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略第四 通志
卷二九
氏族略第五
鄭樵
氏族略第六
氏族略第四

臣謹按複姓者為有重複之義,兩字具二義也。有王氏而又有叔、有子,所以別王氏之族;有公氏而又有子、有孫,所以別公氏之義。或以爵系別,或以國系別,或以族系別,或以名氏別,或以邑氏別,皆本乎兩字之義,所以別族是之謂複也。後代北姓多兩字而無兩字之義,名雖同而實異耳。

以爵系為氏

編輯

王叔氏、姬姓。周襄王之子王叔虎之後也。王子氏、姬姓。周大夫王子狐、王子城父之後也。漢有王子中同,治尚書。王孫氏、姬姓。周大夫王孫滿之後。滿,頃王孫也。衛有王孫賈。楚有王孫由於。《漢書·貨殖》有王孫大卿。《陳留耆舊𫝊》有王孫滑,治三禮為博士。公子氏、春秋時列國公子之後。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者之稱。或言黃帝姓公孫,因亦以為氏。元祐登科有公孫尚,漢州人。士孫氏。《漢書》平陵士孫張為博士、揚州牧,明《梁邱易》,生仲徹,長安令。裔孫睦,後漢弘農太守,生瑞,尚書令。

以國系為氏

編輯

唐孫氏、祈姓,堯之裔。唐侯子孫仕晉,號唐孫氏。室孫氏、王室之孫也。古有室孫子著書。《姓纂》云:「今棣州有室孫氏。」廖叔氏、古飂叔安之後。秦恵公有大夫廖叔。滕叔氏、滕叔繡之後。楚考烈時有滕叔辛。蔡仲氏、姬姓,蔡仲胡之後。趙將有蔡仲其。齊季氏。姜姓,齊襄公子季奔楚,因氏焉。《世本》:「魯有大夫齊季窺。」

以族系為氏

編輯

仲孫氏、魯公子慶父之後,慶父曰共仲,故以為仲氏,亦曰仲孫氏,為閔公之故,諱弒君之罪,更為孟氏,亦曰孟孫氏。叔孫氏。魯公子叔牙之後,叔牙與慶父同母,慶父弒閔公故,牙有罪,飲鴆而死,遂立公孫茲為叔孫氏。亦曰叔仲氏,即叔氏也。又後魏乙旃氏改為叔孫氏。

臣謹按叔氏,桓公子叔牙之後,叔牙飲酖而卒,季友為之立後,故以叔為氏。至於得臣,則叔牙之孫也,故為叔孫氏。

季孫氏、魯公子季友之後也,亦曰季氏。臧孫氏、姬姓,魯公子彄食邑於臧,其後謂之臧孫。魚孫氏、子姓,宋公子目夷字子魚,其後以魚孫為氏。楊孫氏、楊,晉邑也。其先有食於楊者,猶臧孫然。秦有下大夫楊孫氏。始皇時楊孫皓。賈孫氏、衛大夫王孫賈之後,以去王室賈為始祖。後漢侍中賈孫⿰,北海人。古孫氏、姬姓,王孫賈之後,亦隨音改為古孫氏,見《姓纂》。福子氏、齊大夫福子丹,見《國語》。卷子氏。姬姓,衛文公之後也。

以名氏為氏國邑鄉附

編輯

士丐氏、姬姓,晉士氏之子士丐之後也。士季氏、姬姓,晉士氏之子士季生渥濁,為士季氏。見《姓氏英賢傳》。士蒍氏、姬姓,晉隰叔為士氏之祖,士蒍其子也。為晉士官,故以為氏。士吉氏、姬姓,晉士蒍生吉,為士吉氏。士貞氏、《穀梁》:「晉康公支子士貞之後。」士思氏、〈古今人表〉:「晉有士思癸。鄭有士思卜。秦有將軍士思穆。伍參氏、《世本》:「楚伍參之後,支孫以為氏。」《國語》楚昭王時有伍參蹇。胡非氏、媯姓,陳胡公後有公子非,其後子孫為胡非氏。戰國有胡非子著書。鬬耆氏、芊姓,《英賢傳》云:「鬬伯比之孫鬬耆仕晉,因氏焉。」伯宗氏、《世本》:「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祁夜氏、《英賢傳》:「祁大夫之後。後漢龍驤將軍祁夜豐。」鬬彊氏、芊姓,《世本》:「若敖生鬬彊,因氏焉。」鬬班氏。羋姓,《世本》:「鬬彊生班,因氏焉。」

臣謹按《世本》世系及名氏多與《春秋公子譜》不同,《譜》中自無鬬彊,雖有鬬般,又鬬穀於莬之子若敖之曽孫也。

魏彊氏、姬姓,魏武子支孫莊子快生彊,為魏彊氏。巫咸氏、商卿也,其後氏焉。匠麗氏、《左傳》晉有匠麗氏。漢功臣祝其侯匠麗舒。祝圉氏、衛祝圉之後。漢侍御史祝圉遙。臧會氏、姬姓,魯大夫臧會之後。韓嬰氏。姬姓,《姓纂》云:「晉韓宣子元孫也,為韓嬰氏。」

臣謹按世譜韓宣子元孫無名嬰者,惟韓襄王太子嬰。

韓言氏、姬姓,《世本》:「晉韓厥生無忌,無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韓厥氏、姬姓,韓獻子厥,支孫氏焉。韓籍氏、姬姓,晉韓起之子籍字叔禽,為韓籍氏。韓褐氏、姬姓,《英賢傳》云:「晉韓厥之後韓子云。趙肅侯大夫韓褐胥居。」孟獲氏、《呂氏春秋》:「齊力人孟獲之後。」一雲即宋猛獲也。」史葉氏、姬姓,《釋例》云:「衛頃侯之後公子史食采於葉,因氏焉。」《左傳》作史華。封具氏、姬姓,鄭公子具食采開封,因氏焉。鄭城父大夫封具狐人。精縱氏、姬姓,周平王子精別封縱邑,因氏精縱。屠住氏、羋姓,《英賢傳》:「楚公子屠食采於住鄉,因氏焉。邵皓氏、晉有平陽從事邵皓宣邪。干已氏、陳大夫干徵師食采於已,因氏焉。漢京兆尹干已衍。先縠氏、晉國士氏之別族也,隰叔初封於先,故以為氏。彭祖氏、彭姓也,陸終氏之子,支孫氏焉。熊率氏、芊姓,《左傳》楚大夫熊率且比之後。熊相氏。芊姓,《英賢傳》:「楚熊相宜僚之後。懐王時將軍熊相祁。」

以國爵為氏邑爵附

編輯

夏侯氏、娰姓,夏禹之後,至東樓公封為杞侯,至簡公為楚恵王所滅,弟他奔魯悼公,以他夏後受爵為侯,因氏焉。後去魯之沛,分沛立譙,遂為郡人。漢有太僕夏侯嬰,又有夏侯始昌生勝。宋朝建隆初夏侯冕登科。後又有夏侯嶠、夏侯嘉真。柏侯氏、柏成子,髙堯時諸侯也,因氏焉。漢有尚書令柏侯奮。管寜從柏侯子安受《春秋》。子安,南陽人。韓侯氏、周宣王時韓侯,支孫氏焉。屈侯氏、屈,舊國也。《風俗通》魏賢人屈侯鮒。《史記》漢有郎中令屈侯豫。羅侯氏、羅君之後也,支孫氏焉。其國在宜城山中,後遷枝江。晉中山王司馬服妃蜀郡羅侯氏。白侯氏、白,楚邑也,白舊侯國,楚人取而邑之。後漢尚書郎白侯擕。《吳志》白侯子張。莒子氏、嬴姓,春秋時楚滅之,子孫以莒子為氏。戎子氏、戎子,駒支之後,此允姓之戎也,而《姓纂》謂姜姓。舒子氏、偃姓,僖公三年徐滅之,子孫氏焉。滑伯氏、姬姓,舊河南緱氏縣即其地,今廢為鎮,隸偃師。葛伯氏、嬴姓,夏時諸侯,為商所滅,子孫因以為氏。許州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息夫氏。媯姓,《風俗通》息公子邉為大夫,因氏焉。漢有光祿大夫息夫躬,世居河內河陽。

以邑系為氏邑官附

編輯

原伯氏、《左傳》周原伯絞之後,因氏焉。今澤州沁水有原城。晉孝公時有原伯蓋,見《英賢傳》。溫伯氏、周邑也,其地在河陽縣溫西南。召伯氏、周邑也,召公食采之地。《姓纂》云:「《左傳》召伯奭之後。」申叔氏、楚大夫申叔侯食邑於申,此申叔時之後也。沂相氏、《英賢傳》云:「魯沂大夫為相,因氏焉。漢侍御史沂相封。」甘士氏。周甘平公為王卿士,因氏焉。

以官名為氏官氏附

編輯

師宜氏、後漢有師宜官,南陽人,善𨽻書。師延氏、宋有大夫師延宜,其先掌樂職。師祁氏、《左傳》楚有師祁黎。漢有郎中師祁番。尹午氏、楚大夫敖尹午之後。又楚有大夫尹午子叔。呂相氏、秦相呂不韋,本陽翟賈人,子孫以貴氏焉。史晁氏、《世本》:「衛史晁之後。」侍其氏。漢廣野君酈食其,曽孫賜以食其為氏。元孫武,平帝時為侍中,改為侍其焉。宋朝雍熈登科有侍其頴,皇祐登科有侍其瑋,嘉祐登科侍其端,並開封人。

以邑諡為氏

編輯

苦成氏、姬姓,郄犨別封於苦,為苦成子。《潛夫論》:「苦成,城名,在鹽池東北。」然此城因苦成子之封而得苦成城之名,其實成諡也。古成氏、《風俗通》:「苦成之後,後隨音改焉。有廣漢都尉古成雲。」姚興給事中、黃門侍郎古成詵,又將軍古成和。晉《袁宏集》有南海太守古成彪。唐開元雲陽尉古成䕫。庫成氏、《風俗通》云:「本苦成,方言音變為庫成。」《敦煌實錄》石趙奉車都尉庫成述,生濟,大夏令,又郎中庫成佇,廣平太守庫成防,從孫馗。臧文氏、姬姓,魯大夫臧文仲之後。丁若氏。姜姓,《風俗通》:「齊丁公子懿伯食采於若,因氏焉。」晉遂興令丁苦堅,髙密人。

以諡氏為氏

編輯

釐子氏、出楚釐子觀起之後,芊姓。楚有大夫釐子班。釐即「僖」字。共叔氏、姬姓,鄭武公之子共叔叚之後。惠叔氏、姬姓,魯大夫孟恵叔之後。漢有尚書恵叔儉。顔成氏、曹姓,邾婁顔之後,有諡成者,其後以為氏。《莊子》有顔成子游。士成氏、《莊子》有士成綺。尹文氏、《世本》:「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鬬文氏、《姓纂》云:「楚若敖生鬬文,子因氏焉。武仲氏。姬姓,臧武仲之後也。

以爵諡為氏

編輯

成公氏、姬姓,衛成公之後,以諡為氏。成王氏芊姓,楚成王之後。漢中郎成王弼。

代北複姓

編輯

長孫氏。出自拓跋鬱律,生二子,長曰沙莫雄,次曰仲翼犍,即後魏道武皇帝祖也。後魏獻帝拓跋與隣七分國人,以兄弟分統之。沙莫雄為南部大人,後改名仁,號為拓跋氏。至孝文帝,以拓跋為皇枝之長,改為長孫氏;以與隣長兄為紇骨氏;次兄普氏改為周氏;帝拓跋氏改為元氏;次兄為達奚氏;次兄為伊婁氏改為婁氏;次兄敦邱氏改為邱氏;次兄俟氏改為万俟氏;又叔父之後乙旃氏改為叔孫氏;疎屬車焜氏改為車氏,是為十姓。

臣謹按北朝之制雖文采不足而古道猶存。觀武王得天下,封同姓五十國,而兄弟之國十有六。今獻帝十姓而七分兄弟,其國豈非成、周之道乎?元魏之起甚微,其後盛彊,奄有中原,垂百六十載,豈無所自而然!

万俟氏、後魏獻帝季弟之後,獻帝七分國人,與兄弟統領之,是為十姓。〈官氏志〉云:「万俟氏,中間失譜。」太平興國登科有万俟湘。政和二年登科乃右丞相万俟禼,望出開封。宇文氏、本出遼東,南單于之後。有葛烏兔為鮮卑君長,世襲大人。至普迴因獵得玉璽,自以為天所授,鮮卑謂天子為「宇文」,因號宇文氏。或雲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北方,以神農有嘗草之功,北俗呼草為「俟汾」音訛為宇文。普迴子莫那自陰山徙居遼西,至後周追諡獻侯。獻侯生可地汗,號莫何單于,闢地西出玉門,東踰遼水。六世孫失豆歸自稱大單于,為慕容皝所滅。生拔拔瓌陵,拔拔瓌陵,後周所承也。西魏遷豪傑於代都,故陵徙居代州武川。瓌即安化、化政、清河、南安四公子所承也。慕容氏、髙辛少子居東北夷,後徙遼西,號鮮卑國於昌黎棘城,至渉歸為鮮卑單于。自云:「慕二儀之徳,繼三光之容。」或雲冠歩揺,音訛為慕容。初,慕容氏破後種族仍繁,後魏天賜末,頗忌而誅之。時有免者皆以興為氏,延昌末詔復舊姓,而其子女先入掖庭者猶號慕容,多於他族。元豐登科有慕容彥達。慕輿氏、即鮮卑慕容氏,音訛又為慕輿。《前燕錄》有將軍慕輿虎、領軍慕輿根、御史中丞慕輿千。司徒慕輿拔虎生常,侍中、零陵公,居昌黎。慕利氏、後魏有吐谷渾主慕利延,與慕容氏同祖。豆盧氏、本姓慕容,燕主廆弟西平王慕容運孫北地王精之後。入後魏,北人謂歸義為「豆盧」,道武因賜姓豆盧氏。天禧登科有豆盧若。獨孤氏、本姓劉氏,北蕃右賢王之後,其先尚公主,因從母姓劉氏。後漢度遼將軍劉進伯擊匈奴,兵敗被執,囚之孤山下。生尸利單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尸利六世孫羅辰從後魏孝文徙洛陽為河南人。初以其部為氏,《姓纂》云:「後魏代北有三十六部,有伏留屯為部大人,居於雲中。和平中,以貴人子弟鎮武川,因家焉。伏留屯之後有俟尼,生庫者,後魏司空,生信。」又髙䕶自髙麗歸,賜姓獨孤氏。又獨孤楷,本姓李氏 也。」達奚氏、後魏獻帝第五弟之後,為十姓遠祖。長寜公革,生司空斤,亦單姓奚氏,與於、婁、賀、劉、尉為北人八族。斤元孫武,後周太保、大冢宰、鄭國公。賀蘭氏、有紇伏者,與後魏俱起,為賀蘭莫何弗,因以為氏。其後鎮武川,因家之。後生庫者。賀若氏、代居元朔,隨魏南遷。北俗謂志正為「賀若」,因以命氏。孝文時,代人咸改單姓,惟賀若氏不改。遠祖達羅,安樂王。爾朱氏、其先契胡部落大人,世為酋帥。居爾朱川,因以為氏。後魏有爾朱羽健,從駕平晉陽、定中山,有功,割秀容三百里封之,以為世業。赫連氏、劉去卑之後也,去卑,獨孤氏之祖也。勃勃僭帝號稱夏,都朔方。自雲「赫赫連天」,因以為氏。二主共二十五年。賀拔氏、與後魏同出陰山,世為酋長。北人謂地為「拔」,言總有其地而人相賀,因以為氏。尉遲氏、與後魏同起,號尉遲部,如中華之諸侯國。孝文改為尉遲氏。崇寜登科有尉遲繹,濰州人。屈突氏、本居元朔,後徙昌黎。孝文改為屈氏,至西魏復本姓。斛律氏、代人,世為部落統帥,號斛律部,因為氏焉。斛斯氏、其先居廣牧,世襲莫弗大人,號斛斯部,因氏焉。賀婁氏、代人,本居漢北,以國為氏。孝文改為婁氏。伊婁氏、後魏獻帝與隣第六弟為伊婁氏,為十姓,見〈官氏志〉。庫狄氏、鮮卑叚疋磾之後,避難改姓庫狄。居代,後遷中夏。若干氏、出自代北,以國為氏。呼延氏、匈奴四族有呼衍氏,入中國改為呼延氏,又有呼衍氏,見〈匈奴傳〉。宋太平登科有呼延遇。大觀有呼延次升,夀春人;呼延範,邠州人。柘王氏、狀云:「本姓王,樂浪人。逺祖羆,後魏伏波將軍,鎮武川,賜姓柘王氏。」乙弗氏、前燕有髙麗王乙弗利。《後魏書》云:「代人,世統部落。」太武時乙弗疋知,隨魏南遷,遂為河南人。孝文改為乙氏。又有乙弗根。周有乙弗鳳。薩孤氏、代人,隨魏南徙。紇骨氏、後魏獻帝兄紇骨氏,為十姓,見〈官氏志〉,居代北。邱敦氏、後魏獻帝弟為邱敦,為十姓。孝文改為邱氏。綦連氏、代人,號綦連部,即以為氏。史家謂其先姬姓,六國末避亂出塞,保祁連山,因以山為姓。北人語訛,故曰綦連。是連氏、自代北隨魏南徙。可達氏、代北武川人,隨魏南徙。叱利氏、一雲叱列。西部大人,世為酋帥。後魏初,各依舊號為叱利氏。後周改為利氏。拔也氏、與斛律同祖,為拔也部,因氏焉。叱干氏、代人。後魏獻帝定姓,為叱干氏。居武川。乙干氏、代人,隨魏南徙。屋引氏、本居元朔,隨魏南遷。孝文改為屋氏。唐洪仁府統軍屋引豐生,封渭原縣公,貫盩厔。賀遂氏、晉州稽族。晉初賜姓呼延,居西州。後魏正始中,呼延勤為定州刺史於定陽鎮,賜姓賀遂氏,因住南汾州仵城縣。音訛者又為賀悅。拓跋氏、《後魏書》云:「黃帝子昌意之後受封北土,黃帝土徳王,北人以土為「拓後」;受為「跋」,號拓後跋氏,後從省為拓跋。孝文帝遷都洛陽,改為元氏。唐開元後有右監門大將軍、西平公、靜邉州都督拓跋守寂,亦此蕃也。孫乾暉,銀州刺史。姪澄峴任銀州刺史。沮渠氏、本臨松盧水土人,其先為匈奴官號沮渠,因氏焉。呉有沮渠萬年為張掖王。晉末,沮渠蒙遜僭稱西河王,號北涼,都張掖。二主三十九年,為後魏所滅也。禿髪氏、西河鮮卑也,與後魏同出。聖武帝詰汾長子疋孤,神元時率其部衆徙河西。六代孫樹機能據有涼州。其族孫思復鞬,生烏孤。僣號西平王,稱南涼,都廣武。弟利鹿孤、傉檀。三主十八年,為乞伏熾磐所滅。傉檀之子賀歸魏,太武賜姓源氏。乞伏氏、乞伏國仁,本鮮卑乞伏部酋帥也。晉孝武時僣號西秦王、大單于。弟乾歸生熾磐。熾磐生慕末。四主四十七年,赫連勃勃滅之,見〈載記〉。宋端揆登科有乞伏矩。折婁氏、本鮮卑,隨魏南徙。谷渾氏、吐谷渾歸化,因氏焉。素和氏、鮮卑檀石槐之支裔。後魏有尚書素和跋,弟毗。又將軍素和突。《後魏書》雲;「以本白部,故號素和。」孝文改為和氏。吐萬氏、代人,世為部落酋帥也。車焜氏、後魏獻帝命疎屬為車焜氏,繫十姓之列。孝文改為車氏。車非氏、後魏獻帝次兄為普氏。孝文改為周氏。至金水公揺,周閔帝賜姓車非氏。紇干氏、代人。孝文改為干氏。乙旃氏、《後魏·官氏志》;「獻帝命叔父之裔為乙旃氏,是為十姓。」見〈長孫氏譜〉。孝文改為叔孫氏。可頻氏、《周書·王雄傳》雲;「太原人。」唐《貞觀志》云:「代人。」雄,涇州總管、庸國公,西魏賜姓可頻氏。生謙,周益州總管,阻兵,為隋文帝所滅。宋朝建中中,藍田尉可頻瑜,其後也。仇尼氏、《後燕錄》有榮州刺史、洛陽公仇尼倪。賀悅氏、即賀遂氏之訛也。《姓纂》雲;「今關西有此姓。」徒何氏〈周書柱國太尉李弼賜姓徒何氏〉谷會氏〈官氏志改為谷氏後有谷會琨〉大野氏〈後魏末南青州刺史大野拔都督大野況周書閻慶賜姓大野氏後魏龍驤將軍謝懿賜姓大野氏孫孝政孫偃有詞賦並行於世〉拔略氏〈後魏官氏志拔略改為蘇氏賀㧞勝𫝊有都督拔略昶〉俟利氏〈後魏疋孤之後猶中國方伯也〉俟元氏〈改為元氏〉俟畿氏〈改為畿氏〉俟力氏〈改為SKchar氏〉俟奴氏〈改為俟氏〉賀魯氏〈改為周氏〉賀葛氏〈改為葛氏〉賀賴氏〈南燕有徐州刺史賀賴盧〉賀兒氏〈改為兒氏〉是婁氏〈改為髙氏〉是賁氏〈改為封氏〉是雲氏〈改為是氏西魏有是氏開府是雲寶〉是奴氏〈改為是氏〉叱利氏〈改為利氏〉叱門氏〈改為門氏〉叱呂氏〈改為呂氏〉叱李氏〈改為李氏〉叱盧氏〈改為祝氏〉宥連氏〈改為雲氏〉費連氏〈改為費氏〉叱羅氏〈改為羅氏西魏有柱國叱羅協〉叱奴氏〈改為狼氏西魏開府叱奴興周文帝叱奴後生武帝又光祿大夫叱奴祐〉出連氏〈改為畢氏西秦錄乞伏國仁之先如弗與出連斯引叱靈二部自漠北出隂山有丞相出連乞都尉雍州刺史出連本右僕射出連䖍右輔將軍出連髙明〉費羽氏〈改為羽氏〉黜弗氏〈改為弗氏〉莫盧氏〈改為盧氏〉莫輿氏〈改為輿氏〉莫者氏〈西秦錄有右衛將軍莫者羖⿰西安太守莫者㓜春尚書郎莫者阿胡〉莫侯氏〈西秦録有南涼州刺史莫侯弟眷〉蓋婁氏〈改為婁氏〉疋婁氏〈改為婁氏後魏疋婁內干女為齊神武皇帝髙歡後生文宣等三帝詳見婁氏〉悅力氏〈後魏有謁者悅力延〉勅力氏〈後魏髙車別帥勅力揵〉倍利氏〈斛律部別帥倍利奔後魏封孟都公〉多蘭氏〈後魏初多蘭部大人因氏焉〉賀術氏〈後魏初賀術部居賀術山因氏焉〉吐奚氏〈後魏吐古弼大人本姓吐奚名華後魏司徒賜姓古名弼〉越勒氏〈後魏有越勒部因氏焉〉爾綿氏〈改為綿氏後魏蠕蠕渠帥爾綿他拔來降〉溫孤氏〈代人改為溫垂拱中有溫孤元軌〉解毗氏〈改為解後魏髙車別帥解毗莫弗幡豆建〉牒雲氏〈北齊營州刺史漢中公牒雲樂〉護諾氏〈後魏西河人護諾於內附〉鐡伐氏〈赫連勃勃以其本宗支庶非正統者並為鐡伐氏〉胡掖氏〈禿髪思復鞬娶胡掖氏生烏孤〉木易氏〈後魏有木易於為多蘭部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