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四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四十七卷目錄
洛水部彙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四十七卷
洛水部彙考
编辑《禹貢》之洛水
编辑
「洛水」源出今陝西慶陽府洛源縣,東南流,逕延安府 鄜州及洛川、甘泉諸縣境,合眾水流至中部縣南門 外,又合沮水經西安府宜君、白水、澄城諸縣界,至蒲 城縣合南河水,復大折而西南流八十里,過同州、朝 邑,又逕洛南縣界,東流入河南境,逕河南府盧氏縣 熊耳山,又東逕盧氏、永寧、宜陽、洛陽、偃師諸縣境,合 澗、瀍、伊諸水,東流至鞏縣北入于河。
考
按:《書經夏書禹貢》:「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于河。」 〈傳〉洛出上洛山。〈疏〉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 至鞏縣入河。〈蔡傳〉《地志》云:「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水經》 謂之「讙舉山」,今商州洛南縣冢嶺山也。至鞏縣入河, 今河南府鞏縣也。
《導洛》自熊耳,東北,會于澗、瀍;又東,會于伊;又東北,入 于河。〈蔡傳〉熊耳,盧氏之熊耳也。洛水出冢嶺山,禹只自 熊耳導之耳。
按:《詩經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註〉洛,水名,在東都 會諸侯之處也。「泱泱」,深廣也。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川滎洛。」〈訂義〉《漢志》: 「弘農郡上洛縣,洛水出冢嶺山,東北至鞏入河。」又盧 氏縣熊耳山在東,禹導洛始此,而洛水實出于上洛 之冢嶺山。今攷之,唐商州洛南縣冢嶺山,在縣南七 十里,洛水所出也。又東流至本州之上洛縣,又東流 至虢州盧氏縣界,熊耳山在縣南五十里。又東流至 河南府之鞏縣,會伊瀍澗之水以入于河。
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訂義〉易氏曰:洛水別是雍州一 浸,非《禹貢》「導洛自熊耳之洛。」鄭康成曰:「洛出懷德。」釋 者引《詩》之「瞻彼洛矣」為證。按《漢志》,左馮翊懷德縣,即 彊梁源之洛水,懷德即京兆府之富平縣。今縣屬耀 州,即漢左馮翊之地。北條荊山在縣西,正《漢志》洛水 之源也。孔安國注《禹貢》東會漆、沮之下曰:「漆、沮,二水 名,亦曰:洛水出馮翊北。」孔穎達引《水志》云:「出馮翊懷 德縣,東南入渭。」正與《漢志》合。又一洛水,出慶州洛源 縣,在唐京兆之西北五百餘里,考之《地志》非一源。按 《唐志》,慶州洛源縣,本漢歸德縣地,屬北地郡,有白於 山,在縣北三十里,洛水所出,因以名縣。東流至鄜州 洛交縣,又東南流至京兆府雲陽縣之東境,又經同 州澄城縣之西境。此去富平之懷德亦甚近,不應言 兩洛水,以其異源而下流同入于渭,故皆以「洛水」名 之。如冀之清漳、濁漳,青之大沂、小沂,徐亦有兩泗水, 以其同入,不害其為名稱之同。黃氏曰:「洛水出慶 州洛源縣白於山,今名安郎山,至同州白水縣入渭。 雍周為王都,廢梁州入焉。」
按《爾雅釋水》:「洛為波。」
按《春秋說題辭》:「洛之為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按《山海經西山經》:竹山,丹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洛水。 陰山,陰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勞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罷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白於之山,《洛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渭。
《剛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蠻蠻,其 狀鼠身而鱉首,其音如吠犬。
《中山經》「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
鹿蹄之山,《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扶豬之山,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柄山》,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熊耳之山,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讙舉之山,洛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元扈》之水,其中 多馬腸之物。」〈註〉「洛水」,今出上洛縣冢嶺山。
尸山,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
良餘之山,乳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于洛。
「《蠱尾》之山」,龍餘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
廆山,交觴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
瞻諸之山。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 婁涿之山,瞻水出于其陽,而東流注于洛。
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
密山,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
長石之山,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
傅山,厭染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穀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註〉今穀水出 穀陽谷,東北至穀城縣入洛河。
陽華之山,楊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門水出焉,門 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
「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陰,而北流注于洛。
少室之山,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
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東注于江,其中多雄黃,其獸多 虎豹。
《海內東經》:「洛水出洛西山,東北注河,入成皋之西。」〈註〉 按:《水經》,洛水今出上洛冢嶺山。
按:《前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褱德。」〈註〉《禹貢》「北條,荊山在 南,下有疆梁原。洛水東南入渭。」
弘農郡盧氏。〈註〉熊耳山在東,伊水出,東北入雒 黽池。〈註〉穀水出穀陽谷,東北至穀城入雒。
《新安》。〈註〉《禹貢》「澗水在東南,入雒。」
《上雒》:〈註〉《禹貢》:「雒水出冢嶺山,東北至鞏入河。」
河南郡穀成。〈註〉《禹貢》「瀍水出。」「亭北東南入雒。」 《廣漢郡》雒。〈註〉章山,雒水所出。
綿竹。〈註〉紫巖山,綿水所出,東至新都,北入洛。
北地郡直路。〈註〉沮水出東,西入洛。
歸德。〈註〉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
按:《淮南子地形訓》:「雒水輕利而宜禾。」
按:《後漢書郡國志》,「河南尹,河南,周公時所城雒邑也, 春秋時謂之王城。」〈註〉《博物志》曰:「王城方七百二十丈, 郛方一十里,南望雒水,北至陝山。」
東城門名「鼎門。」〈註〉《帝王世紀》曰:「東南門,九鼎所從入。」 又曰:「武王定鼎雒陽西南雒水,九鼎中觀是也。 鞏。」〈註〉鞏伯國,《帝王世紀》曰:「夏太康五弟須于洛汭」,在 縣東北三十里。
弘農郡新安澗水出。〈註〉《博物記》曰: 「西漢水出新安,入 雒。」
盧氏有熊耳山。〈註〉《山海經》曰:「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 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雒。」
伊水,清水出。〈註〉《晉地道記》:「伊東北入雒。」
京兆尹,上雒侯國。有冢嶺山,雒水出,故屬弘農。〈註〉按 《史記》云:「雒水出熊耳。」《山海經》曰:「雒出王城,南至相谷 西,東北流,去虎牢城西四十里,注河口謂之雒汭。」 按《水經》,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注〉《地理志》曰:「洛 出冢嶺山。」《山海經》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舉之山,洛 水出焉。」東與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東南流注于洛。 洛水又東,戶水注之。〈注〉水,北出發戶山,南流入洛。〈戶一 作尸按山海經云尸水出尸山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是知戶字譌也〉 洛水又東得乳水。〈注〉水北出良餘山南,南注于洛。 洛水又東,會于龍餘之水。〈注〉水出蟲尾之山,東流入 洛水。〈山海經作蠱尾蟲字似譌〉又東至陽虛山合。〈宋本有千字〉元扈之 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元扈之山,凡九山。元 扈亦山名也,而通與讙舉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經》 曰:「此二山者,洛間也。」是知元扈之水,出于元扈之山, 蓋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逕于陽虛之下。《山海經》曰: 「又陽虛之山臨于元扈之水,是為洛汭也。」《河圖玉板》 曰:「倉頡為帝南巡。」〈宋本作隨帝山海經注引河圖但作為帝蓋為黃帝代巡也〉「登 陽虛之山,臨于元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 以授之」,即于此水也。〈宋衣也下有洛水二字〉又東歷清池山傍, 東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東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東,門水出焉。〈注〉《爾雅》所謂「洛別為波」也。洛水 又東,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東北逕拒陽城西,而 東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與獲水合,水南出獲興山, 俗謂之備水也。東北逕獲興川,世名之為郤川,東北 流注于洛。
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注〉《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博 物志》曰:「洛出熊耳」,蓋開其源者是也。
東北過盧氏縣南,洛水逕陽渠關北。〈注〉陽。〈一作鳴下同〉渠 水出南陽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兩分,川流半 解,一水西北流,屈而東北入于洛。《山海經》曰:「熊耳之 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 蓋熊耳之殊稱,若太行之歸山也。故《地說》曰:「熊耳之 山,地門也。」〈按圖括地象云熊耳為地門其精上為壁附耳星也〉洛水出其間,是 亦總名矣。其一水東北逕陽渠城西,故關城也。其水 東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注〉《竹書紀年》:「晉出公十 九年,晉韓龍氏城。」〈今竹書云晉韓龐取盧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 盧氏川水注之。水北出盧氏山,東南流逕盧氏城東, 而流注于洛水。又東,龍翼合三川,並出縣之南山,東 北注洛。《開山圖》曰:盧氏山宜五穀,可避水災,亦通謂 之石城山。山在宜陽山西南,千名之山,咸處其內,陵 阜原險,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 洛水。洛水又東逕高門城南,即《宋書》所謂「後軍外兵。」 龐季明入盧氏,進達高門木城者也。
洛水東與高門水合。〈注〉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 津水上承洛水,東北流,逕石勒城北,又東,逕高門城 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洛水又東,松楊溪水注之。〈注〉水出松楊山,北流注于 洛。洛水又東逕黃亭南,又東合黃城溪水。水出鵜鶘 山,有二峰,峻極于天。高崖雲舉,亢石無階。猨徒喪其 捷巧,鼯族窮。〈宋本作謝〉其「輕工」,及其長霄《冒顛》。〈一作嶺〉層霞 冠峰。《方乃》〈宋本作可〉就辨優劣耳。故有大小《鵜鶘》之名矣。 谿水東南流歷亭下。謂之「黃亭。」谿水而〈宋本作又〉東南入 于洛水。洛水又東,得荀公澗口,水出南山,荀澗即龐 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歷谷東北流,注于洛水。 洛水又東逕檀山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 謂之「檀山塢。」義熙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屆,次于 洛陽。命參將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愬流,窮 覽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 其源也。
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注〉水自宜陽山南,三川並發, 合為一谿,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得鵜鶘水口,水 發北鵜鶘澗,東南流入于洛。洛水又逕僕谷亭北,左 合北水,水出北山,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侯谷水 出南山,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逕龍驤城北,龍驤將 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徑所由故城得其名。 洛水又東,左合宜陽北山水,水自北谿南流注洛。洛 水又東,廣由澗水注之,水出南山,由谿北流,逕龍驤 城東,而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右得直谷水,水出南 山,北逕屯城西,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注〉城西塢水出北四里山上, 原高二十五丈,故澠池縣治。南對金門塢,水南五里, 舊宜陽縣治也。洛水右會金門谿水,水南出金門山, 北逕金門塢,西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合款水,有二 源,並發而川。〈宋本作兩川〉逕引謂之大款水也。合而東南 入于洛。洛水又東,黍艮谷水入焉,南出金門山。《開山 圖》曰:「山出多重固。在韓建武二年,強弩偏將軍陳俊 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即此也。而東北流注于洛。洛 水又東,左合北谿,南流入于洛也。
又東過《陽市邑》南,又東北過于父邑之南。〈注〉太陰谷 水,南出太陰谿,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合白馬谿。水 出宜陽山,澗有大石,厥狀似馬,故「谿澗」以物色受名 也。谿水東又〈疑作又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有昌澗水 注之。水出西北宜陽山,而東南流逕宜陽故郡南,舊 陽,市邑也。故洛陽都典農治此,後改為郡。其水又東 〈舊本作南〉注于洛。洛水又東逕一合塢南,城在川北原上, 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峭絕,惟築西面,即為合 固,「一合」之名,起于是矣。劉曜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 魏該奔于此,故于父邑也。洛水又東,合杜楊澗水,水 出西北杜楊谿,東南逕一合塢東,與槃谷水合,亂流 東南入洛。
洛水又東渠谷。〈渠谷上下疑有闕 注〉水出宜陽縣南女几山, 東北流逕雲中,塢在上,迢遰層峻,流煙半垂,纓帶山 阜,故塢受其名。水又東北入洛水。臧榮緒《晉書》稱「孫 登嘗經宜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 其情神非常,咸共傳說。太祖聞之,使阮籍往觀,與語 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復作向聲,又為嘯,求與俱 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峰』」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 音,聲振山谷。籍怪而問: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 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名。按孫綽 之敘《高士傳》,言在蘇門山,又別作登傳。孫盛《魏春秋》 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 生論》,言吾不知其人,即〈一作既〉作神遊自得,不與物交,阮 氏尚不能動其英操,復不識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又東北過宜陽縣南。〈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 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 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 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黽池矣。 又東南逕宜陽縣故城西,謂之西度水。又東南流入 于洛。
洛水又東,逕宜陽縣故城南。〈注〉秦武王以甘茂為左 丞相,曰:「寡人欲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朽矣。」茂請約魏 以攻韓,斬首六萬,遂拔宜陽城,故韓地也。後乃縣之。 漢哀帝封息夫躬為侯國,城之西門。赤眉樊崇與盆 子及大將等,奉璽綬劍璧處,世祖不即見。明日,陳兵 于洛水,見盆子等,謂盆子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 「不悔。」上歎曰:「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洛水又東,與 厭梁之水合,水出縣北,《傳》〈一作傳〉山大陂,山無草木。其 水自陂北流,屈而東南注,世謂之「五延水。」又東南流, 逕宜陽縣故城東,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南,黃中 澗水出北阜,二源奇發,總成一川,東流注于洛。洛水 又東,祿泉注之,其水近出北谿。洛水又東,共水入焉。 水北出長石之山,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 共水出焉。南流得尹谿口,水出西北尹谷,東南注之。 其水右與西南左澗水會,水東出近川,西流注于共 水。共水又南,與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谿,東南注蓁 水。蓁水發源蓁谷,西南流與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
共水。共水世謂「石頭泉」,而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黑澗水南出陸渾西山,歷于黑澗,西北入洛。洛水又東,臨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谿,東南與湖長澗水會。 水出北山,南入臨亭水。又東南,歷九曲西,而南入洛 水也。
又東北出散關南。〈注〉洛水東逕九曲南,其地十里,有 坂九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 洛水又東,與豪水會,水出新安縣密山,南流歷九曲 東,而南流入于洛。洛水之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 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洛水又東,枝瀆左出焉。〈注〉東出關,絕惠水,又逕清女 冢南,冢在北山上,《耆舊傳》云:「斯女清貞秀,古跡表來 今矣。」故瀆又東逕周山上,有周靈王冢。《皇覽》曰:「周靈 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蓋以王生而神,故諡曰 靈,其冢人祠之不絕。」又東北,逕柏亭南,《皇覽》曰:「周山 在柏亭西」,蓋謂斯亭也。又東北,逕三王陵東北出焉。 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 征賦》云:「定當為敬。」〈潘岳西征賦云咨景悼以迄丏政凌遲而彌季崔時所傳或作定悼 故云定當作景傳寫者又誤以景作敬耳〉子朝作難西周,政弱人荒。悼、敬 二王與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紀》 曰:「景王葬于瞿泉。」〈一作翟泉〉「今洛陽太倉中大冢是也。而 復傳言在此,所未詳矣。」又悼、敬二王,稽諸史傳,復無 葬處。今陵東有石碑,錄赧王以上世王名號。考之碑 記,周墓明矣。故瀆東北歷制鄉,逕河南縣王城,西歷 郟鄏陌,杜預《釋地》曰:「縣西有郟鄏陌。」謂此也。故瀆又 北入穀,蓋經始周啟瀆,久廢不修矣。洛水自枝瀆又 東出關,惠水右注之,世謂之八關水。戴延之《西征記》 謂之八關澤,即《經》所謂散關鄣自南山橫洛水,北屬 于河,皆關塞也。即楊僕家僮所築矣。惠水出白石山 之陽,東南流與瞻水合。水東出婁涿之山,而南流入 惠水。惠水又東南,謝水〈山海經作水〉北出瞻諸之山,東南 流,又有交觸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 南流,逕關北城二十里者也。其城西岨塞垣,東抗惠 水。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五營士 屯都亭,置函谷關、廣城、伊關、大谷、轘轅、旋門、平津、孟 津等八關都尉官治此。函谷為之首,在八關之限,故 世人㹅其統目,有「八關」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于洛 水。《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陽,而南流注于洛。」 謂是水也。洛水又與虢水會,水出林褚之山,〈山海經曰扶豬 之山虢水出焉〉北流注于洛水。其南則鹿蹄之山也,世謂之 「非山」也。其山陰則峻絕百仞,陽則原阜隆平。《甘水》發 于東麓,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東北過河南縣南。〈注〉《周書》稱,「周公將致政,乃作大 邑成周于中土,南繫于洛水,北因于郟山,以為天下 之大湊。」《孝經援神契》曰:「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 邑。」《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年,洛絕于周。魏襄王九年, 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國志》曰:「所謂甘 城也。」《地記》曰:「洛水東北過五零陪。」〈舊本作倍〉尾北與澗瀍 合。是二水東入千金渠,故瀆存焉。
又東過洛陽縣南,伊水從西來注之。〈注〉洛陽,周公所 營洛邑也。故《洛誥》曰:「我卜瀍水東,亦惟洛食。」其城方 七百二十丈,南繫于洛水,北因于郟山,以為天下之 湊,方六百里,因西為千里。《春秋昭公二十三年》,晉合 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遷《自序》云:「太 史公留滯周南。摯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陽。漢高 祖始欲都之,感婁敬之言,不日而駕行』」矣。屬光武中 興,宸〈一本作定〉居洛邑,逮于魏晉,咸兩宅焉。故《魏略》曰:「漢 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隹。魏為土德,土,水之牡也。 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隹加水。」《長沙耆舊傳》云: 「祝良,字石卿,為洛陽令。歲時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 乃曝身階庭,告誠引罪。自晨至午,紫雲水起,甘雨登 降。人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 苦。精符感』」應,滂沱下雨,則縣司及河南尹治。司隸,周 官也。漢武帝使領徒隸,董督京畿,因名司州焉。《地記》 曰:「洛水東入于中提山間,東流會于伊」是也。昔黃帝 之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 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今《河圖·視 萌篇》是也。昔王子晉好吹鳳笙,招延與道士浮丘同 遊伊洛之浦,舍始又受玉雞之儒瑞于此水。〈舍始當作含始 儒字衍帝王世紀曰漢高帝母曰合始遊于洛池有玉雞銜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而生 帝也〉「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洛水又東合水南出半石 之山。北逕今水塢。〈疑作合水〉而東北流注于公路澗,但世 俗音譌,號之曰「光祿澗」,非也。上有袁術固,四周絕澗, 迢遞百仞,廣四五里,有一水淵而不流,故谿澗即其 名也。合水北與劉水合,水出半石東山,西北流于劉 聚,三面臨澗,在緱氏西南,周畿內劉子國,故謂之劉 澗。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東過偃師縣南。〈注〉洛水東逕計素渚中,朝時百國 貢計所頓,故渚得其名。又東,偃師故縣南,與緱氏分 水。又東,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導源少室山,西流逕穴 山南,而北與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 休水。休水又左會南谿水,發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潛流地下,其故瀆北屈出峽,謂之 「大穴口」,北歷覆釜堆東,蓋以物象受名矣。又東屈零 星塢,水流〈流字似衍〉《潛通重源》又發側緱氏原,《開山圖》,謂 之緱氏山也,亦云仙者昇焉。言王子晉控鶴斯阜,靈 王望而不得近,舉手謝而去。其家得遺屣,俗亦謂之 為撫父堆。堆上有子晉祠,或言在九山,非此,世代已 遠矣,莫能辨之。劉向〈疑脫列字〉《仙傳》云:「世有簫管之聲焉。」 休水又逕延壽城南,緱氏縣治,故滑費,春秋滑國所 都也。王莽更名中亭,即緱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謂之 仙人觀。休水又西轉北屈,逕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 空密陵光侯鄭廟碑》文缺不可復識。又有《晉城門校 尉昌原恭侯鄭仲林碑》,晉皇始六年立。休水又北流, 注于洛水。洛水又東逕百谷塢北。戴延之《西征記》曰: 「塢在川南,因而」〈宋本作高〉「為塢」,高一十餘丈,劉武王西入 長安,舟師所堡也。
洛水又北,陽渠水注之。〈注〉《竹書紀年》:「晉襄公六年,洛 絕于泂」,即此處也。洛水又北,逕偃師城東,東北歷鄩 中水南,謂之南鄩。中水之南鄩,亦曰上鄩也。逕訾城 西,司馬彪所謂訾聚也,而鄩水注之。水出北山鄩谿, 其水南流,世謂之溫水泉,水側有重〈一作童〉「人穴,穴中 有僵尸。」戴延之從劉武王《西征記》曰:「有此尸,尸今猶 在。」夫物無不化之理,魂無不遷之道,而此尸無神識, 事同木偶之狀,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遷矣。鄩水 又東南于訾城西北,東入洛水。故京相璠曰:今鞏洛 渡北有鄩谷,水東入洛,謂之下鄩,故有上鄩、下鄩之 名,亦謂之北鄩,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稱矣。又有鄩城, 蓋周大夫鄩盻之舊邑。
洛水又東,逕訾城北,又東,羅水注之。〈注〉出方山羅川, 西北流,蒲池水注之。〈疑脫水字〉出南蒲陂,西北流合羅水, 謂之「長川羅」,亦曰羅中也。蓋盻子鄩羅之宿居,故川 得其名耳。〈盻當作肸左傳昭二十三年王子朝入于王朝鄩羅納諸莊宮杜預云鄩羅周大夫 鄩肸之子也〉羅水。又西北,白馬谿水注之。水出崧山北麓, 逕白馬塢東,而北入羅水。西北流,白相澗水注之。水 出嵩麓桐谿,北流逕九山東,又北九山東,谿水入焉。 水出百稱山東谷,其山孤峰秀出,嶕嶢分立。仲長統 曰:「昔密有十城者,身遊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謂 是山也。」山際有九山廟,廟前有碑云:「九顯靈府君者, 太華之」元子,陽九列名,號曰「九山府君」也。南據崧嶽, 北帶洛澨。晉元康二年九月,太歲庚午,帝遣殿中〈一作 太歲在戌皇帝遣云云按世譜晉元康二年太歲在壬子而用曆經推之是年九月乙亥朔無庚午日也〉 中郎將關內侯樊廣、緱氏令《王與》傳演〈宋本作緱氏令王與主簿 傳演〉奉宣詔命,興立廟殿焉。又有《百蟲將軍顯靈碑》。碑 云「將軍姓伊氏,諱益,字隤敳,帝高陽之第二子伯益 者也。」〈史記秦本紀云歂頊之裔孫大業生大費佐舜調馴鳥獸是為柏翳索隱云伯翳即尚書之伯 益列女傳云皋子五歲而贊禹曹大家注云皋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此碑謂益字隤敳帝高陽之第二 子與史記異左傳所記隤敳庭堅並高陽氏之子杜元凱左傳注又云皋陶字庭堅則父子同在八愷之 中不應並時而舉也〉晉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順人吳義等建立 堂廟。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頌,贊示後賢矣。」 其水東北流入白相澗,又北逕袁公塢東,蓋公路始 固有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于羅水。羅水又 西北,逕袁公塢北,又西北逕潘岳子父墓前有碑。岳 父茈瑯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敗。岳碑題云:「《給事 黃門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孫秀之難,闔門受禍, 故門生感覆醢以增慟,乃樹碑以記事」,太常潘尼之 辭也。羅水又于訾城東北入于洛水也。
又東北過鞏縣東,又北入于河。〈注〉洛水又東,明樂泉 注之。水出南原下,三泉並導,故世謂之五道泉,即古 明谿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師次于明谿」者也。洛 水又東,逕鞏縣故城南,東周所居也,本周之畿內鞏 伯國也,《春秋左傳》所謂「伊文父。」〈一作公〉涉于鞏,即于此 也。洛水又東,濁水注之,即古湟水也。水出南原。京相 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黃亭,即此亭也。《春秋》所謂次于 黃」者也。洛水又東北,洞水發,南谿石泉,世亦名之為 石泉也。京相璠曰:「鞏東地名坎欿,在洞水東,疑即此 水也。又逕盤谷塢東,世又名之曰鹽谷水。司馬彪《郡 國志》:鞏有坎欿聚。《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出,及坎欿。」 服虔亦以為「鞏東邑名也。」今考厥文,若狀焉,而不能 精辨耳。《晉太康地記》《晉書地道記》並言在鞏西,非也。 其水又北入洛。
洛水又東北流,入于河。〈注〉《山海經》曰:洛水成皋西入 河是也。謂之洛汭,即什谷也。故張儀說秦曰:「下兵三 川,塞什谷之口。」謂此川也。《史記音義》曰:鞏縣有鄩谷 水者也。〈史記張儀傳云塞斜谷之口徐廣音義曰斜一作尋成皋鞏縣有尋口〉黃帝東 巡河,過洛,修壇沈璧,受龍圖于河,龜書于洛,赤文篆 字。堯帝又循壇河洛,擇良議沈,榮光出河,休氣四塞, 白雲起,迴風逝,赤文綠色,廣袤九尺,負理平上,有列 星之分,什政之度,帝王錄記興亡之數以授之。又東, 沈書于日稷,赤光起,元龜負書,背甲赤文成字。遂禪 于舜。舜又習堯祀沈書于日稷,赤光起,元龜「負位。」〈疑作 負書〉至于稷下,榮光休至,黃龍卷甲,舒圖壇畔,赤文綠 錯以授舜,舜以禪禹。殷湯東觀于洛,習禮堯壇,降璧三沈,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于壇,黑烏以浴,隨魚 亦上,化為黑玉,赤勒之書,黑龜赤文之題也。湯以伐 桀,故《春秋說題辭》曰:「河以道坤出天苞,洛以流川吐 地符。王者沈禮焉。」《竹書紀年》曰:「洛伯用與河伯馮夷 鬥」,蓋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為羿所逐。其昆弟 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
按《西征記》:「洛總八關之水。」〈註〉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 轅,旋門。平津,孟津也。
按:《隋書地理志》,「上洛郡上洛。」〈註〉有洛水。
按:《唐書地理志》:「鄜州洛交郡三川。」〈註〉「中華池水」,黑水, 洛水所會。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考》:「洛水,《職方》,豫州川也。源出 商州洛南縣之冢嶺山,至河南府鞏縣入于河。」〈註〉《郡 縣志》:「在洛陽縣西南三里。西自苑內上陽之南,瀰漫 東流。」
按:《金史地理志》:「河南府洛陽。」〈註〉有「伊洛」瀍澗。
《偃師》。〈註〉有洛水。
宜陽。〈註〉有洛水。
《鞏》。〈註〉有洛水。
嵩州「長水。」〈註〉宋隸河南府。有《洛水》。
商州「洛南。」〈註〉有冢嶺山、洛水。
虢州:「盧氏。」〈註〉有熊耳山、洛水。
同州:馮翊。〈註〉有洛水。
白水。〈註〉有洛水。
澄城。〈註〉有洛水。
華州「蒲城。」〈註〉有洛水。
延安府「膚施。」〈註〉有洛水。
《甘泉》:〈註〉有洛水。
敷政。〈註〉有洛水。
鄜州:「洛交。」〈註〉有洛水。
按《圖書編?洛水考》,「導洛自熊耳,東北會于澗瀍,又東 會于伊,又東北入于河。」按洛水出冢嶺山,禹只自熊 耳導之,耳自新安縣會于澗、至偃師縣會于瀍,至洛 陽縣會于伊,至鞏縣入河。又,洛水出慶陽府環縣,即 古洛源縣也。經延安府甘泉縣即古雕陰縣也,經鄜 州宜君縣子午嶺,至中部縣入西安府界,經耀州及 同官縣,至富平縣,合沮水,歷蒲城、同州,至朝邑縣,東 南入渭。沿河三府之人,至今皆呼為洛河,漆沮之名 亦不知也。古今郡縣,慶陽有洛源縣,延安有洛川縣。 又三川,洛其一也。朝邑有洛苑鄉。《水經》言延安形勝, 云「洛水之交。」《漢志》亦云「雍州,其浸渭、洛。」注云:「洛水經 北條荊山而東南入渭。」此尤為明証。《漢志》又白洛、都 襄洛,皆延安近洛之地,略無一字及漆者。獨《漢·上郡 志》有曰「漆垣」,又不知何所指。顏師古曰:「洛水即漆沮 也。」此後世指洛為漆沮之由。豈洛亦名漆歟?作記者 不知鳳、鞏自有漆、沮二水,以二漆為一水,而莫究其 源,但云自同官縣界來,不知自同官來者洛也。《一統 志》遂言同官之漆出自鳳翔,不知漆水為涇、汭所間, 其能飛度涇、汭來同官耶?秦士往往疑此,故詳考而 著之焉。《伊水》經偃師入洛,《瀍水》經穀城入洛,《澗水》經 新安入洛。
按《陝西通志》:洛水源出合水縣之白於山,經慶陽府 境,又經延安府至中部縣入西安府界。
按《慶陽府志》:「洛水源出府城南樂蟠廢縣北,經上郡 雕陰秦望山,南過襄樂郡」
按《保安縣志》。水即縣河,發源靖、寧兩塔,下流入洛。 金鼎山,在城西一百二十里洛水中。
喫莫水在縣境。源出喫莫川,下流入洛。
按《保安縣志》:「西羊川源出環縣,過府二百里流至保 安縣境入洛河。」
白豹川,源出慶陽府城北三百里,南流至保安縣入 洛河。
橫水川,源出環縣,過府北二百里,至保安縣入洛河。 按《延安府志》:洛河在甘泉縣治西,源出慶陽府洛源 縣
按《甘泉縣志》,「太和山在縣城西南五里,洛水經其下。 阿伏斤水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大盤山東南姚嶮 谷,流入洛河。」
清泉水,在縣東四十里。流出板橋溝,入洛河。
按《安塞縣志》,「洛水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流經城下。」 石門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兩山壁立如門,洛水 經其下。
按《鄜州志》:「洛水在州城東百步許。」
三川水,在州城南七十里。以華池水、黑源水、洛水會 同,謂之「三川水。」
葡萄河在州北六十里。三川河自西北來,經此川東 流至交口,與洛水合。
龍首川,在州東十五里。沮水經此,入于洛。
按《雒川縣志》,「洛水在縣城西南五十里,自鄜州南流 入中部界。」
黃梁水,在縣城東七十里。源出爛柯山下,西南流入洛水。
按《中部縣志》,「沮水在縣城南,自子午嶺來二百里,東 南流入洛水。」
按《宜君縣志》,「洛水在縣城東北八十里,自鄜州界來, 入白水界。」
五交河,源出縣之西北,東流至中部十五里,因五水 交合得名。行二十里,抵十二盤,入于洛。
按《西安府志》:「洛河在洛南縣北五里,發源冢嶺山,東 流入河南盧氏縣界。」
按《白水縣志》,「洛水在縣東三十里。」
鐵牛水,在縣北三十里。背遶五泉,東入洛。
白水,在縣西三十里。源出同官,受諸水入洛。
按《澄城縣志》,「洛水在縣西二十里。」
按《富平縣志》:「富平堰,後周賀蘭祥拜大將軍,太祖以 涇渭灌溉之處,渠堰久廢,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引水 東注于洛。」
按《蒲城縣志》:「洛水出洛源廢縣,經延安鄜州洛川,合 諸水,至中部南門外合沮水,經宜君白水、澄城入蒲 境,經城東南合南河,水始大折而西南流八十里,過 同州朝邑,從渭入河。」明成化後,徑入河。
南河水在縣境,即同官烏泥山,合諸水東流入洛。 按《同州志》:洛河,漢武帝時嚴熊言「臨晉民願穿洛以 溉重泉以東田萬餘頃,可令畝十石。」于是發卒萬餘 人穿渠,自澂引洛水至商顏下,乃鑿井行水。井渠之 生實自此。
按《商州志》:「洛水,源出州城南六十里冢嶺山下。」 按《河南通志》:「洛水源出陝西洛南縣冢嶺山,東流經 盧氏、永寧、宜陽、洛陽、偃師,至鞏縣北十里入黃河。」禹 治水時,神龜負書出于此,名洛,亦名洛汭。《禹貢》「東過 洛汭。」即此。又名什谷。《史記》張儀說秦王下兵三水,塞 什谷之口是也。
按《河南府志》:「洛河在府城南三里。」
按《盧氏縣志》,熊耳山,在縣城西南七十里,《禹貢》「導洛 自熊耳」,即此。
東澗水在縣城北。源出鐵嶺,流入城中,析為眾渠,灌 溉蔬圃,東南流入洛水。
按《永寧縣志》,「分水嶺在縣城西四十五里,嶺上有泉, 左右分注于洛。」
宋寧川在縣城南三里。源出讙舉山,東流入洛。 溪水在縣城西南二十里,源出金門山,流入洛。 大宋川在縣城東北二十里,源出潢塘山,經宜陽縣 界入洛。
元滬水在縣城西五十里。源出陽虛山,下流入洛。 淆水在縣城北六十里。源出崤山,下流入洛。
穀水,在縣城北七十里。源出熊耳山下,過崤底,經韓 城下流入洛。
宣利渠在縣城南三里。又有新興渠、萬箱渠,皆分洛 水以溉田者。
按《宜陽縣志》,「汪洋河在縣城西四十里,自澠池流經 鹿跑泉南入于洛。」
昌谷水,在縣城西九十里。源出陝州,經連昌宮南入 于洛。
按《洛陽縣志》,「洛水在縣治北三里。」
澗河在府城西。其源有二:出澠池縣白石山,一出盧 氏縣香爐山,俱流至洛陽縣界,會于洛。
魏王池在府城南。洛水溢而為池,為都城之勝。 伊水,源出盧氏悶頓嶺,經永寧、宜陽、嵩縣,入本縣界。 由伊闕而北,轉折而東,會洛水入于河。
瀍水,源出穀城山,自高廟溝起,與九眼泉合,東南流, 經孟津縣二十里,始入本縣界。由邙山西北注,向東 南,至縣後轉折而東行,至北瑤,始逶迤而入于洛。 《穀水》,出澠池縣南璠冢林,東北流,至新安,澗水注之, 入于洛。
甘水,在縣治西南三十里。源出宜陽縣眉城東,西南 流入于洛。
沙水:在縣治西南四十里。源出泰山南五十里,水漫 流入于洛。
大陽三渠:在縣治南十里,引洛水以溉田。
按《偃師縣志》,「洛水在縣城南。」
伊水源出自熊耳山,經嵩縣,入伊縣,北,至偃師境,入 于洛。
按:《鞏縣志》,「洛汭在縣北洛水入河之處,清濁異流,亦 名什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