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補史記三皇本紀

補史記序 三皇本紀 
小司馬氏并注
史記索隱序

小司馬氏云:太史公作史記,古今君臣宜應上自開闢,下迄當代,以為一家之首尾。今闕三皇,而以五帝為首者,正以大戴禮有五帝德篇,又帝世皆叙自黃帝已下,故因以五帝本紀為首。其實三皇已還,載籍罕備。然君臣之始,敎化之先,旣論古史,不合全闕。近代皇甫謐作帝王代紀,徐整作三五曆,皆論三皇已來事。斯亦近古之一證,今並採而集之作三皇本紀。雖復淺近,聊補闕云。

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迹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虵身人首,按︰伏犧,風姓,出國語。其華胥已下,出帝王世紀。然雷澤,澤名,卽舜所漁之地,在濟陰。其成紀,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紀縣。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爲禮。按︰譙周古史考︰「伏犧制嫁娶,以儷皮爲禮也。」結網罟,以敎佃漁,故曰宓犧氏。按︰事出漢書厤志。宓,音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稱「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按︰位在東方,像日之明,故稱太皞。皞,明也。都於陳,東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按︰皇甫謐︰「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西也。其後裔當春秋時有任、宿、須、勾、顓臾,皆風姓之胤也。

女媧氏亦風姓,虵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按︰禮明堂位及系本皆云「女媧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運。一曰女媧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類)〔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鍊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按︰其事出淮南子也。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女媧氏沒,神農氏作。按︰三皇說者不同,譙周以燧人爲皇,宋均以祝融爲皇,而鄭玄依春秋緯以女媧爲皇,承伏犧,皇甫謐亦同,今依之。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之女,爲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爲姓。按︰國語,炎帝、黃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媧氏之女。據諸子及古史考,炎帝之後,凡八代五百餘年,軒轅氏代之。豈炎帝、黃帝是昆弟而同母氏乎?皇甫謐以爲少典、有女媧氏,諸侯國號。然則姜、姬二帝同出少典氏,黃帝之母又是神農母氏之後代女,所同是有媧氏之女也。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耨之用,以敎萬人。始敎耕,故號神農氏。於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毉藥。又作五弦之瑟。敎人日中爲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爲六十四爻。初都陳,後居曲阜。按︰今淮陽有神農井。又左傳「魯有大庭氏之庫」是也。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長沙。神農本起列山,故左氏稱「列山氏之子曰曰柱」,亦曰厲山氏,禮曰「厲山氏之有天下」是也。按︰鄭玄云︰「厲山,神農所起,亦曰有列。」皇甫謐曰︰「厲山今隨之厲(卿)〔鄕〕也。」

神農納奔水氏之女,曰聽訞,爲妃。生帝魋,魋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𦊀。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按︰神農之後凡八代,事見帝王代記及古史考。然古典亡矣,況譙、皇二氏「前氏傳」、「前聞君子考」,按古書而爲此說,豈至今鑿空乎?此紀亦據以爲說。其易稱「神農氏沒」,卽榆𦊀,榆𦊀猶襲神農之號也。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並爲諸侯,或分掌四岳。當周室,甫侯、申伯爲王賢相,齊、許列爲諸侯,霸於中國。蓋聖人德澤廣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長云。

一說,三皇謂天皇、地皇、人皇爲三皇。旣是開闢之初,君臣之始,圖緯所載,不可全棄,故兼序之。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澹泊(自)無所施爲,而俗自化。木德王,歲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歲。蓋天地初立,神人首出行化,故其年世長久也。然言十二頭者,非謂一人之身有十二頭,蓋古質,比之鳥獸頭數故也。地皇十一頭,火德王,姓十一人,興於熊耳、龍門等山,亦(合)〔各〕萬八千歲。人皇九頭,乘雲車,駕六羽,出(吞)〔谷〕口。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年。天皇下皆出河圖及三五厤也。

自人皇已後,有五龍氏,五龍氏兄弟五人,並乘龍上下,故曰五龍氏也。燧人氏,按︰其君鑽燧出火,敎人熟食,在伏犧氏前,譙周以爲三皇之首也。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須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斯蓋三皇已來有天(地)〔下〕者之號,按︰皇甫謐以爲大庭已下一十五君,皆襲庖犧之號。事不經見,難可依從。然按古封太山者,首有無懷氏,乃在太昊之前,豈得如謐所說?但載籍不紀,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處。而韓詩以爲「自古封太山、禪梁甫者,萬有餘家,仲尼觀之,不能盡識」,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識十有二焉」。首有〔無〕懷氏,然則無懷之前,天皇已後,年紀悠邈,皇王何昇而告?但古書亡矣,不可備〔論〕,豈得謂無帝王耶?故春秋緯稱「自開闢至於獲麟,凡三百二十七萬六千歲,分爲十紀,凡世七萬六百年。一曰九頭紀,二曰五龍紀,三曰攝提紀,四曰合雒紀,五曰連通紀,六曰序命紀,七曰修飛紀,八曰因提紀,九曰禪通紀,十曰流訖紀。」〔蓋流訖〕當黃帝時,制九紀之間,是以錄於此,補紀之也。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