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重慶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重慶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制定機關: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2017年4月26日
重慶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為推進重慶市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促進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根據《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重慶市社會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結合重慶教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編輯

第一節 發展成就

編輯

「十二五」時期,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營造良好教育發展環境,推動教育事業實現了新的進步。

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學前教育在園幼兒數達91.6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1%;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4%;全市優質普通高中覆蓋率提高到6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1%;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5%。

教育改革呈現新氣象。探索推進依據統一高考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初步構建了中職、高職、應用技術本科與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銜接的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完成委直屬中小學管理體制調整;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一委三院」格局已經形成。

教育經費實現新增長。「十二五」期間,全市財政教育投入累計達到270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5.2%;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均建立了財政投入生均撥款標準體系,對民辦教育實行生均公用經費補助;2015年地方教育公共財政支出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例達到17%,通過強化財政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教育成果獲得新拓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在首屆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重慶有18項成果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成績連續多年保持中西部前茅,17項成果獲首屆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高等教育呈現許多新的亮點,比如,重慶科技學院等首批6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走在全國前列;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進入部市共建行列,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進入中西部高校能力提升計劃;重慶文理學院新藥創新團隊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冠軍;重慶大學牽頭的「重慶自主品牌汽車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國家認定,西南大學對口幫扶的「石柱模式」入選「中國高校產學研合作十大優秀案例」,重慶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彰顯。

「十二五」時期,重慶教育在學生成長、科技創新、服務經濟、文化傳承和惠及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發展、新突破,為「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欄1 重慶市教育事業「十二五」主要成就表
分類 指標 2010年 2015年 「十二五」變化情況
學前教育 在園幼兒數(萬人) 70.9 91.6 20.7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 70.9 81.0 10.1
義務教育 在校學生數(萬人) 328.1 303.4 −24.7
 其中:普通小學 199.9 207.3 7.4
    普通初中 128.2 96.0 −32.2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90.3 93.4 3.1
高中階段教育 在校學生數(萬人) 114.2 108.6 −5.6
 其中:普通高中 62.6 62.3 −0.3
    中等職業教育 51.5 46.3 −5.2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 80.0 93.1 13.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萬人) 76.0 103.0 27.0
 其中:研究生(萬人) 4.3 5.1 0.8
    普通本專科(萬人) 52.3 71.6 19.3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30.0 40.5 10.5


第二節 存在問題

編輯

「十二五」期間,重慶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面臨的形勢、亟需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也比較突出。教育事業發展還必須面對「重慶市仍然處在欠發達階段,仍然屬於欠發達地區」的基本市情。教育資源供給與人民群眾優質多元需求、教育服務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教育治理體制機制與教育現代化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的矛盾比較突出。隨着國家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政策的調整,對城鄉基礎教育特別是學前教育的學位容量、教師配備、教育教學條件保障等提出新挑戰。在教育內部還存在教育結構布局和教育公共資源配置需要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普惠率、義務教育均衡水平還不高,普通高中優質特色還不夠明顯,職業教育產教對接、校企合作還需加強,高等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還有待增強,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進一步協調,各級各類教育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辦學行為需要進一步規範,師德師風需要進一步加強等問題。

第三節 重大機遇

編輯

「十三五」時期,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為我市提升教育發展、開放水平,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提供了新機遇。

中國製造2025》、人才資源強國戰略和國家及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要求,為重慶教育發展適應產業需求提供了新機遇。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通過強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改善供給約束、更新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成為新的增長點,要求教育發展也應從供給側尋找增長的動力源,最大限度的調動社會各主體積極性,培育各類創新主體,推進各類要素高效參與教育服務提供了新機遇。

重慶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脫貧攻堅,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優化教育布局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帶來了新機遇。

第二章 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編輯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編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統領教育改革發展,堅持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我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以提升育人質量為總目標,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優化教育結構,着力促進教育公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促進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在「十三五」期間全市教育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堅持立德樹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創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堅持問題導向。把加強教育最薄弱環節作為優先任務,把調整資源配置作為基本措施,把創新體制機製作為重要保障,以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突破口,增有效、去無效、調結構、補短板,努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需求,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

堅持促進公平。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放在首位,緊緊圍繞城鄉和區域教育,提升農村地區、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供給能力,促進城鄉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堅持深化改革。把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益,作為工作重點,建立標準,完善機制,簡政放權,營造辦學良好環境,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我市建成教育強市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掌握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主導權,着力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第二節 發展目標

編輯

到2020年,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加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

——形成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主體責任,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享有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教育公共服務的優質公平。

——形成更加合理的城鄉教育一體化體系。深化體制改革,加大經費投入,優先發展農村教育,全面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較高水平的城鄉一體化。大力支持「萬開雲」教育協同發展。

——形成更加協調的教育發展體系。加快布局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教育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形成服務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相匹配的教育格局。

——形成更加強勁的教育創新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完善創新體系,發揮高校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提升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推進教育內涵發展,不斷提升育人質量,形成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而富有特色的教育服務。

——形成更加便捷的教育信息化體系。推進「互聯網+教育」,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形成更加開放的教育合作體系。基本建立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育對外開放運行機制,有效拓展教育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升教育的綜合競爭力。

——形成更加高效的教育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區縣和學校在教育改革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教育活力,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專欄2 重慶市教育事業「十三五」主要目標表
分類 指標 2015年 2017年 2020年 「十三五」變化情況
學前教育 在園幼兒數(萬人) 91.6 93.0 105.0 13.4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 81.0 84.0 90.0 9.0
在園幼兒普惠率 73.0 77.0 85.0 12.0
義務教育 在校學生數(萬人) 303.4 317.4 334.1 30.7
 其中:普通小學 207.3 222.1 226.0 18.7
    普通初中 96.0 95.4 108.1 12.1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93.4 ≥94.2 ≥95.0 ≥1.6
高中階段教育 在校學生數(萬人) 108.6 102.7 98.7 −9.9
 其中:普通高中 62.3 60.0 58.7 −3.6
    中等職業教育 46.3 42.7 40.0 −6.3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 93.1 95.0 97.0 3.9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萬人) 103.0 106.0 110.0 7.0
 其中:研究生(萬人) 5.1 5.5 6.3 1.2
    普通本專科(萬人) 71.6 74.3 76.2 4.6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40.5 43.0 50.0 9.5
人力資源開發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9.4 9.6 10.0 0.6
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3 10.6 11.0 0.7
教育投入 財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比例(%) 17.0 18.2 ≥20.0 3.0


第三章 主要任務

編輯

第一節 優化教育結構布局

編輯

優化教育布局。堅持產業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產業走、建設用地等要素跟着產業和人口走、公共服務跟着功能和人口走,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和資源要素配置。服務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積極引導都市功能核心區部分優質教育公共服務機構有序疏解、輻射帶動,着力優化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教育公共服務功能,着力提升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教育公共服務功能。適應新型城鎮化需要,根據功能區定位、人口出生率變化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結合學齡人口流動預測機制,合理規劃中小學(含幼兒園)學校服務半徑和辦學規模,統籌規劃、科學合理布局中小學,各功能區教育布局規劃,應突出舊城改造、新區開發、產業園區、高校集中區、新農村建設、扶貧搬遷、人口流動集聚區等重點,特別是規範小區配套學校(含幼兒園)的建設與管理,健全配套學校建設機制,鼓勵人口密集的產業園區、高校集中區等舉辦附屬幼兒園,探索「小綜合學校」辦學模式,滿足居民就近劃片入學需求。根據產業集聚區等情況,優化職業教育布局,將都市功能核心區和拓展區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區,依託城市發展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打造職業教育發展新區,其它功能區原則上不再開辦新校,因地制宜辦好現有職業學校。以直接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為導向,以控制現有高校基本建設規模為重點。通過新建、搬遷、分立、舉辦分校、集團化等方式向產業集聚區聚集,新增高校原則上布局在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

調整教育結構。建立城鄉學校動態調整機制,擴大城鎮義務教育容量,嚴控超大規模學校建設,嚴格農村學校撤併工作程序,確保滿足老百姓對教育的需求。控制中職學校數量,調減到140所左右。控制新增專科層次學校數量,穩定在40所左右。科學確立高校辦學規模的「天花板」政策,並探索民辦高校退出機制。逐步提高本科高校比例,設置中醫藥等填補空白的本科高校,支持符合國家政策、具備設置條件的高職學校升本、獨立學院轉設。強化高校分類管理、分類指導和特色發展,探索綜合研究型、應用科技型、技術技能型等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應用科技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比例。

統籌教育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統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規模保持大體相當。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統籌學校內外教育的協調發展,強化學校教育主體責任,強化家庭育人基本責任,引導企事業單位盡社會責任關心員工子女教育,加強社區教育、網絡教育、文體藝術場館教育等。統籌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的協調發展,鼓勵公辦學校、民辦學校開展資源共享、人才交流和深度合作。推進非營利性、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完善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大力支持和依法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推進民辦中小學優質特色發展,大力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支持民辦高校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

第二節 提高基礎教育水平

編輯

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圍繞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繼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加快發展農村公辦園,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分級制定普惠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補助)標準。逐步實現城鎮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同步建設、同步交付政府統籌使用。着力提升幼兒教育質量,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糾正和防止小學化傾向。加強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全面開展並完成幼兒園教師國培、市培、縣培以及園本培訓。完善幼兒園准入、退出機制,建立幼兒園信息公示制度,加強對幼兒園辦園資質、教師資格、保教、安全、收費等監管。建立健全廣覆蓋、保基本、多形式、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到2020年,全市在園幼兒普惠率達到85%。

提升義務教育均衡水平。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府主體責任,積極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縣。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建立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對當年新產生的D級危房做到當年消除。着力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辦學和生活條件,建成1000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開展「百姓身邊好學校」建設,推進「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程,加大義務教育學校城鄉一體化發展力度,鼓勵建立學校聯盟,探索集團辦學,實施學區制管理,集成、擴大和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政策,探索對口直升、多校劃片、電腦派位等招生方式,依法治理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擇校亂收費,切實規範招生行為。建立入學條件明確、統籌有序的隨遷子女就學機制,確保隨遷子女依法接受義務教育。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創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與教育形式。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材的循環使用。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學習借鑑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項目)的理念和評估標準,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到2018年,全市義務教育基本實現縣域均衡,到2020年,部分區縣達到縣域優質均衡。

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實施普通高中發展促進計劃,率先對城鄉低保、建卡貧困戶等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中學生免除學雜費。取消重點中學的評審,建設一批試點綜合高中。適度新建(改擴建)部分普通高中學校。強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建設,推進普通高中課程創新基地和精品選修課程建設,配齊配足學科實驗室等功能室設施設備,引導普通高中完善學科教學環境,整體提升育人水平。加強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提高教師隊伍研究能力和業務水平。實施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劃」,加強學生社團建設,鼓勵普通高中開設職業技能類、知識拓展類等選修課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開展特色示範普通高中創建工作,引導普通高中打造特色項目,建構特色課程,培育特色文化,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

加大特殊教育支持力度。統籌發展特殊教育,支持每個區縣建好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實現特殊教育學校市域內所有區縣全覆蓋。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支持特殊教育多元化發展,大力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工作。進一步推進隨班就讀工作,支持隨班就讀學生較多的普通學校設立特殊教育資源教室(中心),支持薄弱特殊教育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推進民族教育科學發展。繼續實施優質中小學結對幫扶少數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計劃,帶動少數民族地區學校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健全內地民族學生教育培養和管理服務工作新機制,加強民族教育科研工作,科學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內地民族學生管理、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工作。


專欄3 基礎教育設施建設

新建幼兒園900所左右,改擴建幼兒園1200所左右。

創建500所優質單設初中和9年一貫制學校,500所百姓身邊的特色學校,200所義務教育階段課改基地學校,推進「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程,推進中小學辦學條件及校舍標準化建設,規劃建設寄宿制學校1000所左右。改造2500所農村中小學校飲用水、衛生廁所等生活設施。

建設150所特色普通高中,60所特色示範普通高中,建成1000間普通高中理科數字化探究實驗室,推進若干項普通高中內涵特色項目等。

全面完成36所特殊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配置500間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學校康復訓練室。

改善民族地區中小學校辦學條件60項,改善重慶西藏中學、重慶文理學院附中辦學條件,改善藏族學生散插班承辦學校辦學條件。


第三節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編輯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發揮政府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宏觀管理及政策導向和過程督導作用,以做好與教育部共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國家制度建設試驗區工作為契機,加快構建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與高職銜接、普教與職教溝通,結構科學、規模合理,體制靈活、對外開放,與充分就業和市場需求緊密對接,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符合重慶實際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豐富職業教育層次結構,拓寬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立交橋。完善初中起點中職三年制、中職與高職專科銜接「三.二」分段制、「五年制」貫通培養以及中職對口高職專科、應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中職與應用科技型本科「3+4」分段人才培養試點,鼓勵應用科技型本科院校與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合作辦學,探索高職專科與普通本科相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圍繞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提高職業教育扶貧的精準度。

鞏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圍繞產業布局和發展需要,優化專業結構,培育和建設主體專業、特色專業和特色專業群,有序構建緊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結構合理、產教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專業體系。深化產教合作育人,推進實施產教融合發展項目,完善產教對接機制,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支持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或企業集團)、骨幹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多樣化發展的職教集團。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以基礎能力建設項目、服務能力建設項目、改革創新試點項目、繼續教育推進項目為核心,加強中職教育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着力提高質量,強化專業技能和工匠精神培育。加強基礎能力、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重點打造一批示範學校、骨幹(特色)專業、優質教學資源,加快建設全國一流的中職學校。

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鼓勵高等職業院校與應用科技型本科高校建立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探索建立學分銀行,推進學習成果互認銜接。鼓勵應用科技型本科高校與示範性(骨幹)高等職業學校通過聯合培養等方式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通過改造、整合、共建、提升等方式,推動高職院校錯位發展。重點圍繞我市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和服務業、特色效益農業等產業發展需要,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布局結構,加大與產業密切的專業點建設支持力度,建成與區域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相匹配的專業體系。加大對高職學院高水平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全國一流的高職院校建設。


專欄4 職業教育

在已有的示範(骨幹)院校中遴選建設國家級和市級高水平高職院校20所、中職學校30所,市級骨幹中職學校40所,建設中職校園文化示範學校60所;建設與產業高度對接的高職骨幹(特色)專業(點)1000個,中職骨幹(特色)專業(點)400個;完成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項目200個;建設10個示範性職教集團,培育10個產學研聯合體,建設10個多方投資、合作運營的開放式、兼具生產和教學功能的公共實訓中心,建設50個校企合作示範基地,20個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推動100個專業(點)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200個市級專業實訓基地,建設35個區域性、共享型技能大賽訓練基地、高職院校協同創新中心20個,創新創業基地40個;開發中職專業人才培養標準200個,專業教學標準168個,精品課程300門,教材200門,引進國外優質課程10門。

啟動優質高職院校建設,調整專業結構,增強高職專業對接產業能力,使對接重慶新型產業專業點達到1000個。在已有的示範和骨幹高職院校中建設2-4所全國一流的高職院校。


第四節 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編輯

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市委、市府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推動重慶高校合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進一步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努力創建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落實部市共建高校協議,提高共建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支持符合國家政策、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需求、滿足基本條件的高校增列為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優化高校專業設置與調整機制,支持參加國際專業教育認證,提升專業建設與發展水平。以「三特行動計劃」為基礎,以「雙一流」為統領、形成新的特色示範專業和專業群。大力實施「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實驗教學平台建設計劃」、「優質課程資源、慕課平台建設計劃」等,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探索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按照培養目標要求,實施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規範專業領域人才培養基本要求,鼓勵行業部門(協會)制定人才評價標準,推動高校制定各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和評價辦法。強化評估的導向作用,適時引入第三方評估,完善質量監督和保障體系。

建設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引導高校圍繞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新常態,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實際,找準定位,分類發展,建設一批綜合研究型、應用科技型、技術技能型高校。到2020年,各高等學校發展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優勢特色初步顯現,建成一批在國內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的學科和專業,與產業發展和創新驅動緊密相關的學科和專業比重及人才培養規模顯著提升。重點建設200個重點學科,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市級重點學科,15個學科進入教育部學位中心學科評估前10%,22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30個左右專業點進入國內前列,高校綜合排名有所提升。重點在電子、新材料、新能源、醫藥化工、環保、軟件、物聯網和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支持建設260個本科特色示範專業點、70個特色專業群;1000個服務地方支柱產業的高職(專科)專業點、150個高職(專科)骨幹專業點。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堅持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健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障為支撐,緊扣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健全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能力、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改革教學管理制度等關鍵環節,構建適應城鄉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健全融通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布局高校眾創空間,建設示範性眾創空間,布點市級創新創業教學資源研發中心,遴選千名技術技能專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擔任高校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老師,建設學生集中實訓平台,創新政府購買企業接受學生實習服務制度,建立國家、市級、校級覆蓋全體學生的「以賽促學」體系,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重慶特色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良好環境。

促進市屬高校轉型發展。探索出台激勵政策,引導部分市屬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或向產教融合型深化,採取「兩轉兩補」方式,擴大高校試點面。鼓勵公辦市屬本科高校和民辦本科高校(含獨立學院)轉型發展為應用科技型高校,引導高職高專學校向產教融合型深化。有意願、有條件的高校可以整體試點,也可以選擇部分二級院系或部分學科、部分專業、部分課程試點。支持市屬高校開展與國外應用類型高校國際合作和國內外企業的校企合作項目。指導市屬高校轉型發展聯盟,支持其設立轉型發展基金等形式,實現聯盟內的互聯互通、互助互補。到2020年,建成1-2所在國內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特色高水平應用科技大學,建成一批產業貢獻力大、價值創造力高、結構帶動力強的應用科技型和技術技能型高校。

增強高校科研創新能力。深化高等學校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的高校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持續支持一批績效良好的市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引領高校創新能力全面提升。深入實施「高校科研基礎能力建設計劃」,優化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等創新平台的布局,打造高水平科研創新團隊,實施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契合的重點項目。深入實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建設新型高校智庫。實施「高校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計劃」,加強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和產學研合作基地建設,探索引入市場機制建立創新創業服務平台;落實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激勵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大高校科研經費投入,調整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每年從高校財政補助教育經費中安排8%-10%,重點支持應用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和金融結合機制,完善多元化科技創新融資體系。到2020年,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創新平台、研發基地和新型智庫,推進重大科技成果、哲社科成果的不斷湧現,提升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專欄5 高等教育

爭取政策,支持一批符合條件的高校開展博士、碩士人才培養工作,支持重慶工商大學、重慶科技學院分別完成「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碩士人才培養項目驗收工作。新增1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工程碩士領域。建成200個市級重點學科、15個特色學科群,15個學科進入教育部學位中心學科評估前10%,22個左右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建設150支研究生導師團隊、180門研究生優質課程、100門案例庫、200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及2000項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

支持建設260個特色示範專業,70個特色專業群,1000個服務地方支柱產業的高職(專科)專業點、150個高職(專科)骨幹專業點。建設50個實驗教學(虛擬仿真)示範中心,15個市級教師教學示範中心。建設5個政府購買實習服務試點,建設20個大學生公共實習實訓基地。

建設10個市級創新創業教學資源研發中心,資助50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建成市級高校學生工作創新項目100個,建成集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就業指導、創業培訓和創業項目孵化等於一體的市級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基地1.5萬平方米。

推進一批試點高校整體向應用型轉變或向產教融合型深化,40個二級學院,120個學科、專業、課程向應用型轉變或向產教融合型深化。建成1-2所在國內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特色高水平應用科技大學。

建設高校部市級重點實驗室50個,部市級工程研究中心40個,市級高職院校應用技術推廣中心30個,市級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40個,省部共建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擇優支持一批效益突出的市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推動200項高校優秀科研成果轉化(其中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各100項);建設高校市級創新團隊120個,高校市級眾創空間100個,建成新型高校智庫10個。


第五節 加快建設終身教育體系

編輯

提高終身教育發展水平。全面提升繼續教育覆蓋率,統籌學歷、非學歷的繼續教育,大力發展面向社區、農村和邊遠地區的繼續教育,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緊缺專門人才的繼續教育,形成「廣覆蓋、寬領域、多層次」的繼續教育體系,使繼續教育惠及人人。落實國家老年教育規劃,推動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創造條件,辦好老年教育機構,支持建好老年大學。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建成一批推進示範性學習型企業、示範性學習型社區等示範性學習型組織,大力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開展掃盲教育工作,減少文盲人口。倡導全民閱讀,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營造終身學習的文化氛圍。到2020年,勞動者繼續教育參與率達到50%左右,各類學習型組織創建率達到20%左右,街道鄉鎮社區教育機構覆蓋率達到20%左右。

優化終身教育資源。強化政府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主導責任,以衛星電視、互聯網為載體,整合繼續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繼續教育服務平台,搭建市、區(縣)、街道(鄉鎮)、居(村)委會四級學習平台,構建多維「終身學習圈層」。鼓勵各級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利用自身優勢開展終身教育,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明確各級各類學校發展繼續教育職責任務、考核標準,促進不同類型教育之間的銜接和溝通,形成政府主導、民眾主體、社會參與的格局,有效支撐惠及各類人群的全民終身學習體系的建設。

創新終身教育機制。建立繼續教育准入與退出、機構資質認證制度和質量標準。改革現有招生、註冊、教學管理、學籍管理和畢業辦法,建立完善以學習者為中心,融繼續學習成果認證、學分積累和轉換的靈活開放的繼續教育制度。推進繼續教育實施形式多元化,實施非全日制職業教育促進項目,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舉辦或參與舉辦非全日制職業教育,擴大和提升遠程非全日制職業教育規模與層次。實施社區教育項目,支持職業院校及高等院校建立社區職業教育機構,增強社區教育服務功能;支持社會培訓機構依法自主開展職業培訓和承接政府組織的職業培訓;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職工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崗位培訓體系;實施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發展支持項目,推動畢業生能力素質的再提高;實施以提升應用能力為核心的學歷教育。通過開展覆蓋城鄉的成人職業培訓,滿足市民多樣化學習需要,適應社會多元化發展。


專欄6 繼續教育

建設市級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平台1個,區縣級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平台40個,開發400個繼續教育數字課程資源,建設100個精品繼續教育數字課程資源;依託職業院校和高等學校建設社區學習中心300個。


第六節 提升教師隊伍水平

編輯

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開展經常性的師德師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樹立和廣泛宣傳一大批先進教師典型,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榮譽感。加大職業道德表現在評價考核中的權重,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度。強化師德行為的社會監督,落實學校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主體責任。嚴格實施教師准入制度,改革和完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和標準,擴大學校選人用人自主權,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師激勵機制。開展教師資格定期註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逐步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完善教師培養體系。合理規劃國家免費師範生培養規模,重點為普通高中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加大小學全科教師和學前教育免費師範生培養力度,穩定幼兒師範生的規模;辦好現有師範院校,完善師範院校、地方政府、研訓機構、中小學校協作培養體系,加強培養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提高培養質量;加大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基地和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大力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

優化教師配備機制。完善各類學校編制標準,統一城鄉中小學編制標準,適當向農村邊遠地區傾斜;深入推進區(縣)管校聘的教師管理機制,區縣教育部門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可統籌調劑使用教師;繼續實施「特崗計劃」(農村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進一步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推進城鄉教師的交流輪崗,建立城鎮新聘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制度,城鎮學校新招聘教師在評聘高一級職稱時要有1年以上的鄉村學校任教經歷;打通高校和行業企業頂尖人才流動通道,鼓勵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互相流動。

健全教師培訓制度。完善國培、市培、區縣級培訓和校本培訓四級培訓體系,形成「國培作示範、市培抓重點、區縣保全員、學校重教研」分層互補的培訓機制;實施教師學歷提升計劃,進一步提升全市教師學歷水平;繼續實施教師全員培訓計劃,在五年內對全市所有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市屬高校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實現全覆蓋輪訓;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重點加強村小、教學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辦好教師進修院校,加強區縣教師研訓機構能力建設。

壯大高層次名師隊伍。依託「千人計劃」、「百人計劃」等國家、市級重大人才專項,面向海內外引進一批領軍人才;繼續實施「百名學術學科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制度和教學名師培養計劃,實現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高層次人才數量和水平的新突破。實施中小學「十百千萬」名師培育計劃,創新名師培育模式,建立遞進式、個性化、常態性培養機制,完善名師梯隊建設。

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依法落實教師工資待遇,完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切實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優化教師崗位結構比例,提高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占比和數量;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鼓勵區縣將符合條件的教師住房納入當地保障性住房範圍;建立民辦學校教師管理制度,落實教師工資、職稱評定、社會保障待遇;完善優秀教師定期評選表彰制度,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


專欄7 教師隊伍建設

每年市級按照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園)長總數的10%進行培訓,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達到17億元,全市保持每年招聘特崗教師1000人左右,建成10所區縣教師進修學院,新建教師周轉宿舍1.5萬套。

實施小學全科教師及學前教育免費師範生培養項目,每年招收小學全科及學前免費師範生達到2200名左右。按照幼兒園「1:4:5」、小學「1:5:4」、初中「1.5:5:3.5」、普通高中「2:5:3」、重點高中「3.5:4:2.5」的高中初崗位結構比例進行評聘。

實施中小學「十百千萬」名師培育計劃,建設15—20個名師工作室,評選重慶名師、特級教師150名;實施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雙千雙師」流動兼職計劃;資助技能拔尖人員100名;建中職優秀教學團隊50個,名師工作室200個,培養名校長50個,專業帶頭人300名,每年培訓中職「雙師型」教師1500名以上;引進和培養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實現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高層次人才數量和水平的新突破。


第七節 提升教育開放水平

編輯

開展涉外辦學。鼓勵重慶本科院校和職業院校與國外高水平、有特色的教育機構開展合作,圍繞國家和重慶急需的自然科學與工程科學類專業建設,引進國外優質資源來渝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統籌多方資源,鼓勵有條件的本科院校和職業院校有序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海外建立辦學機構或參與國外院校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配合企業走出去戰略,開闢境外辦學市場。加強孔子學院建設,有效發揮孔子學院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作用。加強涉外辦學質量內涵建設,建立辦學者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相結合的質量保障和運行機制,逐步形成主體多元、結構合理、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開放辦學格局。

推進海外引智。支持高校依託「千人計劃」、「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項目加快引進世界名校師資。繼續實施「巴渝海外引智計劃」,引進一批高水平外籍專家、資深華裔學者來渝開展教學和科研合作。多渠道、有計劃地開展長短期外籍教師聘請工作,通過健全評估和激勵機制,逐步提高長短期外籍教師聘用效益。

促進國際合作。瞄準「雙一流」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校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和學術機構開展實質性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大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及科研人員出國研修選派力度;積極開展學生交換、學分互認、聯合培養;大力開展科學聯合攻關,主動參與或牽頭組織國際和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着力培育產學研國際協同創新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及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深入實施「留學重慶計劃」,優化學生結構,加大品牌專業、品牌課程建設力度,有效提升教育質量,擴大來華留學規模。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共建絲路合作機制,加強重大產業技術、產業政策合作,加強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圍繞沿線國家和區域開展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研究。依託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與新加坡開展廣泛深入的教育合作與交流。用好各類教育對外交流宣介平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繼續加強中小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溝通能力。

加強國內合作。強化長江流域城市間溝通協調,建立沿線城市教育交流與合作機制、爭取教育部政策支持,加大與東部發達省區教育交流與合作力度,擴大東部高校與我市高校結對幫扶合作,建設城市間公共教育資源共享平台。引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資源與長江流域產業的有序匹配和對接。進一步完善成渝區域間教育合作,重點支持成渝經濟區腹心地帶城市間教育交流合作,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逐步擴大到黔、雲兩省,集聚區域內高水平大學資源,通過協同創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專欄8 對外交流

全市接收長短期留學生達到1萬人次,打造8-10所國際交流合作示範學校。我市高校海外辦學機構和項目達到3—5個,建設3-5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及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全市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及項目達到80個。實現「兩個兩千」目標,全市高校各類公派出國教師規模達到2000人/年,全市高校引進外籍專家及教師達到2000人。推動國際化「五類人才」項目的培養。

建好重慶非通用語學院,開設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的小語種約3-5個,開展國別及區域研究、重大產業技術、產業政策、合作戰略研究的機構約3-5個,打造形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通用語種、交通、法律、財經、物流等領域提供人才支撐的一批標誌性成果。設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專項獎學金項目。

強化長江流域城市間溝通協調,建立沿線城市教育交流與合作機制、爭取教育部政策支持,加大與東部發達省區教育交流與合作力度,擴大東部高校與我市高校結對幫扶合作,進一步完善成渝區域間教育合作,重點支持成渝經濟區腹心地帶城市間教育交流合作,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逐步擴大到黔、雲兩省,集聚區域內高水平大學資源,通過協同創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第八節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編輯

打造教育綜合服務與應用平台。按照《重慶市教育信息基礎數據標準》,基於「平台+應用+服務」的設計理念,建成重慶市統一的教育服務門戶及綜合業務支撐雲平台,連通市級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以及各類教育信息系統,着力消除信息孤島,建成與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建設覆蓋全行業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國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為國家和我市的教育管理、教育決策提供支撐。推進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與應用,運用市場機制,推動建成涵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有序開放共享。

構建全市教育寬帶網絡。以重慶市成為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為契機,在現有區縣教育城域網和高校骨幹網的基礎上,充分依託公共基礎網絡設施,搭建重慶市教育寬帶網,將區縣教育城域網、市級教育數據中心及高校校園網統一接入,形成覆蓋全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寬帶網,實現全市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網絡互聯互通和免費、高速、安全訪問,為教育系統的「互聯網+」提供堅實基礎。

拓展教育信息化應用廣度與深度。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互動,推進基於「互聯網+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有效促進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教學和管理模式的變革,拓展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現代化的帶動作用。大力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師廣泛開展以信息條件為背景的教育教學活動;大力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學生信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統籌推進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與應用,以「人人通」的廣泛、深度應用進一步體現「校校通」、「班班通」的綜合效能,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並與重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

加強教育信息化配套建設。深入推進「三通」工程建設應用,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區(縣)域整體推進水平。制定《重慶市智慧校園建設基本指南》,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通過2-3年的試點,建成一批重慶市教育信息化「示範區(縣)」、「示範學校」和「智慧校園」。全面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和培訓,提升教育系統管理者、教師、學生信息化發展能力。進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組織、學術組織、專家諮詢組織等管理體制。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完善教育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定期檢查制度。


專欄9 教育信息化

建設「渝教雲」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到2017年,建成重慶市教育門戶及應用支撐雲服務平台,匯聚各類基礎設施資源,初步構建「渝教雲」服務體系。到2016年,初步建成涵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的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到2017年,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師生使用率達70%以上,到2020年達到95%以上。以國家和重慶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為支撐,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

加強基礎條件建設。到2017年,教育寬帶網骨幹鏈路網絡形成雙環路,帶寬提速達100G。高校、區縣教育城域網接入教育寬帶網骨幹節點帶寬達10G 。到2018年,全市區縣教育城域網完成標準化改造。到2020年,城鎮學校班均出口帶寬不小於30M,農村學校班均出口帶寬不小於10M,教學點接入帶寬達到8M以上,「寬帶網絡校校通」建成率達100%。全市中小學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率達100%。

強化深度融合,加強應用示範。持續推進「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發揮教師的資源建設主體作用,形成資源開發新格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涵蓋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同步微課教學資源庫。建成200門職業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成中職數字化教學資源庫100個,建成高等教育在線開放課程600門。開發400個終身教育數字課程資源。到2020年,評選10個「教育信息化應用示範區縣」、300所「教育信息化應用示範學校」、10000個「教師示範網絡空間」。形成200個左右的典型經驗和案例。到2020年,全市建成「智慧校園」350所,其中普通中小學300所,中職學校20所,高職高專10所,本科高校20所。


第九節 全面提升依法治教水平

編輯

推進教育立法建設。開展教育考試、學校安全、學前教育、民辦教育等方面的立法調研,新制定或修訂一批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制定教育規範性文件管理和審查辦法。力爭到2020年,教育地方性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深入推進依法治校。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推進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和規範行政執法監管。深化行政審批改革,規範審批流程,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教育系統法律顧問制度、教育信息公開制度。完善協助各級人大、法制部門監督檢查教育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工作機制。健全高校和中小學依法治校評價指標體系,建設「依法治校示範校」和「依法治教示範區縣」。推進學校章程建設,制定中小學章程建設指導意見,全市大中小學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規定、體現自身特色的學校章程和制度,依法自主辦學。力爭到2020年,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能力大幅提升,學校依法治校水平普遍提高。

加強學校法治教育。完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編修法治教育教材,重點完善中小學校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充實提高中小學法治教育師資。紮實推進「七五」普法宣傳,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踐,依託高等院校等資源建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五年內新建市級法治教育基地2個,各區縣至少有1個區級法治教育基地,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設法治教育基地,培養更多具有職業素養的法治人才。


專欄10 依法治教

實施教育法規一攬子立法和修法計劃,開展校園安全、民辦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學生管理立法調研。

建成市級法治教育基地2個、法治教育培訓中心1個;培育500所「依法治校示範校」、10個依法治教示範區縣;編修一批法治教育校本教材,建設法治教育信息資源庫1個、互聯網+法治教育平台1個。


第十節 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編輯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長效機制,貫徹落實全國、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抓好未成年人德育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強和改進體育、藝術教育,深化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深化繼續教育改革,切實推動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基本形成適合學生、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機制。

深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並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和就近入學制度,建立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加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依據的高中階段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建立依據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高校考試招生制度,加快推進以「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為評價方式的高職分類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招生錄取機制探索構建高考投檔錄取新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教育考試招生基本模式,健全考試與招生相對分離、學生多次選擇、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人才成長通道。

推進教育資源配置方式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作用,鼓勵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教育領域,健全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市場管理機制,建立鼓勵支持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和優質特色民辦中小學(幼兒園)發展的政策體系,擴大優質特色民辦學校在民辦教育中的占比。落實預算法,推進預算改革,完善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着眼學校內涵發展和育人質量提升,優化和調整支出結構,實施教育重大工程項目,改善各級各類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服務面。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推動「萬開雲」板塊教育一體化協同發展,落實「萬開雲」板塊教育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試驗區建設任務,推進基礎教育同城化、推動優質教育互聯共享。聚焦「精準扶貧」,繼續實施庫區與民族地區教育扶持工程,加大市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縣教育公共財政投入差距,加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到2020年,形成科學合理、優質高效的資源配置方式。

推進教育治理向管辦評分離。健全政府統籌管理教育機制。深化管辦評分離改革,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推動教育治理從計劃監控模式向現代法治模式轉變,形成依法治教、充滿活力的教育治理格局。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督導機制、區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機制和各級各類學校督導機制,嚴格落實督導結果運用、獎懲和問責制度,督促區縣政府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督導責任區,推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監督指導各級各類學校規範辦學行為,指導區縣積極創建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國家和市級創新區縣,建設教育強區(縣)。建立教育督導部門歸口管理、專業機構提供服務、社會組織多方參與的專業化教育質量評估監測體系,對各級各類教育進行科學、系統、權威的評估監測,為改進教育教學、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撐。加強社會監督,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教育治理。


專欄11 教育綜合改革

以教育實驗區建設引領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點建設5個區縣域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縣和3個實驗高校,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開展300個市級教育改革試點項目,並推廣教育改革成果。

建設心理危機干預研究中心1500個,建設區域性心理危機援助中心100個,建成4000門德育精品課程,通過以獎代補建設50個市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

大學城共享體育藝術場館建設,建設體育共享設施15個,面積14.8萬平方米,文化藝術共享設施3個,面積2萬平方米。建設500所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40所中小學建設校園足球種子學校,18所高校建設高水平校園足球運動隊,建設5個校園足球試點區縣。學校體育場館免費向公眾開放率大於50%。

聚集資源,精準扶貧,改善貧困地區教育基本條件,改善學校生活設施,保障寄宿床位、洗浴設施,保障食堂、飲水、廁所等設施,建設教師周轉宿舍。

民辦教育優質特色建設,建設500所民辦優質幼兒園,120所民辦優質特色中小學,5-10所特色重點中職,推動有條件的專修學院轉設。


第四章 組織保障

編輯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編輯

強化教育系統黨的建設。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切實增強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主業與主責意識,督促各級領導幹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以領導班子和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為龍頭,以落實幹部教育培訓規劃為支撐,以強化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重點,以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為基礎,以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和工作方式為抓手,以加強教育系統行業指導為着力,切實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着眼解決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通過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強化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和底線意識,加強網絡、課堂及人文社科類論壇、報告會、講座等陣地管理,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科學構建教育系統思想政治內容體系和工作體系,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探索向民辦高校建立派駐黨委書記制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和育人能力。強化行業職業道德建設,整治行業不正之風。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共識和力量,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思想和政治保障。

強化對教育工作的領導責任。切實加強對教育規劃實施工作的領導。明確各有關部門的目標任務,建立健全實施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將本規劃的實施情況納入各級政府領導班子的政績考核體系,並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建立「十三五」規劃的中期和末期評估機制,確保規劃目標的完成。

強化學校安全穩定及後勤保障。牢固樹立安全工作長期抓、抓長期的意識,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提高各級各類學校安全管理水平,切實做好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積極爭取綜治、公安、文化等部門的支持,主動與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配合,整治校園及周邊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關心高校師生切身利益,完善和創新學校後勤管理服務長效保障機制和動態調控機制,為教育規劃的實施營造和諧的環境。

第二節 強化經費保障

編輯

拓寬經費籌措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體,多元籌措教育經費的機制。加大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健全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在保持教育財政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不低於20%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占比,確保教育投入三個增長。提高預算內基本建設用於教育的比例;足額徵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並全額用於教育;落實土地出讓金扣除徵地和拆遷補償、土地開發等支出後淨收益10%用於教育的政策。積極吸納社會資源進入教育,通過激勵政策促進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出資辦學。積極落實國家對從事教育服務的免稅政策和鼓勵社會對教育事業捐贈的各項政策。

強化生均經費保障。強化教育經費支出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逐步提高各級各類學生的生均經費撥款水平和公用經費標準,達到併力爭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堅持公平的同時加大辦學績效的支持力度;健全公共財政對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逐步提高民辦高校生均公用經費財政補助標準和民辦普惠性幼兒園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建立對民辦高中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健全民辦學校收費制度,健全資產管理和財務會計制度。

加強貧困學生資助。落實好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國家助學政策,建立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和研究生資助政策體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完善普通高中和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完善特殊群體接受繼續教育的政府資助政策。實施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強化資助資金監管,突出精準資助,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強化教育經費使用的精細化管理。圍繞三年滾動規劃及預算編制的要求,優化支出結構,加強對教育經費使用的精細化管理,探索實施高校總會計師制度,加強審計監督,實行重大項目、經費使用全過程監管和績效評價,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進教育系統陽光財務,全面公開預決算。

第三節 健全制度保障

編輯

建立專家諮詢制度。大力加強教育領域智庫建設,整體提升我市高校、教育考試院、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評估院等教育機構的智力服務能力,緊緊圍繞「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亟需的重大課題,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任務,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提出專業性、建設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推動規劃的執行。

建立目標責任制度。對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分工,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對教育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並向社會公布。

建立監測督導制度。完善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機制,強化過程監管,每年對規劃的實施情況跟蹤監測,定期發布動態信息,及時總結各區縣、高校、委直屬單位在實施規劃中的經驗教訓,並積極推廣先進經驗。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