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熔爐

——北京部隊四好連隊標兵某部五連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調查
《人民日報》通訊員 《解放軍報》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聯合調查組
1971年1月2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五連,是一個久經考驗的英雄連隊。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緊跟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副主席,轉戰南北,屢建戰功。這個連隊先後榮獲「四平戰鬥模範連」、「抗美援朝英雄部隊」等六次光榮稱號。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一九六○年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批准、林副主席親自主持制定的軍委擴大會議決議的發表和林副主席號召開展創造四好連隊運動以來,他們努力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連續十年被評為四好連隊。

五連創四好的經驗很多,最根本的是以兩個「決議」為武器,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建軍路線,堅持不懈地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使一批批普通青年迅速成長為忠於毛主席的好戰士。他們在連隊,處處按毛主席建軍路線辦事;到三支兩軍第一線,積極帶領群眾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復員到地方,又成為傳播毛澤東思想的紅色種子。

堅信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巨大威力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五連從鬥爭實踐中深深認識到,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是這個大學校最重要的任務。他們緊緊抓住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這個根本,堅持這個方向,不斷促進了連隊革命化、戰鬥化建設。

一年深秋,五連到一個山區開荒,要在結着薄冰、長滿雜草的沼澤地里挖樹根、造水田。幾百畝荒地必須在大雪封山前開墾完。頭幾天,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荒指標卻沒有完成。怎麼辦?這時候,三排長董華書認為草根深、樹根硬,要把開荒指標搞上去,必須先把工具磨快。他買來了手電筒,白天鼓勵戰士加油干,晚上打着電筒磨斧頭、鎬頭和鍬頭。二排長伍太林的做法相反,他帶領大家聯繫思想實際,活學活用「老三篇」。開頭半個月,三排靠「三頭」好使,完成任務暫時領先,二排一時沒有趕上來。這時,二排長沒有因為一時落後而動搖,繼續領着大家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過了一段時間,三排由於只抓「三頭」,放鬆了政治思想工作,開荒進度漸漸慢下來。二排越學習毛主席著作,大家熱情越高,幹勁越大,開荒進度越快,躍居全連第一。黨支部用這兩個排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結果教育全連,引導大家更好地帶着問題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用政治統帥業務,用革命統帥生產。這樣,幹部戰士提高了覺悟,得到了鍛煉,開荒任務也提前完成了。

一九六四年,個別連隊在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羅瑞卿颳起的「大比武」妖風影響下,拼湊了一些「技術尖子班」。五連卻堅持了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有一次進行游泳比賽,「尖子班」的人都是經過較長時間游泳訓練的老手,五連上場的是政治思想好、作風過硬而游泳時間不長的九班。比賽前,五連黨支部組織九班戰士學習毛主席關於政治是統帥,是靈魂的教導,重溫兩個「決議」,要他們比思想,比作風,比勇敢。一下水,「尖子班」由於技術好,很快領了先。可是,在逆流往上游時,由於水冷、流速急,在考驗戰鬥意志的時候,「尖子班」有的戰士堅持不住退出了比賽。而九班的戰士高喊着「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精神抖擻,英勇頑強,排着整齊的隊形,游到終點,取得勝利。另一次是賽刺殺。比賽中,五連同志遇到一個連續刺敗了幾個連隊的「尖子」。五連黨支部決定讓學習毛主席著作好,思想、作風過硬的戰士張殿瑞上場。剛一交手,張殿瑞輸了一槍。但他把比賽現場當成比思想、比勇氣的戰場,發揚了頑強的戰鬥作風,一個突刺,刺中了那個同志,贏回一槍。那個同志輸了一槍以後,覺得面子不好看,信心開始動搖。而張殿瑞卻越戰越勇,又一個中心突刺,贏了第二槍,結果以二比一取勝。

許多生動的事例,使五連深深懂得了千條萬條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是第一條的道理,越來越堅信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巨大威力。他們從實踐中體會到,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是連隊建設的根本,抓住了這個根本就出勇敢,出智慧,就有了最大的戰鬥力,就能出色完成各項任務。如果丟掉了這個根本,搞訓練,只抓刀槍;搞生產,只抓稻秧;搞施工,只抓土方,就會偏離毛主席的建軍路線,滑到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的泥坑中去。

堅持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在群眾鬥爭中產生的,是在革命大風大浪的鍛煉中成長的。」五連遵照毛主席的教導,把三大革命運動的實踐,當作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好課堂,在鬥爭中刻苦地讀毛主席的書,在鬥爭中認真改造思想,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貫穿於執行各項任務的全過程。

幾年來,他們每接受一次任務,首先考慮和研究的是怎樣通過執行這次任務提高指戰員們的階級鬥爭、兩條路線鬥爭和繼續革命的覺悟;執行任務過程中,他們大抓狠抓活思想,不斷用毛澤東思想回答和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引導大家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主觀世界;完成任務後,進行總結評比,既看物質成果,更看精神成果,組織大家總結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的經驗和體會。

一九六八年春,五連接受施工任務。當時,時間緊,任務重,氣候寒冷,指戰員又不懂技術。在這種情況下,黨支部首先抓的不是技術、指標、土石方,而是先組織大家學習兩個「決議」,進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的教育,使大家明確政治與業務、革命與生產的關係,然後向全連提出要求:(一)把工地當作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課堂,鬥私批修的戰場,自覺錘鍊忠於毛主席的紅心;(二)施工中培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鍛煉艱苦奮鬥的作風;(三)胸懷全局,立足本職,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圓滿完成施工任務。

在施工過程中,黨支部大抓狠抓活思想。有的同志在天寒地凍的情況下,產生了畏難情緒,支部領導成員和他們一起學習毛主席關於「什麼叫工作,工作就是鬥爭」等教導,帶領大家參觀駐地貧下中農學大寨,戰天鬥地的英雄事跡,激發了大家艱苦奮戰的革命熱情。當工程進入架橋梁、修涵洞的緊張階段,有的班只抓施工,不注意抓人的政治思想工作,黨支部便組織他們學習毛主席和林副主席有關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論述,和他們一起討論:連隊打勝仗靠什麼?個人成長進步靠什麼?引導大家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更好地堅持「天天讀」,自覺地鬥私批修,用思想革命化帶動施工任務的完成。這樣,就使戰士們把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結合了起來。

施工任務完成後,黨支部組織全連層層召開講用會,採取「三看」的方法,即:一看完成任務靠什麼作動力,二看幹部戰士思想覺悟有那些提高,三看通過施工是不是進一步紮下了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根子,認真總結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的經驗,使大家既看物質成果,更重視精神成果;既比任務完成多少,更比思想進步。在群眾性總結的基礎上,連里又樹立了一批思想紅、作風硬的標兵,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五連黨支部認為,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貫穿於執行各項任務的全過程,就把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統一了起來,把抓思想和抓任務統一了起來,用一好帶動了三好。這樣既能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又保證了各項戰鬥任務的完成,使連隊建設全面發展,戰鬥力不斷提高。

五連在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過程中,注意從點滴着手,談一次心,進行一次表揚、批評,都把着眼點放在搞好人的思想革命化上。有一次,連里發動各班開荒種菜。大家勞動熱情很高,有的同志主動用節餘的津貼費買鍬、買鎬,連里認為這是關心集體的表現,進行了表揚。不幾天,買工具的人越來越多,連里又進行了表揚。可是,兩次表揚之後,暴露出新的問題。有的同志把買來的鍬,刻上自己的名字。六班買鎬最多,勞動不願同別人合作。為什麼表揚好人好事還會助長「私」字呢?黨支部進行了調查,發現在買鎬後面有三種不同的想法:一種是不圖名,不圖利,一心為集體;一種是隨大流,認為別人買了,自己不能落後;還有一種是圖表揚,爭第一。這使黨支部認識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滿着兩種思想的鬥爭,表揚好人好事要把政治擺在第一位,真正達到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目的。以後,他們在表揚好人好事時,先調查研究,既了解事跡,又弄清思想,然後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同志大力宣揚,對帶有私心做好事的,則耐心教育幫助,引導他們破私立公,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五連在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過程中,還注意根據每個戰士的不同情況,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對先進戰士,黨支部總是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他們,讓他們防止驕傲自滿情緒,緊緊跟上飛躍發展的革命形勢,先進更先進。對後進戰士,他們懷着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看主流,看本質,過細地做工作,促進後進戰士由後進變為先進。他們說:我們多幫助一個階級兄弟進步成長,就會多一個捍衛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哨兵,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多一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戰鬥員。

堅決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的影響斗,同各種錯誤思想斗

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正確的政治的和軍事的路線,不是自然地平安地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是從鬥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五連體會到,要堅持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就必須不斷地同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的影響斗,同各種錯誤傾向的干擾斗,同自己的私心雜念斗。

有一年,一個後進戰士服役期滿了。老兵退伍時,有的同志提出讓他和其他老兵一起復員。這件事在連里引起了爭論。有的認為,這個戰士走了,連里可以卸下一個「包袱」;有的不同意這樣做,他們說:連隊是一個大學校,我們要擔負起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這個光榮職責,如果把這個戰士當「包袱」推出去就是最大的失職。黨支部認為,這決不是一般的爭論,是關係到執行什麼路線的問題。他們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關於「人民解放軍應該是一個大學校」的教導和兩個「決議」,批判了錯誤思想,使大家進一步提高了執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狠抓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自覺性。在黨支部的幫助下,這個戰士進步很快,成了五好戰士。

另一次,五連由生產轉入軍事訓練。上級問他們需不需要補充人?連長一聽很高興,要求多來人,多來技術骨幹。不久,上級派來了十五名戰士,連長看到他們技術不過硬,又想請示上級把人退回去。黨支部以「這十五個同志該留還是該退?」為題,發動大家學習討論。在學習中,連長認識到自己受了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的影響,他聯繫這件事,狠鬥了頭腦中的非無產階級思想,提高了執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的覺悟。他和黨支部其他同志一起,從政治上關心這些新來的戰士,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年終,這十五名戰士,多數人成了五好戰士。

在提升幹部、選拔骨幹上,也常常反映出兩種思想的鬥爭。有一次,黨支部對提不提班長陳茂美當幹部的問題,展開了一場爭論。陳茂美出身貧農家庭,入伍後刻苦地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覺悟提高很快,入了黨。支委會上,多數同志同意提他為幹部,可是有的同志卻認為,陳茂美文化水平低,軍事技術不過硬,提拔他當幹部怕前途不大。究竟應該提拔什麼樣的人當幹部,這是關係到連隊建設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大問題。黨支部再次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關於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五個條件,重溫兩個「決議」,深入討論「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應當以什麼為標準」的問題。大家經過學習討論,一致認識到,一定要用政治第一的標準看人,這樣才能選拔出堅定地執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的好幹部。陳茂美被提拔為幹部以後,處處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自覺地帶領戰士沿着毛主席的建軍路線不斷前進。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鬥爭,五連黨支部執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的自覺性越來越高,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這個根本抓得越來越牢。

堅信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發動群眾抓根本把方向

編輯

毛主席教導說:「只有領導骨幹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便將成為少數人的空忙。」五連能夠堅持把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擺在一切工作首位,除了因為有一個堅強的領導班子以外,還因為充分發動了群眾抓根本把方向。

十年來,五連狠抓了兩個「決議」的學習。新兵入伍,要學兩個「決議」,講革命傳統;執行任務前,要學兩個「決議」,講革命傳統;總結工作時,也要學兩個「決議」,講革命傳統。總之,通過各種時機、各種形式,不斷提高幹部戰士執行毛主席建軍路線的自覺性,因而在全連出現了「人人抓根本,個個把方向」的生動活潑的局面。

一次,五連新調來一個指導員。這個指導員到來以前思想上曾有個包袱,認為五連是多年的四好連隊,怕搞不好難以交代。這個指導員到五連以後,在黨小組會上談了自己的活思想。黨員們尖銳地向他指出:「指導員應該是連隊思想革命化的帶頭人,有了私心怎麼能用毛澤東思想教育別人呢?」這位指導員聽到批評以後,臉上火辣辣,心裡卻是熱乎乎的,深為戰士們這種高度關心連隊革命化建設的精神所感動。他以「老三篇」為武器,狠鬥了私心雜念。在以後的工作中,他狠抓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工作,使連隊革命化、戰鬥化建設越來越好。

戰士們在連隊是這樣,遠離連隊單獨執行任務也是這樣。一次,八班到外地執勤,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班長只重視抓任務,放鬆了「天天讀」,談心活動也少了。戰士們立即向他提出批評。戰士劉雙理等連續三次給班長提意見。第一次,他和班長一起學習兩個「決議」,回憶班裡創四好的經驗教訓,使班長認識到只抓任務不抓人的思想革命化是錯誤的,加強了對「天天讀」的領導。劉雙理想:班長放鬆了「天天讀」是有思想根源的,不幫助他把思想根子挖出來,說不定以後還會重犯。於是,他又一次找班長談心,幫助班長挖出了「怕完不成任務四好砸鍋」的私心雜念。這時,劉雙理又想:班長的教訓對其他同志有教育意義,就第三次找班長,幫助他認真總結經驗,並建議在全連講用。班長接受他的建議,在全連作了講用,使大家受到一次活的教育。

有了這樣一大批關心連隊革命化、戰鬥化建設的戰士,連隊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的工作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五連在前進。現在五連正在遵照毛主席關於「一分為二」的教導,在成績面前找差距,在讚揚聲中找薄弱環節,加速革命化、戰鬥化建設。他們決心把已經取得的成績作為繼續革命的新起點,永遠沿着毛主席的建軍路線勝利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