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李君
2016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2月28日在縣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審時度勢,超前謀劃,主動作為,在極為困難的形勢下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經濟實力穩步提升。我們面對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以赴穩增長保態勢,全縣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83億元,比上年增長9.4%;固定資產投資352億元,增長19.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2億元,增長1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億元,增長12.6%。

——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我們搶抓中央和省市戰略布局機遇,緊緊把握經濟發展大勢,高起點編制了縣城建設、交通體系等6大領域和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10大產業規劃,謀劃了鋁精深加工、汽車及零部件2個千億元產業集群,新能源、服裝鞋帽、裝備製造等 8個百億元產業集群,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優化了發展布局,實現了從抓項目到強產業的新跨越,奠定了伊川長遠發展的基礎。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我們堅持調整存量與擴大增量並存、幫扶解困與轉型升級並重,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新突破。微電子產業園、杜康產業園全面推進,華中鋁業、恆陽鋁業等強鏈、延鏈、補鏈項目進展順利,經濟轉型邁出堅實步伐,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115億元、增加值18.8億元。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我們注重長短結合,謀劃實施了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得民心順民意的大事、實事,伊龍橋、志遠橋、高新四橋飛跨伊河兩岸,伊河景觀水系初具規模,西幹渠硬化全線開工,橫貫西部嶺區的龍鳳大道全面啟動,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宜居宜業新伊川的美好願景正逐步成為現實。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我們牢記為民宗旨,始終把群眾所需、所想、所急、所盼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年縣、鄉財政用於民生支出達到21.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68.7%;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975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0元,分別增長11.5%和9.8%。

——幹部作風明顯轉變。我們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大幹部宗旨意識、全局意識、擔當意識顯著增強,全縣上下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熱情空前高漲,匯聚成推動伊川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抓規模增效益,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工業生產趨穩向好。圍繞「提速增量、提質增效」目標,59家重點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企業效益明顯好轉,伊電集團完成產值21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23億元,分別增長19%和10%。產業集聚區完成營業收入266億元,稅收4.2億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0億元,增長14%。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流轉土地16.5萬畝,完成穀子、煙葉等特色種植20萬畝,新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6個、農業休閒觀光園5個、標準化養殖設施400個,新增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8家。現代服務業蓬勃興起。奧特萊斯、鳳凰水城等22個現代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17.8億元,以銀興國際廣場為核心的特色商業區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74.5億元,增長7.5%。

(二)堅持抓項目帶全局,經濟發展後勁持續增強。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全面落實「三個一」工作機制,完善項目考核評價體系,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06個,21個項目竣工達產,57個項目快速推進,完成投資137億元。開放招商成效顯著。實行全方位開放、全社會參與、全領域招商,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個,合同引進市外境內資金175億元,服裝產業園、汽車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地。制約瓶頸有效破解。產業集聚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8億元,水、電、氣、路、暖等配套設施齊備,平台作用有效發揮。全年落實項目用地4330畝,協調金融貸款26.5億元。醫療衛生、食品監管、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伊電集團改革改制大頭落地。

(三)堅持抓基礎強支撐,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改觀。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實施城建提升項目29個,完成投資13.8億元。濱河新區6條總長13公里道路竣工通車,新建高層58棟。老城區改造道路17公里,鋪設天然氣管網25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供暖面積50萬平方米,完成3條主幹道和6條居民小街亮化工程。深入開展國家衛生、園林縣城創建活動,城市環境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農村環境不斷改觀。以美麗鄉村、「五好」行政村創建為載體,完成通組通戶道路186公里、便民通行工程200公里,提升鄉村道路14條、集貿市場10個,新增農村安全飲水4萬人;創建市級美麗鄉村7個,全縣三分之二行政村建立長效保潔機制。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投入資金4.2億元,完成林業生態建設7.5萬畝。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暨碧水藍天工程持續推進,轄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10天以上,伊河在全省60條河流水質檢測中名列第二,伊河濕地公園成為洛陽首家省級濕地公園。

(四)堅持抓民生增福祉,人民幸福指數持續提升。社會保障不斷加強。全年發放涉農補貼資金8236萬元,社會保障、就業及醫療衛生專項資金8.1億元,小額擔保貸款8465萬元,新增城鎮就業5727人,建成保障性住房592套。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義務教育均衡縣創建活動紮實開展,濱河新區高中開工建設,改擴建農村中小學、幼兒園94所;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線2102人。全年申報專利161件,新認定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0家。對外合作醫院、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順利實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嚴格落實信訪工作制度,依法打擊處置非法集資行為,始終保持對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嚴打態勢。

(五)堅持抓作風樹形象,政府自身建設持續加強。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統領,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主題,突出抓好「三聯三幫」等活動,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有效解決了「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密切了幹群關係。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各種公務活動規範有序。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投入資金1.9億元,辦結代表建議148件、委員提案156件,辦理閉會期間各類建議、社情民意28件,是歷年來投入力度最大、取得成效最明顯的一年。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共查辦案件188起,處分240人次。與此同時,統計、計生、審計、質監、氣象、扶貧、人防、雙擁、地方志、民族宗教、殘疾人事業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2014年,我們經歷的困難比預料的多,經受的考驗比預想的大,取得的成績比預期的好。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話往一處說,活往一處干,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伊川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全縣人民,向為伊川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伊川正處在爬坡過坎、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諸多挑戰: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新興產業對縣域經濟支撐不足,現代服務業比重較低,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城鄉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薄弱,社會各界關心關注的交通擁堵、占道經營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民生改善以及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的壓力依然較大;人民群眾對轉變幹部作風、創新體制機制、提高行政效能還有較多期待等等。對於以上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決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期望和重託!


二、2015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及重點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總結「十二五」、謀劃「十三五」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我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正處於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經濟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改革紅利、市場活力將進一步釋放;國家「一帶一路」、河南「三大國家戰略」以及洛陽建設名副其實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等重大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轉移,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了一批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更加明確,內生動力日益增強,未來前景更加廣闊。只要我們積極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緊盯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預計到2020年,我縣生產總值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突破30億元,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十強,實現撤縣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屆時,一個經濟發展高端高效、城鄉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富裕和諧的新伊川將呈現在全縣人民面前!

各位代表,美好藍圖已經繪就,壯麗前景催人奮進。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工業興縣、產業立縣、科教強縣」這一總體思路,緊緊圍繞建設鋁工業新城、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宜居宜業新伊川「三大目標」,突出做好「六項重點工作」,全力發展「十大產業」,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積極搶抓發展新機遇,不斷開創伊川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5年我縣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城鄉居民收入增長9%,城鎮化率達到40%,節能減排工作完成省、市下達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着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強力推進產業轉型不動搖,傾力打造伊川工業經濟升級版。深入開展「產業提升年」活動,統籌推進總投資289億元的28個工業及高新技術項目,打造主導產業突出、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大力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推進華中鋁業15萬噸精密鋁材、恆陽鋁業20萬噸鋁型材、龍鼎鋁業5萬噸塗層箔等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不斷壯大鋁產業集群,年內原鋁就地轉化率達到90%,提升我縣鋁工業在全省的競爭力。繼續做大方便麵、核桃油等食品深加工產業,加快杜康產業園建設,年內形成20億包方便麵、1萬噸原酒、1000萬箱成品酒的核心產能。搶抓省市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機遇,推動我縣裝備製造產業資源整合和技術引進,鼓勵支持海帝機械、荊山液壓等企業走高質化、高端化發展道路,上半年設備安裝調試。開工建設博世砂輪塗層生產項目,引導磨料磨具企業加快產品研發和工藝創新。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依託微電子產業園、移動終端產業園等重點企業,着力引進芯片、平板顯示、半導體材料等上下游配套項目,拉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構建完備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加大新能源產業扶持力度,全面開工建設洛陽利爾多晶硅、恩實光伏發電等項目,新興產業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以上。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服裝鞋帽等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工建設汽車產業園和服裝產業園,年底前,園區基礎設施主體完工,設備開始安裝調試,讓我縣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窪地。

(二)強力發展現代農業不動搖,切實提高農村經濟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3691」工程,積極引入現代產業組織方式,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建設優質穀子、小雜糧、蔬菜、苗木花卉、畜牧養殖等規模化、標準化種養基地,培育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初步實現「一鄉一業」的目標。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重點抓好總投資79億元的中富城鄉、農光互補等項目建設,新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8家、家庭農場10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突出抓好總投資2.4億元的伊河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整治、小農水重點縣建設、西幹渠硬化等農田水利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5萬畝以上;完成2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5.5萬噸糧食深加工基地等項目建設,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業防災能力。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重點實施城市生態圈、龍鳳山森林公園、義務植樹基地、宜林荒山荒坡綠化等9大林業生態工程,全年完成植樹造林11.3萬畝。統籌抓好防汛抗旱、秸稈綜合利用及禁燒、「五好」行政村創建等工作。

(三)強力促進融合發展不動搖,積極構建現代服務業特色體系。堅持把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伊川經濟新的增長極,着力在培植亮點、凸顯特色、提升層次上下功夫,力爭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0億元。做大文化旅遊業。按照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思路,集聚發展要素,唱響「游在洛陽、樂在伊川」的文化旅遊品牌。加快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充實程林文化園內涵,力爭10月份投入商業運營。着力打造伊河文化旅遊購物產業帶,加快七彩龍都風情園、奧特萊斯、鳳凰水城等重大項目建設,年內出形象、成規模。大力推進休閒農業基地建設,提升銘鑫生態園、溪鳴莊園等農業基地的輻射帶動能力。做強商貿物流業。以特色商業區建設為核心,加快城市商業業態轉型升級,銀興國際廣場投入運營,打造伊川新商圈。源盛國貿中心、杜康新天地主體完工,南府店城市綜合體、中遠物流園配送中心建成投用,華美國際商城、五洲星世紀商貿城等項目全面推進,儘快形成產業高集聚、功能高複合、就業高容量的服務業集群。做精新興服務業。運用互聯網思維,搭建大型電子商務平台,培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新媒體等新型業態。開工建設中匯陶然居、平泉山現代養老基地等項目,不斷完善家政服務、物業管理等生活服務業,構建與新型工業化相配套、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協調、與民生需求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四)強力實施項目建設不動搖,持續增強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擴投資、促轉型的關鍵,全力加快重點項目進度,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圍繞工業及高新技術、農村經濟、民生改善等5大領域安排實施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851億元,其中省市重點項目26個,總投資365億元。按照「五個一批」要求,梯次推進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70億元以上,竣工達產項目50個以上。傾力打造產業集聚平台。按照滿足企業需求、拓展發展空間的原則,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金亨電力鐵路專線、三期標準化廠房、東一幹渠改建、集聚區醫院等項目建成投用,創建全省星級產業集聚區。全力優化建設環境。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切實保障項目合理用地需求。深入開展金融部門「進園區、入企業、促發展」活動,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台,實現融資25億元以上。創新服務理念,堅持大服務、常服務、真服務,全力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和技術創新。繼續實行領導分包、聯審聯批等工作推進機制,及時有效處理企業反映事項,嚴查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努力做到溝通企業「零距離」,服務企業「零障礙」,損害企業「零容忍」。

(五)強力深化改革開放不動搖,全面激發跨越轉型活力和動力。緊跟中央和省市改革步伐,搶抓新一輪改革機遇,堅持市場導向、問題導向和民生導向,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突出重點領域改革。紮實做好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市定改革任務。圍繞9大領域45項改革任務,統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成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改革。積極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抓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建立農村集體土地交易中心,引導和規範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創新產業集聚區管理體制機制,加快鴉嶺、平等、葛寨撤鄉建鎮步伐,全面完成城關鎮「撤鎮建辦」任務。擴大對外開放。繼續採取園區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招商模式,緊盯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加強與國內外500強企業的溝通對接,全力抓好上海智慧安防、廣州古鎮燈飾、思念食品等在談項目,力爭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總投資200億元以上。突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加強同上級有關部門的對接聯繫,力爭全年爭取政策性資金5億元以上。放寬市場准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做大做強,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實體經濟;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建設經營,充分調動全社會創業積極性,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六)強力統籌城鄉一體不動搖,努力建設宜居宜業新伊川。緊盯撤縣建市目標,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推動城鄉統籌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城市重點工程建設。高新四橋建成通車,飛鵬環路、濱河東路等10條新區道路開工建設;全面完成4.9公里伊河景觀水系工程,第二污水處理廠、市民普惠金融中心建成投用,科普植物園主體完工;突出抓好貝沙灣、可可居宸園等11個房產開發項目建設,提升新區形象;啟動新區伊河東岸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伊河兩岸對稱發展步伐。穩步推進杜康鶴鳴小區、中州文化小區等危舊房改造工程,文化路向北、人民路向西等8條道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車,全面完成天然氣加氣站、南苑水廠改造、平等水源地(二期)建設任務,鋪設熱力管網4.4公里、天然氣管網19公里,龍鳳山生態園、居民小街實現亮化提升;加快推進市政工程建設,垃圾處理場(二期)工程建成投用,開工建設垃圾處理場沼氣發電項目,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方便群眾生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堅持以國家園林、衛生縣城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組織開展城區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綜合整治活動,進一步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西山植物園改造工程,完成杜康廣場、濱河公園、杜園和街心遊園綠化升級,着力打造一批縣城綠化亮點,力爭10月份通過國家級園林縣城驗收。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以小城鎮建設「五個一」工程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建管水平,全面提升鎮區綜合承載能力和吸納能力。紮實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6個,環境衛生達標村129個,全縣所有行政村達到市定環境衛生標準。完成彭婆、江左、白沙等鄉鎮200公里便民通行工程建設任務,解決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硬化通組通戶道路180公里。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交通體系發展規劃,加快實施洛欒線、郭木線、八官線等幹線公路改擴建工程,紮實推進縣交通中心建設;全面開工建設龍鳳大道,打通對接洛陽新通道。持續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實施白元、平等、呂店等變電站改擴建工程,擴大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

(七)強力改善民計民生不動搖,不斷順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就是政府工作的成就感。我們將始終堅持民生為本、民生為先,努力讓群眾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讓全縣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深入實施科教強縣戰略。以義務教育均衡縣創建為載體,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加強教職工培訓,創新教學方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3%以上,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55%以上;積極實施職業教育攻堅(二期)工程,創新辦學和教學模式,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維修改造中小學、幼兒園60個,實施城關鎮實驗小學擴建、野狐嶺小學遷建等工程,新區高中具備招生條件。深化產學研合作,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申請專利150件。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嚴格落實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災害應急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落實創業扶持政策,以創業帶動就業,年內實現就業再就業5800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億元,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20萬人次。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實施江左、白元、白沙3個衛生院建設項目,對外合作醫院建成運營。深入開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縣文化中心建成投用,博物館主體完工;強化文化市場監管,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開展對口幫扶活動,完成11個村整村推進和扶貧搬遷任務,改善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確保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1‰以內。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圍繞煤礦、非煤礦山、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突出抓好隱患排查治理、打非治違、專項整治等工作。持續抓好110聯動工作,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全面推進「雙安雙治雙基」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建設平安伊川。暢通群眾信訪渠道,紮實開展依法逐級走訪、訴訪分離和積案化解工作,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下大力氣整頓和規範小額貸款、融資性擔保行業,堅決防控金融風險。深入開展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暨碧水藍天工程,構建城鄉一體的良好生態系統,讓伊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民生活環境更美好!

同時,積極發揚民主,凝聚各方智慧,深入調查研究,充分吸收前期各項規劃成果,努力編制一個適應新常態、體現上級精神、符合伊川實際、反映群眾意願的「十三五」規劃,搶占發展新高地。繼續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好雙擁共建工作,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統計、審計、郵政、通信、檔案、人防、地方志、廣播電視、防震減災、民族宗教等工作。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伊川轉型跨越發展,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將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恪盡職守、心繫群眾、狠抓落實,讓為民務實清廉的政府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一)強化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行政。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我們將牢固樹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政府各項工作的意識,自覺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嚴格文明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和規範化水平,讓政府權力在法治軌道上規範運行,讓群眾在法治建設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完善工作溝通、落實和反饋機制,提升建議和提案辦理質量。依法健全完善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決策程序,讓政府的每一項決策都經得起法治的考量、體現出民意的力量!

(二)強化服務意識,堅持為民執政。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壓縮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探索建立行政審批目錄清單、行政權力清單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強力推進簡政放權,大力提升行政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持續鞏固和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重點工作問政於民,重要決策問計於民,重大建設問需於民,紮實解決好群眾反映突出的城市管理、社會保障、環境整治等熱點難點問題;堅決糾正和查處庸政、懶政、怠政行為,提升服務能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凝聚發展正能量,使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政府優質服務的溫暖。

(三)強化廉潔意識,堅持從嚴治政。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格執行財政預算制度,完善公務消費和接待制度,堅持勤儉節約,降低行政成本,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群眾的好日子!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紮實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紮緊扎牢制度的籠子。大力推進陽光施政,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加強公共資源交易行為的監督管理。繼續加大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着力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政風行風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

(四)強化落實意識,堅持務實勤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將緊緊圍繞既定目標,充分發揮鄉鎮差別化管理、部門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建立健全重點工作提示通報、督辦、台賬等推進機制,大力營造真抓實幹、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對於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部署的各項工作,堅決做到接受任務不找藉口、執行任務不講困難、完成任務不留餘地,決不半途而廢,決不虎頭蛇尾,全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群眾充分認可的新業績!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鬥鑄就輝煌。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政協監督支持下,凝聚全縣共識,大干2015年,奮力開拓創新,勇於責任擔當,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為圓滿完成「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