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9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九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九十七卷目錄

 寧國府部彙考三

  寧國府山川考三

  寧國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七百九十七卷

寧國府部彙考三

编辑

寧國府山川考三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太平縣

黃山 ,在縣南三十里。高一千一百餘丈,盤亙三百里,《圖經》稱為軒轅棲真之地。唐天寶以前曰黟山。《神仙傳》云:「軒轅問道於浮丘公,曰:『願摳衣躬侍修煉』。」 浮丘公曰:「江南黟山,神仙所居。有古木靈藥,其泉香美清溫,冬夏無變,沐浴飲者,萬病全卻。」 因與容成子、浮丘公同遊於此,故又名黃山。當徽、寧二郡界。上列三十六峰,溪二十四,洞十二,岩八,曰天都,高冠諸峰。下有香泉,時有異香。曰翠微,有瀑布泉、翠微洞。翠微寺左有青牛溪,曰望仙。舊云黃帝於此上昇,人望見之,故名。下有望仙鄉,有人望見空中二仙上昇,聞綵雲中絃歌聲,故西有絃歌鄉及洞溪並名絃歌,曰九龍峰。頭九朵如九龍然。有岩有源,有洞有溪,並從峰名曰聖泉峰。如削成,狀類腰鼓。頂上有池,人莫能至。從鄰峰頂上望之,見池波騰湧,故名。舊《志》言此水東南而下入於湯池,非也。又別有湯泉,在硃砂峰下,曰疊嶂,其形如嶂。下有石乳岩,水滴如雪,一名滴泉岩。又有陰坑,源長陰無日色,流入白雲溪,匯為白龍潭,又流入硃砂溪。松谷禪師結庵潭外一里許,曰仙人頂。上二石笄,如人對坐,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馬源,溪南有馬跡石數十,深淺宛如泥印,李太白曾遊於此,曰煉丹。相傳浮丘公於此峰煉丹,下有煉丹源、洗藥溪曰青鸞,狀如青鸞之蹲,故名曰紫石。純紫石下有湯泉。《仙經》云:「山上出硫黃、硃砂,其水即熱,此名硃砂湯」 ,其味香美,無硫黃氣。相傳沉痾者澡之立瘥。其側有祥符寺,多名賢題詠。曰「缽盂」 ,狀如覆缽,下有擲缽源。明萬曆時,杭僧玉庵建擲缽禪院,殿宇宏麗,僧徒眾盛,與慈光寺相並。曰桃花,下有桃花源、桃花溪,花落流入湯泉溪。溪旁歙隱士佘掄仲建,有書室曰硃砂,其狀如削。半壁有硃砂岩,中有硃砂,人望之不能到。下有洞,有源、有溪,並名硃砂。萬曆時,僧普門建硃砂庵,後敕改慈光寺。中有七層,四面佛像,曰獅子,狀如獅子之踞。下有錦霞洞。香林源曰蓮花,狀如蓮花。有源有洞,水與桃花溪合流,曰石人,宛如人形。下有白鹿源,曾有白鹿為人所獵。又有駕鶴洞,曰雲際峰。頂入雲際,下有藏雲洞,有乳水源,味甘如乳。曰浮丘,舊有浮丘廟、浮丘觀,歲旱禱雨有應。下有五雲源,浮丘溪東南流入曹公溪。曰容成,相傳容成子嘗遊息於此。下有容成溪、紫煙源,容成洞。曰軒轅,相傳黃帝採芝之所。下有紫芝源、紫雲溪,仙人洞,石座、石室。曰上昇,相傳有阮姓者在此。上昇有源、有岩、有溪,並呼名阮。曰「清潭」 ,水流傾瀉,高百仞。又有布衣源、錦魚溪,曰仙都,下有源有觀,相傳為神仙所遊之處,曰石門,下有石門,兩山相通。山之半壁有大石橫架其上。又有大石塔,正圓如月,下有源有溪。猿猴岩、狼豹洞,曰碁石,相傳有石棋局,布子分明,曰石柱,卓石如柱,高立數十丈,曰「雲門」 ,兩峰相並如門,雲氣出焉。有源有溪,曰「布水」 ,下有百藥源,又有黃泉溪,飛布長十餘丈,曰石床,頂有石床長丈餘,曰「丹霞」 ,時有丹霞籠之,上生紅木,曰「雲外」 ,下有杏花源。又有瀑布泉,飛流數十丈,曰「松林」 ,多產奇松,下有松林溪。石榴岩曰紫雲頂,常有紫雲蓋之,下有柏木源。榆花溪曰飛龍,下有百花源。百花洞曰采石,下有白龍岩,白龍泉,有石如玉,陰暗尤現。

紫金魚袋山 一曰碧山,在城北,矗列繡錯如屏,以頂上雙峰如髻,故俗呼丫角尖,稍落有山。龐渾曰「倉庫山」 ,俗呼王家山。

掛榜山 在縣東。諸水繞其旁,作縣治水口。其形綿亙,橫敷如榜,故名。

天馬山 ,在縣東南,即學宮。巽地昂藏有奔勢,與麻水漾碧。

仙王山 一名「洞清山」 ,仙王祖師修煉處。「文筆山 」 在縣南三里,為學宮。《前案》:明弘治中

教諭鄒暘壘石為峰,後教諭王佳士增築之。霧山 ,在縣西十五里,高五百餘仞。東接龍門山,西抵三折嶺,林木蔭翳,多建梵剎其上,為東鄉勝境。

龍門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高五百仞,圍三十里許。岩壁峭拔,中有石竇若門。產杉木、茶靛、油漆及藥草。旁有石巉削,石柱、石閾,曲磵遶流其前。

古山 在縣西六十里穰溪河之東。平圓如荷葉,下有深潭,山嘴灣環插潭上,有石如龜浮其中。

陵陽山 在縣西六十里。三峰矗立,西兩峰屬石埭,東一峰屬長壽里,為竇子明飛昇處。中有仙壇宮丹竈。又有白鶴池,面黃澥如芙蓉秋水,三台鼎峙,俯跨疏河,故又名「三台山。」 其下有三門六刺灘。其南曰真金山,高二百餘丈。稍東曰密崖山,岡巒連亙二十餘里,至此兩崖對立,下瞰深潭,徑道險絕,故名密崖闕,又名「密王關。」 磐峰山 ,在縣西三十里,一峰插漢,雲霧蒙頂,雨即隨至,天氣清爽,時人登其嶺,九華、長江遠數百里外,咸在目中。

仙都山 ,在縣西北六十五里。高三百丈,亙三十里,一名「遊山。」 相傳左難當因唐推功不及,率眾入此山終焉。

夫子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石,橫挺數丈,曰「鷹嘴石。」 下有千百石峙立參差如列戟,水流其間,性甚寒洌。旁山有石洞,中一室,路折而幽,其深數丈。

異松嶺 在縣北二里,當地脈分脊之處。上有異松,樛曲奇古,一本二榦,鬚分疏密。邑人崔維植立石,題詠其上。

龍門嶺 在縣西北十五里,通龍門三鄉及涇陽鄉上下十餘里,勢甚高峻,中設茶庵,行者憩焉。

尚書嶺 在縣南二十里望仙峰西,高百餘仞。相傳隋末有尚書胡裕隱此,故名。

三折嶺 在縣西二十里。高峻曲折,上設石洞。明萬曆間,有僧海希葺宇其旁,施茗。近更建叢林,名「大覺寺。」

鐵甲嶺 在縣西二十三里。峭壁千尋,下臨大河,中一線通往來。石骨稜稜,行旅維艱。

白衣嶺 在縣東二十五里,通旌德、涇二縣大路。初沿坑直上,崎嶇難行。明嘉靖中,知縣崔欽改築砌造,有碑曰「崔公路」 ,誌不忘也。

黃瓜嶺 今名「黃華嶺」 ,在縣東三十里,與旌德接境,上有烏山庵為界。

石鳧嶺 在縣東二十里,岩聯拳如鳧鷖然。箬嶺 在縣東南五十里,嶺路上下六十里,沿途有四石洞,邑人譚𣹟建,山頂為歙縣界。白沙嶺 在章村、黃田,地皆白沙,通西鄉路,上有泗洲廟,泗洲境。

白茅嶺 在章村,即菜坑。地少樹多白茅。白葦穰嶺 在章村蒼步大灣嶺腳橫過,上七里,下八里,嶺上與石埭縣分界。

湯嶺 ,在縣西南六十里,懸崖峭壁,深窅幽絕,接歙縣界。

梨木嶺 在縣西南七十五里,接休寧界。棠梨嶺 在縣西南八十里絃歌鄉。

石礬嶺 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絃歌鄉,西接石埭境。

莊嶺 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接黟縣境。桃嶺 在縣西南九十里絃歌鄉郭村地接石埭界。

富溪水 ,源出霧山,東流達縣治西南,受三思橋北來水,穿南門冨溪橋下匯麻川水北流,白沙徹底,半映城堞。

梅溪水 源出三門嶺下,東南入板石潭,北流麻川水 ,源出黃山之麓,由湯泉過道泰鄉,淙麻陂潭,受旌德諸水,西北流,沿縣治東門,會冨溪水,并受梅溪水,西北下焦灘、三門村等處,延袤八十里,出小河入於涇。林石錯崖,鳧波鏗訇,與舟響答。

㜑溪水 ,源出黃山松谷庵清龍潭。經芙蓉嶺下,過溝村,逕大橋,數折至石村河安仁坊,與穰、舒二水合。林石舟鳧,不減麻川。

舒溪水 ,源出歙界,經石埭東北,至涇陽安仁坊,受㜑、穰二水,平沙巨艦,飛送岸花,焦漪園太史所云「十里無波」 ,即此。

蟠溪水 ,源出黃山,與赤溪合。上游有蟠石,高丈餘,闊四之,獨立水中央,俗名「獨石灘。」

赤溪水 ,源出青陽界,東北流入龍門鄉《逕龍》。

門灘聚涇水

麻陂潭 ,在縣東南五里。深二丈餘,長五里,碧水澄潔,鳧鴨上下,前人嘗泛舟其間。

板石潭 在縣東北二里。上有橫石一片,平鋪如板,為邑人修禊遊觀之所。往來名人多賦詩其上。

白龍潭 在芙蓉峰下。大旱取水,祈禱輒應。龍光潭 一名麒麟潭,在縣治西六十里長壽鄉。上有石二丈餘,舊名「敬朋石。」

金鐘潭 :在安仁坊,即㜑、穰、赤、舒四水所聚處。中多水鴨、鴛鴦諸鳥。

香潭 在縣西二十里三折嶺下。水勢停蓄,深不可測。二三月間,山花映流,丹崖碧水,怡人心目。

白石潭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屬絃二水碧澄縈折,東岸懸崖峭壁,石室虯松。西岸有亭坐對如在畫圖。

湖深潭 在縣西三十里。高峰聳峙,碧水淵渟,如湖之深,故名。

旌德縣

樓真山 乃縣治之祖山也,即西山。《方輿志》云:「竇子明煉丹處。」 李白詩云:「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 又云:「願隨子明去,煉火出金丹。」 其南方有青華觀,蓋取謝朓「水月青華」 之句,頗為幽雅。梓山 在縣治南,磊落有峰。迤邐而西,有筆架峰。中有資福寺、東嶽廟。旁有奇石。石澗有桃樹,不花而實。每歲三月,遊人多登覽。

感化山 在縣東

淳源墩 在縣東藏經閣後,淳水出焉。

華陽山 ,在縣東五里許。

鳧山 ,在縣東二十里。其陽有鳧山殿,竇子明之像在焉。舊傳子明煉丹棲真,丹成騎青鳧飛入此山,云「山中多仙跡。」

鳳凰山 在縣東七里

大鼇山 在縣東十五里。山形如鰲,有瀑布泉,噴流如練。

玉壺山 在縣東十五里。石上有玉壺跡。石鼓山 在縣治東二十里。《九域志》云:「上有石如鼓,天將雨,鼓即鳴。」

華容山 在縣東三十里,一峰形如蓮花,獨立青峰 ,在十都西,秀麗高聳。

丫髻山 在九都,形如雙髻。

嗣續山 在縣東三十里。周圍十數里,東分嗣嶺界。《寧國縣》謂「山脈絡接,嗣續不絕」 ,故名之。唐山 ,在十三都,去縣五十里。周圍十餘里。其巔有塘,廣可十畝,旱時水不竭。以上東隅山。齊柳山 在縣西十里,山形圓如畫眉。

黃茅山 ,在縣西十五里,最秀拔。

岩山 高與正山、鳧山、黃高峰齊,邑人候其山之出雲,以占雨。以上三山皆縣之祖山。

正山 一名「尖山」 ,在縣西二十里。山極高峻,上有龍王廟,禱雨輒應。有仙人臺、仙人園。有石刻字畫不可辨。有響石亭,山下有銀瓶石。

《大幕山 》:山形如幕。

《小幕山 》:山形如幕。

唐峰 在縣西北四十里。

龍首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紀家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

黃姑峰 在縣西四十里。

馬鞍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形如馬鞍。

金錢山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上梟山 ,在縣西五十里。

下梟山 ,在縣西五十里。

石柱山 在縣西六十里。挺立高數丈,有二石承之,遠望若二柱然。

蛟峰 在縣西五十里

鐵帽山 在縣西五十里,山形如帽。以上《西隅山》。

金鼇峰 在縣南四十里。

大洪山 在縣南四十里。

黃高峰 在治南四十里。山峰高峻,有登仙橋、硃砂石壁、獅子岩。山下流泉曲水,山中林木陰翳,無人煙,世傳「胡丘士、謝元晦輩隱居之處。」 古唐山 在縣南十五里。高三十五仞,周迴一十五里,與績溪分界。以上俱南境山。

土龍山 在縣北二里。山形圓正,為縣治之障。柳山 在縣北十里。世傳柳祖公居此,山南有石室。

佛子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

蠢嶺山 自鳧山華容峰橫亙二十里,南障縣治,北界涇

天井山 距縣二十里。山巔巨石峭峻,中有飛泉,湍激自兩竅中出,俗呼為「龍鼻。」 下有龍潭,清澄無底。

石壁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紆迴曲折,長六七里許。舊路在半山,懸崖千尺,過者眩目驚心。有宋胡安定、周竹坡輩題詠。遊觀之士,畏其險巇,多往他道。明嘉靖初,李公默以吏部郎左遷寧國府通判,來署縣事,謂「道險難行」 ,命比丘募緣下劚山石道溪旁,而遂為通衢矣。中途建石亭戰樓一座,嘉靖丙寅造。先是天井山劫盜時出作樓捍禦,盜患方息。其石壁險峻,至今有盧近溪手書「高山流水,欽免養馬」 八字。

龍首山 :在治北四十里。山峰如龍首。西北有潭,有龍王祠,水旱必禱焉。以上《北隅山》。

高家嶺 在縣東二里許。

后妃嶺 舊傳潘閬女為齊帝妃,故名。

甘子嶺 在七都。距縣十里。今增「子嶺。」 鋪石嶺 在七都。距縣十五里。鳧山過脈處,水東西分注。

烏嶺 在十都,距縣三十五里。過此寧國界。鳳凰嶺 在十三都,距縣十里。

磣嶺 在十三都,距縣二十里。

大嶺 在十一都,距縣三十里。

剝嶺 與寧國接界,距縣五十里,俱東路。「西長嶺 」 ,在小西門外。

查樹嶺 在二都,距縣五里。

大嶺 在三都,距縣二十里,旌嶺之最高者。西鄉孔道,後知縣江天一過此,改為「天嶺。」

九峰嶺 在九峰山

鵲嶺 在太平縣界

「箬嶺 」 在歙縣界,徽之間道。

西嶺 在棲真山

鳧羊嶺 在四都

仙風嶺 在四都

烏山嶺 在三都

琢木嶺 在十六都

郭公嶺 在十八都

千秋嶺 在縣西四十五里。

萬歲嶺 在縣西五十里。

黃華嶺 距縣六十里,太平界。以上俱西路。南長嶺 在二都,距南門里許。徽州大路石嶺 在縣東南里許。

金竹嶺 在五都

隱龍嶺 在一都

黃唐嶺 在白沙,通績溪。

倪村嶺 在二都

白楊嶺 在二都

平子嶺 在一都

七坎嶺 在十九都績溪界。小路通績溪,俱南路。

松樹嶺 距縣十七里。在鳧溪之北、湯村之南。柘樹嶺 距縣二十里,鳧溪東北。

徽水 ,即翬嶺水也,穿縣治中流,民居夾岸至縣北里許,與東溪合。王荊公為江東提刑,有《過麾嶺》詩:「晚渡藤溪霜落後,夜過麾嶺月明中。」 麾嶺,即翬嶺也。藤溪,在縣北五十里涇縣界中。豐溪 ,即豐陂碣。

「淳溪 」 即「淳源橋。」

西源溪 :發源西山,穿城中入大河。

霞溪 在治東四里,源自績溪,至壇石與東溪合。

東溪 即楊下溪,在縣東,有兩源,一出績之朋坑山,一出七都之石嶺,合霞溪、龍頭二水,至城北里許合於徽水。

鳧溪 在縣東北。鳧山,西南之水會於此,至跳仙橋合於徽水。

湯村溪 ,在鳧山以北,蠢嶺以南,水俱會此,至槁口與大河合。

弋溪 在石溪山北,去一十里入涇縣界。雪溪 在十都,東北入寧國。

滑渡溪 在九都東。源出鳧山,通受石嶺以東之水,流入寧國。

梅溪 在十一都。大嶺以東剝嶺水俱會於黃沙殿,流入寧國。

石灘溪 在縣西南二里,至南門與徽水合。橫鳧溪 ,在縣西北十里,源出大嶺,流於丫坑,至虞院合大河。

陶環溪 在縣西三十里。源出黃高峰,流於小嶺下,與上涇水合,至綿坑,與新建榔村諸水合流。

王溪 ,在縣西北四十里。

抱麟溪 即榔村溪,源出黃華嶺,經榔村抵綿坑,與陶環合。

豐溪 ,上經涇鄉廟,與陶環合。

下洋河 在治西四十五里。源出黃高峰,箬嶺以北,葇票峰以西,諸水所會。流於白地,經於下洋,與下洪溪合,東流入太平麻皮河。

鹿飲泉 在縣西一十步。汲以烹茶,味極香美。舊傳有白鹿飲此泉,故名。

白龍潭  清潭 在縣西十里石山中有窟若罈形,約寬五丈,水從上噴出,溉田千畝。天井 在縣東五里華容寺前。溪中四面活石生成一片,約圍三尺,其深不可測。

冷泉 在縣西十五里。盛夏不煖。

南陵縣

工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數千丈,周廣七十里。晉顯貺侯何琦栖隱於此。宋孝子李經廬墓山麓。山巔有忠孝祠,今移戴家會。山腰有池曰「龍池」 ,旱禱輒應。

朗陵山 ,在縣西三十里工山南。亦以朗陵侯何琦名。山南有丹井。

落牛嶺 在縣西三十里,朗陵來脈。

屏風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聳方削如屏,縣脈來龍。

大脈瓏 在縣西三十六里。

謝家壟 在縣西三十六里。戴家會。

花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徐用和居此。

祿嶺山 在縣西四十里,亦名「陸嶺。」

「馬鞍山 」 與「祿嶺山連。」

聞家山 在縣西四十里。

大王沖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

張家山 在縣西四十里,連聞家山。

水龍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有泉出山巔石岩,噴高五尺許,若春濤洶湧而下,田畝賴以灌溉焉。

橫山嶺 在城西南六十里,嶺西通銅陵境。黃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

鷲峰山 在城西六十里,石洞有風溫涼。靈岩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唐貞元中金地藏建寺,俗名「南山寺。」

官山 在城西七十里。有石洞,邑人孫昊建「碧波亭。」

丫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與青陽接壤。

霽頭山 在城西南七十五里,與青陽接壤,路通銅陵,上有泉落下地名「煨湖」 ,名「雙龍井」 ,泉深無底,灌田甚多。

程家壟 :在城西南五十五里。

石龍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鄧道先建庵其上。顧村。陳家山 在縣西南十八里。

楓樹岡 在縣西南十五里。上有偑一株,樹葉先茁,何向以卜年豐。

雲家山 在縣南十二里。一名「仙女山。」

烽火墩 在縣南十里。上可遠眺,舊傳舉烽之所。

石嶺 ,在縣東南十里,路通涇縣。

箬帽山 與石嶺連。縣治《外案》:「崇陵山盡此。」 上有青墩頭,可以遠眺。

鵝公凸 ,即箬帽山之餘,下臨石潭,潭中每有蟄龍騰躍。

石亹塘山 在縣西三十里。兩山石麓相際如門,中有丘壑林巒,外望四山壁立,似無徑路可通。

七女山 在縣西三十里。

石潮山 與七女山連,石下泉湧如潮,故名。馬仁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與繁昌、銅陵連界,山峰有人馬狀。唐貞元中,居人聞石馬鳴,後改今名。

丫頭山 ,在縣西北四十里,陵繁諸山分枝處。新亭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黃連山 」 豹兒壟內山有石洞流泉。

同山 :在麻橋內,山有石洞流泉。

《紫山 》,其上常有紫氣,在麻橋內。

石音山 在七都境內,人行則有聲,又名「團山。」 「白山 」 在七都境內,石色如玉。

梅花山 在七都境內,其峰如梅五瓣。

石岡山 在七都境內,與繁昌界。

大小瑤婆山 :在豹兒壟內。

射的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寰宇記》云:「山有玉在石壁內,取之者遇風雨而止,人望之似射侯,因名。居人常以山色占歲云。射的白米斛百,射的元米斛千。」

獨山 :在城西南十三里,與柿樹溝近。

內翰山 :在城西北七里,一名白石山。

藉山 在縣治內。山久頹削,知縣沈堯中砌石為臺,建樓其上,乃「縣治」 ,憑藉城市林壑,為邑中勝概云。

五里岡 在城南五里,橫亙於前,蓋近案也。崇陵山 ,在城南十二里。

鵝嶺 在城南二十里。舊傳,有金鵝自涇之鑾塘山飛來栖此。

敬亭山 在縣南三十五里,與府治鎮山同名。呂山 在縣南六十里,淮水之源,上有石室,下有孔子書院故址。舊謂孔子適楚道此。按《寧國縣志》有孔子井,相傳孔子入吳時鑿。合二說考之,豈孔子亦曾入吳與?

蒲山 ,在縣南七十里。

車山 :在城南六十里。其形似車,故名。

格裏 :在城南七十五里,兩山夾行,連十五里不斷如格然,故名。僅兩小徑入,曰「大格口」 、小格口中有腴田深澗,人煙相接。

趙沖嶺 在縣南七十里。上有公館,縣龍過峽於此。

千堆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以上多墩泡纍纍,故名。

分界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以與涇縣分界名。

神龍山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山從分界山來,逶迤陂陀,最後卓起一峰,如游龍昂首狀,故名。上有睢陽公廟。

漳水  。淮水 ,《錢志》云:「漳淮源自呂山」 ,又以北鄉小淮河作淮水。及考《沈志》,則分流縣南六十里,有漳水出水龍洞,又有淮水出呂山,合流澄清河,至縣為東溪。是實有漳、淮二水並出南鄉,北鄉小淮河其下流也。

「合河 」 自趙沖等處來,與新會諸水合而成河,北流澄清橋。

澄清河 有橋。南通青陽,自合河流來,北與峨嶺河會。

峨嶺河 有石橋,南通青陽,自尹沖、西陽、姜沖等處來,東與澄清河會。

浣溪 即縣之東溪上流五里。明居人劉柯幽棲於此,號《釣隱》。

漁浦 今曰《龍潭灣》。

東溪 通濟橋跨焉。橋之上下一帶,水色藍而且重,故漳水拖藍,為十景之一。明劉侍御築別墅其旁有《涉園四景》,詩多名公酬答。

小淮河 在縣北六十里。河濱業陶者多縣,磚瓦資焉。

清弋江 在縣東三十里。有渡,通本府發源黃山,會石埭、太平、旌涇諸水而至。以水盛,河身漸廣,故曰「江。」 其水深碧,下流分二支,西北流俱會漳陵港地方。本縣圩埧俱在漳陵港東南,居蕪湖上流,山水泛溢,唯馬家灘三千餘畝可泄無患。後被蕪湖豪民占灘為田,築堤遏水,各圩埧衝漫受傷。明嘉靖三年,縣丞金坡銳意經理,勢閉不行,至今為害。

蒲橋河 在縣東二十里,有石橋,上自麻園河來,下流蘆港口,與西河口水合,出縣河口。「沿墅河 」 ,在縣東十五里,會縣東南各沖水,入張公渡河。

胡家橋溪 在縣東南二十六里。水來南沖土塘,沖去羅家村鍾塘,入蒲橋河。

神龍山溪 在縣東南二十三里。自涇、雞墩嶺等處水來,入沿墅河、張公渡河。

石溪 ,在縣東南十七里。有橋水來黃土嶺,下箬陂沖東去,入沿墅橋河。

石家會溪 :在城東十里。水過竹塘橋去丘家橋入張公渡河。

七里湖 在縣東南十三里。水來遠塘、沖去囤塘、朱理塘、丘家橋。

范村澗 有石橋,今圮,近南城,水入南水關。「株園澗 」 思古橋上流水,自甯村塘劉家沖來,至通濟橋上流入東溪。

海子溝 在縣東南六里鵝公凸下。踏青尋秋,有勝可選。

西溪 在縣西二里,有橋名黌塘橋。南即縣龍橈棹水,田源常涸。橋北數武,即後港十景。有《西溪積雪》。

柿樹溝 在縣西十三里。自裏宅、繆家沖、後家沖、汪村來,流石湫口、上港橋入後港。

胡村橋澗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水自白楊嶺黃連山至石塘湖,與新亭山來水會於下水村。

至《豹兒口》,出胡村橋,逆南折入後港橋。

麻橋澗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水自板長嶺紫嵐巔同林沖穿麻橋,逆南折入後港。

染浦 在縣東北四十里,又名自家湖。廣約千餘畝,波光瀲灔可愛,九夏芙蓉菱芡,水面文章。吳赤烏元年建,浮城梵剎於中,尤為勝景。許職方夢熊世居其地。

奎潭 在縣東北六十五里。共九十九曲,三關三鎖。中有六墩類奎星,故名。夏時菡萏亭亭,香風遍野,蓮藕菱芡、鳧雁魚鱉諸利,稱陸海云。傍湖而居者,多張、秦二宦族。張職方有《奎湖十景》詩,秦標八景,名人競題詠焉。

水龍洞 ,在縣南六十里。漳水之源,水由洞內噴出,深窅無盡。居人猥云:「可十五里。」

寧國府城池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宣城縣附郭。

寧國府城池 ,晉內史桓彝築。宋建炎三年,郡守呂好問擴之。元至正間,廉訪使道童重加甃甓,闉闍樓堞皆具,高二丈五尺,厚三丈。周延九里一十三步。門五:東直曰「陽德」 ,東偏曰「泰和」 ,南曰「薰化」 ,西曰「寶成」 ,北曰「拱極。」 五門并重關深池。西北半塹深溝,半瀦積水。東北宛句,二水瀠洄,不經疏鑿。明知府鞠騰霄、宋獻、葉錫及崇禎間知縣梁應奇並增飾焉。

皇清知府管起鳳、秦宗堯、知縣王同春修築。康熙七

年,城根傾塌,知府孔貞來壘石修築。

外縣

寧國縣城池 ,自宋南渡後,慮北兵入,復城之。元至正乙未,白總管據縣修城,高一丈五尺,周圍五百一十九丈,濬深溝池。至明正德間,歲久樓堞傾圮,知縣王時正重建四門城樓。嘉靖丁未,知縣范鎬加築北樓,乃命名東門曰「春秀」 ,南門曰「南畝」 ,西門曰「秋實。」 後又改為啟明、中鎮、景陽等門云。

《涇縣城池 》。縣古有城,在溪之西,城周回一百二十八步,即晉桓簡公拒韓晃之所也。唐初猶存,故號涇城。武德六年,左難當城猷州,乃在大寧寺之前,其制不可攷。又「嘗築白龜城於柏山,城堞千尋,池隍十里,可謂金湯之固。然未聞涇人久居之者,意廢州為縣,或城溪西耳。宋嘉定庚午,移治溪東,名曰留村,亦不知」 城之有無何如也。元至元丙子,又徙於舊治之東門敬天坊,是為今之縣治。舊有三門:東曰延和,西曰「通津」 ,北曰賓陽,係明正德間知縣鄭氣所建。嘉靖甲子,知縣陳廷芝因築城造為四門,東曰「迎暉」 ,南曰「保泰」 ,西曰「文明」 ,北曰「拱辰」 ,知府羅汝芳親書扁額。又小東門一,南北水關各一。城高一丈九尺,厚八尺,周圍九百三十二丈,共折一千八百六十五步零,垛口共一千六百九十六個,內外俱以方石築火道各一丈。城外有壕,沿河石堤護腳。萬曆丙申,知縣陳大綬又自西門至北水關,重築石堤十餘丈,改「文明」 曰「水西。」 崇禎甲戌,知縣尹民興盡撤舊城而更張之,改拱辰門曰拱極門。

太平縣城池 :「縣北舊有宋城,周迴一里二百一十步,高八尺。有通津、寧遠、承流、宣化四門,久圮。明弘治、正德間,知縣王雄、朱守為相繼立五門。南寧國,西絃歌,上東門,下東門,北拱辰。萬曆四年,知縣張廷榜增築之,高厚各益以十之三。高一丈八尺,厚稱是。環九百丈有奇,為堞若干,石趾居其七,增甓以三樓而門者」 五:文明、南朝宗,東西仍絃歌,東北拱極,西北和兌石,而水門者二,各有柵。其池水出霧山,東流至縣治西南,合三思橋下水,過南門仙源橋,折而東,入麻川水,經東溪渡,循城而去。西北倚山為城池。旌德縣城池 ,舊志載跨徽水,而城無所考。據元至元間,令王禎營縣四門。至正末,紅巾自徽而下,燒毀廬舍殆盡,以原無城可守也。明嘉靖乙卯,倭奴五十餘人直經縣治。丙寅,徽州雲霧山賊起,突陷婺源。時知府沈志言、知縣趙在奉督撫檄造。今城西南北負山,東瀕淳溪,高二丈,厚一丈二尺,東西六百五十步,南北一千一百五十步,周圍八百九十一丈。東門有三:上曰迎和門,中曰中和門,下曰義「濟門」 ,大西門曰永豐門,小西門曰大有門,南門曰阜民門,北門曰迎恩門。警鋪十有二,城樓七座。水關門在上東門南二十步許,萬曆丁未年,知縣鄭景濂開。

皇清順治十三年,迎和門「義濟門」傾壞。十四年,知縣

王融捐俸修建

南陵縣城池 :縣舊無城,明正德間,知縣胡文靜建立四門,下甃以石,上置樓櫓。東曰「迎恩」 ,西曰「黃塘」 ,南曰「麗正」 ,北曰「拱辰。」 嘉靖癸亥,知縣郜永春建。城高二丈五尺,厚三丈,周廣九百三十六丈二尺有奇,為堞四千八百有六。闢為四門:東曰寶應,南曰福應,西曰瑞應,北曰「靈應。」 水關三:東南曰「禹雷」 ,知縣熊瑞開其水,朝入學,前西、南曰「偕樂」 ,北曰「後樂」 ,四門樓闍皆具。東、北二門內設總鋪二,環城警鋪二十四。萬曆九年,知縣沈堯中申請增高三尺,東重門曰「春穀」 ,南重門曰「陵陽」 ,西重門曰「秋浦」 ,北重門曰「赭圻」 ,增堞一百二十三,共一千九百九十五,增鋪一十三。又因西、北二門相去窵遠,庫藏獄囚在焉,酌於二門之中築石臺,移北水關樓改建其上,增戍防守,扁曰「靈雉臺。」 崇禎間,知縣甘文奎重修,改曰「倚劍臺。」 城壕四條,每年租銀一兩二錢。知縣沈堯中置簿工房,專用修城,不許那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