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澗先生大全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一百

卷第九十九 秋澗先生大全文集 卷第一百
元 王惲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弘治刊本
附錄一卷

秋磵先生大全文集卷壹伯

王堂嘉話卷之八

甲午九月望日東原五六友人㑹于孫侯小軒話及

前朝得失之漸坐客問云金有中原百有余年將耒

國史何如尓或曰自唐巳降五代相承宋受周禪雖

靖康間二帝𫎇塵縁江湖以南趙氏不絶金於宋史

中亦猶劉石符姚一載記爾衆頗惑焉僕曰正閠之

論愚雖不敏試以本末言之夫耶律氏自唐以來世

爲名族延及唐末朱温⿱𫂁么 -- 簒唐四方幅裂遼太祖阿保

機乗時而起服髙麗諸國并燕雲巳北數千里改元

神𠕋與朱梁同年即位元年丁卯在位十九年遼太宗嗣位

諱徳先太祖弟二子改元天顯元年丙戍典唐明宗同年即位十一年河東節度使石敬

瑭爲清㤗來伐遣使求救于遼奉表稱臣仍以父禮事

之遼太宗赴援以滅後唐石氏號晋晉以燕雲十六

州献于遼太宗歳貢帛三十萬疋天福七年晋髙祖

殂出帝嗣位大臣議奉表称臣告哀於遼景延廣請

致書稱孫而不稱臣與遼托衡太宗舉兵南下㑹同

九年入汴以出帝爲負義侯置於黄龍府石晋遂滅

大同元年太宗北還仍以蕭翰留守河南劉知逺在

河東乗間而發由太原入汴自尊爲帝及乎宋受周

禪有中原一百六十餘年遼爲北朝丗數如之雖遼

之封城𥚹於宋校其兵力而澶淵之戰宋幾不守因

而割地連和歳貢銀絹二十万两疋約爲兄弟仍以

世序昭穆降及晚年遼爲翁宋爲孫至天祚金朝太

祖舉兵西来平遼克宋奄有中原三分之二子孫帝

王坐受四方朝貢百有餘年今以劉石等比之予故

不可不辨夫劉淵石勤皆晋之臣庻叛乱國家以目

伐君縱能盗據一隅僣至姚泓終爲晉將劉𥙿所虜

斬于建康市返本還亢兹作載記理當然也夫完顔

氏丗爲君長保有肅愼至武元時而天下南北敵國

素非君臣(⿱艹石)依席上所言金爲載記未審遼史復如

何亦方遼太祖神𠕋之際宋太祖未生遼祖比宋前

期五十餘年巳即帝位固難降就五十年之後包于

宋史爲載記其世數相懸名分顚倒断無此法旣遼

之丗紀宋不可兼其金有中原更難别議以公論處

之據五代相因除莊宗入汴復讎伐罪理勢可𮗚外

朱梁篡逆甚於窮新石晋囙遼有國終爲遼所虜劉

漢自立父子四年郭周廢湘隂公而立以五代之君

通作南史内朱梁名分猶恐未應遼自唐末保有北

方又非⿱𫂁么 -- 簒奪復承晉統加之丗數名位逺兼五季與

前宋相次而終言北史宋太祖受周禅平江南𭣣西

川白溝迆南悉臣大宋傳至靖康當爲宋史金太祖

破遼克宋帝有中原百有余年當爲北史自建炎之

後中國非宋所有冝爲南宋史或曰歐陽宋之名臣

也定立五代不云南史當時想曽熟議如何今日復

有此論僕曰歐陽公作史之時遼方全盛豈不知梁

晉漢周授受之由故列五代者欲𭙶周禪以尊本朝

𫝑使而然至于作十國丗家獨称周漢之事可謂難

矣請事斯語厥有旨哉愚讀李屏山詠史詩詠五代

郭周云不負先君持節死舉朝唯有一韓通愚甞驚

哀此詩命意宋自建隆以來名臣士大夫論議篇章

不為不多未甞有此語非不能道也盖禘之説也故

列五代者良可知隋季文中子作元經至晋宋巳後

正統在中原而後大唐南北一統後至五代天下擾

擾無由𠕂議降及今日時移事改商確前人隱約之

迹當從公論議者又曰金有中原虽百餘年宋自建

隆于今幾三百年况乎今年春正月攻䧟蔡城宋有

復讎之迹固可兼金愚日元魏齊梁丗數巳逺恐諸

公不以為然請以五代周漢之事方之漢隱帝乾祐

三年遇弑太后詔立帝弟武寕軍節度使嗣位名贇河東節度使劉

旻之後雖廢爲湘隂公旻亦尋即皇帝位于晉陽終旻

之世猶称乾祐四帝二十九年至宋太祖興國四年

歸宋依今日所論旻係劉髙祖母弟在位四年其子

承鈞嗣位改元天㑹五年郭周巳絶郭周三主九年東漢四主二十九年東漢

四主逺兼郭周郭亦不當称周固當為閏宋太祖不

曰受周禪傳至太宗方承東漢之後歐陽不合作五

代史合作四代史司馬光通鑑當列東漢為世紀歐

陽不冝作十國丗家嗚呼國家正閏固有定躰不圗

今日輕昜褒貶在周則為正在金則為閏天下公論

果如是乎况蔡城一事盖

大朝征伐之功是時宋之邊將專𫞐率意自撤藩籬

快斯須之忿昧唇齒之理自謂愛巳而惡佗延引強

兵深入遵行覆轍徽宗跨海助金破遼之事媒孽後禍取𥬇萬丗何復

讎之有也宋自靖康巳來称目姪走玉帛歳時朝貢

幾于百年豈期今日𥝠論遽称尊大果使宋廟有靈

必可其議也泰和間南宋寒盟起無名之師侵漢唐

鄧宿泗章宗分遣應兵其淮漢川蜀之間大為所破

宋遣臣方信𡦗等卑辝告和請叔為伯進增歳幣獻

權臣之首韓侂胄侯師且也繪其容漆其首亟送幽都至于闕下信孺■有古調一

篇子能草畧記之大朝君相仁且慈小麥未熟休王

師姦臣豈足贖民命既徃不咎來可追此詩書於上

源驛壁間舘伴使入朝題奏上頗哀怜是時中原連

年蝗旱五糓不登山東尤甚章庿自責之心深重形

于欹詠者頗多毎以偃兵為念故詔百官議曰朕聞

海陵有言我國家雖受四方朝貢宋猶假息江左亦

天下兩家邪故有親征之行去歳宋人兵起無名摇

蕩我邊鄙今巳敗衂哀懇告和朕思海陵之言冝如

何尔時臣下夲希上意故進言曰先于靖康間宋祚

巳㐮其游魂餘魄今雖據江左正猶昭烈之在蜀不

能紹漢氏之遺統大可見也和議乃定今日校之此

語乃當時継好息民之大畧非後丗正閏之定論或

曰何以知之曰夫昭烈之于漢雖云中山靖王之後

其族属䟽逺不能紀録丗數名位南宋髙宗乃徽宗

之子欽宗之弟歳月不易以即位奄有江南似與昭

烈頗異(⿱艹石)以金史專依泰和朝議特承宋統或從今

日所論包爲載記二論俱非至公坐客又云遼之有

國僻居燕雲法度不一似難以元魏北齊爲比僕𠕅

拜而言曰以此責之膚淺尤甚(⿱艹石)以居中土者爲正

則劉石慕容符姚赫𨔝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舊

都也若以有道者爲正符秦之量雄材英畧信任不

疑朱梁行事⿱𫂁么 -- 簒奪内亂不得其死二者方之統孰得

焉夫授受相承之理難以此責况乎㤗和𥘉朝廷先

有此論故選官置院剏脩遼史刑期榜狀元張檝預

焉後因南宋献馘告和臣下奏言靖康間宋祚巳絕

當承宋統上乃罷修遼史縁此中州士大夫間不知

遼金之興本末各異者向使㤗和間遼史蚤成天下

自有㝎論何待余言坐客愕然曰数百年𨼆𩔰之由

何其悉也問一得三寔岀望外𦍒謂言之僕因就毫

楮録狂斐以俟憙事者删之庶俻他日史官之採摭

云尔燕山脩端謹記

鹿菴云古詩句多平字不能得徤如杜詩古調一句

七字有至六字無平者律則當如樂律和應否則不

成音矣

    紀行    張參議䊮卿

嵗丁未夏六月𥘉吉赴召北上發自鎮陽信宿過中

山時積隂不雨有頃開霽西望恒山之絶頂所謂神峯者

(⿱艹石)青盖然自餘諸峯歴歴可数因顧謂同侣曰吾

軰此行其速返乎此退之衡山之祥也翌日出保塞

過徐河橋西望琅山森(⿱艹石)劍㦸而葱翠可挹巳而由

良門㝎興抵涿郡東望樓桑蜀先主廟經良郷度瀘

溝橋以逹于燕居旬日而行北過双塔堡新店驛入

南口度居庸関出関之北口則西行經榆林驛雷家

店及扵懐来縣縣之東有橋中横木而上下皆石橋

之西有居人聚落而縣郭蕪没西過鷄鳴山之陽有

邸店曰平輿其巔建僧舍焉循山之西而北沿桑乾

河以上河有石橋由橋而西乃徳興府道也北過一

邸曰㝎防水經石梯子至宣徳州復西北行過沙嶺

子口及宣平縣驛出得勝口抵梔胡嶺下有驛曰孛

落自是以北諸驛皆蒙古部族所分主也毎驛各以

主者之名名之由嶺而上則東北行始見毳幕氊車

逐水草畜牧而巳非復中原之風土也尋過撫州惟

荒城在焉北入昌州居民僅百家中有廨舍乃國王

所建也亦有倉廩隷州之塩司州之東有塩池周廣

可百里土人謂之狗泊以其形以故也州之北行百

餘里有故壘𨼆然連亘山谷壘南有小廢城問之居

者云此前朝所築堡障也城有戍者之所居自堡障

行四驛始入沙陀際陀所及無塊石寸壤逺而望之

(⿱艹石)岡陵丘阜然既至則皆積沙也所冝之木揄抑而

巳又皆樗散而樷生其水盡鹹鹵也凡經六驛而出

陀復西北行一驛過魚兒泊泊有二焉周廣百餘里

中有陸道逹于南北泊之東涯有公主離宫之外垣

高丈餘方廣二里許中建𥨊(“爿”換為“丬”)殿夾以二室背以龜軒

旁列兩廡前峙眺樓登之頗快目力宫之東有民匠

雜居稍成聚落中有一樓榜曰迎暉自泊之西北行

四驛有長城䫋址望之綿延不盡亦前朝所築之外

堡也自外堡行一十五驛抵一河𭰹廣約什滹沱之

三北語云翕陸連漢言馿駒河也夾岸多叢栁其水

東注甚湍猛居人云中有魚長可二四尺春夏及秋

捕之皆不能得至冬可鑿冰而捕也瀕河之民雜以

蕃漢稍有屋室皆以土冐之亦頗有種藝麻麥而巳

河之北有大山曰窟速吾漢言黒山也自一舎外望

之黯然(⿱艹石)有茂林者迫而視之皆蒼石也蓋常有隂

靄之氣覆其上焉自黒山之陽西南行九驛復臨一

河𭰹廣加翕陸連三之一魚之大(⿱艹石)水之捕法亦如

之其水始西流𭰹急不可渉北語云渾獨刺漢言免

皃也遵河而西行一驛有契丹所築故城可方三里

背山面水自是水北流矣由故城西北行三驛過畢

里紇都乃弓匠積養之地又經一驛過大澤泊周廣

約六七十里水極澄澈北語謂吾悮竭腦児自泊之

南而西分道入和林城相去約百余里泊之正西有

小故城亦契丹所築也由城四望地甚平曠可百里

外皆有山山之隂多松林瀕水則青楊叢柳而巳中

即和林川也居人多事耕稼悉引水⿰氵⿱龷隹 -- 灌?之間亦有𬞞

浦時孟秋下旬麻麥皆槁問之田者云巳三霜矣由

川之西北行一驛過馬頭山居者云上有大馬首故

名之自馬頭山之隂轉而復西南行過忽蘭赤斤乃

奉部曲民匠種蓻之所有水曰塌米河注之東北又

經一驛過石堠石堠在驛道旁髙五尺許下周四十

余歩正方而隅巍然特立于平地形甚竒峻遥望之

(⿱艹石)大堠然由是名焉自堠之西南行三驛過一河曰

唐古以其源出于西夏故也其水亦東北流水之西

有峻嶺嶺之石皆鐡如也嶺隂多松林其陽帳殿在

焉乃避夏之所也迨中秋後始啓行東由驛道過石

堠子至忽蘭赤斤山名以其形似紅耳也東北迤邐入陀山自是且

行且止行不過一舎止不過信𪧐所過無名山大川

不可殚紀至重九日

王師麾下㑹于大矛帳灑白馬湩脩時祀也其什噐

皆用禾樺不以金銀為飾尚質也十月中旬方至一

山崦間避冬林木甚盛水皆堅凝人競積薪儲水以

為禦寒之計其服非毳革則不可食則以羶肉為常

粒米爲珍比歳除日輙迁帳易地以為賀正之所日

大晏所部於帳前自

王以下皆衣純白裘三日後方詣大牙帳致賀礼也

正月晦復西南行二月中旬至忽蘭赤斤東行及馬

頭山而止趂春水飛放故也四月九日率麾下復㑹

于大牙帳洒白馬湩什噐亦如之毎歳惟重九四月

九凢致𥙊者𠕂其餘節則否自是日始囬復由驛道

西南徃避夏所也大率遇夏則就髙寒之地至冬則

趍陽煖薪木易得之處以避之過以徃則今日行而

明日留逐水草便畜牧而巳此風土之所冝習俗之

大畧也僕自始至迨歸遊于

王庭者凡十閱月毎遇燕見必以礼接之至于供帳

衾褥衣服食飲藥餌無一不致其曲則

眷顧之誠可知矣自度衰朽不才其何以得此哉原

王之意出於好善忘𫝑爲吾夫子之道而設抑欲以

致天下之賢士也德輝何足以當之後必有賢于隗者

至焉因紀行李之夲末故備誌之戊申夏六月望日

太原張徳輝謹誌

  商司業録到大常諸雜儀禮

文德殿宿齋儀注差官等

景靈宫行禮儀注差官等

太廟行禮儀注差官等

明堂大禮陞降玉輅儀注

明堂殿行禮儀注

明堂殿星啚

明堂大禮畢紫宸殿称賀儀注

明堂大禮畢登門肆赦儀注

明堂升陪事并禮饌差官等

明堂降御劄鏁院并奏告事

明堂大禮修築路道圗

明堂大禮笏記

明堂大禮排日祭祀

明堂降御劄修路教車按輅等年代月日

明堂大禮逐次䟎那更㸃

明堂大禮差五使等官年代例

明堂大禮緫差官

冠法服様

玉輅圖■■玉輅件叚尺寸及太平車尺寸等

逍遥平輦圗并尺寸等

太常樂圗■■𥙊噐圗

黃麾大仗圗

明堂大禮文武官合着服色等

御龍直執從物圖

明堂大禮皷吹鷄唱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明堂大禮樂章樂曲

明堂大禮合降指揮等

明堂大禮爲值雨降過生創指揮例

明堂大禮諸雜事例等

明堂大禮祗應并鋪分人數等

熈朝盛典詩

大安輦件叚

明堂大禮教象申請事節

    計三十七𠕋曰明堂大禮

景定四年藍大正記

    至元三十年三月二十九日商琥録

宣和鹵簿圖 祀圎丘圗■東封太山圗

    監修國史例

忠齋劉承旨説宋朝監修國史宰相𥘉任者謂之開

局一月一至院謂之過局至元三十一年甲午七月

𥘉四日右丞相完澤受開府儀同三司監修國史右

丞相如故

    竇儼水論

周丗宗南伐駐驛臨淮因覽唐貞元中泗州大水記

詔竇儼論其事儼献文其畧曰夫水沴所具厥有二

理一曰數二曰政天地有五德一曰潤二曰暵三曰

生四曰成五曰動五德者隂陽之使也隂陽者水火

之本也隂陽有常德故水火有常分竒偶収半盈虚

有凖謂之通正羡倍過亢極無不至謂之咎徴二者

大期率有常數除之主始於淵献水之行紀於九六

凡千有七百二十有八歳為浩浩之㑹當是時也隂

布固陽澍雨天下百水注漲其通川岸不受餘則

旁呑原隰科坎平槩則漂墊方割雖尭舜在上臯夔

佑政亦不能弭其沴也過此以還則係於時政如其

后辟狂妄以自率權臣昧冐以下專政不明賢不章

則苦雨數至潦水積厚然隂陽之數也貞元壬申

水匪數之期乃政之感也徳宗之在位也啓導邪政

狎暱小人裴延齡專利爲心隂潜引納陸贄有其位

弃其言由是明明上帝不駿其德乃降常雨害于粢

盛百川沸騰壞民廬舎固其冝也王者苟能修五政

崇五禮禮不瀆政不紊則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霡霂

十五日一滂沱謂之時雨所以正五運之制節占象

晷刻無有差爽則神農之丗其驗歟丗宗嘉之國初

迁禮部侍郞依前學士判太常如故是時祠祝樂章

宗廟謚号皆儼所定撰人服該愽儼冲澹寛蕳好賢

樂善平居怡怡如也未甞失色於僮僕優游文翰凡

十數年著大周正樂三十卷詔藏於史閣其大周通

禮未及編纂㑹儼卒議者惜之

元貞元年歳六月十三日宋太祖實録抄并校勘

無差時開眞定野河事甚不便

金史  王父康公定奪此王狀元先生時爲丞旨學士

 帝紀九

  太祖       太宗

  熙宗       海陵庻人

  丗宗       章宗

  衛紹王實錄    宣    宗

 哀宗實録

 志書七

  天文五行       地       里边境

  禮楽郊祀       刑       法

  食貨交鈔      百      官選㪯

  兵衛世襲

 列傳舊實録三品巳上入傳今擬人物英偉 勲業可称不限品從

  忠義        隠逸高士附

  儒行        文藝

  列女        方技

  逆臣怱沙虎      諸      王后妃開國功臣在先

 書示仲謀王相修史事宜急不宜緩多半採訪切

 恐老人漸無費用不可惜當置暦令一人SKchar以丨打丨

元𥙿之蕭公弼奏用銀二千定今即編修書冩請

俸飲食𥿄劄費用(⿱艹石)作■定撰三五百定都了■

採訪文字令言者旌賞隱者有罰仲謀所冝着心

編修且要二貟直須選擇■魏太𥘉■周幹臣云云

本把合用儒人兼管不冝用他色目如他日同修

編修人來房屋决少目今便合啇議起盖盖下房

屋都在文廟巳後也得用謂如仲謀兼編修徒单

雲甫受直學士兼同修李仁卿學士兼同修胡紹

開年小也冝喚去比至定俸且與批支(⿱艹石)家小來

 更好都交文廟裏住史事早成其他不預史事者

 在於文廟自當退去此明年話也仲謀冝知之書

 冩典史𮦀使以後必湏用謂文字未集且定編修

 二人(⿱艹石)踏逐書冩二名更佳雜使亦不可闕將来

院官不要人使喚  中統二年





秋磵先生大全文集卷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