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57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卷目錄

 常德府部彙考三

  常德府城池考

  常德府關梁考

  常德府封建考

  常德府公署考

  常德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卷

常德府部彙考三

编辑

常德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武陵縣附郭。

常德府城池 ,周赧王三十七年,楚人張若築。是年,秦昭王遣其將白起伐楚,取黔中地。楚人張若築城以拒秦。舊《志》:在縣東一百步,今治城,疑即舊址也。後唐副將沈如常砌二石櫃,上在府城西南百步,下在府東南一里,皆壘石江濱,修砌堅固,捍禦水勢,保障城隍,至今賴焉。歲久衝塌漸多,時葺而修之。宋元豐五年,將作監主簿李湜開溝渠,置斗門。景定四年,宣撫使韓宣、呂文德修浚城池。元至順三年,築土城未就,軍帥蔣大不花續成之。延祐六年,常德路郡監哈請幫助識別此字。「於府學前,砌石櫃一座,高二丈餘,以殺水勢。」明洪武甲辰年,總制胡汝即舊城修之。洪武六年,常德衛指揮孫德「再闢舊基,壘以磚石,覆以串樓,作六門,浚壕池高二丈五尺,週迴一千七百三十三丈,約九里十三步。串樓一千五百八十三間,警鋪一百五十七所,今殺其半。雉堞三千二百四十八垛,門六:東曰永安,上南曰神鼎,下南曰臨沅,西北常武,正西曰清平,北曰拱辰。」南臨大江,東、西、北三面浚壕池環之。東、北二門有月城,西有橋,石基木板,上有鋪,覆以瓦。拱辰、清平外皆石橋。慮城中水積不流,砌三斗門,上在清平門內。後營中在縣學右,下在衛後。涽皆北向,水繞城背。永樂十三年,指揮李忠重修城垣,加以樓櫓。正統十年,指揮夏宣補修城垣。正德二年,指揮段輔修砌江岸城墉。十一年,指揮陳鼎重建西門城樓。嘉靖十三年,重建清平門城樓。十四年,指揮周東修砌城垣,復於城下壘石為堤,高八尺,亙延如城。崇禎十年,郡人楊太傅嗣昌鼎建城垣,并各門城樓敵臺。先是,流賊由秦中蔓延至河南,過黃河,將抵楚界。時楊公夜坐,見白氣一道直犯翼、軫間。公奮起曰:「賊氛將及吾郡,不可不急修城。」值巡方御史白士琳詣常,楊以丁艱家居,作《呈槁》授紳衿白於士琳,士琳廉其事以奏之。太傅以貲費大巨,撤鎮遠總稅,暫收河下,以司理陳景頤管之。遂將舊城盡撤易之,高三丈,址闊頂寬,敵臺城樓,極其壯飾。工完,即撤河稅,仍歸「鎮遠。」不費公帑,不勞民力,百雉稱雄,宛如金甌。

皇清順治十四年十月,常德衛守備張靖修完北門。

穿外岩城門洞一座。康熙四年四月,常德衛守備張靖鼎建臨沅門城樓一座。七月,鼎修神鼎門城樓一座。五年五月,鼎修北門城樓一座。六年,經歷許尚忠鼎修西門城樓一座。七年十二月,守備張靖修完北門內洞。九年三月,鼎修花貓堤石櫃一座。八月,知府胡向華鼎修大南門城樓一座。十月,鼎建南城下調「元樓」 一座。《外州縣》。

桃源縣城池 ,舊無城郭,常有盜賊之虞。明成化十六年,通判張瑛乃相其高阜,築土為城,低窪處立排柵,聊以捍衛。弘治十年,知縣季文顯補築土城,建四門:東曰「迎恩」 ,東南曰「迎薰」 ,南曰「通道」 ,北曰「通郭。」 嘉靖十四年,知縣伊天祐率市民輪役版築,不月告成。崇禎十三年,郡人太傅楊嗣昌題建磚城,設商稅以資用。分巡道陳瑾拓其規模,始事東北;尋以時亂罷工。

龍陽縣城池 ,元至正十六年,始築土城。元末兵起天完,徐壽輝將陳友諒據武昌,分兵駐此,鄉民築土城防禦,至今因之。明成化十一年,知縣周泰即舊城間甃以磚,設六門,樓櫓如數。城高一丈二尺,週迴八百八十七丈。門六:曰東、曰南、曰小南,曰西、曰北,曰小北。正德十三年,巡撫秦都御史金臨縣,以地臨洞庭,盜賊易發,乃發帑藏行,委縣學教諭楊文升督工修築城垣。其北瀕江,西南三隅則浚壑為壕。嘉靖十三年知縣薛炳重加修葺,建六門以為保障。崇禎十一年丁丑,奉旨重修龍陽縣城。是年郡人楊嗣昌題請修郡城,并湖南各城,俱奉旨修築。龍陽逼處洞庭,修城尤急。知縣劉光裕創修,本邑鄉紳

史贊舜、袁鯨各捐千金助修。後劉以左官停工,知縣吳孩存接修,較故城增高五尺。舊東西、南、北四門外,復有小南、小北二門。是歲築塞小北,留小南一門,以便驛路,共為五門,後漸圮。

皇清康熙癸丑年間,重建城樓,堅緻,至池則猶淤,而

未浚焉

沅江縣城池 明成化十一年,縣令范玨築土城,建四門,城高六尺,週迴五里,門曰「東西、南北」 ,無樓櫓,亦未浚池。正德十三年,知縣金露重修土城,今攤為平地。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奉文查修。沅邑原無城垣,續奉

文無庸議

常德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武陵縣附郭。

上水關 在府西清平門外。

下水關 在府東永安門外。

西水關 在府西常武門外。

七里關 在府北萬金村,即古之七里澗也。按《宋書沈約自序》:「沈林子,字敬士,田子弟也。義熙十一年,從高祖討司馬休之賊黨郭亮之,招集蠻眾,屯據武陵,太守王鎮惡出奔,林子率軍討之,斬亮之於七里澗,納王鎮惡,因設關於此。」 河洑關 ,在府西三十里東流村,即平山麓。鷺鶿橋 在府東門內。

三坊橋 在宣化。「繡衣」 、「珠履」 三坊之界。

玉帶橋 在武陵縣儒學東。即海蟾翁所謂「玉帶」 處。

明月橋 在慶豐坊左。因天慶觀前有明月池,砌橋以通往來。今池巳淤填,橋在。

會節橋 在府學東。火星池、玉斝池二水合流於此。

西門橋 在西門外。正德十四年圮。明嘉靖四年,邑人結構以石磴上覆瓦為市鋪。兵亂焚毀。知府胡向華捐俸倡修。

仁智橋 在府南城外河街,因城內有東湖,貯水難洩,修此橋。通城下陰溝。

北門橋 在府治北門外。石橋通便河水。廣濟橋 在府北二里。舊名「土橋。」

莫公橋 在府清平門外。弘治間,承奉張誠創建。嘉靖間,大水衝洗,崩圮無遺,廩生陳請幫助識別此字。於嘉靖癸未年捐貲建土橋,後因大水復圮。經歷陳大《秀》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子也。紹父志,移居橋西,於萬曆己酉年建石橋,甚固。

皇清間,屢遭大水崩堤直衝本橋,遂至潰決。《廩生》陳

慶泰力行重建

新口橋 在府西五里

陽和橋 在府東門外。有陽和泉,故以名橋。七里橋 在府北七里。知縣鍾鑾重建,復圮榮府承奉宋貴修建堅固,約費不貲。其水則發源浮山之麓,自此流入柳葉湖,會合楊山漸水,繞漢壽故城,出鼎口港合沅水。

穿紫橋 在府北八里

泍橋 在府西十里

新陂橋 在府東十里,長岳孔道。夏水泛漲,則大江之水從馬家越衝入。水勢甚急,往來行人艱於渡涉。明萬曆間,同知錢夢松「修建兩墩,中建木橋一座,兩岸修築長堤,數十年往來甚便。歷今年久,橋頹墩塌,每有覆溺之虞。」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胡向華「捐俸修葺兩岸堤路」,并

運大石三塊,先建小橋一座,以分水勢,今巳告成。唯大橋工費浩大,尚未克竣。

潛水橋 在北十五里。邑人熊致建,後傾圮崩塌。本橋亦係麻河,往省大道。郡人楊時芳、龍膺捐貲創修,工費甚巨。合郡助修,石砌堅穩。橋西建「水月庵」 ,塑大士像以鎮之。

南湖橋 在府西二十里,係往滇、黔大道。明嘉靖十二年,邑士冀文明倡眾修砌。天啟年間復圮。郡人楊嗣昌斂貲修建,至今賴之。

雙橋 在府北二十里

上橋 在府治,一名「善橋」 ,亦漸水之經道也。舊有橋,圮榮藩分封之始,乃捐貲復修。山翠水光,映帶最佳。

一字橋 在府南三十里。

柳林橋 在府西十里

狀星橋 在府東十里

萬相橋 在府西十里。橋以萬氏諸祖墓而名。即馬子溪,溪口合沅水處。

藍商橋 在府西十里

崔家橋 在府西十五里。

牛溪橋 在府北四十里。

羅文橋 在府東四十里。

石門橋 在府東南三十里。左有七桂園,婆娑馥芬。山僧睡印建庵,施茶濟眾。

張家橋 去府四十里

塔水橋 在府北五十里。

伍家橋 在府北六十里。

牛橋 在府東六十里

官滄橋 在府南六十里。

李七橋 在府南七十里。縣令黨應秋修建,並有鎮橋。庵曰「松梵。」 黨遭兵,舉家死此庵僧奉祀焉。

大龍橋 在府北六十里。

杉木橋 在府南七十里。

閔家橋 在府北九十里。

周家店橋 在府北百里。

沙石港橋 在府南三十里。道吏蕭學詩修。趙家橋 在府南四十里。

金鱗橋 在府南六十里。

車橋 在府西十里一源寺前。許水東有詩。匡家橋 在府東南五十里。

栗木橋 在府南一百里。

新橋 在府南九十里。水出滄山。

羅家橋 在府南四十里。

曇花橋 在府西二十里。

劉齋公橋 在府北五十里。

拱辰橋 按《一統志》:「在府城西,即歸老橋,宋柳拱辰歸老處。」

鎮江渡 在府上南門外。

德山渡 在府東十里。即枉水也。

蘇家渡 在府東十五里。

康家越渡 在府東三十里。

白沙渡 在府東四十里。

小江口渡 在府東四十里。

石公渡 在府北六十里。

韓公渡 在府東北七十里。

毛公渡 在府東北一百里。

喻公渡 在府東北四十里。

麻濠渡 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通安鄉縣。潘家渡 在府東北七十里。

龍灣渡 在府西三十里。

桃源縣

東門橋 在縣東一里

通道橋 在縣南一里

利兵橋 在縣東二里。舊傳馬援曾駐兵於此。利涉橋 在縣西一里許。

高橋 在縣西南五里,又名「三里橋。」

古師橋 在縣東十里

長樂橋 在縣東三十里。

福地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又名「覆斗橋。」 毛家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

清風橋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桃川宮前。黃釣橋 ,在縣東四十里。

張公橋 在縣東四十五里。

種德橋 在縣鄒溪市中,今廢。

龍潭橋 二所一在縣北四十里,一在縣西五里。

雙溪橋 在縣西四十里。

黃土橋 在縣西南十里。

白石橋 在縣西七十里。

竹瓦橋 在縣西九十里。

杉樹橋 在縣西八十里。

會仙橋 在縣北香山村。

吉陽橋 在縣西南八十里。

將軍橋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

楊溪橋 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

長板橋 在縣西南二百里。

遇仙橋 按《一統志》,在縣南三十里。

白馬關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延溪渡 在縣東一里

潼坊渡 在縣南十里

上馬家渡 在縣西南二里。

下馬家渡 在縣東北二里。

呂真渡 在縣東三十里。

亭頭渡 在縣東三十里。

白馬渡 在縣西三十里。

鼠溪渡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鄒溪渡 在縣東四十里。

白洋渡 在縣北二十八里。

龍陽縣

冷水橋 在縣南門外

洞婆橋 在縣南七里

三股橋 在縣西南十五里。

車塘橋 在縣西十五里。

父子橋 在縣西南五里。

文步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查塘橋 在縣東南五十里。

石塘橋 在縣南二十里。

太平橋 在縣東北十里。

雙楓橋 在縣南

黃庭橋 在縣南三十里。

小塘橋 在縣南五十里。

東路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魚鮮橋 在縣南二十里。

東滄橋 在縣南六十里。

龍潭橋 在縣南七十里。

張家橋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文武橋 在縣南五十里。

余家橋 在縣東四十里。

澹家橋 在縣西一里

西湖橋 在縣西二里

陡門橋 在縣西三里。當常德孔道,初設木橋易圮。

皇清康熙八年,義民胡向明等募修石橋。

軟納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傍湖橋 在縣西三十里。

縣河橋 在縣北龍津口。

桐樹橋 在縣南五里

押東橋 在縣南十里

毓德橋 在縣南五十里。

三板橋 在縣南二十里。

夾隄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笑蕂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西陽橋 ,在縣西十里。

牛過渡 在縣東南五十里。

劉家渡 在縣西二十里。

滄港渡 在縣西十五里。

黃店渡 在縣西二十里。

龔家渡 在縣西三十里。

謝家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東滄渡 在縣南四十里。

龍港渡 在縣西四十里。

散蹤渡 在縣北四十五里。

龍津渡 在縣南七十里。

沅江縣

上瓊橋 在縣西半里。明弘治間,知縣馮鋼造。下瓊橋 在縣西半里,知縣金露造。

白駝橋 在縣西二十里。

橫龍橋 在縣西八十里。

細魚坑橋 在縣西三十里。俱知縣馮愷英重修。

下瓊湖渡 在縣西。知縣馮鋼造舟以渡,年久舟壞,通判聶璜重造。

上瓊湖渡 在縣西。知縣金露造舟以渡,通判聶璜重造。

赤江渡 在縣東一里

白沙渡 在縣北三十里。

常德府封建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楚春申君黃歇 》,歇本黔陽人,封於常德府治,即其址也。

武陵王駿

武陵王 失名,按王融《謝弓啟》云:「殿下摛藻蕙樓,暢藝蘭苑。敷績玉於風筵,疊連珠於月窟。兔園掩秀,鄴水慚奇。融揖讓未工,濫升飲之賞;操弧反矢,奉招賢之錫。文韜鏤景,逸幹凌雲。玩溢百齡,佩流千載。」 攷蕙樓、蘭苑,皆其別業。

武陵王劉孝儀 按《謝賜第表》云:「竊以南望朱鳧,北距蒼龍,右帶御溝,左迴青路。卑晏嬰之湫隘,同潘岳之閒居。臣幼自宮掖,長遊城府,雖輪奐之美多門,而館第之私未暇。今輕舟將返,高門遽錫,遂葺家築室,百堵皆興雲屋,連甍一朝」

考證

弘敞

「普安郡王白琮 即常德軍節度使。」 按孝宗於紹興十七年以普安郡王授常德軍節度使,後即位於乾道元年,遂陞常德為府。

榮莊王祐樞 ,憲宗第十子。弘治十一年建國於常德。至十八年薨,諡曰「莊。」 子厚勳嗣,正德十年封「世子。」 嘉靖十一年薨,諡「懷穆世子。」 二十年追封榮懷王,以世子載墐嗣,嘉靖十八年封榮王。子翊鈴,嘉靖四十五年封「世子。」

常德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常德府治 在城中珠履坊,相傳楚春申君黃歇館客之所。元以前載籍無攷。明洪武甲辰年,權知府事馬汝舟始建正堂三間,前為露臺,為甬道,為儀門,兩旁為廊,東為吏、戶、禮房,西為兵、刑、工房。正堂後為燕堂一間,翼以左右廂房各二間。儀門前為譙樓五間,上有銅壺,以正時刻不差,俗謂「常德更鼓澧州春」 以此。今不存。譙樓之前百餘步,為大門三間,距正堂偏東。俗謂春申君墓在譙樓下,故不欲由之。永樂十八年,知府應履平增建正堂五間,扁曰「黃堂。」 後堂三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土地祠一間,東西榜房四十二間。天順三年,知府朱縉重修。成化七年,知府楊宣因其圮壞,正堂、後堂、譙樓俱加修葺。又建架閣庫三間,常阜庫十間,吏舍三十六間。弘治十二年,知府楊瑛闢後堂東廂房之地,建軒三間,扁曰「白鶴軒。」 正德二年,知府王瑩於譙樓外改建清軍廳一所,管糧廳一所,理刑廳一所,各三間,門樓各一座。正德四年,同知何應湖、通判蔡琳、推官楊節各加修飾。正德十二年,知府陳希文重新前後堂及扁「廉惠」 二字於楣。嘉靖六年,知府方仕以關防不密,募工鼎築垣牆,計週圍二百九十三丈,高一丈二尺五寸,厚五尺餘,結架覆瓦,規制嚴整,吏治以飭。嘉靖九年,知府趙永淳再修大門、譙樓。嘉靖十二年,同知李經等闢譙樓之旁以出入,又建清軍、管糧二廳於左右,改移大門稍西。十六年夏,知府陸垹用郡議,復由舊路堙其旁,并拆去大門,建棹楔一座,扁曰「楚西名郡。」 隆慶六年,知府樊垣鼎建正堂,扁曰「明新堂。」 萬曆二十一年,知府謝裘增置譙樓三層,正中而恢拓之,徙棹楔儀門內。萬曆三十七年,知府劉一全建譙樓太昂,仍二層。舊制,譙樓外置屏牆,一由左闢一門,徙置棹楔於屏外,扁曰「三楚」 ,名「邦儀門。」 內重建戒石亭一座,於屏牆左置申明亭,右置旌善亭。崇禎三年,知府鄭時舉以譙樓於府治不利,盡行拆卸,傷毀數人。即於譙樓基上建頭門三間,於頭門左前立小譙樓一座,將舊譙樓移於府東城上,名曰「調元樓。」 嗣後兵燹頻集,府治頹敗,莫能修葺。

皇清順治四年,初入版圖。頭門內外,兵民雜居十一。

年,知府高明重修府二堂,建川堂。過道東,建吏、戶、糧、禮四房,左右牆垣。修白鶴池,為聯樨大社以課士。十六年,知府王來慶鼎修府頭門,建寅賓館,西建兵、刑、工等房。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重修府大堂。八年鼎建抱廳三間,題其扁曰「師帥堂」 ,重修二堂,扁曰「寅恭堂」 ,重修三堂。白鶴池大廳廳旁鼎建一軒。頭門外舊有屏牆,因出入側行。於七年鼎建牌坊一座,出入始行中道。扁曰「三楚名邦、旬宣重地。」 修府土地祠。府治煥新,洵為一郡具瞻云。

同知廨 在正堂左。有前後堂及廂房門樓。明永樂初,同知董翥建。嘉靖十二年,同知李經闢譙樓之旁以出入,又建「清軍廳。」 萬曆間,同知錢夢松、天啟間,同知張夢時次第修理。

皇清康熙七年,同知孔斯和鼎建頭二門,屏牆更易。

舊基《規式》并建東廳一所,凡交代桃源縣修理。通判廨 在正堂右,有前、後堂及廂房門樓。永樂間通判陳志明建。弘治間通判姚綸、萬曆間通判鄔鼎龍重建。

皇清順治十三年,通判張道澄;康熙二年通判王興。

禹次第修建。凡交代龍陽縣修理。

推官廨 在正堂左,有前後堂及廂房門樓。明

「永樂間,推官陳向丹建。正德四年推官周宣重修。萬曆間推官智幾先、天啟間推官孟紹祖,崇禎辛未年推官陳之龍鼎新重修。崇禎九年,推官陳景頤復修。」 歷來次第修補者不一。

皇清順治十六年,推官楊于先於本廳頭門左建《文》。

昌閣一座康熙四年,推官潘滋樹建。本廳正堂,凡交代沅江縣修理。今裁。

經歷司 在府堂左。成化七年知縣楊宣建。知事廨 ,在經歷廨前。

照磨所 在府堂右,知府楊宣建。

司獄司 在府堂東南隅。廳三間,門房六間。布政分司 ,在府西二百步。正統初建。成化七年,知府楊宣重建。正堂五間,扁曰「紫微。」 分署後堂三間,左右廂房八間,儀門、大門各三,庖湢之所俱備。左坊曰澄清湖北。右坊曰保障楚西原有分守、巡、兵備三司,規制皆同。今廢二,止存其一。

按察分司 在府東二十步。明洪武初,知府張子俊建。成化七年,楊宣重建。正堂五間,扁曰「肅清。」 穿堂一間,翼以左右廂房。後堂三間及庖湢之所。儀門三間。正德十三年,吳都御史廷舉於兩旁種植樹木。嘉靖十二年,同知李經等因大門逼近街市,縮地五丈為大門二。門左右建耳房各三間,規制可觀。凡察院巡方及提學考校,俱在其內,但臨時易門額耳。今廢。

行司 ,在府西半里,原係廢郡王府地,故今惟瓦礫枳棘而巳。

本朝定鼎,修為行司祇供往來行旌,每於學使者科

歲考試,俱於龍陽搭場。知府有地方專責,不敢出疆,輒以推官送考,殊失提調責任。知府胡向華於康熙七年將行司右側拓出空隙之地百十餘丈,周迴築砌牆垣,防護嚴密。中建一堂,扁曰「藻鑑。」 堂內有寢室及侍役供饌等房。屏牆牌坊,點名坐廳,庭墀甬道,規制井然。

南察院行司 在府西門外一里。原因藩封在城內,上下往來,行旌入城,必謁王晉,見羈遲不便,乃設建行司於城外。其規模制度,皆與城內分司體統相一。後因兵燹蕩廢,其址尚存。公館 在府西一百步,明成化七年,知府楊宣建。

新興館 在府東北八十里紱紫山之東。舊路由武陵之安鄉,苦於無館,糓所唯寄宿菩提寺及民家。嘉靖十年,知府趙永淳奉巡撫朱都御史廷聲檄,於適中處所建館,往來甚便。今廢。稅課司 在府西。權知府事馬汝舟建。成化七年知府楊宣建。弘治元年奉旨裁革,久廢。九潭湖河泊所 在府東二里。明洪武初建,今廢。

遞運所 在府東二里。明洪武初建,久廢。新店遞運所 在府西南二百二十里。明成化七年,巡撫吳都御史琛臨府,看得桃源縣抵辰州府四百餘里五站之地,夫馬應付甚難,奏請添設遞運所於新店驛,議行守巡道各發徒夫若干名,及撥附近縣分人夫馬匹協濟。奉檄建正廳三間,大門三間,及左右廂房,以為館穀之所。

陰陽學 「在府西半里。明洪武十七年建,今廢。」 醫學 在府西二十步。明洪武十七年建,今廢。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清》出。

預備倉 在府西一里。舊有倉八所。明成化間,積穀一十一萬八千七百餘石,米二千八百三十餘石,賑濟有備。嘉靖五年,知府方仕積穀四萬八百石。歲荒即發以賑窮民。迨後穀費盡,而倉基廢矣。

僧綱司 在大善寺內

道紀司 ,在天慶觀內。

惠民藥局 「在府西二十步,明洪武初建,今廢。」 武陵縣治 在府西南半里慶豐坊內。明洪武甲辰年知縣張子源建正堂五間,幕廳三間,儀門三間。「宣德八年燬於火,知縣燕善重修。又增立左右廂房各二間,東西六房十間,架閣庫三間。成化八年知縣徐必斆暨縣丞源政重修。弘治十三年知縣應能因廳宇圮壞,且」 縣門逼近城間,乃縮地丈餘,為縣正門三間,儀門三間,改建正堂五間,扁曰「愛養斯民」 ;後堂三間,扁曰「涵春戒」 石亭一座,土地祠一所,庫房三間,承發司二間,獄房十三間。舊在縣外,難於防範,今遷於內。榜房二十間,外立旌善、申明二亭各一間。嘉靖十年,知縣馬負圖重修。萬曆九年,洪有福建譙樓於縣左。天啟甲子年,知縣鄒毓祚重修,改「東壁館」 以課士。遷譙樓於城上,內砌石基。崇禎

四年,知縣宋學顯重修大堂,再建譙樓。崇禎十年,知縣徐灝復修前後衙舍,重葺「寅賓館」 等舍。後以兵燹,縣治燬盡,止存大堂數椽。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黎上材盡行創造大門、儀門正

堂各三間,堂兩翼建官庫一間,布甃固垣。建廒廥二十間,於縣治東儀門外建寅賓館、土地祠、皂快班房二門左建吏、戶、禮等房七間,右建兵、刑、工等房七間。內穿堂、教子堂上下官房共計三十餘間。白度維新,煥然觀美矣。

典史廨 在儀門左,吏舍二十五間。

預備倉 三所一在縣南八十里,一在縣北六十里,一在縣西一百步,俱弘治九年知縣應能建。後二所俱廢,其縣西一所併為「慶豐倉。」 便民倉 在縣西二百步,今廢。

《義囤 》明弘治九年,知縣應能令通縣四十一村,每村各立一囤,積穀以貸貧民及貸無穀種者。其時每年積穀五千餘石,米若干,今則併其囤廢矣。

養濟院 舊在河街,明弘治十年,其地為人所佃,縣令應能乃移於縣北郡厲壇畔。

外州縣

桃源縣治 在居正街。明洪武二年,攝縣事主簿曹簡始建正堂三間,幕廳三間,六房十二間,戒石亭一座,大門三間,譙樓三間。正統九年圮壞,縣丞余旭修增建後堂三間,庫房一間。天順五年,縣丞羅益改建正廳五間,增建抱廳三間,儀門三間,土地祠一間,獄房六間;大門外建旌善、申明亭各一間。弘治五年知縣朱穀,十四年署印知事林世襟,正德十一年知縣高昂,各因廢修建。嘉靖七年,黃翔鳳以知縣事增修承發鋪長架閣糧房。儀門外建桃源縣坊,築垣覆瓦。二十五年,知縣吳琰重建譙樓,砌石基,主簿胥慶捐俸修飾。三十二年,陳坦去「桃源縣坊。」 四十年知縣鄭延年重建公廨。隆慶五年知縣張植鼎建後樓。萬曆三年,知縣花必芳重建儀門。六年,知縣鄭天柱於儀門外建「寅賓館」 三間。崇禎十五年,知縣楊兆雷建後堂三間。

皇清順治初年,內外如故。嗣以寇兵焚燬,止存後堂。

一層。十五年,知縣郝宗復易民居三間,架立堂基。康熙三年,知縣陳洪範移前架為鼓樓,覆瓦砌牆,新建正堂三間,穿堂一層,後樓三間,前後耳房十二間;六房儀門、鷺鶿門,重修三堂,煥然一新。

縣丞廨 在縣堂左,今無。

主簿廨 在縣堂右,久廢。

典史廨 在縣丞廨前

布政分司 在縣東半里。明景泰初建。成化九年,知縣趙儒修正堂、後堂各三間,左右翼以廂房、儀門、大門各三間。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東二十步許。明洪武九年,知縣徐天驛建。成化七年知縣潘賢修正堂、後堂各五間,左右翼以廂房、儀門、大門各三間,今廢。本府館 在縣西二百步。明景泰初建,今廢。白馬渡巡檢司 ,在縣南二十五里。舊在縣治北一百里高都村。明洪武二十年改遷後眷村,名「蘇溪巡檢司。」 二十五年遷此,更今名。嘉靖四十二年,分巡道胡直以新店、安化界賊作,移南六十里,後廢。

高都巡檢司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與驛同處,今裁。

陰陽學 「在縣東」 ,今廢。

醫學 在縣東今廢

僧會司 在勸善寺內

道會司 在真源觀內

預備倉 二所在縣南四里者一,在縣東者一,今俱廢。

養濟院 在縣南半里

龍陽縣治 ,居南街中。明洪武甲辰年,知州段旻重創於舊址,後改為縣。宣德七年,知縣范再昌建正堂三間,後堂三間,幕廳三間。天順六年,知縣李泰重修。成化六年,知縣李森重建正堂、後堂、廂房及增建六房八間,架閣庫二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大門三間,獄房三間,左旌善,右申明亭各一間。弘治三年,知縣周泰再修。嘉靖十三年,知縣薛炳重修,及增建儀門、架閣庫各一間,又建「板籍樓三間,以貯各年軍尺籍冊。」 萬曆三十六年,知縣陳賢才再行修建。四十二年夏之時,重修縣治。天啟元年,呂夢陽於二思堂左建書廳三間。七年,王國光再加修葺。崇禎壬申,知縣劉光裕復行重修。庚辰,知縣吳孩存重建大堂五間,抱庭一間,二思堂三間,「左吏戶。」

禮房各三間,右兵、刑、工房各三間。

皇清順治十年,冒正崇建鼓樓一座,縣治更行修理。

康熙三年,張若椷於後堂右建「靈官廟」 三間;「縣丞廨 」 在縣堂左,今裁。

主簿廨 在縣堂右,久廢。

典史廨 在儀門左

皇清康熙六年,火。康熙十年,典史徐允禎鼎建廳堂。

三間,額之曰「芙蓉堂。」 又建穿堂一間,後衙三間,左右翼以廂房。大門一座,靈官祠一座,扁曰「五靈一貫。」

布政分司 在縣西一百八十步。明正統七年,知縣李昂建。立正堂三間,穿堂一間,左右翼以廂房;後堂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成化八年,知縣李森重建。嘉靖十三年,知縣薛炳重修,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西二百步。明洪武二年,知州段旻建正堂三間。成化八年,知縣李森重建。嘉靖十三年,知縣薛炳重修及增建。後官廳三間。兵燹後,廢興不一。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李滋奇鼎建大堂三間、穿堂。

一間,後堂三間,左右翼以廂房。儀門一間,大門三間,週圍環牆,併為各上司行署。

府館 在縣西南半里。明成化二年,知縣李泰建,十二年重建。嘉靖十三年知縣薛炳重修,今廢。

龍潭行署二所 明萬曆戊午年,知縣王淦、沐鼎建。每署大堂三間,捲篷一間、穿堂一間、後堂三間、書吏房六間,屏牆一座,四圍牆垣俱存。後因歷經兵火燬焚,其址猶存。

守備府 在赤山南嘴。崇禎十四年辛巳,因臨武藍山大盜倚湖擄劫,勦擒後,即設守備一員駐扎,因建府於此。今廢。

興屯署 在按察分司右橫街。

皇清康熙己酉,知縣張允先建,即明時府館舊基,今

鼎口巡檢司 在縣江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八年創建,今亦廢。

上小江巡檢司 在縣西北四十里。明洪武初年建,與武陵接壤。其水從大江分一旁支流,至花子口,達荊、澧等處,故設巡檢。

《皇清》已經裁革。

縣稅課局 在縣東。明洪武初建,久廢。

胡家村稅課局 在縣西十里。明洪武間建,久廢。

陰陽學 在縣前

醫學 在縣後

僧會司 在淨照寺內

道會司 ,在景星觀內。

便民倉 在縣北湖岸

預備倉 二所一在縣南二里,一在縣北一里。惠明藥局 在醫學內,今廢。

養濟院 在縣東關外符家巷。

沅江縣治 ,居石溪湖北。明洪武二年,知縣錢文英建,北向。景泰二年,知縣張紳改南向。建正堂三間,幕廳三間,譙樓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一間,六房八間。成化間,知縣范玨重修。弘治間,知縣馮鋼增建。戒石亭井、旌善、「申明亭。」 歷後遞有修葺。

皇清康熙間,知縣成明瑞時加修葺云。

典史廨 在儀門前

布政分司 在縣南六十步。久廢。

按察分司 去縣西八十步。舊儒學前,今廢。府館 在縣西。成化間,知縣范玨重修。

沅江湖河泊所 ,在縣東一百步,洪武十四年建。

陰陽學 在縣東

醫學 在縣南

預備倉 在縣東北

便民倉 在縣北湖岸

常德府學校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常德府學 在府西南半里,前瞰大江。創建歲月無攷。宋咸淳八年,郡守、湖北常平使龔日昇鼎建堂齋規模略備。元延祐六年,常德路達魯花赤哈請幫助識別此字。改建:

文廟五間,築基以石,環以石欄。前築露臺,下為神

路為丹墀,東西為兩廡,各十三間,前為戟門,左右為碑亭,前為櫺星門。門濱大江,築石櫃,建詠

歸亭於上。左為頖宮門,翼以觀瀾、朝宗二亭。廟後建尊經閣,下為明倫堂。明洪武七年,學前石櫃并詠歸亭洪水衝決,常德衛指揮孫德因修浚城池,乃於石櫃上創樓一座,以補其缺。永樂十五年,知府履應平因舊繕葺。景泰三年,知府朱縉於明倫堂左右建四齋:東曰志道、依仁,西曰「據德、游藝。」 號舍三十六間,饌堂廚房各三間。同知趙琰、通判崔謙、徐璟相繼修飾。成化五年,知府楊宣大加修治,及建立學門三間。八年,同知李泰因尊經閣圮,乃撤去,增修明倫堂,并建井亭一所。是年秋,泰承祀,井泉忽出,人以為異,構亭覆之。通判鄧察、教授周鑑修櫺星門,及繪飾「十哲」 兩廡賢像。知府王績增置樂器。弘治二年,知府卜釗等重修殿宇。嘉靖六年,知府方任復修,又闢地為射圃,立觀德亭。七年復建「敬一亭」 及增置啟聖祠於廟東。九年,知府趙永淳奉制撤去肖像,易以木主,改「大成殿」 為

「先師廟」 ,斥不應祀者二十人,增祀五人。《嘉靖》十六

年,明倫堂圮,知府陸垹重修。萬曆三十八年,知府劉一全令於櫺星門外瀦水西注之池。四十一年,知府胡大年、同知錢夢松等重修。天啟五年,江南艸坪山崩,石磬一塊,四角暨中五聲各別。分巡副使杜詩、知府李備取納明倫堂內。崇禎五年,署府事推官陳之龍捐俸重修廟并明倫堂。十三年,知府潘士彥重修。廟井、兩廡、櫺星門。嗣後兵燹疊經,學宮《茂艸》廟盡塌。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府王來慶鼎建廟井、兩廡、戟門。

名宦、「鄉賢」 、啟聖祠重修「明倫堂」 、碑亭等處。康熙六年,知府胡向華鼎建櫺星門,凡前工所未竟者,盡落成焉。七年,復捐貲創建「義學」 三間、左右廂房三間於

文廟東署教授事張之杜亦捐俸以襄其成云。

教授廨 在泮池之畔

訓導廨 一在學東北,一在啟聖祠右,一在滌牲池北,俱明萬曆三十五年知府張定徵建,今廢。

沅陽書院 按《一統志》:「在府城東北黃龍陂,宋末丁易東建,號石壇精舍」 ,元賜今額。遺址碑刻尚存。

社學 本府城內四坊,原有學四所。每學立教讀一人。成化年間,知府楊宣選耆儒為之。諭令民間凡有堪教子弟八歲已上至十五歲者,俱遣入學,課以養蒙。《大訓》《孝經》《小學》諸書。每月朔朢教讀,則率其徒詣府縣作揖。監司至,亦如之。今俱廢,學基亦為人所侵占矣。

義學 在廟之東滌牲池後。正堂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門樓一座。本府知府胡向華捐貲創修。舉人署教授事張之杜佐修。

學田 十處,共弓口四百六十五畝五分二釐。中則田二百一十五畝五釐,每畝租一石,該租二百一十五石五升。下則田二百五十畝四分,每畝起租不等,該租一百三十七石零。中、下二則,共該租三百五十二石一斗三升零。除完納正賦外,實該租榖二百三十九石四斗四升零。坐落新陂、長樂、永受、南七坵、趙塘等村內,常德衛軍田一分,租在總數中。

貢士莊 在府南。宋太守袁申儒以設官田創建,歲供貢生過省之費。詳《藝文志》。今失其處。月課學田 ,明天啟年間,分巡道杜詩捐銀一百兩,買田收租,以供學中月課諸生之費。其田畝有碑,勒明倫堂側,今亦失其處。

學倉 明成化間,知府楊宣建於各學。捐米六百石,府學二百,縣各一百。逐年生息,月支五斗,以贍增廣生。後廢。

武陵縣學 在縣西北隅。宋紹熙二年,知縣林夢英創建。嘉定十三年,知縣戴重熙繼修,并置祭器。元至正四年,縣丞忽都《海牙》再修。丙辰兵燹,惟正殿獨存。明洪武元年,知縣張子源修建。三十一年,知縣張九疇建明倫堂三間,講堂三間。景泰初,知府蔡壽以舊規狹陋,改建。

文廟三間:重修「明倫堂」 ,「知府張海建」 ,東西廡十八。

間。成化初,通判徐璟建學門三間。九年,知縣徐必效建兩齋:東曰《日新》,西曰「時習」 ,各三間,號舍二十四間,饌堂三間。又同縣丞徐源政重建櫺星門、戟門各三間。弘治十八年,知縣應能以歲久傾圮,大聿新之。至十三年,因建府第,白於工部郎中陳珂,存東偏之地以廣學舍,開西向之地以瀦泮水,增建學舍,遷修饌堂。正德十一年因泮池為勢家侵塞,諸生具呈都御史金,委官丈量,歸於學。十三年吳都御史廷舉浚修。嘉靖九年知縣馬負圖建「敬一」 亭一座。十二年教諭

宋尚恩再浚泮池,繚以土垣。十四年,知縣鍾鑾以講堂圮壞,改建啟聖宮。十六年,知府陸垹重修廟廡並明倫堂。萬曆三十八年,署縣事同知張世卿重修射圃於學西。四十二年,知府胡大年、同知錢夢松等盡加重修。萬曆四十七年,主簿林喬椿精於堪輿,以玉帶河水過濁,不可入泮池,乃於泮池外迴環玉帶水,繞學宮左纏。始出秀水斗門,而科第隆盛。崇禎三年,知縣宋學顯又復重修。十二年,知縣甘大綬又行修葺。嗣後尊經閣民居輳集,宮室、臺閣至後益實,遂有「泮水擁祥、鼓鳴七日」 之瑞。兵燹迭經焚塌殆盡,枳棘叢生,玉帶水塞,泮池泥淤。

皇清康熙五年,教諭閔才獨力建「啟聖」、「靈聰」二祠八。

年,知縣黎上材鼎建大殿,廣袤如舊址,高較昔加二尺。知府胡向華捐貲佐修,教諭吳瑾亦捐己俸,鼎建衙舍。八年,知縣黎上材復行鼎建櫺星門三間。諸生陸鶴鳴、陳慶泰等各捐助修浚玉帶河水如林主簿舊道焉。

射圃 在學右

社學 在縣學前,今廢。

學田 五處,共弓口二百八十一畝。每畝租不等,該額租八十九石八斗。除完正賦在外,山地一段,額課銀二兩四錢五分。冊載:《萬金》、趙塘、進溪、東岡、雁門五村中。

學倉 在射圃旁,今廢。

外州縣

桃源縣學 在縣南一百步。宋慶曆間建。元祐六年,權學事、常德路儒學學錄張燾、達魯花赤禿等重修。因臨大江建,置石櫃,高二丈餘,上建川上亭。元末兵燹廢。明洪武六年,知縣徐天驥修,永樂二十二年燬。宣德三年,署縣事縣丞徐祥建。

文廟三間。後知縣嵇郁修葺,及建明倫堂。正統十

三年,知縣丘繼建饌堂及修櫺星門。天順五年,分巡副使沈慶以明倫堂地狹隘,乃市民間地而擴充之。成化三年,通判徐璟重修兩廡、櫺星門。五年,知府楊宣甃石為基,分守副使應欽改建兩齋:東曰《博文》,西曰《約禮》。弘治六年,知縣朱穀重修。十四年,水衝前岸,巡撫閻仲宇遷淥蘿水驛於東門外,闢其地以廣學宮。知縣李文顯繕治完備,移兩齋於堂右,前為儀門,門外兩旁為號舍,前為大門,後為牲房。正德十一年知縣高昂、嘉靖七年知縣黃鳳翔俱修。八年知縣汪洋奉制建「敬一亭」 、四箴亭於戟門外。九年奉制去號、改制俱同府學。是年冬,訓導傅溥改櫺星門。十三年教諭彭參申請重修。二十五年知縣吳琰、教諭蔣尚恩重建「川上亭。」 三十二年,知府黃日敬、知縣陳坦重修。四十四年,知府葉應春、知縣鄭延年申請院道,以學洲地變價易民基數十間,填明月池移置。

文廟遷明倫堂於廟後。堂後為「啟聖祠。」 兩旁教諭。

宅一,訓導宅二。戟門外為磚屏。萬曆四年,知縣鄭天佐撤去磚屏為木屏。二十五年,教諭劉引考創建「《風教》、持衡」 新門及啟聖祠、明倫堂,修祭器及文昌閣、魁星樓於廟門左,以培下關。逮及明末,俱遭焚毀。

皇清順治六年,紳衿捐貲重修,未獲竟事。康熙三年

知縣陳洪範重修,又建兩廡、櫺星門,餘未及修者。康熙九年,知縣孟金鈜次第落成焉。

教諭廨 在明倫堂左

訓導廨 在明倫堂右

桃溪書院 在縣南三十里。元岳行宮後,今廢。漳江書院 在縣北一里。方伯李徵建。小棹楔一,前樓三間,廳事五間,川堂一間,寢室五間,廂房廚舍共十間。今廢。

社學 在東街

學田 明萬曆五年,巡道旌德鳳,判給黃沙村民鄒鳳翔隱稅田二十畝、地一畝,至今廢失無稽。

學倉 在學內

龍陽縣學 在縣東半里。宋元祐間,建大成殿。元至正間,耆儒吳叔高增建。元末兵燹,明洪武二年,知州段旻重建,燬於火。正統八年,知縣李昂改建。

文廟五間。東西廡各十間。戟門櫺星門各三間。宰

牲房、神廚各二間,明倫堂各五間及學門、饌堂。天順六年,知縣李泰重修及改建兩齋六間,號房二十間。弘治十三年,掌縣事推官吳潭修葺一新。正德十二年,通判楊燾、知縣陳敘繼修。嘉靖八年,黃豫建「敬一碑亭」 、啟聖祠俱如制。嘉靖三十九年,訓導歐陽超移置櫺星門,與正殿合。

向,又按方壘土為「文星」 者三,自是科第迭興。萬曆十六年,櫺星門傾廢,建豎與原向相左,兼以學左單弱,逼迫猶甚。二十三年,教諭范蘭捐俸鳩工,闢城三百餘武,環衛學宮,改正水湣,新建文昌閣。三十一年,教諭徐可行捐金助修「文峰。」 三十七年,知縣吳良堅見廟廡傾圮,極力重修。三十八年,闔邑士大夫復請建峰一座,堪輿家謂「須再建一峰,以成三台之象。」 崇禎十年,知縣吳孩存因歲久傾壞,時加修葺。嗣後兵燹多年,荒圮難堪。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多方修建。鄉紳彭之鳳

捐金以助。凡廟殿、明倫堂戟門、啟聖宮兩廡,次第豎蓋,尚未竣工。七年秋七月,訓導田夢張銳志督成。是年十月知縣張允捐修啟聖宮周圍牆壁門樓,新立學門、儀門,裝修兩廡、名宦、鄉賢及櫺星門各處所,俱於康熙八年落成。

教諭廨 ,原在明倫堂左,久廢,今賃民房居之。訓導廨 ,在明倫堂右,久廢。

龍津書院 在縣西南七十里梅溪畔。宋紹定乙未進士周轔建。有《博學》《篤志》《懷忠》《守信》四齋。今院廢址存,袁申儒有記。

石壇精舍 ,丁易東建。今縣西南有石壇坪,當即其地,後賜額。「沅陽書院」 則在郡東。

社學二所 今俱廢

沅江縣學 在縣治東。維摩寺故基舊在縣西,創建無攷。明洪武二年,知縣錢文英重建。

文廟三間。東西廡各九間。戟門櫺星門各三間。神

廚、神庫、宰牲房俱備。又建明倫堂三間,東西齋各三間。知縣王懋重修。景泰間毀,知縣范玨重修。建後,復相繼修葺。嘉靖九年,知縣劉祚建「敬一亭」 、「啟聖祠。」 三十二年,知縣雍禮遷縣後舊址,西向。萬曆三十八年,知縣霍梓鼎遷南向。四十五年,推官阮良選將

文廟、改為「明倫堂」 、而建廟於前

皇清知縣成明瑞重修。十八年逆氛蹂躙,廟貌傾圮。

教官高學古、鄒世美募修,知縣顧智捐工,今煥然一新。

教諭廨 在明倫堂後

訓導廨 在明倫堂右

社學一所 舊在本縣西五十步,前後各三間,東西各三間。知縣馮銅建,金露復修。今俱廢。義學 舊在縣後,今改於縣西。

學田 四石五斗,坐落河渡白駝鋪,久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