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雪斋先生文集/卷十

卷九 苍雪斋先生文集
卷十
作者:权斗经 19世纪中叶
卷十一

上宗兄荷塘先生。兼柬李粹彦。丙辰

编辑

炎燠。伏惟佥履对时冲福。弟颓懦自废。鄙吝日积。更没据守处。既以自怜。又自慨然耳。欲以今日栖寺。缘山间雨暗。时未发焉尔。粹彦兄若不以俯就为辱而幸教之则何感如之。但恐有志于猎虎者。必不顾兔罝也。

答宗兄

编辑

金令公行。伏承下复书。凭审客宦安稳。极慰驰慕之怀。每书辄说归字。固料其不堪于此。而从古先儒每欲人于难堪处忍过。朱夫子欲以吃人打骂处刘平父。况进排差祭之劳乎。但病至难堪则亦不可强耳。当此旱炎。千里风埃。行役之难。恐有甚于供职之劳。未可忍过数三月。待新凉作归计邪。

上宗兄

编辑

前于风便。承欲乘凉舟行溯汉。未知计果入手否。泽国秋生。想布帆无恙。行旆何日当过雁影峡邪。前见邸报。有陞叙之命。今番除目。若果有移拜事。扁舟归计。又恐差池也。望重逐日诵读。颇不烦督责可喜。望重从侄莆小字

答宗兄

编辑

便中奉旬一下书。谨悉政候连安。极慰远慕。弟姑免大病。而近日悰緖可默想也。葛老今明当就理。未知当坐以何律。近始得见当日疏本。有曰务尽道理。曲全恩义。然后可以慰舆望而协群情。又曰臣请依汉武帝宋仁宗待陈,郭故事。处之以离宫别馆。为设防卫。谨其纠禁。使之得有所赖。则于殿下处变之道。庶几曲尽无馀恨矣。设防卫谨纠禁。只是谓离宫别馆。异于大内之严邃。宜设官置卒。严呵禁备不虞耳。上下文义。明白婉切。彼陷人者非全不识文义。而抉摘捃摭。文致大何。世道如此。尚何言尚何言。

上宗兄

编辑

官便去后更无嗣音之阶。即日新凉。伏不审气体起居若何。千里驰虑。徒勤下情而已。弟今年客中幸免疾病之侵。而左车一牙昨又脱去。馀无固志。亦复柰何。斋居数月。朋游阔绝。稍得亲书册捡身心。欲为寻旧业补前愆之计。只是志不胜气。理不胜私。旧习难除。新嗜靡甘。恐无以自拔于下流耳。

上宗兄

编辑

阻信浃月。日有瞻郁。即玆秋凉。伏惟起居以时康迪。弟之乡行。缘同僚疮肿。渐似差池。郁郁可喩。解官之计。可得遂否。以年匈西道新除守令。不得挈眷。今虽欲解归。方伯必以迎送劳民不听。且当此大无。民阽危亡。若有一分济民之政。则是亦吾学一试之日。不必敛惠独善之为贵。然赈济之要。必得廉干解事之人。委任责效。然后民蒙实惠。此为难耳。

上宗兄

编辑

发行时伏见有諐候。莆侄追到府中。询审尚未快复。未知信后已膺勿药之喜否。弟辞家已过一朔。所干不如意。客味酸辛。置不足道。而历讨玉山及东都旧迹。虽行役匆匆。不能从容。而溪山之胜。往古之迹。尽多可观。恨不得陪游也。今月廿五转至蔚州。滨海蛮蜑之俗。往往骇人。而咫尺有鸥江书院。奉妥圃隐,晦斋两先生。胜槩直是天下名区。三山二水。控引襟带。清旷深远。阔呑海门。晴晦万变。未知关东镜湖。视此何如也。欲作一诗以纪其胜。而非笔力所能形容。是可恨也。府中见虎溪长柳钦若。言李参奉,金护军诸老。欲会虎院。通文宣城。论老先生文集校本弃置未安。弟亦谓此事关系斯文。不容但已。第通文或欠婉曲。仍致激恼。亦不可知。吾兄弟欲联名抵书乌川诸人。晓谕其不当然之故。未及裁书。吾有远行。未知从兄或已修送否云尔。则钦若亦力赞之。弟虽未及还归。幸作书鸣久,征叔诸人。开通其滞惑。如何如何。

与二弟仲章辛丑

编辑

雨晴未久。不谓发去。晩闻离发即日。果抵府中。而跋涉之馀。旅况何如。府近同宗。其已相聚。而议论何如。金门气焰火色近更如何。答金门通文。粹彦兄及天成诸人。击节言理直辞严。彼虽挟忿。无辞可答。但少年一二人言明辨之际。辞气不得不严截。而首揆当国云云下。语意太迫切。若去此八字则尤稳云。于君意如何。如见座首。须力言自古赋役之法。皆量远近而裁其轻重疏数。故禹贡赋法百里赋纳緫。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此言收赋于民。以轻重精麤。分远近之等也。三代以后兵制。称唐太宗府兵为得三代之意。凡天下十一道。而外十道合置六百三十府。关内一道置二百六十一府。此则简于远而详于近。以详略为远近之等也。各府皆交递上番。兵部以远近分番。每一月而更。而远疏近数。此以疏数分远近之等也。李城主震休修理客舍。刱建门楼。补筑城堞。功役甚钜。而不一役外方民曰。府内多游手。视村氓自别。府内则立役者宿食于家。府内民丁三日役。犹便于近百里民丁一日役。此言深知物情。今日管钜役者。不可不知此意。而方便阔狭。告官家酌定。勿如前日乱斫远地人家松楸难运之材木。庶可以无怨于民间。而官家营造亦易成云云。以观其意如何。馀苦眼患。信笔只此。

与三弟叔章辛巳

编辑

节扇便所附书。想已传到否。溽暑流金。旅宦为况何如。此间衙中姑免忧病。吾自去月得眼疾。至今往复甚妨。看书殊可苦也。典籍自是闲官。虽无宦味。不妨久任。趁此闲暇。不可不亲近书册。若迁郞官。渐多事矣。

与叔章乙酉

编辑

日前龟潭逢李泰而亚使。闻时会染痘不救。不觉惨然而涕。向尝戒其不慎避。今遽至此。哀哉哀哉。君才经至戚。又遭此境于千里客中。情意惨切。当无间于至亲。柰何柰何。此中君平之丧。久而愈惨。尚何言。宗兄以才遭丧惨。日气渐燠。遂辍金刚之行。十四日与我共往龟潭。拜丁丈。翌日共舟沿洄。尽日从容。丁丈无论九袠之年。进德讲学不倦。视听精力尚旺。容颜睟润。可谓地上神仙矣。归路遍讨上中下仙岩之胜。观云岩舍人岩。虽不见金刚面目。亦一胜游也。昨夕还家。营便又至。审行旆无挠到营良慰。但闻转入岭东。相见未易。又觉怅然。若欲遍观关东诸胜。则须费一朔光阴。而日热恐难周览也。秋科掌选人。将有希望之心。所当一切勿施。逊言婉谢为可。似闻有闻君除目。入籍于关东者颇多。须与方伯相议。若非壬午式入籍者及率妻子明白居住者。勿许都目。严立界限。庶可塞哓哓之口矣。

答叔章丁亥

编辑

科行见书。备悉长途撼顿之馀。客况平善。极慰远怀。陈疏事。诸说皆有见。但凡事系可言则言之。不可于意则不言。不可每徇人言也。此时出而行公。默默随行果可愧矣。大抵勿诡随勿太激。详度是非而从违。勿见轻于时辈。勿苟徇于同侪。专尚风节。或近矫激。专务婉转。或流媕婀。惟自树立。勿坠家声。是所深望。客中须求见好书册。前辈格说懿范。使胸次不至卤莽。然后遇事能辨是非矣。

与叔章

编辑

闻有拜疏之意。固虑其触讳获谴。而亦不料其严急至此。瘴海之行。当夜督发。苍黄窘束。千里可想。连见书知行色安稳。赖知旧助赆。庶免路上饥寒。稍可慰也。去廿八书。知将拜疏。晦日雨雹。风䨓折木拔屋。天地晦冥。而丰基,昌乐两官走人报君投荒。盖因天若押去逻卒而闻之也。伊日景象。追思懔悸。亦可异也。计今歇泊已多时。未知风土何如。行役撼顿之馀。体气安适否。主人能无物色之猜否。既当言地。遇事不得不言。以此获罪。亦复何愧。吾意似胜于隐默官京师也。城主亦闻。即驰书告我。乡中亲旧多贻书见贺。以不坠家声。未知果能终始无忝否。此所当勉励处也。馀祝慎飮食谨思虑。不住看书。期于得穷鬼力。古人谓士所当为未止此者。真可念也。更须勉旃勉旃。

与叔章

编辑

望后附书申敬差之归。为转致地。能免浮沉否。自见天安所遣书。恰满一月。悠悠思念。何可尽言。想税泊已久。水土氓俗何如。湖中不似岭底。寒窭生理。或有资济之路邪。仲章不能长留。将作南浦之别。子厚越江诗意。今行见之矣。但随时随处。扶竖志气。磨励精神。亲近书册。期于得穷鬼力。苏子所谓吾侪道理贯心肝。忠义塡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者。乃大男子自信之语。须以此等意思。常加振奋。无令坠堕。至善至善。

答叔章戊子

编辑

今月初六朝。见去腊十七书。始知谪中安稳。喜倒奚翅得隔世信邪。湖南亚使觐行。又得前后两书。慰可知也。仍审欲亲书册。谪居滋味。莫如此长。甚善甚善。但衰晩之境。工夫难彊。得力不易。韩,柳文恐非急务。且柳文谪居以后。志气局促不长远。可戒而不足法也。然若善观善读。无书不可。况韩,柳大家文字乎。但十四日书与青坡,天安时书。辞气大不同。岂彊情排遣。不能持久。而弱念触拂。易致悁郁邪。触䨓霆犯瘴疠。处之坦然。而阻家信怀乡土。便自怫然。恐或近于能碎千金之璧。而失声于破釜。当初犯颜陈疏时。岂不料有此逆境邪。即无论陈了翁,刘元城所遭。如稣斋离两亲十九年于绝岛。其心事何如也。须以此等自譬自宽。则庶超然自遣矣。吾非深咎君失言。欲因此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进步于百尺竿头耳。此中自冬间。疠气处处炽发。令人懔懔。惟望过意将息。

答叔章辛卯

编辑

才遣风便书。苦迟蕙归。其行得书。审清和寓况依安。忻慰何胜。此中数日前松月表叔倡为道渊之集。会者半百。六旬以上廿许人。过八袠者四员。可谓无前胜会。独恨君不参耳。旱干如此。或当有疏决事。而何可必邪。萱名呈书。便是乞哀。恐不如含忍待时耳。闻习乌川水土者言。大松水泉最恶。不如趁夏节未晩。移就水泉清洁风气藏聚处也。蕙言土主及邻近官。绝无馈问。反不如在湖南时。世情无足怪。莫往莫来。相忘于江湖。不是恶事。年丰而口饥。海居而食淡。是亦穷命分内事。安知不为玉成之资邪。少章病未快不成行。万侄代往。此侄于文字间。尽有才思。而无恒心。乃其大病。须使之坚坐读书。至于太不堪然后时许游息发舒。则庶有所得矣。且其性太以清疏自喜简脱。为尚虽高。似顽鄙猥俗之人。亦倚著一偏。将无实地可据。不可不矫揉锻治。乃所谓养不中之贤父兄。而吾辈不能为贤父兄。使子弟无所观感裁节可叹。君须以吾书意申申勉戒。看渠能听受否也。映山红春晩始回生意。吐十数花。而嫩芽多枯。今又叶叶焦枯。欲壅肥土则恐促其死可叹。惟祝好过速还。

与四弟少章

编辑

九日往并岘冠礼。食后榜声至。惊喜欲倒。会中四座称贺。君之大小科。可谓如摘颔髭。又何奇也。吾兄弟三人。无过人才艺。俱登桂籍。恐致福过之灾。一喜一惧。计君亦当深念抑损之道也。记吾幼时。窃听母亲恒言。吾多男寡田产。惟有积善以遗之。今兄弟科庆连仍。岂非善庆之馀。感念兴怆。弥增孤露之痛。君之嗜飮成病。妄发过举。多在酒后。出身之后。责望尤重。伺察尤多。此后一切戒之。毋至霑醉迷乱之域。至祝至祝。

答从侄蒁甲辰

编辑

腊月望间。见君初三日长笺大札。殆至累千言。即宜裁报。会有辞职构疏事兼岁时人事纷纷。久不果可恨。改岁忽已多日。想侍学茂迓新休。辞免疏再昨始封送县道。初疏只当辞职。而主上新莅后。初当可言之职。附陈所怀数条。想必不槪天听。而见者又当以为如何也。居常见君志尚修饬。趣操孤洁。端居著述。集录前言往行。为企慕观法之地。不但流俗中所难见。他日维持门户。率励子姓。使世德家声不坠于地者。不以望于他人而惟望于君。但念狷介之过。或欠容人之量。照察之甚。或近吹毛之病。此则在所当深念而痛矫之。今书中推尊葛翁。亦可谓盛矣。其致疑于己巳事。亦自有所执矣。其时事不但君疑之。吾亦尝致疑而有书质之矣。坤宫事变之出也。葛翁方赴召。在途晩闻。到广州始陈疏。以禁令至严。初格于县道。再阻于喉司。晩后登对。新坤位名号已定。又非争执之时。及秋应旨。始请处离宫继饩廪而不蒙采施。昔嘉靖丁未。老先生以玉堂被召。在途闻有良才壁书之祸。群贤或死或窜。而既已入城。黾勉供职。俄而三司请罪凤城君之启又发。盖凤城德性类仁宗。人皆称誉。元衡辈以为害于明宗。必欲杀之。鹤峯所撰陶山言行录。形容道德。有如七十子服孔子。直以为箕子后一人。独记凤城请罪一款则曰先生知不可救。移疾不出。方玉堂上箚。先生带馆职。故名列两箚。人或以是疑之。其书禀于老先生。有曰人皆言刚正如先生。而尚不能立异。盖有不满之意也。署与不署。必有其义。岂众人之所能知哉云云。以鹤峯峻节直道。乃曰必有其义。此后辈之所当法也。君之狷洁。稍见前辈一节不满意则辄怀不服之心。此亦一病也。吾家父兄中如荷塘兄修洁。似难著一尘。而平论一生学问道德。深加推服于葛翁。君辈处心论人。得如荷翁。亦可以无讥矣。古之君子。虽责贤者备。亦为贤者讳。忠厚之道当然也。君则每欲责贤者备。而不欲为贤者讳。此习不可不矫。须务宽著胸平著眼。以忠厚存心。而勿以攻发为能。乃免目下无完人矣。李君事盖出于险难中免祸之计。甚非得已。诸长老好㨾处置之论。亦出急人之公心。而君书必欲以子弟之事。苛攻不已。其父兄闻之。当曰家事任长。吾岂敢曰在家不知。必受而为过而不辞。君子忠厚论人之道。决不如此。程子曰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君子忠厚之道岂不然乎。昔马文渊之还书兄子。深戒其议人长短。至有宁死不愿闻之语。可谓严截矣。今君直诋长者。无一分顾护之意。使君持论每如此。则何有于集录嘉言懿行。为企慕古人之工夫乎。千不可万不可。更须痛革此习。以忠厚存心。以宽平持论。勿落于硗磎刻核之流。至望至望。疏厅弊端。吾所宿昔深排。而举世成风。非一二人可得救其弊矫其习。只付之吾不能知之一语而已。书辞烦委。缕缕不知止。君能谅此否。

答万侄己丑

编辑

见汝书。知向云洞。负笈栖院。要在静坐攻苦。期于有得。若浪过他斋。以闲谭杂戏消日。不但自误。贻害于人不少。千万戒之。

答万侄癸卯

编辑

疏行归时。谓汝同归。见书知伴诸益留泮。近日节属清和。频雨频寒。气候不常。客中眠食何如。汝最不能耐苦。傥因久吃虀盐得咬菜之益。庶为做事之根基。何幸如之。但恐不能忍暂时之辛酸。已附梦与之后乘。则无以为受用之地耳。振伯见卿诸益俱好在否。疏事之终始阻搪。是诚何心。人言士林既伏阁见败。今则惟有子孙击鼔鸣冤。庶彻纩聦。密兄要我指迷。而吾亦不能别生计画。柰何柰何。汝与见卿,振伯。做策邪做表邪。汝凡事不能有终始。今资益友则或能勤做邪。振伯吾尝爱其玉洁金精。久处名利都府。能不受变邪。老先生与文峯书有言。敦叙持服日。意向甚笃。一二次入泮。与前不同。今则绝口不言学矣。乃知前辈亦未免此。振伯能视此惕念则好矣。忙不别作书。玆及于汝。汝须为我致意。馀望客味珍重。慎节言语。

,葱,苓诸侄并及同患诸君。甲辰

编辑

初谓既无负犯。似不至被囚。竟不免画地之入。追捉诸人。官意越紧。极可虑。闻金君以善辞独脱。似宽家庭之念。吾意其家庭若如我心。不以独脱为幸。而恨不同入缧绁矣。士君子与人同患难。当激昂志气。须以临难无苟免为心。若诿人独免而自以为幸。岂所望于金君哉。昔宋真宗时李都尉和文好士。遍请侍从臣。招官妓设会。台臣论奏。从臣王文正公闻之。即抽红笺题小诗。寄李都尉致不得与宴之恨。翌日真宗出示台奏。文正对曰此亦太平胜事。臣亦寄诗致不与宴之恨。真宗遂释之。古人临难分谤。不以洁己自标如此。汝辈不可不知此意。故及之。前头设有官辱加于此者。须坚定勿挠。勿见轻于官。勿见笑于人。吾所望也。囹圄桁杨。岂必死人哉。但未知结末迟速。匈年许多人聚首城府。糊口一节极难继。此为大关念。所欲言者甚多。而稠中草草不尽。

寄子謩丙戌

编辑

辞家阅月。绝不得北来消息。客中纡郁可言。至后阳生。天气妍暖。未知南方近海而然邪。吾乡亦如此则可免呼寒之苦矣。汝能不废日课。连读鲁论否。吾客中每以观书为业。虽不能开筭读诵。犹胜不观。况少年勤读。其益当如何也。

寄子謩庚寅

编辑

离家浃旬。未知汝侍奉眠食何如。吾发行后日候稍暄妍。免冒大寒可幸。而松堤峡路冰冻。且值晷景极短。日行四十里。八日始抵乌川。持平到配已五日。千里寒途。两旬跋涉。一行免病。极可幸也。且髭发颜貌不异四年前。尤用欣喜。今年行尽矣。汝每倚年富。不勤学业。长以逐队游谈为事。如流岁月。其肯为汝住乎。坐失盛时。悔之无及。须闭门诵读。爱惜寸阴。至望至望。

答子謩壬寅

编辑

痛哭痛哭。此何言此何事。虽曰浮生若梦。岂有数旬作别。不闻病报。而遽接凶音于千里之外者哉。痛矣痛矣。已矣已矣。凡天伦至情之间。幽明永隔之期。不远则必有几兆之先动者。今玆吾行。汝慈氏赞决临发之际。怅别之言。伤离之色。不曾发口见容。故吾亦安意作行。岂谓遽隔终天于十数日间哉。丧出近两旬。而漠然不知。笑语晏晏。日飨丰馔。汝方叩擗冤叫。而吾且接应呼唱。全不觉家中变故。其不灵甚矣。同室偕老垂五十年。中岁以前。值吾远宦。多率失母群穉。贫家荒岁。多受艰苦。而晩途颇亨备见荣庆。虽中间哭女哭婿。且见孙儿娶妇。家室和平。年过七袠。妇人命途如是足矣。吾亦何恨。每言妇人独居。享寿不足贵。必先逝于夫子无恙时。乃妇人之幸也。长逝之魂。亦必以此自慰。而所可憾者。平生夫妇。病不及相救。歾不及面诀。回想家中。旷若无人。有时触动。不觉汪然。然生必有死。伤之无益。故作意彊排遣耳。讣以初五夜至。今日已成服。非不欲趁即受由作归计。而铁岭以北。数尺之雪。未及消融。泥深没马膝。则人多难之。是可虑也。馀在别纸。

别纸

编辑

漆棺。为亦可不为亦可。如吾贫家。非特觅漆。倍费价物。实难生意。而汝亦恃吾在官。吾岂惜费不副汝愿邪。宗兄丧时。凡朔望大小祥。果床太侈。汝则必自量节啬而不可不豫讲。使内间知之。朔望只用干饭果一床。望日则不设亦可。三虞卒哭。或可用两床。而切勿高排。真末难得。虽用一床。无不可矣。

永窆与权厝间。切不可过夏。永窆则外棺板须用深峡好板。权厝则不必求好。木灰亦以三物等分入用为计。以省物力可也。

柩衣用单纱。取不引湿。若不得纱则生䌷染色用之。玄𫄸各用一段。士夫家通行。不必逾也。宗兄葬时。其用玄六𫄸四邪。此极备之礼。物力丰确大别。决不可效也。有用玄三𫄸二。盖折半于极备。亦有先儒之训矣。

妇人亦有祔祭。而近世男子丧祔祭亦多后时。妇人丧祔祭例阙之。实非礼。祔祭当趁卒哭后行之。

晦日初九两巡忌祀。奉祀家初丧未葬。决不可行。而或当次他家则别处略设。单献行之。或可乎。商量处之。

答孙正宅甲辰

编辑

见书知眠食依安。且有观书之味。此是儿曹好消息。极慰思念。此中依遣。汝爷亦渐能出入闾里。当以次苏完也。读朱书兼看先生集。往往有会意处。弱冠之时。能得此甚不易。使吾喜而不寐。须时时兼看诸贤言行录。如伊洛渊源录等书。使中心欣悦鼔动。而意趣悠深。庶免味浅生懈心。亦须不露外面。免被指目。乃为长久之道。和而不流。中自敛饬。不乖于处众行世。世人浮薄。知人有志于古道则竞欲指笑。求免于此。戏谑成习。初诿豪气。竟徇流俗。此吾所曾经。故及之。凡看书有疑处。辄箚记。归日叩问为可。疑晦处。往质温溪李上舍。庶有益耶。馀欲梳发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