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062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六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六十二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六十二卷目錄

 風異部彙考三

  周成王一則 襄王一則

  漢高帝一則 文帝二則 景帝一則 武帝建元一則 元光一則 征和一則 昭帝

  元鳳一則 成帝建始一則 河平一則 平帝元始一則 王莽天鳳一則 地皇二則

  後漢和帝永元一則 安帝永初四則 元初二則 永寧一則 延光三則 順帝陽

  嘉一則 桓帝建和一則 靈帝建寧一則 熹平一則 中平二則 獻帝初平一則

  魏廢帝正始一則 嘉平一則

  吳大帝太元一則 廢帝建興一則 景帝永安一則

  晉武帝泰始一則 咸寧二則 太康四則 惠帝元康四則 永康一則 永寧一則

  永興一則 懷帝永嘉一則 愍帝建興一則 元帝永昌一則 明帝太寧一則 成帝咸

  和一則 咸康二則 康帝建元一則 穆帝永和二則 升平二則 哀帝興寧一則 海

  西公太和二則 孝武帝寧康二則 太元七則 安帝隆安一則 元興二則 義熙六則

  宋少帝景平一則 文帝元嘉三則 孝武帝大明一則 前廢帝永光一則 明帝泰始

  一則 後廢帝元徽四則

  南齊高帝建元二則 武帝永明七則 鬱林王隆昌一則 明帝建武三則 東昏侯

  永元一則

  梁武帝天監一則 元帝承聖一則

  陳文帝天嘉一則 宣帝太建二則 後主至德一則 禎明一則

  北魏太宗永興三則 神瑞二則 世祖太延二則 太平真君一則 高宗和平一則

   高祖延興一則 太和八則 世宗景明三則 正始三則 永平二則 延昌一則 肅

  宗熙平一則 正光二則 孝昌一則 前廢帝普泰一則 孝靜帝武定一則

  北齊武成帝河清一則 後主天統二則 武平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仁壽二則

庶徵典第六十二卷

風異部彙考三

编辑

成王三年秋大風雷王迎周公於東出郊雨反風

编辑

按《書經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國 曰:『公將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 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于後,公 乃為詩以貽王,名之曰《鴟鴞》,王亦未敢誚公。秋大熟 未穫,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 與大夫盡弁,以啟《金縢》之書,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 代武王之說。二公及王乃問諸史與百執事,對曰:「信 噫公命,我勿敢言。」王執書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 勞王家,惟予沖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 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國家,禮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 反風,禾則盡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 之,歲則大熟。

蔡傳成王自往迎公,天乃反風,感應如此之速,《洪範》「庶徵」,孰謂其不可信哉?大全新安陳氏曰:「成王未知周公,則天為之雷風偃禾;既知周公,則天為之反風起禾,感應之速如影響然,天豈在君心外耶?」

襄王八年春正月六鷁退飛過宋都

编辑

按《春秋》「魯僖公十六年」云云。

按:《漢書五行志》,釐公十六年正月,六鶂退蜚過宋都。 《左氏傳》曰:「風也。」劉歆以為,風發於它所,至宋而高鶂, 高蜚而逢之則退。《經》以見者為文,故記《退蜚傳》以實 應著。言風,常風之罰也。象宋襄公區霿自用,不容臣 下,逆司馬子魚之諫,而與彊、楚爭盟,後六年為楚所 執,應六鶂之數云。

高帝二年楚軍破漢睢水上大風從西北起晝晦

编辑

按《漢書高祖本紀》:「漢二年,項羽軍圍漢王三匝,大風 從西北起,折木發屋,揚砂石,晝晦,楚軍大亂,漢王得 與數十騎遁去。」

文帝二年壽春大風

编辑

按《漢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文帝二年六月, 淮南王都壽春,大風毀民室,殺人。劉向以為是歲南 越反,攻淮南邊,淮南王長破之,後年入朝,殺漢故丞 相辟陽侯上赦之歸,聚姦人,謀逆亂,自稱東帝,見異 不寤。後遷於蜀,道死雍。

五年,吳暴風。楚彭城大風。

按《漢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吳暴風雨, 壞城府宮室。時吳王濞謀為逆亂,天戒數見,終不改 寤,後卒誅滅。十月,楚都彭城,大風從東南來,毀市門, 殺人。是月,王戊初嗣立,後坐淫削國,與吳王謀反,刑 僇諫者:吳在楚東南,天戒若曰,勿與吳為惡,將敗市 朝。」王戊不寤,卒亡。

景帝五年江都大暴風

编辑

按《史記景帝本紀》:「五年五月,江都大暴風從西方來, 壞城十二丈。」

武帝建元四年夏有風赤如血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元光五年大風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光五年秋七月,大風拔木。」

====征和二年夏四月大風發屋折木====
考證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昭帝元鳳元年燕大風

编辑

按《漢書,昭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昭帝元鳳元年, 燕王都薊,大風雨,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壞城 樓。燕王旦不寤,謀反發覺,卒伏其辜。」 按《燕王傳》:「後 左將軍上官桀謀發覺,伏誅,王自殺。」

成帝建始元年大風拔木

编辑

按:《漢書成帝本紀》,建始元年「十二月,作長安南北郊, 罷甘泉汾陰祠。是日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 上。」師古曰:「韋與『圍』同。」

河平元年大風

编辑

按《漢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許皇后傳》,河平元年三 月癸未,大風,時數有災異,劉向等陳其咎在後宮,后 上疏言之。上報書云:「三月癸未,大風自西搖祖宗寢 廟,揚裂帷席,折拔樹木,頓僵車輦,毀壞檻屋,災及宗 廟。」足為寒心。

平帝元始四年大風

编辑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四年冬,大風吹長安城東門, 屋瓦且盡。」

王莽天鳳元年七月大風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天鳳元年七月,大風拔樹,飛北闕直 城門屋瓦。」

地皇元年大風

编辑

按《漢書王莽傳》:「地皇元年七月,大風毀王路堂。莽下 書曰:『乃壬午晡時,有烈風雷雨,發屋折木之變,予甚 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伏念一旬,迷乃解矣。昔符 命文立安為新遷王,臨國雒陽,為統義陽王。是時予 在攝,假謙不敢當,而以為公。其後《金匱》文至,議者皆 曰:『臨國雒陽為統,謂據土中為新室統也,宜為皇太 子』』。」自此後,臨久病,雖瘳不平。朝見,挈茵輿行,見王路 堂者,張于西廂及後閣更衣中室。又以皇后被疾臨, 且去本就舍,妃妾在東永巷。壬午,烈風毀王路西廂 及後閣更衣中室、昭寧堂池東南榆樹,大十圍,東僵 擊。東閣,即東永巷之西垣也,皆破折瓦壞,發屋拔木, 予甚驚焉。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憂之。 伏念《紫閣圖》文,太一、黃帝皆得瑞以遷,後世褒主,當 登終南山。所謂新遷王者,乃太一新遷之後也。統義 陽王,乃用五統,以禮義登陽,上遷之後也。臨有兄而 稱太子,名不正,宣尼公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至于刑 罰不中,民無所措手足。惟即位以來,陰陽未和,風雨 不時,數遇枯旱蝗螟為災,穀稼鮮耗,百姓苦饑,蠻夷 猾夏,寇賊奸宄,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深惟厥咎,在 名不正焉。其立安為新遷王,臨為統義陽王,幾以保 全二子,子孫千億,外攘四裔,內安中國焉。

地皇四年,立史氏為皇后,是日大風,發屋拔木。 按《漢書王莽傳》,四年三月,立杜陵史氏女為皇后,是 日大風,發屋拔木,群臣上壽,曰:「穀風迅疾,從東北來。」 辛丑,《巽》之宮日也。《巽》為風,為順,后誼明母道,得溫和 慈惠之化也。

後漢

编辑

和帝永元十五年五月戊寅南陽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云云。

安帝永初元年郡國二十八大風拔樹

编辑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初元年,郡 國二十八大風拔樹。是時鄧太后攝政,以清河王子 年少,號精耳,故立之,是為安帝。」不立皇子勝,以為安 帝賢,必當德鄧氏也。後安帝信讒,廢免鄧氏,令郡縣 迫切,死者八九人,家至破壞。此為瞽霿也。是後西羌 亦大亂涼州十有餘年。

永初二年六月。京師及郡國。四十八。大風拔樹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永初三年五月癸丑,京師大風。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永初三年五 月癸酉。京都大風。拔南郊道梓樹九十六枚。按紀作癸丑志

作癸酉互異

永初七年八月丙寅,京師大風。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元初二年三月癸亥京師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元初六年夏四月,沛國、渤海大風。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元初六年。夏 四月。沛國拔樹三萬餘枚。渤海大風。

永寧元年恆風

编辑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永寧元年冬十月,自三月至是 月,京師及郡國三十三大風。」

延光元年十二月京師及郡國二十七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延光二年春正月丙辰,河東、潁川大風。夏六月壬午, 郡國十一大風。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是時。安帝信 讒。曲直不分。按紀作正月丙辰志作三月丙申互異延光三年,京師及郡國三十六大風拔樹。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順帝陽嘉二年正月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 按《郎顗傳》,「顗條便宜七 事,一曰:今月十七日戊午,徵日也。日加申,風從寅來, 丑時而止。丑、寅、申皆徵也。不有火災,必當為旱。願陛 下校計繕修之費,永念百姓之勞,罷將作之官,減彫 文之飾,損庖廚之饌,退宴私之樂。《易中孚傳》曰:『陽感 天,不旋日』。如是則景雲降集,災沴息矣。」

桓帝建和 年大風拔樹晝昏

编辑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 按《楊秉傳》,桓帝即位,秉 遷侍中尚書。帝時微行私過,幸河南尹梁引府舍。是 日大風拔樹,晝昏。秉因上疏諫曰:「臣聞瑞由德至,災 應事生。《傳》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天不言語,以災異 譴告。是以孔子迅雷風烈,必有變動。《詩》云:『敬天之威, 不敢驅馳』。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靜室而止。 自』」非郊廟之事,則鑾旗不駕。故《詩》稱「自郊徂宮。」《易》曰: 「王假有廟,致孝享也。」諸侯如臣之家,《春秋》尚列其誡, 況以先王法服,而私出盤游,降亂尊卑,等威無序。侍 衛守空宮,紱璽委女妾,設有非常之變,任章之謀,上 負先帝,下悔靡及。臣奕世受恩,得備納言,又以薄學, 充在講勸,特蒙哀識,見照日月。恩重命「輕,義使士死, 敢憚摧折,略陳其愚。」帝不納。

靈帝建寧二年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建寧二年四 月癸巳,京都大風雨雹,拔郊道樹十圍已上百餘枚。 其後晨迎氣東郊,道於雒水西橋,逢暴風雨,道鹵簿 車或發蓋,百官霑濡,還不至郊,使有司行禮。」迎氣西 郊,亦壹如此。

熹平六年以大風詔群臣各陳政要

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不載。 按《葵邕傳》,「時頻有雷霆 疾風,傷樹拔木之害。六年七月,制書引咎,詔群臣各 陳政要。」

中平二年夏四月庚戌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中平五》年六月丙寅,大風。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云云。

獻帝初平四年六月右扶風大風

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廢帝正始九年大風

编辑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正始九年「冬十月,大風發屋折 樹。」

按:《宋書五行志》:「魏齊王芳正始九年十一月,大風數 十日,發屋折樹。十二月戊子晦,尤甚,動太極東閤。」按魏

《紀》作「十月」 ,《宋志》作「十一月」 、「十二月」 ,互異。

嘉平元年大風

编辑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不載。 按《宋書五行志》,「魏齊王 嘉平元年正月壬辰朔,西北大風,發屋折木,昏塵蔽 天。」按管輅說,此為時刑,大臣執政之憂也。是時曹爽 區瞀自專,驕僭過度,天戒數見,終不改革。此思心不 叡,恆風之罰也。後踰旬而爽等滅。

大帝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風江海涌溢

编辑

按《吳志孫權傳》:「太元元年秋八月朔,大風,江海涌溢, 平地深八尺,吳高陵松柏斯拔,郡城南門飛落。」 按《宋書五行志》:「孫權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風,江海涌 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樹二株,石碑蹉動,吳城兩 門飛落。」按華覈對:「役繁賦重,區瞀不叡之罰也。」明年, 權薨。

廢帝建興元年十二月朔丙申大風雷電

编辑

按:《吳志孫亮傳》云云。

按《宋書五行志》:「孫亮建興元年十二月丙申,大風震 電。是歲魏遣大眾三道來攻,諸葛恪破其東興軍,二 軍亦退。明年,恪又攻新城,喪眾大半,還伏誅。」

景帝永安元年大風霧

编辑

按《吳志孫休傳》:永安元年「十一月甲午,風四轉五復, 蒙霧連日。」

按《宋書五行志》:「孫休永安元年十一月甲午,風四轉 五,復蒙霧連日。是時孫綝一門五侯,權傾吳主,風霧 之災,與漢五侯丁傅同應也。十二月丁卯夜,又大風, 發木揚沙。明日,綝誅。」

武帝泰始五年五月辛卯朔廣平大風折木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咸寧元年五月下邳廣陵大風拔木壞廬舍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咸寧元年五月, 下邳、廣陵大風,壞千餘家,折樹木。是月甲申,廣陵、下 邳、司吾又大風折木。」

咸寧三年八月,大風拔樹。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三年八月。河間大風折木。

太康二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太康二年六月,大風拔樹,壞百姓 廬舍。秋七月,上黨又暴風。」 按《五行志》,「太康二年五 月,濟南大風折木傷麥。六月,高平大風折木,壞邸閣 四十餘區。七月,上黨又大風,傷秋稼。」

太康五年九月,大風。

按:《晉書武帝本紀》,「太康五年九月,南安大風折木。」 太康八年,「大風。」

按《晉書武帝本紀》,「太康八年六月,魯國大風拔樹木, 壞百姓廬舍。」 按《五行志》,「八年六月,郡國八大風。 太康九年正月,京都風雹,發屋拔木。」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正月,京師 風雹。發屋折木。後二年,宮車晏駕。」

惠帝元康四年六月大風拔樹

编辑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元康五年,大風。

按《晉書惠帝本紀》,「元康五年秋七月,下邳暴風,壞廬 舍。九月,鴈門、新興、太原、上黨大風,傷禾稼。」 按《五行 志》:「五年四月庚寅夜,暴風,城東渠波浪殺人。七月,下 邳大風,壞廬舍。九月,鴈門、新興、太原、上黨災風傷稼。 明年,氐羌反叛,大兵西討。」

元康六年夏四月,大風。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元康九年十一月甲子,大風,發屋拔木。

按《晉書惠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九年六月。飆風 吹賈謐朝服。飛數百丈。明年謐誅。十一月甲子朔。京 都大風。發屋折木。」十二月愍懷太子廢。

永康元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惠帝本紀》,「永康元年二月丁酉,大風飛沙拔 木。十一月戊午,大風飛砂石。」 按《五行志》,「永康元年 二月,大風拔木。三月,愍懷被害。己卯,喪柩發許昌,還 洛。是日大風雷電,幃蓋飛裂。四月,張華第舍飆風起, 折木飛繒,折軸六七。是月華遇害。十一月戊午朔,大 風從西北來,折木飛沙石,六日止。明年正月,趙王倫 篡」位。

永寧元年正月大風八月郡國三大風十月風雹

编辑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即趙王倫建始 元年也。「正月癸酉,倫祠太廟,災風暴起,塵沙四合。」其 年四月,倫伏誅。八月,郡國三大風。十月,襄城、河南、高 平、平陽風雹,折禾傷稼。

永興元年正月乙丑西北大風

编辑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懷帝永嘉四年五月大風折木

编辑

按:《晉書懷帝本紀》云云。

愍帝建興三年平陽烈風拔樹發屋

编辑

按《晉書愍帝本紀》。不載。 「按《劉聰載記》」云云。

元帝永昌元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昌元年七月 丙寅,大風拔木,屋瓦皆飛。八月,暴風壞屋,拔御道柳 樹百餘株。其風縱橫無常,若風自八方來者。是時王 敦專權,害尚書令刁協、僕射周顗等,故風縱橫若非 一處也。此臣易上政,諸侯不朝之罰也。」十一月宮車 宴駕。 按《戴洋傳》,「洋,吳興長城人,善風角。祖約代兄 鎮譙」,請洋為中典軍,遷督護。永昌元年四月庚辰禺 中時有大風起自東南折木,洋謂約曰:「十月必有賊 到譙城。東至歷陽,南方有反者。」主簿王振以洋為妖, 白約,收洋付刺奸而絕其食,五十日言語如故。約知 其有神術,乃赦之。至十月三日,石勒騎果到譙城東。 梁國人反,逐太守袁晏。

明帝太寧元年劉曜境內大風

编辑

按《晉書明帝本紀》,不載。 按《劉曜載記》,「太寧元年,大 雨霖,震曜父墓門屋,大風飄發其父寢堂於垣外五 十餘步,曜避正殿,素服哭于東堂。五日,使其鎮軍劉 襲、太常梁胥等繕復之。松柏眾木,殖已成林,至是悉 枯。」

成帝咸和三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戴洋傳》,「咸和三年五月, 大風雷雨西北來,城內晦冥。洋謂約曰:『雷鳴人上,明 使君當遠佞近賢,愛下振貧。昔秦有此變,卒致亂亡』。 約大怒,收洋繫之。約後奔于石勒,勒誅約及親屬並 盡。約既敗,洋往潯陽。時劉引鎮潯陽,問洋曰:『我病當 差不』?洋曰:『不憂使君,不差憂使君。今年有大𢀴,當忌 十二月二十二日庚寅,勿見客』。」引曰:「我當解職還野 中治病。」洋曰:「使君當作江州,不得解職。」俄如其言。九 月甲寅申時,迴風從東來入,引船中西過,狀如匹練, 長五六丈。洋曰:「風從咸池下來,攝提下去。」咸池為刀 兵,大殺為死喪。到甲子日申時,府內大聚骨埋之。引 問在何處,洋曰:「不出州府門也。」引架府東門,《洋》又曰: 「東為天牢,牢下開門憂天獄。」至十二月十七日,《洋》又 曰:「臘近,可開門,以五十人備守,并以百人備東北。」寅上以卻害氣,引不從。二十四日壬辰,遂為郭默所害。

咸康四年成都大風

编辑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咸康四年三月 壬辰,成都大風,發屋折木。四月,李壽襲殺李期自立。」

按《李壽載記》,「壽以咸康四年僭即偽位,大風暴雨。」

「震其端門。」壽自悔,責命群臣極盡忠言,勿拘忌諱。 咸康五年,大霧晏風。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 按《戴洋傳》,「咸康五年,庾亮 令毛寶屯邾城。九月,洋言于亮曰:『毛豫州今年受死, 問:昨朝大霧晏風,當有怨賊報仇,攻圍諸侯,誠宜遠 偵邏』。寶問當在何時?答曰:『五十日內。尋傳賊當來攻 城,洋曰:『不敢進武昌也』。賊果陷邾城而去』。」

康帝建元元年七月大風

编辑

按《晉書康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建元元年七月 庚寅,晉陵、吳郡災風。」

穆帝永和五年鄴城暴風拔樹

编辑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石遵載記》,「遵僭即尊位, 暴風拔樹,震雷雨雹。」

永和十二年,長安大風。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苻生載記》,「永和十二年, 長安大風,發屋拔樹,行人顛頓,宮中奔擾,或稱賊至, 宮門晝閉,五日乃止。未幾,為苻堅所殺。」

升平元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升平元年八月 丁未,策立皇后何氏,是日疾風。後桓元篡位,乃降后 為陵零縣君。」不睿之罰也。

升平五年大風。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正月戊午 朔。疾風。」

哀帝興寧三年長安大風

编辑

按《晉書哀帝本紀》,不載。 按《符堅載記》,「堅改元為建 元。長安大風震雷,壞屋殺人,堅懼,愈修德政。」

海西公太和三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海西公本紀》:「太和三年夏四月癸巳,大風折 木。」

太和六年,大風。

按《晉書》海西公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太和六年二 月,大風迅急,是年被廢。 按《苻堅載記》:「是歲有大風 從西南來,俄而晦冥,恆星皆見。太史令魏延言于堅 曰:『于占,西南國亡,明年必當平蜀漢』。」堅大悅。

孝武帝寧康元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孝武帝寧康 元年三月,京都大風,火大起。是時桓溫入朝,志在陵 上。帝又幼少,人懷憂恐。斯不睿之徵也。」

寧康三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三月戊 申。暴風迅起。從丑上來。須臾逆轉。從子上來。飛沙揚 礫。」

太元元年大風

编辑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宋書五行志》。「太元元 年二月乙丑朔。大風折木。閏三月甲子朔。暴風疾雨 俱至。發屋折木。」

太元二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太元二年閏三月甲申,暴風折 木發屋。六月己巳,暴風揚沙石。」

太元三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太元三年三月乙丑,暴風發屋 折木。」 按《五行志》,「三年六月,長安大風,拔苻堅宮中 樹。其後堅再南伐,遂有淝水之敗,身戮國亡。」

太元四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太元四年八月乙未,暴風揚沙 石。」

太元十二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太元十二年春正月壬子。暴風 發屋折木。 按《五行志》。「十二年正月壬午夜暴風。七 月甲辰。大風折木。」

太元十三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太元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大風 晝晦。」 按《五行志》,「十三年十二月己未,大風晝晦。」其 後帝崩而諸侯違命,權奪于元顯,禍成于桓元。是其 應也。按紀作乙未志作己未互異

太元十七年,大風。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十七年六月乙卯,大風折木。」按五

行志作乙未

安帝隆安三年燕大風拔木

编辑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慕容寶載記》,「寶在位三 年被弒,即隆安三年也。慕容皝之遷于龍城也,植松 為社主。及秦滅燕,大風吹拔之。後數年,社處忽有桑 二根生焉,廆終而垂,以吳王中興。寶之將敗,大風又 拔其一。」

====元興二年大風====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興二年七月 夜,大風雨,大航門屋瓦飛落。明年桓元篡位。由此門 入。」

元興三年,大風。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正月。桓元 出遊大航南,飄風發其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蓋經三月而元敗歸江 陵。五月,江陵又大風折木。是月桓元敗于崢嶸洲,身 以屠裂。「十一月丁酉,大風,江陵多死者。」

義熙三年慕容超境內大風

编辑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慕容超載記》,超以義熙 三年祀南郊,大風暴起,天地晝昏,行宮羽儀皆震裂。 超懼而密問于太史令成公綏,對曰:「陛下信用姦臣, 誅戮賢能,賦役急促所致也。」超懼而大赦。六年,劉裕 滅之。

義熙四年冬十一月辛卯,大風拔樹。

按《晉書安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四年十一月辛 卯朔。西北疾風起。

義熙五年,大風。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閏十一月 丁亥。大風發屋。明年。盧循至蔡州。」

義熙六年,大風。

按《晉書安帝本紀》,「義熙六年五月景子,大風拔木。」 按《五行志》,「六年五月壬申,大風拔北郊樹。樹幾百年 也。」并吹瑯邪、揚州二射堂倒壞。是日盧循大艦漂沒。 甲戌,又風發屋折木。是冬,王師南討。

義熙九年,大風。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正月大風。 白馬寺浮圖剎柱折壞。」

義熙十年,大風。

按《晉書安帝本紀》,義熙十年秋七月,淮北大風壞廬 舍。 按《五行志》,「十年四月己丑朔,大風拔木。六月辛 亥,大風拔木。七月,淮北大風壞廬舍。明年,西討司馬 休之。」

少帝景平二年暴風

编辑

按《南史宋少帝本紀》:「景平二年春二月乙巳,大風,天 有雲五色,占者以為有兵。執政使使者誅皇弟義真 于新安。」

按《宋書五行志》:「少帝景平二年正月癸亥朔旦,暴風 發殿庭,會翻揚數十丈,五月,帝廢。」

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壽陽有回風

编辑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嘉二十六年 二月庚申,壽陽驟雨,有回風雲霧,廣三十許步,從南 來,至城西回散滅。當其衝者,室屋樹木摧倒。」

元嘉二十九年,大風。

按《南史文帝本紀》:元嘉二十九年「三月壬午,大風拔 木。」

元嘉三十年,大風。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嘉三十年正 月。大風拔木。雨凍殺牛馬。雷電晦冥。二月宮車晏駕。」

孝武帝大明七年大風

编辑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大明七年。風 吹初寧陵隧口左標折鍾山通天臺新成,飛倒散落 山澗。明年閏五月帝崩。」

前廢帝永光元年正月乙未朔京邑大風

编辑

按《宋書。前廢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明帝泰始二年三月丙申京邑大風四月甲子京邑大風五月丁未京邑大風乙酉京邑大風九月乙巳京邑大風

编辑

按《宋書明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後廢帝元徽二年七月甲子京邑大風

编辑

元徽三年三月丁卯,京邑大風;六月甲戌,京邑大風。 元徽四年十一月辛卯,京邑大風。

元徽五年三月庚寅,京邑大風,發屋折木。六月甲寅, 京邑大風。

按以上《宋書後廢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南齊

编辑

高帝建元元年大風

编辑

按《南齊書高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建元元年十 一月庚戌。風夜暴起。雲雷合冥。從戌亥上來。」

建元四年,大風。

按《南齊書高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十一月 甲寅。酉時。風起小駛。至二更。雪落。風轉浪津。」

武帝永明四年大風

编辑

按《南史齊武帝本紀》,「永明四年二月丙寅,大風,吳興 偏甚,樹葉皆赤。」 按《五行志》,「永明四年二月丙寅巳 時,風迅急。十一月己丑戌時,風迅急,從西北戌亥上 來。」

永明五年,大風。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五月乙 酉子時。風迅急。從西北戌亥上來永明七年。大風。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七年正月丁 卯,陽徵陰賊之日。時加子,風起迅急,從北方子丑上 來,暴疾,寅時止。」

永明八年,大風。

按《南史齊武帝本紀》,「永明八年六月乙酉,都下大風, 發屋。」

按《南齊書五行志》:「八年六月乙酉,加子時,風起迅急 暴疾,發屋折木,塵沙從西南未上來,因雷雨,須臾風 微雨止。」

永明九年,大風。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九年七月甲 寅,陽羽廉貞之日,時加亥,風起迅急,從東方來,暴疾 彭勃浪津。至乙卯,陰賊,時漸微,名羽動。九月乙丑,時 加未,雷驟雨,風起迅急,暴疾,浪津,從西北戌上來。十 月壬辰,陽羽姦邪之日,時加丑,風起從北方子丑上 來,暴疾浪津,迅急塵埃。五日寅時漸微,名羽動宮。」 永明十年大風。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年正月辛 巳,陽商寬大之日,時加寅,風從西北上來,暴疾浪津 迅急,揚沙折木,酉時止。二月甲辰,陽徵姦邪之日,時 加辰,風起迅急,從西北亥上來,暴疾,彭勃浪津,至酉 時止。三月丁酉,陽徵廉貞之日,時加未,風從北方子 丑上來,迅急暴疾,浪津,戌時止。七月庚申,陰角貪狼 之」日,時加午,風從東北丑上來,迅急浪津,至辛酉巳 時漸微。

永明十一年,大風。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一年二月 庚寅,陽角廉貞之日,時加亥,風從西北亥上來,迅疾 浪津;丑時漸微,為角動角。七月甲寅,陽羽廉貞之日, 時加巳,風從東北寅上來,迅疾浪津,發屋折木。戊夜 漸微,為羽動徵。己巳,陽角寬大之日,時加未,風從戌 上來,暴疾良久止,為角動商及宮。凡時無專恣,疑陰 陽」相薄。

鬱林王隆昌元年大風

编辑

按《南齊書鬱林王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隆昌元年 三月乙酉未時,風起浪津,暴急從北方上來,應本傳 瞀亂。」

明帝建武二年秋大風

编辑

建武三年秋,大風。

建武四年秋,大風。

按:以上《南齊書明帝本紀》俱不載。 按《五行志》,「建武 二年、三年、四年,每秋七月、八月輒大風,三吳尤甚,發 屋折木殺人。」京房占:「獄吏暴風害人,時帝嚴刻。」

東昏侯永元元年大風

编辑

按《南齊書。東昏侯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元元年 七月十二日。大風。京師十圍樹及官府居民屋皆拔 倒。

武帝天監六年八月戊戌大風折木

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云云。

按《隋書五行志》:「梁天監六年八月戊戌,大風折木。」京 房《易飛候》曰:「角日疾風,天下昏,不出三月中,兵必起。」 是歲魏軍入鍾離。

元帝承聖三年大風

编辑

按《梁書元帝本紀》,承聖三年「冬十月丁卯,大風拔木。 十一月丁酉,大風。」

按《南史梁元帝本紀》,「承聖三年冬十月,輿駕出行城 柵,大風拔木。十一月甲申,幸津陽門講武。置南北兩 城主,帝親觀閱風雨,總集部分,未交,旗幟飄亂。帝趣 駕而回,無復次序,風雨隨息,眾竊驚焉。丁酉,大風」 按《隋書五行志》,「承聖三年十一月癸未,帝閱武于南 城,北風大急,普天昏闇。《洪範五行傳》曰:『人君瞀亂之 應』。」時帝既平侯景,公卿咸勸帝反丹陽,帝不從,又多 猜忌,有瞀亂之行,故天變應之以風。是歲,為西魏所 滅。

文帝天嘉六年大風

编辑

按《陳書文帝本紀》,天嘉六年「秋七月癸未,大風至自 西南,廣百餘步,激壞靈臺候樓。」

按《隋書五行志》:「陳天嘉六年七月癸未,大風起西南, 吹倒靈臺候樓。《洪範五行傳》以為大臣專恣之咎。時 太子沖幼,安成王頊專政,帝不時抑損。明年崩,皇太 子嗣位,頊遂廢之。」

宣帝太建十二年大風

编辑

按:《陳書宣帝本紀》,太建十二年「六月壬戌,大風壞皋 門中闥。」

太建十三年,大風。

按《南史陳宣帝本紀》:太建十三年「秋九月癸亥夜,大 風從西北來,發屋拔樹。」

按:《隋書五行志》:「始興王叔陵,專恣之應

後主至德 年大風吹倒朱雀門

编辑

按《陳書後主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至德中。大 風吹倒朱雀門。」

禎明二年大風

编辑

按:《陳書後主本紀》:「禎明二年六月丁巳,大風至自西 北,激濤水入石頭城,淮渚暴溢,漂沒舟乘。」

按《隋書五行志》:「禎明二年六月丁巳,大風自西北激 濤水入石頭城。是時後主任司馬申誅戮忠諫,沈客 卿、施文慶專行邪僻,江總、孔範等崇長淫縱,杜塞聰 明,瞀亂之咎。」

北魏

编辑

太宗永興三年大風

编辑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永興三年「二月 甲午,京師大風。五月己巳,昌黎王慕容伯兒謀反,伏 誅。十一月丙午,又大風。五年,河西叛胡曹龍、張大頭 等各領部眾二萬人入蒲子。」

永興四年,大風。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四年正月癸卯 元會而大風晦暝。乃罷。」

永興五年,大風。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五年十一月庚 寅。京師大風起自西方。」

神瑞元年四月京師大風

编辑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神瑞二年,京師大風。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年正月,京師 大風。三月,河西饑胡反,屯聚上黨,推白亞栗斯為盟 主。」

世祖太延二年暴風

编辑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太延二年四月 甲申,京師暴風,宮牆倒,殺數十人。」

太延三年大風。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三年十二月,京 師大風,揚沙折樹。」

太平真君元年黑風

编辑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真君元年二月, 京師有黑風竟天,廣五丈餘。四月庚辰,沮渠無諱寇 張掖,禿髮保周屯于刪丹嶺。」

高宗和平二年三月壬午京師大風晦暝

编辑

按《魏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高祖延興五年五月京師赤風

编辑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太和二年三月武川鎮大風雍州赤風

编辑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太和二年七月 庚申,武川鎮大風吹去六家羊角而上,不知所在。壬 戌,雍州赤風。」

太和三年,大風。

按《魏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三年六月壬辰, 相州大風從酉上來,發屋折樹。」

太和七年,相、豫二州大風。

太和八年三月,冀、定、相三州暴風。四月,濟、光、幽、肆、雍、 齊六州暴風。

太和九年六月庚戌,濟、洛、肆、相四州及靈丘、廣昌鎮 暴風折木。

按以上《魏書、高祖本紀》俱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太和十二年五月壬寅,京師連日大風。甲辰,尢甚,發 屋拔樹。六月壬申,京師大風。

太和十四年七月丁酉朔,京師大風,拔樹發屋。 太和二十三年八月,徐州自甲寅至己未,大風拔樹。 閏月庚申,河州暴風,大雨雹。

按:以上《魏書高祖本紀》俱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世宗景明元年幽州暴風

编辑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景明元年二月 癸巳,幽州暴風,殺一百六十一人。」

景明三年閏月,京師大風,豳、岐諸州暴風。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三年閏月甲午, 京師大風,拔樹發屋,吹折閶闔門闕。九月丙辰,豳、岐 梁、東秦州暴風昏霧,拔樹發屋。」

景明四年,大風。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四年三月己未, 司州之河北、河東、正平、平陽大風拔樹。」

正始元年大風

编辑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正始元年七月 戊辰,東秦州暴風拔樹發屋。」

正始二年,黑風拔樹。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二年二月癸卯, 有黑風羊角而上,起于柔元鎮,蓋地一頃,所過拔樹。 甲辰,至于營州,東入于海。」

正始四年五月甲子,京師大風。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永平元年大風====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永平元年四月 壬申,京師大風拔樹。八月癸亥,冀州刺史京兆王愉 據州反。」

永平三年五月己亥,南秦州廣業、仇池郡大風,發屋 拔樹。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延昌四年三月癸亥京師暴風從西北來發屋折樹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编辑

肅宗熙平二年瀛州暴風

编辑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熙平二年九月, 瀛州暴風大雨,自辛酉至于乙丑。」

正光三年四月癸酉京師暴風大雨發屋拔樹

编辑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正光四年四月辛巳,京師大風。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孝昌二年京師大風

编辑

按《魏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孝昌二年五月 丙寅,京師暴風,拔樹發屋,吹平昌門扉壞,永寧九層 撜折。于時天下所在兵亂。」

前廢帝普泰元年夏大風

编辑

按《魏書前廢帝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普泰元年夏, 大風雨。吹普光寺門屋于地。」

孝靜帝武定七年三月潁川大風

编辑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北齊

编辑

武成帝河清二年大風

编辑

按《北齊書。武成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北齊 河清二年。大風。三旬乃止。時帝初委政佞臣和士開。 專恣日甚。

後主天統三年大風

编辑

按:《北史齊後主本紀》:天統三年「五月乙未,大風,晝晦, 發屋拔樹。」

按《隋書五行志》:「天統三年五月乙未,大風晝晦,發屋 拔樹。天變再見,而帝不悟。」明年帝崩,後主詔內外表 章皆先詣和士開,然後聞徹。趙郡王叡、馮翊王潤按 士開驕恣,不宜仍居內職,反為士開所譖,叡竟坐死。 士開出入宮掖,生殺在口,尋為琅邪王儼所誅。 天統四年夏六月甲申,大風拔木折樹。

按《北史齊後主本紀》云云。

武平七年三月大風

编辑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七年三月丙寅,大風從西北起, 發屋拔樹,五日乃止。」

按《隋書五行志》:「時高阿那瓌駱提婆等專恣之應。」

文帝開皇二十年大風

编辑

按《隋書文帝本紀》,開皇二十年十一月戊子,京都大 風雪。 按《五行志》:「十一月,京都大風,發屋拔樹,秦隴 壓死者千餘人。」時獨孤皇后干預政事,左僕射楊素 權傾人主,帝聽二人之讒,而黜僕射高熲,廢太子勇 為庶人,晉王釣虛名而見立,思心瞀亂,陰氣盛之象 也。

仁壽元年大風

编辑

按:《隋書文帝本紀》:「仁壽元年五月壬辰,大風拔木,宜 君湫水移于始平。」

仁壽二年,「西河胡人為風所飄。」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仁壽二年,西河 有胡人乘騾在道,忽為迴風所飄,并一車上千餘尺, 乃墜,皆碎焉。京房《易傳》曰:「眾德,乃潛厥異風。後二 載,漢王諒在并州,潛謀逆亂,外國乘騎之象也。「升空 而墜,顛隕之應也。天戒若曰,無稱兵叛逆,終當覆敗。」 而諒不悟。及高祖崩,諒發兵反,州縣響應,眾至數十 萬,月餘而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