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侯占國
2015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2月13日在縣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依靠全縣人民,堅持「工業興縣,福民強縣」發展戰略,紮實開展「三大攻堅」,強力推進「六大工程」,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90億元,同比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332.2億元,同比增長2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3億元,同比增長13.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1億元,同比增長21.5%;農民人均純收入873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4元,分別同比增長12.5%和9.6%,較好地完成了縣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堅持科學發展,着力優化產業結構,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圍繞「一區六園」建設實施億元以上工業結構調整項目34個,完成投資67億元。伊電集團2×660MW發電機組建成投產,龍鼎鋁業、華中鋁業等鋁精深加工項目順利推進;以動漫產業園、移動終端產業園、微電子產業園建設為載體,鼎晟通訊、連連看華北總部等20個總投資規模達180億元的新興產業項目開工建設;縣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完成投資3億元,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新入駐企業20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十快產業集聚區」榮譽稱號。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2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50億元,工業經濟總量和質量都有了明顯提升。農業產業化「369」工程紮實推進,糧食總產達36萬噸,流轉土地10萬畝,新建標準化養殖設施184棟,完成穀子、煙葉、桑蠶等特色種植22萬畝、造林7.5萬畝,建設農業休閒觀光園6個,新發展專業合作社66家,帶動農戶5.2萬戶,農業產業化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達35%以上。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銀興國際廣場、七彩龍都風情園建設順利推進,伊河文化旅遊綜合開發、鳳凰水城、華美國際商城等一批商貿、旅遊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我縣現代服務業正朝着專業化、規模化、特色化的方向邁進。

一年來,我們堅持項目帶動,着力擴大招商成果,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繼續堅持縣級領導分包、聯審聯批等一系列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着力破解項目建設遇到的難題和瓶頸。全年安排的12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2億元,竣工57個,其餘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難得機遇,積極探索園區招商、委託招商、產業鏈招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商模式,堅持大員上陣,積極開展「一對一」叩門招商、「點對點」項目對接,全年共簽約招商項目39個,到位資金59.6億元,微電子產業園、新匯基軟件產業園、香港極客峰電商、濱州裕陽鋁業等一批基地型企業和龍頭型項目先後落戶伊川。

一年來,我們堅持統籌發展,着力完善基礎設施,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圍繞「一河三區」建設,全年共實施各類城建提升工程31項,完成投資37億元。志遠路大橋、伊龍路大橋主體完工,志高路、高新四路等新區道路建成通車,五縱十九橫的新區路網構架基本形成,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污水處理廠擴建、熱源廠遷建、商都路、順城街改造等市政工程竣工投用,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23公里農村公路及3座危橋改造、4.8萬人安全飲水、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等城鄉基礎設施工程全面完工。「美好鄉村」建設深入推進,13個新型農村社區126幢住宅樓主體封頂,伊龍花園、德龍嘉苑等7個社區具備入住條件。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不斷加大,135個行政村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農村面貌得到持續改觀。

一年來,我們堅持發展為民,着力改善民計民生,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縣、鄉財政用於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67.5%。全年發放種糧補貼、兩免一補等惠民補貼資金3.8億元,發放各類社會保障、就業及醫療衛生專項資金5.3億元、小額擔保貸款1.1億元,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796人;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1780套公租房、427套廉租房基本完工,新開工公租房460套。伊河學校及部分中小學校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用,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高考各類本科上線2509人;白沙、彭婆、鴉嶺等3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工程竣工投用,對外合作醫院主體完工,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全部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全面落實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

一年來,我們堅持制度建設,着力築牢三條底線,發展環境明顯優化。高度重視碧水藍天工程及創模工作,伊河龍門斷面水質達標率達100%,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0天,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全面落實煤礦各項監管制度,義煤集團與天源集團煤礦兼併重組取得階段性進展;深入開展15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大檢查活動,隱患排查治理、打非治違等工作實現常態化,安全形勢持續好轉。堅持實行縣級領導包案制度,認真組織開展縣級領導幹部基層接訪、信訪積案化解等活動,信訪工作各項指標均控制在市定目標之內。

一年來,我們堅持依法行政,着力提升政府效能,自身建設明顯加強。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認真執行其決議和決定,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事項;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注重加強行政監督、審計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密切聯繫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6件、政協委員提案154件,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實現「三公經費」全年壓減目標,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雙擁工作紮實有效,連續3次被授予「河南省雙擁模範縣」稱號。與此同時,統計、質監、氣象、人防、科技、地方志、民族宗教、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我們超前謀劃,主動應對,合力攻堅,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大開放、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奮力拼搏、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社會各界關心幫助、熱心參與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與會同志,並通過你們向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伊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伊川建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不可預見因素較多;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好轉,傳統產業不強、新興產業不優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繁重;農業生產效益偏低,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生態建設任重道遠,安全生產和信訪穩定形勢嚴峻;少數幹部作風不實,行政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政府主要工作


2014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攻堅之年,更是我縣經濟社會爬坡過坎、彎道超車、提速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提速增量、提質增效」的總目標,大力實施「工業興縣,科教強縣」發展戰略,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服務提升年」活動,着力在產業轉型、開放招商、深化改革、城鎮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努力建設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鋁工業新城、中西部地區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生態宜居的美麗伊川。

2014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和9%左右;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節能減排工作完成省、市下達任務。

要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就必須突出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抓項目帶全局,全力打造更具實力、充滿活力的新伊川。以「項目建設年」活動為載體,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力以赴謀項目、引項目、上項目,以項目建設的大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的大發展。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圍繞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民生改善等四個方面安排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00個,總投資697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73個。全面落實「一個項目、一個班子、一個推進體系」的「三個一」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項目考核評價體系,有效破解征遷、融資等難題,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竣工達產項目60個以上。傾力打造發展載體。把產業集聚區作為項目建設的主陣地、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招商引資的主平台,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完成4公里路網、14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產業集聚區醫院、龍泉金亨電力鐵路專線、東一幹渠改建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商貿中心、垃圾中轉站及處理場等基礎設施工程,進一步提升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着力推進開放招商。深入推行「二分之一工作法」,按照引資與選資並重、項目與產業配套的原則,圍繞鋁精深加工、商貿物流、服裝加工、電子信息、食品飲料、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做好重點區域、關聯行業、骨幹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引進一批「基地型」、「龍頭型」項目,全年爭取引進項目30個以上,投資額180億元以上,實現招商引資工作新突破。積極捕捉上級政策性資金的投資方向和信息,切實做好項目謀劃和包裝工作,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對接溝通,爭取更多的政策性資金支持。

(二)堅持抓工業促轉型,全力打造結構優化、產業集聚的新伊川。圍繞「一區六園」建設,突出抓好總投資296億元的36個工業結構調整項目,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壯大鋁精深加工產業。把鋁深加工項目作為打造實力伊川的重要抓手,依託資源、電力等優勢,不斷壯大鋁產業集群,延伸鋁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年底前,龍鼎鋁業(三期)年產20萬噸鋁箔生產線、華中鋁業年產15萬噸精密鋁材(一期)、濱州裕陽鋁業年產20萬噸高檔鋁型材、豐拓鋁業(一期)等項目竣工投產;再引進鋁下游終端產品關聯企業10家以上,全縣原鋁就地轉化率達85%以上。全面提升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磨料磨具等傳統產業。食品加工產業要突出地域特色,着力在調整產品結構、擴大生產規模上下功夫。年底前,杜康產業園三條生產線建成投用,形成1萬噸原酒產能;鑫港食品年產20億包方便麵生產線竣工投產,紅高粱燴麵項目開工建設。機械製造產業要依託先進製造產業園建設,提高技術含量和裝備水平,推動機械製造產業集聚發展、轉型發展。重點抓好豫瑞機械、海帝農用機械、伊頓重工、龍鍵變壓器、宇華軸承等項目建設,年底前,先進製造產業園要出形象、成規模。科學制定磨料磨具、耐火材料等產業轉型升級規劃,鼓勵傳統產業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積極培育動漫創意、電子信息、硅光伏等新興產業。動漫產業園六幢研發大樓竣工投用;心裡程平板電腦、芯海科技自助售餐機項目上半年投入試運行;完善移動終端產業園水、電、氣、路、暖等基礎設施,加快鼎晟通訊、歐司飛利LED燈具、基伍手機、小乙手機創新基地、連連看華北總部建設進度;微電子產業園6英寸、8英寸硅拋光片和雙膜片生產線竣工投產,新匯基軟件產業園(一期)人才實訓基地主體完工,逐步形成200萬部手機、300萬片硅拋光片、1000萬台電腦、2000萬片光電觸摸顯示器件的核心產能,打造中原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緊盯硅光伏產業市場走勢,加快大生鋰電池(二期)、北苑陶瓷、北京利爾多晶硅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打造以鋁深加工為支撐,以文化創意、電子信息、新能源為引領,以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為基礎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

(三)堅持抓三農夯基礎,全力打造農業高效、農民富裕的新伊川。以美好鄉村建設為載體,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着力打造特色農業、效益農業和品牌農業。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完成先鋒渠、解放渠34公里改造,江左鎮1萬畝土地整理,白元鄉1萬畝高標準農田、鳴皋鎮4.4平方公里坡改梯和白降河6.3公里治理等項目建設;實施西幹渠40公里硬化工程,新增、改善灌溉面積10萬畝,爭取糧食總產穩定在36萬噸左右。強力實施農業產業化「369」工程。完成土地流轉10萬畝以上,新大牧業、立華養殖分別再發展固定標準化養殖設施100棟和300棟,完成蔬菜種植8.5萬畝、小雜糧25萬畝、中藥材1萬畝、煙葉3萬畝,新發展植桑養蠶5000畝;努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打造一批在全省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農產品。大力發展生態林業。積極推進城市林業生態圈建設,按照「一網、兩園、三帶、多組團」的總體思路,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積極推進環城高速綠色廊道、龍鳳山森林公園、伊河濕地公園、路網綠化等九項工程,全年綠化面積新增10萬畝。大力發展觀光農業,溪鳴莊園、物華天寶農博園等5家農業生態園達到市定標準。積極開展「美好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繼續實施新農村建設「五個一」工程。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9個,創建環境衛生達標村126個、美好鄉村示範村18個;完成3萬人農村安全飲水、160公里通組通戶道路等項目建設。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完成6個整村推進建設任務,集中搬遷100戶。

(四)堅持抓三產增特色,全力打造人氣興旺、商貿活躍的新伊川。充分發揮伊川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和厚重的人文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人氣、激活商氣,改善環境、促進消費,確保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0%以上。積極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啟動旅遊產業集聚區建設,強力實施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歷史人文、娛樂休閒、生態農業觀光等旅遊方式。年底前,「三館一中心」工程主體完工,七彩龍都風情園和洛陽低空旅遊項目具備一定的接待能力,天津天成溫泉度假五星級酒店、鳳凰水城等項目加快推進。紮實推進伊河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打造沿伊河文化旅遊購物產業帶。加快推進旅遊標準化工作,不斷完善旅遊配套設施。開闢精品旅遊線路,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力爭3-5年時間,把我縣打造成「服務中原、融入洛陽、承接龍門、少林及西南部山區生態旅遊的遊客集散地」。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按照「城中大商貿、城郊大市場、園區大物流」的格局,實施以銀興國際廣場為核心的1.82平方公里伊川中心商務區建設。奧特萊斯購物公園、龍門一號槐樹里商業街等項目建成投用,加快推進順城街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啟動華美國際商城、源盛國貿中心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積極推進中遠物流園(一期)工程建設,提升商貿流通規模和水平。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城鄉一體的市場網絡。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大力培育發展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鼓勵各金融機構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年底前,伊川總部經濟基地入駐企業30家以上,極客峰電子商務平台投入實質性運營,打造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台。

(五)堅持抓建設重管理,全力打造設施完善、宜居宜業的新伊川。認真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結合伊川實際科學謀劃,完善基礎設施,破解瓶頸制約,構建以縣城為中心、小城鎮為依託、新型社區和產業集聚區為支撐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多層次推進城鎮化進程,為撤縣建市創造條件。紮實推進濱河新區建設。全面完成伊龍路橋、志遠路橋、高新四路橋三座景觀大橋及長青路、平泉路等14條新區路網建設,儘快形成伊河兩岸互通、對稱發展的新格局。加快推進伊河景觀水系兩岸堤防綠化工程,開工建設第二污水處理廠、新區城市廣場、科普植物園,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積極推進龍門西苑、林豫小區等13個精品樓盤建設,提高濱河新區入住率。加快舊城區改造步伐。開工建設二泉路東段、志高路西段、文化路向南延伸、人民路向西延伸和景華路、景藝路西段大修改造工程,實施杜康大道、人民東路、鶴鳴路等城區道路人行道提升改造工程,打通瓶頸路段,優化路網結構,方便群眾出行。完成南苑水廠擴建和平等水源地(二期)工程,確保日供水能力達4萬噸,滿足城區供水需求,做好新區水廠建設的前期工作。加快供暖、供氣管網改造延伸工作,確保供暖面積達250萬平方米、聯網通氣2.5萬戶。積極推進城中村開發改造,完成征遷150萬平方米。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紮實推進國家衛生、園林縣城創建工作,實施垃圾處理廠擴建工程,改造、新建垃圾中轉站13座,完成北花壇綠地廣場提升和老城區道路的綠化美化工作。積極開展優秀社區創建活動,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遏制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效緩解城區交通擁堵現象,營造「綠亮淨美暢」的城市環境。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啟動交通中心建設,完成郭木線平等至白元段改建(含平等伊河大橋)、八官線水寨至伊登交界28公里大修、水寨至伊宜交界13公里改建(一期)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洛欒快速通道伊龍路口至伊嵩交界改建工程,積極構建城鄉一體的便捷交通網絡。加快實施濱河新區及拓展區10條高壓輸電線路遷移工程,完成白沙變電站、常川變電站等農網升級改造工程,不斷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切實加大小城鎮基礎設施投入力度,規範市場管理,完善市政設施,提高吸引力和承載力,完成白元、平等、鴉嶺、葛寨撤鄉建鎮工作。進一步完善德龍嘉苑、伊龍花園等13個新型農村社區配套設施,年底前新型社區入住率達80 %以上。

(六)堅持抓民生保穩定,全力打造居民幸福、社會和諧的新伊川。時刻堅持民生優先,投入更多的資源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努力讓人民群眾分享更多的發展成果。優先發展教育。圍繞建設教育強縣目標,充分發揮教師培訓、課堂改革和質量檢測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努力辦好基礎教育、做優做強高中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開工建設濱河新區高中、體育中心,新建、改建農村中小學校舍30棟,維修中小學危舊校舍50所,改建公辦幼兒園14所,實施學前教育、高中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工作。支持洛陽動漫創意學院申辦高等學校,提升職業教育發展層次;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5%以上。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居民身體素質。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嚴格落實種糧補貼、兩免一補等惠民政策,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20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7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億元;加強各類技術培訓,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20萬人次以上,勞務創收15億元以上。加快保障住房建設,新開工公租房595套;加大各類社會保險徵收力度,不斷擴大城鄉低保範圍,最大限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年申報省市科技計劃30項,年底前擁有市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0家以上。深入推進衛生體制改革,認真落實醫療機構藥品零差率銷售工作;加快對外合作醫院、鳳山公寓老年養護樓等工程建設,不斷提升醫療衛生、養老保障水平。深入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積極組織文藝下鄉、廣場文化活動,豐富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認真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牢固堅守「三條底線」。深入推進創模和碧水藍天工程,堅決取締「十五小」、「新五小」企業,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和排污行為,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總量控制目標。嚴格落實煤礦安全監管制度,積極穩妥推進煤礦復工復產;強化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各鄉鎮、各部門的監管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持續加大隱患排查治理、打非治違等工作力度,確保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始終保持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努力預防和減少各類案件發生;進一步提高社區網格化管理水平,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引導教育,依法嚴厲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行為;建立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持續抓好110聯動工作,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嚴格落實信訪工作制度,認真做好信訪案件排查化解,杜絕群體性事件發生;夯實村級信訪工作職責,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特殊群體的信訪穩控,依法處置非訪、越級上訪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繼續做好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進一步做好老幹部、民族宗教、地方志、檔案等工作,支持共青團、婦聯、總工會、工商聯等黨團組織和社會團體開展工作。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是全面完成今年我縣經濟社會各項任務的重要保證。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政府施政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我們將深入開展「服務提升年」活動,提素質、轉作風、樹形象,為實現跨越發展、轉型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改革創新,提升政府決策力。圍繞戶籍制度、土地管理、財政體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深化改革改制,積極破解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完善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廣泛聽取民意、集中民智、發揮民力,真正使政府制定的每一項政策、作出的每一項決策,都符合發展的實際、都順應人民的期盼、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堅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府公信力。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堅持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形成嚴格規範的制度體系和監督體系,確保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行政決策在制度中推進。進一步深化政務信息公開,加強電子政務建設,不斷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堅持轉變作風,提升政府執行力。健全完善差別化管理、「三項治理」考核獎懲等考核體系,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項目分包製,從嚴查處推諉扯皮、「吃拿卡要報」等行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勇於擔當,敢於負責,對老百姓關心的大事,定一條是一條,條條算數;對老百姓關注的難事,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對老百姓承諾的實事,說一項是一項,項項兌現!

堅持高效廉潔,提升政府凝聚力。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關於轉變作風的意見要求,倡導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切實減少應酬,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抓工作、謀發展上。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把有限的財力更多投向民生領域,以風清氣正的良好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今天的伊川正處於爬坡、過坎、轉型的關鍵階段。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推動大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增強蓬勃向上、奮發有為的士氣,攻難克堅、志在必得的勇氣,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銳氣。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頑強拼搏,砥礪奮進,為實現提速跨越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