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佛岡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佛岡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佛岡縣換屆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佛岡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江紅平
2023年佛岡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2月25日在佛岡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動方案」,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要指標取得較好成績。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52億元,同比增長12.8%,排全市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億元,增長15.2%,排全市第1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09億元,增長19.6%,排全市第1位。規上工業增加值79.46億元,增長23.4%,排全市第2位。19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1.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173.7%,排全市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61億元,增長9.7%。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分別增長5.9%、16.7%。縣級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全國排名靠前,獲財政部獎勵。

  (一)聚焦全方位廣清一體化,全面融灣邁入新階段。交通網絡內聯外拓。《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明確佛岡納入廣州都市圈範圍,「兩縱一橫」高速路網正式成型,廣連高速佛岡段建成通車,京港澳高速廣州至佛岡縣城段十車道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汕湛高速龍山出口至國道G106線改建工程納入省重點項目預備庫。國道G106線佛岡縣城北段擴建工程全面完工,省道S252線佛岡縣城段改建工程全線基本打通。合作平台加速構建。「廣州研發+廣佛智造」產業協同模式持續深化,廣佛產業園累計簽約項目105個,計劃總投資超270億元,預計年產值超400億元。在建項目20個,萬洋美谷、洛科威建成試產,初步形成「兩谷兩園兩院」產業格局。「一縱一橫」主幹網基本建成,中創材料谷從打樁到主體封頂僅用時108天,見證「廣佛園速度」。聚寶工業園落戶企業18家,計劃總投資超35.6億元,預計年產值超60億元,在建項目8個,試投產項目10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成立廣清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與黃埔區簽訂商事登記「灣區通」合作協議。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減60%,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1390項、「免證辦」202項。各類市場主體淨增2200戶。優質資源互通共享。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駐佛岡工作隊投入5200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1個,湯塘中心衛生院綜合樓等5個項目竣工運營。與廣州市17所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係,與省市大醫院建立專科聯盟7個,省人醫、省第二中醫院抽調22名專家駐點我縣開展緊密型幫扶,舉辦黃埔·佛岡同城招聘會11場,教育、醫療、就業環境有效改善。

  (二)聚焦產業轉型提質增效,工業強縣實現新突破。產業集聚成效明顯。建立「項目大招商+項目要素保障+項目落地協調」齒輪化聯動機制,新引進項目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個。以中創、合誠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以中核匯能、華潤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中大醫學創新園、香雪製藥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以天賜、萬洋美谷為代表的日化美妝產業相繼落戶,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金屬加工產業不斷做大做強,六大產業集群初現雛形。創新激活發展動能。全年實施技改企業49家,完成技改投資10.1億元,增長10.3%。全縣高新技術企業數達40家,實現「小升規」企業8家。現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台18家。專利授權量增長21.7%。製造強縣進程加快。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實現增加值32.18億元和19.35億元,分別增長39.6%、37.3%。電子信息、空調製冷、高端電動車、智能家具家電等裝備製造業勢頭良好,約克公司獲市政府質量獎和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

  (三)聚焦重大平台和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健全重大項目指揮協調機制,成立總指揮部和7個專項指揮部、7個要素保障組,積極破解資金、用地、征拆等要素制約。處置批而未供、閒置土地和低效工業用地4208畝,超額完成省市下達批而未供土地去庫存任務,通過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掙」得用地指標1838畝。湯塘鎮成為全市唯一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產業園區加速建設。佛岡產業轉移園在北部生態發展區47個參評園區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排名第3。大灣區生命科技園、城西科技園已進場開展前期工作,龍山新動力智造城徵地工作全面啟動。雅迪電動車華南基地動工建設,水頭紅蘋果特色功能區建成投產。重點項目落地提速。廣佛產業園創新服務中心、鄰里中心、首期公建配套及生態水利設施等15項省市重點項目超時間進度推進,華潤高山風電場、廣州城建學院佛岡校區等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省運會籌備工作紮實推進,縣體育中心完成主體框架建設。

  (四)聚焦農業農村發展,鄉村振興結出新碩果。城鄉融合縱深推進。27個城鄉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58.5%。農村「三塊地」改革不斷深化,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253個、土地股份合作部63個。逕頭官塅圍村連片閒置宅基地自願退還村集體,湯塘四九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成功入市交易。推進農村電商促進創業就業戰略,建成省級返鄉創業孵化基地,成立全市首個村級人才服務公司,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366家、家庭農場371家。富民產業遍地開花。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7.62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1.15萬畝。水果(柑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7個項目全部動工建設。佛岡德福、惠文合作社被認定為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灣區北「菜籃子」綜合體項目簽約落地。澳洲堅果、三聯紅薯、蘆筍等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益腎子、糖冬瓜、糖桔餅等入選「粵字號」農產品名錄。村莊面貌煥發新顏。785條自然村有728條達到省級乾淨整潔村標準,619條達到省級美麗宜居村標準。石角鎮山水畫龍、湯塘鎮溫泉古村美麗鄉村風貌帶基本建成。建好「四好農村路」50.8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率達92.6%。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紮實做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簽約鄉村振興項目38個。

  (五)聚焦生態保護與治理,綠色發展打開新局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企業VOCs排放、餐飲油煙等7個領域專項行動,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PM2.5、PM10、NO2三項指標明顯下降。深入開展「母親河」保護行動,省考斷面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全面推行林長制,完成造林和生態修復2.85萬畝,縣域森林覆蓋率達69.47%。全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完成觀音山茶園非法傾倒固廢點生態修復和縣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去庫存工作,22宗交辦案件全部辦結或階段性辦結。全域旅遊加快發展。榮獲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國際時尚旅遊目的地稱號。豆腐節入選中國優秀當代節事,古村民俗文化游入選省歷史文化游徑。穩步推進黃花湖溫泉旅遊度假區和熹樂谷、森波拉等景區提檔升級。灣區北旅遊首選目的地知名度不斷提升,全年接待遊客117.2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25億元。

  (六)聚焦補短板強弱項,城市品質實現新提升。擴容提質加快推進。龍鳳新區、城南新區建設加速,投入超10億元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28條街道共11萬平方米道路改造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及配套功能不斷完善。水氣電公交「四個一張網」越織越密。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啟動新一輪「創文」行動,入選第七屆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深入整治「六亂」「三線」,治理違法建設14.18萬平方米,市容市貌顯著提升。縣城水廠改擴建工程試運行,五個鎮級污水處理設施投入運行,新增污水管網4.94公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鋪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智慧停車項目穩步推進。縣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日臻完善。社會治理效能增強。投入1322萬元完善消防基礎建設,持續開展「三合一」場所專項整治。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危化品等六大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縣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全面推進「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水頭鎮「三網三員三資整合」模式獲市通報表揚並推廣。「平安佛岡」更加有力,維穩安保、掃黑除惡、禁毒反詐和科技治超等工作成效顯著。

  (七)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民生實事取得新成效。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全年民生投入31.02億元,支出占比84.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6%。「三項工程」持續推進,接受技能培訓2449人次,新增城鎮就業4711人,失業率為2.47%。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實事。城鎮住房保障覆蓋標準從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提高到85%。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優撫、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養育、「兩殘」補貼全面完成提標任務。提前完成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攻堅任務,惠及5872戶共2.46萬人。投入2165.22萬元治理全縣中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點48個。完成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168戶。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南幼兒園、城北篁勝小學等學校建成招生,新增公辦優質學位3060個。「雙減」工作落細落實,實現校內課後服務「兩個全覆蓋」。鄉鎮小學生上下學校車接送全面實施,有力保障2400名學生交通安全。從嚴從細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強哨點監測和院感防控,落實重點人群篩查和重點場所管控,全人群全程接種率82.7%。縣中醫院新院全面投入使用,縣人醫內科大樓、公共衛生應急中心基本完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功能逐步健全,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縣博物館、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佛岡鄉村春晚成為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

  (八)聚焦推進作風轉變,服務型政府展現新作為。政府作風持續改善。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完成民生項目202項。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實施書面督查4115項次,實地督查98次,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市部署安排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在全省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位列145個參評縣區第2名,排名躍升106位。法治政府走深走實。堅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自覺接受監督,辦理人大議案建議52件、政協提案97件。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不斷強化。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打造「陽光政府」,主動公開各類政務信息3182條。國防動員、人民武裝、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退役軍人、信訪、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慈善、科學技術、統計、檔案、物價、人防、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英明領導的結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下,全縣人民同心同德、拼搏奮鬥的結果,也是省紀委、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等幫扶單位全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向駐佛部隊和各駐佛單位,向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參與佛岡建設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縣最大的短板:一是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產業規模化、集群化水平不高,產業鏈、創新鏈還不完善。二是經濟發展質量有待提高,土地、環境、能耗等要素制約日益趨緊,綠色、安全發展底線仍需進一步築牢。三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鎮承載能力、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任重道遠。四是優質教育、醫療、文化資源供給不足,養老托幼等服務與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不匹配。五是政府自身建設仍需加強,營商環境仍需優化,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有待進一步激發。這些問題,我們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一年。當前新冠疫情時有反覆,世界格局加速演變,但我國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雙區雙城雙合作區」建設、「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廣州都市圈規劃等政策利好已經明確,廣清一體化進入全方位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委提出把佛岡建設為「清遠副中心」,四項「國字號」改革試點及一批重大平台重點項目落戶我縣,這些都為新時代佛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和動力保障。我們必須以「新」破題、以「變」謀局,以快的行動、準的方向、實的作風,乘勢而上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佛岡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立足「清遠副中心」發展定位,圍繞建設清遠融入大灣區先行區、灣區北新興產業集聚區、全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宜居宜業宜游溫泉之城的「三區一城」奮鬥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圍繞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着力推動供需循環暢通,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築牢安全發展底線。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做好重點人群排查管控,提升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檢驗檢測能力,落實集中隔離場所儲備要求,持續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刻汲取「1·23」火災事故沉痛教訓,深入開展為期3個月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推行「雙重預防機制」,開展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危化品等重點行業領域整治。完善「智慧應急」平台,提高防災減災、應急救援能力,完成5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和16萬棟房屋承災體調查任務,確保全縣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完善金融風險預警處置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抓好「兩新一重」、產業工程、民生保障等領域重大項目,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項目建設,完成19項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任務。堅持「要素跟着項目轉」,強化重大項目領導直聯責任制,發揮指揮部統籌作用,積極申報專項債、中央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已申報項目建設。實行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新增用地指標分配與盤活存量土地、土地產出效益等掛鉤制度。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確保縣體育中心、龍鳳大橋、廣佛產業園首期公建配套及生態水利設施等項目建成投用,推動高蘭德新材料、聯豐生物等項目加快建設。

  全面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用足康養旅遊、特色農業等資源優勢,積極對接大灣區消費需求。大力促進傳統消費,提升商圈消費品質,推動餐飲業成行成市,擴大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建設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建設縣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培育發展生鮮配送、社區商業、信息服務等新型消費。把握傳統假日、電商節日及「牛肉節」「粉葛節」等節點,組織企業開展產品展銷、直播促銷活動。發揮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帶動作用,擦亮「佛岡有禮」區域品牌,健全完善物流體系,打通快遞進村「最後100米」。

  (二)堅持深度融入、高質協同,持續提升廣清一體化水平,建設清遠融入大灣區先行區

  加速交通互聯互通。謀劃實施「三鐵工程」,推動肇清從城際軌道延伸至佛岡、從埔高速經佛岡延伸至廣清接合片區,打造更多銜接大灣區都市圈的快捷通道。加快推進汕湛高速龍山出口至國道G106線改建工程進場施工,紮實開展京港澳高速廣州至佛岡縣城段十車道擴建、國道G106線縣城至龍山段改建等項目前期工作,全力爭取逕頭(水頭)互通與京港澳高速擴建項目一期同步實施,加快擴建佛岡、湯塘互通出口,全面融入大灣區「半小時通勤圈、生活圈」。

  推進融灣平台建設。按照「一主兩輔、多點支撐」發展格局,完善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綜合服務配套。實現基礎設施總投資超5億元,規劃擴園10平方公里,抓好土地、水電氣等要素保障,切實提升園區承載力。推進省級產業轉移園提檔升級,爭創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完成廣佛產業園創新服務中心和鄰里中心等項目建設,打造與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科學城「同品牌、同環境」的協同拓展區。推動城西科技園完成橫一路建設,龍山新動力智造城完成橫一路、三路一期建設,大灣區生命科技園完成一期主體建設。推動國資國企改革,成立園區配套運營服務公司,強化服務園區重大項目建設及產業示範引領作用。堅持工業園區集中集約發展,以「畝均效益」倒逼機制和市場化手段退出機制淘汰落後產能,引導土地、資金和環境容量等要素向重點平台聚集,力爭新建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全縣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

  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廣州「營商環境4.0」向全縣覆蓋,綜合運用工作專班和「保姆式」服務制度,深入實施「CSO首席服務官」行動和「百名局長進千企」服務活動,高效解決企業的堵點難點,着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加快「數字政府2.0」建設,持續推進「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網協同」,建成高效協同的三級政務服務體系,確保政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於95%。深化「放管服」和「證照分離」改革,穩步推進「多審合一」「多規合一」,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壓減投資項目辦理時限,確保在年底前全面實現涉企證照電子化。

  (三)堅持工業強縣、創新驅動,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灣區北新興產業集聚區

  提升招商引商實效。強化招商選資「一盤棋」,加強招商專業隊伍及機構建設,完善招商信息共享機制,編制產業招商計劃和目標企業清單,深化「產業鏈招商」「以商引商」,力爭全年新引進項目20個,計劃投資金額超40億元,達產產值超60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項目12個,超10億元項目1個。出台培育「六個百億產業集群」發展政策,着力引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核心配套企業。積極參加廣交會、進博會、高交會,每季度精準開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專題招商會。加強與第三方專業招商團隊合作,實行市場化、專業化招商。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實施產業集群「鏈長制」,瞄準「六個百億產業集群」目標,推進延鏈補鏈強鏈。構建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建滔、南玻等龍頭企業,確保年內中創材料谷投試產、合誠新材料動工建設。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中大醫學創新園、大灣區生命科技園為支點,推動香雪製藥、必貝特醫藥等項目年內動工建設。推進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加快成型,引導約克、紅蘋果等製造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力爭龍山新動力智造城、城西科技園實現落地項目各5個以上,確保白雲泵業、晶華精密、西子西奧電梯等項目年內動工建設。做優做強日化美妝產業集群,推動萬洋美谷19家企業和天賜年內投試產。加快中核匯能、雅迪華南基地等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優化提升金屬加工產業。健全項目簽約到竣工投產閉環管理模式,確保全年新動工項目13個以上,全縣工業總產值突破380億元。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深入實施企業扶優計劃,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以上。優化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支持企業增資擴產,實施技改項目30個以上,完成技改投資10.3億元。推動傳統建材產業升級發展,提升有色金屬產業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價值。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制造業「5G+工業互聯網」建設,推動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促進工業骨幹企業發展壯大,加快培育上市後備企業。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質量強縣建設,深化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工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家以上。實施科技創新載體提升工程,加快以中大華南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萬洋產業科創中心為核心的科創合作平台建設,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在佛岡落地轉化。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支持建滔、國珠等企業申報研發機構,力爭新增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技術中心等科技平台5家。實施產學研融合工程,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領軍人才及高水平創新團隊,為創新人才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四)堅持鄉村振興、富民興村,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高水平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深化城鄉融合改革。聚焦五項試驗任務,圍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等領域,年內投入17.56億元推動20個典型項目建設,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廣清接合片區「佛岡經驗」。加快農村「三塊地」改革,鼓勵開展股份合作制改革,盤活閒置宅基地,推動一批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抓好湯塘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以產城融合發展為着力點,構建城鄉人口雙向流動保障體系,推動戶籍制度「零門檻落戶」,暢通農民進城渠道。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省級試點,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合機制,推廣「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現行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做好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防返貧監測。推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統籌幫扶資源,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水頭鎮農光旅、康養中心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生態工業項目,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區。

  推動農業增產增收。穩住農業基本盤,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增長。持續開展「五大一深化」提升行動,推動水果(柑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達產達效,推進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做強做優竹山粉葛、三聯紅薯、逕頭沃柑等「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大力支持益腎子等農產品申報註冊國家地理標誌。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爭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家以上。加快灣區北「菜籃子」綜合體項目建設,補齊農產品精深加工、烘乾倉儲、冷鏈物流短板,拓寬電商銷售渠道。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完成61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加快土地流轉,推動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推廣農業生產託管服務,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

  整治提升人居環境。深入實施「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優化提升村莊規劃,連片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和存量農房微改造,因地制宜打造農村「四小園」,力爭65%以上行政村達到省級美麗宜居村標準,石角鎮建成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鎮。以鎮級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整治項目為抓手,實施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力爭全縣所有圩鎮達到「宜居圩鎮」標準。在高崗、逕頭等鎮規劃新建四條美麗鄉村風貌帶,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鄉村旅遊,吸引遊客到佛岡品鄉味、憶鄉愁。實施「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攻堅行動,持續推進農村電網、村莊主幹道、通行政村自然村道路改造升級,建設「四好農村路」39.3公里以上。推進農村集中供水一體化提升,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至60%以上,生活垃圾處理率、村莊保潔覆蓋率、無害化戶廁普及率保持100%。

  (五)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力打造大灣區後花園和康養地

  持續加強生態建設。紮實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深入整治生活垃圾填埋場問題,確保交辦信訪案件全面辦結。下大力氣解決環境基礎設施突出短板,嚴厲打擊非法傾倒固廢、「兩違」和非法採砂採礦等行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常態化管控措施,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治理,保持空氣質量優良率96%以上。嚴格土壤污染源頭防治。落實河湖長制,推進潖江河、煙嶺河和東坑水等流域綜合治理,「一口一策」實施排污口整治,確保省考斷面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抓好10公里生活污水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收集處理體系和長效管養機制,力爭實現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90%以上。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統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優化完善「雙控」制度,強化重點領域、重點用能企業監管預警,推進「兩高」行業綠色升級改造。強化「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探索生態資產價值實現機制。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確保年內高山風電場建成發電、福音風電場開展主體建設。加快廢棄礦山等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建成綠色礦山2個。全面推行林長制,推動生態公益林擴面提質,完成造林更新2.55萬畝。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堅持全域統籌、龍頭帶動,力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深化共建大灣區北部生態旅遊合作區,建設黃花湖溫泉旅遊度假區,推動熹樂谷創建4A級旅遊風景區,推進禾田溫泉二期等項目建設,打造「佛臥山岡·溫泉之城」灣區北旅遊休閒目的地。深入挖掘紅色旅遊、人文、古村、生態等資源,培育壯大「文化+」「體育+」等新業態,建成一批網紅酒店和精品民宿,謀劃建設旅遊示範路線。統籌做好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溫泉大會等系列活動。力爭接待遊客總人數123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10.6億元以上。

  (六)堅持系統謀劃、精細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溫泉之城

  高起點做好城鎮規劃。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增強規劃的前瞻性、系統性和嚴肅性,加快形成「兩城兩翼兩區」城市發展格局。推進石角城區擴容提質,加快龍鳳新區和城北片區市政路網建設,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社區醫院、公立幼兒園、大型農貿市場以及水電氣信等一批補短板項目,加快北山公園和沿岸水軸線升級改造,做足增綠美化文章,打造「三生融合」樣板新區。增強湯塘、龍山、逕頭工業經濟帶動能力,建好融灣「南大門」,促進高崗、水頭生態經濟產業發展。推動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確保83項新型城鎮化項目落細落實。

  優化城市功能配套。杜絕城市更新大拆大建,加強歷史文物、古樹名木大樹保護。推動「三舊」改造104.3畝,提質改造10處老舊小區、內街背巷,建設一批小公園。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穩步推進5G基站建設,實現城鎮、工業園區5G全覆蓋。強化水電氣生活要素保障,確保大灣區500千伏外環中段工程及110千伏文昌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產。實施北江引水工程,推動龍山水廠擴建項目建成投產、逕頭水廠動工建設,穩步推進縣城至湯塘供水複線項目,全年新建供水設施管網30.14公里。加快整合水務資產,組建水務集團,切實提高縣域供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高質量推進碧道建設,打造靚麗水生態名片。

  建設文明活力城市。全力做好第十六屆省運會和第九屆省殘運會籌備工作,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安保接待等工作。持續深化創文創衛工作,深入實施精神文明創建「九大行動」,大力發展志願服務、社會工作等公益事業,引導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加強「智慧城市」「數字城管」建設,大力整治城市「六亂」,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程度。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新建升級智能停車位2300個、公共充電樁81個。開展治堵保暢攻堅行動,對國道G106線縣城段、省道S252線和縣體育中心周邊環境實行提質改造,力爭打通興業路、教育南路、青松西路等一批斷頭路。打造乾淨整潔美麗縣城,推動生活小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達到95%、100%。

  (七)堅持人民至上、為民利民,全力抓好各項社會事業,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高質量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落實3.0版「促進就業九條」,持續推動「三項工程」標準化品牌化,實施職業技能培訓2800人次。推進高校畢業生留佛就業創業,新增城鎮就業4000人以上。不斷完善醫療、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制度體系,健全社保擴面征繳長效機制,推動全員足額參保、應保盡保。穩步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實現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全覆蓋。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完善托育、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縣福利院老人公寓項目建設,加快建設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和縣社會救助中心。落實民兵工作「十四五」建設任務,持續提升兵役徵集和國防教育質量。全力創建省雙擁模範縣。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將覆蓋標準提高至城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0%。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實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鞏固提升學前教育「5080」攻堅成果,確保城東中學、城北中學新建教學樓秋季入學前投入使用,新增公辦學位2920個。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提升義務教育校內課後服務質量。實施「新強師工程」。加快廣州涉外學院佛岡校區二期、城建學院佛岡校區建設,力推縣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建設。深化健康佛岡行動,推動縣人醫新院區建設、縣中醫院新建發熱門診大樓,確保縣人醫內科大樓年內交付使用,加快廣佛產業園醫療中心項目建設。深化省人醫和省第二中醫院技術幫扶成果,打造5G+醫療健康示範點。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縣、鎮、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保護傳承歷史文化。

  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完善「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信訪事項減存量、控增量。深化「平安佛岡」建設,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堅決打贏禁毒人民戰爭,嚴厲打擊網絡詐騙、「兩搶一盜」等突出刑事犯罪。做好掃黃打非、打假、打傳、打私工作。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積極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完善社會組織管理體系,引導支持企業和社會群體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八)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着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務效能

  建設法治廉潔政府。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過程,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深化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嚴格落實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制度,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建議。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作用,強化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推進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大力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建設服務高效政府。樹立「大財政、大預算、大資產」理念,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政府債務風險管控。強化對重大民生政策、政府投資項目等專項審計,抓好政府採購、土地出讓、招投標、資源要素分配等關鍵環節制度建設。持續精簡文件會議,統籌督查考核,切實為基層減負。加強隊伍作風建設,制定重點任務和項目清單,推動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強化抓落實能力,全力打造有為政府。引導廣大幹部提振「精氣神」、奮力「闖創干」,提供更加高效更有溫度的服務。

  各位代表!新藍圖前景美好,新征程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全力建設「清遠副中心」,奮力譜寫新時代佛岡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

  1.「六穩」「六保」:「六穩」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保」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2.「兩谷兩園兩院」:「兩谷」,即以萬洋眾創城項目為中心的美谷和以合誠、高蘭德新材料為龍頭,中創集團為平台的材料谷;「兩園」,即以晶華項目為主體的灣區北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及以中大醫學創新園為主體的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園;「兩院」,即華南理工大學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廣佛產業園分中心)、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共建南方職業教育服務站(研究院)。

  3.「三塊地」改革: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4.「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5.「六亂」「三線」:「六亂」是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設攤點、亂拉亂掛、亂貼亂寫亂畫、亂扔亂吐等問題;「三線」即電力線、通信線、有線電視線。

  6.「三合一」場所:指住宿與生產、倉儲、經營一種或以上使用功能違章混合設置在同一空間內的建築。

  7.「三網三員三資整合」模式:「三網」指林長制、河長制、綜治網格;「三員」指專兼職護林(網格)員、巡河員、綜治網格員;「三資」指護林資金、巡河資金、鄉村振興資金。

  8.「三項工程」:「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9.「雙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10.「兩個全覆蓋」: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11.「雙區雙城雙合作區」:「雙區」即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城」即廣州、深圳;「雙合作區」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12.「一核一帶一區」:珠三角地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

  13.四項「國字號」: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國家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

  14.「雙重預防機制」:安全生產中的風險分級管控機制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

  15.「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16.「三鐵工程」:地鐵、城鐵和高鐵。

  17.「CSO首席服務官」:Chief Service Officer,簡稱CSO首席服務官,作為一種非審批類移動式服務窗口,為企業提供有溫度、個性化、全流程的服務。

  18.「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徵的中小企業。

  19.「五大一深化」:以深加工和信息化為抓手,構建大生產基地、建立大流通平台、打造大農業品牌、面向大市場、服務好大灣區。

  20.「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2018年5月,《清遠市「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印發,提出到2025年實現全市100%的自然村創建成為「整潔村」檔次以上的美麗鄉村,80%以上的自然村創建成為「示範村」檔次以上的美麗鄉村,建成特色村500個、生態村100個、美麗田園一批,全部行政村達到省美麗宜居村標準。

  21.「四小園」:在農村利用清拆出來的閒置空地,因地制宜開展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等小生態板塊建設活動。

  22.「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

  23.兩城兩翼兩區:「兩城」指把石角鎮打造為文明宜居魅力之城、湯塘鎮打造為灣區北現代產業新城;「兩翼」指發揮龍山鎮、逕頭鎮南北兩翼的樞紐作用,建成新型工業重要窗口;「兩區」指高崗鎮、水頭鎮分別建成生態發展示範區、鄉村振興樣板區。

  24.「三生融合」樣板: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高品質城市。

  25.「三舊」:分別指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

  26.精神文明創建「九大行動」:①鄉村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提升行動;②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③出租汽車文明服務拓展行動;④餐飲行業文明誠信服務行動;⑤網絡文明促進行動;⑥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提升行動;⑦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⑧高速公路沿線環境優化行動;⑨文明村鎮創建提質行動。

  27.「促進就業九條」:①支持企業穩定崗位;②開發更多就業崗位;③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④進一步鼓勵創業帶動就業;⑤穩定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⑥提升勞動者技術技能水平;⑦加大困難人員托底幫扶力度;⑧強化就業服務供給;⑨完善就業失業監測研判機制。

  28.學前教育「5080」:2018年7月,《廣東省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印發,提出到2020年,全省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要達到50%以上,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占比達到80%以上。

  29.「新強師工程」:2021年9月,《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印發,提出實施「新強師工程」,到2025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顯著提升;到2030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與珠三角地區差距明顯縮小;到2035年,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校長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與珠三角地區大體相當。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