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訪書志
卷一
卷二 

足利活字本《七經

编辑

足利學活字本《七經》,山井鼎所據以箸《七經孟子考文》者。是書印行於日本慶長時,當明萬歷年間。其原系據其國古鈔本,或去其註末虛字,又參校宋本,故其不與宋本合者皆古鈔本也。日本刻經,始見正平《論語》及翻興國本《左傳》,又有五山本《毛詩鄭箋》,其全印《七經》者,自慶長活字本始。余至日本之初物色之,見一經即購存,積四年之久,乃配得全部。蓋活字一時印行雖多,久即罕存,其例皆然。如吾中土蘭雪堂活字本亦印於明代,今日已成星鳳。山井鼎當我康熙年間,此本已非通行,惟足利侯國大學始有全部,無怪近日之更難遇也。或疑其中凡近宋本諱多缺筆,當是全翻宋本,是不然,蓋其刻字時仿宋本字體摹入,故凡遇宋諱亦一例效之,實不盡據宋本,證之余所得諸古鈔本而後知參合之跡顯然。且《尚書》、《禮記》字體非仿宋本者即不缺筆,可以釋然矣。

周易正義》十四卷(舊鈔本)

编辑

單疏古鈔本,無年月,狩谷望之求古樓舊藏,相傳為弘治、永祿間鈔本。首《周易正義》序,次《周易正義》第一,國子祭酒、上護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穎達奉敕撰定。第二卷以下並同,但無「定」字。凡標經註起止,並大字居中。《正義》則雙行小字,每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以大字計,其文字大抵與明錢保孫所校宋本單疏合。《乾卦》「象曰」至「萬國鹹寧」,錢本總在「各以有君」之下,與十行以下分屬各段者不同,此亦總疏不分屬。唯錢本所據尚是宋刻,此則為唐鈔之遺。如《文言》:「知至至之,可與幾也。」日本古鈔本皆有「言」字,自唐石經以下皆無「言」字。此《正義》覆述經文有「言」字,且前九三疏引《文言》云云,此本亦有「言」字。可知《正義》所據經文本有「言」字,後人據石經並刪《正義》。錢氏所據單疏已刪此字,不待註、疏合刻矣。

伊川易解》六卷《繫辭精義》二卷(刻入《古逸叢書》)

编辑

至正己丑積德書堂刊本,中缺宋諱,當為重翻宋本。唯首載朱子九圖,又《精義》題「晦庵先生校正」,恐皆是坊賈所為。其東萊一跋,此本亦遺之,據董鼎《周易會通》補入。按《東都事略》、《書錄解題》並云「《易傳》六卷」,而《文獻通考》及《宋志》均作十卷(《宋志》《傳》九卷《系辭解》一卷,)《二程遺書》則並為四卷。唯錢遵王《敏求記》載有六卷本。其參差之故,或謂當時本無定本,故所傳各異。而其實非也。余謂《遺書》之四卷為明人所並,端臨之十卷,蓋據當時坊刻程朱傳、義合刊云。然而《宋志》因之,非別有所據傳抄本也。日本昌平學藏有《程朱傳義》十卷,元延祐甲寅孟冬翠巖精舍刊本(余亦得殘本二冊,)亦缺宋諱,則其根源於宋本無疑。蓋自宋董楷有《周易傳義附錄》十四卷,坊賈遂以朱子所定之古文從《程傳》,而以《程傳》之卷第從《本義》,又刪其所載異同(唯明廣東崇德堂刊本載異同,而《音義》亦刪除。)而二書皆失本真。後來各析為書,而二書又互相攘奪。近世《本義》有重刊吳革本,始復朱子之舊,而《程傳》原本終不可見。此本仍為六卷,又異同兩存,其為東萊定本無疑。至《系辭精義》,《書錄解題》稱《館閣書目》以為托祖謙之名。今按所載諸家之說,翦截失當,謂為偽托,似不誣。然此書流傳尤少,其中所載龜山《易說》久已失傳,存之亦未必不無考證焉。光緒癸未嘉平月記。

尚書正義》二十卷(北宋槧本)

编辑

《正義》單疏本。首孔維上《校勘正義表》,後題「端拱元年三月日秦奭等上表」,下列勘官軒轅節、胡令問、解貞吉、胡迪、解楨、李覺、袁逢吉、孔維等銜名,次長孫無忌上《五經正義表》,次《尚書正義序》,序下一行題「國子祭酒、上護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穎達奉敕撰」,「敕」字提行,與「國子」平列。題「尚書正義卷第一」,次行題孔穎達銜與前同,唯「達」下有「等」字。以下每卷並有穎達銜名,唯無「等」字。每卷後統計若干字。每半葉十五行,行二十四字,左右雙邊,缺「玄」、「胤」、「讓」、「敬」、「弘」等諱。卷三末書「嘉元二年暮春廿五朝約句讀了,圓種」。每卷有「金澤文庫」印,又有「歸源」墨印,原本今藏楓山官庫。是書中土久無傳本,山井鼎作《考文》時亦未之見。緣此書寬政間丹波櫟窗始得殘本獻之官。官並搜索餘卷所在,遂成完本。余初得後藤正齊影鈔本,蓋正齊曾為官書掌管,故能使人摹之也。因念是書猶是端拱經進原本,首尾完具,詢希世之珍,乃從書記官巖谷修借原本用西法照出,意欲攜歸,醵金重刊,久不能集事。丙戌又攜入都,以付德化李木齋,許以重刊。旋聞木齋丁艱,恐此事又成虛願也。(或云此亦南宋初刻本。)

尚書註疏》二十卷(宋槧本)

编辑

南宋紹熙間三山黃唐題識,稱「《六經》疏義,自京監蜀本皆省正文及註,又篇章散亂,覽者病焉。本司舊刊《易》、《書》、《周禮》正經註疏,萃見一書,便於披繹」云云。故各經後皆有此跋,是合疏於註自此本始。十行本又在其後。十行本板至明猶存,世多傳本,此則中土久已亡,唯日本山井鼎《七經孟子考文》得見之。以校明刊本,多所是正。顧其原書在海外,經師征引,疑信參半。余至日本,竭力搜訪,久之,乃聞在西京大阪收藏家。余囑書估信致求之,往返數四,議價不成。及差滿歸國,道出神戶,乃親乘輪車至大阪物色之,其人仍居奇不肯售。余以為日本古籍,有所見志在必得,況此宋槧經書,為海內孤本,交臂失之,留此遺憾。幸歸裝尚有餘金,乃破慳得之,攜書歸。時同行者方詫余獨自入大阪,及攜書歸舟,把玩不置,莫不竊笑癖而且癡,而余不顧也。書凡裝十冊,缺二冊,鈔補亦是以原書影摹,字體行款,毫無移易,固不害為全書也。

黃唐跋是紹熙壬子,《七經考文》於《禮記》後誤「熙」為「興」,阮氏《十三經校刊記》遂謂合疏於註有南北宋之間,又為山井鼎之所誤也。附訂於此。此書今歸南皮張制府。

尚書釋音》二卷(影宋本,刻入《古逸叢書》)

编辑

余在日本校刊《古逸叢書》,黎星使女婿張君沆得影寫此本,議欲刻之。余謂此書非得之日本,似不必匯入,且此書非陸氏之舊,乃宋人之書,星使駭然。余乃檢《崇文總目》及《玉海》證之,知為宋開寶中太子中舍陳鄂奉詔刊定,以德明所釋乃《古文尚書》,與唐明皇所定今文駁異,令鄂刪定其文,改從隸書。故段若膺、盧紹弓於《釋文》中此二卷深致不滿。今不能得開寶以前古本,則此不足驚人也。張君意存見好必欲刻之,余亦未便深拒。今按此書不特「淺」改作「餞」,「庸」改作「鏞」,「鳥」改作「島」,「苞」改作「包」,「旄」改作「毛」,「镠」改作「璆」,皆深沒陸氏原文。惟「頗」改作「陂」,註云「舊本作頗」,此有唐明皇之詔,故不能沒之。最可笑者,《舜典》下註云:「王氏註。相承云梅賾上孔氏傳《古文尚書》,亡《舜典》一篇,時以王肅註頗類孔氏,取王註從『慎徽五典』以下為《舜典》,以續孔傳。徐仙民亦音此本,今依舊音之。」又「曰若稽古」二十八字云:「聊出之,於王註無施也。」是陸氏於《舜典》全用王註,不用方興傳。而今本則改用方興傳,而以王註間載註中,又不申明用姚改王之故,而但存陸氏用「王氏註」於《舜典》題下,豈非大謬!篇中「至於北嶽,如西禮」,註云:「方興本同,似仍用王本者。」其實所載音、字,皆方興傳,與今本無一字出入,且多明明與王註不照者。陳鄂不學至此,而以刪定通儒之書,豈非千古恨事!

日本《古文尚書》古鈔本,「驩兜」作「鴅殳」。近人謂為日本人偽撰,以陸氏此本作「驩兜」為證,亦癡人說夢也。

或曰:子力詆此書,然則不猶愈今之《釋文》乎?曰:此則當分別觀之。《序》「訓」下「攝十四三篇亡」,盧刻本「四」、「三」互倒。「科斗」下「蝦蟆」,不作「蟇」。《堯典》「氄」下「如兗反」,不作「如充反」;「女於」下「上恧反」,不作「上而反」。《舜典》「難」下「乃丹反」,不作「乃但反」;「槀飫」不作「稿」。《大禹謨》「解」不作「懈」。《禹貢》「雍」下「州名,後同」,不作「後名州同」;「鉤般」不作「盤」;「犀」,「細兮反」,不作「緶」。《武城》「四月始生魄然貌」,不作「然也」。《酒誥》「文王第稱穆」下「黃仆」,不作「皇仆」。《召誥》「度」,「待洛反」,不作「時洛」。《洛誥》「惟七年周公攝政」,盧本脫「周公」二字。《君奭》「奔走」下「使人歸趣之」,不作「趨之」。《君陳》「長」,「誅丈反」,不作「丁丈」。此皆勝於盧本者也。若《序》「高辛」下「母不見」脫「名」字;《舜典》「四朝」下「四年」誤「四季」;《禹貢》「道」作「導」,而誤「音導」為「言道」;《洪範》「無虐」,馬本作「亡」;「侮此」誤作「悔」;《蔡仲之命》「從車」,此誤作「徒」;《顧命》「車渠,車輛」,此誤作「軔」。是皆形近之誤,或影摹失之。

案此本缺「慎」、「遘」等諱,又多改「反」為「切」,是南宋刊本。首不題《經典釋文》卷幾,當是單行本。然改「尚書音義」為「釋音」,皆謬。又題下徐、盧二本並有卷第,葉鈔本無之。或以為葉鈔為是。余謂《大禹謨》下註云「徐雲本《虞書》總為一卷,凡十二卷。今依《七志》、《七錄》為十三卷」。則陸氏原書載有卷第審矣。葉鈔及此本無卷第者,非也。

《釋文·條例》云:「孔傳《古文》亡《舜典》一篇。齊明帝建武中,吳興姚方興采馬、王之註,造孔傳《舜典》一篇,云於大𦨵頭買得,上之。」是今之《舜典傳》明明為姚方興作(或云劉光伯作,亦非。)而考傳者亦多與他傳不分,非也。附訂於此。

詩外傳》十卷(明沈辨之刊本)

编辑

每卷題「詩外傳」,無「韓」字。惟卷首錢惟善序題有「韓」字。序後有「吳都沈辨之野竹齋校彫」篆書木記。首行題「詩外傳卷第一」,次行題「韓嬰」二字,每半葉九行,行十七字,大如錢,左右雙邊。余以此本校之毛氏津逮本,小有異同,而此為優。蓋毛氏亦原此本而又有謬誤者也。程榮《漢魏叢書》所據原本,脫首卷第二葉,竟以「抽觴」接「遊女不可求思」刊之,其他謬誤亦多。何允中雖補此一葉,而謬誤者亦未能校正。余嘗作劄記,視趙懷玉、周寀校本,似為詳密云。

按沈辨之,明嘉靖間人,與文休承兄弟往來。《孫祠書目》因其木記接錢《序》後,遂以沈為元人,非也。余謂此刻款式雖古,而字體實是明嘉靖間之格,《訪古志》稱即以元本重雕者,亦非也。此本亦得之立之,首有「吳氏仲文印」,又有「黑水居圖書記」。

周禮鄭氏註》十二卷(南宋槧巾箱本)

编辑

宋刊巾箱本《周禮》,唯齊次風《石經考文提要》猶及見之,近來著錄家未之聞。阮氏《校勘記》亦不載,知傳世鮮矣。中有「重言」無「重意」,故標題略之。其文字往往與岳本及明刊徐氏本合,註疏本皆不及也。江陰繆筱珊編修愛不釋手,乃影摹一通,而以原本歸之。

《初學記》二十四卷出「國遊」註:「《周禮》曰:『囿人掌國遊之獸禁。』鄭元註云:『國之離宮小苑遊觀處。』」今本《周禮》皆作「囿遊」,註云:「囿遊,囿之離宮,小苑觀處也。」據「疏說」云云,知賈公彥所見本已如此,想宋以下板本無異同者。「國遊」、「囿遊」皆通,「觀」上無「遊」字不可讀。而阮校本不及之。附記於此。

近見歸安陸氏有宋槧巾箱本《周禮》,然彼有「重言重意互註」字,亦非此本也。

儀禮鄭註》十七卷

编辑

明陳鳳梧刊本。每半葉十行,行十九字,經、註並同。首題「儀禮卷第一」,次行題「漢鄭玄註」,三行頂格,題「士冠禮第一」,皆非古式。附載釋文,同釋經者即緊註其下,其釋註者則加○,而附於註後。所見宋槧經註本,亦無此式者。其「士冠禮第一」下,引鄭《目錄》,遂使後來刊註疏者誤認此為註文,而不標「疏」字。按顧亭林據唐石經,稱「今本《儀禮》脫經文五條」。此本五條皆在,唯《鄉射禮》「士鹿中」下脫註文耳。然以嚴州本校之,其他註文亦多脫誤。據鳳梧自序,蓋以鈔本上木,宜其所遺失也。是本為狩谷掖齊舊藏,森立之《訪古志》稱其與近世所行本大有異同,贊為絕佳之本。蓋亦只就閩、監、毛註疏本校之,則此為佳耳,固不足與嚴州本、徐氏本並論也。然脫誤雖多,取源自異,其足與嚴州、徐氏互證者,正復不少。此本箸錄家皆不及,則亦未可竟廢之也。陳氏自序別刊有單經本,今不得見,睹此可知其概矣。

春秋左傳集解》三十卷(古鈔卷子本)

编辑

初,森立之為余言,日本驚人秘笈以古鈔《左傳》卷子本為第一,稱是六朝之遺,非唐、宋本所得比數。此書藏楓山官庫,不許出,恐非外人所得見。余托書記官巖谷修訪之,則云遍覓官庫中未見。余深致惋惜。乃以所得小島學古所摹第三卷首半幅刻之《留真譜》中,冀後來者續訪之。立之又為言,此書不容遺失,俱道是如何櫝藏之狀。復以白巖谷。忽一日來告,云此書無恙。余即欲借出一觀。巖谷云:「此非吾所敢任。」余謂貴國有如此奇書,韞櫝而藏,何如假吾傳錄於西土,使海內學者得睹隋唐之遺,不尤貴國之光乎?巖谷囅然,即遍商之掌書者借出,限十日交還。書至,果卷子三十,無一殘缺,紙質堅韌,蓋黃麻也。每卷有「金澤文庫」印,卷後有「建長八年叁河守清原、建保三年清原仲光、文永五年音博士清原等校刊」題記。余乃倩書手十人至寓館,窮日夜之力,改為摺本影鈔之,刻期書成。其中異同之跡,真令人驚心動魄。多與陸氏《釋文》所稱一本合,真六朝舊笈也。其有《釋文》不載,為唐石經、宋槧所奪誤者不可殫述,別詳《劄記》。今第舉一二大者。如《昭公廿七年傳》:「夫鄢將師矯子之命,以滅三族。三族,國之良也。」今各本不疊「三族」二字,得不謂是唐石經以下之脫文乎?如《莊十九年傳》:「鬻拳謂愛君矣。」註:「楚臣能盡其忠愛,所以興。」各本「楚」下無「臣」字,尚可通乎?又如《隱九年傳》:「衷戎師。」註:「以過二伏兵。」各本「過」作「遇」,山井鼎所見興國本亦作「遇」,旁註「別本作過」,蓋校者據此本耳。而阮氏《校勘記》非之。竊謂此一字千金也。蓋祝聃引戎師超過二伏兵,至後伏兵,後伏兵起,戎還,二伏兵禦其前,後伏兵擊其中,祝聃反逐其後。故註云:「前、後、中三處受敵。」衷戎師之情景如繪。若初即已遇見二伏兵,戎師不鬥即還走矣,安得更隨祝聃至後伏兵處乎?此得不謂宋槧以下妄改乎?至如何義門所舉「死而賜謚」,古刻多然,此類不足稱說矣。原本校註甚為精密,其作「乍」者,「作」之省;作「才」者,「摺」之省。所云「摺本」者,即謂宋本也。此書山井鼎所未見,蓋山井鼎為足利士族,足利學所藏古鈔本無《左傳》,故《考文》只有興國本及活字本,而無古本。楓山官庫在其京師,非彼列侯之士所得寓目也。余乃從百年後得見彼國學者未見之書,不可謂非厚幸乎!

春秋左氏傳》殘卷(舊鈔卷子本)

编辑

自《昭公二十七年傳》「惠已甚」起,至《三十二年》「民忘」止,每行字數不等,凡書「經」、「傳」皆不出格一字,石山寺藏本。癸未春,日本印刷局借得,欲石印,余得往讀之,相傳為唐人筆,書法精美,紙用黃麻,信奇跡也。註文腳多「也」字,余別有詳校本,今錄其最異者:經文「二十」、「三十」、「四十」,並作「廿」、「卅」、「冊」。《註》「令終,陽囟子」,「作「陽囟,正子也」。《註》「子果宋樂祁也」,「祁」下有「犁」字。《傳》「乃辭小國」,「乃」作「則」。《傳》「以滅三族,國之良也」,「三族」二字疊文,按文義,則不疊非也。自《唐石經》以下皆脫。《傳》「是瓦之罪」,「罪」下有「也」。「晉祁勝與鄔臧通室」,「鄔」作「鄢」,與《石經》合;「民之多辟」作「僻」,與《釋文》合。《註》「母氏性不曠」作「不廣」。《傳》「忿颣無期」,「颣」作「類」與《釋文》一本合。《傳》「共子之廢」,「其」作「恭」,上有「與」字。按文義,有「與」字為長。《傳》「聞其聲而還」,無「其」字。《傳》「為鄔大夫」,「鄔」作「鄢」,上、下《註》同,與《石經》合。「禦以如臯」,「臯」作「睪」,古字通。《廿九年傳》「塹而死」作「壍」,《註》同。《傳》「能飲食之」,「之」作「龍」。《傳》「賜氏曰禦龍」下有「氏」字。《註》「在哀二十四年」,上有「事」字。《傳卅年》「有所不獲數矣」,「數」上有「禮」字。《傳》「吳子問於伍員」,「伍」作「五」;「楚執政眾而乖」,「政」下有「者」。「以待字之察也」,「察」下有「之」字。按《唐石經》此行計九字,是原刊有「之」字;「亦唯君」作「惟命」。《三十一年》:「秋,吳則侵楚」,「人」作「子」。「莒牟夷」《註》:「在五年」,作「在廿五年」。

春秋左傳》三十卷(舊鈔本)

编辑

此本不載經文,唯第三十卷載經文,其分卷與《唐石經》同,中缺北宋諱,當是據北宋經傳本錄出。然第三十卷仍錄經文者,鈔寫時未能畫一耳。亦或別有單行傳本,缺第三十卷,而別以經傳本補之耶?凡《傳》文多與《石經》及沈中賓本合,沈本之顯然訛誤者,此亦不與之同。而間有與諸本絕異之處,則往往與山井鼎所記異本合,洵為北宋善本也。《莊四年》:「以國與紀季」,各本無「國」字,唯山井鼎云:「足利本及宋板旁記異本有『國』字。」《十六年》「為宋故也」,各本脫「為」字,唯臨川本有「為」字,與《釋文》一本合。《三十年》「謀伐山戎也」,各本無「伐」字,《石經》重刻增入「伐」字。《閔二年》「命可知矣」,各本「矣」作「也」,唯足利本與此同。《僖三年》「未之絕也」,各本作「絕之」此與《石經》合。《二十二年》「隘而不列」,「列」上旁註「成」字,與《文選註》引合。「二十九字」「雖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各本無「雖」字,此與《石經》合。《文六年》「辟刑獄」,各本作「辟獄刑」,此與沈本合。《宣十一年》「對曰,可哉!吾儕小人」,註疏本脫「可哉」二字,此與臨川本合。《成二年》「從左右皆射之」,各本「射」作「肘」此與纂圖本、淳熙本合。「殺靈侯」,各本作「弒」,此與沈本同。《十三年》「養之以福」,旁註引家本作「養以之福」。《十五年》「向帶為太宰」,與《釋文》、沈本合。「宋殺大夫山」,「殺」下無「其」字,與沈本同。《十六年》「晉有勝矣」,各本無「晉」字,《石經》旁增「晉」字。《襄四年》「棄武羅、伯困、熊」,各本「困」作「因」,唯臨川本、沈本與此同。《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各本「介」作「個」,此與沈本同。《十二年》「同姓臨於宗廟,同宗臨於祖廟,同族臨於禰廟」,三「臨」字各本無。《十四年》「吾今實悔過」,各本「今」作「令」,此與沈本合。「使子行請於孫子」,各本無「請」字,足利本旁註:「異本有『請』字」。《石經》初刻有「請」字。「夫君,臣之主也」(按:此恐誤,)各本「臣」作「神」。《十九年》「士子孔亦相親也」,各本「士」作「二」,此與臨川本、沈本合。《二十三年》「非鼠何如」,各本作「如何」,此誤,與沈本同。《二十四年》「胡載不謀」,各本「載」作「再」。《二十五年》「枕屍而哭之」,各本無「之」字,此與臨川本、沈本同。「何以至大焉」,各本無「大」字,足利本旁記異本有「大」字,臨川本有「大」字。「賦車兵徒卒」,各本「卒」作「兵」,此誤,與沈本同。《二十六年》「君與夫人」,各本作「大夫」。《昭三年》「又弱一介焉」,各本作「個」,惟明監本與此同。《四年》:「曰晉有三不殆」,各本「曰」上有「公」字,此與沈本合。「禮吾未見者有六焉」,各本「吾」下有「所」字,此與沈本同。「使寘諸饋於介而退」,各本無「諸」字,「介」作「個」,惟《文選·思元賦註》《運命論·註》引作「介」。《五年》:「敝邑休殆」,各本作「怠」,此與沈本合。《七年》「周文王之法」,下無「曰」字,旁添「曰」字。《八年》「莫保其性」,宋殘本、十行本「保」作「信」。「臣必致死禮以息楚」,「楚」下無「國」字,與岳本同。《十四年》「恤孤寡」,各本「恤」作「宥」,與岳本、沈本同。《十九年》「民有亂兵」,各本作「兵亂」,此與沈本同。《二十年》「郳申」,各本「申」作「甲」,此與臨川、沈本同。「古者無死」,各本「者」作「若」,此與沈本合。《二十七年》「工尹麋」,不作「王尹䴢 」。《定三年》「莊公下急而好絜」,各本作「潔」,此與《石經》、臨川本合。《四年》「命以康誥」,各本「康」作「唐」,此與沈本同。《八年》「必以而子厚」,各本無「厚」字,此與淳熙本合。《十四年》「謀救范中行氏也」,各本無「也」字,此與《石經》合。《哀元年》「逢猾當公而進」,各本「猾」作「滑」,此與足利本合。《十五年》「事死如事生」,各本無「事」字,此與沈本合。《十七年》:「皇瑗奔晉,召之」,此本「召」之上旁註「宋公」二字。《二十四年》「以荊為太子」,各本「以」上有「而」字,此與足利本合。《二十五年》「少畜於公宮」,此本「公」下旁註「宮」字,與《石經》初刻合。其他與各本異同參半,及筆畫小異者,別詳《校劄記》。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宋槧本)

编辑

嘉定丙子興國軍教授聞人模校刊。末有《經傳識異》數十事,又有校刊諸人官銜及聞人模跋。每半葉八行,行十七字,不附《釋音》,藏楓山官庫,蓋即毛居正《六經正誤》所稱興國本。余以《正誤》所引十三條對校,一一相合。又以山井鼎《考文》照之,則彼所稱足利、宋本者亦無一不合;而山井鼎不言是興國本者,以所見本無末題數葉耳。按岳氏《九經三傳沿革例》稱:興國本為於氏所刊,此本並無於氏之名。又稱於氏本每數葉後附《釋音》,此本無《釋音》。又稱於氏本有圈點、句讀,並點註文,此本無句讀,則非於氏本無疑。蓋興國舊板始於紹興鄭仲熊,只有《五經》,聞人重刊《左傳》,並修他板,亦只《五經》(詳見聞人跋),至於氏始增刻《九經》。其《五經》經註文字雖仍舊木,而增刻《釋文》、句讀。故同為興國本,而實非一本也。(大抵南宋之初,諸道所刊經傳,尚不附《釋音》,至南宋末,則無不附《釋音》者。)岳氏既稱前輩以興國於氏本為最善,而又議於氏經註有遺脫,余嘗通校此本,則經註並無遺脫。或於氏重刊此書,失於檢照而有遺脫耶?(於氏增《釋音》、句讀已非以原書覆板,重寫時,保無改其行款?故有遺脫之弊。)且嘗以岳本互勘,皆此本為勝。(如《昭二十年》:「衛賜北宮喜謚」,《杜註》「皆未死而賜謚。」此本無「未」字,與何義門所見宋殘本合。岳本有「未」字,非也。)不特岳本,凡阮氏《校勘記》所載宋本亦均不及之。然則今世所存宋本《左傳》,無有善於此者(別詳《劄記》。)余在日本,曾勸星使黎公刻之,以費不足而止。竊羨聞人以校官慫恿當事者,既刻此書,又修《五經》板;余亦校官,攜此書歸來數年,口焦唇幹,卒無應之者。古今人不相及,讀聞跋,彌滋愧已。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覆宋本)

编辑

右日本古時覆宋刻《左傳集解》,不附《釋音》,每半葉八行,行十七字。森立之《訪古志》載此書云,是依蜀大字本重刊者,與李鶚本《爾雅》同種。其刻當在應永以前,然則此本雖非宋刻,而覆板時亦在宋代,故傳本亦絕希也。唯立之云:是覆北宋蜀本。余親質之,則以字體類《爾雅》,又以不附《釋音》,故余覆校之,「慎」字缺筆,知其決非北宋本。其後借得楓山官庫所藏興國本,行款匡廓字體皆與此本同,略校數冊,文字亦無異,乃知此本即覆興國本。特所據祖本失載《考異》聞跋耳。(森立之未見楓山官庫本,故不知此本原於興國。)余乃影摹刻補於此本後,使後之讀者得所指名。按岳氏言,《哀十六年》:「石乞曰此事也;克則為卿」,諸本多無「也」字,興國本有「也」字,今此本無「也」字,而「此事克」三字占四格,此明為重刊時去之。後來於氏重刊,又依鄭氏舊本增入「也」字。又岳氏云《僖二年》「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原本無「若」、「將」二字,此本擠入,故八字只占六格,與後《考異》亦不相應。未知此為聞人校刊時改刊,抑日本重刊時改刊也?惜當日未以聞人原本校及此。余從森立之得此書,立之自有跋在篋蓋裏面,稱此書為市野光彥舊藏,後歸澀江道純,是二人皆日本舊藏家。今書每冊首尚有二人印記,冊尾市野光彥亦有跋。又稱,此外唯狩谷望之藏一本,而余乃並得之,以一部與章君碩卿。又按:山井鼎云:「慶長活字板原於此本」。余嘗互校之,亦有異同。

春秋集傳釋義》十二卷(元槧本,有圖)

编辑

元俞臯撰,首吳澂序,真書雜以篆書,亦頗有致。次引用諸家名氏,次《凡例》。《凡例》後有「至元後戊寅日新堂栞行」木記。次《程朱說春秋綱領》,次《自序》,次《三傳序》,次《程傳序》,次《胡傳序》。首題「《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之一」,次行題「後學新安余臯述」。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註雙行,行二十七字。四周雙邊,中縫雙墨蓋,雕鏤精雅,錢氏《敏求記》稱為元槧之至佳者。信然。(俞氏所據《經》、《傳》文皆宋佳本,往往與《唐石經》合。)

春秋穀梁傳》十二卷(宋刊本,刻入《古逸叢書》)

编辑

余仁仲萬卷堂所刻經本,今聞於世者,曰《周禮》、曰《公羊》、曰《穀梁》。《公羊》揚州汪氏有翻本,《周禮》舊藏盧雅雨家,惟《穀梁》僅康熙間長洲何煌見之。然其本缺宣公以前,已稱為希世之珍。此本首尾完具,無一字損失,以何氏校本照之,有應有不應,當由何氏所見為初印本,此又仁仲覆校重訂者。故於何氏所稱脫誤之處,皆挖補擠入。然則此為余氏定本,何氏所見猶未善也。原本舊為日本學士柴邦彥所藏,文政間,狩谷望之使人影摹之,纖豪畢肖,展轉歸向山黃村。余初來日本時,即從黃村求得之,慫恿星使何公重翻以傳。會瓜代,不果。既新任星使黎公乃以付之梓人,逾年而後成。按《穀梁》所據之經,不必悉與《左氏公羊》合,而分經附傳之例,亦與二《傳》差互。至范氏之解,則傳習愈希,除《註疏》刊本外,絕鮮題證驗。即明知有脫誤,亦苦於無征不信。然則此本之不絕如線,誠為瑰寶。今以唐石經證經、傳,以唐宋人說《春秋》三傳者佐之,以宋監本(余所得日本古鈔經註本,首題「監本春秋穀梁傳」,多與十行本經註合、)註疏本證《集解》,以陸氏《釋文》佐之。又自宋以來所傳經註本,不必與《釋文》合,而合刊註疏者,往往改釋文以就之。至毛本則割截尤甚。此本後有仁仲自記,不以《釋文》改定本,亦不以定本改《釋文》,猶有漢唐經師家法。今單行《釋文》俱在,此本既悉與之合,故於註疏所附,亦不一一訂正焉。光緒癸未秋九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