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论
此内容只供参考,并不能视作医疗意见。维基文库可以收录广为人知之医学著作。此等著作可能有错,亦可能已过时。欲求医药之指导,请找合格之专业人员。 |
中风论 作者:熊笏 清 嘉庆 公元1644-1911年 |
自序
编辑昔,神农、黄帝、岐伯、俞跗,以神圣之资,阐阴阳之奥,创兴医籍,拯济疾苦,实与教养政治相辅而行,故三坟之书先于五典。盖医之学,备在君相矣。厥后有伊尹汤液,亦其类也。东迁以来,君相罕有知者,而其学遂降为艺术。若医和、医缓、扁鹊之俦,皆其最也。始皇焚百家之说,不禁医卜,故《灵枢》《素问》《神农本经》《扁鹊难经》犹传于世。汉之太仓公、华元化、张仲景之徒,皆精其术。仓公、元化无传书,惟仲景有《伤寒》、《金匮》两书,实与《本经》、《汤液》、《灵》、《素》、《难经》相为表里,此医学之大成也。晋太医令王叔和,错解义例,纂乱原文,而医学始晦。相沿至今,卒无起而正之者。虽有诸家辈出,各抒所见,究与《灵》、《素》、《难经》不能符合。其弊在于不信古经,不明内景,枉逞胸臆。是以得不偿失,名不副实。著作虽多,去古愈远矣。近世医方本草诸书,专执心肝脾肺肾,颠倒金木水火土,满纸空谈,毫无实义,莫不家置一册,沿为习俗,牢不可破。此时即起轩岐、卢扁诸圣贤而正之,不目为怪,则斥为妄耳。笏学术浅陋,惟于古圣之书,颇曾究心,观其诊病脉法,经络营卫,内景脏象,皆与后世诸论不同。盖理寓于气,气寓于形,后人舍形气而言理,故其术肤浅而不适于用。古人求实理于形气之中,故其术精切而多奇中。今欲实从形气中以求治病之理,不得不详之如下,以就正于高明,庶不至于按剑相诧也夫。
道光辛已孟春江右熊笏叔陵甫自叙
序
编辑《中风论》一书,安义熊叔陵先生著,闻向无刊本也。戊寅夏间,余从里中世医郭君秋泉借阅其家藏抄本,喜是书明于内景,不独为中风立论,即中风一症,灼有见地,全卷无一模棱语,因手录之。嗣询此书所由来,秋泉云∶‘嘉庆季年,吾闽陈修园先生治疗,出一时名医右。熊君耳其名,不远千里来证所学,修园下榻钦其绪论,即知熊有撰述,奈深自谦秘,不肯示人。一日熊外出,修园门下士私发其簏,得此书传钞之。欲再检他本诘朝,熊束装归矣。余于客冬购得叔陵《辑注难经》,读其中经义名言,悉从《灵》《素》,体会而出,与《中风论》相表里。欲合刻而公诸世,未逮也。今夏,家端植兄拟刊医书,余以此论告,即欣然出资付梓,并自任校雠之役,一字之疑,必来参酌。剞劂竣事,属叙缘起,余思熊氏书出,当有目共赏,固无待余之表彰,而端植隐于市廛,能不没前贤之美。俾悬觚家,获指南可得多哉。惟读《难经辑注》知叔陵尚有《伤寒金匮合注》《医案一隅录》两种,肆中遍访无此书,端植能──搜罗,襄刻《熊氏全集》,尤余之厚望也夫。
时光绪甲申八月子庄林庆祺谨序
论脏象
编辑肝藏魂,属足厥阴经,有正络入肝、络胆,主春木风令,旺于春,以胆为腑,属足少阳经,有正络入胆、络肝,七情主怒,声主呼,液为泪,五官目〈凡脏腑之相表里者,因诸经相属相络也。后世用五行干支相配,亦属凿空腐谈〉。
心藏神,属手少阴经,有正络入心、络小肠,主夏君火热令,旺于夏,以小肠为腑,属手太阳经,有正络入小肠、络心,心君无为,五官舌。
心主无形,代心君行事,属手厥阴经,有正络历膻中,遍历三焦,主长夏相火暑令,旺于夏,以三焦为腑,亦无形,属手少阳经,有正络历三焦、络膻中,七情主喜,声主笑,液为汗。
脾藏意,属足太阴经,有正络入脾、络胃,主四季湿土令,寄旺于四季,以胃为腑,属足阳明经,有正络入胃、络脾,七情主忧思,声主歌,液为涎,五官口。
肺藏魄,属手太阴经,有正络入肺、络大肠,主秋金燥令,旺于秋,以大肠为腑,属手阳明经,有正络入大肠、络肺,七情主悲,声主哭,液为涕,五官鼻。
肾藏精与智,左藏智,右藏精,属足少阴经,有正络入肾、络膀胱,主冬水寒令,旺于冬,以膀胱为腑,属足太阳经,有正络入膀胱、络肾,七情主恐惧,声主呻,液为精,五官耳。
五脏以心为君,心君无为,寂然不动,其脏坚固,邪不能侵,侵之则神去而死。凡心之用,皆手厥阴心主代为用事也。
心主即膻中宗气也,但有气而无形,专代心君用事,故名之相火,譬如宰相代人君施政也。后世错认右肾为相火,考之《灵》、《素》、《难经》及仲景书,皆无此说。此因叔和脉法将三焦配入右尺,三焦本属相火,故遂错认右肾为相火耳。心主是本名,因心主无形可指,故《素问》借任脉之膻中穴名之曰膻中,是从其外而名之也。《灵枢》借护心之脂膜名之曰心包络,是从其内而名之也。二者皆是借名,非本名也。唯心主二字,乃是本名,因其代心君行事,为性情之主,故曰心主。
三焦亦有气而无形,即卫气之间行于腑者也。扁鹊名为原气,乃肠胃中行津化液之气也。盖心主是宗气,《内经》所谓大气积于胸中,命曰气海者是也。凡肝之怒、肺之悲、肾之智、脾之思,皆秉此气为用。三焦是卫气,《内经》所谓卫出下焦,间行于六腑者是也。凡上焦之饮食主纳、中焦之主腐化、下焦之二便主出,皆秉此气为用,此二者皆有气而无形。马元台谓三焦有形如脂者,妄也。
肾有两枚,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男子以右肾藏精,女子以右肾系胞。此言出于《难经》,不见于《内经》,然《内经》谓冲脉为血海,循腹右系于肾。又谓男子二八太冲脉盛,精始至,女子二七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又谓男子无月事,冲脉不泄,则上荣而生髭须;女子有月事,冲脉下泄,则髭须不生。宦者损其冲脉,则须亦不生。观《难经》男以藏精,女以系胞之语,则右肾为命门者,即《内经》之冲脉循腹右下行系于右肾,谓男女之天癸所以传生者也,犹曰此生生受命之门耳。则命门乃水也,非火也。后世沿叔和之谬,谓左肾为水,右肾为相火,已属大谬,李时珍反用此法诋毁《难经》,可知后世医家于内景脏象全然不识,而犹妄意著作其书,尚可信乎?
或问∶子以命门为天癸,然则肾中无火矣,无火则肾中真阳又是何物也?曰∶肾中真阳即是卫气之根,《内经》谓卫出下焦,《难经》谓肾间动气,又谓生气之原者是也。此两肾皆有之,且膀胱亦有之,奈何专属之右肾耶?
《内经》曰∶初生之来谓之精〈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即右肾藏精也〉。两精相抟谓之神〈阴阳合而神明生,即心藏神也〉。随神往来谓之魂〈神明动而知识生,即肝藏魂也〉。并精出入谓之魄〈精血充而运动生,即肺藏魄也〉。心有所忆谓之意〈脾主思,故藏意〉。虑善而动谓之智〈肾为技巧之官,故藏智〉。此五脏之所藏,谓之五神,所谓性也。
凡五脏皆不可病,而心脏为最。然《内经》、《难经》论病,多以五脏为言者,乃指五脏所主之病,非谓五脏为受病之地也。譬如怒为肝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卫气、宗气之上僭,《内经》所谓气有余善怒也。又如恐为肾之所主,其受病之地乃在卫气、宗气之下陷,《内经》所谓气不足善恐也。俗书不知从受病之气分施治,而辄从五脏用药,则误矣。
五脏为藏神最密之所,而名为阴者,以其为阴经所属也。六腑为传受渣滓之所,而名为阳者,以其为阳经所属也。唯胆为清净之地,不受秽浊,而亦名腑者,亦以其为阳经所属也。《内经》谓脏腑皆取决于胆,故胆为决断之官。
论经络次序
编辑〈此宗气领营血所行也,营行脉中〉
经脉发源在左乳旁下,以手按之有动脉者是也。《素问》名为胃之大络虚里穴,《灵枢》名为脾之大络大包穴。盖脉本营血,乃水谷所主,故以脾胃互称。此只一穴,在左乳旁下,若右乳旁下则无有,不论男女,人人皆然。此等要紧之穴,《内经》言之甚清,验之此身亦甚明,乃诸家竟不知此为何事,可为浩叹〈虚里出浏腋下三寸,大包在腹下六寸〉。
第一,手太阴肺经从左边虚里穴上注肺,由左腋间走左手大指〈寸口脉即此〉,是从胸走手也〈正络入肺〉。
第二,手阳明大肠经从寸口斜分至腕臂〈反关脉即此〉,走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入大肠〉。
第三,足阳明胃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胸前而下至足背,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胃〉。
第四,足太阴脾经从足指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注心中,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脾〉。
第五,手少阴心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间而至手小指,是从胸走手也〈正络入心〉。
第六,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小指外侧接前脉而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入小肠〉。
第七,足太阳膀胱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背而下至足小指,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膀胱〉。
第八,跷脉〈男用阳跷,女用阴跷〉从胫上接前脉,上至背俞,转从复冲下行于足。
第九,足少阴肾经从足心接前脉,由膝内而上至胸,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肾〉。
第十,手厥阴心主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而至手中指,是从胸走手〈正络散入膻中〉。
第十一,手少阳三焦经从手指背接前脉,由手腕外上至耳侧,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历三焦〉。
第十二,足少阳胆经从头上耳侧接前脉,由身之旁下至足,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胆〉。
第十三,足厥阴肝经从足下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中,注于肺,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肝〉。
以上诸脉,各有两条先行于左者毕,然后再注肺,由右腋间走右手太阴经、手阳明经,以次至足厥阴经,亦如其左,不复繁缀,然后再交于督脉。督脉从右足厥阴经上头而来,由头顶中间入颈,循脊中直下至尾骨,分两支入前阴,合交任脉〈此脉只一条,无正络〉。任脉,从前阴接前督脉由腹中间上胸,复注于肺,为周而复始〈此脉亦一条,正络无〉。
以上左右十二经、两跷、督、任,凡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一息六寸计,二百七十息此审次第。 详后营行。
论经络浅深
编辑〈此卫气所行也。卫行脉外〉
人身头与手足是一壳子,五脏六腑皆在壳子之内者也,十二经络皆在壳子之外者也。然此壳子又有浅深不同,今分列于后。
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手太阳二,足太阳二,阳跷二,督脉一,凡七脉为卫气极盛之地。
第二层为阳明所行之地,手阳明二,足阳明二,凡四脉为卫气总汇之地。
第三层为少阳所行之地,手少阳二,足少阳二,凡四脉为卫气初出之地。
以上三层皆名为表,少阳近里,为半表半里之界。
第四层为太阴所行之地,手太阴二,足太阴二,凡四脉为卫气初退之地。
第五层,为少阴所行之地,手少阴二,足少阴二,凡四脉为卫气退藏之地〈任脉亦在此层,当云五脉〉。
第六层为厥阴所行之地,手厥阴二,足厥阴二,凡四脉为阴尽阳生之地〈过此则入脏矣〉。
以上三层皆名为里。
凡卫行脉外者,用此察浅深,详后论卫气篇,知此则知偏枯之风专在卫矣。
凡十二经脉,各有支脉通于脏腑者,名为络,凡风之入脏者由此。
凡十二经脉,其阴经、阳经相交接处,名为交经别络〈如手太阴交手阳明,足阳明交足太阴之类〉。其阳经交阳经者在头,阴经交阴经在腹,则无别络。
凡十二经脉,各有小脉从气穴旁出者,名为孙络〈又名小络,又名血络〉。共有三百六十五气穴,即有三百六十五孙络。其病最轻。
论奇经八脉
编辑阳维,即手三阳、足三阳诸气穴旁出之孙络也。
阴维,即手三阴、足三阴诸气穴旁出之孙络也。
阳跷,即足太阳之别,支通少阴者也。男子脉度以阳跷为经,阴跷为络。
阴跷,即足少阴之别,支通太阳者也。女子脉度以阴跷为经,阳跷为络。
督脉,即背脊当中一条督脉之孙络。
任脉,即胸前当中一条任脉之孙络。
以上六者,共有三百六十五气穴,此皆旁出孙络,不入营行之度。
冲脉为血海,循腹右下行,与右肾相通,男子以之藏精,女子以之系胞。胞即子宫,为月事所从出,即天癸也。《难经》谓右肾为命门,即此冲脉行腹右,与左乳虚里穴相对。盖人身血液分为两途,其从左乳下随宗气动而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者,名为营血,所以荫形而生肌者也。其从腹右下注冲脉通于右肾者,名为天癸,所以种子传生者也。营血从左乳下发源,行于脉中,故左乳旁下有动气应手;冲血从腹右下注于右肾胞中,其血本静,故右乳旁下并无动气,此左右之所以不同也。营血养身,故不可伤,伤之则死;冲血传生,原有可泄,故阉宦者流虽伤冲血亦不死。此营血为病所以独重,而冲血为病所以较轻也。
带脉横通于腰,所以联系诸经者也。
以上二者,皆不入营行之度,与诸经孙络相似,故亦列于奇经。
凡此八者,皆血之积而不流者也,《内经》名为奇邪血络,《难经》则名为奇经。盖血之行于脉中者,如川河之流;血之溢于孙络者,如湖海之会,古人用此以审病耳。譬如阳维之血溢于上,则为鼻衄、齿衄之类;阴维之血溢于下,则为圊血、淋血之类;两维同病,则为吐血、呕血之类,其孙络上贯于膈也。冲带为病,则为崩漏、带下之类。《内经》、《难经》分晰甚明,李时珍辈乃谓另有八脉,考之古经既不合,证之此身亦不确,又假此为修真之说,无识者流莫不被其诳惑,往往因修炼而成痨瘵,生平所见亦多矣,故详辨之。
以上诸条,皆形体实义也。凡病,惟络病最轻,经病稍重,腑病又重,脏病最重。此审病轻重之大法。
形体实义既明,然后附于形体之气血阴阳始可得而知之矣。有宗气、有营气、有卫气,另详于左。
论总
编辑人身养生之气有二∶一曰呼吸天气。盖人在天地气交之中,如鱼之在水也。鱼在水中而不见水,人在气中亦不见气。试观平人扼吭则绝,无天气也。试观暴绝人气回则苏,通天气也。
无形而至刚,故古之圣人有服气却谷之法。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内经》所谓天气通于肺也。天气有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及四季湿土不同,得其平则能养人,失其平则病,《内经》所谓天食人以五气是也。一曰饮食地气,即胃所受水谷也。试观平人绝谷则饥,试观 瘠人美食则肥,则地气之养人可知矣。地气养人有形而至柔,故形体丰肥者其气反弱。地气至浊,全凭喉舌为出入,其饮食之权则以脾为主,《内经》所谓地气通于嗌也。地气有三∶食谷者,智人为万物之灵也;食肉者,勇鹰虎之属也;食草者,力牛马之属也。又有五味∶属木者酸,属火者苦,属金者辛,属水者咸,属土者甘,《内经》所谓地食人以五味是也。凡婴儿在胎中,亦有天气、地气为养,盖其呼吸、饮食皆资于母也。地气有形,故医书多言之,若天气无形,医家多不知为何物,故诸书皆置而不言,无怪医术之多陋也。
论宗气
编辑宗气者,乃呼吸天气所生,其所居在胸膈之间。《内经》曰∶宗气出于上焦。又曰∶呼则气出,吸则气入。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是也。凡人身之力,惟胸膈间最大,此即宗气也。凡头背手足之力,皆取络于胸膈,此气又名膻中,又名心包络,即心主也,常代心君用事,称为相火。盖心为君火,端拱无为者,性之体也;膻中宗气为相火,代心心君用事,与营血俱行脉中耳。其领营血行于脉中也,即从左乳旁下虚里穴起,以次行于各经。一呼一息,一息行六寸,已详于经络次序。
论营气
编辑营气,即营血也。血不自行,必赖气以行之,即宗气领率之也,故称之曰营气。此饮食地气所生,乃水谷之精液,故《内经》曰∶水谷入胃,清者为营血。又曰∶水谷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行其津液,乃化为血,以奉生身。又曰∶营气出于中焦。中焦即腐化水谷之地也。中焦生血,化为两途,其从腹右注于冲脉者为血海,其血静而不动,即天癸也。其从腹左乳下随宗气走于二十八脉者为营血,此则动而不止者也。凡营血行度,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先行左十二经,后行右十二经,其行度左右交通,是以凡病之在营分者,病左则必及于右,病右则必及于左,断
论卫气
编辑卫气又名人气,以其纲维群动,为知觉运动之主也。又名阳气,以其温养一身也。合而凝之则为卫阳,此受命养生之主也。乃合呼吸天气与饮食地气所生,天气无形而至刚,卫气兼之》曰∶饮食入胃,浊者为卫。浊字正言其 悍耳。因其 悍,故不能行于脉中,而必行于脉外,此卫阳之所以不同于营阴也。
卫气有体、有用,所谓体者,卫气之根也。其根在肾,《内经》谓卫气出于下焦,常从足少必有所附而始留,下焦乃脂膏最多之地,卫阳即附于脂膏中,故曰卫气出于下焦。譬如灯附于油,则长明不息也。故后人又指为水中之火。不独人也,凡物之膏皆可燃火,则凡有生之物莫不各有阳气附于膏中矣。所谓用者,卫气之枝叶也,其义繁多,另详于左。
其一曰∶间行于五脏则五神生。从下焦而合于上焦宗气,应于心,则生神而为喜笑;应于肺而为思歌。总名之曰慧也。
其一曰∶间行于六腑则水谷化。从下焦而上合于宗气,应于胃则主纳,应于胆则主决,应于小肠则主腐化,应于大肠则主传送,应于膀胱则主渗利。总而名之,则曰三焦,所以行津化液也。凡大小二便之开合,皆三焦卫气之所司,《难经》谓之原气。
其一曰∶出入于经络则寤寐分。方其出也,从肾脏行于少阴之分〈少阴为卫气出入之门户〉,官为之用〈凡阳经皆上于头〉;行于手经,而手为之用;行于足经,而足为之用;间行于脏,而慧生;间行于腑,而饮食入。此卫气之出,而为寤也。两边齐出,且一时分驰者也。方其入也,从太阳、阳跷而下走阴跷,由少阴之分而注于肾,则目合而寐矣。故寐者,无五官之用,不在诸阳经也。无手足之用,不在手足诸经也。无饮食之需,不间行于腑也。唯从肾注心,从心注肺,从肺注肝,从肝注脾,从脾注肾,循环而已然。虽内注于五脏,而在外之经脉不为用,则不能丽于实而生慧,但游于虚而为梦。凡人夜之所梦,多属昼之所为者,卫气之所习也。其呓语者亦然,此卫气之入而为寐也。亦两边齐入,且一时并收者也。若卫气欲入于阴而寐,而勉强持之,使出而为寤,则必呵欠。《内经》谓∶阴引而下,阳引而上,阴阳相引欠者是也。
其一曰∶卫行有浅深。卫行脉外,《内经》所谓卫外而为固者也,《难经》名为守邪之神,六厥阴〈凡伤寒传经即此〉。寅卯辰三时行三层少阳,巳午未三时行一层太阳,申酉戍三时行二层阳明,亥子丑三时行四层太阴,子丑寅三时行五层少阴,丑寅卯三时行六层厥阴,故太阳卫气最盛,少阳为初进,阳明为初退,若三阴则敛藏矣〈此法《难经》不载,出仲师《伤寒论》篇〉。夫同此卫气,既有寤寐开合,又有行度浅深,何也?曰∶《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此篇专论卫气〉∶阳气者,若天之有日,故天常以日光明。可见寤寐者,譬犹日行南陆为冬,行北陆为夏也;浅深譬犹日出为晨,日中为午,日入为昏也。《内经》又有一刻少阳,二刻太阳,三刻阳明,四刻三阴之法,则推求更密矣。盖卫气 悍,行度迅急,故大开合之中,复有小开合,《内经》比之于日,诚不诬矣。
其一曰∶卫分行左右。卫气行度,但有寤寐浅深之法,并无左右交通之法。其出而为寤也,驰,故手足、五官之动亦无先后;其入也,一时并收,故手足、五官之静亦无先后。其浅深也,亦然。可见卫行是左右分布矣。是以病之在卫分者,病右则不及于左,病左则不及于右仲师云∶风则伤卫,即是指此,此中风所以独有偏枯之症也。李东垣不识此中至理,乃分左为血,右为气,然则人身有病左不关气,右不关血乎,此等浅陋之见,诸医不能斥之,反从而附和之,殊可怪。
以上皆从《灵》、《素》、《难经》、《金匮》诸书考证确凿,施之延医历有明效,故记之。
论脉诀
编辑后世知斥高阳生之讹诀,而不知辨王叔和之《脉经》,总由不读《灵》、《素》之过也。《灵》、《素》谓∶人迎为颈脉。即结喉两边之人迎穴也,叔和则指为左手脉名。《难经》谓∶阳得寸内九分,阴得尺中一寸。并无关脉地步,叔和则强分三段,又将奇经八脉概附两手,分为九道。种种虚诞,真堪捧腹。至分左寸为心、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右寸肺、大肠,右关脾、胃,右尺命门、三焦,其法并不见于《灵》、《素》、《难经》,即后之仲师书中,亦无有也。后世又有各自为法,颠倒安置者。吁!五脏六腑本生成之物,可以任人提挈视如傀儡乎?今试诘之曰∶仲师谓尺寸俱紧者,名曰伤寒。若以此部位论之,则是五脏六腑皆病,何以止言曰太阳病耶?吾知其必无应矣。然则诸家脉法皆欺人之语,不足信也。惟《灵》、《素》、《难经》、仲景之脉,乃古圣所贻,各有至理,且其法相同,谨摘其要如左。
一曰经脉诊法,即手足阴阳十二经也。外病必先起于经脉,内病亦必发现于经脉,故为诊病第一要法。经脉有三阳,可以审卫气,以卫气盛于阳经也。经脉有三阴,可以察营血,以营血盛于阴经也。《内经》取结喉旁人迎穴为阳明脉,以候三阳经及卫气,取两手寸口,又名气口,为太阴脉,以候三阴经及营血。其法∶人迎盛于气口一倍,为少阳病;二倍,为阳明病;三倍,为太阳病。气口盛于人迎一倍,为少阴病;二倍,为厥阴病;三倍,为太阴病。
《难经》则括其法,于两手尺寸中,以寸候三阳,尺候三阴,关为阴阳之界。其尺寸相较法,亦如《内经》,以人迎气口相较也。仲师之法与《难经》同。
一曰脏气诊法,分浅深为五层。第一层,极浮者为肺。《内经》谓∶皮毛为肺之合。又谓∶脏真高于肺。《难经》谓∶三菽之重。仲师同。第二层,略浮者为心。《内经》谓∶血为心之合。又谓∶心藏血脉之气。《难经》谓∶六菽之重。仲师同。第三层,浮沉之中者为脾。
《内经》谓∶肉为脾之合。又谓∶脾藏肌肉之气。《难经》谓∶九菽之重。仲师同。第四层,略沉者为肝。《内经》谓∶筋为肝之合。又谓∶肝藏筋膜之气。《难经》谓∶十二菽之重。仲师同。第五层,极沉者为肾。《内经》谓∶骨为肾之合。又谓∶肾藏骨髓之气。《难经》谓∶按之至骨。仲师同。
凡此五者,以见阳脉为腑病,见阴脉为脏病。如三菽见洪为大肠,见细为肺,余可类推。又以轻者为腑病,甚者为脏病。如三菽略涩为大肠,涩甚为肺,余可类推。
凡此五者,各有主脉,肺涩〈又名毛〉、心洪、脾缓、肝弦、肾石也。如三菽见洪,为心火刑金,余可类推。
以上二法,平人则不见,惟病患乃见之。如病在经脉,则寸尺之诊必变于常;如病在脏腑,则菽数之诊必变于常。随其所变见而断其病,十不失一。
一曰平脉败脉诊法。平脉者,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毛、冬微石,四时旺脉皆有和缓胃气,故曰微也〈微也,勿认为弱〉。败脉者,春但弦、夏但洪、秋但毛、冬但石,四时旺脉皆无和缓胃气,故曰但也〈但也,勿认为强〉。盖脉本营血随宗气而动,宗气即呼吸天气所生,天气有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之递嬗,宗气应之亦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递嬗。若营血乃饮食地气所生,其性精专有常而不变,与宗气相融,故反泯其迹,而为微弦、微洪、微毛、微石,故曰胃气也。若无胃气,则无营血相随,脉中仅止宗气独行,但见弦、洪、毛、石而已,故曰败脉也。凡见败脉者,为无胃气,虽不病,亦不可救,是名真脏脉。凡脉有胃气者,虽极危之病,亦有可生。故曰∶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患不病者,死。即此义也。此法,以伤寒初起必见邪盛之脉,则审胃气之法更当细辨。若伤寒十日以后,亦可用此法。
一曰脉体诊法,其法有三。
一是呼吸数诊法∶一息四至为平,五六至为数,二三至为迟,数极为散,数时一止为促,迟时一止为结,止有定数曰代。
一是手指轻重诊法∶轻取曰浮;重取曰沉;浮沉皆有,中独取无,曰芤;浮沉皆无,中独取有,曰牢;浮无、沉有,曰伏;浮有、沉无,曰革;有力曰实;无力曰濡。
一是脉动形状诊法∶流利曰滑,凝滞曰涩,大曰洪,小曰细,过指曰长,不及曰短,劲疾曰紧,从容曰缓,端直曰弦,厥厥而摇曰动。
以上凡二十四脉,精而熟之,可以该诸书诊法。但其断法甚多,难于详载,故仅录其脉名。
以上皆详《灵》、《素》、仲师脏象及诊脉审病之法。若夫病之所由起,或从外因,或从内因,但取切要于中风者,详于后。
论病因
编辑病有外因,如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热,八方之温热燥寒是也。有内因,如饮食饥饱、喜怒哀乐、爱恶欲是也。凡此者,皆各有所及之经,有某经之脉象〈如寸主阳经,尺主阴经之类〉,即有某经之见症〈如三阳有头痛,三阴有腹痛之类〉,且各有所应之脏,有某脏之脉象〈心病则六菽脉洪,肝病则十二菽脉弦之类〉,即有某脏之见症〈心病多笑,肝病多怒之类〉,此皆确有要则固可知也。如见症虽不似初起,总必有一二未除;脉象虽与初起不同,而其可愈、不可愈总必有胃气可据〈脉以和缓为胃气〉。此从古圣贤相传要诀,历试不爽者也。病之多门,不及详论,今专以风门论之。
论中风
编辑风为八邪之长,夫人而知之矣。至于伤寒之中风,与偏枯之中风,其所以判然不同之故,则自晋迄今千百余年,竟无一人道及,可见历来诸家多愦愦也。殊不知出在《灵》、《素》,特未许浅见窥及耳。夫伤寒之中风,乃六气之风,详在《素问》五营运大论篇,此系四时天气与宗气相名〈宗气即呼吸天气所生,领营血行于脉中者也〉,其感于人也,必入营中,故初起必有恶风发热等症,且营血本左右递注,故病则左右俱病,断无偏枯之症。偏枯之中风,乃八方之风,详见《灵枢》黄帝与岐伯论八风篇中,此是四方贼风与卫气相袭,其入于人也,但在一隅,而不及营血,故起首无恶风发热等症,且卫气本左右分布,两边各出,故病左者不及右,病右者不及左,此所以有偏枯之症也。知此则风之源头清矣。再专就八方风论之。
论八风
编辑其法分东、西、南、北为四正,又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为四维,合计为八方,各有主气,南风热、东风温、西风燥、北风寒,东南风温而热、西南风燥而热、东北风寒而温、西北风寒而燥,此其平也,太过者则贼风矣。贼风轻,其中于人也,亦轻;贼风重,其中于人八方之温热寒燥,只以东西南北辨之,不论四时皆有,与六气之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各主一时者不同也。
卫气温养形体,《内经》所谓卫外而为固,《难经》所谓守邪之神也。卫气固密,则百邪不能侵,若少有罅隙,则邪即袭之矣。其隙在头,则中于面,但为口眼 而已,其手足固无恙也。其隙在手经,则中于臂,但为腕臂不举而已,其头足固无恙也。其隙在足经,则中于髀枢,但为步履迟重而已,其头手固无恙也。其隙在左,则中左而右无恙;其隙在右,则中右而左无恙。中足少阴,则舌枯而语言蹇涩〈少阴之脉上萦舌本〉;中手厥阴,则神倦而多健忘〈手厥阴心主本代心君行事也〉;中手少阳,则三焦不利而多噎气,且大便不行;中足太阳,则膀胱不清而多溲浊,甚至小便癃闭而不能出,以膀胱气化全凭卫气渗利,卫气为邪风所袭,不能渗利,故癃闭也。种种诸症,难以枚举,总各视其隙之所在耳。《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以比斫材,木坚者不入,脆者皮弛,正谓此也。是以此症多发于中年以后之人,以其卫气不无少衰也。若少壮之人,则百中无一,以其卫气正盛也。后人不明卫气之义,乃有左血右气之说,失之远矣。又有谓血虚生内风者,亦不甚切,殊不知内风之生,乃卫气之虚而有隙,如谷虚则生风耳。非血虚也。虚则有隙,而邪风入之,故曰内风感召外风也。卫气出于下焦,为生风之根,即《内经》所谓肾间动气也。其开合寤寐出入间,皆以足少亦左右分布。凡人之始,初结胎时,其形如两甲,即两肾也,而卫气寓焉,故其开合寤寐出入间,行亦必左右分布,此内景之确而可信者,特粗工不能识耳。
动气之根,即是肾气,然必曰肾间动气者,以其为知觉运动之主,故加一动字以称之。
若两边卫气平均,则知觉运动自然爽健精明。若一边卫气无病,一边卫气有病,则知觉运动必不能如平日之爽健精明矣。语云∶众擎易举,独力难胜。可以为譬。
风中于左,则病在左;中于右,则病在右。独口角之 斜则不然,中左者,口必 右;中右者,口必 左。所以然者,左则左边卫气不用,而经脉弛缓不收,右边卫气独用,而经脉牵引拘急,故必 右〈口角经脉是阳明经环于唇口者,左右各一〉。其中右者仿此。
论轻重
编辑两边齐中,左右俱不仁者最重,不能运动,不知痛痒者,名为不仁,此即仲师所谓卒病〈卒病者,陡然猝发,昏不知人也〉。或左或右,但中一边者稍轻,此即仲师所谓偏枯也〈详《金匮》〉。此二者,皆病之大经者也,若中风入脏,则不可救矣。或但口眼 斜,或但臂不举,或但足不用,或但舌喑不能言,或但麻木有定处〈麻木即不仁〉,此五者,皆病之在孙络者,若久而不治,亦能渐入大经矣〈左右二十八脉名为大经,三百六十五穴名为孙络〉。故在脏者极重,其生死只在二三日间,在大经者稍轻,往往连年累月始可渐愈,在孙络最轻,有不药而亦能自愈者。
以上从病之所在论轻重也。
人身卫气,应于五神则为知觉,温于四体则为运动,原是左右齐应,两边合用,故能使耳目聪明,心思精详,手足便利。若风邪伤卫,有一处不相应,即有一边不为用,则知觉运动皆为之迟钝矣。所谓一马不行,百马休也。所以中风之后,往往多滞钝之病,虽平生极性急爽利之人,亦变而为迂柔宽缓。盖心欲前,而身不与之俱前,以志不能率气〈卫气〉,气不能率形也,是以知觉多错乱迷忘,运动多艰难迟钝。此皆论病后邪风已衰,卫气未撤消也。当夫初亦昏不知人。其风中一边者,昏不知人,即风中小络者,亦昏不知人。以卫气猝为邪风所袭,不能自主也。一二日后,或七八日后,邪风少衰,卫气之已伤于左者,虽未能骤复,其未伤于右者,则必运动,而人事始渐清醒矣。再数日后,或一二月后,未伤之卫气必渐溉及已伤之卫气,于是偏枯者亦渐渐灵活矣。若治之得法,则未伤之卫气既可渐溉相助,而已伤之卫气又可逐日生发,如是则两边均平,而知觉运动依然复旧矣。其辨轻重之法,初起昏不知人,痰鸣气促,一日之后即能平静清醒,此受邪极微,病之最轻者也。或一二日后,始能平静清醒,此受邪略甚,病之稍重者也。或七八日后,或十余日后,始能平静清醒,此受邪较甚,病之重大者也。或仍不能平静清醒,而反息高鸣喘者,此受邪最重,直入于脏,正气尽去,病之不可救者也。
以上从邪风之微甚,诊轻重也。
论寒热
编辑偏枯之风,以四方之位定八风之寒热,伤寒之风,以四时之序分六气之寒热者绝然不同。盖八风之寒热,不拘四时皆有也。夫八方之风,其几微渺,非神圣不能察识。如黄帝明堂一篇,后来诸家俱茫然,不知其所指,又安能察识八风哉?吾辈虽不能审之于未形,未尝不可辨之于已着,则当据初起之症为断。如风之变乎常者∶从东来,则面必青,舌必紫,甚者舌卷囊缩,筋必惕〈惕者,动也。俗言肉跳〉,目珠多斜转。从南来,则面必赤,舌必焦,甚者生芒刺,肌必热,目之白珠必有红处。从西来,则面必白,舌必燥,甚者如白霜、积粉,皮必粟起〈谓毛发竖立也〉,目珠多上视翻白。从北来,则面必紫,舌必黑,甚者裂缝,息必鼾〈如寐者呼吸有声,俗言寒睡也〉,目之白珠必有黑处。从中央来〈此四维合并者也〉,则面必黄,舌必黄黑,甚者多涎垢,肌必潮湿粘手,目之白珠必黄。其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来者,各以其方之法为断。
以上诸症,但见一二症便是,不必悉具也。此皆从所受之风而定其寒热也。
论证候
编辑〈初起时所必有者,凡七症。或有或无者,凡十七症〉
初起猝发,必昏不知人。
必有痰涎壅盛。痰涎即人身津液,本随卫气布一身者也。风伤卫,则不能行津布液,于是津液皆随宗气迸居膈中,与呼吸之气相上下,故壅于喉间也。凡风之寒者有之〈此宜温〉,即风之热者亦有之〈此宜凉〉。俗医多用热药开痰者,非也。〈笏〉尝治此症,投以大凉剂立开。
必有皮肤发亮。八风虽有寒热之不同,然总为阳邪。以阳邪而动卫阳,两阳相合,故发亮。
必有短气。卫气不能行津布液,则津液皆聚膈中,而宗气之呼吸为之不利,故短气。
必有自汗。风为阳邪,不闭腠理,故自汗。汗即卫气所布之液也,风邪伤卫,不能约束皮毛,汗孔空,故汗自出〈亦有无汗者,热甚也〉。
必有半身不动〈详论八风〉。
必有体重。两边卫气皆用则身轻,有一边不用则身重。
以上七症,初起时所必有者也。若无以上诸症,则非中风矣。
或语言蹇涩,或喑不能言。少阴为卫气出入门户,其脉上贯膈,络会厌穴〈此发声之地,如笙之有簧也〉,萦于舌本,卫为风所伤,重则喑不能言,轻则蹇涩。
或大便自遗,或大便燥结。卫气间行于腑者,为三焦原气,伤重则不能约束,故自遗,伤轻则不能传送,故闭结。常见有仅闭一二日,而大便干燥如石者,此热胜也。有闭至二十余日或小便遗溺,或小便癃闭。卫气唯下焦为盛,其间行于腑者为三焦,然必先从膀胱起,故《内经》以三焦与膀胱并称。膀胱有出窍,而无入窍,凡三焦水液之注入膀胱,全凭下焦卫气蒸渗而入,乃从小便而出。若风伤卫,则卫外之卫气〈即行于经络者〉皆迸入膀胱。渗利太过,则为遗溺;不能渗利,则为癃闭。俗书谓遗溺为肾绝者,非也。尝见有遗溺而仍愈者矣。凡小便中久澄之而有如膏发粉者,乃下焦有热,蒸铄水液,有如煎膏者然。故初出甚清,澄久则稠。盖初出尚热,如膏之热则不凝也。澄久则冷,如膏之冷则必凝也。不可认此为虚寒〈小孩小便初出清澄,久变色如白浆,亦此义。以小孩纯阳,下焦多热也。书指为寒,则误或阳事暴举。卫出下焦,即肾间动气。卫之在外者,虽为风伤,而在下焦者,反郁闭不泄,故暴举。尝见有中风偏枯之后,反连生数子者矣。然其偏枯犹不愈者,以卫气不能行于表也。〉
或阳事痿弱。此因在外卫阳已伤,挹取其下焦卫气,外泄则肾间动气不强,然其偏枯转易愈者。昔一友患此,竟不药而偏枯愈,愈后半年,阳事复强。可知此症当缓,以俟其生发,不可用热药损筋。
或心悸善忘。悸,即怔忡也。卫不行津,则津停为水,水停胸下,则令人悸〈详《内经》〉。
或智虑多疑。卫阳伤,则不能取决,其神不足故也。
或嗳气不食。此非不食,乃腹中不甚饥耳。卫伤一边,则三焦气化不速,不能消水谷也。
或消谷善饥。此惟风淫于内者有之,《内经》所谓风能消谷也。昔一友患此,治以咸寒之药,一日而偏枯 僻皆愈。
或心烦不寐。卫气浮于外,与风相合,不得行于阴,则目为之不瞑〈详《内经》〉。
或贪眠嗜卧。此惟风入少阴者有之,仲师曰∶少阴之为病,但欲寐。
或呵欠不止。一边已伤之卫气不行于阳,但欲入于阴,一边未伤之卫气能行于阳,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呵欠。此症最多。
或头痛如箍。此邪风盛于三阳阳经也。三阳之脉皆上行于头,风性上僭,故头痛。
或背反如折。此邪风盛于太阳、督脉、阳跷也。此三脉行于背,风邪入之,则三脉皆急。背搦〈即抽掣。中风之搐搦只一边动〉。此症较重,乃风邪兼入营分,故兼见此症。专在卫分者,无此症也。
以上十七症,初起时或有或无者也。
凡所必有之症,乃偏枯中风之本症,无此则非矣。或有或无之症,乃因其人受邪有轻重,经络有虚实。人之形体起居不同,故病情亦有不同也。此皆从其初起而言之耳。若夫缠延日久,则人情百变,病情亦百变,虽大禹神圣,亦不能铸鼎象物,穷尽怪相也。然可愈、不可愈,尚可以约略言之,今并附数则于下。
·偏枯日久,以致骨节之间、肌肤之内,渐生痰涎,外见浮肿者,难愈。人身生气寄于津液,亦犹天地生气寄于水也。凡天下之无形而有形者,皆水也。《易》曰∶天一生水。试看体必瘦。若津液停而为痰涎,注于肢节、肌肤之间,则必始瘦而后肿。《内经》谓∶风气客于诸经之络,迫切而为沫。又谓∶沃沫聚之则极,肌肤而为肿者是也。沃沫即痰涎也。俗书不知此理,或指为寒湿,或指为脾虚,误矣。殊不知此症多生于热,譬如以水擦手,热则生泡,以火炙肌,亦生水泡。可知热从风生,沃沫微聚亦如水泡而已。此因日久,卫气大耗,一时难于复旧,故难愈。若无此,则易矣。
·偏枯日久,手足拘挛,不能屈伸者,难愈。《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虽为血所养,必得卫气以温之,而后舒卷自如。《难经》谓∶血主濡之,气主煦之。若日久,卫衰营血耗,无以养筋,是由气分而累及血分,由浅入深,故难治。
·偏枯日久,脉见沉细数急者,难治。凡中风之脉,必浮大而缓。考之《灵》、《素》、独见四时平脉者,有变见迟脉者,皆属易愈。惟变成沉细数急者,最为难愈。所以然者,以其病已分入血分也。沉主血分,细为血少,数急为有气无血。盖脉本宗气,领营血而行,宗气无形而悍急,营血有形而迟缓,二者相配,而后脉均。若无血,则宗气独行,故数急也。
血不足以充之,故细也。一见此脉,便是营血已伤,故难愈。凡病已入营者,为重也。
以上皆节取大概言之,尚有风痱、风懿、风痹等名,未能详及。然而中风诸义,则已括尽无遗矣。其左瘫右痪等名目,皆立自后人,徒有其名,羌无实义。夫营卫行度,经络浅深,《灵》、《素》、仲师皆言之甚详,后人不知,此处探求,辄暗中摸索。或谓中风为虚,或谓为火,或谓为痰,或谓为气,或谓为风、痰、气三者并合,或谓风、痰、火诸邪夹发,究不能得病源实在。更有以中魔、中暑、中毒,一切混杂邪病,而分为类中、直中者,此皆源流不
论风脉
编辑中风之脉,其起首必浮大而缓。考之《灵》、《素》、仲师,其言既同,验之诊候阅历千人如一。浮以手指轻重取之,大以脉之形状取之,缓以脉之至数取之〈至数即一呼四至也。〉盖风则伤卫,风为阳邪,故大;卫行脉外,故浮。病初起时,但在脉外之卫分,未入脉内之营分,其脉中之营血、宗气依然照常行度,故缓也。缓是脉之动数。宗气领营血而动,宗气一呼,营血二动;宗气一吸,营血二动;一呼一吸,脉凡四动,是名为缓,乃是无病平脉。因中风但伤卫,而不伤营,故脉应照常缓也。然则何以辨邪风之轻重?曰∶浮大异常者,为病脉也。缓为平人之脉,故不可作病看。然则但言浮大足矣。何必又言缓?曰∶古人言此,正以明病不在营耳。若入营,则不能缓矣。后人不识此理,往往将平脉混入病脉,此脉学之所以晦也。
其八风之邪,则又从浮大中兼见之脉别之。如风从东来者,为木邪,主温化,其大中必兼弦象;从南来者,为火邪,主热化,其大中必兼滑象;从西来者,为金邪,主燥化,其大中必兼涩象;从北来者,为水邪,主寒化,其大中必兼紧象;从中央来者,为土邪,主湿化,其大中必兼濡象。其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维相并而来者,则各以其方之脉兼见也〈如见其弦象、滑象错出,则为风从东南来之类〉。凡此诸脉,历断千人,无一遁者,孰谓脉法难凭耳?
八方之风,分为温、热、燥、寒、湿五等,之中温、热、燥居其三,皆热症也。寒则仅居其一,湿则有从寒、从热之不同。可知中风一症,热病居多,故南人中风较多于北人。而生平疗病,每以凉药奏效,其源皆从此中悟出。近日诸医,但执庸陋俗书,暗中摸索,轻者酿成偏枯日久,则脉多变矣。然亦一二年其脉仍浮大而缓者,此风邪与卫气相合而不去,如银之入汞也〈水银为汞〉,其症必将复中。盖阳邪未去,势必再召新邪也。复中则病加剧,若治之得法,不但复中可免,即偏枯亦可愈也。其脉为沉细数急者,难愈;其脉变为迟者,可愈〈一息三至名为迟〉;其脉浮大全退,而见四时平脉者,易愈。中风在三阳经,则浮大之脉寸部盛于尺部;在三阴经,则浮大之脉尺部盛于寸部;若阴阳诸经俱中,则尺寸俱浮大如一。
此分辨经络之法。
论治法
编辑治法无他,专从卫气治之而已。卫气有根本、有枝叶,有表、有里。卫出下焦,为肾间动气者,根本也。从少阴之分,间行五脏,则为知觉性灵,间行六腑,则为三焦气化,此皆里也聪附于油也。根本治法,有宜补火者,如灯之添草则光焰益大;有宜补水者,如灯之加油则长明不熄。世俗专以补火为事,则油竭者光亦熄矣。其枝叶在经,温于肌肉,则附于汗液,如树木之以皮行津,得春夏阳气,而后浆汁盛也。枝叶治法,有宜用散者,如树之津气通则荣茂,有宜用收者,如树之皮津泄则枯槁。世俗专以敛补为事,则津壅者,树必胀绝矣〈如漆树,日久不取漆,则必胀闷而枯。用树皮行津,以比卫阳之汗,其理至确。凡过汗亡阳者,即亡卫阳耳〉。是以欲卫气之根本强,则当油草并加,不可专用热药,欲卫气之枝叶盛,则当散敛兼施,不可专用补药。凡治病养生皆然,不独中风也。
八方之风,虽有寒热之不同,然皆为阳邪,况又从热化者,五居其三。人身卫气,即是阳气,以阳邪而与阳气合,则水乳交融,毫无捍格矣。同类相求,而不相争,此偏枯中风者,所以无恶寒发热等症也。可知中风之伤卫气,乃邪风与卫气相混耳。其所以知觉运动皆为之不灵者,譬如三军之卒,有一军与贼私和,则号令不行,独一军不行也,势必三军皆为掣肘,观望不前矣。故善治中风者,必先从而分之,使邪风与卫气相离,而后风可净,而卫气仍为我用也。此侯氏黑散,所以用白矾之意。喻嘉言谓,为填塞空窍。夫白矾善消物,岂是填塞之药?可谓凿矣。
凡风之入,必乘卫气之隙,其隙多起于内热。盖寒则卫气敛,故冬时之人多无汗,热则卫气散,故夏时之人多大汗,寒则腠理闭,故无隙可入,热则腠理开,故有隙可乘。其内热或生于七情,或生于饮食〈每见好服温补者,多有中风之病〉,此所谓以内因而感召外因也。
后人有所谓胃热生内风而致者,其言甚是,然不知此为卫气之病,究属一得之见。嘉言谓猝倒不气者,烦劳则张。此论专言卫气,烦劳即内热也,张即开也。此卫气因热起隙之由也。又曰∶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辟亦开也,夏则腠理汗孔皆开也。煎即烦也,厥者逆也,谓气逆于上,则多热也。此皆言内热。又曰∶目盲不可以视,耳聋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此即形状中风昏不知人之象也。
卫气之隙,由于表气不固,则散药似不可用矣。然用温药为散,则不可。若用凉药为散,乃,为皮痹不仁。卫气痹闭,即麻木也。或用滋阴养血之剂而愈者,缘受病本轻,得此甘寒阴药,解其内热耳。若受病稍重者,便难取效。可知此症,非从血治也。其过服温补者,多至成废。盖此症本由于内热,而又多外热之邪也〈东风温、南风热、西风燥,四方之气,热居其三〉。
南方地土温暖,其人腠理常开而卫气疏,故多中风。北方地土寒凉,其人腠理常闭而卫气密,故中风者少。惟尊贵人,温暖太过者偶有之,然亦易愈也。南人中风后,赴北方而愈者,尝见三人矣〈俱服苏合香丸而愈〉。《素问》曰∶阴精所奉者,其人寿。《西洋志》∶欧逻巴以北,地寒,人多寿;葛淄巴处南,四时皆热,其人不寿。非虚言也。凡久病,必先顾其脾胃,以血气之生发,全凭脾胃之运化也。然二者之治法判然不同。脾为阴、为脏,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其治法宜燥,燥则健;宜补,补则强,故其药宜甘温。胃为阳、为腑,为水谷之海。其治法宜润,润则化〈凡干土不能腐物,必湿土始能腐物〉;宜通,通则运。故其药宜清凉。喻嘉言谓∶养胃与补脾有天渊之别。叶天士谓∶胃不强者,以凉通之则强;脾不健者,以温补之则健。《内经》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寒饮即清凉养胃之义,热饮即甘温补脾之义。肠即小肠也。为受盛之地〈凡水谷之腐化皆在小肠之内〉,变腐水谷,而后脾始挹其精微喻氏、叶氏之言,正与《内经》合,特二君皆从治病悟出,故立言不与《内经》同耳。
脾胃之治不同,然则何以别之?曰∶即以其病别之。其病起于寒症,而不能食者,则宜燥补脾土,而用甘温药;其病起于热症,而不能食者,则宜润通胃气,而用清凉药。不独始病为然,即久病亦然。譬如偏寒、偏热之病,既退之后,犹不能食,投以凉剂,则胃气立开。世俗只知补脾之法,不知养胃之法,往往见热病不食,辄以凉药碍脾,疑而不敢用,其贻害者其有先患热病,后变寒症者,则用补脾法;先患寒病,后变热症者,则用养胃法。凡病久脾胃不旺,仍各从其病为治也。
论药饵
编辑昔扁鹊但论脉书〈即《难经》〉,未传禁方,故无方论。因未遇传人,而遽遭李谧之害也〈秦国太医自以技不如扁鹊,使刺客害之〉。《神农本经》、伊芳尹汤液又无传书,往往为后世所淆乱。张仲师有《金匮方》,亦多散逸。如葛雅川、孙思邈之徒,皆剽窃《金匮方》而自为书,究不能明其旨。近世如李时珍之《纲目》,未免太杂〈虽小说妄谈,亦为采入,以乱其真,故其书太杂〉。汪 庵之《本草》,未免太迂〈淡竹叶,隰草也,乃隶木部,其他舛谬亦多〉。方药之道几于晦矣。窃以平生所试验,质诸仲景遗书,充类至尽,固可以意求之也。兹择其切要者列下。
病在卫气,则当从卫分用药。卫气有表里不同,表者行津为汗,温养形体之阳气也;里者受命之根,水中之火,即肾间动气也。肾间动气,即卫气之根,出于下焦,附以脂膏,为水中之火,其治有四法∶火衰者,温中以益之,如灯之添草也。其药则有附子、肉桂、胡巴、故纸、干姜、吴萸,及椒、磺、茴香之属;其方则有四逆、回阳、理中、温中之类。火盛者,壮水以制之,如灯之添油也。其药则有地黄、白芍、知母、黄柏、元参、龟胶,及丹皮、芩、连之属;其方则有八味〈知柏八味〉、六味、封髓〈古有三方封髓丹〉、固精之类。火离于水,虚阳外浮者,则先用温中,引阳下归于根,后用壮水恋阳,使不复越,则阴平阳秘矣。火郁于水,真阳不伸者,则于益阳之中加以透发,如麻黄附子细辛之意,则阴退阳盛矣。
卫行脉外,为守邪之神,温于肌肉,运于形体,为肌表之阳,其治有六法∶或表阳外闭,无汗烦闷,则发汗以疏之,如麻黄、桂枝、羌活、独活之类。或表阳外泄,汗出不止,则固表以敛之,如白芍、龙骨、牡蛎、附子、黄 之类。或表阳太盛,肌热如灼,则凉肌以解之,如石膏、知母、胡连、地皮之类。或表阳太虚,厥冷恶寒,则温经以助之,如桂枝、干姜、参、 、香、蔻之类。或卫气盛于阳经,而衰于阴经,上逆者,则苦以降之,如龙胆、栀子、黄连、芦荟之类。或卫气盛于阴经,而衰于阳经,下陷者,则辛以升之,如升麻、葛根、白术、黄 之类。
以上皆从卫分审病,用药之大略也。若夫中风之治,则又当细辨之。
风为阳邪,卫为阳气,两阳相合,而不相争,故无恶寒发热等症。阳主开,故有自汗。
卫为风所淆,则知觉运动俱为之不用,故猝倒不知人。仲景用独活以解外〈因其有汗,故只用轻表〉,白菊、秦艽以解风,白芍以固卫气,归身以附营气,白术以安宗气,尤妙。入白矾以寒、从热之不同,则此方亦有加温、加凉之各异,特孙思邈从《金匮》录方时多遗脱耳。
中风之从寒化者,何以辨之?曰∶其四肢必厥,必无汗〈寒则腠理闭〉,余症与前同。其治宜峻表,如麻黄汤加三生饮之类。尝用防风通圣散而愈者五人。其方则麻黄、桂枝、防风、羌活中风之从热化者,何以辨?曰∶其舌必枯〈干裂如错〉,四肢必热,必大汗〈热气所蒸〉,余症与前同。其治宜凉解,如清凉饮子及玳瑁散主之,然总不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为妙。生平以上二条,皆初起用药之法,若不如此,多至拘挛痿废矣。其后治之法,又当细辨之。
中风数日之后,人事渐醒,诸症渐减者,邪风衰也。然余邪之与卫气相融者,必不能净,卫气之为风耗者,必难骤复,故往往有偏枯、善忘诸恙。其治又当从养营、养气之中,加入竹沥、荆沥为引,或加姜汁为引〈初起从寒化者可加,热化者忌〉。然药力既轻,取效必不能速皮行津,故用此为引。
中风日久,则卫气必衰,在表之卫气盛,必须益其肾间动气,如树木培其根本,则枝叶畅茂皆补宗气之药}}。若加入归、芍、地黄以配之,则又仅生营血而已,而于卫气无益。若用桂、附之类,虽能益肾间动气,亦易于生热。昔人创易老地黄饮子,用桂枝、附子,与生地、麦冬,白菊同用,服之亦有效验〈必加竹沥、荆沥方效〉。然总不如紫河车之妙,其性得血气之余,既非草木可比,且又不寒不热,而为卫气生发之源。盖人身结胎时,其形如两甲,即两肾也。此卫气受生之始,河车即从此两甲而生,以包护于五官、四体之外,即卫气外行躯壳,卫外为固之始,以血肉之属补,为血肉之同气相求,乃无上妙品也。
近日广东出有再造丸,服之亦间有效者,而不知其为何药。后于静芸齐《集验良方》中见之,即苏合丸之加减耳。其方皆辛香行气之药,用之于寒化者则效,用之于热化者多不效。其曰∶中左者用四物汤下,中右者用四君子汤下,亦不过沿袭左血右气,为诡遇之计,究非治病正理。
夫人益卫气之法,多主用酒。《灵枢》谓饮酒者,卫气盛,先行络脉,后行经脉,是以知有何脉之动。今验之人事,凡饮酒者,懦夫有强毅之气,愚夫有明决之气,笨人有轻便之气,静者好动,嚅者多言,此皆缘卫气先盛,则知觉运动迥异于常耳。是以扁鹊对齐桓侯有酒醪之语。然则欲益卫气,正不必戒酒,但不可太过,太过反耗气,不可太热,太热反生病〈宜别图浸酒之法〉。绍酒乃马蓼曲所作,马蓼曲性克削,能荡涤肠胃,非过食油腻者不能受。
烧酒虽热,然是水中之火,故为佳,但不宜多饮耳。盖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是在养生者宜自为斟酌也。扬州有百花酒甚佳,京都史国公酒亦佳。
食物不必过拘,不论寒热,皆可取食。盖食杂则无偏寒、偏热之患,若认定一类为食,则偏矣。《素问》曰∶物增而久〈谓专食一物者〉,夭之由也。可以知戒。尝见中风偏枯人,谨守医戒者,虽服药而不愈,其放饭流 者,虽不药而自愈。可知治病之道,在于得诀,不在于戒口也。唯是习俗相沿,必多疑虑,今亦从俗,但戒动风之物,如雄鸡、鲤鱼、黄鳝、鲜虾、香椿、鲜菌六者而已,其他俱不必戒也。至于日用晕肉菜蔬,与卫气相习已久,戒之则无以养胃气矣。
凡素有小恙,与中风本病无涉者,则不必兼治,反分药力,纵欲除尽,亦必愈后治之。
如肠风痔血等症,此血溢于阳明正络而来,《内经》所谓∶阴络伤〈肠在下,故曰阴络〉,则血下溢为圊血〈大便曰圊〉是也。此属血分,与卫气风邪无涉,故不必兼治。且此为轻恙,风为重凡服药饵,有不宜服而服之反无恙者,以其本无甚病,纵误服药饵,亦不过如多食寒物、多食热物而已。盖无病,则人身气血不为之动,故得无恙也。若因其无恙,而辄信为可服,服之日久,未有不增病者矣。此亦物增而久之义也。有不宜服而服之即有害者,以其本有病,稍一误用,则其害立应。盖有病,则人身气血已动,再加误药,以助其病,则病愈剧矣。故曰∶不服药为中医。
凡过服药饵者,其效迟,往往寒之不见其凉,温之不见其热,因其胃口与药习惯耳。有连服十数剂,不甚见功,其实已暗受其益,譬如嗜酒之人,一旦使之戒酒,则反难过矣。
附案
编辑奉新张希良,卒倒不知人,头破出血,喉中痰鸣,遗溺,汗大出,两手两不顺适,众医咸知为脱,已煎参附汤矣。余望其色,面赤而光,切其脉,浮大而缓,急止参附,投白虎汤一剂而痰静,再剂而渐醒,次日左手足能动,而右则否,始知偏枯在右矣。因连服数剂,右手亦愈,但不思食,众疑服药过凉,止之弗听,再服清凉数剂,乃大饥能食,倍于平日,而病全愈。或曰∶何以断其必夹火,而面赤之必非戴阳乎?为虚阳上脱,其脉必散,断不能缓,故确知〈细急不分至数者为散,若见此脉,须桂、附以纳之〉。
新建刘四美,猝不知人,目闭痰鸣,只右手动,余不动,无汗,医者投以参附,三日后遂头筋急不能屈伸,竟废。
南昌卢生,病如刘四美,误服参附已六日矣。亦用前方三帖而苏,再用原方加减,八帖而全愈。可知此症,多受补药之害。
安义尉白映升,年六十余,尚健如壮年,从不服药。癸酉夏月,赴城隍庙烧香,忽跪不起,口中喃喃,语不明白,一家谓受神谴也。舁归,则喉中痰鸣,已僵矣。余视其舌,如错而黑,用大秦艽汤倍生地、加石膏,三日而尽五剂乃苏,而左半不能动,再用十剂,仍无效,因尽去风药,专用元参、天冬、麦冬、生地、酒芍、白菊、知母,服两月而愈。
奉新李荣光,体肥多痰,生平好服 、术,虽当归亦不敢服,一日猝倒不知人,口 ,右手不动,舌黑而干焦,用白虎汤加麦冬、元参、生地、当归、白芍、白菊,四剂而苏,右亦渐靖安辛文祥,好服补药,因而泄泻。医者谓其脾虚火衰也〈时已年六十二〉,极力温补,而泻愈甚,肌肉消尽而泄,食入即出,卧床一月矣。继而猝不知人,口眼 斜,不能言,右半不一日尽一帖,二日而苏,再服至六七日,而手足亦动,仍不能言耳。再服一二日,而大便胀急不得出〈已十余日不大便〉,于是改用承气汤加薄荷,服二帖大便通,而手足皆灵,语言亦出矣。再服前方〈即生地、麦冬〉,一月全愈〈计服生地三十斤,麦冬十余斤〉。或问其故,曰∶人身肠胃有三十六曲,岂能食入即出,此明是温通太过,三焦气化转运太速,即火泄也。热积于内,而犹行温补,以致内热感召外风,故猝中邪风。用润药以缓其传送,故泄止,以解其内热,故风息。
姑录数案,以明中风多热病,乃确有所见,非从纸上空谈,且可知一切俗书不足信也。
彼《景其诳,而不辨耶。