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337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三十七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三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十七

  積聚門二

  李梴醫學入門積聚皆屬於脾 痞塊

  李中梓醫宗必讀總論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痞塊治法

  方一化塊丸 連蘿丸 消塊丸 加味柴平湯 消積保中丸 開懷散 保和丸

  紫香散 化痞丹 增損五積丸 消積正元散 伏梁丸 痞氣丸 三稜煎丸 晞露丸

   木香通氣散 見睍丸 肥氣丸 加減肥氣丸 肥氣丸 𪔀甲丸 息賁丸 加減息

  賁丸 息賁湯 半夏湯 枳實散 伏梁丸 乾漆丸 半夏散 痞氣丸 加減痞氣丸

  又方 蒜紅丸 𪔀甲丸 勻氣湯 沉香飲子 奔豚丸 奔豚湯 沉香石斛湯 木

  香檳榔散 萬病紫菀丸 溫白丸 萬病感應丸 千金硝石丸 酢煮三稜丸 聖散子

   雞爪三稜丸 硇砂煎丸 削堅丸 一腎散 阿魏丸 阿魏丸 散聚湯 新製陰陽

  攻積丸

藝術典第三百三十七卷

醫部彙考三百十七

编辑

積聚門二

编辑

《明李梴醫學入門》

编辑

積聚皆屬於脾

编辑

經曰:積聚癥瘕痞滿,皆太陰濕土之氣,始因外感,內 傷氣鬱,醫誤補而留之以成積。積者,陰氣,五臟所主, 脈沉伏,或左或右,發有根,痛有常處。肝積左脅下,曰 肥氣,言風氣有餘,而血隨氣不行也,令人脅痛。痎瘧。 心積臍上曰伏梁,言如梁之橫架心下,令人煩心,乃 火之鬱也。忌熱藥與灸。又腸癰,與此相似,但身股背 腫,環臍而痛,為癰。脾積胃脘稍右,曰「痞氣」,言陽氣為 濕所畜也,令人黃疸,倦怠飲食不為肌膚,仍忌熱藥。 肺積右脅下曰「息賁」,言喘息奔而上行也,令人欬嗽 肺癰。腎積發於小腹,或湊心下,曰「奔豚」,言若豚之奔 衝,上下無時也,令人喘逆骨痿,最為難治。諸積勿輕 吐下,徒損真氣,積亦不去,奔豚尤不可吐。五積,古有 五方,一今增損,五積丸更妙。聚者,陽氣六腑所成,脈沉 結,或隱或見,發無根,痛無常處,散聚湯、七氣湯、大阿 魏丸、香稜丸、大安丸加參。

積。初為寒,宜辛溫消導,大七氣湯、烏白丸之類。久則 為熱,宜辛寒推蕩,木香檳榔丸、通元二八丹之類。有 蟲者,妙應丸,外治三聖膏、三稜煎、神效阿魏散之類。 又陽虛有積易治,惟陰虛難以峻補。痞積又忌滯藥, 止宜早服滋補藥中加𪔀甲、龜板、秋石丹,午服枳朮 丸、大安丸,或酢𪔀丸,善消融化為妙。若痞積冷滯貫 臍,誤為沉寒痼冷,投以薑附熱藥,初服甚與病積相 宜,久則痞積益甚,真氣傷而陰血爍矣。但硫附固不 可服。如知蘗門冬寒涼,傷脾滯氣,亦所不宜。古云:「衰 其大半而止」,又云:「養正積自除」,皆為虛損有積而言 也。平補之外,更能斷厚味,節色慾,戒暴怒,正思慮,庶 乎萬全。

痞塊

编辑

氣,痞能作塊成聚,塊乃痰與食積死血有形之物,而 成積聚癥瘕一也。有積聚成塊,不移動者曰癥,言堅 硬貞固也。或有或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曰瘕,言 假血而成,蠢動之形,且有活性。治左破血為主,海石 丸,或當歸龍薈丸料五錢,加桃仁、薑黃各一兩,蜜丸。 治右調氣,青皮湯、木香分氣丸。有積者消積,正元散、 紅丸子、小阿魏丸,或當歸龍薈丸、保和丸,俱加鵓鴿 屎。水穀出入之路,飲食七情,鬱積成痰,石磏丸、白芥 丸。凡痞塊在皮裏膜外,俱宜二陳湯加補氣行氣藥。

《李中梓醫宗必讀》

编辑

《總論證治》

编辑

按: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如小人在朝, 由君子之衰也。正氣與邪氣,勢不兩立,若低昂然,一 勝則一負,邪氣日昌,正氣日削,不攻去之,喪亡從之 矣。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講 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 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 「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 為義,日積月累,匪朝伊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亟 則傷正氣,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余嘗製陰 陽二積之劑,藥品稍峻,用之有度,補中數日,然後攻 伐,不問其積去多少,又與補中,待其神壯,則復攻之, 屢攻屢補,以平為期,此余獨得之訣」,百發百中者也。 《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已。」故去積及半, 純與甘溫調養,使脾土健運,則破殘之餘積,不攻自 走。必欲攻之無餘,其不遺人夭殃者鮮矣。《經》曰:「壯者 氣行即愈,怯者著而為病。」潔古云:壯盛人無積,虛人 則有之。故當養正,則邪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一二 小人,自無容身之地。雖然此為輕淺者言耳。若大積 大聚。不搜而逐之。日進補湯無益也。審知何經受病何物成積。見之既確。發直入之兵以討之。何患其不 愈。《兵法》云。「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是亦醫中之良將 也夫。

脈候堅強者生,虛弱者死。細沉附骨者,積脈也。沉而 有力為積。脈沉緊者,有寒積。脈浮而牢,積聚也。 酒積輕者,葛根、神麯、黃連、白豆蔻,甚者用甘遂、牽牛。 氣積輕者,木香、枳殼、厚朴、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血積輕者乾漆、桃仁、牡丹、歸尾、赤芍藥、紅花,甚者大 黃、蝱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痰積輕者,半夏、䒷蔞,甚者滾痰丸。「老痰海石瓦楞子。 痰在皮裏膜外白芥子。」

水積,輕者「五苓散」,甚者商陸、甘遂、芫花。

茶積輕者,薑黃、芝麻;甚者,茱萸、椒薑。

癖積,輕者三稜、蓬朮,甚者巴霜、大黃。

穀積,輕者麥芽、穀芽、神麴、砂仁,甚者「雞內金。」

肉積,輕者山樝、阿魏,甚者硇砂、硝石。 蛋積,「白豆蔻、橘紅、豆豉、薑汁。」

菜積:丁香、肉桂、麝香。

《麪積》蘿蔔子薑酒煎。 魚𪔀積紫蘇橘皮木香薑汁治𪔀積白馬尿 狗肉積:杏仁山樝 蟲積: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史君子

瘧積𪔀甲《草果》。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编辑

《論證》

编辑

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但曰積 曰聚,當詳辯也。蓋積者,積累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 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由此言之,是堅硬不移 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積;或聚或散者,本無形也, 故無形者曰聚。諸有形者,或以飲食之滯,或以膿血 之留。凡汁沬凝聚,旋成癥塊者,皆積之類,其病多在 血分,血有形而靜也。諸無形者,或脹或不脹,或痛、或 不痛,凡隨觸隨發,時來時往者,皆聚之類,其病多在 氣分,氣無形而動也。故《難經》以積為陰氣,聚為陽氣, 其義即此。凡無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積,其破難。臨 此證者,但當辯其有形無形,在氣在血,而治積治聚, 自可得其梗概矣。

飲食之積。凡暫積者,不過以飲食偶傷,必在腸胃之 內,故可行可逐,治無難也。惟飲食無節,以漸留滯者 多,或痞積於左脅膈膜之外,蓋以胃之大絡,名曰「虛 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此陽明宗氣所出之道也。 若饑飽無倫,飲食疊進,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 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餘滯未消,乃井 腸外汁沫,摶聚不散,漸成癥積矣。然其初起甚微,人 多不覺,及其既久,則根深蔕固,而藥餌難及。今西北 小兒多有此疾,而尤於食麪之鄉為最,正以麪性多 滯,而留疾於皮裏膜外,所以不易治也。即如婦人血 癥氣痞,或上或下者,亦多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故 當以漸漸消磨,求法治之。慎無孟浪,欲速妄行攻擊。 徒致胃氣受傷。而積仍未及。反以速其危也。

風寒外感之邪,亦能成積。如《經》曰:「虛邪之中人也」,留 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息而 成積。又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由此觀之,凡今人以 瘧後成痞者,是即風寒之屬,類可推矣。但瘧由風寒, 固易知也。而諸積於風,若不相涉,不知飲食之滯,非 寒未必成積,而風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 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清,過於飲食,邪食相摶,而 積斯成矣。《經》曰:「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 其形。」信乎致積之由,多由於此。即血癥氣痞之由,亦 無出於此。然積以寒留,留久則寒多為熱,風以致積, 積成而證已非風。故治此者,但當治其所留,不可發 散,以再傷其真氣也。惟慎疾者,能知所由,而慮之於 始,則可為保脾之良策。

癥痞之積,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本無定所。大都血 積多在下,而氣積、食積,則上自胃脘,下自小腹,凡有 留滯,無處不可停畜。余嘗治一食癥結痛者,乃在小 腹下右角尖處,自後屢見此證,方知食道之行,必由 小腹下右以入廣腸,此實人所不知也。別有食停治 按在「心腹痛門」可考。故凡治積聚者,必當詳審所因, 「庶得其確。」嘗見丹溪之論曰:「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 為食積,在左為血塊。其不能作塊,或聚或散者,氣也。 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愚謂可聚可 散者,此氣聚無疑也。若以左為血積,右為食積,中為 痰飲,則鑿矣。即如小兒多有患痞者,必在左肋之下, 此無非縱食所致,豈因其在左即為血積。而可攻其 血乎。若謂左血右食。則右豈無血。而左豈無食乎。不 可以為法也。

《論治》

编辑

經曰:「堅者削之,留者攻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上之 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凡治 積聚之法,如經所云者,亦既盡矣。然欲總其要,不過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詳列如左: 凡積堅氣實者,非攻不能去,如祕方化滯丸、化鐵丹、 遇仙丹、感應丸、大硝石丸、三花神祐丸、赤金豆百順 丸之類,皆攻劑之峻者也。又如三稜丸、勝紅丸、阿魏 丸、助氣丸、紅丸子、溫白丸之類,皆攻劑之次者也。 凡不堪攻擊,止宜消導漸磨者,如和中丸、草豆蔻丸、 保和丸、大小和中飲之類是也。若積聚下之不退,而 元氣未虧者,但當以行氣開滯等劑,融化而潛消之。 無形氣聚,宜散而愈者,如排氣飲、神香散、《指迷》「七氣 湯」、「十香丸」、「四磨飲」之屬是也。

凡積痞勢緩,而攻補俱有未便者,當專以調理脾胃 為主,如潔古之枳朮丸,乃其宜也。余復因其方而推 廣之。近製芍藥枳朮丸,兼肝脾以消膨脹,除積聚,止 腹痛,進飲食,用緩收功,其效殊勝於彼。再如大健脾 丸,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皆調補脾胃之妙劑,所當 擇用者也。

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蓋脾 虛則中焦不運,腎虛則下焦不化,正氣不行,則邪滯 得以居之。若此輩者,無論其有形無形,但當察其緩 急,皆以正氣為主。凡虛在脾胃者,宜五味異功散,或 養中煎、溫胃飲、歸脾湯之類主之。虛在肝腎者,宜理 陰煎、腎氣丸、煖肝煎之類酌而用之。此所謂養正,積 自除也。其或虛中有滯者。則不妨少加佐使。

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 急中辯之。凡積聚未久,而元氣未損者,治不宜緩。蓋 緩之則養成其勢反以難制。此其所急,在速攻可也。 若積聚漸久,元氣日虛,此而攻之,則積氣本遠,攻不 易及,胃氣切近,先受其傷,愈攻愈虛,則不死於積,而 死於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當察也。故凡 「治虛邪者,當從緩治,只宜專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 或膏,以疏其經。但使主氣日強,經氣日通,則積痞自 消,緩急之機,即萬全之策也。」不獨治積,諸病亦然。 凡堅痞之積,必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原非藥力所 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水紅花膏、三聖膏之 類,以攻其外,再用長桑君鍼法,以攻其內,然此堅頑 之積,非用火攻,終難消散,故莫妙於灸。余在燕都,嘗 治愈痞塊在左脅者數人,皆以灸法收功。

積久成疳,乃其經絡壅滯,致動肝脾陽明之火,故為 頰腫口糜,牙齦臭爛之證。此其在外當用膏藥艾火 以破堅頑,在內當用蘆薈等丸,以清疳熱。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编辑

《痞塊治法》

编辑

「病有堅勁而不肯輕易散者,當用軟治。如人生塊於 胸中,積痞於腹內,法用藥以軟之。心中生塊,此氣血 堅凝之故,法當用補血,補氣之中少加軟堅之味,則 氣血活而堅塊自消。倘徒攻其塊,而不知溫補之藥, 則堅終不得消。」方用人參當歸青鹽五味柴胡半夏 各一錢白芍麥冬各三錢熟地五錢山茱茰二錢附 「子一片,水煎服。」此方妙在純用補藥,止加青鹽一味 以軟堅,若無意於治堅者,久之而堅自軟,此柔能制 剛之妙法也。痞塊之堅,又一法以治之。蓋堅在於腹 中,若徒攻其堅,必致腹中不和,而損傷胃氣,法當用 和解之中軟以治之,則堅之性可緩,而堅之形可化, 堅之氣可潰,堅之血可消。否則有形「之物盤踞於中, 無形之氣必耗於外,日除堅,而堅終不得去也。」方用 白朮五兩,神麯二兩,地栗粉八兩,𪔀甲一斤,酢炙白 芍、茯苓各三兩,半夏、甘草、白芥子各一兩,蘿蔔子、厚 朴、人參各五錢,肉桂三錢,附子一錢各為末,蜜為丸, 每日臨睡送下五錢,即以美物壓之,一料未有不全 愈者。此方有神功,妙在用𪔀甲為君,則無堅不入。尤 妙用地栗粉佐𪔀甲以攻邪,又不耗散真氣。其餘各 品,俱是健脾理正之藥,則脾健而物自化。尤妙用肉 桂、附子,衝鋒突圍而進,則𪔀甲大軍相繼而入,勇不 可當,又是仁者之師,賊雖強橫,自不敢抵敵,望風披 靡散走。又有諸軍在後,斬殺無遺,勦撫並用,有不三 月告捷者哉。此更軟治之妙。倘不補正氣。惟大黃巴 豆兩頭尖阿魏之類。直前攻堅。雖亦有得勝之時。然 中州掃蕩。田野蕭然。終必倉空箱罄。人民匱乏之形。 有數年不能培植者也。

「有人成痞塊之證,一時發作而腹痛不可手按者,可 用下墮之法,蓋乘其邪動而墮之也。」方用枳實一兩, 白朮二兩,馬糞炒焦五錢,酒煎服。蓋馬糞最能安痛, 又不傷氣,且又能逐邪而化物,故藥籠中最宜預備 之。蓋倉猝間不可即得,此物愈久愈妙,不必多用至 五錢,即一二錢用之,無不奇妙。今用五錢,又與枳實 同用,則積塊自消。然而徒消其積,未免恐傷脾陰。又 佐以白朮二兩,大健其脾氣,則馬糞與枳實可以施 其祛蕩之功,此妙法也

方一

编辑

化塊丸丹溪

编辑

治痞塊及血塊

《海粉酒煮》, 三稜、 蓬朮俱酢煮, 紅花 桃仁、 五靈脂、 香附子各一兩, 石磏五錢。

右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白朮湯下三五十丸。

連蘿丸入門

编辑

治「食積死血,痰飲成塊,兩脅作痛,雷鳴嘈雜,眩運。」

黃連一半以吳萸五錢同炒,一半以益智五錢同炒, 去吳萸、益智 白芥子炒、 蘿蔔子炒,各一兩半 梔子 川芎 三稜 蓬朮 桃仁 香附子 山樝肉 神麴各一兩 青皮五錢

右為末,蒸餅和丸梧子大,白湯吞下五六十丸。一名「白芥丸」 ,今名《消積丸》。

消塊丸入門

编辑

治痞塊癥瘕

大黃四兩, 《硝石》三兩, 人參、 甘草各一兩五錢。

右為末,陳酢三升,置磁器內,先納大黃煎,不住手攪使沸,微盡一升,下餘藥末,熬至可丸,則丸梧子大,米飲下三十丸,當利如雞肝惡物。一名「硝石丸。」

加味柴平湯回春

编辑

治積塊有熱

柴胡, 黃芩 半夏 蒼朮 厚朴 陳皮。

青皮、 山樝肉、 枳殼炒 神麴、炒 三稜 蓬朮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消積保中丸醫鑑下同

编辑

散痞除塊

白朮土炒,三兩 橘紅二兩 半夏 白茯苓 香附酢炒 蘿蔔子炒 白芥子炒 神麯炒 黃連薑汁炒 梔子薑汁炒,各一兩 檳榔七錢 蓬朮酢炒 三稜酢炒,各八錢 麥芽炒,六錢 乾漆炒,五錢 青皮香油炒 縮砂仁各四錢 木香、 阿魏各三錢

右為末,以薑汁酒糊和丸「梧子大」 ,白湯下八十丸。

開懷散

编辑

治「心下積塊。痞悶或發熱。」

柴胡 草豆蔻各一錢, 三稜酢炒 蓬朮酢炒 青皮 陳皮 半夏 白茯苓 香附子 檳榔 枳實 紅花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煎服。

保和丸

编辑

治「一切飲食所傷,及積聚痞塊,久服自消。」

白朮五兩 陳皮 半夏 茯苓 神麴炒

山樝肉各三兩 連𧄍 香附子酒炒 厚朴 蘿蔔子炒,各二兩 枳實 麥芽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各一兩

右為末,薑汁糊和丸梧子大,茶清下五七十丸。

紫香散

编辑

治「心腹有氣,一塊略通,或膨脹寒熱。」

枳實、 地骨皮、 三稜、 蓬朮各一錢, 柴胡、 黃芩各七分, 赤芍藥、 厚朴、 香薷、 黃連、 延胡索各五分, 甘草三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化痞丹回春

编辑

消積塊專攻之劑

大黃四兩,酢浸七日,日曬夜露七日 紅花二錢 穿山甲炒,二兩 青黛五分 木𪔀子去油 桃仁 香附子便浸炒,各一兩

右為末,將大黃和好酢煮為糊,和丸菉豆大,茅根、葛根煎湯下五七十丸。

增損五積丸

编辑

通治五積

黃連肝積五錢,脾腎積七錢,心肺積一兩五錢; 厚朴肝心肺積五錢,脾腎積八錢 ;川烏頭肝肺積 一錢,心腎脾積五分 ;乾薑肝心積五分,肺脾腎積 一錢五分 ;人參肝心脾肺積二錢,腎積五分; 茯苓一錢五分 巴豆霜五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初服二丸,漸加以微溏為度。治積塊,不拘臍上下左右,通用。

如肝積,加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蓬朮三錢,皂角、昆布各二錢五分。

心積。加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

肺積。加桔梗、三稜、天門冬、青皮、陳皮、白豆蔻各一錢。紫菀、川椒各一錢五分。

脾積。加吳茱萸、黃芩、縮砂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

「腎積。」 加延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丁香五分。

===消積正元散===

治「痰飲。氣血鬱結。食積。氣不升降。積聚脹痛。」

白朮一錢五分, 神麯、 香附、 枳實、 延胡索、 海粉各一錢, 赤茯苓、 陳皮、 青皮、 縮砂、 麥芽炒 山樝肉、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水煎服。

伏梁丸正傳下同

编辑

治心積

黃連一兩五錢, 厚朴、 人參各二錢, 黃芩、 桂皮、 茯神、 丹參各一錢, 乾薑、 石菖蒲、 巴豆霜、 川烏、 紅豆蔻各五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黃連湯下。初服二丸,日加一丸,三日加二丸,至大便溏,便漸減服,周而復始,塊減半勿服。

痞氣丸

编辑

治脾積

黃連八錢, 厚朴四錢, 吳萸三錢, 黃芩二錢, 縮砂、 茵陳、 乾薑各一錢半, 白茯苓、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 川椒各五分, 《桂皮》

巴豆霜各四分, 白朮二分。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甘草湯下,服如上法。

三稜煎丸

编辑

治心腹堅脹,脅下滿硬,胸中痞塞,喘滿短氣。常服順氣,消積滯,除膨脹。

三稜生,半斤,搗為末,以酒三升,於銀石器內熬膏 杏仁去皮尖炒、 乾漆炒煙盡 麥糵炒,各三兩 青皮 蘿蔔子炒 神麯炒各二兩 硇砂飛,一兩

右為細末,以三稜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米飲送下。

晞露丸寶鑑下同

编辑

治寒傷於內,氣凝不流,結於腸外,久為癥瘕,時作疼痛,腰不得伸。

三稜 莪朮各一兩,「並酒浸,入巴豆三十粒,切碎同 炒」深黃,去巴豆 川烏炮、 乾漆炒煙盡,各五錢 茴香鹽炒 青皮 穿山甲炒 雄黃研,各三錢 硇砂研,四錢 輕粉研,一錢 麝香另研,五分

右為細末,研勻,薑汁煮麪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薑湯送下,溫酒亦得,空心食前。

木香通氣散

编辑

治寒氣結瘕。腹大堅滿。痛不可忍。

木香 戎鹽炒 荊三稜炮,各五錢 枳實麩炒 炙甘草各三錢 厚朴薑炙,一兩 乾薑炮

蓬朮炮各二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淡生薑湯食前調下。

見睍丸

编辑

治寒客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堅大,久不消者。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鬼箭羽 紫石英各三錢 澤瀉 肉桂 延胡索 木香 大黃用酒同三稜 浸一宿,焙,各二錢 三稜五錢 檳榔二錢五分 水蛭一錢,炒煙盡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麩炒研 血竭另研,一錢五分

右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元浸藥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酢湯送下,食前。溫酒亦得。

肥氣丸東垣下同

编辑

治肝之積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欬逆,痎瘧,連年不已,其脈弦而細。

柴胡二兩 黃連七錢 厚朴五錢 炙草三錢 椒炒去汗,去目及閉口者,四錢 廣朮炮 昆布 人參 皂角去皮弦子煨,各二錢五分 乾薑 巴豆去油,各五分 川烏炮去皮臍,一錢二分 白茯苓一錢五分

右除茯苓、皂角、巴豆外,為極細末,再另研茯苓、皂角為細末和勻,方旋入巴豆霜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兩丸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一半,連前重一兩,減黃連一錢半。若治風癇,於一料中加人參、茯苓、菖蒲各三錢,黃連只依春夏用七錢。雖秋冬不減。淡酢湯送下。空心溫服。

加減肥氣丸

编辑

春夏合此治同前

柴胡 厚朴、 人參、 乾薑各五錢, 川烏

巴豆霜各三錢, 肉桂二錢, 黃連一兩, 川椒、 甘草各五分。

右除巴豆霜外,同為細末,旋入巴豆研勻,煉蜜丸如梧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酢湯下,空心服。秋冬去乾薑半錢,加厚朴一倍,減黃連一半。

肥氣丸三因

编辑

當歸頭 莪朮各一兩半 青皮一兩,炒 三稜 鐵孕粉與三稜莪朮同入酢煮一伏時,各三兩蛇含石火煆酢淬,七錢五分

右為末,酢煮米糊丸如菉豆大,每服四十丸,用當歸浸酒下,食遠服。

𪔀甲丸

编辑

治肥氣。體瘦無力。少思飲食。

𪔀甲一枚,重四兩者,淨洗,以酢和黃泥固濟,背上可 厚三分,令乾 大黃炒二兩 荊三稜炮,剉

枳殼麩炒微黃,各三兩 木香不見火 桃仁湯浸 去皮尖雙仁者,麩炒微黃,細研如膏,各一兩五錢

右除𪔀甲外,搗為細末,後泥一風爐子上,開口可安𪔀甲,取前藥末並桃仁膏內𪔀甲中,用好米酢二升,時時旋取,入𪔀甲內,以慢火熬令稠,取出藥,卻將𪔀甲淨洗去泥,焙乾,搗為細末,與前藥同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息賁丸東垣下同

编辑

治「肺之積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肺癰,其脈浮而毛。」

厚朴薑製,八錢 黃連炒,一兩三錢 乾薑炮 川椒炒,去汗 白茯苓另末 紫菀各一錢半 人參二錢 桂枝 桔梗 荊三稜炮 天門冬 陳皮 川烏炮裂,去皮臍 白豆蔻各一錢

《青皮》五分, 巴豆霜四分。

右除茯苓、巴豆霜旋即入外,餘藥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丸,一日加一丸,兩日加二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薑湯送下,食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五錢,連前一兩三錢,黃連減七錢,用六錢。

加減息賁丸

编辑

仲夏合此。其積為病。寒熱喘欬,氣上奔脈濇,失精亡血。氣滯則短,氣血凝泣則寒熱相請幫助識別此字。氣分寒,血分熱,治法「宜益元氣,洩陰火,破氣削其堅也。」

川烏 乾薑 白豆蔻 桔梗各一錢 紫菀 厚朴 川椒炒去汗 天門冬去心 荊三稜 白茯苓各一錢五分 人參 桂枝各二錢

陳皮八錢, 黃連一兩三錢, 《巴豆霜》四分。

紅花少許, 青皮七分。

右為末,湯泡蒸餅為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加至「大便微溏」 為度,再從二丸加服,煎生薑湯送下,食前。忌酒濕麪腥辢生冷之物。

息賁湯三因下同

编辑

「半夏湯泡 桂心 人參 葶藶 吳茱萸湯泡」 桑白皮炙 炙甘草各一錢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鍾,食前服。

半夏湯

编辑

治肺積息賁欬嗽

細莘去葉苗 半夏製 桔梗炒 桑根白皮炙 前胡各一兩五錢 貝母去心 訶黎勒煨去核 柴胡 炙甘草各一兩 人參 白朮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各一服。

枳實散

编辑

治「息賁氣,腹脅脹硬,欬嗽見血,痰粘不利。」

枳實麩炒 木香 檳榔 赤茯苓 五味子 甜葶藶隔紙炒紫 訶黎勒 甘草微炙,各半兩 杏仁一兩,湯洗去皮尖雙仁,麩炒黃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鍾,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伏梁丸三因下同

编辑

治「心之積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煩心,其脈沉而芤。」

茯苓 人參 厚朴薑汁製 枳殼炒 三稜煨 半夏湯泡七次 白朮各等分。

右為末,麪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米飲湯下。

乾漆丸

编辑

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牢不散。胸中連背多疼。

乾漆炒煙盡 芫花酢炒 𪔀甲去裙襴,酢炙 硇 砂研,各一兩 木香 桃仁去皮炒 川烏頭去皮 臍,鹽炒,各半兩 雄黃細研 麝香研,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入別研藥令均,酢煮麪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半夏散

编辑

治伏梁積。心下硬急。滿悶不能食。胸背疼痛。

半夏製 𪔀甲酢炙,各一兩半 桂心 大黃炒 訶黎勒皮 前胡 當歸焙 青橘皮 檳榔 木香 荊三稜炮,各一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鍾,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稍熱服。

===痞氣丸東垣下同===

治脾之積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其脈大而長。

厚朴薑製,半兩 黃連八錢 吳茱萸洗,三錢 黃芩 白朮各二錢 茵陳酒炙炒 縮砂仁 乾薑炮,各一錢五分 白茯苓另為末 人參 澤瀉各一錢 川烏炮,去皮臍 川椒各五分 巴豆霜另研 桂各四分

右除茯苓、巴豆霜另研為末旋入外,餘藥同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 ,再從二丸加服,淡甘草湯下,食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

加減痞氣丸

编辑

孟秋合此

厚朴 黃芩酒製 黃連酒製 益智仁 歸尾 橘皮去白 附子各三分 半夏五分 吳茱萸 青皮 澤瀉 茯苓 神麴炒 廣朮 昆布 熟地 人參 炙甘草 巴豆霜 葛根各二分 紅花半分

右為細末,蒸餅為丸,如桐子大,依前服法。

又方

编辑

赤石脂煅酢淬 川椒炒去汗 乾薑炮,各二兩 桂心 附子炮,各半兩 烏頭炮去皮臍,二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遠米湯下。

蒜紅丸三因下同

编辑

治脾積腹脹如鼓,青筋浮起,坐臥不得者。

丁香 木香 沉香 縮砂仁 青皮 檳榔 橘紅 蓬莪朮 草果,去皮 牽牛各一兩

粉霜、 肉豆蔻麪裹煨,各一錢 白茯苓、 人參各 半兩, 蒜二百瓣,半用生,半火煨熟

右為細末,以生熟蒜研膏,生絹絞取汁,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加至十五丸,食後淡鹽湯送下。忌鹹酸魚鮓茶醬醃藏雞鴨生冷馬牛雜肉之類,只可食淡白粥百日。

𪔀甲丸

编辑

治痞氣當胃脘結聚如杯。積久不散。腹脅疼痛。體瘦成勞。不能飲食。

附子炮,去皮臍 荊三稜炮 乾漆,搗碎炒煙盡 木香各一兩 川大黃二兩,剉碎,酢拌炒令乾 吳茱萸半兩,湯泡微炒 𪔀甲三兩,去裙襴,以米酢 一小盞,化硇砂一兩,用塗𪔀甲炙,以酢盡為度

右為細末,酢煮麪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勻氣湯

编辑

治「脾積痞氣。胃脘不安。肌瘦減食。」

神麴炒 麥糵炒 桂心 白朮 厚朴薑汁炙 㮋李仁半生半炒 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 良薑炮,半兩 甘草炙,二兩 大腹子二枚,連皮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遠稍熱服,日三。

沉香飲子

编辑

治痞氣升降陰陽

沉香 木香 羌活 桑皮微炒 人參 獨活 白茯苓 紫蘇葉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二滓又作一服。

奔豚丸東垣

编辑

治「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及治男子內結七疝,女子瘕聚帶下,其脈沉而滑。」

厚朴薑製,七錢、 黃連炒,五錢、 楝子酒煮,三錢、 白茯苓另末, 澤瀉、 菖蒲各二錢, 附子去皮、 全蠍、 獨活各一錢, 延胡索一錢半, 川烏、炮 丁香各五分、 巴豆霜四分、 肉桂二分。

右除巴豆霜、茯苓另為末旋入外,餘藥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二丸加服,淡鹽湯下,食遠服。周而復始,積減大半,勿服。秋冬加厚朴半兩,連前一兩二錢。如積勢堅大,先服前藥不減,於一料中加存性牡蠣三錢。疝、帶下勿加。

如積滿腹或半腹,先治其所起是何積,當先服本臟積藥,諸積疾自瘉,是治其本也。餘積皆然。如覺熱,加黃連;氣短,減厚朴;悶亂,減桂。

奔豚湯三因下同

编辑

甘李根皮焙 乾葛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黃芩 甘草炙,各一錢半 半夏湯泡七次,二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薑五片,煎至一鍾,食前服。

沉香石斛湯

编辑

治腎臟積冷。奔豚氣攻。少腹疼痛。上衝胸脅。

沉香 石斛 神麴炒,各一兩 赤茯苓 人參 巴戟 桂心 五味炒 白朮 芎藭各七錢半木香 肉豆蔻各五錢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熱服。

木香檳榔散

编辑

治積氣不散,結伏奔豚,發即上衝心胸,令人喘逆,骨痿少力。

木香 檳榔煨 磁石火煆酢淬 訶黎勒去核 牡蠣煆 桂心 蘹香子炒 芎藭 沉香

白芷炒,各半兩 陳橘皮七錢五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炒生薑鹽湯下。

萬病紫菀丸元戎

编辑

治臍腹久患痃癖如椀

紫菀 菖蒲九節者 吳茱萸湯洗七次,焙乾 柴胡 厚朴薑製,各一兩 桂枝 桔梗 茯苓 皂角去皮弦炙 乾薑炮 黃連各八錢 人參 蜀椒微炒出汗 防風 巴豆去皮膜研出油 羌活 獨活各五錢 川烏炮去皮臍,八錢

右為細末,入巴豆研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漸加至五丸、七丸,生薑湯送下,食後臨臥服。有孕者不宜服。

溫白丸和劑

编辑

治「心腹積聚,久癥癖塊,大如杯椀,黃疸宿食,朝起嘔吐,支滿,上氣時時腹脹,心下堅結,上來搶心,旁攻兩脅,十種水氣,八種痞塞,翻胃吐逆,飲食噎塞,五種淋疾,九種心痛,積年食不消化,或瘧疾連年不瘥。」

即前「《萬病》紫菀丸方。」減羌活、獨活、防風。

「肺息賁」 ,加人參、紫菀;「心伏梁」 ,加菖蒲、黃連、桃仁;「脾痞氣」 ,加吳茱萸、乾薑;肝肥氣,加柴胡、川芎;「腎奔豚」 ,加丁香、茯苓、遠志。

萬病感應丸

编辑

即前「溫白丸」內,加羌活、三稜、甘遂、杏仁、防風各一兩 五錢,威靈仙一兩,減蜀椒。

千金硝石丸

编辑

止可磨塊,不令困人,須量虛實。

硝石六兩, 大黃八兩, 人參, 甘草各三兩。

右為細末,以三年苦酒三升置器中,以竹片作刻記,每入一升作一刻,先入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餘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便可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如不用大丸,作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服後下如雞肝米泔、赤黑色等物。下後忌風冷,宜軟粥將息。

酢煮三稜丸寶鑑下同

编辑

治一切積聚,不拘年深日久,治之神效。

荊三稜四兩,酢煮,竹刀切曬 川芎二兩,酢煮切 大黃半兩,酢浸,濕紙裹煨過,切

右為末,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無時。病甚者,一月效,小者半月效。

聖散子

编辑

治「遠年積塊。及婦人乾血氣。」

硇砂 大黃各八錢, 麥糵炒取淨麪,六兩 乾漆炒煙盡,三兩 萹蓄 茴香炒 檳榔各一兩

婦人乾血氣加穿山甲二兩炮右為細末,每服五錢,臨臥溫酒調下,仰臥。此藥只在心頭,至天明大便如爛魚腸,小便赤為驗。藥並無毒,有神效。小兒用一錢,十五以上三錢,空心服之更效。此按古本校定,今《綱目》刻本,硇砂乃六兩,大黃乃八兩,豈不悮人?

雞爪三稜丸

编辑

治五臟痃癖氣塊

雞爪三稜 召三稜、 荊三稜 木香 青皮 陳皮去白,各半兩 硇砂三錢 檳榔一兩 肉豆蔻一兩

右為細末,生薑汁打麪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空心臨臥各一服。忌一切生冷硬粘物。

硇砂煎丸

编辑

消磨積塊痃癖。一切凝滯。

黑附子二枚,各重五錢以上,正坐妥者,炮裂去皮臍, 剜作瓮子 硇砂 木香各三錢 川蓽茇 破故紙隔紙微炒,各一兩

右將硇砂末,用一盞水續續化開,納在瓮內,火上熬乾為末,安在附子瓮內,卻用剜出附子末填蓋,口用和成白麪裹,約半指厚,慢灰火內燒勻黃色,去麪,同木香等為細末,卻用元裹附子熟黃麪為末,酢調煮糊為丸如桐子。每服十五丸至三十丸,生薑湯下。

削堅丸

编辑

治「五積六聚,氣結成塊,食積癖瘕,心腹脹滿,瘦瘁少食。」

𪔀甲酢浸兩宿,去裙襴,再蘸酢炙黃,取末秤。 乾漆搗碎炒令煙出,取末秤。荊三稜剉如半棗大好酢浸兩宿,焙,取末秤,各二兩半 肉桂去粗皮 細松煙墨燒去膠 沉香 乾薑炮 沒藥另研 蘿蔔子 乾蠍去毒炒 胡椒 檳榔 木香 硇砂通明者,為末,另研飛,各五錢 乳香另研 粉霜另研 輕粉各二錢五分

右為細末,研勻,好酢煮薄麪糊為丸,如小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淡酢煎生薑湯送下,「日進二服,夜間一服。如未利,漸加丸數服,微利即減。」

一腎散

编辑

消積塊進飲食

橘紅一斤, 甘草四兩, 鹽五錢。

右用水十椀,從早煮至夜,以爛為度,水乾則添水,曬乾為末,淡薑湯調下。有塊者加薑黃半兩,同前藥煮;氣滯加香附二兩,同前藥煮;氣虛者加沉香半兩另入。噤口痢加蓮肉二兩,去心另入。

阿魏丸

编辑

去諸積

山樝 南星皂角水浸 半夏同南星浸 麥芽 神麴炒 黃連 蘿蔔子各一兩 連𧄍 貝母 阿魏酢浸 䒷蔞各半兩 風化硝 石鹻 胡黃連 白芥子各二錢五分

右為末,薑汁浸炊餅丸。

阿魏丸

编辑

去肉積

阿魏、 《山樝肉》各一兩, 連𧄍五錢, 黃連六錢。

右三味為末,以阿魏酢煮為糊,九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用白湯送下。脾胃虛者,用白朮三錢,陳皮、茯苓各一錢,煎湯送下。

散聚湯三因

编辑

治九氣積聚,狀如癥瘕,隨氣上下發作心腹絞痛,攻刺腰脅,小腹䐜脹,大小便不利。

半夏《湯浸七次》 當歸、 檳榔各七錢五分。

杏仁去皮尖,麩炒 陳皮去白 炙甘草 桂心 茯苓各二兩 枳殼麩炒 附子炮,去皮臍

川芎 厚朴薑製 吳茱萸湯浸,各一兩

右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煎七分,食前溫服。「大便不利,加大黃。」

新製陰陽攻積丸醫宗必讀

编辑

治「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蟲血痰食,不問陰陽,皆效。」

吳萸泡 乾薑炒 官桂去皮 川烏炮,各一兩 黃連炒 半夏洗 橘紅 茯苓 檳榔 沉香 厚朴炒 枳實炒 菖蒲忌鐵, 延胡索炒

人參 琥珀另研, 桔梗各八錢 巴霜另研,五錢

右為細末,皂角六兩,煎汁泛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八分,漸加一錢五分,生薑湯送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