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先生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四

卷第二十三 震川先生集 卷第二十四
明 歸有光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康熙刊本
卷第二十五

震川先生集卷之二十四


 碑碣


  中憲大夫貴州思州府知府贈中議大夫賛治


  尹貴州按察司副使李君墓碑


嘉靖三十年貴州麻陽苖為亂先是思州知府李君


有銅仁之役還郡五日苖龍許保呉黑等偽為哨兵


突入城殺掠君巷戰不勝與其孫文炳皆被執留郡


二日刼以歸寨苖每執郡縣長吏必求厚贖院司及


守將亦幸朝廷不知也率許之以為常君謂 天子


命吏為賊刼質是孰為之開端者書告清平鎮將石


邦憲亟進兵勿以我爲忌邦憲不應君乗馬出盤山


闗至稍寨崖高水深遂自投下賊驚共拽之出氣息


僅續棄之途而去思人舁還至清浪衛而卒麻陽之


苖亂已數年自辰沅鎮筸銅仁石阡印江皆受其害


君初至郡即被檄驅馳兵間己又城銅仁而郡故有


闗隘守兵爲攝郡者所侵削散去賊以是得驟至事


聞詔贈貴州按察司副使廕一子命按察司僉事戴


楩諭祭於家賜𦵏融縣之高沙昌八嶺惟古之治馭


蠻■得刺史太守勇畧仁惠者可不煩兵而自戢今


知府受一郡之寄而日使舍所事事軍吏之役及事

敗未嘗不委以為守者之罪也清平去思僅一宿程


而太守困於賊已數日且彼殘苖六七百人耳守將


若不聞知此何為者哉朝廷之䘏死事者優矣其於


兵吏有軼罰焉君諱允簡字可大其先貴州諸城人


元時有為融州路巡檢使者因家於今栁州之融縣


高祖子贊封奉直大夫協正庶尹夷陵州知州曽祖


芳進士雲南布政司右布政使祖序進士吏科給事


中考鏞鄉試第三人未仕蚤卒季父鐸教樂昌君少


隨之任學成而歸弱冠中鄉試明年中㑹試乙榜授


潼川學正未上丁內艱服除改夷陵攝荊門州為政


清勤民徳之陞知內江公廉自持士大夫乞請無所


得大旱齋沭祈禱徒步暴赤日中令兒歌之曰旱既


太甚治邑非人寧禍其身勿病其民三日霖雨大足


嘗於通津治石樑御史題之曰夀溪夀溪者君所自


號御史以此旌其能得民也大學士茶陵張文隠公


知君名從銓部乞以為其州守內江民扳留之不得

為涕泣立石君至茶陵均猺賦剔姦蠧豪民為之歛


跡 皇太后梓宮袝 顯陵承檄給糧芻所過無乏


有白金文綺之賜最上當遷張文隠公自往乞銓部


雲願得展一年俟黃籍成茶陵民受十年之賜矣其

見重如此陞雲南同知攝守澂江君既更治民號為


精練凡㫁獄所上監司以為平允豪有奪民田者勒


令歸主不服再訴於朝下法司皆如君論滿去滇民


泣留立石如內江時尋陞思州君既不得在郡亦以

孤城多寇遣其帑歸融獨與孫文炳居為守餘三年


在郡六月而遇害是歳三月初六日也春秋五十孫


文炳之被刼者後竟以重賄贖還之恭人呉氏子男


一人祝女五人祝鄉試舉人今署新昌教諭融於中


州為逺然龍城於今為仕宦之邦至李氏世有科第


子孫蟬聯不絶而君又以死事顯雖中州世宦之家


類此者僅僅有之祝有志行痛憤君之歿請銘於余


余不可辭而為銘曰

黔中之境連絡五谿麻陽猖狂馭不於機如水淊天


失在漏巵兵吏墮武習為謾欺皎皎李侯亶明其志


奮不顧死以絶刼質 帝嘉精忠恩詔優至彼亦何


人 天子之吏以身為市生寧不媿彼亦何人邊圉


所寄聞守之死曽不睨視自古為文匪以其詞在有


所表乃永傳之融山荒絶我實銘此有石嶪嶪其詞


則媺後千百年可配栁子


  何氏先塋碑

南陵何進士煃晉孝子琦之後也其先塋在其縣之


西山山亘數里羣峯環其外若屏大水縈其前若帶

何氏世𦵏之煃五世祖諱海妣項氏曽伯祖諱銘妣


孫氏曽祖諱鋭妣孫氏世以昭穆為序而虛其高祖

之位高祖萬戶府君諱應龍別塟界橋山祖諱旺別


塟栢山嶺而祖妣章氏𦵏先塋之右數十步葢塟三

世而祖妣異其兆焉歴年圯廢煃以嘉靖乙巳加修


而封樹之以書來請記於石予聞之古者墓而不墳

後世始有墳矣古不修墓後世始有修墓者矣夫禮

之微難言矣之生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

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為也然孝子之於其親無往

而可以致死者故禮之微難言矣後之君子知隆於

墓事者豈非古禮之變而近於人情者哉周禮冢

用爵等為封土之度與其樹數觀其封則知位秩之

高卑觀其樹則知命數之多寡所以使後世子孫之

識之也凡何氏之塟者悉山澤之敦龎淳固以忠厚

世其家而不顯於位故無行事可紀獨著其名諱死

生以示其後之人云此文崑山常熟二本大異崑本敘何氏先世之生卒年月及煃

之歴官較詳而文辭不如今從常熟本崑本有銘辭仍存於後

大吉之姓歸有胡何厥原維一何於四宗特世多顯

封侯外戚汜鄉蜀郫慎濟陽宛族以運撥成陽陽夏

穎昌遂之逾貴而溢繼東海郯廬江相望雅道鬱郁

晉興恩澤著自廬江文穆贊密懿哉孝子實維昆季

皆有名德戾於宣城厥縣陽穀子孫世茁迢迢千載

奚前之遂而後之塞纍纍者墳山高水深厥藏孔謐

想其生時黃髮兒齒熙然古質藴積之久是生黃門

逢時濬發松栢丸丸石虎馬羊青蔥崛岉凡爾後世

有孝有忠敬視斯述按大吉字疑誤據羅泌路史歸有胡何四姓皆虞舜後此文連

舉四姓必引用路史則當雲大舜之後或有媯之後何氏自前漢何武以司空封汜鄉侯蜀郫人後漢何

進以外戚封慎侯進弟苖封濟陽侯皆宛人武為新莽所殺進謀誅宦官不克而死漢亦隨以亡所謂族

以運撥也三國何夔仕魏封成陽亭侯晉何曽陽夏人以三公封頴昌侯陽夏之何至曽而顯故云頴昌

遂之曽日食萬錢累世奢侈過度所謂逾貴而溢也何無忌東海郯人何充廬江𤅬人而宋何尚之及何

㸃兄弟亦皆𤅬人所謂廬江相望雅道鬱郁也何凖之女為晉穆帝后而何充以尚書令輔幼主諡文穆

所謂晉興恩澤著自廬江文穆贊密也何求求弟㸃𦙍世稱何氏三高而㸃又有孝隠士之目所謂懿哉

孝子實惟昆季皆有名德也宋神宗時何正臣以刑部侍郎知宣州宣城疑指此陽谷未詳莊識

  葉文莊公墓地免租碑

吏部左侍郎葉文莊公墓在崑山城南湓瀆之原公

成化十年薨於位朝廷勅𦵏如制而墓地猶歳輸

官租嘉靖十六年 天子奉冊寶上 祖宗徽諡推

恩海內詔前代帝王陵寢及名臣本朝文武大臣勅

𦵏墳墓所在官為修治置守塜復其人稅未除者除


之時比境常熟大理寺卿章公格墓用此制而崑山


獨否至是民葉奉言於巡撫都御史翁公下其事於


縣知縣陳侯子佐移牒常熟取章卿事以上巡撫公


曰文莊公當代名臣吏宜以丁酉詔書從事由是文


莊公墓地始不輸官租雲我國家正統己巳之變幾


成宋南渡之禍世謂於肅愍公有旋乾轉坤之力是


時公在諫垣一二日間疏至七八上所以裨贊廟謨


者實多信乎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矣其明年皇輿


旋軫公封上匿名書請為河南之避在廷之臣無敢

為言者然斯論所謂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也自


酋阿羅入黃河套中■種遂久居不去為陜西邊患


議者欲驅出之而連城屬之東勝田作其間公奉命


往相視獨以道險逺勞費又春遲蚤霜不可田請増


戍守而已至 今上時言事者鋭意欲復河套既而


 天子震怒皆誅死而後知公所謂時勢之難者卓


見逺識不可及也公在廣至今撫臣守其規模如呉


中之於周文襄公而獨石宣府所築八城七百堡為


邊人長久之利公所至有所建明而清明直亮望重


本朝信一代之名臣矣 天子思股肱之臣湛恩沾

被於墟墓之間而有司之廢格沮令如此巡撫公祗


奉明詔修舉曠典汲汲於師旅飢饉日不暇給之時

其風誼尤可尚矣賢人君子之沒逺者數千年近者


數百年而光顯於世常如一日葢賢者雖歿而後之

賢者相繼而生故能表章崇奉之而精神意氣之續


歴世而愈新此世教所以不墮也公五世孫鄉進士

恭煥䝉荷 天子之恩感巡撫公之誼及縣侯之勤

其事因請書之於石以告於後人

  安亭鎮揭主簿徳政碑


安亭鎮在崑山東南偏鎮以北三區石田歳收於他

鄉最下往者周文襄公特為優假規畫縣賦以歳布


予之務紓其力民以樂業其後縣官剋去歳布歛以


常額㑹水利益廢不治田高枯不蓄水卒然雨潦又

無所洩屢經水旱百姓愁苦失業然有司習聞其貧

下凡議寛恤猶先三區雲正徳末吏於茲者頗為急


政或告以海壖去治回逺界入四邑東驅則西走賦

不時輸非由田惡直負依抗吏治耳於是務窮難之

始有收解等役與他鄉比諸捕繫拷掠大戸瘐死者

數十人民逃亡無數田多荒萊矣自是十餘年來有


司日憂三區之賦稅不起太守以上悉知其𡚁而未

有以救也嘉靖乙未歳大旱野無青草官督賦如常

民狼顧四走將空其地主簿揭侯言於太守文安王

公縣令同安楊公為借兌約歳熟還之履畝量視諸

不可墾者除其稅立圖頭法圖頭者先是為糧長一

人掌稅悉亡其家今則圖各一人事力省而易辨又

檢故事免其收解永無所與㑹二公皆有勤民之心

故侯言得施行民稍稍安業乃相與涕泣曰吾人自

父子祖孫百年以來生聚於此幾不復以相保乃今

得有其室家揭侯之賜也為立石請紀侯之事嗟夫

先王之道量地以生人必權其輕重而均一之若吾

縣之三區殆宜如鰥寡孤獨而先之彼暴橫者獨何


心耶揭侯之職卑矣朝有其心而夕効焉且一時救


敗之術僅僅止於力之所及而民之胥悅如是則夫


瞋目以視謂吾民難治者亦未之思也已侯名夔江


西南豐人元翰林學士文安公之族孫以太學生來


調稱良主簿多可紀者


  𤣥朗先生墓碣


嗚呼士之能自修飾立功名於世以取富貴世莫不


稱述之若是而以為賢不知此亦其外焉者耳苟其

中有不然雖暴著於一時而君子奚取焉葢昔孔子

之門其持已立身不以小節而不閑其論可謂嚴矣

而於虞仲夷逸之徒其人皆放於禮法之外而孔子


未嘗不深取之葢知其存於中者不苟然也昔吾亡


友呉純甫嘗稱𤣥朗之為人歴指平生之知交而獨

言𤣥朗有高行多大節以其在於隠微幽獨之間而


不可誦言於人者此𤣥朗之所以為賢而人莫之知

也𤣥朗姓沈氏諱金馬字天行後更諱世麟字明用


而自號𤣥朗少有俊才為文率意口占而成與呉純

甫周於岐同里並知名三人者相善也於岐宦達位


至大理寺丞𤣥朗純甫屢困於鄉闈純甫晚乃得薦

其後一再試南宮復不第以歿然二人在學校中名

聲藉甚太末方思道為崑山令自負海內文學之士

而於𤣥朗純甫深所推奬然純甫後益矜奮治名園

與其徒講學論文邑之才俊多歸焉𤣥朗自放於酒

無日不醉往往對人皆醉中語也常持胡餅獨往來

山中或時髽髻裸袒行於市遇不可意即大罵家貧

從縣令乞貸令亦笑與之有郡推官迎延為師𤣥朗

日與飲酒不交一言歳終謝去瓶罌堆積滿庭督學

御史與之有故檄令讀巻𤣥朗不屑意故為妄言卻

之御史莫能致也𤣥朗於書強記其後絶不觀而架

上書數千巻指謂純甫曰吾神遊其間矣其寄興清


逺如此𤣥朗以嘉靖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四十


有二有子一人曰大宗𤣥朗之祖諱愚字通理其從

祖諱魯字誠學兄弟皆有文名𦵏在邑中馬鞍山純

甫一日與予過之指曰此𤣥朗家墓也異時古栢甚


竒常鬱鬱蒼翠以此代有文人今忽枯萎明用其不


起矣己而果然沈氏至今有仕者獨𤣥朗負才氣以

死人猶謂之狂生雲嘉靖某年月日附𦵏於朱瀝原

之祖塋純甫曰我宜為銘及純甫北上大宗送之滸


墅泣以請純甫許以南還竟不果於是大宗以屬之

予葢又二十年始爲之書於墓上此純甫之意也嗚


呼純甫其亦可謂深知𤣥朗者矣


  張季翁墓碣

古之言能孝者生以致其養死以致其哀而已生以


致其養至於千鍾之奉食飲饍羞百品味之物以爲


無加焉然猶有啜菽飲水可以盡其情者死以致其

哀至於朱緑龍輴題湊之室以爲無加焉然猶有歛

手足還𦵏蓬顆蔽冡可以盡其情者凡皆先王所以

盡性命之理順萬物之情而使人得而爲之者也若

人之行善不善不可以責諸其子使爲人子務揚前

人之善而親之行不能皆善則將有誣其親者矣故

不以槩於禮而禮之所得為者生養死哀盡之矣雖

然此慮其親之有不善者也人不能皆無不善故不

以責諸其子若其父有善而不彰是非其子之情也

然則禮不止於生養死哀而已矣余識張季翁之子

獻翼嘗造其室與之飲食而未及見翁然聞其賢久

矣先是季翁年六十獻翼與其兄鳯翼徴諸文士為

傳敘數十篇余聞之疑季翁以生人之懽而豫死者

之事於是盡終矣季翁其不久乎明年嘉靖四十一

年五月五日季翁卒然翁之行卒賴諸文以顯故以


為翁之子能盡於生養死哀之外者也於是請余碣


其墓之左夫諸作者詳矣余敢著其大畧翁諱沖字


應和其先濠州人國初始占名數於呉數世為富家


翁為人孝友以財讓其昆弟刲股以療父疾嘗游燕


還受人寄千金為盜所掠金主聞被盜頗來訊翁紿


曰金皆在盡以已資償之而卒不言養寡姊代其戶

徭翁好為高髻小冠短衣楚製攜呉姬度歌曲為蹴


踘諸戲常在呉城西山水間人以少年輕俠目之而


其大節乃如此至以師史之業而好聚古書為子致


千里客葢皆彬彬有文學矣子即鳯翼獻翼皆太學

生燕翼府學生𦵏在塘灣百花山實四十二年三月


六日雲

  褚隠君墓碣


前史有孝友傳余嘗歎之世之善人君子非其蹟著


於朝廷莫可得見至於巖壑草莽之中沒沒者多矣


其得列於史葢百之一二也若榆次褚隠君者其孝


友篤行非其子進登於朝與當世之君子遊亦何以


稱焉隠君世家榆次東白一里考諱鑛仁善好施畜


牧於沾之重輿山間牛羊以谷量人稱之為東山翁


東山翁病且死君籲天求代賽禱山神祠去其家數


里所十步一膜拜見者憐之又為母持佛氏盂蘭經

十五年不輟唄誦菓蔬有鮮必進乃敢嘗從父兩人

無子孝養之終身已喪𦵏立其祠為弟更娶後妻及

其避徭之旁縣召還分與之田宅縣中有大役吏請

賄免君曰吾有財不佐縣官之急而以私吏耶歳租

必先入里人化之無敢逋者人有病死先嘗盜禾為

田主所笞遂誣以毆死君率衆白於官為直其事歳

飢山莊千石穀皆以賑飢民猶不逞盜其窖中藏其

黨泄之曰是不能忍飢而至是不足問也然家自是

乏至人有求必屈意赴之平生重然諾不與人分爭

田宅財物必讓而布衣蔬食終其身嘗自號善菴榆


次張先生曰善菴孝友忠信今時罕見雖暫困天將


使之有後其後果然娶李氏繼娶秦氏最後娶賈氏


皆有賢徳君以嘉靖三十六年八月日卒年六十有


一𦵏於其縣之楊安祖塋之次先二孺人袝子男五

人鍼錠鈇鉞鏜女一人適杜庭元鈇登嘉靖四十四


年進士在京師具狀謁余書其墓石銘曰


在晉之遼畇畇原隰草莽廣薦羊牛濈濕有美伊人

仁服義襲嶷嶷厥子載觀其入允矣國器其究有立


前聞是追公卿是為後將考始其在於斯

  贈文林郎邵武府推官呉君墓碣


嘉靖某年 天子曰福建邵武府推官梁之父翰可

贈文林郎邵武府推官母李氏贈孺人命翰林儒臣


撰勅命臣梁拜捧感泣為焚黃於墓而先是墓石未


具梁陞為刑部山西司主事於是始竪石於墓道唯


文林君之懿美制詞所褒盡之矣君姓呉氏諱翰字


某世為華亭人君未有以顯於世而幽潛之徳久而

自光率性履貞於草野之間而遂得達於 天子而


形於制詞豈不謂之榮顯也君之行葢非有求知於


世以徼為善人之名獨其性之所自得而已而皆世

人之所難為者詩曰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


母氏劬勞子之於其母孰無孝愛之心而能敬為難


君之母氏喪明而孝養備至有所譴責叱令之跽雖

至竟日母不命不起也君之孝如此制詞所謂竭力


盡懽者無愧矣詩曰脊令在原兄弟急難雖有良朋

況也永歎兄之於弟孰無友於之念而亦不能不自


顧愛君之弟詿誤有司匿之他所而身被搒掠遂脫

弟於難而成就之卒貢於禮部為郡文學君之悌如


此制詞所謂挺身急難無愧矣詩曰彼有旨酒又有


嘉殽洽比其鄰昏姻孔雲人必自裕而可以及人而


君樂於施予迎延賓客瓶之罄矣賑䘏不倦日闋無


儲尊酒不空君之濟人愛客如此制詞所謂尚義樂


施履謙秉禮無媿矣凡此皆人之所難君又非好為


之特其性然推君之志雖無聞於世亦非其意之所


及而天之報之遂有賢子政行於郡邑名著於本朝


所謂立身揚名於君為不朽矣余與君之子為三十


年交因知之詳遂不辭其請而書之其世次生卒別


有載茲不具雲


  泗水何隠君墓碣


何氏世居魯泗水君諱珍字伯荊高大父清曽大父

名大父聰聰三子瑄璠其季即君也世修學不仕則


去為耕農伯兄為令長子而君與仲居田初縣舉君

有徳為亭長督鄉賦賦入而人不告病令旌其能以


鼓吹餼牽絳帛金簇花再至門犒之後為鄉飲酒賓


者十有九年嘉靖四十一年正月某日無病年若干


而卒將卒告其子凌霄曰汝兄弟三人今唯汝存又


學問孝養我至於今獲考終吾懼重累汝吾死三月


即返我𤣥宅毋久殯且怛化凌霄如其言三月而𦵏


之某鄉之先兆娶楊氏嘉靖二十年十一月某日卒


年六十有六慈和袛肅能助君為家先君而𦵏實合

𦵏三子凌漢次即凌霄又次凌雲蚤亡二女適張某


毛某庶子凌斗三女適陳某喬某其一未行凌漢子


學凌霄子問凌雲子慮凌霄初倅雲中以行能高徙

倅魏郡今大名而余官邢邢魏兩郡之守倅數往來


也故余善凌霄又嘗同有事京師旦暮㑹闕下因爲

余言其先人𦵏時不及埋銘按令得以品官樹碣其


墓因拜請爲碣銘余諾而未果及是歳將終矣自大


名遣人如京師來請銘曰

孰智而趨山窮水殊舟浮而馬馳孰愚而居耕農釣


漁生而壯而耆終身不出孔子之鄉銘以揭之此古

三老之良


  宣節婦墓碣

節婦姓宣氏蘇州嘉定人同知㫤之孫濮州通判效


賢之女也節婦少有異質生數年濮州病侍立床下

終夜不去如是者數日人以為竒及為張樹田妻樹


田與同里沈師道友善師道妻孫氏夫婦相愛而樹


田暴戾無人理節婦歸見父母父母對之泣節婦曰


此不足以傷父母兒自是命也樹田病節婦進藥樹


田泛之罵曰若毒我乎節婦飲泣而退及樹田死節


婦被髮號踴人初見樹田狂虐皆為不堪比死則皆


以為喜而節婦哭之極哀非衆所儗也是時沈師道


亦死孫氏與節婦兩人志意相憐數遣女奴往來比


孫氏送夫喪過河下因求見節婦以死相要頃之同


日自縊節婦有救之復甦而孫烈婦竟死其後三年


父母謀嫁之節婦見其家竊竊私語覺其意登樓自


縊時嘉靖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年二十五予友李


瀚好義之士每談節婦事慨然歎息至是與節婦之


弟應揖請書其墓上之石夫捐軀狥義之士求之於

天下少矣嘉定在呉郡東邊海上非大都之㑹數年


間女子死節者四人甘氏孫氏張氏宣氏張氏得禍

最烈予嘗為記其事若宣氏葢又人所難者銘曰

沉沉幽谷不見日光葵藿生之日向嚴霜彼童之狂


以為存亡緑衣終風自古所傷生雖不辰有此銘章


  王烈婦墓碣

餘生長海濱足跡不及於天下然所見鄉曲之女子


死其夫者數十人皆得其事而紀述之然天下嘗有


變矣大吏之死僅一二見天地之氣豈獨偏於女婦


葢世之君子不當其事而當其事或非其人故無由


而見焉嘉靖三十三年倭夷入寇余所居安亭有一


女子自東南來奔衣結束甚牢固賊逐之至一佛舍

欲汚之不可得乃剖其腹腸胃流出里人為藁𦵏北


原上竟不知其姓名余欲為之志其墓而未及也至


如王烈婦之死在姻親之間今二十年而無一言以

紀之至是其弟執禮始請書以勒石其墓葢烈婦之


夫周鎰蚤死遺二孤己而皆病疹長者七歳而死幼

者疹愈矣復病病又經年為之廢寢食百方求瘳之

不可得亦七歳而死烈婦於是自縊也嗚呼豈不悲


哉執禮稱其在室好觀古書父謁選卒於京師姊每


哭之聞者莫不悽然淚下平時撫教執禮甚至妹嫁


而恥其姑之行不肯執婦禮一日姊妹相聚語及之

姊曰妹過矣曷若盡孝使之自媿而不為也又言他


人於死生之際誠難姊於是直視之甚輕葢未嘗經


意也真可謂赴死如歸者矣周鎰父諱土工部都水


司主事祖諱𤍞封監察御史太倉人烈婦父諱可大


太學生祖諱秩雲南右布政使崑山人其卒以嘉靖


十八年十月初四日年二十有七𦵏在雙鳯里呉墟


之原其明年太倉州守上其事於巡按監察御史奏


下禮部旌其閭國家依古格旌表高其外門門安綽


楔左右建臺高一丈二尺廣狹方正稱焉圬以白而


赤其四角人之過者有所觀法不然者以為恥所以


扶翊世教其意逺矣㑹水部君卒其家寢其事未有


舉者而鎰又不置嗣執禮時時夢見烈婦攜其兒或


長者或幼者葢其精爽不亡雲


  曹節婦碑陰


長洲蘇寶之姑始年十八嫁曹君綬二十七夫亡寡


居四十九年以嘉靖庚子卒春秋七十五亡子女寳


以甲寅十二月二十四日𦵏於長洲縣戴墟妍字圩


之原予為題其墓曰曹綬妻蘇氏貞節之墓寶又請


書其碑陰曰吾姑未死前三年吾臥病姑來視病寶


見姑老矣因語及平生歔欷曰男子壯年何憂疾苦

今老且死女不可不為吾計吾死慎勿𦵏我曹氏墓

曹氏墓迫隘自夫死後其宗姓率火瘞散漫荒莽間

遙遙五十年不復知夫處矣苟厠諸纍纍間殆與誰

比去此一里所有界浦其水清潔死必燔我颺灰浦

中令吾骨與此水同其清也寶是以營茲新兆葢今

十有二年而克成噫可悲也已詩云榖則異室死則


同穴傳曰合𦵏非古也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衛

人之袝也離之魯人之袝也合之孔子生而叔梁紇

死𦵏於防山及孔子母死殯於五父之衢鄹人輓父

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後往合𦵏焉夫孔子之慎於𦵏

母也如此使無輓父之母必不敢於防山雖從古禮

其可也蘇氏葢得之矣自古女子不幸失其所天能

守禮義不見侵犯見於史傳者不少然必待備述其

平日閨閫之素而後其節始著若寶之稱其姑一言

而己要之與古易簀結纓何以異哉嗟夫五十年高

風勁節可以想見千載之下當知其人其骨與此水

同其清也因表著之

  張通參次室鈕孺人墓碣

孺人姓鈕氏其先淮陰人父客呉中始為呉人公諱

寰通政司右參議其考諱安甫祁州知州封刑部員

外郎張氏世以科名顯於世其最著者二張先生皆

無子祁州府君惟生公一子而公元配王宜人年逾

三十未有子府君以為憂遂為公取孺人時年十五

其後四年年十九生子恆慕其後諸娣更生子乃有

丈夫子四人府君以為螽斯之祥兆於孺人大加愛

之在尚書刑部孺人留居家為其子延師夜則篝燈

紡績躬督課之比公歸恆慕已壯大問學有成矣初

府君性高曠到官輒自劾免歸而公宦亦不遂而父

子皆好游名山水不問家事孺人獨勤於治生故於

祭祀婚喪飲酒伏臘之費不至乏絶公常出遊一歳

中還家率不過一二月諸子更供養至孺人所尤懽

孺人為人婉順於姑若諸娣間孝友無間其治生纖

嗇而不信因果之説呉俗尼■往往出入人家孺人

絶不與通臨終言不他及獨諄諄戒其子不得令男

子與含殮而己卒年五十有九時嘉靖壬戌也以卒

之明年袝於縣東南㳌川鄉橫塘之先塋葢古之女

子不幸而為側室而其賢徳終不可冺者如小星之

寔命不猶歸妹之以恆相承聖人皆書之於經惟張

氏世有文學二張先生之沒郡中名士劉欽謨楊君

謙為之表志至於今傳之恆慕愛尚文雅有先世之

風不忍其賢母之沒沒於後世既勒銘幽堂又請於

予為立石墓道雲








震川先生集卷之二十四  玉峰後學徐與喬馬鳴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