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三百十二卷目錄
海部彙考八
海防三
明三
山川典第三百十二卷
海部彙考八
编辑海防三
编辑明三
编辑按《武備志南直隸兵險考》:「分江南、江北二路,江南蘇、 松、江北淮、揚。」
蘇松
總督直、浙、福軍務兼巡撫浙江都御史,駐劄浙江 提督應天軍務巡撫都御史
操江都御史。
督察侍郎。〈詳見浙江〉
視軍情官。〈詳見浙江〉
巡按蘇、松,監察御史。〈嘉靖乙卯四月兵部題准敕兼監軍紀功〉 巡江監察御史、 整飭蘇松兵備副使。 「整飭常鎮兵備副使。」
添設海防僉事,駐劄上海。
鎮守浙直地方總兵官,駐劄浙江。
協守浙直地方副總兵官,駐劄金山。
蘇松參將。 常鎮參將。
遊繫將軍,駐劄金山。
南洋遊兵都司
劉家河把總,以都指揮體統行事。
吳淞江把總、 南匯把總。
青村把總、 《柘林》把總。
川沙把總、 《福山港》把總。
鎮江把總、 「京口圌山把總。」
沿海衛所
金山衛。
左右前三所:俱在衛城後所,今調守林鎮堡。
中所今調守松江府城。
中前所,今調守《青村城》。
中後所今調守南匯城。
太倉衛:
左、右中、前後五所 吳淞所。
鎮海衛。
左右中前後五所: 崇明守禦千戶所
鎮江衛:
沿海巡檢司
松江府:
金山 戚木涇、 「三林莊」 「南蹌。」
蘇州府:
江灣 顧涇、 劉家港 「茜涇」
唐茜涇 《甘草》 《白茆》港 《唐浦》。
福山。
沿海營堡臺鋪烽堠
松江府:
營五: 「獨樹、 金山、 江門。」
小盤、 大盤
堡四 柘林、 胡家港、 川沙。
蔡廟港。
塘鋪二十三: 「前所二瞭,守軍四人; 左所二瞭,守軍四人 ;右所二瞭,守軍四人; 中所一十七瞭,守軍三十四人。」
烽堠四十一,每堠瞭守軍五人。
後所《三 新廟》 《江門 葛逄》
前所四 橫瀝 蓧管 戚家,
《金山》。
左所三: 漴缺, 周公、 陸鶴; 右所三: 「西新、 東新、 胡家。」
中前所。〈十二〉戚漴 《宋家》、 新袁浦、 《舊袁浦》 《大門 焦》《樹 頭墩》。
二墩、 三墩、 五墩、 舊四墩、 新四墩。
中、後所。〈十六〉南匯頭墩、 二墩、 三墩。
四墩、 五墩、 六墩、 七墩。
八墩、 九墩、 十墩、 十一墩、 十二墩、 十三墩、 十四墩、 十五墩、 十六墩。
蘇州府:
營堡三 福山、 九折村、 雙濱村、 敵臺三 黃窯港、 七丫港、 白茆港、 烽堠。〈四十七〉依有 「西潛」 周家馬沙, 東潛 寶山 《月浦》。
顧涇、 練祁、 五岳、 張浦。
黃窯、 《新塘》 《浪港》 《鹿鳴》。
雙鳴 金涇 許浦、 高浦。
崔浦 黃濱 《福山》、 瓦浦。
盧浦 奚浦、 西洋、 《海洋》。
耿涇 新莊 唐浦 生宇圩, 呂家圩。 掬港 七丫港, 唐茜涇, 大錢涇, 白茆港, 千步涇, 三丈浦, 黃泗浦, 大陳浦, 徐陸涇, 小東浦, 泗馬涇, 烏沙港, 野港 「漕港」,
淮、揚。〈除總督、督察視軍情官,操江、巡江,與蘇、松同,不重列。〉
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都御史
提督淮揚軍務巡撫都御史。
巡按淮揚監察御史。嘉靖乙卯四月兵部題「准敕兼 監軍紀功。」
整飭淮揚兵備副使。
總督、漕運總兵官
提督狼山等處地方副總兵。
揚州參將、 鹽城參將。
統領兵勇遊擊將軍,駐劄儀真。
北洋遊兵都司, 儀真守備。
掘港守備、 大河口把總
周家橋把總。 「《狼山》水兵把總。」
東海把總 管領曹、濮民兵把總 管領沂州民兵把總。
沿海衛所
揚州衛、旗軍八千九百六十名。屯軍四千四百四十 名
通州千戶所、旗軍二百三名。屯軍八百八十二名。 鹽城千戶所屯軍八百八十二名
泰州千戶所旗軍二百三名,屯軍八百八十二名。 高郵衛旗軍六千七百二十名,屯軍四千四百四十 名;
興化千戶所。
儀真衛旗軍四千四百八十名
大河衛旗軍一千五百二十一名
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中前八所。
淮安衛旗軍八百五十名。
「左右前後、中左、中右」六所。
東海中千戶所、旗軍五百五十名
東海中前千戶所,旗軍四百七十五名
沿海巡檢司
揚州府:
《狼山》弓兵六十名, 《吳陵》弓兵五十名;
「張港」弓兵五十名、 「石港」弓兵四十名。
「掘港」弓兵四十名, 西場弓兵三十名。
《海安》弓兵三十名, 《西溪》弓兵三十名;
《安豐》弓兵一百名, 《黃橋》弓兵三百名;
《印莊》弓兵三十名, 《口岸》弓兵三十名。
「《歸仁》弓兵五十名, 《瓜洲》」弓兵一百名
淮安府:
喻口鎮, 馬邏 廟、灣 羊寨。
壩上 長樂, 惠深 東海。
臨洪 荻水鎮。
沿海營寨烽堠
揚州府:
營十四 徐稍 大河。
壯捷、 壯武。 《斜角嘴》。
鎮遠 輕忠 濟武。
登庸, 《平定》 忠節。
「興義」 《掘港東營》 《掘港西營》。
寨九 「白駒、 劉莊。」
《拼茶 角料》 《掘港場》。
李家堡, 《大河口》。〈軍二百人〉《斜角嘴》。〈軍五十人〉 徐稍寨。〈軍五十人〉烽堠,六十九。
《通州》八:
海門縣二十八。
泰州。十一:
拼茶寨四。
斜角寨二:
「白駒」寨一:
掘港寨九。
劉家寨一:
李家堡五:
南直隸事宜
南直隸東濱巨海,北亙長淮,中貫大江。江南則為蘇、松、常、鎮諸郡,江北則為淮、揚諸郡,其勢不能以相援也。故各有巡撫之設。在蘇、松四府,有防海、防江二者之責;在淮、揚二府,有防海、防江、防淮三者之責,以其均之為直隸也。
江南諸郡
方廉曰:「松江自金山衛至南匯所,官軍各分信地,各 有定額。」
按:「金山衛」 以西守禦獨樹、江門二營,舊制各設官軍四十名,又貼守兵共一百名。《金山衛》以東,守禦金山營、胡家港堡、蔡廟港堡,舊制各設官軍四十名,又貼守軍共三百五十二名。以上正守軍人,係金山衛查撥,貼守軍係太倉、鎮海二衛嘉興千戶所調發。
「每歲二月上班,十月掣班。青村以東各洪港,舊制係 青村官軍把守。南匯以北各洪港,舊制係南匯官軍 把守。今查修復海塘,須照舊分派。但太倉、鎮海、嘉興 同有倭患,貼守官軍似難調發。相應於金山、青村適 中如柘林地方,南匯、吳淞江適中如七八團地方,添 設陸路把總二員,各領精兵一千,如募到狼兵、邳兵 之類。若兵數不敷,就於沿海招募義勇,照依客兵支 給口糧。各官兵即於柘林七、八團暫借民居劄營,隨 路有警,相機策應,不許潛住衛所,城中各設守禦官 軍,悉聽鈐轄。」此《松江海塘》設備之大略也。若沿海港 口,金山以東有翁家港、蔡廟港、柘林漴缺等處,南匯 以北有四、五、六、七、八、九團、洪口、川沙「窪、清水窪等處, 皆宜設船防守。」按舊制,金山衛所造船各有定額。左 右前後所,每百戶所造出海哨船四隻,共計八十隻; 青南二所,每百戶所造出海哨船四隻,共計八十隻。 俱就各衛所派撥巡軍在海巡羅。正統間,因海患寧 謐,或以船為虛費,題准以江船易馬,而哨船之制遂 廢矣。今議設船隻,一「馬之資,不足以備一船之用,官 軍窮苦,又難陪貼,合令每馬二疋造船一隻。再於衛 所查有地租、公費銀兩,與松江府庫軍前銀內相兼 輳數,每船量貼銀十兩,金山衛總委官一員督造。其 各船應用器械火器,合於原議太倉置造軍器」內給 發聽用。就點各衛所知水軍人,操習水戰,布列港口, 各分「汛地,如倭賊突至,而縱容其停泊者,服以上刑, 則自無規避之患矣。」此松江海港設備之大略也。夫 沿海設備,固為上策,萬一外守不固,則黃浦一帶,又 為蘇松險要,守浦乃所以守門戶,猶有愈於守城也。 今吳淞江口即為黃浦口子,既經設備,而吳淞江所 亦設兵一枝,以防深入矣。而至於上海之「高倉渡、沈 莊塘、周浦、閘港、閔行華亭之葉謝、曹涇、張堰等處,賊 一登岸,搶船渡浦甚易。除松江府先後打造雙塔船、 鷹船,各發上海、華亭各召募水兵,分布沿浦各港,巡 邏把截。又華、上二縣各募鄉兵護守城池,有警調至 浦邊協守。但前項兵夫,官無專職,則事難責成,而沿 浦二百里之遠,本府巡捕官一人,勢難管攝。合令清 軍同知一員,帶管華亭鄉兵,水兵自豐涇以至閔行, 皆其信地。再設巡捕同知一員,住劄上海,專管該縣 鄉兵。水兵自閔行以至嘉定界首,皆其信地,無事率 兵操演,有事統兵防守。蓋同知名位稍尊,威令可行。 又甲科之左遷、外補,與舉行之才望陞遷者皆得為 之,庶濟實」用。若止設通判,則為官非樂就,而下亦玩 視,恐不能振作而有為也。此松江內地設備之大略 也。然倭舶之來,乘風渡海,勢難聯絡。每至海外大山, 必停泊候齊,然後深入。照得羊山為本府所屬,為定 海、吳淞江二總兵兵船會哨之處,以地里適均故也。 本府所造之船,數本不多,僅可以支把港之用,此但 可以言守,而不可以言戰。須得「福船、蒼山各數十隻, 沙耆民船二三百隻,每至風汛時月,分泊港口,各住 信地,更番出至羊山,往來遊擊,晝夜不絕。外則為定 海」、吳淞江會哨兵船之羽翼,內則為海港把守兵船 之捍衛,遇有海賊,齊力奮擊,將見賊船艐散而少,我 兵船艐合而眾,盛衰之氣勢既分,則勝負之分數自 判,得海防之上策矣。抑猶未也。查得沿海民竈,原有 採捕魚蝦小船,並不過海通番,且人船慣習,不畏風 濤。合行示諭沿海有船之家,赴府報名,給與照身牌 面,無事聽其在海生理,遇警隨同兵船追勦。此則官 兵無造船募兵之費,而民竈有得魚捕盜之益。此《松 江海洋設備》之大略也。
溫景葵曰:「蘇州沿海一帶,險隘甚多。舉其大者,則常 熟有福山港、白茆塘,太倉有劉家河、七丫港,嘉定有 吳淞江、黃窯港,皆賊之通衢,而東吳之門戶,此則所 謂一府之險要。長洲則泖湖浩蕩,吳江則鶯湖相屬, 吳縣則太湖交通,皆賊之徑道,而腹裏之關隘,此則 所謂一縣之險要以言。其次則福山以西有三丈浦」, 斜橋以東有許浦、金涇;劉家河以北有新塘、浪港、茜 涇;吳淞江以南有寶山,以東有老鸛嘴,均之所謂險 要而少次焉者。況海濱數百里,一望平坦,非有山嵐 險阻為之扼塞,皆可以泊船登岸。要害無邊,兵力有 限,而防禦之計,當先其大者,以海邊惟福山為最,以 腹裏惟勝墩為最。故劉家河、吳淞江、「福山港,舟師防 守不可單弱。白泖口、七丫港、黃窯港俱當預設戰艦, 庶與各港相為犄角。又如賊自東南而來,必由寶山吳淞江,宜發船一艐泊於吳家沙以堵截之。賊自東 北而來,必由三沙、劉家河,宜發船一艐泊於營前沙 以堵截之。把總遊兵船隻往來策應,而三丈浦、新塘、 老鸛嘴等處,亦得以」聯絡而并制。則蘇之外防或可 無憂矣。至於風汛時月,吳淞水兵統發勝墩、平望,以 防嘉興突犯之寇。吳縣水兵統發太湖,以防蠡里突 犯之寇。長洲團結水兵統發周莊,以防泖湖突犯之 寇。本府相度緩急,發遣水陸之兵以為應援,則蘇之 內防或可無憂矣。然福山港、劉家河、吳淞江,各該把 總之「官,統領兵船,在洋堵截,似為有備。但賊船之來, 聯艐接艦,乘風駕潮,萬一不能盡行邀擊,或有一二 泊淺閣岸,則水兵束手旁觀,任其焚劫,無可奈何,而 把總官亦且以為非所事事矣。合於常熟縣分撥兵 勇一千名屯駐福山港,五百名屯駐白茆塘,太倉州 分撥勇兵一千名屯駐劉家河、太鎮二衛,原練杆子 軍兵五百名屯駐七丫港,嘉定縣分撥勇兵一千名 屯駐吳淞江,五百名屯駐黃窯港,俱聽各該把總選 官分領,相幾調度。賊在外洋則水兵擊之;賊若登岸 則陸兵堵之。彼此夾攻,遠邇互應,各該州縣量為聲 援。如此則賊亦疑畏而不敢犯矣。至於腹裏,如崑山 縣分撥兵夫三百名屯駐」清洋江,三百名屯駐干墩, 吳江縣分撥兵夫五百名屯駐勝墩,各張聲勢,以助 軍威。各該領兵官聽其調遣,不許退避。萬一賊勢重 大,未易為功,則各枝之兵,又宜聽府州縣掌印官調 回守城,庶事體專一,可以責成兵勢聯絡,不致孤懸 矣。
唐樞曰:「松江有海防道僉事,駐劄上海;蘇州有兵備 道副使,駐劄太倉。則常熟、江陰地方,自福山、白茅、奚 浦諸港進泊頭山,可直趨無錫、武進。此處頗為空缺, 應援不及,故更設一兵備轄。至鎮江一帶,駐劄江陰。 賊入海口,即為遊擊;若深入大江,即從腹裏抵京口 截禦。」
翁大立疏曰:「今海防之要,惟有三策:出海會哨,毋使 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 列陣,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則無策 矣。臣周行海壖,分布信地,視吳淞所乃水陸之要衝, 蘇、松之喉咽也。提兵南向,可以援金山之急;揚帆北 哨,可以扼長江之險。以副總兵統兵鎮之。自吳淞而 北為劉家河,為七丫港;又東為崇明縣;七丫而西為 白泖港,為福山。又折而西北為楊舍,為江陰,為靖江; 又西為孟河,為圌山。此皆舟師可居,利於水戰。臣皆 設有兵船,非統以把總,即統以指揮。而又以圌山遊 兵把總駐劄營前沙,會哨於江北;吳淞遊兵把總駐 劄竹箔沙,會哨於洋山。常鎮參將統水陸兵據總海 之交,鎮守於楊舍,所以備水戰者亦既密矣。但吳淞 而南雖有港汊,每多砂磧,賊可登岸,兵難泊舟,非選 練步兵,循塘拒守,以出中策不可也。今自吳淞所而 南為川沙堡,以把總練兵一枝守之;川沙而南為南 匯所,以把總練兵一枝守之;南匯而西為青村所,以 把總練兵一枝守之」;青村而西為柘林堡,以都司練 兵一枝守之。此皆不遠六十里,聲援易及,首尾相應, 宛然「常山之蛇」之勢也。柘林而西為金山衛,西連乍 浦,東接柘林,頻年皆賊所巢窟。添設遊擊將軍一員, 統領馬步遊兵往來遊徼,則北可以護松江,而西可 以援乍浦。
江北諸郡
唐順之曰:「廟灣勦賊之路,原有兩條:一條從寶應拖 船過壩,水路自清溝喻口進攻,則兵勢既便,而饋餉 亦易;一路從淮安至馬邏,陸路進攻,則兵勢既迂而 饋餉亦難。通州屯下重兵,若有寇則又有客兵屯聚。 計算通州所出糧,彀得兵吃否?恐臨期不免騰貴,則 通州該何路糴買?或是先將軍餉銀上江糴米,從江」 路運至通州積下,若米價騰貴,則銀米兼支與軍家 為便,柴薪亦須預處。江北局面,與江南、浙、福不同,靠 不得水戰,止靠陸戰也。
仇俊卿曰:「海寇之來,每自南而北。度南麂山,則自廣 入閩矣;過流江寨,則出閩入浙東矣;越海門,則又浙 之西矣;踰寶山至吳淞、沙上等處,則又自浙入江南 直隸矣。沙上以南,不暇泛及。」茲以海道之要害切於 江北者言之:狼山當江海之吭,而廖角、掘港皆揚之 東南界也;胊山據淮海之首,鬱洲、嚶游山皆淮之東 北境也。中包泰興之周家橋,鹽城之射陽湖,山陽之 雲梯關、廟灣等處,此皆沿海衝要之區,寇盜可以停 舶出沒之處,乃據守所當先者也。近奉欽依,「東西二 海所,雲梯關、麻洋、掘港俱設把總,惟周家橋、廟灣場 二處亦須添設把總。其狼山、朐山為首尾之勢,責令 參將分布駐劄,堵截海寇。中間舊新」添設官軍兵快, 悉聽參將提調。凡遇聲息,百里之內同日應援,不許 互相推避,致誤軍機,各照律例重擬,庶心力可一,盜 寇可禦。又照臨清向為北虜,添築外城,維揚近為倭 寇,亦議築外城。淮郡西湖嘴正人煙稠密處所,一遇寇至,搬移流離。況二城所容有限,欲將西湖嘴另築 一城,又慮財力地勢「俱有未便,聊將夾城中間聯築 為道,一自新城東南角樓起,抵舊城桃花營,一自新 城西南角樓起,抵舊城北水關,共計四百餘丈,比之 揚外城之工,不及十之一二。如此則兩城相通,糧草 兼濟,攻守有備矣。」《金魚》曰:「倭寇之患,起於吳、浙,而沿 及淮揚。蓋揚州富甲天下,人所素聞。嘉靖三十五年 之夏,賊以二百餘人,或曰止一百三十餘人,突至揚 州城下,城中謹閉自守,任其遊逸,無如之何,大掠而 去,自是益生歆豔,而揚州為賊所必窺之地矣。」以江 北之大勢言之,東起瞭角嘴、大河口以及呂四、盧家 等場,沿於楊樹港、海門裏河、通州與如皋、泰州,稍折 而北,則為揚州矣。過揚州而西,稍北則天「長、滁州,抵 中都,踰海門而北,則為徐步營,又北則為掘港;又東 北,則為新插港;轉而西北,則金沙、鹽城、廟灣、劉莊、姚 家蕩;再西北則蛤蜊、麻線等港而至大海口矣。劉莊 東北則安東;安東之北,則為海州、贛榆、泰州。西北則 為高郵、寶應;寶應之北為淮安。淮安轉西則泗州以 達鳳陽。此江北形勢之大」略也。「賊入海之道有二:其 一新港為一道。新港即所謂三江口。蓋由南江狼山 越儀真、瓜洲而入,登岸則卞家墳、周家墳,稍折而東 則揚州矣。此可入以登岸,亦可從以出海者也。此最 為便道。其二則蛤蜊、麻線等港沿北大海口為二道。 大海口有水陸路,南通廟灣,與劉莊、姚家蕩俱為大 鎮。賊若據此,則我兵屯於湯潮岸等處,賊南尋新港, 路出不得,則必北尋大海口而出,勢所必然也。」若安 東、海州之東北有大北海,不惟道里迂遠,且砂磧甚 多;此不可通舟者也。掘港、新插港之東,亦有北海,砂 磧亦多,不堪重載,此但可從以入而不可出者也。是 賊出海之路,止有二途,若其登岸之處則不一,東則 瞭角嘴、呂四場,西則楊樹港、徐步營,又西則狼山、楊 樹港,北則新插港、掘港,皆其所從以登岸而入寇之 路也。夫賊所歆慕,惟在揚州,一執居民,便問其道。若 登狼山,必窺通州。而揚州在西,使於榆東、榆西等處 率民以尾其後,則賊不敢直前以寇揚州。若於瞭角 嘴、呂四場或新插港掘港以進,「使於榆東、榆西等處 屯兵以遏之,則揚州可無危。」故今榆東、榆西等處甚 為要地,而當事者欲屯宿重兵以控扼賊鋒者,有以 也。按江北之地,細港委蕩固亦有之,而平原曠野則 視吳淞為多。夫西北騎兵、倭寇未易以攖其鋒也,既 得平地,則騎兵可施。嘉靖三十八年之捷,以西北騎 兵三千為之先衝可見也。他有湯潮岸者,范文公所 築以捍海溢者也,故亦名范公堤。東南起呂四場,西 北抵姚家場,綿亙幾三四百里,高岡平衍,可用騎兵 為之長驅。今東「關、瓜洲俱已建堡,賊若於瞭角嘴、呂 四場及新插港掘港以進,或不能竟取揚州,必轉之 東北而窺淮安、安東,以據劉莊、廟灣。我軍苟能彼此 夾攻逼之使至湯潮岸,以西北騎兵衝其鋒而以火 器繼之,各路兵隨後擊之,賊可以戰成擒矣。」故我軍 惟利賊之至此者,有以也。新插港東臨北海,素有鹽 徒數百艘,聚泊崇明。比來之寇欲劫鹽協徒而不果, 當事者欲置官於此以提督鹽徒,使不為賊用而為 我用,亦一見也。夫寇興以來,燒劫屠戮之慘,吳、浙、淮、 揚所同。若獲利之多,則未有如淮、揚者,而賊所必不 能舍者在是矣。況其地運道陵寢在焉,所係尤重乎! 夫江北之地,除安豐等三十六場俱在海內,不為要 害。其要害之處,乃通州也、狼山也,楊樹港、裏河鎮也, 榆東、榆西等場也,瞭角嘴、呂四場也,掘港,新插港也, 廟灣、劉莊、金沙場、姚家蕩也,今皆已建城堡,設戍守, 非若往日之無備矣。其要害之尤者,曰「新河」,出入最 便逼近揚州也;曰「北海」,所從以通新插港,且有鹽徒 聚艘於此者也;曰「廟灣」,以其為巨鎮而可通大海口 也。故當事者欲以把總三人,一住新插港,一住北海, 一住於廟灣,一為陸路遊擊,住劄海安鎮。海安在泰 州之「間,東可以控扼狼山、通州、海門,而西可以捍衛 揚州也。」
《山東兵險考》:「提督軍務巡撫都御史,駐劄濟南府, 巡察海道副使,管領民兵參將。」
總督登萊沿海兵馬備倭都指揮
登州營把總, 《文登》營把總。
即墨營把總。
沿海衛所
安東衛、京操軍一千五百七十八名。屯軍三百九十 一名。城守軍餘三百五十八名。捕倭軍二百六十九 名
石舊所、守城軍餘四十八名
靈山衛、京操軍一千一百十三名。城守軍餘一百十 六名。屯軍二百八十七名。捕倭軍一百九十一名。 夏河所、守城軍餘六十七名
《鰲山》衛、京操軍一千六百三十一名。屯軍二百九十 名。城守軍餘一百七名。捕倭軍三百八十五名《浮山》所、守城軍餘五十六名
雄崖所、京操軍五百七十一名。屯軍七十七名。城守 軍餘九十七名。捕倭軍一百十名
大嵩衛、京操軍一千四百九十一名。屯軍四百二十 六名。城守軍餘三百五十八名。捕倭軍二百四十六 名
大山所、《守城》軍餘二十六名
靖海衛:京操軍一千五百九十三名,屯軍三百一十 一名,守城軍餘一百五十名,捕倭軍三百一十三名。 海陽所:京操軍四百九十六名,屯軍六十六名,城守 軍餘一百二十六名,捕倭軍一百二名。
寧津所、京操軍五百二十九名。屯軍六十八名。城守 軍餘一百六名。捕倭軍六十八名
成山衛、京操軍一千一百五十六名。屯軍二百二十 名。城守軍餘二百六十一名。捕倭軍二百三十四名。 尋山所、守城軍餘九十四名
寧海衛、京操軍一千六百六十五名。屯軍三百九十 一名。城守軍餘一千一百一十名。備倭軍三百五十 四名
奇山所、京操軍四百九十八名。屯軍六十名。城守軍 餘一百十三名。捕倭軍七十五名
威海衛、京操軍一千三百六十八名。屯軍二百二十 四名。城守軍餘七十五名。捕倭軍二百八十五名。 百尺所、守城軍餘三十五名
金山所、守城軍餘一百一十四名
登州衛、京操軍二千九名。屯軍一百一十四名。城守 軍餘二百五十名。捕倭軍八百二十八名
福山所、《守城》軍餘、一百一十四名
萊州衛、京操軍一千七百二十八名。屯軍四百四十 七名。城守軍餘三百二名。捕倭軍四百一十三名。 王徐寨所守城軍餘四十八名
膠州所、京操軍四百六名。屯軍七十七名。守城軍餘 九十四名。捕倭軍四十四名
青州左衛、京操軍三千六百二名。屯軍四百五十三 名。城守軍餘七百二十名
沿海巡檢司
青州府:
夾倉鎮在日照縣。弓兵一十八名。
信陽鎮:在日照縣。弓兵一十八名。
南龍灣:在日照縣。弓兵二十一名。
高家港:在樂安縣。弓兵二十四名。
登州府:
赤山寨在文登縣。弓兵二十七名。
辛汪寨在文登縣。弓兵二十七名。
溫泉鎮在文登縣。弓兵二十四名。
東良海口:在招遠縣。弓兵二十四名。
乳山在寧海州。弓兵三十三名。
高山在蓬萊縣。弓兵二十四名。
楊家店在蓬萊縣。弓兵二十一名。
馬停鎮在黃縣。弓兵二十五名。
孫夰鎮,在福山縣。弓兵二十一名。 「行村寨」,在萊陽縣。弓兵二十二名。
萊州府:
魚兒鋪在昌邑縣。弓兵一十五名。
古鎮,在膠州。弓兵二十一名。
逄猛在膠州,弓兵二十一名。
栲栳島:在即墨縣,弓兵二十一名。
海倉在披縣。弓兵一十五名。
柴葫在披縣。弓兵一十二名。
沿海墩堡
安東衛、守墩堡軍餘三十九名
墩九: 蘭頭山、 鴨高山、 大河口、 黑漆子、 泊峰、 張落 《滔、洛》
《小皂兒》, 《昧蹄溝》。
堡八: 三橋鋪、 虎山、 烽火山、 關山、 昧溝、 木寨、 孤嘴。
董家:
石舊寨所、守墩堡軍餘四十名
墩十: 「溫桑溝、 南石、舊 北石、舊 清泥、 董家口、 釣魚、 湘子泊、 金線、 石河、 湖水。」
堡三 「古城、 滕家嶺、 滔洛。」
夾倉鎮巡檢司,守墩弓兵一十二名。
墩四 蔡家、 焦家、 三乂口、 相家。
信陽鎮巡檢司,守墩弓兵一十二名。
墩四 西大嶺、 南黃、 東沙嶺、 黃石檻。
南龍灣海口巡檢司,守墩弓兵九名。
墩三 陳家臺、 胡家 瑯琊臺、 高家港巡檢司守墩弓兵六名墩二: 「石碑 司西。」
靈山衛、守墩堡軍餘八十名
墩二十: 帽子峰、 將軍臺、 沙溝。
黃埠、 李家島、 唐島、 安嶺。
風火山, 黃山, 野山埠, 長城嶺, 臧家畽, 捉馬山, 張家莊, 劉家溝, 孫家港, 胡藍嘴, 敲堯山, 酉子埠, 「沙嘴。」
堡十三 青石山、 崇石山、 東石山、 交差澗、 焦家村、 石嗽差、 鹿角河、 大河口、 花山、 本寨、東門、 丁家莊、 白塔夰、 沙嶺、 夏河寨。所守墩堡軍餘三十九名。
墩七 徐家埠, 紫良莊, 海王莊, 車疊山, 沙嶺, 黃埠, 「大盤。」
堡六 「趙家營、 走馬嶺、 封家嶺、 北顯溝、 小灘、 王家莊。」
古鎮巡檢司,守墩弓兵九名。
墩三 西莊、 古積、 比青。
逢猛巡檢司,守墩弓兵九名。
墩三 互埠、 彭家港、 島兒河、 膠州所守墩堡軍餘八十一名。
墩九 汪家莊、 杜家港、 沙埠。
洋河 石河, 塔埠, 孤埠。
沙嶺 大埠。
堡七: 辛莊、 鹿村、 石河。
八里莊、 陳村、 欒村、 柘溝河、 鰲山衛守墩堡軍餘六十九名
墩十七 分水嶺、 小勞山、 石嶺。
橫擔 《栲栳島》, 羊山、 龍口。
石。老人 峰山。 《走馬嶺》。 《黃谷》。
俞家嶺、 《高山》 《蕭旺莊》 《郎家嘴》 《劈石山》 《捉馬嘴》。
堡十八 桑園 營、前 馬山。
大村 監望, 中村 那城。
《桃林 雙山 錯》,破嶺 孫全。
塔兒 東城, 轉頭山, 狗塔埠、 甕窯頭, 萬口爐、 石張口。
浮山寨所守墩堡軍餘四十五名
《墩九 麥島》, 「程陽 女姑。」
程家莊 樓山、 姑山、 紅石。
張家莊 《斬山》:
《栲栳》島巡檢司,守墩堡軍餘九名
墩、《三 丈》、二山、 金錢山。 《望梅》。
雄崖所、守墩堡軍餘三十名
墩八 王家山、 公平 望山。
《米粟山》 《北塹 朱皋》。 《陷牛山》 《白馬島》。
堡三 段村 王騫 《青山》。
大嵩衛、守墩堡軍餘四十一名
墩七 楊家嘴、 劉家嶺、 辛安寨、 草島嘴、 擒虎山、 望石山、 麥島。
堡五 青山、 管村、 界河。
小山、 《黃山》、
行村寨巡檢司,守墩弓兵九名。
墩三 高山、 田村、 靈山。
大山所、守墩堡軍餘十名
墩二 大山、 「虎巢山。」
堡二 「雙山、 黃陽。」
乳山寨巡檢司,守墩堡弓兵七名。
墩三 裏口、 長角嶺、 高家莊、 靖海衛守墩堡軍餘七十二名
墩二十 大灣口、 頭姚山、 青島嘴、 長會口、 石岡山、 浪浪 瓜蔞寨、 標杵頂、 唐浪頂、 鐸木山、 郭家口、 赤石、 紅土崖、 黑夫廠、 石腳山、 拓島 峰窠、 明光山、 狗腳山、 路家馬頭。
堡七: 店山、 憨山、 望將山、 起雨頂、 蒸餅山、 孤西山、 墳臺頂、 赤山寨巡檢司守墩弓兵三名。
墩一 「田家嶺。」
寧津所、守墩堡軍餘四十二名
墩八 孟家山、 青埠山、 柴家山、 芝麻灘、 慢埠、 龍川、 萬口。
羊家島。
堡九: 帽子山、 大頂山、 高樓山、 拖地岡、 王家鋪、 上現口、 龍虎山、 岡山、寨、 固山。
海陽所、守墩堡軍餘四十一名
墩七: 帽子山、 乳山、 驢山城子港、 白沙 峰子山、 小龍山。 堡十: 窄山、 孤山、 豬港。
黃河利、 湯山、 扒山、 桃村。
《孔家莊》 《老埠巷》 《撇雪山》。
成山衛守墩堡軍四十二名
墩十 狼家、頂 裏島、 馬山。
高窟山、 仲山、 北峰頭、 崓嘴、 太平頂。 俞鎮、 大姑山。
堡九 神前、 堆前、 祭天嶺、 報信口、 石窟、 洛口、 歇馬神、 北留村、 張家
尋山所、守墩堡軍餘三十八名
墩八 長家嘴、 古老石、 黃連嘴、 小勞山、 楊家嶺、 馬山、 青魚島、 葛樓山。
堡七: 曲家埠、 青山、 大水泊、 勝佛口、 老翅、 紀子埠、 蒸餅山、 溫泉鎮巡檢司,守墩弓兵六名。
墩二 「可山、 半月山。」
威海衛守墩堡軍餘三十八名
墩八 「陳家莊、 斜山、 焦子埠、 遶遶、 麻子、 磨兒山、 古陌頂、 廟後峰。」
堡四 「曹家莊、 豹虎 峰山。」
《天都》。
百尺崖所、守墩堡軍餘二十四名
墩六 曹家島、 百尺崖、 老姑頂、 蒲臺頂、 嵩里、 望天嶺。
堡二: 「轉山、 竇家崖。」
辛汪寨所,守墩弓兵三名。
墩一 《辛汪》。
寧海衛守墩堡軍餘四十二名
墩六 後至山 戲山、 小峰山、 貉子巢、 馬山、 草埠。
堡十二 「宋家、 曲水、 菅山。」
湯西 修福 石子現 辛安
杏村 蕪蔞, 板橋 《修福》。
《栲栳觀》:
金山所、守墩堡軍餘一十七名
墩、五 廟山、 鳳凰 金山。
「駱駝」 《小峰山》。
堡四 「鄒山、 清泉、 石溝。」
朱家:
清泉所、守城軍餘一十五名。守墩軍餘八名
墩二 「清泉、 石溝。」
奇山所、守墩堡軍餘一十八名
墩四 現頂 埠、東 熨斗。
《木柞》。
堡二 「黃務、 西牟。」
孫夰鎮巡檢司守墩弓兵九名。 墩三: 岡崙、 塔山 旗掌
登州衛守墩軍餘一十八名
墩六 抹直口、 教場、 林家莊、 丑橫寨、 西莊、 蓬萊閣。
福山所、守墩軍餘二十五名
墩三 單山、 三山、 皂河。
柴葫寨巡檢司,守墩弓兵一十八名。
墩六 《小皂兒》、 武莊 上司。
大原、 諸黃、 諸高。
馬埠寨所,守城軍餘四十名,守墩軍餘九名。
墩二 海廟、 馬埠。
海倉巡檢司,守墩弓兵一十五名。
墩《五 海》鄭 白堂 上山。
後竈 東關 魚兒巡檢司,守墩弓兵十五名。
墩四 黑山 河口、 韓城。
煙火:
塘頭寨所、守城軍餘七十六名,守墩軍餘三十名, 墩九。 甯家墳、 荊埠、 《宅、科》
官臺, 田水河 八面 公母堂, 黃種河 上司。
山東事宜
登州營
登、萊二郡,凸出于海,如人吐舌,東南北三面受敵,故 設三營聯絡,每營當一面之寄。登州營所以控北海 之險也。登、萊二衛併青州左衛俱隸焉。其策應地方, 語所,則有奇山、福山、中、前王徐前諸所。語寨,則有黃 河口、劉家汪、解宋、蘆徐、馬停、皂河、馬埠諸寨。語巡司, 則有楊家店、高山、孫夰鎮、馬停鎮、東良海口、柴胡海 倉、魚兒鋪、高家港諸司三營,各立把總二員,以總轄 之。其在海外,則島嶼環抱,自東北崆峒半洋,西抵長山、蓬萊、田橫、沙門、鼉矹、三山、芙蓉、桑島,錯落盤据,以 為登州北門之護。過此而北,則遼陽矣。此天造地設 之險也。然諸島雖近登州,而居島中以取魚鹽之利 者,乃遼陽之編伍,非山東之戍卒也。叫號跳梁,可畏 而不可恃。故北海之濱既有府治,而設險者復建備 倭城于新河海口以為屏翰,且有本營之建焉。沿海 兵防,特重其責,非若他省但建水寨于島嶼,良有以 也。夫島嶼既不設險,則海口所係匪輕。自營城以東, 若抹直石、落灣子、劉家汪、平暢蘆洋諸處;自營城以 西,若西王莊、西山、欒家、孫家、海洋山後、八角城後之 罘莒島諸處,皆可通番舶登突。嚴外戶以綏堂閫,其 本營典守之責乎?
文登營
登、萊乃泰山餘絡,突入海中;文登縣尤其東之盡處 也。成山以東,若旱門灘、九峰、赤山、白蓬頭諸島,縱橫 沙磧,聯絡潮勢,至此衝擊騰沸,議者謂倭船未敢猝 達。然考之國初,倭寇成山,擄白峰寨、羅山寨,延大嵩、 草島嘴等處,海側居民重罹其殃。倭果畏海,又奚有 是哉?故文登縣東北有文登營之設,所以控東海之 險也。寧海、威海、成山、靖海四衛皆隸焉。其策應地方, 語所則有寧峰、海陽、金山、百尺崖、尋山諸所;語寨則 有清泉、赤山等寨;語巡司,則有辛汪、溫泉鎮、赤山寨 諸司。逶而北,則應援乎登州;迤而南,則應援乎即墨。 三營鼎建,相為犄角,形勝調度,雄且密矣。有干城之 寄者,其思國初成山之變,而儆戒無虞也哉。
即墨營
山東與直隸連壤。即墨縣南望淮安,東海所城,左右 相錯,如咽喉關鎖。邇年登萊海警告寧。然淮揚屢被 登劫,自淮達萊,片帆可至。犯淮者,犯萊之漸也。故即 墨所係,較二營似尤為要。自大嵩、鼇山、靈山、安東一 帶,南海之險,皆本營控禦之責。其策應地方,語所,則 有雄崖、膠州、大山、浮山、夏河、石洞諸所。語巡司,則有 乳山、行村、《栲栳》《島逄》、猛南、龍灣、古鎮、信陽、夾倉諸司。 其海口若唐家灣、大任、陳家灣、鵝兒栲栳、天井灣、顏 武周、睡松林、全家灣、青島、徐家莊諸處,俱為衝要,隄 防尤難。國初倭寇鼇山,毒痛甚慘,既本營所轄之地 也,殷鑒不遠,封守者其可以弗慎乎?
一、《倭患》之作,嶺嶠以北,達于淮、揚,靡不受害,而山東 獨不之及,豈其無意於此哉?亦以山東之民便于鞍 馬而不便于舟楫,無通番下海之人為之嚮導接濟 焉耳。然邇年青、濟之兵多為所擄,安知其中無識海 道而勾引者乎?曾觀山東諸郡,民性強悍,樂于戰鬥。 倭之短兵不足以當其長鎗勁弩,倭之步戰不足以 「當其方軌列騎萬一至此,是自喪其元也。所虞者,登、 萊突出海中,腹背受敵,難于隄備。國朝專設備倭都 指揮一員、巡海副使一員,分駐二郡,衛所森嚴,墩堡 周備。承平日久,不無廢弛。申明振厲,庶幾其無患乎? 曾聞宋以前日本入貢,自新羅以趨山東。今若入寇, 必由此路。但登、萊之海,危礁暗沙,不」可勝測,非諳練 之至,則舟且不保,何以迎敵而追擊乎?故安東以北, 若勞山、赤山、竹篙、旱門、劉公、芝界、八角、沙門、三山諸 島,乃賊之所必泊而我之所當伺焉者也。若白蓬頭、 槐子口橋、雞鳴嶼、金嘴、石倉廟、淺灘亂磯,乃賊之所 必避而我之所當遠焉者也。「嚴出洋之令,勤會哨之 期,交牌信驗,習熟有」素,則他日廟堂或修海運,亦大 有賴焉。獨禦倭云乎哉?山東今日之患有二:其一曰 班兵,懷跋扈之志久矣。其一曰登萊島民原係遼陽 所徙,不受法制,地方癰毒,宜早治而亟平之。不然,潰 決之虞,不能免也。
一、山東關係大要,尤在海運。曾考元時海運故道,南 自福建梅花所起,北自太倉劉家河起,迄于直沽,迢 迢五千餘里。永樂以來,會通河成,海運遂廢。運者皆 由漕河,所以避開洋之險也。然海險莫甚於成山以 東白蓬頭等處,危礁亂磯,湍流伏沙,不可勝紀,非熟 識水洪,則不敢行。《宗伯席書》云:「海運一失,人不復生。 河運有失,尚幸不死。以生易死,輕重昭然。是海運之 罷,端為山東之海險也。」以余觀之,「漕河自王家閘以 北,至于德州千有餘里,乃國家咽喉命脈,其通其塞, 所係匪輕。況黃河漸徙而南,或衝而北,易為漕患。及 今承平,修復海運,以備不虞,豈非國家之大計哉!」嘉 靖初年,廟堂嘗議及此,或建議欲于膠州鑿山濬土, 以達海倉,以避洋險,山東巡撫病其煩難而止,惜小 害大,可慨也。夫會通河也,膠、萊新河也,登萊海險也, 皆山東所轄之處也。今之論山東海患者,但知備倭 而不知備運,愚故及之。其法詳見《大學衍義補》《海道 經》等書。
遼東兵險考遼東兵險之設,始於永樂己亥廣寧伯 劉江,至為精密。自《望海堝》之捷而倭不敢犯者,蓋有 六十年矣。墩堡關隘,日就廢弛,一旦有變,寧不張皇 矣乎?安不忘危,誠今日之急務也。愚故詳錄之,以俟 當道者修復焉,亦愛禮存羊之意云爾提督軍務巡撫都御史
鎮守總兵官。
分巡遼海東寧道僉事。
分守遼海東寧道參議。
廣寧參將、 遊擊將軍
靉陽守備 金復備禦都指揮。
義州備禦都指揮。
海蓋備禦都指揮。
廣寧前屯備禦都指揮。
廣寧右屯備禦都指揮。
廣寧城備禦都指揮。
沿海衛所
廣寧前屯衛:
中右所、 中前所、 中後所。
廣寧中屯衛:
中左所:
廣寧左屯衛:
廣寧右屯衛:
中左所:
金州衛:
復州衛:
蓋州衛:
義州衛:
沿海城墩臺堡
廣寧前屯衛:
關一: 《山海》。
墩九 覺華島、 龍宮島、 連海山、 秦洋島、 桃花島、 望天島、 歡喜嶺、 大旺莊、 慶春山。
堡二十 「廣積 樹林、 海山。」
永豐 「海濱」 「興安 古城。」
「泰新 《老軍》」, 《海泉》 《杏林》。
三山, 錫安, 新安, 長安。
城南 積糧、 慶春、 《永安》。
《安家》。
廣寧中左二屯衛
墩三 望海、 孤山、 黃家。
堡十六 「嘉和、 樂安、 富有。」
順陽 長豐, 順寧, 時和。
仁和 得安, 永豐 《興穡》。
廣盈 豐稔, 西杏 福寧。
南陽。
廣寧右屯衛:
關一、 三岔
堡五 東海、 枯菱河、 常豐。
《枯樹 女直》。
金州衛守墩堡官軍一千七百二十六員名。
城四: 望海堝、 伯母山、 旅順南城、 旅順北城。
墩三十六, 石門、 蕭家島、 老鸛嘴、 大黑山、 海青島、 孛蘭店、 雙廟。
鴈島、 《石洞山》 《鐵山》、 馬雄島、 小沙河島、 黃谷島、 長沙嘴 青山島、 蓮花島、 大沙河島、 鴈練島、 盧家島、 花里島、 杏園島、 七蘭山 野雞島、 沙河島、 雀兒島、 磨盤山島、 團山島、 和尚島、 紅崖島、 鞍山 羅家島、 黃家島、 太平島、 南關島、 兔兒島、 鹽場島。
臺一、 《三王山》。
堡五 三淮、 新寨、 劉官寨、 紅嘴、 黃骨島。
復州衛守墩堡官軍六百四十七員名。
城二: 「魏霸山城。 得利羸城。」
墩、九 龍王山、 萬灘島 中島。
「長生島」, 「松山。 北青海 塔山。」
石家島、 駱駝山。
堡四 「富川、 臨溪、 楊官寨、 奕古驛。」
蓋州衛守墩堡官軍二千四百六十四員名。
墩九 韋子島、 歸州, 兔兒島、 象井、 白狼山、 觀家山、 神僊山、 梁房口、 遼針山。
堡五 梁房口、 中山、 熊岳。驛 五十寨驛 八角湖。
義州衛:
城一: 靉陽。
墩四 塔兒山、 「三山 擦牙。」
城西。
堡三 石家。 八「塔山、 青榆林。」
遼東宜事
「遼地負山阻海,屹然為東北雄鎮。北鄰沙漠而遼海三萬,瀋陽、鐵嶺之統於開原者足遏其衝,南枕滄溟, 而金復寧,蓋旅順諸軍聯屬海濱者足嚴守望,京師 翰屏,可謂固矣。」然觀今日備外邊防,頗為有賴,而備 倭海防,視為虛文。蓋自劉江金線島之捷,而海氛久 熄,自山東海運之廢,而墩寨益廢,於是旅順諸堡亦 無復用。識者謂「遼東沿邊五路,得分守應援之規,沿 海衛所亦當如其制。如旅順而西,以金州轄之,總兵 撫按之統。其責者,秋汛以防邊為重,防海為次;春汛 以防海為重,防邊為次;則雖島夷窺伺,豈能遽犯哉!」 曾按:「遼東倭患,較諸省似可緩。所虞者地千餘里,衛 所軍旅將十萬員,名止藉山海關一線饋餉。我朝北 都燕而遠漕江南粟,又自京師達于遼陽,飛輓不繼, 邊卒輒叫呶待哺。萬一歲歉,密邇畿輔,敵騎乘閒何 以禦之?此其患不在兵之不強,而在食之不足。食足 則兵強,兵強則守固矣。邇者登、萊運米達遼甚便,惜 其不多。」愚謂國初軍屯商中之制,至為精當,而大壞 極弊,司國計者深念而亟圖之可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