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先生文集/卷八
雜著
编辑朱書箚疑
编辑【與汪尙書書】蘇氏貢擧之議正如此。
貢擧之議。主詩賦而詆德行。葢詩賦所以益長浮華習。是猶寒疾之下寒藥也。
【答汪尙書書】使小臣〈止〉至此。
所謂顚沛。指出位犯分而言。葢使小官出位論事。已是顚沛。非指譴出後事也。
【答張敬夫書】前日議者〈止〉馳之甚耶。
引此春秋之法。以開祈請之端。背馳旣甚。語不相應。彼所以爲說者。果如何也。
至于省中〈止〉尤切。
此指省中本來所管職事而言。葢南軒旣蒙入對。又命侍立。際遇異於常例。故先生以天下之大本大計縷縷言之。末復以本省職事。申致勤勉之意耶。
【與呂伯恭書】其爲正道之害益深。
彼有忠孝過人之行。而心術之微。不能無病。則不但如常人之昏迷陷溺而已。此賢者所以過。而道之所以不明。其爲害豈不益深哉。
【答鄭自明書】伯恭所告讀書取人之意。
讀書取人。初非兩事。葢讀書則理明。理明則所以取人者必益審矣。
聖門廣大規模。
自格物致知。至於修己治人。有許大規模事業。如建一言立一節。乃廣大中之一事。非可以是爲足者也。
【與丞相別紙】某官造化之力。
喩甄拔進用之意耶。
【答黃敎授書】亦欲老兄〈止〉心之正耳。
當惡而惡。乃本心之正也。先生痛抑奸豪。而商伯以書來規。有非惡其當惡之意。故勉其深察而得其本心也。
【與王運使箚子】未敢不以實對。〈止。〉又未敢遽以實對。
對之以實不以實。皆有所礙。而運使所見。亦未正當。則先生必有以處之。然近世爲州縣。亦多如此事。恐但以實對否。還不以實耶。〈已上十條。見第一卷。〉
【與趙帥書】此正是好題目。
以坐役官司。起造私舍爲名。則正是彼等指摘構成之好題目。
其二則不能如法。
謂自官司爲之。則不能如自我營葺之規模耶。
【與陳丞相書】
此書未說到時事出處。然宰相家子弟師友之賢否。亦不得無關於時事。如以張觷處蔡京之家。尙有因事規諷之語。况以賢相之家。而取師友之賢。則所以密贊豫捄。必有其道。且其子弟亦有日後君民之責者耶。
【答詹帥書】
此書亦未及時事。或連下二書爲一時事而幷入耶。
况所說經〈止〉避忌者。
九經註中如敬大臣則信任專。而小臣不得以間之。乃其嫌於時事者耶。
葢不如〈止〉爲愈也。
純愚者全無技能。今所以敎者。不過科擧之業。則其技愈精。其心愈壞。還不如純愚之人猶無機巧之壞其心術也。
【與周丞相書】忽聞江西〈止〉報罷。
前官未滿秩之前。先除此職。以待其官滿赴去。而今代者以人言報罷故云。
【答陳同父書】來喩恐爲〈止〉過慮也。
葢同父以先生不擔當經綸事業。謂恐爲豪士所笑。故答以豈有豪士笑得。可勿慮也。
【與李誠父書】乃不能遂其言。
胡公論事。皆合公論。而二諫之去。不能調護。則是不能遂其言也。
【與張元善書】卽恐枉得〈止〉其利。
旣得道氣之名。則須有安慮定應之實。然後乃爲享道學之利。而今不能然。則是枉得其名。而不享其利也。
【與留丞相書】朋黨之禍。止於縉紳。
各有朋黨。互相攻擊。自是縉紳之禍。而不察賢否。惟務除去。則豈不至於亡人國耶。
【與趙尙書書】旣以慮之。而未知所以爲計。
旣慮姦弊之百出。而未知所以防弊之計也。
至愚以爲〈止〉口也。
學校之政。非不美矣。而更張之事。易致不靜。故深以是爲言耶。
何以得〈止〉間哉。
曹邱生之稱季布。推重之意也。此則引其言而戒之也。
况於〈止〉主乎。
尙書以簡貴自高。則其求人非人者。必有所不行於敵以下者矣。况於南嚮萬乘之主哉。所以欲其反身熟察。而終致格君之功也。
【與趙丞相書】而於太廟。遽虛一世。
宣祖祧而孝宗祔。則是廟數適當。而今幷祧僖祖則爲虛一室也。
以快其私。
謂快其私意見也。
【答黃仁卿書】此公〈止〉其術。
雖有忠藎之心。而苟無宰處之術。則事必疎脫。終致禍機。葢術法之巧也。當事而審度宰處者也。
且是羣小〈止〉寒心者。
置人於族滅之地者。似指羣小。而以下文亦不復爲國等語觀之。猶有責之之意。豈別有所指耶。〈已上十九條。見第二卷。〉
【答汪尙書】以求所安之是非。
非較吾學與釋氏之是非也。乃卽吾之學而求其所以安者。果是與非耳。
所安之是非旣判。
方說安於吾學安於釋氏者之是非。葢吾學益進而所安果是。則彼之非所安而安者。已判然矣。
所謂反易〈止〉取舍也。
是非之判。只在心術之微。取舍之定。何待於反常殄類之跡哉。
又何疑〈止〉完哉。
疑未決故志分。志分故氣餒。今旣洞然無疑。沛然行其所無事。則志一氣舒。浩然剛大。焉有不完之弊哉。
此一而〈止〉彼虛。
卽夫人事而上達天理者。此之所以一也。離外事物而自謂頓悟者。彼之所以二也。此之學。察倫明物。體用渾然。非實乎。彼之學。一超頓悟。歸於寂滅。非虛乎。
與不及者亡以異。
其過者與其不及者亡以異。皆指釋氏而言也。
亦決於此而已。
此者卽秉天理格人欲據正道黜異端之事也。
特於本源〈止〉之差。
楊氏學爲義而不知其本之一。故偏於爲我。墨氏學爲仁而不知其分之殊。故流於兼愛。
古人致知〈止〉有在於是。
尙論古今人物賢否得失。乃致知之事。今蘇學邪正之辨。亦豈非格物之一端耶。
【與汪尙書】講去其非〈止〉在矣。
就其文而講之。去其非者。存其是者。則其是處固道之所在也。
【答汪尙書】意味有竆〈止〉未盡者。
只就戲言戲動。而未是該包許多道理。故曰意味有竆耶。分別長傲遂非之失。而未說下工處。故曰猶有未盡耶。
卽西銘〈止〉之間矣。
卽仁之理而孝在其中。是一原也。卽孝之事而仁不能外。是無間也。
亦何竢於東銘而後足。
尙書之意。以西銘爲體。以東銘爲用。二者相待而爲體用之全故云耶。
【答汪尙書論家廟】禮家又言〈止〉之廟也。
始封之君。立高祖以下四廟。無太祖之廟。至五世以後。四廟次第遞遷。則始封之君。乃正東向之位。爲太祖之廟。而其數乃備。非於始封立廟之初。便立高祖之父廟。以備五世之數也。
使用一等之禮。
以州鎭之幕官。而用侍從官之禮。則是諸矦之大夫。與天子之大夫同一等也。
以命數準今品數。
一命至九命。一爲最輕而九爲最重。一品至九品。一爲最高而九爲最卑。則以命數之一。擬品數之九。一九相對而命品相準耶。
【答汪尙書】使異時〈止〉美於前。
汪公亦有宋公所處之事。故勉其委曲區處。爲後世法。而宋公不得專其美也。
【答張欽夫別紙】抑別有以也。
下文乃其所見所存云云。卽是別有以者耶。
【答張欽夫】且又不見〈止〉之要。
事物未至。靜時也。南軒每於端倪處察識。故有以心察心之病。而闕卻靜時工夫也。
但見其所以〈止〉心者如此。
見其所以爲心。如光鑠鑠地也。識其所以爲心。如神通妙用耶。
本天本心。
本天故公而物我一理。本心故私而徑超頓悟。
【答張欽夫】物固隔〈止〉不能存。
不能知者。全然隔塞而不能知得也。不能存者。時有發見而不能存得也。葢偏正者人物所稟之異也。純駁者賢否所稟之異也。
而今之爲〈止〉至命之方。
釋氏則猶知迷藏隱諱。終不肯言一心之外別有大本。而今之爲此道者。反謂此心之外別有大本。所以下文有此說流行。反爲異學所攻之言。
【答張敬夫第二書】若且欲曉〈止〉在目矣。
仁者愛之理。此仁之所以愛也。仁者心之德。此愛之所以不能盡仁歟。
此雖比之〈止〉注解說破。
上段所論仁之所以愛。愛不能盡仁之說。比之今日高妙之論。雖稍平易。而比之論語則已是迫切說破者耶。
且所謂在中〈止〉中字也。
在中之中。指裏面底道理。未發之中。指不偏不倚處。可見在中之中字。非以解未發之中字也。
分別淺深。該貫上下。
違道不遠。賢人事也。一以貫之。聖人事也。所謂分別淺深也。忠只是盡己。恕只是推己。對忠而言。聖人之恕亦推也。所謂該貫上下也。
亦若操舍存亡出入之云。
心本無內外。以未發已發而言。猶心本無出入。以操存舍亡而言也。
書雖未出。學未嘗不傳。
日用語默時止時行。莫非易之道也。是易傳雖未出。而易學未嘗不傳耶。
無籠罩自欺之患。
心有所可取而以庸人之言而廢之。心有所可疑而以聖賢之言而更不審擇。則是從違之間。自欺其心也。
【答敬夫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
大體心也。小體口腹也。人能不以口腹之養。爲心之害。則是先立其大者也。
涵泳省察涵養。
涵養之力。可通作涵養之功。而涵泳之功。似不可通作涵泳之力。然則涵泳就理言而涵養就心言也。省察則在涵泳涵養中。可以通看耶。
【答張敬夫】又非先識〈止〉亦不能讀。
上所答汪公書。以先有見處。乃能造夫平易。爲近於禪家之說。此書則以爲非先識得一箇義理蹊徑。則亦不能讀云云。所謂先識得一箇義理者。與先有見處者同耶。葢汪公則懸空揣模。要其先有見處。此所以爲病也。此書則就義理上先識一箇蹊徑。以爲讀書講論之地。此所以爲實下工夫處耶。
所謂體用〈止〉在於此。
靜爲體動爲用。而用實出於體。象則顯理則微。而微不外於顯。葢此心自有主宰知覺處。體用之所以一源。顯微之所以無間者。於此乎在矣。
據其已發者。指其未發者。
此已發未發。似以時分而言。如據其已發之時。指其未發之時云。若以界分言之則是已發處。又有未發處也。如何。
夫豈有〈止〉限於一處。
豈是已發者自爲一物。未發者自爲一物。有時限之可言哉。
【問張敬夫】營爲謀慮。
天無心而人有心。人者具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人心從此形氣發。故有營爲謀慮而謂之私欲。
卽人心而識道心。
就形氣所發而沒這些計較。則便是卽人心而識道心也。
【答張敬夫】雖云本是〈止〉人心之境。
如惻隱羞惡。雖道心之發。而纔有把捉底意思。則便是涉於形氣而入於人心之境矣。
顔子之有不善。正在此間。
非有不善之端。萌於心也。乃是不能無把捉之意也。
須是都無〈止〉是道心也。
都無一毫把捉意思。乃是自然中道。純是道心也。此指顔子以上而言也。以下文旣察本原。可加精一之工。進夫純等語觀之。則須是到大賢地位然後。方可言道心之純矣。然則衆人雖不能無道心之發。而終未離乎人心之境耶。
若於此見得。
吾身上此理充塞。若卽吾身見此理。則卽萬物一體。更無在我在物之別矣。
它人食飽。公無餒乎。
它人食飽。說破天地萬物皆我之性。公無餒乎。說破不復知我身之所爲我耶。
知言亦云〈止〉此病也。
釋氏和虛空沙界爲己身。是以天地萬物爲我也。不敬其父母所生。是不知我身之所爲我也。
方是初學有志於仁之人。
能志於仁則只是不爲惡而已。豈能遽至於俯仰無愧。更無打不過處耶。
究夫所以〈止〉何自而來。
旣有打不過處。必有所以打不過者。如氣質之偏私欲之累。乃是打不過之所自而來者也。
直是從此存養。
從廓然知仁處存養。
亦豈敢自如此擔當。
亦豈敢自以爲更無打不過處耶。
豈復更有進步處。
志於仁以後。有許多工夫節次。方可到此地位。若才志於仁。便如此擔當。則豈有進步處耶。
亦無聖賢意味。
便自如此擔當。故無聖賢誠心恭己底意味。
又論仁說公者所以〈止〉復禮爲仁。
不蔽於有我之私則卻是天理。所以體仁。猶克己復禮爲仁也。
本末指意之所在。
以愛爲仁則是以情爲性。故以生之性愛其情。孝悌其用。分別言之。人之不仁。蔽於有我之私。故以公爲近仁。是其本末指意之所在也。
反使仁字汎然無所當歸宿。
愛是仁之情。今言仁而離了愛。公所以體仁。今直指爲仁體。是使仁字汎然而無所歸宿也。
並與天地〈止〉而昧焉。
天地以生物爲心。而人所得而爲性。故其情能愛。若以愛之與仁。了無干涉則是並與天地之心性情之德而昧焉也。
愛之之理便是仁。〈止。〉可得而言矣。
有以爲朱子說。有以爲南軒說。今按此書。先生就南軒仁說而辨之者也。若以愛之之理以下至可得而言矣。作南軒說看則仁說中固無此全段文字。乃認爲南軒說。豈非可疑耶。葢南軒仁說中己私旣克云云。天地萬物血脈云云。無一物非吾仁云云。便將仁字與天地萬物夾雜說了。故先生就其說而辨之曰。愛之之理便是仁。若無天地萬物則此理亦有虧欠。於此愛之之理。識得仁體然後。天地萬物。血脈貫通。用無不周者。可得而言矣。於此識得者。所以明愛之之理。便是仁也。天地萬物。用無不周者。槩以證若無天地。亦有虧欠云云。故其下以此理本甚約。今便將天地萬物夾雜說。卻鶻突了言之。此理甚約。指愛之之理也。夾雜鶻突了。謂不可遽言與天地萬物血脈貫通也。夫子答子貢之問云云。葢亦以證夫便將天地萬物夾雜說了之不可也。復見天地之心云云。又以明夫愛之之理便是仁。不必待說到天地萬物也。濂溪自家意思一般云云。所以駁夫南軒之說不主於愛之理。而便說天地萬物血脈貫通。其所謂只說得一般者。指與天地萬物貫通云云也。其所謂自家意思如何見得者。指不主愛之理而言仁也。其前後文勢語脈。段段相應耳。
【答張敬夫】七情迭用。各有攸主。
喜怒哀樂。各有所主而發也。
情之動而必有節。
節卽自然之節也。
主乎存養之實。
必有事焉。是存養之實耶。
有以主乎靜中之動。有以察乎動中之靜。
主之察之者心也。
君子所以致〈止〉在此而已。
在於心而已。
仁則心之道。
道字當以何釋。似指發見運行而言。
雖下靜字。元非死物。
靜時已有動之根。豈是死物耶。
雖若完全。
敬通動靜。故曰若完全。
乃有可行之實。
必易置之上句然後。可見靜爲動之所本。而乃有下手可行之實矣。葢無靜時存養之工。則及其動時。浩浩茫茫。何以爲省察之地耶。〈已上六十四條。見第三卷。〉
【答呂伯恭】往年見汪丈〈止〉下箇中字。
明道之意。葢謂實理。通貫周遍。無有內外。不可以在內者爲是而在外者爲非也。今子韶以爲有病。不若只下箇中字云。則所謂箇中。果何物。只是渾淪無條理。而內外字亦何所著耶。
豈眞所謂體哉。
克己復禮。學之體也。明道救世。學之用也。若當明道救世。而只要安坐獨善。則其所謂體者。亦豈眞體哉。
只是釋氏所見。
不於正容謹節上做工。只念箇所以然者。則更無下手處。終歸於空蕩之地。這是釋氏所見者耶。
只此毫釐之間。
理事無精粗之別。不可姑論無事之理以嘗試之。而東萊所論反涉於計較利害之私。所以不同者。只在於此耶。
但爲學子輩。
非東萊爲學子抄之也。乃爲學子所抄取則輩下吐當作矣。
皆未嘗〈止〉偏廢也。
以知包行。以行包知。則是有所偏廢也。
更得明示〈止〉撙節。
謂可許可責之間。明示好惡。而痛施裁制之道耶。
任道之實。
極論明辨於儒釋邪正之分者。卽任道之實也。
但恐不欲〈止〉擔當一分。
謂東萊不欲入此是非叢中擔當了。葢綱目一書就史記中褒貶予奪。自是千古一大是非案也。
聞其門人說子壽〈止〉移身。
謂其門人說子壽。雖已轉步。而未曾移身耶。是子壽說子靜如是云云耶。
卽是自家呵叱。亦過分了。
彼不著邪字閑字。而直呵斥議論意見者。乃是侵過分數了。
【別紙】收拾心。令有頓放處。
立與在輿時。常見忠信篤敬之參倚於前。則心自收拾頓放。是收拾心。頓放於忠信篤敬上耶。
不待指東畫西說南道北。
指異端談玄之病而言也。葢或指東而畫西。或說南而道北。閃鑠玄妙者。乃不就低平處看道理之病。
至其餘味之無竆。
伊川之言。旣有以合乎告君之道。而至其藹然惻怛之餘味。又可以爲學者自養之方。
【答劉子澄】徒恃片言之守。
衆理旣明則異學自不能爲吾之患。若只守得異學是侵正道之言也。則是僅能不爲所奪而已。
亦不得而避。
不可以避名之故。而不爲義之當爲也。
【與劉子澄書】博雜之病。
子澄之學。博雜欠精約也。
似有此病痛。
有建昌學者之病也。
見得此意甚分明。
謂見得爲學之意耶。〈已上十九條。見第四卷。此下陸陳問答二卷。未及箚錄。〉
【答袁機仲書】次第行列。
次第如一二三四之次第。行列如前後左右之行列也。
天地變化之神。
神者所以主變化者也。
葢自其用處之末流言之。
作長而敷榮潤澤。似乎柔。斂藏而嚴肅凝聚。似乎剛。
易中卦位義理層數甚多。
機仲之以仁爲柔。以義爲剛。移北就南。移南就北。乃是輥成一塊。不知層數而然也。若會得層數。則仁自爲剛。義自爲柔。北自北南自南。無相妨分疎之弊。卦位義理層數。亦可以推見之矣。
陰陽不得〈止〉一德之全。
移北就南。移南就北。是陰陽不得據其方盛之地也。以仁爲柔。以義爲剛。是仁義不得保其一德之全也。
【答耿直之書】體用圓融。
渾全周流。不拘滯一隅之意。
【答薛士龍書】葢不出章句誦說之間。
如小學所記。皆傅經義日月刮磨之類。
成己成物之要。未嘗不在於此。
指灑埽應對進退者。葢此是下學之事。而上達處便在其中。故所以下文有廣大精微超然獨得之云也。
【答林謙之書】因踐履之實。以致其知。
因致知以踐實。乃學問規模先後。而此云因踐履以致知。此又知行輕重之序。葢以孝弟忠信莊敬持養。爲下學之本者。已是先有致知工夫在也。
【答江元適書】凡此與來敎〈止〉駐足之地者。
元適之言。不循階級。急迫求之。故先生警之如此。
求仁精義。亦未嘗不相爲用。
仁義二者。初未相離。故求仁精義。亦相爲用。以仁義分天理之體用。以求仁精義分人心之體用者。乃刊補中語。而愚意求仁於日用之間者。已是就用上說。然則以求仁精義分屬體用者。乃是以仁對義說故耶。
夫豈平日〈止〉訣者哉。
性與天道。亦不出於文章之間。則雅言常行。卽是分明指訣。豈有他哉。
【答詹體仁書】今時學者大抵亦多如此。
亦多如此之云。非綴上文也。乃包下文言而不行只說踐履二者之病而言耶。
【答黃文叔書】不足以動人悟物。
言其言語精神。尙不足以動人悟物。則况於得君行道耶。說將尙不下。又何以議此。正指是也。
【答徐元敏書】致知者進學云云。
元敏之言。偏於主敬而欠卻致知工夫。故發此致知二字以告之耶。
【答林巒書】示喩推所聞以講學閭里間。
學未有得而遽以敎人自處。故先生以知困自彊等語警之。
【答柯國材書】失天理之正。而陷於人欲之私。
必欲於傳注之外。別求自得。務立新說者。乃是私意骨子。豈不駸駸然失天理而陷於人欲之私耶。
【答許順之書】乃謂本末精粗本無二致。
以理言則精本粗末。雖是一串貫來。而就事言則精本粗末。豈能無分哉。若滾爲一團而全無分別。則是更無下手開口處矣。
不敬便不活。
昏昧放倒。豈有所謂活耶。
若一向矯枉過直。
矯柔弱之過。至於當默而不默。矯剛彊之過。至於當顯而不顯。是乃矯枉過直也。
正是倒說了。
心之存亡而仁之存不存係焉。今以仁之存與不存。說心之存亡。是倒說也。
此亦養氣之一助。
旣免俯仰敗意思。則此心便自寬廣。亦豈非養浩氣之一助耶。
【答陳齊仲書】亦須有緩急先後之序。
一草木一器用。豈所先所急哉。固有大於此而不可緩且後者也。
【答王近思第三書】無文辭二失也。
如曰古者祝以事告而無文辭。今以文辭文之。二失云耶。
【答魏元履書】若於此見得一義理血脈。
於此之此。指春秋耶。如是看則似與上段所謂老兄心中本鬧。非所以矯失趨中等語。不相應如何。
若聲罪致討。以義取之。
謂劉璋父子竊據一方。其罪固可討。以此聲罪。以義取之。乃用權之善耶。
【與魏應仲書】逐日早起〈止〉反復數遍。
初學所誦讀冊子至於三四袠。與一書了後更看一書之意。不同何歟。
【答范伯崇書】本欲臣子之義兩得云云。
諸大夫身任其責。以王命討之。臣之分也。不與其事而避位。聽於天子。子之分也云爾。
孟子論取之而燕民不悅云云。
以民之悅不悅而爲取不取。則是已有欲取之心也。其可乎哉。
更須求所以立其本。
下文以莊敬爲主等語。乃所以立其本者耶。
檢身馭下。尤不可不加意。
伯崇所患在柔弱。故以檢身馭下之道。加勉之耶。
以開有我之私。
開是闢之意耶。
如孟子論養氣〈止〉一本之大。
論養氣而及告子義外之非是。據天理以開有我之私也。因夷子而發天理一本之大。是因彼非以察吾道之正者也。內外之道。一以貫之。非我爲內而彼爲外也。據天理而開彼私。因彼非而察吾道者。是內外一以貫之處耶。〈已上三十三條。見第七卷。〉
【答劉平甫第三書】先聖言君子〈止〉不固。
重而威則所學者固。不戲謔亦是威重之所生而持氣之一端也。
明則有〈止〉鬼神。
明有禮樂。指嚴大宗。幽有鬼神。指謹祭禮而言耶。
伊川曰發禁躁妄。〈止。〉內外表裏照管。
和心氣。照管乎內者也。禁躁妄。照管乎外者也。
【答何叔京書】此正天理人欲消長之幾。
猛省則天理長而人欲消。小懈則人欲長而天理消。
文義事理。觸類可通。
文義謂經傳之義。事理謂事物之理。旣有默契於已發未發之幾。則心定理明而觸處可通矣。
操約者敬而已。
所操要約則敬而已。夫事物之來。至衆且繁。而我以一敬應之有餘。則豈非所操者至約耶。
歐陽公論世宗事。
下註歐公以爲寧受屈法之過。以申父子之道。葢歐公以權言也。故以孟子竊負而逃之說。爲垂世立言之說。是以正理爲空言也。
執中當知時。苟失其時則亦失中矣。此語未安。
執中當知時。乃叔京之言。而先生以爲未安也。若以隨時處中之意觀之。則此說似無未安。而其所以未安者。在執字上耶。更按中之所以爲中。以其隨時而處中故也。然則中字裏面已含得時字。而其言如此。故曰未安耶。
向以所示遺說〈止〉三十里也。
謂以遺說數段寄之南軒。而得其所報如此耶。始亦疑其太過。謂南軒所論。疑有太過處。及細思之皆然。謂南軒所論皆然也。故有有智無智較三十里之語耶。
因其良心發見之微。
敬之工無所不在。非謂必待良心發見而後始加持敬之工也。葢欲以良心發見處。爲做工夫底本領爾。
知此則知仁。
知日用之間。天理流行。初無間斷處。則知仁之周流貫徹。體事而無不在也。
乾坤易簡。交相爲用之妙。
覺處乃乾之易知之妙。操處乃坤之簡能之妙耶。
竊謂高明之病正在於此。
謂叔京之病。正在於旁搜廣引。葢如上所戒博觀之弊耶。更以文勢順看則恐謂叔京憚於費力而草草自欺。其病正在於此。以下書憚於費力而不爲之語觀之。亦相應如何。
其亦可謂言近而指遠。
不曰虛靜淵默。而曰整齊嚴肅。言之近也。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便存。指之遠也。
心之體用始終。〈止。〉又不可不分耳。
旣云眞妄邪正。其實莫非神明不測之妙。則與子約不分眞妄。皆爲神明不測之妙者。何以異歟。曰有下段所論。故可見與子約之言不同也。
葢通書文雖高簡云云。
上云與太極通書絶不相類。而下獨擧通書者何歟。太極圖。本通書之首章故然耶。
卻待反本還原。
若以存亡出入之心。謂別是一箇心。則是必須反本還原別求一箇無存亡出入之心換卻也。
須知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
摠名則渾然者也。件數則各有一箇道理者也。近日朋儕間統體各具之論當攷。
孟子之言。固是渾然。
孟子曰仁人心也。則凡有是心者。當無有不仁。而或至於不仁者。失其本心之妙故也。然則仁字心字。略須有分別。而孟子之言則固是渾然也。李先生所說不是將心訓仁字者。若果以仁訓心。豈有至於不仁者耶。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卽體而用在其中。是一源也。卽顯而微不外焉。是無間也。
謂因天理而有人欲則可。
雖是天理之發。而或過或不及。便流於人欲。是因天理而有人欲也。
敬則心有主宰〈止〉知之。
勿忘則有主宰。勿助則無偏係。
【答程允夫書】蘇氏議論切近事情。〈止。〉又不但空言而已。
其衒浮華忘本實貴通達賤名檢者。將使世之慕而效之者。靡靡然趨於虛誕鄙汙之地而不知其爲非矣。此其害豈止空言而已哉。
恐亦未免於空言。
其立心行事旣如是。則其議論之可喜者。只是無實之空談。固不足以施之事而責其效。終亦未免於空言也。上段則明其說足以壞人心術。故曰不但空言。下段則明其論終不足爲實用。故曰未免空言也。
理之所在。卽是中道。
中道指人所行處而言也。
不可將精神知覺做性字。
將精神知覺做性。正釋氏說也。
期以數年。當有用力處。
不曰得力。而曰用力。就允夫分上而言也。
亦請只於此用力。
於此之此。指持敬以竆理也。
知之亦已晩。
允夫素欠誠實。故善其得力而責其已晩耶。〈已上二十九條。見第八卷。〉
【答胡廣仲書】此周子所謂物則不通。
衆人動而無靜。靜而無動。囿於物中也。
神妙萬物。
聖人神而莫測。不囿於物也。
惟夫衆人之動。動而無靜。
發而中節。卽是動中之靜。衆人之發則不能中節。是動而無靜也。
以禮敎學者最善。
禮之正容謹節。亦敬之事也。所以使人有所据守。
不知善之所自來。
善者自天命純粹至善中來者也。
有節與無節。中節與不中節。
有節則中節。無節則不中節。有節無節。就心而言也。中節不中節。就事而言耶。
眞妄又與動靜不同。
性具動靜。而至於眞妄。則與動靜不同者。性有眞而無妄也。
葢眞則指〈止〉未感物耳。
眞卽所謂無極之眞。指本體而言也。靜則所謂未發之中。指心體而言也。
若但守今日之所知云云。
所知旣不精則以此涵養。終不免有病也。
心字貫幽明通上下。
已發未發。可以幽明言。亦可以上下言耶。
所以有所知不精。害於涵養之說。
安排此箇意思規模。是所知不精也。不能到得中正和樂廣大公平底地位。是害於涵養也。
【答吳晦叔書】左右近臣。〈止。〉社稷大臣云云。
近臣大臣。所處之地不同。故從君守國。其事亦不同。而所以爲安國興復之計則無不同也。
防患立心之一術。
戒巧令。防患也。務敦朴。立心耶。
致知云者。因其所已知者。推而致之。
補亡章大學始敎云云。與此互相發也。
今就其一事〈止〉固各有其序。
小而灑埽應對。必知所以灑埽應對者然後能行之。大而修身齊家。必知所以修身齊家者然後能行之。此其序也。
名字界分。
上文仁者性之德以下。至元者天之所以爲仁之德。說名字界分也。
【答石子重書】求之自淺〈止〉及遠。
求之自淺以及深者。知之事也。至之自近以及遠者。行之事耶。
若謂以其舍之而亡云云。
若謂以其舍之而亡。致此出入無時。莫知其鄕云。則是只說得心之病。而非所以說得心體者也。
自是好語。
文定之言。若不深究。則其所謂不起不滅者。似近於塊然不動。而文定之意固不如是。故曰自是好語。
其順理而起〈止〉故者云爾。
其順理而滅者。乃是從順理而起者來。故其滅也亦可以感而通者言耶。
密察見得。便泰然行將去。
密察見得知也。泰然行將去行也。
愼獨須貫動靜做工夫始得。
有事時固當愼獨。無事時亦當愼獨。是貫動靜做工夫處也。
【答陳明仲書】不敢自信而信其師。
如上聖賢之言。反求諸心者也。
亦可謂支離之甚矣。
彼自以爲簡易。故反其說而攻之也。
見得他小。
佛之離棄事物自私自利者。乃其小處耶。
弟先亡無後。亦爲別廟。
先擧弟而後及伯叔祖父兄之無後者。葢主祀者必是嫡長則無後而爲別廟者。必弟也。若伯叔祖父兄則或是旣冠而死者。或旣亡無後而次嫡承宗也。
表裏如一。而私意無所容。
加工於四者。久而不懈。則自當表裏如一而無私意之可容。思豈不在於其中乎。
【答李伯諫書】亦竊取其似是而非者。
取吾儒說之似釋而實非釋者云耶。
他卻全不管著。
謂發處全不管著耶。
乃是天理本然。
人之資稟有高下。造詣有淺深。不可一蹴便到此。亦天理本如此。所以用工須有漸也。
【答曹晉叔書】矯揉到此地位。
謂矯揉柔弱便佞之質。到剛毅木訥地位也。
【答林擇之書】因知若此學不明。天下事決無可爲之理。
此學若明則人知仁民愛物之道。天下之事。無不可爲矣。
放開忒早。此語亦有病。
上蔡以爲恭叔放開忒早。則是非以要放開爲病。特以太早放開爲病。所以此語亦有病也。
心慮荒忽。未必眞能存得。
旣不加工於容貌詞氣之上。則無所依據。心慮荒忽。固未必眞能存得也。
放敎到極險處。
毫忽之地。便墮人欲。此是極險處也。〈已上三十五條。見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