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8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八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八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八十卷目錄

 蘇州府部彙考十二

  蘇州府驛遞考

  蘇州府兵制考

職方典第六百八十卷

蘇州府部彙考十二

编辑

蘇州府驛逓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吳縣

姑蘇驛 即宋姑蘇館,舊址,在胥門內河下,傍百花洲。明成化九年,知府丘霽重改建於胥門外。

皇清順治二年,燬于《兵燹》。七年,蘇松兵巡道胡以泓

捐俸修建。嗣罹火災,僅存「接官亭。」 廨康熙九年風變,圮倒無存。

本驛設馬七十匹,草料銀二千一十六兩。馬夫七十名,工食銀一千八兩;水夫二百五十名,工食銀三千六百兩,支應馬價、鞍轡等銀二千三百七十六兩;快船二十隻,水手六十名,工食銀四百三十二兩。又修船銀九十九兩,歲支銀共九千五百三十一兩,縴夫銀四百三十二兩。按《縣志》,本縣舊額驛傳、馬役、馬價、鋪陳工食草料銀七百一十七兩二錢。

姑蘇驛水夫工食米七百八十三石三升二合,祗應過關米二百六十石

修船米九十石九斗六升八合。

《姑蘇》驛:祗應館夫二十四名,共銀九百六十兩,遇閏加二名;《朝覲》開科,年加四名。

《姑蘇》驛斗級一名,銀一百兩。遇閏朝覲、科貢加半名,銀五十兩。

《姑蘇》水驛館夫八名,共銀四十八兩。

走逓馬十八匹,每匹草料銀六兩,馬夫工食銀六兩,鞍轡銀二兩。如遇倒死及鞍轡傷損,俱馬夫賠補,共銀二百五十二兩。以上舊額,歷經增減不一。

新額內除太倉、吳江、常熟、崑山、嘉定等州縣原協濟姑蘇驛站扣充正項,即於本縣地丁內扣給驛站銀二千一十四兩四錢八分四釐五毫,遇閏加撥銀三百八十四兩,統歸驛站數內外,此項於康熙七年部文改編,續於康熙十四年起,逓年裁復,至康熙二十四年全裁,充項細款於「存留新裁」 項下載明訖。

外省驛站馬役充餉銀四百四十二兩六錢六分,扛銀四兩四錢二分六釐六毫,解費銀八兩八錢五分二釐二毫。

姑蘇驛《復編》:館夫銀三十六兩。

內裁「祗應」 等銀五百七十八兩七錢八分五釐五毫,遇閏加銀三兩。又起運撥給閏月銀九十八兩一錢六分七釐九毫零。姑蘇驛館夫工食銀三十六兩,閏月銀三兩。

祗應過關米折銀一十九兩三錢七分。

《關米》銀一十三兩一錢六分一釐。

不入衝冊水夫工食銀八十一兩八錢一分四釐五毫。

祗應銀四百二十六兩四錢四分,起運撥給閏月銀九十八兩一錢六分七釐九毫六絲二忽。又裁祗應銀一千三百九十三兩一錢五分九釐,遇閏起運撥給閏月銀二百八十五兩八錢三分二釐三絲八忽。

放給姑蘇驛官役支給,以為河下應付之用。年終造冊,送驛傳道轉呈撫院,題達兵部核銷,共夫馬銀四千一百九十七兩四錢,遇閏加銀二百八十五兩五錢。內除奉裁快船水手工食銀五十四兩,遇閏加銀四兩五錢歸入充餉項下外,實該銀四千一百四十三兩四錢,遇閏加銀二百八十一兩,又祗應等銀二千一百二十七兩二錢四分四釐五毫,遇閏加銀三兩,起運撥給閏月銀三百八十四兩,全裁仍歸「地丁」 項下斗庫銀六百兩,遇閏加銀四十一兩六錢六分五釐。

河縴夫工食銀一千七百三十兩。遇閏加銀九十兩

快船水手工食銀一百六十二兩。遇閏加銀一十三兩五錢。

修理銀四十九兩五錢

夫馬工料銀二百八十八兩。遇閏加銀三十六兩

《敬陳減差》案內,裁減斗庫河縴夫快船水手工食,祗加增馬匹工料銀一千三百一十三兩九錢,遇閏加銀九十九兩八錢三分五釐。內斗庫銀二百四十兩,閏月銀二十八兩三錢三分五釐。

河縴夫工食四百五十二兩,閏月三十七兩五錢

快船水手工食銀六百二十一兩九錢,閏月銀三十四兩。

本縣《仙船》水手十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共銀七十二兩;遇閏加銀六兩,改為修理號座船之用。

接官亭 在閶門外普安橋西,元建,明洪武初重修。

皇清康熙十年,布政使慕天顏重建,並增置「拜亭。」舊

《額門子》一名,銀二兩。

急遞總鋪 在府西織里橋西北臨河,與長洲縣合治。本縣鋪,司兵五名。東至婁門,長洲縣利民鋪,往崑山縣;西至胥門鋪,由楓橋往無錫縣;北至齊門,長洲縣無量鋪,往常熟縣。

胥門急遞鋪 在閶門外十一都,南濠新開河上,額設鋪司兵八名。自府前鋪東來,至此三里,北到楓橋鋪七里。

楓橋急遞鋪 在十都官塘路,額設鋪司兵八名。北接長洲縣射瀆鋪十里。

盤門急遞鋪 在盤門外一都,額設鋪司兵八名。自府前鋪北來,至此五里。南接長洲縣白蓮鋪十里。以上三鋪,明舊額設司兵二十七名,共銀一百六十二兩,後裁。

姑蘇館 ,宋紹興十四年知府王㬇奏建,宏麗雄深,為三吳之冠。中分南北城,上作臺,名以「姑蘇」 ,下有百花洲,東有射圃,皆吳說書額。咸淳二年,又大修之。

胥門遞運所 在胥門外,即元遞運站。明洪武五年,改遞運所。本所明額設鋪銀四十七兩六錢。

《斗級》一名,銀一百兩。

防夫十名,共銀六十兩。萬曆間,錢糧裁復不一。姑蘇裏驛 在府治西,舊名「裏館驛。」 明永樂間,以交趾人為丞,專典裏驛,後兼統於姑蘇驛丞,今改為道署。

金昌候館 在閶門南洞子門外城下,沿河西南。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府林懋舉以倭寇至,撤去。萬曆十年,知縣傅光宅重建。今廢。

清風亭 在胥門遞運所。明嘉靖五年,知府胡纘宗、知縣胡祐建。萬曆中廢。

長洲縣

《復編》「姑蘇驛縴夫銀四百三十二兩。」

按《縣志》:協濟站銀二千四百一十兩二錢。急遞總鋪 在府西織里橋西,與吳縣合。管射瀆鋪  、滸墅鋪  、張公鋪。

白鶴鋪 俱在閶門外

白蓮鋪  、尹山鋪  、柳胥鋪 ,俱在葑門外。

利民鋪  ,蘆涇鋪  ,蕭涇鋪。

陸市橋鋪 俱在婁門外。

無畺鋪  ,周涇鋪  ,羅壩鋪,船場鋪 ,俱在齊門外。

崑山縣

寧海驛 初在太倉,宣德六年移置縣治西北。弘治十五年,巡撫吳一貫奏革。

本縣設馬八匹,草料銀二百三十兩四錢;馬夫四名,工食銀四十三兩二錢;縴扛夫一十五名,工食銀二百一十六兩。馬價、鞍轡等銀五十二兩,歲支銀共五百四十一兩六錢。

急遞鋪 在縣前

馬涇鋪  ,陸家浜鋪 ,俱在南門外。奣子鋪  ,車塘鋪  ,曹渡鋪,陶仁鋪 ,俱在東門外。

尤涇鋪  、真義鋪 ,俱在西門外。

常熟縣

縣東驛 在迎春門內,今廢。

北門驛 在介福門內。今廢。

琴川驛 在承流門內。西向漕渠舊址,曰「南亭。」 宋嘉熙初,邑令王爚重新,改今名。今廢。

本縣設馬二匹,草料銀五十七兩六錢;馬夫一名,工食銀一十兩八錢;差夫四名,工食銀五十七兩六錢。馬價、鞍轡等銀一十三兩。歲支銀共一百三十九兩。

按《縣志》,本縣舊額驛傳馬役銀三千二百五十七兩一錢九分三釐。弘治十七年巡撫魏紳奏。

折部劄行催內部文改抵吳淞兵餉太僕寺站銀安德富莊等驛照編姑蘇平望驛水夫銀一千三十兩九錢六分九釐。

祗應過關米折銀五十一兩五錢五分。

修船銀七十六兩八錢九釐。

《皇清新額》:「協濟」驛站銀二千四百二十兩五錢。

《馬役改抵站銀》一款,正扛解費銀五百六十六兩五錢。

協濟驛站馬役銀二千三百五十兩。每兩扛一分解二分。山東安德等河間府富莊等驛支給姑蘇平望驛水夫工食。

祗應過關米銀

修船銀 ,水營 營船械銀 :以上四款,共銀一千六百二十一兩五錢五分八釐二毫零。河下縴夫五十二名,每名銀七兩二錢,共銀三百七十四兩四錢。至順治十三年,奉裁三分之一,扣銀一百二十四兩八錢解部充餉,止存給銀二百四十九兩六錢。康熙十四年全裁,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欽奉准復二分,設縴夫四名,該銀五十九兩六錢。

原額走遞官馬二十匹,馬夫二十名,歲編草料工食銀五百七十六兩。順治十三年,奉裁三分之一,扣銀一百九十二兩,解部充餉。又於康熙三年布政司裁扣銀二百八十八兩,成造姑、平二驛站船之用,止存給銀九十六兩。康熙十三年全裁,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奉准復二分。馬二匹、馬夫一名,共該銀八十一兩四錢。姑蘇驛關米銀一十三兩六錢一分二釐;本縣仙船水手十二名,銀八十六兩四錢,遇閏加銀七兩二錢。

急遞總鋪 在縣治前州橋之側。額設鋪司一名、鋪兵六名。

偃涇鋪  、潭塘鋪  、吳塔鋪 ,俱在四十四都。額設司兵與總鋪同。

湖橋鋪 在縣西二十里。

吳江縣

平望驛 在本鎮。順治六年移署垂虹亭。本驛設。馬六十匹,草料銀一千七百二十八兩。馬夫六十名,工食銀八百六十四兩。水夫二百三十名,工食銀三千三百一十二兩。支應馬價、鞍轡等銀:一千五百五十八兩。快船二十隻、水手六十名,工食銀四百三十二兩、修船銀九十九兩。歲支銀共七千九百九十三兩。

吳江驛 在縣南一里。唐人建時未置縣,止設驛以待使者。宋元仍之。今廢。

南北驛 在北門外。宋紹興十八年建,專寓國信使。堂宇百餘楹,窮極宏麗。今廢。

按《縣志》,本縣額設姑蘇平望驛水夫工食銀一千六十九兩八分,內裁銀五百四兩,扺給加增馬匹之用。

祗應過關米折銀五十三兩九錢八分。

府馬快一十名,銀一百六十八兩,扣抵造姑蘇、平望二驛快船工料並水手工食之用,遇閏加銀一十四兩。

起運撥給驛站一千三百一十兩一錢八釐,內裁關米銀五十五兩九錢四分九釐。又馬快銀一千三十五兩,裁抵加增馬匹之用,存銀抵存留放給

馬快八名,銀一百三十四兩四錢,扣抵造姑、平二驛快船工料并水手工食。今裁銀六十四兩八錢,抵加增馬匹之用,存銀六十九兩六錢,留為快船之用,遇閏加銀一十一兩二錢。

姑蘇驛祗應關米銀一十三兩一錢六分一釐,祗應銀四百六十五兩六錢,遇閏加銀三十八兩八錢。

河下縴夫三百四十八名,銀三千九百九十六兩,內裁抵加增馬匹銀一千八百七十九兩一錢,遇閏加銀三百三十三兩,內裁抵加增馬匹銀一百四十一兩一錢三分四釐;走遞馬一十五匹,夫料銀四百三十二兩,內扣銀二百五十九兩二錢。扺姑、平二驛快船工料並水手工食,今裁抵加增馬匹之用,餘銀留為本縣養馬之用。遇閏、加銀三十六兩

平望驛造飯館夫六名,銀四十三兩二錢;姑蘇驛造飯館夫銀一十八兩;

本縣仙船水手六名,銀四十三兩二錢;遇閏加銀三兩六錢。

急遞鋪 在縣治前

觀瀾鋪  、徹浦鋪  、屆涇鋪。

裊腰鋪  、長老鋪  ,黎涇鋪。

雙里鋪 俱在東門外。自東門至平望鎮南行。

至秀水縣界

朱家鋪  ,道成鋪  ,思范鋪。

曹村鋪 俱在平望西。自平望至烏程縣界。《南鋪 》在南門外。

《吳江馬》站 :在北門外。

吳江水站 在州治西,元建。

嘉定縣

本縣設馬六匹,草料銀一百七十二兩八錢;馬夫三名,工食銀三十二兩四錢;縴扛夫十名,工食銀一百四十四兩。《馬價》、鞍轡等銀三十九兩。歲支銀共銀三百八十八兩二錢。

按《縣志》,本縣原額協濟驛站銀一千九百一十六兩三錢五分六釐二毫。

馬役、改抵太僕寺站銀八百五十兩。每兩扛銀一分,該銀八兩五錢。每兩解費二分,該銀一十七兩

查《舊全書》原額內開:滁州滁陽驛銀二百五十兩。

《大柳驛》,銀二百五十兩。

鳳陽府池河驛,銀二百一十六兩九錢五分五釐。

《紅心驛》銀一百三十三兩四分五釐,改抵前項站銀。

以上《兵部馬役改抵站銀》一款,共銀八百七十五兩五錢。

協濟驛站馬役銀一千八百六十兩五錢四分。每兩扛銀一分,該銀一十八兩六錢五釐四毫。每兩解費二分,該銀三十七兩二錢一分八毫。查《舊全書》原編馬役銀二千九百四十八兩一分七釐,內除改抵吳淞兵餉二百三十七兩四錢七分七釐併入兵餉項下,又扣抵太僕寺站銀八百五十兩另入兵部項下外,實存山東安德驛銀九百六十兩五錢四分,扛銀九兩六錢五釐四毫。

順天府、固節驛銀一百兩,扛銀一兩

河間府《富莊驛》銀八百兩,扛銀八兩。以上馬役一款,共銀一千九百一十六兩三錢五分六釐二毫。

本縣支給「姑蘇平望驛」 水夫工食銀九百二十四兩五分七釐。

修船銀六十九兩五錢一分八釐。

姑蘇驛關米銀四十六兩六錢五分七釐。本縣河下縴夫八十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共銀五百七十六兩。內裁解戶部銀一百九十二兩。每兩解費二分,該銀三兩八錢四分,實給銀三百八十四兩;遇閏加銀三十二兩。

本縣仙船水手六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共銀四十三兩二錢;遇閏加銀三兩六錢。

本縣走遞馬一十七匹,每匹夫料銀一十四兩二錢六分,共銀二百四十二兩四錢。內裁解戶部銀八十兩八錢。每兩解費二分,該銀一兩六錢一分六釐;實給銀一百六十一兩六錢;遇閏加銀一十三兩四錢六分六釐六毫。

急遞總鋪 在縣治前

東苖涇鋪 在東門外十里。

月浦鋪 在東門外二十里。

吳淞江守禦千戶所鋪 在東門外三十里。馬陸鋪 在南門外十里。

南翔鋪 在南門外二十里。

真如鋪 在南門外三十里,自此抵上海縣界。《西苖涇》鋪 在西門外西南十里。

方泰鋪 在西門外西南二十里。

黃渡鋪 在西門外西南三十里。自此由上海抵松江。

黃泥涇鋪 在西門外西十里。

小錢門塘鋪 在西門西北,自此抵太倉州界,《太倉州》:

本州設馬七匹,草料銀二百一兩六錢;馬夫三名,工食銀三十二兩四錢;縴扛夫十名,工食銀一百四十四兩。馬價、鞍轡等銀四十五兩五錢。歲支銀共四百二十三兩五錢。

按《州志》,本州明原額驛傳馬役銀二千四十二兩七錢九分三釐。

《姑蘇平望》驛水夫銀六百一十兩五錢八分五釐五毫八絲。以上二款,萬曆末年增減不一,祗應過關米折銀三十二兩三錢三分。

修船銀四十八兩一錢七分二釐。

崇禎中:馬役銀一千七百六兩三錢一分。內順天府固節驛銀一百兩。

山東安德等驛銀四百六十一兩三錢一分。河間府富莊等驛銀三百三十兩一錢八分。以

考證

上奉文編徵

滁州滁陽驛銀二百五十兩。

《大柳驛》,銀二百五十兩。

鳳陽府濠梁驛,銀一百三十兩。

百善驛銀三十兩六錢二釐。

《紅心驛》銀一百五十兩。

王莊驛銀四兩二錢一分八釐。以上改抵太僕寺站銀。

急遞總鋪 在州前。舊在太倉衛前,弘治十年移此。

申明亭鋪 在州北,至南城,南接張涇關鋪。張涇關鋪 北接申明亭鋪,南至張涇

東渡鋪 西接張涇關鋪,俱在南門外。

大東門鋪 在東門外。西至東城,東至柴行。小北門鋪 ,南至北城,北至淮雲寺。

大北門鋪 ,南至北城,北至百墳,俱在北門外。小西門鋪 ,東至小西門城,西至婁江。

沙浜鋪 東至西城,西至更樓鋪。更樓鋪 東接沙浜鋪,西至吳塘橋。俱在西門外。

勝安鋪 距州西十里惠安鄉女字圩。大西門至府城路。

諸涇鋪 距州東十里惠安鄉來字圩。

井亭鋪 ,距州東二十里湖川鄉餘字圩。新塘鋪 ,距州東三十里湖川鄉閏字圩。以上三鋪,明洪武八年置,由東門往劉家港路。劉家港鋪 ,距州東六十里,在天妃宮。

張涇鋪 在婁江南岸,距州南五里。大南往嘉定路。

《州前鋪 》,其界北至北城,南至崇明觀鋪。崇明觀鋪 北連州前鋪,南至雷應堂鋪。雷應堂鋪 北接崇明觀鋪,南至南門鋪。南門鋪 北接雷應堂鋪,南至南城。

太平橋鋪 「西接州前鋪,東至天妃宮鋪。」 「天妃宮鋪 ,西接太平橋鋪,東接泰周鋪,南接元壇廟鋪。」

泰周鋪 東至城西,接元壇鋪。

「元壇廟鋪 北接天妃宮」 鋪,東南至城。

鼓樓鋪 「東接崇明觀鋪,西至稅務鋪。」

稅務鋪 「東接鼓樓鋪,西北至城。」

興德鋪 北接稅務鋪,南至長春鋪。

長春鋪 北接興德鋪,西南至城。

中政坊鋪 ,北至「鼓樓鋪,南至《文填鋪》。」

文填鋪 北接中政坊鋪,南至興政坊鋪。興政坊鋪 ,北接文填鋪,南至南門鋪。

《婁江西館 》在大西門外。

《婁江南館 》在大南門外。

崇明縣

按《縣志》,本縣馬役改抵太僕寺站銀四百七十六兩八錢八分,每兩扛銀一分,解費銀二分。協濟山東安德等驛銀九十三兩九錢七分,扛銀九錢三分九釐七毫,每兩解費銀二分,該一兩八錢七分九釐四毫。

急遞鋪 在縣前

瀏河鋪  ,瀛洲鋪  ,興賢鋪。

永安鋪  、居仁鋪 俱在城外。

蘇州府兵制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本府

「蘇州府城守營 ,本撫標左營改為城守。原設游擊一員,中營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帶領存營兵丁,巡本城六門府縣倉庫獄囚,兼調撥護送南北往來差使。分防崑山城守千總一員,領兵七十名,分防木瀆鎮千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分防甪直鎮把總一員,領」 兵八十名,巡防唯亭、沙河口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巡防接渡寶帶橋官塘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分防楓橋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外向設滸墅關營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康熙十一年五月奉

旨:「屬本營統轄。」

太湖營 自前巡撫周繼置。「太湖營」 ,崇禎初巡撫李待問題設把總,尋即弛廢。至

皇清康熙四年,浙江總督趙廷臣、江南總督郎廷佐、

會議:「太湖跨蘇、常、湖三府,環七十二山為盜賊。」

「淵藪,置太湖營,控制江浙。設遊擊一員、守備二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戰守步兵一千名。內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兵五百名屬江南,餘屬浙江。其遊擊一員,帶領存營兵丁,駐扎洞庭西山角頭地方。今調駐扎浙江大錢汛,分防吳縣、洞庭。《西山江》屬千總一員,領兵九十名,分防吳縣、洞庭。《東山江》屬把總一」 員,領兵九十名,分防吳江縣吳漊。「浙」 屬把總一員,領兵六十名。以上三汛,係本府地方。餘常、湖二府不載。平望營。

《皇清》設遊擊一員、千總二員、馬兵五百名、水兵三百。

名,後移駐吳江縣城內。順治七年,改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馬步戰守兵四百名。其守備一員,率把總一員,帶領存營兵丁,駐防吳江縣城守分防平望鎮千總一員,兵一百名,分防官塘湖蕩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外吳江縣震澤分防千總一員,黎里分防千總一員,盛澤分防千總一員,蘆墟分防千總一員。以上分防千總,係提督標下中、左、右、前、後五營泒撥,領兵防守,不轄本營

福山營 因故明城堡

《皇清》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

「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其遊擊一員,率千總一員,把總一員,帶領存營兵丁,駐扎本堡,分防本堡內外。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分防鹿苑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分防支塘把總一員,領兵四十名,分防徐六涇土寨。千總一員,領兵二百名,分防常熟縣城守守備一員,領兵一百二十名。」 劉河營 舊劉河城堡,被海潮衝激,圮廢。

皇清康熙六年,移駐「茜涇鎮」,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

「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五員,馬步戰守兵一千二百名。八年,調去兵二百名往京口,續減額一百名。又調防徽六二營兵三十八名,存兵八百六十二名,截去把總一員。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帶領存營兵丁,駐扎茜涇鎮,分防劉河舊城;千總一員,領兵二百名,分防天妃閘;把總一員,領兵三十名,分防七鴉港。輪派」 千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三十名,協同「崇明水師營委官,專司盤詰。分防六尺土寨把總一員,領兵八十名,分防橫涇」 把總一員,領兵三十名,分防太倉州。城守千總一員,領兵一百名。

吳淞營 因故明吳淞鎮守。

皇清設「協守吳淞」副總兵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

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康熙六年,改副總兵「參將。餘官員兵數如故。其參將一員,率守備一員,帶領存營兵丁,駐扎本城,分防楊家嘴、沙浦港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分防綵淘港把總一員,領兵三十名,分防司家港、練所港把總一員,領兵四十名,分防土寨千總一員,領兵二百名,分防羅店鎮、月浦鎮」 把總一員,領兵三十名,分防嘉定縣城守。千總一員,領兵一百名。「外胡巷港口,於康熙八年題設嗁船四隻,灣泊防守。十一年題改沙船八隻,令本營守備一員,率千把總一員,領兵二百名,往來巡防。」 寶山城 因故明吳淞協守。

《皇清》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馬步戰守兵三百名。順

治十八年,欽差巡海將本城棄去居民悉徙內地,官兵併入「川沙營。」 康熙八年,撥出「川沙營」 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兵三百名駐防。其守備一員,帶領存營兵丁駐扎本城把總一員,領兵九十六名,駕沙船四隻、唬船四隻,巡防黃浦。

崇明水師鎮標八營 ,因故明水、陸二營。

皇清順治八年,設守備一員,管「崇明營」事,統陸營千

總一員,把總二員,陸兵六百名,水營千總一員,把總二員,水兵二百名。十二年,改參將。十三年,以蘇州水師總兵官鎮崇明,領左、右、前、後、中奇六營。十六年,又以左協兩營來鎮。康熙十四年,改為提督總兵官。「按總鎮初駐府城,設左、右二營,後移鎮崇明,以左營改今中營,右營仍為今右營。又以提標水師中、左、右三」營來鎮,以左營改今左營,以中營改今前營,以右營改今後營,其原設「崇明」營改今奇營。至於左協兩營,俱係順治十六年創設。左營駐防太倉州,七了嘉定縣。請幫助識別此字。淘港右營,駐防太倉州沙溪徐六涇,今俱移駐崇明。《奇營》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一百名,存九百名。本營派防本縣城池,及南路九汛。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一員,領兵四百名,駐防本縣城守。分防施翹河、南岸南洪、三條豎河三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分防顧四房溝、郁王狀、新開河西岸三汛把總

一員,領兵九十名,分防新開河東岸、盤船河、三條港三汛。把總一員,領兵八十名。外管駕本營沙馬船兵二百二十名,派防土城南門至西南城角,兵五名;塘撥兵四名。左營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一百名,存九百名。本營泒防東路八汛。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千總二員,領兵五百四十四名,駐防蒲沙套汛,分防當沙頭港汛,把總一員,領兵六十名,分防大套二滧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七十名,分防岸溝四滧二汛,把總一員,領兵八十二名,分防六滧、七滧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 外看守內港沙船兵二十名,派防土城東門起至東南城角。兵十名,派蘇廠監備沙船兵十名。塘撥兵四名。前營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一百名,存九百名。本營派防東路四汛。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領兵二百七十五名,駐防堡鎮上寨,分防高頭沙汛。千總一員,率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五十一名,分防小七滧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五十一名,分防大花紅汛。千總一員,率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五十一名,分防陳六港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三十八名。外看守內港沙船兵五十名,分派土城東門起,至東北門城角兵五名,派蘇廠監修沙船兵一十名。塘撥兵四名。右營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一百名,存九百名。本營派防東北路九汛。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千總一員,領一百三十八名,駐防大港,分防拳頭港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二十名,分防張家港、北當沙、頭港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二百四名,分防仙景沙、小豎河二汛。千總一員、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八十四名,分防梅家義路桃皮港、天分滧三汛。把總一員,領兵二百五十四名。中營設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一百名,存九百名。本營派防北路八汛。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三員,領兵五百九十一名,駐防永寧沙東汛,分防永寧、沙西、三臺二汛。把總一員,領兵六十名,分防四臺、張網港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分防頭條港、二臺、三臺三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一十名。外看守內港沙船兵二十名,派防土城北門起至西北城角兵五名,派蘇廠監修沙船兵十名。塘撥兵四名。左協左營設副總兵一員、都司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把總一員,存三員;裁兵二百名,存八百名。本營派防北路九汛。其副總兵一員,率都司一員、千總一員,領兵一百七十六名,駐防盤&1195汛,分防盤滧口、蟶殼滧二臺三汛。把總一員,領兵四十名,分防東滧、北監河二汛。把總一員,領兵四十名,分防西洪、滧保平、沙北合洪三汛。把總一員,頷兵五十名。外營駕沙船。千總一員,領兵四百八十名,派防土城南門起至東南城角;兵十名,塘撥兵四名。後營設遊擊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一百名,存九百名。本營派防西北路八汛。其遊擊一員,率守備一員、千總二員,領兵六百二十五名,駐防大洪汛,分「防湃頭港汛。把總一員,領兵三十五名,分防徐鬍子溝、大套二汛。把總一員,領兵八十名,分防王家港、西阜沙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九十名,分防渡船港、掘頭港把總一員,領兵七十名。左協右營設都司一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近裁把總一員,存三員;裁兵二百名,存八百名。本營派防西」 路八汛。其都司一員,領兵一百九十五名,駐防邋遢港汛,分防樓子港汛。把總一員,領兵六十八名,分防吳王狀、渡船港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五十六名,分防高橋洪汛。千總一員,領兵八十一名,分防爛沙套、朱華港二汛。把總一員,領兵一百二十六名,分防施翹河北岸汛。千總一員,領兵六十九名。外看守內港沙船兵七十六名,派防土城北門起至東北城角兵五名,派蘇廠監修沙船兵二十名,塘撥兵四名。

蘇州衛 掌印守備一員,前幫領運千總二員,領旂丁一百三名,漕船一百三隻。「後幫領運二員,領旂丁六十六名,漕船六十六隻。本衛原設左、右、中、前、後五所,其後所向分立為嘉興所,止存四所,以左、右二所為前幫,中、前二所為後幫。」 太倉衛 掌印守備一員,前幫領運千總二員,領旂丁八十名,漕船八十隻。後幫領運千總二員,領旂丁三十八名,漕船三十八隻。本衛原設

左、右、中、前、後五所以左右二所為前幫,以中、前二所為後幫,以後所領入《鎮海衛》。

「鎮海衛 掌印守備一員。」 前幫領運千總二員,領旂丁四十名,漕船四十隻。後幫領運千總二員,領旂丁四十名,漕船四十隻。三幫領運千總二員,領旂丁三十名,漕船三十隻。本衛原設左、右、中、前、後五所,以左、右二所為前幫,中、前二所為後幫,後所及太倉衛調來後所為三幫。吳淞守禦千戶所 ,自明嘉靖間設吳淞總兵。嗣後增置水陸四營,統兵四千餘人。而本所猶存軍八百餘人。

皇清盡裁所軍,設「吳淞營。」至順治十年,復設本所千。

總一員,止領牢健十三名。按明初設所衛以守禦,其時有軍無兵,後兌運發行,軍不習武,於是招募民兵,以資戰守。然衛所選鋒猶在營伍。

《皇清》以《衛耑》司運務,與諸營不相關矣。而「此吳淞」一

所既無漕運,復設千總,止隸牢健,不領兵丁。

《長洲縣志按餘州縣志
{{{3}}}{{{4}}}

编辑

城守營守備一員,統兵三百名,共支銀三千二百八十五兩七錢六分。自撫標裁後,改隸提督,設兵五百名,以遊擊統之。其各村鎮如彝亭、周莊等處濱湖要地,盜賊出沒,於本營撥兵防守。「滸墅關營」 官兵一百一員名,共支俸薪、廩餉、草料、乾銀一千二百三十八兩四錢二分八釐零,米三百五十三石一斗二升。

十年,又新設水師三營官兵三千二十四名,共銀一萬一千四百四十三兩八錢五分五釐零;米二千四百四十八石七斗四升。

《嘉定縣志》

编辑

順治三年,撫院設立土兵二百名,每名給口糧銀三分,歲額銀二千一百六十兩。十七年七月,裁一百五十名,僅存五十名。康熙五年,提督盡行裁去,調發吳淞營千總一員,隨兵四十名任防守,兼輪護解餉,仍於吳淞所支給口糧。壯丁三十名任城門啟閉,歲支口糧三百二十四兩,於去存役田內支給。今除。

巡鹽民壯十名,巡捕民壯十名,弓兵四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