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

卷第十九 渭南文集 卷第二十
宋 陸遊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華氏活字本
卷第二十一

渭南文集巻第二十

        山 隂 陸 游 務鶴

     記

      居室記

  陸子治室於所居堂之北其南北二十有八

  尺東西十有七尺東西北皆為䆫䆫皆設簾

  障視晦明寒燠為舒巻啓閉之節南為大門

  西南為小門冬則析堂與室為二而通其小

  門以為奥室夏則合為一室闢大門以受涼

  風歲暮必易腐瓦補罅隙以避霜露之氣朝

  晡食飲豐約惟其力少飽則止不必盡器休

  息取調節氣血不必成寐讀書取暢適性靈

  不必終卷衣加損視氣侯或一日婁變行不

  過數十歩意倦則止雖有所期處亦不復問

  客至或見或不能見間與人論説古事或共

  柸酒倦則亟捨而起四方書䟽畧不復遣有

  來者或亟報或守累日不能報皆適逢其㑹

  無貴賤踈戚之間足跡不至城市者率累年

 少不治生事舊食奉祠之禄以自給秩滿因

 不復敢請縮衣節食而已又二年遂請老法

 當得分司禄亦置不復言舍後及旁皆有隙

 地蒔花百餘本當敷榮時或至其下方羊坐

 起亦或零落已盡終不一徃有疾亦不汲汲

 近藥石久多自平家世無年自曽大父以降

 三世皆不越一甲子今獨幸及七十有六耳

 目手足未廢可謂過其分矣然自計平昔於

 方外養生之説初無所聞意者日用亦或黙

 與養生者合故悉自書之將質於山林有道

 之士云慶元六年八月一日山隂陸某務觀

 記

     邵武縣興造記

 太平興國五年 詔即建州邵武縣置邵武

 軍而縣為屬其治在軍之東建炎三年盜起

 閩縣邵武亦被兵焚官寺民廬畧盡紹興十

 年作譙門十六年作守丞治所於是學宫軍

 壘囹圄倉廥以次皆復其舊獨縣故地廢為

 教場而縣寓尉𪠘至二十一年知縣事葉邃

 始復縣治未及成安撫使用兵官王存之請

 即日撤除滌地皆盡而縣徙寓武陽驛乾道

 六年知縣事尤昻始作縣門它猶未暇及慶

 元四年宣義郎史君定之來為縣始至而歎

 曰縣古子男國也因時之治忽政之善否以

 為盛衰自建炎己酉訖今歲在戊午凡七十

 年自 髙宗皇帝至今 天子歴 四聖寛

 賦薄征休養元元歲且婁豐公饒私餘生齒

 繁滋考之九域圖郡户八萬七千九百有竒

 今增五萬四千二百有竒為户十四萬二千

 一百有竒可謂盛矣而邵武一邑獨當户五

 萬六千四百有竒為郡境十之四則吾邑顧

 不又盛哉而反寓其治於傳舍 詔勑法令

 圖志符檄䕶蔵不嚴棲列無所决訟問囚延

 見丞佐與賔客之來者其地皆褊迫庳陋仰

 漏旁穿非所以宣布德澤示民以上下之分

 也念非所先始置弗議比為政期年家無弗

  伸之𡨚庭無弗直之訟善無濫刑惡無佚罸

  太守趙𠉀不謭知君為深君所設施郡未嘗

  以勢橈焉以故君之政成民之俗變有所為

  輙共成之於是始有意於新縣治矣㑹得吏

  蠧與用度之餘為錢百餘萬自五年七月甲

  午鳩工至十月己巳落成出令有所燕息有

  次勞賔有館胥吏徒役咸有寧宇貨布器物

  各司其局事立令行老稚舞歌視承平舊觀

  有加焉而木章竹箇瓦甓髹丹悉視時低昻

  交手界予梓匠杇鏝百工之來者得直皆如

  私家訖事民不及知吏不得㳂以為姦非君

  之才有餘頋能若是哉堂之名有九曰晝簾

  曰無私曰近民曰仁平曰居敬樓曰瞻雲軒

  曰讀書曰如水亭曰海棠其扁牓多君自書

  有筆法其命名之意即其地可知故不詳著

  君蓋故丞相太師魏公之孫予魏公客也故

  君與趙侯皆以記縣之興造為請予受知魏

  公時甫壯歲爾俯仰四十餘年同時賔客凋

 喪略盡而予偶獨後死見君以才稱於世且

 猶能秉筆有所紀述亦可謂幸矣故不復辤

 慶元六年九月癸酉中大夫直華文閣致仕

 陸記并書

     諸暨縣主簿㕔記

 建炎紹興間予為童子遭中原喪亂渡河㳂

 汴渉淮絶江間闗兵間以歸方是時 天子

 暴衣露蓋櫛風沐雨廵狩四方曾不期月休

 也大臣﨑嶇於山海阻險之地草行露宿不

 敢告勞亦宜矣况於州牧郡守以降籧篨一

 厦以治其事者相望又況降而為縣令丞簿

 者哉及王室中興内外粗定然郡縣吏寓其

 治於郵亭民廬僧道士舍者尚比比皆是積

 累六七十年 四聖相授天下日益無事兵

 寢歲登用度饒餘然後皆得稍復承平之舊

 至於縣則有迨今苟且因循者主簿在縣官

 中卑於令丞而冷於尉非甚有才則其舉事

 為尤難若諸暨主簿丁君崈者可謂才矣君

 海陵人也今居呉世有顯人為吏精察而平

 恕學工文辭而不忽簿書期㑹之事嘗兼攝

 丞久之得添給不取一錢皆用以新主簿之

 𪠘諸暨舊無丞元豐間置丞徙主簿以居之

 而主簿更得𪠘乃故塩廥藉濕支傾殆不可

 居然閱百二十年為主簿者凢㡬人至君乃

 更新之不亟不徐不侈不陋不費于公不歛

 于民竹箇木章瓦甓丹堊不蠧不苦窳不漫

 漶堂後舊有池自君來比二歲産異蓮駢跗

 邑人讙傳以為君且通貴之祥相與名其池

 上之亭曰雙蓮君故不喜恠而邑人之意如

 此亦足知其得民也君與予之子子虚遊乃

 因子虡請記歲月予不得辭也昔我 藝祖

 肇造區夏當乹德六年二月癸亥嘗詔郡縣

 吏代歸者皆上其官舍敝壞或興葺之數于

 有司以為殿㝡於虖 祖 宗明詔具在汙

 簡而近世乃有相戒以為非急務且徒速謗

 者獨安取此哉予嘗備太史牛馬走獲窺金

  匱石室之藏故敢併記之以曉他在仕者嘉

  㤗元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大夫直華文閣山

  隂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致仕陸某記

      婺州稽古閣記

  大觀二年九月乙丑 天子旣大興學校舉

  經行之士於是詔天下州學經史閣皆賜名

  稽古婺州稽古閣者本以閣之下為講堂而

  閣用大觀詔書易名紹興中學廢于火及再

  建講堂雖復其故不暇為閣至嘉泰元年

  守丁公逢乃即講堂後得舊直舍地以為閣

  而請於今參知政事許公大書其顔公書宏

  偉有漢法於是閣一日而傳天下丁公既代

  去曽公㮚來為郡閣之役尚未既也於是䆫

  戸䦨楯瓦甓髹丹粲然皆備又為兩廡達于

  講堂髙廣壯麗無遺力南山在其上雙谿繚

  其下煙雲百變朝莫獻狀閣之後有仰髙堂

  舊祠資政宗公澤尚書梅公執禮中書舍人

  潘公良貴三公皆郡人有忠義大節而祠庳

 陋且弗葺曽公徹而大之始奕奕與閣稱㑹

 公以邦人之請及州學教授潘君夢得所叙

 移書史官山隂陸願記其始末時方修孝

 宗 光宗兩朝實録業大事叢而奏篇有程

 久乃能如曽公之請夫堯舜禹臯陶書紀其

 事雖不同然未嘗不同者稽古也稽古必以

 書前乎堯舜之書其易之始畫與典墳乎易

 之畫幸在至今而三墳五典自楚倚相以後

 不聞有能盡讀者世所共歎也雖然今讀易

 不能知伏羲之心讀典謨不能知堯舜禹臯

 陶之心雖典墳盡在亦何益於稽古故予以

 為士能玩易之畫與身親見虙羲等反覆盡

 心於典謨與身親見堯舜禹臯陶等能親見

 聖人而不能佐其君興聖人之治理豈有是

 哉士之放逸惰偷不力於學者固所不論學

 而不親見聖人猶未學也親見不疑而不用

 於天下則有命焉進則不負所學退則安吾

 命而無愠期可仰稱大觀詔書與賢守復閣

 之意矣士尚勉之嘉泰二年閏月二十五日

 中大夫直華文閣提舉佑神觀兼實録院同

 修撰兼同修國史陸謹記

     智者寺興造記

 婺州金華山智者廣福禪寺浮屠氏所謂梁

 樓約法師道場 國朝開寳九年始為禪寺

 自淨悟禪師全肯傳三十七代二百餘年至

 慶元之五年而仲玘實來方是時事廢不舉

 地茀不糞棟橈柱腐垣断甃缺若不可復為

 者玘植杖而四頋曰智者之為寺天造地設

 者至矣而人事不能充焉故寖壞至于此天

 其使我興此地歟乃諏諸為地理學者則其

 言與玘畧合蓋寺在金華山之麓峰嶂屹立

 林岫間出日月映蔽風雲吞吐而前之形勢

 無以留之如王公大人南嚮坐帷幄中宜其

 前有列鼎大牲之養盛禮備樂之奉賔客進

 趨擯相襜翼將吏武士執檛孰何然後為稱

 今乃巍然獨坐而侍衛者皆奔趍而去則其

  威重無乃少損乎於是始議鑿大池瀦水於

  門梁其上通大路而增門之址髙於故三之

  二異時所謂奔趍而去者皆肅然就列恪然

  執事則王公大人之尊於是始全則其施置

  建立號令賞罰亦何可少訾耶方議之初或

  謂門有大木數十必盡去乃可興池役而木

  所從來久以是未决忽一夕大風木盡拔若

  有鬼神相其役者其亦異矣玘之來百役皆

  作脩廊傑閣虚堂廣殿至於棲衆養老之室

  庖湢帑庾之所繚為垣墻引為道路莫不美

  於觀而便於事後雖有能者無以加焉玘有

  道行為其徒所宗而才智器局又卓然不凡

  如此故薦紳多喜道之予又與有夙昔且嘗

  記其嚴州南山興造之盛故玘今又從予求

  作智者興造記而予友人寧逺軍節度使提

  舉佑神觀姜公邦傑復以手書助之請未及

  屬槀而邦傑殁予尤感焉雖耄不敢詞也今

  兹之役池為大故書之特詳嘉泰三年十月

 二十九日記

     常州奔牛閘記

 岷山導江行數千里至廣陵丹陽之間是為

 南北之衝皆䟽河以通餫餉北為𤓰州閘入

 淮汴以至河洛南為京口閘歴呉中以達浙

 江而京口之東有吕城閘猶在丹陽境中又

 東有奔牛閘則𨽻常州武進縣以地勢言之

 自剏為餫河時是三閘已具矣蓋無之則水

 不能節水不節則朝溢暮涸安在其為餫也

 蘇翰林嘗過奔牛六月無水有仰視古堰之

 歎則水之苦涸固久地志槩述本末而不能

 詳也今知軍州事趙侯善防字若川以諸王

 孫來為郡未滿歲政事為畿内最考古以驗

 今約已以便人裕民以束吏不以難止不以

 毁疑不以費懼於是郡之人僉以閘為請侯

 慨然是其言㑹知武進縣丘君壽雋來白事

 所陳利病益明侯既以告于轉運使且亟以

 其役專𢌿之丘君於是凢閘前後左右受水

 之地悉伐石於小河元山為無窮計舊用木

 者皆易去之凡用工二萬二千石二千六百

 錢以緡計者八千米以斛計者五百皆有竒

 又為屋以覆閘皆宏傑牢堅自鳩材至訖役

 閱三時其成之日蓋嘉泰三年八月乙巳也

 明年正月丁夘侯移書來請記予謂方 朝

 廷在故都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呉中又為東

 南根柢語曰蘇常熟天下足故此閘尤為國

 用所仰遲速豐耗天下休戚在焉自 天子

 駐蹕臨安牧貢戎䞇四方之賦輸與郵置徃

 來軍旅征戍商賈貿遷者途出於此居天下

 十七其所繫豈不愈重哉雖然猶未盡見也

 今天子憂勤恭儉以撫四海德教洋溢如祖

 宗時齊魯燕晉秦雍之地且盡歸版圖則龍

 舟仗衛復泝淮汴以還故都百司庶府熊羆

 貔虎之師翼衛以從戈旗蔽天舳艫相銜然

 後知此閘之功與趙侯為 國長慮逺圖之

 意不特為一時便利而已侯吾甥也請至四

  五不倦故不以衰耄辭三月丙子太中大夫

  充寳謨閣待制致仕山隂縣開國子食邑五

  百户賜紫金魚袋陸

      盱眙軍翠屏堂記

  國家故都汴時東出通津門舟行歴宋毫宿

  泗兩隄列植榆栁槐楸所在為城邑行千有

  一百里汴流始合淮以入于海南舟必自盱

  眙絶淮乃能入汴北舟亦自是入楚之洪澤

  以達大江則盱眙實梁宋呉楚之衝為天下

  重地尚矣粤自 髙皇帝受命中興駐蹕臨

  安歲受朝聘始詔盱眙進郡除館治道以為

  迎勞宿餞之地而王人持尺一牘懷柔殊鄰

  者亦皆取道于此於是地望益重城郭益繕

  治選任牧守重於曩歲及呉興施侯之來為

  知軍事也政成俗阜相地南山得異境焉前

  望龜山下臨長淮髙明平曠一目千里草木

  蔽虧鳧鴈翔泳蓋可坐而數也乃築傑屋衡

  為四楹縱為七架前為陳樂之所後有更衣

 之地而傍又有麗牲擊觧與夫吏士更休之

 區翼室脩廊以陪以擁斲削髹丹皆極工緻

 最二十有六間而堂成既取米禮部芾之詩

 名之曰翠屏且䟽其面勢于簡繪其棟宇于

 素走騎抵山隂澤中請記於予侯與予故相

 好也予聞方 國家承平時其邉郡遊觀有

 雅歌之堂萬栁之亭以地勝名天下雖區脱

 間猶能詠歎以為盛事然嘗至其地者皆謂

 不可與淮水南山為比翠屏之盛又非雅歌

 萬栁可及則亦宜有雄文傑作以表出之而

 予之文不足稱也雖强承命終以負媿侯名

 宿字武子於是為朝散郎直祕閣開禧元年

 春正月癸酉記

     上天笁復庵記

 嘉㤗二年上天竺廣慧法師築退居於寺門

 橋南名之曰復庵後負白雲峰前直獅子乳

 竇二峯帶以清溪環以美箭嘉木凢屋七十

 餘間寢有室講有堂中則為殿以奉西方像

  設殿前闢大池兩序列館以處四方學者炊

  㸑湢浴皆有其所床敷巾鉢雲布鱗次又以

  為傳授講習梵唄之勤宜有遊息之地以休

  其暇曰則又作園亭流泉以與學者共之旣

  成命其弟子了懷走山隂鏡湖上從予求文

  以記歲月予告之曰進而忘退行而忘居知

  趍前而昧於頋後者士大夫之通患也故朝

  廷於士之告歸每優禮之而又命有司察其

  尤不知止者以勵名節而厚風俗士猶有不

  能决然退者又况物外道人初不踐是非毁

  譽之途名山大衆以説法為職業愈老而愈

  尊愈久而人愈歸之雖一坐數十夏何不可

  者如法師道遇 三朝名蓋萬衲自紹熙至

  嘉泰十餘年間 詔書褒録如日麗天學者

  歸仰如泉赴壑非有議其後者而法師慨然

  為退居之舉傾竭橐裝無所頋惜雖然以予

  觀之師非獨視天笁之衆不啻弊屣加以歲

  年功成行著遂為西方之歸則復庵又一弊

 屣也死生去來無常予老甚矣安知不先在

 寳池中俟師之歸語今日作記事相與一笑

 乎開禧元年三月三日記

     東籬記

 放翁告歸之三年闢舍東茀地南北七十五

 尺東西或十有八尺而贏或十有三尺而縮

 揷竹為籬如其地之數薶五石瓮瀦泉為池

 植千葉白芙渠又雜植木之品若干草之品

 若干名之曰東籬放翁日婆娑其間掇其香

 以臭擷其頴以玩朝而灌莫而鉏凢一甲坼

 一敷榮童子皆來報惟謹放翁於是考本草

 以見其性質探離騷以得其族類本之詩爾

 雅及毛氏郭氏之傳以觀其比興窮其訓詁

 又下而博取漢魏晉唐以來一篇一詠無遺

 者反覆研究古今軆制之變革間亦吟諷為

 長謠短章楚調唐律詶答風月煙雨之態度

 蓋非獨娯身目遣暇日而已昔老子著書末

 章自小國寡民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

 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

 相徃來其意深矣使老子而得一邑一聚蓋

 真足以致此於虖吾之東籬又小國寡民之

 細者歟開禧元年四月乙夘記

     嚴州釣臺買田記

 嘉泰四年 詔以嚴州久不治命朝散郎直

 祕閣浙西路安撫司參議孫公叔豹為知州

 事公至數月州以大治聞獄無淹繫庭無滯

 訟幙府間暇符檄簡少榜笞之聲不聞於屏

 外向之逋賦佚罰皆以時舉倉有餘粟府有

 餘帛公天資近道不樂燕遊歌舞優戯之奉

 又不喜以土木無益之事勞其民治事少休

 則宴坐别室自夜至旦盥靧而出終嵗如一

 日獨念初赴郡過七里瀬漢嚴先生釣臺下

 讀唐興元中崔儒釣臺記以為上有平田百

 畝足以力耕下臨清流足以垂釣今投釣之

 地具在而田則亡有乃以屬縣令訪之則田

 亦具在旁有流泉雖大旱不竭可給灌漑而

 或者輒有之公乃遣語以當歸田直而取田

 以為先生歲時祭享之奉其人難之公歎曰

 光武欲與先生共天下而先生不屑也千有

 餘歲後吾乃欲必取百畞之田以奉祀事乎

 且吾教化未孚而遽望人以輟耕遜畔難矣

 因置不問㑹有没官田又從傍買民田足百

 畞除其泛科歛以㫒浮屠之奉祠者又即祠

 之右創為佛院棲鍾於樓匵經於室僧廬客

 館畧皆有所度歲入可以食其徒七人而樵

 圾之役又在其外則先生之祠可以永世不

 廢乃礱美石請記於予予曰嚴名城也自大

 駕廵幸臨安以朝士出守者與夫入對行殿

 被臨遣而來者大抵多取道於富春入謁祠

 下有髙山仰止之歎而恨祠屋弊壞椒桂不

 以時薦徃徃咨嗟躊躇久而後去及其下車

 則日困於簿書米塩將迎燕勞之事忽焉忘

 前日之言寒暑再更復上車去則又過祠下

 負初心戴媿面而去者袂相屬也聞孫公之

  舉得無少自咎哉予二十年前蓋嘗來為此

  邦亦自咎者之一也故喜道孫公之舉且以

  勵來者云開禧元年十二月辛未太中大夫

  寳謨閣待制致仕山隂縣開國子食邑五百

  戸賜紫金魚袋陸某記




渭南文集巻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