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
作者:韓愈 

符讀書城南 编辑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1]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2]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3]少長聚嬉戲,[4]不殊同隊魚。[5]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三十骨骼成,[6]乃一龍一豬。飛黃騰踏去,[7]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8]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9]問之何因爾?[10]學與不學歟。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余。[11]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12]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13]不見三公後,寒饑出無驢。[14]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15]潢潦無根源,[16]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17]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18]時秋積雨霽,[19]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20]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21]

示爽 编辑

宣城去京國,里數逾三千。念汝欲別我,解裝具盤筵。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牽。冬夜豈不長,達旦燈燭然。座中悉親故,誰肯舍汝眠。念汝將一身,西來曾幾年?名科掩眾俊,[22]州考居吏前。今從府公召,府公又時賢。時輩千百人,孰不謂汝妍。汝來江南近,里閭故依然。[23]昔日同戲兒,看汝立路邊。人生但如此,[24]其實亦可憐。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連。強顏班行內,[25]何實非罪愆。才短難自力,懼終莫洗湔。[26]臨分不汝誑,有路即歸田。

人日城南登高 编辑

初正候才兆,涉七氣已弄。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聖朝身不廢,佳節古所用。親交既許來,子妷亦可從。[27]盤蔬冬春雜,樽酒清濁共。令征前事為,[28]觴詠新詩送。扶杖淩圮阯,[29]刺船犯枯葑。[30]戀池群鴨回,釋嶠孤雲縱。人生本坦蕩,[31]誰使妄倥傯。[32]直指桃李闌,幽尋寧止重。[33]

病鴟 编辑

屋東惡水溝,有鴟墮鳴悲。青泥揜兩翅,[34]拍拍不得離。[35]群童叫相召,瓦礫爭先之。計校生平事,殺卻理亦宜。奪攘不愧恥,飽滿盤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風送追隨。[36]遂淩紫鳳群,肯顧鴻鵠卑。[37]今者運命窮,遭逢巧丸兒。中汝要害處,汝能不得施。於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丐汝將死命,[38]浴以清水池。朝餐輟魚肉,暝宿防狐貍。自知無以致,蒙德久猶疑。飽入深竹叢,饑來傍階基。亮無責報心,[39]固以聽所為。昨日有氣力,飛跳弄藩籬。今晨忽徑去,[40]曾不報我知。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窺。京城事彈射,豎子豈易欺。勿諱泥坑辱,泥坑乃良規。[41]

華山女 编辑

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庭。廣張罪福資誘脅,聽眾狎恰排浮萍。[42]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華山女兒皆奉道,欲驅異教歸仙靈。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遂來升座演真訣,觀門不許人開扃。不知誰人暗相報,訇然振動如雷霆。[43]掃除眾寺人跡絕,驊騮塞路連輜軿。[44]觀中人滿坐觀外,後至無地無由聽。抽釵脫釧解環佩,堆金疊玉光青熒。[45]天門貴人傳詔召,六宮願識師顏形。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豪家少年豈知道,來繞百匝腳不停。雲窗霧閣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仙梯難攀俗緣重,浪憑青鳥通丁寧。[46]

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 编辑

晉人目二子,其猶吹一吷。[47]區區自其下,顧肯掛牙舌。《春秋》書王法,不誅其人身。《爾雅》註蟲魚,定非磊落人。湜也困公安,[48]不自閑窮年。枉智思掎摭,糞壤汙穢豈有臧。[49]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我有一池水,蒲葦生其間。蟲魚沸相嚼,日夜不得閑。我初往觀之,其後益不觀。觀之亂我意,不如不觀完。用將濟諸人,舍得業孔顏。百年詎幾時,君子不可閑。

路傍堠 编辑

堆堆路傍堠,[50]一雙復一只。迎我出秦關,送我入楚澤。千以高山遮,萬以遠水隔。[51]吾君勤聽治,照與日月敵。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釋。何當迎送歸,緣路高歷歷。

食曲河驛 编辑

晨及曲河驛,悽然自傷情。[52]群烏巢庭樹,[53]乳雀飛檐楹。而我抱重罪,孑孑萬里程。親戚頓乖角,[54]圖史棄縱橫。下負明義重,[55]上孤朝命榮。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56]

過南陽 编辑

南陽郭門外,桑下麥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鳩鳴不停。秦商邈既遠,湖海浩將經。孰忍生以慼,吾將寄余齡。[57]

瀧吏 编辑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58]險惡不可狀,[59]船石相舂撞。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裏?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瀧吏垂手笑,[60]官何問之愚?譬官居京邑,[61]何由知東吳。[62]東吳遊宦鄉,官知自有由。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儂幸無負犯,[63]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為。[64]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65]鱷魚大於船。[66]牙眼怖殺儂。州南數十里,[67]有海無天地。[68]颶風有時作,[69]掀簸真差事。[70]聖人於天下,於物無不容。比聞此州囚,亦有生還儂。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71]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72]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惝慌。[73]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工農雖小人,事業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虱其間,[74]不武亦不文。仁義飾其躬,[75]巧奸敗群倫。[76]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余,國恩並未酬。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不即金木誅,[77]敢不識恩私。潮州雖雲遠,雖惡不可過。[78]於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79]

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编辑

知識久去眼,[80]吾行其既遠。瞢瞢莫訾省,[81]默默但寢飯。子兮何為者,冠佩立憲憲。[82]何氏之從學,蘭蕙已滿畹。[83]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治惟尚和同,[84]無俟於謇謇。[85]或師絕學賢,不以藝自輓。[86]子兮獨何如,能自媚婉娩。[87]金石出聲音,[88]宮室發關楗。[89]何人識章甫,[90]而知駿蹄踠。[91]惜乎吾無居,不得留息偃。臨當背面時,[92]裁詩示繾綣。[93]

英英桂林伯,[94]實維文武特。[95]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子行誠艱難,[96]我去未窮極。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97]

吾友柳子厚,其人藝且賢。吾未識子時,已覽贈子篇。[98]寤寐想風采。[99]於今已三年。不意流竄路,旬日同食眠。[100]所聞昔已多,所得今過前。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101]

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102]嶷嶷桂林伯,[103]矯矯義勇身。[104]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105]遺我數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形神。[106]不知四罪地,[107]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108]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109]既學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王官不可闕,未宜後諸生。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110]

寄書龍城守,[111]君驥何時秣。峽山逢颶風,[112]雷電助撞捽。[113]乘潮簸扶胥,[114]近岸指一髮。兩巖雖雲牢,木石牙飛發。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浪沒。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胡為不忍別,感謝情至骨。

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 编辑

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115]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116]蒲魚尾如蛇,[117]口眼不相營。[118]蛤即是蝦蟆。[119]同實浪異名。章舉馬甲柱,[120]斗以怪自呈。其余數十種,莫不可嘆驚。我來禦魑魅,[121]自宜味南烹。調以鹹與酸。[122]芼以椒與橙。[123]腥臊始發越,咀吞面汗骍。[124]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125]開籠聽其去,鬱屈尚不平。賣爾非我罪,不屠豈非情。不祈靈珠報,[126]幸無嫌怨並。[127]聊歌以記之,又以告同行。[128]

宿曾江口示侄孫湘二首 编辑

雲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圍。三江滅無口,其誰識涯圻。暮宿投民村,高處水半扉。犬雞俱上屋,不復走與飛。篙舟入其家,暝聞屋中唏。[129]問知歲常然,[130]哀此為生微。海風吹寒晴,波揚眾星輝。仰現北斗高,不知路所歸。

舟行亡故道,[131]屈曲高林間。林間無所有,奔流但潺潺。嗟我亦拙謀,致身落南蠻。茫然失所詣,無路何能還?

答柳柳州食蝦蟆 编辑

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132]強號為蛙蛤,於實無所校。[133]雖然兩股長,[134]其奈脊皴皰。[135]跳躑雖雲高,意不離濘淖。[136]鳴聲相呼和,[137]無理只取鬧。周公所不堪,灑灰垂典教。[138]我棄愁海濱,[139]恒願眠不覺。[140]叵堪朋類多,[141]沸耳作驚爆。[142]端能敗笙磬,[143]仍工亂學校。雖蒙句踐禮,[144]竟不聞報效。大戰元鼎年,[145]孰強孰敗橈。[146]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懼染蠻夷,失平生好樂。[147]而君復何為,甘食比豢豹。獵較務同俗,[148]全身斯為孝。[149]哀哉思慮深,未見許回棹。

別趙子 编辑

我遷於揭陽,[150]君先揭陽居。揭陽去京華,其裏萬有余。[151]不謂小郭中,有子可與娛。[152]心平而行高,[153]兩通《詩》與《書》。婆娑海水南,[154]簸弄明月珠。及我遷宜春,[155]意欲攜以俱。擺頭笑且言:[156]我豈不足歟?又奚為於北,往來以紛如。[157]海中諸山中,幽子頗不無。相期風濤觀,已久不可渝。又嘗疑龍蝦,果誰雄牙須。蚌蠃魚鱉蟲,[158]瞿瞿以狙狙。[159]識一已忘十,[160]大同細自殊。欲一窮究之,時歲屢謝除。今子南且北,豈非亦有圖。人心未嘗同,[161]不可一理區。[162]宜各從所務,未用相賢愚。[163]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编辑

盆城去鄂渚,[164]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165]故人辭禮闈,旌節鎮江圻。[166]而我竄逐者,龍鐘初得歸。別來已三歲,望望長迢遞。咫尺不相聞,平生那可計。我齒落且盡,君鬢白幾何。[167]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168]譬如親骨肉,寧免相可不。我昔實愚憃,[169]不能降色辭。子犯亦有言,臣猶自知之。[170]公其務貰過,[171]我亦請改事。[172]桑榆倘可收,[173]願寄相思字。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 编辑

南山有高樹,花葉何衰衰。[174]上有鳳皇巢,鳳皇乳且棲。四旁多長枝,群鳥所托依。黃鵠據其高,眾鳥接其卑。[175]不知何山鳥,羽毛有光輝。飛飛擇所處,正得眾所希。上承鳳皇恩,自期永不衰。中與黃鵠群,不自隱其私。下視眾鳥群,汝徒竟何為?[176]不知挾丸子,心默有所規。[177]彈汝枝葉間,汝翅不覺摧。或言由黃鵠,黃鵠豈有之。慎勿猜眾鳥,眾鳥不足猜。[178]無人語鳳皇,汝屈安得知?黃鵠得汝去,婆娑弄毛衣。[179]前汝下視鳥,各議汝瑕疵。汝豈無朋匹,有口莫肯開。汝落蒿艾間,幾時復能飛?哀哀故山友,中夜思汝悲。路遠翅翎短,不得持汝歸。[180]

猛虎行 编辑

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
羣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
身食黃熊父[181],子食赤豹麛。[182]
擇肉於熊羆[183],肎視兔與貍。
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歩威。
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朝怒殺其子,暮還飧其妃[184]
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
狐鳴門兩旁[185],烏鵲從噪之。
出逐猴入居[186],虎不知所歸。
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
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
猛虎死不辭,但慙前所爲。
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187]
故當結以信,親當結以私。
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爲。

註釋 编辑

  1. 《孟子·盡心》:“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2. 同一或作一同,非是。
  3. 提或作啼,非是。巧或作兩。
  4. 少讀如多少之少,《漢·賈誼、匈奴、東平王傳》三見,公此詩與劉統軍、李虛中誌亦三用。
  5. 山谷次韻高子勉有云,“忽作飛黃去,頓超同隊魚。”皆用公語也。
  6. 骼音格。《記》:掩骼埋胔。
  7. 《選》張景陽《七命》:“整頓雲輅驂飛黃。”
  8. 鞭背或作背上,非是。
  9. 陸唐老曰:“退之不絕吟六藝之文,不停披百家之編。招諸生立館舍,敕勵其行業之未至,而深戒其責望於有司,此豈有利心於吾道者。《佛骨》一疏,議論奮激,曾不以去就禍福回其操。《原道》一書,累千百言,攘斥異端,用力殆與孟軻氏等。退之所學所行,亦無愧矣。惟《符讀書城南》一詩,乃駭目潭潭之居,掩鼻蟲蛆之背,切切然餌其幼子以富貴利達之美,若有戾於向之所得者矣。”
  10. 或作耳。
  11. 則或作即。
  12. 《詩·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且,語助也。且,子魚切。
  13. 閣本作“不見公與汝,幸免自犁鉏。”今按:閣本之謬,有如此者,它可盡信邪?
  14. 《荀子》:“雖王公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
  15. 《易》:“不菑畬。”《爾雅》:“田一歲曰菑,三歲曰畬。”呂原明《雜記》云:“少陵詩云:‘文章一屑,於道未為尊。’文者載道之器,安得謂之屑,顧所用如何耳。韓退之詩曰,‘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此說有可取焉。”菑畬音淄予。
  16. 《左氏》:“潢汙行潦之水。”潢,胡光切。潦音老。
  17. 或作今古。
  18. 音歟。
  19. 方作開。
  20. 居諸,謂日月。《詩》:“日居月諸。”
  21. 魯直嘗書此詩,跋其後曰:或謂韓公當開後生以性命之學,不當誘之以富貴榮顯。涪翁曰:“熙寧、元豐間大儒之過也,又何學焉?孔子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韓公之言,其於勸獎之功,異趨而同歸也。”
  22. 名科或作科名。
  23. 汝來或作此來,故或作固。
  24. 但或作得,
  25. 行,胡郎切。此詩當是知制誥時作。
  26. 音箋。
  27. 妷或作姪。
  28. 東漢賈景伯有《酒令》九篇,今不傳。劉貢父云:“唐人飲酒,喜以令為罰,今人以絲管歌謳為令,即白傅所謂‘醉翻襕衫拋小令’是也。其舉故事物色為令,即所謂‘令征前事為’是也。”令去聲。
  29. 或作址。
  30. 莊子》:“漁父言: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葑,菇根,江東有葑田。梁庾肩吾詩:“墨米生菇葑。”刺,七亦切。葑,方用切。
  31. 論語》:“君子坦蕩蕩。”
  32. 楚辭》:“愁倥傯於山陸。”註,倥傯,猶困苦也。上音控,下音粽。
  33. 幽尋或作尋幽。
  34. 揜或作淹,又作渰。
  35. 《東方朔傳》:“擊之拍拍”。
  36. 或作恣追飛。
  37. 遂或作擬,紫或作鸞,鴻鵠或作鵠雁。今按:紫鴻是假對。
  38. 丐或作救,又作與。丐兄弟死命,《寇恂傳》語。
  39. 亮或作諒。
  40. 徑或作勁。
  41. 良或作汝,非是。
  42. 資或作恣。狎恰,唐人語,白樂天《櫻桃》詩:“洽恰舉頭千萬顆。”或作恰似,非是。
  43. 訇音轟。
  44. 《後漢》“輜軿曜日。”音菑萍。
  45. 諸本青作晶,字本《西都賦》。
  46. 《漢武帝故事》:“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正中,忽有青鳥從西方來集。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有頃,王母至,有三青鳥如烏,夾侍王母旁。”詩意蓋取此。青或作三雲。三鳥王母使,見《山海經》、《楚辭·九嘆》、江文通《雜詩》。今按:陶詩雲三青鳥,則青字亦未為無據也。或怪公排斥佛老,不遺余力,而於華山女獨假借如此,非也。此正譏其衒姿色假山靈以惑眾,又譏時君不察,使失行婦人得入宮禁耳。觀其卒章豪家少年,雲窗霧閣,翠幔金屏,青鳥丁寧等語,褻慢甚矣,豈真以神仙處之哉!
  47. 《莊子》:“惠子曰:‘吹劍首者吷而已。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註疏:戴晉人,梁之賢者,姓戴,字晉人。吷音血。
  48. 公安縣,江陵。
  49. 古本只如此,一本不自閑下,有其閑字,糞壤下有間字,蜀本間字下有糞壤多字。豈字下有必字,有字下有否字。又一本無必字否字,而臧字下有不臧字。謝本窮年作至閑,而註雲近本增足八字。不知所校之自,語淺俗,非韓文。胡元任云:“我有一池水已下,當為別篇。”恐或然也。今按:此詩多不可曉,當闕。或云世有石本與今本同,知舊本脫誤明矣。謂有所增八字也。然諸公校本皆不言,不知果然否也。
  50. 堆堆或作拆拆,唐本作堠堠,皆非是。
  51. 遠或作大。
  52. 悽或作淒。
  53. 烏或作鳥。
  54. 或作榷。
  55. 明或作朋。按:杜詩,於公負明義,作朋非是。
  56. 用或作由。
  57. 慼或作蹙。
  58. 昌樂瀧,溪名。水湍浚為瀧。昌樂,諸本作樂昌,今從杭、蜀本雲。歐公嘗以劉仲章言,考歸舊本。蔣穎叔云:李君謂樂昌五里有昌山,有樂石,瀧在縣上五里。今按:歐雲縣名樂昌,瀧名昌樂也。瀧,閭江切,又音雙。
  59. 唐本作樂昌險惡狀,非是。
  60. 東坡詩:“瀧吏無言只笑儂。”
  61. 或作譬如官居此。一本作牧郡邑。
  62. 一作京都。
  63. 吳人稱我曰儂,音農。
  64. 妄或作妾,非是。
  65. 《楚辭》:“聽波聲之洶洶。”洶音胸。
  66. 《永州記》曰:“鱷魚大者凡數丈,善食人,一生百卵,及成形,則有為蛇為龜為蛟者,甚靈。”公有《祭鱷魚文》。鱷,五各切。
  67. 數十,諸本作十數,謝本作數十。方從閣本作鬥數雲。杭鬥作㪷,義同。《史記· 書》:“盛山鬥入海。”鬥,絕也。今以地裏考之,謝本為是。此句與鬥入海文意絕不同,方說誤矣。
  68. 海或作水。
  69. 颶風,見一卷《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註。颶音具。
  70. 差音詫。
  71. 閣本作“ 官嫌此州惡,固人之所徙”。
  72. 李本作“官當來時事,不待說而委”。
  73. 《楚辭》:“心惝慌而不我與。”上他朗切,下胡晃切。<亢瓦>大瓶甖小,所任自有宜。<亢瓦>,居郎切。又或作瓬,音仿。《周禮》有瓬人,義不相近。
  74. 諸本虱作風,今從唐、杭、荊公、洪、謝本雲。《商君》二十六篇,大抵以仁義禮樂為虱官,曰:“六虱成俗,兵必大敗。”洪慶善引阮籍語,亦非也。
  75. 飾或作飭,躬或作奸。
  76. 杭、蜀本如此,奸或作躬,群或作其。群倫,方從閣本作倫群雲,謂敗其倫敗其群也。群倫為無義。今按:倫群不詞。而冠乎群倫,乃揚子雲語,又正與其躬為對,不可謂之無義。
  77. 《莊子》:“為外刑者,金與木也。”
  78. 雖惡,方作惟。今據洪、謝本皆作雖,下註澄字,其義差長。蓋再疊上句雖遠,又接下文而言也。二字或又作惟思,雖亦可通,然與下文不相應。
  79. 持或作特。
  80. 去或作絕。
  81. 閣、蜀本作毀。《史記·膠西王傳》:“遂為無訾省。”蘇林謂為無訾錄,無所省錄也。今按:蘇註不可曉,而顏註又以為不省訾財,亦非是。《禮記》:“不訾重器,毋訾金玉成器。”註皆云思也。詳此,蓋以訾為思慮計度之意雲。瞢,莫東、眉登、母亙三切。訾音紫。
  82. 《詩》:“顯顯令德。”《禮》作憲憲,校本多讀憲為顯。《詩》又云:“無然憲憲。”傳曰:“猶欣欣也。 ”
  83. 已或作以。
  84. 《老子》:“和其光,同其塵。”治惟或作時治。
  85. 《楚辭》:“余固知謇謇之為患。”註:忠正貌,音蹇。
  86. 《周禮》:“輦車組輓。”註:人輓之以行。輓音挽。
  87. 上於阮切,下無遠切。一本作媚婉婉。
  88. 《莊子》:“曾子居衛,缊袍無表,曳縮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89. 《老子》:“善閉者,無關楗而不可開。”
  90. 《莊子》:“宋人有資章甫而適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
  91. 《選·東都賦》:“馬踠余足。”踠,跌也,於阮切。
  92. 公《祭張員外文》亦曰:“解手背面,遂十一年。”
  93. 上音遣,下苦遠切。
  94. 裴行立,元和十二年以御史中丞為桂管觀察使。伯,侯伯也。
  95. 《詩》:“百夫之特。 ”
  96. 行一作往,難一作險。
  97. 何或作無。
  98. 《子厚集》有《送元十八南遊序》,公嘗有書與子厚,謂見送元生序,已覽贈子篇,蓋謂是也。
  99. 《漢·霍光傳》:“天下想聞其風采。”
  100. 旬日或作兼旬。
  101. 《詩》:“中心悁悁。”於緣切。
  102. 又況或作況又。
  103. 史記》:“其德嶷嶷。”嶷,魚力切。
  104. 《詩》:“矯矯武臣。”矯,居夭切。
  105. 逾或作如。
  106. 形一作精。
  107. 《書》:“四罪而天下鹹服。”
  108. 《前漢·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奇。”囷,去輪切。
  109. 已,或作以。足已而不學,《史記·周亞夫贊論》。
  110. 南海一作海南。
  111. 柳子厚時守柳州。龍城,柳州也。
  112. 峽山,山名。颶,海風名。見第一卷《將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註。颶音具。
  113. 《莊子》:“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撞,宅江切。捽,昨沒切。
  114. 《南海神廟碑》曰:“扶胥之口,黃木之灣。”
  115. 惠或作車。《山海經》云:“鱟形如車文。”見《玉篇》。骨,李本云疑當作背。《嶺表錄異》“鱟眼在背上,雌負雄而行”。《地理志》云:“交趾有鱟,形如惠文冠。”
  116. 《嶺表錄異》云:“蠔,即牡礪也。初生海邊,如拳石。四面漸長,高一二丈者,巉巖如山。”蠔音豪,字書無蠔字。董彥遠云:“五代潘崇徹敗王逵兵於蠔石,亦地名,不應不見字書,蓋闕誤。”
  117. 蒲魚,即𩻟魚也。
  118. 方作縈。
  119. 《本草註》云:“青蛙、鼃蛤、長腳蠼子,皆蝦蟆之類。”
  120. 《釋音》云:“章舉有八腳,身上有肉如臼,亦曰章魚。馬甲柱,今江瑤也,即郭璞《江賦》所謂玉珧。
  121. 《左氏傳》云:“流四兇,投諸四裔,以禦魑魅。”公言其貶斥也。
  122. 以或作之。
  123. 《詩》“左右芼之。”芼,亦調也。張協曰:“燀以秋橙。”芼音冒。橙,除更切。
  124. 思營切,赤色。
  125. 尼更切。
  126. 《搜神記》:“隋侯行,見有大蛇傷者,救而活之,其後蛇銜珠以報。”《淮南子》所謂隋侯之珠者是也。
  127. 無或作不。
  128. 記或作寄。
  129. 音希,哀而不泣曰唏。
  130. 知或作之。《選》陸機《嘆逝賦》:“經終古而常然”。
  131. 亡或作止。
  132. 下水字或作未。方作水雲,言於水族之中,特異其形貌也。今按:此字此說,皆不成文理,闕之可也。
  133. 或作較,或作效。
  134. 然,一作雲。
  135. 脊皴,一作背脊。皰,匹豹切。
  136. 《左氏》:“晉戎馬還,濘而止。”又“有淖於前。”意或作竟。今按文義,作意為是。下文又有竟不字,不應復出。濘音佞,淖音鬧。
  137. 胡過切。
  138. 《周官》:“蟈氏掌去鼃黽,焚牡鞠,以灰灑之則死。”灑與灑同。
  139. 方作渚。
  140. 古孝切。
  141. 叵或作頗。
  142. 音豹。
  143. 一作磬鐘。
  144. 《韓子》:“越王伐吳,欲人之輕死,出見怒鼃,乃為之軾。從者曰:‘奚敬於此?’,王曰:‘為其有氣故也。’”
  145. 《漢·武帝紀》:“元鼎五年秋,鼃蝦蟆鬥”。
  146. 或作撓字。從木,《左傳》:“畏君之震,師徒橈敗。”杜云:橈,曲也。
  147. 方從唐本如此,諸本或作“平生性不樂”,閣本作不好。今按:此句未詳,當闕。《禮》:“有所好樂。”好,呼報切。樂,五教切。
  148. 《孟子》:“魯人獵較,孔子亦獵較。”較音角。
  149. 《禮》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
  150. 揭陽,漢縣,屬南海郡,至唐為潮州治。《廣州記》云:“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為五嶺。”韋昭音曰:揭,其逝切。師古曰,揭音竭。
  151. 萬有余,《莊子》語。
  152. 《詩·鄭風》:“聊可與娛。”
  153. 《漢·宣元六王傳》:“韋元成經明行高。”
  154. 晉陶侃為荊州刺史,將歸,顧謂王衍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
  155. 元和十四年七月己丑,憲宗上尊號,大赦天下。十二月二十四日,公自潮州量移袁州郡,即宜春郡也。
  156. 一作不可。
  157. 北或作此,非是。以或作各。
  158. 蚌,音棒。蠃,盧戈切,與螺同。
  159. 《詩》:“狂夫瞿瞿。”註:無守貌。瞿音衢,又音屢。
  160. 已一作以。山谷、謝本以皆作已,今從黃、謝。
  161. 《左傳》:“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162. 或作驅。
  163. 務或作好,或作勝。相一作分。
  164. 《潯陽記》:“盆水出青盆山,因以為名。”《離騷經》曰:“乘鄂渚而久顧。”鄂渚,今鄂州。
  165. 帆,諸本作泛,今從蜀本雲。帆去聲。少陵詩:“浦帆晨初發。”
  166. 《舊史》:“程元和十三年四月,拜禮部侍郎,六月出為鄂州刺史、鄂嶽觀察使。”程自禮闈出鎮,明矣。
  167. 鬢或作須。
  168. 衰或作歲。
  169. 或作戇,愚憃見《禮記》,《漢書》多用愚戇字。今按:《說文》:“憃,醜江切。戇,陟絳切。”
  170. 《左》僖二十四年:“子犯曰:臣負羈紲,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
  171. 貰,始過切。
  172. 《左氏》宣十二年:“鄭伯逆楚之辭曰:‘使改事君,夷於九縣,君之惠也,孤之願也’。”
  173. 漢光武勞馮異曰:“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74. 考張衡《南都賦》,當作蓑蓑。
  175. 接或作棲。
  176. 眾鳥,方作群鳥。今按:下有群字,不當復出。
  177. 或作窺,規圖也。東坡《五禽言》“去年麥不熟,挾彈規我肉”,本公語也。
  178. 蜀本以猜不入韻,校作疑。按:公此二詩,皆視古用韻,古音齊與灰皆通支用,如《詩》“維葉萋萋,黃鳥於飛”,又“則不我遺,先祖於摧”,又“天子是毗,俾民不迷”是也。
  179. 方云:閣本作婆婆。今按:閣本之謬,乃有如此之甚者。方雖不從,而亦不敢明言其謬也。
  180. 得或作能。
  181. 黃熊:文王囚羑里,散宜生得黃熊以獻,免西伯之難。熊,或作「能」,奴來切,非是。下同。
  182. 赤豹麛:楚辭:「乘赤豹,從文貍。」麛,莫兮切。
  183. 羆:集作「豹」
  184. 飧:一作「食」。
  185. 兩:或作「四」。註云:「山谷本『四』作『兩』。」今按門衹兩旁。作「兩」爲是。山谷蓋以本定也。
  186. 烏鵲從噪之出逐猴入居:諸本皆如此。舊監本、本倒此兩句。又從杭蜀本以「猴」爲「猚」云。居,當音「姬」。本不考古音。多以「鳥鵲從噪之」一語易置於其上。質之舊本定也。猚,音「猚」,似猴而大。今按詩意,蓋謂狐鳴鵲噪以外,虎出逐之,虎乃入居其穴,而虎不知所歸耳。狐鳴鵲噪,能使虎出,而不能使之失其歸。猴旣入穴,則又不待鵲噪而後虎失所歸也。以舊本古韻之故,必欲倒此二句。而不能顧其文理之不順。不若諸本之爲當也。又「猚」字本作「蜼」字,雖見於禮經,然非常有之物。亦不若作猴之爲明白而易知也。
  187. 虎坐無助死況如汝細微:坐,或作「兕」,如:或作「知」,皆非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