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四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十四 北直五 真定府 下一卷▶

北直五

編輯

真定府,東至河間府三百五十里,南至順德府二百八十里,西至山西太原府五百十里,西北至山西蔚州四百二十里,東北至保定府三百里。自府治至京師六百三十里,至南京二千二百里。

《禹貢》冀州地。周爲并州地。春秋時屬鮮虞國,後屬晉。戰國屬趙。秦爲鉅鹿郡地。漢初置恆山郡,後改常山郡避文帝諱,武帝分置真定國。後漢建武十三年並真定入常山國治元氏縣。魏復爲常山郡。晉因之改治真定縣。後魏亦曰常山郡移治九門縣。後周於郡置恆州。隋初廢郡存州治真定縣,煬帝復曰恆山郡。唐仍爲恆州,天寶初亦曰恆山郡開元十四年於恆州置恆陽軍。安史僭竊,因置恆陽節度。《通典》:「天寶十五載,改爲平山郡。乾元初,復爲恆州寶應初,爲成德節度治。元和十五年改爲鎮州避穆宗諱。天初,又改成德爲武順軍,以朱溫父名誠也。梁開平四年王附於晉,仍改曰成德。乾化五年軍亂,並於晉。五代唐初,建北都,改州爲真定府旋改置北都於太原,復曰成德軍。晉天福九年復曰恆州又改軍曰順國。開運三年陷於契丹,偽升爲中京。漢仍曰鎮州,尋復爲真定府仍曰成德軍。周又爲鎮州。宋仍曰真定府亦曰常山郡,成德軍節度。金因之。元曰真定路。明曰真定府,領州五,縣二十七。今仍曰真定府。
府控太行之險,絕河北之要,西顧則太原動搖,北出則范陽震懾。若夫歷清河,下平原,逾白馬,道梁宋,如建瓴水於高屋,騁駟馬於中逵也。蓋其地錶帶山河,控壓雄遠。往者晉得此以雄長於春秋,趙得此以縱橫於戰國。河北有事,滹沱、井陘間,馬跡殆將遍焉。漢既並天下,而平盧綰,斫陳,未嘗不取道常山、真定也。及赤伏中微,奸雄鼎沸,典午難作,胡羯雲翔,數百年中,其地有不被兵甲者乎?唐天寶之禍,安祿山以范陽精甲突出常山,渡河南犯。太守顏杲卿旋舉兵於後,斷祿山歸路,且阻其西入之謀,事未獲遂。既而李光弼、郭子儀相繼出井陘,入常山,屢敗賊兵,軍聲大振,漁陽之路再絕。會潼關陷賊入西京,光弼等引軍入井陘,而留兵戍常山。諸軍懼不能守,遣宗仙運請於信都太守烏承恩,曰:「常山地控燕薊,路通河洛,有井陘之險,足以扼賊咽喉。若移據常山,與晉陽相首尾,則盛業成矣。承恩不從。常山敗,而河北悉爲賊陷。其後藩鎮擅命,成德最強,以朱滔之凶橫,王武俊舉恆、冀之兵蹙之,幾不能軍。王承宗、王庭湊後先專恣,以天子之命,連諸道之兵,四面進討,相繼敗衄,莫克剪除也。五代時,契丹爲河北患,常恃真定以抗之。真定覆,而滹沱以南不可爲矣。宋以真定爲重鎮,河北之安危系焉。及釁起燕雲,而真定先罹其毒。蒙古取河北,亦以真定爲要地,屯兵置鎮,分轄三十餘城。及定都於燕,以近在畿輔,防維常切。明初既下燕都,遂取太原,亦道出真定。靖難之師,爭於真定間者,久而始決。蓋衿要所存,千古不能易也。宋祁曰:「河朔天下根本,而真定又河朔之根本。其地河漕易通,商賈四集,屯田瀦水,限隔敵騎,進戰退守,綽然有餘,故常倚爲北面之重。明季晉、豫多故,有草茅言事者,其略曰:「京師地偏東北,與中州分界差遠,緩急應援,常虞艱阻。邇者槍四出,狐豕載塗,觀其搏噬之情,必有突犯京師之意。其突犯也,必將招集黨類,厚氣並力,以幸一勝。京師禁旅,未盡精練,雖近有薊、永、宣大之師,然關門迫切,必多掣肘,持疑之間,便稽旬日,一有蹉跌,悔不可追。竊觀真定一郡,居京師之左掖,地廣力強,北向京師,東馳晉冀,南下相衛,皆近在數驛以內。山川關隘,既足以控守,而原陸平衍,復利於屯營。誠委任能臣,一更夙習,廣召募之方,嚴賞罰之典,訓兵積粟,先時而備。賊勢尚遠,則我厚集其力於近郊,以奇兵出賊不意,隨機撲擊,賊必畏懾不敢遽前。若賊以真定阻其鋒,將甘心焉,則塞井陘,據滹沱以持之。所屬列城,復堅壁清野以待之。賊既不得逞,必盡帥兇徒百計攻圍,求快其忿。俟其頓弊,然後出銳師以撓之。或京師禁旅,四方援師,四合以殲之,賊可平也。使賊避真定而不攻,圖出沒於紫荊、倒馬之間,我但明偵候,謹烽火,依險設伏,以寡制衆,以佚待勞,我必得志。若其南出魏、博,東趣深、冀,或紆道德、景,寇軼河間,或轉掠宣、大,窺伺居庸。我中權獨握,因形制勝,或絕其後,或翼其旁,悞其所向,乖其所之。彼縱得至京師,而情見勢屈,賊氣必衰,臨以大軍,必不戰而潰耳。然則列重兵於真、定,遠可以張折衝,近可以固門戶,無事則爲唇齒之形,有急即爲根本之備也。難者曰:「保定不設重鎮乎?曰:「保定去京師較近,而去晉、豫爲遠,昔日之備,在京師之西北,而今日之備,在京師之西南,事勢不同也。曰:「賊若分兵以綴真定,而以重兵疾走京師,京師既不獲真定之援,必且坐困,何如專事京營,俾足以居中應敵乎?曰:「不然。從來戰於城內,不如戰於城外,拒敵於百里之內,不如拒敵於數百里之外。且夫用兵之要,在得情勢。賊耽耽於京師,其攻真定之兵,必多而不整,貪而不忌。我多爲方略,一鼓殄之,乘初勝之氣,馳援京師,直壓賊壘,賊必震動。京師聞之,氣必百倍,此真滅賊之日也。夫滅賊者,利其聚,而不利其分。曹公破韓遂、馬超之軍,姚萇平雷惡地、魏揭飛之衆,其明驗也。今賊有必聚之情,又有必向京師之勢,而不早爲之計,禍至而圖之,豈有濟哉?時不能用。

真定縣,附郭。戰國時之東垣邑也。漢曰真定縣。元鼎四年置真定國治焉。後漢屬常山國。晉爲常山郡治。後魏因之。後周恆州亦治焉。隋大業中,爲恆山郡治。唐初仍爲恆州治。載初元年改爲中山縣。神龍初,復曰真定。自是州郡常治此。今編戶十四里。

東垣城,府南八里,即趙故邑也。《史記》趙武靈王二十年攻中山,取東垣。蘇秦說燕:「趙之攻燕也,不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東垣矣。漢八年高祖擊韓王信,餘反寇於東垣。十一年陳將趙利守東垣,高祖自將攻之,東垣降,改曰真定。後漢以後,縣皆治此。唐初移縣於今治。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博帥楊師厚自趙州趣鎮州,營於真定南門外,燔其關城。又龍德二年晉將李存進攻鎮州,營於東垣渡,夾滹沱爲壘。渡蓋以故邑名也。又鎮州牙城曰潭城。歐陽修曰:「常山宮後有池,亦曰北潭,州之勝遊惟此。故牙城謂之潭城。《城邑考》:「郡舊城周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宋初,韓令坤復修築之。前朝正統未,以乜先猖獗,命重臣鎮守,因增修城垣,浚治壕塹。嗣後以時修葺,爲門四,城周二十四里。
常山城,府西南十八里。本漢九門縣地。晉永和中,慕容雋攻冉閔,築壘於此,曰樂安壘。後燕時,亦爲戍守處。後魏道武登常山郡城,望安樂壘而美之,因移郡治焉。高齊復移郡治真定。隋開皇十六年分真定置常山縣,即故安樂壘也。大業初,復省入真定縣。
新市城,府東北四十里。其地有鮮虞亭,杜預以爲即古鮮虞國,白狄別種也。昭十二年晉假道於鮮虞以滅肥。尋曰中山。定四年中,晉荀寅謂中山不服。哀三年齊衛求援於中山,即鮮虞也。戰國時,樂羊爲魏文侯將,攻中山,三年而克之。沒爲趙地。秦屬鉅鹿郡。漢爲新市縣。景帝封王棄之爲侯邑,屬中山國。魏晉因之。晉隆安初,拓跋圍後燕中山城,慕容麟以城中飢困,帥衆出據新市。後魏亦屬中山郡。後齊、後周因之。隋大業初,省入九門縣。唐武德初,復置新市縣。五年廢爲新市鎮,屬九門縣。元和四年以王承宗拒命,詔諸道討之。白居易言:「河東易定兵討鎮冀,竟不能過新市鎮。是也。景福初,河東帥李克用合易定兵,攻成德帥王,戰於新市,爲所敗。克用退屯欒城。宋亦爲新市鎮。○權城,在府北二十里。《元和志》云:「古捷鄉也。後漢建武初,賈復大破五校於真定,蓋在此地。
滹沱河,在府城南一里。《圖經》云:「府背倚恆山,面臨滹水。是也。其上流自靈壽縣流入界,又東入藁城縣界。范成大曰,渡河五里,即州城。唐天寶末,李光弼入常山,史思明自饒陽趣救,光弼與賊夾滹沱而陣,敗卻之。光化三年朱全忠侵鎮州,前軍逾滹沱,攻南門,焚其關城,王懼而請和。五代梁龍德初,成德將張文禮弒其主,晉王存勗遣兵討之,渡滹沱,圍鎮州,夾漕渠以灌城,未下。二年晉將閻寶攻鎮州,寶築壘掘塹,決滹沱水環其城,內外斷絕,寶以城破在即,不爲備。賊來攻,遂壞長圍而出,寶敗保趙州。既而李存進攻鎮州,亦夾滹沱爲壘,與賊相持於東垣渡。舊有中渡橋,在府東南五里,跨河上。晉開運三年契丹趣恆州,晉杜威御之,至中渡橋,契丹已據橋,晉軍爭之,契丹焚橋而退,與威夾河而軍。李謂威曰:「今多以三股木置水中,積薪布其上,橋可立成,因與恆州合勢擊之,彼必遁。威不從,尋以其衆降契丹。及契丹入汴,遷晉王於北荒。晉主至中渡橋,見威寨,慟哭而去。胡氏曰:「中度橋,州人津渡之所也。其上下流各有渡,故此爲中渡。宋熙寧九年程於此創系浮橋。元豐五年轉運副使周革言:「浮梁增費數倍,既非形勢控扼,請易以板橋,至四五月防河即拆去,權用船渡。從之。今府南跨河有通濟橋,猶沿其製。又滹沱河流迅急,每患漂溢,歷代皆修築堤防以御之。金大定八年決真定堤岸。十七年決郡西白馬岡。元大德十年決堤浸城。至大初,復漂南關百餘家。延以後,屢屢修築,爲患未已。《堤防考》:「府西滹沱河北,舊有曹馬口堤,長三十餘里,以護城垣。宋天聖間,堤壞,尋復修築。前明成化十三年大水,堤復潰,水勢逼城西南隅,壞民廬舍,關城中幾爲巨浸。守臣田濟請於舊河數里外,鑿新河,延袤十餘里,分殺其流。復築堤以御舊河之水,於是水有所歸。復於新河北築堤,長四千餘丈,環拱關南,公私攸賴。自是屢有決溢,皆因舊址疏築。餘見前大川滹沱。
滋河,府北三十里。源出山西蔚州靈丘枚回嶺,經靈壽縣,入行唐縣之張茂村,伏流不見,至府北南孟社復出。東經藁城縣北,無極縣南,又東北入祁州深澤縣境,會於唐河,即安州易水之上源也。○西韓河,在府西二十里,源出大鳴泉,西南流注於滹沱。《志》云:「韓信伐趙時經此,因名。
大鳴泉,府西二十里,西韓河發源處也。又有韓家、曹馬口等泉,凡四十餘穴,溉田百餘頃。又雕橋泉,在府西十五里。橋跨西韓河上,其下有泉四十五穴,歲久淤塞。前朝宣德初,重浚以溉田,大爲民利。
白馬關,在府西北。《唐志》鎮州有白馬關,臨滹沱河,旁有白馬岡,因名。金大定十七年中,滹沱河決,白馬岡關始廢。前朝永樂四年詔修滹沱河白馬口堤岸,即此。
醴泉驛,在府南。唐置。天寶十四載,常山太守顏杲卿遣兵襲執安祿山將何千年於醴泉驛。是也。胡氏曰:「驛在常山郡界,南直趙郡。今府治南有恆山驛。
井陘縣,府西南百五十里。東北至平山縣八十二里,西至山西平定州二百里。漢縣,屬常山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仍屬常山郡。隋屬恆州。開皇十六年置井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恆山郡。義寧初,置井陘郡。唐武德初,復置井州。貞觀十七年州廢,縣仍屬恆州。宋熙寧六年省。八年復置,兼領天威軍,仍屬真定府。金天會七年改置威州,亦曰陘山郡。元徙州治水,以縣屬廣平路。明初,仍屬真定府。今城周四里,編戶十三里。
葦澤廢縣,縣西北二十五里。隋開皇十六年置葦澤縣,屬井州。大業初,廢。義寧初,復置,屬井陘郡。唐初屬井州。貞觀初,廢入井陘縣。又樂陽城,《志》雲在縣東北七十里。漢縣,屬恆山郡。後漢省。○秀林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城邑考》:「後魏賊杜洛周、葛榮遣其黨王秀林築此城,因名。
天威城,縣東北五十里。宋初置天威寨於此,尋曰天威軍。熙寧八年移井陘縣治焉。金初,置威州,亦治此。後仍還舊治。今亦謂之威州城,又名威州堡,亦曰井陘店。又縣西南二十五里,有靈真城,《志》雲韓信伐趙時築。魏收《志》井陘縣有回星城,即此城矣。《邑志》:「縣西三里有新教場,即古回星城,以在回星河側而名。恐悞。又縣北二十五里,有橫州城,未詳其所自。
陘山,縣東北五十里。井陘之險,爲河北、河東之關要。今縣境諸山錯列,大約與陘山相連接,俱太行之支隴也。詳見前重險井陘。
城山,縣東南三十里,一名障城山。以山似城垣而名。金末,武仙餘黨趙貴等據山侵掠,蒙古將焦德裕擊平之。明初,大兵下井陘,別將費聚取城山寨。是也。又東南二十里有神山,巖谷幽邃。○射垛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志》云:「秦王翦伐趙,下井陘,嘗射垛於此。又東南十里爲蒼岩山,峰巒疊翠,高出雲表,中有石泉,雖旱不竭。又劍山,在縣東十里,山峰高秀,如劍卓立,因名。
大臺山,縣西北二十里。址削頂平,雄秀甲於封內,亦名五峰山。宋靖康間,女真入犯,居民多避兵於此。○觀音坨山,在縣北四十里,孤峰插天,盤亘千仞,上可容千餘人。中有清泉,飛瀑繞流而下。其相近有鹿耳嶺,山脅兩開,形如鹿耳,因名。《志》云:「縣西十里有百華山,林壑深邃,石磴崎嶇。
雲鳳山,縣東北四十里。山勢迴翔,有險可恃。元末,土人保此,曰鳳山寨。又東北四十里,有鑾臺山,相傳隋文帝曾駐於此。○兩下嶺,在縣西三十里。山脊隆起,東西陡削如牆壁然。又縣東南八十里,有石牆嶺,懸崖險峻,有路僅通一線。《志》云:「驢橋嶺,在縣西十里,嶺口爲戍守處。又有長銀洞,在縣東南四十里,相傳舊嘗產銀。
甘淘河,縣東南十五里。其地有柏山岩,河流繞其下,一名冶河。其上源出山西平定州。流經縣境,合於綿蔓水。又東北流入平山縣界,合於滹沱河。《元史》:「滹沱在真定境中,每患決溢。議者謂滹沱河源本微,與冶河初不相通,後二水合流,其勢始盛,因分引冶河東出,滹沱稍減。至大初,滹沱復決真定南關,仍合於冶河。自是數有決溢之患。
綿蔓水,在縣南門外。源亦出平定州也。東流入縣界,經城南,至縣東二十里洪口橋,入於甘淘河。一名阜漿水,又曰回星水。孔穎達曰:「韓信出背水陳,蓋在綿蔓水上。《郡志》縣東北二十五里有微水,亦流入甘淘河。○七里澗,在縣東北,諸山溪之水在縣北境者,皆匯流於此。南入綿蔓河,霖潦暴作,行路皆絕雲。《輿程記》縣東北五十里有石橋,跨七里澗上。又東北十里爲平望橋,接獲鹿縣界。
故關,縣西三十五里。道出井陘,此又爲控扼之要,自昔置關於此。唐長慶初,裴度出故關討王庭湊。是也。元末爲故關山寨。明初,大軍取真定,徐達帥師度故關,遣別將取亂柳寨而還。正統二年修築關城,分兵防戍。嘉靖二十年增設將領駐守。二十三年更營新城,益兵防禦,自是常爲重地。《關隘考》:「故關南北,山阪回環,南連讚皇、元氏,外通平定、樂平。所轄隘口,凡三十有六。今亦見山西平定州。
承天鎮,縣西北六十里,即故承天寨也。南至故關二十里,西接山西平定州之葦澤關。一名娘子關,關蓋以妒女祠而名。舊《經》云:「承天鎮有妒女祠,介山氏之廟也。唐武后幸河東,道出祠下,懼致風雹,欲別開道以避之。狄仁傑曰:「一人行幸,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避?遂止其役。駐蹕祠下,風停雨息。鎮,乾元初置承天軍於此。長慶元年王庭湊以成德叛,裴度自將兵出承天軍故關以討之。光化二年汴將葛從周救魏博,破幽州兵,乘勢自土門攻河東,拔承天軍。五代梁乾化初,趙王會晉王存勗於承天軍,共謀伐梁。石晉末,劉知遠舉兵河東,遣兵戍承天軍。既而契丹自汴北還,至恆州,襲擊承天軍,戍兵潰,契丹焚其市邑。知遠復遣將葉仁魯襲克之。宋白曰:「承天軍近太原東鄙,土門路西出之衝也。宋初亦爲承天軍,屬河北路。後爲承天寨,屬平山縣。沈括曰:「鎮州通河東有兩路,一曰飛狐路,在大茂山西,自銀冶寨出倒馬關,至代州。石晉割地與契丹,以大茂山分脊爲界,銀冶寨已不通行矣。惟北寨西出承天軍,可至河東,然路徑峭狹。胡三省曰:「井陘娘子關西南,即是承天寨。西出即平定軍北寨,今阜平縣也。明仍爲承天鎮,亦曰娘子關,設兵戍守。嘉靖二十一年增置官兵。明年,築城爲固,與故關相唇齒。《輿程記》:「自娘子關折而西南,歷乏驢嶺等四口,凡八十里,而至故關。似悞。
達滴崖口,縣西北九十里,東南至故關六十里。《關隘考》:「自達滴崖以下,凡十二口,爲故關北路。正統四年於達滴崖置戍。嘉靖二十四年又增兵防禦。其相近有牛道嶺、橫河槽等口,俱嘉靖中設官兵防守。○嘉峪溝口,在娘子關西,去故關亦二十里。又故關北有甘淘溝口,又西北爲乏驢嶺口,北六里爲娘子關,皆戍守處也。
泉水頭口,縣西南九十里,北去故關六十里。《關隘考》:「自泉水頭以下,凡二十三關口,俱爲故關南路,而泉水頭備禦尤切。嘉靖二十一年特設官兵防守。其相近有磨石崖等口。○大石板口,在縣西南百十里,嘉靖中設兵戍守。又有泥凳子口,在縣西南百四十里。其相近者,有後溝、虎寨溝等口,入山西樂平縣界。稍北,有不禿嶺等口,入山西平定州界。俱嘉靖中設官兵戍守。
白眉寨,縣西南三十五里。據山爲險,形勢雄峻。有天橋,樵採者仄足而度。又西南爲牛欄寨,亦曰牛山寨,四面陡絕,上有清泉流繞。又五峰寨,在故關東北三十里,有五峰相峙,因名。關北又有陳山寨,高峻崎嶇,險不可攀。元末,民多避亂於此。《志》云:「縣境諸寨環列。明初,大軍出井陘,定山西,降下車子、城山、鐵山、七垛等寨,蓋皆土豪據險自守處。今故址猶存,寨名參錯不可悉數。
柏井驛,在縣西。《輿程記》自故關西四十里,曰柏井驛,接山西樂平縣界。又陘山驛,在今縣治東。

獲鹿縣,府西南五十里。西至井陘縣九十里,北至平山縣八十里。漢石邑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置鹿泉縣於此,屬井州。大業初省。唐初復置,屬恆州。武德四年仍屬井州。貞觀十七年州廢,還屬恆州。至德初,改爲獲鹿縣。宋開寶六年以石邑縣省入,屬真定府。金興定三年改爲鎮寧州。元初曰西寧州,尋復曰獲鹿縣,屬真定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二里。

石邑城,在縣西南。戰國時趙邑也。《史記》趙武靈王二十年攻中山,取石邑。又秦末,趙王武臣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陘,未能前。即此。漢因置石邑縣,屬常山郡。後漢省。晉復置。後魏因之。北齊廢井陘,改石邑曰井陘。隋開皇六年復曰石邑。義寧初,置常山郡,治石邑。武德初,改恆州。四年始徙州治真定,而石邑屬之。天寶末,李光弼至常山擊史思明,遣裨將張奉璋戍石邑,賊將蔡希德來攻,拒卻之。《括地誌》:「石邑縣在鹿泉縣西南三十五里。蓋縣當井陘之口,向爲要地。宋開寶六年始省入獲鹿。《寰宇記》:「今縣北八里有竇建德寨,即古石邑城。似悞。
綿曼城,在縣西。漢置縣,屬真定國。後漢建武初,真定王揚與綿曼賊交通,帝遣耿純以計誅之。封郭況爲綿曼侯,邑於此,尋廢。章懷太子曰:「故城在石邑西北,俗音訛,謂之人文城。
抱犢山,縣西八里,本名山。讀曰蔽。韓信伐趙,使人持赤幟,從間道登山,而望趙軍。即此山也。後魏葛榮之亂,百姓避之,抱犢上山,因改名焉。山四面險絕,頂有二泉。山之陽,又有交龍洞。隋仁壽末,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劉建圍井陘,李子雄發幽州兵擊之,破建於抱犢山下。金末,恆山公武仙置抱犢寨,據險自守。蒙古將史天澤屯真定,以高公、抱犢諸寨爲武仙巢穴,攻破之。即此。又奇石山,在縣西北二里,《志》以爲縣之鎮山也。又縣東南十二里,有橫山。
西屏山,縣西南三十里。高數百仞,峰巒連亘,宛如列屏,爲一郡之勝。《志》云:「山西去井陘縣四十五里。山亘兩縣間,層崖幹霄,形如臥虎,一名虎山。東有黑風洞,迤邐而入,可容千人,兵亂時居民多避於此。《郡志》云:「虎山在縣東北七里,其勢雄峙,一名虎峰。○海螺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山綿延聳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縣。山之陽,岩洞深邃,相接如門屋,曰連珠洞。
井陘水,在縣西南。自井陘縣境流入,下流注於滹沱,今涸。《水經注》:「井陘水,世謂之鹿泉水。東北流,屈經陳餘壘。又東注綿曼水,即汦水也。韓信斬陳餘於此。
大唐渠,縣東北十里。其上流自平山縣境,導太白渠之水,分流入縣境,以溉田。《唐會要》:「縣有禮教渠。總章二年自石邑縣引太白渠,東流入真定縣界。又天寶二年自石邑引大唐渠,東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以資灌溉。是也。今廢。
土門關,縣西十里,即井陘關,亦曰井陘口。《唐志》:「縣有井陘關,一名土門關。蓋井陘在縣界也。或以爲即故關。故關,蓋井陘西出之道耳。詳見重險井陘。
方嶺寨,在西屏山麓。元末居民置寨於此,據險自保處也。又高公寨,在縣西南三十七里,山溪阻隘。金末,武仙據守於此,爲蒙古將史天澤所陷。《志》云:「今縣治西有鎮寧馬驛。

元氏縣,府西南九十里,東至趙州四十里。戰國時,趙公子元之封邑。漢置縣,爲常山郡治。後漢因之。晉改屬趙國。後魏屬趙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仍屬趙州。唐因之。五代唐改屬真定府。今城周五里,編戶十七里。

元氏城,縣西北二十五里,故趙邑。《史記》:「趙孝成王十一年城元氏。漢置縣治焉。更始封其宗室歙爲元氏王。光武初,大破尤來、大槍諸賊於元氏。建武四年討彭龍,幸元氏,陰後從行,誕明帝於此。章帝元和三年北巡,還幸元氏。晉及後魏縣皆治此。隋復置元氏縣,始移今治。唐景福二年李克用攻王,入井陘。幽州帥李匡威救,敗河東兵於元氏。克用還邢州。光化三年朱全忠自州而北侵鎮州,引兵至元氏,王懼,遂請和。五代晉開運初,契丹入寇,建牙元氏,即今縣矣。
上原城,在縣西,亦趙邑也。《史記》:「趙孝成王城元氏縣上原。孔氏曰:「上原在元氏西,以地勢高平而名。又靈山廢縣,在縣西北,隋開皇十六年置。大業初,廢入元氏縣。
封龍山,縣西北五十里。《史記》:「趙武靈王伐中山,取封龍,蓋因山以名邑。《唐十道志》:「封龍,河北之名山也。本名飛龍山。山勢如伏龍欲飛舉狀,峰巒泉石,回環錯列,稱爲奇勝。其最著者爲龍首、熊耳、華蓋諸峰。晉永嘉三年幽州都督王濬遣其將祁弘率鮮卑擊石勒,戰於飛龍山,勒大敗,退屯黎陽。《括地誌》云:「封龍山,在鹿泉縣南四十五里,蓋山當兩邑之交也。
無極山,縣西三十五里,以峰巒高聳而名。縣西三十里,曰靈山,與無極山並峙。又長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黃山,與封龍山隔溪相對。又西北十里,曰白石山。《志》云:「無極諸山與封龍山,皆岡脈相接,所謂縣境六名山也。後漢光和中,俱錫以封號,載在《祀典》。
石溜山,縣西北二十五里。岩石環列,旁有長溪迴繞,下注深壑,可引以溉。又有九女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以九峰並列而名。又西北二十里,曰磨盤山,山頂平圓,俗呼磨兒寨。
割髭嶺,縣西北七十里,中有徑通井陘。《紀勝》云:「光武略定河北,駐蹕元氏。尤來、大槍之徒,皆割髭變貌,由此遁去,嶺因以名。《井陘志》嶺在井陘東南五十里,蓋兩縣相接也。又孟嘗岡,在縣西十五里,相傳田文曾經此。東有雞鳴口,道深阻,竊掠者恆聚於此。
槐水,縣西南六里。源發贊皇縣之黃沙嶺,東流經縣界,又東南歷高邑柏鄉縣,達寧晉縣入胡盧河。即野河之上源也。
汦水,縣南五里。汦,音脂。源出封龍山,東南流入趙州之臨城縣境,下流亦合於胡盧河。水北有韓臺,相傳韓信破趙,斬成安君時,建幕於此。今臺在縣南三里。《水經注》:「汦水,即井陘山水也。《邑志》云:「汦水流合於槐水,在縣西南六里,地名紙屯渡口。○沙河,在縣西北八里,西山諸水所匯流也。自縣境東流入欒城縣,合於洨水。
葦箔嶺口,縣西八十里,北至故關亦八十里。正統四年設。嘉靖二十年增置官兵於此。《志》云:「縣西七十五里有蒼岩道口,七十里有孤撮嶺口及短嶺兒口,其相近者有鴿子嶺口。縣西六十里,又有青草峪口,俱太行山徑路出山西處也。有官軍戍守。
南莊集,縣西北四十里。其相近者,爲鹿臺寨。又有三公等寨,凡十餘處,俱在縣西七十餘里,兵亂時邑人保聚處也。其地皆連接山西界。○韓臺,在縣南三里汦水之陽,有土阜連屬不絕。韓信出井陘攻趙,嘗屯於此,因以名臺。

靈壽縣,府西北六十里。西至平山縣五十里,東至定州行唐縣四十五里,東北至定州百二十里。戰國時中山國地。漢置靈壽縣,屬常山郡。後漢及晉因之。後魏仍屬常山郡。後周置蒲吾郡。隋初郡廢,縣屬恆州。義寧初,置燕州於此。唐初州廢,縣屬井州。貞觀中,還屬恆州。宋熙寧六年省入行唐縣。八年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十三里。

靈壽城,在今縣城東。《漢志》:「中山桓公徙都靈壽。《史記》:「樂羊爲魏文侯將,攻拔中山,封之靈壽。又趙惠文王二年主父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漢因置靈壽縣。又縣治西北有趙王城,相傳趙武靈王所築,中有趙王臺。
楸山,縣西北五十里。山多楸樹,因名。東接鳳凰石山,兩山夾峙,道出其中,謂之龍門口。《志》云:「鳳凰石山,峭壁萬仞,登陟甚難,絕頂有石嵯峨,狀如飛鳳。一名魯伯院山。又朱山,在縣西北九十里,上有寨場。○富豪寨山,在縣西北九十里,北接阜平縣界,峭壁聳立,登降危險。半嶺有石堂,絕頂有寨場。一夫據險,千人莫當也。
大吃水溝山,縣西北百五十里,山北即團箔口。兩山對峙,出礦,流民多嘯聚於此。又西北十里,曰銀洞山。又十里爲四嶺山。○滴水塘溝山,在縣西北百三十里,山形峭拔,麓有石洞,泉出其中。
長崗嶺,縣北十五里。突起一山,盤亘甚遠。又橫山嶺,在縣西北八十里,高聳幹霄,雖晴明時,嵐霧嘗蒙其上。又沙嶺,在縣西北百三十里。又縣西北百九十里有六嶺。六嶺相連,其北屬阜平縣界。
滹沱河,縣西南二十里。自平山縣流入境,又東流入真定縣界。
衛水,縣東北十里。俗呼雷溝河,源出恆山。《禹貢》:「恆衛既從。即此衛水也。《漢志》:「衛水出靈壽縣東北,東入滹沱河。
滋河,在縣北五十里。自山西靈丘縣流入界,又東入行唐縣境。
松陽河,在縣治南。源發楸山,東南流入於滹沱。又聖水,《志》云:「出縣西北二十五裏白石村,謂之聖水窪,亦曰聖水峪。上有清風寨。又西北六十五里有大鳴川,源出橫山嶺西團箔口東,俗呼錦繡大明川。下流俱注於滹沱。○溫泉,在縣治東北二里,俗呼泥河,水隆冬不凍。下流入松陽河。泉旁多稻田,俱賴灌溉。
白草溝口,縣西北百六十里,北至龍泉關百二十里。正統九年設官兵戍守。其相近者,曰古道溝口、道庵溝口,俱嘉靖二十四年設兵戍此。又車孤駝口,在縣西百五十里,北至龍泉關百四十里,正德二年建城置戍。諸口皆有徑道,可達山西。
藁城,縣府東南六十里。東至晉州四十里,東北至祁州深澤縣九十里。漢曰藁城縣,屬真定國。後漢廢。魏收曰時屬鉅鹿郡,今《漢志》不載。後魏復置藁城縣,屬鉅鹿郡。北齊改爲高城縣,鉅鹿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趙州。開皇十年置廉州於北。十八年復改縣爲城。大業初,州廢,縣屬趙郡。義寧初,復置鉅鹿郡。唐初復改廉州。武德五年突厥寇廉州,即此。貞觀初,州廢,縣屬恆州。天初改爲平。五代梁開平三年趙王附晉,復故。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初置永安州,尋廢,仍曰藁城縣。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九門城,縣西北二十五里。戰國時趙邑。《史記》:「趙武靈王十七年王出九門爲野臺。惠文王二十八年罷城北九門大城。漢置九門縣,屬常山郡。後漢及晉因之。永和七年燕慕容恪徇常山,軍於九門。隆安初,拓跋圍中山,徙軍常山之九門。尋亦爲九門縣,徙常山郡治焉。北齊縣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恆州。義寧初,曰九門郡。唐武德初,改置觀州。五年州廢,仍屬恆州。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叛,陷常山,城、九門皆爲賊守。李光弼復常山,敗賊將史思明。思明退入九門。既而郭子儀、李光弼合軍擊思明於九門城南,大敗之,遂復取九門、城。未幾,光弼等退入井陘,二城復陷。元和十一年義武帥渾鎬奉詔討王承宗,奏破其兵於九門。五代梁龍德二年晉將李嗣昭攻鎮州叛將張處瑾,處瑾遣兵迎糧於九門,嗣昭設伏於舊營邀擊,殺獲殆盡。舊營,在鎮州城下,先是閻寶圍鎮州結營處也。宋開寶六年省九門縣入城。
宜安城,縣西南二十五里。戰國時趙邑。《史記》:「秦始皇十四年伐趙,取宜安。又趙將李牧擊秦軍,取宜安,走其將桓。《輿地記》云:「宜安城,李牧所築。旁有土山岡阜崛起。又有臺,高數仞,俗猶呼爲李牧臺。或以爲耿鄉也。《水經注》:「太白渠水自關縣,又東經耿鄉南。世祖以封耿純爲侯國,世謂之宜安城。隋義寧初,置宜安縣於此,屬鉅鹿郡。唐初屬廉州。武德四年廢。○信義城,在縣西北。唐初置信義縣,與新市縣並屬觀州。武德五年省入九門縣。
柏肆城,縣北三十里。本漢藁城縣地。晉爲下曲陽縣地,屬趙國。晉季之亂,置塢於此,曰柏肆塢。隆安初,拓跋攻燕信都,將北還。慕容寶聞之,自中山悉發其衆,屯於曲陽之柏肆,營滹沱河北以邀之。至,營於水南。寶潛師夜襲,爲所敗,奔還中山。即柏肆塢也。隋開皇十六年置柏肆縣於此,屬廉州。大業初廢。義寧初復置,屬鉅鹿郡。唐武德初,屬廉州。五年省入藁城縣。○新豐城,在縣東北。隋義寧初,置新豐縣,屬鉅鹿郡。唐初屬廉州。武德四年廢入城縣。
肥累城,縣西南七里。古肥子國,白狄別種也。後並於晉。《史記》趙王遷三年秦攻赤麗、宜安,李牧與戰於肥下,卻之。孔氏曰:「戰於肥累之下也。漢置肥累縣,屬真定國。後漢省。魏收《志》城有肥累,即此城也。又赤麗城,闞る曰:「在肥累故城南。
滹沱河,縣北一里。自真定縣流入境,經故九門縣城南,爲逢壁渡。唐天寶末,李光弼自常山擊史思明,掩殺賊衆於逢壁。思明失勢,退入九門。即此。又東經縣北,入晉州界。明建文三年燕王敗平安等軍於單家橋,遂西趣真定,渡滹沱河,與安等戰於藁城,安等敗績。單家橋,見河間府獻縣。
滋水,縣北三十餘里。亦自真定縣流入境,又東入無極縣界。《志》云:「縣西南二十五里,舊有酈陽水,其西爲泥陽坂,今涸。又牧道溝,在縣西北七十五里。其水四時不竭,土人種藝其間,資以灌溉。
耿鄉,《志》云:「在縣西一里。後漢初,耿氏宗族所居,光武因封耿純爲耿鄉侯,即此。又平將軍壘,在縣北十二里,即建文中平安屯兵禦燕師處。
示衣坂,在縣西北三十里路側。唐天寶未,安祿山陷城。常山太守顏杲卿以力不敵,至城迎見。祿山以金紫衣畀之,令仍守常山。杲卿歸至中途,駐坂側,顧長史袁履謙曰:「何爲著此衣?因相與起兵討祿山。後人遂以名坂。○塌子口,在縣西三十五里,滹沱河渡口也。相傳馮異從光武定河北,嘗渡此,略下中山諸郡。《邑志》云:「縣西北七十里有叉頭村巡司,蓋與龍門口相近。
欒城,縣府南六十里。南至趙州三十五里,東北至藁城縣四十里。春秋時,晉之欒邑。漢置關縣,屬常山郡。後漢改置欒城縣。三國魏廢。北魏復置,屬趙郡。北齊又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欒州。大業中,仍屬趙郡。唐屬趙州。大曆三年改屬鎮州。天初,更名欒氏,尋復故。今城周四里,編戶一十二里。
關,縣城今縣治。春秋時,晉欒武子封於此。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欒。是也。漢爲關縣治。建武中,以張況爲常山關長,即常山郡關邑長矣。尋改曰欒城。《括地誌》:「東漢改置欒城縣,在關縣故城西北四十五里。後魏太和十九年復於故關城置欒城縣。今縣治東南有關城驛,蓋以故關城而名。
臥龍岡,縣東八里。盤曲如臥龍,今俗名浪頭丘。《志》云:「縣城南有三丘並峙,高四丈餘,曰南容村丘。縣西北舊縣址東,又有董保丘,高三丈餘,今爲欒城鋪。又有彪塚丘,在縣西三里,高二丈餘。
洨河,縣西十二里。《漢志》:「源出井陘山,東南至癭陶入汦。洨,讀曰效。今自平山縣甘淘河分流,東南入縣境。元氏縣之沙河,東北流合焉。又東南經趙州南,下流注於胡盧河。《宋長編》:「咸平五年河北漕臣景望,開鎮州常山南河入洨水,至趙州,以利漕。即此。
冶河,在縣城西北隅。舊時冶河自平山縣東南流經此,又南經寧晉縣入大陸澤。其後冶河自平山縣東北流,合於滹沱。滹沱不能容,決溢爲害。元至元末,議引冶河分流。工成,滹沱水勢遂殺。數年,下流漸湮,仍自舊口決入滹沱,衝囓爲害。皇慶初,又議自平山縣城西北改闢河道,下至寧晉,疏淤淀,固堤防,使冶水仍入舊河,則滹沱勢分,真定之害必少。但欒城地形頗低,擬於縣北聖母堂東冶河東岸,開減水河一道,以殺其勢。於是冶河復導流於此。未幾復廢。或以此水爲滹沱分流。悞也。俗亦謂之運糧河,或以爲即漢之太白渠。《漢志》:「太白渠首受綿曼水,東南至下曲陽,入斯洨。蓋流經縣境矣。《元和志》斯洨水在縣西北二十〔裡〕,即太白渠也。又縣南五里有龍潭灣,亦昔時冶河支流也。
殺胡林,縣北十五里。宋白曰:「唐武后時,突厥入河北,官軍襲擊之,羣胡死於此,因名。石晉末,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既而北還,至臨城病作。及欒城,病甚,行至殺胡林而死,即此地也。

無極縣,府東八十里。北至定州九十里,東至祁州深澤縣四十里。漢毋極縣,屬中山國。後漢因之。晉省。後魏太和十二年復置,屬中山郡。北齊屬恆山郡。隋屬定州。唐初屬廉州,貞觀初仍屬定州。武后萬歲通天二年改毋爲無。景福二年置祁州治此。五代因之。宋景德初,祁州移治蒲陰縣,仍屬定州。明初改今屬。城周五里,有門三,編戶十三里。

毋極城,在縣治東北一里。漢縣治此。晉省。永和八年蘇林起兵於毋極,自稱天子,燕慕容恪擊平之。太元九年丁零翟遼爲後燕慕容農所敗,自魯口退屯無極,農屯槁城以逼之。後魏復置縣於此。唐景福中,置祁州,改營今城。光啓初,成德帥王遣兵侵易定,帥王處存攻無極。河東帥李克用救易定,敗成德兵於無極。即今縣也。魯口,見饒陽縣。
苦陘城,縣東北二十八里。戰國時中山國屬邑。後屬趙,趙人陳餘數遊苦陘,即此。漢置縣,屬中山國。後漢建武初,封杜茂爲侯邑。章帝北巡,改曰漢昌。魏主丕改曰魏昌。晉因之,仍屬中山國。後魏屬中山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曰隋昌,屬定州。唐武德四年改曰唐昌。天寶初,改曰陘邑,仍屬定州。宋初亦爲陘邑縣,尋省入無極。杜佑曰:「唐昌東北有中山故城,即慕容垂所都。或曰非也。晉時,魏昌縣別名陘城,亦作城。隆安初,燕慕容寶棄中山,走龍城,與慕容麟遇於城。則垂都不在唐昌矣。《括地誌》漢中山國有陘城,即苦陘雲。
新城,縣西二十八里,漢之資亭也。《耆舊傳》:「中山靖王七代孫彌子徵匈奴有功,封資亭侯。以資水經此而名。後魏太武南侵,築城於此,謂之新城,亦曰資城。魏收《志》:「無極縣有新城。是也。唐光啓初,李克用救易定,敗成德兵於無極。成德兵退保新城,克用復進擊,大破之,拔新城,又追敗之於九門。五代梁龍德初,契丹圍定州,晉王存勗自鎮州馳救,至新城,契丹前鋒已自新樂而南。晉王進至新城北,半出桑林,契丹見之驚走。新城,蓋與定州新樂縣接界也。又有康城,在縣北五里,相傳慕容燕所築。一名康王臺。又有安鄉城,在縣南六里。《元和志》:「魏明帝封甄逸爲安鄉侯。蓋邑於此。
無極山,縣西南三十里。縣以此名。《志》云:「山脈自元氏縣封龍、無極諸山而來。此山雖不甚高,而托體崇宏,故仍冠以無極之名。亦以由此而西,太行綿亘,大山長谷,邈無窮盡也。
滋水,縣南六里。舊《志》謂之資水。自藁城縣流入境,又東北入祁州深澤縣界。城南舊有資河堤,今廢。霖潦時,輒有漲溢之患。又木道堤,在縣西北。沙河自定州流經縣界,入祁州境,恃此堤捍禦。堤廢,恆自李家口決入,爲民害。
廉臺,縣西十三里。相傳以廉頗名。《晉•地道記》:「魏昌縣有廉臺。永和八年魏冉閔軍於安喜,燕慕容恪引兵隨而擊之,閔趣常山,恪追及於魏昌之廉臺。及戰,遂獲閔。賈耽曰:「廉臺在無極,晉以毋極併入魏昌,故在魏昌境內。魏收《志》:「毋極有廉臺。是也。又有扈臺,在今縣城西北,高出林阜,爲邑之勝。○虛糧塚,在縣西二十五里,有阜數十,俱高丈餘。相傳昔時爲虛糧誑敵處。
平山,縣府西九十里。西南至井陘縣八十二里,西至山西盂縣百八十里。春秋時晉之蒲邑。漢因置蒲吾縣,屬常山郡。後漢因之。晉仍曰蒲吾縣,亦屬常山郡。後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房山縣,屬恆州。義寧初,又置房山郡。唐武德初,改郡爲岳州。四年州廢,縣仍屬恆州。至德初,改爲平山縣。今城周四里。編戶二十一里。
蒲吾城,縣東南二十里。戰國時,曰番吾,爲趙之重地。蘇秦曰:「秦甲度河逾漳,據番吾,則兵必戰於邯鄲之下。張儀亦曰:「據番吾,迎戰邯鄲下。又曰:「秦趙戰於番吾之下,再戰而再勝秦。《史記》:「趙王遷四年秦攻番吾。李牧與戰,卻之。即蒲吾也。漢置蒲吾縣。晉及後魏縣皆治此。隋大業初,省入井陘縣。義寧初,復置。唐初屬井州,貞觀初復廢入井陘。魏收《志》:「蒲吾縣有嘉陽城。《寰宇記》:「嘉陽城在今縣東十八里,即漢之蒲吾縣治。恐悞。又有西平州城,在縣西門外。相傳昔嘗置州治此,未詳所據。
桑中城,在縣東南。漢縣,屬常山郡。宣帝封趙頃王子廣漢爲侯邑。後漢廢。《水經注》蒲吾縣東南有桑中故城,俗謂之石勒城。晉永和六年冉閔之亂,後趙故將楊羣據桑壁。蓋即桑中城矣。
房山,縣西北六十里。《漢志》註:「蒲吾縣有鐵山,即房山也。後漢章帝元和三年幸趙,祠房山。俗呼爲王母山,以有西王母祠而名。亦曰西山。五代梁貞明中,趙王盛飾館宇於西山,每往遊,輒經旬月。既而自西山還,宿鶻營莊。軍中作亂,乃還鎮州。鶻營莊,在縣西十餘里,時亦爲遊宴處。○東林山,在縣北二十里。其西爲西林山,岡巒相接,皆有泉石之勝。
叱日嶺,縣東南四十五里。唐景福二年李克用敗成德兵於平山,進攻天長鎮。成德帥王出兵赴救,克用逆戰於叱日嶺,大敗兵。近《志》云:「今井陘縣東北三十五里有赤石嶺,本名叱日嶺。今亦名青泉嶺,蓋舊屬平山縣界雲。
滹沱河,縣北十里。自山西盂縣流入界,又東入靈壽縣境。北魏孝昌三年五原降戶鮮于修禮叛,攻定州。詔長孫稚等討之。稚前至滹沱,修禮邀擊之於五鹿,稚大敗。五鹿,在縣東,蓋滹沱河旁地名。
冶河,縣東北十里,即甘淘河也。自井陘縣流經縣城西,又東北流至此,入於滹沱河。元泰定四年議者言滹沱自五臺諸山流入縣境,至王母村山口,與平定州娘子廟石泉冶河合,霖潦漲溢,奔注真定西南關,衝囓爲患。宜自縣西王子村、辛安村,鑿河長四里餘,接魯家灣舊澗,復開二百餘步,合入冶河,以分殺其勢。不果。今見真定縣滹沱河及欒城縣冶河。河,在縣北。源出房山,東流入行唐縣界。《寰宇記》曰:「即石臼河也。又旺婁河,在縣西十五里。其泉甚暖,隆冬不冰,居民造楮於此。
蒲吾渠,在縣西。亦曰蒲水。後漢明帝引而爲渠。《後漢紀》:「明帝治滹沱石臼河,從都盧至羊腸倉,欲令通漕太原,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前後沒溺,不可勝算。章帝建初三年從鄧訓言,罷之。《古今注》:「永平十年作常山呼沱河蒲吾渠通漕。蓋即以都盧爲蒲吾也。羊腸倉,在山西嵐州。胡氏曰:「《漢志注》綿曼水自上艾東至蒲吾,入呼沱。又蒲吾縣有太白渠,首受綿曼水,東至下曲陽,入斯洨。明帝蓋漕太白渠入綿曼水,自綿曼水轉入汾水,達羊腸倉也。上艾,即今山西平定州。又太白渠,在縣南,漢時即有此渠,後漢亦嘗引之。晉以後廢。
水,縣西北百二十里。自半山湧出,達於平地,灌田數十頃。又有水口,正德二年建城置戍於此。○河西泉,在縣西二十五里,平地湧泉數處,灌田數百頃。
天長鎮,在縣東。舊《志》:「縣境滹沱河東北有天長鎮。唐景福初,李克用及義武帥王處存合兵攻成德帥王,拔天長鎮。出戰,敗克用兵於新市。二年克用復敗成德兵於平山,攻天長鎮。又五代梁開平四年晉王存勗與王會於天長,共圖伐梁。是也。近《志》云:「井陘縣天威城,即故天長鎮。悞。○紅子店,在縣境。嘉靖十年流賊入境,掠紅子店。或曰店在縣南。又下口村,在縣西百二十里,有巡司。
鷂子崖口,縣西北百四十里,北至龍泉關百七十里。正統九年設。嘉靖二十一年增置官兵守禦。《關隘考》:「鷂子崖以下,凡領二十四關口,俱通道山西,爲龍泉中路。其在縣境內者,共十有七口。自鷂子崖而北十里,曰沙嶺口,弘治二年置戍處也。鷂子南二十里,曰孤榆樹口,又南曰陡嶺口,俱有官軍守禦。○桑園溝口,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北至龍泉關二百二十八里。弘治元年置戍。其南爲牛圈溝、神堂嶺、石槽溝等口,俱弘治、嘉靖間戍守處。又北黑山口,與石槽溝口相近,正統二年置戍。又西爲石盆溝口,正德十四年築城置戍於此。《里道記》:「自北黑山口道出山西五臺縣,凡百五十里。
白羊平口,縣西北百六十里。又南五里曰白羊口,東北去龍泉關三百里,皆弘治二年設兵戍守。《里道記》:「白羊平口北至石盆溝五里,又北至北黑山口十五里。白羊口而南二里曰碓窩口,又五里曰紅沙崖口,俱弘治、嘉靖間置戍處。已上諸口,俱屬龍泉中路。
十八盤嶺口,縣西百三十里。東北至龍泉關三百里。《關隘考》:「十八盤已下,凡二十一口,俱在縣境,謂之龍泉南路。而十八盤尤爲要害。正統二年築城置戍。嘉靖二十年復增置官兵防守。○惡石口,在縣西北百十里。滹沱河自山西流經此,入縣界,川原平敞,最爲要害。景泰二年築城置戍於此。又西南十里,曰寨門口,其相接者曰陸嶺口。又有宋家峪口,在惡石口東北十里。俱正德十三年築城置戍。
馬圈溝口,縣西北百三十里,東北至龍泉關二百五十里。弘治元年設兵戍守。《關隘考》:「口北至陸嶺口十里。又米業溝口,在縣西百四十里,與十八盤相近,正統六年設城戍守。又北十里曰南黑山口,正統四年設城置戍處也。又井子峪口,在十八盤南三十里。景泰二年亦築城設兵於此。又八里爲黃安嶺口,又十里曰清風嶺口,正德六年亦設城屯兵於此。已上隘口,俱屬龍泉南路。○仙人寨,在縣西北桑園溝口。又有段樹寨,在白羊口。西又有韓信寨,在縣西南馬嶺口北,皆昔時戍守處。

阜平縣,府西北二百五十里。西至山西五臺縣百九十里,東至保定府唐縣百八十里。漢靈壽、南行唐二縣地。宋爲北寨。金曰北鎮。明昌四年置阜平縣,屬真定府。今城周二里,有門三,編戶十一里。

大茂山,縣東北七十里,即恆山之嶺。一名神尖。石晉與契丹分界處。今阜平曲陽、唐縣慶都,皆緣大茂之麓。詳見名山恆山。
大泒山,縣東北五里。稍東爲小泒山。以泒河所經而名。兩山相峙,林巒鬱然。又北山,亦在縣東北,山嶺盤互。縣境羣川,多發源於此。○陳攤莊山,在縣南三十里,路通靈壽縣,山徑盤折,不容旋馬。又無奈寨山,在縣西七十里,峰巒劍拔,絕頂寬平,置寨於此,賊莫能入,故名。
孫子嶺,縣東南二十里。《志》云:「縣境諸山,皆從恆嶺分支。此嶺仰視大茂,拱列如兒孫,因名。俗訛爲孫臏所居也。○金龍洞,在縣東北九十里大茂山之口也。北接倒馬關,舊爲戍守要地。又水簾洞,在縣東南四十里,有峰巒泉石之勝。
泒河,在縣北。《志》云:「源發恆山,流經大泒、小泒二山而南,縣治南有當城河流合焉。又縣西五十里有胭脂河,縣東五十里有平陽河,與縣境班牛、鷂子諸河,悉流入於泒河。舊東南流入行唐縣界,今南流注於滹沱。
龍泉關,縣西七十里。有上下二關,相距二十里。下關,正統二年建。景泰二年又於迤西北築上關城。天順二年及成化十二年皆添設官兵戍守。嘉靖二十五年改築關城,守禦益密。《關隘考》:「龍泉關東北至倒馬關百五十里,西至山西五臺縣百八十里,自關南北沿山曲折各數百里。所屬隘口,凡六十餘處,皆與山西連界,分列官軍戍守。
陡撞溝口,縣西北百里,南至龍泉關四十里。嘉靖二十二年置戍於此。《關隘考》:「自陡撞溝口以下二十一口,所謂龍泉北路也。皆在縣境。口南五里曰坑兒溝口,又南二十里曰黑崖溝、竄道溝等口,又南五里爲石湖溝口,俱弘治、嘉靖間築城置戍處也。○黃土鋪口,在龍泉關西南三里,其北有印鈔、石湖、八溝等口,其南有幡竿嶺、盤道嶺、舊路嶺、新路溝等口,皆弘治、嘉靖間建城置戍。《關隘考》:「龍泉關西南七十里,有青竿嶺口。成化十七年置戍,弘治十六年增築城堡。又南十里,曰陽和門口。又南二十里,曰三關子口。俱弘治中築城置戍處也。
落路口,縣東北百十五里,東北至倒馬關九十里。正統四年築城置戍。《關隘考》:「落路口以下,凡九口,皆在倒馬關南路,爲防禦要地。自口而西二十餘里,爲夾折腰口。又西十里,爲鐵嶺口、銅錄崖口。其相近者,又有漆林溝、柴皮嶺、六嶺兒等口,俱正統、弘治及嘉靖中,築城置戍處也。
吳王口,縣西北百里,東北至倒馬關三百二十里。弘治十三年築城置戍。《關隘考》:「自吳王口而下,凡十九口,亦屬倒馬關南路。其相近者,曰過道溝口。自此而東,曰艾葉嶺口、青羊溝口、香爐石口、門罕嶺口、火炭溝口、楊洪口,又東曰黍查口,俱正統、弘治以後建城置戍處也。○陡嶺兒口,在吳王口西南二十里。嘉靖二十一年築城置戍。又西曰魚兒創口、夾耳庵口,俱正統四年築城置戍。其相近者,曰龍窩溝口、高石堂口、養馬樓口,俱正德十二年築城置戍。又西曰槍鋒石口,則嘉靖二十二年築城置戍處也。○神颱寨,在縣西北吳王口。又艾葉嶺口有火頭寨。○富豪寨,在龍泉關東南,即靈壽縣接界之富豪寨山也。邑民嘗避兵於此,薪水自足,故曰富豪關。西南有無柰寨,即無柰寨山也。
次溝村,縣西北百二十里。在吳王口外,村南有扒背銀河村、胡家莊、柳樹村、天橋兒、蓮子崖等處。山中皆產礦砂,流民恆相聚開鑿,名曰礦徒。嘉靖二十五年漸嘯聚爲亂。議者言次溝村南接龍泉,東連倒馬,其地險僻,每因銀礦致亂。宜設巡司於此,以時稽察雲。
附見:
真定衛,在府治東南,洪武三年建。又神武右衛,在真定衛西。本陝西華州衛,尋改爲西安右護衛。宣德五年改曰神武衛,調置於此。

定州

編輯

定州,府東北百三十里。東至河間府二百八里,南至趙州二百三十里,西北至山西蔚州三百五十里,東北至保定府百五十里。

春秋時鮮虞國地。戰國初爲中山國,尋爲魏所並,後又屬趙魏文侯時,使樂羊伐中山,取之。既而中山復有其地。趙武靈王伐取之。秦爲上谷、鉅鹿二郡地。漢初置中山郡,景帝改爲中山國。後漢及晉皆因之。後燕慕容垂都此,置中山尹。後魏亦爲中山郡,兼置安州,尋改爲定州後魏主初得中山,置安州,建行臺於此。天興二年改曰定州。高齊改郡曰鮮虞郡。後周置定州總管府。隋廢郡,仍曰定州。煬帝初,改爲博陵郡,後又爲高陽郡。唐仍曰定州武德四年置總管府。六年升爲大總管府,管河北三十三州。七年改都督府。貞觀七年罷。又開元十四年置北平軍於此。杜佑曰:「軍在州城西。天寶初,亦曰博陵郡。乾元初,復故建中二年義武節度使治於此。五代因之。宋仍曰定州亦曰博陵郡。太平興國初,諱義,改軍名曰定武。慶曆八年析置定州路,統定、保、深、祁、廣信、安肅、順安、永寧等八州軍。政和三年升爲中山府。金復曰定州,尋亦爲中山府。元因之。前朝復爲定州,改屬真定府,以州治安喜縣省入編戶三十四里,領縣三。今仍曰定州。
州憑鎮、冀之肩背,控幽、燕之肘腋。關山峻阻,西足以臨雲代。川陸流通,東可以兼瀛海。語其地勢,亦河北之雄郡也。昔者中山雖小,猶頡頏於九國間。趙武靈王得中山,遂卻燕伐胡,闢地千里。秦既滅趙,使王翦屯中山以臨燕。後漢初,光武定河北,以中山爲驅除之始。慕容垂之復燕也,規中山險固,從而都之。拓跋氏隨而覆之,天關、恆嶺視爲坦途。中山被兵,河北州鎮,悉折而入於魏矣。魏知山東之勢,係於中山,因建行臺於此。南牧河濟,必先集中山。蓋中山之去雲、朔,僅隔一陘,從高而下,勢若建瓴。既至中山,則出險就平,馳突較易。魏末之亂,發於六鎮,浸淫至定州,而相、魏以北,皆爲糜爛,豈非河北之安危,恆視中山之得失哉?自東魏以迄周、隋,定州皆爲重鎮。唐初,突厥憑陵定州,每虞侵軼。裴行儉曰:「欲固河北之藩垣,先絕雲、蔚之窺伺;欲絕雲、蔚之窺伺,先壯定州之扃鑰。及建中以後,易、定一隅,常足以離范陽、成德之交,而爲河東之衛。雖強鄰角立,以二州兵力,拒之而有餘。石晉割棄燕雲,契丹入犯定州,輒嬰其鋒。宋亦以定州爲重鎮,與關南真、定犄角,以御契丹。其後女真覆宋,則爭中山。金之亡也,蒙古亦力戰於中山。州居燕、代、恆、冀之交,誠自古必爭之地。況控臨雄關,襟帶畿輔,而可洩洩視之乎?

安喜廢縣,今州治。漢曰盧奴縣,中山國治焉。酈道元曰:「盧奴城內西北隅,有水淵而不流,南北一百步,東西百餘步。水色正黑曰盧,不流曰奴。更始初,耿馳謁大司馬秀於盧奴。二年大司馬秀自下曲陽北擊中山,拔盧奴,移檄邊郡,共擊邯鄲。建武四年幸盧奴。晉亦爲中山國治。燕慕容垂都之,嘗改爲不連,尋復故。隆安初,拓跋攻後燕,如盧奴,復圍中山。後魏中山郡及恆州皆治此。《輿地誌》:「盧奴城北臨滱水,南面泒河,杜預謂之管仲城。又有中山宮,慕容垂所置宮也。自後魏至高齊,皆因而爲別宮。《隋志》:「高齊置鮮虞郡於盧奴。尋廢,盧奴入安喜縣。開皇初,廢郡,改置鮮虞縣。大業初,爲博陵郡治,又廢安喜縣入焉。唐武德四年改曰安喜縣,爲定州治。五代梁乾化三年晉王存勗滅燕,還過定州,舍於關城,即安喜關城也。又後唐天成三年成德帥王都據州叛。遣王晏球等討之,拔其北關城,尋復得其西關城。晏球以定州城堅不可攻,乃增修西關城,以爲行府。明年始克之。五代以後,皆爲州郡治。明初省。《城邑考》:「州城,明初因舊址增築,爲門四。其製周旋盤折,掩伏環帶,四面各異。環城爲濠,闊十丈,深二丈。城周十六里有奇,有門四。

安險城,州東三十里。漢置縣,屬中山國。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應爲侯邑。《中山記》:「縣在唐水之西,山高岸,故曰安。後漢章帝更名曰安,後訛爲安喜。昭烈嘗爲安喜尉,即此。晉亦曰安喜縣,屬中山國。永和八年冉閔拒燕慕容恪軍於安喜縣。後魏仍爲安喜。隋大業初,省。
新處城,在州東北。漢縣,屬中山國。光武初封陳俊爲侯邑,後廢。又縣有樂陽城。魏收《志》盧奴縣南有樂陽城,即漢常山郡之樂陽縣。又唐城在州東北十五里,亦曰堯城。相傳堯嘗都此。○固城,在州東三十里。舊《志》云:「禹治水時築。屹然堅固,後人因名曰固城。後魏普泰初,劉靈助引幽、平諸州之兵寇博陵以西,魏主命侯淵東討,至固城,襲斬之。即此。胡氏曰:「固城當在中山城西北,安國城東南。
嘉山,州西四十里。唐天寶末,郭子儀自常山進討賊將史思明於博陵,戰於嘉山,思明敗走。後唐天成三年王都以定州叛,命王晏球進討,軍於曲陽,都就攻之,晏球與戰於嘉山,大破賊兵。宋開寶三年伐太原,契丹趣救。帝度其必道鎮、定而西,遣韓重ど陳於嘉山,契丹至,敗去。《志》云:「嘉山絕頂,有孟良寨,相傳宋將孟良屯兵處。○陵山,在州西六十里,上多古帝王陵塚,因名。其相峙者,曰廬山、飛山。又有平山,在州東五里,兩山對峙,低昂若一。
狼山,州西北二百里。山谷高深,與恆山相接。五代梁龍德初,契丹入幽州,陷涿州,進攻定州。晉王存勗自鎮州馳救,遣別將王思同將兵戍狼山之南。以拒契丹侵突。石晉開運三年土人築堡於山上,以避契丹。中山人孫方簡因據堡爲盜,數引契丹入寇。及契丹入汴,以方簡爲義武帥,繼而使鎮大同。方簡怨恚,復率其黨保狼山故寨,拒守要害。契丹攻之,不克。會契丹棄州去,方簡遂自狼山率衆還,據定州。漢乾初,遣使請降,復使爲義武帥。《匈奴須知》:「狼山寨東北至易州八十里。是也。
滱水,州北八里。自保定府唐縣流入境,又東入保定府祁州界。或謂之嘔夷水。《水經注》:「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是山,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又東過唐縣,謂之唐河。後魏孝昌初,五原降戶鮮于修禮叛,攻定州,其黨宇文肱戰死於唐河。五代唐天成三年王晏球圍王都於定州,契丹趣救,晏球逆戰,大敗之於唐河。北宋景德初,契丹攻定州,宋軍拒之於唐河,契丹退屯陽城淀。二年契丹復犯定州,王超拒之於唐河。契丹至,不接戰,緣葫蘆河而東南攻瀛州。或曰時契丹緣滹沱河北,東出至瀛州。葫蘆河,在滹沱河南,蓋悞以滹沱爲葫蘆也。陽城,見保定府完縣。
沙河,在州南。源發山西繁縣東白坡頭口,經曲陽入新樂,又東經州境而入保定府祁州界。唐光化三年汴將張敬忠攻定州,義武帥王郜遣將王處直逆戰於沙河,爲汴軍所敗。宋景德初,以河朔輦運勞費,詔北面都鈐轄閻承翰,自嘉山東引唐河,三十二里至定州,釃而爲渠。至蒲陰東六十二里會沙河,又東經邊吳泊,入界河,以通漕舟,兼溉田,限戎馬。時以爲便。蒲陰,即今祁州。邊吳泊,見安州。
泒水,在州南。泒音孤。來自阜平西山,舊自新樂縣流入州界,今涸。晉隆安初,拓跋軍魯口,遣兵襲中山,入其郛。慕容麟追至泒水,爲所敗。既而麟自中山出據新市,就攻之,麟退阻泒水,復爲所敗。
天井澤,州東南四十七里,周六十二里。《水經注》:「泒水歷天井澤南,水流所播,遂爲大澤。俗名天井淀。今涸。
倒馬關,州西北二百二十里,內三關之一也。《關隘考》:「關在曲陽縣北百五十里,與唐縣定州連界。古名青龍口,有二城。上城,洪武初建,屬唐縣巡司把截。正統初,增設官兵戍守。十四年北敵入犯倒馬關軍寨。景泰二年益兵防禦。三年議者以上城卑狹,於城南三里復築下城,南跨橫岡,北臨巨水,屯駐官軍。成化以來,相繼增修。嘉靖二十四年重修關城,周五里有奇,屹爲巨鎮。《里道記》:「自關而東北,凡三口,歷六十里,接保定府唐縣之周家堡。自關而西南,凡十四口,歷百十里,接阜平縣之金龍洞口。餘詳重險倒馬關。
委粟關,在州北。《唐志》:「定州有委粟故關,其相近有委粟山,因名。今廢。或雲關蓋在唐縣境內。《中山記》雲望都縣有委粟關,即此。○清風店,在州北五十里。正統十四年敵薄都城,尋遁去,石亨躡敗之於清風店。或以爲即此處也。今有巡司戍守。
承營,在州境。《續通典》:「定州東南有承營塢。晉太元九年後燕慕容楷追丁零翟真,自邯鄲至於下邑。真兵敗北,趣中山,屯於承營楷。復追之,爲真所敗。十年慕容農攻拔承營外郭,既而真徙屯行唐,爲其下所殺。
狼牙口,在倒馬關西南六十里。三關外牆至此,與內牆合爲一。西北至山西靈丘縣百二十里。宋嘉定十一年金保定將張柔會兵趣中山,蒙古兵出自紫荊關。柔遇之,遂戰於狼牙口、馬躓,爲蒙古所擒。亦曰狼牙嶺。○雞鳴臺,在州東南三十里。《圖經》:「光武自薊而南,舍宿於此,雞鳴馳去,因名。又《中山記》郡南七十里有廉臺,相傳廉頗所築。今見無極縣。又有永定馬驛,在州治北。

新樂縣,州西南五十里。又西南至府城七十里,東北至保定府唐縣一百有八里。漢新市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新樂縣,屬定州。唐、宋因之。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十一里。

新樂城,在縣治西。宋白曰:「漢成帝時,中山王母馮昭儀隨王就國,建宮於西鄉之樂里,因呼爲西樂城。俗訛爲新樂、隋因以置縣。後唐天成三年王晏球攻定州,遣別將張延朗保新樂,定州兵襲破之。宋嘉定十二年蒙古將張柔圍中山,金將武仙遣其將葛鐵槍與柔戰於新樂,爲柔所敗。《寰宇記》縣西十五里有伏羲故城,中有羲臺。臺後有洗兒池,相傳炎帝生於此。
童山,縣西北二十里。一名見龍山。高數十仞,綿亘數里,下有小溪瀠帶,流入沙河。
沙河,在縣城西南。自曲陽縣流入境,又東入定州界。唐天寶末,郭子儀等攻賊將史思明於博陵郡,不克,引還常山。思明引兵踵其後,子儀選驍騎更挑戰,至行唐,賊疲欲退,子儀乘之,敗賊於沙河。胡氏曰:「沙河經新樂、行唐二縣間,即子儀敗賊處。又光化三年定州將王處直拒汴將張存敬於沙河,爲所敗。五代梁龍德初,契丹圍定州。晉王存勗自鎮州馳救,至新城南,候騎白契丹前鋒至新樂,涉沙河而南。晉王遇之於新城北,契丹還走,晉王分軍爲二逐之,行數里,敗其衆。時沙河橋狹冰薄,契丹陷溺死者無算。契丹主聞之,從定州退保望都。范成大《北使錄》:「自真定府七十里過沙河,至新樂。又四十五里至定州,又五十里即望都縣。
泒水,縣西南十里。舊自行唐縣流入境,又東入定州界。晉隆安初,慕容麟屯新市,爲拓跋所攻,退阻泒水。復破麟於義臺。○浴河,《志》云:「在縣西十五里,自中同村東流,經縣南五里。又東入於沙河,溉田數千頃。
木刀溝,縣東南二十里。唐元和四年河東易定兵討恆冀叛帥王承宗,破其兵於木刀溝。《寰宇記》:「水出平山縣之房山。一名石臼水,亦謂之鹿水。出行唐縣東,入新樂縣界,爲木刀溝,亦名袈裟水。南流入滹沱河。《郡志》:「溝在縣南三十里,東注於沙河。○永濟渠,在縣東。舊《志》:「唐咸亨中,魏州刺史李靈龜開此,以通新市,百姓利之。今涸。
義臺,縣西南三十五里。《括地誌》云:「本名野臺。趙武靈王十七年出九門爲野臺,以望齊中山之境。即此。後更爲義臺。拓跋與慕容麟戰於義臺,麟大敗。魏收《志》:「新市縣有義臺城。李延壽曰:「義臺,塢名也。
回湟鎮,在縣西南。唐爲鎮、定分界處。元和四年河東將王榮討恆冀叛帥王承宗,拔其回湟鎮。即此。又西樂驛,在今縣治西南。

曲陽縣,州西六十里。西南至行唐縣三十二里,東至保定府唐縣六十里。戰國時趙邑。漢置上曲陽縣,屬恆山郡。後漢屬中山國。晉屬常山郡。後魏屬中山郡。北齊改爲曲陽縣。隋開皇六年改曰石邑。七年改爲恆陽,屬定州。唐因之。元和十五年復曰曲陽。宋仍屬定州。元初,置恆州於此,尋復故,又改隸保定路。明初,復改今屬。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二十五里。

上曲陽城,縣治西四里。《括地誌》:「故趙邑也。趙武靈王伐中山,合軍曲陽。即此。漢置上曲陽縣,以在太行之陽轉曲處而名。後移今治。五代唐天成三年王晏球與王都戰於曲陽城南,大破之。即今縣也。
丹丘城,在縣西北。《史記•趙世家》:「武靈王二十年合軍曲陽,攻取丹丘華陽鴟之塞。闞曰:「上曲陽有丹丘城。或曰:「丹丘,恆山別名也。城在山下,因名。孔穎達曰:「丹丘城在邢州。似悞。華陽鴟之塞,見前重險倒馬關。○宕城,《志》雲在縣西北十里,未詳所始。
恆山,縣西北百四十里。《漢志》縣有恆山北谷,并州之鎮也。詳見前名山恆山。○少容山,在縣南二十里,一名黃山。山綿延聳秀,上有集聖池。《志》云:「五臺山聖水瀦流於此。又見龍山,在縣南三十里,與新樂、行唐二縣接界。
孔山,縣西北十五里。山多洞穴,因名。又縣西北五十里,爲蓮花寨山,大山居中,峰巒九出,狀如蓮花。周回峻絕,惟一徑可通。中爲空谷,其下臨水,深不可測。昔人於此避兵,因以寨名。又有臨河寨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靈山。
香巖閣山,縣北六十里。絕壁千尋,奇峰萬狀。又北十里,有王子洞,巖壑幽深,泉石奇勝。○水竇岩,在縣西北五十里,飛泉奔瀉兩崖間,因名。金主璟嘗遊此。
恆水,在縣西。《禹貢》:「恆、衛既從。《漢志》:「恆水出恆山北谷,東流合滱水。是也。或謂之恆陽溪。○狄水,在縣東三里,亦發源恆山北谷,南流至定州,入滱水。相傳宋將狄青曾治漕於此,因名。今塞。
沙河,縣南十里。自山西界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新樂縣界。《志》雲縣南有曲逆溪,水流多曲,故名。又縣西四里有靈河,《志》云:「發源縣西白土壩,東流至三角潭,與曲逆溪合,下流入於沙河。○龍泉,在縣北五十里,突出地中,淵涵停蓄,流入唐縣界。又有小白龍潭,在縣南七里,淵深莫測,皆爲民利。
軍城寨,縣西北八十里,北去倒馬關六十里。宋置寨於此,仍隸曲陽縣。金爲軍城鎮。國朝亦爲戍守處。今亦見保定府唐縣。又蓮花寨,在縣西北蓮花山上。又東爲張公寨,高山聳峙。相傳昔有張公者,率民避兵於此。《志》云:「寨在軍城鎮南二十里。是也。
白道安口,在縣西北,稍西即狼牙口也。自白道安口而東北,歷岳領口、小關城口、夾耳安等口,而接倒馬關。又自狼牙口而西,歷梧桐樹、亂樹林、黃草安等口,而接阜平縣之落路口。又伏城馬驛,《志》雲在縣東北二十里。
岳祠,在縣城西。沈括曰:「祠舊在山下,亦曰北嶽廟。晉王存勗滅燕,還過定州,與王處直謁嶽廟。是也。石晉之後,稍遷近裡,今其地謂之神棚。新祠之北,有望嶽亭,新晴氣清,則望見大茂山。
行唐縣,州西南九十里。南至府五十里,西至靈壽縣四十五里。戰國時趙邑。漢置南行唐縣,屬常山國。後漢、晉因之。後魏爲行唐縣。太和十四年置唐郡於此。二十一年郡廢,仍屬常山。隋屬恆州。唐因之。長壽二年改曰章武。神龍初,復故。大歷初,置汦州於此。九年廢,仍屬恆州。五代梁初,又改爲彰武縣,尋復舊。晉改曰永昌。漢復曰行唐。宋因之。元改屬保定路。明初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二十二里。
南行唐城,在縣北,縣舊治此。戰國趙惠文王八年城南行唐,是也。漢因置縣。晉太元十年慕容垂擊丁零翟成於行唐,滅之。魏收《志》:「熙平中,移縣治犢乾城,即今治雲。《城塚記》:「今縣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亦謂之故郡城,以後魏嘗置唐郡於此也。
滋陽城,在縣西南。隋開皇六年析行唐置滋陽縣,屬恆州。十六年又析置玉亭縣。大業初,以玉亭縣省入滋陽。唐武德五年又省滋陽入行唐縣。《新唐書》:「武德四年置玉城縣。蓋即隋玉亭縣故址。尋亦省入行唐。
柏山,縣西北三十五里,以山有古柏而名。相傳竇建德嘗屯軍於此。又西北五里,曰毗山。峰巒環列,儼如屏障。○箕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以峰形若箕而名。《志》以爲許由隱此,蓋傳訛也。
團山,縣北五十里,以山形團聳而名。其東南十里,曰見龍山,即新樂與曲陽接界處也。又有黑山,在縣北三十五里。其南五里,曰伏山。○雙嶺山,在縣西北八十里,以雙嶺並峙而名。其相接者,曰龜山。又有西山,在縣西七十里。《志》云:「縣北八十里有揚川嶺,告河之源出焉。
滋河,在縣西。《志》云:「自山西靈丘縣,流經縣西北之張茂村,伏流不見,至真定縣而復出。是也。隋置滋陽縣,以此水名。○告河,源出揚川嶺,流經縣治南,又東入新樂縣之沙河。《志》云:「縣西北三十五里,有甘泉河,流合告河。
泒河,在縣西南。舊自阜平縣流入縣境,又東入新樂縣,今涸。○賈莊河,在縣西北二十里。源出恆山,流入縣境,下流入於沙河。《志》云:「賈莊河自恆山南合滱水,流入滹沱河。悞也。又曲河,在縣北二十里,流入賈莊河。
倒馬關水,縣東北二十五里。其上源即滱水也。自倒馬關分流,盤回山谷中,經靈壽縣界,復引而東出,合告河諸水,下流入於沙河。舊《志》云:「倒馬關水經縣界,復折而東,北至定州,仍合泒水。似悞。
石臼河,在縣西。《後漢志》:「南行唐有石臼谷,河因以名。《寰宇記》:「即平山縣之水也。東北流入縣境,又東入新樂縣界,爲木刀溝。後漢永平中,引石臼、滹沱河以通漕,即此水也。
兩嶺口,鎮縣西北七十里。洪武七年置巡司於此。
附見:
定州,衛在州治西,永樂元年建。
守禦倒馬關中千戶所,在倒馬關城。景泰二年設,隸真定衛。

冀州

編輯

冀州,府東南二百八十里。東至山東德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廣平府清河縣百三十里,西至趙州百六十里,東北至河間府二百三十里。

古冀、兗二州地杜佑曰:「郡理以東,入兗州之域;以西,入冀州之域。《禹貢》故跡以洚水爲界也。春秋時,晉之東陽地。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漢爲信都國。景帝時曰廣川國,宣帝復爲信都國劉敞曰:「景帝前二年爲廣川國。四年爲信都郡。中二年復爲廣川國。宣帝四年復曰信都。是也。後漢明帝更爲樂成國,安帝改爲安平國。晉亦曰安平國。按《宋志》:「晉太康五年改安平國爲長樂。後魏亦曰長樂郡,兼置冀州魏收《志》:「魏晉冀州皆治信都。北齊、後周因之。隋初郡廢,仍曰冀州。煬帝復曰信都郡。唐仍爲冀州武德六年置總管府。尋曰都督府,貞觀初廢。龍朔二年改曰魏州。咸亨三年復故。天寶初,亦曰信都郡。乾元初,仍爲冀州。宋因之亦曰信都郡安武軍節度。金仍曰冀州,屬河間府路。元屬真定路。明仍曰冀州,以州治信都縣省入編戶十七里,領縣四。今亦曰冀州。
州據河北之中,川原饒衍,控帶燕齊,稱爲都會。光武入信都,爲中興之本。其後慕容垂得之,遂兼幽、冀。高歡始事於此,亦成僭竊之謀。豈非以東近瀛海,則資儲可充,南臨河濟,則折衝易達,經營太行以東州其根本之地歟!

信都廢縣,今州治。漢置縣,爲信都國治。魏晉時又爲冀州治。石趙慕容燕皆置冀州於此。其後苻堅亦置焉。晉太元十年慕容垂自鄴以東,略地至信都,河北州郡,次第降附。二十一年拓跋取燕,河北州郡,惟信都猶爲燕守。後魏孝昌三年賊葛榮圍信都,經年乃陷。普泰初,高乾等襲據冀州,推高歡爲主,起兵討爾朱,立勃海太守元朗於信都城西。隋初,析置長樂縣。大業初,並信都入長樂,仍爲信都郡治。唐初,復改爲信都縣。武德六年移州治下博。貞觀初,還治信都。後皆因之。明洪武六年省。《城邑考》:「州城,漢時遺址。宋建隆二年增修,皆築土爲墉。明初因而不改。成化十八年滹沱河溢,城壞,尋修復之。弘治二年增築內城,皆土城也。嘉靖二十年以後,屢經修築。城周十二里有奇,有門三。

扶柳城,州西南六十里。戰國時中山屬邑也。後屬趙。《國策》:「趙攻中山,取扶柳。漢置縣,屬信都國。呂后封呂平爲侯邑。闞る曰:「地有扶澤,澤中多柳,因名。後漢初,劉植據此以迎光武。是也。晉仍爲扶柳縣,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高齊省入信都。
闢陽城,州西南三十五里。漢縣,屬信都國。審食其封闢陽侯,即此。後漢省。晉太元九年後燕慕容楷等徇幽冀,楷屯於闢陽,爲軍聲之本。亦曰闢陽亭。《水經注》:「洚故瀆東北經闢陽亭北,又經信都城東,散入澤渚。
昌成城,在州西北,故趙邑。《史記》:「趙孝成王十年燕攻昌成,拔之。《括地誌》:「冀州西北,故昌成縣。是也。漢置縣,屬信都國。宣帝封廣川繆王子元爲侯邑。後漢初,昌成人據城以迎光武。永平初,改爲阜成縣。晉省入信都。《水經注》:「堂陽縣北三十里,有昌成城。《括地誌》曰:「故城在信都西北五里。杜佑曰:「在信都縣北。又桃城,在州西北四十五里。漢桃縣,屬信都國,高帝封劉襄爲侯邑。又昭帝封廣川繆王子良爲桃侯,亦後漢省。○澤城廢縣,在州東。隋開皇十六年分長樂縣置。大業初廢。
棗山,州西五十里。山多棗,因名。《志》云:「武邑縣西南五十里,亦有棗山,環山皆棗也。又紫微山,在州東北三十五里。山皆岡阜,無巖壑之勝。
洚水,在州治北。自順德府廣宗縣,東流入南宮縣北,又東北經州城北而入衡水武邑縣界,合於漳水。亦名枯洚。《禹貢》:「導河北過洚水,至於大陸。鄭玄曰:「洚水在信都南。《括地誌》:「洚水從系,當作絳。與雩池、漳水北流入海。唐開元十五年冀州河溢。蓋大河決入漳水,合洚溢流於州境也。《河渠考》:「州城東北有渠,洩滹沱、橫漳諸水下流。雨潦漲溢,渠不時洩,恆有衝囓之患。成化十八年滹沱潰溢,挾漳水南注,自城北迤東至城南,皆圮壞。久之,患始息。蓋滹沱自寧晉縣決入漳水,州實當其衝,漳、洚諸流,皆爲所亂也。
漳水,州西北三十五里。自寧晉縣胡盧河東,流經南宮縣北,又東流至此,入衡水縣界。亦謂之長蘆水。今州西二里有長蘆溝,蓋即漳水支流也。《水經注》:「漳水過堂陽縣西,分爲二水。其右水東北出,注石門,謂之蘆水。又云:「長蘆水西經堂陽縣故城南,又東經九門陂,又東經扶柳縣。晉永和六年姚襄自灄頭救襄國,冉閔遣將胡睦拒之於長蘆,敗還。即州境之漳水矣。《郡志》:「州西二十五里,有清水河,自寧晉縣流入界,下流仍合漳水。蓋胡盧河支流也。
趙照渠,州東二里。唐貞觀中,刺史李興公開引以注葛榮陂。陂在州西南二十里,榮攻信都時,蓋築此陂以灌城。○長堤,在城北,抵寧晉、新河縣境。高丈餘,長百三十里,以防滹沱、漳河之漲溢。成化十八年知州李德美所築。又有古堤,在州城外,四圍高丈五尺,周四十里。蓋古築此以障水,今與長堤相連。
草橋,舊在州城西南。後魏正始五年魏主弟京兆王愉爲冀州刺史,據州叛。遣李平進討,愉逆戰於城南草橋。平奮擊,大破之。胡氏曰:「橋在洚水上。
南宮縣,州西南六十里。東南至山東臨清州九十里,西南至順德府鉅鹿縣六十里。漢縣,屬信都國。呂后封張買爲侯邑。後漢仍曰南宮縣,屬安平國。晉省,後復置。北魏屬長樂郡。高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唐宋因之。成化十六年大水,縣城圮,移治飛鳳岡。今土城周八里,編戶二十里。
南宮舊城,縣西北三里。《城邑考》:「縣有土城。正統十四年建。成化十四年爲漳水所圮。十六年遷於城東三里之飛鳳岡。正德七年修築土城,即今縣也。○鴉城,在縣西北。又縣境有固城。唐元和十一年詔諸道兵討王承宗,魏博帥田弘正奏拔其固城,又拔其鴉城。二城蓋當時戍守處。胡氏曰:「皆在南宮縣界。
堂陽城,縣西南二十里。漢縣,屬鉅鹿郡。高帝封功臣孫赤爲侯邑。應劭曰:「在堂水之陽,因名。後漢初,光武自信都投暮入堂陽界,多張騎火,彌滿山澤,堂陽即降。永平中,縣改屬信都國。晉省,尋復置。後魏屬長樂郡。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冀州。唐因之。宋熙寧六年省入南宮縣。金亦爲堂陽鎮。《寰宇記》:「晉改堂陽爲蒲澤,漢尋復故也。《一統志》云:「堂陽在武邑西六十里。似悞。
漳水,縣西北六十里。自寧晉縣東流,經縣境而入冀州界。《唐志》:「南宮縣西五十九里,有濁漳堤,顯慶元年築。堂陽縣西十里,又有漳水堤,開元六年築。又縣有大河故瀆,宋元豐以後,縣爲大河所經。《宋史》:「元二年河決南宮下埽。三年決上埽。四年復決縣境五埽。《志》云:「時大河經縣東,而入棗強縣界。今堙。
洚水,在縣治南。自廣宗縣流入界,東北流入冀州界,亦曰洚河枯瀆。《河渠考》:「縣地卑下,環以大防,逶迤至冀州,以備水患。其後洚河久塞,堤防亦廢。夏秋淫潦,溢水由縣西虹江口入境,沒舊縣民田數十頃。每漳河決入,舊縣遂爲巨壑,而冀州城外亦有汪洋決囓之患矣。又破塘,在縣東北二十里。或曰即洚河所經也。○黃路河,在縣南八十里。《志》云:「上流自清河縣城北流入境,疑即故清河矣。今堙廢。其地斥鹵,潦水數集。
堂陽渠,在故縣南三十里。或曰即故堂水也,縣因以名。《唐志》:「堂陽渠,景龍初所開,自鉅鹿入縣界,又東北入南宮縣,即堂水故瀆矣。近《志》:「堂水在新河縣西。恐悞。又通利渠,在縣西五十九里,唐延載中所開。蓋引漳水以資灌溉。又小河渠,《志》雲在縣東,有二處,即濁漳之別流。河旁地極膏腴,舊時民皆引渠灌田,今淤。
南亭,在縣南。舊爲郵驛所經。《志》云:「光武自薊疾馳至南宮,遇大風雨,引車入道旁客舍,即此處也。似悞。今見深州。又有崔家廟堡巡司,在縣東南。今革。

新河縣,州西六十里。西至趙州寧晉縣六十里,北至祁州束鹿縣百二十里。漢堂陽縣地。五代時爲南宮縣之新河鎮。宋皇四年升爲新河縣。六年復廢爲鎮。元初,復置新河縣,屬冀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二里。

新河廢縣,縣西三十里。宋縣治此,尋廢爲新河鎮。元復置縣,始移今治。
長蘆水,在縣治南,即漳水支流也。自寧晉縣分流入縣境,又東至冀州城西,謂之長蘆溝。下流仍合於漳水。今涸。
棗強縣,州東三十里。北至深州百二十里,東至景州故城縣六十五里。漢縣,屬清河郡。以地多棗而名。後漢省。晉末復置,屬廣川郡,蓋亦僑置於濟南北境也。後魏省。太和中,復置縣,屬長樂郡。隋屬冀州,唐因之。宋熙寧初,省爲鎮。十年復置,仍屬冀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七里。
棗強舊城,縣東三十里。漢縣治此,武帝封廣川惠王子晏爲侯邑。晉永和八年趙石寧以棗強降於冉閔。太元中,慕容垂徙治於廢廣川城。後魏復還舊治。隋以後因之。五代梁乾化五年全忠侵趙王,自魏州遣軍圍棗強。棗強城小而堅,力攻始拔,即此城也。金天會四年以河患,始遷今治。《邑志》以爲廣川故城,悞矣。
廣川城,《縣道記》:「在縣東北十八里。漢縣,屬信都國。闞る曰:「城中有長河,因名。武帝封中山靖王子頗爲侯邑。後漢亦曰廣川縣,屬清河國。永初元年鄧太后復分置廣川王國。王薨,國除,仍屬清河國。魏、晉屬勃海郡。後燕慕容垂於此置廣川郡。郡廢,移棗強縣理焉。江左亦置有廣川郡廣川縣,蓋僑置於濟南北境,非漢之舊廣川也。後魏廣川縣,屬長樂郡。太武燾太延初,畋於廣川。文成帝大安三年亦畋於此。北齊省廣川入棗強。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德州。仁壽初,改曰長河。《通典》:「廣川故城,在棗強縣東北。隋於舊縣東八十里置新縣,在今景州境。《金人疆域圖》棗強縣有廣川鎮。
煮棗城,縣西北十五里。戰國時故邑。漢高祖封功臣革朱爲煮棗侯。晉灼曰清河有煮棗城,蓋邑於此。孔穎達曰:「煮棗故城,在冀州信都縣東北五十里。此河北之煮棗也。後魏延昌四年冀州刺史蕭寶寅遣長史崔伯ら討妖賊法慶於煮棗,敗沒。詔遣都督元遙討平之。魏收《志》棗強有煮棗城。又河南有煮棗城,今見山東曹州。又棘津城,《志》雲在縣東北十二里,今名李倉口。《水經注》:「棘津河,津名也。上有古臺,相傳呂望賣漿臺。劉昭曰:「呂尚困於棘津,其城在琅邪海曲,非此城也。○索盧城,在縣東十二里。晉宋間,嘗置索盧縣。沈約《志》:「江左改置廣川郡,索盧縣屬焉,亦僑置濟南境內也。後魏太和二十二年復置索盧縣,屬長樂郡。後齊廢入信都。
歷縣城,在縣東。漢縣,屬信都國。後漢省。應劭曰:「廣川縣東北三十里,有歷城亭,故縣也。《水經注》:「清河自廣川縣東北流,經歷縣故城南。縣東有歷口渡,爲津濟之所。晉太元十年後燕慕容麟擊勃海太守封懿,執之,因屯歷口,即此。今景州亦有故歷城,蓋境相接也。○平堤城,《志》雲在縣西北三十里。漢縣,屬信都國。宣帝封河間獻王子招爲侯邑。又高堤城,在縣東北三十里,亦漢信都國屬縣也。一名雍氏耶城。又復陽城,在縣西南十八里,亦漢縣,屬清河郡。高祖封功臣陳胥爲侯邑。三縣俱後漢時省。陸澄曰:「爲枯絳水所湮也。
索盧水,縣西北三十里,亦曰潢盧河。自故城縣境流經縣西南,復折而東北出,至河間府阜城縣,合於劉麟河。舊有廣川長河之名。又故索盧縣,亦以此名也。或曰索盧之溢涸,視衛河之盈縮雲。詳見故城縣。
飲馬河,縣東南三十里,索盧水繞流於此。或以爲大河故瀆也。宋元初,河自南宮縣決入縣界,合索盧河。金天會中,復溢入,爲城邑患。大河南徙,此遂爲索盧之支流雲。
灄頭戍,在縣東北。晉咸和八年石虎使姚弋仲帥其衆數萬,徙居清河之灄頭。《水經注》:「清河過廣川縣東,水側有羌壘,姚氏故居也。《地誌》:「弋仲故壘,在廣川城外,清河舊經此。今湮。或曰:「索盧水分自清淇,亦有清河之名也。《郡志》:「今縣外城,即姚弋仲故壘。恐悞。

武邑縣,州東北五十里。東南至河間府景州七十里,西北至深州六十里。漢縣,屬信都國。後漢因之。晉太康十年置武邑國。石趙亦置武邑郡。後魏初,郡仍治此。後移治武強,縣屬焉。北齊縣廢。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唐、宋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二十三里。

觀津城,縣東南三十三里。戰國時趙邑。樂毅去燕歸趙,趙封之於此,號望諸君。漢置觀津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晉因之。後魏曰灌津,屬武邑郡。北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大業初,廢入縣,以地相接也。《輿地誌》觀津城東南三里有青山,亦曰觀津塚。漢文竇後父涓,觀津人,遭秦亂,漁釣隱身,墜淵死。景帝立後,遣使者填其淵爲大塚,高三十餘丈,周千步,以葬其父,民呼爲竇氏青山。是也。五代梁乾化二年全忠侵鎮冀,遣其將楊師厚圍棗強,自將兵至下博,南登觀津塚。趙將符習以數百騎逼之,全忠疑晉軍至,亟趣棗強。即此。《金志》武邑縣有觀津鎮。
昌亭廢縣,在縣東北。《漢志》信都有東昌侯國。本始四年宣帝封青河剛王子成爲東昌侯,邑於此。《水經注》:「漳水自武邑又經東昌故城北,所謂昌亭也。以西有昌城故,自是爲東昌矣。《十六國春秋》:「晉建興三年石靳使長樂太守程遐屯昌亭。《隋志》:「開皇十六年分武強縣置,屬冀州。大業初,省入武邑縣。唐武德四年復置昌亭縣。貞觀初省。
洚水,在縣西。自冀州東北流入境,又東北入武強縣界,合於漳水。《志》云:「縣北三十里有夾河,自清漳河分流,入衡水縣界,流經縣北,又東入滹沱河。前朝建文二年燕兵敗盛庸於夾河,即此處也。蓋洚水之別名矣。
漳水,在縣西北。亦自衡水縣流入,又東北流,達武強縣境。《唐志》武邑縣有橫漳石堤,顯慶元年築。《郡志》縣東北有滹沱水,自深州入武強,經縣界,入河間府交河縣境。蓋滹沱橫決,挾漳河而南出者,非正流也。成化十四年水溢,縣城爲圮。
韓家河,在縣西。東北流,有龍池河流合焉,注於漳河。今涸。又堤南河,在縣西北。正德中,滹沱衝囓,流經此,又東沖孫木市。一名孫木市河。今堙。

晉州

編輯

晉州,府東九十里。東至深州百五十里,西南至趙州百十里,北至保定府祁州百里。

春秋時晉地。戰國屬趙。漢屬鉅鹿郡王莽分信都置和成郡,治下曲陽。成或訛爲戎。更始初,邳彤爲和成太守,即此。後漢因之。晉屬趙國。後魏亦屬鉅鹿郡。隋屬趙郡。唐初屬定州。大曆三年改屬恆州。宋屬祁州,金因之。蒙古鐵木真十年置晉州,屬真定路。前朝仍曰晉州,以州治鼓城縣省入編戶十七里,領縣三。今亦曰晉州。
州西倚真定,東邇河間,川途四通,利於馳驟。從來爭燕、趙,必爭真定、河間;爭真定、河間,州其必經之道矣。九地之說,所謂交地爭地者非歟?

鼓城廢縣,今州治。春秋時爲鼓子國。鼓,白狄別種也。《左傳》昭十五年晉荀吳帥師伐鮮虞,圍鼓,克之。漢置下曲陽縣,屬鉅鹿郡,郡都尉治焉。顏師古曰:「常山有上曲陽,故此爲下。光武自薊南馳,兼行至下曲陽。既而自信都進攻下曲陽,降之。靈帝光和末,皇甫嵩破斬黃巾賊張寶於下曲陽。是也。晉屬趙國。後魏改爲曲陽縣,爲鉅鹿郡治。高齊縣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昔陽縣。十八年改曰鼓城,屬定州,尋屬趙郡。唐武德五年幽州總管李藝引兵擊劉黑闥,黑闥遣其弟十善拒戰於鼓城,即此。宋亦爲鼓城縣。元始爲晉州治。明初省。《城邑考》:「州城,元季故址,明景泰三年增修。弘治五年大水,城壞。八年以後,相繼修葺。今土城周三里有奇,有門三。

下曲陽城,州西五里。劉昫曰:「北齊廢曲陽縣入城。隋分城,於下曲陽故城東五里置昔陽縣,尋改曰鼓城。是也。後漢光和末,皇甫嵩破黃巾於下曲陽,獲首十餘萬。築爲京觀,在今故城西二里。又廉平廢縣,在州西南。隋開皇十六年分昔陽置廉平縣。大業初,省入鼓城。
臨平城,在州東南。漢縣,屬鉅鹿郡。建武四年駕幸臨平,遣吳漢等擊破五校餘賊。是也。尋省。魏收《志》曲陽縣有臨平城。
鼓城山,州西五里。以鼓子所居而名。下有古城坡,隋因以名縣。
滹沱河,在城南。自藁城縣流入境,又東入束鹿縣界。《志》云:「城東十八里有凍河頭,即光武被王郎兵追急,使王霸前行,詭雲冰堅可渡處也。《漢紀》:「光武自薊南馳至饒陽,又至下曲陽,聞王郎兵在後,惶迫渡滹沱。即此矣。○鴉兒河,在州東北,流入祁州束鹿縣境。《志》以爲滹沱之支流也。斯洨水,在州南,即太白渠下流也。自趙州流入界,下流入於漳水。
昔陽亭,在州東南。應劭曰:「下曲陽有鼓聚,有昔陽亭。《左傳》昭二十二年鼓叛晉,晉荀吳略東陽,使師偽糴者負甲以息於昔陽之門外,遂襲鼓,克之。東陽,今冀州。昔陽,即鼓子所都。戰國時,昔陽爲齊地。《史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將攻齊,拔昔陽。是也。杜預曰:「此鼓子所都之昔陽。又有昔陽城,爲肥子所都。今見山西樂平縣。

安平縣,州東北九十里。北至保定府博野縣六十里,西北至祁州六十里。漢縣,屬涿郡,郡都尉治焉。又高帝封鄂千秋爲侯邑。後漢屬安平國,桓帝置博陵郡治此。晉爲博陵國治。永和八年燕慕容恪屯安平,積糧治攻具,擊故趙將王午於魯口。是也。後魏亦爲博陵郡。高齊、後周因之。隋開皇初,郡廢,縣屬定州。十六年置深州治焉。大業初,州廢,縣還屬博陵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深州於此,尋移州治饒陽。貞觀十七年改屬定州。先天二年還屬深州。宋因之。元初,置南平州於此,尋復爲安平縣,屬晉州。今土城周六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丘城,縣西南十五里。漢縣,屬涿郡。後漢廢爲丘亭。或謂之博陵亭。晉諸葛恢封博陵亭侯,即此。
滹沱河,縣南二十三里。自束鹿縣流入境,又東達深州界。《志》云:「縣西有石河,自祁州境內流入縣界。蓋滋河之支流也。經縣南而入於滹沱河。
院西口河,縣北二十五里。其西通博野縣沙河、滋河、唐河三水,分流經此入饒陽縣界,注於滹沱。今廢。

饒陽縣,州東北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定府博野縣七十里,東至河間府獻縣九十里,東南至武強縣七十里。漢縣,屬涿郡。應劭曰:「在饒河之陽,因名。後漢屬安平國。晉屬博陵國。後魏屬博陵郡。隋屬瀛州。唐武德四年移深州治此。尋沒於劉黑闥,置饒州治焉。六年仍爲深州治。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瀛州。先天二年還屬深州。宋因之。元改屬晉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七里。

饒陽故城,縣東北二十里。本趙邑。《史記》:「趙悼襄王六年封長安君以饒。即此。漢因置饒陽縣。更始二年光武自薊南馳至饒陽,官屬皆乏。是也。自晉至後魏,縣皆治焉。北齊天保五年始移今治。隋大業十二年竇建德攻陷饒陽。唐武德四年李神通等與劉黑闥戰於饒陽城南,神通大敗。六年黑闥自館陶走至饒陽,其所署饒州刺史諸葛德威執之以降。至德中,安祿山將史思明攻饒陽,逾年始陷,即今城也。《志》云:「縣西南三十五里有饒陽故城。一雲縣南五里有故城村,即饒陽故城也。皆悞。
魯口城,寰宇記》云:「即今縣城。晉永和六年慕容雋擊後趙至無終,趙將王午、鄧恆棄薊城,保魯口。雋遣慕容恪等攻之,不克。午尋自稱安國王,既而爲其下所殺。呂護復保魯口,稱安國王。十年恪攻拔之。太元九年丁零翟遼據魯口,後燕將慕容農擊走之。十六年後燕主垂如魯口。二十一年後燕將平規反於魯口,垂自將擊走之。隆安初,拓跋攻後燕,圍中山,引而南,軍於魯口。義熙十一年魏主嗣簡國人就食山東,遣其臣周畿鎮魯口,以安集之。魏收《志》饒陽縣有魯口城,蓋高齊遷饒陽於魯口雲。
蕪蔞城,縣東北四十五里。漢更始二年光武自薊晨夜南馳,至饒陽蕪蔞亭,飢甚,馮異進豆粥處也。隋開皇十六年置蕪蔞縣,屬深州。大業初,省入饒陽。唐武德四年復置蕪蔞縣,仍屬深州。貞觀初,廢。《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有光武城,相傳光武徵王郎時築。
滹沱河,在縣北。《通典》:「滹沱舊在縣南。魏武因饒河故瀆決,令北注新溝水,所以今在縣北。宋白曰:「決處即平虜渠也。舊於渠口置虜口鎮,後訛爲魯口,因置魯口城。又縣北有鐵燈竿河,滹沱之水自此決入保定府蠡縣,與滋河、沙河、唐河諸水匯流,復東溢於河間府城北,皆謂之鐵燈竿水雲。
饒河,縣西南三十里。或曰本滹沱之支流,昔時引而北注,合於易水。魏武開平虜渠,饒河爲滹沱所奪。今所存者,上流之餘水耳。《志》云:「饒河東注於滹沱,漢以此名縣。又縣南八里有故黃河,今涸。
上方臺,縣西十里。臺高四丈,周回五里。又縣西北十三里有花臺,高五丈,相傳慕容垂及拓跋皆屯營於此。

武強縣,州東百六十里。西南至深州六十里,東北至河間府獻縣亦六十里,南至武邑縣四十里。漢武隧縣地,後漢及晉因之。晉末,析置武強縣,屬武邑郡。後魏神瑞二年廢。太和十八年復置,尋爲武邑郡治。北齊廢郡,縣屬長樂郡。隋屬冀州。唐貞觀初,改屬深州。宋亦爲武邑縣。元初,置東武州。旋復故,仍屬深州。又改屬祁州。中統四年復改屬晉州。今城周四里,編戶十四里。

武遂城,縣東北三十里。漢置武隧縣,屬河間國。後漢曰武遂縣,屬安平國。晉因之。魏收曰:「晉武邑郡治此。蓋石趙或慕容燕移治也。後魏仍爲武遂縣,屬武邑郡。北齊省入武強縣。今爲沙窯村。又武強廢城,在縣南五里。《括地誌》:「漢縣治此。嚴不識以擊黥布功,封武強侯。《東觀漢記》:「光武拜大司空王梁爲武強侯,皆邑於此。晉因置武強縣。今名舊城村。
清漳水,縣東二十里。自武邑縣東北流經縣境,又東入阜城縣界。《志》云:「縣西北八里有於家河,縣南十三里有雁河,縣東北三十里有亭子河,其下流俱匯於漳水。
滹沱河,在縣南門外。舊自深州流經縣南,東北至縣東二十里小範店,合於清漳。《志》云:「滹沱河自成化十八年決入境,衝囓縣城,嘉靖九年復決。隆慶三年泛漲尤甚。萬歷三十二年滹沱南徙,與清漳通流。三十五年復北出饒陽縣境,新舊河流一時俱涸。此即滹沱之橫決而東者,非正流也。
賈家溝,在縣東北,東流合於漳水。又閻家溝,在縣東,《志》云:「亦滹沱末流也。與縣南八里之龍池河合,而東流注於清漳。又有古河、坌河,俱在縣北,分自清漳者,今涸。○駱駝灣,在縣西北五里。滹沱決溢時,此爲鍾水之處。稍東南曰吳家灣。嘉靖中,議浚渠於此,以洩積水,不果。又古堤,在縣城外,四面皆有堤,蓋昔時築以障水。高闊皆數丈,遺址猶存。
交津口,在縣東。《水經注》:「漳水徑武強縣北,又東北徑武隧縣故城南,白馬河注之。河上承滹沱,東徑樂鄉縣北,饒陽縣南。又東南徑武邑郡北,而東入橫漳水,謂之交津口。蓋昔時漳水經流之道也。《北史》:「魏孝昌二年元深擊定州賊葛榮,榮北趣瀛州,深自交津引兵躡之。又高齊河,清初,冀州刺史高歸彥以城叛,敗走至交津,獲之。即此。樂鄉,今見深州。
平都亭,縣東二十五里。漢惠帝封故功臣劉到爲侯邑。今名平都村。《志》云:「前朝建文中,真定都指揮平保屯營於此,與燕兵戰,敗沒,村因以名。似未可據。○小營,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志》云:「金末,蒙古掠河間,金人拒之,屯營於此。

趙州

編輯

趙州,府南百二十里。東南至冀州百六十里,南至順德府百五十里,東北至晉州百十里。

春秋時晉地。戰國屬趙。秦爲邯鄲、鉅鹿二郡地。漢爲常山及鉅鹿郡地。後漢兼置冀州領郡國九,理高阝。晉爲趙國,亦置冀州領郡國十三,理房子。後魏爲趙郡。孝昌中,兼置殷州魏收《志》:「孝昌二年分定、相二州置,治廣阿。北齊改郡曰南趙郡,州曰趙州。隋初廢郡,而州如故。開皇十六年分置欒州治平棘。大業三年廢趙州,改欒州曰趙州。尋曰趙郡。唐仍爲趙州《新唐志》:「武德初,趙州治柏鄉。四年還治平棘。五年更名欒州。貞觀初,復故。王氏曰:「唐初於故州治大陸縣置欒州。五年併入趙州,而改趙州爲欒州。尋復舊。大陸,即故廣阿也。天寶初,亦曰趙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趙州亦爲趙郡。崇寧四年賜軍號曰慶源。宣和初,曰慶源府。金復爲趙州。天德三年改曰沃州亦曰趙郡軍。元復曰趙州,屬真定路。明初,以州治平棘縣省入編戶十七里,領縣六。今仍曰趙州。
州控據太行,襟帶橫漳。南出則道邢、,而收相、魏。東指則包深、冀,而問幽、滄。光武中興帝業,肇於高邑。高歡兼有殷州,戰勝廣阿,引軍趣鄴,爾朱氏之晉陽不可復保。朱溫謀兼鎮、定,襲取深、冀。晉王存勗因之,出井陘,壁趙州,戰勝柏鄉,溫遂膽喪,卒能全舉河北,渡河滅梁,締造自趙州始也。州爲霸王之資,詎不信哉?

平棘廢縣,今州治。漢縣,屬常山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趙國。永安初,幽州都督王濬起兵討成都王穎,浚主簿祁弘敗穎將石超於平棘。永和五年石虎子遵篡立,其兄衝起兵幽州,討之。遵使石閔等逆戰於平棘,衝大敗,爲閔所獲。後魏移趙郡治平棘。隋開皇十六年始分趙州,以趙郡置欒州,仍治平棘。大業三年又自廣阿移趙州來治。自是遂爲州治。明初,省縣入州。杜佑曰:「漢平棘故城,在今縣南三里,亦謂之南平棘。《後漢書》:「光武自薊還中山,至於南平棘,羣臣請上尊號,不許處也。今城本名棘蒲,春秋時晉地。《左傳》哀元年師及齊師,衛孔圉,鮮虞人伐晉,取棘蒲。《史記》趙敬侯六年借兵於楚,伐魏,取棘蒲。又漢文帝三年濟北王興居反,遣棘蒲侯柴武擊之。應劭曰:「棘蒲,即平棘也。顏師古云:「《功臣表》有棘蒲侯陳武、平棘侯林摯,則棘蒲、平棘非一處矣。《十三州志》:「平棘本晉之棘蒲,戰國時改爲平棘。亦悞也。今州治內猶有棘蒲社。《城邑考》:「州城,明朝成化四年因舊城修築。弘治七年增修。周十三里有奇,門四。

宋子城,州東北二十五里。戰國時趙邑。燕王喜四年自將隨栗腹伐趙,至宋子。又秦始皇滅燕,高漸離匿作於宋子。漢置縣,屬鉅鹿郡。高帝封功臣許瘛爲侯邑。後漢省。後魏永安二年復置宋子縣,仍屬鉅鹿郡。高齊廢。隋初復置。大業初,省入平棘縣。○故欒城,《志》雲在州西北十六里。春秋時,欒武子蓋封於此。又有何屯營城,在州西北二十里,昔時戍守處也。
平棘山,有二,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在城南者,曰小平棘。皆去城百步許,山頂平而多棘,故以名山。漢又以山名縣。○龍平山,在州東北宋子城之西。相傳山本高聳,一日,風雨驟至,龍過而平其半,因名。又有三臺岡,在州南二十里,三岡排列如臺。
洨河,州南五里。自欒城縣流經此,下流達寧晉縣,入於胡盧河。今州南有安濟橋,跨洨河上,俗呼大石橋。闊四十步,長五十餘步。宋咸平五年漕臣景望引洨河,自鎮州達趙州以通漕。是也。又清水河,在州城西,自元氏縣流入境,即槐水之支流矣。《志》云:「水出封龍山,北經欒城縣,入州界。似悞。清水又東南流,合於洨河,有永通橋跨其上,在城西三里。
廣潤陂,州東二里。舊引太白渠水注之。又東南二十里有畢泓陂,與廣潤陂相灌注。皆唐永徽五年平棘令弓志玄所開,以蓄洩水利太白渠。今欒城縣冶河是也。○水閘渠,在州西南二里。《志》云:「舊引清水河入城濠,壅而無洩,爲東北田疇患,因鑿此渠。西南出會於洨河。今淤,近郊復多水害。
十方壘,州南一里。《志》云:「後漢靈帝時,羌侵河內,詔魏郡、趙國恆山、中山,繕擅作塢壘六百餘處,此其餘址。或悞作十萬壘。○望臺,在州治東南,一名望漢臺。《志》云:「東漢初,耿純築此以望光武,高七尋,延袤二百八十尺。臺西有古井,即築臺時所鑿。又高阝城馬驛,在州治西。

柏鄉縣,州南七十里,南至順德府唐山縣三十五里。漢縣,屬鉅鹿郡。後漢廢。隋開皇十六年分高邑置柏鄉縣,屬欒州。大業初,屬趙郡。唐仍屬趙州。宋因之。熙寧五年省爲鎮。元初,復置。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十里。

柏鄉城,縣西南十七里。漢縣治此。元帝封趙哀王子買爲侯邑。後漢縣廢,而城存。晉太元九年慕容垂與苻丕相持於鄴,丕遣其將邵興招集郡縣。趙郡人趙栗,起兵柏鄉以應興,爲慕容隆所敗。即此城也。隋因復以名縣。唐元和十一年詔諸道兵討王承宗,昭義帥郗士美大敗恆冀兵於柏鄉,爲五壘環其城,既而敗還。五代梁開平四年晉王存勗遣軍救成德帥王,軍於趙州。梁將王景仁進軍柏鄉,與晉相持,尋敗走。乾化三年魏州帥楊師厚自柏鄉趣趙州,進攻鎮州,不克而還。即今縣也。
高阝,縣北二十二里。春秋時晉邑。《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高阝。《戰國策》:「周顯王十二年趙、韓會於高阝。又趙武靈曰:「中山侵掠吾地,引水圍高阝。是也。《史記•趙世家》:「武靈王三年城高阝。又孝成王十三年燕將栗腹將而攻高阝,廉頗破殺之。漢置高阝縣,屬常山郡。武帝封趙敬肅王子丹爲侯邑。師古曰:「高阝,讀若郭。更始二年世祖擊斬王郎將李惲於高阝。三年世祖自薊南還。至高阝,羣臣勸進,因即位於高阝南。更名曰高邑,爲冀州刺史治。章帝建初五年北巡至高邑。是也。晉屬趙國。後魏屬趙郡。北齊天保六年移治於房子縣東北,東南去舊城三十里,即今高邑縣也。
城,縣東北十里。春秋時晉之欒邑。《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欒。其後南徙,因曰南欒。漢置南縣,屬鉅鹿郡。武帝元朔二年封趙敬肅王子佗爲侯邑。更始二年光武與王郎將倪宏等戰於南,縱突騎擊之,宏等大敗。晉省,後復置,仍屬鉅鹿郡。後魏太平真君六年省入柏人。太和二十一年復置,尋屬南趙郡。高齊時,縣廢。章懷太子賢曰:「故城在柏仁縣東北。杜佑曰:「柏鄉東北有南城,漢縣治此。《寰宇記》:「今邢州鉅鹿縣,本南地也。,孟康曰:「讀若攣。今俗號爲倫城,音轉耳。
野河,縣西北五里。一名槐水。源出贊皇縣西黃沙嶺下,東流曆元氏、高邑縣,始入縣境。又東抵寧晉縣,入胡盧河。五代梁開平四年全忠謀並鎮、定,遣軍襲取深、冀。晉王存勗赴救,發晉陽,自讚皇東下,至趙州。全忠將王景仁軍於柏鄉,晉王進軍逼之,距柏鄉五里,營於野河之北。周德威曰:「今去賊咫尺,所限者一水耳。若彼造浮橋以薄我,我衆立盡矣。不若退軍高邑,誘賊離營,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以輕騎掠其饋餉,不過踰月,破之必矣。王從之,退軍高邑。高邑去柏鄉北三十餘里。既而梁軍出戰,至高邑南。晉將李存璋以步騎陳於野河之上,梁軍不勝而退,存璋乘之,梁軍大敗。今有槐水橋,在縣北五里,即戰時梁軍奪橋,晉將李建及力戰卻梁軍處也。
午河,縣西十里。源出臨城縣西北諸山,東南流入縣境,又東經縣北三里,下流合於野河。又新溝河,在縣北二十五里故城鎮南,自高邑縣流入。昔時南北諸川,每遇霖潦,往往泛溢爲民害。元元貞間,高邑令曹楨鑿溝以洩之,爲利甚溥。
千金渠,在縣西。唐開元中,縣令王佐所浚。旁有萬金堰,亦佐所築,爲蓄洩之利。今廢,俗呼爲李家溝。
千秋亭,縣北十三里,去舊高阝縣七里。《後漢志》高邑南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於此。○濟涉橋,在南關外,午、槐二水導流經城南。此橋跨其上,以便行旅,因名。又槐水馬驛,在今縣治西北。

隆平縣,州東南百里。東至冀州百二十里,西北至柏鄉縣三十五里,東南至順德府鉅鹿縣六十里。漢廣阿縣,屬鉅鹿郡。後漢永平中省。後魏太和十三年復置廣阿縣,爲南鉅鹿郡治。尋改郡爲南趙。孝昌二年又置殷州於此。北齊改殷州曰趙州。隋開皇十六年郡廢,而州如故。仁壽初,改縣曰象城。大業初,復改爲大陸,又移置趙州於平棘,以縣屬焉。唐初,竇建德、劉黑闥皆置欒州於此。武德五年省州入趙州,復改縣爲像城。天寶初,又改爲昭慶縣,以縣有建初、啓運二陵也。宋開寶二年改爲隆平縣,仍屬趙州。熙寧六年省。元初,復舊。金元因之。前朝洪武初,省入柏鄉縣。十三年復置,仍屬趙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戶十三里。

廣阿城,縣東十里。漢縣治此,高祖封功臣任敖爲侯邑。光武初,拔廣阿,登城樓,與鄧禹閱天下地圖處也。縣尋廢。晉太元九年慕容垂置冀州,屯廣阿。後魏普泰初,高歡起兵信都,以高元忠爲殷州刺史,鎮廣阿。既而爾朱兆將兵自晉陽出井陘,趣殷州,戰於廣阿,敗卻,皆故廣阿城也。《志》云:「今縣東十二里有隆平故城。宋初改縣爲隆平,本治此。大觀二年因水患移今治。俗呼爲舊城村。又縣東北三十五里有像氏城,漢象氏縣,屬鉅鹿郡。後漢廢。隋開皇中,因以名縣。
澧水,縣東十里。自順德府任縣流經縣界,又東北與沙河合,注於胡盧河。嘉靖十六年以故流壅塞,更加疏浚,謂之新澧河。沙河,即野河之別名也。《志》云:「縣城下有澧水渠,唐儀鳳中,邑令李玄開以溉田通漕。今涸。又老僧河,在縣北五里,下流合於槐水。相傳昔有僧浚泉,泉湧成溪,因名。又神泉河,在縣東北六里。《志》云:「源出順德府唐山縣之堯山,東流至縣北五里,合老僧河而東北出。是也。
槐午河,縣北三十里。即野河也,亦曰沙河。自柏鄉縣流經此,又東北接寧晉縣界。
大陸澤,縣東北三十里,亦曰廣阿澤。自順德府鉅鹿縣流入境,至寧晉縣,爲胡盧河。縣有廣阿、大陸之名以此。晉太和四年燕慕容垂請畋於大陸,因微服出亡,遂奔苻秦。《志》云:「縣北有肖莊泊,東北七里有小泊,與大陸諸水皆浸鄉也。孫炎云:「鉅鹿北廣阿澤,去古河絕遠。杜佑、李吉甫以邢、趙、深三州皆古大陸地,此爲得之。

高邑縣,州西南五十里。東南至柏鄉縣三十五里,西北至元氏縣四十五里。本漢房子縣地。高齊移置高邑縣於此,屬趙州。隋以後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里。

房子城,縣西南十五里。戰國時趙邑。《史記•趙世家》敬侯十年與中山戰於房子。又武靈王十九年北略中山之地,至於房子,遂之代。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頗將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還。漢置房子縣,屬常山郡。光武初,自真定擊元氏防子,皆下之。防即房,古字通用。仍屬常山國。晉爲趙國治,兼置冀州治焉。後魏屬趙郡。北齊廢。隋開皇六年復置,仍屬趙州。唐初因之,尋廢入臨城縣。俗呼其地曰倉房村。
長岡,縣西二十五里。岡巒聳秀,環抱村疃間,周十餘里。中有兔兒坡,甚寬廣。
水,在縣治南。一名沙河,又名白漕水,亦謂之漕河。發源贊皇縣贊皇山,經臨城縣,又東流入縣境,至縣東南,而合於黑水。
黑水,縣北十里,即槐河也。俗訛爲淮河。自讚皇縣東流,經元氏縣界,又東流入縣境,而合於水。故水亦兼槐水之稱,槐水亦兼沙河之目。二水合流,即柏鄉縣野河之上源也。
新溝,在縣東南。始自縣南榆柳村,浚流於柏鄉縣。槐、沙二河合流於縣界,夏潦秋霖,泛溢害稼。元邑令曹楨始開此溝以導水,民獲樹藝,至今賴之。
千秋臺,縣南二里。稍西北有觀星臺,又有將臺,皆高聳可登玩。李氏曰:「三臺岡阜相連,好事者爲之名也。

臨城縣,州西南九十里。北至元氏縣八十五里,東至柏鄉縣四十里,西南至順德府唐山縣三十五里。本漢房子縣地。唐天寶初,改置臨城縣,屬趙州。後因之。今土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十三里。

臨城,在縣治東。《志》云:「縣有古臨城,即春秋時晉之臨邑。《左傳》哀四年趙稷奔臨。是也。唐因以名縣。光化四年朱全忠自州北侵鎮州,下臨城,逾滹沱,即此。○安陽城,在縣南,戰國時趙邑。《史記》:「趙惠文王十四年廉頗拔魏房子,又攻安陽,取之。即此城也。
敦輿山,縣南七十里,一名幽淮山。南接太行,北連常山,州境之大山也。《山海經》:「敦輿山,汦水出其陰,東流注於彭水。《隋志》云:「房子縣有彭水。劉昫曰:「隋置柏鄉縣,在彭水之陽。彭水亦趙州南境之大川也。或以爲即今之沙河。
鐵山,縣西南三十五里。石色如鐵。元末土人結寨於此,曰鐵山寨。又縣西五十里有天臺山,山高聳而上平。又西二十里,曰杏樹山,山多杏。又西二十里,即太行山矣。○釣盤山,在縣東南五里。舊傳陳餘兵敗走至此,問其地,曰釣盤山。餘曰:「魚入釣盤,吾其亡矣。果及於難。又縣西二十里,有牛口峪,井陘縣東南七里亦有此峪。《志》皆云竇建德兵敗被擒處,皆傳悞也。
龍尾岡,在縣西北。唐大順二年李克用攻鎮州,大破王於龍尾岡,拔其臨城、元氏、柏鄉,大掠而還。又縣城北有董岡。《志》云:「岡東接堯峰,西臨汦水,環抱奇勝。堯峰在縣東南二里,峰巒頗秀美。○聖井岡,在縣東北三十里,岡上有井,冬夏不竭,故名。
汦水,縣西北二十五里。源發元氏縣之封龍山,繞流入縣境,至縣東入於沙河。《志》云:「汦水自元氏縣南境,流經縣西柏暢亭。將至城五里許,斷伏不流,二百餘步復出。東流經釣盤山下,入沙河。俗名三斷綠楊河。韓信斬成安君汦水上。李左車曰:「成安軍敗於高阝下,身亡於汦水。正謂此也。《一統志》:「汦水在縣西北,流經高邑欒城,達寧晉縣,入胡盧河。
沙河,縣東南五里。自讚皇縣流經縣境,合於汦水。又東北入高邑縣界,謂之水。或以爲即彭水雲。又泥河,舊《志》雲在縣北五里,東合汦水。今涸。
柏暢亭,縣西十五里。漢武帝封趙敬肅王子終古爲柏暢侯,即此亭也。俗訛爲柏楊亭。

贊皇縣,州西九十里。北至井陘縣百六十里,東北至元氏縣三十里,西北至山西樂平縣百五十里。本漢房子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高邑置贊皇縣,因山爲名。初屬欒州,大業中屬趙郡。唐屬趙州。五代梁開平四年晉王存勗將兵救成德,自讚皇東下,遂入趙州。是也。宋熙寧五年省爲鎮。元初,復故。金屬沃州。元初併入高邑,尋復置,仍屬趙州。今城周四里,編戶十二里。

回車城,縣南十里。魏收《志》房子縣有回車城。又有平州城,未詳所始。《寰宇記》云:「回車城,李左車所築也。亦曰左車城。其旁有韓信將臺。
贊皇山,縣西南二十里。高百餘丈,水之源出焉。《穆天子傳》:「至房子登贊皇山。即此。隋因以名縣。山有孔子嶺,下有岩,甚寬廣。○四望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山高聳,登臨可以望遠,因名。
五馬山,縣東十里。上有五石馬,因名。岩隙出泉,甚甘美,名白馬泉。後魏孝昌末,趙郡豪李顯甫,聚諸李數千家於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即五馬諸山矣。宋建炎初,和州防禦使馬擴奔五馬山聚兵,得徽宗子信王榛,以總制諸寨。兩河忠義,聞風響應。既而金人來攻諸寨,斷其汲路,諸寨遂陷。○檀山,在縣東北十五里,高百餘丈。相傳周穆王嘗駐此。又粟堆山,在縣東南十五里,以山形如委粟而名。
十八盤嶺,縣西六十里。山勢嵯峨,林木鬱茂。中有小徑,縈紆上下,十有八盤。又黃沙嶺,在縣西北七十里,有黃沙嶺口,路通山西,槐水之源出於此。今有黃沙嶺巡司。○鐵腳嶺,在縣東南,高險崎嶇,艱於登陟,因名。
槐水,在縣城北。源出黃沙嶺,東流經此,折而東北,入元氏縣西境。復東南出,而入高邑縣界。或謂之度水。○水,在縣南,源出贊皇山,《漢志》謂之石濟水,今亦曰沙水。東流入臨城縣界。《邑志》云:「《衛風》出宿於,即此水也。悞矣。
黃沙嶺口,縣西北黃沙嶺下,北去故關百里。正統四年置戍。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又北二十里,曰白城口,其相近者曰谷家崖口。又北三十里,即元氏縣之青草峪口。○十八盤口,在縣西十八盤嶺下。又縣西五十里,有段裡口,口外有四相公寨。又西南十里,曰後溝口。縣境諸口,俱屬故關南路。《里道記》:「自後溝口而西,至山西樂平縣百十里。自後溝口而北,緣歷山徑至故關百二十里,至龍泉關五百十里,至倒馬關六百八十里。內三關邊牆,至後溝口而始竟雲。

寧晉縣,州東四十里。北至晉州八十里,南至順德府鉅鹿縣九十里,東北至祁州束鹿縣百二十里。漢爲楊氏縣,屬鉅鹿郡。後漢因之。晉省入癭陶縣,屬鉅鹿國。後魏又析置癭遙縣,亦屬鉅鹿郡。隋復曰癭陶,屬趙州。唐天寶初,改爲寧晉縣,仍屬趙州。今城周六里,編戶十八里。

楊氏廢縣,即今治。《周•職方》冀州,藪曰楊紆。《水經注》:「楊紆,即大陸澤。漢置楊氏縣治焉。晉廢。後魏永安二年分癭陶置癭遙縣,治故楊城,仍爲鉅鹿郡治。隋初郡廢。開皇六年改遙爲陶。唐天寶初,又爲寧晉縣治。建中三年朱滔與王武俊等叛,滔自深州進逼康日知於趙州,趣寧晉。王武俊亦自恆州進取元氏,東會滔於寧晉。《城邑考》:「寧晉縣,即古楊氏城。城周十里有奇。
陶城,縣西南二十五里。漢置縣,屬鉅鹿郡。顏師古曰:「癭,讀若影。後漢爲郡治。延熹八年勃海王悝降,爲癭陶王國於此。初平二年博陵羣賊張牛角等攻癭陶,不能陷。晉以楊氏縣省入,亦爲鉅鹿國治。後魏分癭陶縣置癭遙縣,仍屬鉅鹿郡。高齊併入癭遙縣。○大陸城,在縣東南十里。隋開皇十六年析廣阿置大陸縣,屬趙州。大業初,改象城縣爲大陸,而以故大陸縣併入焉,即此城也。今名魚臺村。又縣東二十五里,有歷城。本漢歷鄉縣,屬鉅鹿郡。後漢省。魏收《志》云:「癭遙有歷城。是也。亦作瀝城。《一統志》:「城乃小堡,城下藪澤,周回百餘里,中有魚藕菱芡之利。每歲饑、兵荒,州人賴以全活者甚衆。金末,王義率衆保聚於此。
胡盧河,縣東南二十里。即《禹貢》之大陸澤。《呂氏春秋》九藪,趙之大陸其一也。酈道元以爲即楊紆藪,亦謂之薄洛水。《戰國策》趙武靈王曰:「吾國東省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楫之用。是也。亦謂之廣阿澤。今澤東西徑三十里,其上流即漳水也。自順德府南和任縣達隆平,而東北匯大小羣川,以注於縣境。而趙州西境及滹沱河以南諸水,亦悉東南流至縣境,而彙爲大澤。每至夏秋之交,霖潦爲患,則漳水、滹沱南北交注,氾濫甚廣。東經深、冀二州及阜城、獻縣以東,至交河縣,而合於滹沱。丁度曰:「胡盧河,橫漳之別名也。在深、冀間,橫亘數百里。五代周廣順二年契丹將高謨翰,以葦筏渡胡盧河,入寇至冀州。周兵屯貝州以拒之,引去。冀北之大川,胡盧河其最矣。《郡志》:「明正德十一年漳河由縣南徙。明年,滹沱由縣北徙。蓋前此皆匯流於胡盧河,至此復分,引而南北出也。
洨水,在縣南,自趙州流經縣界。又沙水在縣西南,自柏鄉縣流入縣境。《漢志》:「洨水至癭陶入汦。沙河,即出,水下流矣。自州以西,諸水皆合於二水,以注胡盧河。○豐河,在縣東,《志》雲即漳水故道也。自胡盧河分流東出,入冀州界,爲清水河之上源。又鹼河,亦在縣東,下流合於清水河。
寧晉渠,在縣西南。《唐志》:「自胡盧河以北,縣地常虞旱鹵。西南有新渠,上元中邑令程知默所開,引洨水入城以溉田,徑十餘里,地用豐潤,民食乃甘。
薄洛亭,在縣南。《後漢志》癭陶縣有薄洛亭,戰國時爲齊、趙之疆,往往戰戍於此。亭蓋以薄洛河而名。

深州

編輯

深州,府東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河間府二百里,南至冀州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定府祁州百七十里。

春秋時晉地。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漢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晉因之。後魏屬長樂郡。北齊屬博陵郡。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析置深州治安平,今晉州屬縣。詳見前。大業初,州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深州仍治安平。是年,移治饒陽。貞觀十七年州廢。先天二年復置,移治陸澤縣。天寶初,曰饒陽郡。乾元初,復曰深州。五代因之周徙州治下博,即今治也。考《宋志》雍熙四年復徙治靜安,即下博矣。宋仍爲深州亦曰饒陽郡。金元仍舊。前朝亦曰深州,以州治靜安縣省入編戶十七里,領縣一今仍爲深州。
州介瀛、冀、鎮、定間,所謂四通五達之郊也。守則難濟,動則有功。光武自薊南馳過下博,而不敢留。李存審據下博橋,遣軍縱橫四出,朱梁攻之兵,於是乎宵遁矣,今景州。

靜安廢縣,故州治。在今州南二十五里。漢下博縣,屬信都國。應劭曰:「泰山有博縣,故此言下。太子賢曰:「在博水之下也。後漢屬安平國。晉亦爲下博縣,仍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隋初居冀州,尋屬信都郡。唐初,屬冀州。貞觀初,割屬深州。十七年還屬冀州。先天二年復屬深州。五代周顯德中,移深州治此。尋以縣隸靜安軍,旋復舊。宋太平興國七年復隸靜安軍,而州治不改。雍熙二年軍廢,仍屬深州。三年縣廢。四年復置,改曰靜安。金、元皆爲州治。明初省。《城邑考》:「州舊城,永樂十年滹沱、漳水決溢,城壞,因徙治吳家莊。景泰初,始營城垣。成化、正德以後,相繼增修。嘉靖十一年易以磚石。周九里有奇,有門四。

下博城,在故州城南二十里。漢縣治此。後魏移縣於衡水之北。宇文周建德六年復移而北,即故州治也。其舊城一名祭遵壘,北枕衡水,相傳遵所築也。唐武德五年淮陽王道玄擊劉黑闥於下博,敗沒。寶應初,官軍追史朝義,大戰於下博東南,賊敗遁。長慶二年幽州叛帥朱克融陷弓高,圍下博。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帥楊師厚侵逼鎮州,尋自九門退軍下博,攻拔之。即今故州城矣。
靜安城,州東南五十里。本名李晏口,亦曰李晏鎮。五代周顯德二年築城屯軍於此,謂之靜安軍。《薛史》:「靜安軍南距冀州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夾胡盧河爲壘。自是契丹不敢涉胡盧河南犯,河南之民,始得休息。宋仍爲靜安軍治。雍熙二年廢。今河間府景州亦有李晏鎮,蓋昔時胡盧河東西津口雲。
樂鄉城,州東三十里。漢縣,屬信都國。高祖封樂毅後樂巨叔爲侯邑。宣帝時,改封河間獻王子佟於此。後漢初,又封杜茂爲樂鄉侯。是也。尋廢入下博縣。後魏僑置樂鄉縣,在今保定府清苑縣境。○寧葭城,在州東南故趙邑。《史記》趙武靈王二十年略中山地,至寧葭。司馬貞云:「寧葭,一作曼葭,邑名也。《水經注》:「衡漳水東北歷下博城西,又徑樂鄉故城南,又東引葭水注之。城蓋以葭水而名。
紫金山,州北五十里,捍水堤故址也。歲久頹敗,惟存二阜,然屹立,俗呼爲紫金山。舊《志》云:「州治西有束鹿岩,巖穴深邃,外隘內廣,容千餘人,僅有線路可通天光。今見祁州束鹿縣。
滹沱河,州北四十里。自安平縣流入州境,經州北,又東北入饒陽縣界。宋熙寧以後,往往決溢,自州以東,屢被其患。歷金元至明朝,決徙亦數見。嘉靖中,河經州南,蓋潰決而南合於胡盧河也。《河渠考》:「滹沱正流出於饒陽南,決則出深州。而武強爲東下之衝,罹患尤甚,修塞時不免焉。
胡盧河,州南四十里。自趙州寧晉縣,流經南宮縣及冀州之北,又東北流入州境,歷衡水縣北而入武邑、武強二縣界,即橫漳之異名也。《五代史》:「周顯德二年時契丹屢寇河北,輕騎深入,曾無藩籬之限。言者謂深、冀間有胡盧河,橫亘數百里,可濬之以限其奔突。因命王彥超等督兵民浚胡盧河,築城於李晏口,留兵戍之,即靜安軍也。《宋志》:「胡盧河源於西山,始自冀州新河鎮入深州武強縣,與滹沱河合。其後變徙,入於大河。淳化二年從河北轉運司請,自深州新砦鎮,開新河導胡盧河,分爲一派,凡二百里,抵常山,以通漕運。後廢。熙寧中,內侍程復請開決,從之。尋廢。
鴉兒河,州南二十里。自束鹿縣東南流入界,下流合於胡盧河。《志》云:「河在滹沱、清漳間。蓋支流兩分,合而爲河,因名鴉兒。滹沱南北橫決,羣川之流皆亂。鴉兒河源流斷續,不可復辨。
白馬溝,州東三十里。三國魏主丕之弟白馬王曹彪牧冀州,引滹沱河入於清漳,以溉高之田。境內利之,名曰白馬河。《水經注》所云:「白馬河經樂鄉縣北,饒陽縣南,而東入橫漳者也。今廢。
下博橋,在故下博城東,跨胡盧河上。五代梁乾化二年全忠侵晉、冀,攻縣。晉將李存審軍趙州,謀出奇破之,引兵扼下博橋,使別將史建瑭等分道擒生。建瑭分麾下爲五隊,出衡水、南宮、信都、阜城諸處。而自將一隊與李嗣肱深入,盡獲梁軍之樵芻者,還會於下博橋。明日,襲擊全忠於縣西,大敗之。即此。
凌消村,州東北四十里,古滹沱河南岸。《寰宇記》:「光武自薊南奔,王霸詭言冰堅可渡處也。俗因呼爲危渡口。舊《志》:「滹沱經深澤縣東南,即光武渡處。似悞。○陸家莊,在州西南。金末爲戍守處,河間公移刺衆家奴所分地也。
南宮亭,在州南。更始二年光武自下曲陽馳至滹沱,渡河至南宮,遇大風雨,引車入道旁空舍,對灶燎衣,馮異進麥飯處也。舊《志》云:「在南宮縣。據《後漢書》,光武自南宮進至下博城西,惶惑不知所之,有老父言:「信都爲長安守,去此八十里。異時光武勅馮異曰:「滹沱河麥飯,是南宮近滹沱河下博間也。若謂今之南宮縣,相去遠矣。

衡水縣,州南五十里。東至冀州武邑縣五十里,東北至晉州武強縣七十里,西至晉州八十里。本漢下博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信都、武邑、下博三縣地,置衡水縣,屬冀州。以近衡漳水而名。大業初,屬信都郡。唐仍屬冀州。宋因之。元改屬深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七里。

衡水故城,縣西南十五里。舊縣治此。唐武德二年幽州總管羅藝破竇建德於衡水。又寶應初,史朝義敗走衡水,還戰,爲僕固等所敗,即此城也。前朝永樂五年大水,城壞,移縣於范家疃。景泰初,創築城垣。成化十八年又爲大水所圮,尋復修築,即今治也。《志》云:「縣西二十里有空城,或以爲五代時戍守處。
長盧河,在縣東,即橫漳水也。亦曰胡盧河。舊自州南流經縣北,又東入武邑縣境。今斷續不常,涸溢無時,非復舊流也。《志》云:「縣西北有衡水,亦曰長蘆水。又有袁譚渡,歷下博舊城西北,迤邐而東北注,謂之九曲。水味鹹苦,俗稱苦河,亦曰橫漳河。又有北沼,在縣西南二十里,遇漲則通於橫漳。
洚水,在縣南。自冀州北流入縣境。洚水東岸,即武邑縣界也。又東北流經武邑縣北,而入於漳水。○鹽河,在縣南。《志》云:「自冀州城東浮溝口,迤北流,通漳河,至縣西南二里許,水流常涸生鹽,俗名鹽河。
羊令渠,縣南二里。唐載初中,縣令羊元自縣西南分引漳水,北流貫城注隍,以溉民田,因名。○杜村溝,在縣西南十里。旁有窪地二千餘頃。弘治中,開此溝以洩水患,尋塞。正德中,復疏通之。窪地填淤,民獲種植之利。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