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0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卷目錄

 桂林府部彙考二

  桂林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卷

桂林府部彙考二

编辑

桂林府山川考二       府志

编辑

興安縣

海陽山 在興安縣南九十里靈川界上,湘、灕二水所自出也。舊《志》云:「海陽山水起零陵」 ,蓋其地在漢屬零陵郡。按《明一統志》,山下有巖幽深,行數百丈,至水泉處,闊不盈尺,其深叵測。龍蟠山 在縣東一十五里。山下有洞,洞門數重,遊者秉燭而入。又水產魶魚,四足而有角。《爾雅》云:「鯢似鯰,四足,聲如小兒。」 今商州溪中亦有此魚。按《明一統志》:其魚人不敢傷,恐致風雨。鳳鳴山 在縣北三十七里。宋淳熙間,邑人蔣耒叟登甲科,縣令羅震以耒叟所居近此山,故名。按《明一統志》:「俗呼雞爬山。」

點燈山 在縣西三里。有巖。昔有陶處士讀書於此山,夜有燈光,因名。

龍山 在縣南四十里,民居環繞,唐質肅公家先墳在焉。

全義山 在縣東三里。秦史祿通渠開此嶺。東嶺 在縣東,地名「錦水」 ,有二峰如卓筆。始安嶺 在縣前百餘步,民多居其上。

越城嶺 在縣北三里,即五嶺之最西也。草聖巖 在縣西十五里月山之西,前有山寺。唐僧雲嶠習草書,有「雲嶠書堂」 并滌硯池。鹽砂巖 在縣西六里。有砂與鹽相似,入湯復化,鬻鹽者多取以雜之。

寶峰巖 在縣西北二十里。

石門巖 在縣西北二十里。有石如幕,扣之有聲。

呂巖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石成「呂」 字,故名。龍鳳巖 ,在縣東梓林洞。其中石乳凝結如龍鳳狀,泉出巖中,灌田甚廣。

乳洞 在縣西南十里,有上中下三洞,其中虛明,夏涼冬溫。內有龍田如鑿,稜層紆曲,水溢不涸。洞之澳有清泉噴出,沿石壁左流成溪,窈然深黑,觸石湍激有聲。洞門左旋而上十步餘,至中洞,地勢爽塏,內有田數畦,左有三石如柱,旁有隙可通入石室。又承下洞,水氣蒸潤,常有煙霧旋擁。左有石道曲折,凡數百級,至上洞入,開豁平曠,有淺水可涉。秉炬而入。石乳玲瓏,有五色石橫亙其上。數步有石高十餘丈,色亦五彩。又有石床石室,千態萬狀,深入愈奇。宋李邦彥名其洞下曰「噴雷」 ,中曰「駐雲」 ,上曰「飛霞」 ,且自為之記。乾道間,張孝祥大書曰「上清山洞。」 范成大亦有詩刻洞前,有明真寺藏塔院,李邦彥又書「玉谿橋」 三字。

鳴玉洞 在縣西南十里餘。去渠岸不遠。洞門雖狹,內極廣大深邃,石乳下懸。又有石床、石筍、石盤諸狀,泉聲琮琤。舊名梵音,羅震易今名。金雞洞 ,在縣西南四里官道之側。周圍有山,延袤前江。

九星山 按《通志》:「在興安縣東南,有峰聳秀,名曰狀元峰。」 按《明一統志》,「在縣東二十里,其峰聳秀特立,宋侍郎唐則家於其旁,鄉人以則父子相繼登科,因名。」

黃華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興安縣東五里,其中有泉。

融江 發源融山二洞,流至本縣,與靈川界首合而南流。

鳳源水 ,在縣南,地名「南鳳源」 ,合於南渠為灕江。

零水 ,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鬱金山下,南流合灕水。

桃花源 亦名溈源水,並出南鄉,合於海陽江中江 。湘、灕二水之中,即海陽之舊江。鏵觜雖分其派,餘波流而成江。至學前北折,合於湘水。餌潭 又名餌江,在縣東十五里。按《明一統志》:「石壁上下有犀牛蹟,又有二石穴。遇旱,鄉民具舟作樂,驅水牛百數下潭攪之,投虎頭骨及朱書石符,雨澤立應。」

渼潭 :在鏵觜之上。蓋海陽與眾流匯而為潭。

灕湘之分始此

雙女井 在縣南七里。泉源不竭,流出南渠合灕江。

靈渠 按《明一統志》:「在興安縣北,其源即灕水。昔秦始皇南戍五嶺,命史祿鑿渠以通舟楫。漢馬援南征餉道亦出於此。唐觀察使李渤立斗門以通漕,刺史魚孟威又以石為堤,乃通巨舟。宋提刑李師中亦嘗脩浚。明洪武末,渠道湮壞,遣御史嚴震直重修。」

廖家井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興安縣,其水清濁中分。《抱朴子》云:「廖扶家丹井,一族數百口,飲之多壽,有至百歲者。」

靈川縣

西峰山 ,在縣西北三里。高數百丈,四方峭拔,其中坦夷,上有雷廟、龍泉。

呂仙山 在縣西十里,上有元真觀。宋靖康間,洞賓曾遊此,其山產茶。

高鎮山 ,在縣西南二里。上有諸葛祠,古名「大象嶺。」

掛榜山 ,在縣西北五里,高百餘丈。

百丈山 在縣北十里。重巒疊嶂,綿亙數十里。風起則飛鳥回旋不能度。邑人張網捕之,俗云「鳥不過靈川」 是也。按《明一統志》又名把仗山。半雲山 在縣西南,其山發基平地,四面孤高。金瓶山 在縣西十五里,西峰連環崒嵂,狀類金瓶。

馬鞍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與香爐山並矗。香爐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高千仞,中分一小山,形若香爐。

鳳凰山 在縣北八十里。按《九域志》,「唐初有鳳來巢。」 按《明一統志》,「聳秀可觀。」 又古田縣北三十里,亦有鳳凰山。

千秋峰 在縣東北七里。獨立聳翠,又名文筆峰。下有峽通大江,名千秋峽。峽口有巡檢司。靈巖 在縣西北三十里,南北相通,山高數百丈,小溪環繞。按《明一統志》:「下有巖,南北相通,若堂殿,水灌其中,色如藍。山谷百源,輻湊其下,可通舟楫。」 宋王安中詩:「鑿破巔崖透碧流,小舟輕泛入深幽。石鱗映水玻璃皺,山勢凌空」 翡翠浮。雲護淵泉時欲雨,寒生洞府夏成秋。停橈峭壁題名姓,醉墨淋漓記此遊。

真仙巖 在縣西南三里。其內穹窿,可容數十人,石乳凝結如珠纓寶蓋。

讀書巖 在縣西三十餘里。宋秦方兄弟讀書處。

龍田巖 在縣西三里。中有石田,高低委曲,宛若田疇。

赤壁巖 接高鎮山

潦布嶺 在縣東三十里。

雙蓋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靈川縣西北十里,俗名涼傘山。

舜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靈川縣西二十里,峰岫如冠笏,又名月華山。

仙隱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靈川縣西南十里,有深潭在側。

銀江 在縣東北千秋峰側。有峽通灕水,甚險。解縉詩:「百丈山頭雨乍晴,靈川江上水初生。薰風隔歲如相約,兩度吹船上玉京。」 按:《明一統志》,東流入於灕江。

海陽江 在縣東北一里。山下有巖幽深,行數步至泉水處,闊不盈尺,深不可測。流至興安縣,分為湘、灕二江。

淦江 ,在縣東十五里。水出興安縣界東江合灕江。

路江 在縣西北七里。發源自猺峒,東流至縣北,分為南陂,遶城至北門外合灕江。

白石湫 在縣南三十五里。又名白石潭。有慈應祠及白石巡檢司在焉。唐李義山詩有所謂「龍栘白石湫」 ,即此也。

甘棠溪 在縣東,西過白石湫,合灕江。

龍隱泉 在縣北。上有一巖,斲為龍首,引注諸池。舊名滑石泉。宋鄒浩詩:「馬頭今日度嚴關,十九年前去復還。惟有流泉聲似舊,憑闌重聽響潺潺。」

龍泉 在縣西三里西峰之頂。

陽朔縣

都利山 ,在陽朔縣北,高十丈。

陽朔山 在縣北,隋時因以名縣。宋咸詩:「獨起獨高雄入漢,相輝相映翠成堆若非群玉崑山至,即是三峰海上來疑有洞天通日月,絕無樵路到塵埃。如何得似巨靈手,擘向天家對鳳臺。」

《陶弼詩》:「石壁深深繞縣衙,不離床衽見煙霞。民耕紫芋為朝食,僧煮黃精代晚茶。瀑布聲中窺案牘,女蘿蔭裏勸桑麻。欲知言偃絃歌處,水墨屏風數百家。」

龍頭山 ,在縣東北向高千餘尺。下有唐侍郎曹鄴讀書堂,今為慈光寺。

鑑山 ,在縣南三百步。

白鶴山 在縣東南。按《明一統志》「相傳嘗有白鶴翔集頂上,因名。」 舊有白鶴觀。

西人山 在縣西七里。按《明一統志》:有石如人,東向而坐。縣東南二十里又有東人山,其形如人,拱揖西向。

東人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明萬霽詩:「數里西山路,千家夕照村。霞光迴樹杪,山影到雲根。吏少空庭舍,人歸附郭門。地偏民俗好,雞犬任晨昏。」

天馬山 在縣西十五里,形如馬。

威南山 ,在縣西十五里。下有晉征南將軍薛翊墓。

浮坳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視眾山尤為高絕。古羅山 在縣南三十里,又名都羅山。高數千尺,頂有池,下有西南夷酋莫氏塚。

石銀山 在縣北四十里。左右層巒疊巘峭拔,不可名狀,惟此山色光如銀。

寶山 在縣北五十里。有瀑布飛流,下注桂江。畫山 ,在縣北五十里桂江之上。其山九頭屹立,丹崖蒼壁,望之如繪畫然。

雲源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迤邐數百里,陽朔群山發軔於此。

寶子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接道州,興平、零陵二水出焉。按《通志》作「抱子山。」

塘山 在縣西十六里許。

金泉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山腹泉湧不涸。卓筆峰 在縣東三里,一峰尖秀高聳,如卓筆然。

膏澤峰 在縣西一里。天將雨則雲。陶弼詩:「石壁含天澤,南山第一重。旱時先出雨,陰穴必藏龍。雲影搖諸壑,雷聲起半空。何當大滂沛,盡活四方農。」 按《明一統志》:「天將雨,雲氣油然,歲旱以為候。」

秀峰 在縣南。其峰翠聳,群峰羅列,若子孫列侍然。按《明一統志》名雲翁峰。

碧蓮峰 在縣西十五里。其峰重疊叢立如蓮,舊縣治在焉。唐沈彬詩:「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兩處不如陽朔好,碧蓮峰下住人家。」 按《通志》,又名連碧峰。

連碧峰 ,在縣西十五里,有二十餘峰,連接不斷,望之一碧。

讀書巖 在縣西十五里寨山之東。曹鄴讀書於此。

廣福巖 在縣南二十里,又名「羅漢洞」 ,可坐數百人。中有複閣堂殿,兩旁石窪疊如層龕,肖羅漢像。前有溪流,橋中有乳石,形如獅狀,為陽朔巖洞之冠。宋邑令周大夫所闢。

東明巖 在縣東十里,有棧道通平樂。

獨秀巖 在縣南十里,有南北二巖。

翠屏巖 在縣西四十里。巖高而明,石門三五,俯仰若畫圖然。

甘巖 在縣北七十里,屹立灕江之旁,如破甕側立,中可棹小艇。

龍隱巖 在縣西四十里。石色如玉,旁有三石盤,其水泓然。

粉巖 在縣西北六十里。深十餘丈,乳石如粉。東嶺 在縣東五十里,又名提頭嶺,為昭、賀、全、永、靜江五州要衝之地。按《通志》作昭賢賀全。何佐詩:「我愛陽川好,朝霞絢嶺東。九光期遠嶂,五色麗晴空。初擬祥雲并,還疑絳錦同。海風吹不斷,常伴日輪紅。」

珠明洞 在縣西一里

豹隱洞 在縣西一里。有三石洞,世傳為夏相公宅基,舊名「棋盤洞。」

龍鱗洞 在縣西十五里,中有小江,江上乳石,璨如龍鱗,又名白龍洞。按《通志》,又名金雞洞,乳洞 在縣西十五里,中多乳石。

十六洞 《府志》無。按《通志》:南北縱廣三十里。桂水 在縣治前,自桂林沿平樂下蒼梧,合流於海。

東暉水 在縣西北五里。發源於東暉村,達於桂江。

興平水 ,在縣北三十里。發源寶子山,南流者與灕江合,北流者為零陵水,出道州。

歸義水 ,在縣南二里。

雙月溪 在縣南二十餘步。有橋。

觀源溪 :在縣西十五里,出乳洞下。

馬蹄溪

烏龜潭 ,在縣西北五十里。或有龜群,豐年之兆。

犀潭 在縣西三十里。水合處有石穴,云犀所藏。岸傍細草如請幫助識別此字。人曰:「犀草」:靈陂。    神陂。    清淥陂。

六井 在縣十五里。石生成六竅。

「翠屏石井 」 在崇教寺後。

石渠 在城外十步許,高數仞,下有洞水,深百尺。

東石渠 ,在獅子山下,兩崖天成,深丈餘,有兩石甕,汪水泓深。

官塘 在縣西十三里

瑞蓮塘 在縣西三十里。

濁水塘 在縣西十三里。

清白塘 在縣西四十里。

異魚塘 在縣西十五里。有魚綠鱗而紅嘴紅鬣。

清淥塘 在縣西十五里。廣三十餘畝,溉田十餘頃。

清泉 ,在縣西五十步。湧出石渠之涯。

金泉 在縣西十一里

飛泉 在縣西五十里,自山腰飛注如銀河。趙源泉 ,在縣北十二里。

龍母池 ,在縣南十步。

《龍潭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東,一日三潮,則發科者多。或云有竅通海。

永寧州

虎踞山 在永寧州北五里。

會仙山 去州三里

鳳凰山 在州南三十里。

天柱山 在州西南八里。按《明一統志》在故古田縣西南一百里。

馬鞍山 在州南六里

翠眉峰 在州北三里

穿巖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城南,係楊文廣妹征柳救兄開,有碑。

禾倉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西,有雲生雨即至。

銀屏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

寶蓋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北。

偃月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半里,形如半月。

道姑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四十里,有寺基尚存。

銅掌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六十里,居民禱雨之處。

石盆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七十里,中多石盆。

將軍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西五里。

百壽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又名夫子巖。金釵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西三里,其形似釵。

黃源水 在州西。流經臨桂、永福入灕江。有江 在州東,合四源水併為一江,流入永福江。

大長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北五十里,源出都狼山,至永福入於灕。

大巖江 《府志》無。按《通志》有巖出泉,會大江。東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流入永福。迴龍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新興里,至州城下。白馬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西一里,出白馬村山下。

永福縣

鳳巢山 在縣北。舊名華蓋山。隋大業間,雙鳳來巢,百鳥集山下。宋建隆初,復來巢,聞於朝,鑿巢下得美玉以進。後王世則大魁天下。宋王子宣詩:「古邑荒涼瞰小溪,青山高與白雲齊。鳳凰飛去巢阿閣,未肯重來覓故棲。」 又詩:「鳳凰飛去聽簫韶,燕雀群飛想見嘲。記取舊時棲止處,莫教鷹隼誤來巢。」

永福山 ,在縣南五里。隋大業中建,縣門對此山,因名。

登雲山 ,在縣西五里。常有雲。

獨秀山 ,在縣東三十里,高百餘尺。

金山 ,在縣西南十里。

靈壽山 ,在縣東五十里。

欄蠻山 ,在縣西南,按《明一統志》宋陶弼詩,西

去萬重山,茲峰獨限蠻。天生賊多計,民賴汝為關。設險數州地,防危一日間。守邊須以道,絕頂可躋攀。

東嶺 在縣東門外,下有甘泉。

太和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南六十里,有水自古田出。

神山 《府志》無。按《通志》,「即羅秀山,東北三十五里有池」

茅彙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

螺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金山下東二里。蘭麻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南四十里。西江 在縣城西,水如帶,有古渡。

白石水 ,在縣北四十里,南源合常寧水。按《明一統志》流入灕江。

常寧水 在縣東三十里,西流合白石水。護火水 ,在縣西北十里,東流合白石水,通柳州。

銀洞水 在縣西十五里。東流合護火水。大榮水 在縣南,北流合白石水。

金山水 ,在縣西十里,東流合白石水。

桐鼓,請幫助識別此字。水, 在縣東六十里,西流合常寧、白石二水。古鑿南渠通桂江。

龍溪 在縣南,環城下流渟深匯十餘里。玉泉 ,在鳳巢山頂。

甘泉 在縣北門外四起嶺畔。

白鶴池 在縣西。按《通志》傳「有仙鶴飛來。」 大塘 在縣南。

大放塘 在羅飾里

河密塘 在彭庄里

大泉塘 在的橋里

木皮江 《府志》無。按《通志》源出古底。

丹竹江 《府志》無。按《通志》源出下邊山。

太和江 《府志》無。按《通志》在太和山下。

義寧縣

靈鷲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峭拔高出,上有瀑布。半山有一小寺。寺之始建紫霧,鎖久不散。里人往觀,見一白鹿回旋其上。或以本府有白鹿,太師必其靈也。因即地建庵,禱而多應。

登高山 在縣東一里許。

智慧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萬山中特出,蜿蜒秀麗。

邊隘山 在縣西數十里。

古東巖 在縣西十五里。

華巖 在縣西南二十里。高數仞,可容數榻,泉繞洞前,又名華巖洞。世傳昔有桃花片闊寸許,從中流出石壁有《無名氏詩二絕》:「巖前流水無人渡,洞口碧桃花正開。東望蓬萊三萬里,等閑歸去等閑來。」 「跨鶴歸來不計年,洞中流水綠依然。紫簫吹徹無人見,萬里西風月滿天。」

義江 在縣北七十里。發源丁嶺山下,順流蘇橋分為二,其一入永福江,其一歷銅鼓墟入渠,過涼風驛東流,並相思水入灕江。

石濠江 在縣東南。合流義江,入於大江。山末江 在縣西南,流達蘇橋,會永福而合大江。

智慧江 在縣西北二十里。北流而南,合義江。桑江 在縣北三十里,智、慧等江會焉,達於義江。有巡檢司。

義江洲 一名「浮洲」 ,洲上有塔寺。

全州

湘山 在州西二里。峰巒蓊鬱,巖洞幽邃。有光孝寺,即無量壽佛示寂之所。宋朱子恭詩:「寓久渾忘客,臨行似別家。途窮身更怯,秋老鬢先華。生計黃茆合,歸期碧海賒。湘山今夜雨,留我意無涯。」 王鞏詩:「半嶺風吹草木香,落階花雨送春忙。從師遠借雲庵臥,還我平生午枕涼。蓮社緇黃常得伴,龍門妻子亦相將。化身欲似河東柳,更向山頭望故鄉。」 范成大詩:「驅馬力猶強,就床身始疲。浮浮雲拂帳,滴滴水鳴籬。未熟燈前夢,閑尋道上詩。湘山今夜雨,客枕最先知。」 按《明一統志》,山中有寺,絕頂有亭,土人以為遊覽之所。覆釜山 在州西八十餘里,山有七十二峰,高險峻絕,凌摩霄漢。絕頂皆石,圓如覆釜,因名。按《明一統志》:在全州西四十六里,下有定光寺。三華山 ,在州南門外,有三尖,形如華蓋。張礦詩:「曙鴉飛盡疏鐘鳴,江雲帶霧籠曉晴。群山深邃總一色,隱隱但見中峰青。數家衡茆在叢薄,時聽幽篁望城郭。賣薪買米人未歸,且拂茶爐燒墜籜。」 黃暉詩:「金翎拍海山鳥鳴,寒光拂曙天欲晴。溟濛瑞靄灑霏翠,仰」 視不見華峰青,須臾捲幔山林薄,傍柳縈花繞城郭。《南山元豹藏》已

考證

久文彩斑斑變龍籜

柳山 在全州北二里。宋柳開為守,愛其泉石之勝,築室讀書於山中,後又因名書堂山。按《通志》:顧璘改名應泉。宋林岊建湘山書院,趙必愿復增闢之。按《明一統志》:舊有秋高、曲水二亭。元陸垕詩:「何年柳使君,開此讀書林。天地三江遠,煙雲一徑深。高山仰聖道,流水靜人心。伊昔從遊樂,遺風尚可尋。」

完山 在合江門外,舊名「缽盂山。」 郡守見其山形完整,秀鍾人物,易今名。

隆城山 :在城東一里許。舊名降城山,古垣如城塹狀。

黃華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舊名獵山。按《郡國志》,「州有黃山」 ,即此焉。

倚石山 ,在州南六十餘里,巖石相倚。

羅氏山 在州西一百里。有泉。

湧泉山 在州西南八十里。山巖泉水湍湧而出。

鍾石山 ,在州西一百里。

文山 在州北三十里,地名文家村。按《明一統志》:「其下洮水所出。」

礱巖 在州北十五里。泉從中來,廣如大廈,深可數百丈。中有石田、石米、石乳、石果、觀音像、蓮花座,翠碧光潤。旁有小洞深邃,秉燭可入,行數十步,則寒凜莫前。郡守黃重改名漱玉巖。胡寅詩:「天限混華夷,山水不得出。澗壑相舂撞,竟朽此一骨。想其初洞達得勢有神物。劈開蒼石壁,黯黮烏龍窟。夷流成長溪,巖洞寒突兀秉燭千步遊恠嶼纔彷彿華鬟結乳頂空翠誰掃拂石田耕未熟石鼓音不沒靈仙已羽化古廟凜紆鬱我來庚初伏,弄水解纓紱清甘流渴肺妙聽隱琴瑟雨腋御冷風回首嘆飄落」 《李邦彥》詩:「日上千岑曉風涵萬壑秋兩崖折天窟一水漲巖幽絕岸飛橋過尋源秉炬遊倚空渡碧藻漱石走蒼虯。老樹攙天立,祥雲接地流。壯懷真浩蕩,病骨聳颼飀。皓首殊方去,清樽盡日留。無人與說似勝事滿南州」 《蔣昇》詩。「神物曾聞來此地飛騰變化幾多年石田有米非虛語崖溜成蓮豈偶然掃石留題真妙墨杖藜縱步喜隨緣洞天有路今親到,信是人間我亦仙。」

龍隱巖 在州西十五里,地名石燕岡,巖深二十丈許,地面平坦虛敞,壁間有石觀音像,僧人結庵其中。宋朱子恭詩:「龍隱巖前萬綠堆,溪流依舊水縈迴。黃童白叟應相語道是前時太守來。」 張礦詩:「靈巖如屋山勢雄,寒風贔屭神龍宮。洞前深鎖軒檻窄,一灣流水涵青銅。壁間大士面如玉,寶蓋圓光照空綠。晚風吹」 衣生羽翰,細認落花溪九曲。按《明一統志》:「一名龍雲巖。」 相傳有漁人入內,見一人危坐,鬚鬢皓然,復入,已為枯骨,持出視之,乃龍骨也。元陳峴詩:煙蘿深鎖非凡境,泉石相逢似故人。歸認落花猶恐誤,天風為我隔囂塵。

波斯巖 在州南四十里。前後有龍潭二巖洞有佛像。宋林岊詩:「何物波斯有此巖,巖前巖後著深潭。雙猊顧母魚鱗脊,峙闕迎賓玉筍簪。立塑崩崖天入牖,垂纓寶蓋佛留龕。使君勸課親來此,謾與邦人父老談。」 按《明一統志》:「在灌陽縣南四十五里,泉竇直通湋井。」

青田巖 在州西南三十五里,巖深數十丈,中有白象綠獅。

聖水巖 在覆釜峰頂。水出巖穴,下有石為盤以瀦之。

獅子巖 在州西四里。巖有白石如帶,深可五六丈,高廣可容三百人,內多蝙蝠。石田數疊,如階磴然。

觀音巖 在古塔境。大石巉巖,形如屋覆。馬家嶺 在州西南三里。鑿山為徑,下逼深溪。宋人蔣用卿兄弟始開之。蔣用卿《銘》:「廟謨用兵,習坎莫平。險逼陰崖,人艱於行。遵父遺命,功鞭石成。履道坦坦,可傳淑聲。」

元通洞 在露勝亭西。洞口虛明,稍深即幽邃,秉燭乃可入。舊名隱巖,州守顧璘易今名石人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東南五十里,文筆卓立。環山而居者,多出科甲。

龍潛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西南六十里,左右有石龍,頭目鬚齒宛然。

神仙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全州北六十里,崖有古刻「幽徑」 二字,其巔有「白石巖」 三字。

讀書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州南四十里石塘墟,青泉庵,舒探花建藏經樓,羅隱士讀書處。巖有大清、小清二水出,灌田甚廣。

望母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臺山路,副使張祐為孝子唐儼書。

湘水 在州。源出興安陽海山,北流至靈渠,分為湘、灕二水,合羅、灌二江,經此下洞庭,會荊江入於海。

洮水 在州北五十里。源出文山,南流十里入湘江。水之北曰洮陽,舊嘗置縣,以洮陽名。合江 在完山下。湘水、灌水、羅水、三湘至此匯流,經洞庭會荊江入於海。張礦詩:「濕雲壓西山氣低,葦汀蒲渚過東西。三山水勢宜吞吐,淼淼欲與層樓齊。大艘行空帆力穩,小川如葉驚眩轉。魚龍得意快騰驤,天地萬驛風霆遠。」 黃《暉詩》。「鳴騶蕭瑟癡雲低,鷓鴣聲斷春日西。狂雷徹底吼到曉,百川沸與三江齊。中流卻羨鰲足穩,一任旋波虎眼轉。仙客舟如天上坐,笑指銀河路不遠。」

灌水 源出灌陽縣,北流抵城東,會於湘江。宜水 ,在州北九十里,東流入湘江。《方輿勝覽》云:「湘源、湘鄉、湘潭,謂三湘。」

鐘樂水 在城西一百里。源出鐘石山,東流入湘江。

建安水 ,在州西九十里。源出倚石山,西北流入湘江。

鈷鉧潭 按《通志》:「在州西七里,柳宗元所行遊處。」

應泉 在柳山之半峰,穴地而出,味甚甘冽,縈繞諸亭榭,舊名「達泉。」 州守顧璘興復書院,以泉久涸,即日浚得之,故名。

東鎮泉 在飛來巖下。有石如盤,瀦泉冬夏不竭。

法華泉 :在寺西平地,其泉雖淫雨不盈,大旱不涸。

玉虹泉 在湘山之東巖泉出巖穴。昔人因石鑿渠道流入寺廚,以飲僧眾,舊名「湧泉。」 州守顧璘易今名。

磐泉 在磐山之下。泉出巖竇,寒冽不涸。昔人因石鑿盤以瀦之,溢則流入於江。又名玉髓泉。按《明一統志》:在州西三里,宋守林岊有《記》。義泉 在州東。按《明一統志》:「其味甘冽,冬夏不竭。」

湋井 在州東。按《明一統志》:「井中有石臺泉,竇通波斯巖、龍潭,旱不乾,水不溢,禱雨輒應。」 灌陽縣

華山 在灌陽縣南五里,有虞帝廟。顧璘詩:「眾壑行雲遞月無,灌江清影照人孤。題詩寄向王摩詰,乞寫華山對面圖。」

笏山 在縣東南五里

梔子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通真巖 在縣治西

仙源洞 在縣大源塘畔。世傳有柳子遺址。顧璘詩:「水曲桃花暗,靈巖信有仙。蟲書留古洞,鶴駕去何年。白犬眠金竈,蒼龍飲玉泉。愧非嵇叔夜,來此竟空旋。」 按《通志》,即打鼓洞,在縣西四十里。

《臺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北有真武龜蛇跡。

麒麟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東。

峽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夾水高聳。獅子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南。

連珠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十八里。玉樓山 、七星山 、海山 、羅帶山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西北。

花石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六十里昭義關,有仙跡。

九龍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有井併廟。玉珠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十五里,中有白噴泉如珠。

灌水 在縣南九十里。流經全州,入湘水。沙羅江 ,在縣西北,流入灌江。

龍川水 在縣西北。自興安界流入灌江。吳川水 在縣南。自營道縣界流入灌江。鹽川水 在縣西南。自興安界流入灌江。鐘川水 在縣東。自道州界流入灌江。

九龍井 在縣西十五里。按《明一統志》:「井有九,其深莫測,可溉田畝。」 旁有九龍聖水廟,禱雨輒應。

白水渡 在縣南一里

飛江    市溪水   、黑石源水、安樂源水  、大溪源水 以上五水《府志》無。按《通志》,從永寧流入灌江。

小冨水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六十里,從昭

義入灌江

水利附

编辑

本府。臨桂縣附郭。

靈陂 在府東北五里。唐中宗時,桂州都督王晙開屯田堰水,舊基久廢。宋乾道間,經略李浩即其地開營田,再築此陂,隨即廢壞。淳熙中,經略詹儀之重修築之,教授陳邕有記。

龍塘    、潤塘    、耿塘 ,俱利灌溉。

回濤堤 《府志》無。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南。唐貞元中築,以捍桂水。」

古渠 按《通志》「資以溉田。」

興安縣

《水函 》在縣東。因靈渠隄岸,慮水潦齧隄為患,乃置十函以泄之,灌田數千畝。每遇雨,渠水決,官即計畝課夫修築,謂之《田函》。

路江 在縣西北。分南北二陂,灌田萬頃有奇。靈渠 在縣之北,經郭西南,其源即灕水也。其初乃秦史祿所鑿。至漢歸義,越侯嚴,出零陵,下灕水,即此渠也。馬伏波率南征之師,餉道亦出於此。唐寶曆初,觀察使李渤立徒門以通漕運。咸通九年,御史大夫魚孟威重修,復以石為鏵隄,亙四十里,植大木為陡門,至十八「重,乃通巨舟。」 宋初,計使邊詡始修之。至嘉祐四年,提刑李師中領河渠事,重闢,發近縣夫一千四百人,作三十四日乃成。乾道間,經略使李浩復修之。紹熙五年,經略使朱晞顏、提刑胡長卿、通判張釜合議,命通判逢侯維、右鈐轄韓選董其役。起於十二月之庚申,訖於是月之甲申,凡用緡錢三百萬,工五萬有奇。元壬辰歲,北渠陡門復壞,憲副也兒吉尼命書吏張文煜、靜江路判官丁惟讓、興安縣尹彭祖元督工修之,用中統鈔一千餘,計工凡一十四萬八千有奇,木石總若干,經始於至正十四年秋九月,事訖於次年春正月。洪武二十八年,大軍征奉議、南丹、向武等州,致仕兵部尚書唐鐸來議軍事,道經興安觀,靈渠堙壞,遂聞於朝。尋有旨命監察御史嚴震直來董厥役。肇功於洪武二十九年秋九月,訖工於是冬之十一月也。歲久渠陡,復壞。成化二十一年,知府羅珦欲修之,白於藩臬二司,達於巡撫都御史宋旻,行委全州知州單謂董其事。用公帑錢七十萬有奇,發丁夫一千一百人,開山取石,通加修理。興工於是年冬,畢工於二十二年秋也。

八字陂 :在學宮東半里許。元時建於江中,公私俱利。

趙家陂 在縣西七里。源出石康嶺,水流三十里,其水灌田十餘頃有奇。

沿潭陂 在縣西三十里。源自趙家陂下水合南渠、灕江,其水灌田可七頃有奇。

斜陂 在縣北四里。源出靈渠中江,合北渠水一灣而下,築陂順水斜流,其水灌田可三千餘頃。

觀陂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黃柏陸川江,其水灌田可四百五十頃有奇。

昌陂 在縣西六十里,源出海陽山,有魚鱗石,其水灌田可十數頃有奇。

辛家堰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南。

龍眼堰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東。

靈川縣

龍泉 在縣西三里。四時灌田不竭。

淦江 ,在縣東十五里。出興安界,灌田數千頃,東與灕江合。

官陂 東家陂 黃騎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西。

神陂 曹陂 呂陂 大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南。

烏陂 白陂 新陂 桂陂 全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東南。

中陂 柏陂 、陡陂 、黃陂 道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北。

布陂 南陂 、黃南陂 高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西南。

刀陂 甘陂 大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以上諸陂為民利溉田。

南北堰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三里,灌田二千餘頃。

鳳狀泉 《府志》無。按《通志》出巖中,灌田甚廣。黃陂 、北陂 、軟陂 ,《府志》無。俱出《通志》。帶融南北二堰 ,《府志》無,按《通志》在城東,知縣黃士垐重修。

陽朔縣

靈陂 在縣西北七十里。一夕雷雨,湧水成江,中有巨魚骨,梗塞不流,因築為陂,灌田十餘頃。神陂 ,在縣西北七十里。雲源眾水所聚,溉田數千頃。

清淥陂 ,在縣西五十里唐山下,灌田千餘頃。《永寧州》。

低塘堰   ,山灣堰   、「山北堰。」

「山早堰   」 、「雙牌堰   」 、「茶豆堰。」

塘渡堰   。芒洞堰   。瓦窯堰。

平茶堰   思堰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新安鄉。

江西堰   、西塞堰   、東巖堰。

思美堰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吉良。

彝馬堰   、雙塘堰   ,里旺堰。

甘江堰   、橋頭堰   。翁雲堰。

大和堰   、棹木堰   、「太墟堰。」

譚竹堰 《府志》無,按《通志》俱安和里。灌田。石江堰   、東岸堰   、歐家堰。

洛水堰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永盈里。以上俱灌田畝。

永福縣

《大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毛峒。

寺前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銀洞。

寨嶺陂 大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南。古力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邊山。

源頭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黃嶺。

羅陂 大放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羅錦里。大河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金勝村。

金田大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溪村。

河蜜塘 《府志》無。按《通志》:在彭莊里。

剌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植索》。

《大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謝家村。

簡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曾村。以上民資灌溉。

大泉塘 《府志》無。按《通志》:在的橋里。

桐古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桐古村。

羊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松明塘。

張家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的橋。

車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塘州村。

小段陂 馬家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十里鋪。以上諸陂塘,灌田甚廣。

義寧縣

古育塘 在縣二都。內,灌田六百餘頃。

蓴塘 在縣一都。內灌田一百餘畝。

衡塘 在縣二都內,灌田七百五十餘畝。壺塘 在縣三都內,灌田八百餘畝。

智惠陂   、古邦陂   、三墓陂。

深陂    、社門陂   、曳江陂。

石濠陂   、薪陂    。古樂陂。

二漠陂   、河伯陂   、河陂。

大保陂   、王陂    、尋陂。

《志》陂 :以上諸陂,府志無,俱出《通志》,灌田甚多,全州

歌陂 在州昇平鄉

貢陂 在州萬全鄉

大陂 在州長樂鄉

廖陂 在州萬全鄉

蔣家陂 在州恩德鄉

占陂 在州萬全鄉

石砌陂 在州宜相鄉

礙江陂 在州建安鄉

上下堰陂 橫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二都。黃上陂   上陂堰   袁家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二都。

金山堰   石馬陂   、七星塘。

大橫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三都。

《黃陂 府志》無。按《通志》,在萬全鄉。

林家陂   陶家陂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四都。

李家塘   上山塘   下山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五都。

無底塘   下水塘   蝦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七都。

粒塘    白魯塘    腰股塘蓮花塘  上肥塘    竹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九都。

經家塘   夜馬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三十一都。

長春塘   新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四十二都。以上俱灌田畝。

灌陽縣

同車壩   先公壩   馬口石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東。

李家大塘  龍河壩   仁碑壩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北。

龍家壩   龍門壩   上壩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南。

《大陂塘   》。《烏龜塘   》。《老婢塘》。

倒風塘   。蔣家壩   。冷水壩。

石井塘   古城江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西。

青塘    婆娘壩 《府志》無,按《通志》。以上俱灌田。

「人字陂   」 、「楓木陂   」 、車頭陂。

唐村陂   、官莊陂   、大車陂。

「江東陂   。」 「古蹟塘   。」 「秦家塘。」

燕子塘   犀牛塘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北。以上溉田甚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