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4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四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四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四十三卷目錄

 大同府部彙考一

  大同府建置沿革考

  大同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大同府星野考

  大同府山川考上

職方典第三百四十三卷

大同府部彙考一

编辑

《大同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大同縣附郭。

虞州,屬并州。春秋北翟所居。戰國屬代,後屬趙。秦為雲中、鴈門、代郡地。東漢末郡廢。三國魏屬新興郡。晉改屬鴈門。後魏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置代尹,又置北恆州。後周俱廢。隋以其地屬雲、代、朔三州。唐初復置北恆州治雲中縣,尋廢。開元中,置雲州。天寶初,改雲中郡。乾元初,復為雲州。五代唐以雲州置大同軍節度,屬河東道。宋置雲中路。遼升為西京,府曰大同。金因之,後置都總管府及留守司。元為大同路,後復為西京路。明洪武二年,改為大同府,領州四,縣七。其西置七衛所,其東又置四衛。

皇清順治十一年,裁「路將」、「印屯」等官衛,并西路府統。

屬「城守」 事務。俱屬把總。其府縣仍因之

大同縣

周大同川地。戰國時屬趙。秦置雲中縣。漢為鴈門郡、平城縣地。東漢末廢。三國魏復置,屬新興郡。晉屬鴈門郡。南北朝魏屬代郡。北齊改雲中為襄陰縣。隋初,改雲內縣,屬朔州,後屬馬邑郡。唐貞觀中,置定襄縣,尋廢。開元中,復置,改縣曰雲中,為雲州治。遼析雲州置大同縣。金、元仍舊。明因之。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六里,今一十四里。

懷仁縣

秦雲中縣。漢置沙南縣,屬雲中郡。南北朝魏廢。隋為雲州地。大業初,置大利縣,屬定襄郡。唐屬雲州。遼析雲中縣地置懷仁縣,因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面會東城,取「懷想仁人」 之義。金陞為雲州。元復為懷仁縣。明因之,調安東中屯衛後所分守,隸大同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里,今八里。

渾源州

周、戰國時,屬趙、代郡之地。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門與燕易平舒,渾源乃肇于平舒。秦為鴈門郡,平舒在焉。漢為平舒、崞二縣地,屬鴈門。代郡末廢,省入冀州。三國魏黃龍初,復置雲中縣,屬新興郡。晉因之。南北朝魏置神武郡、石城縣。隋改為平寇縣。唐為崞縣,屬代州鴈門郡。五代唐置渾源縣,因八水合而渾流,故名,屬應州。遼仍舊。金陞為渾源州。元改為恆陰縣,隸西京。至元初,復為州。明因之,調安東中屯衛、中前二所分守,隸大同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四里,今仍舊。

應州

古唐國地。周、戰國時,趙為代郡地。秦為陰館縣地,屬鴈門郡。漢因之。東漢末廢。南北朝魏屬神武郡。北齊改屬太平郡。後周郡廢,置陰城,隋廢。唐置金城縣,以縣置應州。蓋因龍首、鴈門二山南北相應,故名。五代唐置彰國軍節度。遼、金仍舊。元復為應州。明因之,以金城縣省入,領縣一,置安東中屯衛守焉。隸大同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里,今仍舊。

山陰縣

秦為鴈門郡陰館縣地。東漢末廢。南北朝魏置平齊郡。北齊改屬太平郡。隋置神武縣,屬馬邑郡。唐廢。遼置河陰縣,屬應州。今改山陰縣置忠州。元併入金城縣,尋復置。明因之,隸大同府,應州置千戶所守禦。

皇清因之,編戶,舊七里,今六里。

朔州

周、戰國時屬燕。秦為代、鴈門二郡地。漢為馬邑縣地,屬鴈門郡。東漢屬雲中、鴈門二郡,後廢。三國魏置新興郡。晉改新昌郡。南北朝魏桑乾及神武二郡,又于定襄故城置朔州。北齊改神武曰太平,改桑乾曰廣寧,徙朔州城于馬邑。後周郡罷,以朔州置總管。隋改州為馬邑郡,治鄯陽。唐復改朔州。天寶初,改馬邑郡。乾元初,復改朔州。五代唐陞鎮武軍。宋、遼為順義軍,改朔寧府。金仍為朔州。元屬大同路。明因之,以鄯陽縣省。

入。隸大同府。領縣一,置「朔衛」 守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八里,今六里。

馬邑縣

周戰國時屬燕。秦時建城輒崩,忽有馬旋馳,隨跡築之,城乃成,故名。漢屬鴈門郡。南北朝北齊屬廣安郡。隋郡廢,以縣省入鄯陽縣,屬朔州。唐復于大同軍城置馬邑縣。建中間,嘗徙朔州治此。五代唐置寰州及寰清縣。遼罷為馬邑縣。金固州。元州廢縣存。明因之,隸大同府,朔州置千戶所守禦。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里,今四里。

蔚州

周。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初屬趙,後屬燕。趙襄子時,蔚入代地。秦置代縣,屬代郡。漢封代王于此為代國。東漢末廢。南北朝魏置懷荒、禦彝二鎮。東魏置靈丘郡。後周置蔚州。隋屬上谷郡。唐初入突厥置州,僑治陽曲,繁峙秀容。後破突厥還,復置蔚州,尋改安邊郡,又改興唐縣。五代周改興唐曰靈山,尋改靈仙縣。遼置忠順軍,靈仙縣隸金,為蔚州,治上郡宣德府。元初,省州為靈仙縣,屬弘州。尋復為州,屬宣德府。明洪武四年,省靈仙縣入州,因舊名。領縣三,隸大同府,置蔚州衛守禦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二十五里,今一十五里。

廣靈縣

漢代郡延陵縣地。東漢末廢。隋以其地入上谷郡。唐為安邊縣地,後改安邊曰興唐,屬蔚州。五代唐置廣靈縣。遼屬蔚州。金、元仍舊。明因之,隸大同府蔚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里,今八里。

靈丘縣

漢縣,屬代郡,因趙武靈王葬此,故名。東漢省。南北朝魏復置,屬靈丘郡。隋初郡罷,以縣屬蔚州。大業初州罷,以縣屬鴈門郡。五代遼仍舊。金置成州。元復為靈丘縣,屬蔚州。明因之,隸大同府蔚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十里,今九里。

廣昌縣

古無終地,又為飛狐口。漢置廣昌縣,屬代州。東漢屬中山國。晉屬代郡。南北朝後周置五龍城。隋仁壽初,改曰飛狐縣,屬易州。唐初,僑治易州之遂城,遙屬蔚州。貞觀中,復故地。宋陞為飛狐軍。遼復為飛狐縣。金、元仍舊。明復改廣昌縣,隸大同府,蔚州置千戶所守禦。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里,今仍舊。

大同左雲川衛

大同右玉林衛

陽和高山衛

天城鎮遠衛

威遠衛

平遠衛

皇清順治十一年,裁「路將」、「印屯」等官衛,併西路府統。

屬《城守》事務。俱屬把總。

 大同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大同府疆域圖

大同府疆域圖

本府。大同縣附郭。

東至直隸保安州界「深井」 ,三百六十里。

西至大同右衛黃土山墩,二百三十里。

南至太原府代州鴈門關,二百九十里。

北至本府舊宣寧縣界貓兒莊,一百二十里。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五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一十里。自府治西南至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七百餘里

大同縣:《縣志》闕。

東至洪州界

西至右衛

南至應州界

北至貓兒莊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懷仁縣》:

東至大同縣界新橋

西至清涼山

南至趙家畽

北至大同縣界苟家寨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四十五里,南北袤六十五里。自縣治東北至本府七十里,南至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闕。里。

渾源州

東至廣靈縣界分水嶺

西至應州界羅家莊

南至靈丘縣界蔡家峪

北至本府甕城口驛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九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自州治西北至本府一百二十里,西南至省城闕。里。北至

京師:闕。里。

應州

東至渾源州界羅家莊,四十里。

西至山陰縣界安銀村,三十里。

南至繁峙縣界書堂岩,五十里。

北至大同縣界南柳會村,二十五里。

東南至繁峙縣界龐家套五十里。

東北至大同縣界蘆子溝,四十里。

西南至本府界胡峪嶺八十里。

西北至懷仁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州治西北至本府一百二十里,南至省城五百里,東南驛路由紫荊關至

京師一千里

山陰縣:屬應州。

東至應州界長樂村二十五里。

西至馬邑縣界新興鋪三十里。

南至代州界佛宿山三十里。

北至黃花嶺懷仁縣界,五十里。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五十二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縣治東至本州六十里,北至本府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九百里。北至

京師二千五百里

朔州

東至山陰縣界新興鋪八十里。

西至蕎麥川六十里

南至崞縣界段家鋪,七十里。

北至馬家河,一百三十里。

東南:至廣武站八十里。

東北至泥河七十里

西南至神池口,六十里。

西北:至鴨子坪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二百里。自州治東北至本府二百八十里,東南至省城五百里,北至

京師九百里

馬邑縣。屬朔州。

東至山陰縣界新興鋪,四十里。

西至朔州界煙墩村一十五里。

南至代州鴈門關,八十里。

北至朔州洪濤山界,一十五里。

東南:至廣武站五十里。

東北至懷仁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寧武關,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井坪所七十里

東西廣七十三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縣治西至本州四十里,東北至本府二百四十里,東南至省城四百六十里,北至

京師九百六十里

蔚州

東至保安州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廣靈縣界,六十里。

南至廣昌縣界,一百三十里。

北至東城界一百里

東南至易州界三百里

東北至宣府界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靈丘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陽和界一百八十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自州治西北至本府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省城七百五十里,東至

京師五百里

廣靈縣。屬蔚州。

東至蔚州界石橋溝,二十五里。

西至渾源州分水嶺界,六十里。

南至靈丘縣義泉嶺界,四十里。

北至大山夾石溝口,四十里。

東南至蔚州北口,七十里。

東北至樺澗嶺口,四十里。

西南至靈丘縣界漫山村,七十里。

西北至大同縣火燒嶺口,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里,南北袤一百里。自縣治北至本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本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省城七百二十里,北至

京師五百三十里

靈丘縣:屬蔚州。

東至廣昌縣城九十里

西至渾源縣城一百里

南至直隸阜平縣城二百里。

北至廣靈縣城八十里

東南

東北

《西南》至鴈門關,二百七十里。

西北

東西廣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自縣治東北至本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本府二百七十里,西南至省城闕。里。東至

京師五百里

廣昌縣。屬蔚州。

東至直隸易州界草店橋,六十里。

西至靈丘縣界白陽鋪五十七里。

南至直隸唐縣界石臼村,六十一里。

北至本州界黑石嶺五十五里。

東南

東北至宣府三百六十里。

西南

西北至廣靈縣治一百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自縣治北至本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本府三百六十里。西南至省城七百里。東北至

京師三百里

形勝附       通志府州縣志

编辑

本府。大同縣附郭。

《史記》:「西有雲中,南有鴈門,所謂天府也。」

《戰國策》:「恆山為天下之脊。」

《寰宇記》:「北臨廣野,封略之內,南北錯居。」

大同以西,紫河以東,橫亙而來,綿亙三千里,《通鑑》前代用武之地,寄任必文武兼資。

《廣輿記》:「三面臨邊,西北巨鎮。」

《輿圖備考》:北臨曠野,綿亙千里。柏梯凌峙,層崖刺天,勝概所聚

京師藩屏,三面臨邊。用武之地,最為要害。

王瓊云:「兔毛河口,最為要衝。」

連上谷,達并恆,界黃河,實內地之藩屏,中原之保障。

懷仁縣

黃花聳其前,三臺擁其後。東映鎮海,西噓谷口。渾源州

宋朱弁《本州記》:「柏梯奇觀。」

《明一統志》:「茹越屏其南,桑乾帶其北,龍首雄峙于左,鴈門拱嶂于右,東西長川,坦然平闊,前代以來用武之地。」

京師藩屏雲中要郡

襟山帶河,素號神川。崇岡峻嶺,環列如障。可云「四塞」 ,

幅員遼闊

居并代之間,臨絕塞之地,八山旋而環繞,二水合而渾流。

應州

宋朱弁《本州記》:「平坡峻岅,林木深秀,左龍首,右鴈門,南茹越,北桑乾。」

山陰縣:屬應州。

九嶺拱圍,二河吞納。東西長川,坦然平闊。諸峰環峙,眾派經流。

朔州

宋朱弁《本州利涉橋記》:「東距馬邑,西直鄯陽,南接天池,北連洪濤。」

桑乾繞其後,鴈門峙其前。

「密邇」 邊陲咽喉,冀并肩背幽燕,西北一大扼塞也。

馬邑縣。屬朔州。

東護雲中,西擁朔郡。洪濤山層障于後,鴈門關疊峙于前。河出桑乾,遶九曲而南渡。流接灰水,障百川而東之,誠為北邊鎖鑰。

東鞏宣雲,西控寧朔,南捍忻代,北拱平坪。洪濤屏翰于後,紫荊保障于前。河出龍池,滾滾煙波繞九曲。山聳鴈岫,層層雉堞鎖千尋。雖「彈丸」 《黑子》之封,亦扼險制勝之地。

蔚州

《元志》:蔚州:「古道極嶮。」

諸關要害

萬山環拱,北枕桑乾,中帶壺流,三關天險,連上谷而接雲中,背腹手足之勢備焉。

守飛狐之隘口,而餉道無虞;通《順聖》之輔車,而犄角可恃。

廣靈縣。屬蔚州。

「西枕亂嶺,東距洪渡。」 居并代之肩背,當蔚渾之咽頤。四山圍繞,二水合流。

枕桑乾,控太白,連上谷,接雲中。

靈丘縣:屬蔚州。

《臂聯》雲:「朔吭扼鴈門,咫尺邊陲,紫荊門戶,萬山環遶,溏水旋折。」

兩山虎踞,中界大河。南引鐵嶺、倒馬,聲援可通。北控蔚州,恃為犄角。葢咽喉重地也。層山壁立,峭谷迥邃。路止石磴,最為奇嶮。當雲中之上游,處邊陲之內地。西望鴈門,有襟恆帶桑之勝;東取荊、馬,儼龍蟠虎踞之奇。峰迴澗折,一夫直足當關控險。拓原四面,皆堪制敵。鎖鑰中邦,扞衛西塞,蔚、靈之間,稱重鎮焉。《廣昌縣》屬蔚州。

四山圍繞,二水合流,東近紫荊,南接倒馬。萬里長城,金湯天險,西關鎖鑰之地也。

係兩關之肩背

北連宣大,西通山陝,二鎮之咽喉,兩省之血脈。四面通衢,地多險阻。

巉巖陡峻天生險要

《大同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屬總載

《晉志》云:「自胃七度至畢十一度為大梁。」 辰在酉,趙之分野,屬冀州。

郡躔次云雲。中入東井二度;

《寰宇通志》云:「大同,昴、畢。」

《舊志》云:恆山入昴五度。

按:大梁為趙大同,趙之北郡,正屬恆山,則昴、畢正趙之分野,而各星所主,且與地人事相紊合。

《大同》之占「畢昴」 ,固不易之說也。

 大同府山川考上       府志

编辑

本府。大同縣附郭。

雲公山 :在城西北一十五里。

武州山 在城西二十里,武州川水出焉。峪中有石窟寺,魏孝文帝常幸焉。山下有「耿氏三塚。」 高山 在城西八十里。

七峰山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又名「玉龍山。」 有石洞、天橋。

紇真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紇真猶言千里,其山冬夏積雪,故諺曰:「紇真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 亦名紇干山。

七寶山 在城北四百餘里,古豐州境。山下有古城,相傳為漢五原郡,或云金築此以屯兵。黑山 ,在城西北四十五里古豐州境,與雲內州夾山東西相連。

神山 :在城北四十里。

岐王山 在城西南九十里,一名「奚望山。」 勝山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石祿山 ,在城西北五百里,《故平城縣》東四十里,山出石碌。

官山 ,在城西北五百餘里,古豐州地。山上有九十九泉,流為黑河。

白登山 ,在城東一百四十里,上有白雲臺。梁元帝《橫吹曲》云:「朝跋青陂道,暮上白雲臺」 ,謂此。豐稔山 ,在城東一百七十里。

盧胊山 在五原。見《漢書》。

緣狐山 ,在禎陵。見《漢志》。

焦山 :在城東一百八十里。

朝那山 一名《牟那》。

牛頭山 二山俱張仁愿《受降城》所置堠處。三寶山 ,在城北一百七十里。

牛心山 有二,一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一在城北一百九十里。

雙山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

採掠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其山多出藥材,上有「採掠大王廟」 及採掠觀。

彌陀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上建關王廟。禪房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上有寺塔。皆創自遼。

方山 在城北五十里,上有方山宮故址。雙化嶺 在城西三十里,盤踞百餘里,嶺西有古寺遺跡,世傳「有二僧共化于此,故名。」

野狐嶺 :在城北二十里。

牛皮嶺 在城東六十里。有牛皮關。

呼延谷 。有「歸唐柵」 、車路。

柂皮嶺 :在城西十五里。

丘家嶺 在城西北三十里。

「拂雲堆 」 ,在豐州。

桑乾河 ,源出馬邑,經縣界東南。

葫蘆海 ,在府北二百里。一名葫蘆河。

水磨河 在府東門外

奄遏下水河 在城西北二百里。水潮無常,納大岡、小岡、大匯、小匯四河。

黃河 古東勝州界

金河 在城西北五里,古雲內州金河,縣東南一百五十里,流入天瑞泊,其泥色似金,故名。紫河 ,在城西北四十里,源自豐黑峪口,西入雲內州,東合黑河。

黑河 在城西北四百里,古豐州界。源出官山,由雲內州至東勝州入黃河。

兔毛河 在城西二百里駱駝山。流過古《東勝州》,入黃河。

滄頭河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如渾河 ,一名「街河」 ,在城東北四十里開山口。兩源合為一。歷城東而南流,與武州川水合注于桑乾。

御水 在府城西北開山口,與得勝河源合流,經府東門外,折而南,民資灌溉。上有石橋。武州川 在城南十五里。又名「合河」 ,源出白羊山溪谷中,流至府南十五里,東南流,注如渾水。金河泊 在城西北五百里,古東勝州境。上承紫河南流入黃河。

考證

天瑞泊 在古雲內州西。

大鹽濼 在城西四百里,古豐州界。

石窟寒泉 ,在城西三十五里,石窟寺左。「沒越濼 」 ,與大鹽濼近。

三聖井 在府城東一百二十里沈家窊。俗傳元帝駐蹕于此,飲馬。

白道泉 在府城北,相傳即飲馬長城窟處。沙井 在城西北四百里。古豐州。其外即界壕。古沙陀地。

君子津 ,在城西北五百里,古東勝州界,亦名君子濟。漢桓帝十三年,西幸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齎金貨隨後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長曰子封,送之渡河,賈人卒死,津長埋之。其子尋求父喪,發塚舉尸,其資費一無所損。其子悉以金與之,津長不受。事聞與帝,曰:「君子也。」 即名其津為君子津。

懷仁縣

玉龍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有青石盤旋至巔,遠視如龍狀,故名。壁有洞口,名「玉龍洞。」 上建以鐵瓦覆之,登視者援鐵索履浮木而上,下覰諸山,若凌空然。中有恆嶽行宮,山巖竦立,風雨不侵,誠天建也。山有七峰。

團山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石井山 在縣西十五里。峪有石井,故名。「清涼山 」 ,在縣西十五里。頂有磚塔,數百里外望之可見。每旱,有白雲籠塔,即雨。舊有利國鐵冶,北壁有石碫,內有金鑽約三寸許,觸之即動,取之不出。石堂內有地鼓,石擊有聲如鼓。西有寒泉,雖盛暑,人不敢飲。下有佛寺,即文殊菩薩修行處。

錦屏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山峰聳翠,舊有瓷窯及鐵冶。

蘆子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舊有鐵冶。

大峪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鵰窩寺。山碫昔有鵰巢,今尚存。峪闊可行車,南通鴈門等關,西通左右衛諸城堡。先年議築城未就。

金龍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有泉與馬邑金龍池脈相通,故名。

樓子山 :在城西一十五里。

小峪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

黃花嶺 旁有金仙洞,懸石如樓殿,一名「金仙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

燕家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上有洞。

海子 在縣東十五里。周圍三十餘里。其西北有泉,深不可測,旱禱雨輒應。一名「鎮子。」 海南河 在縣南五十里。水內產地梨,居民賴以救荒。

北沙河 在縣北半里。舊無水,今出泉。

南沙河 在縣南半里。舊無水,今出泉。

新莊子河 在縣南七十里。源出新莊村,西經黃花嶺、南山陰縣諸村堡,皆資灌溉。

神泉 ,在縣北四十里。泉二孔,水甚甘。

灰泉 在縣東二十五里,源深不可測。每歲冬,邊外燒荒草灰自泉湧出,脈與黑河相通。元大德乙巳夏,大同地震,有聲如雷,懷仁縣地裂,湧水盡黑,漂出松柏朽木,即此泉也。

聖水泉 在縣東南二十里海子村。村無甜水,村北一里許,平地湧泉,清深不測,民咸賴焉。莎河 ,在縣境,後魏常以此名縣。

雙井 在縣南九十里。土人相傳地一丈湧泉二所,今砌一井。

上石井 在縣西南一百里。

下石井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渾源州

恆山 在州南二十里,即北嶽也。《水經》謂之「元嶽。」 其山高侵霄漢,舜北巡狩,至于恆山,即此。其頂名天峰嶺,下建北嶽觀,觀側有飛石窟,上建后土祠鎮之。觀前風如虎吼,名虎風口。觀東南五十里有潛龍泉,旱禱雨應能愈疾。上建龍泉觀。觀之東有夕陽巖,巖下有通峪巖,東面有碧峰嶂。東南有古老嶺,一名果老嶺,嶺下有白虎峰,觀之北峰頂百餘步,有琴棋臺、會仙府、聚仙臺、得一庵。又東北有白雲堂,初入山,有道名「步雲路」 ,行數里有翠雪亭,上亭坡名「望仙嶺。」 東半崖有集仙洞,東北有紫芝峪,西南有《脂圖》。

皇清釐正祀典,始遣官祭北嶽于此。

翠屏山 在州南七里。山形秀麗,宛如畫屏。柏山 在州東南十里。頂有惠嶺,秀麗可愛,又名「秀麗。」 下有黑龍池,興雲即雨,郡人以為雨徵。孫臏山 在州東南六十里。東有孫臏寨,西有龐涓寨,相距數里,俗傳為二將聚兵處南麓下。

有洞鑿為千佛

晝錦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元孫公亮由御史仕至尚書而還,故名。

馬鞍山 在州西北,與晝錦山連。

五峰山 在州東三十里。山形如掌,五峰如削,有三洞。

龍角山 在州北二十里。雙峰並峙,狀如龍角。鳳凰山 在州西北七里。山形如鳳,神谿水發源于麓。

橫山 在州西二十里。南北橫亙,隱如城郭。故《崞縣》在其左。

封龍山 一名龍山,在州西南四十五里,夏時雨過,山氣上騰如虹,其東連北山。金末,李冶、元好問、張德輝常遊此山,時號「三老。」

玉泉山 在封龍山東北五里,上有泉,潔如玉。李峪山 ,在州西南一十五里。

玉華峰 在州南十里。峰巒秀麗,形如削玉,即「恆山」 之左也。

渾源河 在州東南十里。源出嘆土峪,繞城西北,匯為大澤,名渾源川。西流入神谿,至應州龍首山折而北,入桑乾,踰蘆溝而東流入于河。嘔彝河 ,源出州東南五十里槍峰嶺,東南經靈丘、廣昌、倒馬關、定州界,注於衛河入海。《周職方》曰:「嘔彝」 謂此。今名瀇河,又名唐河,一名溏河。亂嶺關水 ,在州東四十里,西流至新莊,西南流入渾河

神谿水 在州西北七里。中有孤石,方畝高大,餘周迴泉混出。旁有受水池,雖隆冬不冰。乳泉水 ,在州西二十里橫山嘴側,南流,又名西神谿水。

滱水 在州南七里。源出翠屏山,東南合溫泉水,入靈丘界,注唐河。《山海經》云:「高氏之山,滱水出焉。」 《水經》謂「溫彝之水」 ,蓋古今異名也。入靈丘界,出倒馬關,注唐河,至河澗,為玉鏡河。玉帶河。崞川 ,源出州東北二十里,流經州西南十五里古崞縣麻家莊,合渾河,至應州西安鎮,折而北流,注桑乾河。

黑龍池 在州秀嶺之下。雲氣升,不三日而雨,每旱,州人以為驗。一名「黑龍河。」

溫泉 在州東南一百里湯泉鋪。《水經注》曰:「溫泉出西北暄谷,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

凌雲口水 在州西南三十里。

磁窯水口 在州南十里。東西分水,引入城應州。

龍首山 在州東北三十里。一名「邊。」請幫助識別此字。南跨雲中,延袤千里,

鴈門山 在州西南。山北與龍首山相望,故州以「應」 名。

茹越山 在州南三十里。壁列如屏,所謂「南山之麓。」 林木深秀,內多佳境。

雲山 在州南四十里。山日「雲籠」 ,故名。

翠微山 在州東南三十里,山色遠望,翠秀可愛。

龍灣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茹越口東,亦名「南山。」 上有龍池,遇旱禱雨多應。西南有越嶺,連繁峙縣界。

香峰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茹越口龍灣之南。黃花嶺 ,在州西北三十里。趙武靈王略地,登黃花岡,即此。

桑乾河 在州西二十里。

渾河 在州東二十里。源出渾源州神頭村,西流至安邊鎮,折而北流,合於桑乾河。

黃水河 在州西南八里,至山陰縣城南入桑乾河。澇則泛,旱則涸。

石峪水 在州東南三十里。有大石峪、小石峪,合流一道,至城西北入桑乾河。

聖水泉 在州東三十里北豐畽。平地出泉,冬夏長流,禱雨有應,上有龍王廟。

唐泉 在州東二十里安邊鎮下有泉,自石澗出,冬夏長流入渾河。

馬跑泉 在州南四十里朗嶺門下。相傳李存孝飲馬處。

金鳳井 在州舊城內東北隅。相傳晉王李克用生時,有金鳳飛出。

大井 在州南關中,古龍王廟前,以木甃之,州民咸賴。

山陰縣

佛宿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金《王拱碑》云:「文殊大師留宿處。」 山下出水,名何家泉,亦名覆宿山,又俗名為草垛山。

香山 ,在縣南三十里。春夏花木香盛,故名。

龍門山 在縣南三十里。亦名「隘門。」 上有射御臺,後魏文成帝常射於此。

黃花山 在縣北四十一里。西北接應州,名「黃花堆」 ,又名「黃花嶺。」

化悲巖 在縣西南四十里,北嶽行祠在焉。石罅滴水,旱禱有應。一名「樺皮岩」 ,又名「化慈岩。」 《桑乾河 》在縣北十里。

黃水河 ,源出朔州之三泉,流經辛村,至元英村,稍散亂,復聚於圪塔村,經流縣城南,至東辛寨入於桑乾河。

神泉 在縣西北四十里。一泉三眼,水白而甘,又名「沙蒙泉」 ,一名「沙家泉。」

西伯渠 ,在縣南。王巡撫開此渠,以殺佛宿山諸谷水漲之害。

朔州

三塔嵬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山半有泉,名「三塔嵬泉。」 旱禱雨有應,建龍王祠。

翠峰山 在州西南七十里。東連石碣峪,北接馬騣山,南通寧武軍山口,西至陀羅臺山,盤踞二百餘里。山陽有石洞,中有石佛,一名「翠屏山」 ,崖有積雪。

天德山 在州北。漢李陵自居延行至天德山。遼太祖平党項,遂破天德,掠吏民以東,即此地。牟那山 ,在州北三百里,隋大同城舊墟在此,其近有耳觜城及秦長城。

元姬山 在州北三十里。後魏道武侍姬葬此,故名。

寶峰山 在州北四十里。明嘉靖年間,忽山麓傾,現石佛二尊,一老一少,備極神工,其光如玉,其響如金。居民建寺於上,故名。

玉屏山 ,在州北六十里,西接襄山,金李純甫居此,號玉屏山王,《一統志》載蔚州

神武尖山 ,在州東南一百餘里,即武州山之別峰也。賀拔宗族居此。

燕京山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一名「管涔山」 ,汾水出焉。唐置管州於此,蓋取山名也。又名林溪山。有龍眼泉、天池、龍神廟。今屬靜樂縣。

東靈山 在州西南一百餘里,舊武州境。金初,蕭融為武州刺史,常於此山建亭臺,以備遊觀。契吳山 ,在州東北五十里,與洪濤山連。夾山 ,在州北三百四十里,遼主天祚避寇奔夾山,即此。

黑垛山 在州西北二十里,特出郡山之表。禪房山 ,在州南七十餘里。山頂有覆雲,即雨。蔣山 ,在州西南八十里。

苗家山 在州東北三十里。石蹬崎嶇,僅通人行。

賀蘭山 在州境

彈子山 :在城北八十里。

另山 :在州西北六十里。

龍虎山 在州西九十里。

雙化嶺 在州西

魚渠嶺 在州西二十五里。石上有魚形,故名。鞍子嶺 在州西山後六十里,形如馬鞍。西華嶺 在州西五十里。時當盛暑,尚多寒氣。七里河 在州北七里,出洪濤西北山,下流經酸刺村,東南合灰河。

灰河 在州南三里。源出寧武軍山,流出馬邑北洪濤村,伏流十五里湧出,經州城南,至馬邑,注「桑乾河。」

沙楞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脈通海眼,晨夕水潮流經賈家莊,居人舊引以灌田。

寧邊河 在州北二百餘里。水西流,多蘆葦,鴻鴈棲焉。

臘河 在州北二十里,洪濤山之陽,水連桑乾。居延川 ,在州北廢《雲內州》境。一名「居延澤。」 蘇武常困於此。

泥河 在州東七十里

神池 在州西南九十里。有古城遺址。

天池 在燕京山。「昔魏孝文以金珠穿七魚放池中,後桑乾得所穿魚。又以金縷箭射池之巨鯨,亦於桑乾得所射之箭。隋開皇間,建祠池上,至今禱雨即有應。蓋池方一里餘,旱不涸,澇不溢,淵深叵測,潛通桑乾。昔有人乘車遇風,飄墮池中,後獲車輪於桑乾。」

楊泉 在州西南九十里,常有鯉魚化虹之異。三泉 ,在州東南六十里。泉三處方圓盈輪,深無底。

聖水井 在三塔嵬山下。其水潦不溢,旱不涸。郡人遇旱,禱取輒應。

武周井 在州北古城內,相傳劉武周所穿。《俗》

呼為御井

南井 在州城南門內,木甃,有八角亭。

馬邑縣

雷山 在縣西北十里。下有源泉。

洪濤山 在縣北十五里。俗名「神頭山」 ,一名「漯頭山」 ,漯水出焉。周圍里許,有七泉湧出,俗名「洪濤泉」 ,又名「黃道泉。」 其水淵深,俗傳與寧化天池水脈相通,山下有桑乾河。

馬頭山 在苗家山之左,山勢似馬。《水經注》曰:「《魏土地記》云:『代城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其側有鍾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迎姊代夫人,夫人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殺。民憐之,為立祠屋於山側,因名之為磨笄山』。」 《史記》為在夏屋山,未詳孰是。

紫金山 ,在縣南五十里,高二十餘里,形勢險峻,巉巖盤踞,相續不絕,連亙數百里。

筆架山 在縣南五十里。

太和嶺 在縣東南六十里。嶺北口西山上有佳吉寨,宋楊將軍六郎屯兵之所。一名「惡陽嶺。」 唐李靖率勁兵自馬邑進屯惡陽嶺,即此。洪河峪 在縣東北十里,一名洪豪峪。

余睹谷 ,金執遼主延僖處。一名「余都谷。」 嘔彝河 源出渾源槍峰嶺。

泥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

桑乾河 源出縣北洪濤山下,與金龍水合流,經山陰、應州大同縣界,東南入蘆溝河。又按《水經》:「其河源自太原汾陽燕京山天池,伏流至朔州馬邑雷山之陽,匯為七泉:曰上源,曰玉泉,曰三泉,曰司馬洪濤,曰金龍池,曰小蘆,曰小浦。七泉合而為一,是為桑乾河。」

恢河 在縣南五里。源出寧武山口,北流紅崖村,伏流十五里至塔底村。

黃水河 ,在縣南二十里。

鄯河 ,在縣東三十里。

漯水 ,源出縣西北洪濤山,即桑乾之源也。《漢書》謂之「治水」 ,《水經》謂之溹涫水,又謂之「濕水。」 金龍池 在縣西北,有水一泓,深不可測,嚴冬不冰,與懷仁金龍山泉水相通。泉有二龍,時化為馬,一驪一黃,遇天陰晦每出,民間牝馬遇之,生駒,神駿,或有角,如鹿茸然。唐尉遲恭欲得之,伺其出,飛跨其背,策之將復躍入池,乃「以手攀大柳」 ,旋轉而止。

細盧灣泉 在縣西北,與金龍池相距里許。玉泉 在縣西北。上建龍王廟,旱禱多應。「上源泉 」 在縣西北十里雷山前。

三泉 一在縣南五十里,一在縣東五十里。平地湧泉,澄清不濁,雖隆冬盛寒,亦不結凍。小浦泉 在縣西北五里。水淵默澄深,源出不竭,周圍蒲葦茂盛,一名「小泊泉。」

蔚州

太白山 在州東南三十里,一名馬頭山。有奇石如馬頭狀,俗名「馬山。」 旁有石洞,產紅土,可以印色。世傳周穆王乘八駿至此,馬斃,其血化為碧土。一名「磨笄山。」

永寧山 在州南五十里。世傳金章宗遊獵駐蹕於此。

九宮山 在州東三十里。金章宗避暑於此,因號「九宮山」 ,又名「殿子山。」 有九宮口,道通易州。金置巡檢司,過東有永寧等口。

雪山 在州東七十里。一名「倒喇山。」 俗傳靈仙所居。

靈仙山 在州南二十五里,太白山西。上有三奇石,夕陽照映,宛若三仙之象。

孫子山 在州東南六十里。孫子修道於此。五臺山 ,在州東八十里。一名「小五臺。」 經夏積雪,峰巒秀出。

高氏山 在州西北七十里。滋水出焉。山腳出石炭,民用之。其東三十八里有枚迴嶺,山麓相接。《水經》:「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 注云:「即溫彝之水也,出縣西高氏山。」 《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滱水出焉,東流於河者也。一名高是山。」

松子山 在州東南六十里,山多松。

人頭山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以形似名。石門山 ,在州西南三十里,通靈丘縣。

襄山 :在州西北八十里,接應州。

翠屏山 在州南三十里,即北口山峪。內有龜崖孤峰,山環如錦屏。

麻田山 ,在州東南七十里。內有王喜兒仙人洞,其內多種麻,故名。或云:漢高皇封兄劉喜為代王,穿此洞以通易州,以就盧綰。

神仙嶺 在州北四十里,通東城。

黑石嶺 ,在州南七十里,通廣昌縣。

賈兒嶺 在州東一百一十里,通保安州。直峪 在州西南五十里,通廣靈縣。

金河 在州東三十里。源出太白山下。一本云:「在州東八十里,源發五臺山,其水映石如金。」 《壺流》河 在州北半里。源出廣靈縣城西三十里莎泉東注,合壺川山下水,名「神泉。」 二水合流,其形如壺,故名焉。

七里河 在州東七里

乾河 在州東南三十里。源出太白,流二里,出口四散,灌溉民田數十頃,入壺流河。

渡口河 在州東北九十里。

蓮花池 在州東北六十里。中栽荷蓮,今廢。滋泉 在州西南三十里。源出馬莊神水泉。金時民訟爭利,置鐵板一片十孔,分流灌田,東南入壺流河。

飲馬泉 在州西十里。相傳唐太宗曾飲馬於此。

暖泉 在州西三十里。其水澄清如鑑,夏涼冬暖,故名。

海子泉 ,在州北一百五十里。隆冬不凍,盛暑愈涼,汲飲不竭。

金波泉 在州東北代王故城,其味甘美。湯浴泉 ,在五臺山內,浴之可愈疾。二泉一涼一熱。

廣靈縣

飛鳳山 ,在縣東二十里。平地一岡,突兀軒然翔起,亦恆山餘脈。

瓦房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形如瓦屋,故名。林管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下有泉,名「石家泉」 ,入壺流河,上有《勒漢砦》。

平頂山 ,在縣北三十里,以形似名。

牛欄堝山 在縣三十里,周迴有石欄杆。巧八山 ,在縣北二十里。其山居中,四圍七山相向。

六稜山 在縣北七十里。前後各垂三脊,故名。望狐山 ,在縣西五十里。相傳有神人呼云:「盍近我居。」 語訖,人望見,引狐入山,故名。

樺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以產樺故名。上有《三分砦》。

黃龍山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曾見黃龍於此,上有黃龍祠。

石梯山 在縣西二十里,西行要路也。自麓抵巔,石階天然,故名。

白羊山 ,在縣西五十里。舊有羊寺遺跡,下有小河注壺流河。

老山 ,在縣東北四里。其山皆石,間有草生。鞍子山 ,在縣西二里。兩阜相連,類如鞍狀,故名。

千夫山 在縣西北五里。相傳前代遣千人於此取花斑石祭禱而後取,故名。今神祠尚在,縣民祈福於此,又名「千福山。」

九層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上有九層巖,亦出花斑石。

臨灌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石,夾流泉數里,以資灌溉。一名「林關山。」

留老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昔元吉棄父於此,其子孝諫而載歸,故名。

天井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有天井寺故址。寺有井,深五六尺,雖旱不竭,舊常引此水入廚直峪山 ,在縣南一里。相傳有仙採藥於此,人遇之,仙忽不見,石上有仙人足跡猶存。一名「玉峰山」 ,兩峰突出。

社臺山 在縣西關內。石岡如臺,故名。

壺山 在縣東南一里許,以壺流河得名。如斗山 在縣南東二十里。層巒突起,高出雲表,卉木森森,清麗可玩。上有圮城,形迹猶存。火燒嶺 在縣西北五十里。舊稱「山石如爛」 ,今有草。

馬蹄嶺 在縣西五十里。石上多馬蹄跡。斷駕嶺 ,在縣西四十里。昔竇建德自牛口峪還至此,病革死,葬於嶺上。

臥龍岡 在縣北八里。山脈蜿蜒,自西而來,凝結東向,與龍虎巖山對峙,左右宛然二龍蟠戲。每遇夏,平地一靈光上浮,若引練然,直貫兩山之麓,冬春則不復見矣。

壺流河 在縣南關外。古名「滋水」 ,源出莎泉,上狹下闊,其形如壺。經蔚州入桑乾。

枕頭河 在縣南三里。源出翟家畽,形類角枕,東注壺流河。

豐水 ,在縣東南。平地一山,山下亂泉湧出,東

流為「葫蘆河」 ,以其水上狹下闊,若葫蘆然,下流入定安縣西界。

作畽池 在縣西十三里作畽村。水從西山底出,澄清汪洋方十畝,其水潛縮中約五畝,遇雷雨動作,則水湧漲。附近居民以水之消長卜地之盛衰。一名「作畽海波池。」

集興畽池 ,在縣南五里。其水清湛,冬夏不竭,注壺流河。

瑞泉 在縣西五十里白羊山。其泉瀑湍奔騰如唾玉。

灑雨泉 在縣西二十里直峪山。源自石孔出,灌田數十頃。遇旱,使數婦潑灑之,遂雨。北注枕頭河,東入壺流河。

一斗泉 在縣西北三十里九層崖。其泉雖一斗之微,可給百家,故名。

滴水崖泉 在縣北十五里。半山懸崖,有泉自石中滴出,味殊甘美。

莎泉 在縣西三十里。泉畔多生莎草,即壺流河源。《水經注》曰:「水側有莎泉亭。」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