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類聚/卷二
雜記九門
編輯初之氣 | 自大寒至立春、春分,厥陰風木之位。陽用事而氣微,故曰少陽。得甲子元頭,常准以大寒,交初之氣分也。以六周甲子以應六氣,下傲一月。正月、二月少陽,三陰三陽亦同。 | 木 | 肝酸風建鍼 | 與膽爲表裏,東方木也。色靑,外應目,主治血。芍藥味鹹微寒,澤瀉鹹平,烏梅酸熱。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木,主動,治法,曰建者,吐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可刺大敦,灸亦同。 |
二之氣 | 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位。陽氣淸明之閒,文陽明之位。 | 火 | 心苦暑發汗 | 與小膓爲表裏,南方火也。色赤,外應舌,主血運諸經。大黃苦寒,木香苦溫,黃連苦涼,沒藥苦熱。諸痛癢瘡痬皆屬於心火。治法,曰熱者,汗之。令其踈散也。可刺少衝,灸之亦同。 |
三之氣 | 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之位。陽氣廢,萬物俱成,故亦云大陽旺。其脈洪大而長,天氣幷萬物,人脈□衰,造物造化亦同。 | |||
四之氣 | 大暑至秋分,大陰濕土之位。天氣告感,夏後陰已用事,故曰太陽王。此三陰三陽與天氣標本陰陽異矣。脈緩大而長,燥金王,緊細短澁,以萬物乾燥,明可見矣。 | 土 | 脾甘濕奪鍼 | 與胃爲表裏,中央土也。色黃,應唇,主肌肉,應四時。蜜甘涼,甘草甘平。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土。治法,曰奪者,瀉也。分陰陽,利水道。可刺隱白,灸亦同。 |
五之氣 | 秋分至小雪,陽明燥金之位。氣衰陰盛,故云金氣王。其脈細而微。 | 金 | 肺辛燥淸鍼 | 與大腸爲表裏,西方金也。色白,外應皮毛鼻,亦行氣。乾姜辛熱,生薑辛溫,薄荷辛涼。諸氣憤鬱皆屬於肺金。治法,曰淸者,淸鬲。利小便,解表。可刺少商,灸亦同。 |
終之氣 | 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之位。陰極而盡,天氣所收,故曰厥陰王。厥者盡也。其脈沈短。以土敦厚,萬物收藏在內,寒氣閉塞,而膚腠氣液不能散越。故脈微而丸。 | 水 | 腎鹹寒折鍼 | 與膀胱爲表裏,北方水也。色黑,外應耳,主骨髓。母礪鹹寒,水蛭鹹寒。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水。治法,曰折之,謂抑之,制其衝逆。可刺湧泉,灸之亦同。 |
大寒 | 子,上初之氣。初之氣爲病,多發欬嗽,風痰,風厥,涎潮,痺塞,口喎,半身不隨,失音,風癲,風中,婦人胷中留飮,兩臍腹微痛,嘔逆,惡心,旋運,驚悸,狂陽,心風,搐搦,顫掉。初之氣病,宜以苽蔕散吐之,在下泄之。 |
春分 | 卯,上二之氣。二之氣爲病,多發風溫,風熱。經曰,風傷於陽,濕傷於陰,微頭痛身熱,發作風溫之候。風傷於榮血也,溫傷於胃氣也。是以風溫爲病,陰陽俱自浮汗出,身重,眠重多,鼻息,語言難出。此已上二證,不宜下。若與芭荳大毒丸藥,熱證倂生,重者必死。二之氣病,宜以桂枝麻黃湯發汗而已。 |
小滿 | 巳,上三之氣。三之氣爲病,多發熱,皆傳足經者多矣。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太陽者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陽明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少陽者,胷脇痛,耳聾口苦,寒熱往來而嘔。此三陽屬熱。太陰者,腹滿咽乾,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少陰者,故口燥舌乾而渴。厥陰者,腹滿囊縮,喘熱悶亂,四支厥冷,瓜甲靑色。三之氣病,宜以淸涼,上溫下養。不宜用芭荳丸下。 |
大暑 | 未,上四之氣。四之氣爲病,多發暑氣頭痛,身熱,發渴。不宜作熱病治,宜以白虎湯。得此病不傳染,次發脾泄、胃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霍亂吐瀉,臟白及赤白相雜,米穀不分消,腸鳴切痛,面浮足腫,目黃口乾,脹滿氣痞,手足無力,小兒亦如此。四之氣病,宜滲泄五苓散之類也。 |
秋分 | 酉,上五之氣。五之氣爲病,多發喘息、嘔逆、欬嗽,及婦人寒熱往來,㾬瘧痺痔,消渴中滿,小兒班癮瘡疱。五之氣病,宜以大小柴胡湯,宜解治表裏之類。 |
小雪 | 亥,上終之氣。終之氣爲病,多發風痰、風寒濕痺四肢。收秋多,冬水復王,水濕相搏,肺氣又衰。冬寒甚,故發則收,則痿厥弱,無以運用。水液澄淸冷,大寒之疾。積滯、瘕塊、寒疝、血瘕,九氣之疾。終之氣病,宜破積發汗之類。 |
肝之經 | 足厥陰,風,乙,木。 | 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俛仰,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主肝。所生病者,胷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癃病。 |
膽之經 | 足少陽,風,甲,木。 |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脇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謂陽厥。主骨。所生病者,頭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 |
心之經 | 手少陰,暑,丁,火。 | 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飮,是謂臂厥。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脇痛,臑臂內後膁痛厥,掌中熱。 |
小腸經 | 手太陽,暑,丙,火。 |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主腋。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頷腫,肩臑肘臂外膁痛。 |
脾之經 | 足太陰,濕,己,土。 |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吐,胃脘痛,腹脹善噫,後得出余氣,快然而衰,身體皆動。主脾。所生病者,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下,黃疸不能臥,股膝內腫,厥大指不用。 |
胃之經 | 足陽明,濕,戊,土。 | 是動,則病悽慘振寒,善伸數欠,顔黑,病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閉門獨處。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者,奔豚腹脹,是謂髀厥。 |
心包絡 | 手厥陰,爲母血。 | 是動,則病手心熱,附臂攣急,腋腫。甚則胷脇肢滿,心中淡淡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主心包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
三焦經 | 手少陽,爲父氣。 | 是動,則病耳聾耳鳴,嗌腫喉痺。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耳後肩臑肘臂外臁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
大腸經 | 手陽明,燥,庚,金。 | 是動,則病齒痛,頰腫。主津。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痺,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
肺之經 | 手太陰,燥,辛,金。 | 是動,則病肺脹澎澎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是謂臂厥。主肺。所生病者,欬嗽,上氣喘噎,煩心胷滿,臑臂內前廉痛,掌中熱,氣感實腎皆痛風,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弱血。 |
腎之經 | 足少陰,寒,癸,水。 |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漆,唾則有血,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荒荒無所見,心如懸若飢,氣不足則善恐,如人將捕,是謂骨厥。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癖,脊臀。骨肉後廉痛,嗜臥,足下熱而痛也。 |
膀胱經 | 足太陽,寒,壬,水。 | 是動,則病頭痛,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臑如裂,是謂踝厥。主觔。所生病者,痔瘧,狂顚疾,頭目煩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臑腳皆痛,小指不用。 |
風製法 | 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 防風通聖散,天麻散,小續命湯,防風湯,消風湯,祛風丸,排風湯。 | 獨治於內。 | 承氣湯,陷胷湯,神芎丸,大黃丸,備急丹。 |
暑製法 | 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 白虎湯,桂苓湯,玉壺丸,碧玉散,玉露散,石膏湯。 | 獨治於外。 | 拔毒散,水澄膏,生肌散,魚膽丸。 |
濕製法 | 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鹹淡,以苦燥之,以淡□之。 | 白朮木香散,五苓散,葶藶木香散,益元散,橘皮白朮散,神助散,桂苓白朮丸。 | 兼治於內。 | 防風通聖散,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小柴胡飮子,當歸飮子。 |
火製法 | 火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 涼鬲散,解毒丸,神功丸,八正散,調胃散,大小承氣湯。 | 兼治於外。 | 桂枝湯,麻黃湯,小建中湯,升麻湯,五積散。 |
燥製法 | 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辛潤之,以苦下之。 | 神功丸,麻仁丸,脾約丸,潤體丸,潤腸丸,四生丸,葶藶散。 | 先治內,後治外。 | 謂寒藥先攻裏,大黃、芒硝、黑牽牛之類。熱藥後攻表,桂枝、麻黃、升麻之類。 |
寒製法 | 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堅之。 | 薑附湯,四逆湯,二薑湯,朮附湯,大已寒丸,附子理中丸。 | 先治外,後治內。 | 謂熱藥後攻裏,寒藥攻其表。但攻表用熱藥,但攻裏用寒藥。 |
六門病證藥方之圖 | 風門 | 防風通聖散 | 防風天麻丸 | 防風湯 | 排風湯 | |
小續命湯 | 消風散 | 祛風丸 | ||||
獨治於內者。 | 承氣湯 | 陷胷湯 | 神芎丸 | |||
大黃丸 | 備急丸 | |||||
暑門 | 白虎湯 | 桂苓甘露散 | 化痰玉壺丸 | 益元散 | ||
玉露散 | 石膏散 | |||||
獨治於外者。 | 拔毒散 | 水澄膏 | 魚膽丸 | |||
金系膏 | 生肌散 | |||||
濕門 | 五苓散 | 葶藶木香散 | 白朮木香散 | 益元散 | ||
大橘皮湯 | 桂苓白朮丸 | 神助散 | ||||
兼治於內者。 | 大柴胡湯 | 小柴胡湯 | 柴胡飮子 | |||
防風通聖散 | 防風當歸飮子 | |||||
火門 | 涼鬲散 | 黃連解毒湯 | 瀉心湯 | 神芎丸 | ||
八正散 | 調胃散 | 調胃承氣湯 | ||||
兼治於外者。 | 桂苓湯 | 麻黃湯 | 小建中湯 | |||
升麻湯 | 五積散 | |||||
燥門 | 神芎丸 | 脾約丸 | 麻仁丸 | 潤體丸 | ||
四生丸 | ||||||
先治於內,後治於外者。 | ||||||
謂寒藥攻其裏〈大紅、芒硝、牽牛之類。〉 | 謂熱藥攻其表〈桂枝、麻黃、升麻之類。〉 | |||||
寒門 | 薑附湯 | 四逆湯 | 二薑湯 | 朮附湯 | ||
大已寒丸 | 理中丸 | |||||
先治於外,後治於內者。 | ||||||
謂熱藥攻其表。 | 謂寒藥攻其裏。 |
內經濕變五泄金櫃十全之圖
編輯治病百法
編輯扁鵲華佗察聲色定死生訣要
編輯病人五藏已奪,神明不守,聲嘶者,死。
病人循衣縫,譫語者,不可治。
◇病人陰陽俱絶,掣衣撮空,妄言者,死。
◇病人妄語錯亂及不能言者,不治。熱病者,可治。
◇病人陰陽俱絶,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
◇病人兩目皆有黃色起者,其病方愈。
◇病人面黃目靑者,不死。靑如草滋者,死。
◇病人面黃目赤,不死。赤如衃血者,死。
◇病人面黃目白者,不死。白如枯骨者,死。
◇病人面黃目黑者,不死。黑如炲,死。
◇病人面黑目靑者,不死。
◇病人面目俱黃者,不死。
◇病人面靑目白者,死。
◇病人面黑目白者,不死。
◇病人面赤目靑者,六日死。
◇病人面黃目靑者,九日必死。是謂亂經。飮酒當風,邪入胃經,膽氣妄難,目則爲靑。𨀬以天救,亦不。
◇病人面赤目白者,十日死。憂恚思度,心氣內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槨。
◇病人面白目黑者死。此謂榮華已去,血脈空索。
◇病人面黑目白,八日死。腎氣內傷,病因留損。
◇病人面靑目白,五日死。
◇病人著床,心痛短氣,脾氣竭,日日復愈,能起傍徨,因坐於地,其上倚床,能治。此謂。
◇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於口者,必死。
◇病人目無精光若土色,不受食飮者,四日死。
◇病人目精光及牙齒黑色者,不治。
◇病人耳目及顴頰赤者,死在五日中。
◇病人黑色出於額上髮際,直鼻脊兩顴上者,等死在五日中。
◇病人黑色出天中,下至上顴上者,死。
◇病人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鼻口,死在三日中。
◇病人及健人面怒如馬肝色,望之如靑,迫之如黑者,死。
◇病人面黑,直視惡風者,死。
◇病人面黑唇靑者,死。
◇病人面靑唇黑者,死。
◇病人面黑,兩脇下滿,不能自轉反者,死。
◇病人目回回,直視者,一日死。
◇病人頭目久痛,卒視無所見者,死。
◇病人陰結陽絶,目睛脫恍惚者,死。
◇病人陰陽竭絶,目眶陷者,死。
◇病人眉系傾者,七日死。
◇病人口如魚口,不能復閉,而氣此多不反者,死。
◇病人口張者,三日死。
◇病人唇靑,人中反,三日死。
◇病人唇反及中滿者,死。
◇病人唇口忽乾者,不治。
◇病人唇腫齒焦者,死。
◇病人陰陽俱竭,其齒如熟小豆,其脈者,死。
◇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
◇病人指拳攣縮者,必死。
◇病人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
◇病人髮直,十五日死。
◇病人髮如乾麻,善怒者,死。
◇病人髮與眉衝起者,死。
◇病人爪甲靑者,死。白者,亦不治。
◇病人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
◇病人榮衛竭絶,面浮腫者,死。
◇病人卒腫,其面蒼黑者,死。
◇病人掌腫無紋者,死。
◇病人臍腫反出者,死。
◇病人陰囊莖俱腫者,死。
◇病人脈絶,口張足腫,五日死。
◇病人足趺腫,嘔吐頭重者,死。
◇病人足趺上腫,兩膝大如斗者,十日死。
◇病人臥,遺屎不覺者,死。
◇病人屍臭者,不可治。
◇肝病皮黑,肺之日庚辛死。
◇心病目黑,腎之日壬癸死。
◇脾病唇靑,肝之日甲乙死。
◇肺病頰赤目腫,心之日丙丁死。
◇腎病面腫唇黃,脾之日戊己死。
◇靑欲如蒼壁之澤,不欲如藍。
◇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堊。
◇黑欲如重漆,不欲如炭。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腎,黃在脾,靑在肝,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胷中。
◇診目病,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也,從下上者,陽明病也,從外入內者,少陽病也。
診寒熱瘰癧,目中有赤脈,從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診𪗼齒痛,按其陽明之脈來有過者,獨熱在右,右熱,熱在左,左熱,熱在上,上熱,熱在下,下熱。
◇診血者,脈多赤多熱,多靑多痛,多黑多爲久痺。多赤、多黑、多靑皆見者,寒熱身痛,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少黃赤,脈小而濇者,不嗜食。
十形三療火形
編輯笑不止
編輯戴人路經古毫。逢一婦,病喜笑不止,已半年矣。衆醫治者皆無術矣,求治於戴人。
戴人曰,此易治也。以滄塩成塊者二兩余,用火燒令通赤,放冷硏細。以河水一大椀,同煎至三五沸,放溫分三次啜之。以釵探於咽中,吐去熱痰五升,次服火齊,大主苦解毒湯是也。不數日而笑定矣。
內經曰,神有餘者,笑不休也,所謂神者,心火是也。火得風而成焰,故笑之象也。五行之中,惟火有笑矣。
十形三療熱形
編輯二陽病
編輯常仲明病寒熱往來。時欬一二聲,面黃無力,懶思飮食,夜多寢汗,日漸變削。諸醫作虛損治之。用二十四味燒肝散,鹿茸、牛膝,補養二年,口中痰出,下部轉虛。
戴人斷之曰,上實也。先以涌齊吐痰三二升,次以柴胡飮子降火益水,不月余復舊。
此證名何。乃內經中曰二陽病也。二陽之病發心脾,不得隱曲,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味不化,故男子少精。此二證名異而實同,仲明之病,味不化也。
痿
編輯宛丘營軍校三人,皆病痿,積年不差。腰已下腫痛不擧,遍身瘡赤,兩目昬暗,唇乹舌燥,求療於戴人。戴人慾投瀉劑,二人不從,爲他醫溫補之藥所惑,皆死。
其同病有宋子玉者,俄省曰,彼已熱死,我其改之。敬邀戴人。戴人曰,公之疾,服熱藥久矣。先去其藥邪,然後及病邪,可下三百行。子玉曰,敬從敎。
先以舟車丸、濬川散大下一盆許。明日減三分,兩足舊不仁,是日覺痛癢。累至三百行,始安。
戴人曰,諸痿獨取陽明。陽明者,胃與大腸也。此言不止謂鍼也。鍼與藥同也。
失笑
編輯戴人之次子,自出妻之後,日瘦,語如瓮中,此病在中也。常撚弟三指失笑,此心火也。約半載,日飮氷雪,更服涼齊。
戴人曰,惡雪則愈矣。其母懼其太寒。戴人罵曰,汝親也。吾用藥如鼓之應桴。尙惡涼藥,宜乎世俗之謗我也。至七月,厭氷不飮,病日解矣。
十形三療內傷形
編輯因憂結塊
編輯息城司候,聞父死於賊,乃大悲哭之。罷,便覺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塊,狀若覆杯。大痛不任,藥皆無功。議用燔鍼炷艾,病人惡之,乃求於戴人。
戴人至,適巫者在其傍。乃學巫者雜以狂言以謔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結埂皆散。
戴人曰,內經言憂則氣結,喜則百脈舒和,又雲喜勝悲。內經自有此法治之,不知何用鍼灸哉。適足增其痛耳。
病怒不食
編輯項關令之妻病食,不欲食。常好叫呼怒罵,欲殺左右,惡言不輟。衆醫皆處藥,幾半載,尙尒。其夫命戴人視之。
戴人曰,此難以藥治。乃使二娼,各塗丹粉,作令人狀,其婦大笑。次日,又令作角觝,又大笑。其旁常以兩箇能食之婦,誇其食美。其婦亦索其食,而爲一嘗之。
不數日,怒減食增,不藥而差,後得一子。夫醫貴有才,若無才,何足應變無窮。
不寐
編輯一富家婦人傷思慮過甚。二年不寐,無藥可療。其夫求戴人治之。
戴人曰,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財,飮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
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其平。
驚
編輯衛德新之妻,旅中宿於樓上。夜値盜劫人燒舍,驚墮牀下。自後,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家人軰躡足而行,莫敢冒觸有聲。歲餘不痊,諸醫作心病治之,人參、珍珠及定志丸,皆無效。
戴人見而斷之曰,驚者爲陽,從外入也,恐者爲陰,從內出。驚者,爲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陽膽經屬肝木,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
乃命二侍女執其兩手,於高椅之上,當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當視此。一木猛擊之,其婦大驚。戴人曰,我以木擊幾,何必驚乎。伺少定擊之,驚少緩。又斯須,連擊三五次,又以杖擊門,又暗遣人畫背後之窓,徐徐。
故被挫則血不禁。若血溫身熱者死。火數七,死必七日。治不當下,柿下之,不滿數。
企曰,四日死,何謂痛挫心。戴人曰,智不足而強謀,力不足而強擧,心安得不挫也。欒初與郉爭屋不勝,遂得此病。企由是大服,拜而學醫。
伏驚
編輯上渠卜家一男子,年二十八。病身弱,四肢無力,面色蒼黃,左脇下身側,上下如臂狀。每發則痛無時,食不減,大便如常,小便微黃。已二三載矣。
諸醫計窮,求戴人治之。視其部分,乃足厥陰肝經,兼足少陽膽經也。張曰,甲膽乙肝故靑,其黃者脾也。診膽脈小,此因驚也。驚則膽受邪,腹中當有驚涎綠水。
病人曰,昔曾屯軍被火,自是而疾。戴人夜以舟車百五十丸,濬川散四五錢,加生薑自然汁,平旦,果下綠水四五行。
或問,大加生薑何也。答曰,辛能伐木也。下後覺微痛,令再下之,比前藥減三之一。又下綠水三四行,痛止思食,反有力。
戴人謂卜曰,汝妻亦當病。卜曰,太醫未見吾妻,何以知之。
曰,尒感此驚幾年矣。卜省曰,當被火時,我正在草堂中熟寐。人驚喚,我睡中驚不能言。火已塞門,我父拽出我火中,今五年矣。
張曰,汝膽伏火驚,甲木乘脾土。是少陽相火乘脾,脾中有熱,故能食而殺穀。熱雖能化穀,其精氣不完,汝必無子。蓋敗經,反損婦人。汝妻必手足熱,四肢無力,經血不時。卜曰,吾妻實如此,亦已五年矣。
他日,門人因觀內經言先瀉所不勝,次瀉所勝之論,其法何如,以問張。
張曰,且如膽木乘胃土,此土不勝木也。不勝之氣,尋救於子。己土能生庚金,庚爲大腸,味辛者爲金,故大加生薑,使伐木。然先不開脾,土無由行也,遂用周車丸,先通其閉塞之路,是先瀉其所不勝。後用薑汁調濬川散大下之,次瀉其所勝也。大抵陽干尅陽干,腑尅腑,臟剋臟。
東垣試效方藥象門
編輯標本陰陽論
編輯天陽無圓氣上外生浮升晝動輕燥六府。
地陰有方血下內殺沈降夜靜重濕五藏。
夫治病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則外爲標,內爲本,陽爲標,陰爲本。故六府屬陽爲標,五藏屬陰爲本,此藏府之標本也。
又五藏六府,在內爲本,各藏府之經絡,在外爲標,此藏府經絡之標本也。更人身之藏府、陰陽、氣血、經絡,各有標本也。
以病論之,先受病爲本,後傳流病爲標。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若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益畜。若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雖病有十數證,皆去矣。
謂如先生輕病,後滋生重病。亦先治輕病,後治重病。如是則邪氣乃服。蓋先治本故也。
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中滿,謂其急也。若中滿後,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滿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愼也。
從前來者爲實邪,從後來者爲虛邪,此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是也。治法雲,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爲實邪也,當瀉其子火也。然非直瀉其火。十二經中,各有金、水、木、火、土,當木之分瀉其火也。故標本論雲,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旣肝受火邪,先於肝經五穴中瀉滎心、行閒穴是也。後治其標者,於心經五穴內瀉滎火、少府穴是也。以藥論之,入肝經藥爲引,用瀉心火藥爲君,是治實邪病也。
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後來者爲虛邪,當虛則補其母。故標本論雲,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旣受水邪,當先於腎經湧泉穴中補木,是治其標。後於肝經曲泉穴中瀉水,是治其本。此先治標者,推其至理,亦是治其本也。以藥論之,入腎經藥爲引,用補肝經藥爲君是也。
用藥法象
編輯天有陰陽,風、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
此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
地有陰陽,金、水、木、火、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此辛、甘、淡、酸、苦、鹹五味是也,皆象於地。辛、甘、淡者,地之陽,酸、苦、鹹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
味之薄者,爲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鹹、平是也。
氣之厚者,爲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爲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味之厚者,爲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醎、氣寒是也。
輕淸成象〈味之薄者茶之類。〉。本乎天者親上。重濁成形〈味之厚者大黃之類。〉。本乎地者親下。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
陰中有陰,陽中有陽。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昬,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鷄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鷄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
故人亦應之,言人之陰陽,則外爲陽,內爲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爲陽,腹爲陰。言人藏府中之陰陽,則藏爲陰,府爲陽。肝、心、脾、腎、肺五藏皆爲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爲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
如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爲施鍼石也。
背爲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爲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爲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爲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爲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此皆陰陽表裏內外雌雄相輸應,故以應天之陰陽也。
藥象陰陽補瀉之圖
編輯脾不主時於四季,末各旺一十八日,乃坤土也。生化十一藏,受胃之業,乃能生化也。
File:ITKC GO 1522A 002 0066 010.jpg주-D001
子。腎,沈藏。黃芩、黃連、黃蘗、大黃、苦參、防己、葶藶之類。正秉天之氣味,寒水之化浮沈也。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復。<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60_24。GIF">醎熱瀉。丑。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臨。<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58_24。GIF">自子至卯爲陰,乃陰中之陽藥應之,味之薄者是也。寅。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泰。<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57_24。GIF">辛溫補。卯。肝,升生。柴胡、升麻、葛根、川芎、羌活、獨活、防風、細辛、藁本、蔓荊子之類。自地而升天,味薄者也。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大壯。<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25_24。GIF">酸涼瀉。辰。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大。<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09_24。GIF">自卯至午爲陽,乃陽中之陽藥應之,氣之厚者是也。巳。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乾。<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01_24。GIF">醎熱補。午。心,浮長。附子、烏頭、良姜、乾薑、桂、紅豆之類。正秉火之氣味,火之化浮散下。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姤。<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05_24。GIF">甘寒瀉。未。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遯。<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07_24。GIF">脾。自午至酉爲甘補陽,乃陽中之主化。陰藥應之,氣苦瀉之薄者是也。申。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否。<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08_24。GIF">酸涼補。酉。肺,降收。澤瀉、豬苓、瞿麥、木通、通草、燈草、琥珀、車前子之類。自天而降地,氣薄者也。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觀。<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40_24。GIF">辛溫瀉。戌。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剝。<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56_24。GIF">自酉至子爲陰,乃陰中之陰藥應之,味之厚者是也。亥。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坤。<imgborder="0"align="absmiddle"valign="middle"src="/data/imagedb/TRIGRAM/GW0864_24。GIF">苦寒補。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用藥升降浮沈補瀉法
編輯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心小腸。〈味〉鹹補甘瀉。〈氣〉熱補寒瀉。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逆從互換,入求責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醎瀉。〈氣〉寒補熱瀉。
五藏更相平也,一藏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穀則昌,絶穀則亡。水去則榮散,穀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又仲景雲,水入於經,其血乃成,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血溫衛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矣。
五方之正氣味
編輯東方甲風、乙木,其氣溫。其味甘,在人以膽、肝應之。
南方丙熱、丁火,其氣熱。其味辛,相火包絡重之,在人以小腸、心、三焦、包絡應之。
中方戊濕。故其本氣平,其兼氣溫涼寒熱,在人以胃應之。己土。其本味鹹,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應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氣涼。其味酸,在人以大腸、肺應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氣寒。其味苦,在人以膀胱、腎應之。
人乃萬物中一也,獨陽不生,獨陰不長,須稟兩儀之氣而生化也。垂世立敎,不能渾說,必當分析。
以至理而言,則陰陽相附不相離,其實一也。呼則因陽出,吸則隨陰入。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此上說明補瀉用藥之一也。
故曰,主病者爲君。用藥之機會,要明輕淸成象,重濁成形。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淸中淸者,淸肺以助其天眞,淸中濁者,榮華腠理,濁中淸者,榮養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
故至眞要略大論雲,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淡味滲泄爲陽,鹹味涌泄爲陰。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耎,或堅,各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柰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曰,有毒無毒,所治爲主,適大小爲制也[云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
勞者溫之。結者散之。
留者行之。燥者潤之。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
驚者平之。上之下之。
摩之浴之。薄者劫之。
開之發之。適事爲故。
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各安其氣,必淸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本體也。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方制君臣,何謂也。曰,主病之爲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以明善惡之殊貫也。〈衛生寶鑑此下雲,凡藥之所用者,皆以氣味爲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主病者爲君。假令治風者,防風爲君,治上焦熱,黃芩爲君,中焦熱,黃連爲君,下焦濕熱,防己爲君,治寒,附子之類爲君。看兼見何證,以佐使藥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本草說上品藥爲君,各從其宜。〉
藥象氣味主治法度
編輯升麻。〈苦平微寒。〉此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行經藥也。若補其脾,非此藥爲引用,行其本經,不能補此二經。若得蔥白、香白芷之類,亦能走手陽明、太陰,非此四經,不可用也。能解肌肉閒熱,此手足陽明經傷風之的藥也。
槐實。〈微苦寒。〉利胷中氣,消鬲上疾。
天南星。〈苦平。〉治形寒飮冷傷肺,風寒痰嗽。
石膏。〈大寒甘辛。〉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燥熱,日晡潮熱,自汗,小便滑赤,大渴引飮,身體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疼,若無已上證勿服。多有脾胃虛勞形體病證,初得之時,與此有餘證仝,醫者不識而誤與之,不可勝捄也。
知母。〈大辛寒又苦寒。〉瀉足陽明經火熱聖藥也。之寒,益腎水,膀胱除煩熱,止消渴,治胷熱勞熱,補中益氣,止嗽,潤心肺,鎭驚悸。
郁李仁。〈甘潤。〉治大便氣結燥澁滯不通。七聖元中用專治氣燥。
大麻子仁。〈辛甘潤。〉治風燥大便不通。
皂角子仁。〈辛燥潤。〉其性得濕則滑,亦治風在腸中,爲燥結不通。
玄參。〈微苦寒。〉足少陰腎經之君藥也。治本經須用。
天麻。〈甘平。〉治風痰眩運頭痛。
薄荷葉。〈辛苦。〉療賊風傷寒發汗,主淸利頭目。破血利關節,治中風失音,小兒風痰。新病差人不可服之,令虛汗不止。
蓁艽。〈苦辛微溫。〉療風濕痺,寒熱邪氣,下利小水。治五種黃病,解酒毒。
麻黃。〈苦微溫。〉若去節,發太陽少陰汗,不去節,止太陽少陽經汗。
荊芥穗。〈辛溫。〉淸利頭目。
蜀椒。〈辛溫大熱。〉主欬逆上氣,散風邪,溫中明目,下乳汁。
茴香。〈辛平。〉主諸瘻霍亂,治腳氣,補命門不足,幷腎勞疝氣,止膀胱及陰痛,開胃下食,助陽道,理小腸氣。
良薑。〈辛大熱。〉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解酒毒。
蓬莪茂。〈苦辛溫。〉除積聚。
當歸稍。〈甘辛溫。〉主癥癖,破惡血,婦人產後惡物上衝,去諸瘡痬,療金瘡惡血,溫中潤燥,止痛。
阿黎勒。〈苦溫。〉主心腹脹滿,不下飮食,消痰下氣,通利津液,破胷結氣,治久痢,療腸風瀉血。
生甘草。〈甘微寒。〉補脾胃不足,能大瀉心火,須用之。
京三稜。〈苦平。〉主老癖癥瘕塊,婦人血脈不調,心腹刺痛,破瘀血,消氣脹。
地楡。〈苦甘酸微寒。〉治月經不止,小兒疳痢,療諸瘡,正膿血。衍義雲,性沈寒,入下焦,治血熱痢疾。
連翹。〈苦寒。〉治寒熱,鼠瘻瘰癧,癰疽腫焮,惡瘡瘤,結熱蟲毒,去白蟲,主通利五淋,除心藏客熱,排膿止痛。
地骨皮。〈苦寒。根大寒,子微寒。〉治表有風實熱邪,自汗。
七方大ㆍ小ㆍ緩ㆍ急ㆍ奇ㆍ偶ㆍ複
編輯大。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又雲,遠而奇偶,制其大服也。大則數少,少則二之。〈腎肝位遠,服湯散,不厭頻而多。〉
小。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又雲,近而奇偶,其制小服也。少則數多,多則久之。〈肺位近,服湯散,不厭頻而多。〉
緩。補上治上制以緩,緩則氣味薄。又雲,治主以緩,緩則治其本。
急。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又雲,治客以急,急則治其標。
奇。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又雲,君二臣三,奇之制也。陽數奇。
偶。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又雲,君二臣六,偶之制也。陰數偶。
複。奇之不去則偶之,是爲重方也。七方乃互爲體用。
十劑宣ㆍ通ㆍ補ㆍ洩ㆍ輕ㆍ重ㆍ滑ㆍ澁ㆍ燥ㆍ濕
編輯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屬是也。通可以去滯,木通、防己之屬是也。補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洩可以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是也。輕可以去實,麻黃、葛根之屬是也。重可以去怯,磁石、鐵漿之屬是也。滑可以去著,冬葵子、楡白皮之屬是也。澁可以去脫,牡蠣、龍骨之屬是也。燥可以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濕可以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屬是也。
只如此體皆有所屬,所用藥者審而詳之,則靡所失矣。陶隱居雲,藥有宣、通、補、洩、輕、重、滑、澁、燥、濕。此十種今詳之,惟寒熱二種何獨見遺。
如寒可以去熱,大黃、朴硝之屬是也。
熱可以去寒,附子、官桂之屬是也。
今特補此二種,以盡厥旨。
陽盛拒陰
編輯中書粘合公年三十二歲,病腳膝痿弱,臍下尻臀皆冷,陰汗臊臭,精滑不固。省醫黃道寧主以鹿茸圓,十旬不減。至戊申春,具錄前證,始求於先師。
先師遂診其脈,沈數而有力。乃曰,公飮醇酒,以膏梁滋火於內,逼陰於外。醫見其證,蓋不知陽強陰不能密,以致膚革冷而溢泄。以爲內實有寒,投以熱劑,欲瀉其陰而補眞陽,眞所謂實實虛虛也。其不增劇者爲幸矣,復何獲效歟。
卽處以滋腎圓大苦寒之劑。製之以急,寒因熱用。引入下焦,適其病所,瀉命門相火之勝,再服而愈。
公以厚禮,更求前藥,先師固辭,竟以不受。或問曰,物不受,義也,藥旣大驗,不復與,何也。
曰,夫大寒大熱之藥,非久服者,惟從權可也。今公之疾,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故用此大寒之劑,以瀉相火而助眞陰。陰旣復其位,則皮表之寒自消矣。內經雲,陰平陽祕,精神乃治。如過用之,則故病未已,新病復起矣。此予之意也。
得効方
編輯集病說
編輯傳曰,名不正,則言不順。病之名狀,其類至多,原其所由,似是而非者尤多。若體認之,明辨其所因之的,則何患其多也。
夫傷寒六經之病,足太陽膀胱經,頭項強,腰脊痛,無汗。足陽明胃經,身熱,目疼,鼻乹。足少陽膽經,胷脇痛,耳聾。足太陰脾經,自利,不渴,腹痛。足少陰腎經,口燥,舌乾,背惡寒。足厥陰肝經,煩滿,寒熱,甚則囊縮。
傳變不一,或愈或死。愈者多出旬日之外,死則在六七日之閒。
獨寒獨熱亦難治,世號爲大病。陽毒之爲病,乃陽氣獨盛,陰氣暴絶。陰毒之爲病,本因腎氣虛寒,或因冷物傷脾胃。內旣伏陰,外又感寒所致。
陽厥,初病身熱頭痛,至二三日、四五日方發厥,半日卻身熱。蓋熱深方能發厥。陰厥,初得病便四肢厥冷,乃陰勝於陽也。厥者陰陽不相順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厥多熱少者,其病爲進。或加以上氣腳縮,則爲六腑氣先絶於外也。
至於下利淸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下利有微熱而渴自愈。中之者,皆因下虛氣弱,凌犯霜露,及冒風雪中行所致。
傷風之病在表,在經絡中,循經流注,以日傳變。中之者,非正順長養萬物之風,乃八方偏邪之風。肥偉人多得之。蓋風性緊暴,善行數變。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暈,激人涎浮,昏人神亂,所以推爲百病長。
傷暑乃三伏時月,炎熱大行,草萎河涸,血消氣沮之人,偶或傷之。病在頃刻。中之則名中暍,輕則爲傷,重則爲中。
傷濕乃坐臥卑濕,或爲雨露所襲,或汗出衣裏漸漬染之。其有中者,乃脾元久虛,或爲泄疾。土不制水,因玆而得。復有四氣伏於人身,隱微而不知覺,作爲百端之病,緜延歲月不已。必須深思,求其所以爲病之因。
然人之平居,神靜則寧,情動則亂。故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悲則氣下,憂則氣沈,思則氣結,恐則氣怯,驚則氣亂。故有所謂七情之病也。
若眞氣旣微,胃氣不實,復啗生冷冰雪之屬,致腸胃虛寒。或大病未復,便合陰陽,或疲極筋力,飢飽失節,或刻意苦思,盡神度量,叫呼走氣,而虛損病所由生也。
精血旣衰,臟腑多燥,三焦煩壅,復餌丹石酒醢灸煿,致腸胃蘊毒,而實熱病所由生也。
以諸病總而論之,中氣有類中風。中風而以中氣治之,亦無所傷,中氣而以中風藥投之,莫不旋踵告斃。
先代醫師許學士、張子和以親故,痛念醫之不明。所以懲其弊而見於著述也。
若痎瘧之病,未有不由隔季所感風寒暑濕,及飮食勞役瘴癘之氣爲之。赤白痢疾,古人所謂滯下者是也。究疾之原,無非外感五邪之氣,內傷生硬冷熱之食,不能尅化,致令積滯而成。亦有久虛傳變而成。下之不禁,甚者手足不仁,則五臟氣將絶於內也。
失血之病十種,走失莫重於此,皆因四氣所傷,或調養失宜所致。時疫流行,則當審其春合暖而寒,夏合熱而冷,秋當涼而熱,冬當寒而煖。是皆六氣愆和,而生斯疾。大則流毒天下,小則蔓延一鄕一家。必辨其各季所因。不可以尋常微病目之,故重則禍至滅門,輕則病至危篤。
外此觀形候聽聲,而知病之可治不可治。經中所謂視精明者,蓋五臟精明聚於目。目精全則目明,神定則視審。審視不瞭,精明敗矣。
又雲,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腎,黃在脾,靑在肝,黃色不可明,病在胷中。
所謂五色者,乃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白璧之澤,不欲如堊。靑欲如蒼玉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漆重澤,不欲如炭。五臟精敗,壽不久矣。
五聲者,臟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則氣盛,中衰則氣衰。聲如從室中言者,氣澁也。言微終日乃復言,是氣之奪也。譫妄不避善惡,神明之亂也。鄭聲言意不相續,陰陽失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六府強弱,以候形之盛衰。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奪矣。背者,胷之府,背曲肩隨,胷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倉廩不藏者,腸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得強者生,失強者死,宜兼而明之。又如五臟已奪,神明不守,聲嘶身冷,循衣譫語撮空。
面赤如衃血,白如枯骨,黑如煙煤。面靑目白,面黑目白,面黃目靑,面赤目白。耳鼻有黑色起入口。耳目顴頰赤者。黑色出於額上髮際,直鼻脊兩顴上。黑色出天中,下至鼻上顴上。面忽如馬肝色,望之如靑,近之如黑。
目直視,惡風。面黑唇靑,面靑唇黑,面黑,兩脇下滿,不能自反轉。頭目久痛,卒視無所見。陰結陽絶,目精光脫恍惚。陰陽竭絶,目眶陷。
口如魚口,不能復閉,氣出不返。唇反,齒齦乾枯。天柱骨倒。指拳攣縮。汗出不流,舌卷黑。髮直。髮如乾麻,善怒。髮與眉衝起。爪甲靑。大腑自遺不覺。身熱,喘息,臍下硬如鐵。唇裂,鼻黑,舌根焦。四肢逆冷,汗出如油不流。屍臭不可近。
目睛直視不回,一日。病人健人,黑色或白色起,入目及口鼻,二日。陰陽俱絶,失音不能言,三日半。口張,唇靑,人中滿,三日。目無精光若土色,不受飮食,四日。面赤目靑,六日。面黑目白,爪甲下黑,八日。齒忽變黑,十三日。
肝病皮黑,庚辛日。心病目黑,壬癸日。脾病唇靑,甲乙日。肺病頰赤目腫,丙丁日。腎病面腫唇黃,戊己日。
以上俱不可治也。面目黃色起,其病方愈。面黃目靑,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面黑目靑,面目俱黃,面黑目白,均可治也。
大抵言病,動以百計,雖積萬言,莫能盡述。但當留心殷勤學之,博通乃得,不可以粗解一二爲是。果某疾而正某名,庶不誤投湯劑,則何患病之不瘳矣。
集證說
編輯古之醫者有雲,外病自經絡入,內病自五臟鬱發。然當求所以證驗,庶無差失。
如傷寒有陰陽表裏。陽證多語,陰證無聲,陽證則晝劇,陰證則夜爭。陽證似陰,糞黑而脈滑,陰證似陽,面赤而脈微矣。
身重背疼,煩悶狂言,奔走咽痛,身斑斑若錦文,或下利赤黃,多因妄服燥藥熱味,陽毒是也。背強,腹中絞痛,身如被杖,燥渴嘔泄,冷汗鄭聲,多因脾胃虛寒,重感於寒,陰毒明矣。
陰陽二厥。若陽厥則指爪時溫,或畏熱,或飮水,或揚手擲足,燥煩不得眠,大便祕,小便赤,外證多昬憒。陰厥則指爪常冷,足多攣臥,惡寒自引衣蓋覆,不飮水,或下利,或淸便如常,小便數,外證惺惺而靜。
表證多惡寒不渴,發熱而身體痛。裏證多渴,只惡熱而喘滿,口燥咽乹,手心腋下濈濈汗出,大便鞕,涎赤譫語。
復有傷寒初證,發熱惡寒無汗,其色悽慘。復見風則多寒,手足微厥,發熱下利。手足溫煖者生。手足厥逆,灸不溫,證之極矣。
中寒則口噤,四肢強直,失音不語,或卒然暈倒,吐逆涎沫,手足攣搐,狀如暗風。或復燥熱傷風,有汗惡風,面色光而不慘。復見寒,手足微溫,發熱多煩。
其或中者,半身不遂,手足癱瘓,涎潮昬塞,口眼喎斜,肌膚麻痺。歸於六腑者,特爲偏緩,猶可苟延歲月。歸於五臟者,眼閉口開手散,聲如鼾睡,遺尿,惡證迭出,朝不及夕。
傷暑,身熱惡寒頭痛,或煩而渴,眩暈,背寒面垢,或嘔或泄。其中入心,使人噎□,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頑痺。入脾則昬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利小便。
至於傷濕,身重,關節重疼,發熱惡寒,大便泄而小便澁,腰腳冷而腿膝浮,或自利不渴。若氣不平,中之亦使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涎潮昏塞。
又如七情,喜傷心者,不可疾行,不可久立。怒傷肝者,上氣不可忍,熱來盪心,短氣欲絶不得息。憂傷肺者,心系急,上焦閉榮衛不通,夜臥不安。思傷脾者,氣留不行,積聚中脘,不得飮食,腹脹滿,四肢怠惰。悲傷心胞者,善忘不識人,置物在處,還取不得,筋攣,四肢浮腫。恐傷腎者,上焦氣閉不行,下焦回還不散,猶豫不決,嘔逆惡心。驚傷膽者,神無所歸,慮無所定,說物不意而迫。
凡此七者,證雖不同,本乎一氣。臟氣不行,鬱而不舒,結成痰涎。隨氣積聚,堅大如塊,在心腹閒。或塞咽喉,如粉絮梅核樣,咯不出,嚥不下,每發欲絶,逆害飮食。
若諸虛損證,則眩暈眼花,鼻多淸涕,漩濁遺精,冷滑洞泄,水穀不化,洒淅自汗,嘔吐淸痰,皆陽虛陰盛也。
諸實熱,則五臟積熱,口苦咽乾,唇裂生瘡,腸胃乹澁,煩燥喜冷,涎唾稠實,眵淚眼赤,或遍體癰痬。
至於總說,則痎瘧證惟多。先寒後熱名寒瘧。先熱後寒名溫瘧。但熱不寒名暑瘧。寒熱身重,煩疼脹滿名濕瘧。寒多不熱名牝瘧。
若一日一發則易愈,二日一發猶可,三日一發則難痊。且斯疾俗在忌醫之列。然得其所因,何忌其難。
時疫證雜發熱。腰痛強急,腳縮不伸,胻中欲折,目中生花,或濇濇增寒復熱,名曰溫疫。身體顫棹,不能自禁,或肉熱口乾舌破,咽塞聲嘶,名曰燥疫。頭重頸直,皮肉強痺,或蘊而結核,起於咽喉頸項之側,布熱毒於皮膚分肉之中,名曰寒疫。乍寒乍熱,損肺傷氣,暴嗽嘔逆,或體熱發班,喘咳引氣,名曰濕疫。
四時之感,其證百端,皆當因其時而詳辨則得之。喘急爲患,吐痰續續則生,自汗譫語,目直視則亡。
失血諸證,有暴吐、鼻衄、泄出,或一二升至斗餘者。因感四氣流傳經絡,陰陽相勝,或怒氣傷肝,風入腸胃。故血得寒則凝泣,得熱則淖溢。各隨臟腑經絡涌溢,凝停胷胃。因卽滿悶,或吐或衄或泄下。復有咳嗽中見紅絲者,爲難愈。無故忽然瀉下黑血,名心絶。
癆瘵之證,得之者多諱而未肯求醫。殊不知其根有蟲嚙其心肺,可不深憂。
中蠱毒之候,令人心腹絞痛,如物嚙狀,吐下血如爛肉。若欲驗其證狀,先令病人唾於水中,若沈卽其實矣。
痟渴與漩濁爲隣。愼莫作疽瘡等證,鮮有安之日矣。
至於下痢,身涼,能食,小便通,易安。體熱多汗,渴甚小便不利,或手足厥冷,灸不溫,兼微喘不食者,死。
二便祕澁之證,暫秘,小漩還有點滴利者,易愈。若秘日久,膨上心胷切痛,氣促身冷,面色黑,前後俱無,名曰氣實,轉盻而殂。
脹滿得之未久,或脹或消,腹皮稍軟,不泄不喘,隨治隨瘥。若臍心突起,利後復脹急,久病羸乏,喘息不得安,名曰脾腎俱敗,無有愈期。
腫滿善證,男從上腫下,女從下腫上。所患未久,利漩退腫定喘則愈矣。若證不善,則手足盤骨腫,臍與掌心俱凸,嗽咳失聲,靑筋紋橫肚上,及爪甲靑卒腫,頭面蒼黑,嘔吐頭重,豈復能救。
霍亂一證猶爲卒暴之最。蓋人之起居無常,攝調不善,揮霍之至,便至變亂。悶絶不救,甚爲可畏。臨深履薄,縱蹈虎尾,不足以諭其危。
其如厲風,名大風惡疾。故其色敗皸裂,痬潰眉面,白皮如蛇蛻。久則鼻梁闒壞。又名風癩,十無一生。
若癥瘕之爲病,癥者堅也,堅則難破。瘕者假也,假物成形,能動者是。
至於蛟龍蛇鼈肉髮蝨米之證,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斯患。
夢寐不祥,多生恐怖,爲崇惑證矣。吁,內外之證,其發萬端,皆須細辨。且頃刻之變無定,一有所作,其可忽諸。
集治說
編輯嘗謂用藥如用刑。一有所誤,人命繫焉。故書曰,言之非艱,行之惟艱。如張仲景傷寒一百一十三方,猶缺其一,三百九十七法,僂指未卽周知,蓋謂此也。
夫處方大法,則有七方十劑。七方者,奇方、耦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複方。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澁、滑、燥、濕。然積學而用之則可矣。
傷寒之病,太陽屬膀胱,非發汗則不愈。必用麻黃之類,蓋其性能通陽氣,卻外寒也。陽明屬胃,非通泄不能愈。須用大黃、芒硝以利之。少陽屬膽,無出入道。柴胡、半夏能利能汗,佐以黃芩則解矣。太陰屬脾。性惡寒濕,非乾姜、白朮不能燥。少陰屬腎。性畏寒燥,非附子不能溫。厥陰屬肝。藏血養筋,非溫中之藥不能潤。
外此有汗、下、吐三法,毫釐不可差誤。經雲,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故在表宜汗,在裏宜下,在胷宜吐,半表半裏宜和解,表裏俱見,隨證滲泄,無表裏證,則宜下之。
下利淸穀,身體痛,急當救裏。身體疼痛,淸便自調,急當救表。身熱不渴爲表有熱,淸而煩悶爲裏有熱。傷寒見風,大靑龍湯爲治之最。陽毒內外結熱,輕則白虎湯,重則承氣湯之屬。陽厥亦用。
舌卷焦黑,鼻中如煙煤,非水漬法不可。陰毒疾勢困重,面黑四肢厥冷,則理中湯、四逆湯投之。未効則灼艾法惟良,復以蔥熨法佐之。陰厥同此法治之。
發熱下利,白頭翁湯、黃連阿膠圓最爲的切。
中寒則急揑置煖室,燃以薪火向之,令通身煖透。或置於熱炕上,令有力人扶策,仍以手附火或入懷令熱。亟摩病人手足胷腹閒。續用姜附湯倂服,若猶未省,則依上法灸。
傷風主治之法,汗出惡風者當解其肌。裏證雖具,惡風未罷,亦須先解其外也。傷風見寒,大靑龍湯均爲調理。中風昬悶,先須通関散探鼻,令噴嚔,次以蘇合香圓行其氣。仍須分辨冷熱爲治,不可混濫。五臟正中者,迅雷不及掩耳。手足偏中者,但徐服順氣踈風豁痰等藥,不宜用大風藥。急治則不得盡其天年。其有牙関緊閉,亦用通関散搐鼻,噴嚔卽開矣。
傷暑者,暑氣耗血,消氣,生痰。速用解暑之劑,仍啜熱湯,得汗卽甦。若中之者,急扶在陰涼處,不可與冷。當以布巾衣物,蘸熱湯熨臍中及氣海,以湯淋布上令透徹。臍腹暖卽漸醒矣。如倉卒無湯處,則掬道上熱土置臍上。以多爲佳,冷卽易之。古法,道途無湯,卽掬熱土於臍中。仍撥開作窩,令人溺其中以代湯淋。續與解暑毒藥,倂急嚼生薑一大塊,冷水送下。如已迷悶,則嚼大蒜一二瓣,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卽用水硏,灌之,立甦。但遇無湯處,則嚼生蔥二寸許,津嚥下,可抵飮水二升。
傷濕中濕,只宜利小便,忌不得以火攻,幷轉利之。若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七情之患,惟當利氣豁痰,寬中進食。仍須怡養,以溫平之藥調之。如宿血滯氣停凝,結爲癥瘕。腹中壞塊堅硬作楚,當以破氣藥伐之。
或以類相從。如敗梳治蝨瘕,銅屑治龍瘕,麯櫱治米瘕,石灰治髮瘕等類,所謂醫者意也。
氣積膨痛至甚,或有熱痞結聚,須宣泄之。
虛損爲治,宜大作湯劑。峻補者,烏、附、天雄、姜、桂之屬不可無。潤補者,鹿茸、當歸、蓯蓉之類安可缺。淸補則天門冬、麥門冬、人參、地黃之類宜用也。
至於諸熱爲治,有泛熱,有實熱。泛熱者,荊芥、薄苛、梔子、黃芩等投之,正其所宜。實熱者,非大黃、芒硝則不能効。
若夫總說爲治之備要,如南北風土之殊,人物厚薄之異。
北方土厚水深,水性沈下,人體多實而少虛。且所飡無非肉麪,寒則衣重裘,坐煖炕。若有所治,則宜多以淸涼之劑。
如南方用大黃、巴豆之屬,其分兩皆當倍而用之。或用水漬法,或尋甜水一二甌飮之卽甦。閒有所稟稍弱,不自保惜,勞役致虛,則亦但當潤補之,無有不愈。
南方屬火,火性輕炎,人體多虛而少實。況所食不過蔬食而已。必須投以溫和之藥以調之。其有習尙北方之風,置酒終日,非至醉不已,燒煿肥鮮,恣其厭飫,偶有所患,亦須以平昔所稟。施以涼劑,然虛者亦不可妄施。
痎瘧熱多者,投以半冷半熱解散,分陰陽減寒熱之劑。度其所作之日,先一時進以抵截之藥,去其痰水,則收效矣。寒多者,投以半生半熟壯脾進食之劑。次以抵截之藥,則痰癖去而疾愈矣。猶須令其戒愼飮食,謹起居,則無復攻之患。若久瘧而復作,虛浮不食者,未之有瘳。
時疫之治,須以時斟酌,不可偏執。治之者須辨其所因,而投之以藥。不可以日滿自差,遂至枉亡,良可太息。至於病癒,必須湯食競進,折其毒勢。不可令病氣攻人,則屛息矣。
或有雲,斯疾之召,或溝渠不泄,穢惡不修,薰蒸而成者。或地多死氣,鬱發而成者。或官吏枉抑怨讟而成之者。可於州治六合處,穿地深至三尺,闊亦如之。取凈沙三斛,實之,以醇酒三升沃其上,俾使君祝之。斯亦消除疫癘之良術,故倂記之。
喘急,虛者,升降鎭墜,熱者,淸心涼肺,未有不愈。下痢感於四氣者,先須隨其所感解散,分利陰陽。次須辨其冷熱,手足和煖則爲陽,中和之劑可用。手足厥冷則爲陰,溫燥之藥可行,無不切効。
大法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滑者澁之,閉者通之,有積者推之。熱則涼之,冷則溫之,冷熱不調者平之。
失血,明其所因,辨其冷熱。如血下鮮紅,則治以淸和,純下瘀色,則當溫養。
二便秘,則須潤滑以行之。
脹滿則須正氣,以虛實平治之。腫滿實者利水。虛者壯脾元,兼用消浮等劑,自有奇効。仍須戒鹹斷慾,庶不再復。
霍亂,須明辨虛實所因,亟治無遲。遲則殞命。至於乾霍亂,則猶爲難治也。
三痟治法滋腎爲主,抑心火兼之。然須多服湯圓,俾水升火降,而引飮無度,莫之見矣。
眞心痛者,手足靑至節,不在治療之數。眞頭痛者,上穿風府,陷入泥丸,非藥能愈。
金瘡主治,備見後科用藥之工,誠可嘉嘆。
中蠱毒之法,以敗鼓皮燒灰爲末,飮服一匕,則病人自呼蠱家姓名。可語,令呼喚將去,則愈矣。
瘵疾一染人,當其未深入之時,則宜先取其蟲。不爾,則損於心肺。蓋心主血,肺主氣,人身舍氣血之本,其能生乎。取蟲而後,相忘世慮,和以潤養藥食,庶幾可瘳。傷晩則不及也。
魘寐、產乳、自縊、壓、溺諸暴絶,須平時熟記後所載治法,倂產蓐一科。臨用庶不倉惶,應驗在頃刻閒。不然,則世無良醫,枉死者半是也。
厲風初發,則宜宣泄,風毒去而病漸愈矣。久之,惟當幽隱林泉,依法亟治,庶乎可愈。不惟愈疾,亦或可因此而至仙道矣。
或爲祟害,若移精變氣,祝由不可,則宜外尋禁避厭禳法以除之。
外此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幷臟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生候尙存,形色不改,病未深入腠裏,針藥及時,能將息調理,委以良醫,病無不愈。
至於五味,亦可對治五臟之病。肝酸,心苦,脾甘,肺辛,腎醎,用之中病則止。過則酸走筋,醎走血,辛走氣,苦走骨,甘走肉,則無益矣。
又如以所宜而治者,肺燥咳嗽,嚼芝麻,啗油餠。瘧疾脾冷,糟鯉魚、糟藏瓜。久冷痢,野鷄芫飩等類是也。瓜果亦可隨冷熱施之,愈疾必矣。
若夫炮製之法,又當以相需、相合、相反、相惡。相惡者,以桂得蔥而軟,相合者,磁石引針,相反者,大戟、芫花等反甘草之類也,相惡者,如牛黃忌龍骨是也。
且方中各有避忌,此亦擧其略。或以甘草擊起芫花之性而用者,猶在斟量。更須甄別藥味新陳,選擇州土所生,採取時月,分君臣佐使,俾分兩無差,灸煿炮爁,精虔不苟,斯爲治之善矣。
其有自恃己長,不肯訪問,以意臆度,攻寒以寒,療熱以熱,妄施一匕,邀爲己功。偶或中之,實非的見,不過僥倖於萬一。其或不中,則十手所指,十目所視。所謂一甌之藥誤入於咽,五臟俱裂,生可再復。可不戒之。
況醫者人之司命,有病急召,愼勿以遠近寒暑而拒之。若至病家,尤須敬謹,勿爲他務,以敗正事。給藥亦量其多寡,表汗宜四。吐下宜一,加二極矣。補藥愈多愈効,餘則隨證爲之輕重,明批湯引。病若未瘉,囑其再來,庶病可瘳而治有方矣。
僕少而學之,長而行之,所謂治病之道,盡在是矣。〈古雲,凡日治病,推其所因。生死預定,方爲醫人敬之。〉
衛生寶鑑一
編輯春服宣藥辨
編輯戊申春,先師東垣老人論春月奉生之道。月令雲,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夭殃。毋孩蟲胎夭飛鳥,毋伐山林。又雲,祭先脾。孟春行冬令,則首種不入,行秋令,則民大疫。
故國有春分停刑之禁,十二經有取決於膽之戒。仲景雲,大法春宜吐。故少陽證禁下,宜小柴胡湯和解之。少陽用事,萬物方生,折之則絶生化之源。此皆奉生之道也。有假者反之,且春初服宣藥者,迺伐天和而損脾胃。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予因演先師之論,著爲此論。
世傳宣藥,以牽牛、大黃之類,或丸或散。自立春後,無病之人服之,輒下數行。雲,凡人於冬三月,厚衣煖食,又近於火,致積熱於內。春初若不宣泄,必生熱疾。又雲,解三焦積熱,去五臟餘毒。殆無此理。
方冬嚴氣凝寒,厚衣煖食近火,所以敵天氣之寒也。冬裘夏葛,冬飮湯而夏飮水,皆自然之道。何積熱於內而生疾乎。且陰陽偏勝則疾,果三焦積熱,是陽亢陰絶,豈有得生之理哉。
故難經雲,腑病易治,臟病難愈。邪氣中臟,病之極矣。今言五臟俱有邪毒,則神將何依。
內經亦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爲寒變,奉長者少。
又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適寒溫,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至。
又曰,蒼天之氣淸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當少陽用事,萬物向榮。生發之時,惟當先養脾胃之氣,助陽退陰,應乎天道,以使之平。
今反以北方寒水所化,氣味俱厚,苦寒之劑投之。是行肅殺之令於奉生之月。當升反降,伐脾胃而走津液,使營運之氣減削。其不能輸精皮毛經絡必矣。奉長之氣從何而生,臟腑何所以稟受。脾胃一衰,何病不起。此誅罰無過,是謂大惑。無病生之,有病甚之。
所謂春服宣藥者,自軒岐而下,歷代明醫俱無是說。嗚呼,此理明白,非難知也。世多雷同,莫革其弊,深可痛哉。凡有志保生者,但以聖賢之言爲準,則可免疑悞之悔,夭折之禍矣。
革春服宣藥歌
編輯天與聖人同一體,長養萬物不言利。
黃帝內經福萬世,惟恐生民觸邪氣。
調神四氣謹依行,身體康強無病滯。
去聖逾遠醫道衰,誰解非非而是是。
初春宣藥服寒涼,無故令人遭疫癘。
腸鳴腹痛下數行,脾土旣衰復損胃。
周身百脈失經常,安樂身中強生事。
少陽用事物向榮,一夜風霜反凋弊。
春不生榮秋不收,奉養之氣從何至。
四時失序化難成,血氣一衰神不熾。
主明下安養生昌,心不明時災患繼。
哀哉此理久不明,故以言理革其弊。
保生君子勿他求,當向內經求聖意。
無病服藥辨
編輯諺曰,無病服藥,如壁裏安柱,此無稽之說,爲害甚大。夫天之生物,五味備焉,食之以調五臟。過則生疾。
故經雲,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又曰,五味入胃,各遂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辛先入肺,苦先入心,甘先入脾,鹹先入腎。久而增氣,氣增而久,夭身之由也。
又雲,酸走筋,辛走氣,苦走骨,醎走血,甘走肉。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製,勿使過焉。
至於五穀爲養,五菓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而食之,補精益氣。倘用之不時,食之不節,猶或生疾。況藥乃攻邪之物,無病而可服焉。
聖濟經曰,彼脩眞者,蔽於補養,輕餌藥石。陽劑剛勝,積若燎原,爲消狂癰疽之屬,則天癸竭而榮涸。陰劑柔勝,積若凝冰,爲洞泄寒中之屬,則眞火微而衛散。一味偏勝,一臟偏傷,一臟旣傷,四臟安得不病。
唐孫思邈言,藥勢有所偏勝,令人臟氣不平。
裴潾諫唐憲宗曰,夫藥以攻疾,非朝夕常用之物。況金石性酷烈有毒。又加煉以火氣,非人五臟所能禁。
至於張皐諫穆宗曰,神慮淸則氣血和,嗜欲多而疾疢作。夫藥以攻疾,無疾不可餌。
故昌黎伯銘李子之墓曰,余不知服食說自何世起,殺人不可計。而世慕尙之益至,此其惑也。今直取目見親與之游,而以藥敗者六七公,以爲世誡。工部尙書歸登、殿中御史李虛中、刑部尙書李遜、弟刑部侍郞建、襄陽節度使工部尙書孟簡、東川節度使御史大夫盧植、金吾將軍李道古。
今又復取目見者言之,僧閻仲章服火煉丹砂二粒。項出小瘡,腫痛不任,牙癢不能嚼物。服涼膈散半斤,始緩,後飮酒輒發。藥以寒涼之劑則緩,終身不愈。
鎭人李潤之身體肥盛,恐生風疾。至春,服搜風丸月餘,便下無度,飮食減少,舌不知味,口乾氣短,臍腹痛,足脛冷,眩運欲倒,面色靑黃不澤,日加困篤。乃告親知曰,妄服藥禍,悔將何及。後添煩躁喘滿,至秋而卒。
張秀才者,亦聽方士之說,服四生丸。推陳致新。服月餘,大便或溏或瀉,飮食妨阻,怠墮嗜臥,目見黑花,耳聞蟬聲,神虛頭旋,飄飄然身不能支。至是方知藥之悞也。遂調飮食,愼起居,謹於保養三二年閒。其證猶存,踰十年後方平復。
劉氏子聞人言臘月晨,飮涼水一杯,一月,至春而無目疾。遂飮之,旬餘,覺腹中寒痛不任,咳嗽嘔吐,全不思食,惡水而不欲見,足脛寒而逆。醫以除寒燥熱之劑急救之,終不能効。
此皆無故求益生之祥,反生病焉,或至於喪身殞命。壁裏安柱果如何哉。且夫高堂大廈,樑棟安,基址固,壞塗毀墍,柱於壁中,甚不近人情。
潔古老人云,無病服藥,乃無事生事。此誠不易之論。人之養身,幸五臟之安泰,六腑之和平,謹於攝生。春夏奉以生長之道,秋冬奉以收藏之理。飮食之有節,起居而有常,少思寡慾,恬憺虛無,精神內守。此無病之時,不藥之藥也。噫,彼數人者,旣往不咎矣,後人當以此爲龜鑑乎。
古方名實辨
編輯仲景以小柴胡治少陽證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蓋柴胡味苦平,行少陽經。黃芩味苦寒爲佐,治發熱口苦。生薑辛溫,半夏辛熱,治發寒而嘔。人參甘溫,安胃和中。大棗甘平溫,和陰陽,調榮衛,生津液,使半表半裏之邪而自解矣。
大承氣湯治陽明本實,痞滿燥實。枳實苦微寒,泄痞。厚朴苦溫,除滿。芒硝辛寒,潤燥。邪入於府而作熱實,以大黃苦寒下之。酒製者爲因用,熱散氣升而作汗解矣。因以承氣名之。
錢仲陽以升麻湯治小兒寒暄不時,陽明經受邪,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及瘡疹未發,發而不勻。升麻苦平,葛根甘平,解散外邪。甘草甘溫,芍藥酸微寒,調和中氣,拒邪不能傷其裏。
白朮散治小兒陽明本虛,陰陽不和,吐利後而亡津液,虛熱口乹。人參、甘草、白朮甘溫,和中補胃。藿香、木香,辛溫芳馨,可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陰陽而導其濕。葛根甘平,倍於衆藥,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而解肌熱。
局方中四物湯,調榮養衛,益氣滋血。當歸辛溫,熟地黃甘溫,能滋血。川芎辛溫,白芍藥味酸微寒,能養氣。蓋血爲榮,氣爲衛,四物相合,故有調益滋養之實。
黃芪建中湯治面色痿黃,臍腹急痛。脾胃不足者,肝木乘之也,木勝其中,土走於外,故痿黃見於面。難經曰,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黃芪、甘草甘溫,能補脾土。芍藥之酸,能瀉肝木。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作臍腹急痛。官桂辛熱,散其寒水。生薑、大棗、飴糖,辛甘大溫,益氣緩中。又與脾胃行其津液,以養四臟,建脾制水,補子瀉鬼。使四臟各安其氣,必淸必淨,則病氣衰去。建中之名,亦不誣矣。右數方,藥證相對,名實相輔,可垂法於世。
近世用雙解散治風寒暑濕,飢飽勞逸,殆無此理。且如風邪傷衛,必自汗而惡風,寒邪傷榮,必無汗而惡寒。
又雲,傷寒傷風,其證不同。中暑自汗,必身熱而氣虛。中濕自汗,必體疼而沈重。且四時之氣,更傷五臟,一往一來,未有齊至者也。飢則損氣,飽則傷胃,勞則氣耗,逸則氣滯,其證不同,治法亦異。
蓋勞者溫之,損者補之,逸者行之,內傷者消導之。今內外八邪,一方治之,有此理乎。內經雲,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內者內治,外者外治。故仲景雲,且除其表,又攻其裏,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其是之謂歟。
如搜風丸、袪風丸,有搜風袪風之名,無搜風袪風之實。百解散亦此類也。諺雲,看方三年,無病可醫。療病三年,無藥可用。此亦名實不相輔故也。
噫,去聖逾遠,其術晻昧,人自爲法,無可考評。昔在聖人,垂好生之德,著本草,作內經。仲景遵而行之,以立方,號群方之祖。後之學者,以仲景之心爲心,庶得制方之旨。
方成弗約之失
編輯丁巳冬十月,予從軍廻至汴梁,有伶人李人愛謂予曰,大兒自今歲七月閒,因勞役渴,飮涼茶及食冷飯。覺心下痞,請醫治之。醫投藥一服,下利兩行,其證遂減。不數日,又傷冷物,心腹復痞滿,添嘔吐惡心。飮食無味,且不欲食,四肢睏倦,懶於言語。
復請前醫診視。曰,此病易爲,更利幾行卽快矣。遂以無憂散對,加牽牛末,白湯服。至夕,腹中雷鳴而作陣痛。少焉,旣吐又瀉,煩渴不止。飮冷無度,不復能禁,時發昏憒。
再命前醫視之。診其脈,不能措手而退。頃之冷汗如洗,口鼻氣漸冷而卒矣。小人悔恨無及。敢以爲問。
予曰,未嘗親見,不知所以然。旣去,或曰,予親見之。果藥之罪歟而非歟。
對曰,此非藥之罪,乃失其約量之過也。夫藥用之無據,反爲氣賊。內經雲,約方猶約囊也。囊滿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氣弗俱。故仲景以桂枝湯,治外傷風邪,則曰,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大承氣湯下大滿大實,則曰,得更衣,止後服,不必盡劑。其愼如此,此爲大戒,蓋得聖人約囊之旨也。
治病必求其本,蓋李人以俳優雜劇爲戲,勞神損氣而其中疹然。因時暑熱,渴飮涼茶,脾胃氣弱,不能運化而作痞滿。以藥下之,是重困也。加以不愼,又損其陽,虛而復傷,傷而復下。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此仲景所謂一逆尙引日,再逆促命期。如是則非失約量之過而何。故內經戒雲,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絶氣危生,下工不可不愼也。
灸之不發
編輯國信副使覃郞中,四十九歲,至元丙寅春,病臍腹冷疼,完穀不化,足胻寒而逆,皮膚不仁,精神困弱。診其脈,沈細而微。
遂投以大熱甘辛之劑,及灸氣海百壯,三里二穴各三七壯,陽輔各二七壯。三日後,以蔥熨灸,瘡皆不發。復灸前穴,依前壯數,亦不發。十日後,瘡亦更不作膿,瘡口皆乹。
癸丑歲初,予隨朝承應,冬屯於瓜忽都地。面學鍼於竇子聲先生,因詢穴腧。曰,凡用鍼者,氣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發。大抵本氣空虛,不能作膿,失其所養故也。更加不愼,邪氣加之,病必不退。異日因語鍼灸科,忽敎授,亦以爲然。
至元戊辰春,副使除益都府判。到任未幾時,風疾,半身麻木,自汗惡風,妄喜笑,又多健忘,語言微澁。
醫以續命湯復發其汗,津液重竭,其證愈甚。因求醫還家,日久神氣昏憒,形容羸瘦,飮食無味,便溺遺失,扶而後起,屢易醫藥,皆不能效。因思內經雲,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今因此病,而知子聲先生之言矣。
或雲,副使肥甘足於口,輕暖足於體,使令足於前,所爲無不如意。君言失其所養何也。
予曰,汝言所養,養口體者也,予論所養,養性命者也。且覃氏壯年得志,不知所養之正。務快於心,精神耗散,血氣空虛,因致此疾。
靈樞經雲,人年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血氣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踈,華榮頹落,髮頗班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始衰,皮膚已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魂散離,故言善悞。九十歲腎氣燋,臟枯,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蓋精神有限,嗜慾無窮。輕喪性命,一失難復,其覃氏之謂歟。
脫營
編輯䟽五過論雲,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鎭陽有一士人,軀幹魁梧而意氣雄豪,喜交遊而有四方之志。年踰三旬,已入任至五品,出入從騎塞途,姬侍滿前,飮食起居,無不如意。
不三年,以事罷去。心思鬱結,憂慮不已,以致飮食無味,精神日減,肌膚漸至瘦弱,無如之何。遂躭嗜於酒,久而中滿,始求醫。
醫不審得病之情,輒以丸藥五粒,溫水送之,下二十餘行。時値初秋,暑熱猶盛,因而煩渴,飮冷過多。遂成腸鳴腹痛而爲痢疾,有如魚腦,以至困篤。
命予治之,診其脈,乍大乍小。其證反覆悶亂,兀兀欲吐,嘆息不絶。予料曰,此病難治。啓玄子云,神屈故也。以其貴之尊榮,賤之屈辱,心懷慕眷,志結憂惶。雖不中邪,病從內生,血脈虛減,名曰脫營。
或曰,願聞其理。黃帝鍼經有曰,宗氣之道,內穀爲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脈,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終而復始,常營無已,是爲天地之紀。故氣始從手太陰起,注於陽明,傳流而終於足厥陰。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於是復注手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
故日夜氣行五十營,漏水下百刻,凡一萬三千五百息。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
今病者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絶,形體毀阻。暴喜傷陽,暴怒傷陰,喜怒不能自節。蓋心爲君主,神明出焉,肺爲相輔,主行榮衛,制節由之。主貪人慾,天理不明,則十二官相使,各失所司,使道閉塞而不通。由是則經營之氣脫去,不能灌漑周身,百脈失其天度,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何疑之有焉。
下工絶氣危生
編輯丁巳予從軍至開州。夏月,有千戶高國用謂予曰,父親年七十有三。於去歲七月閒,因內傷飮食,又値霖雨,瀉痢暴下數行。醫以藥止之,不數日,又傷又瀉。止而復傷,傷而復泄。至十月閒,肢體瘦弱,四肢倦怠,飮食減少,腹痛腸鳴。
又以李醫治之,處以養臟湯。治之數日,瀉止,後添嘔吐。
又易以王醫。用丁香、藿香、人參、去白橘皮、甘草同爲細末,煎生薑,數服而嘔吐止。延至今正月閒,飮食不進,扶而後起。又數日,不見大便。
予問醫曰,父親數日不見大便,何以治之。醫曰,老官人年過七旬,氣血衰弱。又況瀉痢半載,脾胃久虛,津液耗少。以麻仁丸潤之可也。
衆親商議,一親知曰,馮村牛山人,見證不疑,有果決。
遂請治之,診其脈,問其病證,曰,此是風結也。以搜風丸百餘丸服之,利下數行而死。予悔恨不已。敢以爲問。
予曰,未嘗親見,將何以言。高千戶退而去,或者曰,予親見之,細說其證。
予曰,人以水穀爲本。今年高老人久瀉,胃中津液耗少,又重瀉之,神將何依。靈樞經雲,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不可瀉之。瀉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絶滅,少者不復矣。又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絶氣危生。絶氣危生,其牛山人之謂歟。
冬藏不固
編輯刑部侍郞王立甫之婿,年二十五歲,至元丁卯十一月閒,因勞役憂思煩惱、飮食失節而病。時發躁熱,肢體睏倦,盜汗濕透其衾,不思飮食。氣不足一息,面色靑黃不澤。請予治之,具說前證。
診其脈,浮數而短濇,兩寸極小。予告曰,此危證也。治雖粗安,至春必死,當令親家知之。
夫人不以爲然,遂易醫,至正月,躁熱而卒。異日,立甫同外郞張介夫來,謂予曰,吾婿果如君言,願聞其理。
予曰,此非難知也。內經曰,主勝逆,客勝從,天之道也。蓋時令爲客,人身爲主。冬三月人皆懼寒,獨渠躁熱盜汗。是令不固其陽,時不勝其熱,天地時令,尙不能制,藥何能爲。
冬乃閉藏之月,陽氣當伏於九泉之下。至春,發爲雷,動爲風,鼓坼萬物,此奉生之道也。如冬藏不固,則春生不茂,又有疫癘之災。且人身陽氣,亦當伏潛於內,不敢妄擾,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藏之應也。令婿汗出於閉藏之月,腎水已涸,至春何以生木。陽氣內絶,無所滋榮,不死何待。二君乃歎息而去。
用藥無據反爲氣賊
編輯北京按察書吏李仲寬,年踰五旬,至元己巳春,患風證。半身不遂,四肢麻痺,言語蹇澁,精神昏憒。
一友處一法。用大黃半斤,黑豆三升,水壹㪷同煮豆熟,去大黃,新汲水淘凈黑豆。每日服二三合,則風熱自去,服之過半。
又一友雲,通聖散、四物湯、黃連解毒湯,相合服之,其效尤速。服月餘,精神愈困,遂還眞定,歸家養病。親舊獻方無數,不能悉錄。又增瘖啞不能言,氣冷,手足寒。
命予診視。細詢前由,盡得其說。予診之,六脈如蛛絲細。予謂之曰,夫病有表裏虛實寒熱不等,藥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君所服藥無考憑,故病癒甚。今爲不救,君自取耳。未幾而死。
有曹通甫外郞妻蕭氏,六旬有餘,孤寒無依。春月忽患風疾,半身不遂,語言蹇澁,精神昬憒,口眼喎斜,與李仲寬證同。予刺十二經井穴,接其經絡不通,又灸肩井、曲池。詳病時月,處藥服之,減半。予曰,不須服藥,病將自愈。
明年春,張子敬郞中家見行步如故。予歎曰,夫人病全得不亂服藥之力。由此論李仲寬亂服藥,終身不救,蕭氏貧困,恬憺自如獲安。內經曰,用藥無據,反爲氣賊,聖人戒之。
一日,姚雪齋擧許先生之言。曰,富貴人有二事,反不如貧賤人。有過惡,不能匡救,有病,不能醫療。噫,其李氏之謂歟。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編輯癸丑春,槀城令張君,年三十有餘,身體豐肥,精神康健,飮食倍於常人。太醫王彥實曰,君肥盛如此,若不預服涼藥,恐生熱疾。張君從之,遂服三一承氣湯二兩,下利三十餘行。
異日覺陰陰腹痛,且不欲食,食而無味,心下痞滿,精神睏倦。次添胷膈閉塞,時作如刀劙之痛,稍多食則醋心腹脹,不能消化。以此告予。
予曰,昔君康強,飮啖如常,血氣周流,循其天度。十二臟之相使,各守所司,神氣沖和,身體太平。君自戕賊,沖氣敗亂而致病如此,雖悔何及。
予遂以四君子湯甘溫之劑,補脾安胃,更加人參、黃芪、升麻,升陽補氣。戒以愼起居,節飮食。
服之月餘,胷中快利而痛止,病氣雖去,終不復舊矣。未幾五旬,中風而死。
靈蘭秘典雲,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爲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啓玄子云,心不明邪正一,邪正一則損益不分,損益不分則動之凶咎,陷身於羸瘠矣。故形乃大傷。夫主不明則委於左右,委於左右則權勢妄行,權勢妄行則吏不奉法,吏不奉法則人民失所而皆受枉曲矣。且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本不獲安,國將何有宗廟之主。安得不至於傾危乎。故曰,戒之戒之。
張君安危不察,損益不分,妄加治療,以召其禍,可痛也哉。此旣往不可咎,後人當以此爲明鑑。
戒妄下
編輯眞定鈔庫官李提擧,年踰四旬,體幹魁梧,肌肉豐盛。其僚友師君告之曰,肥人多風證,君今如此,恐後致中風。搜風丸其藥推陳致新化痰,宜服之。
李從其言,遂合一料,每日服之,至夜下五行。如是半月,覺氣短而促,至一月餘,添怠惰嗜臥,便白膿,小便不禁。足至膝冷,腰背沈痛,飮食無味,仍不欲食。心胷痞滿,時有躁熱,健忘,恍惚不安。
凡三易醫皆無效。因陳其由,請予治之。予曰,孫眞人云藥勢有所偏助,令人臟氣不平。藥本攻疾。無病不可餌。平人穀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水去則榮散,穀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依。君本身體康強,五臟安泰,妄以小毒之劑,日下數行。初服一日,且推陳下行,陳積已去,又何推焉。今飮食不爲肌膚。水穀不能運化精微,灌漑五臟六腑,週身百脈。神將何依。
故氣短而促者,眞氣損也,怠惰嗜臥者,脾氣衰也,小便不禁者,膀胱不藏也,便下膿血者,胃氣下脫也,足胻寒而逆者,陽氣微也,時有躁熱,心下虛痞者,胃氣不能上榮也,恍惚健忘者,神明亂也。
金匱要略雲,不當下而強下之,令人開腸洞泄,便溺不禁而死。前證所生非天也,君自取之。治雖粗安,促君命期矣。
李聞之驚恐,汗浹於背。起謂予曰,妄下之過,悔將何及。雖然君當盡心救其失。予以謂病勢過半,命將難痊,固辭而退。
至秋,疾甚作,醫以奪命散下之,躁熱喘滿而死。內經曰,誅罰無過,是謂大惑。知李君者,蓋內經所謂大惑之人也。衛生君子,可不戒哉。
輕易服藥戒
編輯何秀才一女子病。其父謂予曰,年十三時,五月閒,因傷冷粉,腹中作痛。遂於市藥鋪中,贖得神芎丸,服之。臍腹漸加冷疼,時發時止,今踰七八年不已,何也。
答曰,古人云,寒者熱之,治寒以熱。良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據所傷之物,寒也,所攻之藥,亦寒也。重寒傷胃,其爲冷痛,豈難知哉。
凡人之脾胃,喜溫而惡冷。況女子幼小,血氣尙弱,不任其寒。故陽氣潛伏,寒毒留連,久而不除也。治病,必先求其本,當用溫中養氣之藥,以救前失。
服之月餘,方愈。嗚呼,康子饋藥,孔子拜而受之,以未達不敢嘗。此保生之重者也。奈何常人命醫,拱默而令切脈,以謂能知病否。
且脈者,人之血氣,附行於經絡之閒。熱勝則脈疾,寒勝則脈遲,實則有力,虛則無力。至於所傷何物,豈能別其形象乎。醫者不可不審其病源,而主家不可不說其病源。
如何氏女子,不以病源告醫,而求藥於市鋪。發藥者亦不審其病源,而以藥付之,以致七八年之病,皆昧此理也。孫眞人云,未診先問,最爲有凖。東坡雲,只圖愈疾,不圖困醫。二公之語,其有功於世大矣。
妄投藥戒
編輯高郞中家好收方書,及得效藥方。家人有病,自爲處治,亦曾有效。中統庚申五月閒,弟婦產未滿月。食冷酪,飯苦苣及新李數枚,漸覺腹中痛。
太夫人以自合檳榔丸七十丸服之,至夜,痛尤甚。恐藥力未達,又進五十丸。須臾閒,大吐且瀉,其痛增極,肢體漸冷,口鼻氣亦冷。急求醫療,未至而卒。後太夫人見予,訴其由,曰,天命耶。藥之過耶。君試裁之。
予曰,非難知也。凡醫治病,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此定法也。人以血氣爲本,今新產血氣皆損,胃氣虛弱,不能腐熟生硬物。故滿而痛也,復以寒劑攻之。又況夏月陰氣在內,重寒相合。是大氣入腹,使陰盛陽絶,其死何疑。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非天命也。
太夫人然其言。噫,曲禮謂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其愼如此。彼禍已往而不可咎,後之用藥者,當以此爲戒之。
福醫治病
編輯丙辰秋,楚丘縣賈君次子,二十七歲,病四肢睏倦,躁熱自汗,氣短,飮食減少,咳嗽痰涎,胷膈不利,大便秘,形容羸削。一歲閒更數醫,不愈。
或曰,明醫不如福醫。某處某醫,雖不精方書,不明脈候,看證極多,治無不效,人目之曰福醫。諺雲,饒你讀得王叔和,不如我見過病證多。頗有可信,試命治之。
醫至,診其脈,曰,此病予飽諳矣。治之必效。於肺腧各灸三七壯,以蠲飮枳實丸消痰導滯。不數服,大便溏泄無度,加腹痛,食不進,愈添困篤。其子謂父曰,病久瘦弱,不任其藥。病劇遂卒。
冬,予從軍回,其父以告予。予曰,思內經雲,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瀉之則重不足,此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絶滅,壯者不復矣。故曰不足補之,此其理也。令嗣久病羸瘦,乃形不足,氣短促,乃氣不足。病潮作,時嗜臥,四肢睏倦,懶言語,乃氣血皆不足也。補之惟恐不及,反以小毒之劑瀉之。虛之愈虛,損之又損,不死何待。賈君嘆息而去。
予感其事,略陳其理。夫高醫愈疾,先審歲時太過不及之運,察人之血食布衣勇怯之殊。病有虛實淺深,在經在臟之別。藥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治有緩急因用,引用返正之則。
孫眞人云,凡爲太醫,必須諳甲乙、素問、黃帝鍼經、明堂、流注,十二經、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裏孔穴、本草藥對,仲景、叔和諸部經方。又須妙解五行陰陽,精熟周易。如此方可爲太醫。不尒,則無目夜遊,動致顚損。
正五音者,必取師曠之律呂,而後五音得以正。爲方員者,以取公輸之規矩,而後方員得以成。五音方員,特末技耳,尙取精於其事者。況醫者人之司命,列於四科,非五音方員之比。
不精於醫,不通於脈,不觀諸經本草,賴以命通運達,而號爲福醫。病家遂委命於庸人之手,豈不痛哉。噫,醫者之福,福於渠者也。渠之福安能消病者之患焉。世人不明此理,而委命於福醫,至於傷生喪命,終不能悟。此感之甚者也,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