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言/卷四十二

卷四十一 記言
卷四十二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四十三

許氏先墓碑文子孫碣附

編輯

陜川郡守墓碣陰記

編輯

公諱薰。字子芳。姓許氏。始祖諱宣文。事高麗太祖。拜孔巖村主。村主。古郡邑官名。村主生尙衣奉御玄。奉御生內史舍人元。舍人生禮部侍郞正。侍郞生太尉載。太尉生工部尙書純。尙書生直史館利涉。直史館生禮賓少卿京。少卿生禮部尙書遂。尙書生僉議中贊珙。中贊生版圖佐郞冠。佐郞生都僉議贊成伯。贊成生知申事絅。知申事生典理判書錦。判書生判奉常寺事愭。判奉常生襄陽都護。府使扉府使生公。自始祖至公爲十七世。太尉中贊佐郞,典理,判書事。在麗史本傳。公又李孝靖公貞幹之外孫也。初選博士弟子。遂通籍於朝官。止通訓大夫行陜川郡守,晉州鎭管兵馬同僉節制使。五十七歿。令人固城李氏。高麗大學士嶠之五世孫。而直寶文閣雲老之孫也。生二男二女。男郡守珉,庫令瑗。二壻郡守金德源,太學生員崔泗珉。生磧。以其女爲成宗諸王子完原君夫人。初授別提。以恩例追爵左贊成。瑗生磁。明宗世爲吏曹判書。說部曰。與宋純協心薦賢。忤用事者李芑。遠貶卒。贈領議政。追爵三世。公爲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判義禁府事。令人爲貞敬夫人。墳墓。在楊州治松山李氏族葬未向之原。貞敬夫人墓。在前岡。戌向爲封。

典艦別提府君墓碣改撰見下

編輯

抱川縣監府君墓誌

編輯

公諱喬。字維嶽。又字壽翁。姓許氏。本陽川人。庫令諱瑗之曾孫。左贊成諱磁之孫。典艦別提諱橿之少男。母晉州姜氏。中古相肅獻公諱龜孫之曾孫也。明莊皇帝隆慶元年八月廿一日。公生。少學詩於垂鬍子。學史記於申鵬生。又從王方山人遊。及見朴枝華先生。遂師事之。壬辰之亂。別提公避亂峽北。歿而歸殯漣西。時兩湖西境獨兵革不及。姜夫人已七十。而兄弟姊妹孤寡百口。轉客湖甸。苦身備物。返而營葬。人皆曰善乎。孝子之葬親。可謂無憾矣。嘗聚粟海上。乘舟過祖江。見漁父釣魚。以粟易之。具言爲養。漁父喜曰。吾漁於此數日。不得一魚。今得魚而遇公。迺知孝子之所感雲。戊戌。有宰相金公命元。薦其行能。除軍資監參奉。時江浙兵皆集京城。掌匪頒軍食。皆曰能。累轉司贍寺直長。判度支者不悅罷。癸卯。大夫人歿。旣三年。爲義禁府都事。明年。遷繕工監直長。後年。昭敬王薨。公掌凡設菆諸小事。以疾改閑官。爲內資寺直長。掌供薦羞豆實。至卒哭後。由殿中出爲陽城縣監。一年。移高靈縣。有僞訟者退而語人曰。吾屈而無恨矣。明法禁僞。果有若人。傍邑有殺人者。有力者匿之。久爲疑獄。公爲推官。鉤問諸囚。立決之。其仇者出涕叩頭。郭公再祐嘆之曰。後世必有陰德雲。乙卯。當大營作。公監修懽慶,景春二殿。丁巳。以典牲署主簿。爲居昌縣監。及戊午獄起。草堂子孫皆嘿嘿無罪連坐。公以前世舊誼。至都下問禍難。皆免死流海島。執手泣謝。托其妻子焉。癸亥。去山陰家居。時有反正之事。李文忠公復入爲相。公私相見嘆息曰。雖功業蓋世。君子有不爲者。相公改容嘆之曰。善乎。東崖公子孫。有若此人云。秋。爲任實縣監。任實,高靈,居昌,山陰。皆在湖,嶺外千餘里。山陰最峽中。邑多嵁巖脩瀨。嘗因旱。禱雨祭神潭。登智異山。居昌時。領渡遼兵千餘。至寧海。觀日出。甲子。登德裕山遊九千磊。高靈時。遊光風瀨。遇郭公同登白雲峯。公無推挽者。拓落無聊。未嘗揣摩而於於世。丙寅。有啓運之喪。尊崇之禮未擧。而猶用后妃禮。將設菆而殯。疑其制。以爲戊申先王之殯。掌工作者某也。召問之。公謝不對而去。壬申。惠陵之葬。公爲抱川縣監。供橋梁小祀之牲。嘗有疾而劇。其十二月二日。歿於官。壽六十六。疾病。戒不肖曰。布衣而殮。葬之先人之次足矣。愼無以非禮之禮。違已化者心。明年二月。葬先塋北壟。南向爲封。其葬也。李文忠公哭之曰。撫恤宗族。至誠不怠。吁其仁也。歷典七邑。棺殮無物。吁其貧也。上不負賢祖考。下又有賢子姪。浩然返丘壟。如是而足矣。不肖自能食能言。侍側三十有五年。常戒之曰。見利思恥。聞義必勉。毋自辱以媚人。又曰。吾事親於亂離之際。竭力勞身以養。每遠出而返。一日不敢後期。以貽倚閭之憂。公歷治七邑。未嘗營立產業。喜鼓琴。不操世俗之音。嘗獨嘆曰。平生自期如古人。世無知己。干斗筲之祿。與衆人同趨。良愧初心。每過朴枝華先生舊閭。必下馬曰。少時趨敬之地。老而不敢忘也。有僕隷死。必解衣具棺。謹其葬理曰。不足酬服役之勞也。從兄有子女死而出殯於江上。不肖以久病不視殯。其夕。隣有客邀相語。公責之曰。是日一門之內。哭泣如初。非不得已。不出。不肖聞命悚然畏飭。至今老死之年。訓戒在耳。不敢忘者也。宜人羅州林氏。禮曹正郞諱悌之女。生三男。長不肖穆。以爭禮貶三陟府使。次懿。爲松禾縣監。次舒。爲寧越郡守。側室有子女五人。子操,安,達,順。女繕工監監役權復吉之妾也。穆三男。翧,𦑘,翿。二女壻。尹昇離,鄭岐胤。懿有庶出子三人。舒四男。羾,翀,䎁,䎘。二女壻。沈根,趙泰胤。不肖男通訓大夫前行三陟都護府使兵馬同僉節制使穆。敍述。

妾曾祖姑金氏墓表

編輯

妾曾祖姑諱潤貞。議政府舍人光州金公禹瑞妾女子也。年十六。侍我曾祖考贊成公。公以三朝宰相。莊敬祗肅。姑不敢衣文繡。謹飭媛順。承事惟嚴。猶恐其有過也。蓋亦舍人公爲時名人。其家素所敎訓亦如此耶。我贊成公卒後二十三年。姑無子。依我祖考別提公以歿。年六十二。而萬曆元年八月十日也。葬干贊成公墓前階下。置祭田。祭祀不絶也。

李淑人葬銘改撰見下

編輯

淑人李氏禫祭文

編輯

月日不居。奄及禫事。感悼悲懷。至此愈苦。嗚呼。君以婦人。知我之義。勉我之道。求之丈夫亦難得。嗚呼。細細煩悲。言之屑矣。衰老喪偶。益知居此世無懽。諸兒憔瘁嫠孀者尤可哀。摧心疚懷。增我惻愴。嗚呼。以此終此生。良苦。天道變改。禮制有終。嗚呼。喪有盡而人之情無盡何也。神道有知。歆此香酒。

諸兒心喪三年後至禫月告享文

編輯

禮有所屈。情則未伸。謹守心制。以畢加隆之報。二十七月盡矣。永慕終天。

許松禾葬銘

編輯

亡弟諱懿。字仲徽。我陽川之許。自孔巖以來。至吾兄弟之身。爲二十二世。曾祖考諱磁。官至左贊成。祖考諱橿。以行誼除典艦別提。不出。先考諱喬。以治理聞。爲七邑。終抱川縣監。先妣羅州林氏。春官正郞諱悌之女。吾先考嫡子三人。君爲仲子。少聰明多藝。通於律呂。聞鼓琴吹簫。不學而傳其操。此天才。人莫及也。又善於畫。人物惟肖。我先府君歿後。君追寫圖像。不肖髣髴如在之感在此。而又模高麗李文靖公古畫。子孫立影堂。其散畫以吾所見者。達麻圖,白鹿仙人圖最奇。孝宗世。君筮仕爲重林道察訪。累轉太樂主簿。考雅樂修樂器。咸曰得人。一年。出爲松禾縣監。尋罷。仍落南。宰相欲白上。復召掌雅樂。不果。君積疾三年。死於宜寧。年六十八。吾今年七十有四。忽然不樂。有死變之感。獨悽愴嘆息以爲人老將死。其心固然。不料君遽先我。而訃至。迺知同氣死。其前感如此。嗚呼慟矣。妻泗川李氏。龜巖李副提學楨之四世孫。而國子進士大一之女。有至性善行。無子死。而又其家絶祀。臨死。乞葬於其先人之次。爲所後子托焉。嗟乎。頃年。吾貶官海上。季弟死。而今君又客死日南。死而不見其死。獨老不死。隕心孤獨之悲。徒嗚咽。葬泗川之坎谷。與其妻同原。銘曰。

有生本於何。歸盡終於何。喜愛生於何。悲哭作於何。歸化者漠然。後死者茫然。生有涯。泣無涯。

祭文

編輯

自君南歸。聞君病日沈綿。衰老不涉千里相見。前年春夏來。病中書皆非親筆蹟。危篤可知。而君每書以服藥差輕寬我。然吾二人俱在老死之年。遠別千里。常憂念煎心。每前致遠奴問。一日食朝夕。居處動作。以占差劇。十一月得書。迺君親筆蹟。心喜幸以爲疾漸瘳。能復操筆如此。自此長久可期。但滿紙書。皆死別語。此無他。別日已久。衰病之感適然耳。豈料未浹旬日。長逝之訃遽至耶。君能寬我。而我獨忘君。不覺死別之言如此。叩心悲號。掩抑欲絶。吾前以言事貶官日。出未數月。季弟死而纔一月。又從兄觀雪翁去世。骨肉親愛。相繼棄背。吾兩人相依在世。而苦家貧。各從衣食。君流落遠途。不相見又已六七年。今吾髮盡白。齒盡落。目昏耳聾。特一息未絶耳。君少於我六年。康強不衰。吾老多病。身後諸兒之託。專屬於君。君又奄忽長逝。令我垂死。孤獨無親。淚盡眼枯。嘿嘿怨恨久不死。亦奈何。自入冬來。意緖忽忽不樂。若悽愴寂寞。有時自寬曰。此老人將死之感。自料居此世不久。然死生有常。至今思之。骨肉摧折。同氣相感。先知如此。吾家無祿。高祖庫令府君五十七。曾祖贊成府君五十六。王父典艦府君七十三。先府君六十六。伯仲諸父皆無命。不及四十。或三十。寧越五十。君六十八。吾今年七十五。白首悲哀於悒。後死良苦。人慾觀居此世久。不死何心。前時父母無故。兄弟俱在。當年懽侍嬉戲。追思如一日。隕涕摧心。百感嗚咽。君平生善恢諧。樂與人交權。今而已而。往事淒涼。寂寞無餘。君其有知耶。其無知耶。徒使未死者。慟結長終。

宜人李氏墓銘

編輯

嫂泗川李氏。龜巖李副提學楨之玄孫也。龜巖公當明宗,宣祖世君子。顯用爲弘文館副提學。今萬竹山下。有李先生祠。大父鯤變。父大一。皆進士。母順興安氏。永興都護府使世禧之女。東京尹宗道之孫也。嫂早失父母。育於安氏。然李先生家訓在子孫。習於心目。又外祖母李夫人敎養有法。能不違典訓。長則有賢行。十九。歸許氏。吾弟懿。字仲徽。少有氣槩。立然諾傾人好結交。旣得佳配厚奉給。能致遠客。仁祖十四年冬。有兵亂。士大夫奔竄嶺海。吾擧族來依嫂家。日用衣食百需。皆出嫂家。一毫無有彼此。漂泊經年。飢寒途路。一朝溫飽自足。至於童稚僕隷。亦莫不忻然。恨其來之遲也。居十年。先妣歿。其奉養之道。送終之節。嫂無愛於髮膚。而又其哭泣之哀。鄕邑大感。不幸嫂積疾十年。旣返葬之三年。不及禫。嫂歿。年四十九。嫂無子。取吾季弟舒之子翀爲後。將死訣曰。吾無子死。先人墳墓在晉州。子孫已絶。乞葬於其側。託所後兒因葬。已而。推其香火之寄。或不卽絶。不忍違也。葬於坎谷其先人之次。銘曰。

嗚呼孝且慈。歿而無天道之報。斯人之悼也。

許寧越墓記

編輯

季弟舒。字恭叔。姓許氏。孔巖之世也。吾兄弟三人。荷前人餘敎。皆至領邑。吾以無似。得官最顯。其慙。君少於我十七歲。少聰明嗜學。心信我如古人。一事非問不爲。一物非問不取。一食非共食不飽。我惟不如古人。君之志行其可取者如此。而藹然慈愛。聞善言見善行。必出涕。此天性也。吾甚善之。長而精敏多才。善草隷。人爭得之。中年逢世故。我流落嶺海。君從仕在京。經亂後。親戚離散。日與客飮醉。久而成疾。已數十年。飮客皆亡。湖安,綾峯二公子。以斷飮得全。麴糱醺人久。則臟腑內銷。率多無病而死。每相對戒飭。君亦不以爲過言。嗚呼。同處時少。飮日常多。又成疾者難醫。嗚呼。衰老者存。而康強者亡。吾不以爲命也。漣上有同宗國子生墠。善星厝推命。常謂余曰。自此十年後。出門蹇連。重慼凶。及吾斥守悉直。數月君死。繼而有西門傳訃。追思今已十年。年至老死。形影益孤。鬼神前知。見於數者如此。已死者茫然。徒使在世者。隕心長號。君始仕於仁祖十五年丁丑。歷官康陵章陵參奉,濟用監奉事直長,內資寺司僕寺掌樂院主簿造紙署別提義禁府都事司憲府監察。敦寧府判官寧越郡守。君生於萬曆四十年壬子三月十二日。歿於今上二年辛丑正月十一日。年五十。我三世祖左贊成諱磁。王父典艦別提諱橿。先考抱川縣監諱喬。先妣羅州林氏。禮曹正郞諱悌之女。妻元宗別子綾昌大君佺之女。生四男二女。男羾,翀,䎁,䎘。翀。爲其仲父後。䎁。從我讀中庸,毛鄭詩,古文尙書。吾心愛之。每與對卷。追思已化者。增於悒。二女壻。沈根,趙泰胤。

祭文

編輯

嗚呼慟矣。人固有兄弟之懽。而自君髫齔之年。信我深。愛我甚。疾痛必於我。喜樂必於我。吾亦視君之疾痛喜樂。以爲非我不言。自食嫂之乳。溫兄之抱。以至分兄之食。讀兄之書。嗜兄之所好。如一食一飮之微。亦思不共則不飽。今吾白首。君亦鬚髮始蒼蒼白矣。悲乎衰落須臾。死別茫然。吾前冬。出陟州東海窮境。去京都七百里。衰老遠別。常恨音聞苦遲。竟不相見而君死。豈謂衰白者存。而康強者亡也。慟哭推胸。不知天道者何也。初聞君死之夕。驚慟。欲絶。且哭且怨。如有警欬在耳。俄而君舍笑開戶。擧目則無見也。悲乎悲乎。精靈相感。不昧者如此耶。君天性慈良。每有仁愛之感。出涕漣如。今嫠婦孤兒。日夜啼號。聞者皆悲而君不知。兄衰老枯苦。撫櫬長呼。而君不應。慈良者漠漠耶。長逝者茫茫耶。嗚呼慟矣。永訣永訣。

尹生墓銘

編輯

尹生諱昇離。字雲路。坡平望族。光廟相尹弼商之八世孫。今太常正珩之子也。生聰明雅潔。貌與心皆然。又能爲應主司之文。娶吾女。從吾讀古文。才益就。不幸早殀。二十八死。無子。惟一女在襁褓。吾不忍其秀而無祿。葬我丘墓之鄕。恤其祭祀。嗚呼。人生才名窮達厚薄壽夭。命也。其於歸化者固無憾。而有頑鈍者壽厚。而純秀者短折。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書諸石以哀之。其襁褓女旣笄。爲儒生李絿妻。

子婦李氏葬表

編輯

李氏。太宗別子孝寧大君𥙷之後。而宣祖癸未持平景㟳之曾孫也。十七。爲吾次子𦑘之妻。生一女。二十三死。兒生五歲。其號泣不忍見。而每中夜泣之。問故。夢見其母。覺則亡矣。以故泣雲。其母之姨母。類母。兒縱不言。戀戀不忍朝夕離。亦其情可憐。吾旣妻死無家有年。而其外祖母前年死。兒所親愛。言飢寒疾痛者無人。特其父如視母。父以兒故。益憐其母之早殀也。嘗戲之曰。我死汝。當何依。兒不答但泣之良久。兒謂人曰。吾幼母亡。不知母愛。又內外祖母俱亡。吾命良苦。吾聞而出涕。書之以誌其母之葬。嗚呼。死者有知耶。兒聰明辯慧。皆令人愴懷。李氏。崇禎七年十一月廿七日生。至丙申九月八日死。葬漣川水梁北蘇若洞。

殤童女殯表

編輯

殤童女者。陽川許穆和父季女也。生八歲死。崇禎間。父避亂嶺南。生此兒於宜春。天姿淑而婉。凡嬉戲。無違怫父母意。能以志。常得父母懽心。親戚皆稱之。寓居淶原之明年。父適有千里行。入圻甸省墳墓。累月不得返。忽晝夢。兒憔悴立於側。覺而大驚。憂其有疾。及返。兒得瘧疾半月。卒以痘疫死。已一日矣。其病時。母號且禱。願以身代。兒曰。母病。兒何恃而生。窮鄕旣無醫藥可救。自知必死。其心以爲。父還當得藥物可治。望其生日深。又冀生見其面。涕泣數日。迺死。父至。哭視棺斂。以鬚髮內之棺中曰。幽明永隔此面目也。仍題其殯曰。嗚呼。死者其昧昧乎。其不昧昧乎。徒使父母生而望思汝者茫然。崇禎十八年六月。

亡兒祖奠文

編輯

死生殊途。遷汝卽遠。將以來日庚申。葬汝於祖考兄姊之側。使汝體魄。永有依歸。

虞祭文

編輯

骨肉歸土。魂氣靡定。父母俱在。兄姊在傍。設此飮食。以享以安。魂其饗之。

卒哭文

編輯

禮制有節。喪事有卒。始用吉祭。飮食馨香。父母戀死如生。魂可卽饗。

許氏先代墓文古事序

編輯

我諸父諸兄。皆不幸早世。先考亦不及稀年。我衰老後死。今過稀年已六歲。於先代古事。博採前古遺文,野史,舊家傳說。作碑誌十四篇。自李淑人以下至殤童女殯表十篇祭文附焉。傍親之墓。自伯叔父母以至堂從諸姪殤而死者。又十三篇。先代外家遺事碑碣。自至德祠記至李氏節行傳共十篇。昔我觀雪公。嘗與我言此事如此。今書成而感懷良多。增於悒。上之十一年白露節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