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蘆厓集
卷之二
作者:柳道源 19世紀
卷三

伏賡表忠綸音御製詩

编辑

涒灘勳忠凡幾人。于今舊甲卦循旬。洪恩重被殉身士。寵命新加倡義臣。草野微誠同犬馬。昇平輿祝咏螽麟。過庭家訓丁寧意。上答吾君下答親。

明齋直中伏和御製板上韻戊申六月二十日都政。以明陵參奉首望蒙點。七月十二日治發肅行。二十日入城。二十二日謝恩。二十六日就直紅箭門。肅拜入齋室。奉審紗籠懸板。仍伏和云。○以下西行錄

编辑

大駕前秋展寢園。宸情追感月中元。山浮淑氣聞嵩號。室帶淸光御至尊。盛世繁華看茂樹。太平形像驗煙村。微臣廕補祠官祿。感激幽明若報恩。

明齋直所戲吟陵所醬味甚惡。朝夕覓鹽食之。自後下人。輒別設鹽楪。戲吟短律。與洛兒一笑。

编辑

蒼梧日欲暮。悄坐客愁新。只懼恩除重。非關宦味辛。虀鹽同國子。松桂等山人。一夕秋風起。歸驂漢水濱。

直中戲吟回寄範休廿七日。平市下人。氷苞大鮒魚走來。戲吟回寄。

编辑

父子同朝喜。還爲戒懼深。齋居猶仕宦。市隱匪山林。喫淡隨吾分。苞鱻見爾忱。從今勿復爾。何足費公金。範休方入直平市署。署軒扁以市隱堂。故四句云。

展拜木會道先塋。感吟一絶。

编辑

十一代祖吏曹判書府君,十代祖都承旨府君,九代祖弘文館典翰府君墳墓在高陽貟塘面木會道。子孫散居遠地。只有墓直一人。而元無禁護之事。短松叢檟無復存者。道源曾於辛卯春。帶恩來展。今偶入直仙陵。距墓下不過莽蒼間。再登丘壟。一拜辭歸。不勝感慕之情云。

廿載中間再上壟。獨依荒砌淚潛流。莽蒼一拜還千里。明日歸舟漢水頭。

還到泮中。示範休。

编辑

父子趨金闕。遐鄕此事稀。恩除誠出分。官守敢言微。一肅吾將返。三年爾未歸。離亭相勉意。旅食苟無饑。

漢江舟中作

编辑

八月初三日發還泮。留諸公會別。擧有悵黯之色。範休追至西氷庫江上。三父子下馬暫話。與洛休登舟。去留情境甚作惡。

昨日明齋客。今朝漢水頭。一旬將父喜。千里別兒愁。下馬辭京國。登舟惱去留。最憐江岸上。渺渺送歸輈。

右寄範休

炎程千里役。全賴爾扶將。鞍馬三旬盡。晨昬一路長。誠心知有格。行李幸無傷。歸去瓢溪里。雲篇與汝商。

右示洛休

達川道中

编辑

初六日午。秣達川治。發行里許。將作隷追至。蓋初四日吏批草記。大槩明陵參奉柳道源改差事。傳曰。特除之下。豈敢若此草記。循例登徹。殊極未安。當該堂上推考。此草記勿施可也。仍下敎繕工假監役。閒司相換事分付。天恩至此。感泣無地。而鄕路過半。莫知所爲。遂冒昧逋歸。尤增惶蹙之至。

一命循牆走。不堪聖渥鴻。歸驂纔嶺下。恩旨又途中。戀闕鴻歸北。思鄕馬欲東。公私難兩盡。靡措一微躬。

到家後。戲成古風。贈卯君。

编辑

君爲東牆隱。我作風塵客。風塵寧久客。旋歸曾不月。且喜重陽近。共泛東巖菊。

湖上校勘會吟。呈小山。

编辑

今日巖齋會。山梁哭罷時。已成明道狀。誰築考亭祠。對讀先生集。渾深後學悲。東南敎導責。賢季不能辭。

走次雙梅園韻

编辑

步出雙梅榭。月高數尺纔。閒情吟樹下。遺躅問池隈。修契君偏感。論交我適來。更期花發後。攜酒共登臺。

將哭金漢瑞井東。馬上口占。

编辑

落地人生卽弟兄。况君同志又同庚。逢場戲謔還無害。別後音書更有情。場屋十年成一夢。山坡五月度三更。世間死友今誰是。我愧千秋范巨卿。

謹次怡悅巖權公韻

编辑

高隱何須畫二牛。考槃當日此山頭。白雲舒卷元無管。蒼石陂陀閱幾秋。二代高風芬未沬。一區幽致興難收。子孫世守玆巖號。分外昇沈不足憂。

徑谷歸路。吟寄族叔大卿正鉉几筵。

编辑

遠里黃花老。牛山宿草荒。斜陽歸去路。揮淚獨彷徨。

宿聽澗亭感吟。展族姪德卿昌來几筵。

编辑

巋然遺閣在。君死殯於斯。渭水新居奠。瓢溪舊宅悲。孤兒勤讀禮。穉僕樂耕菑。自此天方定。泉臺倘有知。

南淵寺會。次庚午詩軸韻。癸卯初冬。以聯芳世稿校正事。約會。六日而罷。

编辑

蘭若校書會。山中落葉時。招呼先輩樂。俛仰後生悲。耆哲今無倣。堂壇尙有基。呼僧問故事。追和軸中詩。

中立追和南淵寺韻。寄示次謝。

编辑

輥到七旬境。回頭憶少時。躁狂猶不改。枯落謾興悲。自比無源水。何論積德基。謬加推借語。慚愧故人詩。

甲辰七月朢。聞廬江旣朢會退定於十七日。戲吟一絶。寄洞主金上舍中立。昔東坡以重九後一日爲小重陽。又曰後重陽。妄欲效顰。作一新語。以旣朢後一日爲後旣朢。

编辑

東坡亦有小重陽。我輩寧無後旣朢。洞主風流應未歇。晩呼漁艇繫滄浪。

旣朢大雨。想江水難通。而錯聞臨淸閣小船已繫廬江。十七。偕昇休,星休赴會。及到江岸。江水盛漲。舟亦未到。隔水呼語範休。範休。時爲齋任。仍上三笑庵。悵吟退溪先生壬戌秋戲吟詩。敬步其韻。戲呈洞主。洞主。時未入院。

编辑

故事廬江七月秋。今行擬上木蘭舟。由來敗興無今古。獨立江干歎不休。昔在壬戌秋七月。退溪先生約月川,惺齋諸公。泛舟風月潭。旣朢前日大雨水。未果會。戲吟二絶。寄諸君云云。此其二絶之一也。先生本題。未能全記。而大意如此。

江水旣難通。而同約諸公皆不至。不得已爲還歸計。又戲成一絶。題庵壁。

编辑

虛負蘇仙赤壁秋。謾回王子剡溪舟。主人莫訝徑歸去。一枕遊仙已罷休。

十八日。飯後欲治歸裝。洞主馳到庵中。相與一笑而留之。且聞李君甫尙慶方掛席泝江而來。喜甚。又步前韻。呈洞主座下。

编辑

此行終不負淸秋。報道詩翁曳小舟。勝事莫非洞主賜。前宵歸計一時休。

題愚安新居

编辑

阿兒卜築志。營度已多時。鳩拙爲巢晩。鸎遷出谷遲。粗成耕讀業。休道別離思。寥寂還非病。三餘自得師。

卜築鳳臺下。寬閒俗亦淳。愚村符性拙。豐縣媿家貧。有樂山名正。無塵地號新。躳耕千古事。老我卧陽濱。

人日雨雪盈尺。吾杖履爲雪所掩。忽聞敲雪刷履聲。開戶視之。乃七歲孫聃壽也。喜賦一絶。

编辑

杖履失收雪欲埋。阿誰椓椓立寒扉。爾能愛及先生屨。推得此心作聖希。

三兄世澤回巹慶席。伏次戊午詩軸韻。幷序

编辑

甲辰之正月二十六日壬子。是我三兄回巹之日也。夫回巹之慶。世所罕有。而吾家有故事。高祖副護軍靈巖府君。以戊午歲。設回巹燕於水谷之本家。時府君壽七十九。淑夫人壽七十八。內外子孫冠者七十餘人。仲子驪州公。則方帶醴泉郡符。其子孫之盛。儀物之豐。至今稱說不衰。今公年八十三。琴夫人年八十五。比戊午回巹之時。又加得四歲或七歲。而公步履輕安。視聽無損。夫人時或執女紅。其康健可知。獨以子孫之盛。門閭之榮。爲不及先祖時。然公之兄弟姊妹五人。年皆七八十。俱無恙。一子四孫。文行彬彬。吾知公壽考康寧。旣受之於先祖。而先祖之積善餘慶。又將責之於子與孫矣。是日也。風氣和調。旭日方昇。公以深衣博帶。坐東序。夫人以圓衫彩裙。坐西序。牀花交暎。巹杯相傳。子孫起舞庭下。賓友親戚。環而觀之。春風和氣。盡在一家。今去戊午百有七年。而以今視古。赫赫若前日事。於乎盛哉。於乎休哉。旣而公出示所爲詩一首。乃追步戊午慶席韻也。道源忘拙謹次。以附古軸之末云。

曉旭重升鳴鴈隨。百年今日再稱巵。勝筵自是吾家事。餘慶元從我祖時。古軸留傳人似昨。新詩追和事尤奇。樽前更爲翁姑祝。孝子佳孫是福期。

過族孫光文墓。吟一絶以悲之。

编辑

誰謂仁者壽。顔子仁不壽。矧爾父子年。分得顔子壽。

題杏堂寃稿後

编辑

可惜杏堂子。去來石火間。賢生天有意。仙謫帝催還。制行堪方閔。得年反羡顔。秘藏三五策。空朽九巖山。

泗濱文會。吟成短律。呈座中。

编辑

泗濱文墨會。信宿謁賢祠。先輩藏修地。後生策勉時。詞章非可廢。學業恐差池。幸逐諸公後。同聽白鹿規。

乙巳六月朔。李致道奉先生文集三十四冊。要我兄弟會校于大坪。朢後。余以事暫歸蘆厓。路中口占短律。寄贈校所求和。

编辑

叨承勘校役。髣髴接音徽。鸞鳳翔千仞。牛蠶徹萬微。源頭來混混。平地見巍巍。胤子傳家學。遺言更發揮。

丁未初冬。金中立,柳秀夫𪶙聯鑣訪我兄弟。題鳳於蘆厓。聯枕於大坪。至于東巖亭。打酒而別。其朋盍之喜。細論之樂。實缺世不易得也。臨別。以隱矦韻。各製短律相贈。以慰別後之思云。

编辑

吾輩同衰暮。盍簪未易期。竆山虛枉日。遙夜細論時。更向秋亭去。何嫌薄酒持。臨分留古韻。投贈慰相思。

戊申三月二十八日。有鵲來巢於廟南櫟木。六月二十二日。雙雛飛出。戲吟絶句。

编辑

三月成巢五月乳。雙雛飛出綠陰繁。主人幸得刀圭力。分外官名不足云。古人云。鵲巢之應。拜官爵。而吾以病差當之。故末句戲及之。

敬次朱夫子觀書有感詩。奉呈廬江講會。

编辑

乙酉講會時。大山李先生與諸名勝。泛舟於五老峯下。舟中次朱先生觀書有感詩。至今傳以爲勝事。今諸公又設講會。以續古事。時己酉秋七月旣朢也。余病不能赴。諸公又次觀書韻。走書求和。要置之軸中。以慰不能同遊之恨。其意不可孤負。艱草奉呈。以博會中一笑。

大山當日倡諸生。講罷登船一葉輕。妙處由來惟獨得。怳然舟入落星行。

族弟復如之源慶席。病未往參。書送短律。

编辑

十年穿榻業。今日慶于閭。門戶蕭條後。家庭訓誨餘。升沈惟在彼。行止卽由余。世路前頭戒。宜存發軔初。

次李僉樞重牢宴韻

编辑

聞說豐川盛宴開。東斟西酌有仙罍。人間可得期頤壽。世上難逢旭日回。茀祿元從和氣至。光陰不向善家催。恩榮一室兼三達。孝子新擎紫誥來。

走次李君東煥槐陰亭韻

编辑

君耕谷口作山翁。白澗靑坡細路通。聞說小亭今已就。也知終老此山中。

李汝根宜秀讀書南澗。逼歲告歸。臨別吟贈。

编辑

邇來南澗讀書聲。愛爾工夫日有程。歲暮歸驂挽不得。那堪今日別離情。

荷塘權先生挽詞遷葬時

编辑

古亭霜月照寒水。後學追尋只此心。德業山南推領袖。文章海左薦球琛。寒編五世傳家學。畏壘千年重士林。聞道幽宮今再卜。坐違車紼媿微忱。

大山李先生挽詞

编辑

夫子生南國。吾宗有嫡傳。規繩今叔子。克復古顔淵。溪上移梅日。滄洲拔木年。如今師道絶。努力誦遺編。

一身曾許國。林下講平治。側席招賢日。懸車告老期。初非忘此世。終不負明時。珍重天褒降。一疏最受知。

幸得依歸地。門牆父子同。陪遊憐朽質。從學媿阿蒙。不以憃愚甚。勉加切琢功。于今何考德。空憶坐春風。

數咎堂崔丈興遠挽詞

编辑

篤行君子在。高隱漆溪坊。志業追三代。經綸驗一鄕。居家成敎本。爲學在倫常。南嶺今蕭索。先生又北邙。

鄙生甘自棄。遊學未親仁。謾抱知荊願。還爲責沈人。面承宜有日。書質竟無因。又負儒林會。緘詞獨愴神。

挽朴南野孝有孫慶

编辑

從古襄陽隱姓龎。屢辭徵辟卧東岡。文章璨璨瓊琚佩。志業孜孜禮法場。三世英聲高北斗。百年儒敎振南疆。靑山昨送湖翁葬。南野如今又北邙。

二父交情旅宦時。秪今孤露白垂垂。孱生已墜家庭訓。孝思猶藏唱和詩。淸洛徒勞尋友夢。阜山叵耐吊凰悲。先人文字從誰乞。重爲吾私涕淚滋。

挽李小山休文光靖

编辑

斯文天未喪。嶠嶺似閩濂。博約天倫學。磋磨友道兼。修辭金石重。持敬尺繩嚴。辛丑鴒原痛。巖齋獨玩占。

辛丑樑摧後。門人替事師。勉進先兄屬。固竆聖主知。林下朝銜繫。閒中道味滋。十年天運薄。重爲士林悲。

猥廁交遊末。于今卅載餘。旣蒙家稿序。頻奉赫蹄書。勉誨公恒切。攻磨我自疎。殘骸猶後死。悲歎卧竆廬。

觀察使鄭丈挽詞

编辑

昔在童孩日。已聞夫子名。家聲紹藥老。時望掩髦英。厚德喬山重。冲襟止水泓。鸞棲流惠澤。鶻擊振風聲。抱負期廊廟。風雲際聖明。銀臺喉舌責。方岳黜陞衡。彊禦何曾吐。毫絲絶不營。海甸方胥悅。天意奈難評。普切云亡痛。偏深戀德誠。家君爲執友。眷念及愚生。世契仍膠漆。賢郞義弟兄。夤緣冠蓋枉。陪侍里閭迎。不以庸騃棄。幾多感愧幷。典刑今不見。醇誨竟難擎。那得江河量。復誰松栢貞。公私無限慟。涕淚謾沾纓。

挽李木川萬容

编辑

家訓丁寧自我盆。東厓爲考奉朝孫。襟懷秋水塵何染。和氣春風薄可敦。南邑棲棲非素志。西樞老老亦天恩。傷心季氏琴祥月。又送靈車向九原。

挽李稷山萬宏

编辑

致政公門說白眉。臺端風采廟堂姿。英材早得家庭訓。偉貌偏爲聖主知。妙歲功名宜拾芥。晩來遊宦反居卑。經綸自古輸閒地。百濟遺墟有口碑。

挽金參奉

编辑

世業溪巖宅。仁風退老鄕。高名遊璧沼。雅意守東岡。開戶臨江綠。抽龕對卷黃。後生今日痛。何處拜龎床。

挽李冷泉猷遠

编辑

沿泝晴江占好園。冷窩終日掩柴門。招呼勝友編家集。博約天倫味聖言。雅士咸知安定弟。佳兒曾見太丘孫。秋風遊子傷心處。丹葉黃花漢上村。

挽金渴睡軒

编辑

報國初心左。歸來樹竹園。官名非我樂。軒號亦君恩。隱几琴書靜。盈庭詩禮敦。鄕邦依仰地。有韙達三尊。

追惟先契重。相仗百年期。東泮添燈夜。南阡送葬時。幽明公不負。零落我偏悲。吟病空山裏。聊題和淚詞。

挽李舂村泰春

编辑

文章老益健。天假不平鳴。西里牆東隱。舂村暮杵聲。悲歡成一夢。詩酒送餘生。耆哲凋零盡。鄕邦運氣傾。

挽權遂安師彥

编辑

相公遺業在。詩禮作靑氊。海郡投朱紱。江村送暮年。三尊人所仰。五福世誰全。衮衮綿餘慶。庭蘭更蔚然。

挽李參奉重光

编辑

我曾遊鹿洞。歎息碩人寬。几席山同靜。襟懷水共寒。故家承祖業。昭代讓祠官。重度滄崖下。空瞻百丈巒。

挽李惺軒台煥

编辑

追惟先契不勝悲。更爲鄕邦淚自垂。爲學近從存及葛。看書遠取洛而伊。重名主敎廬江日。勝事論經泗水時。三老東坡今少一。浙江芳草送靈輀。

挽任剛窩必大

编辑

藹藹如公輩。彬彬在嶠南。超然游藝苑。惕若對書龕。活計韓竆五。工夫曾省三。平生傾嚮意。未及拜剛庵。

挽權進士

编辑

博約天倫在。高名重士林。搴蓮少日事。蒔菊暮年心。巖下經綸老。卷中趣味深。東州今寂寞。題挽涕沾襟。

挽金凡庵翼溟

编辑

近道天資好。其人似玉溫。家庭錦老宅。師友密翁門。劬學書千卷。論文酒一尊。凡庵今寂寞。遺業付兒孫。

挽李參判孟胤世澤

编辑

翺翔鄒魯地。遭遇聖明時。館閣英聲遠。巖廊重望推。如何扁釣隱。未及賦歸辭。南嶺今蕭索。空吟殄瘁詩。

讀書闕里宅。濡筆鳳池波。殊渥承蓮燭。高名上諫坡。居官貧四壁。爲學富三多。愴憶年前事。遺塵在弊窩。

挽趙聖與

编辑

胷中浩氣手經綸。終老嵌巖未得伸。早晩覆盆回照日。嗚呼難作九原人。

得喪由來夢一場。人情於此變其常。惟君閱歷風霜久。不改眉間彩色黃。

晩年丘壑世緣疎。博約天倫有緖餘。此日重泉歸告語。溪亭料理舊龕書。

挽金聖弼翼東

编辑

一曲朱陳里。凝之父子廬。芬芳種蕙茝。璀璨佩瓊琚。白玉神心靜。氷壺表裏如。如何松下地。丹竈謾成墟。

挽金進士聖文光憲

编辑

世守笙潭業。無愁度百年。仁鄕師友輔。國學弟兄聯。蕭灑臨池興。淸遒弄月篇。賢郞三釜養。遺恨徹重泉。

挽金汝實始榮

编辑

獨坐亭中泣涕漣。昨聞良友向新阡。豪情博嶺持壺日。慘景陶淵失楫年。五老如今凡有幾。十年人事儘難圓。此行正與蘭翁見。爲說溪朋白盡顚。五老。公與蘭翁及我三兄弟也。昔年屢會博嶺。公欲築五老臺而未果。

挽鄭參奉敬修惟簡

编辑

矦伯遺賢子。靑氊白屋貧。聲如金石出。心似桂薑辛。忙裏安閒意。稠中簡默人。忽驚仙馭遠。梁月送精神。

兩家先契重。仍又托姻私。楡塞萍逢日。梅園花發時。泉亭和舊韻。浮石問前期。最是傷心處。手書滿我丌。

挽徐尙甫昌載

编辑

溫溫心似貌。謙退若無能。行恥皮毛餙。言非口舌騰。禮論援古據。經術有師承。何處新阡起。遺芳在九陵。

挽金叔晦

编辑

南北山川逈。晩年識子賢。襟懷何落落。衰季獨翩翩。忠孝家聲遠。詩書世業傳。誰編高士傳。東海弟兄聯。

挽金子河中柱

编辑

洛水遙遙處士居。惠連康樂好門閭。儒風不墜仁賢世。家行宜編小學書。卷裏工夫心自樂。人間名利意全疎。我家鸞鏡寃誰訴。爲子題詩更愴余。

挽金持平直夫宗敬

编辑

湖門經學士。吾子最其英。卷裏工夫熟。胷中義理明。師傳友共習。兄邁弟斯征。未了吾人業。胡然遽九京。

挽李校理致道

编辑

過庭三十載。爲學得其門。蓮桂歸餘事。牛蠶劇討論。眞工溫舊學。精力輯遺言。肯構仍傳鉢。師門道益尊。

聖主臨朝歎。招賢記舊臣。好官非所樂。私分欲粗伸。寶樹成材日。經帷分燭辰。論思嗟未了。仙館奄歸眞。

挽裴君相說

编辑

竊聽名勝論。可畏有裴君。發得羲文畫。沈潛洛建文。旣無科擧累。故透重輕分。可惜靑春子。荒山數尺墳。

挽族祖久時

编辑

吾宗有一士。身長筋骨壯。有兄事文墨。早歲歸泉壤。家貧父母老。身兼耕與樵。樵山動樵歌。耕野勤耕穮。耕樵養父母。聊以竭吾誠。生事葬無憾。得力樵與耕。衣食旣自足。且爲兄立嗣。哀誠感神天。畢竟得賢子。擇日迎入門。改題立廟祠。己所營立產。無一自有之。家宅與田民。釜鼎及農器。一如平日樣。全付如脫屣。卽日辭本家。移處數間室。此事儘奇特。求古亦罕匹。今世讀書人。誰能辦得此。所謂必謂學。亦可云爾矣。家事付兒姪。偕老八十強。天餉固已厚。人事亦何傷。惟是一門慟。別廟親已絶。病枕淚垂垂。蕪詞替執紼。

挽江浦族兄汝遠弘源

编辑

昔聞江浦有茅屋。茅屋中間藏小梅。江浦丈人卧茅屋。小梅臘月爛熳開。丈人愛梅兼愛琴。梅下彈琴作杵聲。鐵心石腸賦嫵媚。杵聲非是不平鳴。我欲一到江浦上。把酒梅前論古意。丈人亦知我有意。如何今日不相俟。今日到江浦。江浦春欲晩。小梅不知處。短琴絃已斷。絃已斷可奈何。飄飄正欲雲徂方。蓮花不得做好官。西河故作修文郞。但念子平未畢婚。丈人仙遊何太遽。而我獨立江浦上。目送靈輀去何許。

挽族姪子韶鳳來

编辑

寧作書淫不作農。此心遼闊似崆峒。拙翁已有傳家句。何恨平生命也竆。

挽族姪士開啓休

编辑

不貴籯金敎爾經。佇看文彩賁門庭。佳兒佳婦今何去。四歲蘭芽獨典刑。

鞶革之年挾冊遊。愛君資質邁凡流。才兼行誼稱佳士。慶溢門楣有好述。浮世光陰俱草草。泉臺魂魄定啾啾。溪亭忍語同人稧。從此羣蒙失一頭。

挽族孫養之性全

编辑

三更昨夜夢。有鬼泣啾啾。育我何能報。生吾秪是憂。永辭師友敎。那得筆硏遊。鳳尾千秋月。幽恨政悠悠。

右述養之意

養之聽我語。須勿泣啾啾。大暮無長短。達觀絶喜憂。苟如盜蹠壽。寧逐子安遊。好去黃泉裏。人事儘悠悠。

右以余意答之

哀辭

编辑

虛舟辭送李山甫宗岳靈柩

编辑

洛江之水出太白。遙遙西入巫山流。我聞昔賢投紱歸。有閣翼如臨江頭。淸風灑灑古淵明。主人又是今子猷。自號虛舟泛虛舟。世間名利一時休。有時乘興過虎溪。斜日反棹白鷗洲。如何今日謝江湖。丹旐靈輀向山丘。我識虛舟達觀者。適來適去無歡愁。獨悲夫萱堂百年未亡意。敎養阿兒成丈夫。兒今辭母便長休。母子何忍隔明幽。一堂隔壁成兩殯。怳若晨昏庭下趨。孝子曾卜靑烏地。虛舟不行久夷猶。夷猶兮若有待。陪奉板輿不少留。虛舟子虛舟子。地下孝奉百千億。而我孤舟無依泊。

族孫光文哀辭

编辑

十一兄長子士開。生而失母。鞠於祖母。甫齔。來學於先大人。其肌肉玉雪。眉眼如畫。先大人嘗稱之曰。此兒有賢者資地。未幾。先大人棄後生。余以蒙陋。乃授其句讀。詞筆夙就。雅潔端妙。至其處身行事。不失赤子之心。先大人之言驗矣。不幸年二十三。與其妻洪氏。同月而夭。爾生纔數歲矣。又鞠於曾王母。旣冠。從阿兒遊。余每見其肌肉眉眼酷肖其父。而罕言語。勤讀書。做事確實。余又以先大人之稱爾父者稱爾。而尤喜其骨相必得遐壽也。誰謂爾之得年反不及爾父。而且無骨肉之遺於世邪。汝旣無骨肉而死。則爾父之血肉亦絶矣。寧不悲哉。雖然。爾之諸父與爾父。同得十一兄之血肉。而有子有孫。以似續爾。則亦不可謂爾無血肉而死也。聞十一兄將藏爾於周王山下。而病不能臨穴。只以蕪詞一闋。揮淚書送。詞曰。

爾父氷淸爾玉潔。淸者難壽潔易缺。父年廿三子廿歲。爾父有子子無子。有者今無無可有。爾妻無死立爾後。夭亦爲壽韓公銘。嗟十一兄愼無作無益之悲以喪明。

仲姪婦金孺人哀辭

编辑

先嫂恭人有貞姿淑德。生二男。而不幸早世。生妣淑夫人辛勤鞠育。及長。皆取婦于八吾軒之門。孺人。乃其次也。二婦皆端靚賢哲。才美過人。儘所謂難兄難弟。先大人撫而愛之。嘗以爲亡婦不死。孺人從夫。出後于吾弟上舍門。益有令譽。不幸伯姪婦纔過先嫂氏之年而奄忽夭折。後四年。孺人又不起疾。嗚呼痛矣。八吾之門。賢德之女。歸于吾家者三。而吾亦喪耦多年。至孺人而已盡之矣。莫是吾家薄祚使然。豈三孺人皆得氣之短者邪。孺人將大歸於砧谷先山之側。孺人之舅。要作哀辭。揭于柩前。玆綴數語。哭而送之。曰。

端而潔。孺人之姿。媺而婉。孺人之辭。事舅兄如其舅。愛夫甥如己子。誰錄其行登女史。不能壽歸于土。從爾姑陪我母。爾執爨如人世。九泉之下。亦有孝婦廚。追養爾姑。酬我母育爾夫。吾與兄曁爾舅。敎育爾三子。取其妻如新婦。

姪孫婦李孺人哀辭

编辑

嗟嗟孺人秀閨房。大山爲祖父玉堂。閨壼肅肅養以直。詩書洋洋耳則熟。行年十七歸我家。寒門蓽戶生光華。淸明溫潤又灑落。皎如片玉出於璞。文字知識默若無。但見事舅顔怡愉。早擧丈夫克肖似。猥荷先生命小字。衰門幸有傾否日。但願賢婦壽無疾。如何三世夫人喪。俱在未滿三十強。莫是吾家短祚福。慘慘喪威至此酷。臨絶別無悲身後。所恨不得辭父母。且勖夫子更厲志。母負家庭立揚意。成也夜枕淚有痕。賢兮晝呱不窺門。生男堪荷文雅傳。生女端貞似母賢。男昏只在數年餘。佇見新婦孺人如。形家有忌葬不時。姑穿山傍從權宜。病卧經年違一哭。口占哀辭不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