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十七卷目錄
處州府部彙考一
處州府建置沿革考
處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處州府星野考
處州府山川考
處州府城池考
處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十七卷
處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處州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本府
處州古揚州地。春秋戰國屬越,越亡入楚,秦滅楚,以其地為閩中郡。漢孝惠三年,論助漢功,立越王後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是為東甌國。建元三年,閩越發兵擊東甌,東甌王望舉國內徙,其地遂空。始元二年,遺民始出,乃置回浦,治二縣,屬會稽郡。建武初,廢回浦縣,改治縣為章安。興平二年,析章安南鄉置松陽縣。吳太平二年,分置臨海郡,領章安、松陽二縣。晉太康元年,分天下為十九州,揚州統郡十八,臨海隸焉。太寧元年,分立永嘉郡,領松陽縣,而章安自屬臨海郡。別見《台州》。宋元嘉三十年,分揚州為會州,統永嘉郡。孝建初,改會州為東揚州,後省入揚州,改揚州刺史曰「牧」 ,永嘉隸焉。梁普通六年,復立東揚州。陳永定三年,省東揚州,并屬揚州,改永嘉郡為縉州。天嘉三年,復為永嘉郡,更置東陽州,永嘉屬之。隋開皇九年,省東揚州,廢永嘉郡,置處州,析松陽之東鄉,置括蒼縣。處州之領縣二,曰松陽、括蒼。十二年,改處州為括州。大業三年,改括州為永嘉郡,領括蒼、松陽二縣。唐武德四年,以松陽為松州,復以永嘉郡為括州,領括蒼一縣。八年,廢松州為松陽縣。貞觀元年,括州隸江南道。聖曆初,析括蒼置縉雲縣。景雲二年,析括蒼置青田縣,析松陽置遂昌縣而括之。領縣凡五,曰括蒼、松陽、縉雲、青田、遂昌。開元二十一年,以括州隸江南東道。天寶元年,改括州為縉雲郡。至德二載,分江南為浙東西道,縉雲郡隸東道。乾元初,改縉雲郡為處州,析括蒼置龍泉縣而處之,領縣加一。後處州復為括州,時不可攷。大曆十四年,合浙東西為兩浙道,復以括州為處州,避代宗太子适名也。括蒼亦改為麗水。建中初,復分浙東西道。二年合。貞元三年復分,分時處隸於東梁。開平初,封錢鏐為吳越王,處屬吳越國。四年,錢鏐與楊行密仇惡,聞其姓,改松陽郡為長松。晉天福四年,改長松縣為白龍。宋太平興國二年,錢俶納土,吳越國除處州,領縣六,曰麗水、白龍、縉雲、青田、遂昌、龍泉。至道三年,處州屬兩浙路。咸平二年,改白龍仍為松陽縣。熙寧七年,分浙東西為兩路,九月合。九年復分,十年復合。分時處隸東路。宣和四年,詔避「龍」 字,改龍泉為劍川。紹興初,復為龍泉縣。二年,又分浙為東西二路,東路治紹興府,督處州。慶元三年,析龍泉置慶元縣而處之,領縣凡七,曰麗水、松陽、縉雲、青田、遂昌、龍泉。慶元元至元十三年,改處州為處州路,屬江淮行省。二十一年,改曰浙江等處行中書省,處州路屬之。至正戊戌,明克處州路,改為處州府。洪武元年,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九年,改為「浙江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處州府隸焉。領縣七,仍宋舊。景泰二年,析麗水置雲和、宣平二縣,析青田置景寧縣而處之,領縣加三,凡十縣,曰麗水、青田、縉雲、松陽、遂昌、龍泉、慶元、雲和、宣平、景寧。
皇清因之。
麗水縣:〈附郭。〉
隋析松陽置括蒼縣,屬處州,尋屬括州,尋屬永嘉郡。唐括蒼縣屬括州,尋又屬縉雲郡,尋屬處州,後改名麗水縣。後五代,麗水縣屬吳越國。宋,麗水縣屬處州。元,麗水縣屬處州路。明,麗水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青田縣
唐析括蒼置青田縣,屬括州,尋屬縉雲郡,尋屬處州。後五代青田縣屬吳越國。宋,青田縣屬處州。元,青田縣屬處州路。明,青田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縉雲縣
唐析括蒼置縉雲縣,屬括州,尋屬縉雲郡,尋屬處州。後五代縉雲縣屬吳越國。宋,縉雲縣屬處州。元,縉雲縣屬處州路。明,縉雲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松陽縣
漢析章安置松陽縣,屬會稽郡。三國吳松陽縣屬臨海郡。晉松陽縣屬永嘉郡。宋、齊、梁、陳因之。隋松陽縣屬處州,尋屬括州,尋屬永嘉郡。唐改為松州,後州廢,復為松陽縣,屬括州,尋屬縉雲郡,尋屬處州。後五代改為長松縣,後以歲旱禱雨,有白龍見,改名白龍縣,屬吳越國。宋仍為松陽縣,屬處州。元松陽縣屬處州路。明松陽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遂昌縣
唐析松陽置遂昌縣,屬括州,尋屬縉雲郡,尋屬處州。後五代遂昌縣屬吳越國。宋,遂昌縣屬處州。元,遂昌縣屬處州路。明,遂昌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龍泉縣
唐析括蒼置龍泉縣,屬括州,尋屬縉雲郡,尋屬處州。後五代龍泉縣屬吳越國。宋,龍泉縣屬處州。元,龍泉縣屬處州路。明,龍泉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慶元縣
宋,析龍泉置慶元縣,屬處州。元,慶元縣屬處州路。明,慶元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雲和縣
明析麗水之元和鄉,置「雲和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宣平縣
明析麗水之宣慈等鄉,置宣平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景寧縣
明析青田之「柔遠」 諸鄉,置景寧縣,屬處州府。
皇清因之。
處州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處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台州府二百九十五里。
西至衢州府五百一十里。
南至溫州府六百三十里。
北至金華府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溫州府二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福建建寧府八百二十里。
東北至金華府二百七十八里。
西北至金華府三百二十里。
自府治至
京師四千五百八十里
東西廣四百四十里,南北袤五百八十里。《麗水縣》。
麗水,附邑也。東至青田縣界二十五里,至縣一百五十里。
西至松陽縣界五十里,至縣一百四十里;南至景寧縣界一百一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北至縉雲縣界五十里,至縣九十里。
東南至青田臘原寨,六十里。
東北至縉雲縣八十里
西南至景寧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宣平縣界四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
青田縣
府東一百五十里為「青田。」 東至溫州府永嘉縣界三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
西至:〈缺。〉
南至瑞安縣界一百里,至縣一百五十里。北至縉雲縣界一百里,至縣一百六十里。東南至瑞安縣二百里。
東北至台州府僊居縣三百四十里。
西南至福建政和縣七百七十里。
西北至縉雲縣,二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縉雲縣》:
府北九十里為縉雲縣,東至台州府僊居縣界八十五里,至縣一百七十里。
西至麗水縣界三十五里,至縣九十里。
南至青田縣界六十里,至縣一百六十里。北至金華府永康縣界四十里,至縣八十里。東南至僊居縣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東陽縣,一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麗水縣九十里
西北至永康縣八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七十里。《松陽縣》:
府西一百四十里為「松陽。」 東至麗水縣界七十里,至縣一百四十里。
西至龍泉縣界一百二十里,至縣二百二十里;南至雲和縣界七十五里,至縣一百二十里;北至宣平縣界三十里,至縣六十里。
東南至麗水縣,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宣平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龍泉縣,一百九十里。
西北至遂昌縣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遂昌縣》:
府西二百里為「遂昌。」 東至松陽縣界二十里,至縣六十里。
西至衢州府江山縣界一百里,至縣二百三十里。
南至龍泉縣界九十里,至縣一百八十里。北至衢州府龍游縣四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松陽縣七十里。
東北至金華縣,二百里。
西南至龍泉縣,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衢州府西安縣,一百七十里。
東西廣一百里,南北袤一百里。
龍泉縣
府西南三百一十里為「龍泉。」 東至雲和縣界八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
西至慶元縣界七十里,至縣一百七十里;南至景寧縣界八十里,至縣二百里。
北至遂昌縣界九十里,至縣一百八十里。東南至麗水縣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松陽縣,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建寧府浦城縣,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遂昌縣,二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里。
慶元縣
府西南四百里為「慶元。」 東至福建壽寧縣界九十里,至縣一百九十里。
西至福建松溪縣界三十里,至縣八十里;南至福建政和縣界五十里,至縣一百里。北至龍泉縣界六十五里,至縣一百七十里;東南至政和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景寧縣界一百里,至縣二百里。
西南至政和縣九十里
西北至龍泉縣,一百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
雲和縣
府南一百一十里為「雲和。」 東至麗水縣界四十里,至縣一百一十里。
西至龍泉縣界四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南至景寧縣界二十里,至縣四十里。
北至松陽縣界五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東南至青田縣二百里。
東北至松陽縣,一百里。
西南至景寧縣,三十五里。
西北至龍泉縣,一百七十里。
宣平縣
府西北一百一十里為「宣平。」 東至縉雲縣界一百里,至縣一百四十里。
西至東陽縣界三十里,至縣六十里。
南至麗水縣界八十里,至縣一百二十里;北至金華府武義縣界六十里,至縣一百一十里。
東南至麗水縣界六十里,至縣一百一十里。東北至武義縣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雲和縣,一百七十里。
西北至遂昌縣,一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景寧縣》:
府南一百四十里為「景寧。」 東至青田縣界一百一十里,至縣三百里。
西至慶元縣界一百二十里,至縣三百五十里。南至溫州府泰順縣界一百五十里,至縣二百里。
東南至泰順縣,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慶元縣三百里
東北至青田縣,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麗水縣,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形勝附
编辑府屬總
昔太史公曰:「大荒內名山約五千,其中國則以五嶽作鎮,而以括羅浮等山為佐命。」 考之斯言,處之形勝,可知其概。
《元和郡縣志》云:「湍流險阻,九十里間五十六灘。」 宋楊億之為州也,與章廷評書云:「引領西目,群峰倚天。清溪南奔,淺深見底。」 又億與李起居書:「郡齋迥在霄漢,石磴盤曲,策馬征登,嵐靄滴衣,煙霞滿目。」 其稱於昔人如此。若夫東飲甌江,西挽閩嶠,大溪繞其南,層峰鎮其北,雖東南名區,未必能甲於此。
處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屬總
舊志:處州天文屬斗分野。《前漢地理志》云:「吳地斗分野」 ,今之會稽等郡。《晉天文志》: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野。
處州府山川考 通志
编辑本府。〈麗水縣附郭。〉
棗山 今郡治在其麓
茭山 王宗茂詩:「地迥雙峰起,林幽翠色分。亭臺依斷處,花外度春雲。」
錦山 在府城內西北,與茭山相接。多蒔桃,若錦繡然。
《月山 海》月初升,此山先得其光。
「萬象山 」 「俯臨城邑」 ,城中山之最高者。
《姜山 》前為酒稅局。
梅山 山上下皆何氏宅。
檡山 :在府城內西南。
富山 古三皇嶺
壽圓山 為郡治鎮《山》。
白雲山 :在府城北十里。
麗陽山 :在府城北十里。
稽勾山 距城一百里,巔甚崔巍,盤繞二十餘里,與武義龍門山相峙。
劉山 明宣德間,溫守何文淵郤金於此。大連雲山 ,一名「沙溪尖」 ,巉岩陡絕,上連雲霄,與青田小連雲山相界。
大杉原山 跨麗水、雲和之間,山下有大杉、狐梯二潭。
《木寮山 》景寧接界。
《石羊山 》山如羊狀。
天馬山 山形如馬,又如愨頭,俗呼「愨頭山。」 南明山 在府城南七里。
大梁山 在縣南二十里。北跨麗水,南跨青田。巾子山 在府城東南十里。山形如巾,其頂有塔,嘗為雷擊,俗呼為「天嗔塔。」
少微山 :在府城東南十里。
高畬山 ,去郡西五十里。
鴈鳥山 有三峰,在高畬之南。上曰靈峰,中曰翠峰,下曰岑峰,俱有僧舍。林巒秀麗,為諸山冠。風門山 在府城西三十里,上有二穴深邃,風自中出。
石僧山 :在府城西四里。
天王山 :距府城二里。上建天王寺。
桃山 舊多產桃,去郡西五里。
小括蒼山 眾山環簇,狀如蓮花,又名「蓮花山。」 佛頭巖 下二十里,為青田界。
天堂洞 ,距城三十五里。上有迎天堂,下有蟄龍洞,祈雨輒應。郡東山之最高者。
桃花隘 ,麗、縉分界,守此則台、婺之變可遏。麗陽溪 溪設二閘,旱則閘入溪之水以灌城,潦則閘入城之水以歸溪。原有閘夫二名,以司啟閉,不知閘夫革自何時,并舊閘基蹟俱不可考已,一遇乾溢,惟受其害而不蒙其利。
浯溪 在太平有渡
洞溪 在東溪二里。唐貞元中,郡守李敬仲愛其林壑之勝,貿山築室,為棲隱之地,賦《洞溪十詠》。官滿,捨為寺。
大溪 有浮橋,又名「官渡。」 庠生王應瑞造船撥租作「義渡。」 當道旌其閭。
「碧湖 」 鄉人立市於此,以丑辰日集諸貨物交易,邑西一都會也。
貓兒潭 :昔有術者檄龍於百尺潭以禱,龍奔化為貓,入潭,故名。
石牛潭 又名「鏡潭」 ,為上遊諸邑要津。有通濟橋,維舟為浮梁。其法三年一修,五年一造。額設橋兵四十名,典守分坐麗、松、遂、龍、慶、雲、景七縣。每名均《徭編》銀五兩,半給橋兵工食,半解府為修造費。
甘泉 在黃山前渡
突星瀨 在縣東四十五里,一名箭溪。晉王右軍遊此,嘆其奇絕,遂書「突星瀨」 三字於石後。里人苦州縣摹打之繁,推石墮水中,又名惡溪柳灘 有渡。
《水東 》《沈岸渡》。
水障 用石礱甃堅固,水不為患,郡城賴之。按水障之設,所以障上流東衝,厥功甚大。
青田縣
青田山 ,在縣西北一里。
錦屏山 在縣西三里許。端方如屏几,蒼崖翠靄,猶錦繡然。
湧泉山 在縣東一里
東寶山 ,在縣東十里。高聳數十仞,廣倍之,儼如端冕正笏。
披雲山 ,在縣南五里。高數百丈,若雲翔波湧勢。
金田山 在縣北十里
大鶴山 ,為第十三洞天也,周迴五百里。又《永嘉志》:「青田有雙白鶴,年年生子,子長飛去。」 又《道書》載,「圓鶴洞天在青田漳南。」
文筆山 在縣東十里
巾子山 卓立如巾,為縣第一高峰。絕頂一覽,福、台、溫、處四郡,皆在目前。上有龍湫,祈禱輒應。石門山 ,在城南七十里,即《道書》所載石門洞天臨溪,兩峰壁立,高數百丈,對峙如門。深入為洞,可容數千人,飛瀑千仞,冬夏不竭。積瀑瀠洄為潭,深數十丈。
南田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下有黃莊樓、百丈漈,右有吳阜橋。古稱「七十二福地」 ,南田山居其一,劉誠意族居此山。周迴廣袤二百里,多田,土沃宜稻,歲旱豐稔如常。
丁公尖山 :在縣西十里。
應台山 山自天台綿亙而來,故名。內有高湖石、「蓋山 」 二石峙立,中有大石橫覆其上,下可容數十人,中有「鶴昇橋。」
石佛山 在縣西五里,濱溪有石高二丈餘,其狀如佛。按《一統志》:「一日洪水,石佛失其首,夜授夢於漁人,網得之,告僧安置如故。」
大小連雲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石樓山 ,在縣西七十里。雲霧擁結,若樓臺狀。顧野王《地誌》「有石樓三山,並高數百尺」 ,疑即此。中有鶴昇大橋。
蔥陽山 ,在縣西五十里。
占陽山 ,在縣西一百里。
芝溪嶺 ,一名「天梯嶺。」 道路往來,莫可措趾,故崎嶇險峻莫甚。且當衝要,人馬難行。寺僧仁達募工改築,因而往來稱便。
《浣紗溪 》宋謝靈運遊石門,入鶴沭鄉,溪有二女浣紗,嘲以詩曰:「我是謝康樂,一箭射雙鶴,試問浣紗娘,箭從何處落?」 二女不顧。又嘲曰:「浣紗誰氏女,香汗濕新雨,對人默無言,何事甘辛苦。」 既而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鯽,暫出溪頭食,食罷卻還潭,雲蹤何處覓?」 忽躍入溪中,不見。
縉雲縣
翠微山 縣之鎮山
雲塘山 在縣北朝京門外。
雪峰山 在縣西五十里。懸崖百丈,飛泉如練,有二龍潭。
大小君子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二山相近,秀麗可愛。
吏隱山 在縣左,即窪樽山。唐令李陽冰公餘遊息於此,篆「吏隱山」 三字於壁,鑿岩為「窪樽」 ,其跡尚存。
金紫山 在溪南,與縣相對。
仙都山 在縣東二十三里。古名縉雲山。按《道書》,洞天三十六,此第二十九也,為元都祁仙洞天。《圖經》云:唐天寶七載六月八日,綵雲起於李溪源,覆繞茲山獨峰之頂,雲中仙樂響亮,鸞鶴飛舞,俄聞山呼萬歲者九,諸山皆應,自申至亥乃息。刺史苗奉倩上其事,敕改今名。
步虛山 在鼎湖東,軒轅煉丹於此。山巔平敞,有若壇墠,又有峰形如北斗,一名「斗岩。」
大象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其狀似臥象。大姥山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中有石室,可容數百人。
小蓬萊 在縣東十二里仙都山西。怪石奇樹,峭立數刃。劉爚大書「小蓬萊」 三字,多題詠,鐫於石。
姑婦山 在縣東十五里。
初暘山 ,按《一統志》:在仙都山,隔岸臨金華潭,石屋連環,玲瓏虛敞,啟明時,日光先受,故名。唐令李陽冰篆「初暘山」 三字,相傳有倪翁隱此,又篆「倪翁洞」 三字。
萬松山 在縣東五里。山勢盤旋,林巒森秀。括蒼山 ,一名蒼嶺,仙居連界,《圖經》「十八洞天,此為第十名成德隱真洞天,周迴三百里。」 靈龜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石皆龜紋。
赤岩山 ,在縣東六十里,岩色如赬,吳城鎮之水口山也。
官山 在縣東七十里,東接台州境。
《大》。山 在十四都。上有七十二洞,界青田黃龍山。 施史君築寨於此,以禦盧約。有石如臺,傳為「史君拜臺」,亦耿再成駐師處。
歷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有摧車坊、架鼓岩、舜廟、舜井、舜田、龍田可禱。
漦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傳有龍遺漦於此,因名。
仁壽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瀑布山 ,在縣北三十五里,飛泉洒落三百餘丈。
葛竹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世傳葛洪煉丹於此,遺筆化筍成,行人取其筍,可書數十字。大盤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水源從此出,與東陽界。
岱嶺 在縣北一里。嶺左之水,流縣前好溪,歷麗水、青田以達溫州入海。嶺右之水,流龜溪,歷永康蘭溪以達杭州入江。
三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麗水界。高峻難陟。明耿再成築寨於此。
茭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界於武邑之要害處。馮公嶺 在縣南,義士馮大杲所鑿。宋楊億比於《蜀劍閣》云。
謝公岩 在縣南五里。謝靈運守永嘉時,嘗遊此,又名「康樂岩」 ,今有康樂侯廟。
仙榜岩 ,在縣東十五里。峭壁千仞,色赬。一名「小赤壁。」
鼎湖石 在縣東二十里許,曰獨峰,曰玉柱峰,又名丹峰,即石筍也。前臨練水,後迫步虛。謝靈運《名山記》:縉雲山旁孤石屹然於雲,三百餘丈,三面臨水,周迴百六十丈,頂有湖生蓮花。《東陽記》云:昔軒轅乘車於此上昇,車轍之跡猶存。今頂上松柏常青,湖之深闊可知。《乾道括蒼志》:「黃帝鑄鼎荊山下,既昇天後,因名鼎」 湖。又謂黃帝披山通道,遷往無常,以兵師為營衛,蓋東遊至此。又云:「黃帝乘火龍飛昇,小臣攀龍髯墮地。」 今山谷間有龍鬚草,有火龍墩。
金龍洞 在玉虛之後。《一統志》云:「洞深不可測,道家所稱洞天者此也。」 《仙都志》:「宋天禧四年,投金簡於中。」
桃花隘 在麗水界,南去縣三十五里。
好溪 在縣治前。源出大盤山,山橫亙縉雲、東陽、永康、仙居四縣,源深流長,歷麗水達溫州。《一統志》云:「舊名惡溪,刺史李邕改今名。」 又云:「段成式所改。」 謝靈運云:「水出惡江,至大溪,清如鏡輿。」
《地記》云:「惡江兩岸連雲,高岩壁立,舊傳多怪溺人。唐大中間,段成式為處州刺史,有善政,水怪潛消去。」
筦溪 在縣東七十里。源出官山,頂上清流急湍,雲氣隱隱,嘗有龍潛於此。
百丈潭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有三潭,周圍皆石,各百餘丈,水深莫測,岩瀑瀉練,時有龍潛。兩岸有二石竅,各高百餘丈,上竅通天,下竅通潭,竅上冬暖夏涼。昔周闍黎取雨於此,曾有神應。金花潭 在練溪暘谷洞前。世傳鼎湖金蓮花瓣落此,旁有鸂𪆟洞。赤壁潭 在縣東六十五里,即岩門潭。碧波洶湧,遊魚如蟻。南旁有岩壁,峻百仞,廣半里餘,岩竅,巢鳥飛鳴不絕,下有茂林堪憩。宋人鐫「小赤壁」 三字於岩上。
松陽縣
邵山 :在縣治北五里許。
玉旦山 三峰聯合,狀若筆架,縣之鎮山也。紫金山 、石筍山 俱在縣西五里。
射堋山 ,在縣東十五里。形類射堋。
馬鞍山 在縣西四十八里。如馬鞍狀,橫截水口,陟其巔,可遠瞰。郡城中石龕,昔有僧示寂於此,每每見有衣紫衣出入山中,遂為立廟,禱旱有應。
七寶山 稍北。舊出礦,今絕。
南洲山 山下有渡
獨山 在縣治南。《永嘉記》云:「其山孤峙,旁無連接,故名。一名百仞山。」
戴火山 即留明洞山。多奇勝,有戴火山廟。箬寮山 舊有銀冶,今塞。
小蘇山 「舊有銀冶,今塞。」
蟾湖山 高四千仞。明正統間,鄉之人築寨於此。
石印山 ,有「義和橋」 ,凡四十八座。
「道觀山 」 中有叢石如林,有小桃源、桃核洞、臥雲岩、浴丹井。
九芝山 、南岩山 俱在縣南十里。
橫山 在縣南十里。其狀如雲,橫空中,高三百丈,山頂寬平可五百畝許。
西屏山 在縣西二里。形若屏障,中有凌霄臺。上方山 ,在縣西七里。梁毛雲龍好黃老過,戴火仙遂隱於此。
「卯山 」 時有怪石如松,有枝有葉,與酉山相對,各以方立名。上有天師渠,前臨清溪,亦葉法善修真處。
石甖山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山有圓石如甖,長松山 因以「長松」 名縣,一名牛首山。上有龍潭,有九雲峰。葉法善解化於此。
南嶺 最稱峻險,西南一阨塞也。橫溪之水出焉。
望松嶺 在縣治西一里。王右軍望松於此,故名。下有東皋亭,上有王將軍廟。嶺之上為通衢,設市集以一、六日為期。
雲岩 有上下石洞,洞口有樓臺,有臥龍岡,有趙賣雷、潘自然修真道院。前有石釜,冬夏常清不竭。
南岩 幽勝,甲於一邑。中有半山亭、妙高閣、石僧岩、馬蹄泉、蓮花洞、抱膝亭,又名小吳亭。亭右一石孤峙,四明張即之扁曰「小峨嵋。」
烈婦岩 明正統末,鄉人避於此,守寨人何志福通賊,破之,婦女皆投岩死,故名。上有石棋盤,下有寺。
松陽溪 上有界首橋及溪下有觀口上下二橋及觀口渡、金梁渡,有響岩橋,至堰首會龍泉水,經郡城達青田入於海。
白龍津 有浮橋,今廢。續有二渡:一成化間邑人跋田建,一嘉靖間潘尚英建。
遂昌縣
白馬山 在邑西二十里。又名丁公山。
君子山 在縣西南百步。山麓多士夫家,故名。「妙高山 」 ,秀麗峻拔,蓋縣之近而尊者。麓有半山亭,今廢。
屏風山 狀如玉扆。宋太常周述有《草堂四詠》。曾山 ,在縣西十里,名文筆峰,俗名尖山、塔山 ,與尖山相峙。
魚袋山 在邑南溪滸,象雙魚袋,故名。有神,屢著靈異。
青城山 上有飛瀑龍井、相公岩、玉女芙蓉二峰。
唐山 ,在縣北一十八里,有翠峰院。山北有虎跑泉。觀音、羅漢二峰。山下有東梅嶺。
瑞山 :在縣治南半里。昔有異人煉丹於麓,有紫雲之瑞,其形如牛,俗名「眠牛。」
西明山 、飛鶴山 ,俱在縣東十里。
平昌山 ,在邑東十五里,與孟山並,兩山前後如「昌」 字,縣古名平昌,本此。
《孟山 》:前後相疊,形如「昌」 字。
尹公山 ,在邑東三十里,與百丈相連。隋大業中,有尹姓者煉丹於此,因名。
牛頭山 峰巒層疊有九,又名「九雲峰」 ,與松陽接境。世傳天師葉法善騎虎剏庵於頂,至今雨旱,禱之有應。
月山 、瑞牛山 俱在縣西四十五里。湖山 在邑西七十里,二水夾流,稱名鄉。獨山 在縣西八十里。一名天馬山,一名赤壁山。下臨深潭,石壁如削。
金溪十峰
大樓岩 ,飛瀑四時不絕,冬則凝結倒懸如玉浮圖,下為龍湫者三十六,奇勝為一邑冠。石姥岩 西去有梭溪坑,故有礦,今絕。
赤津嶺 在邑北六十里。山勢峻絕,兩山如門。北至衢州龍游,惟一道可通。明正德間,知縣張鉞以江西姚源之變,因設寨焉。又名「新嶺隘。」 雙溪 大抵遂邑之水,悉澗壑支流,匯為一川。源淺流迅,頑石磥砢,不可以通舟。
龍泉縣
黃鶴嶺 晉、唐間,龍泉號「黃鶴鎮」 者以此,乃縣之鎮山也。
九姑山 :在縣治北百餘步。昔縣令某九女葬此,因名。堪輿家謂有龍首像。宋邑令范純孝建亭於上,扁曰「最高。」
石馬山 山巔巨石如馬,有文筆、「秀才」 二峰。桃源山 在縣西二里。
佛山 在縣東南十里。又為石棋山,縣治對之。豫章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九漈山 在縣南三十里。有水分九潭,龍常居之,瀑水自岩頂飛下似簾。宋宣和甲辰祈雨,投以所忌,龍怒,見於井首如羊,頃刻水溢,漂流數百家。
匡山 在縣西一百二里,與浦城為界。元章溢剏庵於此。昴山 青壁聳削,四時雲霧晦冥。頂有平石方丈,古刻「雲臺」 二字。旁有石棺、石屏、石道士、石廚之類,各以肖形而名。宋真德秀生於斯,因號西山,示不忘本。
鳳凰山 在縣西四里。五代錢氏時,有鶴衣道人日醉山下,為里婦所辱,乃噀紙為鶴,乘之西去。後人因建祠,即今「報恩光孝宮」 是也。
天台山 相傳中有小澗,桃花片片流出門北一墟,似石非石,瑩白可愛。其山秀麗挺拔,為一邑勝概。頂有疊嶂亭,下有集福寺。
琉華山 在縣南七十里。高出境內諸山。其巔平廣有長湖,深不可測。相傳舊有古剎,龍興雲雨,沒而為湖,下為琉田窯,久廢。
石笏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
孝義山 ,在縣西五十里。古傳「鄉民有孝義者居此。」 又有孝童盧猛亦居此。
棋盤山 ,在縣東一百里。
湖臺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相傳梁時邑人丘鼓採樵於山,忽遇澄湖橘林杏非人間,見二叟對奕,及還,已期年矣。
龔村嶺 敵樓設於此
昌門嶺 下有「安仁」 ,鄉士多誦讀,距《景寧》九十里而遙。
武溪嶺 龍泉、雲和分界於此。
白雲岩 上有五顯神廟,相傳宋德祐中,幼主過此,日暮,屯兵其上,俾各負溪石為壘,管師復隱此。
「秦溪 」 劍池湖在其陰。
稽聖潭 舊有橋,亙縣學水口,以故有宋人才特盛,久廢。
慶元縣
松源山 :在縣治。去郡獨遠,勢若建瓴。
象山 :在縣治西北一里。
薰山 ,在縣西十二里。
《錦山 》與《薰山》相對。
文筆山 、仙桃山 ,俱在縣西十五里。天馬山 去城南二里,近而尊者
霞帔山 ,晨曦光射,闤闠輝映如金碧色。溫陽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
百丈山 在城西三十里。懸崖孤峭,下有龍湫,相傳為馬氏女棲真所丹成仙去云。
鳳凰山 與「認榜」 二山相峙,若飛翥比翼,高入雲漢。
石龍山 西北數百步,蟠據若龍,伏而再起,穎如卓筆,因名《文筆》。
橫嶺 在治東八十里,連亙雲中,入於閩界。安溪 水出掛榜山下,東流過蓮橋,經龜田溪、銅缽潭,出芸洲橋下,合槎溪之流,匯大溪水。其間有長田堰,灌田四十餘頃。有永安橋、武定橋,又有六龜橋,今廢。
雲和縣
鯉魚山 ,在縣北五十步許。狀若魚首,有石室如魚口,最為秀拔。陟其巔,一境形勝,可舉目而盡。
龜山 、象山 俱在縣東二里。
婁狗山 ,在縣北二十里,為縣鎮。山上有石屋石筍,下有清泉,旱禱嚮應。山之麓有陰岩坑,金封塞。
鳳凰山 在縣西北五里。
牛頭山 山下有水淵,禱雨輒屢應。
大杉源山 西為雲和,東為麗水。
白龍山 環拱縣治,屹如屏嶂。頂有冷泉,出石竅中。又有龍潭,白雲從山頂起,則天輒雨。武岱山 中建庵宇,有石竅出泉,冬夏不竭。大雄峰即山之巔,為黃家畬,通景、龍慶三縣,舊有銀坑爐冶,今並廢。
香火山 在縣東三十里。昔人以山有靈應,往往埋爐以棲神。歲遇旱,尋爐以祈雨,輒應。安溪嶺 兩山叢峽,足以控禦。路通景寧,規溪潭 ,達麗水,界縣北之襟帶也。
宣平縣
占鰲山 從縣北二里而來。
台山 ,在縣北二十里。
歐溪山 在縣東五里。相傳歐冶子鑄劍於此。樓臺殿閣山 ,其狀儼肖。
礱坑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墨山 》「高聳千仞,其色黟然。」
栗山 、白馬山 :俱在縣西五里。
榲樣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山巔有唐葛周廟。俞高山 、玉嶺山 俱在縣南六十里。竹客嶺 又名「寨頭」 ,可防禦松陽分界。
東岩 在縣西五十里。四面陡絕,惟一徑捫蘿可入。一名「赤石樓。」
西岩 又西四十步,與東岩對峙。麗水何鏜《記》:海內稱十大洞天,括蒼居其一環。括蒼千里內名山川以什數。惟青田之石門為最勝,縉雲之仙都為最奇。穹窿崛起,中嵌洞穴,怪偉環峙,莫過於宣平之東西兩岩。
白泄岩 ,一名「雲岩」 ,高百餘丈,止一徑,可扳蘿而上。明正統間,寇亂,鄉人避難於其巔。
虎蹟溪 在縣南六十里。雙澗合流。昔有人擊虎於此,石上有虎跡存。
景寧縣
桂山 在治北。山上有突石,方正如印,旁生奇木以蔭之。自福建壽寧至此。
玉泉山 麓有泉滴岩,清瑩如玉,故名。有洗心亭,邑人胡岳建,又曰「鶴溪洞天。」
香山 對縣,又為天馬山,千岩競秀,為一邑勝概。
豸山 麓有釣臺古跡,世傳浮丘伯隱釣於此。筆架山 ,在縣北二里。
《敕木山 》,高數千仞,積雪經旬不消。
石牛山 在縣南二里。高百丈,頂有巨石,黑色,旋伏如牛,故名。
烏鐵岩 在治東半里。時雨初霽,石色如鐵。其第二峰尤陡絕。元末民避難於此,皆獲全。盧棲洞 ,唐道人盧敖栖其中。洞旁多筍,味甚佳,亦號為「盧筍。」 岩畔生竹,無風自動,人異之。沐鶴溪 ,古浮丘伯沐鶴於此,故名沐鶴溪,為一縣之勝。
大匯灘 東下五十里
處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本府。〈麗水縣附郭。〉
處州府城池 ,據山為城,因溪為池,阻西北而獨守。東南城高三丈有五,周圍七百九十有二丈,為六門,北曰望京,東曰巖泉,東南曰行春,南曰南明,西南曰括蒼,西北曰會通。城樓六所,每所三楹,雉堞三千有六,守舍六十有九,官廳六處,月城四區,望樓二所,敵樓四所,萬象山八角樓一所,今廢。初,府城在今城東七里,人稱為「古」
城,即其地也。唐中和間,盜盧約竊據是州,徙今地。宋宣和間重修。元至元二十七年,處州路總管幹勤好古、萬戶石抹良輔創議修築,因舊址之半,委麗水縣尹韓國寶督役,東北掘地為池,因土為城;南以溪為池,壅堤為城;西就山為城,並溪為池。至明仍舊,每加修築。嘉靖四十二年,知府張大韶重修加築,隨處包以石,頗稱堅緻。崇禎七年冬,行春門城樓傾倒,知府朱葵從新鼎建,扁其樓曰「開泰樓。」 八年五月初十日,大水,四圍,城垣衝塌殆盡。括蒼、南明、行春三門濱溪,被害尤甚,水從應星樓前衝城而入,淹沒官民廬舍。知府朱葵、推官王明汲親往相視,重加修葺一新。按《通志》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築。
外縣
青田縣城池 :城高二丈八尺,厚二丈,表以四門:東曰「龍津」 ,西曰「錦屏」 ,南曰「行春」 ,北曰「丹山。」 明嘉靖三十五年,縣丞熊纓築。三十八年,知縣丁一中改築城門。萬曆三十七年八月,洪水衝塌,三十九年,知縣方淡然改修。天啟三年,洪水衝沒民房,城垛傾倒幾半。崇禎五年,東甌寇至,震鄰邑,民徬徨無措,訓導王炳翰率士民告急。知縣翟士傑、縣丞胡中龍嚴加防護,重新修葺。縉雲縣 無城,有關門三:東曰東門,南曰南門,北曰「北門。」
《松陽縣 》無城,有關。門四:東曰「光華」 ,南曰「濟川」 ,西曰「治平」 ,北曰「朝天。」
遂昌縣 無城,有關門四:東曰「迎恩」 ,南曰「南明」 ,西曰「鎮西」 ,北曰「朝天」 ,俱屬短垣,依山臨溪。明萬曆丁未,知府鄭懷魁移文本縣知縣辜志會重加修葺,至今賴保障焉。
龍泉縣城池 ,元季胡仲淵相地將城之,欲南阻溪,西北跨天台、烏石,九始歷居、雲諸山,扺東垟而止。然三面阻險,惟東垟平坂,乃斜決大溝通溪水,蔓引為東城之壕,亦因壕以示城築當基之處,復先建四門以標的之,未果。迄今城門雖廢,而其壕猶有存者。
慶元縣城池 ,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陳澤始築,高十八丈,厚十四尺,一千五百六十垛,門四:東曰「豐仁」 ,初名「壽寧」 ,南曰「濟川」 ,西曰薰阜,北曰「雲龍。」 東、北中建望京臺。
皇清順治五年燬西北界,知縣張應亮從民請,增開。
小水門名曰「太平。」 西南倚山,西北臨河。東南鑿池,廣二丈,深一丈,東流至北,與大溪水合。明嘉靖四十一年,署縣事通判周紳改築西城於西山之巔,計六十餘丈,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萬曆十六年四月,蜃水夜發,衝壞北城七十三丈,知縣詹乘龍重築。崇禎十五年,知縣楊芝瑞重修,環增磚垛三尺,建城樓五。
皇清順治年,燬其「四窩鋪一十二,東南敵樓臺各一。」
時壽寧山寇猖獗,不敢窺城而遁,邑人歡呼,稱揚功德。康熙七年,知縣程維伊重建城樓。四十一年,再建「望京臺。」
雲和縣 城池,無止,東關、西關,門樓各三間,以次民兵,以盤詰奸細。俱明嘉靖壬午知縣胡希銓重建。
宣平縣城池 宣邑,本村落,署之西偏,為巡司舊址。邑後瞻峰帶水,理經尋絡,苟簡為治。有關門四:東曰麗春,南曰迎恩,西曰太平,北曰拱北。景寧縣城池 :按《通志》無城,有關門四:東曰行春,南曰統政,西曰毓秀,北曰拱辰。
處州府關梁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本府。〈麗水縣附郭。〉
清香橋 通惠門西五十步。
張公橋 世傳呂洞賓曾洗紙被於下。
「濠頭橋 。」 「梨園橋 。」 「槐花橋。」
廣運橋 。「應星橋 。」 「黃靈橋。」
「明秀橋 」 、「樹德」 橋 以上俱在城內。
雨橋 、「丁橋 」 、「靈昭橋。」
「行春橋 。」 「桑溪橋 。」 「太平橋。」
「通濟橋 」 、「濟川橋 」 ,造舟為之,俱在城外《青田縣》。
永濟橋 :在上店,一名「上店橋。」
惠濟橋 、觀橋 、龍門橋。
「黃浦橋 。」 「小洋橋 。」 「鶴昇大橋。」
百丈漈橋 在南田水口。其漈去橋一里。麗澤橋 ,在縣南二里。
「攜仁橋 」 、「黃奧橋 」 、「謝橋。」
「潘橋 」 、「黃店橋 。」 「毓秀橋。」
縉雲縣
朝京橋 、濟涉橋 。張公橋。
荊坑橋 霧坑橋
溶坑橋 在十六都。邑人丁世隆建。
雙溪橋 、「清風橋 。」 「訪溪橋。」
長瀾橋 在二十二都。明萬曆間,邑人朱昌建。溪頭橋 、桂香橋。
猛將橋 在縣東北六十五里。下潛地方。巖潭橋 、西坑橋。
松陽縣
光華橋 。平濟橋 。龍衣橋。
五福橋 、青蒙橋 、裕溪橋。
通濟橋 安樂橋
濟川橋 在縣南三里。舊有浮橋,今改「板橋」 、「響石橋 」 、崙溪橋 、中仙橋。
仁濟橋 、「夫人殿橋 。」 「迴龍橋。」
仙人橋 ,在白雲山上。
遂昌縣
雙溪橋 在縣東一里,舊名「迎恩。」 元至大元年,主簿楊某建,今圮。
三峰橋 、永安橋 、瑞仙橋。
平政橋 、安定橋 、眾安橋。
「好村橋 。」 「太和橋 。」 「香城橋。」
「石印橋 。」 「盤溪橋 。」 「晝錦橋。」
垂虹橋 通駟橋 、梭溪橋。
龍泉縣
稽聖橋 在縣東一里
積石橋 在安仁,邑人劉克光建。
永和橋 明萬曆五年,里人項訓、劉鳳韶、柳點建。
白鴈橋 。「道泰橋 。」 「武溪橋。」
「小梅橋 。」 「黃楠橋 。」 「豫章橋。」
濟川橋 去縣治三百步。米元章書額。
慶元縣
太平橋 、興賢橋 。大明橋。
「攀龍橋 」 、「連鰲橋 」 、「武定橋。」
安樂橋 。「芸洲橋 。」 「阜梁橋。」
蓬橋 、駟馬橋 。《關門橋》。
觀音橋 。登雲橋 。雙龍橋。
槎溪橋 在縣西二十里。明萬曆二十二年,壞于蜃水。知縣鄧建邦重建,名曰「通濟。」 有縉雲鄭汝璧《記》。
雲和縣
縣前橋 在縣南
對衕橋 在縣東
官舍橋 在儒學前
石門橋 在縣東五里
宣平縣
三元橋 、通濟橋 。山坑橋。
思恩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今廢。
景寧縣
鶴溪橋 、忠順橋 、乾坑上、下橋。
聚仙橋 、「梅洪橋。」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