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四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目錄
高禖祀典部彙考一
上古〈帝嚳高辛氏一則〉
漢〈武帝一則〉
後漢〈總一則〉
魏〈明帝青龍一則〉
晉〈惠帝元康一則〉
北齊〈總一則〉
隋〈總一則〉
唐〈總一則〉
宋〈仁宗景祐一則 寶元一則 慶曆二則 皇祐二則 嘉祐一則 神宗熙寧一則
元豐一則 哲宗元祐一則 徽宗政和一則 高宗紹興七則〉
金〈章宗明昌一則 承安二則〉
明〈世宗嘉靖一則〉
高禖祀典部彙考二
禮記〈月令〉
高禖祀典部總論
大學衍義補〈高禖之禮〉
高禖祀典部藝文一
高禖壇石議 晉束晳
高禖祀典部藝文二〈詩〉
聞王景彝雪中禖祀還 宋梅堯臣
秋祀高禖 蘇轍
高禖祀典部紀事
高禖祀典部雜錄
旗纛祀典部彙考一
漢〈高祖一則 武帝元鼎一則〉
北齊〈總一則〉
隋〈高祖開皇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唐〈總一則〉
遼〈景宗乾亨一則 聖宗統和一則〉
宋〈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咸平一則〉
元〈憲宗一則〉
明〈太祖洪武二則 成祖永樂二則 世宗嘉靖一則〉
旗纛祀典部彙考二
禮記〈王制〉
爾雅〈星名〉
旗纛祀典部總論
大學衍義補〈國家常祀之禮〉
旗纛祀典部藝文
祭牙文 後漢滕輔
前題 晉顧愷之
前題 宋鄭鮮之
祭纛文 唐柳宗元
禡牙文 陳子昂
祭纛文 獨孤及
旗纛祀典部雜錄
禮儀典第二百四十一卷
高禖祀典部彙考一
编辑上古
编辑帝嚳高辛氏始行郊禖之祀
编辑按《詩經大雅生民之什》:「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 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 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傳〉「后稷之母,配高辛氏,帝焉禋,敬弗去也。去無子,求有子。」古者必立郊禖焉。元鳥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郊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郊禖之前。〈箋〉姜嫄之生,后稷禋祀上帝於郊禖,以祓除其無子之疾,而得其福也。〈疏〉禋祀郊禖之時,其夫高辛氏帝率與俱行。姜嫄隨帝之後,踐履帝跡,行敬而敏疾,故為神歆饗,於是為天神所美大,為福祿所依止。即得懷任,則震動而有身。經言禋祀,未知所祀之神,故云「古者必立郊禖焉」,言此祀祀郊禖也。知者,以婦人無外事,不因求子之祭,無有出國之理。又禋祀以求子,唯禖為然,故知禋祀是祀禖也。既言所祀之神,因言其祭之禮。自「元鳥至之日」以下,皆《月令》文,所異者,唯彼郊作高耳。元鳥,燕也。燕至在春分二月之中,燕以此時感陽氣來集人堂宇,其來主為產乳蕃滋,故王者重其初至之日,用牛羊豕之大牢,祀於郊禖之神。蓋祭天而以先禖者配之,變祀言禖者,神之也。其祭之時,天子親自身往,敬其事。故親祭之。於時,后妃率九嬪從之而往,侍御於祭焉。天子內宮有后也、夫人也、嬪也、世婦也、女御也,而
獨言九嬪者,以后是內宮之主,須后妃率之五等,則九嬪居中。舉中而言,明百二十人皆往也。未有孕而往者,求其早有孕也。內宮百二十人,周之制也。高辛之時,未有此數,因《禮》之成文而引之耳。於祀之時,乃以醴酒禮天子所御,謂已被幸有娠者也。使大祝酌酒飲之於郊禖之庭,以神之惠光顯之也。既飲之酒,又帶以弓之韣衣,授以弓矢,使執之於郊禖之前。弓矢者,男子之事,使之帶弓衣,執弓矢,冀其所生為男也。鄭於《月令》之注,其意則然,唯高禖異耳,故鄭注云:「高辛氏之世,元鳥遺鳦卵,簡狄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為禖官嘉祥而立其祀焉。」 以為由高辛有嘉祥,故稱高禖。蔡邕《月令章句》云:「高禖,祀名。高猶尊也,禖猶媒也。言爭先見之象,謂之人先。」 毛于此及《元鳥》傳皆依作「郊禖」 ,則讀「高」 為郊。下傳云「從于帝而見于天」 ,則此祭為祭天,不祭人先也。於郊故謂之郊,不由高辛,亦不以高為尊也。郊天用特牲,而此祭天用大牢者,以兼祭先禖之神,異於常郊故也。鄭於此箋亦云:「禋祀上帝於郊禖。」 則后稷未生之前,巳有郊禖之祀矣。而《月令》注以為簡狄吞鳦卵生契,後王以為嘉祥而立其祀。又以契之後王始立此祀。二義不同者,《鄭記》王權有此問。焦喬答云:「先契之時,以自有禖氏祓除之祀,位在南郊,蓋以元鳥至之日祀之矣。然得禋祀,乃於上帝也。娀簡吞鳦,有子之後,後王以為禖官,嘉祥祀之」 以配帝,謂之「高禖。」 《毛傳》亦云:「郊禖」 者,以古自有於郊克禋之義,又據禮之成文耳。祀天而以先禖配之,義如后土祀以為社。此是鄭沖弟子為說,以申鄭義。其意言高辛已前祭天於郊,亦以先禖配之,謂之郊禖。至高辛之世,以有吞鳦之事,以為禖之嘉祥,又以高辛之世禖配此祭,故改之而為高禖。故此《箋》從《傳》為《郊祀禮》解其高義。後王以為禖官嘉祥而立其祀,謂立禖以配郊,非謂立郊求子始於後王。鄭意或當然也。如此為說,可得合《詩》《禮》二注耳。然《禮》注為「高辛之世」 者,謂高辛之後世子孫猶號高辛,其時簡狄吞鳦卵生契,如此得與稷同時為堯臣耳。
《商頌元鳥之什》「天命元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 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傳〉《元鳥,鳦》也。春分,元鳥降。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簡狄,配高辛氏帝,帝率與之祈於郊禖而生契。故本其為天所命,以元鳥至而生焉。〈箋〉降,下也。「天使鳦下而生商」者,謂鳦遺卵,娀氏之女簡狄吞之而生契。〈疏〉正義曰:《釋鳥》云:「燕,燕鳦也。色元,故又名為元鳥。」毛氏不信讖緯,以天無命,鳥生人之理。而《月令》仲春云:「是月也,元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元鳥降之日,有祀郊禖之禮也。」《大戴禮帝系篇》說: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云「有娀氏女簡狄」,則契為高辛之子。簡狄,高辛之妃,而云「元鳥」至生商,則是以元鳥至日祈而得之也,故以為春分元鳥降,湯之先祖簡狄祈郊禖而生契也。元鳥以春分而至,氣候之常,非天命之使生契。但天之生契,將令王有天下,故本其欲為天所命,以元鳥至而生焉。記其祈福之時,美其得天之命,故言「天命元鳥,使下生商」也。元鳥之來,非從天至,而謂之降者,重之若自天來然。《月令》:「季春,戴勝降於桑。」注云:「是時指在桑。」言降者,若始自天來,重之,故稱降也。鄭以《中候契握》云:「元鳥翔水,遺卵流娀,簡狄吞之,生契,封商。」《殷本紀》云:「簡狄行浴,見元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此二文及諸緯候言吞鳦生契者多矣,故鄭據之以易傳也。
漢
编辑武帝 年始立禖祠於城南
编辑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隋書禮儀志》,「漢武帝年 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為立禖祠於城南,祀以特牲, 因有其祀。」
後漢
编辑後漢以仲春之月祭高禖。
按:《後漢書禮儀志》:「仲春之月,立高禖祠於城南,祀以 特牲。」
魏
编辑明帝青龍 年立石於禖壇
编辑按《三國魏志明帝本紀》。不載。按杜佑《通典》。「魏禖壇 有石。」
《青龍中造》。許慎云:「山陽人以石為主。」
晉
编辑惠帝元康六年禖壇石破詔更鐫之如舊制
编辑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按《隋書禮儀志》:禮,仲春以 元鳥至之日,用大牢祀於高禖。晉惠帝元康六年,禖 壇石中破為二。詔問石毀今應復不。博士議:「禮無高 禖置石之文,未知造設所由。既已毀破,可無改造。」更下西府博議。而束晳議以石在壇上,蓋主道也。祭器 敝則埋而置新,今宜埋而更造,不宜遂廢。此議不用。 後得《高堂隆故事》,魏青龍中造立此石。詔更鐫石令 如舊。置高禖壇上。埋破石入地一丈。
北齊
编辑北齊立禖壇於南郊,以春分日親帥六宮祀之。 按《隋書禮儀志》:「後齊高禖為壇於南郊,傍廣輪二十 六尺,高九尺,四陛,三壝。每歲春分元鳥至之日,皇帝 親帥六宮祀青帝於壇,以太昊配,而祀高禖之神以 祈子。其儀:青帝北方南向,配帝東方西向,禖神壇下 東陛之南,西向。禮用青珪束帛,牲共以一太牢。祀日, 皇帝服袞冕,乘玉輅,皇后服褘衣,乘重翟。皇帝初獻 降自東陛,皇后亞獻降自西陛,並詣便坐;夫人、終獻, 上嬪獻於禖神訖,帝及后並詣攢位,乃送神。皇帝、皇 后及群官皆拜」,乃撤就燎,禮畢而還。
隋
编辑隋制,亦以春分祀高禖。
按《隋書禮儀志》:「隋制,亦以元鳥至之日,祀高禖於南 郊壇,牲用太牢一。」
唐
编辑唐制,「亦以元鳥至之日祀高禖。」
按:杜佑《通典》《唐月令》亦「以元鳥至之日,以太牢祀於 高禖,天子親往。」
按:《宋史禮志》,「唐明皇因舊《月令》,特存其事,開元定禮?/p> 已後不著。」
宋
编辑仁宗景祐四年置赤帝像於宮中始設高禖之祀以祈皇嗣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景祐四年二月乙丑,置赤帝像於 宮中。祈嗣。按《禮志》,初仁宗未有嗣。景祐四年二月, 以殿中侍御史張奎言,詔有司詳定。禮官以為《月令》 雖可據,然《周官》闕其文,《漢志》郊祀不及禖祠,獨《枚皋 傳》言皇子禖祀而已。後漢至江左,概見其事,而儀典 委曲,不可周知,惟高齊禖祀最顯,妃嬪參享,黷而不 蠲,恐不足為後世法。唐明皇因舊《月令》,特存其事。開 元定禮,已後不著。朝廷必欲行之,當築壇於南郊,春
〈原闕詳考證〉
位,皆再拜。導皇后詣香案位,上香,三請帶弓韣,受弓 矢,轉授內臣,置於箱。又再拜。內臣進胙,皇后受訖,轉 授內臣。次進福酒,內臣曰:「請飲福,飲訖,請再拜。」乃解 弓韣,內臣跪受,置於箱。導皇后歸東向褥位。又引宮 嬪最高一人詣香案,上香,《二》帶弓韣,受弓矢,轉授左 右。及飲福,解弓韣,如皇后儀,惟不進胙,又引以次宮 嬪行禮亦然。俟俱復位。內侍請皇后詣南向褥位,皆 再拜,退。是歲,宮中又置赤帝像以祈皇嗣。
寶元二年以皇子生報祠高禖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寶元二年八月甲戌,皇子生,辛巳, 命輔臣報祠高禖按《禮志》:寶元二年,皇子生,遣參 知政事王鬷以大牢報祀,準春分儀,惟不設弓矢,弓 韣著為常祀,遣兩制官攝事。
慶曆元年春正月壬申詔歲以春分祀高禖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慶曆三年,詔「高禖壇仍如景祐之制。」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慶曆三年,太常博 士余靖言,「皇帝嗣續未廣,不設弓矢,弓韣非是。」詔仍 如景祐之制。
皇祐三年九月四日詔禖壇徙爽塏之地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云云。
皇祐四年六月,命詳定禖壇之所。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皇祐四年六月十 四日,禖壇,徙郊壇東南奉先寺,同知禮院張師中言 其卑陋,保章正皇甫定等請徙於圓丘之東,鎮安軍 文學鄭孝先謂宜在東方長男之位,命禮官司天監
詳定嘉祐二年五月甲申徙禖壇於南郊壇東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云云。
神宗熙寧二年以皇子生報祀高禖改配食之制
编辑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熙寧二年,皇子生, 以太牢報祀高禖,惟不設弓矢弓韣。」既又從禮官言: 「按祀儀,青帝壇廣四丈,高八尺。今祀高禖,既以青帝 為主,其壇高廣請如青帝之制。又祀天以高禖配。今 郊禖壇祀青帝於南郊,以伏羲、高辛配,復於壇下設 高禖位,殊為爽誤。請準古郊禖,改祀上帝,以高禖配, 改」伏羲高辛位為高禖,而徹壇下位。詔高禖典禮仍 舊,壇制如所宜。改犢為角握牛,高禖祝版與配位並 進書焉。又言:「伏羲、高辛配祝文並云『作主配神,神無 二主。伏羲既為主,其《高辛祝文》請改云『配食於神』』。」
元豐四年詔廣禖壇之制
编辑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元豐四年,天 章閣待制羅拯言:「高禖壇在南郊,制不甚廣。上設神 位三,皆密列祭器,執事之人殆不容足。祀官奠獻,或 側身拜於褥位。乞令修展,以葉禮制。」詔太常禮院詳 定以聞。禮官言:「高禖壇高八尺,廣二十六尺。上以青 帝為主,伏羲、高辛配侑。高禖設位壇下。壇上神位三, 陳設祭器樂架,實為狹隘,酌奠拜跪及執事進退,不 可觀禮。按《祀儀》,青帝壇廣四丈,高八尺。今祠高禖,既 以青帝為主,其壇高廣宜如青帝之制。」從之。尚書禮 部言:「先農正座帝神農氏,祝文云『以后稷配神,作主 配座』。《后稷》云『作主侑神』。謹按《春秋公羊傳》曰:『郊則曷 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則曷』」為必以其祖 配?自內出者無匹不行,自外至者無主不止。何休曰: 「天道闇昧,故推人道以接之。」然則古者作主配神之 意,本施於祖宗。其間有雖非祖宗,而祝辭可以言作 主配神者。如五人帝之於五帝,是推人道以接天神; 勾龍之於社,后稷之於稷,是推人道以接土穀之祇。 其祝辭俱云作主可也,若並為外祭,而正配座又皆 人鬼,則以正座為主,其配座但合食從祭而已。伏請 於《神農祝文》云「以后稷配」於后稷云「配食於神。」高禖 以伏羲、高辛配,祝文並云「作主配神」,神無二主。伏羲 既為主,其《高辛祝文》改云「配食於神。」從之。
哲宗元祐三年改定高禖牲俎
编辑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元祐三年,太常寺 言「祀儀,高禖壇上正位設青帝席,配位設伏羲、高辛 氏席,壇下東南設高禖從祀席。正配位各六俎,實以 羊豕腥熟;高禖位四俎,實以牛腥熟。祀日,兵部工部 郎中奉羊豕俎升壇。諸正配位高禖位俎則執事人 奉焉。竊以青帝為所祀之主而牲用羊豕,禖神因其 嘉祥從祀,而牲反用牛。又牛俎執事者陳之,而羊、豕 俎皆奉以郎官,輕重失當。請以二牲通行解割,正配、 從祀位並用,皆以六曹郎官奉俎。今羊俎以兵部,豕 俎以工部,牛俎請以戶部郎官。」
徽宗政和三年五禮新儀成重定高禖祀典
编辑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三年四月庚戌,班《五禮新儀》。 按《禮志》,《政和新儀》:「春分祀高禖,以簡狄、姜嫄從配, 皇帝親祠,並如祈穀祀上帝儀,惟配位作承安之樂, 而增簡狄、姜嫄位,牛、羊、豕各一。」
高宗紹興元年趙子畫請復行高禖之祀
编辑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紹興元年,太常少 卿趙子畫言:「自車駕南巡,雖多故之餘,禮文難備,至 於袚無子,祝多男,所以係萬方之心,蓋不可闕。乞自 來歲之春,復行高禖之祀。」
按《文獻通考》:紹興元年,太常少卿趙子畫言:「祀典,每 歲春分日祀高禖青帝正位,配以伏羲高辛,從以簡 狄姜嫄弓矢。弓韣內出備器,禮畢,收徹三從祀神位 前禮料,入禁中行禮。乞自來歲之春,復行高禖之祀。」 從之。
紹興二年,禮官上《高禖儀注》。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二年二月。禮 官上春分行禮、飲福、受胙儀注。
紹興三年,趙霈請御製《高禖祝辭》。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三年正月。博 士趙霈請宸翰製祝辭。以代親祠。
紹興十二年十二月,議禖壇制度。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紹興十二年十二 月。博士劉嶸請講求禖壇方位制度。禮官請建於行 宮東南。巽地城外。
紹興十六年八月辛丑,築高禖壇。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按《文獻通考》:紹興十六年,監察御史王鎡言:「禖祀之 壇,卑陋弗稱,有司致齋於社亭之上,行事於民居之 後,遇雨望祭,徙至江館。去壇既遠,事涉瀆慢,未足以 彰禋潔祀,為帝王求嗣之禮。乞申命攸司,攷昔制度, 一新壇宇,仍命大臣取生民姜嫄從於地帝而見於天 之義,《月令》以太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之文,詳加定 議,乞法駕臨祠,必獲聖嗣詵詵之福。」詔禮部考詳。「先時,禮部、太常寺檢會《國朝禮例》,高禖壇在國之東南, 依儀合差三獻官、監察御史等,各前十日受誓戒,又 排設登歌之樂,內行事官就南郊齋宮宿齋,牲用牛、 羊、豕,每位籩豆各一十二。昨緣車駕駐蹕臨安府,權 於錢湖門外惠照院齋宮設位行禮,牲用羊豕,每位 籩豆各六,差獻官一員行禮,不受誓戒,亦不設登歌 之樂。今來劉嶸所請,欲令臨安府於行宮東南城外 踏逐,隨宜修建,及踏逐近便寺觀,權充行事官。齋舍 所有設登歌樂,差行事官受誓戒,并合用牲牢、禮料、 籩豆之數,並依見今大祀禮例正官排辦。」從之。〈又〉禮 部言:「竊詳《生民》之詩言『履,『帝武敏歆』,先儒以敏為拇, 謂姜嫄履巨跡之拇,以歆郊禖之神,是生后稷,以為 從帝嚳祀禖神之應。其說頗附會元鳥生契之意,如 《詩》言『繩其祖武』,《傳》言『夫子步亦步,趨亦趨』,皆繼踵相 因循之意。履,『帝武敏歆』,猶言帝嚳行禖祀之禮,姜嫄 踵而行之,疾而不遲,故上帝所歆,居然生子,以見』」視 履考祥,其應亦速。而後世弗深考經旨傳注,怪詭機 祥,併為一談。至北齊妃嬪參饗,黷而不蠲,去禮逾遠, 歷世非之。惟《禮記通典》載《大唐月令》具言「仲春元鳥 至之日,以大牢祀於高禖,天子親往。」而《政和新禮》亦 有皇帝親饗高禖之儀。緣祖宗以來,未嘗舉行親祠, 唯兩制官并有司攝事。今欲乞比「祖宗故事,增重祀 典,依每歲元日祈穀於上帝禮例,命執政官攝事,前 期申取指揮施行。又檢《國朝會要》,每歲春分,遣官致 祭,牲用牛、羊、豕各一,弓矢、弓韣以乘輿所御者權降 付外有司,奉祠訖,以福胙、弓矢、弓韣授內侍以進,皇 后、宮嬪就宮中受胙飲福。今欲遇祠高禖及徹禮饌 進內,依《景祐儀制》行飲福受胙之禮。所有牲牢,亦依 祖宗故事,用牛、羊、豕,務從豐備,以盡祈天錫羨之誠。」 從之。
紹興十七年二月乙巳,親祀高禖。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按《禮志》。紹興十七年。車駕 親祀高禖。如政和之儀。
按《文獻通考》:紹興十七年,禮部太常寺言:「按《禮經》,仲 春天子親祠高禖。徽宗皇帝修成親祠之制,具載新 儀,未經舉行。望皇帝親祠,以祈多男之祥,副天下之 望。」從之。二月,上親祠高禖,以普安郡王為亞獻,恩平 郡王為終獻。
按《玉海》,紹興十七年二月三日,上親祠儀注,「上服通 天絳紗袍,乘輦詣壇大次,降輦入次,服袞冕,執大圭, 奏《儀安》《嘉安》《景安》之樂,《帝臨降康》之舞。」甲辰,以太師 檜為親祠使。乙巳,上親祠青帝於東郊,以伏羲、高辛 配,普安郡王亞獻,恩平郡王終獻,祀姜嫄於壇下。牲 用太牢,玉用青幣放其玉之色,樂舞如南郊之制。禮 畢,御端誠殿受賀。樂曲十四:降神用《高安》,升壇用《正 安》,奠玉幣用《嘉安》,捧俎用《豐安》,青帝酌獻用《祐安》,亞、 終獻用《文安》,送神用《理安》。
紹興二十三年三月己未,校書郎董德元請高禖與 青帝分為二壇,禮官請如舊制。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按《玉海》云云。
金
编辑章宗明昌六年二月己未始祭高禖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按《禮志》:「明昌六年,章宗未 有子,尚書省臣奏行高禖之祀,乃築壇於景風門外 東南端當闕之卯辰地,與圜丘東西相望,壇如北郊 之制,歲以春分日祀青帝伏羲氏女媧氏,凡三位。壇 上南向西上。姜嫄簡狄位於壇之第二層,東向北上。 前一日未明三刻,布神位,省牲器,陳御弓矢弓韣於 上」下神位之右。其齋戒、奠玉幣、進熟,皆如大祀儀。青 帝幣,玉皆用青,餘皆無玉。每位牲用羊一、豕一,有司 攝三獻,司徒行事。禮畢,進胙,倍於他祀之肉。進胙官 佩弓矢,弓韣以進,上命后妃嬪御皆執弓矢,東向而 射,以次飲福、饗胙。
承安元年二月甲子命有司祀高禖如新儀
编辑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承安》二年,報祀於《高禖》。
按《金史章宗本紀》:「承安二年五月,皇子生。六月乙巳, 命禮部尚書張暐報祀高禖。」
明
编辑世宗嘉靖 年始有事於高禖
编辑按《春明夢餘錄》:「高禖臺,明初無此祀。世宗嘉靖中,始 設木臺於皇城東永安門北震方壇上,皇天上帝南 向,騂犢蒼璧奉獻,皇帝配,西向,牛一、羊一、豕一。高禖 在壇下,西向,牛一、羊一、豕一。禮三獻,樂九奏,陳八佾。 皇帝位壇下北向,后妃嬪位壇南數十丈外,北向,用 帷。壇下陳弓、矢弧韣,如后妃嬪之數。」祭畢,女官導后 妃嬪至高禖前,跪取弓矢授后妃嬪,后妃嬪受而納 於弧韣。張璁言:「頃者生員李時颺、監生張岑各疏請 舉祀郊禖之禮,以祈聖嗣。夫古后稷之生,祈於郊禖; 孔子之生,亦禱於尼山。禱之說,古禮有之。然《大雅·既
醉》之詩曰:『公尸嘉告曰:『君子萬年,永錫祚裔』。曰:『釐爾女士,從以孫子』。夫公尸之告,皆祖考之錫福也。皇上仁孝誠敬,天地神明,日鑒在茲,況祖考之親者乎?臣 願當茲慎選淑女之時,以廣求嗣續之誠;告於太廟, 以祈祖考之祐,以慰聖母之心』。」上嘉其請,擇十二月 二十四日行禮。夏言充祈嗣醮壇監禮使。
按《圖書》編高禖,設木臺於震方皇城東永安門之北。 祭品,上帝儀同祈穀,皇考儀同。高禖。大羹一,和羹二, 簠簋各二,籩豆各六,牛一,羊一,豕一,帛用紅。上拜位, 設於壇下,北向。后妃位七,設於壇南數十丈外,北向, 用帷。待贊行禮行,欽天監擇吉具奏。前三日,太常卿 奏「齋戒於宮中,上吉。」皇后以下齋三日。執事內外官 齋一日。前二日,太常寺卿、光祿卿奏省牲如儀。昊天 上帝正位,皇考獻皇帝配位,西向,高禖,設於壇下,西 向。陳弓、韣、弓矢如妃嬪之數。質明,上祭服,后禮服,妃 嬪各服其服。上率后以下乘輅車至壇所,降。導駕官 導上至拜位,女官導后以下各至拜位。典儀唱:「執事 官各司其事。」內贊奏:「就位。」上就位。傳贊同。后以下帷 中就位。典儀唱「迎神。」內贊奏「陞壇上陞」,至上帝前。奏 「跪。」奏「搢圭。」奏「上香」,司香官捧香跪進於左。上三上香 訖。奏「出圭」,導至皇考前。儀同。分獻官詣高禖神位前, 上香訖,退立於東。奏「復位。」奏「四拜。」典儀唱「奠帛。」內贊 奏「陞壇上陞」,至上帝前,跪。奏「搢圭。」奏「奠帛」,捧帛官以 帛跪進於右。上受帛訖,導至皇考前。儀同。奏「復位。」典 儀唱「行亞獻禮、終獻」禮儀同。太常卿進立於壇前,東 向立。唱「賜福胙。」內贊奏「詣飲福位。」奏「飲福酒。」上飲訖, 光祿寺卿捧福胙跪於左。內贊奏「受胙」,上受訖。奏「出 圭」,俯伏,興、平身。奏「復位。」奏「四拜、平身。」傳贊同。典儀唱 「徹饌。」唱「送神。」內贊奏「四拜、平身。」傳贊同。典儀唱「讀祝」、 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饌,各詣燎位。典 儀唱:「望燎。」內贊奏:「詣望燎位」,上詣望燎位。燎畢,內贊 奏:「禮畢」,分獻。太常官俱退。女官導皇后以下至高禖 神位前。贊「跪」,皇后以下皆跪。贊「受弓矢。」女官跪詣神 位,取弓矢,以次授皇后以下受訖,納韣。贊:俯伏,興,再 拜。禮畢,退。執事捧禖神位帛饌詣燎所焚之。上率后 以下乘輅還宮
高禖祀典部彙考二
编辑《禮記》:
《月令》
编辑
仲春之月,「元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親 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 矢于《高禖》之前。
〈注〉元鳥,燕也。燕以施生時來,巢人堂宇而孚乳,娶嫁之象也。媒氏之官以為𠋫。高辛氏之世,元鳥遺卵,娀簡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變媒言禖,神之也。天子所御,謂今有娠者。於祠大祝酌酒飲於高禖之庭,以神惠顯之也。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求男之祥也。王居《明堂禮》曰:「帶以弓韣,禮之禖下,其」子必得天材。〈疏〉正義曰:知「元鳥遺卵,娀簡吞之而生契」者,案《殷本紀》云:「簡狄行浴,見元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又《中𠋫·契握》云:「元鳥翔水遺卵,娀簡狄吞之,生契。」娀者,簡狄之國名。故《大戴禮》云:「有娀氏之女曰簡狄。」故娀簡狄也。云「後王以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者,謂高辛氏之世,有此吞鳥之異,是為媒官嘉祥。後代之王立此高辛而為禖神故也。蔡邕以為禖神,是高辛已前舊有。高者,尊也。謂尊高之禖,不由高辛氏而始有高禖。又生民及元鳥。《毛詩傳》云:「姜嫄從帝而祀於郊禖。」又云:「簡狄從帝而祈於郊禖。」則是姜嫄、簡狄之前先有禖神矣。而此注立高辛氏為禖神,是高辛氏巳前未有禖神,參差不同者。《鄭志》焦喬答王權云:先契之時,必自有禖氏,祓除之祀,位在於南郊,蓋以元鳥至之日祀之矣,然其禋祀,乃於上帝也。娀,簡狄吞鳳子之後,後王為禖官,嘉祥祀之以配帝,謂之高禖。據此言之,則郊禖之祭,契已前祭天南郊,以先禖配之,故謂之郊禖。至高辛氏之時,有簡狄之異,後王以是為禖官之嘉祥,即以高辛之君立為禖神以配天。其古昔先禖則廢之矣。高辛氏配之後,謂之高禖。鄭義:稷契當堯時。案《命曆序》云:「帝嚳傳十世。」則稷、契不得為帝嚳之子,是帝嚳後世子孫之子。故鄭注《生民》云:「姜嫄,高辛氏之世妃。」則簡妃亦高辛氏之後世之妃。此立為禖神者,是簡狄之夫,不得為帝嚳。此祭高禖是祭天,故《生民傳》云:「從於帝而見於天,高禖為配祭之人,祭天特牲,此用太牢」者,此謂配祭之人也。祭高禖既畢,祝官乃禮接天子所御幸有娠之人,為酌酒以飲之。飲酒既畢,乃屬帶此所御之人以弓韣,又授之以弓矢,於高禖之前而北面也。云「禮之禖下,其子必得天材」者,謂禮此所御之人於禖神之前,禖在壇上,御者在下,故云「禖下以祭神必福降」,故云「其子必得天材
高禖祀典部總論
编辑《大學衍義》補。
《高禖之禮》
编辑
《詩商頌·元鳥篇》曰:「天命元鳥,降而生商。」
臣按:高禖之祭,商時已有之,則無子而祈禱於天亦有降鑒之理,《詩傳》曰「簡狄從帝而祀郊禖」 ,則是帝嚳之時已有此矣。
《大雅·生民篇》曰:「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 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 生載育,時維后稷。」
臣按:先儒謂「祠以仲春,正其候也;祭以太牢」 ,尊其禮也;祀以南郊,重其事也。
《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祠於高 禖,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 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
《史記·殷本紀》曰:「契母曰簡狄,為帝嚳妃。三人行浴,見 元鳥卵,取之,因孕生契。」
《三代世表》曰:「后稷母為姜嫄出,見大人跡而履踐之, 知於身,則生后稷。」
褚少孫曰:稷、契之父,皆黃帝之子也。《詩》言「契生於卵」 ,后稷人跡者,欲見其有天命精誠之意耳,奈何無父而生乎?
臣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蓋祖宗一氣相傳,自開闢天地有人類以來至於今日,生生禪續之不已,一旦至我身而閼絕焉,豈非大變事乎?矧有天下之大、宗社之重,將以綿千百世之宗支而為億兆生民之主宰者,尢不可不加之意焉。然是事也雖若人為而實由乎天,是以自古聖王制為郊禖之祀以為祈嗣之「禮,必順天時,感物類,精意以禋之,備禮以祀之,庶幾高高在上者,或有所聞,而冀有感格之祥。後世不知出此,乃信方士之惑,而設素饌,投青詞,而求之窈冥茫昧之外,而不知吾聖人自有當行之禮也。」 臣竊以為古者祀高禖於郊壇。郊者,祀天之常所,而使后妃嬪御涉於其間,不無褻瀆。況郊在國都之外,而后妃嬪御之出入,亦或有不便焉者。臣請擇宮中潔靜之地,立為禖壇,中設帝位,而以《高禖》配,庶於行禮為宜。
高禖祀典部藝文一
编辑《高禖壇石議》晉·束晳
编辑
元康六年,高禖壇上石破為二段。詔書問「置此石幾時出何經典,今應復否?」 博士議:「祀無高禖置石之文,未知設造所由,既已毀破,無可改造。說高辛氏有簡狄吞卵之祥,今此石有吞卵之象,蓋俗說所為,而史籍無記,可但收聚,復於舊處而已。」 太常以為吞卵之言,蓋是逸俗之失義,因令毀破,便宜廢除。下四府博士議。賊曹屬束晳議,後得高堂隆故事,詔更置石如舊。
夫未詳其置之故,而欲必其可除之理,不可。然按《郊 祀志》,秦漢不祀高禖。《漢武帝五子傳》,武帝晚得太子, 始為立禖,其事未之能審。許慎《五經異說》云:「山陽民 祭,皆以石為主。」然則石之為主,繇來尚矣。祭禮龜策 祭器,弊則埋之,而改置新石。今破則宜埋而更造,不 宜遂廢。收集破石,積之故處,於禮無依,於事不肅,愚 所未安也。
高禖祀典部藝文二〈詩〉
编辑《聞王景彝雪中禖祀還》宋·梅堯臣
编辑
二月漫漫雪,齋宮夜寂寥。壇場祠乙鳥,桑柘饗陰梟。 履帶春泥重,駒回廣野驕。還批五色詔,池上蹋瓊瑤。
《秋祀高禖》蘇轍
编辑
乾德年中初一新,頹垣破瓦委荊榛。興亡舉墜干戈 際,閒暇方知國有人。
高禖祀典部紀事
编辑《路史》:「女皇氏女媧太昊氏之女弟,出於承匡,生而神 靈亡,景亡。」少佐太昊,禱於神祇而為女婦,正姓氏, 職婚婣,通行媒,以重萬民之判,是曰「神媒。」治百有三 十載而落,以其載媒,是以後世有國是祀為高禖之 神,因典祠焉。
《前漢書戾太子傳》:「初,上年二十九始得太子,甚喜,為 立禖祠,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
《枚乘傳》:「乘孽子皋,武帝春秋二十九,迺得皇子,群臣喜。故皋與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祝受詔所為皆不從。」故事,重皇子也。
《通志》:「宋元嘉中,得晉郊禖之石,或曰百姓祀其傍,或 謂之落星也。」
《隋書禮儀志》:「梁太廟北門內道西,有石文如竹葉,小 屋覆之。宋元嘉中,修廟所得。」陸澄以為孝武時郊禖 之石,然則江左亦有此禮矣。
《北史劉芳傳》:芳轉太常卿,上疏曰:「《禮儀志》云,高禖祠 於城南,不云里數,故今仍舊。」
《宋史李絢傳》:仁宗未有繼嗣,絢因奉祠高禖還奏賦, 大指言「王者遠嬖寵,近柔良,則神降之福,子孫繁衍。」 帝嘉納。
《玉海》:「仁宗寶元二年八月,皇子生。先是,見赤蛇出於 殿墀,神光照庭。至是,遣報祀高禖。」
熙寧五年閏七月己酉,判太常章衡請遵故事,祀禖、 飲福、受胙,以應求男之祥。上曰:「帝王子孫,自有天命。」 紹興十七年二月三日,上祠高禖,禮畢。十七日,有司 奏:「築壇之所有瑞氣之應,修壇之日有六鶴之祥。」 《文獻通考》:宋高宗駐蹕臨安府,權於望湖門外惠照 院齋宮設位行禮。
高禖祀典部雜錄
编辑《詩經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傳》云:「先妣姜嫄之廟, 在周,常閉而無事。孟仲子曰:是禖宮也。侐,清淨也。實 實,廣大也。枚枚,礱密也。」疏《正義》曰:「孟仲子云『是謂禖 宮』。」蓋以姜嫄祈郊禖而生后稷,故名姜嫄之廟曰禖 宮。
《漢書東方朔傳》:「朔之文詞有《皇太子生禖賦》。」
《五經通義》:「王者祭天地,仲春后妃郊禖,亦祭天地也。」 《五經異義》:鄭元曰:「『元鳥至之日,以太牢祀於高禖』。注 曰:『高辛氏之世,娀簡狄吞燕子而生契,後王以為禖 官,嘉祥其祀焉』。」王權問曰:「以注言之,先商之時,未有 高禖生民。《詩》曰:『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傳以為古者必 以郊禖焉。姜嫄禋祀上帝而生稷,是則郊禖之祀,非」 以生契之後立也。焦喬答曰:「先商之時,自必有禖氏。 祓除之祀,位在南郊,蓋亦以元鳥至之日祀之矣。然 其所禋,乃於上帝娀簡狄、吞鳳子之後,後王以為禖 官,嘉祥祀之以配帝,謂之高禖。」
《月令廣義》:「祀高禖以請子。」請子必以乙至之日者,春 分來,秋分去,開生之候鳥,帝少昊,司命之官也。
旗纛祀典部彙考一
编辑漢
高祖立為沛公始祀黃帝祭蚩尤
编辑按:《漢書高祖本紀》:「秦二世元年,高祖乃立為沛公,祠 黃帝,祭蚩尤於沛廷,而釁鼓旗幟皆赤。」按《郊祀志》: 「高祖禱豐枌榆社,徇沛為沛公,則祀蚩尤,釁鼓旗。」
武帝元鼎五年伐南越製靈旗以指所伐之國
编辑按《漢書武帝本紀》,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 反。按《郊祀志》,其秋為伐南越,告禱泰一,以牡荊畫 幡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太一三星,為泰一鋒旗,命曰 「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之國。
師古曰:「以牡荊為幡竿,而畫幡為日月、龍及星。」
北齊
编辑北齊制,「親征建牙旗,祀以太牢。」
按《隋書禮儀志》:「後齊天子親征,卜日,建牙旗於墠,祭 以太牢。將屆戰所,卜剛日,備元牲,列軍容,設柴於辰 地,為墠而禡祭。大司馬奠矢,有司奠毛血,樂奏大濩 之音,禮畢,徹牲柴燎。」
隋
编辑高祖開皇二十年晉王廣北伐行禡祭之禮
编辑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按《禮儀志》:「開皇二十年,太 尉晉王廣北伐突厥,四月己未,次於河上,禡祭軒轅 黃帝,以太牢制幣,陳甲兵,行三獻之禮。」
煬帝大業七年征遼東行禡祭之禮
编辑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禮儀志》:「大業七年征遼 東,行幸望海鎮,於禿黎山為壇祀黃帝,行禡祭。詔太 常少卿韋霽、博士褚亮奏定其禮。皇帝及諸預祭臣近侍官、諸軍將皆齋一宿。有司供帳設位,為埋埳神 坐西北,內壝之外,建二旗於南門外,以熊席。設帝軒 轅神座於壝內,置甲冑弓矢於坐側,建槊於坐後。皇 帝」出次入門。群官定位。皆再拜奠禮畢。還宮
唐
编辑唐制,「親征,以熊席祀軒轅。」
按《唐書禮樂志》:「皇帝親征,禡於所征之地,則為壝再 重,以熊席,祀軒轅氏。兵部建兩旗於外壝南門之外, 陳甲胄弓矢於神位之側,植槊於其後。尊以犧象、山 罍各二,饌以特牲。皇帝服武弁,群臣戎服三獻。其接 神者皆如常祀,瘞而不燎。」
遼
编辑景宗乾亨二年十月辛巳將南伐祭旗鼓
编辑按《遼史景宗本紀》云云。
聖宗統和六年九月癸卯祭旗鼓
编辑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宋
编辑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遣使以少牢祭蚩尤禡牙並祭北方天王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禡,師祭也。軍前大 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後魏出師,又建纛頭旗上。 太宗征河東,出京前一日,遣右贊善大夫潘慎修出 郊,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遣著作佐郎李巨源即北 郊望氣壇,用香柳枝燈油、乳粥、酥蜜餅果祭北方天 王。
按:《文獻通考》:「『太平興國五年十一月,太常禮院言,車 駕北征,請出宮前一日,遣官祭蚩尤及禡牙於兆,並 用少牢祭北方天王於北郊迎氣壇』。從之,仍遣內侍 一人監祭。」
真宗咸平 年詔定禡祭儀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咸平中,詔太常禮 院定禡儀,所司除地為壇,兩壝繚以青繩,張幄帟,置 軍牙六纛位版,版方七寸,厚三分。祭用剛日具饌,牲 用太牢,以羊豕代。其幣長一丈八尺,軍牙以白,六纛 以皂。都部署初獻,副都部署亞獻,部署三獻,皆戎服。 清齋一宿,將校陪位。禮畢焚幣釁鼓,以一牢。」
元
编辑憲宗七年詔諸王出師征宋夏六月謁太祖行宮祭旗鼓
编辑按:《元史憲宗本紀》云云。
明
编辑太祖洪武元年詔定親征遣將祭旗纛禮始立廟
编辑按《明會典》,洪武元年,詔定親征遣將諸禮儀。以為古 者天子親征,則類於上帝,造於祖,宜於社,禡於所征 之地,祭所過山川。若遣將出師,亦告於廟社,禡祭旗 纛而後行。於是諸儒議上,具載《大明集禮》中。今牙旗 六纛,藏之內府,其廟在山川壇。每歲仲秋祭山川日, 遣官祭於旗纛廟,霜降日,又祭於教場。至歲暮享太 廟日,又祭於承天門外。俱旗手衛指揮行禮。《禡祭 儀》:一、齋戒。皇帝清齋一日。大將陪祭官以下皆如之。 一省牲。前期二日,設皇帝大次於廟庭之東。省牲位 於南門外。前一日,導駕官同太常寺卿導駕詣大次。 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至省牲位。廩犧令率其屬牽 牲,自東西行,過御前省訖,牽詣神廚。太常卿奏「請詣 神廚」視鼎鑊滌溉訖,遂烹牲。駕還,大次,一陳設。前一 日,執事設神案於廟殿中之北,軍牙位東立,纛位西。 設籩十有二於神位東,三行西上;豆十有二於神位 西,三行東上,簠簋各二於籩豆間。簠東簋西,鉶三,豋 三於籩豆前。俎三於豋鉶前,香案於俎前,爵坫於香 案前,沙池於爵坫前。設「酒尊所於廟庭東,幣篚位於 酒尊北,爵洗位於尊南,御洗位於爵洗南,瘞坎於神 位西北,設席於坎位前。上置酒并碗五、雄雞五,以伺 酹神。」設御位於廟庭之南,正中,北向。大將及陪祭官 從後,異等重行,文東武西,皆北向。一正祭。是日清晨, 建牙旗六纛於神位後,旗東、纛西。皇帝服武弁服,導 駕官同。太常卿導皇帝自左南門入就位。贊禮唱:「迎 神,大樂作。」太常卿奏:「鞠躬」,樂作。奏「拜,興、拜、興,平身。」樂 止。傳贊同。贊禮唱「奠幣,行初獻禮。」太常卿奏:「請詣盥 洗位。」皇帝至盥洗位,搢圭。盥帨訖,出圭。請詣爵洗位。 搢圭,執爵官以爵進,受爵,滌爵、拭爵訖,以授執爵官。 再進爵,亦如之。出圭,請詣酒尊所。搢圭,執爵官以爵 進受爵。司尊者舉冪酌醴齊訖,以授執爵官。再進爵 亦如之。出圭,請詣軍牙神位前,爵幣前行,皇帝升廟 壇,樂作。至神位前,奏「跪」,搢圭,三上香,奠幣,三祭酒,奠 爵,出圭,樂止。讀祝官跪讀祝於神右訖,太常卿奏「俯 伏,興」,樂作。奏「拜,興、拜、興,平身」,樂止。請詣六纛神位前, 禮同。復位。亞獻、終獻不奠帛、讀祝,餘皆如之。訖,贊禮 唱「飲福、受胙」,太常卿奏「詣飲福位。」奏「鞠躬」,樂作奏「拜, 興、拜、興、平身」,樂止。奏「跪搢圭」,飲福受胙訖,出圭。奏「俯 伏、興」,樂作;奏「拜、興、拜、興、平身」,樂止,復位。贊禮唱「徹豆」,
樂作,掌祭官各徹豆,樂止。太常卿奏「皇帝飲福,受胙免拜。」贊禮唱「陪祭官皆再拜。」傳贊訖,贊禮唱「送神」,太常卿奏「鞠躬」,樂作。奏拜,興、拜,興、平身。樂止。傳贊同。贊 禮唱「望燎。」讀祝官取祝,捧幣官取幣。掌禮官取饌,詣 望燎所。太常卿奏「詣望燎位。」燎舉,執事殺雞、刺血於 酒碗中。酹神。燎半,太常卿奏「禮畢。」仍同導駕官導引 還大次。
內設爵、洗位、滌爵、拭爵、上香、祭酒神前、「再拜、賜胙、免拜」 等儀。後並省。
按《大政紀》,「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寅,立旗纛廟。」
洪武二十六年,定各省旗纛祀典並仲秋霜降祭儀。 按《明會典》「旗纛,凡各處守禦官,俱於公廨後築臺,立 旗纛,廟,設軍牙六。旗纛神位。春祭用驚蟄日,秋祭用 霜降日。祭物用羊一、豕一、帛一、白色祝一、香燭、酒果。」 先期,各官齋戒一日。至日,守禦長官武服行三獻禮。 若出師則取旗纛以祭。班師則仍置於廟。儀注與社 稷同,但瘞毛血、望燎,與風雲雷雨等神同。《仲秋祭儀》, 洪武二十六年定,霜降同。一齋戒,二日一省。牲,牛一、 羊一、豕一。陳設神七位,南向,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 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砲之神、弓弩飛鎗 飛石之神,陣前陣後神祇,五猖等眾,犢一、羊一、豕一、 豋一、鉶二,籩豆各十,簠簋各二,帛七,黑二、白五。禮神 制帛。共設酒尊三、爵三、酒盞三十、篚一於壇東南,西 向;祝文案一,於壇西一。正祭。贊引引獻官至盥洗所。 盥洗,教坊司奏樂,典儀唱:「執事官各司其事。」贊引贊: 「就位。」典儀唱:「迎神。」樂作,樂止。贊引贊:「四拜」,陪祭官同。 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奏「細樂。」執事捧帛、爵進。贊引 引獻官詣神位前奠獻訖。贊「詣讀祝位。」贊「跪」,樂止。讀 祝訖,奏樂。贊:「俯伏,興、平身。」贊「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 獻禮。」奏樂。執事官捧爵。贊引引獻官詣神位前,獻訖, 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儀同亞獻。唱「飲福」、受胙。以下 如常儀。歲暮祭儀一,陳設羊一、豕一、果五、爵三、帛 一。朔望日祭旗神儀一,陳設羊一、豕一、無帛一。正 祭,贊引引獻官就位。贊「四拜。」贊「初獻禮。」贊「跪。」贊「讀祝 訖。」贊「俯伏、興、平身。」贊「亞獻禮。」贊「終獻禮。」贊「四拜。」贊詣 焚祝所訖。贊「禮畢。」
成祖永樂八年以親征祭旗纛
编辑按《明大政紀》:「永樂八年二月,以親征祓於承天門,遣 官祭太歲旗纛等神。八月丁未,遣官祭旗纛。」
永樂 年,建旗纛廟於太歲殿之東。
按《春明夢餘錄》:「旗纛廟建於太歲殿之東,永樂建,規 制如南京,神曰旗頭大將,曰六纛大神,曰五方旗神, 曰主宰戰船之神,曰金鼓角銃砲之神,曰弓弩飛鎗 飛石之神,曰陣前陣後神祇,五猖等眾皆南向。」旗 謂牙旗。《黃帝出軍訣》曰:「牙旗者,將軍之精,一軍之形 候。凡始豎牙,必祭以剛日,祭牙之日,吉氣來應,大勝 之」徵。纛,謂旗頭也。《太白陰經》曰:「大將軍中營建之。」天 子六軍,故用六纛,以旄牛尾為之,在左騑馬首。秦置 頸,騎以先驅。漢武帝置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 所伐之國。孫權作黃龍火牙旗。後齊天子親征,建牙 旗。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旗纛藏內府。仲春遣 旗手衛官祭於廟,霜降祭於教場,歲暮祭於承天門 外,後罷霜降之祭。又朔望有神旗之祭,則京營提督 官專祭火雷之神於教場。國有大征討,皇帝武弁服 禡祭,祭軍牙之神、六纛之神,建牙旗、六纛於神位後。 祭之日,皇帝省牲視滌,牛一、羊一、豕一,禮三獻,奏樂, 皇帝飲福受胙,望燎,刺五雄雞血於酒碗酬神焉。
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巡遣官祭旗纛之神用牲醴制帛三獻如常儀
编辑按《明會典》云云。
旗纛祀典部彙考二
编辑《禮記》:
《王制》
编辑
天子將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征之 地。
〈注〉《禡》,師祭也。為兵禱,其禮亦亡。〈疏〉謂之禡者,按《肆師》註云:「貉讀如十百之百。為師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增倍也。」其神蓋蚩尤,或曰黃帝。
《爾雅》
编辑
《星名》
编辑
《是禷》、是禡,師祭也。
〈注〉「師出征伐,類於上帝」,禡於所征之地。〈疏〉類祭,祭天也。禡之所祭,其神不明。《肆師》云:「凡四時之田獵,祭表貉,則為祭位。」注云:「貉,師祭也。於立表處為師祭,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增倍也。」其神蓋蚩尤,或曰黃帝。又甸祝掌四時之田表貉之祝號。杜子春云:「貉,兵祭也。田以講武治兵,故有兵祭,習兵之禮,故貉祭,禱氣勢之十百而多獲。」由此二注言之,則
禡祭,造兵為軍法者,為表以祭之。禡,《周禮》作「貉貉」 ,又或為貊字,古今之異也。貉之言百,祭祀此神,求獲百倍。
旗纛祀典部總論
编辑《大學衍義》補。
《國家常祀之禮》
编辑
《詩·大雅·皇矣詩》曰:「是類是禡。」
朱熹曰:「類,將出師祭上帝也。禡至所征之地而祭始造軍法者,謂黃帝及蚩尤也。」
章如愚曰:「《漢書》稱高祖祠黃帝、蚩尤於沛庭,管仲稱蚩尤作劍戟,《史記》稱黃帝與蚩尤戰於阪泉,豈軍法之興始於此,故後世祭之歟?」
《春秋》莊公八年「春,王正月甲午,祠兵。」
《公羊高》曰:「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禮一也,皆習戰也。」
何休曰:「祠,兵祭也,《左氏》作『治兵』。」 蓋禮兵不徒使,故將出兵必祠於近郊,陳兵習戰,殺牲饗士卒。臣按:此《經》傳言祠兵之始,先儒謂何氏解祠兵有二義,一則祠其兵器,後世祭旗節始此;一則殺牲享士卒,後世犒賞士卒始此。
《禮記·王制》:「天子將出征,禡於所征之地。」
鄭元曰:「禡,師祭也,為兵禱。」
臣按:禡者師祭之名,朱熹解《詩》謂「至所征之地而祭始造軍法者」 ,夫至所征之地而既有其祭,則夫無事之時必有其祠可知矣,況鄭元止謂為師祭,則又不但出而祭之也。
《唐百官志》:節度使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立六 纛,入境築節樓,迎以鼓角。宋朝有六纛旌節門旗,受 賜藏之公宇私室,號節堂。朔望次日祭之,號「衙日。」蓋 有旌節則有神祀。
臣按:後世「六纛」 之名與祀始見於此。我朝於山川壇側設為旗纛神祠,每歲春秋遣旗手衛官致祭,又命凡天下軍衛皆為立祠。其牲牢品物一與社稷同。霜降日將臣祭享所有旗幟收貯其中,遇有征行則取旗以祭,班師則仍以歸藏焉。京師所祭之神,旗頭大將、六纛六神、五方旗神主宰、戰船、金鼓、角銃、砲、弓弩、飛鎗、飛石之神,及陣前、陣後神祇,五猖等眾,外衛所祭,則總曰「軍牙六纛之神。」 夫行軍以旗幟為主,而六纛者,旗之大,故以是名祭云。
旗纛祀典部藝文
编辑《祭牙文》後漢·滕輔
编辑
「恭修太牢,潔薦遐靈。」推轂之任,實討不庭。天道助順, 正直聰明。敬建高牙,神武攸託。雄戟推鋒,龍淵灑鍔。
《前題》晉·顧愷之
编辑
某年某月日,錄尚書事豫章公裕敢告:「黃帝蚩尤,五 兵之靈:兩儀有政,四海有王。奉命在天,世德重光。烈 烈高牙,闐闐伐鼓。白氣經天,簡揚神武。恭行帝罰,長 殲醜虜。維德是依,維人是輔。」
《前題》宋·鄭鮮之
编辑
潔牲先事,薦茲敬祭。崇牙既建,義鋒增厲。人鬼一揆, 三才同契。惟茲靈鑒,庶必有察。逆順幽辨,忠孝顯節。 使凶醜時殲,主寧臣悅。振旅上京,凱歸西蕃。神器增 輝,四境永安。
《祭纛文》唐·柳宗元
编辑
惟年月日,某官以牲牢之奠,祭於纛神。「惟昔澧有大 特,化為巨梓。秦人憑神,乃建茸頭。是為兵主,用以行 師。漢宗蚩尤,亦作靈旗。」既類既禡,指於有罪。北面詔 盟,抗侯以射。雖有古典,今棄不用。惟茲之制,神實守 祀。有蠢黃孽,保固虐人。俾玆太平,猶用戎律。天子有 命,威施於下。惟守臣某,董眾撫師,秉羽元刃。出用茲 日。敢修外事,爰薦求牛。庶無留行,以殄有罪。國有祀 典,屬於神明。傷夷大命,無敢私顧。惟克勝敵,以全天 兵。去茲蟊賊,達我涵育。收厥隸圉,役於校人。海隅黎 獻,永底於理。無或頓刃,以為神恥。
《禡牙文》陳子昂
编辑
萬歲通天二年三月朔日,清邊道大總管建安郡王 某,敢以牲牢告軍牙之神:「蓋先王作兵,以討有罪,姦 慝竊命,戎夷不龔,則必肆諸市朝,大戮原野。我皇周 子育萬國,寵綏百蠻,青雲干呂,白環入貢,久有年矣。 契丹凶羯,敢亂天常,乃蜂聚丸山,豕食遼塞,宴安鴆 毒,作為攙搶。天厭其凶,國用致討。皇帝命我,肅將王」 誅。今大軍已集吉辰,葉應旄頭首建羽斾,前列夷貃 咸集,將士聽誓。方俟天休命,為人殄災。唯爾有神,尚 殲乃醜。召太一,會雷公,翼白虎,乘青龍,星流彗掃,永 清朔裔,使兵不血刃,戎夏大同。以昭我天子之德,允乃神之功,豈非正直克明哉?無縱世讎,以作神羞。
《祭纛文》獨孤及
编辑
年月日,都統江淮之南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戶部尚 書李峘,謹以少牢之奠,致敬於六纛之神。「天地不仁, 神明無親,惟德是與,若響之荅。敢有象龔滔天,搆舋 稱亂,國有明罰,神其捨諸賊劉展,假寵,多難敢包,狼 心竊發,蠆毒將敷雪於我上下神祇,使東溟揚波,群 動昏墊。皇帝震怒,按劍授鉞,命我上將,底天之伐。」於 是虎牙鷹揚之臣,蛇矛犀渠之群,橫行而東,我伐用 張。月羽雲旗,以先啟行。方將歷潯陽,下南陵,收京口, 掃建業,斮獍以舋鼓,付鯨鯢為京觀,俾萬里浪破, 三象霧廓。今以令月吉辰,釐駕即路,是用徼福於爾, 有神敢告。「無靡旗,無絓驂,無汰輈,無僨車。命五將護 野,萬靈並轂。令天地氛祲,望風掃除。魑魅魍魎,罔不 率俾。莫我敢遏,為神祇羞。」
旗纛祀典部雜錄
编辑《路史》《史記逸周書》《大戴禮》《文子》所云炎帝、赤帝,皆謂 蚩尤,而《書傳》舉以為榆罔,失之。
《日下舊聞》:「按說蚩尤者不一,孔子《三朝記》《大戴禮記》 以為庶人孔氏,小司馬氏以為諸侯,應邵以為古天 子,或以為炎帝之後,或以為九黎之君,或謂殺之於 中冀,或謂殺之於青丘,或謂殺之於凶黎之谷,傳聞 異辭,並存焉可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