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鄧俊峰
2022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3月2日在鄧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工作回顧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鄧州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按照市委「一抓三突破」的工作部署,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社會大局保持穩定。202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與南陽各縣區平均增速持平。成功入選全省首批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省社科院《2020年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質量評價報告》,鄧州排名全省104個縣(市)第20位。我們正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一抓三突破」藍圖變為現實,把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推向深入!

一年來,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牢牢守住了河南的西南大門。迅速阻斷疫情蔓延。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們堅決聽從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號令,果斷出擊、從容應對,迅速採取排查、隔離、勸返等措施,趕在武漢「封城」前設置三級卡口,村莊小區封閉靜態管理,全市人民萬眾一心,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西醫協同救治。排查返鄉人員1.3萬餘人,收治疑似患者39例,確診17例。把市中心醫院作為定點收治醫院,啟動中西醫協同救治機制,成立以國醫大師唐祖宣為組長的中醫指導小組,一人一方,辨證施治,短短一個月內迅速控制了局面,守牢了南陽、河南的「西南大門」,受到了省委書記王國生同志的充分肯定。統籌常態化防控。遏制住疫情蔓延勢頭的同時,全力推進復產復工復學,以最快速度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嚴格落實精準防控措施,加強對境外和中高風險區域入(返)鄧人員的精準排查,對重點監管產品、對象及其周邊環境進行核酸檢測,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自去年2月6日以來,全市無新增病例。在共克時艱的日子裡,全市共有1850名醫護人員、流調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8萬餘名黨員、幹部、志願者,下沉一線、日夜值守;各界愛心人士踴躍捐款捐物;在外鄉賢全力支持家鄉抗疫。全市上下生動詮釋了盪氣迴腸的偉大抗疫精神,交出了一份優異的「鄧州抗疫答卷」!我提議,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奮戰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年來,我們干字當頭、孜孜以求,「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局面已經形成,「三起來」示範縣建設乘勢啟航。鄉賢回歸成果豐碩。堅持鄉鎮為主,鄉賢為要,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全市在建項目、簽約項目、對接成熟的在談項目共計138個,合同引資額375億元;搜集項目線索104個,擬投資額154億元;一半以上為鄉賢回創、推介項目,鄉賢已成為推動鄧州發展的中堅力量。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實施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70個,總投資230億元,完成投資86億元,占年度投資目標的120%,其中超20億元項目1個,超10億元項目5個,超5億元項目17個,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推行「三個一」「擠牆角」「四集中」等機制,實現「招得來、快落地、早見效」目標。全面開展「辦事不求人」「項目落地不過百日」行動,營商環境位居南陽前三名,「四最」目標逐步實現。項目儲備積蓄動能。建立「十四五」項目庫,謀劃重點項目1825個,總投資2543億元。其中,2×100萬千瓦電廠、通用機場、鎮鄧燃氣管道等14個重大項目,338個投資超億元項目,已納入省「十四五」重大項目系統。

一年來,我們爬坡過坎、勇往直前,工業瓶頸漸次突破,工業強市未來可期。工業運行穩中向好。面對疫情對企業帶來的巨大衝擊,傾情用力暖企穩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5.6億元、增長2.1%。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家。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實施重點工業項目32個,計劃總投資5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馳誠汽車拆解、星光產業園、金豐電子、君達鋰電、國控鴻發無紡布、乾雲醫療等18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金碧材料、晶良鉬靶材、有奇食品、川諾機械、中聯水泥廢棄石灰石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快推進,上半年可建成投產。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啟動建設了產業孵化園二期、回鄉創業創新產業園、聖艷化纖產業園、益廣內衣產業園、牧原農牧裝備產業園等專業園區。產業集聚區內規上工業企業達到66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2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2.8億元、全口徑稅收2.6億元。低效用地整治取得突破,消化批而未供、閒置土地1548畝,騰退產業孵化園、企業低效利用廠房17.7萬平方米。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市備案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達29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家,位居南陽市前列。產業集聚區被評為「河南省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

一年來,我們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雙回」藍圖已經繪就,古城復興雛形初顯。規劃體系持續完善。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期方案編制。啟動市域村莊布局、新「回」水系規劃編制。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鄧州東站站前廣場及配套設施建成投用。建成幹線公路111公里,修建通村公路540公里,城鄉道路通達能力顯著提升。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提升改造迎賓大道、新華路、G207城區段,續建改建南閣東路、鄧孟路、穰城南路等主次幹道12條,改造背街小巷51條,路網「微循環」持續改善。三賢路北延等18條主次幹道全面暢通,實驗區「井」字形路網基本形成。敷設改造供水管網65公里、污水管網22公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污二期等順利開工。平安大道跨湍河橋、穰城路跨湍河橋即將竣工。古城復興大步推進。內城河清淤、截污和西城牆、平成門復建以及新華路橋梁改造等壓茬實施。外城河實現截污納管。歷史街區修復有序推進。福勝寺西側商業街開工建設,北側古街設計方案編制完成。「大十字」歷史建築修復快速推進。「突破口」廣場建設順利啟動。電影《突破口》有望今年「七一」前夕上映。城市文明不斷提升。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覆審。處置各類「雙占」設施7.2萬餘處,「十亂」有效遏制,「雙違」基本杜絕。改造老舊小區40個。新建棚戶區安置房10846套。花洲覽秀、銀基王朝、壹號城邦等群眾關注度高的11個問題樓盤得到初步化解。重點解決44個小區房產證遺留問題,發證率提升到62%,有效解決住戶孩子上學、抵押貸款、戶口遷移等難題,惠及群眾5萬餘人。

一年來,我們言出必行、善作善成,教育率先突破取得重大進展,高考成績再創新高。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紮實推進為教育為教師辦實事「十六條」。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達標國家評估驗收。湍北高中正式招生,一高中擴建二期加快建設,湍南高中啟動建設。全年引進各類教師1116人。高考成績持續向好,一本進線1633人,增幅20.6%。一高中高考名次由南陽市第6提升至第4。教育投入持續加大。投入資金2700萬元,高中生均公用經費由800元提高到1000元。增設寄宿制普通高中教師生活補貼,發放補貼資金1960萬元。實施「三名一優」戰略,評選名師100人、名校長10人、名校10個、優秀班主任200人,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特殊津貼。教育環境不斷優化。加強校園周邊安全設施建設,對交通信號燈、指示牌、斑馬線等進行優化完善。實施「雙查雙清」行動,開展2次集中整治活動,校園及校園周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南陽科技職業學院順利獲批,首批開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數控技術、藝術設計等5個專科專業,首年招生圓滿完成省教育廳下達任務。幼教學院啟動建設。職業教育培訓工作成效顯著,在全省進行典型經驗交流。

一年來,我們合力攻堅、不辱使命,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三農」基礎更加穩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市貧困人口外出務工2.1萬人,公益崗位安置10309人,較上年均有大幅增加。185個扶貧項目全部竣工。發放扶貧貸款4.8億元,帶動貧困戶1.6萬戶,戶均增收4000餘元。投入資金2.3億元,對24所鄉鎮敬老院、61所村級幸福大院等進行改造升級。全市剩餘貧困人口3146戶8353人全部脫貧。李征同志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藉此機會,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誠摯的敬意!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糧食種植面積330萬畝,總產量28億斤。建成雜交小麥產業化制種基地5000餘畝。完成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市。切實做好生豬穩產保供。生豬存欄96萬頭,超額完成省定88萬頭目標任務,出欄118萬頭,在國務院生豬生產督查中受到表揚。建成牧原「百場千萬」養殖場5個。黃志牧業被命名為全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堅持「四優四化」,發展優質花生110萬畝、蔬菜65萬畝、林果7萬畝、水稻3.5萬畝。綠色有機食品達到15個、認證面積15.4萬畝。推進黃志牧業與茅台集團合作,建立「茅台豬」生產基地。推動榮冠酒業茅台酒小麥原糧種植基地建設。四川通威集團鄧州稻蝦(漁)混養基地被評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加快推進三產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39家,其中省級10家,國家級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獲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稱號。積極開展「四美鄉村」創建。成功創建「千萬工程」示範村18個。改造農村廁所3.5萬戶。趙集水廠建成通水。習營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鄧習畫廊29.2公里道路及遊憩棧道等配套設施全面建成,杏山韓營旅遊小鎮、引丹會戰博物館建成開放。

一年來,我們回應民意,守望相助,各項民生實事全面落實,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健康鄧州建設穩步推進。市中心醫院公共衛生醫學中心、疾控中心P2實驗室、26個鄉鎮發熱門診、68個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建成投用,疫情防控體系得到逐步完善。深入開展以縣域醫共體建設為重點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新機制,患者在醫改中的獲得感顯著增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有效落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045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醫療保險政策嚴格落實。城鄉低保人均月補助水平分別提高到300元、238元。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30處,惠民殯改工作全省先進。污染防治攻堅紮實推進。全年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3.5%,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7.4%,優良天數303天,優良天數比率82.8%,三項指標位居全省、南陽前列。湍河、刁河、小草河三條河流出境水斷面執行地表水Ⅲ類標準,綜合達標率91.7%,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疑似污染地塊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環境不斷改善,農用地、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為100%。社會治理成果豐碩。「兩量兩率一推行」納入高質量黨建考核,基層信訪邁向有序軌道,掃黑除惡深入推進,社會秩序進一步好轉。貫徹「四個最嚴」要求,持續加大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整治。全市未出現一例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刁河店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一年來,我們勤勉盡責、排難而進,財政保障堅強有力,金融要素充分激活。切實強化財力支撐。受疫情衝擊、宏觀經濟下行影響,消費承壓、投資不振、工業稅源加速成長但尚未成為財力支柱,鄧州財政時刻處於緊平衡狀態。為此,我們對到期債務進行展期和低成本置換,托住財政底盤,同時大力組織財政收入,保障「三保」支出。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8億元,增長4.3%。爭取上級資金78.4億元,位居全省第二位。土地基金收入30億元。財政總支出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15億元。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優先保障基本民生項目,全年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83.2%。積極落實企業減稅降費政策,減免各類稅費7591萬元、各類保險費用9263萬元,返還失業保險費1142萬元,惠及職工4134人,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大力推進投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出台地方國有投融資公司轉型方案,搭建「1+5+N」的現代地方投融資體系。穩妥推進地方投融資公司優質資產整合和債務重組,提升國有資本運營能力,各國有公司共獲融資(授信)23.4億元。不斷增強金融服務實體能力。加大財政資金注入,擴大過橋續貸資金池規模,提升擔保公司擔保能力,全力保市場主體,放水養魚,留得青山。全市貸款餘額278億元,較年初提升8.1%。為1711家市場主體提供新增融資28.6億元,融資餘額37.7億元。持續推進企業上市和直接融資。出台企業上市扶持政策。馳誠駕校、鄧農食品等2家企業納入省定重點上市後備企業,3年內完成上市掛牌。康碩智能製造、好想鵝、永泰棉紡等5家企業納入南陽市重點上市後備企業。積極開展資本市場融資,國控集團10億元私募債上交所成功獲批,即將承銷發行。

同時,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人民防空建設,深化全民國防教育,雙擁氛圍更加濃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不斷強化,實現創建省級「雙擁模範城」六連冠,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第七次人口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紅十字、慈善等事業健康發展。統計、外事、僑務、史志、文史、氣象、測繪、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我們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自身建設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各位代表!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一年來,我們頂住了壓力,打開了局面,堅定了信心,贏得了民心,各方面工作全面起勢,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寬闊。實踐充分證明,只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持之以恆把「一抓三突破」部署貫徹到底、落實到位,我們的項目儲備一定會達到新高度,產業發展一定會邁上新台階,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一定會實現新突破!

各位代表!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南陽市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力以赴謀發展、心無旁騖抓發展,實現了一系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突破,「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這五年,經濟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經濟總量比2015年新增115億元,年均增長8%左右。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030億元,年均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比2015年增長47%,年均增長8%。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製造、農副產品加工三大產業在全市形成較強競爭力,產業集聚區被評為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商貿流通、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現代金融升級發展。着力實施千億斤糧食增產工程、百萬畝土地整理等重點項目,糧食總產量穩定在28億斤左右。

這五年,城鄉發展面貌不斷改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6%,城鄉一體化發展成效顯著。建成了明珠湖、廣億萬商城、湍北高中等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城市現代化氣息漸濃。突出「三線三區」建設,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突破。編制完成了水美古城發展規劃,啟動了古城修復工程,開工建設解放鄧州突破口工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四美鄉村」創建紮實推進。鄭萬高鐵、浩吉鐵路建成通車,鄧州進入高鐵時代,與焦柳鐵路形成了三鐵通市新優勢,互聯互通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實現。

這五年,社會民生事業顯著改善。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107個貧困村全部摘帽,現行標準下2.7萬戶8.2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南陽科技職業學院順利獲批,圓了全市人民多年來的「大學夢」。建成湍北高中,新增學位3300餘個。建成了北京路學校,改擴建一批城鄉中小學校,義務教育學校超大班額基本消除。衛生體系日益完善,人民醫院湍北分院、中心醫院「縣域醫療中心建設」等項目進展順利,鄉鎮衛生院、行政村衛生室全覆蓋。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城鎮登記失業率持續控制在4%以內。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社會大局穩定。

這五年,生態環境治理持續加強。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深入推進「河長制」,堅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PM10、PM2.5年平均濃度大幅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增多,省控出境水斷面平均達標率95.8%。工業點源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露天礦山治理持續推進,森林覆蓋率達到21.8%,丹江口庫區綠色屏障地位進一步鞏固。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這五年,改革開放取得關鍵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實行行政審批集中服務,市級事項「最多跑一次」實現率超過90%,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農村「三權」分置改革穩步推進。市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生態文明、價格、鹽業等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招商引資成效明顯,鄉賢招商、以商招商、駐地招商等格局基本形成,年引進市外資金100億元以上。與北京西城區對口協作效果明顯,年獲得對口支援項目資金4000萬元左右,建成了杏山特色小鎮、北京路學校等一批重點項目。

各位代表!

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深切地體會到,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過去五年的工作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南陽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委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與智慧,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關心支持鄧州發展的廣大鄉賢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五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時也面臨着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為「三個不平衡」和「三個不充分」: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不平衡,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較大差距;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任務仍然艱巨;資源要素與發展要求不平衡,資金、人才、土地等要素制約依然存在。產業特別是工業發展不充分,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質量效益不高;區域中心城市功能發揮不充分,城鎮化進程緩慢、要素集聚偏弱、輻射帶動有限;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不充分,還不能很好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二、2035年遠景目標及「十四五」時期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十四五」時期,我市仍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生態功能區、糧食核心主產區、省直管縣、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等一系列政策,為我市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萬人,人口基數大,城鎮化有基礎、有支撐、有潛力、有後勁。疫情催生出一批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速重構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為突破工業短板創造了機遇。253萬畝耕地、年6億立方米丹江水資源,堅實穩固的資源基礎將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五年來,實施的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十四五」時期將集中陸續建成見效,為未來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政治生態淨化優化,幹部隊伍擔當實幹,全社會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

一個地方的發展儘管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十四五」期間,將是鄧州實現向更高能級發展躍遷,轉「優勢」為「勝勢」,由「量變」到「蝶變」的關鍵時期。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匯集各方智慧,科學謀劃了「十四五」鄧州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戰略定位、主要任務和組織保障。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全會精神,明大勢、識大局,保持戰略定力,把握髮展規律,強化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優勢、占得主動,奮力推動新時代鄧州發展實現新突破。

根據《中共鄧州市委關於制定鄧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鄧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市必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展望二〇三五年,鄧州要達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要求,全面開創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基本建成「四個強市和一個鄧州」。我市經濟總量、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發展主要指標進入省直管縣第一方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聚焦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綱要草案》用「六個新」描繪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到二〇二五年,全市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綜合實力在省直管縣中位次不斷前移,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在省直管縣和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中走在前列:一是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突破工業瓶頸制約,基本建成與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工業體系。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占比逐年提升,現代服務業量質齊升,農業競爭力不斷提高,鄉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二是城鄉融合邁出新步伐。突破中心城市制約,古城風貌、水城景觀充分彰顯,城市綜合交通和配套設施持續完善,中心城區核心引領功能更加凸顯。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三是生態文明取得新成效。丹江口庫區生態屏障更加鞏固,「森林鄧州」全面建成。水、土、大氣質量持續提升,優良水體比例、PM2.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優良率均達到國家和省考核要求。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四是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城鄉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社會保障更加健全,社會文明程度更高,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健康鄧州」「平安鄧州」全面創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五是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大改革持續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深度融入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開放水平大大提升,招商引資引智成效顯著。政府職能深刻轉變,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六是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市深入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基層基礎更加穩固。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和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明顯增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安全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這些目標順應了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我們將鍥而不捨、久久為功,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創造現代化鄧州建設的新業績!

三、2021年重點工作

發展未有窮期,我們任重道遠。今年是我市發展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們將堅定信心、奮力拼搏、乘勢而上,確保「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按照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今年和今後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總基調是:突破、鞏固、再突破,具體講就是「打開局面、持續突破,鞏固陣地、連點成線、全面突破」。工作重點是「三個一」,就是緊盯「一個目標」:建設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南陽副中心城市,堅定「一個部署」:持續深入推進「一抓三突破」,破解「一個瓶頸」:工業化程度低。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糧食產量保持在28億斤以上。

圍繞以上目標,我們將着力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項目統攬,激發發展活力

強力開展招商引資。堅持「鄉鎮為主,鄉賢為要」,叫響「老家河南,回城鄧州」,持續深化拓展鄉賢招商成果。擇機舉辦鄉賢大會。堅持「全年、全域、全員」招商,聚焦紡織服裝、汽車零部件、生物基降解材料、農牧裝備、農副產品加工、裝配式建築等重點領域,深入研究相關產業脈絡,精準鎖定目標企業的產業布局和投資趨向,編制產業圖譜和招商地圖,積極開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以鏈招商、資本招商。堅持「兩要兩不要」,取捨有度,讓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好項目優先落地。用好京鄧協作、豫滬合作兩個「大平台」和各地商會「小平台」,做實駐點招商。增設京津冀招商聯絡處。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茅台鎮等地舉辦專題招商推介會,開展城市營銷。打出優惠政策「組合拳」,創製「個性化」扶持方案,爭取在總部經濟招引上實現突破。落實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對業績顯著的單位和人員,要高規格表彰。實現全年招商引資項目50個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2個、5億元以上4個、1億元以上20個,合同引資額12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60億元。

高效推進項目建設。一個重量級項目可以振興一方經濟,一個標誌性項目可以改變一座城市,重大項目就是最大變量。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一抓三突破」以及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實施16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368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62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12個,總投資348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32億元,確保發揮出項目建設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的主引擎作用。在項目推進上,繼續實行「三個一」「四集中」制度,堅持「每月通報、季度考評、半年觀摩、全年總評」的考核辦法,盯死盯緊,狠抓落實。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辦事不求人」「項目落地不過百日」行動。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拿出「突破性」思維,逐項對照營商環境核心指標,堅決向各類不科學、不規範的制度和流程大膽開刀,以政府工作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帶動審批管理、為民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形成最簡單、最便捷的程序,最大限度壓縮辦事時限。並利用辦事指南、互聯網平台全方位公開,讓老百姓都可以監督。建立縣處級幹部和主管部門現場辦公、對症下藥的「上門服務」制度,多部門協同辦公、聯審聯批的「一站式」服務制度,重大事項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綠色通道」制度,學習借鑑杭州等地作法,推廣「告知承諾制」「提交後不回復視同默認」等制度,只許設「路標」、不准設「路卡」,推行「指尖上」的審批,讓「跑一次」成為上限、「不用跑」成為常態。

切實做好資金保障。持續抓好專項債項目謀劃及申報工作,實現專項債落地10億元以上。繼續擴大企業債規模,爭取企業債發行10億元以上。加大政策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爭取政策性項目資金70億元以上。不斷優化融資建設模式,探索「投、融、建、管、還」一體化良性循環運作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利用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金融資金參與項目建設。積極對接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及其他商業銀行,爭取銀行貸款50億元以上。毫不動搖做大做強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國有公司全面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運營。加快國有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運營,做好存量融資還本付息和結構優化調整,積極謀劃優質項目爭取新增融資。用好國控公司AA信用等級評定,實現標準化和非標準化融資10億元。

(二)突破工業短板,增強產業支撐

聚焦「主新特」,形成園區集聚優勢。以產業集聚區為核心,大力推行「鏈長制」,聚焦「主新特」開展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鏈培育,力爭每條產業鏈都形成行業領先的關鍵核心技術、引領性的科創平台、標誌性的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圍繞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主導產業補鏈。重點扶持凱達環境、沃爾福、星光機電、德同電子等骨幹企業,加快星光機電調遷、金豐電子、瑞澤線束、凱德汽車零部件等重點項目建設,着力完善渦輪增壓器、汽車車鎖和車用電子三個產業鏈,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圍繞生物基合成材料製造等新興產業建鏈。加快金碧材料項目建設,兩年內項目一期、二期建成投用,形成年產2萬噸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規模,打造豫西南生物基合成材料製造產業基地;加快康碩智能製造二期建設,打造中部地區3D打印增材製造基地;推動晶良電子兩條鉬靶材生產線投產運行,在新材料產業化競爭中搶占先機。圍繞屠宰及肉類加工特色產業強鏈。加快牧原500萬頭生豬屠宰線等項目建設,支持黃志牧業持續擴大產能,建成熟食品加工項目,打造集育種、養殖、屠宰加工、精深加工和物流配送為一體的肉製品產業鏈;加快建設鄧州福德食品肉類加工項目,與黃志食品、福建御廚特供熟食形成產業配套;推動有奇食品熟食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產業集聚區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3%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家以上。

壯大產業規模,打造市域產業集群。優勢傳統產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鄧州必須端的飯碗,要以大個龍頭企業為引領,着力壯大規模,形成集群。農副產品加工業,以牧原集團、黃志牧業等為龍頭,與整合市場資源的「高手」合作,打響「茅台豬」「丹江水」等品牌,用品牌帶動企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優;支持牧原在鄧州設立總部。汽車零部件製造業,積極融入十堰、武漢、鄭州汽車產業帶,實行差異化競爭、融入式發展;支持凱達拓展「製造+服務」模式,打造城鄉環衛一體化綜合服務提供商;發展汽車拆解與再製造產業,重點支持馳誠汽車拆解產業園建設,啟動馳誠汽車城項目建設。紡織服裝業,支持企業加快設備換代、技術升級、品牌創建,推動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化、品牌化、開放化、綠色化發展;深化與依服寶等知名企業合作,提升鄧州服裝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農牧裝備、建材及裝配式建築等傳統產業,突出技術改造,實現轉型升級。引導農神機械、躬耕農機等企業,進入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型製造領域,發揮渠道優勢,跨界融合發展,不斷擴大產能,拓展市場;支持鄧州中聯水泥實施「水泥+」戰略,加快產能置換和城市固廢垃圾再利用工程,推動預製式混凝土構件生產線建成投產。利用三年時間打造一批主營業務或總產值超3億元的骨幹企業,紡織服裝、汽車及零部件、農副產品加工與新興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超過80%,打造3-5個50-100億級產業集群。

培育鄉鎮工業,實現「家門口企業」蓬勃發展。順應未來鄉村振興發展趨勢,深入挖掘鄉鎮產業特色和優勢,依託全市鋰電池、小磨油、黃酒生產加工現狀及特點,大力培育鄉鎮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積極推動穰東服裝、構林麵粉及副食加工、劉集黃酒、趙集校油泵、張樓休閒食品等特色產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建設專業產業園,爭創省級特色產業小鎮。力爭年度培育小微企業300家以上。讓「家門口企業」帶動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致富。

推行「一區多園」,提升產業集聚區承載能力。全面落實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按照「一鏈一園」發展思路,依旗艦項目建設特色園區,用特色園區加速配套企業集聚,以配套完善吸引更多旗艦項目入駐,形成既有大項目帶動、又有中小微支撐的產業梯隊,更好發揮特色園區內項目集中、企業集聚、創新集成的乘數效應。依託依服寶、國控鴻發無紡布等企業,推進棉紡與無紡布產業園建設。依託中聯水泥、凱穎鋼構等企業,規劃建設裝配式建築產業園。依託金豐電子、瑞澤線束等企業,推進電子產業園建設。依託福德食品、黃志食品等企業,謀劃推進肉類食品加工產業園建設。依託益廣、木棉花等企業,積極承接汕頭內衣產業內遷,打造內衣創意產業園。依託一牧機械、農神機械等企業,加快農牧裝備產業園建設。推動園區更多企業與牧原裝備開展供應鏈合作,在園區形成「隱性」牧原農牧裝備產業園。提升產業孵化園二期、返鄉創業園、中科萬邦等專業園區承載力,鼓勵引導規模企業以「搬遷+升級」方式入園,以搬遷為契機加速設備更新、產品迭代。持續開展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行動,加快處置「殭屍企業」閒置資產,剩餘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完畢。以畝均稅收、畝均投資、畝均產值、就業容量等為核心指標,建立項目入駐園區(標準化廠房)的准入門檻制度。深入推進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推行工業項目「標準地」制度,並探索向其他投資項目延伸推廣。

開展「服務企業提升年」活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出台實施支持工業突破「十二條」意見。建立「直通車」「茶敘」制度,暢通企業家提出意見訴求的渠道。強化「首席服務官」制度,探索推行「兩清單」制度,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大張旗鼓宣傳企業家精神,切實提高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和聲譽。以市場化思維,打造資源跟着項目走的要素保障環境,發起設立或引進先進製造業發展基金、企業擔保基金、過橋基金和供應鏈金融,力爭為工業企業實現市場化融資30億元以上。做好馳誠駕校、黃志牧業、康碩智能製造、凱達環境等重點企業的上市培育,引導企業上市融資。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快構建有利於留住創新人才、激發創造活力的創新創業制度體系。強化幹部業務培訓,真正培養一支「兩懂兩會」幹部隊伍。踐行「九要」「九不得」要求,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最優服務、創造最優環境,讓鄉賢回歸興業既是基於情懷,更是基於理性,讓企業家時刻感受到黨委政府助其發展壯大的真心和決心。

(三)推進「雙回」聯動,提升城市能級

完善規劃編制。完成以「水」為母規劃和最上位基礎性規劃的空間規劃。構建「一張圖」監督信息系統。推進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試點村莊規劃編制,抓好高鐵片區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區等重點區域的空間規劃編制。推進複合型大新區和歷史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開工建設以新「回」為啟動區的鄧州新區。

完善中心城區功能。實施中心城區道路環線「除堵保通」、主次幹道「提升改造」和背街小巷「補白增綠」三大行動。對中心城區範圍內卡脖、斷頭路全面摸排,分期分批,逐步貫通。今年重點貫通雷鋒路西延、南一環、靈山大道等四橫兩縱6條主幹道和三賢路、鄧孟路等三橫五縱8條次幹道局部段。完成雷鋒路、穰城路、人民路、交通路等城區超期服役道路和內迴環線內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實施老城區整街區更新改造、城區集中供水供氣供暖、中心城區污水管網提升改造。二污二期、中水回用、污泥處理、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建築垃圾消納等廢物處置項目加快推進,保證城市消化系統良好運轉。完成110千伏中心輸變電工程及配套管溝建設,開工建設鎮鄧燃氣管道,破解中心城區供電、供能瓶頸。新建社會化停車場9個。持續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實驗區項目建設,加快區內6385套棚戶區改造步伐。建設花洲水街。以湍河國家濕地公園為基礎,打造西起濕地公園,東至新G207,14公里長、3.8平方公里的湍河複合型生態廊道,形成靚麗的城市名片。

恢復古城風貌。完成內城西門(平成門)和內城河清淤、駁岸、橋梁改造、親水平台建設。實施內城河西城牆、角樓復建和外城河清淤、駁岸、橋梁改造,以及月牙池公園項目建設。迅速推進突破口廣場建設,早日建成投用。加快實施內城東門(迎旭門)、外城南門(荊襄門)和突破口段土城牆修復,通過拆遷安置,實現「透水見牆」。同步對城河兩側道路景觀及綠化進行提升,逐步把「回」字型城河打造成水綠空間和歷史人文廊道。加快推進星光廠搬遷。完成大十字歷史建築、團結路歷史街區修復,推進古城路、花園街、文廟街歷史街區修復,實施古城文廟、文廟街老劇院、雙忠祠、三賢祠修復,多點成面,水陸雙環,形成高品質人文休憩空間。歷史是城市的脈絡,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回」字型城河是鄧州區別與其他城市的重要文化烙印和歷史財富,歷史把一個厚重的鄧州交給了我們,我們一定要深度謀劃、逐步突破,讓鄧州古城的美麗畫卷在「十四五」期間漸次展開、華麗綻放,把一個更加水美宜居的「人文名城」留給未來!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以「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級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始終保持對「雙違」「雙占」「問題樓盤」的高壓態勢。全面啟動「雙改」行動,改善以城區道路為載體的公用設施配套、改善以社區為單元的人居環境,推動城市有機更新,以經營城市的理念完善城市功能,讓鄧州更加安全、整潔、有序。學習借鑑杭州智慧城市管理經驗,強化大數據、智能技術運用,為城市裝上「數據大腦」,為市民搭建「共管平台」,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擁堵為突破口,逐漸擴展到城市治理各個領域,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

優化交通網絡。做好南鄧高速建設協調服務工作,謀劃鄧桐高速、三淅高速延長線建設,打造市域高速環線。加快G328新建、迎賓大道下穿二廣項目建設。G207城區段、S335鄧州至渠首、S231南陽至鄧州、S244陶岔至孟樓等改建提升工程,年底前竣工通車。S334改建、鄧州東站核心區進站大道、經三路等續建工程加快推進,着力構建縱橫交錯、高效通暢的幹線公路體系。啟動東站交通樞紐中心、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和焦枝鐵路火車站改造。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改建47公里縣鄉道路、131公里鄉村振興通村公路,提升82公里美麗農村路,推進通村入組向通組入戶延伸,形成廣覆蓋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

加快物流電商發展步伐。抓住建設省際區域物流樞紐的契機,組建產業專班,制定發展規劃,強化龍頭培育,打造特色園區,引導成立專業協會,推進物流、電商融合發展,着力構建大物流、大電商發展格局。謀劃推進萬里物流園與牧原合作,打造鄧州牧原物流中心。依託建國物流園、丹水情物流園,不斷完善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打造豫西南農副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加快鐵路物流基地二期、鄧州西站集裝箱貨場建設,啟動西站物流園建設,引導各類運力資源集聚,打造集貨運配載、專線物流、公共倉儲、分撥配送、多式聯運等功能為一體的省際交界區域大宗商品倉配運轉中心。出台扶持政策,推動電商產業園集聚發展。大力發展直播經濟,積極培育「網紅」品牌、帶貨達人。建成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500家以上,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聚合郵政、「四通一達」等企業,建設快遞物流分撥配送中心,助推電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四)大力發展教育,實現率先突破

改善基礎教育條件。湍北高中全面建成投用;湍南高中9月份實現招生;完成南陽幼師搬遷,置換改建一所完全學校;堅決將「3年內建成3所高中、新增1萬學位」的承諾提前一年完成。加快推進一高中二期、六高中改擴建工程。新建功勳路、靈山路、書院路九年一貫制學校,加快推進一初中西校區、花洲實驗小學西校區擴建工程。完成城區小學配套幼兒園治理,確保11個小區7所幼兒園建成投用。新建都司、桑莊、孟樓、穰東4個鄉鎮中心幼兒園,儘快實現每個鄉鎮辦好1-2所高質量公辦幼兒園的目標。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校舍維修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穩妥推進城鄉教育發展項目,逐步解決鄉鎮大班額問題,讓更多的鄧州孩子通過教育實現完善自身、改變命運、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全力支持一高中創建名校,進一步明確各高中的目標定位,大膽實施分層辦學、分層教學,使之努力創辦出自己的特色。着力解決優質生源流失現象。進一步提升一本進線率,實現一本進線和「雙一流」高校錄取數量持續增加,力爭到「十四五」末,鄧州高招一本進線人數位居南陽各縣(市)第一。加大教師補進力度,全年補進教師不低於1000人。強化高中教師補進,在基本解決高中教師缺口的基礎上,增加總量5%的儲備。拓展優秀教師職稱晉升綠色通道。持續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智慧校園工程,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

打造職業教育高地。職業學院擴建工程一期完成建設,學院圖書館布設完成並投用,啟動配套教師住宅區建設。優化專業布局,培優培強骨幹專業(群),在學前教育、健康服務、電子商務、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新增6個高職專業,開展中高職貫通培養和對口招生,高職辦學規模達到2500人以上。完成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4個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紮實推進產教融合,努力擦亮更多職教品牌,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五)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繼續對脫貧村脫貧人口開展監測,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提升敬老院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強村級幸福大院管理和運營,分層分類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救助。推進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把抓好糧食生產擺在首要位置,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330萬畝。落實國家種子戰略,大力推進雜交小麥基地建設,打造國家級雜交小麥現代種業基地。在小楊營、文渠、穰東建設2000畝小麥高產示範方,開展主導品種篩選試驗,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探索推進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提高種糧積極性。推進2021年度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制止各類耕地「非農化」行為,嚴守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千方百計抓好生豬穩產保供。持續推進牧原「百場千萬」工程,積極爭取黃志牧業制繁種豬基地建設,確保生豬存出欄恢復到常年水平。

實施鄉村產業發展行動。在小楊營、構林、十林、張村等鄉鎮謀劃建設茅台酒用小麥原糧基地,打造酒用小麥特色產業區。在鄧南引丹灌區大力開展稻漁混合種養,同時發展魚料加工、魚苗繁育、魚肉加工、冷鏈配送、倉儲物流等產業,在全國重點水域禁捕限養的有利環境下,乘勢培強鄧州水產養殖、加工競爭優勢,爭取到「十四五」末,水產養殖面積達到5萬畝,創建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區。在湍河沿岸鄉鎮鼓勵種植高油酸花生,確保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抓住被確定為全省煙葉最有發展潛力縣、核心煙區重點培育縣的機遇,在高集、彭橋、張村、趙集等鄉鎮大力發展煙葉生產,力爭到「十四五」末,總量達到8萬擔以上。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在張村、高集、腰店等鄉鎮,發展艾草、白朮、金銀花、甜葉菊等中藥材種植面積2萬畝,建設中藥材示範基地2個。持續推進品牌強農,做好蔬菜、水果、黃酒等一批「名特優新」產品申報工作。舉辦「農民豐收節」「農特產品年貨節」等農產品展銷活動,促進產銷對接,讓鄧州的好資源「走出巷子為人識」。

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扶持牧原、黃志牧業、好想鵝、永盛油脂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爭創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完善基地共建、資源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重點支持以盛全觀光牧場、馨潤牧業為龍頭,組建以奶牛養殖及奶製品加工為主的奶業產業化聯合體;支持以通威公司、建國農副產品、宇中水產養殖等企業為龍頭,組建水產養殖產業聯合體。堅持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讓農業「接二連三」,創建糧食精加工大縣、畜產品加工大縣、肉食品加工大縣、油料加工大縣,力爭把鄧州全域納入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複製借鑑韓營建設模式,引導鄉村積極開展省級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示範村、南陽市「四美鄉村」和「美好移民村」創建。推進鄧習線韓營、習營、西亭、楊場,迎賓線雙廟、黑龍等美麗鄉村建設,串點成線,打造農業休閒旅遊精品線路。完成2.3萬戶農村戶廁改造任務。通過市場化運營,完善改廁後期管護服務。在構林、腰店、桑莊等水源充足鄉鎮,開展美麗水鄉建設試點。實施引丹灌區湍西分干工程,解決文渠、九龍、十林等3個鄉鎮10萬畝農田灌溉問題。全力爭取「湍北灌區」項目,早日實現全域自流灌溉。建設桑莊水廠、九龍水廠,讓10個鄉鎮近60萬農村居民喝上甘甜的丹江水,逐步實現全域地表水置換。在文渠、張村、十林、龍堰等11個中心城區周邊鄉鎮、旅遊重點鎮率先試點,探索建立「群眾可承受、財政可負擔、運營可持續」的城鄉客運均等化體系,讓群眾的出行更為便利快捷舒適。

(六)着力改善民生,兜牢民生底線

毫不動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常態化防控要求,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落實人物同防、閉環管理。加強進口商品、冷鏈物流等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管控,對重點場所採取嚴格的環境監測和衛生措施,落實重點人群排查管理和應檢盡檢。強化防控物資儲備。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發揮發熱門診等「哨點」作用,做好防控救治、信息發布、溯源流調等工作。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切斷疫情蔓延渠道,鞏固疫情防控來之不易的成果。

推動高質量就業。繼續做好援企穩崗工作,增強就業崗位韌性。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多渠道靈活就業,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基層成長計劃。加強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支持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多渠道就業。大力開展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加大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支持力度。新增城鎮就業1萬人以上,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構建和諧勞資關係。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攻堅行動。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大職業年金歸集力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加強醫保基金監管,持續推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提高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養育保障標準,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持續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工作。全面落實80歲以上老人高齡津貼制度,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殯儀館遷建、城市公益性公墓和鄉鎮村級公益性公墓建設,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推行火化全覆蓋,實現「逝有所安」「安有其所」。

全力打造健康鄧州。年內實現人民醫院湍北分院、婦幼保健院、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病、傳染病病房樓)主體完工。開工建設中心醫院綜合樓、疾控中心新址等。啟動第二人民醫院、骨傷醫院遷建、構林鎮衛生院新址建設,汲灘、張村等10個鄉鎮衛生院擴建提升。繼續推進村級衛生室產權公有化改革,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120個。持續強化縣域醫療中心建設,進一步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支持中心醫院、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爭創三級醫院。發揮「醫聖張仲景」「國醫唐祖宣」資源優勢,實施中醫藥傳承和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大力發展中醫及康養事業。持續開展省市級健康衛生鄉鎮、村、單位、社區、家庭、學校等創建活動,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深入挖掘「四種精神」的時代價值,講好新時代鄧州故事。堅持文旅融合、全域旅遊理念,提升引丹記憶韓營村、家風傳承習營村、花洲書院、鄧習畫廊、藍城小鎮等旅遊目的地內涵,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打造「兩天一夜」精品旅遊線路。積極爭創一批3A級景區。今年春季,舉辦首屆鄧習畫廊「油菜花季雙週遊」活動。啟動鄧瓷文化產業園建設。做好湍北圖書館布展和博物館、文化館的對外開放,持續推進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將優質資源輸送到基層群眾手中。不斷完善文物保護和安全管理制度,推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紮實推進「金元碑」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加快鄧州黃酒釀造技藝、羅卷戲傳習所和老梆子、鄧窯青瓷燒制技藝、古鄧緣小磨油製作技藝申報省級非遺工作。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升級版」。強力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及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創建。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進一步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成果。打好藍天保衛戰,力爭國家空氣質量二級達標。堅持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協同治理,圍繞大氣污染防治「六個聚焦」,着力提升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打好碧水保衛戰,以水質提升和出境水斷面持續達標為目標,統籌抓好污水治理和生態補水,大力開展「四水同治」,持續實施水污染治理「六大工程」,着力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打好淨土保衛戰,以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為目標,圍繞保障糧食安全,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強危險廢物、固體廢物監管,強化塑料污染、醫療廢物、廢品收購站管理。

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我們要持續健全風險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切實做好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嚴防各類風險干擾中心工作。把「兩量兩率一推行」作為主攻方向,提高鄉村善治水平。嚴格管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有效化解歷史債務負擔,維護地方信用環境。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權益保障工作,關注特殊群體利益訴求。強化社會治安防控,依法預防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重點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等新型犯罪,着力建設高水平的平安鄧州。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預警監測,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化鹽業體制改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辦好十項民生實事。一是免費開展農村適齡婦女、納入城市低保適齡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和出生缺陷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二是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現有需求殘疾兒童應救盡救。三是高質量完成7個老舊小區組團連片改造提升任務。四是改善農村出行條件,實現全市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五是持續推動農村電網提檔升級,重點解決局部電網薄弱、供電能力不足問題。加快城區道路弱電入地,確保「蜘蛛網」、安全隱患全面消除。六是開展全市窨井設施隱患排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窨井設施進行更換改造。七是提高5G網絡覆蓋面,加快推進5G重點場景應用,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八是提升移動政務服務能力,逐步實現各部門移動端應用在「豫事辦」匯聚。九是加快補齊鄉村教育短板,為農村學校招聘特崗教師150人,完成621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任務並交付使用,啟動鄉村教師保障房建設。十是擴大村(居)法律顧問服務面,專業律師擔任村(居)法律顧問的比例達到80%。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

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用新理念指導實踐,全力抓好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確保圓滿完成市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

依法行政守規矩。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創建法治政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權責清單,落實重大民生決策依法聽證制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行政爭議預防化解,推進政府決策規範化、程序化。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加大對重點工作和重大風險防範化解的審計監督,政府工作人員要自覺接受法律、監察和人民監督。

勤政廉潔作表率。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整治「四風」突出問題。緊盯工程建設、公共資源交易、政府採購、行政審批、民生資金使用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以「零容忍」的態度,治理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樹牢過「苦日子」思想,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真正把有限的財力用到發展最需要、群眾最受益的地方。

擔當作為抓落實。按照「操盤手」「實幹家」要求,堅持有解思維,狠抓工作落實。聚焦「一抓三突破」、經濟指標運行等重點工作,掛圖作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明確之責,責有限定之期,橫向打擂台,定期亮成績,嚴格兌獎懲,形成決而有行、行而有成的良好局面。堅持問題導向,轉換工作視角,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務全鏈條,把方便交給企業、麻煩留給政府、評判交給群眾,全力提升政府效能。堅持以民為本,從人民群眾最期盼、最緊迫、最需要的事情做起,在人民群眾面前老老實實說話、踏踏實實幹事,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堅決兌現!

各位代表!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幫助下,干字當頭,接續前行,在新時代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創造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輝煌業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名詞解釋:

1.「三個一」機制:一名牽頭領導總協調,一名分管領導配合抓,一名責任領導具體「操盤」。

2.項目推進「四集中」模式:集中評審、簽約、審批、開工。

3.「四最」營商環境: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平最優。

4.「雙占」:擅自占用公共空間、占侵公共資源。

5.「十亂」:亂堆亂擺、亂扯亂掛、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搭亂建。

6.「1+5+N」:成立地方投融資決策委員會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組建國控集團、水務集團、國土開發公司、城鄉開發公司、發投公司等5家一級公司,形成「1+5+N」的現代地方投融資體系。

7.「四個強市和一個鄧州」:工業強市、文旅強市、生態強市、開放強市和幸福鄧州。

8.「四水同治」: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治理。

9.「兩量兩率一推行」:赴「上三級」信訪量及萬人信訪發生率、農村刑事治安案事件發案量及萬人案件發案率、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情況。

10.「主新特」:一個主導產業、一個新興產業、一個特色產業。

11.「三線三區」:三線,迎賓線、鄧習線、「回」型城河岸線。三區,高鐵站區、古城片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12.「標準地」:符合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限定區域內,在完成礦產壓覆、地質災害、節能、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雷擊風險評估及環境評價等區域評估的基礎上,帶着准入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單位用地稅收、單位用地產出、容積率、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比例、建築係數、綠地率、能耗標準、環境標準等控制性指標進行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

13.「九要」「九不得」:河南省《關於規範政商交往行為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若干意見》提出:「九要」,要積極推動政策落實,要平等對待市場主體,要主動提供高效服務,要規範行政執法監管行為,要認真落實聯繫企業制度,要充分聽取企業意見,要積極推動經貿活動,要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要誠信守法履約踐諾。「九不得」,不得向企業亂伸手,不得在監督管理服務中人為設置障礙、選擇性執法,不得在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項目招標、政府採購等方面制定實施歧視性政策,不得在聯繫企業過程中只掛名不履職、只聯絡不服務,不得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不得違規干預和插手企業項目選定、招標、工程建設、採購銷售等市場經濟活動,不得違規在企業兼職、掛靠或借用資格資質證書,不得以刑事案件名義等違規插手企業經濟糾紛,不得「新官不理舊賬」。

14.「首席服務官」:由分包企業的市「四大家」領導擔任企業「首席服務官」,邀請退休老幹部作為監督員,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作為聯絡員。

15.「兩清單」制度:問題解決清單,通過「首席服務官」、監督員、聯絡員、熱線電話、網絡平台等渠道,收集市場主體反映的問題,分級負責、一企一策、全面回應、限期解決。政策落實清單,對上級出台的政策,逐一梳理,明確到企業,定期調度落實情況,出現梗阻嚴肅追責。

16.「兩懂兩會」:培養出一批懂工業、懂經濟、會招商、會服務的幹部隊伍。

17.「四個不摘」: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

18.「四美鄉村」:農村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

19.「四種精神」:雷鋒精神中的釘子精神、渠首精神中的擔當精神、憂樂精神中的奉獻精神、探索「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創新精神。

20.「六個聚焦」:聚焦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燃煤散燒、揮發性有機物(VOCs)、揚塵污染及煙花爆竹、秸稈禁燒等大氣污染防治。

21.「六大工程」:城區雨污分流及小草河水質提升工程、排子河水質提升工程、鄉鎮(村)污水處理工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水系連通工程、二污廠處理能力提升工程。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