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十三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一百十三 雲南一 封域 山川險要 下一卷▶

雲南一

编辑

《禹貢》梁州南徼地。殷、周時皆爲蠻夷所居。或曰即百濮之國也。《逸周書》:「獻令西南有產里、百濮。」產里或曰今之車里,百濮蓋以種分百國而名。其在天文,亦井、鬼之分野。漢武帝元封二年間西南夷滇王降,以其國置益州郡,屬益州部。後漢增置永昌郡,亦屬益州部。三國時爲蜀漢地,又分益州置交州。後主建興二年改益州郡爲建寧,又增置興古、雲南二郡。以南中闊遠,置庲降督於建寧總攝之,遙領交州刺史。今曲靖府廢味縣是其治也。晉泰始七年改置寧州,太康三年復省入益州,立南夷校尉以護之。大安二年復置寧州。自是郡縣增置益多。咸康四年分置安州,《晉春秋》:「太寧以後寧州沒於李蜀。咸康四年蜀李壽篡立,分牂牁、夜郎、朱提、越嶲置安州,既又分興古、永昌、朱提、雲南、越嶲、河陽六郡置漢州。明年寧州復爲晉有。」《晉、宋志》皆云是年置安州,蓋即李壽所置而晉因之,故云。八年仍并入寧州。《晉志》:「是年以越嶲郡還屬益州。」宋、齊因之。梁大同中改置南寧諸州,承聖末沒於羣蠻。隋開皇十七年復開南中,仍置南寧州,領羈縻數十州,後又領於益州都督府。唐武德四年置姚州,管羈縻州三十二。貞觀六年於戎州置都督府,督南中一十七州,後因之。天寶元年戎州督羈縻三十六州,一百三十七縣,並荒梗,無户口。自開元之季南詔漸強,《會要》:「開元二十六年册南詔蒙歸義爲雲南王。歸義之先本哀牢夷也。其地居姚州之西,東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蠻語謂王曰詔。先有六詔,曰蒙舍、蒙越、越析、浪穹、漾備、越澹。兵力相埒,莫能相一。蒙舍最在南,謂之南詔。是時皮邏閣寢強大而五詔微弱,會有破洱河蠻之功,乃册爲王,仍賜名歸義,於是以兵威脅服羣蠻,不從者滅之,遂擊破吐蕃,徙居大和城,天寶以後大爲邊患。」《南詔記》:「六詔者,一曰蒙舍詔,今蒙化府是;二曰浪穹詔,今浪穹縣是;後移今劍川州,改浪劍詔;三曰鄧瞼詔,今鄧川州是,亦作『邆賧詔』;四曰施浪詔,今浪穹縣蒙次和山之地是,亦作『浪施詔』;五曰摩些詔,今麗江府是,亦作『越析詔』;六曰蒙嶲詔,今四川建昌衛是。蒙舍最南,謂之南詔。五詔皆爲所併。」《滇記》云「滇西六詔之外又有時旁詔、矣川羅識詔,謂之八詔。此外不稱詔者,北有浪稽蠻、羅哥谷蠻,東有些狄蠻、烏皮蠻,南有離東蠻、鍋銼蠻,西有摩些蠻,與南詔越析相姻婭,皆哀牢雜種九十九部之後也。諸蠻吞併而爲八,又併而爲六」云。天寶九載遂有雲南之地,僭國號曰大蒙。《白虎通》:「戰國時楚莊蹻據滇,號爲莊氏。」漢元狩間莊氏後有嘗羌者與白厓王爭衡。武帝乃立白人仁果爲滇王,而蹻嗣絕。仁果傳十五代爲龍祐那當。蜀漢建興六年諸葛武侯南征,師次白厓,立爲酋長,賜姓張氏,遂世據雲南。或稱昆彌國,或稱白國,或稱建寧國。歷十七傳當唐貞觀世,張樂進求以蒙舍酋細農羅強,遂遜位焉。蒙氏者,烏蠻別種也。永徽四年細農羅遣使入朝。上元元年子羅炎晟立。太極元年子晟羅皮立,唐封爲臺登郡王。開元二十六年子皮羅閤立,以破洱河蠻功,乃賂劍南節度王昱求合六詔爲一。昱爲請於朝,許之。賜姓名蒙歸義,册爲雲南王。自是益強。天寶八載子閤羅鳳立,始叛唐,取夷州三十二,進陷嶲州,稱臣吐蕃,僭國號曰大蒙。其地東至銅柱、鐵橋、蟠桃、王榆,東南至交趾,南至驃國木落山,西至大食,西北至吐蕃,北至神川,東北至黔、巫,回環萬里,西南夷中稱爲最強。貞元十年改國號曰南詔,閤羅鳳之子曰鳳迦異,未立而死,子異牟尋以大曆十四年立,貞元四年吐蕃册爲日東王。五年復歸唐,十年請改國號南詔。《載記》「異牟尋初立,嘗改國號大理」云。大中十三年改稱大禮。異牟尋之子曰尋閣勸。尋閣勸之子曰勸龍晟、勸利晟相繼立。勸利晟之子曰晟豐祐,太和三年復叛唐。大中十三年豐祐死,子祐隆立,僭稱帝,國號大禮。死,子隆舜立。隆舜爲其臣楊登所弒,子舜化真立。《唐書》:「乾符四年大禮酋龍卒,子法立,國號鶴柘,亦號大封人。」龍即祐隆也,一作「世隆」,一作「佑龍」。法即隆舜也。又南詔自尋閤勸以後,其君皆稱驃信,猶中國稱帝云。光化四年國亂,改稱大長和。蒙氏自細農羅傳至舜化真,凡十四世,二百四十七年。其臣鄭買嗣奪化真位而滅其國,改國號大長和。卒,子旻嗣。旻卒,子龍亶嗣,爲其臣楊干貞所弑。鄭氏傳三世,二十八年而國滅。後唐天成三年國號大天興,明年稱大義寧,楊干貞殺鄭隆亶而推其黨趙善政立之,國號大天興。僅十月,干貞自取之,國號大義寧,於是段思平起兵討平之。趙氏、楊氏得國共九年。石晉天福二年屬於大理。宋初因之。《繹年運志》:「段氏之先爲武威郡白人,有名儉魏者,佐閤羅鳳有功,六傳至思平而有國,改號大理。十傳至段慶義,爲其臣楊義貞所弒,自稱廣安皇帝,凡四年。而段氏臣高昇太以東方兵討滅之,立廉義子壽輝。復廢之,而立其庶弟正明。五年正明避位爲僧,國人共奉昇太爲主,而段中絕。」自熙寧八年以後段氏衰,元祐元年高氏代立,號大中國。元符二年段氏復興,號後理國。高昇太既代段氏,將卒,囑其子太明求段氏後正諒立之,於是段氏復有雲南地。淳祐十二年爲蒙古憲宗蒙哥二年。蒙古忽必烈滅大理。自正諒至段興智凡七傳而國滅,前後凡二十二傳,歷三百五十年。段氏雖滅,元人復設大理路軍民總管府,以段氏子孫世守其職。元至元十三年立雲南等處行中書省。治中慶路。元亡,其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及段明分據其地。洪武十五年討平之,段氏自段實暨段明有十一總管,與元氏共爲存亡。始置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今領府共二十二,內羈縻者十一;州共四十一,內羈縻者亦十一;縣三十,內羈縻者二;又羈縻宣慰司六,宣撫司四,安撫司二,長官司共二十四,總爲里六百二十有四,夏秋二稅大約十四萬五百八十九石有奇。而衛所諸司則參列其中。今仍爲雲南布政使司。

雲南府,屬州四,縣九。
昆明縣,附郭。富民縣,宜良縣,羅次縣,今屬安寧州。
晉寧州,屬縣二。
歸化縣,呈貢縣。
安寧州,屬縣一。
禄豐縣。
昆陽州,屬縣二。
三泊縣,易門縣。
嵩明州。
曲靖軍民府,屬州四,縣二。
南寧縣,附郭。亦佐縣。
霑益州,
陸梁州,
馬龍州,
羅平州。
尋甸府,今爲州。
臨安府,屬州五,縣五,長官司九。
建水州,附郭。
石屏州,
阿迷州,
寧州,
通海縣,河西縣,嶍峨縣,蒙自縣,新平縣。
新化州,
納樓茶甸,已下皆長官司。教化三部,王弄山,虧容甸,溪處甸,思陀甸,左能寨落恐甸,安南。
澂江府,屬州二,縣三。
河陽縣,附郭。江川縣,陽宗縣。
新興州,
路南州。
廣西府,屬州三。
師宗州,
彌勒州,
維摩州。
廣南府,屬州一。
富州。
元江軍民府,屬長官司一。
因遠羅必甸,附郭。
直隸者樂甸長官司。
楚雄府,屬州二,縣五。
楚雄縣,附郭。廣通縣,定遠縣,定邊縣,崿嘉縣。
南安州,
鎮南州。
姚安軍民府,屬州一,縣一。
姚州,附郭。
大姚縣。
武定軍民府,屬州二,縣一。
和曲州,附郭。
元謀縣。
禄勸州。
景東府,
鎮沅府,屬長官司一。
禄谷寨。
大理府,屬州四,縣三,長官司一。
太和縣,附郭。
趙州,屬縣一。
雲南縣。
鄧川州,屬縣一。
浪穹縣。
賓川州,
雲龍州。
十二關。
洱海衛,附見。
大羅衛,附見。
鶴慶軍民府,屬州二。
劍川州,
順州。
麗江軍民府屬州四
通安州,附郭。
寶山州,
蘭州,
巨津州。
永寧府,屬長官司四。
剌次和,革甸,香羅甸,瓦魯之。
直隸北勝州。
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附見。
蒗蕖州。
永昌軍民府,屬州一,縣二,安撫司一,長官司二。
保山縣,附郭。永平縣,
騰越州,
潞江安撫司,
鳳溪,施甸。
騰沖衛,附見。
蒙化府
順寧府,屬州一。
雲州。
車里軍民宣慰使司,
緬甸軍民宣慰使司,
木邦軍民宣慰使司,
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
孟養軍民宣慰使司,附大古喇宣慰使司。
老撾軍民宣慰使司,
南甸宣撫司,
干崖宣撫司,
隴川宣撫司,
孟定府,
耿馬安撫司,
孟艮府,
威遠州,
灣甸州,
鎮康州。
孟密宣撫司,
蠻莫安撫司,
鈕兀長官司,
芒市長官司,
孟璉長官司,
茶山長官司,
麻里長官司。

東接黔、蜀,

雲南與貴州、四川接壤,今行旅所經,有東西兩路,而皆以曲靖爲孔道。從辰、沅經貴州,出威清、平壩、普定、安南、越普安州入雲南界,遵平夷而達曲靖者,此東路也。從巴、夔經瀘州,出永寧、赤水、畢節、烏撒,踰七星關入雲南界,遵霑益而達曲靖者,此西路也。志云:雲南之門户有四:曰古路,曰西路,曰東路,曰間路。自邛、雅、建昌、會川渡金沙江入姚安白崖者,古路也。秦常頞音案。略通五尺道,至蜀諸葛武侯始大闢之,謂之南道。亦曰石門道。《唐書•韋皐傳》:「石門者,隋史萬歲南征所開也。天寶中鮮于仲通下兵南溪,今見四川敘州府。道遂閉。至是蠻徑北谷近吐蕃,皐復治之,繇黎州出邛部直雲南,置青溪關,見四川重險。始遣幕府崔佐時復從此通南詔。」又蜀王建時繇此擊雲南,俘斬數萬。自宋以後,此道閉塞。西路亦曰姚嶲路,唐天寶中出師繇之,元季始置郵傳於此。東路則肇自莊礄,而立驛則自明初始。若繇重慶、綦江七驛至遵義,又六驛至貴州,所謂間道也。諸葛武侯遣李恢、關索分道南征,又馬忠撫定牂牁,皆繇此。此四路者,主黔、蜀而言也。若從廣西而入雲南,又有二道,皆會於宜良。萬曆三十二年普淜驛丞李仲登請開廣西路以便雲南。其略曰:「雲南富州與廣西賓州接界,僅隔一江。欲開水路,則從宜良、路南、彌勒、維摩至水下江,泛舟過富州,計程不過六日。往時有在城驛、回部驛、維摩驛、阿母驛,今皆荒廢。欲開陸路,則從宜良、師宗、塊卜、古彰、陽達,計程八日。至泗城州、田州,通計二十日。中間平川坦道,接三岔江。入京師不過七十四站。水陸通渠,較近二十餘站。中惟普鮮、鵝埂、馬蚌、古彰、夜得、板羊、阿拜等村設驛四站。土壤饒沃,道路易通。」不果。從安南而入雲南,亦有二道,皆會於蒙自。永樂中平安南,分軍出雲南蒙自是也。羅氏曰:「蒙自縣經蓮花灘入交州石隴關,循洮江右岸者,此大道也。自蒙自縣河陽隘入交州,循洮江左岸者,皆山險崎嶇,此間道也。」今詳廣西安南。其餘蹊徑岐途,不可更僕數矣。楊氏曰:「昔諸葛武侯入南中,分軍一出牂牁,今四川遵義府而西南,皆牂牁道。一向益州,今曲靖、雲南皆古益州郡也。而躬率步騎渡瀘入越嶲。四川建昌行都司入姚安府境是也。隋史萬歲平南蠻,自越嶲、馬湖、青蛉、弄棟而入,即其道矣。自是有事南中者,未嘗不師武侯之成法也。」唐天寶九載鮮于仲通伐南詔,統大軍出南溪路,今四川敘州府。分遣越嶲軍出會同路,見建昌行都司。安南軍出步頭路。步頭,今臨安府。十三載李宓伐雲南,亦分二道。宓自蜀入,宓時爲劍南留後侍御史。廣南節度使何履光督軍自海道入,又貞元五年異牟尋謀歸,分遣信使繇西川、黔中、安南三輩俱達於成都。安南路即所謂海道也。宋寶祐初蒙古攻大理,次忒列。在吐蕃境內。分軍一從西道入,曰晏當路,在今麗江府徼外。一從東道入,路由白蠻,即今姚安。或以爲曲靖路,悞也。忽必烈將勁騎從中道入。從越嶲渡金沙江至北勝州,此中道也。元至順初遣撒里帖木兒擊雲南叛者時,雲南諸王禿堅等爲變。亦分軍一自四川進,一繇八番進。今貴州也。又至正二十四年明玉珍攻雲南,分兵三路:一繇界首入,在敘州府。一繇建昌入,一繇八番入。明洪武十四年傅友德等帥師討雲南,分軍出四川永寧趨烏撒,而大兵自辰、沅出貴州向曲靖。此從來攻取之大勢也。

南控交趾,

自廣南、廣西、臨安、元江以及車里、老撾二宣慰司之南,皆安南國地。

西擁諸甸,

自永昌以西皆蠻甸環立,爲邊徼外藩。

北距吐蕃。

永寧、麗江皆與吐蕃接界,今西番諸蠻是也。明初既平雲南,裂吐蕃二十三支分屬沿邊郡邑,轄以土官,於是控制在我,侵叛絕少,蓋得禦番之上策矣。

其名山則有點蒼山,

點蒼山,在大理府城西五里。高千餘仞,盤亘百餘里,一云高六十里,盤亘三百里。介龍首、龍尾兩關之間。前襟榆江,碧瀾萬頃;背環漾水,連絡爲帶。亦曰靈鷲山。有十九峰環列內向,如弛弓然。山椒懸瀑,注爲十八溪。翠巒條分,青嶂並峙,如大鳥之連翼將翔也。《後漢書・志》:「山似扶風太乙之狀,鬱然高峻,與雲氣相連結。險崖積雪,經夏不消,亦名雪山。」《名山志》:「自山南而北,一曰斜陽峰,溪曰南陽溪;二曰馬耳峰,溪曰葶溟溪;三曰佛頂峰,溪曰莫殘溪;四曰聖應峰,在城南十里。溪曰青碧溪;五曰馬龍峰,溪曰龍溪;六曰玉局峰,城南五里。溪曰綠玉溪;七曰龍泉峰,溪曰巾溪;八曰中峰,溪曰桃溪;九曰觀音峰,溪曰梅溪;十曰應樂峰,在城西北。溪曰隱溪;十一曰雪人峰,溪曰雙鴛溪;十二曰蘭峰,溪曰白石溪;十三曰三陽峰,去城北十三里。溪曰靈泉溪;十四曰鶴雲峰,在城北二十里。溪曰錦溪;十五曰白雲峰,城北二十六里。溪曰芒湧溪;十六曰蓮花峰,溪曰陽溪;十七曰五臺峰,溪曰萬花溪;十八曰蒼瑯峰,溪曰霞移溪;十九曰雲弄峰,下與洱海相接。環海之外,復有諸山,曰青巔,曰雞巖,曰玉几,曰羅筌,曰曩蔥,曰龜,曰蛇,若拱若揖,其間石窟巖巒,不可殫述。」又玉局峰一名占文峰,峰頂之南有馮河,周迴萬步,疊崿承流,水色瑩澈。又西南爲青碧溪,溪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緣山麓北行二里至祭天臺,諸葛武侯畫卦石在焉。山中林阻谷奧,而無猛虎毒蛇,冬夏氣候調適,暑止於溫,寒止於涼。諸泉流注爲十八川,川流所經,沃壤百里。溉灌之利,不俟鋤疏,舂碓用泉,不勞人力,東注洱河,河山輝映。蓋與臨安之西湖,洪州之西山,嘉州之峨嵋,齊安之臨皐,滁之琅邪,同一巨麗矣。唐時蒙氏竊據,封爲中嶽。天寶九載,鮮于仲通討南詔,進薄白崖,漸逼江口,謂漾備江也。分軍欲自點蒼山西腹背攻太和城,爲蠻所敗。貞元十年西川帥韋皐遣節度巡官崔佐時至雲南,雲南王異牟尋等與佐時盟於點蒼山神祠是也。宋寶祐初蒙古攻大理,登點蒼山,下臨城中。城中危懼,尋棄城走。明初藍玉等攻大理,大理城西倚點蒼,東臨洱海以爲固,玉等遣奇兵繞出點蒼山後,攀木援崖而上,立旗幟,敵遂驚潰。李夢陽曰:「點蒼山色積黛,四時如一。高六十里,接連雲氣,滇西山川聯絡拱揖,此爲之冠。」

高黎共山,

高黎共山,在永昌府騰越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崑崙岡,土語訛爲高良公山。亦作「高黎貢山」。東臨潞江,西臨龍川江,左右有平川名爲灣甸。今山之東南即灣甸州也。山上下東西各四十里,登之可望吐蕃雪山。草卉障翳,四時不凋。瘴氣最惡。冬雪春融,夏秋炎熾。山頂有泉,東入永昌,西入騰越,故又名分水嶺。。志云:泉極清冽,行者咸取飲之。蒙氏封爲西嶽。永樂初平緬諸蠻刁幹孟叛,何福討之,躋高良公山,直搗南甸,大破之。正統二年麓川賊思任發叛,斷潞江,守將方政擊敗之。別將高遠追敗賊於高黎共山下,乘勝深入,逼思任發於上江,遇伏戰死。七年督臣王驥等奉命進討,分軍破上江賊寨,中軍繇夾像石渡下江,通高黎共山道,進至騰衝。其山延袤數百里,當走集之道,戰守要地也。一名磨盤山。《滇行記》「越怒江二十里爲磨盤山,徑隘菁深,屈曲僅容單騎,爲西出騰越之要衝」,即此山也。又《滇附錄》云:「渡怒江至八灣,度高黎共山,其高四十里。下山爲橄欖坡驛。左渡龍川江,其炎瘴同怒江。過龍川至騰衝衛,地稍涼。中國之西南界盡於此矣。」

玉龍山。江雲露山、蒙樂山附見。

玉龍山,在麗江軍民府西北三十里。一名聳雪山,亦曰雪山。條岡百里,巋聳十峰。上插雲霄,下臨麗江。山嶺積雪,經夏不消。壁立萬仞,千里望之,若在咫尺,與蜀松州諸山相接。蒙氏封爲北嶽。或謂之雪嶺。唐貞元中韋皐約雲南共襲吐蕃,驅之雲嶺之外,蓋即雪嶺外也。元至順初雲南諸王禿堅等作亂。四川行省兵討之,至雪山峽,擊敗羅羅斯軍。《滇志》:「唐貞元四年異牟尋自稱日東王,僭封五嶽、四瀆。五嶽者,東嶽曰江雲露松外龍山,在武定府禄勸州東北二百八十里,接四川東川府界。亦名烏蒙山,亦名雲龍山,亦名絳雲露山,亦曰雪山。北臨金沙江,上有十二峰,雄拔陡絕,盤旋七十餘里。」唐貞觀二十年嶲州都督劉伯英言:「松外諸蠻暫服亟叛,請擊之,以通西洱河天竺之道。」從之。明年,遣梁建方發蜀十二州兵討松外諸蠻,殺獲十餘萬,羣蠻震駭,走保山谷。遂遣使詣西洱河,諭其酋帥相率受命,松外首領蒙羽亦請入朝是也。南嶽曰蒙樂山,在景東府北九十里,西南入威遠、鎮康州界,西入雲州界,東南入者樂甸長官司界,亘三百餘里。亦名無量山。西嶽則高黎共山,北岳則玉龍山。中嶽則點蒼山也。東南兩山,雖非險要所繫,然亦境內之大山矣。

其大川則有金沙江,

金沙江,源出麗江軍民府西北旄牛徼外,以產金沙而名。亦曰麗水。流入巨津州北境,唐時謂之神川。天寶以後吐蕃有其地,置神川都督於此。貞元五年南詔破吐蕃於神川。十年南詔復擊吐蕃於神川,大破之。《載記》云:「南詔之地,北至神川是也。」東南流環麗江府境之三面,流入寶山州境。經州南而入鶴慶軍民府東北境,又經順州之南而入北勝州界,從州南而東入姚安府北境,又東歷武定府北境,又東達四川之會川衛,西南而合瀘水,於是金沙江亦兼瀘水之名。繇會川衛而南過金沙江,即武侯五月渡瀘處也。兩崖峻極,俯視江流,如在井底。煙瘴拍天,冬月行人過此亦皆流汗,惟雨中及夜渡乃無虞。元李京云:「從滇池至越嶲,道經金沙江,計程一千三百里」。繇會川而東北流,經東川烏蒙府境,又東北經馬湖府南爲馬湖江。又東流至敘州府東南而北注於大江。亦見四川大川瀘水。蒙氏封爲四瀆之一。蒙古憲宗三年,忽必烈征大理,過大度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濟,其濟處蓋在麗江府之北。又至順初,搠思班擊雲南叛者諸王禿堅等,奪金沙江,遂直趨中慶扺南平,所奪蓋在武定、姚安間也。志稱雲南左右分畫,界以大江,東北曰金沙,西北曰瀾滄是矣。楊士雲《議開金沙江書》云:江名麗水,源出吐蕃界共龍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訛犁爲麗。東經麗江府巨津、寶山二州,三面環府界;又東經鶴慶,受漾、共諸水;又東經北勝,受桑園、龍潭、程海諸水;又東經姚安府界,受青蛉、大姚、龍蛟諸水;又東經楚雄定遠,受龍川諸水;又東經武定府,受元謀、西溪諸水,又受滇池、螳螂諸水;士雲所引諸水,源流多不可考,武定已下,次第益復舛錯。又東經東川府,西入滴慮部,受尋甸牛瀾江、谷壁川、喟囓、化溪諸水;又東經烏蒙南,又東經鹽井、建昌、會川、越嶲諸衛合瀘水,受懷遠、寧遠、越溪、雙橋、長河、瀘沽、大渡、魚洞、羅羅、打沖、東河、熱池諸水;又東至馬湖界,受泥溪、大、小汶諸水;又東至敘州府合大江。此南中西北之險,蒙氏僭稱北瀆者也。漢武帝開益州郡,諸葛亮平南中四郡,皆先得此險,而始通西南夷。歷晉迄隋,通壅靡常,至唐蒙氏世爲邊患,至酋龍極矣,即晟祐隆。屢寇黎、雅,一破黔中,四盜西川,皆繇我失險,坐基南詔亡唐之禍。宋太祖鑑此,以玉斧畫大度河曰:「此外非吾有。」繇棄此險,遂成鄭、趙、楊、段氏三百餘年之僭。元世祖乘革囊及筏渡江進薄大理,禽段智興以破此險,遂平西南夷。明初梁王拒命,太祖命將征討,諭潁川侯等曰「關索嶺路本非正道,正道又在西北」,蓋謂此也。夫雲南四大水,惟金沙江合江、漢朝宗於海,爲南國紀。天造地設,本爲天下用也。歷代乃棄諸蠻酋,資其桀驁,雖建立城戍,斤斤自守,時或陷沒。豈知天有宿度,地有山水,人有脈絡,《禹貢》於州末必曰浮某水,達某水,入某水,逾某水,詳叙貢道達都,著天下大勢,以水爲經紀也。孰謂滔滔大川,可浮可達,反舍而陸,乃北至永寧,東至鎮遠,不亦迂乎?誠一勞永逸,暫費永寧,纘神禹疏鑿之績,恢四海會同之風,息東西兩路之肩,拊滇雲百蠻之背,變彼絕險奧區,而爲掌中腹裏,一統無外之治,實在此矣。《滇志》:「正統間靖遠伯王驥議浚金沙江,不果。嘉靖間撫臣黃衷復議濬之,爲武定土酋鳳朝文所梗,事遂寢。既而撫臣汪文盛亦議修舉,卒中止。其後臬臣毛鳳韶上議:『雲南水路,昔人謂由滇之海口浮船武定金沙達馬湖僅七日,其武定府迤東水路,自雲南海口至安寧、羅次、富民、隻舊、你革、達古、普河、安革、法於、土色,出東川大江至阿納木姑,共一十三站,惟土色有疊水。又迤西水路,自雲南陸路至富民、武定、虛仁、環州凡五站,於金沙江巡司浮舟至罵喇母、白馬口、粲喇則、五曲革、直勒則、卓剌、除魯、圭寧、抄塔甸、沙吉、撒麻村,亦至土色大江阿納木姑,凡一十四站,惟卓剌、沙吉有疊水。』又金沙江土司言:「弘治、正德、嘉靖間木商多自馬湖伐杉木,以五板巨艦載之。中經虎跳、天生橋,雖險阻無害也。」又姜驛驛丞言:『木商結簰筏,自本司江流六日即抵馬湖。』大抵武定迤東最爲捷徑,迤西則水道益廣,中間雖有虎跳、天生二灘,皆沙石易鑿。誠於東西二道勘實,鳩工隨宜利導,若果崖石險絕,人力難施,亦須設法變通,水陸兼濟。至於郡邑遠近,村舍稀密,堪立驛遞哨堡者,皆當以次修舉,所關不獨一時一方之利而已。適地方多事,竟不行。隆慶初撫臣陳用賓複申前議,亦不果。天啓中安酋倡亂,貴陽道阻,復議開通。臬臣莊祖誥謂:『自金沙巡司而東,由白馬口歷普隆、紅巖石、喇鮮至廣翅塘,皆禄勸州地。其下有三灘,水溢沒石,乃可放舟,涸則躋岸,纜空舟以行。又歷直勒村、罵喇、土色,皆會理州地,其下有雞心石,石如錐者三疊。江中行舟,必度水勢緩急。又歷踏照、頭峽、喇鮮至粉壁灘,甚駛,皆東川地。又歷驛馬河新灘至虎跳灘、陰溝硐,皆烏蒙地。虎跳湍瀉陡石,不可容舟。陰溝二山相接,水行山腹中,皆從陸過灘。易舟而下,又歷大、小流灘,爲蠻夷司地。又歷黃郎、木鋪、貴溪寨、業灘至南江口始安流。自廣翅塘至南江約十日程。又至文溪、鐵索江數灘,歷麻柳灣、教化巖,爲馬湖府地。又歷洩灘、蓮花三灘、會溪、石角灘,至敘州府。此金沙江道里之可據者也。』」

瀾滄江,樣備江附見。

瀾滄江出吐蕃嵯和哥甸鹿石山。一名鹿滄江,亦曰浪滄江,亦作蘭倉水。流入麗江府蘭州境,南歷大理府雲龍州西,又南經永昌府東北八十五里羅岷山下,兩崖壁峙,截若垣墉,纜鐵飛橋,懸跨千尺,亦曰博南津。《後漢書》:「永平十二年得哀牢地,始通博南山,度蘭倉水,行者苦之,歌曰:『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度蘭倉,爲他人。』」指此也。志云:瀾倉江徑雲龍州入永昌,廣僅三十餘丈。其深莫測,其流如奔,有大瘴,零雨始旭,草玄葉脫時,行旅忌之。自永昌東流入蒙化府西南界,又流經順寧府東北,至府東南百二十里之泮山下,會於墨會江。墨會江者,即樣備江也。源出西番境內可跋海。一云出鶴慶軍民府劍川州南五里之劍川湖。亦曰漾濞江,亦曰濞溪江,亦曰黑惠江。流經大理府浪穹縣西,又南過府西之點蒼山後會西洱海,程大昌曰:「唐樊綽以麗水爲黑水,恐其狹小,不足爲雍、梁二州界,惟西洱河與《漢志》葉榆澤相灌,廣處可二十餘里,既足以界別二州,其流又正趨南海,昔人謂此澤以榆葉所積得名,則其水之黑似榆葉,積漬所成,尤爲證驗。」大昌蓋以樣備水爲葉榆澤也。流入趙州西南,亦曰神莊江,又南流經永昌府永平縣之東境,蒙化府之西境,又南至順寧府東北境,南流至泮山下合於瀾滄江。志云:瀾滄江中有物黑如霧,光如火,聲如折木,破石觸之則死,或曰瘴母也,《文選》謂之鬼彈,《內典》謂之禁水。惟順寧江中有之,他所絕無。二水合流至雲州南,又東南經景東府及鎮沅府,西南過者樂甸官司界又達元江府西南境、車里宣慰司東北境,又東南過交趾界爲富良江而入於南海。蒙氏以墨會江、瀾滄江皆列於四瀆。明洪武二十年詔沐英於瀾滄江津要築壘置守,以備平緬是也。李元陽《黑水考》云:「《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華陽、黑水惟梁州』。又曰『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釋經者擬議其說而卒無所據。夫黑水之源固不可窮,而入南海之水則可數也。何則?隴、蜀無入南海之水,惟滇之瀾滄江、潞江二水皆繇吐蕃西北來,與雍州相連,水勢並洶湧,皆入於南海,是豈所謂黑水者乎?然潞江西南流,蜿蜒緬中,內外皆夷,其於梁州之境若不相屬,惟瀾滄繇西北迤邐向東南,徘徊雲南郡縣之界,至交趾入海,今水內皆爲漢人,水外則爲夷緬,禹之所導,於以分別梁州界者,惟瀾滄足以當之。孟津之會曰髳人,在今北勝;濮人,在今順寧;皆在瀾滄江內也。《地理志》謂『南中山曰昆瀰,水曰洛』,《山海經》『洱水西流入於洛』,故瀾滄江又名洛水,言脈絡分明也。《元史》『至元八年大理勸農官張立道使交趾,並黑水,跨雲南以至其國』,亦一證也。夫古今郡縣因革之名不可紀及,而山川之蹟則不可移,不據不可移之跡而據易變之名,末矣。所以然者,論者但知隴在蜀之北,蜀在滇之東北,故以《禹貢》黑水爲梁、雍二州界,又入南海爲疑。不知隴、蜀、滇三方鼎立,隴則西南斜長入蜀,滇則西北斜長近隴,蜀則尖長入滇、隴之間,故雍以黑水爲西界,對西河而言也;梁以黑水爲南界,對華陽而言也。惟三危之山不可考,或謂近在麗江,夫《禹貢》明言三危爲雍州山,且三苗所竄,豈復在南夷之地乎?姑置之闕如可也。」今黑水見《川瀆異同》。

潞江,

潞江,在永昌府潞江安撫司東北三十里。源出吐蕃雍望甸,東南流經司北,兩岸陡絕,瘴癘甚毒,夏秋之間,人不敢渡。本名怒江,以波濤洶湧而名也。《滇記》:「諸葛武侯七擒孟獲,駐兵怒江之滸,即此。」又東經永昌府南百里,復東南流經孟定、芒市界達木邦、緬甸入於南海。潞江源委,諸志皆以荒遠略之。元人朱思本《圖》稍悉,亦難盡據。蒙氏封爲四瀆之一。正統三年麓川土酋思任發作亂,遣兵斷潞江,立柵以守,官軍討之不得渡,都督方政渡江擊走之。四年復命沐昂等徵麓川,敗賊於潞江,進抵隴把,今隴川宣撫司治此。不能克而還。或曰潞江自孟定府西入於麓川江,而麓川江自隴川宣撫司西南入於金沙江,三水源異而歸同也。麓川江者,即龍川江。源出騰越州徼外峨昌蠻地之七藏甸,繞越甸而東南,經高黎共山下,其渡處地名夾像石,在江之東岸,南流至南甸宣撫司東南境爲孟乃河,經芒市西界入隴川司東爲麓川江。川流湍迅,蠻人恃以爲險。思任發之亂,方政擊敗之於潞江西岸,別將高遠追賊度龍川江,敗賊於高黎共山下。乘勝深入,與方政等逼賊於上江。上江,賊重地也。遠力憊無援,敗沒。政亦西度龍川追賊,遇伏戰死。繼而樞臣王驥督大兵進討,遣總兵劉聚自下江夾像石徑進攻上江賊砦,破之。於是驥引大軍繇夾像石度下江,通高黎共山道,至騰衝,繇南甸擣賊巢,平之。上江、下江者,土人以江近麓川城爲上江,而近騰越爲下江也。繇隴川而南接芒市西界,西南流入金沙江。金沙江,即大盈江也,亦名大車江。源出騰越州西徼吐蕃界,流入州境,南流經南甸及干崖宣撫之西境,有檳榔江亦出吐蕃界,東南流合焉。朱思本曰:「大車江、檳榔江二水合流始名大盈江也。」大盈江又東南流,繞芒市西南界,隴川西北界,又南而麓川江西南流合焉。並流經孟養宣撫司東境,謂之金沙江。江合衆流,水勢益盛,浩瀚洶湧,南流入緬甸界,闊五里餘,經江頭、大公、蒲甘諸城而入於南海,蓋雲南西南境之巨津,又與東北之金沙江異流而同名也。龍川、麓川、大盈、金沙諸川,志皆錯雜不可考,今略爲定正。

滇池,

滇池,在雲南府城南。一名昆明池,亦曰滇南澤。戰國時楚將莊礄滅夜郎,至滇池以兵威略定其地,又使部將小卜引兵收滇西諸蠻是也。漢元封中欲討昆明,以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乃於長安西南穿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蜀漢建興三年,諸葛武侯征南中,至滇池。常璩《南中志》:「滇池縣有澤水,周迴二百餘里,所出深廣,下流淺狹如倒流,故曰滇。長老相傳池有神馬,交則生駿駒,俗稱之曰滇駒,日行五百里。」《南行錄》:「滇池亦名積波池,周廣五百里,盤龍江、黃龍溪諸水之所匯也,稱南中巨浸焉。池中有大、小臥納二島。水之下委爲螳螂川,縈迴安寧州治,過富民縣而北達武定府東北界注於金沙江。今城西南八十里爲海口大河,即滇池導流處也。」《滇記》云:「郡城,金馬、碧雞二山東西夾護,商山北來,而環列於前,中開一大都會。滇池受邵甸、牧羊山諸泉及黑白龍潭、海源洞諸水匯爲巨浸,延袤三百餘里,軍民田廬,環列其旁,而洩於稍西一小河,又折而北,不見其去,故又名滇海。」《元史》:「至元中張立道爲雲南勸農使,以昆明池夏潦必冒城郭,乃求泉源所出,洩其下流,得良田萬餘頃。」明初傅友德、沐英駐守雲南,皆事屯田。而滇池之水皆首爲灌溉之利。

西洱河。

西洱河,在大理府城東。源出鄧川州浪穹縣北二十里罷谷山,匯山溪諸流,又合點蒼山十八川而爲巨浸,下流合於樣備江,即古葉榆澤也。相傳黑水伏流,別派自西北來會於太和縣東而爲洱河,《後漢志》注謂之馮河,亦曰葉榆河。《水經注》:「諸葛平南中,戰於榆水之南。」是也。亦曰珥水,以形如月抱珥也。一云如月生五日,亦曰洱海,亦曰西洱海,杜佑謂之昆瀰川。漢武帝像其形,鑿以習水戰,非滇池也。古有昆瀰國,亦以此名。隋開皇十七年,史萬歲擊南寧叛爨,至南中,過諸葛亮紀功碑,度西洱河,入渠濫川,見昆陽州。行千餘里,破其三十餘部。唐武德四年嶲州都督韋仁壽檢校南寧,將兵五百,循西洱河,開地數千里,置七州十五縣。貞觀二十二年,梁建方討松外蠻,破走之,於是遣使詣西洱河諭其酋帥歸附者七十餘城。復遣奇兵自嶲州道千五百里,掩至西洱河,蠻帥楊盛駭懼請降。其西洱河蠻酋楊棟,東洱河蠻酋楊斂等俱請入朝。或曰即一洱河,而蠻分東西爲界也。《新唐書》:「繇郎州走三千里達西洱河。」天寶九載鮮于仲通伐南詔,十一載李宓又伐之,皆敗於西洱河。河形如人耳,周三百餘里,中有三島、四洲、九曲之勝。三島者,一曰金梭,一曰赤文,一曰玉几。金梭島亦名羅簽島,洱河東北岸有青巔山,島在其南。玉几島亦名濃禾島。以形如几案,故名。亦曰玉案,在洱河東岸。赤文島亦名赤崖島。四洲者,一曰青沙鼻,一曰大貫淜,一曰鴛鴦,一曰馬簾。九曲者,一曰蓮花,一曰大鸛,一曰幡磯,一曰鳳翼,一曰蘿蒔,一曰牛角,一曰波岝,一曰高嵓,一曰鶴翥也,皆可田可廬,而大鸛洲隨水浮沉,冬夏不改。河繞城而西南流,會於樣備江,波濤千頃,澄泓一色,因謂之西洱海。志云:洱河繞城西南,繇石穴中出。石穴即天橋,東岸有分水崖,儼如斧劃。漁人謂自岸下分水爲兩,南河北海,鹹淡不類,河魚不入海,海魚不入河。元郭松年《行記》曰:「洱水涉歷三郡,渟蓄紫城,東北自河首,南盡河尾,汪洋浩蕩,波濤於兩關,周迴百有餘里。」今西洱河袤百里,廣三十里,蓋匯羣流而成。蘇軾曰:「南詔有西洱河,即牂牁江。」悞矣。

其重險則有石門。龍首、龍尾二關附見。

石門,在麗江府巨津州西百里,今在大理府北七十里,當點蒼山之背。遵洱河而上,其山兩壁牆立,有若門然,即唐時石門南道也。從會川渡金沙江西南行,繇此入南詔之羊苴咩城,諸葛武侯繇此征南中,史萬歲繇此擊叛爨,韋仁壽、梁建方亦繇此平西洱諸蠻,韋皐復繇此通南詔。《滇記》:「天寶中鮮于仲通討南詔,下兵南溪,石門道遂閉。韋皐通雲南,以蠻經北谷近吐蕃,乃復治石門道,繇黎州出邛部,直達雲南,謂之南道。」今詳見四川重險清溪關。其地亦名天威徑,以武侯七擒孟獲而名。今石門南有上關城,在府北七十里,周四里,四門。一名龍首關。當西洱河之首,亦曰河首關。又府南三十里有下關城,周二里,三門。關南有橋,橋南有壁。一名龍尾關。當洱河之下流,亦曰河尾關。自河尾順流而下約里許,有石門,巨石橫眉,號石馬橋,爲羣波爭道之地,懸流奔注,雲濤雪浪,聲聞數里。郭松年《行記》:「自趙州舟行三十里有河尾橋,架木爲梁,長十五丈餘。穹形飲水,睨而視之,如虹霓然。橋西則爲龍尾關,北入府城之路,南詔皮羅閣所築,最險固,高壁危構,巋然尚存。稍西南則爲石馬橋,亦曰天橋。」何鍾《記》云:「取道龍關,南循洱河,往觀天橋及石門關。出石關如行成皐之虎牢。沓嶂巉巖,可百餘武,名一線天,爲洱水故道,險阨之地也。」是龍尾關南又有石門矣。五代晉天福二年,段思平自石城見曲靖府。起兵,鼓行而西,至河尾遂入關,滅楊干貞而代有其地。明初藍玉等攻大理,其酋長扼下關以守。玉等至品甸,即雲南縣。遣別將繇洱水東趨上關,爲犄角勢。自率衆抵下關,造攻具,夜半潛遣一軍繇石門間道渡河,繞出點蒼山後,攀木緣崖而上,立旗幟,昧爽大軍抵下關,望之踴躍讙噪,敵衆驚亂。沐英率軍策馬渡河,斬關而入。山上軍望見亦下攻之。敵大潰,拔大理城。既而分軍出上關,取鶴慶,略麗江,又出石門關此石門謂巨津州西百里之石門。下金齒。是下關亦可兼石門之稱也。《滇略》云:「龍尾關有伏波廟,世傳諸葛武侯駐兵濞水上,一軍皆瘖,因禱伏波之神得愈。關東又有戰士塚,唐天寶中李宓喪師處也。又天橋,在府西南三十五里,兩山輻輳,中空丈餘,水從空中出,兩岸石各上特出丈許,其微不相及處,有巨石覆掩,非人力可致。過石橋,攀鳥道數十武,爲達樣備孔道,此石橋東崖也。循岸南行里許,有地名不落梅。乃洱水出橋外石崖,懸瀉數十尺,衝激亂石,濺沫上起如梅花。此下關外之極勝也。自上關以外出石門而北者,皆謂之天威徑。唐顧雲詩「雲南八國萬部落,皆從此路來朝天」,蓋石門之係於雲南非淺鮮矣。
雲南古爲荒服,自漢以來,乍臣乍叛。蓋疆域遼闊,部落環伺,崇山巨川,足以爲保據之資,故時恬則牛馴蟻聚,有事則狼跳虎噉,勢固然也。西南一隅,反覆最多,麓川抗戾於前,緬甸恣睢於後,蠶食鄰封,志欲漸廣。尾大之禍,識者早見其端矣。說者曰:雲南山川形勢,東以曲靖爲關,以霑益爲蔽;南以元江爲關,以車里爲蔽;西以永昌爲關,以麓川爲蔽;北以鶴慶爲關,以麗江爲蔽。故曰雲南要害之處有三:東南八百、老撾、交趾諸夷以元江、臨江爲鎖鑰,西南緬甸諸蠻,以騰越、永昌、順寧爲咽喉,西北吐蕃以麗江、永寧、北勝爲扼塞。識此三要,足以籌雲南矣。雖然,雲南者南臨交、廣,晉太康初陶璜爲交州牧,言寧州諸夷接據上流,水陸並通是也;北肘川、蜀,諸葛武侯欲專意中原,慮羣蠻乘其後,乃先南討;蒙氏據有雲南,屢爲唐劍南之禍是也。 《元史》言:「雲南之地,東至普安路之橫山,西至緬地之江頭城,凡三千九百里而遠;南至臨安之麗滄江,北至羅羅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乃跼蹐一隅,自保不暇,梁王、段氏,不爲千古之羞哉?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