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雪齋先生文集/卷十

卷九 蒼雪齋先生文集
卷十
作者:權斗經 19世紀中葉
卷十一

上宗兄荷塘先生。兼柬李粹彦。丙辰

编辑

炎燠。伏惟僉履對時冲福。弟頹懦自廢。鄙吝日積。更沒據守處。旣以自憐。又自慨然耳。欲以今日棲寺。緣山間雨暗。時未發焉爾。粹彦兄若不以俯就爲辱而幸敎之則何感如之。但恐有志於獵虎者。必不顧兔罝也。

答宗兄

编辑

金令公行。伏承下復書。憑審客宦安穩。極慰馳慕之懷。每書輒說歸字。固料其不堪於此。而從古先儒每欲人於難堪處忍過。朱夫子欲以喫人打罵處劉平父。况進排差祭之勞乎。但病至難堪則亦不可强耳。當此旱炎。千里風埃。行役之難。恐有甚於供職之勞。未可忍過數三月。待新凉作歸計邪。

上宗兄

编辑

前於風便。承欲乘凉舟行泝漢。未知計果入手否。澤國秋生。想布帆無恙。行旆何日當過鴈影峽邪。前見邸報。有陞敍之命。今番除目。若果有移拜事。扁舟歸計。又恐差池也。望重逐日誦讀。頗不煩督責可喜。望重從姪莆小字

答宗兄

编辑

便中奉旬一下書。謹悉政候連安。極慰遠慕。弟姑免大病。而近日悰緖可默想也。葛老今明當就理。未知當坐以何律。近始得見當日疏本。有曰務盡道理。曲全恩義。然後可以慰輿望而協羣情。又曰臣請依漢武帝宋仁宗待陳,郭故事。處之以離宮別館。爲設防衛。謹其糾禁。使之得有所賴。則於殿下處變之道。庶幾曲盡無餘恨矣。設防衛謹糾禁。只是謂離宮別館。異於大內之嚴邃。宜設官置卒。嚴呵禁備不虞耳。上下文義。明白婉切。彼陷人者非全不識文義。而抉摘捃摭。文致大何。世道如此。尙何言尙何言。

上宗兄

编辑

官便去後更無嗣音之階。卽日新凉。伏不審氣體起居若何。千里馳慮。徒勤下情而已。弟今年客中幸免疾病之侵。而左車一牙昨又脫去。餘無固志。亦復柰何。齋居數月。朋游闊絶。稍得親書冊撿身心。欲爲尋舊業補前愆之計。只是志不勝氣。理不勝私。舊習難除。新嗜靡甘。恐無以自拔於下流耳。

上宗兄

编辑

阻信浹月。日有瞻鬱。卽玆秋凉。伏惟起居以時康迪。弟之鄕行。緣同僚瘡腫。漸似差池。鬱鬱可喩。解官之計。可得遂否。以年匈西道新除守令。不得挈眷。今雖欲解歸。方伯必以迎送勞民不聽。且當此大無。民阽危亡。若有一分濟民之政。則是亦吾學一試之日。不必斂惠獨善之爲貴。然賑濟之要。必得廉幹解事之人。委任責效。然後民蒙實惠。此爲難耳。

上宗兄

编辑

發行時伏見有諐候。莆姪追到府中。詢審尙未快復。未知信後已膺勿藥之喜否。弟辭家已過一朔。所幹不如意。客味酸辛。置不足道。而歷討玉山及東都舊迹。雖行役怱怱。不能從容。而溪山之勝。往古之跡。儘多可觀。恨不得陪游也。今月廿五轉至蔚州。濱海蠻蜑之俗。往往駭人。而咫尺有鷗江書院。奉妥圃隱,晦齋兩先生。勝槩直是天下名區。三山二水。控引襟帶。淸曠深遠。闊呑海門。晴晦萬變。未知關東鏡湖。視此何如也。欲作一詩以紀其勝。而非筆力所能形容。是可恨也。府中見虎溪長柳欽若。言李參奉,金護軍諸老。欲會虎院。通文宣城。論老先生文集校本棄置未安。弟亦謂此事關係斯文。不容但已。第通文或欠婉曲。仍致激惱。亦不可知。吾兄弟欲聯名抵書烏川諸人。曉諭其不當然之故。未及裁書。吾有遠行。未知從兄或已修送否云爾。則欽若亦力贊之。弟雖未及還歸。幸作書鳴久,徵叔諸人。開通其滯惑。如何如何。

與二弟仲章辛丑

编辑

雨晴未久。不謂發去。晩聞離發卽日。果抵府中。而跋涉之餘。旅况何如。府近同宗。其已相聚。而議論何如。金門氣燄火色近更如何。答金門通文。粹彦兄及天成諸人。擊節言理直辭嚴。彼雖挾忿。無辭可答。但少年一二人言明辨之際。辭氣不得不嚴截。而首揆當國云云下。語意太迫切。若去此八字則尤穩云。於君意如何。如見座首。須力言自古賦役之法。皆量遠近而裁其輕重疎數。故禹貢賦法百里賦納緫。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此言收賦於民。以輕重精麤。分遠近之等也。三代以後兵制。稱唐太宗府兵爲得三代之意。凡天下十一道。而外十道合置六百三十府。關內一道置二百六十一府。此則簡於遠而詳於近。以詳略爲遠近之等也。各府皆交遞上番。兵部以遠近分番。每一月而更。而遠疎近數。此以疎數分遠近之等也。李城主震休修理客舍。刱建門樓。補築城堞。功役甚鉅。而不一役外方民曰。府內多游手。視村氓自別。府內則立役者宿食於家。府內民丁三日役。猶便於近百里民丁一日役。此言深知物情。今日管鉅役者。不可不知此意。而方便闊狹。告官家酌定。勿如前日亂斫遠地人家松楸難運之材木。庶可以無怨於民間。而官家營造亦易成云云。以觀其意如何。餘苦眼患。信筆只此。

與三弟叔章辛巳

编辑

節扇便所附書。想已傳到否。溽暑流金。旅宦爲况何如。此間衙中姑免憂病。吾自去月得眼疾。至今往復甚妨。看書殊可苦也。典籍自是閒官。雖無宦味。不妨久任。趁此閒暇。不可不親近書冊。若遷郞官。漸多事矣。

與叔章乙酉

编辑

日前龜潭逢李泰而亞使。聞時會染痘不救。不覺慘然而涕。向嘗戒其不愼避。今遽至此。哀哉哀哉。君纔經至慽。又遭此境於千里客中。情意慘切。當無間於至親。柰何柰何。此中君平之喪。久而愈慘。尙何言。宗兄以纔遭喪慘。日氣漸燠。遂輟金剛之行。十四日與我共往龜潭。拜丁丈。翌日共舟沿洄。盡日從容。丁丈無論九袠之年。進德講學不倦。視聽精力尙旺。容顔睟潤。可謂地上神仙矣。歸路遍討上中下仙巖之勝。觀雲巖舍人巖。雖不見金剛面目。亦一勝遊也。昨夕還家。營便又至。審行旆無撓到營良慰。但聞轉入嶺東。相見未易。又覺悵然。若欲遍觀關東諸勝。則須費一朔光陰。而日熱恐難周覽也。秋科掌選人。將有希望之心。所當一切勿施。遜言婉謝爲可。似聞有聞君除目。入籍於關東者頗多。須與方伯相議。若非壬午式入籍者及率妻子明白居住者。勿許都目。嚴立界限。庶可塞嘵嘵之口矣。

答叔章丁亥

编辑

科行見書。備悉長途撼頓之餘。客况平善。極慰遠懷。陳疏事。諸說皆有見。但凡事係可言則言之。不可於意則不言。不可每徇人言也。此時出而行公。默默隨行果可媿矣。大抵勿詭隨勿太激。詳度是非而從違。勿見輕於時輩。勿苟徇於同儕。專尙風節。或近矯激。專務婉轉。或流媕婀。惟自樹立。勿墜家聲。是所深望。客中須求見好書冊。前輩格說懿範。使胷次不至鹵莽。然後遇事能辨是非矣。

與叔章

编辑

聞有拜疏之意。固慮其觸諱獲譴。而亦不料其嚴急至此。瘴海之行。當夜督發。蒼黃窘束。千里可想。連見書知行色安穩。賴知舊助贐。庶免路上飢寒。稍可慰也。去廿八書。知將拜疏。晦日雨雹。風䨓折木拔屋。天地晦冥。而豐基,昌樂兩官走人報君投荒。葢因天若押去邏卒而聞之也。伊日景象。追思懍悸。亦可異也。計今歇泊已多時。未知風土何如。行役撼頓之餘。體氣安適否。主人能無物色之猜否。旣當言地。遇事不得不言。以此獲罪。亦復何媿。吾意似勝於隱默官京師也。城主亦聞。卽馳書告我。鄕中親舊多貽書見賀。以不墜家聲。未知果能終始無忝否。此所當勉勵處也。餘祝愼飮食謹思慮。不住看書。期於得窮鬼力。古人謂士所當爲未止此者。眞可念也。更須勉旃勉旃。

與叔章

编辑

朢後附書申敬差之歸。爲轉致地。能免浮沉否。自見天安所遣書。恰滿一月。悠悠思念。何可盡言。想稅泊已久。水土氓俗何如。湖中不似嶺底。寒窶生理。或有資濟之路邪。仲章不能長留。將作南浦之別。子厚越江詩意。今行見之矣。但隨時隨處。扶竪志氣。磨勵精神。親近書冊。期於得窮鬼力。蘇子所謂吾儕道理貫心肝。忠義塡骨髓。直須談笑於死生之際者。乃大男子自信之語。須以此等意思。常加振奮。無令墜墮。至善至善。

答叔章戊子

编辑

今月初六朝。見去臘十七書。始知謫中安穩。喜倒奚翅得隔世信邪。湖南亞使覲行。又得前後兩書。慰可知也。仍審欲親書冊。謫居滋味。莫如此長。甚善甚善。但衰晩之境。工夫難彊。得力不易。韓,柳文恐非急務。且柳文謫居以後。志氣局促不長遠。可戒而不足法也。然若善觀善讀。無書不可。况韓,柳大家文字乎。但十四日書與靑坡,天安時書。辭氣大不同。豈彊情排遣。不能持久。而弱念觸拂。易致悁鬱邪。觸䨓霆犯瘴癘。處之坦然。而阻家信懷鄕土。便自怫然。恐或近於能碎千金之璧。而失聲於破釜。當初犯顔陳疏時。豈不料有此逆境邪。卽無論陳了翁,劉元城所遭。如穌齋離兩親十九年於絶島。其心事何如也。須以此等自譬自寬。則庶超然自遣矣。吾非深咎君失言。欲因此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進步於百尺竿頭耳。此中自冬間。癘氣處處熾發。令人懍懍。惟望過意將息。

答叔章辛卯

编辑

纔遣風便書。苦遲蕙歸。其行得書。審淸和寓况依安。忻慰何勝。此中數日前松月表叔倡爲道淵之集。會者半百。六旬以上廿許人。過八袠者四員。可謂無前勝會。獨恨君不參耳。旱乾如此。或當有疏决事。而何可必邪。藼名呈書。便是乞哀。恐不如含忍待時耳。聞習烏川水土者言。大松水泉最惡。不如趁夏節未晩。移就水泉淸潔風氣藏聚處也。蕙言土主及鄰近官。絶無饋問。反不如在湖南時。世情無足怪。莫往莫來。相忘於江湖。不是惡事。年豐而口飢。海居而食淡。是亦窮命分內事。安知不爲玉成之資邪。少章病未快不成行。萬姪代往。此姪於文字間。儘有才思。而無恒心。乃其大病。須使之堅坐讀書。至於太不堪然後時許游息發舒。則庶有所得矣。且其性太以淸疎自喜簡脫。爲尙雖高。似頑鄙猥俗之人。亦倚著一偏。將無實地可據。不可不矯揉鍛治。乃所謂養不中之賢父兄。而吾輩不能爲賢父兄。使子弟無所觀感裁節可歎。君須以吾書意申申勉戒。看渠能聽受否也。映山紅春晩始回生意。吐十數花。而嫩芽多枯。今又葉葉焦枯。欲壅肥土則恐促其死可歎。惟祝好過速還。

與四弟少章

编辑

九日往並峴冠禮。食後榜聲至。驚喜欲倒。會中四座稱賀。君之大小科。可謂如摘頷髭。又何奇也。吾兄弟三人。無過人才藝。俱登桂籍。恐致福過之灾。一喜一懼。計君亦當深念抑損之道也。記吾幼時。竊聽母親恒言。吾多男寡田産。惟有積善以遺之。今兄弟科慶連仍。豈非善慶之餘。感念興愴。彌增孤露之痛。君之嗜飮成病。妄發過擧。多在酒後。出身之後。責望尤重。伺察尤多。此後一切戒之。毋至霑醉迷亂之域。至祝至祝。

答從姪蒁甲辰

编辑

臘月朢間。見君初三日長牋大札。殆至累千言。卽宜裁報。會有辭職構疏事兼歲時人事紛紛。久不果可恨。改歲忽已多日。想侍學茂迓新休。辭免疏再昨始封送縣道。初疏只當辭職。而主上新莅後。初當可言之職。附陳所懷數條。想必不槪天聽。而見者又當以爲如何也。居常見君志尙修飭。趣操孤潔。端居著述。集錄前言往行。爲企慕觀法之地。不但流俗中所難見。他日維持門戶。率勵子姓。使世德家聲不墜於地者。不以望於他人而惟望於君。但念狷介之過。或欠容人之量。照察之甚。或近吹毛之病。此則在所當深念而痛矯之。今書中推尊葛翁。亦可謂盛矣。其致疑於己巳事。亦自有所執矣。其時事不但君疑之。吾亦嘗致疑而有書質之矣。坤宮事變之出也。葛翁方赴召。在途晩聞。到廣州始陳疏。以禁令至嚴。初格於縣道。再阻於喉司。晩後登對。新坤位名號已定。又非爭執之時。及秋應旨。始請處離宮繼餼廩而不蒙採施。昔嘉靖丁未。老先生以玉堂被召。在途聞有良才壁書之禍。羣賢或死或竄。而旣已入城。黽勉供職。俄而三司請罪鳳城君之啓又發。葢鳳城德性類仁宗。人皆稱譽。元衡輩以爲害於明宗。必欲殺之。鶴峯所撰陶山言行錄。形容道德。有如七十子服孔子。直以爲箕子後一人。獨記鳳城請罪一款則曰先生知不可救。移疾不出。方玉堂上箚。先生帶館職。故名列兩箚。人或以是疑之。其書稟於老先生。有曰人皆言剛正如先生。而尙不能立異。葢有不滿之意也。署與不署。必有其義。豈衆人之所能知哉云云。以鶴峯峻節直道。乃曰必有其義。此後輩之所當法也。君之狷潔。稍見前輩一節不滿意則輒懷不服之心。此亦一病也。吾家父兄中如荷塘兄修潔。似難著一塵。而平論一生學問道德。深加推服於葛翁。君輩處心論人。得如荷翁。亦可以無譏矣。古之君子。雖責賢者備。亦爲賢者諱。忠厚之道當然也。君則每欲責賢者備。而不欲爲賢者諱。此習不可不矯。須務寬著胷平著眼。以忠厚存心。而勿以攻發爲能。乃免目下無完人矣。李君事葢出於險難中免禍之計。甚非得已。諸長老好㨾處置之論。亦出急人之公心。而君書必欲以子弟之事。苛攻不已。其父兄聞之。當曰家事任長。吾豈敢曰在家不知。必受而爲過而不辭。君子忠厚論人之道。決不如此。程子曰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於無過中求有過。君子忠厚之道豈不然乎。昔馬文淵之還書兄子。深戒其議人長短。至有寧死不願聞之語。可謂嚴截矣。今君直詆長者。無一分顧護之意。使君持論每如此。則何有於集錄嘉言懿行。爲企慕古人之工夫乎。千不可萬不可。更須痛革此習。以忠厚存心。以寬平持論。勿落於磽磎刻覈之流。至望至望。疏廳弊端。吾所宿昔深排。而擧世成風。非一二人可得救其弊矯其習。只付之吾不能知之一語而已。書辭煩委。縷縷不知止。君能諒此否。

答萬姪己丑

编辑

見汝書。知向雲洞。負笈棲院。要在靜坐攻苦。期於有得。若浪過他齋。以閒譚雜戲消日。不但自誤。貽害於人不少。千萬戒之。

答萬姪癸卯

编辑

疏行歸時。謂汝同歸。見書知伴諸益留泮。近日節屬淸和。頻雨頻寒。氣候不常。客中眠食何如。汝最不能耐苦。儻因久喫虀鹽得咬菜之益。庶爲做事之根基。何幸如之。但恐不能忍暫時之辛酸。已附夢與之後乘。則無以爲受用之地耳。振伯見卿諸益俱好在否。疏事之終始阻搪。是誠何心。人言士林旣伏閤見敗。今則惟有子孫擊鼔鳴冤。庶徹纊聦。密兄要我指迷。而吾亦不能別生計畫。柰何柰何。汝與見卿,振伯。做策邪做表邪。汝凡事不能有終始。今資益友則或能勤做邪。振伯吾嘗愛其玉潔金精。久處名利都府。能不受變邪。老先生與文峯書有言。敦敍持服日。意向甚篤。一二次入泮。與前不同。今則絶口不言學矣。乃知前輩亦未免此。振伯能視此惕念則好矣。忙不別作書。玆及於汝。汝須爲我致意。餘望客味珍重。愼節言語。

,葱,苓諸姪並及同患諸君。甲辰

编辑

初謂旣無負犯。似不至被囚。竟不免畫地之入。追捉諸人。官意越緊。極可慮。聞金君以善辭獨脫。似寬家庭之念。吾意其家庭若如我心。不以獨脫爲幸。而恨不同入縲絏矣。士君子與人同患難。當激昂志氣。須以臨難無苟免爲心。若諉人獨免而自以爲幸。豈所望於金君哉。昔宋眞宗時李都尉和文好士。遍請侍從臣。招官妓設會。臺臣論奏。從臣王文正公聞之。卽抽紅牋題小詩。寄李都尉致不得與宴之恨。翌日眞宗出示臺奏。文正對曰此亦太平勝事。臣亦寄詩致不與宴之恨。眞宗遂釋之。古人臨難分謗。不以潔己自標如此。汝輩不可不知此意。故及之。前頭設有官辱加於此者。須堅定勿撓。勿見輕於官。勿見笑於人。吾所望也。囹圄桁楊。豈必死人哉。但未知結末遲速。匈年許多人聚首城府。糊口一節極難繼。此爲大關念。所欲言者甚多。而稠中草草不盡。

寄子謩丙戌

编辑

辭家閱月。絶不得北來消息。客中紆鬱可言。至後陽生。天氣姸暖。未知南方近海而然邪。吾鄕亦如此則可免呼寒之苦矣。汝能不廢日課。連讀魯論否。吾客中每以觀書爲業。雖不能開筭讀誦。猶勝不觀。况少年勤讀。其益當如何也。

寄子謩庚寅

编辑

離家浹旬。未知汝侍奉眠食何如。吾發行後日候稍暄姸。免冒大寒可幸。而松堤峽路冰凍。且値晷景極短。日行四十里。八日始抵烏川。持平到配已五日。千里寒途。兩旬跋涉。一行免病。極可幸也。且髭髮顔貌不異四年前。尤用欣喜。今年行盡矣。汝每倚年富。不勤學業。長以逐隊游談爲事。如流歲月。其肯爲汝住乎。坐失盛時。悔之無及。須閉門誦讀。愛惜寸陰。至望至望。

答子謩壬寅

编辑

痛哭痛哭。此何言此何事。雖曰浮生若夢。豈有數旬作別。不聞病報。而遽接凶音於千里之外者哉。痛矣痛矣。已矣已矣。凡天倫至情之間。幽明永隔之期。不遠則必有幾兆之先動者。今玆吾行。汝慈氏贊决臨發之際。悵別之言。傷離之色。不曾發口見容。故吾亦安意作行。豈謂遽隔終天於十數日間哉。喪出近兩旬。而漠然不知。笑語晏晏。日饗豐饌。汝方叩擗冤叫。而吾且接應呼唱。全不覺家中變故。其不靈甚矣。同室偕老垂五十年。中歲以前。値吾遠宦。多率失母羣穉。貧家荒歲。多受艱苦。而晩途頗亨備見榮慶。雖中間哭女哭壻。且見孫兒娶婦。家室和平。年過七袠。婦人命途如是足矣。吾亦何恨。每言婦人獨居。享壽不足貴。必先逝於夫子無恙時。乃婦人之幸也。長逝之魂。亦必以此自慰。而所可憾者。平生夫婦。病不及相救。歾不及面訣。回想家中。曠若無人。有時觸動。不覺汪然。然生必有死。傷之無益。故作意彊排遣耳。訃以初五夜至。今日已成服。非不欲趁卽受由作歸計。而鐵嶺以北。數尺之雪。未及消融。泥深沒馬膝。則人多難之。是可慮也。餘在別紙。

別紙

编辑

漆棺。爲亦可不爲亦可。如吾貧家。非特覓漆。倍費價物。實難生意。而汝亦恃吾在官。吾豈惜費不副汝願邪。宗兄喪時。凡朔朢大小祥。果床太侈。汝則必自量節嗇而不可不豫講。使內間知之。朔朢只用乾飯果一床。朢日則不設亦可。三虞卒哭。或可用兩床。而切勿高排。眞末難得。雖用一床。無不可矣。

永窆與權厝間。切不可過夏。永窆則外棺板須用深峽好板。權厝則不必求好。木灰亦以三物等分入用爲計。以省物力可也。

柩衣用單紗。取不引濕。若不得紗則生紬染色用之。玄纁各用一段。士夫家通行。不必踰也。宗兄葬時。其用玄六纁四邪。此極備之禮。物力豐确大別。决不可效也。有用玄三纁二。葢折半於極備。亦有先儒之訓矣。

婦人亦有祔祭。而近世男子喪祔祭亦多後時。婦人喪祔祭例闕之。實非禮。祔祭當趁卒哭後行之。

晦日初九兩巡忌祀。奉祀家初喪未葬。决不可行。而或當次他家則別處略設。單獻行之。或可乎。商量處之。

答孫正宅甲辰

编辑

見書知眠食依安。且有觀書之味。此是兒曹好消息。極慰思念。此中依遣。汝爺亦漸能出入閭里。當以次蘇完也。讀朱書兼看先生集。往往有會意處。弱冠之時。能得此甚不易。使吾喜而不寐。須時時兼看諸賢言行錄。如伊洛淵源錄等書。使中心欣悅鼔動。而意趣悠深。庶免味淺生懈心。亦須不露外面。免被指目。乃爲長久之道。和而不流。中自斂飭。不乖於處衆行世。世人浮薄。知人有志於古道則競欲指笑。求免於此。戲謔成習。初諉豪氣。竟徇流俗。此吾所曾經。故及之。凡看書有疑處。輒箚記。歸日叩問爲可。疑晦處。往質溫溪李上舍。庶有益耶。餘欲梳髮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