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130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三十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三十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十

  經絡門五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明部定經

  徐春甫古今醫統經度 經脈說 十五絡脈穴辨 十二井榮俞經合穴

   五臟募俞穴 八會穴

  喻昌醫門法律絡脈論 律一條 奇經病關營衛

  張介賓景岳全書經絡

  李瀠身經通考經脈行列 經絡相通不相通 督任二脈 督任為五腧總

  陳士鐸石室祕籙論任督

  身形門

  黃帝素問鍼解篇 仰人骨度圖 伏人骨度圖 側人骨度圖

  靈樞經骨度篇 邪客篇

  徐春甫古今醫統背部胸部尺寸 取穴尺寸說

  章潢圖書編人身雜論 人身陰陽合體 人身同天地

  李瀠身經通考身經問答

藝術典第一百三十卷

醫部彙考一百十

编辑

經絡門五

编辑

《明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

编辑

《明部定經》

编辑

夫臟腑陰陽,各有其經;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 以定經,循其流以尋源。捨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猶適 燕而南行,豈不愈勞而愈遠哉?《方書》云:「不讀《十二經 絡》,開口動手便錯。」誠確論也。世人以經絡為鍼灸家 書,皆懵然罔究,妄舉妄譚。即如頭痛一證,左右分經, 前後異位;同一腹痛也,而有中脘當臍少腹之分;同 一害眼也,而有大眥小眥,黑珠白珠、上胞下胞之異。 在肺而用心藥,則肺病不去,而復損心經;在血而用 氣藥,則真氣反傷,而血病益滋。東垣曰:「傷寒邪在太 陽經,誤用葛根湯,則引邪入陽明。」是葛根乃陽明引 經藥,非太陽經藥也。即此而推之,則夭於藥者,不知 其凡幾矣。仁人君子,慎勿輕議,當留心於《明部定經》 焉。

《徐春甫古今醫統》

编辑

《經度》

编辑

「人身之經絡氣血多少,與天道寒熱盛衰相應也。氣 為陽而配乎熱,血為陰而配乎寒。夫太陽為天之六 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之手足太陽二經,多 血而少氣。少陽為天之三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 應人之手足少陽二經,少血而多氣。陽明為天之五 氣,斯時天氣先熱而後寒,應人之手足陽明二經,多」 氣而多血。「少陰為天之二氣,斯時天氣寒少而熱多, 應人之手足少陰二經,少血而多氣。厥陰為天之初 氣,斯時天氣寒盛而熱衰,應人之手足厥陰二經,多 血而少氣。太陰為天之四氣,斯時天氣熱盛而寒衰, 應人之手足太陰二經,多氣而少血,故曰天道之常 數」云耳。

《經脈說》

编辑

夫所謂經者,以其氣血流行之大經,常而不息也;謂 之脈者,以其血理分袤行體者而言也;謂之絡者,本 經之旁支,而別出以聯絡於十二經者也。如手太陰 經之支者,從腕後出次指端,而交於陽明經者是也。 按:《素問》曰:「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手太陰之 支,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列缺為太陰別 走陽明之絡。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 陽谿脈見者,俗謂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 翼》謂「陽脈逆,反大於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 況高陽生哉。

《十五絡脈穴辨》

编辑

十五絡脈者,十二經之別絡而相通焉者也。其三絡 者,為仕督二脈之絡。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灌溉 於臟腑者也。《難經》謂「只十四絡,有陽蹻陰蹻二絡。」愚 嘗考此二絡,無穴可指,且二蹻亦非十四經之正也。 《鍼灸節要》以為「任絡曰屏翳,督絡曰長強」,誠得十四 經發揮之正理也。加以脾之大絡曰大包,此合十五 絡也。

十二井榮俞經合穴

编辑

少商,肺  少衝,心  大敦,肝  隱白,脾 湧泉,腎  中衝,心包 商陽,大腸 少澤,小腸 竅陰,膽  厲兌,胃  至陰,膀胱 關衝,三焦 魚際,肺  少府,心  行間,肝  大都,脾 然骨,腎  勞宮,心胞 二間,大腸 前谷,小腸 俠谿,膽  內庭,胃  通谷,膀胱 液門,三焦 太淵,肺  神門,心  太衝,肝  太白,脾 太谿,腎  大陵,心包 三間,大腸 後谿,小腸 臨泣,膽  陷谷,胃  束骨,膀胱 中渚,三焦, 經渠,肺  靈道,心  中封,肝  商丘,脾 復溜,腎  間使,心包 陽谿,大腸 陽谷,小腸陽輔,膽  解谿,胃  崑崙,膀胱, 支溝,三焦, 太淵,肺  神門,心  太衝,肝  太白,脾 太谿,腎  大陵,心包 合谷,大腸 腕骨,小腸 丘墟,膽,  衝陽,胃  京骨,膀胱, 陽池,三焦, 尺澤,肺  少海,心  曲泉,肝  陰陵泉,脾 陰谷,腎  曲澤,心包 曲池,大腸 小海,小腸, 陽陵泉:膽: 三里:胃:  委中,膀胱: 天井,三焦:

五臟募俞穴募皆在腹俞皆在背

编辑

中府:肺之募 巨闕。心之募 章門。脾之募 期門。肝之募 《中脘》:胃之募 肺俞:三焦下各開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開寸半 肝 俞:九椎下各開寸半 脾俞。十一椎下各開寸半 腎俞:十四椎下各開寸半

八會穴

编辑

《中脘》:腑會 章門。臟會 陽陵泉。筋會 陽輔。髓會 《鬲俞》。血會 《大杼》。骨會 太淵。脈會 亶中:氣會

《醫門法律》
臣喻昌著

编辑

《絡脈論》

编辑

十二經脈,前賢論之詳矣,而絡脈則未之及,亦缺典 也。經有十二絡,亦有十二絡者,兜絡之義,即十二經 之外城也。復有胃之大絡,脾之大絡,及奇經之大絡, 則又外城之通界,皇華出入之總途也,故又曰「絡有 十五焉。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 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孫絡,自內」 而生出者,愈多則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間,營氣 所主外廓,繇是出諸皮毛,方為小絡,方為衛氣所主。 故外邪從衛而入,不遽入於營,亦以絡脈纏絆之也。 至絡中邪盛,則入於營矣,故曰:「絡盛則入於經」,以營 行經脈之中故也。然風寒六淫,外邪無形,易入絡脈, 不能禁止,而盛則入於經矣。若營氣自內所生諸病, 為血、為氣、為痰飲、為積聚,種種有形,勢不能出於絡 外。故經盛入絡,絡盛返經,留連不已,是以有取於砭 射,以決出其絡中之邪。今醫不用砭射,已不足與言 至巧,而用藥之際,不加引經透絡,功效羈遲,安得稱 為良工耶?至若三部九候,《內經》原有定位,王叔和以 「相絡之故,大小二腸」候之於上,心主之脈,候之於下。 而不知絡脈所主者外,所關者小,雖是系絡,表裏相 通,未可定其診象。況水穀變化濁穢之腑,去膈上父 母清陽之臟,重重脂膜遮蔽,其氣迥不相通,豈可因 外絡連屬,反謂右寸之清陽,上浮者為大腸,脈沉者 為肺《脈?經》所謂「臟真高於肺」者,乃臟真高於大腸矣。 周身之治節,渾是大腸主之矣。左寸之浮者為小腸 脈,沉者為心脈,水中污泥反浮於蓮花之上,有是理 乎?夫心包之脈,裹擷乎心,代君主行事,正如宰相統 攝政府,即當從左寸候之。若分屬右尺,與三焦同位, 忽焉入閣辦事,忽焉遠竄遐荒,一日萬幾,舍樽俎而 從事道路乎?《切脈論》中已定其診,今再論及,恐安常 者不加深察耳。惟是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難經》以陽 蹻陰蹻脾之大絡,共為十五絡,遂為後世定名。反遺 《內經》「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喫緊」一段,後人 不敢翻越人之案,遂謂當增為十六絡,是十二經有 四大絡矣。豈不請幫助識別此字。乎?昌謂:「陽蹻陰蹻二脈之名原誤, 當是共指奇經為一大絡也。蓋十二經各有一絡,共 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絡,繇胃下直貫膈肓,統 絡諸絡脈於上。復有脾之一大絡,繇脾外橫貫脅腹, 統絡諸絡脈於中。復有奇經之一大絡,繇奇經環貫 諸經之絡於周身上下。蓋十二絡以絡其經,三大絡 以絡其絡也。《難經》」原有「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之 文,是則八奇經出於十二經脈之外,經脈不能拘之, 不待言矣。昌嘗推奇經之義,督脈督諸陽而行於背, 任脈任諸陰而行於前,不相絡也;衝脈直衝於胸中, 帶脈橫束於腰際,不相絡也;陽蹻、陰蹻同起於足跟, 一循外踝,一循內踝,並行而鬥其捷全無相絡之意; 陽維陰維,一起於諸陽之會,一起於諸陰之交,名雖 曰維,乃是陽自維其陽,陰自維其陰,非交相維絡也。 設陽蹻陰蹻,可言二絡,則陽維陰維,更可言二絡矣。 督、任、衝、帶,俱可共言八絡矣。《難經》又云:「奇經之脈,如 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圖。」是則奇經明等 之絡,夫豈有江河大經之水,擬諸溝渠者哉。《難經》又 云。「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 拘之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全是經盛入絡。 故溢蓄止在於絡。不能環溉諸經也。然則奇經共為 一大絡。夫復何疑。

《律一條》

编辑

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學無術,急 於求售,醫之過也。甚有文過飾非,欺人欺天,甘與下 鬼同趣者,此宵人之尤不足罪也。

《奇經病關營衛》

编辑

問「奇經之病,亦關營衛否?」曰:「奇經所主雖不同,正經 之病,其關於營衛則一也。其陰不能維於陰,悵然自 失志者,營氣弱也。陽不能維於陽,溶溶不能自收持 者,衛氣衰也。陽維為病,苦寒熱者,邪入衛而主氣也。 陰維為病,苦心痛者,邪入營而主血也。《經》所謂肺衛心營者是也。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病而陰不病 也。陽蹻為病,陰緩而陽急,陰病而陽不病也。」此等病 多於正病中兼見之,惟識其為營衛之所受也,則了 無疑惑矣。蓋人身一氣周流,無往不貫,十二經脈,有 營衛奇經,八脈亦有營衛奇經,附屬於正經界中者, 得以同時並注也。由陽維、陰維、陽蹻陰蹻推之,衝脈 之縱行也,帶脈之橫行也,任脈之前行也。督脈之後 行也。孰非一氣所流行耶。一氣流行。即得分陰分陽 矣。營衛之義。亦何往而不貫哉。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编辑

《經絡》

编辑

「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裏,經絡為表。在 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以十二經脈分陰 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裏;以十二經脈分 手足,則足經脈長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故可按 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經脈短且近,皆出入足經之間, 故凡診傷寒外感者,則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然而 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而「三陽之經,則 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以其脈行於背,背為陽也;陽 明為陽中之裏,以其脈行於腹,腹為陰也;少陽為半 表半裏,以其脈行於側,三陽傳徧,而漸入三陰也。」故 凡欲察表證者,則但當分前後左右,而以足三陽經 為主。然三陽之中,則又惟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外為 周身之綱維,內連五臟六腑之肓腧,此諸陽之主氣, 猶四通八達之衢也。」故凡風寒之傷人,必多自太陽 經始。

足三陰之經,皆自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然三陰 主裏,而凡風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 分也。若不由陽經逕入三陰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 臟矣,故陰經無可據之表證。

《身經通考》
臣李瀠著

编辑

《經脈行列》

编辑

《尊生子》曰:「腹之中行,係任脈一經。開兩旁,係足少陰 腎經。又開兩旁,係足陽明胃經。又開兩旁,係足太陰 脾經。此皆在腹中者也。其乳之在上在旁,係手太陰 肺,少陰心、厥陰心包。又開兩旁,則在兩肋,係足厥陰 肝經。又肋之後,背之旁,係足少陽膽經。其脊之兩旁 兩行,係足太陽膀胱經。若脊之中行,係督脈一經,手 之外廉」係手三陽經,「手之內廉」係手三陰經,「足之外 廉」係足三陽經,「足之內廉」係足三陰經,頭乃手足六 陽經所會。如耳前後係手足少陽經,顴上下係手足 陽明經,兩眥旁係手足太陽經。其鼻之上行,仍係督 脈一經。凡各經支別交會,與夫足之三陰,皆循喉嚨 挾舌本。又足厥陰隨督脈會於巔,此又經絡之大概 也。

《經絡相通不相通》

编辑

手陽明大腸,與足陽明胃相通;手太陽小腸,與足太 陽膀胱相通;手少陽三焦,與足少陽膽相通。所以胃 有病而大腸亦病,膽有病而三焦亦病,小腸有病而 膀胱亦病,是同經同氣之相感者也。其餘手足諸經, 皆有別經間隔,不能相通,故鮮貽累焉。

《督任二脈》

编辑

夫人身之有督任,猶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督任, 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分 之以見陰陽不離,合之以見渾淪無間,此修真者之 《周行》也。惜夫舉世昏昏,盡越岐徑,或默朝上帝,或內 視臟腑,或存神閉息,或服氣吞霞,或運氣機行火候; 或鍊日月採精華;或日運臍輪,夜運泥丸;或朝呼三 「魂,暮攝七魄,或按周天而行搬運,或指斗柄而轉化 機,或守中黃絳宮,而待神凝氣聚,或運三華五氣,而 用洗骨伐毛。種種元言,豈離督任,獨惜其舍,正路而 不由耳。知之者四門外閉,兩耳內觀,心如止水,身似 空壺,締觀黍米之珠,權作黃庭之主,不施搬運,自妙 轉旋,含光嘿嘿,調息綿綿,握固內守」,注意元關,頃刻 而真元內還,未幾而一陽來復。兩腎如湯煎,膀胱似 火熱,任督猶車輪,四肢若山石。鼓巽運坤,天機自動, 微以意定,則水火自然升降如桔請幫助識別此字。之呼水,稻花之 凝露,謂之「乾坤交姤罷,一點落黃庭。」到此地位,意不 可散,散則不成丹矣。故紫陽翁曰:「真鉛生於離,其用 卻在坎。」請幫助識別此字。《女過南園》,手持玉橄欖,身心渾沌,與虛空 等,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神之為氣,氣之為神。不 規中而自規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虛空生白,黑地引 鍼,亦不知任之為督,督之為任也。此最上一乘,慎勿 身中摸索,真志於修者,其知所務哉。

《督任為五腧總》

编辑

又「《十二經》每經各得五穴,以應五行。所出為井,所流 為榮,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肝邪治井,心邪 治榮,脾邪治俞,肺邪治經,腎邪治合,惟督任則總而 貫之。」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编辑
===
《論任督》
===
考證
任督之脈,在臟腑之外,別有經絡也。每為世醫之所

略,不知,此二部之脈,不可不講,非若衝蹻之脈可有 可無也。「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 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此任脈之經絡也。督脈起 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在溺孔之際,其 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即前後二陰之間也,別繞 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 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 別下項,循肩膊,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 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 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此督之經也。」 二經之病,各有不同,而治法實相同也。蓋「六經之脈 絡,原相貫通,治任脈之疝瘕,而督脈之遺溺脊強亦 愈也。然此二脈者,為胞胎之主脈,無則女子不受姙, 男子難作,強以射精,此脈之宜補而不宜瀉明矣。補 則外腎壯大而陽旺,瀉則外腎縮細而陽衰,補則子 宮熱而受胎,瀉則子宮冷而難姙矣。」

身形門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鍼解篇》

编辑

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 亦應之,故「人皮應天。」

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臟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人皮以應天。

人肉應地。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故人肉以應地。

人脈應人。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人脈以應人。」

人筋應時。

四者時也。四時之氣,皆歸始春。筋乃春陽甲木之所生,故「人筋應時。」

《人聲應音》。

五者,音也。人之發聲,以備五音。

人「陰陽合氣應律。」

六者,律也。「合氣」者,六臟六腑陰陽相合而為六也。以六氣之相合,而應六律。

《人齒面目應星》。

七者,星也。人面有七竅,以應七星。《靈樞經》曰:「天有列星,人有牙齒。」

人出入氣應風。

八者,風也。人氣之行於周身,猶風之徧於六合也。

《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九者,野也。《陰陽應象論》曰:「地有九野,人有九竅。」九野者,九州之分野也。人之三百六十五絡,猶地之百川流注通會於九州之間。

人心意應八風。

「八風不常」,而心意之變動如之。

《人氣應天》。

《天運不息》,而人氣之出入如之。

人髮齒耳目五聲,應五音六律。

「髮齒耳目共六齒」,又為「六六」之數,而髮之數不可數矣。律呂之妙,推而廣之,可千可萬,而萬之外不可數矣。

人陰陽脈血氣應地。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水循地行,脈隨地轉。

人肝目應之九。

「肝開竅於目」,九竅之一也。一之九者,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也。

《九竅》三百六十五,

六節。《臟象論》曰:「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是人之經脈有三百六十五穴,節之交亦有三百六十五會,皆外通於九竅,內本於九臟者也。

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之,以候髮母 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 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三 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 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 濕,四時一應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

盧良侯曰:「一百二十四字。連《九竅》三百六十五七字在內。然其間尚有成句可意會者。惜乎蠧損之文。不模傳也。」

側人骨度圖

側人骨度圖

伏人骨度圖

伏人骨度圖

{{{2}}}

{{{2}}}

《靈樞經》

编辑

《骨度篇》

编辑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 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此言經脈之長短。從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定其度數。故曰「骨為幹,脈為營。」如藤蔓之營附於木幹也。

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 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

此言頭之大骨度數。眾人,謂天下之大眾。長七尺五寸者,上古適中之人也。適中之人,則頭骨亦適中。頭骨適中,通體之骨皆適中矣。

《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

此胸骨腰骨圍轉一周之總數也。

髮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髮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 終折。

此言頭顱前後上下之骨度。「髮所覆」者,謂從前額顱之髮際,上至巔頂,以至後項之髮際,計髮所覆者,度一尺二寸。「髮以下至頤」者,謂從前額顱之髮際,以下至於兩頤,計長一尺。「君子終折」者,謂從髮際之始,以至髮際之終,可折中而度量。蓋君子之人,面方廣而髮際高,髮所覆者,從顱至項,度一尺一寸;髮以下至頤,長一尺一寸也。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骭,長九 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骭以下至天樞,長八寸, 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 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 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 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 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 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 不及。

此仰面之骨度也。結喉下兩旁巨骨陷中,為缺盆。𩩲骭骨一名尾翳,即鳩尾骨也。自兩旁缺盆而下至𩩲骭,計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蓋𩩲骭內,心肺之所居也。天樞在臍旁二寸,乃足陽明之穴。從兩旁𩩲骭而下至天樞,計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蓋自鳩尾以至於臍,胃腑之所居也。橫骨在毛際橫紋中,自天樞而下,至於橫骨,計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大,不及則狹短,蓋自臍以至少腹,大腸之部分也。橫骨橫長亦六寸半,內輔者,內之輔骨也。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者,在上之腿度也。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者,膝之連骸,一名膝蓋骨也。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者,在下之腿度也。曰:「內輔內踝」者,以足八字分立,則內骨偏向於面也。踝者,下廉之腿骨,與足骨相連之凹處。在內者為內踝,在外者為外踝。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者,足跟骨也。「膝膕」者,膝前下之腿骨。跗者,足面上之跗骨,即足陽明之動脈處。自膝前而下,至於跗面,計長一尺六寸也。屬者,概足面而言也。「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者。從足面而下至足底之骨也。骨圍大者。骨之粗大也。小者。骨之細小也。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 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 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 寸。

此側身之骨度,皆縱數之也。耳上之旁為角,肩胛上之頸骨為柱骨,自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肋下臑內為腋,自柱骨至腋中,計長四寸。脅骨之下為季脅,自腋以下至季脅,計長一尺二寸。捷骨之下為髀樞,一名髀厭,在臀之兩旁,即足少陽之環跳穴處。自季脅以下至髀樞,計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蓋骨內之中分,計長一尺九寸,即上之腿數也。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即下之腿數也。京骨,《足太陽膀胱經》穴名,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外踝骨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此側身之骨度也。

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 兩顴之間相去七寸。

此頭側之橫度也。耳後高骨為完骨。入髮際四分廣者橫闊也。耳後當完骨者。從耳至於腦後也。耳前當耳門者。從耳而至於鼻準也。此頭側之橫度也。兩顴之間相去七寸者。此當面之橫度也。

兩乳之間廣九寸半。

此形身前面之橫度也。

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此形身背面之橫度也。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此兩足之「縱橫數」也。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 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此兩臂兩手之骨度也。《本節》者,指掌交接之骨。《節末》者,指尖也。

項髮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 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 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脊背之骨度也。項髮以下至背骨者,自項後髮際,至背骨之大椎,計長二寸五分。膂骨,脊骨也,自背骨之大椎,循膂骨以下至於尾骶,計二十一節,共長三尺。上節每節長一寸四分一釐,其奇分之九釐在下節計筭,故膂骨以上計有七節,每節長一寸四分一釐,則七得七寸四七二寸八分,共九寸八分。又每節一釐,共計九寸八分七釐。故曰「九寸八分分之七」也。

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 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 細而沈者多氣也。」

此總結骨之度數,定經脈之長短也。「經脈之浮而堅,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沈者多氣。」此篇論骨氣而結以經脈之血氣者,血脈資始於腎,骨之精氣盛,則經脈之血氣亦盛矣。

《邪客篇》

编辑

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 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 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 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 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 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 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 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 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 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 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䐃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 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此論人形身四體,臟腑陰陽,應天地之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與天地參也。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應天道之繞地,一周一歲而終三百六十五度。日月五星,隨天道之環轉,風雨雷電,從天氣以施行,山川泉谷,上天之無不覆幬,林木草蓂,感天氣而生長。「衛氣日行於陽,上至頭目口齒,下至足脛膝膕,四旁之四」肢肢節、䐃肉皮毛,夜行於陰,內循五臟六腑,熏於募筋,充於胸腹。人之身形臟腑,應六氣之降升,五運之出入,衛氣之行,應天道之繞地,環轉而復通貫於地中。故曰:「地有泉水,人有衛氣。」是衛氣非獨行於形身之外內,而復貫通於經脈之外內者也。

《明徐春甫古今醫統》

编辑

背部胸部尺寸

编辑

大椎穴下,尾骶骨穴,共計二十一椎,通作三尺,故謂 「人為三尺之軀」者此也。

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釐,共九寸八分七釐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釐。十四椎與臍平,共一尺 一寸二分七釐。

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釐,共八寸八分二釐。 「第二行俠脊各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兩旁 第三行俠脊各三寸,除脊一寸,共折作七寸;分兩旁 膺部、腹部橫寸,並用對乳間橫折作八寸。」膺部橫寸 取穴,悉依直寸取穴。依心胸岐骨下至臍,共折八寸; 臍下至毛際橫骨,折作五寸;天突至膻中,折作六寸 八分;下行一寸六分為中庭。上取天突至中庭。共折 八寸四分。手足穴並用中指穴取之。

周身經穴,隨處而取之,則其長短闊狹,各合其度,而 自無過與不及之弊矣。今人悉以中指一寸,通身取 之,烏得謂之同身?當曰「同指。」必其隨所處而取其穴 道,故曰「同身寸。」

《取穴尺寸說》

编辑

人身經脈十四,絡脈十五,原穴十二,誠為一身樞要 綱維之大,不可不熟會於胸中也。至於取法,如《標幽 賦》云:「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 今世之醫,惟取中指中節,謂之同身寸,凡取諸穴悉 依之,其亦未之思耳。殊不知同身之義,隨身之大小, 肥瘦長短,隨處分折而取之,則自無此長彼短之弊, 而庶幾乎同身之義有準矣。若以中指為法,如瘦人 指長而身大,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闊耶?如肥人指 短而身大,則背腹之橫寸,豈不太狹耶?古人所以特 謂「同身寸法」者,蓋必同其身體,隨在而分折之,固無 肥瘦長短之差訛也。如頭部,則以前眉中直上至後 大杼骨,共折一尺八寸,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 頭部直橫寸法悉依此,準如背部:自大椎下至尾骶, 共折三尺橫寸。第二行連脊分開,各二寸;第三行連 脊分開各三寸半。背部直橫寸法悉依此,準如腹部 天突至膻中折六寸,岐骨至臍,折八寸;臍下至毛際 折五寸;兩乳對折八寸。腹部直橫寸法悉依此,準如 《四肢尺寸》:「手肘內曲」澤穴至《經渠》為一尺,足膝至踝 尖為一尺六寸,踝尖至地為三寸,亦不獨以中指為 法也。何後世不論背腹,概以中指謂之同身?簡而行 簡,訛而愈訛。愚故悉背腹之所總較尺寸,以備考取 之便。倘考有未盡,法有未周,惟同志者訂之,庶斯集 之無遺憾也。

《章潢圖書編》

编辑

《人身雜論》

编辑

人之所以為人者,形與性而已矣。天地之塞吾其體, 天地之帥吾其性,形性豈二之哉?孔子曰:「仁者人也。」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所以《大學》一言以蔽之曰:「壹是 皆以修身為本」,則是身也。本之為心意知,而非有也; 達之家國天下,而非無也;具之為骨骸臟腑,而非顯 也;宰之為精神魂魄,而非隱也;呼吸與天地相通,氣 脈與寒暑晝夜相運旋,所以謂「人身小天地」,而知修 身為本,即知之至也。孔門無踰顏、曾,顏之四勿,曾之 三,省舍視聽、言動、容貌詞氣,性安在哉?信乎,養德養 身非二事,良醫良相非二道。奈何人人具此七尺之 軀,卑之則為眾欲所攻,高之又以四大為幻,欲通天 下國家為一身,而於一身之骨骸血脈且莫之辨,一 身之寒暑燥濕且莫之調攝也,又烏在其為不朽,而 與天地參乎?

「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 生者也。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 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 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 《卲子》曰:「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是以指節可 以觀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可不 貴之哉。

人身,即小天地也。人之氣,即天地之氣。人之五臟六 腑十二絡,猶五嶽四鎮十二州;人之七竅,猶天之七 曜。凡人之臟腑十二絡有病,則面色異而變常,猶嶽 鎮十二州有災,則天象隨之而變異。惟心臟之病,面 色易形,故以養心為要。《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程 張所謂心,皆指其虛靈之氣而言。氣本寓理為性,理 從氣發為情,而心能主宰者亦氣也。

「人身之天為首」,而一身之氣,自流行貫通,脈絡相連。 如耳目口鼻,為氣之出入,皆在於首,而其為氣,必自 下而上,故目如日月,而五臟皆屬之,豈非自地而起 乎?

天包地,地之上下,皆天天之氣循環轉旋,無一息之 停止。如人身自腹以上為天,腹之下為地。人身之氣, 自是從湧泉而起,至於頭頂,又降而下,循環不窮。然 謂之「陰陽」者,亦以其上下言之耳。天之氣在地下者 為陰,在地上者為陽,其為形雖有陰陽之殊,其為氣 則一也。

「我之所以為身」,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謂哉?身非 身也,其所主者心也;心非心也,其所具者性也;性非性也,其所原者天也。天之所以為天,我之所以為身 也。然則我之身非人也,天也。

「天地一陰陽也,人身一陰陽也,人身之陰陽,不外乎 天地之陰陽」,天地之陰陽,亦豈外乎人身之陰陽哉? 天地一人也,人身一天地也。人身之動靜,天地之動 靜也。分而言之,動自動也,靜自靜也,合而言之,動根 於靜,靜由乎動也。一呼一吸一息也,而天行八十餘 里,人一晝一夜,三萬三千六百餘息,天則行九十餘 萬里,人息與天行齊,四體於是乎順,百病於是乎消。 一有愆焉,始為眾病之所襲矣。是故君子貴修身以 俟天也。然則天之所以行,人之所以息,孰從而宰之? 曰:「太極。」太極,陰陽之本也,天地之心也,動靜之主也。 嗚呼!善事天者,當洗心而密察焉。

人身陰陽合體

编辑

吾人之生,原陰陽兩端,合體而成。其一則父母精氣, 妙凝有質,所謂「精氣為物」者也。其一則宿世靈魂,知 識變化,所謂「游魂為變」者也。精氣之質,涵靈魂而能 運動,是則吾人之身也,顯現易見而屬之於陽。游魂 之靈,依精氣而露知識,是則吾人之心也,晦藏難見, 而屬之於陰。交媾之時,一齊俱到,胎完十月,出生世 間,其赤子之初,則陽盛而陰微,心思雖不無,而專以 形用也。故常欣笑而若陽和,亦常開爽而同朝日,又 常活潑而類輕風,此陽之一端,見於有生之後者然 也。及年少長,則陰盛而陽微,雖形體如故,而運行則 專心思矣。故愁感而欣笑漸減,迷蒙而開爽亦稀,滯 泥而活潑非舊,此陰之一端,見於有生之後者然也。 人能以吾之形體而妙用其心知簡淡而詳明,流動 而中適,則接應在於現前,感通得諸當下,生也而可 朢以入聖,歿也而可朢以還虛,其人將與造化為徒 焉已矣。若人以己之心思而展轉於軀殼,想度而遲 疑,曉了而虛泛,則理每從於見得,幾多涉於力為,生 也而難朢以入聖,歿「也而難冀以還虛,其人將與凡 塵為徒焉已矣。」或曰:「如君之論,是以身為陽而在所 先,以心為陰而在所後,乃古聖賢,則謂身止是形,心 乃是神,形不可與神並,況可以先之乎?」曰:「子烏知所 謂神哉?夫神也者,妙萬物而言者也,亦超萬物而言 者也。陰之與陽,是曰兩端,兩端即兩物也。精氣載心 而為」身,是身也,固身也,固耳目口鼻四肢百骸而具 備焉者也;靈知宰身而為心,是心也,亦身也,亦耳目 口鼻四肢百骸而具備焉者也。精氣之身,顯於晝之 所為,心知之身,形於夜之所夢。然夢中之身,即日中 之身,但以屬陰,故其氣弱,其象微,雖弱且微,而較之 日中之舉止,毫髮則無殊也。日中之身即夢中之身, 但以屬陽,故其氣健,其體充,雖健且充,而較之夢中 舉止,毫髮亦無殊也。是分之固陰陽互異,合之則一 神所為,所以屬陰者則曰陰神,屬陽者則曰陽神。是 神也者,渾融乎陰陽之內,交際乎心身之間,而充溢 瀰漫乎宇宙乾坤之外,所謂無在而無不在者也。惟 聖人與之合德,故身不徒身,而心以靈乎其身,心不 徒心,而身以妙乎其心,是謂陰陽不測,而為聖不可 知之神人矣。或者憬然悟曰:「孔夫子之從心所欲不 踰矩,孟夫子之存心養性以事天」,是誠。陰陽合德,而 神之乎其為心也哉!亦神之乎其為身也哉!

人身同天地

编辑

七尺之軀,何可與天地論大小?百年之身,何可與天 地論修短?況此身特軀殼耳,於此身之骨骸臟腑、經 絡血脈,縱能精究而深研之,不過醫之小道也,何必 一一準諸天地哉?吁!此皆自小其身者也。惟自小其 身,故經營七尺之內與螻蟻同嗜欲,醉夢百年之間 與蜉!請幫助識別此字。共旦暮,可哀孰甚也?不知天地非大,人身非 小也,萬古非長,百年非短也。所以上下同流者,自有 在也。蓋陰陽五行,在天地人一也。觀一歲十二月,一 日十二時,人身之呼吸,與天地通者,果何物乎?《孟子》 謂「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自此身之外, 更何命可立?何心性可存而養也?彼世之愚不肖者 無論已,間有賢哲之士,計其生平,慮非不周,知非不 溥,言非不詳,行非不銳,日夕殫精耗神,游魂夢景,獨 於此身,漫不加之意焉。其於本末內外,輕重緩急,且 莫之辨,又安朢其贊化育、參天地相同?果強合之,抑 亦造化自然也。懲七年之病者,必求三年之艾,當勿 忽於此云。

《身經通考》
臣李瀠著

编辑

身經問答

编辑

鄗人長春子與尊生子游於泲水之濱,據莎茵而坐。 長春子興,問於尊生子曰:「一身之義可得聞歟?」尊生 子對曰:「身以外不可盡知,而可以弗知也,身以內不 可盡知,而不可弗知也。身者,性之宅也,命之宗也,焉 有身而可以弗知者乎?」長春子曰:「吾今而知身之為 重也,子其為我言之。」曰:「坐,為汝詳言。」

何謂人?人任也,能任世事也。父精母血,合而成人,左 陽右陰,男女分形,象其形而命名焉何謂身?身猶伸也,包三才而為身,上象首,下象足,前 象腹,後象背,引而伸之,能參天地,立人極而作聖也。 形者全於毛,影則隨之。體者豐於背,態則從之。軀者, 眾竅之總名,州有九區,人有九竅也。肢者,一身之支 幹,木有枝而葉附之,人有肢而毛附之也。膚,布也。皮, 被也,布被周身也。膜,幕也,幕絡全體也。筋,伸也,謂筋 和易於屈伸也。從「力」,又從「竹」者,蓋物之多筋者莫如 竹,故象之。肉,柔膩也,皮肉之有文理者也。骨,孤也,謂 腎氣孤行,偕皮肉筋血,主持軀竅也。髓,水也,隨也,謂 骨之精髓灌注孔竅,隨腦循脊,下輸兩腎也。首,守也, 先眾體而為言,所以守五官之靈,護衛泥丸也。頭,獨 也,高而獨也,前口鬚而後腦項也。頰,夾也,相輔夾也。 頤,養也,下動上靜,咀嚼以養人也。頷,含也,含物之頰 車也。顴,權也,骨生面而有權也。面,現也,驗也,謂臟腑 之精華皆著於面,或榮或悴,可占驗也。髮,發也,血脈 所發也。毛,貌也,在表別形貌也。髭,姿也,姿容美也。鬢, 峻也,生高處也。鬚,秀也,苗成而秀,人成而鬚也。髯,隨 口動搖,冉冉然也。睫,接也,凡物色於眼眶相接也。眼, 驗也,五臟精華皆聚於目,人之邪正病否,於是乎驗 之也。目,默也,默而識也。瞳,童也,內照小人也。眸,侔也, 兩目相侔,大小似也。淚,戾也,凡人戾心拗意則目津 出也。眉,媚也,覆目而媚人也。鼻,裨也,裨益肺氣,使得 呼吸也。涕,卑也,涕流而下也。泣,立也,兩行齊下也。哭, 苦也。笑,肖也,張大口也。額,鼻根也。口象形如口袋盛 物可出納也。脣,緣也,胃脈左右交口而經起於辰時 也。吻,免也,入則碎,出則免也。咽,因也,飲食必因於口 也。喉,候也,候氣之粗細長短也。牙,芽也,如草芽之銳 也。齒,止也,所以遏止眾物,不得粗而下咽也。齗,牙根 也。舌,舍也,舌為心苗,乃心之舍,別味出聲,必干於舌, 故從干口。嗌,要也,氣所流通之要路也。耳,邇也,聽遠 自邇也。項,确也,堅确。受,枕也。頸,徑也,挺而長也。肩,任 也,天下之物於是乎任之。臂,俾也,在旁可俾使也。肘, 注也,寸脈所流注也。腕,宛也,可以宛轉屈伸也。手,授 也,持物相授受也。掌,常也,常主手心也。指,枝也,相排 不亂,長短參差也。胸,空也,空空然盛臟腑也。膺,壅也, 氣所壅也。臆,意也,意所生也。膈,隔也,在心脾之間,有 脂膜以隔邪氣,不使上蒸也。腹,複也,富也,裹盛多品 如富翁也。臍,劑也,臍端所限劑也,始生必齊之也。胞, 包也,胎胞也。肋,勒也,檢勒五臟不散墜也。脅,挾也,兩 臂所挾也。腋:繹也,血脈所絡繹也。爪,紹也,紹續指端 也。腰,要也,當身之中,屈伸之關要也。髖髀緩而卑也。 膝,息也,屈伸之機,可坐而休息也。股:役也,分剎而奔 走,服役也。腿:退也,環跳之主,前固可進,後亦可退也。 尻尾蔽心骨也。臀,殿也,大肉殿後也。腳,卻也,蹻也,謂 坐時卻後又捷而能步也。脛,徑也,直長似莖也。足,續 也,續乎脛,用以走也。踝,足兩旁骨如角也。跟,根也,如 樹有根也。踵,鍾也,承諸體之重鍾聚於此也。趾,止也, 進止自由也。脈,派也,又永也,氣血分派而流,可以永 年也。血,濊也,分界而流也。汗,瀚也,出於表,瀚瀚然也。 津,進也,汁進出也。膿,醲也,氣白血赤,其汁厚也。 長春子仰天而歎曰:「甚哉,吾之愚也!吾有身而不自 知,吾何人乎?吾聞子言,樂而忘倦也。敢問其序為何 如?」尊生子曰:「悉乎哉問也!自其首而言之,腦後為風 府,項兩旁為頸,頸上為腦,腦上為巔,巔前為頂。」請幫助識別此字。頂。 請幫助識別此字。前為顖,顖前為額顱,兩旁為額角。額角前為眉骨, 眉骨前為顏,顏下為鼻,鼻根為頞,頞旁為目。內眥為 睛明,外眥為銳眥,耳下為頰車,耳前目下為䪼,䪼下 為顋,顋下為頷,頷下為頤,脣上為人中,地閣為承漿, 肩下為膊,膊下為臑,臑盡為肘,肘下為臂,臂盡為腕。 下踝為銳骨,上踝為高骨,骨下動脈為關,關前為寸, 關後為尺。寸口骨為束骨。束骨前為掌骨。肥肉際為 魚際。兩筋前為岐骨。岐骨前為虎口。

由下而上言之,二陰之中為屏翳,兩筋間為篡,篡內 深處為下極。下極之前,男為陰廷,女為窈漏。陰器上 為聚陰,聚陰上為毛際。毛際兩旁動脈為氣衝。氣衝 上中為小腹,小腹內為中極。中極上為關元。關元上 為臍,臍上至鳩尾為腹,腹上為臆,臆上為胸,兩乳間 為膻中。兩旁高處為膺,膺上為巨骨,巨骨上為缺盆, 《缺盆骨》為。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連舌本為結喉。結喉兩旁大脈,應手 可候。五臟氣者為人迎。人迎上曲頷前動脈為大迎。 大迎內為喉嚨,喉嚨上為頏顙,內為咽門。脅上為腋, 脅下為肋。肋八骨間為季脅,脅下空軟處為䏚。䏚外 為胳。脊骨節為請幫助識別此字。其盡處為?請幫助識別此字。尾一名骶骨,兩旁為 扁骨。扁骨之內,陽曰十二髎,陰曰「八髎」,盡分各處為。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上橫者為腰藍骨。藍骨上為腰骨,一名。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上 為。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上為脊骨。凡二十一節。通項骨三節。共二十 四節。以象天之二十四氣也。脊肉為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兩旁為膂。 膂內為胛,一名脢。脢上兩角為肩解。肩解下成片者 為肩胛,一名膊。肩兩端為髃骨。肩胛際會處為三柱。 三柱之上,兩旁之前為請幫助識別此字。

又自下言之,足跟為踹,踹上為踵,踵上為腨,一名腓
考證
腸。腓腸之上,膝後曲處為膕。膝上至腰髖骨下通為

捷。捷上俠髖骨,兩旁為機,機後為臀,臀肉為脽。機前 為髀厭,一名髀樞。樞下為股,一名胯,胯骨為。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股 下為魚腹。腹外為髀。股。髀之前膝上起肉為伏兔。伏 兔後《交文》中為髀關。關上橫骨為枕骨。關下《膝解》為 《骸關》。俠《膝解》中為臏。臏下通為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外為後輔骨。請幫助識別此字。 兩旁為骹。骹前為骭,一名胻,亦名脛。脛下盡處為曲 節,一名腕。大指爪甲之後為三毛,三毛後橫紋為聚 毛,聚毛後為本節,本節後為岐骨。岐骨上為跗,跗下 為核骨。大指下為跖,跖下為跽,跽後為板,板後為足 心,足心後為足掌。足掌後為跟。兩踝相對為腕。內踝 之前,大骨下陷中為然骨。外踝上為絕骨。足外側大 「骨下赤白肉際為京骨,此則一身之次序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