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乾象典
第十九卷目錄
五行部彙考
易經〈繫辭上傳〉
書經〈虞書大禹謨 夏書甘誓 周書洪範〉
禮記〈月令〉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昭公二十九年〉
易緯〈乾鑿度〉
春秋緯〈文耀鉤〉
管子〈五行篇〉
子華子〈北宮意問〉
漢書〈天文志 五行志〉
淮南子〈天文訓 地形訓 本經訓〉
張河間集〈靈憲〉
劉熙釋名〈釋天〉
晉書〈律歷志〉
唐丘光庭兼明書〈五行神 五行配〉
宋周子太極圖
魏了翁經外雜抄〈五行所生〉
張行成元包數義〈五行配八卦〉
性理會通{{Annotation|洪範皇極內篇 五行植物屬圖 五行動物屬圖 五行用物屬圖
五行事類吉圖 五行事類凶圖 五行支干圖 五行人體性情圖)
乾象典第十九卷
五行部彙考
《易經》编辑
《繫辭上傳》编辑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大全〉朱子曰:卦雖八,而數須十者,八是陰陽數,十是五行數。一陰一陽便是二,以二乘二便是四,以四乘四便是八,五行本只是五,而有是十者,蓋一箇便包兩箇。如木便包甲乙,火便包丙丁,土便包戊己,金便包庚辛,水便包壬癸,所以為十。東坡蘇氏曰:水至陰也,必待天一加之而後生者,陰不得陽,則終不得而成也。火至陽也,必待地二加之而後生者,陽不得陰,則無所得而見也。五行皆然。莫不生於陰陽之相加。陽加陰則為水、為木、為土,陰加陽則為火、為金。苟不相加,則雖有陰陽之資,而無五行之用。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 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 行鬼神也。
〈集解〉虞翻曰:五位,謂五行之位,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謂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兌相得合火,山澤通氣也;戊坎己離相得合土,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風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陰陽相薄而戰于乾。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或以一六合水,二七合木,三八合火,四九合金,五十合土也〈本義〉。變化謂一變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變成之;三變生木,而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變成之;五變生土,而十化成之〈大全〉。雲峰胡氏曰:一圓而三水生木也,二方而四火克金也。陽之一進而用三,陰之四退而用二,合二與三則為五,此河圖之生數也。一生水而六成之,三生木而八成之。生數一進而用三,成數則八退而用六。二生火七成之,四生金九成之。生數四退而用二,成數則七進而用九,七八、九六各為十五,陰陽進退互藏其宅,進即為變,退即為化,鬼神、屈伸、往來皆進退之妙用也。
《書經》编辑
《虞書·大禹謨》编辑
水、火、金、木、土、穀,惟修。
〈蔡傳〉水火金木土穀惟修者,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而生五穀,或相制以洩其過,或相助以補其不足。葛氏曰:洪範五行,水火木金土而已,穀本在木行之數,禹以其為民食之急故,別而附之。〈大全〉朱子曰:水如隄防灌溉,金如五兵田器,火如出火納火禁焚萊之類,木如斧斤以時之類。唐孔氏曰:此言五行與洪範之次,不同洪範以生數為次,此以相克為次。新安陳氏曰:五行相克,正洛書之序,此亦禹則洛書之一端。
《夏書·甘誓》编辑
有扈氏,威侮五行。
〈蔡註〉威暴殄之也,侮輕忽之也〈大全〉。陳氏大猷曰:凡背五常之道,拂生長斂藏之宜,皆威侮五行也。新安陳氏曰:蔡氏以暴殄天物為威侮五行,是偏以質具於地之五行言之。陳氏兼以氣行於天之五
行與五行之理言。
《周書·洪範》编辑
鯀垔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
倫攸。
〈大全〉蘇氏洵曰:五行一疇耳,一汨而九不畀,蓋五行綱,九疇目,綱壞而目廢也。新安陳氏曰:帝即天也,天者理而已。水,五行之首,鯀乃垔之,一行汨而餘皆汨,是逆理而獲罪於天,故天不畀以九疇。
又
初一曰五行,
〈蔡傳〉五行不言,用無適而非用也〈大全〉。陳氏大猷曰:五氣運行於天地間,未嘗停息,故曰五行。西山真氏曰:五行者,天之所生,以養乎人者也。其氣運於天而不息,其材用於世而不匱,其理則賦于人而為五常。以天道言,莫大於此,故居九疇之首。
又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 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 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疏〉言五者,性異而味別,各為人之用。《書傳》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典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五行,即五材。言五者各有材幹也。謂之行者,若在天,則五氣流行。在地,世所行用也〈蔡傳〉。水火木金土者,五行之生序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唐孔氏曰:萬物成形,以微著為漸,五行先後亦以微著為次。五行之體,水最微為一火,漸著為二木,形實為三金,體固為四土,質大為五。潤下炎上,曲直從革,以性言也。稼穡以德言也。潤下者,潤而又下也;炎上者,炎而又上也;曲直者,曲而又直也;從革者,從而又革也;稼穡者,稼而又穡也。稼穡獨以德言者,土兼五行,無正位、無成性,而其生之德,莫盛於稼穡,故以稼穡言也。稼穡不可以為性也,故不曰,曰而曰爰。爰,於也,於是稼穡而已,非所以名也,作為也。鹹苦酸辛甘者,五行之味也。五行有聲色氣味,而獨言味者,以其切於民用也〈大全〉。介軒董氏曰:大抵天地之間,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分而為五行。太極理也,陰陽五行氣也。理必寓乎氣,氣不離乎理。故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天五生土,三者皆陽之所生;地二生火,地四生金,二者皆陰之所生。析而言之,為五行;對而言之,為二氣;豈無其理而自爾哉。五行之質形於地,是以潤下之水,炎上之火,曲直之木,從革之金,稼穡之土。五行之神運於天,則為春夏秋冬。土寄旺於四季而名曰沖氣。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本未嘗相離也。五行之質存於人身者,為肝、心、肺、腎、脾。五行之神舍于人心者,為仁、義、禮、智、信。質者,其粗也;神者,其精也,亦未嘗相離也。徽菴程氏曰:五行者,八疇之體;八疇者,五行之用。造化之初,一濕一燥,濕之流為水,燥之爍為火;濕之融為木,燥之凝為金;其融結為土。自輕清而重濁,先天之五行,其體也。四時主相生,六府主相剋,後天之五行,其用也。其體對立,其用循環。陳氏大猷曰:物之生,其初皆為水,其終皆為土,五行之相生,所以相繼也。其相剋,所以相汨也,潤以質言,炎以氣言,上下以位言,曲直以形言,從革以材言,稼穡以用言。土非止於稼穡,以生民粒食之用言之也。即稼穡而推五行,則潤下用之於灌溉也,炎上用之於烹飪也,曲直之斲削,從革之鎔範,用之於宮室器用也。
《禮記》编辑
《月令》编辑
孟春之月,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勾芒。
〈註〉此蒼精之君,木官之臣,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也。大皞,宓戲氏。勾芒,少皞氏之子,曰重,為木官。
其蟲鱗,其音角。
〈註〉角數六十四,屬木者,以其清濁,中民象也,凡聲尊卑,取象五行,數多者濁、少者清,大不過宮,細不過羽。
其數八。
〈註〉數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為後。木生數三,成數八,但言八者,舉其成數。
其味酸,其臭羶。
〈註〉木之臭味也,凡酸羶者,皆屬焉。
又
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註〉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也。炎帝,大庭氏也。祝融,顓頊氏之子,曰黎,為火官。
其蟲羽,其音徵。
〈註〉徵數五十四,屬火者,以其微清,事之象也。
其數七。〈註〉火生數二,成數七,但言七者,亦舉其成數。
其味苦,其臭焦。
〈註〉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屬焉。
又
季夏之月,中央土。
〈註〉火休而盛德在土也〈疏〉。四時五行,同是天地所生,而四時是氣,五行是物,氣是輕虛,所以麗天;物體質礙,所以屬地。四時係天年,有三百六十日,則春夏秋冬各分居九十日。五行分配四時,布於三百六十日間,以木配春,以火配夏,以金配秋,以水配冬,以土則每時輒寄一十八日也。雖每分寄,而位本未宜處於季夏之末,金火之間,故在此陳之也。
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註〉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也。黃帝,軒轅氏也。后土亦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
其蟲,其音宮。
〈註〉宮,數八十一,屬土者,以其最濁,君之象也。
其數五。
〈註〉土生數五,成數十,但言五者,土以生為本。
其味甘,其臭香。
〈註〉土之臭味也,凡甘香者,皆屬之。
又
孟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註〉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
也。少皞,金天氏。蓐收,少皞之子,曰該,為金官。
其蟲毛,其音商。
〈註〉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
其數九。
〈註〉金生數四,成數九,但言九者,亦舉其成數。
其味辛,其臭腥。
〈註〉金之臭味也,凡辛腥者,皆屬焉。
又
孟冬之月,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元冥。
〈註〉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自古以來著德立功者也。顓頊,高陽氏也。元冥,少皞氏之子,曰修,曰熙,為水官。
其蟲介,其音羽。
〈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為最清,物之象也。
其數六。
〈註〉水生數一,成數六,但言六者,亦舉其成數。
其味鹹,其臭朽。
〈註〉水之臭味也,凡鹹臭者,皆屬焉。
《左傳》编辑
《襄公二十七年》编辑
子罕曰:天生五材,民並用之。
〈註〉金木水火土也。
《昭公二十九年》编辑
蔡墨曰:五行之官,是為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 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止曰元冥,土正曰后土。
又
蔡墨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 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元冥,世不 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 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
《易緯》编辑
《乾鑿度》编辑
天本一而立一為數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數,合而 成〈水〉性。天三地八〈木〉,天七地二〈火〉,天五地十〈土〉,天九 地四〈金〉。運五行先水、次木,先火、次土,及金。木仁、火禮、 土信、水智、金義。又《萬名經》曰:水土兼智信,木火兼仁 惠,五事天性,訓成人倫。
《春秋緯》编辑
《文耀鉤》编辑
土勝木,故守宮食,蠆蛆搏蛇。
金伐木,故鷹擊雉。
水滅火,故虻螫鷃。
《管子》编辑
《五行篇》编辑
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三者充也,治者四也,教者五也,
守者六也,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終者九也,十者然後
具五官於六府也,五聲於六律也。六月日至,是故人
有六多。六多,所以街天地也。天道以九制,地理以八
制,人道以六制。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開乎萬物,以
總一統。通乎九制、六府、三充,而為明天子。修概水土,
以待乎天堇;反五藏,以視不親;治祀之下,以觀地位;
貨曋神廬,合於精氣。已合而有常,有常而有經。審合
其聲,脩十二鍾,以律人情。人情已得,萬物有極,然後有德。故通乎陽氣,所以事天也,經緯日月,用之於民;
通乎陰氣,所以事地也,經緯星曆,以視其離。通若道
然後有行,然則神筮不靈,神龜不卜,黃帝澤參,治之
至也。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
地利,得奢龍而辨於東方,得祝融而辨於南方,得大
封而辨於西方,得后土而辨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
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常時;大常察
乎地利,故使為廩者;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為士師;祝
融辨乎南方,故使為司徒;大封辨於西方,故使為司
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為李。是故春者士師也,夏者
司徒也,秋者司馬也,冬者李也。昔黃帝以其緩急作
五聲,以政五鍾,令其五鍾,一曰青鍾大音,二曰赤鍾
重心,三曰黃鍾灑光,四曰景鍾昧其明,五曰黑鍾隱
其常。五聲既調,然後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
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日至睹甲子木行
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師內御,總別列爵,論賢不肖
士吏。賦祕賜賞於四境之內;發故粟以田數。出國,衡
順山林,禁民斬木,所以愛草木也。然則冰解而凍釋,
草木區萌。贖蟄蟲卵菱,春辟勿時,苗足本,不癘雛鷇,
不夭麑。母傅速亡傷繈褓。時則不凋,七十二日而
畢。睹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內御。令掘溝澮,
津舊塗。發藏任君,賜賞君子。修游馳,以發地氣。出皮
幣,命行人修春秋之禮於天下,諸侯通,天下遇者兼
和。然則天無疾風,草木發奮,鬱氣息,民不疾而榮華
蕃。七十二日而畢。睹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
司徒內御。不誅不貞,農事為敬。大揚惠言,寬刑死,緩
罪人。出國,司徒令命順民之功力,以養五穀。君子之
靜居,而農夫修其功力。極然則天為粵宛,草木養長,
五穀蕃實秀大,六畜犧牲具,民足財,國富,上下親,諸
侯和。七十二日而畢。睹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
宗選禽獸之禁,五穀之先熟者,而薦之祖廟與五祀,
鬼神饗其氣焉,君子食其味焉。然則涼風至,白露下。
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馬衍組甲厲兵,合什為伍,以修
於四境之內,
然告民有事,所以待天地之殺斂也。
然則晝炙陽,夕下露,地競環,五穀鄰熟,草木茂實,歲
農豐年大茂。七十二日而畢。睹壬子水行御。天子出
令,命左右使人內御,御其氣足則發而止,其氣不足
則發
瀆盜賊。數劋竹箭,伐檀柘,令民出獵,禽獸不
釋巨少而殺之,所以貴天地之所閉藏也。然則羽卵
者不
,毛胎者不
,
婦不銷棄,草木根本美。七十
二日而畢。睹甲子木行御。天子不賦不賜賞,而大斬
伐傷,君危。不殺,太子危,家人夫人死。不然,則長子死。
七十二日而畢。睹丙子火行御,天子敬行急政,旱札
苗死民厲。七十二日而畢。睹戊子土行御,天子修宮
室,築臺榭,君危;外築城郭,臣死。七十二日而畢。睹庚
子金行御,天子攻山擊石,有兵作戰而敗,士死喪,執
政。七十二日而畢。睹壬子水行御,天子決塞,動大水,
王后夫人薨。不然則羽卵者
,毛胎者
,
婦銷棄,
草木根本不美。七十二日而畢也。
《子華子》编辑
《北宮意問》编辑
夫天降一氣,則五氣隨之,寄備於陰陽,合氣而成體。 故有太陽,有少陽,有太陰,有少陰。陰中有陽,陽中有 陰,故陽中之陽者,火是也。陰中之陰者,水是也。陽中 之陰者,木是也。陰中之陽者,金是也。土居二氣之中, 間以治四維,在陰而陰,在陽而陽,故物非土不成,人 非土不生。北方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陽極而生 熱,熱生火;東方陽動以散而生風,風生木;西方陰止 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陰陽交而生濕,濕生土。是 故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
金、木、水、火、土,五精之總也,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 水以潤之,火以熯之,土以溽之,木以敷之,金以斂之, 此以其性言也。水之冽也,火之炎也,土之蒸也,木之 溫也,金之清也,此以其氣言也。水在下,火在上,土在 中,木在左,金在右,此以其位言也。水之平也,火之銳 也,土之圜也,木之曲直也,金之方也,此以其形言也。 水則因,火則革,土則化,木則變,金則從革,此以其材 言也。水井洫也,火爨冶也,木金器械也,土爰稼穡也, 此以其事言也。夫盈於天地之間而充物者,惟此五 物也。凡五物之有不可無也,其所無不可有也。
《漢書》编辑
《天文志》编辑
歲星曰東方春木,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
熒惑曰南方夏火,禮也,視也。
太白曰西方秋金,義也,言也。
辰星曰北方冬水,知也,聽也。
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
《五行志》编辑
《經》曰: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 土爰稼穡。《傳》曰:田獵不宿,飲食不享,出入不節,奪民農時,及有姦謀,則木不曲直。《說》曰:木,東方也。於易,地 上之木為觀。其於王事,威儀容貌亦可觀者也。故行 步有佩玉之度,登車有和鸞之節,田狩有三驅之制, 飲食有享獻之禮,出入有名,使民以時,務在勸農桑, 謀在安百姓。如此,則木得其性矣。若迺田獵馳騁不 反宮室,飲食沈湎不顧法度,妄興繇役以奪民時,作 為姦詐以傷民財,則木失其性也。蓋工匠之為輪矢 者多傷敗,及木為變怪,是為木不曲直。
《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
《說》曰:火,南方,揚光輝為明者也。其於王者,南面鄉明
而治。《書》云:知人則悊,能官人。故堯舜舉群賢而命之
朝,遠四佞餭而放諸。孔子曰:浸潤之諙、膚受之訴不
行焉,可謂明矣。賢佞分別,官人有序,帥由舊章,敬重
功勳,殊別適庶,如此則火得其性矣。若乃信道不篤,
或燿虛偽,讒夫昌,邪勝正,則火失其性矣。自上而降,
及濫炎妄起,災宗廟,燒宮館,雖興師眾,弗能救也,是
為火不炎上。
《傳》曰:治宮室,飾臺榭,內淫亂,犯親戚,侮父兄,則稼穡 不成。《說》曰:土,中央,生萬物者也。其於王者,為內事。宮 室、夫婦、親屬,亦相生者也。古者天子諸侯,宮廟大小, 高卑有制,后夫人媵妾,多少進退有度,九族親疏長 幼有序。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故禹卑室宮,文王 刑于寡妻,此聖人之所以昭教化也。如此則土得其 性矣。若乃奢淫驕慢,則土失其性。有水旱之災,而草 木百穀不孰,是為稼穡不成。
《傳》曰:好戰攻,輕百姓,飾城郭,侵邊,則金不從革。《說》
曰:金,西方,萬物既成,殺氣之始也。故立秋而鷹隼擊,
秋分而微霜降。其于王事,出軍行師,把旄杖鉞,誓士
眾,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亂也。詩云:有虔秉鉞,如
火烈烈。又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動靜應誼,說以犯
難,民忘其死。如此則金得其性矣。若乃貪欲恣睢,務
立威勝,不重民命,則金失其性。蓋工冶鑄金鐵,金鐵
冰滯涸堅,不成者眾,及為變怪,是為金不從革。
《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說》
曰:水,北方,終臧萬物者也。其于人道,命終而形臧,精
神放越。聖人為之宗廟,以收魂氣,春秋祭祀,以終孝
道。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禱祈神祗,望秩山川,懷柔
百神,亡不宗事。慎其齊戒,致其嚴敬,鬼神歆饗,多獲
福助。此聖王所以順事陰氣,和神人也。至發號施令,
亦奉天時。十二月咸得其氣,則陰陽調而終始成。如
此則水得其性矣。若乃不敬鬼神,政令逆時,則水失
其性。霧水暴出,百川逆溢,壞鄉邑,溺人民,及淫雨傷
稼穡,是為水不潤下。
《淮南子》编辑
《天文訓》编辑
木生於亥,壯於卯,死於未,三辰皆木也。火生於寅,壯 於午,死於戌,三辰皆火也。土生於午,壯於戌,死於寅, 三辰皆土也。金生於巳,壯於酉,死於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於申,壯於子,死於辰,三辰皆水也。故五勝生,一 壯。
《地形訓》编辑
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故禾春生秋 死,豆夏生冬死,麥秋生夏死,薺冬生中夏死。木壯,水 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壯、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壯、火 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壯、土老、水生、火囚、木死。水壯、金 老、木生、土囚、火死。音有五聲,宮其主也。色有五章,黃 其主也。味有五變,甘其主也。位有五材,土其主也。是 故鍊土生木,鍊木生火,鍊火生雲,鍊雲生水,鍊水反 土;鍊甘生酸,鍊酸生辛,鍊辛生苦,鍊苦生鹹,鍊鹹反 甘。變宮生徵,變徵生商,變商生羽,變羽生角,變角生 宮。是故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 復反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
《本經訓》编辑
凡亂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流遁之所生者五。大構
駕,興宮室;延樓棧道,雞棲井榦;檦枺欂櫨,以相支持;
木巧之飾,盤紆刻儼;嬴鏤雕琢,詭文回波;淌游瀷淢,
菱杼紾抱;芒繁亂澤,巧為紛挐,以相摧錯。此遁於木
也。鑿汙池之深,肆畛崖之遠;來谿谷之流,飾曲岸之
際;積牒旋石,以純修碕;抑淢怒瀨,以揚激波;曲拂邅
回,以象湡浯;益樹蓮菱,以食鱉魚;鴻鵠鷫鷞,稻粱饒
餘;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此遁於水也。高築城郭,設樹
險阻;祟臺榭之隆,侈苑囿之大,以窮要妙之望;魏闕
之高,上際青雲;大廈增加,擬於崑崙;修為牆垣,甬道
相連;殘高增下,積土為山;接徑歷遠,直道夷險,終日
馳騖而無蹟蹈之患:此遁於土也。大鍾鼎,美重器,華
蟲流鏤,以相繆紾;寢兕伏虎,蟠龍連組;焜昱錯眩,照
耀輝煌;偃蹇蓼糾,曲成文章;雕琢之飾,鍛錫文鐃;乍
晦乍明,抑微滅瑕;霜文沈居,若簟籧蒢;纏錦經冗,似
數而疏:此遁於金也。煎熬焚炙,調齊和之適,以窮荊
吳甘酸之變;焚林而獵,燒燎大木;鼓橐吹埵,以銷銅
鐵;靡流堅鍛,無厭足日;山無峻榦,林無柘梓;燎木以為炭,燔草而為灰;野莽白素,不得其時;上掩天光,下
殄地財;此道於火也。此五者,一足以亡天下矣。是故
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潤濕弗能及,上之霧露弗能入,
四方之風弗能襲;土事不文,木工不斲,金器不鏤;衣
無隅差之削,冠無觚嬴之理;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靜
潔足以享上帝、禮鬼神,以示民知儉節。夫聲色五味,
遠國珍怪,異奇物,足以變心易志,搖蕩精神,感動
血氣者,不可勝計也。夫天地之生財也,本不過五。聖
人節五行,則治不荒〈淌,音敞。
,音敕。淢,音郁。紾,音珍。抱,音嶷。湡,音愚。浯,音吾。埵,音朵〉。
《張河間集》编辑
《靈憲》编辑
歲星,木精。熒惑,火精。鎮星,土精。太白,金精。辰星,水精 也。
《劉熙釋名》编辑
《釋天》编辑
五行者,五氣也,於其方各施行也。
金,禁也,其氣剛嚴,能禁制也。
木,冒也,華葉自覆冒也。
水,準也,準平物也。
火,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毀也,物入中,皆毀壞也。 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
《晉書》编辑
《律歷志》编辑
推五行用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者,即木火金水 始用事日也。各減其大餘十八,小餘四百八十三,小 分六命,以紀算外,各四立之前,土用事日也。
《唐·丘光庭·兼明書》编辑
《五行神》编辑
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 水神曰元冥。土神獨稱后者,后君也,位居中,統領四 行,故稱君也。或問曰:據此,后土是五行之神,而漢代 立后土祠於汾陽,祀何神也。答曰:三代以前無此禮, 蓋出一時之制耳,其祀當廣祀地神。即如月令所祀 皇地祇者也。
《五行配》编辑
春秋昭二十九年。《左傳》曰: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該, 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勾芒,該為蓐收,修 及熙為元冥。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 曰勾龍,為后土。此五子生為五行之官,死後以之配 祭五行之神也。或問曰:鄭康成于月令,其神后土注 云:顓頊之于黎兼后土官。孔穎達曰:勾龍初為后土, 後轉為社神,后土有闕,黎則兼之者,何也。答曰:康成 失之于前,穎達徇之於後,皆非也。按《左傳》曰:勾龍為 后土,后土為社,則是勾龍一人而配兩祭,非謂轉為 社神也。《月令》:土既是五行之神,以勾龍配之,正與左 傳文合,而康成以黎兼之,亦何乖謬。又問曰:楚語曰: 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黎既曾司地,何故 不可配土乎。答曰:黎之司地兼其職爾,非有功于土 也。若謂黎可配土,則重亦可配天乎。且黎為火正,而 康成猶用兼之配土,豈勾龍土官乃不可以配土乎。 今依左氏勾龍配于兩祭,不亦宜乎。又問曰:勾芒祝 融之類皆是五行之名,號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何 故與之同稱乎。答曰:此五子能著其功,施于人,與鬼 神相似故得與之同稱也。亦猶皇帝、天神、王者德同 于天,故亦得稱皇帝,此其義也。
宋周子太極圖
朱子曰:○此所謂無極而太極也。所以動而陽,靜而陰之本體也,然非有以離乎陰陽也。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乎陰陽而為言爾。此○之動而陽,靜而陰也,中○者,其本體也。
者,陽之動也,○之用,所以行也。
者,陰之靜也,○之體,所以立也。
者,
之根也;
者,
之根也。
此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ㄟ者,陽之變也,
者,陰之合也。
,陰盛故居右;
,陽盛故居左;
,陽
故次火;
,陰稚故次水;
,沖氣,故居中,而水火之
交系乎上,陰根陽,陽根陰也。水而木,木而火,火而土,土而金,金而復水,如環無端,五氣布而四時行也。○
五行,一陰、陽五、殊二,實無餘欠也。陰陽一太極,精粗本末無彼此也。太極本無極,上天之載無聲臭也。五行之生,各一其性,氣殊質異,各一其○,無假借也。
此無極二五所以妙合而無間也。○乾男坤女,以氣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萬物化生,以形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 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 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陰陽,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然五行者,質具於地而氣行於天者也。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曰:水、火、木、金、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火、土、金、水。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 之生也,各一其性。
五行具,則造化發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亦未嘗不各具於一物之中也。蓋五行異質,四時異氣,而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能離乎太極。至於所以為太極者,又初無聲臭之可言,是性之本體然也。天下豈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隨其氣質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則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而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魏了翁·經外雜抄》编辑
《五行所生》编辑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在地為 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志為怒;南方生熱,熱生火, 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 為心,在志為喜;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 生肉。肉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志為思;西 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地 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志為憂;北方生寒,寒 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骨髓在地為水,在體 為骨,在藏為腎,在竅為耳,在志為恐。
《張行成·元包數義》编辑
《五行配八卦》编辑
五行之數,五十有五。自三十六言之,五行盈於八卦, 十九當閏數之物;自七十二言之,八卦盈於五行,十 七當運數之氣。以八歸五,氣類相從,則乾兌為金,坤 艮為土,震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吉凶順逆,占法由 生。故曰:三十有六,取數于乾坤五行八卦,同符合契。
《性理會通》编辑
《洪範皇極內篇》编辑
昔者,聖人之原數也,以決天下之疑,以成天下之務,
以順性命之理。析事辨物,彰往察來,是故天數五,地
數六。五六者,天地之中合也。五為五行,六為六氣。陽
性陰質。五行之性,曰木,曰火,曰土,曰金,曰水;六氣之
質,曰胎,曰生,曰壯,曰老,曰死,曰化。木之質也,曰楊柳,
曰梅李,曰松柏,曰竹葦,曰禾麥,曰蕈;火之質也,曰木
火,曰石火,曰雷火,曰油火,曰蠱火,曰燐火;土之質也,
曰砂,曰石,曰玉,曰土,曰壤,曰泥;金之質也,曰汞,曰銀,
曰金,曰銅,曰鐵,曰鉛;水之質也,曰澗水,曰井水,曰雨
水,曰溝渠,曰陂澤,曰湖海;木之物也,曰鯪鯉,曰蛇,曰
龍,曰鯉魴,曰小魚,曰鰍;火之物也,曰雞,曰鳳,曰雉,曰
鷹隼,曰燕雀,曰蠛蠓;土之物也,曰蟾蜍,曰蠶,曰人,曰
蜘蛛,曰蚓,曰鰻;金之物也,曰鹿,曰馬,曰麟,曰虎,曰獺,
曰毛蟲;水之物也,曰蟹,曰鱟,曰龜,曰蝦,曰蚌,曰蠣。木
之器也,曰疏器門窗,曰琴瑟,曰規,曰算篩,曰耒耜,曰
網罟;火之器也,曰登器梯棚,曰文書,曰繩,曰冠冕,曰
檯棹,曰履蹋;土之器也,曰腹器筐筥,曰圭璧,曰量,曰
舟車,曰盤盂,曰棺槨;金之器也,曰方器斧鉞,曰印節,
曰矩,曰弓矢,曰簡冊,曰械校;水之器也,曰平器權衡,
曰輪磨,曰準,曰鏡,曰研碓,曰廁圂。逆順者,事之幾
也;吉凶者,事之著也。順而吉者,木為徵召,為科名,為
恩赦,為婚姻,為產孕,為財帛;火為燕集,為朝覲,為文
書,為言語,為歌舞,為燈燭;土為工役,為循常,為盟約,
為田宅,為福壽,為墳墓;金為賜予,為按察,為更革,為
軍旅,為錢貨,為刑法;水為交易,為遷移,為征行,為酒
食,為田獵,為祭祀。逆而凶者,木為臲卼,為驚憂,為醜
惡,為壓墜,為夭折,為產死;火為公訟,為顛狂,為口舌,
為炙炎,為災焚,為震燬;土為反覆,為欺詐,為離散,為
貧窮,為疾病,為死亡;金為征役,為罷免,為責降,為爭
,為傷損,為殺戮;水為盜賊,為囚獄,為徒流,為淫亂,
為咒咀,為浸溺。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楊柳 梅李 松柏 竹葦 禾麥 蕈 火 木火 石火 雷火 油火 蠱火 燐火 土 砂 石 玉 土 壤 泥 金 汞 銀 金 銅 鐵 鉛 水 澗水 井水 雨水 溝渠 陂澤 湖海
《五行動物屬圖》编辑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鯪鯉 蛇 龍 鯉魴 小魚 鰍 火 雞 雉 鳳鶴 鷹隼 燕雀 蠛蠓 土 蟾蜍 蠶 人 蜘蛛 蚓 鰻 金 鹿 馬 麟猴 虎 獺 毛蟲 水 蟹 鱟 龜 蝦 蚌 蠣
《五行用物屬圖》编辑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疏器門窗〉 琴瑟 規 算篩 耒耜 網罟
火 〈登器梯柵〉 文書 繩 冠冕 檯棹 履蹋
土 〈腹器筐筥〉 圭璧 量 舟車 盤盂 棺槨
金 〈方器斧鉞〉 印節 矩 弓矢 簡冊 械校
水 〈平器權衡〉 輪磨 準 鏡 研碓 廁圂
《五行事類吉圖》编辑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徵召 科名 恩赦 婚姻 產孕 財帛 火 燕集 文書 朝覲 言語 歌舞 燈燭 土 工役 循常 盟約 田宅 福壽 墳墓 金 賜予 按察 更革 軍旅 錢貨 刑法 水 交易 遷移 征行 酒食 田獵 祭祀
《五行事類凶圖》编辑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臲卼 驚憂 醜惡 壓墜 夭折 產死
火 公訟 顛狂 口舌 炙炎 災焚 震燬
土 反覆 欺詐 離散 貧窮 疾病 死亡
金 征役 罷免 責降 爭 傷損 殺戮
木 盜賊 囚獄 徒流 淫亂
咀 浸溺
《五行支干圖》编辑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甲子乙丑〉 〈甲寅乙卯〉 〈甲辰乙巳〉 〈甲午乙未〉 〈甲申乙酉〉 〈甲乙亥〉 火 〈丙子丁丑〉 〈丙寅丁卯〉 〈丙辰丁巳〉 〈丙午丁未〉 〈丙申丁酉〉 〈丙戌丁亥〉 土 〈戊子己丑〉 〈戌寅己卯〉 〈戊辰己巳〉 〈戌午己未〉 〈戌申己酉〉 〈戊戌己亥〉 金 〈庚子辛丑〉 〈庚寅辛卯〉 〈庚辰辛巳〉 〈庚午辛未〉 〈庚申辛酉〉 〈庚戌辛亥〉 水 〈壬子癸丑〉 〈壬寅癸卯〉 〈壬辰癸巳〉 〈壬午癸未〉 〈壬申癸酉〉 〈壬戌癸亥〉
《五行人體性情圖》编辑
一陽 二陽 三陽 一陰 二陰 三陰
木 喜 魂 仁 臭 肝 筋 火 樂 神 禮 色 心 毛 土 慾 意 信 形 脾 肉 金 怒 魄 義 味 肺 骨 水 哀 精 智 聲 腎 皮
![]()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3年1月1日之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