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121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一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二十一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心學部總論三

  讀書錄論心 存養 涵養 體驗

  曹月川集錄粹

  胡居仁集居業錄

  邵寶集簡端錄 讀周子書雜解

  聖學格物通正心上 正心中 正心下

學行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心學部總論三

编辑

薛瑄讀書錄

编辑

《論心》

编辑

心者,氣之靈而理之樞也。人心通貫天地之心, 心所具之理為太極,心之動靜為陰陽,在人始有 心之名,在天則渾然是理。理具于人心,乃可言心統 性情。朱子言「人心最靈,而有以通貫乎性命之全 體。」心,性命,一理也,萬起萬滅,而本體湛然有常者, 其心之謂歟?如來旦將早作,而中夜屢寐屢寤,警 惕不安者,心之「神明使然也。耳目口鼻各專一事, 而心則無不通,四方八面之聲無不聞者,竅雖在 耳,神則在心,不行而至,不疾而速,心之謂歟。」「視其 色」在目,而知其色之理在心;「聽其聲」在耳,而知其聲 之理在心;「食其味」在口,而知其味之理在心;「聞其香」 在鼻,而知其香之理在心。此心所以為一身之主宰 也。心統性情,張子就人心說。心體無窮,故于性情 無不統。天道流行,命也,命賦于人,性也,性與心俱 生者也。性體無為,人心有覺,故心統性情。心統性之 靜氣,未用事,心正則性亦善。心統情之動氣,已用事, 心正則情亦正,心有不正,則情亦不正矣。性純是 理,故有善而無惡。心雜乎氣,故不能無善惡。朱子曰: 「心比理則微有跡,比氣則又靈。」又曰:「心是氣之精爽。」 《程子》曰:「有是心則有是跡。」王通言:「心跡之判,便是 亂道。」以此而觀,心跡既不可判,則人為善之跡固出 于心,而為惡之跡亦出于心也明矣。人惟一心,操 之為君子,放之為小人,天命、性道德,皆天理也。分 而言之,自其出于天者謂之天命,元亨利貞是也。天 命賦于人者謂之性,仁義禮智是也。率性而行,莫不 各有仁義禮智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道,所謂道也。 行是道而得仁義禮智之性于心,所謂德也。合而言 之,莫非天理也。然所以具天命之性,行率性之道,得 仁義禮智之德,全天理之體用者,皆本于心。故《張子》 曰:「心統性情。」

《存養》

编辑

操心,一則義理昭著而不昧,一則神氣凝定而不浮, 養德養身,莫過于操心之一法也。許魯齋詩曰:「萬般 補養皆虛偽,只有操心是要規。」惟心得而實踐者,乃 知其言之有味。不知操持此心,則馳騖出入,無一 息之寧靜,虛則萬理咸具于寂然之中,動直則感而 遂通天下之故,此聖所以可學也。學者之心,當常 有所操,則物欲退聽。斯須少放,即邪僻之萌滋矣。 斯須心有不存,則與道相忘。要當常持此心而不失, 則見道不可離矣。不為耳目口鼻所役,覺得心常 泰然,寡欲省多少勞擾,只寡欲便無事,無事心便 澄然矣。義理之心不可少有閒斷,《孟子》所謂「無忘」 是也。心斯須不存,即與義理背馳,可不念哉!所 處之地雖靜,而心飛颺于外,亦不得靜也。惟身在是, 而心亦在是,則不擇地而靜矣。一切外事,與己本 無干涉,而與之擾擾俱馳,是所以為心病,惟知止則 心自定矣。收斂檢束身心,到至細至密、至靜至定 之極,作事愈有力。人心只是當靜時不存,當動時 不察,所以靜時放逸,動時差錯,造化無一息之閒。 人之存心,亦當無一息之閒。

《涵養》

编辑

《一息不可不涵養》,涵養只在坐作動靜語默之閒, 水動蕩不已則不清,心動蕩不已則不明,故當時時 靜定其心,不為動蕩所昏可也。靜能制動,沈能制 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涵養深則怒已即休,而心 不為之動。人心貴乎光明潔淨。

《體驗》

编辑

「人心無一毫私意,便與天地萬物之理相合為一。 人能心在腔子裡,則百事可精」,作詩作文寫字,疲 敝精神,荒耗志氣,而無得于己。惟從事于心學,則氣 完體胖,有休休自得之趣。親歷者知其味,殆難以語 人也。思天理則心廣而明,思人欲則心狹而暗, 私欲盡而心體無量,虛明廣大氣象,到人欲淨盡 處自見,匪言所能喻也。理明則心定,萬事定。心 虛有內外合一之氣象,水清則見毫毛,心清則見 天理。心地乾淨,自然寬平。要見道只在存心,存 心則觸處與道相值,心不存則雖至近者亦莫識其 為道矣。膽大心小,似知崇禮卑,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萬物不能礙天之大,萬事不能礙心之 虛。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造化 翕寂專一,則發育萬物有力;人心寧靜專一,則窮理 作事有力。欲淡則心虛,心虛則氣清,氣清則理明。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偏向一隅。道理浩浩無窮,惟 心足以管之。知止則有定,不知止則心不定,愈 收斂,愈充拓,愈細密,愈廣大,愈深妙,愈高明。凡物 虛則有神,如鼓虛則「響,鐘虛則鳴,心虛則靈,心細 密則見道,心麄則行不著,習不察,心大則如天之 無物不包,心小則如天之無物不入,心一收而萬 理咸至,至非自外來也,蓋常在是而心存,有以識其 妙耳;心一放而萬理皆失,失非向外馳也,蓋雖在是 而心亡,無以察其妙耳。」性雖無物不有,無時不然, 然或心有不存,則不能體是而與之相違矣。故道雖 不可離,而存養省察之功不可閒也。理如物,心如 鏡,鏡明則物無遯形,心明則理無遮蔽,昏則反是。 心常存即默識道理,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心不存即 茫無所識,其所識者,不過萬物形體而已。「靜坐中 覺有雜念」者,不誠之本也。惟聖人之心,自然真一虛 靜,無一毫之雜念,雷電風雨參錯文動于下,而太 虛之本體自若。萬事萬變紛紜膠擾于外,而吾心之 本體自如。心中無一物,其道浩然無涯。心有開 時,開時見是理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塞時則不見矣。 故為學要時時提醒此心,勿令昏塞。心本寬大無 邊,一有己私,則不勝其小矣。程子曰:「省躬責己不 可無」,亦不可常留在心作悔。蓋常留在心作悔則心 體為所累而不能舒泰也。作聖作狂,此心一轉移 耳。心存則理見,心放則理與我相忘矣。心一操 而群邪退,聽,一放而群邪並興。人心公則如燭,四 方上下無所不照;私則如燈,只有一面光,不能遍照 也。心無須臾閒,理欲之幾,閒不容髮。此勝則彼負, 此負則彼勝。心有毫髮所繫,即不得其平。心一 放,即悠悠蕩蕩,無所歸著。偶見一伶人于三層桌 上,頭頂一小童,可謂危矣。因《笑自喻》曰:「此伶此童此 際俱無邪心,何也?以恐懼之心勝也。賤技且然。君子 學道,必常存戒懼之心,如處至危之地,斯無邪心矣。 苟安于怠惰放肆,則無限之邪心竊從而生矣。」

曹月川集

编辑

《錄粹》

编辑

人之所以可與天地參為「三才」者,惟在此心,非是軀 殼中一塊血氣,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是入孔門 底大路。

胡居仁集

编辑

《居業錄》

编辑

心不可放縱,亦不可逼迫,故程子以「必有事焉,而勿 正心,勿忘,勿助長」為存心之法,雖借用孟子之言,其 義尤精。此自然之理,非有毫髮私意,故與鳶飛魚躍 同活潑潑也。人以朱子《調息箴》為可以存心,此特 調氣耳。只恭敬安詳便是存心法,豈假調息以存心? 以此存心,害道甚矣。當理而無私心,則仁矣。雖無 邪心,苟不合正理,亦妄也。公天下事,以私心為之,亦 私。今人言心,學者便要說靜時無心。余問:設若無 心,亦須有理。彼又應曰:「靜無而動有。」彼信以為靜時 真無心與理矣。夫天命之性,與生俱生,不可須臾離。 故靜而未有事接之時,則此心未動,此理未發。然此 時此心寂然在內,此理全具于中,故戒謹恐懼以存 養之。若真無心無理,又戒謹做甚,又存養做甚,必有 物在內。故須主敬,須存養。無事時不教心空,有事 時不教心亂。心有主,雖在鬧中亦靜。故程子以為 「金革百萬,與飲水曲肱」一也。然必知之深,養之厚,心 方不動。今人有聰明,都不會用,只去雜駁上學,或 記誦辭章,或涉獵史傳,或泛觀諸子百家,用心一差, 其聰明反為心害,其聰明反為不聰明矣。善用聰明 者,潛心積累,先從《小學》《大學》《近思錄》《論語》《孟子》精思 熟究,體驗得聖賢心事義理工夫,瞭然得之于心,然 後循序漸進,博學群書。王勃等聰明與聖賢聰明不 同者,是做向外面去,故適足為心之害也。

邵寶集

编辑

《簡端錄》

编辑

「心猶鏡也,天下萬物之理具于心,猶天下萬物之形 照于鏡也。」鏡照形而不能改物之形,心具理而不能 易物之理。故仁必于父子,而不于君臣;義必于君臣, 而不于父子。當其為子,則盡子道,當其為臣,則盡臣 道。行道由己,而由人乎哉?君子誠之為貴,蓋言心也。 以心應物,則物各得其理。子孝成子而亦成。夫父非 必化而慈,置之得所,則非遺其親矣。是故父子之物 成臣忠成臣而亦成。夫君非必化而仁,置之得所,則 非後其君矣。是故君臣之物成,蓋天下皆然。其在心 也,存焉為仁,發焉為知,初無內外之分。及夫隨物賦 形,守常遇變,事有萬殊,而吾之應之,動中節會,自然 之妙,固如此耳,成物至矣。孰謂此外,又有所謂《時措者哉。

《讀周子書雜解》

编辑

瑩,光也。靈,心之靈也。理得心而能光,所謂「厥彰厥微, 匪靈弗瑩」者如此彰者益彰,微者亦彰,是之謂瑩。五 性感動而善惡分,此即人心道心,危微之幾也。毫釐 有差,天壤易位,其在斯乎。

湛若水聖學格物通

编辑

《正心上》

编辑

《易咸》: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臣若水通曰:「咸也者,感也。《咸》卦取象諸身,人之于身也,無不兼知,則亦無不兼感也。九四,心也。心也者,無感不通者也,以陽明居正,故為貞吉。貞者,心之本體,天理也,感通之道也。以貞而感,則心普萬物而無心,情順萬事而無情,公而溥也。無有不感,則無有不應,吉而悔亡」 也。悔生于私,心體虛明,憧憧則私矣。物累而不化,將迎而無窮也。感之私而應之者亦私,「朋比」 之從也。故《繫辭傳》曰:「天下何思何慮。」 思慮者,憧憧也。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一貫之道也,貞也。貞則感而遂通矣。「憧憧」 者,心之不正也。

《損》《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慾。

臣若《水通》曰:「山下有澤,氣通上潤,有損之象也。君子體此,必損其身。心之所當損者,忿與慾是也。忿慾之害心也大矣,必損之而後可合道。故武王曰:『危于忿懥,失道於嗜欲也』。」 夫天理人欲,相為消長,人欲不消,則天理不長。懲之窒之,則心之本體復而天理全矣。懲與窒,非強制也,如塞水者,窒其源也。常存此心,體認,天理自見,則私意退聽矣。不然,愈懲而愈奮,愈窒而愈生,其能免于私欲之害者幾希。

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臣若水通曰:「艮為山,重艮上下皆山,故有兼山之象。君子觀此,求艮止之道,不越于思焉而已爾。思無邪而後能止,出位之思,邪思即不止矣。位者,所處之時之地之事也。所思或非其時,非其地,非其事,是出位也。或滯于時,滯于地,滯于事,亦出位也。必無在而無不在,勿助勿忘,然後為能思,是之謂思不出位。夫思」 者,心之本體也。思不出位。則吾心之本體正而天理見矣。夫思者,聖功之本也,可不慎乎?

《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 厥中。」

臣若水通曰:此乃帝舜傳授大禹以心學也。心者,人之精神虛靈知覺者也。頃刻之閒,于軀殼上起念,血氣用事,即謂之人心;頃刻之閒,于義理上起念,德性用事,即謂之道心。故程顥曰:「人心人欲,道心天理是也。危者,危言危行之危,言大也,微猶滅也。惟危惟微,二句相因說。天理人欲不容並立,人欲長一分,則天」 理消一分,故人心日以長大,則道心日以微滅。精以察見此理,即學問思辨之事屬知;一以存養此理,即篤行之事屬行。知行並進,即執中之工夫。中即此天理是也。天理則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故謂之中。允,信也。執謂有之于己之意。信有諸己,則與中道而一矣,故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堯之傳舜,只曰「允執厥中」 ,知行混合,體用一原,以聖授聖,故不待言工夫也。至是舜傳禹,始有人心道心,惟精惟一之說,則又推執中之工夫言之,此萬世心學之源,于人君聖學最為切要。自後言建中建極,言「博約一貫」 ,言止至善格物,言學問思辨篤行,言集義養氣,言誠,言敬,皆本于此。舍此則人欲橫流,天理滅絕。雖有天下。不能以平治矣。惟聖明留意焉。

《商書盤庚》:「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臣若水通曰:此盤庚遷都告群臣之言。猷,謀也。黜,去也。無與毋同,言汝群臣各謀去汝之私心也。毋得傲上之命,從己之安。傲上從己,皆原于私心之發,故私心亡則心正矣,心正則自無傲上從康之事矣。此正心處事之要,為人上者可不知乎。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臣若水通曰:此成王申戒卿士持恭儉而處富貴之言也。逸,安也。休,閑靜也。德者,所得之理,心之中正者也。作德則心中自然無所矯戾,故內省不疚,不憂不懼,心常安逸而休休,無入而不自得矣。若有所矯飾而為,內無恭儉之心,而外為恭儉之事,是謂作偽,則揜護不暇,故心勞然有諸中,形諸外,自不覺真情之發見矣。故曰「日拙。」 然則作德作偽。在人所自作爾。此君子正心之學。必貴于謹獨也歟。

《詩曹風鳲鳩》:「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臣若水通曰:《詩》美君子用心純固,而內外合一也。言淑人君子,其見于動作威儀之閒者既一而有

常度矣。其儀一,則知其心純全專一而如結矣。蓋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自有不可掩者矣。夫心無內外者也,故離內以言心,不知心者也;離外以言心,亦不知心者也。惟知合一之道,則何心非事?何事非心,何內非外?何外非內?周敦頤曰:「動而無動,靜而無靜。」 程顥曰:「無內外,無將迎,體用一源,顯微無閒,心之本體」 也。故外則儀一,內則心結。由中達外,其本然者不得而不一也。然則君子事內乎,事外乎,養其中以達諸外,內外合一,吾心正矣。心正而中立焉,中立而和生焉,是謂大本達道,心事一貫,聖學之體用備矣。

《小雅·小弁》:「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臣若水通曰:「天地以生物為心,人得其生,生者以為心。不忍之心,人孰無之?故人于被逐,投人之兔,猶或哀而脫之,于死而暴露之骼,猶或哀而掩之。皆不忍之心,發于自然者,不容已爾。幽王何獨無是心乎?乃信讒而逐其子,投兔死,人之不若矣。夫父子之愛,天性也,人之心也,幽王于是乎無人心矣。心非初無也」 ,良由蔽于褒姒之譖。有天下者秉其不忍之心而擴充之,雖斬一木,殺一獸,非其時不忍也,況于人乎?況于親乎?故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亦惟察識而擴充之爾。

《小雅·節南山》:「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臣若水通曰:「式,敬也」 ;訛,變化之意。宋儒朱熹云:「家父自言作為此誦,以究王政昏亂之所由,冀其改心易慮,以畜養萬邦也。《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閒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蓋以君心者,用人行政之本,而萬邦休戚之所關也。故正心變而邪焉則蔽,蔽則正人遠,奸邪秉國而萬邦蒙其禍矣。邪心變而」 正焉則明,明則邪人遠,正直秉國而萬邦蒙其福矣。故喪亂弘多,瘁勞百姓,人皆知尹氏之禍,然豈知王心之蔽為之乎?家父訛心之說,其殆知大人格心之學乎?惜乎其格之不豫,司馬光所謂「治之于著,用力多而功寡」 矣。臣竊願于聖敬方躋之時,益進夫誠意正心之學,庶聖心益正而聖德益明,則「正士滿朝,奸邪遠跡,善政協于萬邦,社稷生靈之福也,天下幸甚。」

《大雅·皇矣》,「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

臣若水通曰:「畔援,言叛此而攀彼,無畔援則心中正而不私也。歆羨,欣欲愛慕,無歆羨則剛直而不流也。文王無是二者,故心極其正而深造乎道也。夫人心至虛,本無一物,本體中正,何嘗有所謂畔援歆羨哉?有所畔援歆羨者,皆心與于物者也。心與于物,則滯于物而非本體矣。文王之心,廓然大公,物來順應,生」 殺與奪,一隨物付之而已,初何有與于物哉?無與于物,故無畔援,無歆羨,所謂天地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者也。情而無情,心之本體正矣。本體正則天理盡矣。天理者,道之極也。故曰:「誕先登于岸。」 雖然,豈惟文王然哉?千聖一心,萬古一理。人主苟能正心,乾乾不息,廓而清之,神而「明之」 ,使一心之中,廣大高明,一物無所與焉,「大公順應」 ,是亦《文王》而已矣。

《春秋》隱公元年。

臣若水通曰:「此魯惠既沒,隱公嗣位之始年也。《春秋》謂一為元者何?」 宋儒胡安國曰:「元即仁也,仁,人心也,所以明君用也。蓋乾元資始,坤元資生者,天地之用也,人得是元以生。仁也者,心之生理,渾然萬物一體者也。大君者,天地之宗子,而勿忘勿助,正心體元者,所以為治天下國家之本也。本正則乾坤合德,而百」 官萬民莫敢不一于正矣。《春秋》紀元,所以開萬世心學之源也歟。

桓公十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來求車。

臣若水通曰:《春秋》書「天王使來求車」 ,譏侈心失王度也。夫遣使需索之謂求命。車命服,天子所以錫于臣下也。桓王天下之共主,以喪事來求貨財,已為不可,況車服乎?所以然者,以侈心一動,莫為防制,顛倒迷惑,冠履為之倒置,而王室衰亂,莫能救也。然則心之正不正,豈小故哉?

僖公二十八年衛侯出奔楚。

臣若水通曰:《春秋》書衛侯出奔楚者何?咎文公也。王者莫大乎存心,存心莫大乎公恕。胡安國曰:心不外者乃能統大眾,智不鑿者乃能處大事。晉文舉動煩擾,憾衛侯之不禮,拒之于斂盂之盟,則陷于私鑿,其智而心不廣矣。《春秋》責晉文,以見君人者當宅心以廣大高明,而不以私小也。

《禮記·禮運》曰:「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王前 巫而後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 至正。」

臣若《水通》曰:「宗祝在廟,以贊禮也。三公在朝,以論道也。三老在學,以示教也。前設巫人,以通鬼神也。」

後設史官以紀言動也,設卜筮以決吉凶也,設瞽侑以宣歌樂也。大而廟朝,小而左右,罔非正人,所以養吾心之正也。王中心,夫何為哉?守吾心之正而已矣。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夫人心本正也,而有不正者,人為之害也。得人以輔之,而己無所為焉,則心之本體正矣。

《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 行以《肆夏》,周旋中規,折旋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 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 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臣若水通曰:「徵、角,陽也,而右佩,陰中陽也;宮、羽,陰也而左佩,陽中陰也,皆玉也。路寢門外至應門謂之趨,路寢門內至堂謂之行《采齊》,《肆夏》詩名,歌之以節行也。規,圓矩,方也。鸞在衡,和在軾也。人心之不正,多引于淫聲。古之君子,和鸞之設,所以養于車也;佩玉之鳴,所以養于行也。是故右徵、角,左宮、羽,陰陽之交,所」 以養中和之德也。《采齊》《肆夏》,規矩抑揚,所以養之于行節也。行中節也,然後玉鏘鳴;玉鏘鳴也,然後非心滌非心之萌,自外感內者也。心之本體,無不正也。觸于外,感乎內,斯主之矣。入者,主之也,非心體之本然也。故人君之心,在養正而已矣。

《學記》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 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 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 者也。」

臣若水通曰:「學之不明也久矣,蓋由其不識心爾。知心之病,斯能知心之本體矣。故知多寡、易止之失,則知不多不寡、不易不止而心正矣。是故有以用心于博聞強識之支離者,其失也多;有以不用心而徑超頓悟者,其失也寡;有以粗心于百姓日用,其失也《易》;有以甘心于自暴自棄,其失也止。四失者,過與不及」 ,皆非吾心本體之正也。是故古之教者,觀病以知心,因心以救失,惟以長養其善念爾。蓋善也者,吾心之天理也。學者苟知天理為本體,而隨處體認焉,則無過不及,勿忘勿助之閒,自有易簡之道,而帝王心學之傳在是矣。謹以為聖明心學萬一之助。

《樂記》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 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 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

臣若水通曰:「致者,約而有諸己之意。《孟子》曰:『樂之實樂斯二者是也。仁義之良心人所固有,不待外求,樂所以養吾心之中和,內外合一者也』。」 朱熹曰:「子諒讀為慈良,《易》直:慈良之心,仁也,仁心生則樂矣,樂有諸己則安矣,安則不息矣,不息則天在我矣,天在我則妙萬物而神矣,是故天則不言而民信也,神則不怒而民威也。」 信且威,樂以治,心之功用至矣。

《緇衣子》曰:「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敬,心好之身必安 之。」

臣若水通曰:「心者,合內外而一之者也,故容貌身體皆心也,其心可不正乎?」

《正心中》

编辑

《論語》: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臣若水通曰:「此聖人揭《魯頌》駉篇之指以示人也。夫思者,心之神也,心體何嘗不正,思焉而幾動,則善惡分矣。心之本體,至正而善也,私意萌焉則邪惡矣,而心中正之體無不在,特蔽于私耳。思無邪所以復心之本體也。人能隨處體認,察見本體而涵養之,則內欲不萌,外誘不累,而心思之神澄然無事,是謂無邪也。」 不能見理,則私心邪念潛伏于中,雖欲規規焉除之,不免于滅東生西之患矣。欲其無邪也得乎?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 矣。」

臣若水通曰:「仁者心之生理也,程顥所謂『心如穀種,仁則其生之性』是也。仁未嘗與心判為二物也,蔽于邪私,則心為人心而天理滅矣,故違而二之。顏子克己故禮復,禮復則天理流行,與心為一,故曰『不違仁』。」 「三月言其久也,久于仁也。『其餘日月至焉者,蓋或一月之內存乎仁,或一日之內存乎仁,不能如顏子之』」 久矣。如謂必日月而後一至焉,豈聖門之賢之學哉?先儒謂顏子有王佐之才,觀其心不違仁,是有天德矣。有天德便可以語王道,此顏子所以為王佐乎?伏惟聖明取顏子之學,以志仁為要,尤博求天下學顏子之學者以為輔,則君臣咸有一德,而王道成矣。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臣若水通曰:「此聖門心學之要,門人記聖人之所。」

以教人者,即子以四教之意也。夫心之本體,無一物也,知天地之至公,有物則非本體矣。張載曰:「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四者在人,相為終始,有則俱有,無則俱無。惟聖人之心,廓然大公,物來順應,故無四者之病也。」 然此不曰無而曰毋者,蓋常以禁止學者之辭也。學者誠能體認天理,不以己與物克去四者之私,斯不為本體之累矣。故程顥曰:「敬則無己可克,始須絕四。」 又曰:「意必固,我既亡之後,必有事焉。」 夫四者既亡,則天理自見,是謂有事。否則雖強無之,且將失于空虛,流于異學,而何可以入道哉?此學者所當自究竟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 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 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 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 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 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 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 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 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臣若水通曰:「孟子此章,直指本心體用全具,可謂深切而著明矣。不忍人之心,即心之生理,所謂仁也。即下惻隱之心,至于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便是四端之發,隨感而異見爾,非謂原有四心也。夫惟聖人有是心,則有是政者,所謂體用一原也。君子能知是心而擴充之,復其本心也。眾人不能,則此心雖發,將隨發」 隨泯,自暴自棄者也。雖然,充之則足以保四海,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是故帝堯之德光被四表,後之人主或以天下之大不能悅其親,而遂肆欲以危宗廟社稷。是心充與不充之閒,其所係豈細故哉?故人君苟不失其本心之正,斯不失天下之心,而天下國家可保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 仁存心,以禮存心。」

臣若水通曰:「此孟子明君子所存之心,示人以正心之學也。夫以仁禮存心,非謂取諸外以存之也,仁即是心之生理,禮即是心之天理,同是一理,苟能體認此理而心存存,即無一念而非仁禮矣,此乃復吾心本體之正,非由外鑠我也,我之心也,得其心則得仁禮矣,失其心則失仁禮矣,此君子之所以異于人者」 ,乃得人心之常爾,豈別有異于人哉?故君子之學,在于「體認天理而存之,隨感而見。施之愛人則為仁,施之敬人則為禮,本立而道自生」 矣。

《孟子》曰:「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 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 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 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 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 也哉!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 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 與!

臣若水通曰:「夜氣之說,未之前聞也,至孟子而始發之于此,可以知理氣之合一矣。夫仁義之心,即吾心之生理,所謂性也。旦晝不害其性,則夜氣益清,夜氣既清,則旦晝之理益明,蓋性之存亡,係乎氣之清濁,氣得其中正,即仁義之性也,故曰合一。奈何人之展轉相害,使夜氣薄濁,而仁義之良心亦亡,要之良心」 之消長,顧人所以養之者何如?引孔子之言,正以明心之不可以頃刻失其養也。學者誠能隨時隨處察識此心之本體而涵養之,造次顛沛必于是旦晝常如夜氣之時,則何往而非仁義哉?李侗曰:「孟子夜氣之說,于學者極有力,有志于學者所宜務焉。」

《孟子》曰:「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 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臣若水通曰:仁人心,義人路,孟子既重為不由不求者,哀矣。于此復致意于放心之求者,何哉?蓋萬事萬變皆本于心,千聖千賢皆是心學。欲求放心,非強制妄想,能之也,在于學問爾。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中庸》學問思辨篤行之事是也。故學問之道,不過只為此心求其放失者而已。人纔學問,則有以管攝此心,發明此心,不求而復矣。所謂「博學切問」 ,仁在其中也。然而人君以一心而受眾欲之攻,尤易以放,故尤當自力以求之。求之匪他,惟學問體認,天理存存。

于勿忘勿助之閒,「心存則仁存,仁存則義路以由矣。」 「存心」 也者,其聖學之要乎!

《孟子》曰:「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 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臣若水通曰:「心之本體,即天理也,欲害之故失其本體爾。莊周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夫欲去一分則理存一分,欲去十分則理存十分,而心之本體正矣』。」 周敦頤曰:「聖可學乎?」 曰:「可有要乎?」 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然則志于聖學者,必自寡欲」 ,以去其害心者,然後可也。

《國語·周語》單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樞機也,故必聽龢 而視正。聽龢則聰,視正則明,聰則言,聽明則德昭,聽 言昭德,則能思慮純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則 歸心焉。」

臣若水通曰:穆公,王卿士單靖公之曾孫,樞機發動所由也。心有所欲,耳目為之發動,習于和正,則心可正矣。夫人心之神,皆發于耳目,故《書》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貞。」 百度者,心之謂也,故耳和目正,則心亦正而常存矣。夫然後思慮純固,言聽德昭,而民心歸焉。為人君者,可不慎耳目之好,養其心以為化民之本乎?伏惟聖明留意焉。

《楚語》:觀射父曰:聖王正端冕,以其不違心,帥其群臣 精物以臨監享祀,無有苛慝于神者,謂之一純。

臣若水通曰:觀射父,楚大夫。端,元端之服也。冕,大冠也。監,視也。不違心,謂心思。端正則服正端冕。夫純心者,享神之本也。故正端冕,無苛慝,純心之謂也。《語》曰:「惟聖人為能享帝。」 心之純也。聖人純其心以承天之心,故昭孝息民,天神來格,而錫福無疆也。為天地民物之主者,可不知所以養其心邪?

唐太宗貞觀元年,上謂太子少傅蕭瑀曰:「朕少好弓 矢,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 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 而發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臣若水通曰:夫人與物莫不有心,觀物則知人矣。弓工之言,不為無見,其殆輪扁之流乎。唐太宗知愛弓而不知愛身,知弓之木非其心,而不自知其心之非,正可謂自知自愛乎?骨肉相殘,閨門慚德,非自其不正之心發之乎?《易》曰:「正其本則萬事理。」 工之言暗合此矣。夫噫一弓之微,而尚欲端本如此,況人君居天下之尊乎?《書》曰:「惟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聖。」 使太宗知愛身如愛弓,則必于臣之進諫,求正心之術矣。而乃不然,一時諸臣又未有知正心之學者,以將順其美,豈不為千載英君之一歎歟!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上謂侍臣曰:「人主惟有一心,而 攻之者甚眾。或以勇力,或以辯口,或以諂諛,或以姦 詐,或以嗜欲,輻湊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寵祿。人主少 懈而受其一,則危亡隨之,此其所以難也。」

臣若水通曰:人君以正心為本,一心正則群邪不入矣。人心危而道心微,一有不正則亂亡相隨。太宗蓋知之矣。雖然,卒未聞其有《大學》正心之道,治不三代,何足怪哉!

唐憲宗元和三年,嘗問裴垍:「為理之要何先?」對曰:「先 正其心。」

臣若水通曰:「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君心克正則用人行政皆出於正,而國豈有不治乎?」 裴垍之言善矣,惜乎未聞有正心之學足以格君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上見夏州觀察判官柳公權書 跡,愛之。辛酉,以公權為右拾遺、翰林侍書學士。上問 公權:「卿書何能如是之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 正。」上默然改容,知其以筆諫也。

臣若水通曰:萬事萬變生于心,心正則莫不正矣。憲宗聞公權正心之說而改容,豈非惻隱之心所發乎?然而不能用之使啟心沃心以究正心之學,擴充之以保四海,惜哉!

宋太祖建隆三年春正月,宋廣東京城。宋主既廣汴 城,且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以韓重贇董其 役。營繕既畢,宋主坐寢殿,令洞開諸門,皆端直軒豁, 無有壅蔽,謂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見之 矣。」

臣若水通曰:「人君一心之邪正不可掩也。心正則天下皆知其正,心邪則天下皆知其邪,深宮獨處之地,《淵衷》隱微之所,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宋祖以重門端直,軒豁比其心,心有邪曲,人皆見之,庶乎能知正心者矣,宜乎創業垂統,遠過漢唐也。惜其正心之道,知足以及之,仁不能守之,此宋之治所以不三代乎?

宋哲宗元祐四年,東平公呂公著卒。公著自少講學, 即以治心養性為本,于聲利紛華,泊然無所好,簡重清靜,苟便于國,不以利害動其心。

臣若水通曰:「孟子言『盡心知性而知天,存心養性以事天』,蓋必知所有而後能養所有也。史稱公著學以治心養性為本,蓋即《孟子》存心養性之意也,獨不知其于盡心知性知天者何如爾?苟不知之,則所存所養者何事?程頤云『只被君家學佛』。公著父子多讀釋氏書,故其父子反以程頤兄弟為所見者淺近,則史」 所謂「性」 者又未可知也。故君子之學,以盡心存心為務,以知性養性為要。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召張浚入朝,以為江、淮宣撫 使,封魏國公。帝手書召浚入見,浚至,帝改容曰:「久聞 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因賜之坐。浚從容言:「人主之 學,以心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濟。所謂天者,天下之 公理而已。必兢業自持,使清明在躬,則賞罰舉措,無 有不當,人心自歸,敵讎自服。」帝悚然曰:「當不忘公言。」 加浚少傅、魏國公,宣撫江、淮。

臣若水通曰:「觀張浚之言,似乎得心學之旨,上可以啟君心之明,下可以救人心之溺者矣。雖然,知而不行,猶為不知,知行並進,而後心學可純也。浚以吳玠之故殺曲端,則行浸潤之譖,謂之不明;詆李綱、趙鼎而不獲大用,則以愛憎為用舍,謂之不公。不明生于不公,不公由于不察見天理,則亦何貴于心學之說」 也。噫心學不純,而欲格君心之非,望之為堯舜者,未之有也。敢附《春秋》,責備賢者之義。

宋孝宗乾道三年,以陳俊卿參知政事,劉珙同知樞 密院事。珙自河南召還,初入見,首論:「《獨斷》雖英主之 能事,然必合眾智而質之以至公,然後有以合乎天 理人心之正,而事無不成。若棄僉謀,徇私見,而有獨 御區宇之心,則適所以蔽四達之明,而左右私昵之 臣,將有乘之以干天下之公議者。」又論羨餘、和糴之 弊,帝皆嘉納之。授翰林學士。復上言:「世儒多病漢高 帝不悅學,輕儒生。臣以為漢高帝所不悅者,特腐儒 宿學爾。使當時有以二帝三王告之,知其必敬信,功 烈不止此。」因陳聖王之學所以明理正心,為萬事之 綱,帝稱善,遂拜樞副。珙因薦張栻、汪應辰、陳良翰學 行于帝。

臣若水通曰:宇宙之內,人心一而已矣。何則?天一而已矣。故一人之心即千萬人之心,一時之心即千萬世之心。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然而一人一時之心或有所蔽,故古之聖人必闢四門,廣眾論,合乎人心之正,則天理之公在是矣。正心之說,首以為孝宗告,此劉珙所以度越諸臣也歟?

宋孝宗淳熙六年,詔求直言、知南康軍朱熹上疏,其 略曰:「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綱 紀。蓋綱紀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術公平正大,無 偏黨反側之私,然後有所係而立。君心不能以自正, 必親賢臣,遠小人,講明義理,閉塞私邪,然後可得而 正。」

臣若水通曰:「人君心術之邪正,係君子小人之親疏也。小人疏,君子親則養之以正,君心自不能以不正矣。君子疏,小人親則養之以邪,君心自不能以不邪矣。君心正則政莫不正,然而不治者,未之有也。君心邪則政莫不邪,然而不亂者,未之有也。」 朱熹心術之論,真人主之龜鑒也哉。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以朱熹為崇政殿說書,熹辭不 至。熹既歸,投匭進封事,言:「大本急務。大本者陛下之 心,急務則輔翼太子,選用大臣,振舉紀綱,變化風俗, 愛養民力,修明軍政。凡此六事,皆不可緩,而本在于 陛下之一心。一心正則六事無不正。一有人心私欲 介乎其閒,則雖憊精勞心,不可為矣。」疏入,夜漏下七 刻,帝已就寢,亟起秉燭,讀之終篇。明日,除主管西太 一宮兼崇政殿說書。熹力辭,乃以祕閣修撰奉祠。

臣若水通曰:「天下之本在乎一人,一人之本存乎一心,未有心不正而能治天下者也,亦未有不加正心之功而能正其心者也,故心正而六事舉矣。唐虞三代之君,正心以成治化,有本者如是也。」 使孝宗能用熹之言,則宋之治未可量也。一齊眾楚,指為偽學,豈不惜哉!

宋光宗紹熙五年,羅點卒。點孝友端介,不為矯激之 行。或謂天下事非才不辦,羅點曰:「當論其心,心苟不 正,才雖過人,果何取哉?」

臣若水通曰:古之才也出于一,今之才也出于二。古之所謂才,合德而言之者也;今之所謂才,外德而言之者也。《易》曰:「貞固足以幹事」 ,心正則何事而不可為也。又曰:「開國成家,小人勿用。」 心苟不正,則何事而可為也。羅點言人當論其心,似矣,其曰心苟不正,才雖過人,不足取者,是未知才德合一之道也。夫小人無才,惟君子有之,故能開物成務。若夫小人之便捷,智不足以周身,臣不謂之才也已。

《正心下》

编辑

宋儒周敦頤曰:「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 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故顏 子亞聖。」

臣若水通曰:「大指天理而言,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正謂此也。泰,舒也。化即所過者化之化理,無富貴貧賤之殊,能化其富貴貧賤之念,則與道一,而去聖不遠矣,故曰『亞聖。夫心廣大高明,天理渾然,何嘗不泰,人人皆有,惟顏子之心不違仁,故能見之分明,而外物不累,故能化而不滯,此所以能亞于聖也。學者知』」 其大皆我固有,而隨處體認天理焉,此入聖之門也。

《荀卿》曰:「養心莫善于誠。」周敦頤曰:「荀子元不識誠。」程 顥曰:「既誠矣,心安用養耶。」

臣若水通曰:「皆一心也,自其生理而言謂之性,自其實理而言謂之誠,自其主一而言謂之敬,自其真實無妄而言謂之至誠。《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學至于誠極矣。誠心又何假于養敬者所以至乎誠者也。荀卿惟不識誠也,故有養心用誠之說,不識性也,故有性惡之說,不識性與誠,是不識心』」 也,非二物也。是故知性則知誠矣,知誠則知心矣。故君子之學,莫先于知心。

程顥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 泳于其閒,然後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己,終 不足以達道。」

臣若水通曰:「守操而不失也,急欲速也,迫促也。進道之功,有自然之節度也,或失則過焉,或失則不及焉,皆非自然之本體也。《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夫助則過,忘則不及,皆不可以進道也。故道之進也,在于勿助勿忘之閒而已矣。是故知道者鮮矣,知道者鮮,而天下無善治矣』。」 嗚呼,揭《離》明于「長夜,冥行之際,正有望于今日。」

程顥年十六時好田獵,後見周敦頤,自謂今無此好 矣。敦頤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一日萌動, 復如前矣。後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閒見田獵者,不覺 有喜心,乃知果未也。

臣若水通曰:心之本體無一物也,動于氣而物欲生焉,欲之根既生,未易得而除也,見天理則人欲消矣,顧其根未易拔也,必體認存理之功,久則可奪舊習矣。顥天資最高,而猶不能忘少年之習于涵養積久之下者,以病根在也。然而下顥一等,則其欲根之萌,枝葉扶疏,將折斧斤矣,而顥獨先知之。《易》曰:「顏氏之子,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 程顥其殆庶幾乎!

程顥曰:「天下無性外之物,以有限之形氣,用之不以 其道,安能廣大其心也?心則性也,在天為命,在人為 性,所主為心,實一道也,通乎道則何限量之有?必曰 有限量,是性外有物乎?」

臣若水通曰:「性者心之生理也,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何限量之有?人惟私欲蔽之,而廣大高明之體始小矣。故孟子盡心、知性、知天,盡心者不蔽于物,廓其廣大高明之量而性自見矣。既知之存之而不失所以養性事天,不外是矣。人主留心聖學,宜不出子斯二者。伏惟深宮之中、臨御之時,隨處而加察焉。」

程顥曰:「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

臣若水通曰:《記》云:「人者,天地之心也。」 程顥之言,其本于斯乎。夫人一天地也,而心果有二乎哉?天地之心何心也?生生不息者也。人其在生生不息之中最靈者爾。心果有二乎哉?是故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即鬼神之心,即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心即途之人之心,宇宙內只一心而已矣。知乎此者,可與識心矣,故可「以知道矣。」

程頤曰:「聖人之心未嘗有在,亦無不在,蓋其道合內 外,體萬物。」

臣若水通曰:心非物也,神也。神妙萬物,是故合內外,體萬物而不遺,是以謂之神。聖人之心未嘗有在,亦無不在,神也。無在無不在之閒,吾心自然之本體乎!是故學者勿助勿忘之時而天理見矣。滯于物而不通,則亦物焉而已矣,豈此心神明之本體乎?《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程頤曰:「公則一,私則萬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臣若水通曰:心一也,而不同者,非心之本體然也。程顥云:人能將身在天地萬物中作一例看,多少快活。是故天體萬物而無外,聖人體萬民而不私,私心亡而萬殊一矣。故宋儒葉采亦曰:公則萬物一體,私則人己萬殊。其知此矣。是故君子之道莫大乎公溥。

《邵雍》曰:「聖人所以能立于無過之地者,以其善事吾 心者也。」

臣若水《通》曰:「聖人之心,一仁而已矣,則亦何過之?」

有哉!是以口不失于人也,足不失于人也,色不失于人也,三者盡而聖人之善事其心者可知矣。是故聖人之無過,以其無違此心也。無違心者,善事心者也,非以此事彼之謂也,事之即心也。《孟子》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然則為人君者,知善事其心,則知善事其天矣。

張載曰:「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 物非我。」

臣若水通曰:「人心廣大,天地萬物同體者也。見聞之念起于軀殼之私,則廣大之體蔽,而身外皆非我矣。聖人盡己之性以盡人之性,盡人之性以盡物之性,以其性一也,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也,是之謂見大,見大則小不足以梏之矣。」

張載曰:「人病其以耳目見聞累其心,而不務盡其心, 故思盡其心者,必知心所從來而後能」

臣若水通曰:「心者,人之神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者也。惟求道于耳目聞見之際,而神明之體始累,于是乎有不知不能也。見聞何益于人哉?惟曰盡心」 焉爾矣。盡心者廓去其私則本體圓全,而心所從來,可不求而知矣。若復求心之從來,則元矣。

張載曰:「天理一貫,則無意、必、固、我之鑿,意、必、固、我,一 物存焉,非誠也。」

臣若水通曰:「意、必、固、我私心也,非廣大高明之本體也。天理見則私心亡,此盛則彼衰,消長之理也。孔子之戒門弟子以絕四毋、意、必、固、我、正心之功,斯其至矣。張載乃推原于天理,又發前人所未發也。四者絕而天理全,則誠可復矣。不然,則強制之猶為克伐,怨欲不行焉爾,何足以語誠哉?」

張載曰:「求心之始如有所得,久思則茫然復失,何也? 夫求心不得其要,鑽研太甚則惑,心之要只是要平 曠,熟後無心。」

臣若水通曰:張載所謂平曠,即勿忘勿助之閒也。得此則得其理矣,失此則失其理矣。故茫然而失者謂之忘,鑽研太過者謂之助,過猶不及爾。學者于勿忘勿助之閒,而平曠自然之氣象自見矣。

張載曰:「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為嚴師,凡所動作則知 所懼,如此一二年閒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

臣若水通曰:「人心之失事遷之也,惟執事敬則心事合一而本體立矣。本體立則視聽言動無往而非本體之發矣,惡得而放之?夫人之心不可欺也,知其不可欺,恆若嚴師之存而本心無不正者矣。」

呂大臨《論心》曰:「如衡之平不加以物,如鑑之明不蔽 以垢,乃所謂正也。」

臣若水通曰:「聖人之心與天地相似,何有不正。常人之心有滯于忿懥好樂恐懼憂患,故與天地不相似,而鑑空衡平之體亡矣。」 正之之功何如?曰敬而已矣。是故人君一敬立而萬事出,天下治矣。

胡宏曰:「造車于室而可以通天下之險易,鑄鑑于冶 而可以定天下之妍醜,蓋得其道而握其要也。治天 下者何獨不觀乎此,反而求諸身乎?是故一正君心 而天下定矣。」

臣若水通曰:物皆有要也,何獨至于人而疑之?夫帝王之業本諸道,帝王之道本諸心,是故心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大本立,達道行焉,王業以建而天下之能事畢矣。《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故為人君者,莫先于講明正心之學。

楊時曰:「戡定禍亂雖急于戎務,必本于方寸,不學以 致知則方寸亂矣,何以能成帝王之大業乎?」

臣若水通曰:萬事本乎一心,心無主則一籜之墮可以亂我方寸矣,況能應天下之大變乎?《易》曰:「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言有主也。人君為天下之主者,其可弗之思乎!

朱熹曰:「天下之事,其本在于一人,而一人之身其主 在于一心,故人主之心一正則天下之事無有不正。」

臣若水通曰:「一人,謂君也。人君之于天下,萬事萬化皆生于心,故心者治化之原也。」 朱熹之言誠為根本之論矣。人君之學可不思所以正心以開治化之原乎?

朱熹《答王子合》曰:「心猶鏡也,但無塵垢之蔽則本體 自明,物來能照,今欲自識此心,是猶欲以鏡自照而 見夫鏡也。」

臣若水通曰:「至虛至明者,心之本體也。私欲障之則本體昏而物至不能照矣。君子之學,去其害本體者爾。若復以心求心,則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者也。」

張栻《答劉宰書》有云:「物欲之防,先覺所謹。」蓋人心甚 危,氣習難化,誠當兢業乎此。然隨處隨遏,將滅于東 而生于西,紛擾之不暇,惟端本澄源,養之有素,則可 以致消弭之力。

臣若水《通》曰:「端本澄源之道,在體認天理而已矣。天理有見則私欲自消,氣習自化。若有防檢之心。」

是又生一心也。滅東生西。豈有窮乎。此張栻《端本澄源》之論。所以不可易也。

張栻《擴齋記》有云:「充無欲害人之心而至于仁,不可 勝用。充無穿窬之心而至于義,不可勝用。仁義之不 可勝用,豈有外來乎?擴而至于如天地變化草木蕃, 亦吾心體之本然者也。」

臣若水通曰:「充,擴也,穿壁踰垣為盜者也。夫心之本體,一天理而已矣,自其隨感而發則有仁義之分,然皆本于人之一心爾,實非自外至者也,我固有之者也。是故充其仁義而天地草木咸在其中矣,故曰:『心體天地萬物者也』。」 人主誠能知是心之大而加擴充之功,則足以保四海而有餘矣。

陸九淵曰:「古人教人,不過存心、養心、求放心。此心之 良,人所固有,惟不知保養而反戕賊放失之爾。苟知 其如此而防閑其戕賊、放失之端,日夕保養灌溉,使 之暢茂條達,如手足之捍頭面,則豈有艱難支離之 事?」

臣若水通曰:人之所以為人者心也,心得其公正即天理也,天理至易簡也,何有于支離。陸九淵存心養心求放心之說,蓋本諸《孟子》是矣,但謂防閑其戕賊放失之端,是故賊之者一心,防之者又一心也,其端將無窮,不可得而除矣。且謂暢茂條達,非識其根本而立之,何以能致?所謂根本者,天理而已矣,察識天理而存養之,則戕賊放失之端,可以不防而退聽。至于本立道生而暢茂條達,自不能已矣。臣敢以是廣《九淵》之說,伏惟皇上體而用之,以為正心,正百官萬民之本,天下幸甚!

陸九淵曰:「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 是理。」

臣若水通曰:「心即理也,理即心之中正也,一而已矣,而云具者,是二之也。心得其正故靈,惟靈故明,非有二也。不觀之心失其職者乎?心失其職,則亦血肉之軀殼而已矣,何有于靈邪?惟不靈故不明,此心理合一之驗也。」 周敦頤曰:「匪靈弗瑩,靈明一也。」 九淵顧以明屬于理,而靈屬于心,豈非二之也哉。九淵,謂讀《論語》疑有子之言支離,臣亦敢以是疑九淵焉。

陳埴曰:「人心如鏡,物來則應物去,依舊自在,不曾迎 物之來,亦不曾送物之去,只是定而應、應而定。」

臣若水通曰:人心如鏡者,何也?本無物也。故物來則照,物去不照,照與不照而鏡之本體自如也,照在物而不在鏡也。無將無迎,順其自然,聖人之心不失其本體,如是而已矣。故君子之學,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至此焉止矣。是故本體得而學問之功終矣。故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魏了翁曰:「人之一心,至近而遠,至小而大,至微而著。」

臣若水通曰:「心者,廣大而無外,周流而無窮者也。無遠近,無小大,無顯微,是故近而能遠,小而能大,微而能著。故盡心存心而天下之理盡之矣。人君之治天下,可不務乎?」

吳元年五月置福建行省,以福、汀、漳、泉、建寧、邵武、興 化、延平八府隸之,命中書省參政蔡哲為參政。太祖 諭之曰:「君子立身行己,莫先于辨義利。夫義者保身 之本,利者敗名之源。常人則惟利是趨,而不知是義; 君子則惟義是守而竟忘乎利。此所以異于常人者 也。福建地瀕海,民物富庶,番船往來,私交者眾。往時 官吏多為利訹,陷于罪戾。今命卿往,必堅所守,毋蹈 其非。」哲對曰:「臣以菲薄,叨承恩命,敢不盡公以報。」太 祖曰:「公即無私,義之謂也。私即亡公,利之謂也。要公 之一字,亦未易言。此心如止水明鏡,無分毫私意累 之,然後揆事度物,廓然無滯。若使胸中微有芥蔕,即 不得為公矣。卿宜勉之。」

臣若水通曰:「臣伏觀我太祖高皇帝諭蔡哲之命,大哉皇言!一哉皇心!先之以義利公私之辨,明其幾也;終之以止水明鏡之喻,明其體也。可謂深得心學之要者矣。仰惟我皇上當以聖祖為法,而在位諸臣亦當以蔡哲為法,則君臣咸有一德,而治化成矣。」

洪武十八年五月辛酉朔,上御華蓋殿,文淵閣大學 士朱善進讀《心箴》畢,上曰:「人心道心有倚伏之幾。蓋 仁愛之心生則忮害之心息。正直之心存則邪詖之 心消,羞惡之心形則貪鄙之心絕。忠慤之心萌則巧 偽之心杜。故人常持此心,不為情欲所蔽,則至公無 私,自無物我之累爾。」

臣若水通曰:「天理人欲,不容並立,此盛則彼衰,乘除之理然也。我皇祖諭學士以人心道心倚伏之幾,其深得帝王精一之傳乎!夫心一而已矣,純乎天真謂之道心,雜以人偽謂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即人心,非有二也。仁愛、正直、羞惡、忠慤之心皆天理也;忮害邪詖、貪鄙、巧偽之心皆人欲」 也。天理日進,則人欲日消。人欲消

盡則純是天理,化之者為聖人。故君子之學,在隨處體認天理而已矣,千聖千賢之貫也,此聖祖實開一代心學之原也,伏惟聖明留神焉。

太祖造觀心亭于宮城,上親幸其中,召學士宋濂謂 曰:「人心虛靈,乘氣機出入,操而存之為難。朕罔敢自 暇自逸。譬魚之在井,雖未免乎跳躑,終不能度越範 圍。況有事于天地廟社,尤用祗惕。致齊之日,必端居 亭中,返視卻聽。上契沖漠,體道凝神,誠一弗二。庶幾 將事之際,對越在天,洋洋乎如臨其上。卿為朕記之, 傳示來裔,咸知朕志,俾弗懈愈虔。」

臣若水通曰:人心虛靈常在也,蔽之若出,覺之若入,故在操舍而已。皇祖造亭宮城,扁曰「觀心」 ,親幸體認,齊一于斯,即成湯銘盤之意也。有事于天地廟社,致齊亭中,返觀卻聽,上契沖漠,洋洋如見,即文王昭事之敬也。惟其操心誠一弗二,此所以應天順人,肇基鴻業,以開萬世之太平,善于己而垂諸後,其佑啟之意深矣。嗣聖尚當以皇祖之心為心,存養于未事之先,廓然大公,靜則定矣。及事物之來,隨幾順應,動亦定矣。如是,則皇祖之心,豈不在我,而皇祖之緒豈不永之于無窮也哉?

太祖曰:「人君一心治化之本、存于中者、無堯舜之心; 欲《施于政者》,有堯舜之治。決不可得也。」

臣若水通曰:「天下之治,本于善政,天下之政,本于君心。堯舜以精一執中之心,行精一執中之治,體用一原耳。惟皇祖契之,故發探本之論也。譬之本焉,心其根矣,政治其枝葉花實矣。培植其根則生意滋息,枝葉花實,固其一本之發也。人君能涵養以正其心,則天理純全,達于政事而治化成矣。不立天下之大本,而欲致天下之大治,是斧其根而溉其葉也,豈可得哉!仰惟聖明,因皇祖之言而反求之,即存堯舜之心而致堯舜之治矣。愚臣不勝願望之至。」

永樂二年八月,翰林學士解縉等進呈《大學正心章 講義》。太宗覽之至再諭縉等曰:「人君誠不可有所好 樂,一有好樂,泥而不返,則慾必勝理。若心能靜虛,事 來則應,事去如明鏡止水,自然是天理。朕每退朝默 坐,未嘗不思管束此心為切要。又思為人君,但于宮 室、車馬、服食、玩好無所增加,則天下自然無事矣。」

臣若水通曰:「心之本體,無一物也。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四者皆私也,而有一焉,即失其本體,而心不正矣。人君居崇高之位,好樂尤為害心,不可不深戒也。太宗文皇帝因解縉等講《大學》正心章,而尤以好樂為戒,真可謂知正心之先務者矣。又以虛靜應物比之鏡水,自然天理誠至。夫天理二字,千聖千賢之大頭」 腦也。人君于心得其正時認取,則天理見矣,涵養而擴充之,則王道不外是矣。宋之人主乃厭聞「正心誠意」 之說,無怪乎國祚之不競也。惟聖明以堯舜禹湯文武之資,求堯舜禹湯文武之心學,當近以祖宗「正心」 之論為的,幸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