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十二
八月
编辑初一日
编辑余自小臘彝東下山。
臘彝者,即石甸北松子山北曲之脈,其脊度大石頭而北接天生橋,其東垂之嶺,與枯柯山東西相夾。永昌之水,出洞而南流,其中開塢,南北長四十里,此其西界之嶺頭也。有大小二臘彝寨,大臘彝在北嶺,小臘彝在南嶺,相去五里,皆枯柯之屬。自大石頭分嶺為界,東為順寧,西為永昌,至此已入順寧界八里矣。然余憶《永昌舊志》,枯柯阿思郎皆二十八寨之屬,今詢土人,業雖永昌之產,而地實隸順寧,豈順寧設流後畀之耶?又憶《一統志》、《永昌志》二者,皆謂永昌之水東入峽口,出枯柯而東下瀾滄。余按《姚關圖說》,已疑之。
至是詢之土人,攬其形勢,而後知此水入峽口山,透天生橋,即東出阿思郎,遂南經枯柯橋,漸西南,共四十里而下哈思坳,即南流上灣甸,合姚關水,又南流下灣甸,會猛多羅,而潞江之水北折而迎之,合流南去,此說余遍訪而得之臘彝主人楊姓者,與目之所睹,《姚關圖》所云,皆合,乃知《統志》與《郡志》之所誤不淺也。其流即西南合潞江,則枯柯一川,皆首尾環向永昌,其地北至都魯坳南窩,南至哈思坳,皆屬永為是,其界不當以大石頭嶺分,當以枯柯嶺分也。
由嶺頭東南直下者三里,始望見江水曲折,南流川中。
又下三里,乃抵江上。有鐵鎖橋橫架江上,其制一如龍江曲尺,而較之狹其半。
其水自阿思郎東向出石崖洞,而西南入哈思坳峽中者,即永昌峽口山入洞之下流也。按阿思郎在臘彝北二十里,其北有南窩都魯坳,則此塢極北之迴環處也。逾嶺而北,其下即為滄江東向之曲。乃知羅岷之山,西南下者盡於筆架,直南下者盡於峽口山,東南挾滄江而東,為都魯南窩北脊,山從其東複分支焉。
一支瀕江而東;一支直南而下,即枯柯之東嶺也,為此中分水之脊,迤邐由灣甸、都康而南界瀾滄、潞江之中,為孟定、孟艮諸彝,而直抵交趾者也。其瀕江東去之支,一包而南,為右甸,再包而南,為順寧、大侯。焉。是塢南北二坳。相距四五十里,甚狹而深。瀕江兩岸俱田,惟僰彝、儸儸居之,漢人反不敢居,謂一入其地即「發擺」也。故雖有膏腴而讓之彝人焉。
渡橋沿江東岸,西南至哈思坳,共四十里而至亦登;沿江東岸,東南逾岡入峽,六十里而至雞飛,余初聞有熱水溢於石盤中,盤復嵌於台上,皆天成者;又一冷水流而環之,其出亦異。始以為在亦登;問道亦登,又以為在雞飛;問道雞飛,又以為瘴不可行,又以為茅塞無路,又以為其地去村遲,絕無居人,晚須露宿。余輾然曰:「山川真脈,余已得之,一盤可無問也。」遂從東大路上坡,向枯柯、右甸道。始稍北,遂東上一里,而平行西下之岡,三里,有墟茅三四在岡頭,是為枯柯新街。又東一里,有一樹立岡頭,大合抱,其本挺植,其枝盤繞,有膠淋漓於本上,是為紫梗樹,其膠即紫梗也,初出小孔中,亦桃膠之類,而蟲蟻附集於外,故多穢雜云。岡左右俱有坑夾之,北坑即從岡盤窟下,南坑則自東峽而出。於是南轉東盤北坑,又半里轉東,半里抵東峰下,乃拾級上躋。
三里,始登南突之嶺,始望見南峽兩山壁夾,自東而西,從此西出,則盤壑而西注於江橋之南,同赴哈思之坳者。乃知其山之度脊,尚在嶺之東上,不可亟問也。此坡之上即為團霸營,蓋土官之雄一方者,即枯柯之夜郎矣。於是循南峽而東躡,又一里,再登嶺頭,有一家隱路南,其後竹樹夾路。從樹中東行一里,稍轉而北,盤一南突之坳,又向上盤坡而東,有大樹踞路旁,下臨西出之澗。其樹南北大丈餘,東西大七尺,中為火焚,盡成空窟,僅膚皮四立,厚二尺餘,東西全在,而南北俱缺,如二門,中高丈餘,如一亭子,可坐可憩,而其上枝葉旁覆,猶青青也。是所謂枯柯者,裡之所從得名,豈以此耶?由此又東二里,折而北,上一坡,盤其南下之坳。坳北有居廬東西夾峙,而西廬茅簷竹徑,倚雲臨壑,尤有幽思。其東有神宇踞坡間,聞鯨音鼓賽出絕頂間,甚異之。
有一家踞路南,藩門竹徑,清楚可愛。
入問之,曰:「此枯柯小街也」。距所上坡又二里矣。於是又東沿北坡平上。其南即西出深澗,北乃崇山,竹樹蒙蔽,而村廬踞其端,東向連絡不絕。南望峽南之嶺,與北峰相持西下,而蕎地旱谷,墾遍山頭,與雲影嵐光,浮沉出沒,亦甚異也。
北山之上雖高,而近為坡掩,但循崖而行,不辨其崇墜;而南山則自東西墜,而盡於江橋之南,其東崇巚穹窿,高擁獨雄,時風霾蒙翳,出沒無定,此南山東上最高之峰,自北嶺東度,再突而起者也。
沿之東行,南瞰深壑,北倚叢巚.又東二里有岐:一南下塢中,為墾壑之道;一北上叢嶺,為廬坡之居;而路由中東行,南瞰下坳,有水出穴間。又東二里,下瞰南壑,有水一方倚北坡之上,路即由之北向而上,以有峽尚環而東也。北上里餘,又轉而東,盤北坳而東上坡,屢上不止,又七里而至中火鋪。
其坡南突最高,中臨南峽之上,峽脊由其東南環而西下。
於坡之對崖,南面復聳一峰,高籠雲霧間,即前所望東畔穹窿之頂也。自枯柯江橋東沿峽坡迤邐而上,約三十里矣。踞坡頭西瞰江橋峽中,其水曲折西南下,松子山北環之嶺,東北而突為臘彝之嶺,峽南穹窿之峰,又南亙分支西繞,橫截於江橋塢之南,西至哈思坳。坳之南復有小支,自臘彝西南灣中東突而出,與橫截塢南之山湊,西南駢峙如門。門內之灣,即為哈思坳,門外又有重峰西障,此即松子山南下之脊,環石甸於西者也。自此坡遙望之,午霧忽開,西南五十里歷歷可睹。
坡之東有瓦室三楹,踞岡東南,兩旁翼以茅屋,即所謂中火鋪。有守者賣腐於中,遂就炊湯而飯。及出戶,則濃霧自西馳而東,其南峽近嶺俱不復睹。東下半里,渡一脊,瞰其南北二峽,環墜如阱,而叢木深翳,不見其底,當猶西下而分注江橋南北者也。其脊甚狹,度而東,復上坡,山雨倏至。從雨中涉之,得雨而霧反霽。一里餘,盤崖逾坳,或循北峰,或循南峰,兩度過脊,始東上。沿北坡而東,一里餘,又涉一南突最高之嶺,有哨房一龕踞其上,是為瓦房哨。於是南臨南峽,與峽南穹窿之頂平揖而對瞰矣。
至是雨晴峰出,復見峽南穹頂直南亙而去,其分支西下者,即橫截塢南之岡,西與哈思坳相湊成門者也。穹頂東環之脈,尚從東度,但其脊稍下,反不若西頂之高,皆由此北坡最高之嶺,東下曲而度脈者。始辨都魯坳東所分南下之脊,至此中突,其分而西者,為中火鋪、枯柯寨之嶺,其曲而東降者,度脊南轉西向而突為穹窿之頂。此分水之正脈也。
由瓦房哨東下半里,復東度脊,始見北峽墜坑,為東北而下右甸之上流,是北水之所分也,而南水猶西下南峽。又東度兩脊,穿兩夾嶺,一里,復盤南嶺之陰而上。其處深木叢篁,夾坡籠坳,多盤北坑之上。又一里,南轉而凌其西下之坳,始逾南峽上流,從其東涉岡東上,始逾南渡之脊,此分水正脈所由度而西轉者也。又東一里,有草龕踞北岡,是為草房哨。從其東又東北下一里,稍轉而東南半里,有脊又南度而東轉,此右甸南環之嶺所由盤礴者也。於是東向而下二里餘,下度一曲,有小水北下成小溪,小橋橫涉之。又東逾一岡,共下四里,始南峽成溪,遂望見右甸城在東塢中,有岐從東北坡去,而大道循南峽東向平下。二里,南峽中始有村廬夾塢,舂杵之聲相應。又南三里,遂出坡口。乃更下一里而及坡麓。路由田塍中東南行,望見右甸之城,中懸南坡之下,甸中平疇一圍,聚落頗盛。四面山環不甚高,都魯坳東分之脈,北橫一支,直亙東去,又南分一支,南環右甸之東;草房哨南度之脈,東環右甸之南,從甸南界東北轉,與甸東界南環之支湊;甸中之水,東向而破其湊峽,下錫鉛去。
甸中自成一洞天,其地猶高,而甸乃圓平,非狹嵌,故無熱蘊之瘴,居者無江橋毒瘴之畏,而城廬相托焉。
由塍中行,共四里,入其北門。暮宿街心之葛店。右甸在永昌東一百五十里,在順寧西一百三十里。其東北鄰莽水之境,正與蘆塘廠對;其西南鄰雞飛之境,正與姚關對。其正南與灣甸對,正北與博南山對,正西與潞江安撫司對,正東與三台山對。數年前土人不靖,曾殺二衛官之蒞其地者,今設城,以順寧督捕同知駐守焉。城不大而頗高,亦邊疆之雄也。
初二日
编辑晨起,霧色陰翳。方覓飯而夫逃。再覓夫代行,久之不得。雨復狎至,遂鬱鬱作記寓中者竟日。
初三日
编辑雨復霏霏,又不得夫,坐邸樓鬱鬱作記竟日。
其店主葛姓者,乃市儈之尤,口云為覓夫,而竟不一覓,視人之悶以為快也。
初四日
编辑早霧而晴。顧僕及主人覓夫俱不足恃,乃自行市中。是日為本甸街子。仍從北門內南轉岡脊,是為督捕同知公署,署門東向,其南即往南門街,而東則曲向東門街,皆為市之地也。余往來稠人中,得二人,一擔往順寧,一駝往錫鉛,皆期日中至葛寓,余乃返。迨午,往錫鉛駝騎先至,遂倩之;而往順寧者亦至,已無及矣。乃飯,以駝騎行。
出東門,循南坡東向半里,涉東來之塢,渡小溪東,山岡漸折而東南行,四里,遂臨東塢。東塢者,右甸東南落水之塢尾也。城北大甸圓而東南開此塢,南北西三面之水,皆合而趨之。路臨其西坡,於是南轉二里餘,又涉二東北注之坑,復依南麓東行二里餘,上北突之嘴,則甸東之山,亦自北南環,與嘴湊峽,於是相對若門,而甸水由其中東注焉。
此甸中第一重東鎖之鑰,亦為右甸東第一重東環南下之分支,雖不峻,而蜿蜒山頂,地位實崇也。
逾嘴東稍下,湊峽之外,復開小塢而東,水由其底,路由其南坡之半。又東二里餘,有數家倚坡,北向塢而廬。過此東南下,有水自南峽出,涉之,上其東坡,遂循坡之南峽東南上,水流其岡北,路由其岡南,於是始不與水見。又東南循岡三里,盤一北下之坳而上岡頭,是為玉壁嶺。其嶺自南北突,東西俱下分為坑,有兩三家駐峰頭。時日尚高,以前路無可止,遂歇。
初五日
编辑平明起,飯而行,宿霧未收。下其東坑,涉之,復東南上一里,又循東來之峽,而行夾岡之南。東向四里,度其北過之脊,仍循峽東下,行夾岡之南。二里餘又稍下,涉北出之水,又循東來之峽,而行夾岡之南。東向二里,復度其北過之脊,於是從脊北東行之支,東向行其上。半里,有兩三家夾道,是為水塘哨。由此東南行山夾間,五里,始墜坡而下。
其右又墜一峽東下,其左路再隨崖東下者二里,西臨右峽之上。而路左忽墜一坑,盤阱而下者二丈,有水沉其底,長二丈,闊八尺,而狹處僅二尺,若琵琶然,淵然下嵌。
左倚危壁,右界片棧,而外即深峽之下盤者,不知此水之何以獨止也。由其南又半里,而躡嘴下墜者半里,左崖之端遂盡,而右峽來環其前。還望左崖盡處,叢石盤崖,儼如花簇,而右崖西界大山,亦懸屏削於重樹間,幽異之甚。由峽底又東南行一里,其峽外束如門。披門南出,稍轉東而下坡,半里,有水自東曲而西,大木橫架其上,南度之,是為大橋。
橋下水即右甸下流,東行南轉,至是西折過橋,又盤西崖南去,已成湯湯之流。
橋南沿流之峽,皆隨之為田,而三四家倚橋南東坡上,有中火之館。
此右甸第二重東鎖之鑰,亦為右甸東第二重東環南下之分支,與東南行大脊相對成峽,夾溪南去者也。
由橋南即躡東南坡而上,水由峽直南去,路躡坡東南升。
一上者二里,凌嶺頭。西望夾溪之山,稍南有破峽從西來者,即水塘哨西下之水也;其南夾水一支,亦至是東盡,而有寨盤其上焉;其又南一支,嶙峋獨聳,上出層巒,是為杜偉山。
此乃右甸南東來之正脊,自草房哨度脈至此,更崇隆而起,轉而直南去,而東夾此溪,其脊乃東南下老龍,自云州南下,分瀾滄、潞江之脊,而直下交南者也。所望處尚在寨盤頂之東北,從此更夭矯南向,夾溪漸上,又二里而隔溪與寨盤之頂對。又二里,降坡南下,穿坳而東,見其東又墜為小坑,路下而涉之。一里,又南逾東坡西環之坳。又一里,有數家倚東坡而居,其東又有一溪自東北來,環所廬之坡而注西峽,西峽水自北南下,與此水夾流而合於坡南。此坡居廬頗盛,是為小橋,正西與杜偉山對。遙望杜偉山自西北來,至此南轉,其挾臂而抱於西南者,皆灣甸州之境,水亦皆西南流;其北峽與寨盤之頂夾而東出者,皆順寧之境,水皆東南流。則此山真一方之望,而為順寧、灣甸之東西界者也。
飯於村家,大雨復至。久而後行,由坡東下,渡北來之溪,小石樑跨之。所謂小者,以別於大溪之橋也。復東南上,隔溪對杜偉山而南,下瞰西峽之底,二流相合,盤壑南去。
此山為右甸東第三重東環南下之分支,為錫鉛之脈者也。南五里,或穿嶺而左,見嶺東近峽墜坑,其遠峰又環峙而東,又或分而南;穿嶺而右,見嶺西近峽,西溪盤底,杜偉駢夾。
如是二里,乃墜其南坡,或盤壑西轉,或躡坳東折,或上或下,又五里,有兩三家當坳而廬,是為免威哨。於是再上其東坡,則東西壑皆可並睹矣。
西壑直逼西麓而長,以杜偉西屏也;東壑遙盤東谷,其下叢沓,而猶不見底。其東北有橫浮一抹者,此挾江而東南之嶺也;其正東有分支南抱者,此中垂而為順下之脈也。從嶺漸下,或左或右,嶺脊漸狹。四里,始望見東塢有溪,亦盤折其底,與西峽似;而西界外山,自杜偉頂南,其勢漸伏,又紆而南,則東轉而環其前;東界外山則直亙南向,與東轉前環之嶺湊。問東西峽水,則合於錫鉛之前,而東南當湊峙之峽而去。問順寧之道,則逾東界之嶺而行;有道逾前山南環之嶺者,為猛峒道,從獵昔、猛打渡江而至興隆廠者也。
於是從岡脊轉東行。
其脊甚狹,又二里,西峽之溪直逼南麓下,而東峽溪亦近夾,遂如堵牆上行。又東二里,又東南下者二里,坡盡而錫鉛之聚落倚之。此右甸東分支南下第三重之盡處也。其前東西二溪交會,有溫泉當其交會之北涘,水淺而以木環其四週,無金雞、永平之房覆,亦無騰越、左所之石盤,然當兩流交合之間而獨有此,亦一奇也。
是日下午至駝騎,稅駕逆旅,先覓得一夫,索價甚貴,強從之,乃南步公館,即錫鉛驛也。
返飯於肆,亟南由公館側浴於溫泉,暮返而臥。
初六日
编辑晨起而飯。其夫至,付錢整擔而行;以一飯包加其上,輒棄之去,遂不得行。余乃散步東溪,有大木橫其上為橋,即順寧道也。仍西上公館,從其西南下西溪,是為猛峒道。有茅茨從北岡上,是為錫鉛街子。問得一夫,其索價亦貴甚,且明日行,遂返邸作記。
初七日
编辑前棄擔去者復來,乃飯而同之行。從公館東向下,涉東溪獨木橋,遂東上坡。半里,平行坡上,或穿坳而南,或穿坳而北,南北皆深坑,而路中穿之。東去二里餘,沿南崖北轉,半里,穿西突之坳,半里,復東逾嶺而南,半里,又出南崖上。於是見南壑大開,壑中支條崩疊,木樹茸蘢,皆出其下,而錫鉛南山,其南又疊一支,紆而東南下,以開此壑。所陟山東自東大山分支,西突此岡,為錫鉛東鎖鑰,直西南逼湊南山,水下其中甚束,至此而始出東壑也。瞰南倚北,又二里,見岡北亦嵌為東西塢,聞水聲淙淙,余以為即西下錫鉛東溪者,而孰知從倚北之嶺已分脊,此塢且東南下矣。於是反倚坡北下,共半里而涉一橋,度塢中水,是為孟祐之西溪,其水南出前塢,與錫鉛之水合於孟祐之南,所謂孟祐河者也。澗之東,居廬疊出,有坡自北來懸其中,一里,東向躡其上,當坡而居者甚盛;又東轉,再盤一坡,共一里,又有居廬當坡,皆所謂孟祐村矣。此右甸東分支南下第四重之盡處也。於是又見一溪自東塢出,環塢而前,與西溪交盤南壑中。南壑平開,而南抵南山下,錫鉛之水,沿其北麓,又破峽東南去,東南開峽甚遙,而溪流曲折其間,直達雲州舊城焉。
由村東即循峽北入東塢,一里東下,度峽中橋,其橋東西跨溪上,上覆以亭,橋內大水自東北透峽出,橋外小水自東南透峽出。過橋東向,緣西垂之嶺上,其上甚峻,曲折梯危,折而左,則臨左峽,折而右,則臨右峽,木蔭藤翳,連幄牽翠,高下虧蔽,左右疊換,屢屢不已。五里漸平,則或沿左坡,或沿右坡,或涉中脊,脊甚狹,而左右下瞰者,亦與前無異也。又三里,則從坡右稍下。約一里,陟脊坳而東,又緣坡左上。一里,臨南坡之上,於是回望孟祐、錫鉛諸山,層環疊繞,山外復見山焉。余初疑錫鉛西嶺頗伏,何以猛峒之道不西由其坳而南陟其岑。
又疑灣甸之界,既東以猛峒,而猛峒以北,杜偉山以南,其西又作何狀?至是而遙見西嶺,又有崇峰一重臂抱於西。蓋枯柯東嶺老脊之南度者,一由瓦房哨東度脊西南下,其亙反高,夾永昌之流而南下哈思坳;坳之南其脈猶未盡,故亦登、溫板、雞飛在此脊之西者,猶順寧屬;而其南即東與杜偉山自草房哨度脊者,如椅之交環其臂,其中皆叢沓之山,直下東南,而開峽底於猛峒西坳之伏處,其西正開峽之始,南降三十里而後及猛峒焉。
此正西遙望之所及者。
而正南則前夾之頂,至是平等,而猶不能瞰其外,正北則本坡自障之;正東即其過脈分支之處,第見南峽之猶自東北環來也。
又東上五里餘,坡脊遂中夾為槽。路由槽中行里餘,透槽東出,脊乃北轉,其下右壑盤沓如初,而左峽又墜南下之坑,故路隨脊北轉焉。又一里,脊東有峰中突,稍上,有中火之館,西向倚峰而峙,額日「金馬雄關」,前有兩家,即所謂塘報也。賣腐以供旅人之飯云。既飯,由館左又東半里,轉而北透一坳。其西峰即中火之館所倚者,比其後過脈處,與東峰夾成坳。由其中北透半里即東轉,挾過脈東峰之北東向下。半里,又臨北壑之上,旋入夾槽中,兩崖如剖,中嵌僅通三尺,而底甚平。槽上叢木交蔽。半里,有倒而橫跨其上者,連兩株,皆如從橋下行,又一里,其跨者巨而低,必傴伏而過焉。槽南闕處猶時時見西墜之峽,最後又見槽北之峽猶西墜也。
共二里,稍東上,逾脊南轉,有架木為門踞嶺東者,為白沙鋪哨。此南度之脊也,乃右甸東分支南下之第五重。其脈獨長。挾西分四支而抱於內,又南度而東南行,與右甸南杜偉山之脊,西夾孟祐河而出於雲州舊城西;又與第六重沿瀾滄南崖之脊,東夾順寧河而出於雲州舊城東;從此南度,紆而西南,折而東南下,東突為順寧郡城,又東南而盡於雲州舊城焉。
由哨門南向稍下,輒聞水聲潺潺,從西南迸峽下,即東北墜坑去,而路從其南東向下,猶有夾槽墜其中。
二里餘,出槽,東行岡脊上,於是見北壑之北,則瀾滄南岸之山,紆迴東抱而南,為老脊東之第六支,屏亙於順寧河之東,今謂之東山,即《志》所稱某山也。其脊南至雲州西南突者,盡於新城西;東北由茅家哨過脈而南者,盡於雲州日城所合二水東下而入瀾滄處。南壑之南,則即此白沙脊南度東轉,為老脊東之第五支,屏亙於順寧城之西。
今謂之西山,即《志》所稱某山也。兩山夾塢東南去,而順寧郡城踞其中西山下;西北盤東山之坳,為三台山渡江大道;東南塢盡之隙,則雲州在焉。此一川大概也,而川中欹側,不若永昌、騰越之平展云。
從岡平行二里,又稍下一里,前有一峰中道而突,穿其坳而上,約一里,有一二家倚坡東,是為望城關,從東南壑中遂見郡城故也。從此又迤邐下坡,十里,抵坡下。東出大路,兩度小橋,上一坡,約二里,入郡城新城之北門。南過郡治前,稍轉東街,則市肆在焉。又南逾一坡,出南門,半里而入龍泉寺,寺門亦東向,其地名為舊城,而實無城也。
時寺中開講甫完,僧俗擾擾,余入適當其齋,遂飽餐之而停擔於內。
初八日
编辑晨起,從殿後靜室往叩講師,當其止靜,未晤而出。余時欲趨雲州,雲州有路可達蒙化。念從此而往,則僱夫尚艱,不若仍返順寧,可省兩日負載。乃以行李寄住持師達周,以輕囊同僕行。達師留候飯。上午,乃出寺前,東隨小溪下川中。一里,渡亭橋,循東界山麓南行。
三里,稍上一西突之坡,村廬夾道,有普光寺傍東山西向。
又東南半里,下涉一小澗,仍南上坡,居廬不絕。已而其山東夾而入,又有小水自東壑來,渡之。又東南逾一坡,共五里,則大溪之水自西而東折,有亭橋。跨之,其水湯湯大矣。由橋南里餘,漸西南上東突之坡。上一里,村廬夾道。倚西山東向,有長窯高倚西坡,東下而西上,是為瓦罐窯。
由其南再越東突之脊一里餘,東南下東出之峽一里,又東南上,循西界山麓南行。再下再上,五里,有一二家倚東突之坡,坡間有小池一方,是為鴨子塘。又東南五里,岡頭有村,倚西岡東向,是為象莊,此未改流時土酋猛廷瑞畜象之所也。
由其南稍折而下,一里,渡一澗。
其澗懸岡東下,其西山環峽復東。
南上二里,逾其東突之岡,盤之而西南下。
二里,抵西坳下,折而循南岡東上。盤嘴而南,六里,有坊倚路左,其上有村,曰安樂村。又東南四里,稍下,有村倚西坡東向,是為鹿塘。自歸化橋渡溪右。循西界山行,其南支峰東突,溪流盤峽中;至鹿塘,其下壑稍盤而開,田塍益盛,村廬之踞東西兩山者甚繁,而西坡之鹿塘尤為最云。時日才下午,前無宿店,遂止邸樓作記。
初九日
编辑平明,飯而行。仍循西界山南行,八里,西界山忽橫突而東,大溪乃東北折入峽,有小溪自西南山腋來合。乃舍大溪,溯小溪南半里,東度小溪石橋,又南半里,有村三四家倚南山東坳。由南山躡西坳而上,一里,南逾東突之脊,有茅屋三楹踞脊間,是為把邊關,有兩三家傍之居,即西山之東突者,而溪流則繞其東峽而南焉。
由關南下峽中,半里,透峽,仍循西山行,復東見溪流自其東破峽南出。又下一里,溪流西南來,路東南臨其上。兩盤西灣之峽,又稍上,共一里,有村踞路右岡上。又南一里,稍下,再盤西灣,南逾小石東行之脊,遂東南行坡塍間。一里餘,又稍上東突之坡,東南盤其嘴。一里餘,路分兩岐,一東南下峽者,為渡溪往新城道,一西南循嶺者,為翁溪往舊城道,蓋新城道由溪東峽中行,舊城道由溪西崖半行也。時峽中溪橋已為水漲衝去,須由翁溪涉溪而渡,而水急難涉,不若由舊城東北度橋,迂道至新城,雖繞路十里,而免徒涉之艱焉。時聞楊州尊已入簾去,閃知願書亦不必投,正可從舊城兼收之。
乃由溪西西南循山行,復入坡塍,一里,東南上東突之坡。又南二里,有村倚西山嶺上,是為翁溪村。村之南,西界山又環而東突,東界山亦折而東向去,中開東西塢,大溪東盤塢底,平疇夾之。翁溪之村,正東向而下臨塢中,有路下涉塢中者,即渡溪往新城道也,由村南循南山東轉者,即舊城道也。
乃循山東行一里,復東南緣坡上,北瞰塢中溪,南逼坡足,瀠而東流。路躡坡上,甚峻,二里,東登嶺頭,乃轉南行,塢亦隨之,南向破峽出。路南行西坡,一里,大溪紆東南去,路乃南下坡。二里,有數家分廬塢中,是為順德堡。堡南有山,自西界橫度而東突,大溪紆之。路南由其度脊處穿坳而過,半里,抵坳南,輒分峽下。又一里,有峽自南來。蓋西大山由坳西直南去,南抵舊城之後,其東餘支又北轉如掉尾,而中夾為塢,其來頗深,有村廬倚西坡上,二峽合於前,遂東向成流墜峽下。路亦挾北坡東下,隨之半里,度峽中小橋,其南則掉尾之支,又橫度東突,路復南向其度脊處穿坳而上。一里餘,逾嶺坳南下,有村在南塢,大溪自馬鞍山西,盤西界東突之嘴,循東山南行塢東,路循西麓南行塢西。二里,西界山之南,復一支橫障而東,又有數家倚南山,廬間曲路隨山東轉,溪亦隨塢東折。一里餘,盤其東突之嘴,大溪亦直搗其下,路與水俱抱之而南。
南壑頗開,廬塍交錯,黍禾茂盛,半秀半熟,間有刈者。壑中諸廬,函宗最大,倚西山而居壑中。一里餘及之,由其前東南行塍間,一里餘,南從大溪西岸行。二里餘,東西兩界餘支交環於前,而西支回突為尤甚,既東向環而至,中復起一小下,則其南壑又大開,坡流雜沓於其間。而遠山旁午,或斜疊於南,則西大脊自錫鉛南盤繞而東者;或夭矯於東,則東界分支,沿瀾滄西岸,度茅家哨而南盡於順江小水者。此其外繞之崇峰也。而近山,則塢北西山之脈,至此南盡於西,為舊城,東山之脈,至此南盡於東,為新城;塢西則西大脊之中,一峰從灣中東突,直臨舊城之西;塢南,則西大脊東轉之支,又從南大脊之北,先夾一支為近案;塢東,則東界沿江之支,又從東西轉,直抱於新城之前為龍砂。此其內逼之回巒也。然猶近不見壑中諸水,而只見舊城廬落即在南岡;一里及之,亦飯於舊城,乃東向下坡。
半里,有大道沿坡西南去者,興隆廠道也;東北去者,新城道也。於是東北行田塍間。半里,有新牆一圍,中建觀音閣甚整,而功未就,然規模雄麗,亦此中所未睹也。其處當壑之中兩水交會處,目界四達。於是始見孟祐河即繞其東,順寧河即出其北,遂共會於東北焉。
於是西向遙望,有特出而臨於西者,即大脊灣中東突之峰;其北開一隙自西北來者,孟祐河所從出也,其南紆一隙向西南峽者,興隆廠所從逾也。有中界而垂於東者,即沿江渡茅家哨西環之支;其北開一隙,直上而夾茅家哨者,新城所托之塢也;其南進一隙,東疊而注於順江小水者,諸流所匯之口也。
小憩閣中,日色正午,涼風悠然。僧瀹茗為供。已出圍牆北,則順寧之水,正出當門之塹。循北崖東轉,架亭橋其上,名曰砥柱。其水出橋東,繞觀音閣後,則孟祐河自西南來合之,東去入水口峽者也。度橋即東北上坡。是坡即順寧東山之支,自瀾滄西岸迤邐而來,其東南直下者,過茅家哨;此其西南分支者,至此將盡,結為馬鞍山,東下之脈為新城,而此其東南盡處也。
登坡里餘,下瞰二流既合,盤曲壑底,如玉龍曲折。其北又有一坡東下,即新舊兩城中界之砂,夾水而逼於南山者。稍下而上,里餘,又越其脊,始望見新城在北峽之口,倚西山東下之脈。又三里,稍下,越一小橋,又半里,抵城之東南角。循城北行,又半里,入雲州東門。州中寥寥,州署東向,只一街當其前,南北相達而已。至時日才過午,遂止州治南逆旅。雲州即古之大侯州也。昔為土知州俸姓,萬曆間,俸貞以從逆誅,遂並順寧,設流官,即以比州屬之。州治前額標「欽命雲州」四字,想經御定而名之也。今順寧猛廷瑞後已絕,而俸氏之後,猶有奉祀子孫,歲給八十五金之餼焉。
雲州疆界:北至順寧界止數里,東北至滄江渡八十里為蒙化界,西南逾猛打江二百三十里為耿馬界,東至順江小水一百五十里為景東界,東南至夾裡滄江渡二百里亦景東界。
余初意雲州晤楊州尊,即東南窮瀾滄下流,以《一統志》言瀾滄從景東西南下車裡,而於元江府臨安河下元江,又注謂出自禮社江,由白崖城合讕滄而南。余原疑瀾滄不與禮社合,與禮社合者,乃馬龍江及源自祿豐者,但無明證瀾滄之直南而不東者,故欲由此窮之。前過舊城遇一跛者,其言獨歷歷有據,曰:「潞江在此地西三百餘里,為雲州西界,南由耿馬而去,為渣裡江,不東曲而合瀾滄也。瀾滄江在此地東百五十里,為雲州東界,南由威遠州而去,為撾龍江,不東曲而合元江也。」於是始知撾龍之名,始知東合之說為妄。
又詢之新城居人,雖土著不能悉,間有江右、四川向走外地者,其言與之合,乃釋然無疑,遂無復南窮之意,而此來雖不遇楊,亦不度也。
初十日
编辑平明起飯。出南門,度一小坑橋,即西南循西山坡而行。二里餘,漸折而沿其南坑之崖西向上,二里餘,南盤崖嘴。
此嘴東北起為峰頂,分兩丫,即所謂馬鞍山也;東南下為條岡,直扼舊城溪而東逼東山,界兩城之間,為舊城龍砂,新城虎砂者也。此乃順寧東山之脈,由三溝水西嶺過脊南下而盡於此者。由此循峰西向北上,又二里,始平行峰西。一里,出馬鞍峰後,為馬鞍嶺。有寺倚峰北向,前有室三楹當嶺頭,為茶房。從嶺脊西向峻下,二里始平,又半里及山麓,有澗自東北小峽來,西注順寧河,此已為順寧屬矣。
蓋雲州北界,新城以馬鞍山,舊城以函宗南小尖束水之坳,其相距甚近也。
渡澗北上坡,盤北山西麓行,四里,東西崖突夾,順寧溪搗其中出,路逾其東崖而入。
又北一里,其坡西懸塢中,是為花地,其坡正與翁溪村東西遙對,中墜為平塢,則田塍與溪流交絡焉。乃西北下坡,半里及塢,又有澗自東北小峽來,西注順寧溪。路從溪北西向行塢中,三里餘,將逼翁溪村之麓,大溪自北峽出,漱西麓而界之,當從此涉溪上翁溪村,出來時道,見溪東有路隨北峽入,遂從之。
又里餘,路漸荒。
又里餘,墜崖而下,及於溪,即斷橋處也。新城之道,實出於此,不由翁溪,從東崖墜流間架橋以渡;自橋為水汨,乃取道翁溪,以溪流平塢間,可揭而涉也。臨溪波湧不得渡,乃復南還三里,西渡翁溪。然溪闊而流漲,雖當平處,勢猶懸激,抵其中流,波及小腹,足不能定,每一移趾,輒幾隨波蕩去。半晌乃及西岸,復由田塍間上坡。一里,西抵村下大路,乃轉而北,即來時道也。循西山躡坡而下,三里,有岐自峽中來合,即斷橋舊境矣,於是隨大路又六里,過把邊關,瀹湯而飯。下坳東北一里餘,渡小橋。又一里,復與大溪遇,溯其西崖,北十里而至鹿塘。時才過午,以暑氣逼人,遂停舊主人樓作記。
十一日
编辑由鹿塘三十里,過歸化橋。從溪東循東山麓行,五里,入普光寺。余疑以為即東山寺也,入而始知東山寺尚在北。乃復隨大路三里,抵南關坡下亭橋,即從橋東小徑東北上坡。又二里而東山寺倚東山西向,正臨新城也。入寺,拾級而上。正殿前以樓為門,而後有層閣,閣之上層奉玉帝,登之,則西山之支絡,郡堞之回盤,可平揖而盡也。
下閣,入其左廬,有一僧曾於龍泉一晤者,見余留同飯。既飯而共坐前門樓,乃知其僧為阿祿司西北山寺中僧也,以聽講至龍泉,而東山僧邀之飯者。為余言,自少曾遍歷撾龍、木邦、阿瓦之地,其言與舊城跛者、新城客商所言,歷歷皆合。
下午乃出寺。
一里,度東門亭橋,入順寧東門。
覓夫未得,山雨如注,乃出南關一里,再宿龍泉寺。
十二日
编辑飯於龍泉。命顧僕入城覓夫,而於殿後靜室訪講師。既見,始知其即一葦也。為余瀹茗炙餅,出雞葼松子相餉。坐間,以黃慎軒翰卷相示,蓋其行腳中所物色而得者。下午,不得夫,乃遷寓入新城徐樓,與蒙化妙樂師同候駝騎。
十三日
编辑與妙樂同寓,候騎不至。薄暮乃來,遂與妙樂各定一騎,帶行囊,期明日行。
十四日
编辑晨起而飯,駝騎以候取鹽價,午始發。出北門,東北下涉溪。約二里,過接官亭,有稅課司在焉。其岐而西者,即永昌道也。時駝騎猶未至,余先至,坐覽一郡形勢,而並詢其開郡始末。
順寧者,舊名慶甸,本蒲蠻之地。其直北為永平,西北為永昌,東北為蒙化,西南為鎮康,東南為大侯。此其四履之外接者。土官猛姓,即孟獲之後。萬曆四十年,土官猛廷瑞專恣,潛蓄異謀,開府陳用賓討而誅之。大侯州土官俸貞與之濟逆,遂並雉獮之,改為雲州,各設流官,而以雲州為順寧屬。今迤西流官所蒞之境,以騰越為極西,雲州為極南焉。
龍泉寺基,即猛廷瑞所居之園也,從西山垂隴東下。寺前有塘一方,頗深而澈,建水月閣於其中。其後面塘為前殿。
前殿之右庭中皆為透水之穴,雖小而所出不一。
又西三丈,有井一圓,頗小而淺,水從中溢,東注塘中淙淙有聲,則龍泉之源矣。前殿後為大殿,余之所憩者,其東廡也,皆開郡後所建。
舊城即龍泉寺一帶,有居廬而無雉堞。新城在其北,中隔一東下之澗。其脈亦從西山垂隴東下,謂之鳳山。府署倚之而東向。余入其堂,欲觀所圖府境四止,無有也。
順寧郡城所托之峽,逼不開洋,乃兩山中一塢耳。本塢不若右甸之圓拓,旁塢亦不若孟祐村之交錯。其塢西北自甸頭村。東南至函宗百里,東西闊處不及四里。
順寧郡之境,北寬而南狹。由郡城而南,則灣甸、大候兩州。
東西夾之,尖若犁頭。由郡城而北,西去繞灣甸之北,而為錫鉛,為右甸,為枯柯,而界逾永昌之水;東去入蒙化之腋,而為三台,為阿祿,為牛街,而界逾漾備之流;其直北,則逾瀾滄上打麥隴,抵舊爐塘北嶺,始與永平分界。俱在二百里外,若扇之展者焉。自以雲州隸之,而後西南、東南各抵東、西二江,不為蹙矣。
瀾滄江從順寧西北境穿其腹而東,至苦思路之東,又穿其腹而南,至三台山之南,乃南出為其東界,既與公郎分蒙化,又南過雲州東,又與順江分景東。郡之經流也。
郡境所食所燃皆核桃油。其核桃殼厚而肉嵌,一錢可數枚,捶碎蒸之,箍搞為油,勝芝麻、菜子者多矣。
駝騎至,即東下坡,渡北來溪身。以鐵索架橋亭於其上,其制仿瀾滄橋者,以孔道所因也。度橋東,即北上坡,循東山之麓,北向而登。是時駝騎一群,以遲發疾趨,余賈勇隨之。上不甚峻,而屢過夾坑之脊,三里,從脊上西望望城關,只隔一峽也。
又北上,兩過旁墜之脊,三里,忽隨西坡下。
轉一拗,復一里,越一西突之岡。由其北下,環山為塢,有坪西向而拓,豐禾被塍,即西突之岡所抱而成者。一里,陟坪而北,又下,連越二小溪,皆從東南腋中來下西峽者。其處支流縱橫,蹊徑旁午,而人居隱不可見。
從此復北上五里,有兩三家倚岡頭,是為二十里哨。登岡東北,平行其脊。一里,復轉東向,循岡北崖下。又里餘,則有溪自東峽來。余初以為既登岡,歷諸脊,當即直上逾東大山,而不意又有此溪中間之也。既下,乃溯流東入峽。半里,其水分兩峽出,一西南自岡脊後,一北自大嶺過脊處。
乃依南麓涉其岡後之流,溯北澗之左,復北向上,蓋即兩水中垂之坡也。於是從叢木深翳中上,二里,逾一岡,復循南崖之上行。一里餘,又穿坳而西,臨西崖之上。兩崖俱下盤深箐,中翳叢木,而西箐即順寧北塢大溪源所出矣。
又穿夾槽而上半里,循西箐北崖上。
西北平行一里,轉入北坳。平透坳北一里,其脊南之菁,猶西墜也。半里,復入夾壁之槽。平行槽中半里,亦有上跨之樹。又北一里,稍高,有石脊橫槽底,即度脈也。此脊自羅岷山東天井鋪南度,迤邐隨江西岸,至此為順寧東山、雲州北山,而南盡於順江小水之口;若羅岷大脊,則自南窩東北折而南,自草房哨而去矣。已出夾槽,東北墜坑而下。一里,即有水自東南腋飛墜下西北坑者,路下循之,與白沙哨之東下者,同一胚胎。又東北陟脊,度脊再上,共三里,有四五家踞岡頭,是為三溝水哨。蓋岡之左右,下墜之水分為三溝,而皆北注瀾滄矣。又東北下七里,盤一岡嘴。又下三里,有一二家當路右,是為塘報營。
又下三里,過一村,已昏黑。
又下二里,而宿於高簡槽。店主老人梅姓,頗能慰客,特煎太華茶飲予。
十五日
编辑平明,東北下破。坡兩旁皆夾深崖,而坡中懸之,所謂高簡諸村廬,又中踞其上。二里,轉坡北,下峽中。一里,復轉東北,循坡而下。四里,始望見瀾滄江流下嵌峽底,自西而東;其隔峽三台山猶為夙霧所籠,咫尺難辨。
於是曲折北下者三里,有一二家瀕江而居,是為渡口。
瀾滄至此,又自西東注,其形之闊,止半於潞江,而水勢正濁而急。甫聞擊汰聲,舟適南來,遂受之北渡,時駝騎在後,不能待也。
登北岸,即曲折上二里餘,躋坡頭。轉而東行坡脊,南瞰江流在足底,北眺三台山屏回嶺北,以為由此即層累而升也。又聞擊汰聲,則渡舟始橫江南去,而南岸之駝騎,猶望之不見。乃平行一里,折而北向逾脊。半里,乃循東崖瞰西塢北向行。二里,始望見三台村館,在北山之半,懸空屏峙,以為賈勇可至。
又一里,路盤東曲,反漸而就降,又二里,遂下至壑底。壑中澗分二道來,一自西北,一自東北,合於三台之麓,而三台則中懸之,其水由西塢而南入瀾滄。乃就小橋渡東北來澗,約一里,即從夾中上躋中懸之坡。曲折上者甚峻,六里,始有數十家倚坡坪而居,是為三台山,有公館焉。又東北瞰東塢循西崖而上,十二里,躡南亙之脊,其脊之東西塢,猶南下者。又躡蹬三里,有坊,其岡頭為七碗亭者。岡之東,下臨深壑,廬三間綴其上,乃昔之茶庵,而今虛無人矣。又上里餘,盤突峰之東。其峰中突,而脊則從北下而度,始曲而東起,故突峰雖為絕頂,其東下之塢,猶南出云。乃踞峰頭而飯。其時四山雲霧已開,惟峰頭猶霏霏釀氤氳氣。
由峰北隨北行之脊,下墜一里餘,乃度脊東突,是為過脈。是山北從老君山南行,經萬松嶺、天井鋪度脊南來,其東之橫嶺,西之博南二脊,皆繞斷於中,惟此支則過此而南盡於泮山。從其北臨西壑行,再下再上三里餘,有哨房當路,亦虛無棲者。又東北隨嶺脊下六里,循東塢,盤西嶺,又下二里,乃北度峽中小石橋。其水從西峽來,出橋而合於南峽,北從阿祿司東注於新牛街,入漾濞者也。石橋之南,其路東西兩岐:東岐即余所從來道,西岐乃四川僧新開,欲上達於過脊者。度橋,即循北坡臨南壑東北上。三里,躡岡頭,有百家倚岡而居,是為阿祿司。
其地則西溪北轉,南山東環,有岡中突而垂其北,司踞其突處。其西面遙山崇列,自北南紆,即萬松、天井南下之脊,挾瀾滄江而南者;其北面亂山雜沓,中有一峰特出,詢之土人,即猛補者後山,其側有寺,而大路之所從者。
余識之,再瀹湯而飯,以待駝騎。
下午乃至,以前無水草,遂止而宿。是夜為中秋,余先從順寧買胡餅一圓,懷之為看月具,而月為雲掩,竟臥。
十六日
编辑昧爽,飯而北行。隨坡平下十里,而下更峻。
五里,至坡底,東西二塢水來合而北去,乃度東塢小橋,沿東麓北行塢中。隨水三里,又一溪自東峽來,渡其亭橋。又北一里,渡一大溪亭橋,是為猛家橋。
水由橋東破峽北出,路從橋北逾岡而上。其岡東綰溪口,有數家踞其上。從其北下,復隨溪行西岸,曲折盤塢十二里,有百家之聚踞岡頭,東臨溪口,是為新牛街。
俱漢人居,而地不開洋,有公館在焉,今以舊街巡司移此,由其北西北下二里,有小江自西而東,即漾濞之下流也,自合江鋪入蒙化境,曲折南下,又合勝備江、九渡、雙橋之水,至此而東抵猛補者,乃南折而環泮山,入瀾滄焉。江水不及瀾滄三之一,而渾濁同之,以雨後故也。
方舟渡之,登北岸,即隨江東南行。
半里,隨江東北轉,遂循突坡而上。二里,登南突之坡,下瞰隔江司,與阿祿司溪出江之口對,江流受之,遂東入峽,路從北山之半,亦盤崖而從之。半里,有一家獨踞岡頭,南臨江坡而居,頗整。又東三里,有削崖高臨路北,峭壁間有洞南向,其色斑赭,即阿祿所望北面特出之峰,此其西南隅之下層也。又東四里,有兩三家倚岡而居,是為馬王箐,江流其前峽中,後倚特出崇峰。東望遙壑中開,東北坳中有管盤峽而下,西與江流合而南去,其東南兩峰對峙,夾束如門,而江流由此南出焉。
乃瀹湯而飯於村家。
由村東北上三里餘,興特出祟峰之南,其下江流峽中,至此亦直南去。又東北二里,盤其東南之垂支,有兩三家踞岡上,是為猛補者,亦哨寨之名也,於是逼特出崇峰東南麓矣。其東下盤壑中回,即東北桫松哨南箐之所下者;其正南江流直去,恰當兩門之中。
又從門隙遙見外層之山,浮青遠映,此乃讕滄江畔公郎之境矣。又東北盤崖麓而上,二里而下。半里,忽澗北一崖中懸,南向特立,如獨秀之狀,有僧隱庵結飛閣三重倚之。大路過其下,時駝馬已前去,余謂此奇境不可失,乃循回磴披石關而陟之,閣乃新構者,下層之後,有片峰中聳,與後崖夾立,中分一線,而中層即覆之,峰尖透出中層之上,上層又疊中層而起。其後皆就崖為壁,而綴之以鐵鎖,橫係崖孔,其前飛甍疊牖,延吐煙雲,實為勝地,恨不留被崑於此,倚崖而臥明月也。隱庵為瀹茗留榻,余恐駝騎前去不及追,匆匆辭之出。此岩在特出崇峰東南峽中,登其閣,正南對雙突之門。門外又見一遠峰中懸,圓亙直上如天柱,其地當與瀾滄相近,而不知為何所。隱庵稱為缽盂山,亦漫以此岩相對名之耳;又謂在江外,亦不辨其在碧溪外,抑在瀾滄外也。
由其東又上坡,二里,登東岡。又東北迢遙而上,八里而至桫松哨。是哨乃東來之脊,西度而起為特出崇峰,南盡於碧溪江東北岸,是為順寧東北盡處,與蒙化分界者也,以嶺有桫松樹最大,故名。時駝騎方飯於此,遂及之。又隨脊東上四里,轉而北,登嶺頭,是為舊牛街。是日街子猶未散,已行八十里矣。此東來度脊之最高處,北望直抵漾濞,其東之點蒼,直雄插天半;南望則瓦房突門之峰,又從東分支西繞,環壑於前;西望則特出崇峰,近聳西南,江外橫嶺諸峰,遙環西北,亦一爽心快目之境矣。
於是北向隨嶺下,二里,盤崖轉東,循脊北東行,八里,至舊巡司。又東北下二里,盤南壑之上,有路分岐:逾脊北下,想北通漾濞者;正路又東隨脊。
二里餘,逾東嶺北下,於是其峽北向墜,即隨峽東坡東北行。五里,至瓦葫蘆,有數十家倚坡嘴,懸居環壑中。坡東有小水,一自西腋,一自南腋,交於前壑而北去。
則此瓦葫蘆者,亦山叢水溢之源也。
是夜宿邸樓,月甚明,恨無貰酒之侶,悵悵而臥。
十七日
编辑昧爽,飯而行,即東下坡。一里,渡西來小水,循北山而東。半里,南來小水與之合,同破峽北去,路亦隨之,挾山北轉,一里,有亭橋跨其溪,曰廣濟。渡而東,循東麓北行二里餘,有峽自西山來合。又北五里,北壑稍開,水走西北峽去;又有一水自東峽來合,其勢相埒,即溯之入。
東行里餘,有小橋架其上,北度之。復循北坡東上半里,溯溪北轉二里餘,轉而東一里餘,有數十家倚北山而居,是為鼠街子。峽至是東西長亙,溪流峽底,路溯北崖。北崖屢有小水掛峽而下,路東盤之,屢上屢下。十里,逾坡東降,東峽稍開,盤北崖之紆,蓋北崖至是稍遜,而南障之屏削尤甚也。東三里,其溪一自北來,一自南墜,而東面則橫山障之,路乃折而溯北來之溪。二里稍下,一里餘,涉溪東岸,復溯溪北行。半里,溪仍兩派,一西北來,一東來,乃折而從東來者上。半里,有數家倚坡間,是為豬矢河哨。
其處山回峽湊,中迸垂坡:一岐直北逾嶺者,為漾備道;一岐逾坡東北去者,為爐塘道;惟東向隨峽上者,為蒙化大道。乃東上三里,稍隨一北曲之灣。
灣中有小水南墜其側,岐徑緣之而北,此非漾備,即下關捷徑,惜駝騎不能從也。又東隨大道上,或峻或平,皆瞰南壑行,五里,乃逾嶺脊。脊稍中坳,乃東北自定西嶺分支,西度為甸頭山,又分兩支:一支北轉,挾洱水北出蒼山後,一支南下,亙為蒙化西夾之山,而此其脊出。脊東即見大塢自北而南,其東界山與此脊排闥相對;而北之甸頭山,則中聯而伏,其外浮青高擁者,點蒼山也;南之甸尾,陽江中貫,曲折下墜,而與定邊接界焉。蒙化郡城已東伏平川之中,而不即東下也。
從嶺脊平行而南半里,其脊之盤礴西去者,桫松、猛補者之支所由分;旁午東出者,郡城大路隨之下。始由峽中墜者二里,即隨北坡下者三里,又從坡脊降者五里,於是路南之峽。墜而愈開,路北之峰,斷而復起。其峰自西脊下垂至是,屢伏屢聳,若貫珠而下,共四五峰,下至東麓,而陽江之水,自城西西曲而朝之,亦一奇也。
路從其南連盤二峰,則南塢大開,有數家倚南山下,而峽中皆環塍為田。又東一里,乃轉北。穿一東突峰後而透其坳。此峰即連珠下第五峰盡於東麓者,其上諸峰,皆隨下而循其南,至此峰獨中穿而逾其北。此處擬有神臯蘊結,而土人不識,間有旁綴而廬者,皆不得其正也。挾突峰之北而下,半里至麓。又東半里,則陽江自東來,抵山而南轉去。路溯江北岸東行,半里,有三鞏石橋南架江上。逾橋南,復東一里,入蒙化西門。一里餘,竟城而抵東門,內轉半里,過等覺寺,稅駕於寺北之冷泉庵,即妙樂師棲靜處。
中有井甚甘冽,為蒙城第一泉,故以名庵。
蒙化城甚整,乃古城也,而高與洱海相似。城中居廬亦甚盛,而北門外則闤闠皆聚焉。聞城中有甲科三四家,是反勝大理也。
蒙化土知府左姓,世代循良,不似景東桀驁,其居在西山北塢三十里。蒙化有流官同知一人,居城中,反有專城之重,不似他土府之外受酋制,亦不似他之流官有郡伯上壓也。蒙化衛亦居城中,為衛官者,亦勝他衛,蓋不似景東之權在土酋,亦不似永昌之人各為政也。
蒙化疆宇較蹙,其中止一川,水俱西南下瀾滄者,以定西嶺南脊之界其東也。
定西嶺從大脊分支,又為一東西之界,其西則蒙化、順寧、永昌,其東則元江、臨安、澂江、新化及楚雄。脊南之州縣水,皆從是嶺而分,南龍大脊雖長,此亦南條第一支也。至脊西之大理、劍川、蘭州,脊東之尋甸、曲靖,雖在其北為大脊所分,而定西實承大脊而當其下流,謂非其區域所判不可也。
蒙化有四寺,曰天姥、竹掃、降龍、伏虎,而天姥之名最著,在西北山塢間三十五里。余不及遍窮,欲首及之。
十八日
编辑從冷泉庵晨起,令顧僕同妙樂覓駝騎,期以明日行。余亟飯,出北門,策騎為天姥游,蓋以騎去,始能往返也。北二里,由演武場後西北下,約一里,渡一溝,西北當中川行。五里,過荷池。又北一里,過一溝。又西北三里,則大溪自東曲而西流,北涉之。四里,盤西山東突之嘴,其嘴東突,而大溪上流,亦西來逼之,路盤崖而北,是為蒙化、天姥適中處。又北二里,過西山之灣,又北二里,再盤一東突之嘴。又過西灣三里,其東突之嘴更長。逾其坳而北,有岐西向入峽,其峽灣環西入,內為土司左氏之世居。天姥道由坳北截西峽之口,直度北去。約三里,又盤其東突之嘴,於是居廬連絡,始望見天姥寺在北塢之半回腋間,其山皆自西大山條分東下之回岡也。
又三里,有一圓阜當盤灣之中,如珠在盤,而路縈其前。又北三里,循坡西北上,一里而及山門,是為天姥崖,而實無崖也。其寺東向,殿宇在北,僧房在南。山門內有古坊,曰「雲隱寺」。按《一統志》,巄屽圖山在城西北三十五里,蒙氏龍伽獨自哀牢將其子細奴邏居其上,築巄屽圖城,自立為奇王,號蒙舍詔,今上有浮屠及雲隱寺。始知天姥崖即雲隱寺,而其山實名巄屽圖也。其浮屠在寺北回岡上,殿宇昔極整麗,蓋土司家所為,今不免寥落矣。時日已下午,亟飯而歸。渡大溪,抵荷池已昏黑矣。入城,妙樂正篝燈相待,乃飯而臥。
十九日
编辑妙樂以乳線贈余。余以俞禹錫詩扇,更作詩贈之。駝騎至,即飯而別,妙樂送出北門。仍二里,過演武場東。又北循東麓一里,有岐分為二:一直北隨大塢者。為大理、下關道;一東向入峽逾山者,為迷渡、洱海道。乃從迷渡者東向上。五里,涉西下之澗,於是上躋坡。二里,得坪,有數家在坪北,曰阿兒村。
更躡坡直上五里,登坡頭,平行岡脊而南度之。此脊由南峰北度而下者,其東與大山夾為坑,北下西轉而入大川,其西則平墜川南,從其上俯瞰蒙城,如一甌脫也。又北倚坡再東上三里,有三四家當脊而居,是為沙灘哨。脊上有新建小庵,頗潔。又躡脊東上二里,盤崖北轉,忽北峽駢峙,路穿其中,即北來東度而南轉之脊也,是為龍慶關。
透峽,即隨峽東墜,石骨嶙峋。
半里,稍平。是脊北自定西嶺南下,東挾白崖、迷渡之水,為禮社江,南由定邊縣東而下元江;西界蒙化甸頭之水,為陽江,南由定邊縣西而下瀾滄,乃景東、威遠、鎮沅諸郡州之脈所由度者也。東向下者四里餘,有數家居峽中,是為石佛哨,乃飯。
又三里,有三四家在北坡,曰桃園哨。於是曲折行峽中,隨水而出,或東或北。
不二里,輒與峽俱轉,而皆在水左。
如是十里,再北轉,始望見峽口東達川中,峽中小室累累,各就水次,其瓦俱白,乃磨室也,以水運機,磨麥為面,甚潔白,乃知迷渡川中,饒稻更饒麥也。又二里,度橋,由溪右出峽口,隨山南轉半里,乃東向截川而行。其川甚平拓,北有崇山屏立,即白崖站也,西北有攢峰橫亙而南。即定西嶺南度之脊也。兩高之間,有坳在西北,即為定西嶺。逾嶺而西,為下關道,從坳北轉,為趙州道。余不得假道於彼,而僅一涉禮社上流,攬迷渡風景,皆駝騎累之也。東行平堤三里,有圍牆當路,左踞川中,方整而甚遙,中無巨室,乃景東衛貯糧之所,是曰新城。半里,其牆東盡,復行堤上三里,有碑亭在路右,乃大理倅王君署事景東,而衛人立於此者。又東半里,有溪自北而南,架木橋於上,水與溪形俱不大,此即禮社之源,自白崖定西嶺來,南注定邊,下元江,合馬龍,為臨安河,下蓮花灘者也。時川中方苦旱,故水若衣帶。從此望之,川形如犁尖,北拓而南斂,東西兩界山,亦北高而南伏,蓋定邊、景東大道,皆由此而南去。又東半里,入迷渡之西門。其牆不及新城之整,而居廬甚盛,是為舊城,有巡司居之。其地乃趙州、洱海、雲南縣、蒙化分界,而景東之屯亦在焉。買米於城。出北門,隨牆東轉一里,有支峰自東南繞而北,有小浮屠在其上。盤其嘴入東塢中,又一里,其中又成一小壑,曰海子。有倚山北向而居者,遂投之宿。
二十日
编辑平明,飯而行。又東一里,入峽,其中又成一小壑。二里,隨壑北轉,漸上坡。再上再平,三里,逾嶺頭,遵岡北行。又三里,有村在西坡腋間,為酒藥村。又北循坡行,其坡皆自東而西向下者,條岡縷縷,有小水界之,皆西出迷渡者。
再下再上約十里,有賣漿者廬岡頭,曰飯店,有村在東山下,曰飯店村。又北逾一岡,二里,坡西於是有山,與東坡夾而成峽,其小流南下而西注迷渡。路乃從峽中溯之北,二里餘,轉而東北上,二里餘,陟而逾其坳。此烏龍壩南來大脊,至此東度兩轉,而峙為水目者也。脊頗平坦,南雖屢升降坡間,而上實不多,北下則平如兜,不知其為南龍大脊。
余自二月十三從鶴慶度大脊而西,盤旋西南者半載餘,乃復度此脊北返,計離鄉三載,陟大脊而東西度之,不啻如織矣!
脊北平下半里,即清華洞,倚西山東向。再入之,其內黃潦盈瀦,及於洞口。余去年臘月十九日,當雨後,洞底雖泞,而水不外盈,可以深入;茲方苦旱,而水當洞門,即外台亦不能及,其內門俱垂垂浸水中,止此穿一隙,其上亦透重光,不如內頂之崇深也。
稍轉而北,其上竇即黑暗而窮,其下門俱為水沒,無從入中洞也。此洞昔以無炬不能深入,然猶踐泞數十丈,披其中透頂之扃,茲以張望門而止,不知他日歸途經此,得窮其蘊藏否也。
出洞,北行半里,逾嶺即西向白崖大道,仍舍之而北。
二里,有池一方,在西坡下,其西南崖石嶙峋,亦龍潭也。又北一里,過一村聚,村北路右有牆一圍,為楊土縣之宅。又北一里,即洱海衛城西南隅。從西城外行半里,過西門,余昔所投宿處也。又隨城而北半里,轉東半里,抵北門外,乃覓店而飯。先是余從途中,見牧童手持一雞葼,甚巨而鮮潔,時雞葼已過時,蓋最後者獨出而大也。余市之,至是瀹湯為飯,甚適。
洱海往雞山道,在九鼎、梁王二山間,余昔所經者,騎夫以家在蕎甸,故強余迂此。蓋洱海衛所環之塢甚大,西倚大脊崇岡,東面東山對列,東南匯為青龍海子,破峽而繞小雲南驛為水口,其南即清華洞前所逾南坳。其北即瀹王山東下之支,平伏而橫接東山者,自洱海北望,以為水從此泄,而不知反為上流。余亦欲經此驗之,於是北行田塍間,西瞻九鼎道,登緣坡,在隔澗之外數里也。六里,抵梁王山東支之南,有寺在其西腋,南向臨川,曰般若寺。
路乃東向逾岡,一里餘,有村廬倚西山而居,曰品甸。由其東一里餘,再北上坡,乃一堤也。堤西北山回壑抱,東南積水為海,於時久早,半已涸矣。從堤而東半里,一廟倚堤而北懸海中,為龍王祠。
又東半里轉北,堤始盡。復逾東突之坡,一里,復見西腋尚蟠海子支流。平行嶺脊,又北三里,則東峽下墜,遙接東山,腋中有水盈盈,則周官些海子也。其北則平岡東度,而屬於東山,此海實青龍海子之源矣。梁王之脈,由此東度,不特南環為洱城東山,即蕎甸北賓川東大山崇窿,為鐵索箐、紅石崖者,皆此脊繞蕎甸東而磅礴之。
余夙聞洱城北有米甸、禾甸、蕎甸之名,且知青海子水經小雲南隨川北轉,經胭脂壩,合禾、米諸甸水而北入金沙,意此脊之北,蕎甸水亦東北流。
至此乃知其獨西北出賓川昔,始晤此脊自山南度為山而盡於小雲南,北界於蕎甸之東,聳賓川東山而盡C於紅石崖金沙江岸,脊北盤壑是為蕎甸,與禾、米二甸名雖鼎列,而水則分流焉。從嶺上轉西北一里,隨北塢下,三里而至塢底。直北開一塢,其北崇山橫亙,即斜騫於賓川之東而雄峙者;西界大山,即梁王山北下之支;東界大山,即周官些北岡東度之脊,所轉北而直接橫亙崇山者。
從嶺上觀之,東西界僅與脊平,至此而巖巖直上,其所下深也。塢中村廬累落,即所謂蕎甸。度西南峽所出澗,稍北上坡,又一里而止於騎夫家。下午熱甚,竟宿不行。
二十一日
编辑平明,飯而行,騎夫命其子擔而隨。才出門,子以擔重複返,再候其父飯,仍以騎行,則上午矣。北向隨西山之麓,五里,有一村在川之東,為海子。村當川窪處,而實非海也,第東山有峽向之耳。漸轉西北,五里,西山下復過一村。又四里,有數十家倚西山而廬,其前環堤積水,曰馮翊村,其北即崇山橫障之麓。川中水始沿東山北流,至是西轉,漱北山而西,西山又北突而扼之,與北麓對峙為門,水由其中西向破峽去,路由其南西向逾坳入,遂與水不復見,蓋北突之嘴,夾水不可行,故從其南披隙以逾之也。
由馮翊村北一里,至此坳麓,乃西向盤崖歷壑。山雨忽來,傾盆倒峽,浹地交流。二里,轉西南盤崖上,又一里,轉西北,遂躡石坡,里餘,升岡頭。有岐西向逾坳者,賓居道也;北向陟岡者,賓川道也,乃北上半里,遂登嶺頭。於是西瞰大川,正與賓居海東之山,隔川遙對,而川之南北,尚為近山所掩,不能全睹,然峰北蕎甸之水,已透峽西出,盤折而北矣。
乃西北下山。一里餘,騎夫指北峰夾岡間,為鐵城舊址,昔土酋之據以為險者。蓋梁王山北盡之支,北則蕎甸水界為深塹,南則從峰頂又墜一坑環之,此岡懸其中,西向特立,亦如佛光寨恃險一女關之意也,非鄒中丞應龍芟除諸巢,安得此寧宇乎!又下里餘,渡墜坑之水,乃循東山北行。又三里,抵蕎甸水所出口。其水分衍漫流,而北隨之,或行水中,或趨磧上,或涉水左,或涉水右,茫無正路。四里,乃上東麓,始有路北向。循麓行六里,望路西有鞏橋當川之中,則大理由賓居來大道。有聚落在橋西,是為周官營。從其東直北三里,一小坊在岡上,過之,始見賓川城。又北一里,過南薰橋,入其南門。行城中,北過州治前,約一里,出北門飯,市肉以食。
北一里,過小岡坊,西北下坡,一里,抵川中澗。其北有鞏橋五洞,頗整,以澗水僅一衣帶,故不由橋而越澗。又西北二里餘,遂抵西山東突之嘴。盤之北,又二里,有路自西南逾嶺坳來合,叫余昔從梁王山來者。其北有村廬倚西峰下,是為紅帽村,余昔來飯處也。
從村後隨西山北行四里。
西山開小峽,於是路分為二,遂西向入峽。一里,涉小澗北上,一里,登岡頭,過一坊,復西北行。二里,西逾岡脊,望見南山自西屏列而東,是排沙北界之山,西自海東,東抵賓居,南與大脊烏龍壩山並夾者,土人稱為北山,而觀音箐在其北塢。其西北瀕洱海,為魯擺山,則三澗門所來之脊,又東挾上、下倉之水,而北出拈花寺南橋下者也。從岡頭又西北行三里,稍下,有水自西南來,有亭橋北跨之,是為乾果橋。
北有數家倚岡,余昔之所宿,而今亦宿之。
乾果北有一尖峰,東向而突,亭亭凌上,蓋西南自魯擺海東之脊,分支東北上,為上、下倉、觀音箐分界,下為煉洞、乾果二溪中垂,亦雞山東第一水口山也。
二十二日
编辑平明,飯而行。
西北三里餘,涉一小溪,又上里許,抵尖峰下。循其東崖而北,一里,隨崖西轉,遂出峰北。於是北塢自西而東,即雞山之水,自煉洞而東下牛井街,合賓川而北者也。路隨南崖西向下,二里,有村在路旁,上有坊,曰「金牛溢井」,土人指溪北村旁,有石穴為金牛溢處,而街則在其外。又西盤峽陟坡,二里,下渡一小水,復西北上。再下再上,五里,登一岡頭,皆自南而北突者。又二里,稍下,過「廣甸流芳」坊。又北一里,於是村廬相望,即煉洞境矣。南倚坡,北瞰塢,又二里,過公館街,又北一里,過中谿莊。
又北上岡一里,茅舍累累布岡頭,是為煉洞街子。又北半里,過「煉法龍潭」坊。又北里餘,稍下,過一橋,有數家倚西山塢中,前有水一塘,其上有井,一小亭覆之,即龍潭也,不知煉法者為誰矣。村北有巨樹一株,根曲而出土上五六尺,中空,鞏而復倒入地中,其下可通人行。於是又西北二里,逾一坡,又西北一里餘,過茶庵。
又西北下涉一坑,一里,涉坑復上,乃循北山之環腋而西上。一里餘,瞰其南壑,中環如規,而底甚平。又西上一里,遂分兩岐,北向逾嶺為雞山道。乃北上行嶺頭二里,復西折而下。下二里餘,有峽自西南來,其底水破峽東北出,即下倉海子水所由注牛井者,有亭橋跨之,是雞山東第二水口山也。
渡橋西,復北上坡。
折而南,盤西峽而北一里餘,循峽西北上,又里餘,有哨當嶺頭,從此平行直南,乃下倉道。逾嶺北下一里,則拈花寺東向倚西山,居環壑中,乃入而飯。既飯,雨至,為少憩。遂從寺左轉而西上,一里餘,逾一北突之嶺,有坊曰「佛台仰止」,始全見雞山面目。頂聳西北,尾掉東南,高懸天際,令人神往。
逾脊西下,即轉而北,一里,下涉北墜之峽。
又半里,西逾一北突之坳。坳南岐有坊倚坡,此白石崖東麓坊也,余昔來未及見,故從其西麓之坊,折而東上。過坳復西向,循大路趨里餘,過白石崖西坊。又西里餘,有岐稍下,則雞山前峽之溪,東向而入牛井街,合賓川溪北向桑園而下金沙矣。
溪有小亭橋跨其上,過橋北,騎夫東轉北上而向沙址,余西向溯溪,欲尋所謂河子孔者。時水漲,濁流奔湧,以為不復可物色。遇一嫗,問之,指在西南崖下,而沿溪路絕,水派橫流,荊棘交翳。或涉流,或踐莽,西二里,忽見一亭橋跨溪上,其大倍於下流沙址者,有路自北來,越橋南,即循南山東向,出白石崖前,乃登山官道。始知沙址小橋乃捷徑,而此橋即洗心橋也,河子孔即在橋南石崖下。
其石橫臥二三丈,水由其下北向溢出,穴橫長如其石,而高不及三尺,水之從中溢者甚清,而溪中之自橋西來者,渾濁如漿。蓋橋以西水從二派來:一北來者,瀑布峽中,與悉檀、龍潭二水所合;一西來者,桃花箐東下之流。二派共會橋西,出橋東,又會此孔中清派,此雞山南澗之上流也。
於是隨北來大路,上「靈山一會坊」。
二里,至坊下,即沙址西來路所合者。其西南隔澗,有寺踞坡麓,為接待寺。此古剎也,在西第一支東盡之麓,雞山諸剎,山路未辟,先有此寺,自後來者居上,而此剎頹矣。
時余不知騎僕前後,徘徊一里,漸隨溪東岸而上。其東峰下臨,即東第三支迴環之嶺,新構塔基於其上,中與大士閣中第二支相對成峽,而路由其下者也。
又北一里,盤坡稍上,過報恩寺。
寺為東第三支山麓之首剎,亦如接待之在西支之首。
惟中第二支,其麓為兩溪交會處,夾尖無剎可托,其上即大士閣中臨之而已。從報恩西又北一里,有橋西跨澗上。度橋,循大士閣東麓北向上半里,有岐西南盤嶺者,大土閣大道也;直北臨東溪西崖而入者,悉檀、龍潭道也。問駝騎已先向龍潭,余隨之。一里,又東度橋,從澗東躡峻上,其上趾相疊,然巨松夾隴,翠蔭飛流,不復知有登陟之艱也。又二里,轉龍潭上,半里而入悉檀寺。
時四長老俱不在,惟純白出迎。
乃稅駕北樓。回憶歲初去此,已半載餘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 公元16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