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008
利川都護府
编辑東至驪州界二十二里,南至陰竹縣界四十里,西至陽智縣界三十七里,北至廣州界二十一里。距京都一百四十一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高句麗南川縣〈一云南買〉。新羅眞興王陞爲州,置軍主。景德王改黃武,爲漢州領縣。高麗太祖南征,郡人徐穆導之利涉,故賜今名爲郡,仍屬廣州。仁宗始置監務。高宗四十四年,稱永昌。恭讓王以祖妣申氏之鄕,陞爲南川郡。本朝太祖二年,復爲利川縣,置監務。太宗十三年,例爲縣監。世宗十三年,改知縣事。二十六年,以千戶以上,例陞都護府。
官員
编辑府使
编辑一人,從三品。諸都護府同。
敎授
编辑一人。
郡名
编辑南川、南買、黃武、永昌。
姓氏
编辑本府徐、申、安、韓、張。
王、洪、黃〈竝來〉。
形勝
编辑土廣而腴,民衆而富
编辑權近《鄕校記》。
山川
编辑圓寂山
编辑在府北十二里。
五音山
编辑在府南二十五里。
雪峯山
编辑在府西五里。鎭山。
大德山
编辑在府南二十六里。
猪鳴山
编辑在府西十五里。
孝養山
编辑在府東九里。
福河川
编辑在府東八里。經驪州任內川寧縣前,入梨浦津。
梨樹川
编辑在府北八里。源出廣州牛峴北,流合于福河川。
土産
编辑白玉〈出護法里〉、陶器。
樓亭
编辑愛蓮亭
编辑在客舘東。
〈○任元濬記:利之爲邑,在高句麗爲南川縣。後爲新羅所幷,號南買郡,置軍主以治。又改黃武郡,領環邑諸縣。王太祖之南征也,帥大軍行至郡。有徐穆者導之,利涉南川,太祖喜之,賜今號。入我朝,徐姓達官皆穆之苗裔。而利川之云亦取利涉大川之義也。世宗莊憲大王以郡於畿輔諸邑,地大民稠,陞爲都護府。東西行者,必立馬訊諸父老,孰是南川,孰是徐穆之子孫。往往弔古,興懷感慨而後過之。客舍之南,舊有亭,卑小狹隘。更八九守而不爲之修葺,階欹而柱偃,無以慰夫王人之鞅掌,府人憫焉。
全義李君世珤以通訓大夫,爲府之二年,政平訟理,民安其業。適其歲禾大熟,李君乘其糶糴斂散,而役其人,因其舊制,闢而新之,不崇不卑,不侈不儉。事旣畢,席其上而望焉,則東南間所謂孝養諸峯,列於几案之前,近之佳樹映帶。李君暇日徐步其側,相其沮洳,爲鑿方沼於亭下,種蓮其中,請名於領議政高靈申相公,乃以愛蓮二字復之。李君榮其亭之有是名,囑余作文以記。
昔者先儒讚舂陵周夫子之德曰:「風月無邊,庭草交翠。」蓋言其得斯道之妙,有以續不傳之緖,而開後學於無窮也。夫子嘗作愛蓮之說,以寓其志。其言曰:「牧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君子之道,孰有大於修己治人者乎?修己之要,莫大於敬;治人之道,又莫大於仁。仁且敬則修之治之,蓋各盡於人己,而聖人之道漸可學矣。然則君子之道,若是其大,而匪夫一花一卉之可配,而謂蓮爲君子,其意何哉?
嗚呼!泥而不滓,可見君子和而不流之氣象;可遠觀而不可褻,可見君子尊德性、極高明之德容;香遠益淸,可見君子譽望、令聞之遠播。由蓮之有是三者,而溯洄之以求其實,則向所謂爲仁爲敬修己治人之道,亦可馴致。蓮之君子卽人之君子,而李君之所以種於亭,高靈相公所以特揭愛蓮以名斯亭之義,庶不虛矣。儻後之繼李君而爲郡者,不徒觀古昔之事而留賞於斯亭,以尋夫周子愛蓮之說,究李君之用意,吾民雖至久遠,猶蒙其庥也,而斯亭者亦托以不朽乎!
○徐居正詩:誰續濂翁說愛蓮?名亭端合古人賢。君應似德平生好,我亦虛心抵死憐。結子已聞圓似斗,開花曾見大於船。更須勤著裁培力,風月前頭興自顚。
○風月亭詩:鑿得新塘又種蓮,風流可愛主人賢。淸馨冉冉誰能賞?濃艶娟娟我獨憐。翠蓋紅粧邀夜月,碧波淸浪泛瑤船。此間對酒堪乘興,唯得吟哦喜欲顚。
新增曺偉詩:開亭鑿沼種紅蓮,人道當時太守賢。國色動人如自媚,晨粧照水絶堪憐。關情擬續濂溪說,入夢頻尋太乙船。折得碧筒仍痛飮,從敎喚作酒中顚。〉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府北一里。
〈○權近記:永樂元年夏,議政府經歷司都事徐君選,以其鄕利川新置鄕校事始末,請曰:「吾鄕,南川府也。高麗太祖南征,過其川,郡人有徐穆者,導之利涉,故賜號利川。土廣而腴,民衆而富,其繁庶視他郡爲劇。逮至衰季,權奸擅政,公私匱於掊克,吏民殫於流亡。廨舍傾圮,尙不克修,爲郡守者,寄居民屋,奚暇治庠序哉?洪武戊辰,誅除權奸,選任良宰。明年己巳,監務李君愚布惠政,集流亡。慨然有志於興學,初於安興精舍,聚生徒置學長,敎養日謹,凡器皿資糧皆務贍,將欲相地而營黌舍。時方招輯還定,未暇就功而見代,乃以穀布若干授學長,爲本取息以俟後來。中罹多務,繼者未遑。越辛巳春,今監務邊君仁達旣下車,謂不可以僧廬爲學校。卽於郡治西北一里之近,親自卜地,得二水合流之內岡巒環拱,形勢應圖。公務之暇,役以吏卒,不借編氓。卽山伐材,誘集香火會徒,分隊以輸,且募髡頂,日自董功。始於壬午七月,不閱月而告成。八月上丁,就行釋奠之禮。聖廟中峙,翼以齋廡,東則爲樓以涼於夏。數十祀未就之功,一日欻成,觀者莫不嘆賞。吾鄕之美,于今克成;吾民之善,于玆是基。鄕之父老,奮肆姁婾,欲托文辭揭視來裔,俾不忘二君終始惠我之德。以選幸爲寮佐,日從事於左右,使選請,願無辭焉。」予曰:「甚矣,民之不可以無學也。降衷而有性,秉彝而好德,斯民則三代之民也。有欲爭敓,無知而罔作,陷於刑辟,淪於禽獸,非民之罪也。長民者,不能興學以明敎化之故耳。今李君謀之於始,邊君成之於終,拳拳以興學敎民爲先務,二君眞知長民之道者也。自是鄕民爲父兄者,觀感於善政;爲子弟者,漸摩於善敎,毋徒事於章句,必先正其身心。居家必篤於慈孝,處事必主於忠信,一鄕之俗蔚然,皆興於禮義,則起爲將相,匡輔國家,以建文明之治者,將必繼繼而有作矣。是豈唯一鄕之美,一時之幸哉?宜爾鄕民永勉無怠。」〉
驛院
编辑吾川驛
编辑在府西二十二里。
阿川驛
编辑在府北二十里。
仍邑院
编辑在府北二十二里。
貫川院
编辑在府南五里。
佛宇
编辑安興寺
编辑在府東四里。
定嶽寺
编辑在猪鳴山。
安養寺
编辑在五音山。
立石寺
编辑在大德山。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府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雪峯山。
厲壇
编辑在府北。
塚墓
编辑金吉通墓
编辑在府北十里。
新增權鈞墓
编辑在府南二十五里。
古跡
编辑南川
编辑徐穆導高麗太祖以涉者,卽此川。或云太祖將伐百濟,駐師于郡,卜得利涉大川之繇,故曰利川。
雪峯山古城
编辑石築。周五千一百十二尺。今廢。
名宦
编辑本朝閔義生
编辑爲府使。
李有仁、卜承貞
编辑俱爲府使。成宗朝,皆以政最,特陞堂上。
人物
编辑高麗徐弼
编辑新羅徐神逸之子。光宗時人。官至內議令。諡貞敏。初,神逸生於羅季,郊居。有鹿帶矢奔投,神逸拔其箭而匿之。獵者至,不見而返。夢一神人謝曰:「鹿,吾子也。賴君不死,當令君之子孫世世爲宰輔。」神逸八十生弼。
徐煕
编辑弼之子。年十八擢甲科。成宗十二年,契丹蕭遜寧來侵,煕奉國書如營。遜寧曰:「汝國興新羅地、高句麗之地,我所有而侵蝕之,又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師。」煕曰:「我國卽高句麗之舊,故號高麗。若論地界,上國之東京皆在我境。何謂之侵蝕乎?且鴨綠江內外,亦我境內。今女眞盜據,道途梗澁,朝聘之不通,女眞之故也。若逐女眞,還我舊地,則敢不修聘?」辭氣慷慨。遜寧知不可强,遂罷兵。後拜大保內史。諡章威。
徐訥
编辑煕之子。靖宗時人。官至侍中。諡元肅。訥以上三世,皆以功配享太室。
徐遠
编辑忠宣王時人。
徐恭
编辑煕之玄孫。善騎射,六爲兩界兵馬使,士卒樂附。
本朝徐選
编辑遠之子。官至判漢城府事。
新增徐岡
编辑登第,官至大司成。性剛直。
寓居
编辑本朝李寬義
编辑經明行修,累擧不第,退居鄕曲終焉。
題詠
编辑溪流渾盡馬蹄塵
编辑李詹詩:云云,北往南來問幾人。
寂寥公館雨催春
编辑權踶詩:云云,減却深紅綠已新。只喜田疇將播種,不知時節負良辰。
楊根郡
编辑東至砥平縣界二十七里。南至驪州界二十三里。西至廣州界三十九里,至楊州界四十里。北至加平縣界四十三里。距京都一百十六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高句麗楊根郡,一曰恒陽。新羅改濱陽,爲沂川郡領縣。高麗復舊名,屬廣州。明宗五年始置監務,高宗稱永化。元宗十年,以衛社功臣金自廷之鄕,陞爲益和縣令。恭愍王五年,陞爲郡,復今名。本朝因之。
屬縣
编辑迷原縣
编辑在郡北四十一里。高麗恭愍王五年,以國師普愚寓居郡之迷原莊小雪菴,陞莊爲縣,置監務。尋以地窄人稀,還屬于郡。
官員
编辑郡守
编辑一人,從四品。諸郡同。
訓導
编辑一人,從九品。諸郡縣同。
郡名
编辑恒陽、濱陽、永化、益和。
姓氏
编辑本郡咸、卓、傅、耿、敬。
李、鄭、朴〈竝屬〉。
迷原咸。
形勝
编辑左據龍門
编辑李迹詩:左據龍門右枕湖。
山川
编辑龍門山
编辑一名彌智山。在郡東三十三里。又見砥平縣。
忠州山
编辑在郡東十餘里江中。
〈○韓脩詩:日照觀音峯,客離楊根舘。東行未一舍,千頃平若案。淸江常在右,遠近皆可玩。復行十許里,歇馬登高岸。孑立江中山,遮我望浩汗。土人前致辭,彼本忠州貫。浮來止於此,故以忠州喚。同行謂不誠,皆發一笑粲。靈隱有飛來,蒼梧有此伴。靜者山之常,天常爾何亂?何慕此而來?何苦彼而竄?問之終不言,臨風獨長嘆。〉
陽白山
编辑在郡南十五里。
馬峴山
编辑在郡西十里。
馬遊山
编辑在郡北十五里。
大灘
编辑在郡南十里。卽驪江下流,與龍津合。有石橫截水中,水漲則不見,水淺則波濤衝激崩縮,下道漕船往往漂沒。高麗時,王康建白,稍鑿其石,功未易就而罷,自後水勢尤險。本朝世祖時,遣具達忠鑿之,就水中設木楗,圍其石,令涸而鑿,竟亦未就。世以比灩澦堆云。
〈○徐居正詩:淸秋昨夜快登樓,小艇沿流亦自由。白石前灘藏齒齒,靑山兩岸出頭頭。柂前小坐穩於馬,篷底孤眠閑似愁。仰面龍門高萬丈,又乘殘醉過楊州。〉
西心灘
编辑在郡南三十里。大灘下流。
波乃灘
编辑在郡南二十八里。大灘下流。
龍津渡
编辑在郡西四十四里。渡上有灘,旱則徒涉。
〈○權近詩:小舟輕漾碧波間,穩涉眞同坦道安。往事悠悠都是夢,浮生役役幾時閑?物情毁譽[1]名爲累,宦路升沈膽可寒。未向穎川成洗耳,淸江深愧照塵顔。〉
幷灘
编辑在郡西四十五里。驪江水與龍津水,合流於此,故云幷灘。
〈○李穡詩:順流而下棹夫閑,遇險驚呼頃刻間。晩泊沙洲風露冷,一燈明滅照雲山。〉
月溪遷
编辑在郡西三十里。縈紆山腹,下臨江水。
土産
编辑錦鱗魚、訥魚、山芥、松蕈、白花蛇、辛甘菜、五味子。
新增白粘土〈出郡南十五里夫老介村〉。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郡西三里。
驛院
编辑娛賓驛
编辑在郡南十里。
〈○權近詩:樓外長江野外山,好風常在兩楹間。登臨縱是淸肌骨,揮汗田夫可忍看?
○權擥詩:冒雨凌晨上驛樓,華山西望恨悠悠。誰知此日思親意?聊掬歸心付水流。〉
月溪院
编辑在月溪遷北。
〈○鄭樞詩:去年曾過此,山木坐題詩。幽禽似相識,啼上好花枝。〉
多樂院
编辑在郡西十里。
末院
编辑在郡西四十里。
草院
编辑在郡西三十里。
佛宇
编辑小雪菴
编辑在迷原莊彌智山。有普愚舍利塔。權近撰碑銘。
舍那寺
编辑在彌智山。
西方寺
编辑在馬遊山。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郡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郡西十里。
厲壇
编辑在郡北。
塚墓
编辑金士衡墓
编辑在郡西三十里。
柳寬墓
编辑在郡南十五里。
金自知墓,金汝知墓
编辑俱在郡南二十里。
姜孟卿墓
编辑在郡北五里。
李崇元墓
编辑在郡東十五里。
金何墓
编辑在郡南二十里。
古跡
编辑咸公城
编辑在郡東三十里。石築。周二萬九千五十八尺。高麗時,邑人避蒙古兵于此。
名宦
编辑新羅子玉
编辑元聖王時,以子玉爲楊根縣小守,執事毛肖駁言:「子玉不以文籍出身,不可委分憂之職。」侍中議云:「雖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大唐爲學生,不亦可用耶?」王從之。
本朝姜碩德
编辑爲知郡。
人物
编辑高麗咸規
编辑廣評侍郞,太祖功臣。
咸有一
编辑規五世孫。仁宗朝,西京反,以胥吏從軍有功,調爲選軍記事。官至工部尙書,致仕。其妻嘗謂之曰:「諸兒欲及公生時頗立産業基址,何不慮?」答曰:「予孤立無援,勤儉守節,以立門戶。兒輩但當正直節儉,以俟命耳。何慽慽於貧窶乎?」
咸淳
编辑有一之子。登第,以文章、節行名於世。
烈女
编辑本朝玉今
编辑郡吏李順命妻也。順命病死,喪畢,父母欲嫁,玉今誓以死。强之,遂自縊。
新增其每
编辑向化童鐵環妻也。鐵環嘗爲軍官,病死鍾城。其每散貲,雇倩夫族,與往護柩而還。誓以同穴,自縊死。今上十二年旌閭。
題詠
编辑大灘共訝藏龍馬
编辑趙璞詩:山前數屋傍江湖,地僻人稀一事無。云云,南嶺誰知有鳳雛?
驪龍貪睡不行雨
编辑韓脩詩:云云,杜宇苦啼誰哺雛?古館荒涼人寂寂,呼燈照壁以爲娛。
西塞山前三兩家
编辑姜碩德詩:云云,平沙遠樹淡煙斜。晩來漁艇依回渚,秋雨蕭蕭蘆荻花。
數村煙火民安業
编辑安崇善詩:云云,一洞雲霞自作圖。
砥平縣
编辑東至江原道原州界四十七里,南至驪州界十六里,西至楊根郡界二十一里,北至江原道洪川縣界四十三里。距京都一百六十二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高句麗砥峴縣。新羅改今名,爲朔州領縣。高麗顯宗屬廣州。幸禑以乳媼張氏之鄕,置監務,後罷之。恭讓王三年,置鐵場于縣境,設監務以兼之。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爲縣監〈前朝之季,諸縣監務皆以參外及權務與諸司吏典爲之,秩卑人微,世皆賤之。洪武二十一年,始擇朝官六品以上差遣,以重其任。然監務之名猶在,至是乃改之。諸道倣此。〉
官員
编辑縣監
编辑一人,從六品。諸縣監同。
訓導
编辑一人。
郡名
编辑砥峴、砥堤。
姓氏
编辑本縣李、申、敬、金、方。
形勝
编辑東接原州,南隣驪興,北抵洪川
编辑崔恒《東軒記》。
山川
编辑彌智山
编辑在縣西二十里。卽龍門山。
不動山
编辑在縣北三十里。
所山
编辑在縣南七里。
松峴
编辑在縣東三十里。原州界。
仇叱峴
编辑在縣東十五里。
田谷川
编辑在縣西十里。源出不動山,入楊根郡大灘。
土産
编辑松蕈、辛甘菜、山芥、五味子、磁器、陶器。
新增綠礬〈出縣北月老里〉。
樓亭
编辑解暑亭
编辑在客館南。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縣南一里。
驛院
编辑田谷驛
编辑在縣西五里。
白冬驛
编辑在縣北三十里。
之德院
编辑在縣西十五里。
佛宇
编辑上元寺
编辑在彌智山。世祖嘗幸于此。
潤筆菴
编辑在彌智山。
〈○李穡以王旨撰《懶翁浮屠銘》,其徒致潤筆物。穡不受,使修廢寺,因名之。〉
龍門寺
编辑在彌智山。山之稱龍門以寺。寺有李穡《大藏殿記》。
竹杖菴
编辑在彌智山。
〈○李穡重修記略曰:砥平龍門山,世所知也,其名則曰彌智。舊有菴曰開現。居其菴而悟道者,失其名,得君王竹杖之賜,因額曰竹杖。山中人相傳如此。菴在山中,據高如在心,而上元在臍。則菴之爽塏,出林巒蒼翠之表,俯視雉嶽、驪江,如在掌中。而近峯低揖,環列左右,秀拔醞藉,可愛可玩。四時之景,晦明變化,又不在言矣。〉
菩提寺
编辑在彌智山。有高麗尙書左僕射崔彦撝所撰《僧大境玄機塔碑》。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縣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縣北。
厲壇
编辑在縣北。
人物
编辑高麗李績
编辑淸廉礪節,喜怒不見。平時似無膽氣,及臨陣賈勇,人莫能及。性又儉素,雖至貴顯,常處陋室,晏如也。官至樞密。
題詠
编辑居民挾岸水平分
编辑僧丁近詩:巨嶽撑天似覆盆,云云。臨窓赤葉風前舞,出谷疎鍾月下聞。靜裏有聲憐石澗,閑中多事笑山雲。主人淸節將誰比?却恨鈴齊欠此君。
東溪水合西溪水
编辑李桂遂詩:云云,南嶺雲連北嶺雲。
滿簷寒氣樹生雲
编辑柳方善詩:隔壁疾風泉落石,云云。
杜鵑啼血夜深聞
编辑徐居正詩:燕子尋巢春後見,云云。
雨洗山容開箔看
编辑前人詩:云云,風傳鸎語隔花聞。
陰竹縣
编辑東至驪州界十六里,南至忠淸道忠州界十五里,西至竹山縣界二十六里,北至利川府界二十九里。距京都一百九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高句麗奴音竹縣。新羅改今名,爲介山郡領縣。高麗顯宗九年屬忠州,後置監務。本朝太宗十三年,改爲縣監,自忠淸道來隷本道。
官員
编辑縣監、訓導
编辑各一人。
郡名
编辑奴音竹、雪城。
姓氏
编辑本縣金、李、桓、文、翌。
形勝
编辑山川融結
编辑鄭以吾《鄕校記》。
山川
编辑城山
编辑在縣西五里。
百足山
编辑在縣南十五里。
靈嶽山
编辑在縣北七里。
楸澤
编辑在縣東南十五里。
萬佛池
编辑在縣南二十五里。
天民川
编辑在縣南十六里。
土産
编辑蓴〈出楸澤〉。
樓亭
编辑竹南樓
编辑在客館東。
〈○鄭以吾記:陰竹廨宇,樓居尙缺,使臣鞅掌王事,尤困於溽暑,無以宣暢湮鬱,導迎淸曠。林君諱穆旣爲縣監,政通弊袪,民樂趨事。顧以使民有禁,故卒卒靡遑。越己酉秋得機會,報監司李公明德,得請于朝。迺於廨宇東偏,役以遊手,起樓若干楹。高甍桷以紆其望,薄丹雘以昭其儉。一日,林君與客往而登焉,則聯嵐、疊嶂、長川、平麓,映帶乎几案之間,隣境諸山空濛晻靄,又皆隱見出沒於雲空煙水之外。林君顧而樂之,蓋亦翛然有出塵之想矣,而以書來,囑予記之。
予讀林君之書,而知玆樓之勝槪,臥遊久之。且謂樓觀非直謂觀美,蓋欲禮接王人,升以聽事也。夫氣煩則慮亂,視壅則志滯,故君子居高明遠眺望,使亂慮滯志無所容入,然後理達而事成也。是縣自新羅氏之世迄于前朝,爲縣者積幾人也,而何無樓觀亭榭之若是哉?至國朝而陞爲畿甸,得林君而新作樓觀,不於昔而於今,夫豈偶然而已?[2]凡登是樓者,非獨忘其鞅掌之勞,而怡然得其樂於一俯仰也,信乎山川之淸麗也。
於戲!林君之治一邑,宜不下穎川、蜀郡,其可書者不一而足。旣設學校於前,又作此樓於後,不違條章,不勞民力,有所成就,觀此二擧,亦足知用心之勤,處事之審矣。吾知以循吏最被召,而羽儀於盛時也不遠矣。繼之而視事者,其無憂乎?或流連光景,害義傷敎,斯人之所羞道,豈作樓之意歟?尙愼之哉!〉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縣北二里。
〈○鄭以吾記:陰竹縣在三國時爲竹州屬縣,及高麗氏,析而爲縣官。國初,太祖定都漢陽,而後割入畿內爲赤縣,豈天時風土有古今之變,而人事亦隨以遷而異耶?此陰竹縣之再初也。表勵化導之且,宜有以倡諸縣勵群目,獨廟學不設,姑有待也歟?保安林侯穆爲縣監,慨然有開設之志,相地肇基,而不敢輕用民力,於是俯仰嘆息。縣內生徒孫順之輩,聯名合詞,納狀曰:「役民旣有禁矣。請以生徒各出以力而役之,亦有成矣。」林侯因控于監司,今大司憲金公孝孫轉聞于上。允下曰:「生徒各戶蠲免雜徭,使之營之。」聞命擧喜,鳩材伐石,始事戊申八月十有二日,爭趨競勸。林侯惟日監督,視事於此,其吏卒亦皆奔走。首作大成殿三楹,東西廡皆五楹,南樓三楹,繚以垣墻。未旣而告成,則九月晦也。董役者學長金憺,縣吏李萇,莅工者金乙夫、孫景也。
明年己酉夏,林侯走書,求文以記之。今夫郡縣之吏急於簿書、期會,不暇於爲治,而況敎化乎?林侯爲縣,知重學校,豈非以扶天理立人極,不可一日無耶?孟子曰:「設爲庠序學校以敎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夫道之在天下,其實源於天命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間,不可一日廢焉者也。人之爲道,豈有出於此五者之外乎?然而明之則敍,不明之則斁。古昔聖賢所以敎人爲學之道,莫非講明是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誦爲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近世以來,設學敎育,惟以文詞葩藻爲尙,天理人倫曾不講明,可乎?今幸聖明主敎於上,丕闡大猷,國家郡縣無小大,皆得建學,扶持世敎。
噫!生聖明之世,爲聖明之士,鳶飛魚躍之情,爲何如也?且是縣入於邦畿首善之地,而又山川融結,風氣完密,民生其間者,必有質愿之資,可使易化也,觀其盡力於設學之擧,可見已。嗚呼!自今師生講肄於斯,一遵晦庵《白鹿洞規》,兼明安定湖學體用,責其躬以成德達材,而收夫化民成俗之功於他日,則上以副聖君興學之美意,下不孤林侯建學之長慮矣。〉
驛院
编辑留春驛
编辑在縣東五里。
無極驛
编辑在縣南三十里。
富民院
编辑在縣東五里。
貫寺院
编辑在縣南十三里。
長海院
编辑在縣東十三里。
佛宇
编辑石南寺
编辑在百足山。
淨水寺,昊天寺
编辑俱在靈嶽山。
百足寺
编辑在百足山。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縣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縣北。
厲壇
编辑在縣北。
古跡
编辑迲村處
编辑在縣西十里。
〈○迲,古今韻書無之。本國方言謂東草若薪爲迲。合玆、乙、阿三字爲訓,而無音義。〉
名宦
编辑高麗金珥
编辑忠烈王次用安驛,聞珥政最,持差爲都評議案牘員。
本朝權蹲
编辑題詠
编辑雪城千古地
编辑李守綱詩:云云,佳氣更蔥蘢。
陽智縣
编辑東至利川府界十二里。南至竹山縣界四十七里,至安城郡界八十一里。西至龍仁縣界十七里。北至廣州界四十里。距京都一百十一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水州陽良部曲。本朝恭靖王元年,改今名,陞爲縣,置監務。太宗十三年,例爲縣監,移縣治于廣州秋溪鄕,又割竹州之高安、大谷、木嶽、蹄村四部曲以屬之,自忠淸道來隷本道。
官員
编辑縣監、訓導
编辑各一人。
郡名
编辑陽良、陽山、秋溪。
姓氏
编辑陽良安、朴、柳。
秋溪安、池、李。
高安文、朴、李、金。
山川
编辑定水山
编辑在縣北二里。鎭山。一名大海。
神花山
编辑在縣東三十二里。
御隱山
编辑在縣南七里。
聖輪山
编辑在古陽智。
九峯山
编辑在縣南三十里。又見竹山縣。
秋溪
编辑卽縣之南溪。源出定水山,過御隱山前,與龍仁縣金嶺川合,入廣州小川。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縣西一里。
驛院
编辑承寶院
编辑在縣南四十里。古稱酸梨院。
佛宇
编辑神林寺
编辑在神花山。
雙嶺寺
编辑在聖輪山。
龍巖寺
编辑在九峯山。
普海菴
编辑在定水山。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縣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縣北三里。
厲壇
编辑在縣北。
古跡
编辑古陽智
编辑在今治南三十里。
高安部曲
编辑在縣南三十里。
大谷部曲、木嶽部曲
编辑俱在縣南十六里。
蹄村部曲
编辑在縣南六十里。越竹山境。
題詠
编辑縣門寥落依山麓
编辑柳思訥詩:云云,民戶蕭條傍水邊。半壁殘燈燒客夢,窮村積雪斷人煙。
十里溪山圍小縣
编辑安崇善詩:云云,數村桑柘起疎煙。
地僻人稀靜不譁
编辑崔淑精詩:蕭條鷄犬十餘家,云云。自是聖朝無弊政,日長鈴閣懶朝衙。
竹山縣
编辑東至陰竹縣界二十二里,南至忠淸道鎭川縣界二十六里,西至安城郡界二十三里,北至陽智縣界四十九里。距京都一百七十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高句麗皆次山郡。新羅改稱介山。高麗初改竹州,成宗置團練使,穆宗廢之。顯宗九年屬廣州,明宗二年置監務。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今名,爲縣監〈凡郡縣名帶「州」字者,都護府以下皆代以「山」、「川」字,以別於府若牧。後倣此〉。世宗十六年,自忠淸道移隷京畿。
官員
编辑縣監、訓導
编辑各一人。
郡名
编辑皆次山、介山、陰平、延昌、竹州。
姓氏
编辑本縣崔、安、梁、李、庾、閔、金、朴、陰。
山川
编辑巾之山
编辑在縣北四十里。
鼎陪山
编辑在縣北十五里。一峯突起戴石。其石穴有白蛇,每歲乘雨水,下天民川,爲人畜患。
七賢山
编辑在縣南十五里。
九峯山
编辑在縣西二十二里。
飛鳳山
编辑在縣北四里。
栍峴
编辑在縣東十五里。利川府界。
天民川
编辑在縣東十里。源出巾之、鼎陪兩山,入驪州驪江。
大寺川
编辑在縣南一里。源出七賢、九峯兩山,與天民川合。
月羅井池
编辑在縣東十里。
土産
编辑磁器、陶器。
烽燧
编辑巾之山烽燧
编辑東應忠淸道忠州望夷山,西應龍仁縣寶蓋山。
樓亭
编辑鳳棲樓
编辑在客舘東。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縣西三里。
驛院
编辑分行驛
编辑在縣北十里。
〈○高麗金黃元爲大諫,屢言事忤旨,出守星山,路出此驛。會李載自南還,乃作詩贈云:分行路上豈無詩?留與皇華寄所思。蘆葦蕭蕭秋水國,江山杳杳夕陽時。古人不見今空嘆,往事難追只自悲。須信長沙坐遷客,職卑年老鬢毛衰。
○李奎報詩:黃泥壁後昔留詩,漫滅無蹤莫記思。柳線[3]尙垂曾去路,江山猶似舊遊時。靑娥安在空追憶,白首重來但暗悲。持節他年雖得到,上樓筋力恐先衰。
○金克己詩:讀破紗籠一首詩,人間萬事試尋思。若忘後進從先進,須把今時學古時。官職低徊安足嘆?鬢毛索寞不堪悲。平生只恐天將喪,楚客狂歌鳳德衰。
○高麗鄭知常詩:暮經靈鵠峯前路,朝到分行樓上吟。花接蜂鬚紅半吐,柳藏鸎翼綠初深。一軒春色無窮興,千里皇華欲去心。回首中原人不見,白雲低地樹森森。〉
佐贊驛
编辑在縣北五十里。
〈○鄭以吾詩:出城知幾日,就道喜涼天。衮衮歲時速,蕭蕭風雨連。功名勞馬上,去意落鷗邊。旣不能求富,休言强執鞭。〉
大平院
编辑在縣東五里。
普賢院
编辑在縣東二十里。
通梨院
编辑在縣南二十里。
獐項院
编辑在縣西二十里。
梨院
编辑在縣西北十五里。
佛宇
编辑七長寺
编辑在七賢山。
〈○辛禑九年,以倭寇闌入內地,移忠州開天寺所藏史籍于此。
○權近《送裵仲員修撰曬史序》:本朝有海東數百年。初藏國史于伽耶之海印,蓋慮後世遭亂而墜失也。伽耶在國最遠而險,海印在伽耶最僻而深阻,故國家雖有變,而亂未嘗及焉,祖宗之慮遠矣。比者制倭失律,深寇州縣,伽耶幾不守。洪武己未秋,輸其史于善之得益。辛酉秋,踰嶺而北,又輸于忠之開天。
今癸亥夏,賊又逼忠之旁縣,七月又自開天移于竹之七長寺。地之險遠不足恃,而賊之敢深入乃若此,嗚呼!可以觀世變矣。〉
飛足寺
编辑在九峯山。
長光寺、智通寺
编辑俱在飛鳳山。
凝石寺
编辑在栍峴西。高麗明宗在潛邸時,以燒香使至此寺。寺僧夢,太祖賜明宗一牙笏,幷有詩曰:「授爾一牙笏,法師不離侍。居年九九九,享位七七二。」明宗未解其意。其後卽祚,在位二十八年,爲崔忠獻所廢,其應不差。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縣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縣北三里。
厲壇
编辑在縣北。
塚墓
编辑朴元亨墓
编辑在縣北十五里。
安珪墓
编辑在縣西十里。
古跡
编辑竹州古城
编辑在縣東五里大平院北。石築。周三千八百七十四尺。今廢。
〈○高麗高宗一十三年,宋文冑爲竹州防護別監,蒙古至竹州城,諭降,城中士卒,出擊走之。蒙古復以砲攻城四面,城門輒摧落,城中亦以砲逆擊之,蒙古不敢近。蒙古又備人油,灌藁縱火攻之,城中士卒,一時開門突擊之,蒙古死者不可勝數。蒙古多方攻之,竟不能拔。文冑在龜州,熟知蒙古攻城之術,其計畫無不先料,輒告衆曰:「今日敵必設某機械,我當備某器應之。」賊至果如其言,城中皆謂之神明。〉
萬善寺
编辑李奎報詩:寺藏靑草暗,路入碧蘿深。谷密閑雲聚,園荒猛燒侵。曉風饒鐸舌,夕月浸潭心。好在靑山色,休官欲重尋。
延昌舘
编辑咸傅霖詩:川平知野闊,花落覺春深。客路延昌舘,松風淸我心。
奉業寺
编辑在飛鳳山下。高麗時,安太祖眞。恭愍王十二年二月,駕發淸州,次是寺,謁眞殿。今只有石塔。
名宦
编辑高麗徐遠
编辑有政績,至今稱慕。
宋文冑
编辑見古城注。
人物
编辑高麗朴寅亮
编辑文宗朝登第。遼嘗欲過鴨綠爲界,文宗遣使請之。寅亮修《陳情表》曰:「普天之下,旣莫非王土、王臣;尺地之餘,何必曰我疆、我理?」又曰:「歸汶陽之舊田,撫綏敝邑;回長沙之拙袖,抃舞昌辰。」遼主覽之,寢其事。肅宗朝,參知政事。諡文烈。
朴景仁
编辑寅亮之子。少力學。登第,累遷左拾遺。言論勁直,無所依違,時議重之。官至左僕射。諡章簡。
朴景伯
编辑景仁之弟。宣宗朝擢魁科,官至尙書。
朴景山
编辑景伯之弟。睿宗朝擢科第二名,仕至大卿。
朴犀
编辑高宗時人。守龜州城有功,官至門下平章事。詳龜城。
朴孝修
编辑素有淸操,累官至代言。及代尹莘傑取士,王嘉其淸白,賜銀甁五十、米百石,令辦學士宴,孝修淸節益著。後封延昌君。
朴全之
编辑年未弱冠登第。入元朝,與名士遊,商確古今山川風土,如指諸掌。元授征東省都事。旣還,忠宣常屛左右,與全之謀議政理。累官至政丞。諡文匡。
朴遠
编辑全之之子。忠肅朝登第,累官右副代言、政堂文學。
朴挺蕤
编辑性寬洪。睿宗朝登第,官至樞密院副使。諡忠質。
安戩
编辑少登第,官至知密直司事,歷慶尙、忠淸、西北三道都指揮使。
安漢平
编辑官至門下贊成事、延興府院君。諡襄良。
安克仁
编辑漢平之孫。登第,官至重大匡、右文舘大提學。諡文貞。恭愍王定妃之父。
本朝安淑老
编辑克仁之子。官至西北面都巡問察理使。
安騰
编辑克仁之孫。歷官都承旨、刑曹判書。諡貞景。
安望之
编辑淑老之子。官至咸吉道觀察使。
安孟聃
编辑望之之子。尙世宗女貞懿公主,封延昌尉。諡良孝。
朴元亨
编辑登第。參佐翼翊戴功臣,官至議政府領議政、延城府院君。諡文獻。配享睿宗廟庭。
安迢
编辑登第,官至刑曹參判。曾爲黃海道觀察使,適歲凶歉,盡心賙給,一方賴以全活。
新增朴安性
编辑元亨之子。登第,官至領中樞府事。諡靖安。
題詠
编辑桑麻歲月深
编辑洪汝方詩:山水雲煙老,云云。舂歌與樵笛,俱是大平心。
溪流岸岸深
编辑崔士老詩:好雨村村足,云云。飛潛與動植,渾是一春心。
果川縣
编辑東至廣州界十三里。南至水原府界三十四里。西至衿川縣界二十里,至安山郡界二十八里。北至露梁二十里。距京都三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本高句麗栗木郡〈一云冬斯肹〉。新羅景德王改栗津郡。高麗初改果州。顯宗九年屬廣州,後置監務。本朝太宗十三年,改今名,例爲縣監。十四年,幷于衿川,稱衿果,數月而罷。世祖朝以衿川來合于縣,未幾各復舊。
官員
编辑縣監、訓導
编辑各一人。
郡名
编辑栗木、冬斯肹、栗津、富林、富安、果州。
姓氏
编辑本縣孫、李、田、愼、安、邊、崔。
形勝
编辑山連冠嶽,水下淸溪
编辑卞季良詩:山連冠嶽圍平野,水下淸溪入大河。
山川
编辑冠嶽山
编辑在縣西五里。鎭山。
淸溪山
编辑在縣東八里。一名靑龍山。
修理山
编辑在縣南二十五里。
露梁津
编辑在縣北二十[4]里。漢江下流。
公需川
编辑在縣南一里。
仁德院川
编辑在縣南十四里。
鶴古介川
编辑在縣西十九里。
學校
编辑鄕校
编辑在縣西二里。
驛院
编辑良才驛
编辑李奎報集稱楊梓,在縣東十五里。察訪。本道屬驛十二:樂生、駒興、金嶺、佐贊、分行、無極、康福、加川、菁好、長足、同化、海門。
〈○察訪一人,從六品。他道同。
○金克己詩:一路殘陽信馬歸,秋風忽起楚人悲。靑山綠水凄涼地,赤葉黃花冷落時。索句只添頭上鵠,遺形寧記夢中貍?白雲入望搖歸興,迴首天涯倍感思。〉
黑石站
编辑在縣北二十五里。屬左道水運判官。
露梁院
编辑在露梁津南岸。
仁德院
编辑在縣南十五里。
彌勒院
编辑在縣西十五里。
吾金院
编辑在縣北十里。
要光院
编辑在縣北五里。
佛宇
编辑淸溪寺
编辑在淸溪山。有李穀所撰《平壤府院君趙仁規祠堂記》。
〈○李穡詩:靑龍山下古招提,氷雪斷崖臨野谿。端坐南窓讀《周易》,鍾聲初動欲鷄棲。
○卞季良詩:石路千崖盡,香煙一室淸。客來求煮茗,僧坐自翻經。樹老何年種?鍾殘半夜聲。悟空人事絶,高臥樂無生。〉
百華寺
编辑在淸溪山。
〈○卞季良詩:方丈曾無俗士來,客中聊此久徘徊。靑靑古柏窓前直,白白晴雲嶽面堆。一炷妙香人在定,半簷斜日鶴飛回。居僧本自情懷懶,苔合雙扉晝不開。〉
冠嶽寺
编辑在冠嶽山。
〈○卞季良詩:蘭若閑尋薄暮時,重巖遙見亞苔扉。徑緣古壁盤空上,滕長新枝入座垂。庭樹靜搖孤鶴夢,嶂雲低拂定僧衣。十年螢雪終何事?山好曾無一首詩。
○成侃《遊北巖記》:夏六月,予避暑于冠嶽寺,日與緇徒窮山之深林詭石,而謂是山之奇且異者,皆我之有也。一日謂其徒曰:「予於山水厭見矣。然山之北,予指異之而不討,盍先道之?」曰:「山北,林益深石益峻,路阻不可窮也。然試道之。」遂斫菑翳,而先自西崖升,行榛莽間,入折而北,山勢峭出。攀緣而上,疲則以手援葛而息。僅而得上,有巖如堂宇而環,其下殆千仞。始則愕乎神動也,遂與伸兩脚,踞其上而坐。少焉松聲蕭蕭然,自萬壑來,溽暑不留。下則魚鳥草木之葳蕤游泳者,悉效於目。又指西而望,則溟渤際天,雲霧微茫,日欲入海,光芒洞射,若赤若蒼,若黑若白,勢若鬼神之聚。
噫!遊是山者,儒幾釋幾,而無有稱道此巖者。予之遊幸得以自售,得非造物者爲予設也?莊周氏之言曰:「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神者不勝。」然周未必知言也。夫人之處于世,外則萬事萃之,內則百慮營之,以至于氣塞而志滯。及見山林之大,溪澗之勝,嶔然目謀,冷然耳謀,則向之曾中滯塞而不宣者,消釋無餘矣。古之得山水之助者,尙奚周言之足信哉?〉
觀音寺
编辑在冠嶽山。
〈○卞季良詩:冠嶽之南淸溪陰,梵宮突兀壓長林。夜雨咆哮吼飢虎,旭日啁哳鳴幽禽。雲[5]生窓底薜荔[6]合,路轉石稜松檜深。遙念惠師應好在,山中夜夜夢相尋。〉
松泉寺
编辑在修理山。
祠廟
编辑社稷壇
编辑在縣西。
文廟
编辑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在縣西三里。
厲壇
编辑在縣北。
塚墓
编辑孝寧大君墓
编辑在縣北同積里。
柳廷顯墓
编辑在縣西十五里。
鄭易墓
编辑在縣東二十里。
成石因墓
编辑在縣北五里。
李承召墓
编辑在縣北二十里。
烈女
编辑本朝奉今
编辑日守芮命妻也。其夫得惡疾,斷手指饋之,病愈。事聞,旌門復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