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芦厓集
卷之二
作者:柳道源 19世纪
卷三

伏赓表忠纶音御制诗

编辑

涒滩勋忠凡几人。于今旧甲卦循旬。洪恩重被殉身士。宠命新加倡义臣。草野微诚同犬马。升平舆祝咏螽麟。过庭家训丁宁意。上答吾君下答亲。

明斋直中伏和御制板上韵戊申六月二十日都政。以明陵参奉首望蒙点。七月十二日治发肃行。二十日入城。二十二日谢恩。二十六日就直红箭门。肃拜入斋室。奉审纱笼悬板。仍伏和云。○以下西行录

编辑

大驾前秋展寝园。宸情追感月中元。山浮淑气闻嵩号。室带清光御至尊。盛世繁华看茂树。太平形像验烟村。微臣荫补祠官禄。感激幽明若报恩。

明斋直所戏吟陵所酱味甚恶。朝夕觅盐食之。自后下人。辄别设盐楪。戏吟短律。与洛儿一笑。

编辑

苍梧日欲暮。悄坐客愁新。只惧恩除重。非关宦味辛。虀盐同国子。松桂等山人。一夕秋风起。归骖汉水滨。

直中戏吟回寄范休廿七日。平市下人。冰苞大鲋鱼走来。戏吟回寄。

编辑

父子同朝喜。还为戒惧深。斋居犹仕宦。市隐匪山林。吃淡随吾分。苞鱻见尔忱。从今勿复尔。何足费公金。范休方入直平市署。署轩扁以市隐堂。故四句云。

展拜木会道先茔。感吟一绝。

编辑

十一代祖吏曹判书府君,十代祖都承旨府君,九代祖弘文馆典翰府君坟墓在高阳贠塘面木会道。子孙散居远地。只有墓直一人。而元无禁护之事。短松丛槚无复存者。道源曾于辛卯春。带恩来展。今偶入直仙陵。距墓下不过莽苍间。再登丘垄。一拜辞归。不胜感慕之情云。

廿载中间再上垄。独依荒砌泪潜流。莽苍一拜还千里。明日归舟汉水头。

还到泮中。示范休。

编辑

父子趋金阙。遐乡此事稀。恩除诚出分。官守敢言微。一肃吾将返。三年尔未归。离亭相勉意。旅食苟无饥。

汉江舟中作

编辑

八月初三日发还泮。留诸公会别。举有怅黯之色。范休追至西冰库江上。三父子下马暂话。与洛休登舟。去留情境甚作恶。

昨日明斋客。今朝汉水头。一旬将父喜。千里别儿愁。下马辞京国。登舟恼去留。最怜江岸上。渺渺送归辀。

右寄范休

炎程千里役。全赖尔扶将。鞍马三旬尽。晨昏一路长。诚心知有格。行李幸无伤。归去瓢溪里。云篇与汝商。

右示洛休

达川道中

编辑

初六日午。秣达川治。发行里许。将作隶追至。盖初四日吏批草记。大槩明陵参奉柳道源改差事。传曰。特除之下。岂敢若此草记。循例登彻。殊极未安。当该堂上推考。此草记勿施可也。仍下教缮工假监役。闲司相换事分付。天恩至此。感泣无地。而乡路过半。莫知所为。遂冒昧逋归。尤增惶蹙之至。

一命循墙走。不堪圣渥鸿。归骖才岭下。恩旨又途中。恋阙鸿归北。思乡马欲东。公私难两尽。靡措一微躬。

到家后。戏成古风。赠卯君。

编辑

君为东墙隐。我作风尘客。风尘宁久客。旋归曾不月。且喜重阳近。共泛东岩菊。

湖上校勘会吟。呈小山。

编辑

今日岩斋会。山梁哭罢时。已成明道状。谁筑考亭祠。对读先生集。浑深后学悲。东南教导责。贤季不能辞。

走次双梅园韵

编辑

步出双梅榭。月高数尺才。闲情吟树下。遗躅问池隈。修契君偏感。论交我适来。更期花发后。携酒共登台。

将哭金汉瑞井东。马上口占。

编辑

落地人生即弟兄。况君同志又同庚。逢场戏谑还无害。别后音书更有情。场屋十年成一梦。山坡五月度三更。世间死友今谁是。我愧千秋范巨卿。

谨次怡悦岩权公韵

编辑

高隐何须画二牛。考槃当日此山头。白云舒卷元无管。苍石陂陀阅几秋。二代高风芬未沬。一区幽致兴难收。子孙世守玆岩号。分外昇沈不足忧。

径谷归路。吟寄族叔大卿正铉几筵。

编辑

远里黄花老。牛山宿草荒。斜阳归去路。挥泪独彷徨。

宿听涧亭感吟。展族侄德卿昌来几筵。

编辑

岿然遗阁在。君死殡于斯。渭水新居奠。瓢溪旧宅悲。孤儿勤读礼。穉仆乐耕菑。自此天方定。泉台倘有知。

南渊寺会。次庚午诗轴韵。癸卯初冬。以联芳世稿校正事。约会。六日而罢。

编辑

兰若校书会。山中落叶时。招呼先辈乐。俛仰后生悲。耆哲今无仿。堂坛尚有基。呼僧问故事。追和轴中诗。

中立追和南渊寺韵。寄示次谢。

编辑

辊到七旬境。回头忆少时。躁狂犹不改。枯落谩兴悲。自比无源水。何论积德基。谬加推借语。惭愧故人诗。

甲辰七月望。闻庐江既望会退定于十七日。戏吟一绝。寄洞主金上舍中立。昔东坡以重九后一日为小重阳。又曰后重阳。妄欲效颦。作一新语。以既望后一日为后既望。

编辑

东坡亦有小重阳。我辈宁无后既望。洞主风流应未歇。晩呼渔艇系沧浪。

既望大雨。想江水难通。而错闻临清阁小船已系庐江。十七。偕昇休,星休赴会。及到江岸。江水盛涨。舟亦未到。隔水呼语范休。范休。时为斋任。仍上三笑庵。怅吟退溪先生壬戌秋戏吟诗。敬步其韵。戏呈洞主。洞主。时未入院。

编辑

故事庐江七月秋。今行拟上木兰舟。由来败兴无今古。独立江干叹不休。昔在壬戌秋七月。退溪先生约月川,惺斋诸公。泛舟风月潭。既望前日大雨水。未果会。戏吟二绝。寄诸君云云。此其二绝之一也。先生本题。未能全记。而大意如此。

江水既难通。而同约诸公皆不至。不得已为还归计。又戏成一绝。题庵壁。

编辑

虚负苏仙赤壁秋。谩回王子剡溪舟。主人莫讶径归去。一枕游仙已罢休。

十八日。饭后欲治归装。洞主驰到庵中。相与一笑而留之。且闻李君甫尚庆方挂席溯江而来。喜甚。又步前韵。呈洞主座下。

编辑

此行终不负清秋。报道诗翁曳小舟。胜事莫非洞主赐。前宵归计一时休。

题愚安新居

编辑

阿儿卜筑志。营度已多时。鸠拙为巢晩。莺迁出谷迟。粗成耕读业。休道别离思。寥寂还非病。三馀自得师。

卜筑凤台下。宽闲俗亦淳。愚村符性拙。丰县愧家贫。有乐山名正。无尘地号新。躬耕千古事。老我卧阳滨。

人日雨雪盈尺。吾杖履为雪所掩。忽闻敲雪刷履声。开户视之。乃七岁孙聃寿也。喜赋一绝。

编辑

杖履失收雪欲埋。阿谁椓椓立寒扉。尔能爱及先生屦。推得此心作圣希。

三兄世泽回巹庆席。伏次戊午诗轴韵。幷序

编辑

甲辰之正月二十六日壬子。是我三兄回巹之日也。夫回巹之庆。世所罕有。而吾家有故事。高祖副护军灵岩府君。以戊午岁。设回巹燕于水谷之本家。时府君寿七十九。淑夫人寿七十八。内外子孙冠者七十馀人。仲子骊州公。则方带醴泉郡符。其子孙之盛。仪物之丰。至今称说不衰。今公年八十三。琴夫人年八十五。比戊午回巹之时。又加得四岁或七岁。而公步履轻安。视听无损。夫人时或执女红。其康健可知。独以子孙之盛。门闾之荣。为不及先祖时。然公之兄弟姊妹五人。年皆七八十。俱无恙。一子四孙。文行彬彬。吾知公寿考康宁。既受之于先祖。而先祖之积善馀庆。又将责之于子与孙矣。是日也。风气和调。旭日方昇。公以深衣博带。坐东序。夫人以圆衫彩裙。坐西序。床花交暎。巹杯相传。子孙起舞庭下。宾友亲戚。环而观之。春风和气。尽在一家。今去戊午百有七年。而以今视古。赫赫若前日事。於乎盛哉。於乎休哉。既而公出示所为诗一首。乃追步戊午庆席韵也。道源忘拙谨次。以附古轴之末云。

晓旭重升鸣雁随。百年今日再称卮。胜筵自是吾家事。馀庆元从我祖时。古轴留传人似昨。新诗追和事尤奇。樽前更为翁姑祝。孝子佳孙是福期。

过族孙光文墓。吟一绝以悲之。

编辑

谁谓仁者寿。颜子仁不寿。矧尔父子年。分得颜子寿。

题杏堂冤稿后

编辑

可惜杏堂子。去来石火间。贤生天有意。仙谪帝催还。制行堪方闵。得年反羡颜。秘藏三五策。空朽九岩山。

泗滨文会。吟成短律。呈座中。

编辑

泗滨文墨会。信宿谒贤祠。先辈藏修地。后生策勉时。词章非可废。学业恐差池。幸逐诸公后。同听白鹿规。

乙巳六月朔。李致道奉先生文集三十四册。要我兄弟会校于大坪。望后。余以事暂归芦厓。路中口占短律。寄赠校所求和。

编辑

叨承勘校役。髣髴接音徽。鸾凤翔千仞。牛蚕彻万微。源头来混混。平地见巍巍。胤子传家学。遗言更发挥。

丁未初冬。金中立,柳秀夫𪶙联镳访我兄弟。题凤于芦厓。联枕于大坪。至于东岩亭。打酒而别。其朋盍之喜。细论之乐。实缺世不易得也。临别。以隐矦韵。各制短律相赠。以慰别后之思云。

编辑

吾辈同衰暮。盍簪未易期。竆山虚枉日。遥夜细论时。更向秋亭去。何嫌薄酒持。临分留古韵。投赠慰相思。

戊申三月二十八日。有鹊来巢于庙南栎木。六月二十二日。双雏飞出。戏吟绝句。

编辑

三月成巢五月乳。双雏飞出绿阴繁。主人幸得刀圭力。分外官名不足云。古人云。鹊巢之应。拜官爵。而吾以病差当之。故末句戏及之。

敬次朱夫子观书有感诗。奉呈庐江讲会。

编辑

乙酉讲会时。大山李先生与诸名胜。泛舟于五老峯下。舟中次朱先生观书有感诗。至今传以为胜事。今诸公又设讲会。以续古事。时己酉秋七月既望也。余病不能赴。诸公又次观书韵。走书求和。要置之轴中。以慰不能同游之恨。其意不可孤负。艰草奉呈。以博会中一笑。

大山当日倡诸生。讲罢登船一叶轻。妙处由来惟独得。恍然舟入落星行。

族弟复如之源庆席。病未往参。书送短律。

编辑

十年穿榻业。今日庆于闾。门户萧条后。家庭训诲馀。升沈惟在彼。行止即由余。世路前头戒。宜存发轫初。

次李佥枢重牢宴韵

编辑

闻说丰川盛宴开。东斟西酌有仙罍。人间可得期颐寿。世上难逢旭日回。茀禄元从和气至。光阴不向善家催。恩荣一室兼三达。孝子新擎紫诰来。

走次李君东焕槐阴亭韵

编辑

君耕谷口作山翁。白涧青坡细路通。闻说小亭今已就。也知终老此山中。

李汝根宜秀读书南涧。逼岁告归。临别吟赠。

编辑

迩来南涧读书声。爱尔工夫日有程。岁暮归骖挽不得。那堪今日别离情。

荷塘权先生挽词迁葬时

编辑

古亭霜月照寒水。后学追寻只此心。德业山南推领袖。文章海左荐球琛。寒编五世传家学。畏垒千年重士林。闻道幽宫今再卜。坐违车绋愧微忱。

大山李先生挽词

编辑

夫子生南国。吾宗有嫡传。规绳今叔子。克复古颜渊。溪上移梅日。沧洲拔木年。如今师道绝。努力诵遗编。

一身曾许国。林下讲平治。侧席招贤日。悬车告老期。初非忘此世。终不负明时。珍重天褒降。一疏最受知。

幸得依归地。门墙父子同。陪游怜朽质。从学愧阿蒙。不以憃愚甚。勉加切琢功。于今何考德。空忆坐春风。

数咎堂崔丈兴远挽词

编辑

笃行君子在。高隐漆溪坊。志业追三代。经纶验一乡。居家成教本。为学在伦常。南岭今萧索。先生又北邙。

鄙生甘自弃。游学未亲仁。谩抱知荆愿。还为责沈人。面承宜有日。书质竟无因。又负儒林会。缄词独怆神。

挽朴南野孝有孙庆

编辑

从古襄阳隐姓厐。屡辞征辟卧东冈。文章璨璨琼琚佩。志业孜孜礼法场。三世英声高北斗。百年儒教振南疆。青山昨送湖翁葬。南野如今又北邙。

二父交情旅宦时。秪今孤露白垂垂。孱生已坠家庭训。孝思犹藏唱和诗。清洛徒劳寻友梦。阜山叵耐吊凰悲。先人文字从谁乞。重为吾私涕泪滋。

挽李小山休文光靖

编辑

斯文天未丧。峤岭似闽濂。博约天伦学。磋磨友道兼。修辞金石重。持敬尺绳严。辛丑鸰原痛。岩斋独玩占。

辛丑梁摧后。门人替事师。勉进先兄属。固竆圣主知。林下朝衔系。闲中道味滋。十年天运薄。重为士林悲。

猥厕交游末。于今卅载馀。既蒙家稿序。频奉赫蹄书。勉诲公恒切。攻磨我自疏。残骸犹后死。悲叹卧竆庐。

观察使郑丈挽词

编辑

昔在童孩日。已闻夫子名。家声绍药老。时望掩髦英。厚德乔山重。冲襟止水泓。鸾栖流惠泽。鹘击振风声。抱负期廊庙。风云际圣明。银台喉舌责。方岳黜陞衡。彊御何曾吐。毫丝绝不营。海甸方胥悦。天意奈难评。普切云亡痛。偏深恋德诚。家君为执友。眷念及愚生。世契仍胶漆。贤郞义弟兄。夤缘冠盖枉。陪侍里闾迎。不以庸𫘤弃。几多感愧幷。典刑今不见。醇诲竟难擎。那得江河量。复谁松柏贞。公私无限恸。涕泪谩沾缨。

挽李木川万容

编辑

家训丁宁自我盆。东厓为考奉朝孙。襟怀秋水尘何染。和气春风薄可敦。南邑栖栖非素志。西枢老老亦天恩。伤心季氏琴祥月。又送灵车向九原。

挽李稷山万宏

编辑

致政公门说白眉。台端风采庙堂姿。英材早得家庭训。伟貌偏为圣主知。妙岁功名宜拾芥。晩来游宦反居卑。经纶自古输闲地。百济遗墟有口碑。

挽金参奉

编辑

世业溪岩宅。仁风退老乡。高名游璧沼。雅意守东冈。开户临江绿。抽龛对卷黄。后生今日痛。何处拜厐床。

挽李冷泉猷远

编辑

沿溯晴江占好园。冷窝终日掩柴门。招呼胜友编家集。博约天伦味圣言。雅士咸知安定弟。佳儿曾见太丘孙。秋风游子伤心处。丹叶黄花汉上村。

挽金渴睡轩

编辑

报国初心左。归来树竹园。官名非我乐。轩号亦君恩。隐几琴书静。盈庭诗礼敦。乡邦依仰地。有韪达三尊。

追惟先契重。相仗百年期。东泮添灯夜。南阡送葬时。幽明公不负。零落我偏悲。吟病空山里。聊题和泪词。

挽李舂村泰春

编辑

文章老益健。天假不平鸣。西里墙东隐。舂村暮杵声。悲欢成一梦。诗酒送馀生。耆哲凋零尽。乡邦运气倾。

挽权遂安师彦

编辑

相公遗业在。诗礼作青毡。海郡投朱绂。江村送暮年。三尊人所仰。五福世谁全。衮衮绵馀庆。庭兰更蔚然。

挽李参奉重光

编辑

我曾游鹿洞。叹息硕人宽。几席山同静。襟怀水共寒。故家承祖业。昭代让祠官。重度沧崖下。空瞻百丈峦。

挽李惺轩台焕

编辑

追惟先契不胜悲。更为乡邦泪自垂。为学近从存及葛。看书远取洛而伊。重名主教庐江日。胜事论经泗水时。三老东坡今少一。浙江芳草送灵輀。

挽任刚窝必大

编辑

蔼蔼如公辈。彬彬在峤南。超然游艺苑。惕若对书龛。活计韩竆五。工夫曾省三。平生倾向意。未及拜刚庵。

挽权进士

编辑

博约天伦在。高名重士林。搴莲少日事。莳菊暮年心。岩下经纶老。卷中趣味深。东州今寂寞。题挽涕沾襟。

挽金凡庵翼溟

编辑

近道天资好。其人似玉温。家庭锦老宅。师友密翁门。劬学书千卷。论文酒一尊。凡庵今寂寞。遗业付儿孙。

挽李参判孟胤世泽

编辑

翺翔邹鲁地。遭遇圣明时。馆阁英声远。岩廊重望推。如何扁钓隐。未及赋归辞。南岭今萧索。空吟殄瘁诗。

读书阙里宅。濡笔凤池波。殊渥承莲烛。高名上谏坡。居官贫四壁。为学富三多。怆忆年前事。遗尘在弊窝。

挽赵圣与

编辑

胸中浩气手经纶。终老嵌岩未得伸。早晩覆盆回照日。呜呼难作九原人。

得丧由来梦一场。人情于此变其常。惟君阅历风霜久。不改眉间彩色黄。

晩年丘壑世缘疏。博约天伦有緖馀。此日重泉归告语。溪亭料理旧龛书。

挽金圣弼翼东

编辑

一曲朱陈里。凝之父子庐。芬芳种蕙茝。璀璨佩琼琚。白玉神心静。冰壶表里如。如何松下地。丹灶谩成墟。

挽金进士圣文光宪

编辑

世守笙潭业。无愁度百年。仁乡师友辅。国学弟兄联。萧洒临池兴。清遒弄月篇。贤郞三釜养。遗恨彻重泉。

挽金汝实始荣

编辑

独坐亭中泣涕涟。昨闻良友向新阡。豪情博岭持壶日。惨景陶渊失楫年。五老如今凡有几。十年人事尽难圆。此行正与兰翁见。为说溪朋白尽颠。五老。公与兰翁及我三兄弟也。昔年屡会博岭。公欲筑五老台而未果。

挽郑参奉敬修惟简

编辑

矦伯遗贤子。青毡白屋贫。声如金石出。心似桂姜辛。忙里安闲意。稠中简默人。忽惊仙驭远。梁月送精神。

两家先契重。仍又托姻私。楡塞萍逢日。梅园花发时。泉亭和旧韵。浮石问前期。最是伤心处。手书满我丌。

挽徐尚甫昌载

编辑

温温心似貌。谦退若无能。行耻皮毛餙。言非口舌腾。礼论援古据。经术有师承。何处新阡起。遗芳在九陵。

挽金叔晦

编辑

南北山川迥。晩年识子贤。襟怀何落落。衰季独翩翩。忠孝家声远。诗书世业传。谁编高士传。东海弟兄联。

挽金子河中柱

编辑

洛水遥遥处士居。惠连康乐好门闾。儒风不坠仁贤世。家行宜编小学书。卷里工夫心自乐。人间名利意全疏。我家鸾镜冤谁诉。为子题诗更怆余。

挽金持平直夫宗敬

编辑

湖门经学士。吾子最其英。卷里工夫熟。胸中义理明。师传友共习。兄迈弟斯征。未了吾人业。胡然遽九京。

挽李校理致道

编辑

过庭三十载。为学得其门。莲桂归馀事。牛蚕剧讨论。真工温旧学。精力辑遗言。肯构仍传钵。师门道益尊。

圣主临朝叹。招贤记旧臣。好官非所乐。私分欲粗伸。宝树成材日。经帷分烛辰。论思嗟未了。仙馆奄归真。

挽裴君相说

编辑

窃听名胜论。可畏有裴君。发得羲文画。沈潜洛建文。既无科举累。故透重轻分。可惜青春子。荒山数尺坟。

挽族祖久时

编辑

吾宗有一士。身长筋骨壮。有兄事文墨。早岁归泉壤。家贫父母老。身兼耕与樵。樵山动樵歌。耕野勤耕穮。耕樵养父母。聊以竭吾诚。生事葬无憾。得力樵与耕。衣食既自足。且为兄立嗣。哀诚感神天。毕竟得贤子。择日迎入门。改题立庙祠。己所营立产。无一自有之。家宅与田民。釜鼎及农器。一如平日样。全付如脱屣。即日辞本家。移处数间室。此事尽奇特。求古亦罕匹。今世读书人。谁能办得此。所谓必谓学。亦可云尔矣。家事付儿侄。偕老八十强。天饷固已厚。人事亦何伤。惟是一门恸。别庙亲已绝。病枕泪垂垂。芜词替执绋。

挽江浦族兄汝远弘源

编辑

昔闻江浦有茅屋。茅屋中间藏小梅。江浦丈人卧茅屋。小梅腊月烂熳开。丈人爱梅兼爱琴。梅下弹琴作杵声。铁心石肠赋妩媚。杵声非是不平鸣。我欲一到江浦上。把酒梅前论古意。丈人亦知我有意。如何今日不相俟。今日到江浦。江浦春欲晩。小梅不知处。短琴弦已断。弦已断可奈何。飘飘正欲云徂方。莲花不得做好官。西河故作修文郞。但念子平未毕婚。丈人仙游何太遽。而我独立江浦上。目送灵輀去何许。

挽族侄子韶凤来

编辑

宁作书淫不作农。此心辽阔似崆峒。拙翁已有传家句。何恨平生命也竆。

挽族侄士开启休

编辑

不贵籯金教尔经。伫看文彩贲门庭。佳儿佳妇今何去。四岁兰芽独典刑。

鞶革之年挟册游。爱君资质迈凡流。才兼行谊称佳士。庆溢门楣有好述。浮世光阴俱草草。泉台魂魄定啾啾。溪亭忍语同人稧。从此群蒙失一头。

挽族孙养之性全

编辑

三更昨夜梦。有鬼泣啾啾。育我何能报。生吾秪是忧。永辞师友教。那得笔硏游。凤尾千秋月。幽恨政悠悠。

右述养之意

养之听我语。须勿泣啾啾。大暮无长短。达观绝喜忧。苟如盗跖寿。宁逐子安游。好去黄泉里。人事尽悠悠。

右以余意答之

哀辞

编辑

虚舟辞送李山甫宗岳灵柩

编辑

洛江之水出太白。遥遥西入巫山流。我闻昔贤投绂归。有阁翼如临江头。清风洒洒古渊明。主人又是今子猷。自号虚舟泛虚舟。世间名利一时休。有时乘兴过虎溪。斜日反棹白鸥洲。如何今日谢江湖。丹旐灵輀向山丘。我识虚舟达观者。适来适去无欢愁。独悲夫萱堂百年未亡意。教养阿儿成丈夫。儿今辞母便长休。母子何忍隔明幽。一堂隔壁成两殡。恍若晨昏庭下趋。孝子曾卜青乌地。虚舟不行久夷犹。夷犹兮若有待。陪奉板舆不少留。虚舟子虚舟子。地下孝奉百千亿。而我孤舟无依泊。

族孙光文哀辞

编辑

十一兄长子士开。生而失母。鞠于祖母。甫龀。来学于先大人。其肌肉玉雪。眉眼如画。先大人尝称之曰。此儿有贤者资地。未几。先大人弃后生。余以蒙陋。乃授其句读。词笔夙就。雅洁端妙。至其处身行事。不失赤子之心。先大人之言验矣。不幸年二十三。与其妻洪氏。同月而夭。尔生才数岁矣。又鞠于曾王母。既冠。从阿儿游。余每见其肌肉眉眼酷肖其父。而罕言语。勤读书。做事确实。余又以先大人之称尔父者称尔。而尤喜其骨相必得遐寿也。谁谓尔之得年反不及尔父。而且无骨肉之遗于世邪。汝既无骨肉而死。则尔父之血肉亦绝矣。宁不悲哉。虽然。尔之诸父与尔父。同得十一兄之血肉。而有子有孙。以似续尔。则亦不可谓尔无血肉而死也。闻十一兄将藏尔于周王山下。而病不能临穴。只以芜词一阕。挥泪书送。词曰。

尔父冰清尔玉洁。清者难寿洁易缺。父年廿三子廿岁。尔父有子子无子。有者今无无可有。尔妻无死立尔后。夭亦为寿韩公铭。嗟十一兄慎无作无益之悲以丧明。

仲侄妇金孺人哀辞

编辑

先嫂恭人有贞姿淑德。生二男。而不幸早世。生妣淑夫人辛勤鞠育。及长。皆取妇于八吾轩之门。孺人。乃其次也。二妇皆端靓贤哲。才美过人。尽所谓难兄难弟。先大人抚而爱之。尝以为亡妇不死。孺人从夫。出后于吾弟上舍门。益有令誉。不幸伯侄妇才过先嫂氏之年而奄忽夭折。后四年。孺人又不起疾。呜呼痛矣。八吾之门。贤德之女。归于吾家者三。而吾亦丧耦多年。至孺人而已尽之矣。莫是吾家薄祚使然。岂三孺人皆得气之短者邪。孺人将大归于砧谷先山之侧。孺人之舅。要作哀辞。揭于柩前。玆缀数语。哭而送之。曰。

端而洁。孺人之姿。媺而婉。孺人之辞。事舅兄如其舅。爱夫甥如己子。谁录其行登女史。不能寿归于土。从尔姑陪我母。尔执爨如人世。九泉之下。亦有孝妇厨。追养尔姑。酬我母育尔夫。吾与兄曁尔舅。教育尔三子。取其妻如新妇。

侄孙妇李孺人哀辞

编辑

嗟嗟孺人秀闺房。大山为祖父玉堂。闺壸肃肃养以直。诗书洋洋耳则熟。行年十七归我家。寒门荜户生光华。清明温润又洒落。皎如片玉出于璞。文字知识默若无。但见事舅颜怡愉。早举丈夫克肖似。猥荷先生命小字。衰门幸有倾否日。但愿贤妇寿无疾。如何三世夫人丧。俱在未满三十强。莫是吾家短祚福。惨惨丧威至此酷。临绝别无悲身后。所恨不得辞父母。且勖夫子更厉志。母负家庭立扬意。成也夜枕泪有痕。贤兮昼呱不窥门。生男堪荷文雅传。生女端贞似母贤。男昏只在数年馀。伫见新妇孺人如。形家有忌葬不时。姑穿山傍从权宜。病卧经年违一哭。口占哀辞不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