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先生文集/卷十七
雜著
編輯寒泉語錄
編輯庚戌五月初二日己巳。謁陶庵李先生於寒泉。先生曰記昔先尊丈。每稱君有才。未知讀書幾何。聖周歷擧幼時所讀書而告之。因遜曰卷數雖多。皆不過備例讀過。殆無異於初不經眼。何足道哉。先生曰雖然兒時所讀。乃根本耳。因問兒時讀過之後。有再番整理者乎。對曰數年前讀大學。昨年讀小學。今方讀論語纔謝第一卷。然亦皆若存若亡矣。先生曰讀書亦非一端。未知所志何在。對曰天性庸拙。只得依本分做些功夫。至於外面華靡之習。非惟不願。亦有所不逮也。然所謂本分功夫。亦易間斷難接續。甚覺不快活矣。先生曰此固難矣。然一向只管說難字亦不可。朱子甞曰吾十五六時讀孟子。至堯舜與人同類。其喜不可言。晩來始覺其不易。蓋少年氣銳之時。見這等話句。其心便自以爲吾亦可以至於聖人。其喜樂之心。實有不可勝言者。及乎晩年經歷之審。然後漸覺其不易。今君妙年志銳。正當以喜不可言意思。自奮而自勵。不可遽說難字。以自沮作聖之志也。因諷誦喜不可言四字。反覆贊歎之曰。豈不好乎。聖周曰小學題辭培根達支。雙峯註語。終似未穩。集說小大學之雲似長。未知如何。先生曰吾則以雙峯說爲得。蓋上句旣言建學立師則小大學之意。已自分明。不必更以培達分屬。且小學則固可謂根矣。大學豈可謂之支乎。曰若以培根之根爲性則性是無形底物。所謂培之者。若何以用力耶。先生曰孟子曰存其心養其性。養性正培根之意也。此亦不可乎。且此篇自是論性底文字。故必以培達分屬如右。然後方益有味。須更思之。又曰擴而充之。卽達字之意也。聖周曰心經贊好樂忿懥一句。終似有病。七情乃心之大用。豈可專屬之人心乎。有一朋友解此段曰。旣雲生於形氣則耳目口鼻之意。已在其中。繼而曰有好有樂者。蓋曰生於形氣者之中。有好焉有樂焉雲爾。正是揀形氣邊好樂忿懥而爲言者也云云。如是看得則似無病。然太近牽合。西山本意。未必其如此耳。先生取心經默究良久曰。如此看則果似無病。然恐非本意也。聖周曰中庸費而隱費字。乃廣字之意。先儒多以費字作著字意看。未知如何。先生曰世人或以費字作器看。此則大段失之矣。聖周曰學而首章程子下說。或以爲就行處說如何。先生曰非也。旣曰將以行之則其以學歸之知者明矣。然專歸之於知而遺卻行一邊則太覺孤單。顔子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者。屬乎行。虞書惟精屬知。惟一屬行。蓋雖未至於行事上。而其守而不失處。便不害爲行。以是例之則所學在我雲者。雖未至於踐履。而旣曰在我則亦不害謂之行矣。如是爲說。恐差完備矣。因曰聖人之所以爲聖人。不過一熟字耳。深味熟字。其意味無窮。豈不好乎。聖周曰朱子與林擇之書曰滿腔子惻隱之心。腔子外是甚底云云。此語何以爲答耶。先生曰此出於節要第幾卷耶。對曰出於別集矣。先生取其卷微吟數遍。還問余曰曾已下語否。對曰天地生物之心。充滿兩間。惻隱之心。卽非別件物事。乃生物之心之在乎人者耳。然則腔子內則喚做惻隱之心矣。腔子外則便可喚做生物之心矣。然此特以在天在人而二其名耳。其實一而已。先生尋思少頃曰親切矣。然語脈間差欠彰。若曰腔子內外都是惻隱雲則益切要矣。聖周曰其義則無異矣。先生曰然矣。只是語差明切耳。
十七日甲申。自京還。復歷拜陶庵。先生迎謂之曰。在京累日。與在鄕時意思何如。對曰頗覺不佳矣。先生曰然。欲做實工則當在鄕莊靜處。不可埋頭於紛華波蕩之地也。近來京華士子。有志於此事者間有之矣。而鮮能終焉者。京之害也。因問朝廷消息曰朋黨自古不能免。蓋旣有陰陽則不能無邪正。旣有邪正則不能無朋黨。此必然之勢也。但世俗偏論二字甚不好。去此二字而只以邪正論之可也。朱子曰惡朋黨而欲去之者。往往亡人之國。然則去固難矣。亦何必去爲哉。但卞其邪正。擧措惟明。則自可見眞蕩平矣。又曰當今世衰道微。正是多讀孟朱書之時也。如尤翁所樹卓絶。豈不益可爲當世法也。仍言士子媕婀之弊曰。近來固多有向學者矣。第吾道之晦塞已極。故學者視若羞恥事。人或指目則必極意諱避。自以爲外不拂於流俗。而內獨省其身心。然安有外面推匿而內能堅固者乎。是故遂至於渙散滅裂而不能收拾。擧世皆然。良可歎也。夫士子之談學。如農夫之談耕。顧何所羞恥哉。人雖嘲笑。人自非耳。吾何與哉。如是立志。堅守不撓。然後方可以有成矣。又曰學者先須立志。志立然後功乃成。若志不立而只勉強爲之則雖有志。終於解散而已矣。如俄者所言學者之病。亦坐於志不立耳。志苟立矣。安有此弊哉。因問君諸從兄弟中有向學者乎。對曰有一二人。而亦爲科業所累。不能著實做功矣。曰尊從氏冕周亦有意於此事否。觀其氣質。似有才氣。然否。對曰才氣則少。只是從容耳。先生曰從容固好。然近來之弊則多出於從容。此甚悶事矣。君則自量氣質如何。以吾所見。似長於明悟。似當益讀小大學矣。對曰聖周氣質柔弱。短於振作。此爲可悶矣。仍曰近來剛果者絶少。此似由於氣運之所驅。而道之所以不明不行。恐亦由於此矣。先生曰誠然矣。思索如何。對曰心力甚弱。遇難窮底義理。少加尋索則心力便竭。不能直窮到底。此最可悶。先生曰卽此言可以知其甞用力於思索矣。如此之時。若一向不住則必生病。須宜馴養。不可過苦也。宋明欽與君爲姨兄弟間否。對曰唯。先生曰此君甚夙成矣。其弟則太費力於詩文。甚可悶也。然亦坐於未見大者耳。苟見大者。安用是區區者爲哉。仍問曰君則能免此弊否。對曰幼時好之矣。今則自謂幾盡鋤絶。然亦安保其更不萌作乎。先生曰詩文亦出於名字。名欲最難治。君則如何。對曰此誠難治。豈敢自謂無之乎。但氣質卑縮。故自然外物紛華上分數差輕。不至於甚矣。先生曰吾之所問。非指此也。如今人做學。有全然爲名者。昔年溫幸時。黃江被召。朝廷諸論。或曰赴召爲宜。或曰不緊。卽今領相亦在座。仍曰人之爲學。先須問相。次問八字。然後爲之可矣。衆問其故。曰如黃江丈德固尊。亦其相法甚好。故致得如此大名。如李洗馬其勤苦篤實。人所共知。而相甚不好。故至老僅得一命。此豈非明驗乎。吾笑曰如令公學問。眞所謂利學也。滿座大笑。洪公之言固是世俗戱談。如使學者胷中少存此等意思。則豈不大害於道乎。對曰此固難保其無之矣。亦豈至於全體如此乎。先生曰君之資質甚美矣。更願著實努力也。吾從弟維志甚不拙。故每於功名上。留卻意思。余每戱而戒之矣。聖周曰朱子以賤名撿斥蘇氏。未知名撿之名是何名乎。先生曰此名字字義。以名敎之名看似好矣。因曰論語二十篇。只是爲己二字蔽得了。君試點得來。儘無一大文不是爲己意思者矣。因贊歎不已。聖周曰聖周讀論語第一卷殆近半年。以朱子讀書法觀之。雖未爲失。而第念歲月有限。如是遅滯。一生能讀幾卷書乎。先生笑曰詳君語意。似有世沓底意思矣。苟能於書深味而有得焉。則便自有不忍離底意思。苟能有不忍離底意則雖強欲草率讀過。自有所不能矣。今君不能無泄沓者。正恐於不忍離底滋味。或有所未盡咀嚼也。然自謂優遊厭飫而遂浸浸入玩愒邊去者。亦是近來通患。此則不可不猛省也。聖周曰先生平昔讀書之序願聞之。未知費了幾年。畢經書之功乎。先生曰歲久之事。未能詳記矣。但近來思之。循環迭讀。不如逐一痛讀之爲愈。如讀一書。須先將第一卷無數熟複。使其意義脈絡。浹洽貫通。無復可讀。然後始及第二卷。一書盡讀。如是然後始換他書。如此則似大段有力。勝於循環讀過。猶置餘地者耳。臨別先生謂之曰京華士子。有志於此事者。余亦多見之矣。然年少而博學如君者。亦未易多得。第長處反易成病痛。蓋讀書惟虛心平氣。然後可得聖人本意。若以前日所知者。先爲橫著於胷中。幾所看書。以是爲主。則其弊必至於驅聖言以從己意。幸須盡忘前日所知。使胷中空蕩蕩地。如後生蒙學者然。然後方可以有得矣。因擧程子不可自足之語而曰此語甚好。如顔子聖人也。曾子猶稱其有若無實若虛。可見其德量之宏大也。然所謂有也實也。亦是以曾子稱顔子故云爾。若顔子之心則只是自知其無而已。虛而已。聖人猶然。況後生初學。豈可自矜其才。而遽生自足之心乎。須益加勉旃。毋或少生此心。必以第一等自期。以毋負區區期望之意也。又曰吾之所以必以此語奉䂓者。意非偶然。更須努力。毋忘今日之言。余謝曰敢不早夜佩服。先生曰近思錄程子語知性善以忠信爲本。此先立其大者雲者甚好。須深體之。
甲寅八月。往拜寒泉。先生問中庸註跡雖未形。幾則已動。釋莫見乎隱。人雖不知。己獨知之。釋莫顯乎微。公亦如此看否。對曰上文釋獨字。以人所不知己所獨知。而隱與微皆獨也。今於此若分釋如敎則與上文不相應。愚意統釋恐是。先生沉思良久曰君言是矣。跡雖未形雲者。於事字似有礙。故甞欲分看。然善觀之則亦自無妨矣。仍曰神之格思此神字。只以祭祀之鬼神言之否。抑統指凡鬼神否。對曰此承上節而言。似專指祭祀之鬼神矣。曰吾則以爲統言。詩之本意似亦如此矣。〈按詩註曰鬼神之妙。無物不體。其至於是。有不可測云云。陶菴說恐是。周頌敬之詩曰敬之敬之。天惟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玆。其意亦與此詩同。〉聖周曰游定夫讀西銘。渙然不逆於心曰。此中庸之理也。西銘中庸所以同者。願聞其說。先生曰此只以首節看。已自分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天人上下。只是一理。西銘所謂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亦是此意。推此以往。無不皆然。若游氏者可謂善讀書矣。聖周曰鳶飛魚躍。程子以爲與有事勿正之意。同活潑潑地。願聞其說。先生曰鳶而必戾於天。魚而必躍於淵。乃不容人爲而天理自然流行之妙。有事勿正之間不容一毫私意。而天理自然流行。正亦如此。然此等說。只當默會。未可以言語求也。聖周曰朱子謂鳶飛魚躍。與禪家綠竹黃花之說同雲矣。先生曰固然。然鳶魚乃活動之物。比花竹尤好看矣。聖周曰中庸十八章註。推己以及人。尤翁答農巖書。以爲專指父母之喪上下同之者。此言如何。先生曰吾亦甞如此看矣。聖周曰愚意恐不然。蓋詳其文勢。所謂推己及人者。正所以緫結上文。今若以爲專指父母之喪則未論義理。文勢亦似不成矣。因誦己意〈見庸義十章。〉曰如此看似好。未知如何。先生遽曰此說甚好。愚之前見果誤無疑。聖周問三知三行與三近高下淺深之說。仍誦己見。〈見庸義二十章。〉先生曰得之。行之者一此一字。或以一二之一看。或以純一之一看。君則以爲如何。對曰以承上文五與三而言。恐常以一二之一看矣。先生又問從容中道與不勉而中。意不疊否。對曰據章句不待思勉而從容中道則從容中道一句。是揔說不勉不思兩句。古人文字如此者多。恐未必疑。曰然矣。
玉溜講錄
編輯序
編輯益欽問以著大學之明法。連上因小學之成功一句讀之。則終覺意倒而不成語。愚故欲看作此篇所載之法。卽是古者敎人之時。因小學成功。著大學明法云云之意。而著字看作敎者開示學者之意如何。聖周曰因者蒙上之意。蓋以敎人全法言之。須先言涵養意思。而後言格致誠正。乃成次第。今此篇乃畫自格致上起。而不言涵養者。蒙小學之敎也。成功二字不必泥看。若以敎者開示之意釋之。則雖若可通。而終覺未妥帖。且敎者之事。上文旣詳言。而於此又複言之。不亦疊乎。
經
編輯聖周問大學之道之道字。恐當以法字義看。蓋此不過學之道。與道體之道自別。末章君子有大道。朱子以修己治人之術釋之。亦可見矣。或問所謂其道則一而已此道字。只泛言大小一理之意。不可引之以證此明矣。但則近道矣之道。似應章首道字。而與法義覺不同。未知當如何看。文欽曰大學之道。其重在大學上。道字是帶說則恐當以方字術字意看則近道之道字。單擧道字。或問之意又如此。恐當以道之本訓看。不必拘於照應也。聖周曰近道之道。終難與篇首道字相通。所謂不必拘於照應者良是。
文欽問旣說三綱領後。似當卽說破八目。而就中間卻先說知止一段何歟。聖周曰大學之大間架有二。明德新民。以體用爲間架。知止能得。以知行爲間架。明德新民爲經而知止能得爲緯。二者備而爲學之大綱擧矣。故其下卽以本末始終結之則已成一部大學矣。八者之目。不過就其中詳說之耳。是以章句釋八目。必雙擧明新與知得而言之。其意可見。今若只言首三句。而無知止一段。則無以見明德新民。所以止至善之由。而非所以提挈綱領。托始啓端之意。格物致知之說。亦無來歷矣。大抵聖人說話。不費安排。而自然親切圓確。委曲精明類如此。熟復詳玩。其味無窮。三綱後卽繼以八目則語意氣味。大段侷促。
聖周問明德與心亦有分別耶。明德註雲虗靈不昧。以具衆理應萬事。孟子註釋心字。亦云人之神明。所以具衆理應萬事。二者之釋。似無不同。未知如何。明欽曰心固有偏言者。而若明德者。合理氣之全體而言。猶言良心本心仁義之心。不可專屬一邊。今先究本心與偏言之心同否。則明德與心。可默而識矣。仲思欲以孟子訓心之辭與訓明德者。證明其同。然彼則偏言其所以具所以應之能也。〈其下卽言性其所具之理則可知其偏言之心矣。〉此則兼言其所具所應之實也。其辭雖同。而所指自別矣。聖周曰更詳古人言心。有合理氣而以全德言者。如本心仁人心之類是也。有單指氣而對性言者。如靈底是心實底是性之類是也。蓋心字占地濶。全言單言。俱可謂之心也。若明德則元初立名本指其全德。其單言氣者則不得謂之明德也。愚於前日。只知心與性之可分理氣。而不知其可分理氣者。正是單言之心。而全言者則不可分屬乎氣也。〈今以本心謂之氣則不成說話。〉只知明德之爲心。而不知單言之心不得謂之明德也。〈如曰明德爲氣性爲理則亦不成說話。〉是故非不知明德之難於分屬。而互相牽連。終未能明白區處矣。今因講說之詳。而得祛其積年疑欝。豈勝大幸。但盡心之心。正是統言其全體大用者。〈大學知至章雲吾心之全軆大用無不明。盡心之義正如此。〉故集註亦以具衆理應萬事釋之。其曰性其所具之理者。言所謂性者非他也。卽心中所具之理雲爾。蓋就其全體之中剔出而言之耳。不可以此而疑盡心之心。亦爲對性之心也。且能實云云者。終似牽強。未知如何。能相曰二公之論。所以究極於心與明德偏全之際者。可謂明覈矣。至於盡心之心則只觀孟子盡其之言。而可見其非對性偏言之物事也。明欽曰性與知覺。本渾融而無間。故言心之體用而性情在其中。言理之體用而不離乎心。然致知或問謂妙衆理宰萬物者。主知覺之良能而言也。明德章句謂具衆理應萬事者。包性情之實德而言也。其爲全體大用則同。而所指各異。甞疑盡心亦知至之別名。故欲主知覺而言。今以本文存心二字推之。不當爲偏屬之心明矣。
聖周問士能每謂心之本體。有淸濁粹駁。而明德則無分數。以未發言之。虛明氣象。聖凡皆同。心氣本色。聖凡絶異。果如是說。是所謂明德者。不過未發時依俙光景而已。而此心之實體實用。皆不干於明德耶。抑所謂無分數者。只指明德之氣象。而明德之實體則有萬不同雲耶。然則章句所謂復其初者。只欲存其光景氣象而已耶。願詳聞之。能相曰愚之從前所見。非不達乎章句明德之訓。而只坐不能區處於氣質二字。便認心之本體。亦爲善惡兼包底物事。今因講質而大加理會。始知所謂氣之精爽者。本不干濁駁。而與天地之鬼神絶相似也。然後乃見千古聖賢論心之說。多是從用處言。故自有不齊。而不齊者氣質也。非精爽之本色也。苟如是則明德體段。尤覺洞然。名實無異。體用皆同矣。復安有一毫疑礙哉。雖然終未見浹洽意思。要之盡讀朱子書而後乃可以爲定見也。益欽曰士能之見。可謂善變。而其於區處氣質處。猶未說出。愚請還問。旣曰心是氣之精爽。不隨氣質之粗而有淸濁不齊則其用之有不齊何也。其用旣不免爲氣質之累而有不齊則安知其體之獨不然耶。於此請下一轉語。聖周曰心之虗靈。雖曰不囿於氣質。而捨氣質又別無討虛靈處。只是氣質之精英。初非有二物也。惟其不囿於氣也。故方其靜時。萬念俱息。昏散都凈。則此心眞體。烱然昭著。而氣之濁駁。自不干於其中矣。惟其非有二物也。故纔涉動著。氣已用事。此心本體。便爲所揜。而惡濁邪穢。無所不至矣。於此兩端。明著眼目。則動靜體用。都無所礙。而無滯於一偏之患也。不審諸賢以爲如何。能相曰心與氣質之分。這箇極難說。所以仲思縱有筆力而猶不能於盡底蘊也。蓋心者只是氣質中之虛處耳。如以五臟言之。肝主魂肺主魄脾主意腎主精。而其緫會地頭則在於心。此其中虛徑寸。而神明之所爲宅。萬變之所爲宰者也。一氣相通而七情用焉。〈如怒氣屬肝悲氣屬肺。而怒底悲底。皆是心之事也。目之視耳之聽。手之持足之行。亦皆一類矣。〉心以氣質而運用。氣質以心而知覺。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故於其本體瑩凈之時則氣質自氣質。虛靈自虛靈。而界分部位有可尋者。及至一有感焉則氣機便動。而相爲因依。遂不能無揜蔽拘牽之患矣。是以君子省察克治之功。不可斯須間斷。而復其本體之明者。其要只在於變化氣質上矣。凡我同志。盍相與勉之哉。文欽曰百骸者氣質之鹿者也。五藏其稍精者。而魂魄又其精者也。心者又單指其極靈極爽活化生生者而名之。此精爽活化者。人之所由以生者。固遍身無不在。而獨此心藏氣質。稟得火精。光明照燭。故靈爽活化之體。於此昭著而謂之心。神明知覺虛靈之稱立焉。故氣質者動靜之具也。心者妙動靜之機者也。人之一身。氣質交運。五行紛擾。騰倒流轉。無一息之或停。而神明涵乎其中。外物感觸。神發其機。於是動盪奔湊。淸濁粹駁。當其機者各殊。而其本色種種呈露。有時乎善。有時乎惡。或偏於喜。或偏於怒。萬變無窮。而其善惡喜怒之氣。氣質而非心也。能善能惡能喜能怒者。心而非氣質也。事應旣過。氣機一息。斂用歸體。氣質各還氣質。而神明所存。只昭昭靈靈。能知能覺之體。與理合一者而已。此心與氣質之辨也。且以怒之一事明之。見可怒之事而覺其怒者心也。怒之氣氣質也。由是而忿恚呵罵者。皆氣質之作用也。是其心中豈無當怒之則哉。由其不知之故氣與理二至於此也。故明者知其然。先明其理。卽此當怒之則。領其怒之之氣。則理各付氣。卒得其帥。可期其發而中節矣。然理弱而氣強。故於其發時。必加省察之功。而少有過差則卽加斷制。痛與克去。使約於中。則此氣質之爲患於後日者。庶乎漸減分數矣。故聖人之發而皆中節者。依然是由他氣質之善。而此心之全體大用。無所累焉耳。此變化氣質之說也。心之作用。發揚飛走之病最多者。非神明本體如此也。乃心臟氣質之用也。故一似心之本色而按伏最難矣。聖周曰此論極有精采。未易說得到此。但於此心本體超脫主宰處。未盡發明。有若或善或惡。心之本色。故自如此者。此雖說時病痛。而亦不可不更加理會也。蓋心之本體。虛靈知覺而已矣。雖其遍體乎氣質之中。而實非氣質所得以囿者也。故氣質雖濁而心則明。氣質雖駁而心則精。氣質之贏乏厚薄。雖有萬不齊。而心則只一虛靈知覺而已矣。不以古今而有異。不以聖庶而有別。此其所以神明活化。主宰一身而出萬變妙萬化者也。然心體無形。而形氣有跡。無形者常弱。有跡者常強。是故事物一觸。氣機騰揚。則此心本體。便爲所累。忿慾貪暴。一隨乎氣質而失其主宰矣。雖曰失其主宰。此乃勢之然也。固亦不可不謂之心。而實非心之本然也。〈雖忿慾貪暴。非心則亦不能動。故不可不謂之心。而其實忿慾貪暴者。乃氣質之作用。而心爲所累耳。故謂之心之本然則不可。〉譬如性本純善。而爲氣所揜而流於惡。其流於惡者。固亦不可不謂之性。而實非性之本然也。今若不達乎此。而以失其主宰者。徒歸乎氣質。而謂之不出於心。則心與氣質固判而爲二。而不成說話矣。若懲乎此而遂以忿慾貪暴。爲心之本色故自如此。則是心與氣質太無分別。而明德爲善惡未分之物也。須明著眼目於離合之際。然後方可以無疑矣。更以此意足之則似益完備矣。又曰心雖爲氣所揜而失其主宰。然其至虛至靈能知能覺之本體則有不可得以昧者。故雖其放倒之極。而善端未甞不發見。卽此善端之發見。而其本體已洞然矣。故學者當乘此空隙而提掇收斂。以自立其主宰而涵養省察。明理克己。以變化其氣質而復其本體之全矣。若使此心無分於善惡。而只管其動靜之機而已。則是其本體已無所謂主宰者。其何據以爲變化氣質之地乎。大抵虗靈不囿乎氣質。而虛靈氣質只是一物。於此兩句看得定則庶幾不差。靜而本體烱然者。以其不囿於氣也。動而爲氣所掩者。以其只是一物故也。動而本體有時而發見。與所以能因其發而遂明之者。亦依舊不囿於氣故也。
益欽問或問所引論敬四種說。當是各明一義。主一無適與其心收斂不容一物。亦有不同耶。聖周曰其心收斂。約而言之。固不出主一二字。而意象氣味微有不同。主一工夫。簡要而平實。收斂意思。親切而警發。
傳三章
編輯聖周問詠歎淫泆。據小註引樂記泆當作液。近世諸先儒多如此看。但未有明證。小註亦泛然作泆。未知何故。能相曰朱子凡引古文。未甞錯亂一字。何故於此獨不精審。而又於講義奏御之書。不復致加察耶。蓋詠歌之嗟歎之。意味蕩溢乎言辭之表雲爾。未必牽合于樂記而後爲得也。
傳五章
編輯聖周問人心之靈。莫不有知此知字。指知覺之全體大用。因其已知之理此知字。指見在所知處。兩知字似不同。沙溪尤翁皆以小註爲非。其意或亦如此否。文欽曰舊讀經註。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等語。皆看作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知矣。莫或差否。然知之爲用。以能知能識爲妙。則不必以大小體用爲言。如雲卽此空隙之中。而本體已洞然者。不成道此是小底明德也。知之爲妙。未甞不同。而特緣文生義。似若不同耳。未知如何。聖周曰章句釋致知。只略訓文義。而或問方極言之。其曰知者人之神明。所以妙衆理而宰萬物雲者。所以釋知字也。其曰或不能使其表裏洞然。無所不盡者。所以說致知之功也。其意明白無疑。今若以致知之知。作見在之知。則或問此段其將抹殺之乎。夫致者推而極之也。知原在極處。而有所蔽而未盡。故學者當推明之。以至其極。所謂因其已知云云者。卽推極之功也。中庸致中和。其意正如此。可以互相發也。且補亡章首尾和應極齊整。置水不漏。正宜明著眼。人心之靈一句。言人各有知覺全體也。釋知字。天下之物一句。言物各有當然之則也。釋物字。惟於理止有不盡。言物有未窮而知有所蔽也。莫不因其已知止以求至乎其極。承上文言推致窮至之意也。釋格致二字。〈已知之理四字。正合細玩。須見知與理妙合處。〉衆物之表裏精粗。卽應上天下之物而再釋物字。吾心之全體大用。卽應上人心之靈而再釋知字。無不到釋物格之格字。無不明釋知至之至字。此其字義理趣。始終位置。無一毫差錯。今以莫不有知之知。爲非全體之知。則便與下句對待不精。〈莫不有理。不可謂非全體也。〉又與下文全體大用不相應。而致知之知與知至之知。判作兩義也。此豈朱子之意乎。卽此空隙本體洞然者。言卽此善端之發。而本體呈露雲爾。非謂此心之全體大用。只此而已也。苟不詳究其大小之實。而動不動便說同字。無乃近於鶻圇呑棗乎。大抵此篇致知知至莫不有知等諸知字。皆指全體。惟因其已知之知。乃見在之知也。沙尤兩先生則以致知之知爲用。莫不有知之知爲體。而已知之知爲致知之知。竊有所未敢知也。
益欽問或問巨細相涵何謂也。聖周曰巨謂心也。細謂理也。謂心與理相涵也。以上下語意觀之可知。
益欽問或問旣不捨其積累之漸。而其所謂豁然貫通者。又非見聞思慮之可及也。此兩端語。上下呼應似不明。請聞其意。愚意不捨積累之漸。應上不略其小不忽其粗兩句。豁然貫通。非見聞思慮之可及。應上極其大究其精兩句。蓋旣不務博止流於狂妄兩段。亦似與上切於己止文字之功兩端相應。故此亦欲作一例看。未知如何。明欽曰此段之義。須就程子九條說中尋究大小精粗等字所從來。乃見其呼應收結。皆有下落。蓋已物事文。已說盡理之全體。而精粗大小。特錯綜其上。故下方博約兩句。緫結此意。而因言其積累之工旣如此。而至於一朝有悟則其所謂豁然之妙者。〈亦指程子說。〉有非見聞思慮所及。蓋極言其妙耳。今以大字應貫通句。以精字應見聞句。不惟失卻大小精粗之本意。其於文勢語脈。恐亦不能圓融矣。聖周曰此說儘好而猶未詳備。蓋切於己。如四端情性之類。不遺於物。如天地草木之類。行事之實。如定省溫凊之類。文字之功。如讀書講明之類。而四者之中。大底小底精底粗底。無不一齊理會而未甞或遺也。以其切於己。本於行事。故不務博而陷於支離。以其不遺於物。不廢文字。故不徑約而流於狂妄。大小精粗。一齊理會而博約兩至。則固不舍其積累漸次平易卑近之法程。而至其所謂豁然貫通者則又非見聞思慮所可及。而有至高至妙者存焉。此其說所以盡精微而極廣大。近如地而遠如天。而無一毫之不備者也。如是釋之。似極分明。蓋所謂豁然貫通。只是工夫到後自然之功效。固非言語所可形容。而上文方論其敎人下手處。有不可滾引。故別以出之於下而輕輕爲結。以見其䂓模議論之所極而已。觀於其所謂三字。可知其別之於上文也。今若以大與精爲貫通之事。則不惟文勢臲卼未帖。將使學者專用心於粗且小者。以爲格物致知之工盡於是。而精且大者則推而置之不可測知之域矣。豈可乎。
文欽問或問程子說鬼神吾知其幽且顯。謂鬼幽而神顯耶。聖周曰按大全答吳公濟書曰鬼神者。造化之跡。乃二氣之良能也。不但見乎幽而已。幽則有鬼神者。對禮樂而言之。據此則似不必分屬。然以陰陽之大分言之則以鬼屬幽。以神屬明亦通。要當兩存而錯綜以觀。
傳六章
編輯聖周問自欺之義。語類諸說多有異同。李敬子問答最似定論。而亦與章句若有未盡合者。願詳聞其究極之辨。或問則與章句無異否。益欽曰朱子解自欺。屢變其說。而愚謂今之章句最爲盡善。必是晩年定論。而其他語類或問諸說皆不如也。今因章句竊詳傳文之意。則其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兩句。本自寬占分數。包得務去求得之意在其中。故所以爲誠意工夫。不然則好惡情也。情之不實。安能強以實之。亦豈所謂誠意耶。故章句訓自欺處。不曰知好善惡惡。而曰知爲善去惡。訓毋自欺處。不但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而復曰務決去求必得。則其所以爲之去之與務之求之者。政所謂意而左右在己。此其所以剔發傳文本意。敎人知下手處者。政在於此。而爲不可易之定訓也。蓋未有如惡惡臭而不務決去。如好好色而不求必得者。故曰此之謂自慊。若但好之惡之而已焉則豈所以爲快足之道乎。竊恐先生初年於此處。偶失照管。其論誠意。只將好惡二字了之。故雖欲別之於致知。而自不免侵犯界頭。夫知與好惡。無甚分別。知好惡則斯好惡已矣。好惡之不眞。只可責知之未至。豈可責之意乎。語類答李敬子第一說及其前諸說。皆以不奈他何爲自欺。而此則自欺之根。而非自欺也。答李敬子第二說所謂容著不善。硬說我是者。則近於欺人。而不甚切於自欺。夫自知不善而猶且容著則卽此便是自欺。何待硬說我是而後方爲自欺也。其第三說則似直以容著不善爲自欺。可謂直截停當。而亦不見其發揮出務去求得之意。故爲不若章句之盡善。或問之專以好惡爲說。亦無異於語類諸說。則其亦未及經改者已矣。明欽曰此論自欺之本色。朱子之定論。皆極精切。大有發明章句之功。而惟於情意好惡致知誠意之際。疑若不能無一毫偏滯。愚請因是以質之。夫情者發於天性之固有而其用自然。意者發於人心之有爲而其用經營。此情意二者。名色意象之所以不同也。今以其不同者言之則知好惡者知也。好惡者情也。因是好惡而好之惡之者。意也。非情也。〈朱子亦曰好好色惡惡臭意也。〉其所好所惡之事則事也。非意也。惟其情經意緯。相爲因依。但觀其名色意象如何而已。非必情發於前而意隨於後。情有好惡而意行於好惡之外。故朱子之論誠意。不離好惡二字。正宜活絡看出。今以務決去求必得一句爲斷。而盡廢好惡諸說則過矣。〈蓋務之求之之意則意也。決去必得之事則事也。〉其論誠意功夫。亦有可商量者。如明道喜獵。固其平日惡獵之心。不能如惡惡臭之誠。故猝然遇之。不覺喜之。然猶其知惡已到九分地頭。故才自猛省起來。便覺獵之爲十分可惡。而此意於獵。由中及外。無復一毫不惡之雜。此其覺者還他知。而當體誠實還他意。此又致知誠意之不可混者也。蓋旣致知矣。而意有不誠者。便是當下省察密切之功有未至耳。不當專歸罪於知也。故章句皆先言知字。今且畫自知以後說去。凡其所爲。不能如所知者。皆自欺也。自欺二字。寬占分數。精者甚者。皆包在內。其所謂不奈他何者。推歸於致知境界。愚恐朱子晩年定論。只是此意。而未必於情意好惡致知誠意之間大段改換也。未知如何。能相曰時偕之論。深得章句之指。而說出亦明正矣。然於或問好惡之說。斷去太快。殊不察傳之本文亦自以好惡二字而明爲善去惡之意也。蓋旣曰如惡惡臭如好好色雲爾。則其必爲與必去之意。包在其中。故章句推明此義甚詳。而或問則只緣章句之已明。故乃反從自欺根上放濶說去。雖若有少曲折不親切者。而其實則可相通矣。晦可之訂。烏得無也。且以李敬子問答第三條。謂以容著不善爲自欺。則卻有可商量者。其曰夜來說得也未盡者。似以前日容著蓋庇之說。爲不必然矣。其曰如爲善。若有些子不善而自欺時。便當斬根去之。眞箇是如惡惡臭始得者。正謂爲善去惡之際。若有一毫不盡誠實者則只此便是自欺。而當下斬根爲得焉耳。豈必復待蓋庇爲之〈容著之意。朱子以此四字言。〉而後始爲自欺耶。參之章句。自可見耳。益欽曰鄙意亦豈敢以好惡諸說。爲不合於理。欲盡掃去也。但以好惡諸說。皆是以不奈他何。爲自欺時說話。而李敬子問答以後旣改前見。則今不當復守初說之未盡者。而不知改註之盡善雲爾。蓋知與好惡。略無層位。知好惡則斯好惡不待更加好之惡之之功然後能好惡。正使好惡實得十分。猶不離乎致知之極功。而所以務去其所惡。求得其所好者功夫故在是。卽所謂誠意。若以好惡了誠意則所謂誠意者。不過爲致知之影響。而不曾別有功夫可容著手。豈可乎哉。好惡諸說。雖曰寬說。而與其寬說而易混於致知。曷若拈出而別自爲功夫耶。此愚之不得不有所取捨。若士能之以或問爲無未盡者。則或問所發明。似皆不出舊註外。爲善而中實未能免於不善之雜之意。而此註正是因李敬子說。自以爲移了步位而改正者。則似不可與今存章句混看也。
傳七章
編輯聖周問有所之義。朱子以後諸老先生無不以係著意看。而至金圃陰。乃曰有字不必作病痛看。經文之意。只曰纔有忿懥。便易不得其正雲爾。章句或問並無係著之意云云。〈大意如此。〉不審諸賢何以處之也。明欽曰章句或問。未甞一言明釋係著之意。苟使有所二字。含係著之意。則朱子之解之必不若是之含糊。又況傳者立言之體。初豈若是之幽深也。熟玩詳證。益知圃翁之說爲可信。但語類所記。未必盡誤。豈晩年別有定論如自欺之說。而門人未及記歟。文欽曰義剛所錄舊註不能存之則四者之來。反動其心者。雖與今註不同。而詳味辭旨。已非係著之意。至若四者之來。便撞翻了這坐子者。尤覺分明。然此章語類自戊申至乙卯八年所記。都是係著之意。而義剛錄乃雲癸丑以後則不知當在何年。無乃乙卯以後所改定者耶。
益欽問欲動情勝之欲。當作何義。聖周曰恐以樂記性之欲。張子氣之欲之欲看了。要之與情字一般。
能相問八章結語九章起頭。權吉昌以爲承經文結語而分本末厚薄。經曰自天子云雲。故傳承之曰此謂身不修云云。經曰其所厚者薄云云。故傳承之曰治國必先齊其家云云。此言是矣。然傳者之意。未必切切以承應經文爲務。而只緣於理義。本自如是。故見處與說時。不得不暗合。蓋修身者明德之成功。齊家者新民之首事。不能修身而能齊家者否矣。不能齊家而欲治國者末矣。此所以聖經賢傳。必皆剔發。而重言以明之者也。或謂諸傳義例。元無一定。不當以拘泥看。未知如何。聖周曰權說見錄於經書辨疑。而每病其太涉傅會。今以爲自然暗合。覺甚快活。
傳九章
編輯聖周謂齊治一章專說動化。人多錯看。章句識其端推廣之語。乃以如保赤子一節。爲推行之事。自金仁山已不能免矣。今詳第一節末三句是懸空說道理。若曰我自行於家裏。而敎自成於國者何也。正以國之所以事君者。不過自孝而推之者。〈懸空說。〉故我孝於家而人便效之而推而事君。〈言外之意下皆倣此。〉國之所以事長者。不過自弟而推之者。故我弟於家而人便效之而推而事長。國之所以使衆者。不過自慈而推之者。故我慈於家而人便效之而推而使衆雲爾。如保赤子。亦承上慈者所以使衆。而懸空說道理。以明其上行下效。捷於影響之故。若曰我自孝弟慈於家。而人卽效之以及於事君事長使衆者何也。正以其所謂孝弟慈者。原於天理。根於人心。非由外鑠不假強爲。而人人之所同得也。故我自倡之於上則天下之人。無不興起其固有之善心。以各孝其親。各弟其兄。各慈其幼。而至於事君事長使衆則特自此而推廣之耳。〈識端推廣亦懸空說。〉此所以家纔齊於上。而敎便成於下者也。章句立敎之本。正指孝弟慈也。蓋立敎之本。在於孝弟慈。而孝弟慈者。又非強爲雲爾。不可泥著立敎字。便以爲在上者之事也。不言孝弟者。姑以人所易曉者明之。只言慈而孝弟在其中矣。章句固已精切。而或問尤明白有餘味。語類㝢錄最詳備。其他如蓋卿泳壯祖諸錄皆可證也。沙翁引林隱說以章句或問爲不同。而曰或問則只言慈之端。推於孝弟云云。今按或問無此意。與章句無少異同。〈使衆之道。不過自慈幼者推之雲者。卽章句識端推廣之意。〉竊恐偶失照管也。
傳十章
編輯能相問絜矩二字。章句及或問。分明先釋絜義而後釋矩之之意。先儒多不察此。只見語錄矩者心也一段。便認以爲絜之以矩則是朱子所甞譏於江德功之言者也。然語類人傑錄。不知何故而與他諸錄有異。可疑。聖周曰江書旣明斥度物以矩之說。而章句或問所謂均齊方正。所謂無不方者。是釋矩字與江書泯合無復可疑。每恠朱子後諸賢孰不讀大全。而於此皆不免蹉過。豈爲語錄矩者心也一句所瞞過。不復致察耶。今得士能明白辨破。深合鄙意。語類泳錄如用曲尺爲方者也云云一段。頗似分明。其他亦未見釋矩以心。獨人傑所錄如此。決是錯記也。〈答德功書曰絜矩者。度物而得其方也。以下文求之可見。今曰度物以矩則當爲矩絜。乃得其義矣。又有圖。見大全四十四卷六十二板。○更按大全答周舜弼書曰絜矩二字文義。蓋謂度之以矩而取其方耳。此與江書不同。想有初晩之異可疑。見大全第五十卷五十四板。○後從周書作度之以矩。義見大學義。〉
文欽問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者。似指上下四旁之人爲彼。而謂彼我之間。長短廣狹。各得其分雲爾。蓋以下文覆解絜矩之義者。釋之於此。此只是形容絜矩之㨾子也。或以各得分願。看作使民各得其所之義。似未說到此如何。聖周曰此說得之。蓋各得分願。當依朱子作三摺說。乃見其義。如以人君言之。當虛設上一位。以爲我之上如有君。不仁於我。我之心當如何。以此度下之心。而不敢以不仁加之。則我之所求於上者與其所以使下者。長短廣狹。均齊如一。此正所謂各得分願者。不然而以彼我之間。只作君與民之間則便說下段不去。而非朱子之意也。
聖周問此篇旣以新民爲綱。則平天下章正宜鋪張禮樂學校。以明新之之道。而乃無一語及之。只就用人用財上推言其仁愛之意而已。與所謂明明德於天下者。略不相合。且九章言動化之事。正二章所謂自新之民者。而至所謂皷舞振作之意則終無說破處。經傳綱條甚覺相戾。今有爲陽明之說者。以此來證其親字之不可改。則諸賢何以折之。文欽曰大學一書。專論心法。不及於事爲上。故其論修身齊家處。但說四不正五辟之病。一不說到威儀動作正倫篤義等事。蓋要存得此心不偏不放。則許多節目。自可按成法而行之矣。治平章大意亦自如此。蓋好惡任一己之偏。財利快一己之欲者。千古爲人上者心術之大患。不去此心。禮樂刑政。都無所用。苟能去此心而求絜矩之道。則斯擧而措之矣。此所謂先格非心者。而孟子論王政箇箇如此。此聖賢相傳心法也。苟不其然則齋明盛服。非禮不動。修身之則。而動容周旋。莫不中禮。明明德之至善也。禮樂刑政。治人之具。而綏來動和。於變時雍。新民之至善也。修身平治。傳中乃無一語及此。豈不大段欠闕耶。蓋如修齊治平等傳。各就條目中擧其心術之害最緊最要處指示用力之方。此乃明之新之之要。而其明新之大意則各求之綱領之傳可也。
歲之十一月丁未。余自玉華會宋氏諸賢於懷川。越十日丙辰。與晦可兄攜大學上飛來庵。居數日。士能至自大圃。又數日。時偕士行兄至自宋村。而少年之學於晦兄者凡四人亦偕焉。曰九淵元進其從兄子也。曰徽相景晦。曰文淵。皆其宗人。而曰丁應則時偕子也。除諸少各執其業外。吾五人者咸以大學從事也。夫今日之會。固余所經營而成者。亦不意其圓滿之至此。且其所讀。不各隨所好。而專治乎一書。聚精會神。融液和翕。若宮商之相宣也。豈非樂歟。余乃倡議以爲讀書固貴乎講。講焉而不錄。正張子所謂忘則塞者。盍圖所以不忘焉者。於是置小冊子。依朱,張,呂三先生知言疑義。有疑則書之。有得則書之。不求乎精約。而惟務乎詳悉。更唱迭應。遽然一巨編也。編纔苟完。而時偕先以故罷歸。余今又去。而諸賢亦當繼此而星散矣。嗟夫。吾輩所居不過百餘里之地。而一會之成。每費數年揣摩。會又不能遅久。一編文字。亦不能卒其梳洗。明春則余又盡室而北矣。將不知其又復幾年而成此會也。豈不重可慨然。亦安能忘言乎。夫吾輩之有志乎此亦久矣。迄未有尺寸之進者。豈不以因循懶廢。志不立而行不力耶。若此不已。而終於無成。則後之觀此編者。將不過以村學究陳談目之矣。夫然則政使終歲相聚。只增其羞辱而已。何益之有哉。今當遠別。敢以立志力行汲汲皇皇八箇字。拜獻諸賢。諸賢亦須有以贈之。而相與策勵。以進乎格致誠正之道。毋復如前日之悠悠。以俟異日各以其言執左契以責之。苟其無所進益。不復以友道相處。則今日之講。庶不爲空言之歸。而旣往之聚散。不復足深較矣。若夫少年諸友亦毋以年富自懈。而觀戒於吾輩。早自振勵焉。尤所望也。丙辰十二月丙辰。聖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