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元史卷五十八
志第十
卷五十九 

地理一

【序】 编辑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併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踰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

初,太宗六年甲午,滅金,得中原州郡。七年乙未,下詔籍民,自燕京、順天等三十六路,戶八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萬四千九百七十五。憲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戶二十餘萬。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餘萬。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圖。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戶一千一百八十四萬八百有奇。於是南北之戶總書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萬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澤溪洞之民不與焉。立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曰嶺北,曰遼陽,曰河南,曰陝西,曰四川,曰甘肅,曰雲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廣,曰征東,分鎮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縣一千一百二十七。文宗至順元年,戶部錢糧戶數一千三百四十萬六百九十九,視前又增二十萬有奇,漢、唐極盛之際,有不及焉。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而高麗守東藩,執臣禮惟謹,亦古所未見。地大民眾,後世狃於治安,而不知詰戎兵、慎封守,積習委靡,一旦有變,而天下遂至於不可為。嗚呼!盛極而衰,固其理也。

唐以前以郡領縣而已,元則有路、府、州、縣四等。大率以路領州、領縣,而腹裏或有以路領府、府領州、州領縣者,其府與州又有不隸路而直隸省者,具載于篇;而其沿革則泝唐而止焉。作地理志。凡路,低於省一字。府與州直隸省者,亦低於省一字。其有宣慰司、廉訪司,亦止低於省一字。[1]各路錄事司與路所親領之縣與府、州之隸路者,低於路一字。府與州所領之縣,低於府與州一字。府領州、州又領縣者,又低於縣一字。路所親領之縣若府若州,曰領縣若干、府若干、州若干;府與州所領之縣,則曰若干縣,所以別之也。

中書省 编辑

中書省統山東西、河北之地,謂之腹裏,為路二十九,州八,屬府三,屬州九十一,屬縣三百四十六。各路立站,總計一百九十八處。

大都路 编辑

大都路,唐幽州范陽郡。遼改燕京。金遷都,為大興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書省臣言:「開平府闕庭所在,加號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興府仍舊。四年,始於中都之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京城右擁太行,左挹滄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健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東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海子在皇城之北、萬壽山之陰,舊名積水潭,聚西北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匯於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恣民漁採無禁,擬周之靈沼云。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二十一年,置大都路總管府。戶一十四萬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萬一千三百五十。用至元七年抄籍數。領院二、縣六、州十。州領十六縣。

右警巡院。
左警巡院。初設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設左右二院,[2]分領坊市民事。
縣六
大興,赤。 宛平,赤。與大興分治郭下。金水河源出玉泉山,流入皇城,故名金水。 良鄉,下。 永清,下。寶坻,下。至元十六年,於縣立屯田所。收子粒赴太倉及醴源倉輸納。 昌平。下。
州十
涿州,下。唐范陽縣,復改涿州。宋因之。元太宗八年,為涿州路。中統四年,復為涿州。領二縣:
范陽,下。倚郭。 房山。下。金奉先縣,至元二十七年,改今名。
覇州,下。唐隸幽州。周始置覇州。宋升永清郡。金置信安軍。元仍為覇州。領四縣:
益津,下。倚郭。中統四年省,至元二年置。 文安,下。 大城,下。 保定。下。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四年置。
通州,下。唐為潞縣。金改通州,取漕運通濟之義,有豐備、通濟、太倉以供京師。領二縣:
潞縣,倚郭。 三河。下。
薊州,下。唐置,後改漁陽郡,仍改薊州。宋為廣川郡。金為中都。[3]元太祖十年,定其地,仍為薊州。領五縣:
漁陽,下。倚郭。 豐閏,下。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當衝要復置。二十二年,立豐閏署,領屯田八百三十七戶。 玉田,下。 遵化,下。 平谷。下。至元二年,省入漁陽,十三年復置。
漷州,下。遼、金為漷陰縣。元初為大興府屬邑,至元十三年,升漷州,割大興府之武清、香河二邑來屬。領二縣:
香河,下。 武清。
順州,下。唐初改燕州,復為歸德郡,復為順州,復為歸順州。遼為歸化軍。宋為順興軍。金仍為順州,置溫陽縣。元廢縣存州。
檀州,下。唐改密雲郡,又復為檀州。遼為武威軍。宋為鎮遠軍。金仍為檀州。元因之。
東安州,下。唐以前為安次縣。遼、金因之。元初隸大興府。太宗七年,隸覇州。中統四年,升為東安州,隸大都路。
固安州,下。唐仍隋舊為固安縣,隸幽州。宋隸涿水郡。金隸涿州。元憲宗九年,隸覇州,又改隸大興府。中統四年,升固安州。
龍慶州,唐為媯川縣。金為縉山縣。元至元三年,省入懷來縣,五年復置,本屬上都路宣德府奉聖州。二十二年,仁宗生於此。延祐三年,割縉山、懷來來隸大都,升縉山為龍慶州。領一縣:
懷來。下。

上都路 编辑

上都路,唐為奚、契丹地。金平契丹,置(恒)〔桓〕州。[4]元初為札剌兒部、兀魯郡王營幕地。

憲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為巨鎮。明年,世祖命劉秉忠相宅於桓州東、灤水北之龍岡。中統元年,為開平府。五年,以闕庭所在,加號上都,歲一幸焉。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路總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總管府事。戶四萬一千六十二,口一十一萬八千一百九十一。領院一、縣一、府一、州四。州領三縣。府領三縣、二州,州領六縣。

警巡院。
縣一
開平。上。
府一
順寧府,唐為武州。遼為德州。[5]金為宣德州。元初為宣寧府。太宗七年,改山〔西〕東路總管府。[6]中統四年,改宣德府,隸上都路。仍至元三年,以地震改順寧府。領三縣、二州。
三縣
宣德,下。倚郭。至元二年,省本府之錄事司并龍門縣並入焉。二十八年,又割龍門去屬雲州。 宣平,下。 順聖。下。本隸弘州,今來屬。
二州
保安州,下。唐新州。遼改奉聖州。金為(興德)〔德興〕府。[7]元初因之。舊領永興、縉山、懷來、礬山四縣。至元二年,省礬山入永興。三年,省縉山入懷來,仍改為奉聖州,隸宣德府。五年,復置縉山。延祐三年,以縉山、懷來隸大都。仍至元三年,以地震改保安州。領一縣:
永興。下。倚郭。
蔚州,下。唐改為安邊郡,又改為興唐縣,[8]又仍為蔚州。遼為忠順軍。金仍為蔚州。元至元二年,省州為靈仙縣,隸弘州。其年,復改為蔚州,隸宣德府。領五縣:
靈仙,下。 靈丘,下。 飛孤,下。 定安,下。 廣靈。下。
州四
興州,下。唐為奚地。金初為興化(郡)〔軍〕,[9]隸北京,後為興州。元中統三年,屬上都路。領二縣:
興安,下。至元二年置。 宜興。中。至元二年置。
松州,下。本松林南境,遼置松山州。金為松山縣,隸北京〔路〕大定府(路)。[10]元中統三年,升為松州,仍存縣。至元二年,省縣入州。
桓州,下。本上谷郡地,金置桓州。元初廢,至元二年復置。
雲州,下。古望雲川地,契丹置望雲縣。金因之。元中統四年,升縣為雲州,治望雲縣。至元二年,州存縣廢。二十八年,復升宣德之龍門鎮為望雲縣,隸雲州。領一縣:
望雲。

興和路 编辑

興和路,上。唐屬新州。金置柔遠鎮,後升為縣,又升撫州,屬西京。元中統三年,以郡為內輔,升隆興路總管府,建行宮。[11]戶八千九百七十三,口三萬九千四百九十五。領縣四、州一。

縣四
高原,下。倚郭。中統二年隸宣德府,三年來屬。 懷安,下。元初隸宣德府,中統三年來屬。 天成,下。元初隸宣德府,中統三年來屬。(咸)〔威〕寧。[12]下。元初隸宣德府,中統三年來屬。
州一
寶昌州,下。金置昌州。元初隸宣德府,中統三年隸本路,置鹽使司。延祐六年,改寶昌州。

永平路 编辑

永平路,下。唐平州。遼為盧龍軍。金為興平軍。元太祖十年,改興平府。中統元年,升平灤路,置總管府,設錄事司。大德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13]戶一萬三千五百一十九,口三萬五千三百。領司一、縣四、州一。州領二縣。

錄事司。
縣四
盧龍,下。倚郭。 遷安,下。至元二年,省入盧龍縣,後復置。 撫寧,下。至元二年,與海山俱省入昌黎。三年復置。四年,又與海山俱入昌黎。七年復置,仍省昌黎、海山入焉。十二年,復置昌黎,以屬灤州,今昌黎屬本縣。 [14]昌黎。下。至元十二年復置,仍併海山入焉。詳見撫寧縣。
州一
灤州,下。在盧龍塞南,金領義豐、馬城、石城、樂亭四縣。元至元二年,省義豐入州。三年復置,先以石城省入樂亭,其年改入義豐。四年,馬城亦省。領二縣:
義豐,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州,三年復置。 樂亭。下。元初嘗於縣置漠州,尋廢,復為樂亭縣,隸灤州。

德寧路 编辑

德寧路,下。領縣一:德寧。下。

淨州路 编辑

淨州路,下。領縣一:天山。下。

泰寧路 编辑

泰寧路,下。領縣一:泰寧。下。

集寧路 编辑

集寧路,下。領縣一:集寧。下。

應昌路 编辑

應昌路,下。領縣一:應昌。下。

全寧路 编辑

全寧路,下。領縣一:全寧。下。

寧昌路 编辑

寧昌路,下。領縣一:寧昌。下。

砂井總管府,領縣一:砂井。

以上七路、一府、八縣皆闕。

保定路 编辑

保定路,上。本清苑縣,唐隸鄚州。宋升保州。金改順天軍。元太宗十(一)〔三〕年,升順天路,[15]置總管府。至元十二年,改保定路,設錄事司。戶七萬五千一百八十二,口一十三萬九百四十。領司一、縣八、州七。州領十一縣。

錄事司。
縣八
清苑,中。附郭。 滿城,中。 唐縣,下。金隸定州,後來屬。 慶都,下。元初隸真定府,太宗十一年來屬。 行唐,下。 曲陽,中。古恒州地,唐為曲陽縣。宋屬中山府。金因之。元初改恒州,立元帥府,割阜平、靈壽、行唐、慶都、唐縣以隸之。逮移鎮歸德,還隸中山府,復為曲陽縣,後隸保定,北嶽恒山在焉。 新安,下。金置新安州渥城縣。元至元二年,州縣俱廢,改為新安鎮,入歸信縣。四年,割入容城。九年,置新安縣來屬。 博野。下。至元三十一年立。
州七
易州,中。唐改上谷郡,又復為易州。元太宗十一年,割隸順天府。至元十年,隸大都路。二十三年,還隸保定。領三縣:
易縣,中。倚郭。元初存州廢縣,至元三年復置。 淶水,下。 定興。下。金隸涿州,今來屬。
祁州,中。唐為義豐縣,屬定州。宋改為蒲陰縣。金於縣置祁州,屬真定路。元至元三年,立附郭蒲陰縣及以束鹿、深澤二縣來屬,隸保定。領三縣:
蒲陰,中。倚郭。 深澤,下。至元二年,併入束鹿縣,三年又來屬。 束鹿。中。
雄州,下。唐歸義縣。五代為瓦橋關,周世宗克三關,於關置雄州。宋為易陽郡。金為永定軍。元太宗十一年,割雄州三縣屬順天路。至元十年,改屬大都路。十二年改(屬)順天路為保定路,[16]二十三年,復以雄州隸之。領三縣:
歸信,下。 容城,下。金隸安肅州,今來屬。 新城。太宗二年,改新泰州。七年,復為縣,隸大都路。十一年,隸順天路。至元二年,隸雄州。十年,隸大都。二十三年復來屬。
安州,下。唐為唐興縣,隸鄚州。宋升順安軍。金改安州,治渥城縣。元初移治葛城。至元二年,廢為鎮,入高陽縣,後復改安州,隸保定。領二縣:
葛城,下。倚郭。 高陽。下。

遂州,下。唐為遂城縣,屬易州。宋改廣信軍。金廢為遂城縣,隸保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安肅州為鎮,後復置州而縣廢,隸保定。

安肅州,下。本易州宥戎鎮地,宋創立靜戎軍,又改安肅軍。金為安肅州。元隸保定。
完州,下。唐為北平縣,隸定州。宋升北平軍。金更為永平縣,又改完州。元至元二年,改永平縣,後復為完州。

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真定路 编辑

真定路,[17]唐恒山郡,又改鎮州。宋為真定府。元初置總管府,領中山府,趙、邢、洺、磁、滑、相、濬、衞、祁、威、完十一州。後割磁、威隸廣平,濬、滑隸大名,祁、完隸保定,又以邢入順德,洺入廣平,相入彰德,衞入衞輝;又以冀、深、晉、蠡四州來屬。戶一十三萬四千九百八十六,口二十四萬六百七十。領司一、縣九、府一、州五。府領三縣,州領十八縣。

錄事司。
縣九
真定,中。倚郭。 藁城,中。太宗六年,為永安州,無極、寧晉、新樂、平棘四縣隸焉。七年,廢州為藁城縣,屬真定。 欒城,下。 元氏,中。 獲鹿,中。太宗在潛邸改西寧州,既即位七年,復為獲鹿縣,隸真定。 平山,下。靈壽,下。 阜平,下。 涉縣。元初為崇州,隸真定路,後廢州復置涉縣。至元二年,省入磁州,後復來屬。
府一
中山府,唐定州。宋為中山郡。金為中山府。元初因之。舊領祁、完二州。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隸順天府,後為散府,隸真定。領三縣:
安喜,中。 新樂,下。 無極。中。
州五
趙州,中。唐趙州。宋為慶源軍。[18]金改沃州。元仍為趙州。舊領平棘、臨城、欒城、元氏、高邑、贊皇、寧晉、隆平、柏鄉九縣。太祖十五年,割欒城、元氏隸真定。領七縣:
平棘,中。 寧晉,下。 隆平,下。 臨城,中。 柏鄉,下。 高邑,下。 贊皇。下。至元二年,併入高邑。七年復置。
冀州,上。唐改魏州,後仍為冀州。宋升安武軍。元仍為冀州。領五縣:
信都,中。至元初與冀州錄事司俱省入冀州,後復置。三年,省錄事司入焉,為冀州治所。 南宮,上。 棗彊,中。 武邑,中。 新河。中。太宗四年置。
深州,下。唐改饒陽郡,後仍為深州。元初隸河間,置帥府。太宗十年,隸真定路,領饒陽、安平、武彊、束鹿、靜安五縣。後割安平、饒陽、武彊隸晉州,束鹿隸祁州,以冀州之衡水來屬。領二縣:
靜安,中。 衡水。下。
晉州,[19]唐、宋皆為鼓城縣。元太祖十年,改晉州。太宗十年,立鼓城等處軍民萬戶(所)〔府〕。[20]中統二年,復為晉州。領四縣:
鼓城,中。倚郭。 饒陽,中。 安平,下。太祖十九年,為南平州,於此行千戶總管府事,領饒陽一縣。太宗七年,復改為縣,隸深州。憲宗在潛,隸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中統二年,改立晉州,仍為安平縣隸焉。 武彊。下。元初創立東武州,領武邑、靜安。太宗六年,廢州復為縣,改隸深州。十一年,割屬祁州。憲宗在潛,隸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中統二年,置晉州,縣隸焉。
蠡州,下。唐始置。宋改永寧軍。金仍為蠡州。元初隸真定,領司候司、博野縣。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縣入蠡州。十七年,直隸省部。二十一年,仍屬真定。

順德路 编辑

順德路,下。唐邢州。宋為信德府。金改邢州。元初置元帥府,後改安撫司。憲宗分洺水民戶之半於武道鎮,置司總管。五年,以武道鎮置廣宗縣,併以來屬。中統三年,升順德府。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來屬。二年,洺、磁自為一路,以順德為順德路總管府。戶三萬五百一,口一十二萬四千四百六十五。領司一、縣九。

錄事司。
縣九
邢臺,中。倚郭。 鉅鹿,中。 內丘,中。至元二年,併唐山縣入焉,後復置唐山,與內丘並。 平鄉,中。 廣宗,中。憲宗五年置。中統三年以後屬順德府。至元二年,省入平鄉縣,後復置,隸順德路。 沙河,下。至元二年,省南和縣入焉。後復置南和,與沙河並。 南和,下。 唐山,下。 任縣。下。至元二年,省入邢臺縣,後復置。

廣平路 编辑

廣平路,下。唐洺州,又為廣平郡。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總管府,以邢、磁、威隸之。憲宗二年,為洺磁路,止領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廣平路總管府。戶四萬一千四百四十六,口六萬九千八十二。領司一、縣五、州二。州領六縣。

錄事司。
縣五
永年,中。倚郭。 曲周,中。 肥鄉,中。 雞澤,下。元初併入永年,後復置。 廣平。下。
州(一)〔二〕[21]
磁州,中。唐磁州。宋為滏陽郡。金以隸彰德。元太祖十年,升為滏源軍節度,隸真定路。太宗八年,隸邢洺路。憲宗二年,改邢洺路為洺磁路。至元二年,以真定之涉縣及成安縣併入滏陽,武安縣併入邯鄲,止以滏陽、邯鄲二縣及錄事司來屬。後復置涉縣歸真定,以滏陽、武安、邯鄲、成安、錄事司隸焉。至元三年,併錄事司入滏陽縣。至元十五年,改洺磁路為廣平路總管府,磁州仍隸焉。領四縣:
滏陽,中。倚郭。 武安,中。 邯鄲,下。 成安。下。
威州,中。舊無此州,金始置。元太宗六年,割隸邢洺路,以洺水縣來屬。憲宗二年,隸洺磁路,徙州治於洺水。領二縣:
洺水,中。倚郭。太宗八年,隸洺州。定宗二年,改隸威州。憲宗二年,徙威州治此。 井陘。下。威州本治此,憲宗二年,移州治於洺水縣,井陘為屬縣。

彰德路 编辑

彰德路,下。唐相州,又改鄴郡。石晉升彰德軍。金升彰德府。元太宗四年,立彰德總帥府,領衞、輝二州。憲宗二年,割出衞、輝,以彰德為散府,屬真定路。至元二年,復立彰德總管府,領懷、孟、衞、輝四州,及本府安陽、臨漳、湯陰、輔岩、林慮五縣。四年,又割出懷、孟、衞、輝,仍立總管,以林慮升為林州,復立輔岩縣隸之。六年,併輔岩入安陽。戶三萬五千二百四十六,口八萬八千二百六。領司一、縣三、州一。

錄事司。
縣三
安陽,上。至元六年,併輔岩入焉。 湯陰,中。 臨漳。中。
州一
林州,下。本林慮縣,金升為州。元太宗七年,行縣事。憲宗二年,復為州。至元二年,復為縣,又併輔岩入焉。未幾復為州,割輔岩入安陽,仍以州隸彰德路。

大名路 编辑

大名路,(中)〔上〕。[22]唐魏州。五代南漢改大名府。[23]金改安武軍。[24]元因舊名,為大名府路總管府。戶六萬八千六百三十九,口一十六萬三百六十九。領司一、縣五、州三。州領六縣。

錄事司。
縣五
元城,中。倚郭。至元二年,併入大名縣,後復置。 大名,中。倚郭。太宗六年,立縣治。憲宗二年,遷縣事於府城內。至元二年,省元城來屬,尋析大名、元城為二縣。九年,還縣治於故所。 南樂,中。 魏縣,中。 清河。本恩州地,太宗七年,籍為清河縣,隸大名路。
州三
開州,上。唐澶州。宋升開德府。金為開州。元割開封之長垣、曹州之東明來屬。領四縣:
濮陽,上。倚郭。 東明,中。太宗七年,割隸大名路。至元二年來屬。 長垣,中。初隸大名路,至元二年始隸開州。 清豐。中。
滑州,中。唐改靈昌郡。宋改武成軍。元仍為滑州。領二縣:
白馬,上。為州治所。 內黃。
濬州,下。唐置黎州,後廢。石晉置濬州。宋為通利軍,又改平川軍。金復為濬州。元初隸真定。至元二年,隸大名。

懷慶路 编辑

懷慶路,下。唐懷州,復改河內郡,又仍為懷州。宋升為防禦。金改南懷州,又改沁南軍。元初復為懷州。太宗四年,行懷孟州事。憲宗六年,世祖在潛邸,以懷孟二州為湯沐邑。[25]七年,改懷孟路總管府。至元元年,以懷孟路隸彰德路。[26]二年,復以懷孟自為一路。延祐六年,以仁宗潛邸改懷慶路。戶三萬四千九百九十三,口一十七萬九百二十六。領司一、縣三、州一。州領三縣。

錄事司。
縣三
河內,中。 修武,中。 武陟。中。
州一
孟州,下。唐置河陽軍,又升孟州。[27]宋隸河北道。[28]金大定中,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築今城,徙治焉。故城謂之下孟州,新城謂之上孟州。元初治下孟州。憲宗八年,復立上孟州,河陽、濟源、王屋、溫四縣隸焉。設司候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濟源,併司候司入河陽。領三縣:
河陽,下。 濟源,下。太宗六年,改濟源為原州。七年,州廢,復為縣。至元三年,省王屋縣入焉。 溫縣。

衞輝路 编辑

衞輝路,下。唐義州,又為衞州,又為汲郡。金改河平軍。元中統元年,升衞輝路總管府,設錄事司。戶二萬二千一百一十九,口一十二萬七千二百四十七。領司一、縣四、州二。

錄事司。
縣四
汲縣,下。倚郭。 新鄉,中。 獲嘉,下。 胙城。下。舊以胙城為倚郭。憲宗元年,還州治于汲,以胙城為屬邑。
州二
輝州,下。唐以共城縣置共州。宋隸衞州。金改為河平縣,又改蘇門縣,又升蘇門縣為輝州,置山陽縣屬焉。至元三年,省蘇門縣,廢山陽為鎮,入本州。
淇州,下。唐、宋、金並為衞縣之域,曰鹿臺鄉。元憲宗五年,以大名、彰德、衞輝籍餘之民,立為淇州,因又置縣曰臨淇,為倚郭。中統元年,隸大名路宣撫司。至元三年,立衞輝路,以州隸之,而臨淇縣省。

河間路 编辑

河間路,上。唐瀛州。宋河間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間路總管府。戶七萬九千二百六十六,口一十六萬八千五百三十六。領司一、縣六、州六。州領十七縣。

錄事司。
縣六
河間,中。倚郭。 肅寧,下。至元二年,廢為鎮,入河間縣,後復舊。 齊東,下。憲宗三年,隸濟南路。至元二年,還屬河間路。 寧津,下。憲宗二年,屬濟南路。至元二年,隸河間。 臨邑,下。本屬濟南府,太宗七年,割屬河間。憲宗三年,還屬濟南。至元二年,復屬河間。 青城。下。本青平鎮,太宗七年,析臨邑、寧津地置縣,隸濟南。中統置青城縣,隸陵州。至元二年,隸河間。
州六
滄州,中。唐改景城郡,復仍為滄州。金升(臨)〔橫〕海軍。[29]元復為滄州。領五縣:
清池,中。 樂陵,中。 南皮,下。 無棣,下。至元二年,併入樂陵縣,以縣治入濟南之棣州,尋復置。 鹽山。下。
景州,中。唐觀州,又改景州。宋改永靜軍。金仍改觀州。元因之。至元二年,復為景州。領五縣:
蓨縣,中。舊屬觀州,元初升元州,後復為蓨縣。 故城,中。元初隸河間路。至元二年,併為故城鎮,屬景州。是年,復置縣還來屬。 阜城,下。 東光,下。 吳橋。中。
清州,下。五代置乾寧軍。宋為乾寧郡,大觀間以河清,改清州。[30]金為乾寧(郡)〔軍〕。[31]元太宗二年,改清寧府。七年,又改清州。至元二年,以靖海、興濟兩縣及本州司候司併為會川縣,後復置清州。領三縣:
會川,中。 靖海,下。 興濟。下。
獻州,下。本樂壽縣,宋隸瀛州,又隸河間府。金改為壽州,又改獻州。元至元二年,以州併入樂壽,直隸河間路,未幾復舊。領二縣:
樂壽,中。附郭。 交河。中。至元二年,入樂壽,未幾如故。
莫州,下。唐置鄚州,尋改為莫。舊領二縣,至元二年,省入河間,未幾仍領二縣:
莫亭,下。倚郭。至元二年,與任丘俱省入河間縣,後復置。 任丘。下。
陵州,下。本將陵縣,宋、金皆隸景州。[32]憲宗三年,割隸河間府。是年升陵州,隸濟南路。至元二年,復為縣。三年,復為州,仍隸河間路。

東平路 编辑

東平路,下。唐鄆州,又改東平郡,又號天平軍。宋改東平府,隸河南道。[33]金隸山東〔西〕路。[34]元太祖十五年,嚴實以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濬滑等戶三十萬來歸,以實行臺東平,領州縣五十四。實沒,子忠濟為東平路管軍萬戶總管,行總管府事,州縣如舊。至元五年,以東平為散府。九年,改下路總管府。戶四萬四千七百三十一,口五萬二百四十七。領司一、縣六。

錄事司。
縣六
須城,下。為東平治所。 東阿,中。 陽穀,中。 汶上,中。 壽張,下。 平陰。下。至元十一年,以縣之辛鎮寨、孝德等四鄉分析他屬。明年,改寨為肥城,作中縣,隸濟寧路,以平陰為下縣,仍屬東平。

東昌路 编辑

東昌路,下。唐博州。宋隸河北東路。金隸大名府。元初隸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十三年,改東昌路,仍置總管府。戶三萬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萬五千四百六。領司一、縣六。

錄事司。
縣六
聊城,中。倚郭。 堂邑,中。 莘縣,中。宋隸大名府,元割以來屬。 博平,中。 茌平,中。 丘縣。下。本為鎮,隸曲周。至元二年,併入堂邑。二十六年,山東宣慰司言:「丘縣併入堂邑,差稅詞訴相去二百餘里,往復非便。平恩有戶二千七百,升縣為宜。」遂立丘縣,隸東昌。

濟寧路 编辑

濟寧路,下。唐麟州。周於此置濟州。元太宗七年,割屬東平府。至元六年,以濟州還治鉅野,仍析鄆城之四鄉來屬。八年,升濟寧府,治任城,尋還治鉅野。十二年,復立濟州,治任城,屬濟寧府。十五年,遷府於濟州,却以鉅野行濟州事。其年又以府治歸鉅野,而濟州仍治任城,但為散州。十六年,濟寧升為路,置總管府。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五萬九千八百一十八。領司一、縣七、州三。州領九縣。

錄事司。
縣七
鉅野,中。倚郭。金廢,屬鄆州。至元六年復立。 
鄆城,上。金以水患,徙置盤溝村。元至元八年,復來屬。 
肥城,〔中〕。[35]宋、金為平陰縣。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陰辛鎮寨東北十五里舊城改設今縣。 
金鄉,下。初隸濟州,至元二年來屬。 
碭山,金為水蕩沒。元憲宗七年,始復置縣治,隸東平路。至元二年,以戶口稀少,併入單父縣。三年復置,屬濟州。八年,屬濟寧路。 
虞城,下。金圮於水。元憲宗二年,始復置縣,隸東平路。至元二年,以戶口稀少,併入單父。三年,復立縣,屬濟州。八年,隸濟寧路。 
豐縣。唐屬徐州。元憲宗二年,屬濟州。至元二年,以沛縣併入豐縣。三年,復立沛縣。八年,以豐縣直隸濟寧路。
州三
濟州,下。唐以前為濟北郡,治單父。[36]唐初為濟州,又為濟陽郡,仍改濟州。周瀕濟水立濟州。宋因之。金遷州治任城,以河水湮沒故也。元至元二年,以戶不及千數,併隸任城。六年,遷州於鉅野,而任城為屬邑。八年,升州為濟寧府,治任城,復還府治鉅野。十二年,以任城當江淮水陸衝要,復立濟州,屬濟寧(路)〔府〕,[37]而任城廢。十五年,遷府於濟州,以鉅野行濟州事。其年復於鉅野立府,仍於此為州。二十三年,復置任城,隸州。領三縣:
任城,倚郭。 魚臺,太宗七年,屬濟州。至元二年,併入金鄉。三年復故。八年,屬濟寧府。十三年來屬。 沛縣。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憲宗二年,州廢,復為縣。至元二年,省入豐縣。三年復置。八年,隸濟寧府。十三年來屬。
兖州,下。唐初為兖州,復升泰寧軍。宋改襲慶府。金改泰定軍。元初復為兖州,屬濟州。憲宗二年,分隸東平路。至元五年,復屬濟州。十六年,隸濟寧路總管府。二十三年,立尚珍署,領屯田四百五十六戶,收子粒赴濟州官倉輸納,餘糧糶賣,所入鈔納于光祿寺。領四縣:
嵫陽,曲阜,泗水,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復置。 寧陽。至元二年,省入嵫陽。大德元年復置。
單州,下。唐置輝州,治單父。後唐改為單州。宋升團練州。金隸歸德府。元初屬濟州。憲宗二年,屬東平府。至元五年,復屬濟州。十六年,隸濟寧路。領二縣:
單父,縣在郭下。元初與單州併屬濟州。憲宗二年,隸東平府。至元二年,復立單父縣。五年,還屬濟州,今屬單州。 嘉祥。舊屬濟州。憲宗二年,割隸東平路。至元三年,還屬濟州。今為單州屬縣。

曹州,上。唐初為曹州,後改濟陰郡,又仍為曹州。宋改興仁府。金復為曹州。元初隸東平路總管府。至元二年,直隸省部。戶三萬七千一百五十三,口一十九萬五千三百三十五。領縣五:

濟陰,上。 成武,中。 定陶,中。 禹城,中。 楚丘。中。

濮州,上。唐初為濮州,後改濮陽郡,又仍為濮州。宋升防禦郡。金為刺史州。元初隸東平路,後割大名之舘陶、朝城,恩州之臨清,開州之觀城來屬。至元五年,析隸省部。戶一萬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萬四千二百九十三。領縣六:

鄄城,上。 朝城,中。初隸東平府,至元五年來屬。 舘陶,中。初屬東平路,至元三年來屬。 臨清,觀城,下。金屬開州,元初來屬。 范縣。下。初屬東平府路,至元二年來屬。

高唐州,中。唐為縣,屬博州。宋、金因之。元初隸東平,至元七年升州。戶一萬九千一百四,口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領縣三:

高唐,中。 夏津,中。初隸東平,至元七年來屬。 武城。中。初隸東平,至元七年來屬。

泰安州,中。本博城縣,唐初於縣置東泰州,後廢州,改為乾封縣,屬兖州。宋改奉符縣。金置泰安州。元初屬東平路。至元二年,省新泰縣入萊蕪縣。五年,析隸省部。三十一年,復立新泰縣。東嶽泰山在焉。戶九千五百四十,口一萬七百九十五。領縣四:

奉符,中。 長清,中。舊屬濟南府,元初來屬。 萊蕪,下。 新泰。金屬泰安州,至元二年,省入萊蕪,三十一年復立。

德州,唐初為德州,後改平原郡,又仍為德州。金屬山東西路。元初隸東平路總管府,割大名之清平、濟南之齊河縣來屬。戶二萬四千四百二十四,口一十五萬六千九百五十二。領縣五:

安德,下。 平原,下。 齊河,金創置此(州)〔縣〕,[38]隸濟南府,至元二年來屬。 清平,[39]宋、金隸大名府,元初來屬。 德平。[40]

恩州,中。唐貝州,又為清河郡。宋改恩州。金隸大名府路。元初割清河縣隸大名府,以武城隸高唐,惟存歷亭一縣及司候司。至元二年,縣及司俱省入州。七年,自東平析隸省部。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三萬七千四百七十九。

冠州,[41]本冠氏縣,唐因隋舊,置毛州,後州廢,縣屬魏州。宋、金並屬大名府。元初屬東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隸省。戶五千六百九十七,口二萬三千四十。

山東東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 编辑

益都路,唐青州,又升盧龍軍。[42]宋改鎮海軍。金為益都路總管府。[43]戶七萬七千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萬二千五百二。領司一、縣六、州八。州領十五縣。

錄事司。
縣六
益都,中。倚郭。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縣併入。三年,又併臨淄、臨朐二縣入焉。十五年,割臨淄、臨朐復置縣,並屬本路。 臨淄,下。 臨朐,下。 高苑,下。舊屬淄州。 樂安,下。 壽光。下。
州八
濰州,下。唐初為濰州,後廢。宋為北海軍,復升濰州。金屬益都路。元初領北海、昌邑、昌樂三縣及司候司。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樂縣入北海。領二縣:
北海,下。 昌邑。下。
膠州,下。唐初為膠西縣。宋置臨海軍。金仍改為膠西縣,屬密州。元太祖於縣置膠州。領三縣:
膠西,中。 即墨,下。宋、金皆隸萊州,元太祖二十二年來屬。 高密。下。宋、金並隸密州。
密州,[44]唐初改為高密郡,後仍為密州。宋為臨海軍,復為密州。元初因之,以膠西、高密屬膠州。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諸城縣,隸益都。領二縣:
諸城,州治所。 安丘。下。
莒州,下。唐廢莒州,以莒縣隸密州。宋沿其舊。金復為莒州,隸益都府。元初因之。領四縣:
莒縣,下。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沂水,下。有沂山,為東鎮。 日照,下。 蒙陰。下。元初,因舊名為新泰縣。中統三年,以李璮亂,人民逃散,省入沂水。皇慶二年,復置為蒙陰縣。
沂州,下。唐初改為琅邪郡,後仍為沂州。宋屬京東東路。金屬山東東路。元屬益都路。領二縣:
臨沂,中。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費縣。下。
滕州,下。唐為滕縣,屬徐州。宋仍舊。金改為滕州,屬兖州。元隸益都路。領二縣:
滕縣,下。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鄒縣。下。
嶧州,下。唐置鄫州,又改蘭陵縣為承縣,後州廢,以縣屬沂州。宋仍舊。金改蘭陵縣,於縣置嶧州。元初以嶧州隸益都路,至元二年,省蘭陵入本州。
博興州,下。唐博昌縣。後唐改博興。宋屬青州。金屬益都府。元初升為州。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濟南路 编辑

濟南路,上。唐(濟)〔齊〕州,又改臨淄郡,又改濟南郡,又為(青)〔齊〕州。[45]宋為濟南府。金因之。元初改濟南路總管府,舊領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萊路,陵州割入河間路,又割臨邑縣隸河間路,長清縣入泰安州,禹城縣隸曹州,齊河縣入德州,割淄州之鄒平縣來屬,置總管府。戶六萬三千二百八十九,口一十六萬四千八百八十五。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七縣。

錄事司。
縣四
歷城,中。倚郭。 章丘,上。 鄒平,上。唐、宋皆屬淄州,至元間來屬。 濟陽。中。
州二
棣州,上。唐析滄州之陽信、商河、樂陵、厭次置棣州。宋、金因之。元初濱、棣自為一道,中統三年,改置濱棣路安撫司。至元二年,與濱州俱隸濟南路。領四縣:
厭次,中。倚郭。初立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縣。 商河,中。 陽信,中。 無棣。下。宋、金屬滄州,元初割無棣之半屬滄州,半以來屬。
濱州,中。唐屬棣州。周始置濱州。金隸益都。元初以棣州為濱棣路。至元二年,省路為州,隸濟南路。領三縣:
渤海,中。初設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此縣。 利津,下。 霑化。下。

般陽府路 编辑

般陽府路,下。唐淄州,宋屬河南道。[46]金屬山東東路。元初太宗在潛,置新城縣。中統四年,割濱州之蒲臺來屬。先是,淄州隸濟南路總管府;五年,升淄州路,置總管府。是歲改元至元,割鄒平屬濟南路、高苑屬益都路。二年,改淄州路為淄萊路。二十四年,改般陽路,取漢縣以為名。戶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口一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五。領司一、縣四、州二。州領八縣。

錄事司。
縣四
淄川,中。倚郭。 長山,中。初屬濟南路,中統五年來屬。 新城,中。本長山縣驛臺,太宗在潛,以人民完聚,創置城曰新城,以田、索二鎮屬焉。 蒲臺。下。金屬濱州,元初隸濱棣路。中統五年,屬淄州。至元二年,改屬淄萊路,升中縣。
州二
萊州,中。唐初改東萊郡為萊州。宋為防禦州。金升定海軍,屬山東東路。元初屬益都路。中統五年,屬淄(萊)〔州〕路。[47]舊設錄事司。至元二年,省入掖縣,又省即墨入掖與膠水,仍隸般陽路。領四縣:
掖縣,中。倚郭。至元二年,省錄事司,析即墨縣入焉。 膠水,下。至元二年,析即墨縣入焉。 招遠,下。萊陽。下。
登州,下。唐初為牟州,復改登州,宋屬河南道。[48]元初屬益都路。中統五年,別置淄(萊)〔州〕路,以登州隸之。至元二十四年,改屬般陽路。領四縣:
蓬萊,下。 黃縣,下。 福山,下。偽齊以登州之兩水鎮為福山縣,楊疃鎮為棲霞縣。 棲霞。下。

寧海州,下。偽齊劉豫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二縣立寧海軍。金升寧海州。元初隸益都路。寧海州,下。偽齊劉豫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二縣立寧海軍。金升寧海州。元初隸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隸省部。戶五千七百一十三,口一萬五千七百四十三。領縣二:

牟平,中。 文登。下。

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

大同路 编辑

大同路,上。唐為北恒州,又為雲州,又改雲中郡。遼為西京大同府。金改總管府。元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為大同路。戶四萬五千九百四十五,口一十二萬八千四百九十六。領司一、縣五、州八。州領四縣。大德四年,於西京黃華嶺立屯田。六年,立萬戶府,所屬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寧武凡七屯。

錄事司。
縣五
大同,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西縣入焉。 白登,下。至元二年,廢為鎮,屬大同縣,尋復置。 宣寧,下。 平地,下。本號平地裊,至元二年,省入豐州。三年,置縣,曰平地。 懷仁。下。
州八
弘州,下。唐為清塞軍,隸蔚州。遼置弘州。金仍舊。舊領襄陰、順聖二縣。元至元中,割順聖隸宣德府,惟領襄陰及司候司,後並省入州。
渾源州,下。唐為渾源縣,隸應州。金升為州,仍置縣在郭下,併置司候司。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應州,下。唐末置。後唐升彰國軍。元初仍為應州。領二縣:
金城,下。州治所。 山陰。下。至元二年,併入金城,後復置。
朔州,下。唐改馬邑郡為朔州。後唐升(鎮)〔振〕武軍。[49]宋為朔寧府。金為朔州。元因之。領二縣:
鄯陽,下。至元四年,省錄事司入焉。 馬邑。下。
武州,下。唐隸定襄、馬邑二郡。遼置武州宣威軍。元至元二年,割寧邊州之半來屬。舊領寧邊一縣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豐州,下。唐初為豐州,又改九原郡,又仍為豐州。金為天德軍。元復為豐州。舊有錄事司并富民縣,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東勝州,下。唐勝州,又改榆林郡,又復為勝州。張仁愿築三受降城,東城南直榆林,後以東城濱河,徙置綏遠峯南郡今東勝州是也。[50]金初屬西夏,後復取之。元至元二年,省寧邊州之半入焉。舊有東勝縣及錄事司,四年省入州。
雲內州,下。唐初立雲中都督府,復改橫塞軍,又改天德軍,即中受降城之地。金為雲內州。舊領雲川、柔服二縣,元初廢雲川,設錄事司。至元四年,省司、縣入州。

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

冀寧路 编辑

冀寧路,上。唐并州,又為太原府。宋、金因之。元太祖十(一)〔三〕年,立太原路總管府。[51]大德九年,以地震改冀寧路。戶七萬五千四百四,口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一。領司一、縣十、州十四。州領九縣。

錄事司。
縣十
陽曲,中。倚郭。 文水,中。 平晉,下。 祁縣,下。舊隸晉州,後州廢,隸太原路。 榆次,下。至元二年,隸太原路。 太谷,下。 清源,下。 壽陽,下。 交城,下。 徐溝。下。
州十四
汾州,中。唐改西河郡為浩州,又改汾州,又改西河郡,又為汾州。金置汾陽軍。元初立汾州元帥府,割靈石縣隸平陽路之霍州,仍析置小靈石縣,後廢府。至元二年,復行州事,省小靈石入介休。三年,併溫泉入孝義。領四縣:
西河,中。 孝義,下。至元三年,割溫泉縣之半置巡檢司,隸本縣。 平遙,下。元初屬太原府,至元二年來屬。 介休。下。元初直隸太原府,至元二年來屬,仍省小靈石縣入焉。
石州,下。唐初改離石郡為石州,又改昌化郡,又仍為石州。宋、金因其名。元中統二年,省離石縣入本州。三年,復立。至元三年,省溫泉入孝義,以臨泉為臨州。[52]舊置司候司,後與孟門、方山俱省入離石。領二縣:
離石,下。倚郭。 寧鄉。下。太宗九年,隸太原府。定宗三年,隸石州。憲宗九年,又隸太原府。[53]至元三年,復來屬。
忻州,下。唐初置新興郡,後改忻州,又改定襄郡,又為忻州。金隸太原府。元因之。領二縣:
秀容,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復置。 定襄。下。
平定州,下。唐為廣陽縣。宋為平定軍。金為平定州。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樂平二縣入本州。[54]七年,復立樂平。領一縣:
樂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縣為鄉,入本州。立巡檢司。七年復立。
臨州,下。唐置臨泉縣,又置北和州,後州廢,隸石州。宋置晉寧軍。[55]金廢軍,置臨水縣,隸石州。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直隸太原府。[56]三年,升臨州。
保德州,下。本嵐州地,宋始置州。[57]舊有倚郭縣,元憲宗七年廢縣。至元二年,省隩州、芭州入本州。三年,又併岢嵐軍入焉。四年,割岢嵐隸管州,隩州仍來屬。
崞州,下。本崞縣,元太(宗)〔祖〕十四年升崞州。[58]
管州,下。唐以靜樂縣置,後州廢,屬嵐州。後又為憲州。宋為靜樂軍。[59]金為靜樂郡,又改為管州。元太祖十六年,以嵐州之岢嵐、寧化、樓煩併入本州。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嵐隸嵐州,而寧化、樓煩併入本州。
代州,下。唐置代州總管府。金改都督府。元中統四年,併雁門縣入州。
臺州,下。唐為五臺縣,隸代州。金升臺州,隸太原路。[60]元因之。
興州,下。唐臨津縣,隸嵐州,又改合河縣。金升興州,隸太原路。元因之。
堅州,下。唐繁畤縣。金為堅州,隸太原路。元因之。
嵐州,下。唐、宋並為嵐州。金升鎮西節度。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復立。
盂州,下。本盂縣,金升為州。元因之。

晉寧路 编辑

晉寧路,上。唐晉州。金為平陽府。元初為平陽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晉寧路。戶一十二萬六百三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領司一、縣六、府一、州九。府領六縣,州領四十縣。

錄事司
縣六
臨汾,中。倚郭。 襄陵,中。 洪洞,中。 浮山,下。 汾西,下。 岳陽。下。本(猗)〔冀〕氏縣,屬平陽府。[61]至元三年,省入岳陽縣。四年,以縣當東西驛路之要復置,併岳陽、和川二縣入焉。後復改為岳陽縣。
府一
河中府,唐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東郡,又仍為河中府。宋為護國軍。金復為河中府。元憲宗在潛,置河解萬戶府,領河、解二州。河中府領錄事司及河東、臨晉、虞鄉、猗氏、萬泉、河津、(滎)〔榮〕河七縣。[62]至元三年,省虞鄉入臨晉,省萬泉入猗氏,併錄事司入河東,罷萬戶府,而河中府仍領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隸平陽路,河中止領五縣。十五年,復置萬泉縣來屬。領六縣:
河東,下。府治所。 萬泉,下。 猗氏,下。(滎)〔榮〕河,下。金隸(滎)〔榮〕州,[63]元初廢(滎)〔榮〕州,復為(滎)〔榮〕河縣。 臨晉,下。 河津。下。
州九
絳州,中。唐初為絳郡,又改絳州。宋置防禦。金改晉安府。元初為絳州行元帥府,河、解二州諸縣皆隸焉。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七縣:
正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錄事司入焉。 太平,中。 曲沃,下。 翼城,下。金為翼州,元初復為翼城縣,隸絳州。 稷山,下。 絳縣,下。至元二年,省垣曲縣入焉。十六年,復立垣曲縣,絳縣如故。 垣曲。下。
潞州,下。唐初為潞州,後改上黨郡,又仍為潞州。宋改隆德軍。金復為潞州。元初為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太宗三年,復為潞州,隸平陽路。至元三年,以涉縣割入真定府,以錄事司併入上黨縣。領七縣:
上黨,下。 壺關,下。 長子,下。 潞城,下。 屯留,下。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十五年復置。 襄垣,下。 黎城。下。至元二年,併涉縣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澤州,下。唐初為澤州,後為高平郡,又仍為澤州。宋屬河東道。金為平陽府。[64]元初置司候司及領晉城、高平、陽城、沁水、端氏、陵川六縣。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縣入晉城,省端氏入沁水。後復置陵川。領五縣:
晉城,下。 高平,下。 陽城,下。 沁水,下。 陵川。下。至元三年,省入晉城,後復置。
解州,下。本唐蒲州之解縣。五代漢乾祐中置解州。宋屬京兆府。[65]金升寶昌軍。元至元四年,併司候司入解縣。有鹽池,方一百二十里。領六縣:
解縣,下。 安邑,下。 聞喜,下。 夏縣,下。 平陸,下。 芮城。下。
霍州,下。唐初為霍山郡,又改呂州,又廢州而以縣隸晉州。金改霍州。元因之。領三縣:
霍邑,下。倚郭。有霍山為中鎮。 趙城,舊屬平陽府。 靈石。下。舊屬汾州。
隰州,下。唐初為隰州,又改大寧郡,又仍為隰州。元以州隸晉寧路。領五縣:
隰川,中。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大寧、蒲、溫泉三縣入焉。 大寧,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復置。 石樓,下。 永和,下。 蒲縣。下。[66]
沁州,下。唐初為沁州,又改陽城郡,又仍為沁州。宋置威勝軍。金仍為沁州。元因之。領三縣:
銅鞮,下。州治所。至元三年,省錄事司、武鄉縣入焉。 沁源,下。至元三年,省綿上縣入焉。 武鄉。下。至元三年,省入銅鞮,後復立。
遼州,下。唐初置遼州,又改箕州,又改儀州。宋復為遼州。[67]元隸晉寧路。領三縣:
遼山,下。倚郭。 榆社,下。至元三年,省入遼山,六年復立。 和順。下。至元三年,省儀城縣入焉。
吉州,下。唐初為西汾州,[68]又為南汾州,又改慈州。宋置吉鄉軍。金改耿州,又改吉州。元初領司候司、吉鄉、鄉寧二縣。中統二年,併司候司入吉鄉縣。至元二年,省吉鄉。三年,又省鄉寧並入州。後復置鄉寧。領一縣:
鄉寧。下。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 编辑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統和寧路總管府。

和寧路,上。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諸郡,建都於此。初立元昌路,後改轉運和林使司,前後五朝都焉。太宗乙未年,城和林,作萬安宮。丁酉,治伽堅茶寒殿,在和林北七十餘里。戊戌,營圖蘇胡迎駕殿,去和林城三十餘里。世祖中統元年,遷都大興,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帥府。後分都元帥府於金山之南,和林止設宣慰司。至元二十六年,諸王叛兵侵軼和林,宣慰使怯伯等乘隙叛去。二十七年,立和林等處都元帥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以淇陽王月赤察兒為右丞相,太傅答剌罕為左丞相,罷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置和林總管府。至大二年,改行中書省為行尚書省。四年,罷尚書省,復為行中書省。皇慶元年,改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改和林路總管府為和寧路總管府。至元二十年,令西京宣慰司送牛一千,赴和林屯田。二十二年,併和林屯田入五條河。三十年,命戍和林漢軍四百,留百人,餘令耕屯杭海。元貞元年,於六衞漢軍內撥一千人赴稱海屯田,北方立站帖里干、木憐、納憐等一百一十九處。

校勘記 编辑

  1. 凡路低於省一字亦止低於省一字 今按標點本格式排印:凡省皆低兩字起行,路、省直隸府州、宣慰司、廉訪司頂格,以下遞低一字。
  2. 初設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設左右二院 「四年」疑當作「二十四年」。按趙萬里輯本元一統志有「元初設大都警巡院及左右二院。」「建置於至元十二年,至二十四年省併,止設左右二院,分領京師城市民事」。
  3. 金為中都 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中都路領薊州。考異云:「當云金屬中都路,轉寫脫譌耳。」
  4. 金平契丹置(恒)〔桓〕州 從道光本改。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西京路領桓州。
  5. 遼為德州 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宣德州,下,刺史。遼改晉武州為歸化州雄武軍。遼史卷四一地理志,歸化州雄武軍,唐升武州,晉高祖割獻於遼,改今名。此處「德州」當為「歸化州」之誤。
  6. 太宗七年改山〔西〕東路總管府 據本書卷八一選舉志及至正集卷四四上都孔子廟碑所見「山西東路」補。
  7. 金為(興德)〔德興〕府 道光本與本書卷六世祖紀至元三年十月庚申條及金史卷二四地理志合,從改正。
  8. 又改為興唐縣 按舊唐書卷三九地理志,蔚州,至德二年九月改為興唐郡。此處「縣」當作「郡」。
  9. 金初為興化(郡)〔軍〕 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興州,寧朔軍節度使,本遼北安州興化軍。遼史卷三九地理志亦作「興化軍」。據改。
  10. 金為松山縣隸北京〔路〕大定府(路) 按金史卷二四地理志,北京路,府四,有大定府,大定府領縣十一,有松山。據改正。新編已校。
  11. 元中統三年以郡為內輔升隆興路總管府建行宮 本證云:「是年升撫州為隆興府,其升路在至元四年。」
  12. (咸)〔威〕寧 考史拾遺云:「金志,撫州有威寧縣,永安二年以撫州新城鎮置。元之興和路即金撫州,則咸寧乃威寧之譌信矣。」從改。參見卷五校勘記一0
  13. 大德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 按本書卷二一成宗紀大德七年十月乙未條有「改平灤為永平路」。疑此處「四」當作「七」。
  14. 今昌黎屬本縣 本證云:「案本縣疑當作本路。」
  15. 元太宗十(一)〔三〕年升順天路 按混一方輿勝覽,辛丑年,割出雄、易、保、遂、安肅五州立順天路。又本書卷一四七張柔傳有「辛丑,升保州為順天府」。元太宗十三年辛丑,「一」誤,今改。本證已校。
  16. 十二年改(屬)順天路為保定路 按本書卷八世祖紀至元十二年十一月壬午條有「改順天(府)〔路〕為保定(府)〔路〕」。此處「屬」字涉上文而衍,今刪。
  17. 真定路 原闕上下等差。按本書卷九一百官志,「十萬戶之上者為上路」。本路戶十三萬四千餘,當屬上路。事林廣記前集卷四郡邑類作「真定路」。
  18. 宋為慶源軍 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慶源府,「崇寧四年賜軍額,宣和元年升為府」。考異云:「其初雖有慶源軍節度之名,乃升刺史州為節度州,非改州為軍也。當云宋為慶源府。」
  19. 晉州 原闕上中下等差。事林廣記前集卷四郡邑類作「晉州」。
  20. 太宗十年立鼓城等處軍民萬戶(所)〔府〕 下文晉州安平、武彊下皆有「憲宗在潛,隸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據改。
  21. 州(一)〔二〕 從道光本改。按上文作「州二」,下文有「磁州」、「威州」。
  22. 大名路(中)〔上〕 按本書卷九一百官志:「二十年,定十萬戶之上者為上路,十萬戶之下者為下路,當衝要者雖不及十萬戶亦為上路。」元路只分上下,無中路。事林廣記前集卷四郡邑類有「大名路」,據改。
  23. 五代南漢改大名府 按太平寰宇記卷五四,魏州,漢乾祐元年改為大名府。乾祐係五代漢隱帝年號,五代漢亦稱後漢。南漢為五代十國之一,轄境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與大名路無涉。新編改作「五代後漢」。
  24. 金改安武軍 金史卷二六地理志有「大名府,上,天雄軍」。按唐時在魏州設立魏博節度,唐末改稱天雄軍節度。金仍以大名府軍額為天雄軍,非改大名路為天雄軍。安武軍為冀州節度之軍額。此處當作「金稱天雄軍」。
  25. 世祖在潛邸以懷孟二州為湯沐邑 考異云:「案中統五年重立孟州三城記稱:『河南甫定,孟猶邊鄙,版籍仍希,為懷所并。』蓋太宗初定中原,以孟州地併於懷,故有懷孟州之稱。曷恩麥里傳云『歲壬辰,授懷孟州達魯花赤。乙卯卒,子密里吉復為懷孟達魯花赤』,是其證也。」此處「二」字衍。
  26. 七年改懷孟路總管府至元元年以懷孟路隸彰德路 考異云:「予家藏中統元年祭濟瀆記碑,後列宣授懷孟州達魯花赤蜜里及即密里吉、宣授懷孟州總管覃澄、提領懷孟州課稅所官石伯濟名。碑立於世祖初,尚稱州而不稱路,然則憲宗之世,但置總管,未嘗改為懷孟路也。」
  27. 唐置河陽軍又升孟州 按舊唐書卷三八地理志,河陽,隋縣。此處「置」似當作「為」。又孟州係會昌三年由河陽縣升,當時河陽節度以懷州為理所。迨建孟州後,始自懷州遷來。此處「河陽軍」當為「河陽縣」之誤。
  28. 宋隸河北道 考異云:「案十道之名,立于唐世。宋分天下為十五路,後又析為十八路,又析為二十三路,無諸道之名也。」
  29. 金升(臨)〔橫〕海軍 從道光本改。考異云:「案滄州自唐時為橫海軍節度治所,宋、金皆因其名。此作臨海,誤。」
  30. 宋為乾寧郡大觀間以河清改清州 此處文字有倒舛,當作「宋大觀間以河清改清州,為乾寧郡」。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清州,下,本乾寧軍,大觀二年升為州,政和三年賜郡名曰乾寧。是先升為清州,後名乾寧郡。
  31. 金為乾寧(郡)〔軍〕 從道光本改。按金史卷二五地理志,清州,中,宋乾寧郡軍,國初因置軍。
  32. 宋金皆隸景州 按輿地廣記卷一0,永靜軍,「唐置景州。周降為定遠軍」。「景德元年改為永靜」。是唐之景州,在宋先稱定遠軍,後稱永靜軍,金初始陞為景州。此處「宋、金」當作「唐、金」。
  33. 宋改東平府隸河南道 考異云:「宋無十道之名,當云隸京東西路。」
  34. 金隸山東〔西〕路 按金史卷二五地理志,山東西路,府一,東平府。據補。新元史已校。
  35. 肥城〔中〕 上文東平路平陰條有「明年,改寨為肥城,作中縣,隸濟寧路」。據補。新編已校。
  36. 唐以前為濟北郡治單父 考史拾遺云:「唐以前濟北郡治單父,不知何據。考太平寰宇記,單州單父縣後魏嘗置北濟陰郡,或因是誤以為濟北郡邪?」
  37. 復立濟州屬濟寧(路)〔府〕 按上文濟寧路,「十二年,復立濟州,治任城,屬濟寧府」,「十六年,濟寧升為路」。據改。
  38. 齊河金創置此(州)〔縣〕 從道光本改。按金史卷二五地理志,濟南府屬縣七,有齊河。又,原闕上中下等差。齊乘作「齊河縣」。
  39. 清平 原闕上中下等差。齊乘作「清平縣」。
  40. 德平 原闕上中下等差。齊乘作「德平縣」。
  41. 冠州 原闕上中下等差。事林廣記卷四作「冠州」。按冠州戶五千六百九十七。不足六千戶,依元制為下州。
  42. 益都路唐青州又升盧龍軍 按齊乘卷三:「乾元元年,復為青州,置平盧淄青節度。」此作「盧龍」誤。考異已校。原闕上下等差。事林廣記卷四作「益都路」。
  43. 金為益都路總管府 按金史卷二五地理志,山東東路,府二,有益都府。元時始稱益都路。志文此處當有訛脫。
  44. 密州 原闕上中下等差。事林廣記、齊乘作「密州」。
  45. 唐(濟)〔齊〕州又改臨淄郡又改濟南郡又為(青)〔齊〕州 按舊唐書卷三八地理志,齊州,隋為齊郡。武德元年,改為齊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淄郡,五載為濟南郡。乾元元年,復為齊州。據改。
  46. 唐淄州宋屬河南道 按齊乘卷三,般陽府路,唐武德元年置淄州,屬河南道。宋置淄、萊、登三州,屬京東東路。此處「宋」字疑衍誤。
  47. 中統五年屬淄(萊)〔州〕路 按上文般陽府路淄州,中統「五年升淄州路」,至元「二年,改淄州路為淄萊路」。據改。下同。本證已校。
  48. 唐初為牟州復改登州宋屬河南道 按新唐書卷三八地理志,河南道領登州。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京東東路,領登州。此處「宋」字衍。考異已校。
  49. 後唐升(鎮)〔振〕武軍 按宋史卷九0地理志,朔州,唐置。後唐為振武軍。「鎮」為「振」之誤,今改。考異已校。
  50. 後以東城濱河徙置綏遠峯南郡今東勝州是也 按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豐州東受降城,寶曆元年,振武節度使張惟清以東城濱河,徙置綏遠峯南。按唐無「綏遠峯南郡」,「郡」當係「即」之誤。
  51. 元太祖十(一)〔三〕年立太原路總管府 按元一統志,太原路,「元戊寅歲九月,太師國王撫定其地,立太原路」。戊寅為元太祖十三年。本書卷一太祖紀十三年戊寅秋八月條有「木華黎自西京入河東,克太原、平陽及忻、代、澤、潞、汾、霍等州」。是十三年前,太原屬金,作「十一年」誤,今改。新元史已校。
  52. 至元三年省溫泉入孝義以臨泉為臨州 此處志文有顛倒,當作「以臨泉為臨州。至元三年,省溫泉入孝義」。以臨泉為臨州,事在中統三年。本書卷五世祖紀中統三年十二月戊寅條有「陞太原臨泉縣為臨州」。又下文臨州,「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直隸太原府。三年,升臨州」。此處繫至元三年,誤。
  53. 憲宗九年又隸太原府 永樂大典卷五二00引太原志,寧鄉縣,「至辛亥又隸總管府」。辛亥為憲宗元年,疑此處「九年」為「元年」之誤。
  54. 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樂平二縣入本州 按元一統志,平定州,「至元三年,省平定、樂平二縣入平定州」。永樂大典卷五二00引太原志,平定州,至元三年,「省平定縣」。又樂平縣,「至元三年,省入平定州親管」。此處「二」當作「三」。
  55. 宋置晉寧軍 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晉寧軍,元符二年,以葭蘆砦為晉寧軍,割石州之臨泉隸焉。永樂大典卷五二00引太原志同。此處「置」疑應作「隸」。
  56. 金廢軍置臨水縣隸石州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直隸太原府 按金史卷二六地理志,石州屬縣有臨泉。「臨水」當為「臨泉」之誤。又金既有臨泉縣,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於文義不通。考永樂大典卷五二00引太原志,金臨泉縣,「元己卯年,置臨州行兵馬都元帥府」,己卯為元太祖十四年。則太祖時又有臨州之建制,而志文此處失書,遂使「仍改」一辭無法理解。
  57. 本嵐州地宋始置州 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保德軍,同下州。淳化四年,析嵐州地置定羌軍,景德元年改。金史卷二六地理志,保德州,下,刺史。本宋保德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是宋置保德軍,金置保德州。此處「宋」當作「金」。
  58. 元太(宗)〔祖〕十四年升崞州 按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崞縣,元己卯年陞為崞州,隸太原路。又永樂大典卷五二00引太原志,「興定三年升崞縣為崞州」。己卯年與金興定三年均為元太祖十四年,據改。
  59. 唐以靜樂縣置後州廢屬嵐州後又為憲州宋為靜樂軍 此處史文有顛倒。按舊唐書卷三九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管州,領靜樂,五年改管州為北管州,六年省北管州,遂以靜樂屬嵐州,更無「後又為憲州」事。唐之憲州,設在樓煩,不在靜樂。宋史卷八六地理志,憲州,初治樓煩。咸平五年移治靜樂軍,縣遂廢,軍又廢。熙寧三年廢憲州,十年,復憲州,仍領靜樂縣。又據宋會要卷八方域,靜樂縣,咸平二年陞縣為軍。五年,徙憲州于靜樂縣。此處「又為憲州」句當置「宋為靜樂軍」句之後。
  60. 金升臺州隸太原路 按金河東北路領府一,太原府。此處及其下興州、堅州條俱作「太原路」,「路」字疑誤。
  61. 本(猗)〔冀〕氏縣屬平陽府 按宋史卷八六、金史卷二六地理志,平陽府領縣十,有冀氏,無猗氏。據改。本證已校。
  62. (滎)〔榮〕河 據混一方輿勝覽、宋會要輯稿方域五、宋史卷八七地理志改。下同。
  63. (滎)〔榮〕州 據本書卷一一九木華黎傳及金史卷一六宣宗紀元光元年冬十月乙未條改。下同。
  64. 宋屬河東道金為平陽府 按宋史卷八六地理志,河東路領州十四,有澤州。此作「河東道」誤。考異已校。又按金史卷二六地理志,河東南路領府二,有平陽府,又領刺郡六,有澤州。澤州與平陽府皆隸河東南路。此處史文有誤。新元史作「金故州屬河東南路」。
  65. 宋屬京兆府 按宋史卷八七地理志,永興軍路領府二,有京兆府。領州十五,有解州。解州不屬京兆府,屬永興軍路。考異云:「府下當有路,京兆府路即永興軍路也。」
  66. 蒲縣 按隰川下注明蒲縣在至元三年省入隰川,而此處復有蒲縣,前後牴牾。本書卷一八成宗紀至元三十一年秋七月己未條有「復立平陽路之蒲、武鄉」。則蒲縣在至元三年省併後,至元三十一年復立。此處當脫相應史文。
  67. 宋復為遼州 按舊唐書卷三九地理志,遼州,武德八年改遼州為箕州。中和三年八月復為遼州。是宋之遼州,乃承用唐舊名。此處「宋」字衍。
  68. 唐初為西汾州 按舊唐書卷三九地理志,慈州,武德元年改為汾州。五年,改為南汾州。新唐書卷三九地理志、唐會要皆作「汾州」,無「西」字。此處「西」字當衍。
◀上一卷 下一卷▶
元史
 卷五十七 ↑返回頂部 卷五十九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