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九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六十九 四川四 夔州府 重慶府 下一卷▶

四川四

編輯

夔州府,東至湖廣歸州三百三十里,南至湖廣施州衛五百里,西至重慶府忠州七百里,北至陝西平利縣八百四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九百里,至京師六千九百八十里。

《禹貢》荊、梁二州之域,春秋爲庸國地,後屬巴國,戰國時屬楚,秦屬巴郡,漢因之。後漢末置固陵郡,又改爲巴東郡,三國漢因之。《晉志》:「獻帝初平元年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建安六年改永寧爲巴東郡。二十一年先主分巴東立固陵郡。章武元年又改固陵爲巴東郡,前巴東郡爲巴郡。」晉仍曰巴東郡。劉宋泰始五年置三巴校尉,領巴東等郡。蕭齊兼置巴州,尋省。梁置信州,皆治白帝城。後周因之。劉昫曰:「巴東,周改永安郡。」隋廢郡,仍曰信州,《隋志》:「後周置信州總管府,大業初始廢。」大業初復曰巴東郡。唐武德初仍曰信州,二年改爲夔州,高祖母獨孤信女也,諱信,改爲夔州,尋置總管府,又改爲都督府。天寶初曰雲安郡,乾元初復故。劉禹錫曰:「至德初雲安郡統峽中五郡軍事,乾元以後始降爲江陵支郡。」五代時亦曰夔州,王建初置鎮江軍治此,兼領忠、萬二州,既而移治忠州。梁乾化四年仍治夔州,後唐天成三年升爲寧江軍節度,孟蜀因之,仍治夔州。宋因之。夔州路治此,亦曰雲安郡、寧江軍節度,南渡後並置都督府於此。元曰夔州路。明洪武四年仍曰夔州,九年州改隸重慶衛。十四年升爲府,領州一、縣十二。今仍舊。
府控帶二川,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爲巴、蜀之喉吭。《史記》:「楚肅王四年,周安王二十五年。爲扞關以拒蜀。」《班志》魚復縣有江關,《後志》魚復有扞關,蓋即以江關爲扞關也。《華陽國志》:「巴、楚相攻伐,故置江關、陽關。」陽關,見重慶府涪州。扞關,見湖廣長陽縣。公孫述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見漢中府寧羌州。北守南鄭;任滿下江州,今重慶府巴縣。東據捍關;田戎出江關,拔巫及彜道、彜陵,據荊門、虎牙。見湖廣重險。建武十一年,岑彭大破田戎於荊門,率諸軍長驅入江關。江關蜀之東門也,入江關則已過三峽之險,奪全蜀之口矣。公孫述之敗亡,始於失江關也。建安十九年先主攻雒未下,雒,今漢州。諸葛武侯與張飛、趙雲自荊州將兵泝流克巴東,至江州。章武三年先主敗於彜陵,退屯白帝。其後吳將全琮來襲,不能克。終蜀漢之世,恆以白帝爲重鎮。張氏曰:「武侯治蜀,東屯白帝以備吳,南屯夜郎以備蠻,北屯漢中以備魏。」是也。魏景曜六年取蜀,遂使王濬守巴郡,謀以襲吳。晉咸寧五年濬帥樓船之師東下白帝,於是丹陽、西陵,所在崩潰。永和三年桓溫西討李勢,義熙九年劉裕使朱齡石平譙縱,皆由白帝而上。劉宋泰始二年以三峽蠻獠歲爲抄暴,因立三巴校尉府於白帝,兼領荊州之巴東、建平,益州之巴西、梓潼郡以鎮之。歷齊、梁之季,荊、益相持,輒以巴東爲襟要。隋開皇八年伐陳,分遣楊素出永安下三峽,陳人上流之師悉爲所敗。唐武德四年李孝恭、李靖軍出夔州,而蕭銑喪亡。五季初王建扼夔門與荊南相距,其後孟蜀繼之亦以夔爲東面之防。宋乾德二年伐蜀,分遣劉光義等由歸州進克夔州,盡平峽中地。迨蒙古入蜀,往往欲從夔州逸出東瞰荊湖。明初僞夏據蜀,亦固守瞿塘、湯和,廖永忠百計攻之乃下。蓋夔州憑高據深,實水陸之津要。丁謂曰:「夔城所以堅完兩川,間隔三楚。」王氏應麟曰:「夔州者西南四道之咽喉,吳、楚萬里之襟帶也。」

奉節縣,附郭。秦置魚復縣,屬巴郡。漢因之,江關都尉治焉。後漢亦曰魚復縣,章武元年先主改固陵郡爲巴東郡,治魚復是也。二年又改縣曰永安。晉太康初復曰魚復,宋、齊因之,皆爲巴東郡治,梁並置信州治此。西魏改縣曰人復,隋因之,亦爲信州治。唐初亦曰人復縣,夔州治焉。貞觀二十三年改曰奉節縣。宋因之。明洪武九年省縣入州,十四年復置。編戶四里。

魚復城,志云:舊治在赤甲山上。春秋時庸國之魚邑也。《左傳》文十六年:「楚侵庸,七遇皆北,惟裨、鯈、魚人實逐之。」裨、鯈二邑,與魚近也。《水經注》:「江水東經魚復縣故城南,城故魚國。」秦置魚復縣,漢因之。公孫述移於城之東南白帝山上,在今縣城東五里。《元和志》:「白帝山州城所據,與赤甲山接。」初公孫述據蜀,殿前井有白龍出,自稱白帝,因更魚復城爲白帝城。先主征吳,敗還至白帝,改爲永安,今臥龍山下有永安故宮。白帝城周迴七里,西南二里因江爲池,東臨瀼溪即以爲隍,唯北一面山差逶迤,羊腸數轉,然後得上。吳朱績密書結蜀,使爲兼併之慮,蜀遣閻宇將兵五千增白帝守是也。晉元興三年益州刺史毛璩以桓玄篡逆,帥衆屯白帝以討之。義熙初譙縱據蜀,置巴州於白帝。二年益州刺史司馬榮期擊譙明子於白帝,破之。宋泰始二年益州刺史蕭惠開遣將費欣壽東下,應晉安王子勛於尋陽,至巴東,巴東人任叔兒據白帝,擊欣壽斬之。五年分荊、益二州置三巴校尉,治白帝。梁大寶初益州刺史武陵王紀使世子圓照將兵援臺城,受湘東王節度,軍至巴水,繹授以信州刺史,令屯白帝。承聖二年紀將兵出峽,敗死。明年西魏將李遷哲南略地,時蠻酋向五子王據白帝,遷哲擊走之,宇文泰因以遷哲鎮白帝。《北史》:「周天和元年陸騰平信州諸蠻,州舊治白帝,騰更於劉備故宮城南八陣灘北臨江岸築城,移置信州。」唐時仍治白帝城,自宋以後益徙而西。董鉞曰:「州舊治瞿峽口,景德中始徙今治,距峽口才八里,熙寧十年始城其地。」陸游《入蜀記》:「夔州在山麓沙上,所謂魚復永安宮也。宮今爲學基,州治在宮西北,景德中轉運使丁謂、薛延所徙,比白帝頗平曠,然失關險,無復雄桀矣。」《城邑考》:「郡城宋熙寧中築,元初毀。明初樹柵爲城,成化十年始築城浚池,正德初又復營繕。有門五,城周八里有奇。」
水邏城,在府東境。後周天和元年信州蠻冉令賢等據巴峽反,攻陷白帝,於江南據險要置十城,自帥精銳固守水邏。水邏城在江北。周將陸騰進討,議先取江南剪其毛羽,然後進攻水邏。乃遣別將王亮率衆渡江,拔其八城,因分道攻水邏。路經石壁城,其城險峻,四面壁立,惟有一小路緣梯而上,蠻蛋以爲峭絕,非兵衆所行,騰被甲先登,遂克之。水邏側有石勝城,亦是險要,令賢使其兄龍真據之,騰誘之來降,襲取其城。引兵向水邏,蠻衆大潰,斬獲無算。別將司馬裔又下其二十餘城,盡俘黨類,因爲京觀於水邏城側。
石墨城,在府東北境。冉令賢黨向五子王據此,其子寶勝據雙城。陸騰既平水邏,招之不從。因遣王亮屯牢坪,以圖石墨。司馬裔引兵圖雙城。騰慮雙城孤峭,攻未可拔,賊若委城遁散,又難追討,乃令諸軍周迴立柵,遏其走路。賊大駭,遂縱兵擊之,悉平其黨。胡氏曰:「今歸州巴東縣北臨江,有鐵槍頭長數丈,經數百年不損,目曰『向王槍』,疑即諸向所據處。」又雙城,亦見湖廣巴東縣。
白帝山,府東十三里。峽中視之,孤特峭險,比緣馬嶺,接赤甲山。其平處南北相去八十五丈,東西十丈。故巴東郡治此,即白帝城也。四面峭絕,惟馬嶺差逶迤可上。晉益州刺史鮑陋鎮此,爲譙道福所圍,城中無泉,乃南開水門,鑿石爲函道,設機取之。水門之西即灩澦堆也。○赤甲山,在府東北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胛,本名赤岬山。《淮南子》註:「岬,山脅也。」或曰以漢時嘗取巴人爲赤甲軍,故名。上有石城。《類要》云:即魚復縣故址也。一雲公孫述所築。
白鹽山,府東十七里。崖壁高峻,色若白鹽。《水經注》:「白鹽崖高可千餘丈,俯臨神淵。」是也。明初伐蜀,湯和分軍出赤甲、白鹽兩山間,遂克夔州。又勝己山,在府東九里。峰巒疊秀,巍然獨出衆山之上,因名。宋乾道中郡守王十朋錫以今名。又府東十餘里有羊角山,下臨大江。○臥龍山,在府治東北五里,以有武侯祠而名。郡人以爲遊賞之勝。上有義泉,相傳武侯所鑿。志云:府北十五里有長松嶺,上多古松,因名。
麥子山,府北二百餘里。山延袤四百餘里,東抵湖廣之房、竹,北接陝西之平利,西南則與奉、雲、開、萬等縣相連。內有紅線崖、篩羅崖等處,原存古寨,可容數十萬人,上有壤田,可資餉給。正德、嘉靖間,羣賊皆嘯聚於此,副使張儉曾議設堡編夫以嚴把守,尋復廢弛。
瞿唐峽,府東三里。兩崖對峙,中貫一江,灩澦堆正當其口,爲楚、蜀之門戶。又有南鄉峽,在府西十五里。餘詳見重險瞿唐關。
大江,在府城南。自重慶府忠州流入萬縣界,又東經雲陽縣南過府境,又東入巫山縣界。自瞿唐而下謂之峽江,夏秋水氾,兩巖扼朿,數百里間,灘如竹節,波濤洶湧,舟楫驚駭。李悳曰:「江出渂山,行二千餘里,合蜀衆流畢出瞿唐之口,山疏而嵥崒,水激而奔汛,天下瑰瑋絕特之觀,至是殫矣。」又《峽程記》:「蜀中二百八十江會於峽間,次於荊門,都四百五十灘,稱爲至險。其在夔州府城西者曰虎鬚灘,杜甫所云『瞿唐漫天虎鬚怒』。府東三里又有龍脊灘,江中有石長百丈,狀若龍脊,夏沒冬見。」餘見大川岷江及《川瀆異同》。
大瀼水,在府城東。自達州萬頃池發源,經此流入大江。又東瀼水,在府東十里。《輿地紀勝》:「公孫述於東瀼水濱墾稻田因號東屯,東屯稻田,水畦延袤,可得百許頃,前帶清溪,後枕崇岡,樹林蔥蒨,氣象深秀,去白帝故城五里,而多稻米爲蜀第一。郡給諸官俸廩,以高下爲差。」《夔門志》:「東屯諸處宜瓜疇芋區,瀼西亦然。」《入蜀記》:「山間之流通江者,土人皆謂之曰瀼。」
湯溪,府西百里。《水經注》:「江水自朐躵縣東徑下瞿灘,左則湯溪水注之,謂之湯口。」後周陸騰討冉令賢軍於湯口,遣軍渡江,拔令賢江南八城。是也。○龍洞溪,在府西九十里,下通大江。志云:溪上產靈壽木。又府東南六里舊有魚復陂,縣以此名。
青苗陂,在瞿唐東。蓄水溉田,民賴其利。又有天池,浸可千頃。志云:在奉節、巫山兩縣間。○鹽泉,在府南。《荊州圖副》「八陣圖下東西三里有一磧,東西百步,南北四十步。磧上有鹽泉井五口,以木爲桶,昔嘗取鹽,即時沙壅,冬出夏沒」雲。
永安宮,在臥龍山下。一雲今府學宮是其地。先主征吳敗還,至白帝,改魚復爲永安而居之,後人因名其處曰永安宮。王十朋曰:「永安宮今爲郡倉,據爽塏,狀如屏。宮之北有水曰清瀼,瀉出兩山間,東入於江,又東過灩澦入於峽。峽口有山東立羣峰外,白鹽也。」
江關,《括地誌》:「在魚復縣南二十里,巴、楚相攻時置。」章懷太子賢曰:「舊關在赤甲城,後移在江南岸,對白帝故城基,即今瞿唐關之南岸矣。」《後漢•岑彭傳》:「公孫述遣將乘枋簞下江關」,即此也。亦謂之扞關,《後漢志》:魚復縣有捍關有扞關,《輿地廣記》赤甲城有古扞關,蓋扞關即江關之通稱矣。李悳曰:「蜀之爲境,北以劍門爲根,東以魚復爲首,此二物者,蜀之噤喉扃闑也。戰國時楚建扞關於此,漢置江關都尉,後漢省尉而關如故。」《名勝志》:「江關今謂之下關城。」王氏曰:「古之江關即今之瞿唐關,又謂之鐵瑣關,大都以守峽口之險。」今俱詳見重險瞿唐關。
百牢關,府東十里。王氏曰:「關蓋古名,後人所增置,魏辛毗詩:「夔州百牢門,兵馬不可越。」唐杜甫詩:「巴中之東巴東山,江水開闢流其間,白帝高爲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則百牢以喻夔險耳,非實有是關也,況辛毗時未有夔州之名乎?又石門關,在府東北六十里。志云:舊名鬼門關。蓋亦傳訛也。○鳳凰關,在府西五里。又府西二十里有閣溪關,三十里有鐵山關,府東北二里又有呂公關,東十里有石龍關,俱唐、宋以後增置。
三鉤鎮,《寰宇記》:「在城東三里,舊時鐵鎖斷江浮梁禦敵處也。鎮居數溪之會,故曰三鉤。唐武德二年廢。或雲鎮在瞿唐峽口,即所謂鐵鎖關也。」○西津口,在府西,或曰大江渡口也。宋淳化四年蜀中賊李順餘黨寇夔州,白繼贇敗之於西津口,即此。今府西南有水磨渡,府東十里有東瀼渡,六十里有小江渡。
永寧驛,府西三里,水驛也。又西六十里曰安平水驛,一百二十里曰南沱水驛,接雲陽縣界。又府東南八十里有龍塘水驛,二百七十里有馬口水驛,俱爲往來津要。
八陣磧。在府城南。《元和志》:在奉節縣西七里。《寰宇記》:「在縣西南七里。」《夔州圖副》云:「永安宮南一里渚下平磧上,周迴四百十八丈,中有諸葛武侯《八陣圖》,聚細石爲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歷然棋布,縱橫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南北巷,悉廣五尺,凡六十四聚。或爲人散亂及爲夏水所沒,冬水退復依然如故。」《水經》:「江水東經諸葛亮圖壘南。」《荊州記》:「魚復縣西聚細石爲壘,方可數百步。壘西聚石爲八行,行八聚,聚間相去二丈,因曰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八陣及壘,皆圖兵勢行藏之權也。」薛氏曰:「圖之可見者三,一在沔陽之高平舊壘,一在新都之八陣鄉,一在魚復永安宮南江灘水上。」蔡氏謂廣都亦有之,則八陣凡四,然廣都土壘已殘破不可考。世傳風后《握機文》則魚復圖之註;馬隆《八陣贊》又《握機文》之註。又漢時都肄已有孫吳六十四陣,竇憲常勒八陣擊匈奴;晉馬隆用八陣以復涼州,陳勰持白虎幡以武侯遺法教五營士;後魏柔然犯塞,刁雍上表採諸葛八陣之法爲平地禦寇之方;李靖對太宗言,六花陣法本於八陣;是則武侯之前既有八陣,後亦未嘗亡也。嚴從曰:「武侯所習風后《五圖》,桓溫雲是常山蛇勢,徒妄言耳。常山蛇者,孫子所謂率然蓋高直陳也。」杜牧曰:「數起於五而終於八,武侯以石縱橫八行,佈爲方陣,奇正之法,皆生於此。」又《八陣圖》後有二十四聚作兩層,每層十二聚。洪氏曰:「八陣魁六十有四,重《易》之卦也;卻月魁二十有四,作《易》之畫也。畫起於圓而神,故卻月之形圓;卦定於方以知,故八卦之體方。方居前而畫居後,卦自畫始,方自圓生也。壁門直袤曲折翼其旁,陰陽二物也。握奇則虛,一人之象也。」

巫山縣,府東百三十里。東至湖廣巴東縣百六十里,楚之巫郡也。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取巫郡,尋改置巫縣,屬南郡。漢因之。後漢建安中先主改屬宜都郡。二十四年孫權分宜都、巫、秭歸爲固陵郡。章武元年先主遣吳班、馮習等破權將李異等於巫,進兵秭歸,尋敗還。孫休改置建平郡,治信陵。魏滅蜀亦置建平都尉,治巫。晉咸寧元年改都尉爲郡,仍治巫。宋、齊亦曰建平郡,隋廢郡改縣曰巫山。屬信州,大業初屬巴東郡。唐屬夔州,宋因之。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三里。

巫城,在縣東北。《水經注》:「城緣山爲墉,周十二里一百十步,東西北三面皆傍深谷,南臨大江。」是也。隋移縣於今治。○南陵城,在縣南大江南岸,北對陽臺山。晉南渡後置縣,屬建平郡,劉宋初廢。今縣南大江渡口猶曰南陵渡。又江陰城,在縣西六十里。志云:後周天和初置縣,建德中廢。
巫山,縣東三十里。亦曰巫峽,有十二峰,蜀人謂之東峽,以在蜀境東也。晉咸和中涼張駿欲通使建康,假道於成李雄,雄欲使盜覆其使者張淳于東峽,不果。餘詳見名山巫山。
陽臺山,在縣治北,高百丈。志云:上有雲陽臺遺址。又縣東北四里有女觀山,志云:女觀山西畔小山頂有楚故離宮遺址,俗名細腰宮,三面皆荒山,惟南望江山,最爲奇麗。又驅熊山,在縣東二里。下有石灘,四季湍急如熊聲。
寒山縣,東五十里。垂崖千層,絕壑萬丈,其勢高寒。《荊州記》:「寒山九阪,最爲險峻。」陸游云:「縣隔江有南陵山,極高大,有路如線,盤屈至絕頂,謂之『百八盤』。」蓋施州正路也,舊南陵縣以此名。
千丈山,縣東北百里。山極秀異,高於衆山。又飛鳥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山高插雲,鳥飛不能越,因名。又有烏飛巖,在縣西南四十里,與燕子坡相對。《水經注》:「烏飛水自沙渠縣南,北徑巫縣注於江,謂之烏飛口。」沙渠,今湖廣施州衛。○琵琶峽,在縣治西,夾江兩岸相對,亦曰琵琶峰。
大江,在縣南。自奉節縣流入界,又東入湖廣巴東縣界。江行峽中,最爲險阨。縣東舊有新崩灘。《水經注》:「江水歷峽東,徑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今頹巖所餘,比之諸嶺尚爲竦桀。東下十餘里即大巫山。」范成大云:「神女廟東二十里至東奔灘,高浪大渦,巨艑掀舞,不當一葉也。」東奔即新崩之訛矣。
大寧河,在縣治東。其上流即大寧縣之馬連溪也,經大昌縣流入境。下流入大江。《水經注》謂之巫溪。又縣東南百五十里有萬流溪,自湖廣施州衛界流經此合於大江。○清溪,在縣東十里。陸游曰「縣有清水洞,極深幽」,即此溪矣。又城北有茹溪,俗謂之小溪。
跳石鎮,在縣西北。唐雷萬春爲縣之跳石人,亦曰跳石鄉。○三會砦,在縣東。宋乾德三年劉光義等伐蜀,收復三會、巫山等砦,拔夔州,即此。
高唐驛。在縣治西水驛也。《輿程記》:「江行自高唐驛而東九十里至萬流驛入湖廣歸州境,又七十里即巴東縣矣。」○巴中驛,在縣東八十里。志云:巫山陸路至巴東百八十里,鳥道崎嶇,行者苦之。萬曆三年改小橋公館,建巴中驛,巴、巫二郡之民始免疲困。

大昌縣,府東北二百里。東北至湖廣竹山縣二百七十里。漢巫縣地,晉置泰昌縣,屬建平郡。宋、齊因之,後周以宇文泰諱改曰大昌,置永昌郡,尋廢。隋縣屬信州,唐屬夔州,宋端拱初改屬大寧監,元至元二十年併入大寧州。明洪武十四年復置今縣。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二里。縣今省。

北井廢縣,縣東南二十五里。晉泰始初置,屬巴東郡。五年改屬建平郡,宋、齊因之,後周省入大昌縣。又大昌廢城,在縣西北。《宋志》「縣舊在大寧監南六十里,嘉定八年移治水口」,即今縣也。
金頭山,縣東北四十里。山勢高聳,冬月積雪不消。又縣西南三里有聚奎山,亦高峻。○九水坪,在縣東百二十里。志云:其下水流環匯,因名。
大寧河,在縣南。自大寧縣流入境,亦謂之昌溪,又東南流入巫山縣界。
千頃池,縣西三十六里。波瀾浩渺,分爲三道,一道東流經縣西爲井源,一道西流爲雲陽縣湯溪,一道南流爲奉節縣西瀼水。又縣南二十里有石柱潭,從巖岫間湧出,相傳爲龍湫。
當陽鎮。在縣西四十里。有巡司戍守。

大寧縣,府東北三百二十里。北至湖廣竹谿縣三百五十里。本大昌縣地,宋開寶六年以縣之鹽井地置大寧監,元至元二十年升爲大寧州,明洪武九年降爲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三里。縣今省。

大寧城,縣北八里,宋鹽監初置於此。丁謂《夔州移城記》:「乾德中伐蜀,師分劍、巫而入,時灩澦堆高,樓船難進,步騎自襄州西山裹糧兼行,林麓無際,澗壑相接,不知道路之所從,得蜀民詣王師獻書,由大寧路直趣夔州,平蜀之師實取道於此。後移監於今治。」○永昌城,在縣東南。志云:後周所置永昌郡蓋治此。又永安城,在縣治西。或曰東晉置永寧縣,屬建平郡,劉宋初廢,即此城也。後訛爲永安。
鳳山,縣治東。一名東山,木石蒼翠,景物幽絕。又石鐘山,在縣東北十五里,與二仙山相望。上有大石如鐘,因名。志云:二仙山在縣東北十七里鹽泉側。山高百餘丈,上下皆峭壁。有二仙洞,一名王子洞,深不可測。洞前有池,雖旱不竭。○石柱山,在縣北二十里。一峰削成,與縣東剪刀峰、道士峰相連,皆爲奇勝。志云:縣治東有道士峰,與東桂峰相近。又東南五里曰朝陽峰,北八里曰剪刀峰,以兩峰對峙形如剪刀也。
寶源山,縣北二十五里。氣象盤蔚,大寧諸山此獨雄峻。山半有石穴,出泉如瀑,即鹽泉也。○繡墩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形如墩,頂平旁峻,惟一徑可通,昔人嘗避兵其上。
馬連溪,縣西五里。源自達州萬頃池,流經縣治西,歷大昌縣入巫山縣界注岷江,即大寧河之上源也。溪中有大悲口。志云:大悲口在縣治西,溪心兩巨石對峙,上廣下狹,旁有乞靈祠,諺云:「船過大悲口,鹽始爲吾有。」亦名南淵。
袁溪鎮。縣東北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北二十里有大寧鹽課司,掌鹽稅。○四十八渡,在縣東二百三十里。水流曲折,爲行旅之阻,道出湖廣房山縣。

雲陽縣,府西百七十里。西南至萬縣二百五十七里。漢朐躵縣地,屬巴郡。晉屬巴東郡,宋、齊因之。後周改爲雲安縣,隋屬信州,唐屬夔州。宋開寶六年置雲安軍治焉,宋末軍廢。元至元十五年復隸雲安軍,二十年升雲陽州,以雲安縣省入。明洪武七年改州爲縣。城周八里有奇。編戶九里。

朐忍城,縣西四十里。漢縣。後漢興平元年劉璋遣趙韙擊劉表,屯朐忍是也。晉改曰朐躵縣,屬巴東郡。闞駰曰:「朐音蠢;躵音閏;朐躵,丘蚓也。土地下濕,多朐躵蟲也。」顏師古曰:「朐音劬。」章懷太子賢曰:「雲安西萬戶故城,即漢之朐躵縣。後周改置雲安縣,朐躵併入焉。」志云:舊城,宋爲萬戶驛,今名萬戶壩。
雲安監城,縣西北三十里。劉昫曰:「雲安多有鹽利,自漢以來皆置官司之。」唐末置雲安監,五代唐長興初時雲安、大昌、南浦皆有鹽官,屬東川。孟知祥請割雲安十三監隸西川,以鹽直贍寧江軍屯兵,時西川分兵屯夔州以拒荊南也。明年知祥將李仁罕陷萬州及雲安監。宋亦置監於此,屬雲安軍,熙寧四年以雲安監戶口析置安義縣,八年戶還隸雲安縣,復爲監。元併入雲安軍,明置雲安鹽課司,即故監城矣。
飛鳳山,在縣南大江南岸。與縣對峙,以形似名。又石城山,在縣治北二里。○漢成山,在縣北十五里,志以爲仙真棲止之宅。
馬嶺山,縣北二十九里,與三牛山相對。漢初扶嘉言:「三牛對馬嶺,不出貴人出鹽井。」今三牛山去馬嶺十里,皆近鹽井。又馬鞍山,在縣北三十里,亦與三牛山相連。○上、下巖,在縣西百里。其下巖亦名燕子巖。
大江,縣治南。自萬縣流入界,江中有磧,矯如游龍,亦謂之龍脊。又東入奉節縣界。志云:大江經萬戶驛,旁有橫石灘,上有橫梁候館。又有寶子塔,在治東大江中。古人鑿石爲塔,以爲行舟之則。諺雲「水浸寶塔腳,下舟休要錯」,即此。○小江,在縣西六十里。源出新寧縣界,流經開縣,合清江入縣境,又西南注於大江。亦謂之開江。對大江而言謂之小江。
湯溪,在縣東,接奉節縣界。常璩曰:「水源出縣北六百餘里上庸縣界,南流歷縣,翼帶鹽井一百所,巴川資以自給。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張繖,因名繖子鹽。有不成者形亦必方,異於常鹽。」王隱《晉書•地道記》:「入湯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爲鹽,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鹽成,蓋蜀火井之倫,水火相得乃佳矣。」湯溪下與檀溪水合,上承巴渠水。巴渠南歷檀井溪,檀井入湯水,湯水又南入於江,所謂湯口也。○東瀼,在縣東北,流入雲安場,下流入江。以水在縣東而名,非奉節之東瀼也。
天師泉,縣治西二里。每五月江水漲濁,一水自巖竇間溢出,甘潔清冽,一邑用之不竭,盡九月而止。又瀑布泉,在縣南飛鳳山之麓,下流入江。
五溪鎮。在縣西北。有巡司。舊志云:縣北三十里有鐵檠巡司,西北三十里則雲安鹽課司也。○巴陽水驛,在縣西二十里。又有五峰水驛,在縣南。《輿程記》:「自巴陽驛至五峰驛水道凡九十里,五峰驛西有橘官堂故址。」《漢志》朐忍有橘官,《元和志》雲安縣有橘官,此即其治所也。又百里而接於夔州之南沱驛。

萬縣,府西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忠州二百六十里,北至開縣二百三十二里。漢朐忍縣地,三國漢建興八年置南浦縣,屬巴東郡。沈約曰:「時益州牧閻宇表改羊渠立縣。」是南浦本名羊渠,蜀前此所置縣也。晉仍屬巴東郡,宋、齊因之,後周置安鄉郡治焉,尋改縣曰安鄉,郡曰萬川。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南浦,屬信州,大業初屬巴東郡。唐武德初仍屬信州,二年置南浦州,八年州廢,以南浦縣屬夔州,是年復立浦州,貞觀八年改爲萬州,天寶元年曰南浦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亦曰南浦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縣省入州,明洪武七年改州爲縣。今城周五里。編戶四里。

南浦城,今縣治。三國漢置縣於此。劉昫曰:「後魏分朐貼縣置魚泉縣,後周改爲萬川。」今本志不載也。唐、宋皆爲州郡治,元省。今縣城成化末築,正德初增修。
武寧廢縣,縣西百二十里。漢巴郡臨江縣地,晉、宋以後因之。後周析置源陽縣並置南州及南都郡治焉,尋改郡曰懷德,縣曰武寧。隋開皇初州郡俱廢,縣屬臨州,唐屬萬州。劉昫曰:「縣治即巴子故城也。」宋仍屬萬州,元因之,明初省。今武寧巡司置於此。
都歷山,在縣治北。一峰突出衆山之上,峛崺爲平阜,氣象融結,爲縣之主山。又南山在縣治南,下瞰大江。《圖經》云:「面揖南山,背負都歷。」是也。○天城山,在縣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徑可登。一名天生城。相傳漢昭烈嘗駐兵於此,常璩所云小石城也。《紀勝》云:「天城山三面峻壁,惟山後長延一脊,容徑尺許,累石爲門,俗亦謂之天子城,以昭烈名也。」又縣西三里有西山,上有太白巖,以李白名。巖下有池,爲登臨之勝。
羊飛山,縣西南五十里。《蜀鑑》云:「三國時有羊渠縣,蓋置於山下。」又人存山,在縣西四十里。一名萬戶山。又縣西十里有魚存山,下廣上銳,崖面有石,形如雙魚。又縣北八里有獅子山,志云:山形如狻猊,四面險絕,惟鼻尖可登。○木櫪山,在縣西百里。相傳洪水時惟此山木櫪不動,因名。又西百二十里有黃蘆山,與忠州接界。
岑公巖,在縣南大江南岸。盤結如華蓋。左爲方池,有泉湧出巖際,盛夏注水如簾。隋末有岑道願者隱此,因名。又縣治西有古練巖,東二里有下巖,皆幽勝。○黃金島,在縣南三里,近江南岸。屹立江心,高數丈,土人淘金於此。
大江,縣治南。自忠州東北流入界,經縣治南,又東北入雲陽縣界。縣西六十里有湖灘,水勢險急,春夏泛溢,江面如湖。宋嘉熙中蒙古渡湖灘,施、夔震動,即此。又有峨眉、盤龍諸磧,皆在縣西江中。
芋溪,縣西五里。自梁山縣流入界,春夏漲潦,則並舟爲筏濟往來者。溪之上流有天生橋,巨石成橋,長與溪等,平闊如履平地。溪流出其下,下流注於大江。○彭溪,在縣東八十里。《水經注》:「彭溪經朐躵縣西六十里,南入於江,謂之彭溪口。」即今開江之下流也。舊設小彭驛於此。
北集渠,在縣東。《水經注》:「源出高梁山,徑新浦縣西,又南百里入朐躵縣南入於江,謂之北集渠口,別名班口,又曰分水口。又有南集渠,出涪陵界,謂之於陽溪,至縣南北流注江曰南集渠口,亦曰於陽溪口。」
西柳關,在縣西。北宋寶祐元年蒙古渡漢江寇萬州,入西柳關,荊湖將高達拒卻之。關今廢。
集賢驛。在縣東五里,水驛也。又周溪水驛在縣東五十里,瀼塗水驛在縣西北百里。《輿程記》:「自忠州水程東行,九十里至漕溪驛,又六十里至瀼途驛,又六十里至集賢驛,又六十里即周溪驛也。」舊志以漕溪爲巴郡、巴東之界,今屬忠州。○分水公館,在縣西百里。志云:弘治末建。又遞運所在縣東二十里。縣治東又有鹽廠,商賈輳集處也。

開縣,府西北四百七十里。西北至達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梁山縣百五十三里。漢朐躵縣地。後漢建安末析置漢豐縣,三國漢屬巴東郡。晉廢,後復置,仍屬巴東郡,宋、齊因之。梁仍曰漢豐縣,西魏改曰永寧。隋開皇末又改縣曰盛山,大業初屬巴東郡,義寧二年析置萬州於此。唐武德初改爲開州,天寶初曰盛山郡,乾元初又爲開州,廣德元年又改縣曰開江縣。宋仍爲開州治,亦曰盛山郡。元省縣入州,前朝洪武六年改州爲縣。今城周二里。編戶七里。

開江城,今縣治。《地誌》:「後漢末,劉璋所置漢豐縣也。」《通典》曰:「先主所置。隋曰盛山,唐曰開江。」自唐以後皆爲州郡治,元省開江縣,明又改州爲縣。今縣城成化二十二年修築,周三里。
清水廢縣,縣東六十五里。漢朐忍縣地。劉宋置巴渠縣並置巴渠郡治焉。齊、梁因之,後周改縣曰萬世縣,亦曰萬世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開州,大業初改屬通川郡。唐初仍屬開州,貞觀二十三年改曰萬歲縣,寶歷初省,尋復置。宋初改縣曰清水,仍屬開州。元省。○新浦城,在縣西南四十里。本漢豐縣地,劉宋析置新浦縣,屬巴東郡,齊、梁因之,後周置周安郡於此。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開州,大業中屬巴東郡。唐屬開州,宋慶曆四年併入開江縣。
西流廢縣,縣西北百五十里。《隋志》:「後魏置漢興縣,西魏改曰西流,兼置開州及萬安、江會二郡。後周省江會郡,隋開皇初並廢萬安郡,而開州如故,大業初州廢,縣屬通川郡。」唐武德初改屬開州,貞觀初省入盛山縣。
盛山,縣北三里。突兀高聳,爲縣主山,隋以此名縣。又縣治東有神仙山,東北五里有熊耳山,皆秀聳。志云:縣南隔江有瑞賢山,羣峰秀矗,俗呼州面山。○九隴山,在縣西二十里。九峰連峙,勢相起伏。其相近又有九折山,山形九折,俗名觀音山。志云:縣南二十里有射洪山,上有舊城址。
石門山,縣北百里。山有石穴,名盤頭洞。洞有水,出嘉魚。又鯉城山,在縣西百餘里。四面懸絕,東面有城,城間有浦,多生鯉,因名。又有常渠水,流經山下。○厓飛山,志云:在縣東北百四十里。崖勢高懸,如飛鳥然。
開江,縣南一里。志云:源出新寧縣之霧山坎,流入縣界合於清江,又東南入雲陽縣境,即《水經注》所謂彭溪也。○清江,在縣東北四十里。源出達州萬頃池,流入縣界,經縣治東合於開江,謂之疊江。《水經注》:「清水至漢豐縣東而西注彭溪,謂之清水口。」是也。
墊江,縣南四十里。源出梁山縣之高梁山,春夏泛漲,人多墊溺,流經渠口浦入於開江,亦謂之濁水。○三潮溪,在縣東北五十里溫湯井側。志云:井有三水,曰杉木,曰柏木,曰龍馬,皆開湔鹽課。溪水經其旁,一日三潮,冬溫夏涼,頗爲神異。又白水溪在廢清水縣西南,下流亦注於開江。
虎爪關。縣北三里。又縣北五十里有金練關,百里有高橋關。○茅坡關在縣西九十里,又西三十里有豆山關,舊皆爲戍守處。

梁山縣,府西六百里。東北至開縣百五十三里,西南至忠州墊江縣百六十里。漢朐忍縣地,西魏置梁山縣,屬萬川郡。隋屬信州,唐屬萬州。宋開寶二年置梁山軍,以縣屬焉。元祐初還屬萬州,尋復故。元至元二十年升爲梁山州,明洪武七年省州入梁山縣。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十里。

高梁城,在縣西。《宋志》:「開寶二年以萬州丕氏屯田務置梁山軍,同下州。亦曰高梁郡,因割梁山縣隸焉。熙寧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地益軍。元初亦曰梁山軍,尋升爲州,皆治此。明初省入縣。志云:縣西有萬川城,西魏取蜀,嘗置萬川郡於此。萬川,今見萬縣。志悞也。
高梁山,縣北二十里。《寰宇記》:「山東尾跨江,西首劍閣,凡數千里。山長嶺峻,其峰崔嵬,蜀中望之,如長雲垂天,登者窮日乃至其頂,俯視衆山,泯若平原矣。」明正德中賊方四等作亂,西攻重慶府之江津縣,官兵擊敗之。追至高梁山,賊據險拒戰。官軍分六哨由大埡、小埡、月埡關並進,直衝其巢,六面皆合,賊大敗潰走。又都梁山,在縣北十五里,亦曰高都山。舊有高都驛,乃天寶中進荔枝之路。山壤腴而黃,民以種薑爲業。○褔利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俗名狐狸山,正德中撫臣林俊以其豐腴改今名。又西北一十里曰小碧山,孤峰峭直,色碧如玉。
峰門山,縣東十五里。山有兩巖,對峙如門,頂有寒泉。又蟠龍山,在縣東三十里。孤峙秀傑,突出衆山之上。下有二石洞,洞有二石龍,首尾相蟠。旁有噴霧巖,洞中之泉下注,噴薄如霧。○七城山,在縣西三十里。山有七峰,壁立如城。又縣西百里有白雲山,奇峰突出,勢如卓筆,一名筆山。又西二十里有瓦城山,一名石瓦山。山頂坦平,居民耕其上。志云:縣南百里有柏枝山,下有丙穴,出嘉魚。
桂溪,縣西南三十里。自忠州墊江縣流入界,兩岸多桂,因名。下流經萬縣境入於大江。又蟠龍溪,在縣南三十里。源出蟠龍山,下流合於桂溪。
牛頭寨,在縣西二十里赤牛山上。亦名赤牛城。宋淳祐二年築,周三百六十步,敵樓百四十三座,四隅有門,蓋戍守之處。
峽石市。縣東五十里。其北有書院峽,市因以名。峽中又有夫子巖、子貢壩,皆傳訛也。志云:縣有太平驛,嘉靖三十六年自定遠改屬此。

新寧縣,府西北六百四十里。西至廣安州大竹縣二百二十里,北至達州百八十里。漢宕渠縣地,梁置新安縣並置新安郡,西魏郡縣俱改曰新寧。隋初郡廢,併縣入三岡縣。唐武德二年復置新寧縣,屬通州,大和三年改屬開州,明年還屬通州。宋屬達州,元因之。明洪武四年省入梁山縣,十四年復置縣,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七里。縣今省。

三岡廢縣,縣西北五十里。梁置,屬新安郡,西魏屬新寧郡,隋屬通州,唐因之。寶曆元年廢,大中五年復置。宋屬達州,熙寧三年省入新寧縣。又新寧廢城,在縣西南十七里,故縣治此。唐貞觀八年移治賨城,即今治也。賨或作「淙」,悞。
七峰山,縣北五里。一峰突起,分爲七支,秀列如戟。志云:縣治西有屏山,迤邐近城,平頂方麓,爲邑巨鎮,俗名臥牛山。近志:開江之源蓋出於此。○峨城山,在縣西三十里。相傳漢樊噲嘗築城駐兵於上,遺址猶存。
雞足山,縣東二十里。逶迤綿亘,麓分五支,如雞距然。亦曰雞山。《唐志》:「雞山接蓬、果二州界。」大中五年蓬果羣盜依阻雞山,寇掠三川,果州刺史王贄弘討平之。三川謂東、西兩川及山南西道也。其相連者曰八面山,山形秀整,望之八面皆方,因名。○五誥山,在縣南五十里。五峰相連,如誥軸然。又南有百節山,峰巒綿延,分爲百節。志云:縣南五十里又有聯珠峽,以衆山夾峙而名。又縣西四十里有七里峽,境內諸水多出於此。
開江。在縣東。縣境山溪諸水多匯流於此,又東入開縣界謂之開江。志云:今縣治西有澄清河,即開江之上游也。

建始縣,府南五百里。西南至湖廣施州衛二百十里。漢巫縣地,晉泰始初置建始縣,屬建平郡。太康初省,尋復置。劉宋初廢,齊、梁時復置。後周置業州及軍屯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縣屬清江郡。義寧二年復置業州。唐初因之,貞觀八年州廢,縣屬施州。宋、元因之,明初改今屬。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五里。

連珠山,縣西十里。五峰相連,如貫珠然。又縣西五十里有石乳山,山石層疊,多生石乳。志云:縣在萬山中,多產麩金,而產於石乳山者爲最。○祿山,在縣東二十里。志云:山多禽獸,洞蠻恃爲廩祿,因名。又東十里有州基山,相傳業州舊基也。
清江,縣南一百五十里。自施州衛東北流經縣界,又東北出湖廣宜都縣界入大江,縣境諸小川皆流合焉。
野廂關。縣南百三十里。舊爲戍守處。志云:縣西有石乳關,縣東南又有建陽關。○連天寨,在縣境。宋置,今廢。又縣有枝隴驛,今革。
附見
瞿唐衛。在府治東北。明洪武四年建瞿唐守禦千戶所,十二年改爲衛,屬湖廣都司。

達州,府西北八百里。西至順慶府蓬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寧府巴州三百里,東北至陝西興安州一千一百里,北至陝西洋縣四百三十里。

古巴國地,秦屬巴郡,兩漢因之。晉蜀巴西郡,宋屬巴渠郡,齊因之。梁置東關郡,兼置萬州,杜佑曰:「以州內地萬餘頃而名。」西魏改曰通州。以居四達之路而名。隋初郡廢,仍曰通州,大業初曰通川郡。唐初復爲通州,三年置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貞觀五年府廢。天寶初曰通川郡,乾元初復故。宋乾德三年改爲達州,亦曰通川郡。元因之。明洪武九年以州治通川縣省入,又改州爲縣,正德九年復升爲州。編戶十三里。領縣二。今仍爲達州。
州聯絡金、房,翼帶漢、沔,西出渠、閬,東下夔、巫,地形四通,土田饒沃,峽右之名郡,沔南之奧區也。
通川廢縣,今州治。漢宕渠縣地,後漢爲宣漢縣地,劉宋置始興縣,屬巴渠郡,齊因之。梁曰石城縣,置東關郡,兼置萬州治焉。西魏爲通州治。隋初郡廢,又改縣曰通川,唐、宋以後,皆爲州郡治,明初省。《一統志》云:「通川故縣在州西二十里,後移今治。」似悞。《城邑考》:「州舊有土城,成化初始甃磚石,正德初增修。城周四里有奇,門五。」
石鼓廢縣,州東北百五十里。或曰劉宋所置始安縣也,屬巴渠郡。齊因之,梁曰石鼓縣。西魏置遷州治焉。後周廢州,置臨清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通州。唐因之,寶歷初省,大中元年復置。宋初因之,熙寧七年省。又閬英廢縣,志云:在廢石鼓縣西二十里。《新唐書》:「天寶九載置,屬通川郡。」宋乾德三年省。○巴渠廢縣,志云:在州東二百三十八里。《新唐書》:「永泰元年析石鼓置巴渠縣,屬通州,太和三年改隸開州,明年復舊。」宋屬達州,元省。
永穆廢縣,州西百里。漢宕渠縣地,梁置永康縣並置萬榮郡,後周因之。天和初郡民反,攻圍郡城,遏絕山路,辛昂募兵討平之。隋開皇初郡廢,縣屬巴州,十八年改曰永穆。唐武德二年置萬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屬通州。宋因之,改爲永睦縣。元省。○太平廢縣,在縣西南。劉昫曰:「唐武德初割永穆縣地置太平、恆豐二縣,屬萬州。貞觀初州廢,二縣皆省入永穆。」又思來廢縣,在州北。唐武德二年析通川縣置,屬通州,貞觀元年復廢。
鳳凰山,州西北五里。高聳舒展,形如飛鳳,掩映城郭,有梧桐坪、寶芝洞諸勝。又翠屏山在州治南,亦名真武山,以上有真武廟也。又州西北五里有龍爪山,圓聳懸絕,如龍擎珠。
石城山,州西三十里。四面峭絕,惟西南一徑可登。梁石城縣以此名。或謂之鐵山,以石色如鐵也。志云:州西二十里又有鐵山。又銅缽山,亦在州西三十里。石壁圓峙,三面封固,惟南一徑可通。志云:州西四十里有金華山,與石城山相接,亦境內之名山也。○北巖,在州西五里。巖壁聳峭,下有平池。又州西北五里有垂虹巖,以水自巖而下如垂虹也。又龍洞,在州東南五十里。高數丈,內有重門複洞,相傳龍窟其中。
渠江,州東三十五里。源出太平縣之萬頃池,西南流入州界,經廢石鼓縣而南合羣川之水,經州西南入廣安州渠縣界會於巴江。有南昌灘,在州南江中。○明月潭在州東七里,又有黑潭在州之安居鎮,俱有灌溉之利。
鐵山關。州西三十里。以鐵山而名,舊爲戍守處。○龍船關,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山溪綿亘,其西北尤爲險僻,正德中爲盜賊淵藪,嘉靖初以次討平,因即其險阻增置龍船諸關,與巴州黃城諸關相爲形援。

東鄉縣,州東百二十里。漢宣漢縣地,劉宋屬巴渠郡,梁置東鄉縣,西魏置石州治此。後周廢州,置三巴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通州。唐武德三年置南石州,八年州廢,仍屬通州。宋屬達州,元省。明正德九年復置。今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五里。

宣漢廢縣,縣東北八十里。《巴漢記》:「後漢桓帝分宕渠東界,置宣漢縣,仍屬巴郡。晉初省。惠帝復置,屬宕渠郡。劉宋屬巴渠郡,齊、梁因之。」西魏置井州及永昌郡,隋開皇三年郡廢,五年州廢,縣屬通州。唐武德初置南井州,貞觀初州廢,仍屬通州。劉昫曰:「縣舊治和昌城,貞觀元年徙治新安城,諸城皆蕭梁時所置也。」宋仍曰宣漢縣,乾德五年廢。○下蒲廢縣,在縣西。劉宋置,屬巴渠郡。齊、梁因之,後周廢。唐武德三年析東鄉縣,置下蒲、昌樂二縣,屬南石州。八年省昌樂入石鼓,下蒲入東鄉。昌樂廢縣,蓋在下蒲西北。
東關廢縣,縣東百里。劉宋置,屬巴渠郡,齊、梁因之,後周廢。唐武德元年析宣漢縣地置東關縣,屬南井州,貞觀初仍省入宣漢縣。
印石山,在縣治西,以山形方整而名。又西有鼓樓山,峰巒層疊,形如鼓樓。
長樂河,在縣南。其源爲白龍、赤甲二泉,會而爲河,下流達於渠江。
深溪關。志云:在縣東北八百里。路出陝西興安州。又高橋關,在縣東四百里。石門關,在縣東十五里。又縣西北二百里有馬渡關,北六百里有鹽場關。

太平縣,州東北二百里。本東鄉縣地,正德十年割東鄉之太平里置縣。舊土城周二里有奇,今圮。編戶二里。

明通廢縣,縣東北二百里。五代時爲通明巡院,宋初因之。紹興中改置通明縣,屬達州。元廢。今爲明通巡司。
天馬山,在縣治東。山勢高騫,如天馬然。又縣北有峽口山,相近者曰城口山。○八臺山,在縣北百里。山有八峰,頂皆高平。
高眉山,縣南百五十里。山高而長,兩峰相對,狀若列眉。志云:縣東百十里有銀盤山,又縣西三百里有三盤山,皆以形似名。○三條嶺,在縣治北二里,縣北十里又有火巖嶺。志云:縣東北舊明通鄉有明通井峽,內有十穴,皆產嘉魚。
後江,縣北二百里。志云:源出陝西興安州萬山中,下流匯於萬頃池。
萬頃池,縣東北八十里。相傳爲楚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萬頃,鄰邑之水多源於此。《通釋》:「萬頃池灑流有四,三入於夔,一入於渠是也。」○龍潭,《名勝志》:「在縣東七里,羣峰環拱,有七十二浦、四十八渚,匯而爲潭,廣逾百畝,其深叵測。」
藍津關。在縣東北。志云:縣境又有吊纍關、鐵爐關。

重慶府,東至夔州府一千一百里,南至遵義府六百九十里,西南至瀘州五百七十里,北至順慶府四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五十里,至京師八千七百里。

《禹貢》梁州之域,周爲巴子國,秦滅巴置巴郡,《巴記》:「周慎王五年,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滅之。儀貪巴之富,因取巴墊江以歸,置巴郡,城江州。」兩漢因之。《晉志》:「初平元年劉璋分巴爲永寧郡,治江州。建安六年改永寧爲巴東郡。章武元年改巴東,仍爲巴郡。」晉亦爲巴郡,宋、齊仍舊。梁置楚州,西魏改爲巴州,後周又改楚州。隋開皇初廢郡,改州曰渝州,大業初復曰巴郡。唐初復曰渝州,天寶初曰南平郡,乾元初復爲渝州。宋初因之,亦曰巴郡。崇寧元年改曰恭州,淳熙中升爲重慶府。以光宗潛邸也。元置重慶路,至正末明玉珍都於此。明初復爲重慶府。領州三,縣十七。今因之。
府會川蜀之衆水,控瞿唐之上游,臨馭蠻僰,地形險要。春秋時巴人據此,常與強楚爭衡。秦得其地,而謀楚之道愈多矣。公孫述之據蜀也,遣將從閬中下江州,東據扞關。光武使岑彭討述,自江州而進。先主初入蜀,亦自江州而北。建安十九年諸葛武侯等由巴東至江州,破巴郡,乃分遣趙雲從外水定江陽、犍爲,張飛定巴西、德陽。蓋由江州道涪江,自合州上綿州者,謂之內水,由江州道大江,自瀘戎上蜀郡者,謂之外水,內、外二水,府扼其衝。從來由江道伐蜀者,未嘗不急圖江州,江州咽侯重地也。晉桓溫討李勢,朱齡石平譙縱,路皆由此。後唐長興二年孟知祥遣將張武爲峽路招討等使,武引軍至渝州,渝州降,遂進取瀘州,又分軍取黔、涪。宋淳祐初余玠帥蜀,兼知重慶府,時巴、蜀殘破,玠多方拮据,力謀完復,西南半壁,倚以無恐。彭大雅代之,急城重慶,以禦利、閬,蔽夔、峽,爲蜀之根柢。狡悍如蒙古,旦夕不能以得志也。豈非地有所必爭歟?孫氏曰:「重慶三面臨江,春水氾漲,一望瀰漫,不可卒渡。其出入必經之要道,惟佛圖關至二郎關一路耳。」萬曆中永寧奢崇明作亂,據重慶,分兵扼夔州江口,陷遵義、瀘州,截川西棧道,全蜀震動。識者謂但守佛圖關,賊立可飢死。既而賊縱橫四出,直逼成都,官軍扼之,引還重慶,諸軍齊進,奪其佛圖關而重慶遂下。蓋佛圖關者又重慶之噤要也。

巴縣,附郭。古巴子國都也。秦置江州縣,巴郡治焉。漢以後因之。齊梁間改曰巴縣,隋、唐以後因之,皆爲州郡治。今編戶九十二里。

江州城,在府治西。相傳秦張儀所築,置縣於此,漢因之。後漢初公孫述據蜀,遣將從閬中下江州是也。建武十一年岑彭討述,述將田戎敗保江州,彭至城下,以城固糧多難卒拔,留馮駿守之,即此。建安六年,趙韙叛劉璋,圍城都,敗走江州被殺。十六年先主入蜀,至巴郡,由江州而北。十九年諸葛武侯等至江州,破巴郡。章武二年東伐孫權,張飛自閬中發兵會江州,遇害。建興四年丞相亮欲出軍漢中,李嚴當知後事,自永安移屯江州,因築大城,即今郡城也。庾仲雍曰:「江州縣對二水口,右則涪內水,左則蜀外水。」《巴志》:「漢世郡治巴水北,有甘橘宮,今北府城是;後徙南城,在江南,今南平城是。」《城邑考》:「今郡城塹巖爲壘,環江爲池,相傳即李嚴故址。有門十七,九開八閉,俗以爲九宮八卦之象。今城周十六里有奇。」
萬壽廢縣,府西南九十里。唐江津縣地。武德三年分置萬春縣,屬渝州,明年改爲萬壽縣,宋乾德五年廢。又東陽城,志云:在府西百里。蕭齊置東陽郡,治巴陽縣,梁因之,後周廢。今亦名東陽鎮。○多功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宋淳祐中築以拒蒙古。
南平廢縣,府東南二百三十里。本巴縣地,唐貞觀四年分巴縣南界置,並置南平州,領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縣。八年改州曰霸州。十三年州廢,以清谷等縣俱省入南平,屬渝州。宋初仍曰南平縣,雍熙中廢。郡志:霸州城在府東南二百六十五里。《舊唐書》:「南平州本置於南平縣南也。」○古灘城,志云:在府東八十里岷江岸,相傳巴子於此置津立城。
塗山,府東八里,岷江南岸。山之址有石中分,名曰龍門,其下有水與江通。古《巴郡志》:「山高七里,周圍二十里,尾接石洞峽,峽東西約長二里許。劉先主置關於此山之上,禹廟及塗後祠在焉。」杜預曰:「巴國有塗山,禹娶於塗山是矣。」山足又有古黃葛樹,下有黃葛渡。酈道元雲「江水東經黃葛峽」,即此。
昆嶁山,府東北七十里,據渠、合之境。山高十里,林壑深翠,一名塔平山。又方山,在府東北三十里。一名凝脂山,以常有雲氣若凝脂也。相傳堯時洪水不沒,亦名浮山。○石獅埡山,在縣北九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絕險,中盤小徑分渝、合之界。
瀛山,府南百二十里。崖壁峭拔,有四十八面之險,四時青翠,宛若蓬、瀛。唐貞觀中嘗於山下置瀛山縣。又南平山,在府南百五十里。一名青山。○踰越山,在府西七十里。其峰峻拔,高出衆山,因名。又砦山,在府西九十里。上有古砦,兵亂時昔人保聚於此。
明月峽,府東四十里。志云:治東江滸有廣陽壩,亦曰廣陽洲。洲東七里水南有堆石,俗名遮夫堆,堆石東二里即明月峽,峽前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圓孔如滿月狀。《華陽國志》:「郡東有廣德嶼,有明月峽。」《峽程記》:「明月、仙山、廣溪,所謂巴有三峽也。」
銅鑼峽,府東二十里。懸崖臨江,下有圓石如銅鑼之狀。明初平蜀,廖永忠引舟師至銅鑼峽,明昇出降處也。○溫泉峽,在府西南百六十里。溫泉自懸崖下湧出,四時騰沸如湯。又魚鹿峽,在府西北百二十里。涪水自中流出,有石狀如魚鹿,因名。志云:府西三里又有洪巖洞,瀑布懸流,一名滴水巖。
岷江,在府城南。自瀘州流入境,歷壁山,江津縣而東北流,又東經長壽縣及涪州、忠州境而入夔州府界,遠近羣川,多流會焉,灘峽曲折,波流浩瀚,爲郡境之巨防。詳大川及《川瀆異同》。
涪江,在府城西北。自潼川州東南流,經合州城南而嘉陵水、渠水合焉,又東南流徑府城北,又東而入於岷江。杜佑曰:「巴江在府城東北,閬水與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有三巴之稱。」蓋即涪水合大江處矣。萬曆中奢崇明陷重慶攻合州,石砫宣撫女官秦良玉進營城下,遣兵襲兩江,燒其船以阻賊泛舟東下。二江,即涪、岷二江也。
丹溪,府東南二十八里。從羣山中流出,水色如丹;又交龍溪,在府東北二百八十里,皆流合於岷江。○新井,在巴縣治南。志云:郡依險置城,高亢無水。蕭梁時地忽自開成井,方六丈,深三十六丈。後涸。唐刺史皇甫珣於縣南鑿石六丈得泉,號爲新井。
佛圖關,府西十里。志云:李嚴城江州,欲鑿城後山,知汶江通水入巴江而未果。今佛圖關左右顧巴、岷二江,是嚴欲鑿處,斧跡猶存。其西南又有二郎關,皆府之要津也。萬曆中奢崇明作亂,據重慶,自城西通遠門城濠至二郎關,連營十有七,官軍力攻,奪其佛圖、二郎兩關,進逼重慶,克之。
銅鑼關,府東二十里,據銅鑼峽之險。又石洞關在塗山石洞峽口,相傳先主所置。又城南隔江有南坪關,萬曆中奢崇明陷重慶,分兵四出,進攻合州,石砫宣撫女官秦良玉討之,卷甲疾趨,潛渡重慶,營於南坪關,扼賊歸路是也。
扶桑壩,在府東。宋景炎三年元將不花等攻重慶,守將張珏與戰於扶桑壩,元兵從後合擊,珏潰走,城遂陷。○大洪江鎮,在府東百里。亦曰大洪江壁山鎮,有巡司戍守。
朝天驛。府治東三里。志云:府南六十里有魚洞水驛,萬曆元年改魚洞爲土鬧壩。府南百二十里有銅罐溪水驛。又府東九十里有木洞水驛,北九十里有土沱水驛。隆慶六年移土沱驛於鐵山公館。○白市鋪馬驛,在府西七十里。又百節馬驛,在府東南六十里。

江津縣,府南百八十里。西南至壁山縣八十里,南至綦江縣五十里。漢江州縣地,蕭齊自郡內移治僰溪口爲今治,西魏改曰江陽縣,置七門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渝州,十八年改縣曰江津。唐仍屬渝州,宋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編戶三十八里。

江陽城,在縣西,地名僰口。有七門灘,西魏因置七門郡。舊志:灘在縣西七十里,有大石橫江中凡七處,望之如門,郡因以名。宋乾德五年移縣治馬騣鎮,即今治也。今縣治北一里即馬騣山,鎮蓋因以名。
鼎山,在縣治南。有三峰鼎峙。志云:宋嘗置鼎山縣,今正史不載。又治北隔江一里有石佛山,與馬騣山相連;又縣西北十五里有華蓋山,皆高聳。
龍登山,縣東百里。上有虎跳嶺,雙峰並峙,頂有井泉,四圍石壁嶄巖,有二路可升。正德八年盜起,義兵屯此,爲一方保障。○珞黃山,在縣東六十里,下有珞黃鎮。《巴中記》謂之東窮峽。
大江,在縣治北。自壁山縣流入界,又東北入巴縣境。舊志:江經縣治西有石門曰龍門峽,亦曰龍門灘,流入巴縣界接東陽鎮。
僰溪,縣東南三十里。本名夜郎溪,源出遵義府,自南川縣流經綦江縣入縣界,又西北注於大江。亦名南溪。唐《四夷縣道記》:「自江津路南循僰溪,水路往南平州。」是也。又樂城溪,在縣西三十里,流入大江。有樂城灘。
合小坪,在縣南。正德中賊方四等攻江津,官軍擊敗之,追至此。又山坪,在縣西南。正德中賊曹甫反,據江津,撫臣林俊攻敗之。又敗之於山坪、伏子岸諸處,盡殲其衆。
茅壩驛。在縣東。《唐志》:江津縣有茅壩驛,蜀人謂平川爲壩。唐乾寧三年荊南將許存爲萬州刺史,不容於大帥成汭,遣兵襲之,存走屯於茅壩,降於王建,即此。今廢。○僰溪水驛,在縣治西。又西六十里有石羊水驛,百二十里有石門水驛。萬曆九年改石門曰白沙驛。百八十里有漢東水驛。又白渡水驛,在縣南百二十里。嘉靖中石門、白渡二驛廢,餘仍舊。

壁山縣,府西南百八十里。西北至永川縣七十里。本巴縣地,唐至德二載析巴縣及江津、萬壽縣地置壁山縣,屬渝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縣,明成化十九年復置。城不及四里。編戶十二里。縣今省。

壁山,縣西南十五里。一名巴山,亦曰重壁山。四面高峻,中央平田,周圍約二百餘里。唐天寶中諸州逃戶多投此營種。川中有一孤山,西北兩面皆險絕,東南稍平,因名重壁。郡志:山亦名茅萊山。○縉雲山,在縣北二十里。茂林高峰,勢若飛鳳,一名鳳凰山。有泉出焉,溫涼各異。志云:縣北三里又有龍梭山,擁蔽縣後;南十里有龍璫山,倚障縣南。
大江,在縣治南。自瀘州合江縣流入界,又東入江津縣境。○涪江,在縣北六十里。自合州而南遶流經此,東入巴縣界。
來鳳驛。縣東南五十里,馬驛也。東去府城百五十里,舊屬巴縣,成化以後改今屬。志云:縣境有壁巡司,今革。

永川縣,府西南二百十里。南至瀘州合江縣二百里。本壁山縣地,唐乾元二年分置永川縣,屬昌州。宋因之,元省入大足縣。明初復置,改今屬。城北爲石壘,南臨溪樹木柵,周五里有奇。編戶二十五里。

鐵山,縣東二十里。舊有鐵山鋪,今爲鐵山鎮,以山石如鐵色而名。隆慶六年移巴縣土沱水驛於此。其相近者有同心山,以與石筍、二郎兩山相連也。○龍洞山,在縣西北二十里。一名英山,上有龍湫。
侯溪,在縣北。志云:縣北枕侯溪,波流闊遠,縣因以名。○松子溉,在縣南百里。源出龍洞山,別流東注,下入大江。
東皐驛。縣東十里。

榮昌縣,府西南三百十里。西北至成都府內江縣百二十里,西南至敘州府隆昌縣百十里。本內江縣地,唐乾元二年析置昌元縣,並置昌州治此。大曆六年州廢,縣屬資州。十年復置昌州治此,光啓初州徙治大足,縣屬焉。宋仍屬昌州,元改爲昌寧縣,尋廢。明初復置,改曰榮昌。城周不及六里。編戶二十一里。

昌元城,在縣西南。縣舊治此。宋咸平四年移治羅市,即今治也。
寶蓋山,縣南一里,爲邑中之勝。志云:縣西三十里有磁窯山,一名老雅山。又縣東十五里有葛仙山,縣南三十里有馬面山,縣北百里有銅鼓山,皆高聳。
雒江,在縣西北,亦謂之中江。自內江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入敘州府富順縣界。今治北二里有觀音灘,稍東爲小灘。小灘下四里爲馬灘,水流湍急,勢如奔馬,皆雒江所經也。
峰高驛。在治東,馬驛也。又縣西百十里舊有隆橋馬驛,今爲敘州府隆昌縣。

大足縣,府西二百八十里。東北至合州二百八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縣百七十五里。本合州巴川縣地,唐乾元二年置大足縣,屬昌州,光啓初移昌州治此,宋因之。元廢州,並廢縣入合州,明初復置。今城周不及五里。編戶三十七里。縣今省。

靜南廢縣,在縣東南。唐乾元中置,屬昌州。五代初廢入大足縣。
石龍岡山,縣西十里。其山迴環聳秀,岡脊折紋若龍鱗然。又縣西三里有三華山,三峰屹立,因名。志云:縣東三里有北山,唐時州城置於山上。又有白塔山,在縣北三里。
迴萬山,縣東三十里。山勢高聳,諸山迴顧。又東三十里有雙山,以兩峰並峙也。其相近者曰牛口山,亦高聳。○玉口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有老君洞,宏敞可容百餘人。
赤水溪,縣東六十里。源出安岳縣界,流入縣境,又東入於涪江。《圖經》:「縣東臨赤水,西枕營山,北倚長巖,最爲險固。」營山即石龍岡山矣。又寶珠溪,在縣南四十里。志云:唐貞觀中漁人郭福得大珠於此,因名。
米糧關。縣東二十五里。又縣北三十里有化龍關。○永昌砦,在縣西北。唐乾寧二年昌州守韋君靖所建。靜南令胡密作碑以紀其事,略雲「景福元年韋公卜築,當鎮之西北,維沿岡建砦,上摩掩靄,下抗平原,矗似長雲,崒如斷岸,巖巘重疊,磴道崎嶇,一夫荷戈,萬人失據,崢嶸一十二峰,周迴二十八里」雲。

安居縣,府西北二百里。東南至合州銅梁縣七十里,西至潼川州安岳縣九十里。漢資中縣地,後周置柔剛縣,並置安居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縣,大業初屬資陽郡。唐武德二年仍屬普州,大曆二年改隸遂州,尋復故。宋仍屬普州,元廢入銅梁縣。明成化十七年析銅梁、遂寧二縣地復置今縣。城周不及四里。編戶十三里。縣今省。

崇龕廢縣,在縣西。劉昫曰:「後周置隆龕城,隋爲隆龕縣,尋廢。唐武德三年復置龍龕縣,屬普州。舊治整瀨川,久視元年移治波羅川。先天元年改曰崇龕縣,仍屬普州。」宋乾德五年廢。《唐志》:縣西三里有龍龕山,後周因以名城。
鳳凰山,在縣東。志云:縣理在波羅川東里許。又東去爲鳳凰山,山頂巨石平正,曰鳳凰臺。其西南對峙者曰龍歸山,山形盤旋如龍,亦一方之勝也,正南曰龍門山,有兩峰壁立如門。○柔剛山,劉昫曰:「在縣東二十步,舊縣治此,天授二年移理張柵。」郡志:今縣治東有飛鳳山,當即柔剛山,又訛爲鳳凰山也。
安居谿,在縣東。亦名瓊江,平灘一帶流入涪江,相傳曾有瓊花浮水面而出。又兜溪,在縣西北三里,以水流迴曲而名,下流合於安居溪。或謂之波羅川,恐悞。

綦江縣,府南二百里。北至江津縣五十里。本曰綦市,宋屬南平軍。元置綦江長官司,屬播州。明玉珍據蜀始置縣,明因之。縣舊爲土城,周不及三里。今圮。編戶四里。

石筍山,縣西二十里,又縣北二十里有牛岡山,皆以形似名。○龍登山,在縣西七十里。山勢如龍,一名石磴山。又朽石埡山,在縣南百二十里。山多碎石,有虛崖峭壁之勝。
綦江,在縣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縣流入,亦曰南江,至縣色如蒼帛,因名綦江。亦曰東溪。萬曆中楊應龍作亂,分兵犯南川、江津、綦江諸縣,官軍與戰於東溪,賊少卻是也。西北流入江津縣謂之僰溪。志云:縣東有珍珠灘,又有碼腦灘,北三十里又有砂溪灘,西北三十里又有白渡灘,皆綦江所經矣。近志:珍珠、白渡二灘,皆在縣西二十里。似悞。
三溪,在縣南,流合綦江。有三溪渡。楊應龍作亂時,以此爲播界。應龍陷綦江,退屯三溪,即此。
三舍溪關。在縣治南。又南爲綦市關,皆有事時戍守處也。○東溪馬驛,在縣南六十里。有東溪巡司,嘉靖中移趕水鎮。縣西南百二十里又有安穩馬驛,舊有砦,亦曰安穩砦。楊應龍作亂,綦江募兵扼安穩以拒之。既而應龍來犯,分兵屯趕水鎮、貓兒岡諸隘,縣尋爲所陷。

南川縣,府東南三百十里。南至遵義府真安州百五十里。本漢江州縣及涪陵縣地,唐武德二年開南蠻置南州,治隆陽縣。三年改爲僰州,明年復爲南州。先天初改縣曰南川,天寶初又改州爲南川郡,乾元初復故。宋皇祐五年州廢,仍曰南川縣,屬恭州。熙寧七年改隸南平軍。八年廢入隆化縣,元豐中復置。元至元二十三年廢南平軍入南川縣,屬重慶路。明因之。舊有土城,今圮,樹木爲柵。編戶四里。

南州城,今縣治。唐置州,治隆陽縣,後改曰南川。宋州省而縣如故。熙寧八年熊本擊渝州南川叛獠,進營銅佛壩,破其黨南川酋木斗,舉溱州地五百里來歸,爲四砦九堡,建銅佛壩爲南平軍。志云:即板楯七蠻故地也。山高谷深,熊本因建爲軍,治在南川南七十里,因割南川縣屬焉。元廢。《一統志》:「綦江縣南九十里即廢南平軍。」似悞。
隆化廢縣,縣東南百三十里。本漢涪陵縣地,唐貞觀十一年置隆化縣,屬涪州,先天初更名賓化縣。宋初復爲隆化縣,仍屬涪州,熙寧八年改隸南平軍。元省入南川縣。
三溪廢縣,在縣東。唐貞觀五年置縣,屬南州。祝穆曰:「縣有僰溪、東溪、葛溪合流於縣之西北,唐因置三溪縣。其所理名爲石城,甚險峻。宋廢。」○丹溪廢縣,志云:在縣東南三十里。唐武德二年置,屬南州。《寰宇記》:「南平西四里有赤水,亦曰丹水,唐置丹溪縣以此。」其水流合於僰溪。劉昫曰:「唐初置南州,領隆陽、扶化、隆巫、丹溪、靈水、南川六縣,貞觀十一年省扶化、龍巫、靈水三縣,尋又並丹溪、南川二縣人隆陽。」又當山廢縣,亦在縣東南。唐貞觀五年置當山、嵐山、歸德、汶溪四縣,屬南州,八年皆省。
九盤山,縣東十二里。峰巒高遠,九折而上。縣東六十里又有九遞山,亦高峻。其絕壁色白如銀。上有水,瀦而爲池。又最高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形勢聳拔,千仞干霄,俯視衆山,皆如培塿。○熊井山,在縣南三里。上有井,水清而味鹹。又來游山,在縣西七里。山臨道旁,行者多憩息於此。
狼峱山,在縣西。一名隟崖。山中人巢樹而居,風俗迥別,謂之狼峱鄉。舊產茶黃黑色,渝人重之。
南江,縣西四里。發源彜獠之界,自遵義府流入境,衆流會合經縣西,又北至三溪口始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謂之綦江,又西北流至江津縣入大江,謂之南江口,即僰溪之上源也。志云:縣北五十里有龍床灘,即南江所經。諺云:「龍床如拭,濟舟必吉;龍床彷彿,濟舟必沒。」舟人每以爲驗。
四十八渡水,縣東三十里,兩山壁立,一水回環其中,凡四十八渡,有門穴如戶牖然;又流金水,在舊龍化縣南五里,水色如金,泥之沉下者與硫黃無異,俗傳水之發源乃硫黃所出處也;又奉恩溪,在縣西十餘里,其下流皆入於南江。
馬頸關,在縣界。又有雀子岡關。正德中賊方四等攻南川馬頸、雀子岡等關,又攻東鄉、永澄諸處,其地蓋相近雲。○東鄉壩,在縣南。萬曆中楊應龍作亂,以此爲播州界。又東有永澄堡。
鹿洞堡,縣南四十里。又南三十里爲溱溪堡,亦曰溱溪寨,其相近有吹角壩。蓋與古溱州相近。《宋志》:「南川境內有榮懿、開邊、通安、安穩、歸平等砦。又隆化境內有七渡水砦,大觀四年砦廢。」○白錦堡在縣南八十里,南去遵義府三百里。《一統志》:「昔楊光榮子孫世守其地,宋端平中嘗移置播州於此。」播州舊志云:「堡在司東二十里。」

長壽縣,府東三百三十里。東南至涪州百十里。漢江州、枳二縣地,唐武德二年置樂溫縣,屬南潾州,九年改屬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明玉珍時改置長壽縣,仍屬涪州,明洪武六年改今屬。縣舊有土城,今圮。編戶二十七里。

永安廢縣,在縣南。唐武德二年置,屬涪州,開元二十二年省入樂溫縣。又溫山廢縣在縣西。唐初置,屬南潾州,尋改屬涪州。宋初因之,熙寧三年省爲溫山鎮,屬樂溫縣。
樂溫山,縣西南四十八里。山下有樂溫灘,大江所經也。地氣常溫,禾稼早熟,因名。志云:此山人多耆耇,亦名長壽山。郡志:長壽山在縣東北七十里。○三峰山,在縣西十里,有三峰高聳。又縣治西一里有鳳山,其形似鳳也。一名白虎山。
漏明寨山,縣北四十里。山皆石壁,中有洞,石光穿漏,如屋室然。又北八十里有雲陽山,山高聳,舊有雲臺觀在其上。
大江,縣南六里。自巴縣流入界,又東入涪州境。志云:縣南江中有龍舌灘,水落石出,狀如龍舌。其西六里曰三江灘,水分二支,三灘相接。縣東六里又有不語灘,俗傳舟行過此,聞人語聲則江流濆湧。
桃花溪,在縣治東。上有桃花洞,或謂之龍溪。又縣西北七十里有玉溪。杜佑曰:「樂溫縣有容溪,下流皆注於江。」
龍溪驛。在縣南,水驛也。《會典》:「舊屬巴縣,嘉靖十三年改今屬。」又縣北二十里有黔南驛。

黔江縣,府東八百三十里。東至湖廣施州衛二百六十里。漢臨江、涪陵二縣地,屬巴郡,晉以後爲黔陽縣地,屬武陵郡,宋、齊因之。隋開皇初置石城縣,屬庸州,大業初改屬巴東郡。唐武德初改屬黔州,天寶初改曰黔江縣。宋因之,仍屬黔州。元屬紹慶府,明初改今屬。縣舊有城,周不及二里。編戶二里。

石城廢縣,志云:在縣東南二十里,隋縣治此。今縣治漢建安中劉璋分涪陵所置丹興縣也。晉太康初縣省,隋改置石城縣。
八面山,縣西二里。山分八面。上有池,周迴百頃,四時不竭。又縣南三里有三臺山,三峰並峙。縣東二里又有狼山,山多狼。○酉陽山,在縣東五里,以地近酉陽境而名。又縣西九十里有武陵山,唐天寶中以縣地舊屬武陵郡,因賜今名。
柵山,縣西三十五里。兩山壁立若門,中寬衍,有平陸數頃,可以耕屯。○大歌羅山,在縣東百九十里,舊置歌羅驛於此。又小歌羅山,在縣東北五十二里。其相近有黃連大埡、黃連小埡二山,皆紆迴綿亘。又有羽人山,在縣東四百三十里,一名神仙山,以山徑幽深而名。志云:縣境有青巖,又有二十五巖,俱藏蜂產蜜,居人取以爲利。
黔江,南七十里。《勝覽》云:「自思州之上費溪發源,經五十八節名灘,至黔州境分流入縣界,爲施州江,入湖廣施州衛謂之清江。是也。」舊志:源出蠻中南流,名柘林溪,經天池、洛浦,名黔黎溪,南至金洞、唐崖入黔江縣名黔江,下流會思州水德江。悞。
四十八渡水,縣西二十里。源出柵山,曲折流四十八彎,灘磧鱗比,舟楫不通。又西三十里峭壁中有水櫃,人跡不到,曰櫃子巖。志云:縣境有大木溪,又有七十八溪,皆灌溉田禾,民以爲利。
石勝關,縣東五十里。又老鷹關,在縣東南七十里。志云:縣與施州衛散毛宣撫司接境,正德以後施州諸土司往往與川蜀諸土蠻表里姦宄,嘉靖十年於黔江千戶所,散毛宣撫司中界設立老鷹等三關、五堡,以控扼之。
白石寨。在縣境。《宋志》:「縣有白石、雙洪、鹿角、白水、石柱、高望、茆田、石門、虎眼、木柵等寨凡二十有七,皆置兵以控馭蠻獠。」
附見
重慶衛。在府治西。洪武六年建,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隸四川都司。○黔江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洪武十一年建,隸重慶衛。

合州,府北百五十里。東北至順慶府廣安州三百里,北至順慶府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潼川州遂寧縣三百三十里。

古巴國,秦屬巴郡,兩漢因之。晉、宋亦屬巴郡。齊改置東宕渠郡,杜佑曰:「劉宋置東宕渠郡。」今《沈志》不載。《齊志》梁州有東宕渠荒郡,益州有東宕渠獠郡。梁曰宕渠郡,西魏改曰墊江郡,兼置合州。以涪、漢二水合流而名。隋開皇初廢郡,十八年改合州曰涪州,大業初又改州爲涪陵郡。唐初復爲合州,天寶初曰巴川郡,乾元初復舊。宋仍曰合州,亦曰巴川郡。元因之。明仍曰合州,以州治石照縣省入。編戶四十一里。領縣二。今因之。
州枕二江之口,當衆水之湊,憑高據深,屹爲險要。岑彭之討公孫述也,留將守江州,而自引兵乘利直指墊江。先主詣劉璋,取道墊江入涪。自是有事於蜀者從內水即涪江。必出墊江,墊江實控扼之所矣。胡氏曰:「李雄、譙縱取蜀,東不能過墊江。以苻秦兵力之盛,取梁、益如反掌,墊江以東不能有也。北魏邢巒圖蜀,所規者亦止墊江以西,蓋地利足恃矣。宋自紹定失蜀,彭大雅城渝爲制府,支持西蜀且四十年,渝之所恃者亦在墊江也。」
石照廢縣,今州治,《華陽國志》曰:「巴子嘗治此。」秦滅巴置墊江縣,屬巴郡。兩漢因之。墊,顏師古曰:「讀若疊。」建安六年改屬巴西郡,三國漢建興十五年還屬巴郡,晉、宋因之。齊置東宕渠郡,梁曰宕渠郡,治墊江。敬帝初時,益州境內皆屬西魏,惟前梁州刺史譙淹屯於東遂寧不附魏,宇文貴攻之,淹徙屯墊江,尋爲魏將賀若敦等所敗沒。西魏改宕渠郡曰墊江,因改縣曰石鏡縣。隋、唐以來皆爲州郡治。宋乾德三年改爲石照縣,仍屬合州,淳祐三年徙州治釣魚山,縣亦徙治焉。景炎三年州將王立以城降元,元至元二十二年州縣復還故治。明初省。今州城明天順中因舊址修築,萬曆三年增修。門十一。城周十六里有奇。
赤水廢縣,州西北百三十里。本墊江縣地,隋開皇八年置赤水縣,屬合州。唐因之。宋熙寧四年省入銅梁縣,七年復置,仍屬合州。元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縣。又巴川城,在州南七十五里。唐開元二十三年析石鏡、銅梁二縣地置巴川縣,屬合州,宋因之,元省入銅梁縣。
漢初廢縣,州西北百九十里。漢墊江縣地,蕭齊置漢初縣,屬宕渠郡。梁置新興郡治焉,西魏改郡曰清居。隋郡廢,縣屬合州。唐仍曰漢初縣,宋因之,皆屬合州。寶祐中兵亂縣廢。志云:州南五里有巴子故城。東北又有什邡侯城,相傳漢初雍齒嘗築城於此。
釣魚山,州東十二里。涪江在其南,嘉陵江徑其北,東西南三面皆據江,峭壁懸巖。山南有大石平如砥。山上有天池,周五百餘步,大旱不涸。宋淳祐三年余玠帥蜀,兼知重慶府。時蜀已爲蒙古所殘破,玠力謀完復。冉璡謂玠曰:「爲今日守蜀計,其在徙合州城乎?蜀口形勝之地莫如釣魚山,請徙諸此。若任得其人,積粟以守之,勝於十萬師遠矣。」玠從之,遂城釣魚以備內水,又於利、閬諸州皆因山爲壘,棋布星列,爲諸郡治所,凡築十餘城而蜀始可守。志云:今山在州治東,隔江五里,屹然形勝。
銅梁山,州南五里。東西連亘二十餘里,巔平整,環合諸峰,此爲獨秀。有石樑橫亘,色如銅,《蜀都賦》所云「外負銅梁者」是也。又州東五里有學士山,山聳秀而圓潤。○龍多山,在州西北百里,涪江經其下。山遠且高,逶迤如龍蟠。志曰:銅梁、龍多,州境之大山也。
寨山,州西二十里。峭壁如削,昔人避亂保聚於此。又青石山,在州西二百二十里,涪水之南。李膺《益州記》:「昔巴、蜀爭界,久而不決。漢高八年,一朝密霧,山爲之裂,自上及下破處直若引繩,於是州界始判。」○斜崖山,在州東北八十里。巖石奇勝,巖下有洞,內有龍湫。
馬騣山,州東北百五十里。宋咸淳九年叛將劉整獻計於蒙古,欲自青居進築馬騣、虎頭二山扼三江口以圖合州,蒙古遣統軍合剌築之。合州將張珏聞之,乃張疑兵於嘉渠口,潛師渡平陽灘,火其資糧器械,越砦七十里,焚船場,由是馬騣城築卒不就。既而珏言於朝,請城馬騣、虎頭二山,或先城其一以據險要。不果。○北巖,在州北五里,亦曰北崖,又名濮巖。或以爲古濮國,即所謂巴、盧、彭、濮者也。
嘉陵江,州北五里。自順慶府流入州界,經州治東北而渠江合焉,謂之嘉渠口,亦謂之渠口;又經州東南而涪江合焉,並流至府城北,亦謂之渝水。志云:嘉陵水上源曰西漢水,至閬中曰閬水,至渝州曰渝水。又有雞爪灘,在州東北江中。宋開慶元年蒙古主蒙哥攻合州,引兵自雞爪灘直抵城下,力攻不能克是也。餘詳大川。
涪江,在州城南。自潼川州遂寧縣入州界,至州東南而嘉陵江合渠江來會焉,亦曰三江口,並流至府城東而合於岷江,所謂內水也。詳見大川涪水。
宕渠江,亦曰渠江。自順慶府廣安州西南流經州界,至州治東北而合於嘉陵江,曰渠口。詳見大川渠水。
合陽驛。在州治東,水驛也。舟楫往來,此爲必經之地。

銅梁縣,州西南九十里。西至大足縣百里。本墊江縣地,唐長安三年析置銅梁縣,屬合州。今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四十一里。

銅梁城,舊在縣西北。劉昫曰:「縣初治奴崙山南,開元三年移治於武金坑。」王象之曰:「舊治在縣北列宿壩,後移治涪江南岸,宋又移治於東溪壩。」蓋遷徙不一也。元時始移今治。
六贏山,縣西三十五里。唐合州刺史趙延之集義兵於此,六戰六贏,因名。又龍透山,在縣西三十里。山壁絕峭,中有穴,望之通明。縣西南十里又有鐘山。有池,大旱不涸。○巴嶽山,在縣南十五里。巖洞幽勝。
新開山,縣東六十里。山有道直走巴縣。志云:縣東七十里有南峰,高五里,爲峽山之勝。兩山複出對峙,中廣十里。塗左有穴謂之仙洞,深五里,水伏流其中,出爲大澗。又中峰,在縣東南九十里。山環如盤,周二十里,民居如畫。有泉冬夏不減,俗名天池。
涪江。在縣北境。自潼川州遂寧縣流入界,又東接定遠縣境,至合州會於嘉陵江。○馬灘河,在縣南五十里。源出大足縣界,東流經合灘,有樓灘河來會焉,經縣南而東注於涪江。又巴川河,在縣治南。水流曲折如巴字。又有東淮遠洞河,在縣北四十里,小安溪,在縣北二十里;皆東流入於涪江。

定遠縣,州北百五十里。東北至廣安州岳池縣百三十里。宋石鏡縣地,名女箐平,開禧間嘗置和溪縣,尋廢。元至元四年置武勝軍,行和溪安撫司事,尋改爲定遠州,二十四年降爲縣,屬合州。明因之。今縣城周七里。編戶十四里。

平曲城,在縣西。後漢初公孫述置城於此,貯兵積粟以禦漢。建武十一年岑彭自墊江而進,攻破平曲,收其米數十萬石。既又命臧宮泝涪水上平曲,拒延岑於廣漢。平曲蓋在涪水濱,以波平水曲爲名也,或曰:平曲在射洪縣東界,酈道元云:「即潼川州之平陽鄉。」悞。○定遠故城,在縣北。志云:舊治女箐平,涪江漲溢城壞,嘉靖三十年移治江岸南十里,地名廟兒壩,築城環之,即今治也。
武勝山,縣治東一里。舊名飛龍峰,蒙古主蒙哥攻釣魚城,屯兵於此,因改今名。又焦石山,在縣北四十里。山高聳,石色焦赤。又縣南六十里有麻油山,土黑而潤,因名。
嘉陵江,舊在縣治南,今在縣北十里。自順慶府南流入縣境,又南入合州界注於渠江。○涪江,在縣西南。自銅梁縣流入縣界,又東南流至合州合於嘉陵江。
花石溪,縣東三十里,下流合於嘉陵江。又苦竹溪,在縣南二十里,兩岸多苦竹;又鹽灘溪,在縣南十五里,舊有鹽泉;其下流皆注於涪江。
太平驛。在縣治南。《輿程記》:「自驛至岳池縣之平灘驛凡百六十里。」

忠州,府東六百四十里。東至夔州府萬縣二百六十里,南至涪州彭水縣五百九十里,西北至順慶府廣安州三百四十里。

古巴國地,秦屬巴郡,兩漢因之,後漢末屬永寧郡。《晉志》:「漢獻帝初平六年以臨江縣屬永寧郡。」晉仍屬巴郡,宋、齊因之,梁置臨江郡,西魏廢帝二年兼置臨州。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屬巴東郡,義寧初復置寧州。唐初因之,貞觀八年改曰忠州,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顏並著忠烈而名。天寶初曰南賓郡,乾元初復曰忠州。五代因之。唐末王建移鎮江軍於此,兼領夔、萬二州。朱梁乾化四年軍還治夔州。宋仍曰忠州,亦曰南賓郡。咸淳初升爲咸淳府。以度宗潛邸也。元復曰忠州,明因之,以州治臨江縣省入。編戶七里。領縣二。今仍舊。
州東通巴峽,西達涪、渝,山險水深,介乎往來之衝,居然形要。萬曆中奢崇明陷重慶,石砫女官秦良玉趣援,留兵守忠州,以爲犄角之勢,兼令夔州設兵防瞿唐,爲上下聲援雲。
臨江廢縣,今州治。漢縣,屬巴郡,王莽改曰監江。後漢復曰臨江縣,晉、宋皆屬巴郡。梁爲臨江郡治,西魏爲臨州治。隋大業中屬巴東郡,唐爲忠州治,宋以後因之,明初省。今州城洪武中調長沙衛官軍修築,甃以磚石。爲門五。城周四里有奇。
龍渠廢縣,州東南百八十里。《宋志》:「南渡後增置,屬忠州。」元初省。○石城,在縣東。《水經》:「江水又東得黃華水口,左徑石城南。」《寰宇記》:「石城在臨江縣東百里岷江北岸。」李雄之亂,巴西郡嘗寄理於此。其城四面懸絕,亦謂之巴子城。又或謂之臨江城,漢縣蓋治此雲。
屏風山,在州城南,隔江一里。一名翠屏山,一名夏祠山,以上有禹廟也。亦曰南山。又引藤山,在州南四里。山出引藤,可以吸酒。又州東南六十里有倚天山。山高聳,勢若倚天。
塗山,州東南八十里。亦曰方斗山,以形似名也。山有龍洞,亦曰蟠龍洞。《華陽記》:「臨江縣有鹽官,在監、塗二溪,一郡所仰。」今塗溪發源蟠龍洞,來經塗井,在州東八十里。
大江,在州城南。自涪州流經酆都縣南,又東入州界。今州東五十里有黃華洲,亦曰皇華洲,江浦周迴可二十里。又州西二里有石樑,亘三十餘丈,橫截江中,俗呼倒須灘。《水經注》「江水徑虎鬚灘,灘水廣大,夏斷行旅」,即此灘也。郡志:州東二里江中有猴子灘,西三十里有白馬灘,皆以形似名。州東三十里又有折魚灘,石觜入江,水勢衝激,魚不能上,往往折回,舟行至此,水漲則平,水落則凶。
鳴玉溪,州西北十里。上有懸崖,瀑布高五十餘丈,潭洞幽邃,古木蒼然。亦名西溪,流經州治西二里入於岷江。
臨江鎮。州西一里。有巡司戍守。又州東一里有雲根遞運所。志云:州舊有雲根水驛,在治南,嘉靖中革。○花林水驛,在州西八十里;又有曹溪水驛,在州東百二十里;皆江行者必經之道。

酆都縣,州西二百里。西南至涪州百四十里,西至廣安州鄰水縣百八十里。漢巴郡枳縣地,和帝永元二年分置平都縣,三國漢併入臨江縣。隋義寧二年分臨江置豐都縣,屬臨州。唐屬忠州。乾寧二年荊南帥成汭與其將許存泝江略地,黔中帥王建肇棄黔州,收餘衆保豐都。汭將趙武自黔中數攻豐都;建肇不能守,降於王建。又後唐長興初孟知祥將朱偓侵涪州,武泰帥楊漢賓棄黔南奔忠州,偓追至豐都,還取涪州是也。宋初廢,紹興元年復置,仍屬忠州。元因之。明初改豐曰酆。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四里。

南賓廢縣,縣東北七十里。《唐志》:「武德二年析萬州之武寧縣地置,屬臨州,尋屬忠州。」宋、元因之,明初省入酆都縣。
平都山,縣東北三里。道書七十二福地之一也,漢以此名縣。下有豐民洲,洲臨江。今亦名酆都山。又白鹿山,在縣北一里,與平都山峰巒相接。又金盤山,在縣北三十里,巖石回環,如金盤然。○雞公觜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又東北二十里有石龜山,山皆臨江爲險。
尖峰山,縣東五十里。山峰矗起,如卓劍然,亦曰劍鋒山。又大峰門山,在縣東七十里。峰頂二石並峙,如門之闢。又周城山,在縣南七十里。石壁四周,儼若城壁。
大江,縣城南。自涪州流入境縣。西南二里有礬石灘,又西有觀音灘,皆江流所經也。○南賓河,在縣治南二里。又縣西三里有石板溪,其下石平如板。縣東二里有龍停溪,中有龍潭。邑志:縣治西南有葫蘆溪,治東有稂溪,下流俱入於大江。
沙子關。縣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又酆陵驛,在縣東北三里,水驛也。東去忠州之花林驛百十里。

墊江縣,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東北至夔州府梁山縣百六十里,西北至廣安州梁縣百二十里。漢臨江縣地,西魏分置墊江縣,屬容山郡。後周改爲魏安縣。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渠州,十八年復改縣曰墊江。唐武德初屬潾州,九年改屬臨州,尋屬忠州,宋因之。元至元中省入豐都縣。至正末明玉珍復置縣。明因之。今縣城周七里。編戶十二里。

桂溪廢縣,縣東六十里。本臨江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清水縣,屬臨州。天寶初改爲桂溪縣。宋初仍屬忠州,熙寧五年省入墊江縣。○容山廢縣,在縣西南。《隋志》:「西魏置容山縣,並置容山郡治焉,隋開皇初郡縣俱廢。」
將軍崖山,縣東南十里。山形陡峻,因名。志云:有二石柱形若將軍也。又壁斗山,在縣北三十里。峰巖環列,如北斗然。又曲尾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岡隴延袤,如獸環尾。志云:縣東北二十里又有峰頂山,亦高聳。
高灘溪,縣東南五十里。其水險惡,自達州界流入縣境,下流入長壽縣達龍溪注於大江。○桂溪,在縣東。溪旁多桂,下流入梁山縣界。志云:縣東三十里有三河口,有三水相合,亦入梁山縣合於桂溪。
白渡驛。在縣治東。馬驛也。道出廣安、達州之界。白渡水驛,見江津縣。
附見
忠州守禦千戶所。在州治東。洪武十二年建,隸湖廣瞿唐衛。

涪州,府東三百四十里。東至忠州三百五十里,西北至順慶府廣安州渠縣二百七十里。

春秋巴國地,秦屬巴郡,兩漢因之。蜀漢置涪陵郡,《華陽國志》:「漢建安中涪陵令謝本以涪陵廣大,白州牧劉璋分置丹興、漢葭二縣以爲郡,璋乃分涪陵立永寧、丹興、漢葭,合四縣置巴東屬國都尉,理涪陵。蜀先主改爲郡。」宋白曰:「先主以地控涪江,於此立郡,領漢平、漢葭二縣。」丹興,見黔江縣。晉因之。宋、齊亦曰涪陵郡,隋初郡廢,屬渝州,大業初屬巴郡。唐武德初置涪州,劉昫曰:「於涪州涪陵鎮置。」天寶初曰涪陵郡,乾元初復曰涪州。宋因之。亦曰涪陵郡。元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縣省入。明仍曰涪州。編戶十里。領縣二。今因之。
州南通武陵,西接牂牁,地勢險遠,人兼獽、蜑。《華陽國志》曰:「涪陵,巴之南鄙也。從枳縣入,泝涪水,秦司馬錯由之取楚黔中。」地此涪水蓋指黔江。今自州以南,山川迴環,幾及千里。唐、宋時嘗以黔州控扼形要,即今彭水縣。往往置鎮設兵,以兼總羈縻州郡。唐以黔州爲都督府,督思、辰、施、播等州,兼領羈縻數十州。宋亦置軍鎮,領羈縻州至五十有六。明初以黔併入於涪,州之險實倍於前代。《四裔考》云:「武隆一縣爲州之要地,牂牁黔、楚,指臂東西,北枕巴江,南通貴竹,三面皆界於土司,所謂酉陽之咽喉,石砫之項背,而真州則尤胸腹之患也。南蠻有事,全蜀之患,武隆實先當之。志云:武隆難先全蜀,險扼諸蠻。然則州之形勝,益可知矣。」
廢枳縣,今州治。漢縣,屬巴郡。胡三省曰:「漢之涪陵,今彭水縣也,今之涪陵乃漢枳縣也。」《史記》蘇代曰:「楚得枳而國亡」,即此。漢因置枳縣,後漢因之。晉亦屬巴郡,宋、齊仍舊,後周廢。賈耽《四裔縣道記》:「涪陵故城在蜀江南,涪江西。其涪江南自黔中來,由城之西泝蜀江十五里有雞鳴峽,上有枳城,即漢枳縣。李雄據蜀後枳縣荒廢,桓溫定蜀別立枳縣於今郡東北十里。周武帝保定四年涪陵首領田思鶴歸化,於故枳城立涪陵鎮。隋開皇十三年移漢平縣於鎮城,仍改漢平爲涪陵縣,因鎮爲名。唐涪州治涪陵,實漢之枳縣。」《寰宇記》:「枳縣城在巴縣北百十五里。」悞也。《城邑考》:「州城明初因舊址修築,成化初甃以石。有門五。城周四里。
漢平廢縣,{{annotate|州東百二十里。漢枳縣地,三國漢建興中置縣,屬涪陵郡。晉因之,宋、齊仍舊,後周涪陵郡治焉。隋開皇初廢郡,仍移縣於涪陵鎮。十三年改爲涪陵縣,即今州治也。胡氏曰:「漢平故城在羅浮山北,岷江之南,白水入江處側近」雲。
漢復城,州南九十里。蜀先主置縣,屬涪陵郡。晉徙涪陵郡治此。宋、齊因之。後周移郡治漢平,縣省入焉。○漢葭廢縣,在州東百里。後漢建安中劉璋置漢葭縣,屬巴郡。三國漢改屬涪陵郡,晉、宋因之,後周廢。
鐵櫃山,州北五里。橫亘江北,與州治相望,俯臨長江,屹立如櫃。相傳諸葛武侯曾屯兵於此,舊城猶存。一名石甕磧。山下爲北巖山,即程伊川先生註《易》之所。○龜山,在州東北。志云:山一名三台山,在黔江東岸。宋咸淳三年嘗移州治於三台山,即此。
五花山,州西二十里。五山排列,宛然如花。又合掌山在州西北五十里,二山對合如掌。下有毛家泉,一日三潮。
黃草峽,在州西。唐大曆四年瀘州刺史楊子琳作亂,沿江東下,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黃草峽,爲子琳所擒。《水經注》「涪州西有黃葛峽,山高險絕無人居」,即黃草峽也。杜甫詩「黃草峽西船不歸」註亦曰峽在涪州西。
大江,在州城北。自長壽縣流入界,至城東涪陵江水合焉,又東北入酆都縣境。
涪陵江,在州城東。志云:自思州境流入黔州界,分流爲施州江,其正流經彭水、武隆二縣,凡五百餘里與蜀江會於州之東。以來自黔中,亦名黔江。其水淵澄清徹,可鑑毛髮,蓋即烏江下流矣。庾忡雍云:「別江出自武陵。」《水經》:延江水從憋縣東屈北流,至巴郡涪陵縣,注更始水。酈道元曰: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蓋皆涪陵江矣。
橫石灘,在州西大江中。本名黃石灘。《後漢紀》:「建武十一年岑彭等討公孫述,破述將侯丹將於黃石。」章懷太子賢曰:「即黃石灘也。」杜佑曰:「今謂之橫石灘,亦謂之石樑。」《水經注》:「江水自涪陵東出百里而屆於黃石。」今黃石在涪陵西,據《岑彭傳》「長驅入江關,至江州,留馮駿攻圍,自引兵直指墊m_Output江。述別遣侯丹拒黃石,彭乃自墊江還江州,泝都江而上,襲擊侯丹,大破之。則黃石應在江津、壁山以上,不在涪州明矣。姑存以俟考。○銅柱灘,在涪陵江口,最峻急。昔人維舟於此,見水底有銅柱,因名。下有沙洲,水落則露,一名錦繡洲。又有百牽灘,在州東五十里大江中,以舟行至此,牽挽爲艱也。志云:州治北有歇神灘。相傳張桓侯被刺,其首曾漂泊於此。又州東十里有羣豬灘,水落見羣石如豬。
陽關,在州城西。《華陽國志》:「巴子所置三關之一也。」漢時恆有都尉守之。蜀漢延熙中車騎將軍鄧芝以江州都督治陽關是也。《水經注》:「江水東徑陽關巴子梁。」巴子梁即橫石灘矣。《括地誌》:「涪州之陽關,夔州魚復縣之江關,峽州巴山縣之捍關,此三關也。」○清溪關,在州東南,亦曰清溪鎮。唐開成三年牂牁蠻寇涪州之清溪鎮,鎮兵擊卻之,即此。
安西砦,在州西。宋末張珏守重慶,城陷,順流走至涪,元人以舟師邀之,遂被執,至安西死之。又白馬砦,在州南。宋置。旁有白馬鹽場。大觀四年砦廢。
藺市。在州西六十里。宋開慶元年蒙古主蒙哥攻合州,命其將紐璘造浮橋於涪州之藺市以杜援兵,呂文德攻浮梁,力戰得入重慶是也。今爲藺市水驛。志云:州治南四里有馬援壩,爲伏波征武陵蠻時駐兵處,蓋傳訛也。○涪陵驛,在州治東,濱江水驛也。又東六十里至東青水驛,又東北八十里至酆都縣之酆陵驛。

武隆縣,州東南百七十里。東至黔江縣二百三十里。漢涪陵、枳二縣地,屬巴郡。唐武德二年析置武龍縣,屬涪州。宋因之,宣和初改爲枳縣,紹興元年復故。元仍曰武龍,明初改龍爲隆,仍屬涪州。縣無城。編戶二里。縣今省。

信寧廢縣,縣西百里。劉昫曰:「隋置信安縣,以境內有信安山而名。唐武德二年改曰信寧,屬義州。貞觀十一年州廢,來屬黔州。」宋因之,嘉祐八年省入彭水縣。今屬縣界,有巡司戍守。
龍橋山,縣東五十里。逶迤如龍,下有空洞。一名武龍山,唐以此名縣。○七龕山,在縣北二里。山高大,上有七穴。又青雲山在縣東北五里,縣北三十里又有鑽天山,皆以高聳得名也。
黔江,在縣治南。自彭水縣東北流入境,又折而西北流入涪州界。縣西三十里有白馬灘,西五里有石床灘,皆以形似名。又有關灘,在縣東五里。兩山排列,中多巨石,江經其間,飛湍激怒,聲震如雷。舊志:縣前江中有蜀江門灘,即關灘矣。今有關灘公館。○龍寶潭,在縣東北七十里。林箐幽絕,入可十里,平沙曠野,自爲一境。
信寧鎮。即縣西廢信寧縣,有巡司戍守。又縣東百五十里有郁山鹽課司。

彭水縣,州東南三百四十里。北至忠州五百九十里,東北至湖廣施州衛六百里。漢涪陵縣地,屬巴郡。晉屬涪陵郡,永嘉以後沒於蠻獠。後周武帝保定四年得其地,置羈縻奉州,尋改黔州。隋開皇十三年置彭水縣爲黔州治,大業初改州爲黔安郡。唐武德初復曰黔州,四年置都督府於此。十一年罷都督府,先天二年復爲都督府。天寶初曰黔中郡,兼督羈縻五十州。十五載又置黔中節度使,乾元初復爲黔州,都督府如故。大曆以後又改節度爲團練、觀察等使,元和三年復爲節度使。光啓三年曰武泰軍節度,天復三年王建移軍於涪州,黔州屬焉。宋仍曰黔州,亦曰黔中郡,武泰軍領羈縻州四十九。紹興以後領五十六州。紹定元年升爲紹慶府。元因之。皆治彭水縣。明初省府存縣,改屬涪州。縣無城。編戶八里。

廢黔州,即今縣治。本漢之涪陵縣也。《華陽國志》:「涪陵,巴之南鄙。漢興,置涪陵縣,常爲都尉理。山險水灘,人多獽、蜑。蜀漢置涪陵郡於此。延熙十一年涪陵大姓徐巨反,鄧芝討平之。晉仍屬涪陵郡。」《太康地記》:「涪陵在江之東。」是也。永嘉以後沒於蠻獠。後周保定四年蠻帥首領田思鶴歸化,因以涪陵地置奉州,尋改爲黔州。說者遂以黔州爲秦之黔中,非也。胡三省曰:「漢涪陵地大而遠,唐之夷、費、思、播及黔府五州悉涪陵地。晉季多故,涪陵陷於蠻獠。延至西魏,圖記不傳。後周始置奉州授蠻帥田思鶴,尋曰黔州。隋人因之,大業中又改黔安郡。因周、隋州、郡,遂與秦、漢黔中郡交互難辨。」今湖廣之辰、獎、錦、敘、溪、澧、朗、施八州,是秦、漢黔中地,與涪陵隔越峻嶺。嶺之東有沅江與諸溪並會而東注於洞庭湖,嶺之西有巴江水,亦名涪陵江,自牂牁北歷播、費、思、黔等州,北注岷江。以山川言之,涪陵與黔中炳然自分也。唐、宋皆置都督、節度於此,至明降爲屬州之邑,蓋因革不同矣。又《讀書雜記》:「杜氏《通典》雲黔州治彭水縣,即秦之黔中、漢之武陵地,權載之《觀察使廳壁記》有雲黔州地近荊、楚,候如巴、蜀、五溪襟帶蠻蛋聚落,《寰宇記》曰劉先主於五溪蠻地置黔安郡,即今黔州,《一統志》則雲自孫吳至梁皆爲黔陽地,皆未考黔州之爲涪陵也。」今黔中節鎮詳州域形勢。
盈川廢縣,在縣西南。劉昫曰:「唐武德二年分彭水地於巴江西置盈隆縣,屬黔州。先天元年避太子諱改曰盈川,天寶初改曰洋水。」宋因之,嘉祐八年省入彭水縣。又都濡廢縣,在縣南。唐貞觀二十年分盈隆縣置都濡縣,屬黔州。宋因之。嘉祐八年亦省入彭水縣。
洪杜廢縣,在縣東。劉昫曰:「唐武德二年分彭水置洪杜縣治洪杜溪,屬黔州。麟德二年移治龔湍。」宋仍屬黔州,嘉祐八年廢爲洪杜砦,屬彭水縣。○萬寧廢縣,在縣南境。本涪陵地,劉璋分立永寧縣,蜀先主改曰萬寧,晉因之,屬涪陵郡。《太康地誌》:「萬寧在涪陵郡南,水道九百里。」胡三省曰:「今費州是其地。」費州,見貴州思南府。
老鷹砦山,在縣治東。山形若鷹,宋元豐間屯兵於此以禦蠻寇。又壺頭山,在治西二里。亦高聳,以形似名。志云:縣治東又有甘山,峰嶺奇秀,泉石清幽。○摩圍山,在縣西隔江二里,道家以爲洞天福地。上有石泉,下有五龍室。蠻人呼天爲圍,以山高極天,因名。又十二盤山,在縣西二十里。山高險,盤折十二始至其巔。
獨勇寨山,縣東三十里。山險峻,昔人避亂居此,蠻獠不敢攻。又歌羅山,在縣東北四十九里,迴旋起伏,如歌羅然。蠻獠多倚阻於此。縣東二百四十里又有伏牛山,左右皆有鹽井。○惡崖,在縣西八里。高峻險惡,有小徑路出思州。志云:縣北五十里有側坡,崎嶇險側,有小路可通夔州。縣東百七十里又有梅子坡,路通湖廣之散毛、盤順、思南諸土司,爲襟要處。
涪陵江,在縣城西。亦曰黔江,亦曰巴江。自貴州思南府流入境,東北入武隆縣界。志云:縣北有木梭灘、上新灘、鹿角灘、石蛇灘,黔江經此,水勢最險,舟行必出所載,然後可行。又有曲尺、下巖、下新、替蛇、土腦五灘,水勢略平,舟過此入武隆境始爲安流。
水德江,在縣東南。其上源即烏江也。自貴州思南府流入界。入於涪陵江。
界山寨。在縣境。《宋志》:「彭水縣有洪杜、小洞、界山、難溪四寨。」○安定洞,在縣東南,接湖廣施州衛界。《宋志》:「施州南六百八十里至安定洞。」嘉祐三年詔以施州蠻向永勝所領州爲安定州,即安定洞矣。其相近者又有安遠洞,亦曰安遠州。宋天聖二年詔安遠等州蠻道遠,聽以方物留施州,蓋皆宋時羈縻蠻酋屯聚處。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