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序 (李翰)

進通典表 通典序[1] 
左補闕李翰[2]
通典卷第一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430

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勞而少功,何哉?其患在於習之不精,知之不明,入而不得其門,行而不由其道。何以徵之?夫《五經》羣史之書,大不過本天地,設君臣,明十倫五教之義,陳政刑賞罰之柄,述禮樂制度之統,究治亂興亡之由。立邦之道,盡於此矣。非此典者,謂之無益世教,[3]則聖人不書,學者不覽,懼人宂煩而無所從也。[4]先師宣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七十子之徒,宣明大義,[5]三代之道,百世可師。而諸子云雲,猥復製作,由其門則其教已備,反其道則其人可誅。而學者以多閱爲廣見,以異端爲博聞,是非紛然,塞胸滿腹,[6]澒洞茫昧,而無條貫。或舉其中而不知其本,原其始而不要其終。高談有餘,待問則泥。雖驅馳百家,日誦萬字,學彌廣而志彌惑,聞愈多而識愈疑,此所以勤苦而難成,殆非君子進德修業之意也。今《通典》之作,昭昭乎其警學者之羣迷歟![7]以爲君子致用,在乎經邦,經邦在乎立事,立事在乎師古,師古在乎隨時。必參今古之宜,[8]窮始終之要,[9]始可以度其古,終可以行於今,問而辨之,端如貫珠,舉而行之,審如中鵠。夫然,故施於文學,可爲通儒,施於政事,可建皇極。

故採《五經》羣史,上自黃帝,至於我唐天寶之末,[10]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始終,歷代沿革廢置及當時羣士論議得失,靡不條載,附之於事。如人支脈,散綴於體。凡有八門,勒成二百卷,[11]號曰《通典》。非聖人之書,乖聖人微旨,不取焉,惡煩雜也。事非經國禮法程制,[12]亦所不録,棄無益也。若使學者得而觀之,不出戶知天下,未從政達人情,罕更事知時變,爲功易而速,爲學精而要。其道甚直而不徑,[13]其文甚詳而不煩,推而通,放而準,語備而理盡,例明而事中,舉而措之,如指諸掌,不假從師聚學,而區以別矣。非聰明獨見之士,孰能修之。

淮南元戎之佐曰尚書主客郎京兆杜公君卿,雅有遠度,志於邦典,[14]篤學好古,生而知之。以大曆之始,實纂斯典,累紀而成。[15]杜公亦自爲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闕,申高見發明,以示勸戒,用存景行。[16]近代學士,多有撰集,其最著者《御覽》、《藝文》、《玉燭》之類,網羅古今,博則博矣,然率多文章之事,記問之學,至於刊列百度,緝熙王猷,至精至純,[17]其道不雜,比於《通典》,非其倫也。於戲!今之人賤近而貴遠,昧微而睹著,得之者甚鮮,知之者甚稀,可爲長太息也。翰嘗有斯志,約乎舊史,圖之不早,竟爲善述者所先,故頗詳旨趣,而爲之序。庶將來君子,知吾道之不誣。[18]

校勘記

編輯
  1. 通典序 原「序」上有「原」,清人所增,今據北宋本刪。
  2. 左補闕李翰撰 「左」上原有「唐」,清人所增,今據北宋本刪。
  3. 無益世教 《文苑英華》卷七三七「世」作「代」,疑是,《通典》亦例避太宗諱。
  4. 懼人宂煩而無所從也 「人」原脫,據北宋本補。按︰《文苑英華》卷七三七亦有「人」,而「宂」作「冥」。
  5. 宣明大義 《文苑英華》卷七三七「宣」上有「常」。
  6. 塞胸滿腹 四字原脫,據北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補。
  7. 其警學者之羣迷歟 《文苑英華》卷七三七作「其警覺羣迷歟」。
  8. 必參今古之宜 「今古」原倒,據北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乙。
  9. 窮始終之要 「始終」原倒,據北宋本乙。《文苑英華》卷七三七「要」作「妙」。
  10. 至於我唐天寶之末 「我」原作「有」,清人擅改。今據北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改回。
  11. 勒成二百卷 此五字原脫,據北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補。
  12. 事非經國禮法程制 《文苑英華》卷七三七作「事非經世緯俗程制」。
  13. 其道甚直而不徑 原脫「甚」,據北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補。
  14. 志於邦典 《文苑英華》卷七三七「邦典」作「興典」。
  15. 累紀而成 「紀」原作「年」,清人妄改。今據北宋本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改回。
  16. 杜公亦自爲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闕申高見發明以示勸戒用存景行 朝鮮本、殿本以及《文苑英華》卷七三七同。北宋本脫此二十九字。
  17. 至精至純 「純」原「粹」,據北宋本改。
  18. 知吾道之不誣 「誣」下原有「也左補闕李翰序」七字,清人擅增,今據北宋本刪。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