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反
作者:樊炳清
中華民國3年(1914年)12月1日
1914年12月1日
公布於東方雜誌1914年11卷第6期
本作品收錄於《東方雜誌

  甚矣哉、天下事理。無往而不見其反也。其所謂反。非獨紫之奪朱。鄭之亂雅。足以熒人視聽已也。有兩得乎眞。而適成其反者矣。又非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故甲之所謂眞僞。異乎乙之所謂眞僞也。有以一人之身。兼持兩說。而不嫌其爲矛盾者矣。又非獨人之知力。後有勝於前。而見地因之以殊也。有兩說幷時當前。而不能眞彼僞此者矣。故雖謂理成於反。而永於反。亦無不可。苟舉厥例以實之。將更僕而不能窮。今夫肆情歌詠。躭心麴糵。以閒適無爲爲高。以放逸不羈爲達。此詩人之所歎羨也。而言修德者詆之。繕甲兵以固其圉。倡勇武以敎其民。斯亦謀國之大經矣。而好生者訾兵革爲不祥。或曰、宇宙事物。由簡而繁。由野而文。則羣治蓋日進而無所曁者。或曰、不然。古今治亂興衰。循環往復。昔人爲之而旣蹶者。後人再取而演之。語其變則紛。詰其實則一。是二說者。兩無以難之也。或曰、文物日進。而貪僞殘忍之風。於焉以滋。是以去古益遠。民德益漓。或曰、不然。精神界之進化。後於物質界。今之物質文明。有非初民所能夢想者。他時民德之進程。亦當如是。前說謂古勝於今。後說謂今邁於古。兩無以難之也。厭世者曰。人之有樂。生於償欲。人智益拓。所欲益奢。其償之也亦益不易。欲不易償。痛苦轉甚。是世界人生。終古沈淪於痛苦之域而已。樂天者曰。樂存於有所欲。而不存於償欲。所知彌廣。所欲彌宏。是正人生福祉所歸也。世果有苦而無樂耶。抑有樂而無苦耶。吾惡乎決之。又有說者。以爲凡民蠢蠢。囿於故說。染於時論。故恆輾轉顚躓乎迷途。而永無所進。其有進也。必自尙自由重剏作始。反其說者。則謂人之思想情感。靡不自其祖先及其左右。薰陶涵濡而來。故雖聖哲。不能有剏。有所謂剏。實亦以受而得之者。合而成之。果有剏耶。抑無剏耶。吾又惡乎決之。或曰、惟英雄能轉移運會。古今事變雖蕃。不外數十英雄活躍之影。俗子紛紛。其傀儡也。或曰、英雄皆因人成事者。時勢之未逮。雖有才智。莫得而成功。英雄造時勢耶。時勢造英雄耶。無以決之。則兩存其說而已。或曰、拂衆意而行。終不足以成事。或曰、智寡而愚衆。是故徇時阿俗。智者之所弗爲。順衆之爲得耶。逆衆之爲得耶。無以決之。則亦兩存其說而已。且不觀夫任人者乎。或曰、少年詖於情。短於識。多言而寡效。不若老成之足與謀也。或曰、世故熟而暮氣深。則有退嬰。無進取。惟年富氣銳者。乃可與肩大任耳。吾惡知老成之愈於少壯。抑少壯之愈於老成也。又不觀夫言政者乎。或曰、衣食不足。禮義不興。是故經國字民。拓利其先。或曰、以言利詔民者。民亦相罔利。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則又惡知爲治者之宜先利而後義。抑先義而後利也。不但此也。反乎反者謂之壹。旣有反。卽有壹。是亦反矣。故有以有反爲貴者。有以無反爲貴者。有以有反爲眞者。有以無反爲眞者。以有反爲貴者曰。惟反斯競。惟競斯進。是故學以辯而明。政以黨而昌。國以敵而強。以無反爲貴者曰。治成於壹。不壹則亂。是故民族之不壹。終於分崩。政權之不壹。卒於覆亡。或謂反有利。或謂反不利。是一反也。如前所云云。事理之相反而不害其爲眞者。如彼其衆也。則謂眞有反。眞也。而反之者亦曰。至眞無二。其有二也。其一必僞。惟奪其僞。而眞乃見。謂眞無反。亦眞也。是又一反也。不但此也。兩說相反而不能決。則中之說以起。曰、眞理惟存乎中。畸於極者失之。反之者曰。兩說各有所短者。必各有所長。一言中。則互殺其短。亦互沒其長。故耑於中者無所得。或主中。或不主中。是又一反也。甚矣哉。天下事理。乃無往而不見其反也如此。顧何以有反。

  且夫眞之爲言。有絕對之眞焉。有相待之眞焉。謂方爲方。謂圓爲圓。謂白爲白。謂黑爲黑。此皆意盡於言。自非五官有恙者。無所事於辯焉。所謂絕對之眞也。說事明理之言。則性質異是。人之假言以明理也。不獨有言中之涵義。兼有言外之環象。而言雖明確。但能襮其中涵之義而已。外環之象。俟諸聞者之自察焉。謂能領悟人言者。亦謂聞者意中。能喚起其言外之象。適與言者意中所謂言外之象。彼此契合雲爾。故猶是言也。而異其人則異其解者。以此故也。人恆有言。此理可爲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以此故也。吾輩讀書閱事。貴在涵養知力。而不以搜聚知識爲能者。亦以此故。謂夫知力充者。意中乃能產出種種境象。以體察人言。以燭見無定之理也。其有理賾難曉。或自來無定論者。明非言語其物之不易解決。則亦以言外環象。或廣漠而無垠。或糢糊而不顯故也。說事明理之言。其性質如斯。故吾之聞人言而判其眞不眞也。非徒卽其中涵之義判之。實兼以其外環之象判之。持是境象。以觀其言。而見夫外環之象。與其中涵之義相適。則從而目之曰眞。方是時、蓋舉一切不相融合之境象。姑盡除之。不以置諸心目也。若夫易境象以觀。則有於彼見其眞。於此見其不眞者矣。有於前見其不眞。於後見其眞者矣。故有其言明明爲眞理。而淺人不解。強施抨擊者。其人意中。不能適得言者意中之境象。而偏執不相適之境象以迎之也。有援名言爲護符。適陷於謬妄者。泥夫眞理之爲有常。而取以施諸不相適之境象。斯則引律斷獄失輕失重之類也。是故眞生於適。適則眞。不適則不眞。故曰相待之眞。謂夫言中之涵義。有待於言外之環象。而始成其爲眞者也。且夫眞之生於適。與美善之生於適。奚以異。聯數字以爲句。人之所同也。而聲色厚重異焉。合五官以爲貌。人之所同也。而嬙施鹽嫫殊焉。是美生於適也。殺人罪也。以接戰而殺敵。則非罪。博施善也。以沽名而市惠。則非善。是善生於適也。眞之與美善。一體而三相。知美與善之生於適。則又何疑乎眞之不生於適也哉。惟眞生於適。故往往甲乙兩說。各適其適。則雖相反而不害其爲眞。明乎此。然後事理之紛糾矛盾以惑吾者。舉可渙然釋。譬如人有言曰。思以剏爲貴。此言其不可不如是也。曰思有受而無剏。則言其自然如是也。曰羣治無進。此以優劣之義言進。指進步也。曰羣治有進。則不以優劣之義言進。指進化也。曰古勝於今。此第觀於古所長今所短。而忘其反者也。曰今勝於古。則又第觀於今所長古所短。而忘其反者也。其它相反之論。靡不類是。正如登高眺遠。移步易形。所在不同。所見自異。所見旣異。所言自殊。是故信某說之眞。而亟疑其反焉者之妄。妄也。信某說之眞。而遂謂其無往非眞。亦妄也。(凡下一論斷、苟表以完密之語、應曰、自某方面言之、則當如是、或曰從廣義則如何、從狹義則如何、但如是言之、未免不便且不文、故槪從省、惟愚者不悟、遂由此而生誤會耳、又人有恆言、此片面之眞理、或部分之眞理云云、然非謂部分眞理而外、別有全體眞理、與之對峙、亦非能攝部分眞理於全體眞理之下也、惟言外環象、廣狹不同、有僅能應用於狹小之境象、始見爲眞理者、因謂之部分眞理爾、其實此類眞理、皆有待於一定之境象而始成立者也、)然則眞理果無定乎。旣無定矣。猶得謂之眞理乎。是又不然。曰眞生於適。則眞若無定。若不止於一。然而眞必生於適。不適則不眞。是眞之爲眞。又有定而無二者矣。然則天下事物之理。謂爲有反可也。謂爲無反亦可也。苟不然者。理有矛盾。而無統一。則人智已窮於用。又何眞僞之足雲哉。

  自析理言。則眞僞之說也。自決事言。則又是非之說也。言乎是非。尤紛然其相反者矣。有以剛爲是者。卽有以柔爲是者。有以革爲是者。卽有以因爲是者。有以冒險爲是者。卽有以鎭定爲是者。有以銳進爲是者。卽有以漸進爲是者。有以權專而能斷爲是者。卽有以權分而能牽爲是者。大抵可謂之是者。執其反以觀。亦可謂之非。可謂之非者。執其反以觀。亦可謂之是。故雖聖賢豪傑之所爲。而惡之者。得援大義以相攻焉。雖亂臣賊子之所爲。而私之者。得託善名以相袒焉。若是乎是非之無定也。惑之者不將曰。世無眞是非。何爲而不逕吾情遂吾行乎。嗚呼、豈其然哉。豈其然哉。是非之生於適不適。猶諸眞僞之生於適不適耳。何謂適不適。則以有利害爲之準故。有利無害。斯謂之適。有害無利。斯謂之不適。然而天下之事。其僅有利無害。與僅有害無利者。蓋罕也。智者權其利害之輕重緩急。以爲是非。以大利而受小害者。謂之是。以小利而召大害者。謂之非。利在永久而害在一時者。謂之是。利不可必而害已先見者。謂之非。是故是非之爲言。若無定而有定者也。若相反而實無反者也。事之利害。因時與地爲轉移。以無定之利害爲是非之準。則是於彼者非於此。是於昔者非於今。誠哉其無定也。其相反也。然而是必生於適。不適則非。是是非果有定也。果無反也。

  嗟夫、天下事理之如彼其衆也。眞僞是非之相反而紛然以呈者。又如此其甚也。雖在智者。澄其慮以衡之。虛其心以究之。而眞僞是非之不能決。與決之不當者。猶往往然焉。明白事理之稱。所以似易實難也。若夫靡靡之夫。旣淺其識。復鹵莽其心思。又或懷自便之圖。挾先入之見。朝聞甲說而奇之。心以爲眞。則謂理之眞者。盡於甲矣。夕聞乙說而新之。心以爲是。則謂事之是者。盡於乙矣。至有反乎甲乙之說。亦眞亦是者。不遑察也。而似眞實僞似是實非之言。偏易得羣愚之附和。一旦衍成風氣。轉有執謬說爲定論者。直至其僞已襮。其非已見。而嚮之附和者。終疑彼說爲天經地義。不敢指斥。有明達者。進而諍之。而言者意中之言外境象。又羣愚所莫能喩。則亦終始挾持其所奉爲天經地義者。以自築重墉而已矣。雖然、使僅託諸空言。猶可說也。寖假而見諸事。施諸政。則貽害滋大。甚有以是覆其身家。墟其邦國。而猶謬託正論。迷不之悟者。嗚呼、吾見夫襲美名而賈實禍。古今往往一轍也。吾恫焉。是以有茲篇之作也。


這部作品在1930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31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