氳而圖彩。水颼飀而琴聲。春欲老而鳥啼花落。秋將至而鶴唳猿鳴。靑松鬱鬱。綠竹猗猗。殘店數屋。隱映其間。黃冠老叟兀然端坐。其像則峯頭之玉。其趣則水邊之月。明牕靜幾。怡神養性。窮性命之原。盡陰陽之變。穹壤間化化生生往復消長之理。若燭照而數計也。左右圖書。前後經史。窮探默識。沈潛翫味。聖賢千言萬語。都是腔子裏物也。通古今達事理。心廣體胖。寵辱俱忘。溪山是伴。松月是翫。囂囂巖石之間而樂堯舜之道焉。彼何人斯。彼何人斯。苟非天民之先覺者。抑亦懷德遯世之士乎。不然則是乃聖世之逸民。儒者之高蹈。包得斯山之氣像。準擬斯道之工程。可謂山有人人有山。而山也人也相與之準矣。牛山之濯濯。衆人之瞢瞢。是豈性也哉傳曰。爲山九仞。功虧一簣。何獨山也。人之於道亦然。浩浩乎道也。夫道之大原。出於天而寓於人。鑑空衡平。光明正大。不偏不倚。卓然中立。包費隱兼小大。隱於無聲無臭之中。而見於日用動靜之際。酬酢萬變。泛應曲當。爲人道之標的。爲萬死之機軸。參天地贊化育。巍巍蕩蕩。其大無外。此則人之大觀也。然而存道者誰。樂道者誰。參三才而特立。建一臺而高構。其臺則靈臺是也。其主則惺惺翁是也。臺之下有巍然一閣。下臨無地。所謂誠意關是也。嚴邃正肅。寂而不譁。階庭整頓。門牕灑落。光風霽月。如在其中。凜乎其不可犯矣。作關者誰。臺之主惺惺翁是也。降衷之元年。翁卽位於靈臺。號令於是關。是爲天君。翁直方剛嚴。不屈不撓。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萬善雲集。衆惡雪散動容周旋。百體從令。修己治人之道。必自是關而始焉。然而翁往往爲害馬所誘。馳騖飛揚。不知所止。則茅塞乎此臺。蓁蕪乎是關。置於泥沙混蕩之中。而不知求焉者多矣。古之聖神。必於此懼焉。故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極。爲萬世開太平者。專以此也。然則往古來今。達而在上。以是致治者夫幾人乎。以聖而臨之。則堯之兢兢。舜之業業。禹之孜孜。湯之慄慄。文王之不已。武王之無已。成王之無逸。周公之吐握。皆是道也。然則日星月辰之所以順。禽獸草木之所以若。九功之所以敍。四夷之所以來。百工之所以煕。庶績之所以康者。莫非此道之所以。夫如是。故當此之時。斯道也昌大休顯。峻極於天。光照六合。德流八荒。萬世永賴。民乃奠安。曁孔子以天縱之聖。當天地氣衰之時。窮而在下。雖不得濟世行道。轍環天下。明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故其繼往聖開來學之功。又有賢於堯舜。則斯道之亙古今塞宇宙垂無窮而範無極者。又如何哉。是故。顏曾思孟。學之而聖。周程張朱。學之而賢。帝學之而帝。王學之而王。士學之而得一毛一髮者。亦足以潤身。則人之欲學聖賢者。舍斯道何以哉。以我東方言之。則一千年新羅。五百年高麗。其間明道之士不一。而逮及我朝。人才之盛。於斯爲盛。上以接不傳之緖。下以啓昏盲之學。爲我東方萬世之標準者。茲非聖學之功用耶。然而孔子以下千千萬萬世。天得以爲天。地得以爲地。人得以爲人者。皆聖賢之賜也。雖然。聖之道大。道之體微。雖以顏子之賢。猶有未領之歎。況其下者乎。自常人觀之。則猶有以及也。而天之賦於人者。無智愚之豐嗇。具於性分之內。而不離乎常行之道。坦坦平易。無隱無怪。堯舜之道在於是。孔孟之道在於是。故明於天下則天下平。明於一國則一國治。明於一家則一家齊。其道如此。人之求此道而明此道者。苟能潛心於格致。做工於誠敬。以九仞爲準的。進之不已。日新又新。得寸則守寸。得尺則守尺。眞積力久。欲罷不能。參前倚衡。左右逢其源。則下學上達之效。徹上徹下之功。於斯盡矣。何患乎不至聖賢之地位也。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信乎斯言也。吾芳隣有稱無何翁。姓朴名仁老。其爲人也仁義人也。仁居安宅。義由正路。常誦夫子之言而責於己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今雖老且病矣。豈可悠悠度日。與草木同枯。一朝奮然有志於大人之道。以採藥爲道。尋入九仞山中。遍觀斯山之盡美。又得斯山之主人。上所云老叟是也。雖無碩蓋之分。款如平生之舊。翁於是觀斯山而悟聖訓之取譬。得斯人而喜先覺之有道。互問互答。詠而同歸。聞道於斯。樂道於斯。發憤忘食。不知老之將至。自我觀之。宜其爲振東方未有之人豪。而雅性尙德。素質好學。甘貧自守。不事生業。曾以弓馬之才。佩銅符於邊陲。與士卒同甘苦。非義不取。秋毫無犯。政聲藹然。軍民愛戴。閱二載。翁遞任將歸。歸去行裝。惟是防身一長劍。而頌德豎碑。聞者景仰。翁智慮高遠。辦局宏深。善爲歌什。稱美於衆。言行謹篤。見信於人。非但鄕隣愛之。亦見重於當時大人先生。故人得容接者。喜托龍門。余病裏曾聞翁作無何翁傳。竊欲造觀。以忘吾憂。深痼斯疾。願莫之遂。一日。翁惠然來斯。問我病況。晤懷移時。情義鄭重。余知翁不我遐棄。請觀其傳。翁果出藁示之。則詞氣奔放。而敍事詳密。奇偉峻特。出尋常萬萬。而其中九仞山誠意關及問答之語。尤爲親切善形容。願學之心。志道之誠。老當益壯。而窮且益堅。苟非好德之實。能如是乎。余於茲傳。體認翁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也。聞之者潛消其鄙吝之心。對之者振發其淸明之氣。亦可以頑廉懦立。則茲傳也夫豈偶然哉。噫。如吾無似。不辨魚魯。加以病發。心似顚狂。雖於翁之傳。不敢擬議。然秉彝好德之心。不以無似病廢而熄滅。故敬翁之傳如神明。愛翁之傳如親友。置於座右。開病目日三披閱。査滓消融。精神新爽。如癢得搔。甚快病懷。且於斯山也。惟仁人君子可以尋。而庸人鄙夫不可以尋。則如吾庸陋。何以得見。幸於翁之傳。窮探翫味。如目觀而足行。故山之萬千氣像。雖不遍識。山之一二大槩。庶可得見。茲敢忘其庸陋。聊以起跋傳後。因又歎賞曰。尙德哉若人。非若人吾誰與歸。願從遊而靡他也。

山字五絶韻。奉呈蘆溪朴公。

編輯

鄭好信

仁智曾聞樂水山。今觀夫子愛江山。笑我不能仁智事。願同臨水又登山。

右賀卜地又敍自己事

夷齊採蕨首陽山。今我先生亦入山。於止知其當所止。藏蹤非獨愛深山。

右賀得所

少年經濟老湖山。不是山人不出山。浣花杜隱深憂國。濯錦嚴來重雪山。

右賀前後事業

分我雲門一半山。誓將終老此雲山。留取幽人眞活計。魚於深澤菜於山。

右敍同居之幸

名高夫子入名山。閭里咸稱玉蘊山。山以人高增景仰。雲門今作舊陶山。

右敍淸高

又呈隣字二絶韻

編輯

雲門山與道川隣。卻恨平生未接隣。卜地如今副宿願。連墻喜托孟芳隣。

右敍同居之幸

有德由來必有隣。孔村居者孔爲隣。方知樂道安貧者。不郤愚蒙共托隣。

右敍不遐棄之意

又呈七言律詩三首

編輯

擧世雲門稱樂土。幸同鄕老日相親。墻懸絶頂麋爲友。軒倒澄潭鷺近人。賢傳聖經些事業。楊風梧月這精神。一瓢簞食堪其樂。髣髴當年陋巷貧。

右敍幽居景致

林深谷邃窮居地。豈意逢迎昔所親。蕭灑淸風來客榻。慇懃明月照幽人。歌聲激壯諧音律。詩思宏奇泣鬼神。欲識此翁心上事。憂君憂國不憂貧。

右敍枉臨時事

遠地初來無可語。日將樵牧自相親。雲添松露能霑褐。風落江花喜撲人。身入煙霞彪隱壯。氣衝牛斗劍埋神。周家卜獵知何日。七十持竿呂老貧。

右上敍自己事下敍公

鄕儒請褒賞呈文公生時

編輯

民等所居之鄕。有朴仁老。自幼天賦惇厚。性行純至。不學而解文。無敎而有識。處心行事。暗合古人。其爲心行如是。則不必以某事某蹟枚擧。而平居家無甔石。侍養老母。極其滋味。告面承順。皆中禮節。色養養志。皆得其宜。在兄弟則友愛彌篤。先世財貨。不聽分貳。隨宜護恤。使自生活。撫九族如一己。事長上恭而謹。非徒闔門稱其孝友。其在鄕閭。亦無異辭。許以孝友淸謹。書於善籍。出而蒞職。則移孝爲忠。處官如家。視軍卒如赤子。視貨利若浼已。故軍卒莫不歎服立淸德善政碑。歲久追思不已。幼學壯行。終始全備。雖自謂篤信好古之儒。無取出其右。而埋光沈彩。木石與居。遭時寘散。有善無旌。豈不惜哉。如有好德之君子轉聞於朝。特加賞秩。則庶有補於風化之萬一。幸望具報營門。一以旌表其閭。一以流蔭其嗣。以奬後人。

郡守報營狀時。沈相國之源。爲本倅。

編輯

狀略曰。孝友淸白。世無其比。幼學壯行。終始全備。雖自謂篤信好古儒者。無能出其右也云云。

巡相請褒啓狀時。李公溟。爲本道巡使。

編輯

朴仁老自幼稚之時。天賦惇厚。性行純至。家無甔石之資。而侍養偏母。極其滋味。色養養志。鹹得其宜。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平生無疾言遽色。晨謁家廟。風雨不廢。其在兄弟。友愛彌篤。先世財貨。不爲分貳。盡情護恤。門族稱其孝友。鄕閭嘉其忠信。每出外而還。望其鄕里。而下馬步行。人譏其過恭。則答曰。孔聖於鄕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父母之邦。所宜盡心。漢之張湛。眞吾師也。況先世祠廟所在。其可不敬乎。聞者皆心服。聞人之善。則褒揚之。聞人之惡。則掩匿之。爲助羅浦萬戶時。秋毫無犯。撫卒如子。人皆以氷淸玉潔稱之。遞來本浦。軍卒立淸德善政碑。鄕中又以淸白孝友書於善籍。遠近莫不稱讚。一飯之頃。不忘君父。所著詩文歌詞字字句句。皆出於思親憂國之誠。暇日敬對經傳。潛心翫味。鄙流俗。可謂淸矣。而不苟異。汎愛衆。可謂和矣。而不苟同。簞瓢屢空而晏如也。少無怨戚之態。可謂獨行特立之士矣。請各別甄拔。以爲激厲頹俗之地。以慰一道士民之望。

輓詞

編輯

芝山曺好益

手有奇才胸有韜。陣雲宜服戰場勞。一時勳業干城壯。八十春秋歲月高。齒德自今鄕失老。門庭從古世生豪。東風吹送蛟龍雨。奠罷英靈豎鬢毛。

行狀

編輯

故蘆溪無何朴公。蓋寡過。行不由徑。口無擇言。當世指之爲異人。國人市卒皆知其名雲。一日。公之孫聖規裒遺文若而條。託余曰。吾先祖言行。碑於口久矣。昔李州事允文氏求觀先祖行錄。不肖無以應。則李輒泫然流涕。袖出樂府數章鋟之。籍令異時。有半行文。夫夫也其必爲先祖左袒乎。卽無錄。而此藁若先釐成。安知其不倂梓也。不肖是悔焉。敢邀惠於吾子。子其導之。葵陽作而曰。無何翁之狀而葵陽爲之乎。葵陽非其人。恐不足以揄揚盛美。敢辭。聖規責以鄕井之誼。要速不舍。遂再拜盥手而記曰。公諱仁老。字德翁。無何。其自號也。密直之朴自麗著。鼻祖中美有勳業。賜輔理功臣號。歷累世而有曰珽補。郞集慶殿。是生諱允淸。承仕郞。是生諱碩。承議副尉。寔公之祖禰也。副尉娶參奉朱舜臣女。以嘉靖辛酉六月二十一日。生公於永陽道川里第。朱氏有娠。多異徵。及生。明達如神。不敎字而自能通解。人誦書史。一聽輒記。稍童。善屬文。嘗題戴勝詩曰。啼彼洛陽華屋角。令人知有勸耕禽。見者驚異。壬辰。慷慨投筆。出入戎馬間。人皆曰。此子又有武略耶。然公徒手無兵。且不喜要功。前後所勦獲。未嘗隨例獻馘。坐此厪參原從末錄。戊戌。江左節度使成允文聞公名。檄召佐幕。公每論賊情。允文擊節稱善。是年冬。賊遁去海上。公作太平詞。以勞士卒。登己亥科。除守門將。旋授宣傳官。秩滿。陞助羅浦萬戶。浦。沿海一殘砦也。土卒困於掊剝。幾不能堪。公至。卽盡心撫字。秋毫無所近。及歸。弊鞍破笠。行李蕭然。土卒勒石頌德。纔到傳賀津。遇風舟幾覆。舟人惶怖失措。公獨凝然不撓。俄而。卒無事。少時赴防南陲。望對馬島歎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孫臏臏而禽龐涓。小醜何畏焉。公負材宏遠。而世無知者。浮湛褊裨間。則輒邑邑不自聊。有時激昂。難後。國家偃武公。纔遞邊守。而時事又大變矣。自是斂跡田野。無意進取。只泊然自守而已。忽悔之曰。男兒事業至大。文章猶爲餘事。矧弓馬耶。夫子言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以年老自畫。日取鄒魯諸書及紫陽附註。潛心證讀。至廢寢食。或於中夜。默想千古聖賢氣像。焚香祝天。冀一冥感焉。嘗夢見元聖。授以誠敬忠孝四大字。公曰。此神聖開我昏蒙也。因手畫成圖。揭壁以自省。謂古人說話太多。非老境精力可及。採存省知行等目之功要者。列書綱下。又撰入德門人鬼關圖。蓋晩年用工。最在庸學上雲。初愛蘆洲水石之勝。築室寓居。旋入道川舊隱。與隣居鄭林下湛。託以道義。暇日共攜筇訪花。蕭散忘形。庚午。超授龍驤衛副護軍。優老之典也。旣名行籍甚。載於賢籍。時李相國溟按察嶺下。啓以獨行特立之士。仁廟嘉之。令郡官復其戶。蔭其子孫。別賜米肉。公聞命。但稽首感泣。壬午十二月六日卒。春秋八十有二。葬於郡南大朗山乙坐之原。從先兆也。聘李舜臣女。生二男一女。男長曰興立。次曰敬立。昌陵參奉。女適金世溫。敬立賢有行。爲親廬墓。爲仁廟方喪三年。人以謂忠孝有傳也。後室亦有一男。曰孝立。內外曾玄孫今五十餘人。公性至孝。母朱氏臨年在堂。公每瞿然愛日。滫瀡之供。不以貧窶或闕。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朝夕侍側。極其怡愉。疾病憂遑涕泣。行不正履。及喪。水醬不入口。絶而甦者數四。送終諸節。必誠必愼。孺子之慕。終身如一日。平居晨興。盥櫛整衣冠。展謁祠堂。凡有出入必告。雖風雨不廢。一飯之頃。不忘君親。往往發諸吟詠者。一字一句。皆思親戀主意也。與兄弟友愛且篤。先業不許分占曰。田猶可買。天倫豈萬金可贖哉白首同居遞衣傳食庭戺之間和氣藹如也。在夫婦則敬待如賓。處朋友則久而敬之。撫九族如一已。長人之長如吾長。吉凶變故。極力護恤。遠近莫不感歎悅服。每出外而歸。望其鄕里。便下馬端步。人譏其過恭則答雲。孔子於鄕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父母之邦。所宜盡心。況吾祠廟所在乎。漢之張湛。眞吾師也。天雨路黑亦如之。僕夫強之曰。暮夜無知者。公歎曰。君子苟爲昭昭伸節。是自欺也。其可乎。性又廉潔如氷玉。草芥不以取人。非其義也。雖萬鐘亦不屑焉。嘗治田數百畝。人有侵耕者。擧而讓之。少日攜寶鞭一隻。路遇賤丈夫乘醉掠去。公不顧而往。其脫略外物多類此。以此家益落。所居不蔽風雨。歲儉蔬糲或不繼。處之晏如也。口不言人過失。有訐者。曲爲之恕匿。聞小善。輒先稱道。恐人之不知。爲人忠信和易。恥以崖岸詭矯之行取令名。然操履甚確。當是非義理處。凜然有不可奪者。旣表裏幽顯。處之如一。日用行事。暗合古人。雖造次間。無疾言遽色。一見知其爲有德長者也。尊賢樂道之誠。老而不倦。嘗入紫玉山中。訪晦老遺躅。拜寒岡鄭先生於泗上。先生亦亟稱焉。時芝旅兩賢林居講道。公頻往請敎。張先生與語數日。歎曰。無何翁老且病。而能發憤忘食。有志大人之道。宜其爲振東方未有之人豪也。至爲文以奬之。素不喜勢利。一時名公巨卿願見者多。公避之如怯夫。惟李漢陰相國。氣宇暗符。遇之以國士。嘗奉使南下。登公祖墓而拜之曰。朴某之祖可拜也。欲推薦大用。値昏朝不果。乃退老龍津。公作莎堤操。勖以忠孝。相國歎服。善歌什。遇一樹梢淸陰處。輒高拱趺坐。朗詠以遣懷。大抵皆箴戒語也。公胸次爽曠。意思水涌。卽長篇大章。把筆便成。敍事諷物。蓄得無限意趣。使人聽之。不覺手舞足蹈。雖頑夫亦灑如也。嘗曰。詩言志。歌永言。而感發人之善心。歌爲最。二南亦歌也。遂敍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目凡百餘篇。以倣周詩。名曰正風。世皆寶誦。往往被諸管絃。詩亦疏暢。無一點腥葷。其文亦然。嗚呼。世寧有斯人耶。前一截赳赳武夫。後一截乃讀書修行之儒。夫人生長文獻之家。耳目皆子史也。猶且陷溺其良心。惟纂組是逐。況公以箭弧之蹤。無敎而識。不學而文。卒乃俯首經傳。有志本源。不但爲忠孝淸白而止。世說無好人三字者。視公何謂哉。倘使公早年向學。以究其磨礱翫索之功。晩節所就。烏可量也。公平日著述甚多。其家失之灰燹。今此嘉言善蹟。祗是一毫芒耳。姑撮其槩。以俟夫立言之君子云。

崇禎周甲後十七年甲申。烏川後人鄭葵陽。謹識。

郡誌人物

編輯

朴仁老。萬曆己亥。登武科。性恭謹篤學。事親至孝。爲文康公張顯光所深許。多有問難性理之說。及居官以淸白著名。鄕人敬服。立祠祭之。

道溪祠宇上樑文

編輯

佐郞李德玄

善之服乎人。慕仰之情冞切。歿而祭於社。尊奉之擧則宜。論議攸同。情文允協。伏惟無何朴公。淸修苦節。和易眞心。百行之源。鄕邦皆稱其孝友。一意於善。郉枉不留諸心胸。惟其資稟之高。所以名行之著。桑蓬志大。有懷投筆請纓之風。草莽蹤微。不忘忠君憂國之悃。當島夷入寇之日。坐蓮幕而效能。及邊砦出鎭之時。勵氷操而播美。待以當今國士。偏荷漢陰相之深知。書曰我東人豪。特加文康公之嘉賞。可惜未大用於世。祗緣不易得者時。景迫桑楡。便絶進取之念。分甘藜藿。自適優遊之情。回志朅來。出入諸先生門下。從事講習。涵泳故聖賢書中。服膺乎朝聞夕死之言。着意於日用常行之道。疏食弊縕之不恥。孰謂當何武人。長歌短詠以自娛。固知劉君令望。有儒行如許。爲時世共尊。報於官聞於朝。好德之民彝不泯。蠲其賦蔭其嗣。尙賢之國典特優。猶流風餘韻之有存。端宜廟焉而享。伊妥靈揭虔之無所。幾興識者之歎。公論始定於尊祠。詢謀僉同於敦事。爰占道溪一畔。先立祠宇三間。樑棟欂櫨之材。小大各適。堂室廳廡之制。次第以成。登降灌薦之攸宜。噲噲其正。陰陽坐向之不忒。秩秩斯干。備一時崇重之儀。擧百年廢墜之典。舊時枌楡之社。今日俎豆之場。某水某邱可想見其遺躅。一草一木尙衣被乎餘薰。風月無邊。認灑落曠爽之氣像。溪山特秀。驗卓犖淸潔之襟懷。於焉祗事精禋。以之務合儀度。願是究是圖而無怠。顧可敬可感之在茲。屬擧脩樑。聊陳偉唱。兒郞偉拋樑東。日出扶桑瑞旭紅。世泰民豐災沴熄。兩丁芬苾薦明宮。兒郞偉拋樑西。採藥群峯黛色齊。學譬升高卑自始。先尋路脈辨傍蹊。兒郞偉拋樑南。山祕靈砂淑氣含。導納淸明邪穢蕩。雝雝肅肅拜神龕。兒郞偉拋樑北。峻嶽參雲迷遠矚。着力要先定腳跟。須看所立何巍卓。兒郞偉拋樑上。迥絶塵埃超曠朗。灝灝靈臺絶點塵。進而又進宜尋向。兒郞偉拋樑下。潑潑川流流不舍。過者已過來者來。至誠無息如斯也。伏願上樑之後。邪妖遁跡。淸淑鍾精。家有彈琴誦詩之聲。人無騖高躐級之弊。鄕成禮俗。學求本源。孶孶爲善之徒。將接武以作。卓卓出凡之士。不待文猶興。一區香火之綿綿。千秋道義之炳炳。

奉安文

編輯

縣監李復仁

猗歟我公。夙聞斯道。金玉其質。氷蘗其操。生有異徵。壯有恆抱。晩試弓馬。非其所樂。及到行間。厥有殊蹟。擲劍歸田。志勵懷泊。潛心典籍。惟善是勖。夢見周公。蓋自誠感。庸學有圖。於義精深。言之不足。發諸歌吟。望投德門。勇出鬼關。是以先輩。推許交歡。岡師亟稱。旅老讓仁。若夫漢陰。敬禮愈伸。美玉久蘊。至行上徹。餘馥遺香。久益不滅。眷茲道川。寔公遺址。詢謀僉同。俎豆是饋。日吉辰良。於以妥靈。其始自今。永歆登鉶。

兩丁祝文

編輯

持平孫德升

四字之學。廉介之風。鄕閭攸式。歲享無窮。

墓碣銘幷序

編輯

公諱仁老。字德翁。蘆溪其號也。又曰無何翁。新羅儒理王後也。中世有諱中美。仕麗至領相。以輔理功封密城府院君。始爲密陽人。是生諱晐。入我朝官大司憲。後三世諱英孫。掌樂院正。於公爲高祖。曾祖諱珽。集慶殿參奉。祖諱允淸。承仕郞。考諱碩。承議副尉。妣端人朱氏。參奉舜臣女。以嘉靖辛酉六月二十一日。生公於永川道川里第。公幼而明睿。人誦書史。一聽輒記。長善屬文。龍蛇之難。慷慨投筆。以殉國自誓。參原從錄。戊戌。佐江左節度使成允文。每論戎務。成擊節稱善。登己亥武科。除守門將。旋授宣傳官。出爲助羅浦萬戶。土卒立碑頌德。公負材宏遠。世無知者。惟李漢陰相公氣味暗符。遇之以國士。將推薦大用。不果。時事又大變矣。自是斂跡田野。無意進取。忽自奮曰。聖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以年老自畫。日取聖賢書。潛心翫索。嘗夢見元聖。元聖授以誠敬忠孝四字。因手圖揭壁。又爲入德門,人鬼關圖以自省。性至孝。家甚貧乏。而事母夫人極其誠養。及喪。哀毀踰節。與弟仁叟,仁耆友愛隆篤。白首同衾。入鄕里必下馬步行曰。張湛。我師也。口不言人過失。聞小善。輒稱道。然當是非義理處。凜然有不可奪者。尊賢樂道之誠。老愈不倦。嘗入紫玉山。訪晦老遺躅。作獨樂堂歌累百言。拜寒岡鄭先生於泗上。先生亟稱。時張旅軒,曺芝山兩賢。林居講道。公往請敎。張先生以爲東方未有之人豪也。善歌什。雖尋常永言之間。其思親憂國之意。藹然洋溢。初愛蘆溪水石之勝。築室寓居。晩尋道川舊隱。蕭散自適。庚午。超授龍驤衛副護軍。優老典也。李按使溟啓以獨行特立之士。仁廟嘉之。令郡官復其戶官其子。崇禎壬午十二月初六日卒。享年八十有二。葬於郡南大朗山乙坐原先考墓下。配淑夫人德水李氏。子男長興立。次敬立。昌陵參奉。爲親廬墓。爲仁廟方喪三年。世謂忠孝有傳。次孝立。後室育也。孫曾以下不盡錄。肅廟丁亥。立道溪祠以尸祝之。嗚呼。公之才全德備。已發揮於諸名勝推許筆舌。則顧茲謏劣淺識。烏能記公之萬一。諸孫將豎碣表阡。公之七世孫慶濩請銘於不佞甚篤。余匪其人。惟以託名是碣爲幸。遂爲之銘曰。

元聖密符四字單傳。將大厥施。世莫知乎其然。流名簡帛。歿不朽者存焉。

歲己丑冬至後二日。通政大夫前行司諫院大司諫驪江李鼎秉。謹撰。

豎碣慰安文

編輯

鄭夏源製

墓必有碣。實維古制。延陵寶篆。以表百世。彼封若堂。我祖幽宅。有孫不肖。尙闕顯刻。仰惟德義。聖世儀鳳。早學孫吳。晩慕周孔。朝如聞道。夕死猶可。蓋此格言。惕我牖我。折節回頭。儒者氣像。獨抱遺經。一念向上。維敬維誠。體我心學。維忠維孝。愼我庸德。誠意有關。辨別人鬼。揭圖自警。爲善最貴。彼何山兮。其峙九仞。焉敢自畫。步步前進。幸逢烏叟。贈我靈藥。其味如何。通神去惡。同氣相求。旅翁芝老。杖往屨來。道義是計。逐境歌詠。怡我性情。樂夫天命。生順歿寧。楸原霜露。若聞如覿。倡自門議。爰斲片石。幼婦好辭。詎無信筆。揄揚偉蹟。炳若星日。於焉表揭。日吉辰良。山川改照。草木被光。庶蒙冥佑。求錫厥福。庸伸慰儀。祗薦泂酌。

續附

編輯

次詠竹韻

編輯

明溪鄭好義

築室年來何所看。數叢脩竹倚窓看。世人誰識閒中趣。玉節端宜雪後看。

酬詠竹韻

編輯

亭亭直立繞庭中。玉葉凌霜翠色濃。爽氣襲人心亦爽。枝間疑有首陽風。

次山字韻

編輯

永陽郡城北。壯哉騎龍山。虎溪爲前水。毋岳爲後山。嵒巒競相似。恰如九疑山。屛列十二峯。怳若巫峽山。人皆在裏許。誰識眞面山。幽居二十載。性癖愛邱山。去年入伽倻。今歲遊白山。遍踏海上地。看盡嶺南山。泉甘而土肥。未有如此山。爰罄囊中物。萬錢百買山。夙願欣始副。築室長在山。持竿釣南溪。荷斧樵北山。生涯聊自足。身勢付雲山。富貴非吾願。何用蚊負山。於焉永棲息。誓不負碧山。閒來騁遠眺。靉靉雲出山。倚杖更盤桓。款款鳥鳴山。皺眉獨吟詩。兩肩聳成山。有朋自南方。行行穿複山。周流又重厚。樂水兼樂山。拂石共擧酒。頹然倒玉山。況今春色好。宴遊登東山。紫芝秀萬壑。靈草擁千山。同行有四人。髣髴隱商山。醉裏淸興發。長嘯遠望山。同遊又同志。情義重如山。朋兮爲我言。願且分一山。以君爲大山。以我爲小山。共住山南北。與君長對山。分山猶未分。落日已沒山。

次人字韻

編輯

太極初剖判。曰惟天地人。陰陽迭變化。生物又生人。人物本一理。曷爲貴乎人。五行旒精秀。萬物皆備人。明德踐其形。然後爲成人。惟氣有淸濁。乃有賢愚人。使狂苟克念。可以希聖人。奈何世上人。不求所以人。愚而不能學。甘爲暴棄人。禽獸卽不遠。哀哉此輩人。顧余是下品。才未及中人。自許一何愚。竊比古之人。妄談經濟策。頻叨貢擧人。冥行過半世。恰似泣岐人。晩來始回頭。未得依歸人。尙友千古上。敬對卷裏人。聖門敎有術。爲己不爲人。忠恕固在我。道豈自遠人。反躬以踐實。推己勿施人。於斯倘盡力。何難做善人。行行止半塗。未免爲鄕人。頑然昧痛癢。只一土偶人。閉關對靑山。索居不見人。未俗盡澆薄。誰復念畸人。道川有一翁。文武全才人。穿雲來訪我。呼我山中人。作詩用一韻。三十六字人。所言皆忠信。無非勉勵人。此翁何許流。永陽第一人。煙如一段氷。淸節超諸人。一別芝眉久。三春政思人。況今花滿山。梅子已生人。佳期在此時。有客非凡人。談議可礪俗。言詩能起人。登山復臨水。共酌白衣人。醉臥山水間。閒憑竹夫人。

辛卯孟春。偕崔子成讎校蘆溪公逸稿。時本孫立碣公墓。甚盛擧也。遂吟小律四首。以賀本孫。兼致景仰之思。

編輯

雲窩鄭夏源

靑山三尺石。片片孝孫誠。特筆延陵篆。高風國士塋。松寒看氣色。鶴唳想精靈。況復新春節。那堪愴慕情。

右賀豎石

板蕩斯何世。多公報國誠。雄韜佐蓮幕。義骨掩楸塋。蘭室仍留馥。鳳巢尙梳靈。盟書同我祖。敢忘舊時情。

右敍戰功

儒而隱於武。求道乃其誠。烏叟傳神訣。漢爺拜祖塋。鵬飛不盡翰。龍蟄豈無靈。樂府歌傳曲。至今警俗情。

漢陰李相公奉命南下。路過公祖墓曰。朴某之祖可拜。拜而去。故第一聯及之。

右述學問

盥讀蘆溪集。工夫在敬誠。平生欽異蹟。今日拜幽堂。虎豹元屛跡。山川亦會靈。洋洋如在上。椒酒酹衷情。

右志景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