靑莊館全書/卷六十四

卷六十三 靑莊館全書
卷六十四
作者:李德懋
1809年
卷六十五

蜻蛉國志

編輯

 

 

 

 

 

世系

編輯

天神七代者。日本開闢之初。生一物。狀如葦牙。化爲神。號曰國常立尊。亦曰天御中主。爲陽神。有五行德。當寅會盤古之時。有曰國狹槌尊。陽神。水德。曰豐斟渟尊。陽神。火德。三神。各一神。而無陰神。有曰泥土煑尊。陽神。木德。其陰神曰沙土煑尊。自此時。雖有男女。未有夫婦之道。有曰大戶道尊。陽神。金德。其陰神曰大戶間邊尊。有曰面足尊。陽神。土德。其陰神曰惶根尊。有曰伊弉諾尊。陽神。其陰神曰伊弉冊尊。見鶺鴒頭尾之搖。始有夫婦生産之事。

地神五代者。伊弉諾尊之子。曰天照大神。又號太日孁尊。有子曰正哉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尊。子曰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母爲高皇彥孁尊。女栲幡千千姬也。子曰彥火火出見尊。母爲大山祇神。女木花開耶姬也。自天照大神。至彥火火。當卯辰巳三會。子曰彥波㶑武鸕鷀羽𮏪不合尊。母爲豐玉姬也。當巳會。唐堯之世。或曰上世。有𮏪不合尊。號爲天神。以一劒一璽一鏡。降於日向州之日向山。仍都焉。一曰神武天皇始降於日向山也。

人皇之始。曰神武天皇。幼名狹野。號日本盤余彥尊。𮏪不合尊第四子也。年五十二。立於和州畒傍山之東南橿原。卽周幽王之時也。平王四十八年。始置州郡。大臣分治。治世七十八年。子綏靖。治世三十三年。子安寧。治世三十八年。子懿德。治世三十四年。子孝昭。治世八十三年。子孝安。治世百二年。子孝靈。治世七十六年。子孝元。治世五十七年。子開化。治世六十年。子崇神。治世六十八年。子垂仁。治世九十九年。子景行。治世六十年。子成務。治世六十年。子仲哀。治世九秊。妻神功。治世六十九秊。號香椎大明神開化。倭皇之六代孫也。子應神。治世四十一秊。子仁德。治世八十七秊。號平野大明神。子履中。治世六秊。弟反正。治世六秊。弟允恭。治世四十二年。子安康。治世三秊。弟䧺略。治世二十三秊。子淸寧。治世五秊。號白髮天皇。履中孫顯宗。治世三秊。兄仁賢。治世十一秊。顯宗子武烈。治世八年。應神五代孫繼體。治世二十五秊。子安閒。治世二秊。弟宣化。治世四秊。弟欽明。治世三十二秊。子敏達。治世十四秊。弟用明。治世二秊。弟崇峻。治世五秊。弟推古。治世三十六秊。敏達孫舒明。治世十三秊。敏達曾孫女皇極。治世三秊。男弟孝德。治世十年。皇極重立曰齋明。後治世七年。舒明子天智。治世十秊。弟天武。治世十五秊。天智女持統。治世十一秊。天武孫文武。治世十一秊。母元明天智之女也。治世七秊。女元正文武之弟也。治世九秊。文武子聖武治世二十五秊。女孝謙。治世十秊。天武孫廢帝。治世六年。孝謙重立曰稱德後治世五秊。天智孫光仁。治世十二秊。子桓武。治世二十四秊。號柏原天皇。子平城。治世四秊。號柰良帝。弟嵯峨。治世十四秊。弟淳和。治世十秊。號西院帝。嵯峨子仁明。治世十七年。號深草天皇。子文德。治世八年。號田村帝。子淸和。治世十八年。號水尾帝。子陽成。治世八年。仁明子光孝。治世三年。號小松天皇。子宇多。治世十年。號亭子院。又號寬平法王。子醍醐。治世三十三年。號延喜帝。子朱雀。治世十六年。弟村上。治世二十一秊。子冷泉。治世二年。弟圓融。治世十五年。冷泉子花山。治世二年。圓融子一條。治世二十五年。冷泉子三條。治世五秊。一條子後一條。治世二十年。弟後朱雀。治世九年。子後冷泉。治世二十三年。弟後三條。治世四年。子白河。治世十四年。子崛河。治世二十一秊。子鳥羽。治世十六年。子崇德。治世十八年。弟近衛。治世十四年。兄後白河。治世三年。子二條。治世七年。子六條。治世三年。後白河子高倉。治世十二年。子安德。治世三年。弟後鳥羽。治世十五年。號隱歧院。子土御門。治世十二年。弟順德。治世十一年。高倉孫後崛河。治世十一年。號茂仁子四條。治世十年。土御門子後嵯峨。治世四秊。子後深艸。治世十三年。號富小路院。又號常盤井院。弟龜山。治世十五年。號禪林寺院。子後宇多。治世十三年。號大覺寺後深艸。子伏見。治世十一年。號持明院。子後伏見。治世三年。後宇多子後二條。治世六年。伏見子花園。治世十一年。號荻原院。後宇多子後醍醐。治世十三秊。後伏見子光嚴。治世二秊。弟光明。治世十二秊。光嚴子崇光。治世三秊。弟後光嚴。治世二十秊。子後圓融。治世十一年。子後小松。治世三十秊。子稱先。治世十六秊。崇光曾孫後花園。治世三十六年。子後土御門。治世三十六年。子後柏原。治世二十六秊。子後柰良。治世三十一年。子正親町。治世二十九年。孫後陽成。治。世二十五秊。子後水尾。治世十八年。女本院。治世十四年。男弟後光明院。治世十一秊。弟後西院。治世八秊。弟僞太上。治世二十四秊。子元祿案此世系。從貝原篤信所編。而當其時君僞秊號元祿之三秊也。卽康煕二十九秊庚午。元祿。治世凡十六秊。而厥後僞秊號。有寶永七年。正德五年。享保二十年。元文五年。寬保三秊。延享十八年。寶曆十七秊。今戊戌。自元祿。至今。其僞皇號及昭穆之次。不可考。自神武。至元祿。百一十四君。據篤信所編。自神武元年。至元祿三年。凡二千三百五十秊。今自元祿三年。逆數之。則神武元年。爲周惠王十七年辛酉。與起於幽平之世之說。相左。

又有所謂南朝者。自後醍醐。始爲南帝。子曰後村上。傳子長慶院。長慶院傳其弟煕成。王號後龜山院。四世凡五十六秊。

僞秊號。起於孝德。曰大化五。白雉五。白雉之後。齋明。天智。幷無秊號。天武曰白鳳十四。朱鳥一。朱鳥之後。持統無秊號。文武曰大寶三。文武自元年。至四秊。亦無秊號。自五年。始有之慶雲四。元明曰和銅七。元正曰靈龜二。養老七。聖武曰神龜五。天平二十。孝謙曰天平勝寶八。廢帝曰天平寶字八。始二秊係孝謙。稱德曰天平神護二。神護景雲三。光仁曰寶龜十一。天應一。桓武曰延曆二十四。平城曰大同四。嵯峨曰弘仁十四。淳和曰天長十。仁明曰承和十四。嘉祥二。文德曰仁壽三。齋衡三。天安二。淸和曰貞觀十八。陽成曰元慶八。光孝曰仁和四。末一秊係宇多。宇多曰寬平九。醍醐曰昌泰三。延喜二十二。延長八。朱雀曰承平七。天慶九。村上曰天曆十。夫德四。應和三。康保四。冷泉曰安和二。圓融曰天祿三。天延三。貞元二。天元五。永觀二。花山曰寬和二。一條曰永延二。永祚一。正曆五。長德四。長保五。寬弘八。三條曰長和五。後一條曰寬仁四。治安三。萬壽四。長元九。後朱雀曰長曆三。長久四。寬德二。後冷泉曰永承七。天喜五。康平七。治曆四。後三條曰是久五。末一秊係白河。白河曰承保三。承曆四。永保三。應德三。堀河曰寬治七。嘉保二。永長一。承德二。康和五。長治二。嘉承二。鳥羽曰天仁二。天永三。永久五。元永二。保安四。崇德曰天治二。大治五。天承一。長承三。保延六。永治一。近衛曰康治二。天養一。久安六。仁平三。久壽二。後白河曰保元三。二條曰平治一。永曆一。應保二。長寬二。永萬一。六條曰仁安三。高倉曰嘉應二。承安四。安元二。治承四。安德曰養和一。壽永二。後鳥羽曰元曆一。文治五。建久九。土御門曰正治二。建仁三。元久二。建永一。承元四。順德曰建曆二。建保六。承久三。後堀河曰貞應二。元仁一。嘉祿二。安貞二。寬喜三。貞永一。四條曰天福一。文曆一。嘉禎三。曆仁一。延應一。仁治三。後嵯峨曰寬元四。後深艸曰寶治二。建長七。康元一。正嘉二。正元一。龜山曰文應一。弘長三。文永十一。後宇多曰建治三。弘安十。伏見曰正應五。永仁六。後伏見曰正安二。後二條曰乾元一。嘉元三。德治二。花園曰延慶三。應長一。正和五。文保二。後醍醐曰元應二。元亨三。正中二。嘉曆三。元德二。元弘一。光嚴曰正慶二。建武二。延元二。光明曰曆應四。康永三。貞和五。末一秊係崇光。崇光曰觀應二。後光嚴曰文和四。延文五。康安一。貞治六。應安七。末三秊。係後圓融。後圓融曰永和四。康曆二。永德三。末一秊。係後小松。後小松曰至德三。嘉慶二。康應一。明德四。應永三十四。末十五秊。係稱光。稱光曰正長一。後花園曰永享十二。嘉吉三。文安五。寶德三。亨德三。康正二。長祿三。寬正六。末一年。係後土御門。後土御門曰文正一。應仁二。文明十八。長亨二。延德三。明應九。後柏原曰文龜三。永正十七。大永七。末一秊。係後柰良。後柰良曰亨祿四。天文二十三。弘治三。正親町曰永祿十二。元龜三。天正十九。末五秊。係後陽成。後陽成曰文祿四。慶長十九。末三年。係後水尾。後水尾曰元和九。本院曰寬永二十。前六年。係後水尾。後光明曰正保四。慶安四。承應三。後西院曰明曆三。萬治三。寬文十二。後十年係僞上皇。上皇曰延寶八。天和三。貞享四。此後又有元祿十六。寶永七。正德五。享保二十。元文五。寬保三。延享十八。寶曆今戊戌十七秊。而其君位號及昭穆。姑闕焉。其僞南朝年號曰建武二。興國七。正平二十四。建德二。文中三。天授六。弘知三。元中九。案海東諸國記。繼體倭皇十六年壬寅。始建秊號。爲善化元秊。與此不同何也。善化元秊。卽宋孝武帝駿大明六秊。康曆元年己未。卽明洪武十二秊。文祿二秊壬辰。卽萬曆二十年。入冦朝鮮正保元秊甲申。卽順治元秊。

孝霝時。秦人徐福。來居紀伊州。景行時。使其子武尊。擊熊襲誅吉備。仲哀與其僞後神功。將攻新羅。至筑前州死。神功渡海擊新羅有功。欽明時。百濟納佛經。敏達時。高句麗使。致烏羽書。推古時。遣小野妹子。至隋有日出月出之語。應神時。得百濟文人王仁。齋明時。百濟豐璋以質子來。孝德時。新羅使知萬來聞。其着唐衣冠。謂將感衆。自境還送。宇多時。元兵與高麗兵。來征大敗而走。後小松時。通大明。繼體安閒。治主也。雄略武烈。亂主也。其失權柄。自安德。始其治化盈成。子孫衆多。無如淸和。

自神武開國以後。一姓相傳。以至於今。父傳子。子多子則立神所主者。葢決於巫卜也。無子。則擇近宗子弟立神所主者。子幼則姊姑中立未笄者。至其子秊長則歸其位。爲比丘尼。而其子。皆剃頭髮爲僧。號法親王。諸女皆爲比丘尼。

倭皇每月自初一日。至十五日。禮神念佛素食。不近女侍。獨坐齊居。自十五日。至晦日。居處飮食無異平人。遊衍街市。民庶讓路。宮室衣服。飮食器用。樸素儉約。宮中常寂然無譁。自處以神佛。國人俱以神主待之。

姓氏

編輯

允恭四秊。僞詔曰。今萬姓。上下相爭。難知其宲。使羣臣正錯。諸氏姓人等。沐浴齊戒。各爲盟神探湯。得宲者自全。不得實者皆傷。自是之後。氏姓自定。

源,平,藤,橘四姓爲日本之望天智八秊賜內大臣鎌足連藤原氏。聖武天平八秊。賜葛城親母縣犬養宿稱以𬇤杯之橘曰。橘者。果子之長。柯凌霜雪。葉經寒暑。是以賜汝姓橘。嵯峨弘仁五秊。皇子信。初賜源氏。桓武之王子一品式部卿葛原親王。嫡子太學頭高棟王。天長二秊。始賜。平氏。此四姓之始。而倭皇。皆源姓而關白。亦淸和之後。故稱淸和源氏。其曰宇多源氏者。宇多之後也。村上源氏者。村上之後也。獨淸和源氏。極繁且盛。幾半國中。其有倭皇與關白。賜姓源氏者。只稱源氏。不敢冒淸和宇多等。平姓。舊爲國內大姓。今皆陵替。藤姓。舊頗㪔。自中世始盛。如藤原,內藤,外藤,遠藤,近藤,加藤,後藤。皆是也。橘姓。於四姓中。最微且小。

攝家有五家。皆藤原姓。以攝政關白。爲先淸和有九家。俗曰華族。三公及大政大臣。傳授相承。大臣家有三家。凡攝家淸華。至大臣而兼大將大臣家。至大臣不能兼大將名家。有十三家。文筆儒道之官。又有羽林家。武官也。其外諸家。有曰閑院家。曰日野家。曰勸修寺家。曰四條家。曰水無瀨家。曰松木家。曰高倉。日花山院。曰藪皆藤氏也。餘不能殫記。此最倭之世臣家也。

其氏皆冒地名。或以城府。或以村里。或以封邑。或以官職。大抵重氏而輕姓。公私文字。書氏而不書姓。

自中國入者。稱秦裔者。曰秦氏。稱漢裔者。曰劉氏。自三韓入者。新羅人。曰韓氏。百濟人。曰餘氏。

職官

編輯

推古倭皇。始定十二階。孝德倭皇。始置百官八省。天智倭皇。定二十六階。文武倭皇。大寶元秊。淡海公。撰律令。是年贈大納言正廣王大伴御行宿稱職。爲右大臣。此贈官之始也。

神祗官。置諸官之上。有伯太副,少副,祐史。唐名太常。攝政者。仲哀死。神功後擊新羅而歸。生皇子。後遂攝政推古女皇。以姪廐戶皇子。攝政。淸和倭皇。幼卽位。外祖藤原忠仁公。攝政。此人臣攝政之始也。關白者。取漢宣帝時霍光關白之義。陽成元慶四年。忠仁公之子昭宣公。罷攝政。爲關白。亦稱博陸矦。大政大臣。唐名太師。左大臣。唐名左丞相。右大臣。唐名右丞相。內大臣。令外之官而無職掌。儀同三司。準大臣。大納言。唐名侍中。中納言。唐名黃門。參議。唐名諫議。少納言。唐名給事中。左近衛大將。右近衛大將。唐名左右親衛。武官之極也。左中將。右中將。唐名羽林中郞將。左少將。右少將。唐名羽林次將。將監。左右近衛之將監也。左衛門。右衛門。唐名金吾。左兵衛。右兵衛。唐名武衛。左馬右馬。各有頭允屬。唐名典廐。兵庫有頭助允屬。征夷大將軍。號爲公方家。唐名元帥。外記。外史也。左大辨。右大辨。左中辨。右中辨。左少辨。右少辨。唐名尙書。掌宮中事。華族中有文才者。任之左大史。右大史。左小史。右小史。各二人。人有史生二十人官掌四人掌大政官文書樞要之職也。中務省統領宮中事。有卿大輔少輔。大少丞大少錄。唐名中書。侍從。唐名拾遺。內舍人。唐名通事舍人。大內記。唐名柱下。少內記。唐名著作郞。監物。有大少。唐名城門郞。中宮職。曰中宮大夫。同權大夫。同亮同權亮。中宮大進。同少進。同大屬。大舍人。唐名宮闈令。圖書。唐名祕書。內藏。唐名倉部。縫殿。唐名尙衣。陰陽。唐名司天監。有陰陽博士。陰陽師。曆博士。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內匠。唐名少府。自大舍人。至內匠。俱有頭助允屬。式部省。掌除授考選事。官屬與中務省同。唐名吏部。大學寮者。四道儒生出身之處。四道者。紀傳,明經,明法,筭道。寮中。祀先聖先師十哲。春秋二仲釋奠。有東西二曹。菅江二家。爲其曹主。諸儒訪道於二家。有頭助允屬頭。唐名祭酒。助。唐名司業。文章博士。唐名翰林學士。紀傳之職也。明經博士。一曰大博士。唐名太學博士。明法博士。唐名律學博士。筭博士。唐名筭學博士。亦有助敎直講。音博士。書博士。治部省。掌神祗陵廟雅樂。僧尼官屬與中務省同。唐名禮部。雅樂有頭助允屬。唐名大樂令。玄蕃有頭助允屬。掌諸蕃及僧尼度緣。唐名鴻臚寺。諸陵有頭助允屬。民部省。掌圖帳。官屬與中務省同。唐名戶部。主計。有頭曹允屬。唐名度支。主稅。有頭助允屬。唐名屯田。兵部省。官屬與中務省同。隼人。有正佑令史。唐名布護將軍。刑部省。官屬與中務省同。大判事。唐名司直。少判事。唐名大理丞。囚獄。有正佑令史。唐名斷獄令。大藏省。掌諸國租稅。官屬與中務省。唐名大府。織部。有正佑令史。唐名織染令。宮內省。掌百工。官屬與中務省同。唐名工部。大膳。有大夫亮進屬。唐名大官令。木工。有頭助允屬。唐名匠作。大炊。有頭助允屬。唐名大倉令。主典。有頭助允屬。唐名尙舍奉御。典藥。有頭助允屬。唐名尙藥。又有醫博士。女醫博士。針醫博士。侍醫。皆剃髮。亦有醫師。掃部。有頭助允屬。唐名灑掃尹。正親。有正祐令史。唐名宗正。內膳。有正奉膳典膳令史。唐名尙食。造酒。有正祐令史。唐名良醞。采女。有正祐令史。唐名采女令。主水。有正祐令史。唐名上林令。自中務省。至此。稱八省所屬焉。彈正。有大少弼忠疏。唐名御史。左京。有大夫亮進屬。右京。有大夫亮進屬。唐名京兆尹。東市司。西市司。有正祐令史。唐名市令。東宮官曰東宮傅。唐名太子太傅。東宮學士。唐名賓客。春宮大夫。唐名詹事。亦有亮大進小進屬。主膳。有正祐令史。唐名典膳。主殿。有首祐令史。唐名典設。主馬。有首祐令史。唐名廐牧。帶刀。東宮之侍也。以上東宮之官也。伊勢齋宮。有頭助允屬。賀茂齋院。有長官次官判官主典。修理。有大夫亮進屬。唐名匠作。勘解由。有長官次官判官主典。鑄錢司。有長官,次官,判官,主典。修理宮城。有使判官。主典造寺長官。左右大辨必兼之。防鴨河。有使判官主典。施藥院。有使判官主典。唐名司儀令。檢非違使唐名使廳別當。唐名大理卿。佐。唐名廷尉。尉稱判官。藤氏長者。爲攝政關白人。源氏長者。爲奬學院別當人。奬學院別當。淳和院別當。源氏公卿第一人補之。學館院別當。橘氏之中補之。藏人所者。唐侍中內侍等職。以公卿第一人。爲別當。又有頭五位藏人。六位藏人。非藏人。出納小舍人。雜色所衆。瀧口諸職。其諸國之職。大國上國中國。俱有守介椽目。下國。只有守椽目。守。唐名刺史。介。唐名長史。別駕椽。唐名司馬。目唐名主簿。按察使。唐名都護摠領。陸奧出羽兩國之事。鎭守府。有將軍。副將軍。軍監軍曹。是陸奧所置。筑前太宰帥。唐名大都督。號都管九州二島別帶筑前也。又有權帥大貳少貳之職。有品親王任之。

位階之次第凡三十。曰正一位。從一位。正二位。從二位。正三位。從三位。只單位。正四位。從四位。正五位。從五位。正六位。從六位。正七位。從七位。正八位。從八位。大初位。少初位。每位各分上下焉。諸官屬配當其八省。曰卿。曰大少輔。曰丞。曰錄其諸職。曰大夫。曰亮。曰大少進。曰屬其諸寮。曰頭。曰助。曰允。曰屬其諸司。曰正。曰祐。曰令史坊官之主殿主馬。變正爲首。其彈正曰尹。曰大小弼。曰大小忠。曰大小疏其諸使。曰長官。曰次官。曰判官。曰主典。其檢非違使。曰別當。曰佐。曰尉。曰志其諸國司。曰守。曰介。曰椽。曰目其衛府。曰督。曰佐。曰尉。曰志。一秊二度除目。正月十一日除外官。秋除在京諸司。

僧官者。有御門跡。宇多倭皇。入釋門。營御室於仁和寺居焉。因稱御門跡。凡二十三寺院。大僧正準大納言。正僧正準中納言。權僧正準參議。又有大僧都。少僧都。律師焉。法印準少將。法眼準侍從。法橋準五位。

人物

編輯

日本之人。大抵柔而能堅。堅而亦不能悠久。弱而能忍。忍而亦不能振起。聰明而識偏。敏銳而氣局。能謙而不能讓人。能惠而不能容物。好新而尙奇。悅近而遺遠樂。靜處而厭羣居。安本業而喜守分。營營於奇巧珍玩。然勤勞而專一。是故神武用之而致垂衣之治。秀吉用之而爲天下莫強之冦。及至家康駕御之。則又各守定分。寂然無聲。其身材無特長。特短而少肥胖。及黧黑者無惡瘡。無浮腫。日夜澡潔顔雍神淸絶少昏睡之人。生齒日緐。人衆如魚。女子秊十三四。咸能抱子。對馬島人。羯夷無文。壯健長大。絶異內國。

關白之名。始於陽成時。陽成有子曰貞純。賢而多武略。倭皇擧國政。以聽。時唐僖宗乾符三秊也。傳其子基經。專擅權柄。自稱關白。死謚昭宣。至其孫賴朝。逐安德倭皇。殺亂政大臣平淸盛。退居武藏州之鎌倉。威振一國。其後有尊氏將軍者。亦據江戶。專征討。自賴朝以後。各州治兵相攻。而倭皇微弱。不能制故各州世世推兵力完於國內者。爲關白。事之以伯主。皆以勇力相尙。自處以列國。迄五百餘秊。而秀吉起於其時。遂行秦始之事。恃兵驕橫。至於滅亡。而家康代暴。以寬恭儉出治。遂成柔順之俗。

鎌倉十將軍者。賴朝昭宣之孫。賴家。其長子也。實朝弒之。實朝。賴朝次子也。賴家子公曉弒之。平政子北條時政女。賴朝之夫人也。賴經。藤原左大臣道家公子也。賴嗣。賴經次子也。宗尊親王。後嵯峨院第四王子也。惟康親王。宗尊之嫡子也。久明親王。後深艸院之王子也。守邦親王。久明之子也。自文治元年平氏亡。賴朝立。至此百四十九秊。

足利十三世者。尊氏。等持院。子義詮。窰篋院子義滿。鹿苑院北山殿。子義持。勝定院。子義量。長得院。義滿子義敎。普廣院。赤松滿祐弒之。子義勝。慶雲院。弟義政慈昭院東山殿。子義尙。常德院。義政姪子義植。惠林院。義政。又有姪子義澄。法住院。子義晴。萬松院。子義輝。三好弒之。光源院。弟義昭。以上京都將軍。除義昭爲十三世。自建武二秊。至永祿八秊。凡二百三十一秊。

艸創五君者。曰賴朝。曰尊氏。曰信長。曰秀吉。曰家康也。

北條平氏九代者。時政。時家。子遠江守。子義時陸奧守。子泰時武藏守。子時氏修理亮。子經時武藏守。弟時賴相模守。子時宗左馬頭。子貞時相模守。子高時相模守。

素盞烏尊。賢而有智勇。受命討叛。至出雲國。有大蛇。尾之所觸。皆死傷。素盞拔劒斷蛇。剖其尾。有寶劒。名村雲劒。

日本武尊者。景行倭皇第六子也。秊十六。擊熊襲誅吉備。斬難波之惡神。授鉞東征。過辭倭姬於伊勢神宮。姬贈村雲劒。遂至駿河。奔殺賊衆。至陸奧入海。平蝦夷。其在駿河。草樹蒙密。賊焚之。武尊拔村雲劒。攘其草樹。以免。更劒名曰草薙劒。年三十而死。

平信長元龜元年。以關白。守大坂。威行國中。十年。爲其家臣日向守明智所殺。信長義子豊臣秀吉。時出征在外。回軍擊明智滅之。遂代爲關白。秀吉犯大明。冦朝鮮之罪。雖曰難赦。而朝鮮人之斥以簒弒信長者。誤也。

源賴朝。淸和倭皇十世孫也。父曰義朝。弟曰義經。先是安德倭皇秊幼。其祖母白河太后。臨制。與其大臣平淸盛通。淸盛專擅朝政。關白義朝。治兵攻之。軍敗。爲長田忠宗所殺。時賴朝年十四。走至不破關。爲兵衛宗淸所獲。流之於伊豆州蛭小島。北條時政。見而奇之。以女妻之。遂起兵至相模州。與大庭景親戰。大破之。轉至安房。遂定上下総。都於鎌倉。與義經合。義經小字牛若。義朝死時。義經未離襁褓。母常盤有殊色。淸盛納之。以故得不死。稍長潛懷復讎之志。遇異人。學兵法劒術。十六逃至陸奧州。謁秀衡。至是。聞兄賴朝起兵往謁焉。命爲將軍進攻平氏。時平氏兵十萬。據一谷。谷負大山。山峻急。義經從壯士數百。魚貫而上。乘崩沙汰。下於平氏軍之後。平軍不戰而潰。遂挾擊。進至倭京。淸盛奉後及倭皇。奔長門之赤間關。欲乘舟入海。義經亦乘舟鏖戰。後負倭皇投水死。倭皇時秊八歲。淸盛與其子宗盛。退保八島。義經襲八島。到處皆捷。四國九州悉降。淸盛父子就禽。盡滅平氏時有梶原氏者。搆譖於賴朝。賴朝不許。義經入鎌倉。義經悒悒歸西京。前已迎立倭皇。遂留輔之。後關東兵大至。匿吉野山。變形皃。再赴陸奧州。投秀衡。後爲泰衡所殺。秊二十七。賴朝遂歸咎泰衡。而將兵討之。卒受從二位。官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征夷大將軍。武人之爲大君。自賴朝始。死年五十三。僧辨慶者。驍勇好兵。人目爲惡僧。後從義經。以忠勇見稱。賴朝募刺客。先殺之。葢義經盡心公家。故賴朝陰圖之。天皇之權。竟至微弱。由於義經之死爾。平氏之亡八年。平氏家臣。有兵衛忠光者。潛入鎌倉。聞賴朝造永福寺。親出監視。忠光以魚鱗覆目。僞稱眇人。挾匕懷中。托傭者伺間。賴朝疑而訊之。以實對。遂誅之。

秀吉。本姓豐臣。尾張州中村鄕人也。皃寢多力。狀如猿國人。號曰猿王。父素賤。秀吉役事平信長。信長收之爲義子。擧庶務以聽之。後爲筑前守。初稱其姓曰木下。名藤吉。至是。改其姓曰羽柴。信長末年。恣行形殺人不自保。輝元。時據山陽山陰。信長使秀吉擊之。會日向守明智弒信長。卽與輝元修睦。歸討明智滅之。遂爲關白。自安德倭皇以後。各州治兵爭長。垂六百秊。號爲戰國。秀吉得南蠻鳥銃法。選兵試藝。使毛利輝元。加藤淸正。小西行長等。將之。約以戰勝。以所得財寶。城池。賜其將士。戰死者。祿其家。又選其子爲兵滅國者二百七十。獨駿河州之源家康。小田原之北條時宗。負險自守。秀吉屢攻不克。遂覊縻和親。秀吉。旣得志。欲犯大明。爲異國皇帝。將以朝鮮爲導。仍通於朝鮮。朝鮮嚴辭斥之。秀吉大怒。欲先侵朝鮮。而慮家康時宗之在後。使人諭意。又請助兵。家康許之。時宗不許之。秀吉。進兵擊時宗。朞年灌城屠之。遂盡發西海九州及長門,周防,安藝,備前十三州之兵。分九番。向朝鮮。秀吉自往肥前州之名護屋。策應㐫機。兵十五萬六千七百人。時大明萬曆二十年壬辰四月。倭皇僞文祿二年也。秀吉。於是以對馬守平義智。爲嚮導。以輝元秀元等爲將。殘害朝鮮。明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遣提督李如松等。連擊大破之。癸巳。帝遣沈惟敬等。至名護屋。議和。丙申。沈惟敬等。又至名護屋。秀吉見璽書大怒。和議遂變。丁酉二月。再出兵渡海。凡十萬四千五百。帝。又遣邢玠陳璘等。連破之。蓋秀吉。意帝封秀吉爲日本皇帝。及開璽書。只封爲日本王。故再逞毒於朝鮮。先是。秀吉無子。養姊子秀次三好爲子。賢而才。故使攝行關白事。後讓其位於三好。自稱大閤。至壬辰冬。嬖妾生子秀賴。有石田三成者。奸而多謀。搆間三好於秀吉。三好亡走高野山。爲僧。秀吉。卽所在賜死。內難甫定。而冦朝鮮之師久無功。疾疫相仍。故議和還軍。至是。再冦而敗。且秀吉屢興。土木之役。民不聊生。將有分崩之勢。秀吉時年六十三。老且病。秀賴蒙騃。不堪爲後嗣。戊戌五月。諸倭撤還。只留淸正等十餘陣於朝鮮。與家康等相議。復與朝鮮講和。而病革。托後事於家康。因賜秀賴之母。使攝政事。又使中納言秀家等。奉秀賴。居大坂。大坂形勢。比伏見尤勝。故使家康。領東諸將居大坂。以扞西諸將。使輝元。領西諸將居伏見。以備東諸將。竟以是年八月斃於大坂。燒骨於大佛寺。寺。秀吉所建也。傍有耳塚。周一百二十間。高五間。以埋朝鮮所獲人之耳與鼻。諸倭以次撤還。而淸正,行長。猶欲又謀入冦。未幾。淸正及於三成之難。行長戰敗死。八州歸於家康。而秀賴亦死於兵。豐臣氏無噍類。神宗皇帝。東征之擧。在朝鮮。爲再造之恩。在明朝。得君天下之體。嗚呼盛矣。

源家康。初以保科爲氏。改爲松平。系出淸和倭皇。六世。有賴義。以伊豫守行國政。六世孫義定。執國命。行關白事。九世至淸康。嘗宿僧寺。夢掌中生是字。人有占之曰是字。曰下人也。德化覃於天下之兆。自是。威武日增。至其孫家康而一統焉。遂名其寺曰是字寺。家康父廣忠早夭。家康旣孤。依於寶臺寺。寺僧。知其爲非常人。嘗抽籤祝於佛前曰。願使此兒。貴爲太守。家康在傍笑曰。大丈夫當止一州太守而已耶。僧益奇之。及長器量宏大。初據駿河府。見秀吉黷武。家康日治兵自守。秀吉屢攻不克。後遂與議和。羇縻之。秀吉旣統合六十州。而尙憚家康之爲人。而遂有北犯中國之計。自言我若爲中原天子。則當以日本專屬家康。家康笑而許之。秀吉遂出兵。犯朝鮮。自往名護屋。接應諸軍。家康不助兵。只遣使相問而已。秀吉旣不得志。淹病而還。遣人請見。於是。家康與壯士五十騎馳至伏見城。秀吉邀入臥內。握手極歡。出愛妾與之。時秀次已死。而秀賴尙幼。秀吉使之出拜家康。因托秀賴焉。又勸監國事。家康拜謝而歸。以其女。妻秀賴。秀吉死。秀賴立。驕虐日甚。其臣三成之徒。從而逢迎。葢欲使秀賴。失德失民。己自圖之。秀賴反以爲忠。又愚騃無識。羣下稍稍反之。時小西行長。實掌兵柄。所向無敵。三成。欲家康,行長。搆隙相圖。己從而制之。遂譖家康於秀賴。而私挑行長。行長遂擊家康。家康悉出所養精兵。合戰於關原。一晝二夜。行長大敗走。死於伊吹山。是謂關原之戰。亦稱慶長之役。慶長者。倭皇之年號也。倭人以爲。日本大戰。無過於關原。其次爲源義經一谷赤關之戰雲。家康長驅。至伏見城。三成軍敗。遂殺秀賴。三成等。盡滅平氏之族。一變秀吉之政。移居大坂。藏貨寶於地窖。秀吉之蓄積。旣億萬計。而大坂之廬稅,船賦,市肆之徵。皆委輸於大坂。大坂之富。甲於關西。於是。退處江戶。盡復源賴朝舊制。而加大之。有藤堂高虎者。言於家康曰。質諸將妻子。置之江戶。則治平之上策也。家康然之。築三重城。而自居內城。中城。環置各州太守府。使之窮巧極奢。不徒無禁。又自助費。外城。則士臣居之。又其外。商工庶人居之。又其外。爲濠而濠內樹柵。柵環五十餘里。廣開告訐之門。凡邸府諸守。沈湎奢淫。許令窮其慾。若有業文武。矜持自好者。謂有異志。被告訐。皆抵極罪。故諸州守多荒淫夭死。無令聞。無私交。其家臣。亦不敢私相問聞。又不敢私陳兵衛。在府。有近娼妓。生子女者。輒移入於江戶之邸。其就邸曰參府。之邑曰御暇。如子寅辰午申戌年某月。爲參府。則以丑卯己未酉亥某月。爲御暇。近則一年參府。一年御暇。遠則二秊參府。一年御暇。家康旣設計。以愚諸將。而躬行儉約。御衆以簡。久而安之。不敢少懈。雖拘管倭皇。而臣禮不廢。雖劫束諸守。而恩意不衰。終日閒居。上下無事。關東之食邑旣多。而又占佐渡之金穴。金穴。國中。只有一處。而獨關白主之。故國中無賦稅而國用充溢。金有九品。皆刻關白字標。周行國中。其精金則泉流於蘓杭及海中諸國。諸國之通商者。凡三十有餘。歲一朝於倭皇。旣老。三年一朝。後又五年一朝。又請面拜。許免朝覲。其官曰從一位。右大臣。任征夷大將軍。自稱淳和弉學兩院別當源氏長者。大明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倭皇僞元和元年統一。後十年而傳位。又九秊而死。贈正一位大政大臣。葬於日光山。立願堂。號東照大權現宮。生九子。第二子秀忠嗣。

秀忠襲位。丁未立。十七年而傳位。又四年而死。葬於三緣山。願堂曰台德院殿。子家光癸亥嗣。二十八年而死。葬於東叡山。願堂曰大猷院殿。子家綱庚寅立。三十一年而死。附葬於東叡山。願堂曰儼有院殿。子綱吉庚申立。三十年而死。附葬於東叡山。願堂曰常憲院殿。時物部雙栢。以文學進。而無所用事。子家宣己丑立。四年而死。附葬於三緣山。願堂曰文照院殿。時源璵。以文學進。致位執政。勸家宣請於倭皇。受王號。變服色。遵華制。不見用而竄死。子家繼壬辰嗣。五年而死。附葬於三緣山。願堂曰有章院殿。無子紀伊守吉宗。入嗣。

吉宗。家康第七子賴宣之子光貞之第三子也。爲人魁傑。爲紀伊守。多惠政。及承位。去王號。只稱關白。專尙武力。常手攜三十斤鐵杖。時自臂鷹獨出。執政原忠力諫。吉宗笑曰。民苟愛戴。雖獨行無害我者。民若叛怨。雖居鐵關。無能逃禍。卽賜絹㫌其直言。且勑獵人毋犯民稼。見諸臣衣錦。笑曰吾以綿布爲衣。亦足掩體。減死罪。蠲逋債。國人皆驩如也。先是。朝鮮使者。傳命。必陳兵而見。吉宗。則撤之曰。非所以接歡也。宴享例奏樂。吉宗曰。異邦之聲。不足悅耳。命廢之。丙申嗣。三十一年而傳位於家重。時年六十五。後幾年而死。附葬於某山。願堂曰有德院殿。子家重乙丑嗣。多病不堪任事。四年而傳位於家治。退居西御丸。稱大御所。後十二秊而死。葬於某山。願堂曰惇信院殿。子家治戊辰受傳位。而只稱攝行。己卯家重死。始卽眞。性安靜厭紛更。辛巳生子云。

應神倭皇十五年。百濟人阿直歧。進易經。孝經。山海經。皇子菟道雅。師事之。阿直歧又薦博士王仁。應神遣使請之。久素王命送。王仁。持千家文而至。道雅。又師之。儒敎始行。仁本漢高帝之後。有曰鸞鸞之後。有曰王狗狗之孫。爲仁。又爲難波皇子之師。作難波津歌。仁德寶祚頌。號曰歌父。又能察人相。預知大鷦鷯皇子之將爲倭皇。繼體時。百濟五經博士。段楊爾。王辰爾。高安茂等。來揚榷文學。敏達時。高句麗遣使。有鳥羽之書。羣臣莫能讀。王辰爾。照以日光讀之。葢烝鳥羽於飯氣。以帛印羽。則悉搨其字。

靈龜二年。有直備者。從唐使入學中國。該洽衆藝。歸國。賜姓吉備。勝寶四秊。以副使入唐。得太學釋奠之儀。始立太學。稽禮奠修器物。因本國語。作倭文二百字。刪定律令二十四條。

小野篁者。岑守之子也。淳和皇時爲文章生。官至相模少椽。天性博識。奏營學校於諸國。祀孔子及十哲像。令儒學盛行。後皆廢壞。只有下野學校。在於足利。先是。文武大寶元秊二月丁巳。始行釋奠禮。

垂水廣信。性質直好學。仕後醍醐時。倖臣亂政。上書諫不聽。遂與妻子耕於垂水。屢徵不起。著書。名曰嘉文亂記。凡六十五卷。延文元年卒。壽九十六。初廣信在京。與藤房卿。論學曰。朱晦菴之四書集註。前此六年。始來本國。我幸得之。深尊信也。今借子。子宜覃思。藤房之學。混雜儒佛。故卒不合。

藤原肅。字斂夫。號惺窩。京極黃門定家之孫。而爲純之子也。性聡明。於書無不通。祝髣爲浮屠。法名蕣。稱妙壽院首座。雖讀佛書。志在儒家。嘗慕中原及朝鮮。欲入大明。遇風而還。欲渡朝鮮。因師旅而止。朝鮮員外郞姜沆。來客於赤松氏。見斂大夫。加稱譽焉。日本儒者。惟讀漢唐註疏。而斂夫自據程朱訓詁。其功最大。家康聞其才賢。築室給米。俱辭不受。爲家康。嘗講貞觀政要十七史。獨與其弟子若州小將勝俊左兵廣通遊曰。日本將官。盡是盜賊。惟廣通有人心。通。桓武之九世孫。篤好六經。雖風雨馬上。未嘗釋卷。日本素無喪禮。而通獨行三年喪。篤好中原之制。朝鮮之禮。雖衣服飮食末節。必欲效焉。又得朝鮮五禮儀及郡學釋菜儀。督其但馬私邑。立孔子廟。製朝鮮祭服。率其下習祭儀。托寫六經於姜員外。潛以銀錢助之。以資歸路。林道春那波道圓崛正意菅原德菴松永昌三三宅寄齋之屬。皆出蕣首座之門。

林道春。姓藤原。名菊松丸。信時之子也。十四歲。作長恨歌。琵琶行抄解。遍讀四庫書。二十二歲。所經覽。凡四百四十餘部。受業於惺窩。而卒業於惺窩之高弟宋昌山。嘗讀春秋傳。惺窩寄書曰。古人讀春秋於羅浮。羅浮。不在羅浮。而在足下明囪淨幾之上。因號道春。爲羅浮山人。謁東照神君。神君問蘭多種品。屈原所愛。爲何。對曰據朱文公注。則澤蘭也。其所應對無礙。皆如此。其論理氣悉。從頓悟。嘗與朝鮮使者金世濂。論辨四端七情。歷事四主。爲儒臣皆得恩遇。葢東。武爲置太學頭之職。以處焉。明曆三年卒。年七十五。私諡文敏先生。從享神田孔子聖堂。著書百四十餘部。文與詩六十卷。號羅山文集。子恕。號鵝峯。孫信篤。號整宇。世襲太學頭。信篤子信充。信充子信愛。

木貞榦。號順菴。博學能詩。門人鳩巢。以理學名。源璵。號白石。雨森東。號芳洲。貞榦。欲變國俗。不剃髮。不火葬。從華制。言不行而流放以死。源璵。有才膚淺。遵師說而矜己傲物。亦見廢以死。雨森東。亦失所悒悒。終於馬州記室。林信篤與源璵。分門相角。信篤。溫厚愛人。璵。剛愎自用。欲奪林氏之權。由此而敗。

伊藤維禎號仁齋。嘗自稱自開門戶。以待學者。以孔子。爲第一聖人。則論語一書。實爲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而其第一字。是仁也。義以爲配。禮以爲輔。忠信以爲地。又非窮理之說曰。苟以窮理爲先。則雖不以德行爲後。然德行自不得不在後也。是所以有害於學問也。葢宗陽明而過高者也。著童子問三卷。又有語孟古義。語孟字義二書。行於世。當元祿之時。林道春之後進也。

物部雙柏。字茂卿。號徂徠。又號蘐園。陸奧州人。遊學四方。詩文。從李滄溟。王弇州。入體格奇健。其爲學。則得反己之方。而頗詆程朱。著論語徵。有詩文集百餘卷。葢雙栢。以奇偉特拔之才。受東武累世之殊禮。儼然爲八州操觚者之宗師。亦海外之傑士也。嘗以華音。先授韻書於其徒。然後授以他書。江戶之岡孝先。西京之播磨淸絢。大坂之永富鳳。長門州之瀧長凱。皆其徒之著名者也。雙栢之死。據今數十年。一國之人。波奔湍赴。稱爲海東夫子。其徒。有太宰純者。號春臺。文章。亞於雙柏。大坂。有留守友信者。號括囊。深斥伊物氏之說。筑前州。有竹田誠直者。號春菴。著四書疏林。主洛關之學。其子定直。號西溟。能繼家學雲。

藝文

編輯

詩文儒學之行於國中。葢自王仁及智藏弘法兩師而始焉。近者江南之籍。輻湊於長碕。家家讀書。人人操觚。夷風漸變。聖武天平七年。唐人晉卿來。始通文選爾雅。音孝謙天平寶字元年。命曰博士醫師。多非其才。託請得選。非惟損政。亦無益民。其講經生。三經。傳生三史醫生太素甲乙脈經本草針生素問針經明堂脈訣。天文生。天官書。漢晉天文志。三色薄讚。韓楊要集。陰陽生。周易新撰。陰陽書。黃帝金匱。五行大義。曆算生。漢晉律曆議。九章。六章。周髀定天論。幷應任用。推古十年。百濟國僧觀勒。進天文地理曆本遁甲方術書。欽明十一年。百濟國知藥色味者來。名曰王有陵陀。推古十八年。高麗僧曇徵來。通五經兼工丹靑知造紙墨及碾磑。崇峻元年。百濟國畫工白如來。文德時。百濟國河成。來日本。仕爲左近衛。善畵人物草木。後工畵者咸取法。桓武時。弘法速勢二僧。入唐。弘法傳受眞言秘密。速勢得筆妙。

天武第二子。曰大友。其弟曰大津。五言詩。肇於大友。七言詩。肇於大津。五言十句。肇於紀麻呂。七言長篇。肇於紀古麻呂。七言四句。肇於紀男人。人君詩。自天武始。釋氏詩。自智藏始。女子詩。自大伴姬始。如藤原肅。林道春父子。石川丈山。深草元政者。才學名世。大抵日本之人。聰明夙慧。四五歲能操毫。十餘歲。咸能作詩。女子之能詩工書者。甚衆。其善書者。曰嵯峨倭皇。曰弘法大師。曰但馬守橘逸勢。其畵者。曰巨勢金剛藤原隆能。曰宅磨爲遠。曰土佐經隆。曰如拙。曰周文。曰雪舟。曰小栗宗丹。曰長谷川等伯。曰狩野正信。曰元信。

聖德太子者。橘豊日之子豊日。卽用明倭皇也。在母胎中八月。能言聲聞於腹外。十二月而生。四月而言。八人奏事。一時能聽。故號八耳皇子。又叡明仁恕。故號聖德太子。與馬子大臣。同信佛法。誅守屋大連。時年十五。用明死。弟崇峻立。崇峻死。妹推古立。以聖德。爲太子。攝政。定十七。憲法十二位階。遣妹子臣於隋。遣犬上御田鋤於唐。製諸經疏。與馬子大臣。撰日本前代史。年四十九死。高麗沙門慧慈來。爲太子師。太子有大功於日本。百工莫不以爲祖師。忌日不吃肉。僧俗同然。

仲麻呂。或曰仲麿。船守之子也。靈龜二年入唐。時年十六。改名仲滿。慕中華。不肎還。改名朝衡。或曰晁卿。與李白。王維。包佶。相友。歷左補闕。後歸本國。遇風漂到安南。後復入唐。擢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終於唐。

平實時。性耽書籍。建書庫於金澤。貯倭漢書萬卷。儒書墨印。佛書朱印。押金澤文庫四字。爲日本學校之第一。諸國學徒羣集。

紫式部越前守爲時之女初名藤式部陪侍上東門院性聡敏。博觀和漢史籍。善歌詠。通佛書。入天台一心三觀血脈。撰源氏物語。其言效莊子之寓言。其中若紫之卷。詞言絶妙。故改賜名紫式部。後嫁左衛門佐宣孝。物語。本據源光公而作。故題曰源氏物語。

日本三部本書曰舊事記。推古二十八年。廐戶皇子。蘓我馬子撰。凡十卷。自開闢迄當代。古事記。元明和銅五年。萬安侶撰。自神代迄推古凡三卷。日本紀。安麻呂撰。自神代至持統。又有日本六國史。曰日本紀。三十卷。安麻呂撰。自神武至持統十一年。凡九百六十三年。續日本紀。四十卷。菅野眞道。藤原繼繩等撰。起文武元年丁酉。至桓武延曆十年。凡九十五年。日本後紀。四十卷。藤原緖嗣撰。起桓武延曆十一年。止淳和天長十年。凡四十二年。而全書今亡。只有抄略二十卷。幷纂一卷。續日本後紀。良房後春澄善繩等撰。仁明實錄也。起天長十年。止嘉祥三年。凡十八年。文德實錄十卷。都良香撰。起嘉祥三年。訖天安二年。凡九年。三代實錄。五十卷。大藏善行撰。起天安二年。訖仁和三年。凡三十年。其史又有吾妻鏡。

日本書籍不可殫記畧載聞見漫無次序塵刦記吉田氏著。新古今集。新敕撰集。藤正家著。續古今集。續後撰集。藤爲家著。新續古今集。藤雅世著。萬葉和歌集。竹取翁著。源氏物語。紫式部著。羅山文集。林道春著。太平記。玄惠著。元亨釋書。虎關著。桃蕊編。道宗著。天下白。漆桶居士著。經國集。島峯安世著。扶桑畧記。皇圓著。奧儀抄。淸輔著。朗詠集。公任卿著。諸經要文。親鸞著。選擇集。源空著。敎行信證。親鸞著。慕京集。源道灌著。彌陁經注記。曼陁羅抄。酉譽著。庭訓。玄惠著。安國論。日蓮著。甲陽軍鑑。高坂彈正著。法華經注。最澄著。硏心章。護命著。十住心論。空海著。金光明經注。仁王經注。無量義經注。最澄著。天台義集。義眞著。一乘要訣。往生要集。阿彌陁經䟽。大乘對俱舍抄。天台宗二十七疑問。惠心著。嘉文亂記。垂水廣信著。徒然草。兼好著。廣釋流義。宇多倭皇著。擧白集。滕俊著。大悉曇章。安然著。花傳抄。專慈著。小卷物大卷物秘傳抄。專好著。寶物集。平泰賴著。狂雲集。宗純著。歸命本願抄。西要抄。往生至要訣。證賢著。觀經䟽記。圓空著。愚禿抄。文類聚抄。親鸞著。立正治國論。日親著。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凝然法師著。律令。淡海公著。淨土源流章。凝然法師著。聖筆緣起。菅丞相著。諸經注釋。常騰著。無明抄。長明著。寶蓮華寺緣起。義敎著。蕉堅集。蕉堅語錄。中津著。民部省禮。淸麻呂著。峩草稿。月潭和尙著。僧寶傳。高泉著。四書疏林。竹田誠直著。童子問論孟古義論孟字義。伊藤維禎著。徂徠集。論語徵物部。雙柏著。和漢名數貝。原篤信著。和漢三才圖會。寺島尙順著。其纂書人。不可辨者。曰辨色立成。平家物語。淨琉璃著聞集。公事根源。奇異雜談。懷風藻。古今倭歌集。作者部類姓。氏錄。伊勢物語。和漢軍記。西宮記。耆婆萬病。圓天木集。枕雙紙。良材集。淸少納言。本朝食鑑。聖皇本記。谷響集。世風記。世彥物語。聽雨齋集。江家次第。四季物語。寂寞草。羣忌際集。寶積寺緣起。方角抄。神社啓蒙。風土記。帝王編年紀。一宮記。碧岩集。神仙傳。職原抄。大全大雙紙。義楚六帖。五鳳集。類聚國史。本朝文粹。鎌倉志。陸奧話記。人雲御抄。北條九代記。塵冢物語。懷中集。源平盛衰記。東鑑。奧州後三年記。神系圖緣起略。大和本紀。埃囊抄。八大童子軌。鎌倉大草子。法眼淨賀傳。瓜雅集。方丈記。智證太師年譜。卜部家說。圓應禪師語錄。安樂外記。萬代集。太神宮式。神名略記。神名帳。儀式帳。河海抄。春雨集松下集職員令王年代紀二水記駿牛繪詞辭世集。人羣集。棊經。築波集。犬築波集過去帳神伐卷性靈集。竹取物語。住吉舊記。鉤狐狂言。持名抄。熊野御幸記。熊野王子記。紀貫之集。續古事談。政事略。峯相記。二十二社注式。金玉集。玉葉集。東齋隨筆。明玉集。撰集抄。十訓抄。社說下學集。乾元二年記。源氏玉葛卷。六狀。榑桑文選。武刃兵術冊。𧙏中抄。訓閱集。諸神記。名法要記。正統紀。百練抄。其格式之書。曰弘仁格。弘仁式。貞觀格。貞觀式。延喜格。延喜式也。二十一代。和歌集者。凡二十一種。皆錄日本之歌詞。其餘書籍。壬辰入冦朝鮮。多掠取翻刻。

吉備。自作倭字通行。有創製者。有用中國者。而異義者。辻。街衢也。峠。山嶺也。梺。麓之俗字。槇。木密也。柾。偏傍俗字。樫。槲木也。榊。似樒木供神前。栬。秋月紅葉木之混稱。𣚭。鉤栗之俗字。椙。杉之俗字。栂。似椵堅實木。杣。入山斫木者。曰杣人。籾。俗糓字。糀。俗米糵字。鑓。鎗之俗字。鎹。兩頭尖曲釘也。今又用銯字。鏈。鞗之俗字。𦄻繰絲俗字。躮。父稱子也。聟。壻之俗字。鰯。海鰮之俗字。鱈。大口魚也。遖天晴也。迚。與雖然義同。俤。面影之訓。働。竭心力之訓。𬧧。敎禮訓法之小學。聢。決定之義。婲。整容皃者。謂婲。軈。與頓同訓。閊。否塞之義。以上。皆創製字也。殿。通俗相貴之曰殿。樣。尊貴之稱。灘。大洋之訓。沖。海遠於汀曰沖。雫。倭爲涓滴字。杜。陰森也。藪。竹叢也。萩。天竺花也。薄。倭爲芒字訓。椿。海石榴也。椹。杉檜之屬也。芝。小叢茂生也。枌。小片板葺屋也。樋。水竇也。轡。馬銜也。梶。舟柁也。俵。糓𥫱也。伽。伴人也。鯟。鮡鮎之屬。鰺。小魚名。鱧。海鰻也。䱧。倭以爲馬鮫。鰹。鮪之屬。鮎。俗以爲鰷。鮹。倭以爲章魚。鯣。鯗鱡也。鰤。鮪之屬。鱖。俗爲鮭。鰍。京師名眼白。鵜。俗以爲鸕鷀。扨。近於然字。𨑟。爲入滿之義。匂。俗爲香馥訓。觸。告示之義。掟。禁制敎令也。拵。與調同義。認。封書札。裹行李。皆謂之認。掽。凡材木米俵積層。皆曰掽。社。倭爲助語字。嘸。推量是非之詞也。抔。倭訓代用等字義。倩。與熟義同。遉。未忘本微讚之詞也。以上。中國字異義者也。

以呂波四十七字。本歌詞也。自以迄遠十二字。護命僧正作之。自和迄寸三十五字。弘法大師賡之。葢本梵字十二摩多。三十五體文。而統四十七字。其讀也。如歌。本邦。一切言語音聲反切。無不出此。或雲空海作。い以。ろ呂。は波。に仁。ほ保。へへ。と止。ち知。り利。ぬ奴。る留。を遠。わ和。か加。よ與。た太。れ禮。そ曾。つ川。ね禰。な柰。ら良。む武。う宇。ゐ爲。の乃。れ於。く久。や也。ま未。け計。ふ不。こ己。え江。て天。あ安。さ左。き幾。ゆ由。め女。み美。し之。ゑ惠。ひ比。も毛。せ世。す寸。

片假文。撮文字半傍作之。作者未詳。或雲吉備所造。參用以呂波字。以行語通情。國中男女上下。無不通知。イ伊。ロ呂。ハ半。ニ仁。ホ保。ヘヘ。ト止。チ○。リ利。ヌ奴。ル流。ヲ乎。ワ和。カ加。ヨ與。タ多。レ禮。ソ曾。ツ川。子○。ナ柰。ラ艮。ム牟。ウ宇。井○。ノ乃。オ於。ク久。マ也。マ末。ケ介。フ不。コ己。エ江。テ天。ア阿。サ薩。キ幾。ユ弓。メ女。三○。シ之。ヱ慧。ヒ比。モ毛。セ世。ス須。

神代文。字無傳。葢迄垂仁。託日本姬命。有神勑口授。至應神時。百齊文人王仁至。始用漢字。而吳漢兩音者。金禮信來留對馬島。傳吳音。表信公來筑前。傳漢音。是曰唐音。承和之末。正法師來。元慶之初。聰法師來。俱說吳漢兩音。凡儒書。多用漢音。佛經。多用吳音。大抵倭音。戛出於上齒上唇。初聲輕淸。終聲散揚。

神佛

編輯

倭皇之生。旣因神降國中。自稱神國。以倭皇爲神主。凡有一事。輒謂之神祐神禍。人旣篤信。而鬼得以肆其妖孽。伊勢神宮出。而國俗化之。其一曰聖女之神。卽豊鋤八姬倭姬兩神也。二曰聖母之神。卽神功後也。其他春日住吉等。種種名色。不可殫記。故雖三家之村。其一必神宮。其一必僧舍也。其事佛者。非悅其法也。以爲明神。而以神道奉之。人神雜糅。氣像幽陰。有事則受戒於神。事訖則告成於神。事敗則謂之神怒。不敢有尤人之意。亦莫有犯分干紀之志。閭巷男女。飯一飽。步一蹶。皆指謂神降禍福。其俗尙死事。勿論人之賢愚貴賤。能辨一死於可死之地。則立祠而祀之。至若才能技藝。生有令名。則死必立祠。倭皇之保僞號於數千年之久者。不過挾神道而已。父母忌日或不齊素。而神人之忌。切禁魚肉。六十六州。大小神祇總數。三千一百三十二座。社數。二千八百六十一處。神宮。二萬七千六百十三。佛宇。二千九百五十八。倭京。四百四剎。多名僧異跡。其徒世修之多。崇秩厚祿。與執政太守。抗禮。

住吉大明神者。伊弉諾尊。至日向小戶。因以生神。曰底筒男。中筒男。表筒男。同祭神功後。後擊三韓時。住吉神。現於海上。因祭之。住吉及玉津島神柹本人麿。又稱和歌三神。

天照大神者。地神五代之首也。神武造宅橿原。祀天照於內裏。左配天手力雄命。右配萬旛豊秋津姬命。

崇神。有女曰豊鋤八姬。好鬼神。築齋宮於伊勢州之多氣郡。其兄曰垂仁天皇。垂仁之女曰倭姬命。亦從姑。居齋宮。性神異。豊鋤。化而爲神。號曰太神。常戴在倭姬頭上。倭姬築機屋。其高八尋。織太神衣於其上。又名礒宮。天明倭皇之女。八千千姬。景行倭皇之女。五百野皇女。相繼入齋宮。國人謂之機殿機姬也。倭姬周行州國。著靈異。秊五百八歲。不知所終。其機殿。則天皇。代代簡一女。居之。無則擇諸王之女。居之。九月上旬吉日。臨河祓禊。始入齋宮。臨行。天皇手揷小櫛於皇女之額。俗稱之曰別御櫛。

春日四所明神者。武甕槌命。齋主命。天兒屋根命。姬御神也軍神者。武甕槌。經津主也。

敏達十二秊。百濟國日羅。與恩率。德爾等來。敏達。問擊新羅之策。日羅答以兵謀。恩率嫉之。潛使德爾。殺之。或曰日羅。以諸葛亮之兵法。及六十四陣。傳於聖德太子。日羅生時。倭人尊事之。爲大卽房。及其死也。尊祀。爲愛宕山權現守神。擲錢米求福者。輻湊神門。

紀伊州。有高野山。一名熊野山。傳言孝霝時。秦人徐巿。與其子福。乘舟。至紀伊州止焉。國人尊敬之。巿。尋死。福年一百八十而死。多霝異。國人立祠於高野山中。爲權現守神。或稱福。卽巿之改名。或稱巿之字。又稱福之孫。爲天皇。皆誤傳也。乾隆癸未。朝鮮書記元重擧。問倭儒龜井魯等。以古文六經。徐巿齎來否。答曰僕亦見歐陽公日本刀歌。然本國無此事。且國俗好誇矜。與貴國通使久矣。假使國有禁。必無不洩之理。且國中。今日尙不能眞知六經之貴。如其知貴。當與天下萬國共之。如不知貴。何必祕之禁之也。

大己貴命。素盞烏尊之子也。少彥名命。高皇霝尊之子也。二人。戮力一心。蒼生及畜産災異。定其禁厭之法。祀爲醫藥之神。大己貴尊。又爲百糓耕農神。和州三輪大明神。是也。

繼體十六年。梁司馬達等。奉佛而來。欽明十三秊。百濟送佛像經論。時聖德太子。與馬子大臣。同信佛法。守屋大連。摧破佛法。故太子誅之。以高麗沙門惠慈。爲師。講法華經。國人推爲佛家之棟樑。及至弘法無空。自中國還而佛法益行。自倭皇。下至閭閻。託名五宗。依持佛戒。繼徒各有職秩。名之曰外朝。故皆習筆札。釣名譽。以賺其職而已。其貴族之爲僧者。又皆流連於倡樓酒肆。有室家子女。

法道。天竺人也。經歷中華朝鮮。至日本當山。居焉。俗號空鉢道人。篙師藤井。載官租而過。法道。乞供。井曰此御廚精粳。不可與也。蓋飛鉢而請之。及問井語。鉢又飛去。船中之米。隨鉢而飛入山中。歷歷如鴈。井大驚。往謝。米又飛還船中。白雉元秊。召入宮中。

弘法大師。從勤操上人。授聞持法。號無空。入唐謁德宗皇帝。覲惠果和尙。留學三年。歸國。弘仁十一年。賜號傳燈大法師。常立水上。有童子。書龍字於水上。而字不亂。弘法曰何闕右點。童子曰。和尙加焉。爲加點。則字化眞龍而去。

親鸞。本姓名。藤原範宴。從源空上人學。法名綽空。九條關白。托源空。求得上足弟子爲女婿。源空。薦綽空。遂妻玉日姬。生四男三女。後得菩薩神通之法。後人稱爲親鸞聖人。日本之有在家僧。自親鸞始。

俊芿。飽田郡人。入宋時。寧宗慶元五年。登天台受禪。要於徑山寺。嘉定四年。還國。齎來佛經。凡二千一百三卷。唐禪日大師所畵十八羅漢像。

蕉堅道人中津。字絶海。入大明。高皇帝召問法要。奏對稱旨。因命賦熊野祠詩。卽對曰。熊野山前徐福祠。滿山藥草雨餘肥。至今海上波濤穩。萬里好風須早歸。帝賜和曰。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應肥。昔時徐福浮舟去。直至於今猶未歸。

日本名僧。指不勝屈。而其入中原問道者。亦多。至若傳教大師最澄。唐德宗貞元間入。弘濟法師奝然。謁宋太宗。開基大師榮西。宋孝宗乾淳間入。聖一國師新圓。宋理宗端平間入。大應國師紹明。宋咸淳四秊入。隱元上人隆琦。明崇禎六秊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